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

检测报告

(第1页,共6页)

评价项目:X射线机放射防护检测

委托单位:xxxxxx镇卫生院

检测类别:常规检测

x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位地址:xxx市xxx路xxxx号

电话:xxxxxxxxx 邮编:xxxxxx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2页共6页

说明

1.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出。

2.本检测报告只对被检机器现场放射防护负责。

3.检测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其结果只向委托单位和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本报告未经许可请勿复印。

5.本报告一式三份,一份存档,两份交委托单位。

6.本报告涂改无效。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4页共6页

检测结果

一、设备基本情况

二、放射工作场所基本情况

三、机房周围环境

北↑

备注:X射线机房位于医院东侧,为一层建筑,其环境平面图如上。

四、检测结果(见下表)

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结果(μSv/h)

检测结果

解释与说明:

1.仪器探测限:FD-3013H型智能化x-γ辐射仪:周围剂量当量率探测限为0.01μSv/h;

2.本底在机房走廊外,距地面1.2米处测定为0.15~0.20μSv/h,机房周围防护检测结果均未扣除本底;

3.检测仪器经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检测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我院于**年**月向西安市卫生局申请办理了《放射诊疗许可证》,依法在许可范围内开展放射诊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医院成立了专门的防护诊疗管理委员会,以**为组长,***为副组长,建立健全的各项防护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质量和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定期组织放射事件应急演练,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我院现在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有X射线机一台,2011年到2013年完成X射线诊断10280人次,我院的放射科、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机房门口均设置醒目规范的电离辐射安全警示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委托上级主管部门对放射治疗设备核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每年进行一次状态和防护检测,确保在设备性能核放射防护合格的情况下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我院现有放射工作人员5名,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到依法执业。2011年元月止2014年5月我院工作人员参加了西安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我们严格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要求建立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计量检测,执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严格按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在岗期和离岗期的健康检查,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西安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放射防护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防护设施: 1、环境安全防护放射室墙壁屏厚度为30cm,钡沙砖混墙,辐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500×20mm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mm不锈钢铅门。 2、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一件,大号铅围脖一条。 3、管理措施 1、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王荣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的副院长张峰涛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成员刘战荣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储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2、建立和完善放射和防护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X线机操作规则》、《放射防护制度》、《放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等。 四、日常管理

放射安全防护工作情况汇报

放射安全防护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导读: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同志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辐射安全防护管理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从做好放射源安全管理着手,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落实辐射防护措施,加强辐射监测,辐射防护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现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医院,是一所于XX年9月建立的由个人筹资48万元合伙经营的综合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位于×城××××大道××号,现有业务用房×××平方米,职工××人,设置病床××张。放射科设置于医院综合业务楼二楼右侧,从事放射工作用房三

间,共计70平方米,分别设有照射诊断室、工作人员操作室和值班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主管技师1,技士2人;主要设备和设施有:北京万东frk302-1·200ma·x光诊断机1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cr1台,阅片灯箱1个,微机1台、打印机1台。二、防护设施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厘米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800×20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毫米不锈钢铅门,放射操作人员出入门为木铅门。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1件、大号铅围脖1条、大号铅手套1双、中号铅眼镜1架。辐射监测设备:个人胸章剂量计5个、辐射监测仪1台。三、管理措施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同志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2013年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及相应制度

目录 一、关于成立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二、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三、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四、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五、医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六、医院受检者放射危害告知与防护制度 七、医院X射线放射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八、医院移动式床边机操作规程 附:电离辐射危害告知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大剂量调查表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守则

X X X 医院文件 XX医〔20xx〕xx号 关于成立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 为加强医院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经***年***月***日院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院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科。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xx(分管院长) 副组长:xxx,xxx(医院医务科、分管科室负责人) 组员:由医院开展放射诊疗的科室负责人或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的放射诊疗管理工作及相关工作。 二、***科为医院放射诊疗管理机构,xxx同志为专(兼)职的放射诊疗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二)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三)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四)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五)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三、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等XX项制度一并发布,请遵照执行。 附件:《XX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等(制度名称) XXX医院 年月日抄送:XX卫生监督所

放射诊疗自查报告

放射诊疗自查报告 篇一:放射卫生监督自查报告 ************医院 放射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区卫生局关于《XX年****区放射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和区卫生监督局对放射工作的检查督导,近期,我院对放射科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查整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制度制定落实方面我院在放射工作制度执行方面情况良好,领导相当重视,成立了以院长******同志为组长的放射工作及防护领导小组,放射工作各种证照齐全,同时制定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制度、放射技师岗位职责、放射科操作规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让放射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执行,确保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放射工作管理方面 我院按时进行《放射诊疗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校检审核工作,及时进行各类变更,严格按照许可证许可的诊疗项目开展放射诊疗活动,建立了规范的放射卫生防护档案和完善的防护管理制度,放射工作场所每年都进行了放射防护检测,放射工作人员按上级部门要求接受了放射防护法律法规

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持证上岗。落实了放射人员的休假,保健津贴等 工作。 (三)放射工作环境防护方面 我院在放射工作环境方面也相当重视,放射科设立了相应的警示标牌,放射机房符合卫生防护标准,安装了通风设施,门窗防护到位,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了防护衣、防护眼镜和铅手套。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通过采取检查剂量控制;严格掌握适应征;加强对未成年人敏感腺体的放射防护,如:甲状腺、性腺、胸腺等;对必需入检查室陪护者采取穿着防护衣及其他护具等方法减少公众医疗放射的水平,保证公众的放射防护,切实保障受检者非照射的关键部位不受射线侵害。 (四)危险废物管理方面 完全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文件精神执行,正确保管和处理了放射工作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并有相关记录登记。 (五)存在不足: 1、放射警告标示部分不完善; 2、需要完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包括个人健康监护档案、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档案); 3、因资金不足等原因,放射设备陈旧,人员培训及知

机械性能,金相检验报告

中铁亨通道岔 检验报告 (2017)检字第01号 产品名称: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AT尖轨) 产品图号:SC(07)330-104、105 制造单位:中铁亨通道岔道岔车间 检验类别: 成品全检+淬火试样抽检 检验单位:中铁亨通道岔质检部 报告日期:2017年5月24日

检验报告首页

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尖轨检验记录表直线尖轨 J-1705017-LZ未注明单位为毫米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检验 类别 检验结果 合格 判定 1 标识永久标识,容齐全、工整、鲜 明、位置正确 A 无超差√ 2 尖轨工作边直线度≤0.3/1m,1.0/10m,全长分 两段每段均为1.0 B 0.2,0.5 √ 3 不加工轨顶面直线度≤0.4/1m 0.3 √ 4 轨底扭曲≤0.45/1m,1.0/10m全长1. 5 0.3 √ 5 跟端成型段轨底平面度≤0.5 0.4 √ 6 跟端加工的轨顶直线度 ≤0.3/1m A 0.1 √ 7 跟端轨头工作边直线度 B 0.1 √ 8 长度12480 B 12479 √ 9 螺栓孔径(φ22、φ30)22、30.1 √ 10 螺栓孔中心位置(上下)65±1.0 64.8 √ 11 有装配关系的两相邻螺栓孔 中心距 (120、330)±1.0 120、330 √ 12 无装配关系的两相邻螺栓孔 中心距 (160、2280、2337)±2.0 160、2280、2337.5 √ 13 两最远螺栓孔中心距离(直11362、曲11358)±3.0 11362.5 √ 14 螺栓孔倒棱≥1×45°/R≥1倒圆,并清除毛刺无超差√ 15 螺栓孔壁粗糙度MRR Ra25 无超差√ 16 加工后倒棱倒棱或打磨无超差√ 17 尖轨加工表面质量平滑,表面粗糙度 MRR Ra25 无超差√ 18 顶弯支距极限偏差/校直(19.8、42.4、67.9、96.2、 127.4、161.4、191.7) / / 19 尖轨顶弯压痕≤0.5,不允许裂纹 A 0.4 √ 20 轨头尖端宽度(b) ±0.5 B 3.9 √ 21 轨头5mm断面宽度(b) 5 √ 22 轨头10mm断面宽度(b)10 √ 23 轨头20mm断面宽度(b)20 √ 24 轨头50mm断面宽度(b)50.1 √ 25 尖端高度(H)129 B 128.1 √ 26 轨头5mm断面高度(H)138 137.2 √ 27 轨头10mm断面高度(H)141.7 141 √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第二部份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使用的辐射源或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根据辐射监测结果和其他调查数据资料评价放射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概述 1.1 评价目的 1.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1.1.2对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预防、控制辐射危害,确定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在控制职业照射和防止潜在照射方面的有效性、适宜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1.1.3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 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防护设施和人员范围。 1.3 内容与方法 1.3.1 内容 简要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防护设施、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1.3.2 方法 在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检测与检验的方法。 1.4 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 评价目标 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 2.2 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 2.3 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 3 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 3.1 工程分析 3.2 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 4 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 4.1 辐射源项 4.1.1 辐射源项概况 4.1.2 正常运行状态 4.1.3 异常和事故状态 4.2 防护措施 4.2.1 辐射分区 4.2.2 辐射防护屏蔽设计 4.2.2.1屏蔽计算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或规范; 4.2.2.2计算模式或公式及其出处,计算参数; 4.2.2.3辐射屏蔽计算结果与实际屏蔽厚度相比较; 4.2.2.4对辐射防护屏蔽情况作出评价,确认屏蔽是否满足放射防护标准要求,是否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4.2.3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 4.2.3.1对安全连锁装置、装置故障系统、故障自动停机系统、装置运行保障系统、故障显示系统、紧急停机装置,报警装置,观察和对讲装置,警示标志等防护与安全装置进行描述; 4.2.3.2介绍对安全连锁装置等防护与安全装置的使用情况和防护效果; 4.2.3.3对防护与安全装置或系统的评价,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确认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冗余、多样化原则。4.2.4 个人防护用具

放射防护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商务要求

放射防护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商务要求 一、资质要求 1、防辐射材料必须经过“中国卫生部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检测中心”X射线检测, 并取得检测报告。 2、完工后需要通过卫生、部门检测,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才能验收。 6、用于本项目的材料、设备的相应技术参数、功能、型号等必须按照文件中要求实施。 7、机房配置电动门需具有门机连锁配电箱,开机警示灯亮,关机熄灭。需配置射线警示牌和孕妇提示警示牌。 4、机房排风系统需具有同等级的防护要求,排风量需保持机房的换气次数在3次/h以上。 二、项目说明 1、辐射防护安全设计剂量限值: 1.1.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a.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年平均有效剂量为20mSv; 确定年剂量目标管理值为5mSv。 b.公众人员照射剂量限值:年有效剂量为1mSv; 确定年剂量目标管理值为0.25mSv。 1.2.屏蔽防护剂量限值: a.放射工作人员剂量限值为1μsv/h(控制室)。 b.公众人员剂量限值为1μsv/h。 2、本项目为交钥匙项目,投标人报价包括工程相关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及保修期内的维护保养、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保障保险、垃圾处理等所有费用。 3、交货期及验收: 3.1交货期:合同签订后30天内,按项目规划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 3.2交货地点: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指定的地点。 3.3验收方式: 3.3.1、货物到达现场后,供应商应经采购人或其指定验收单位清点品名、规格、数量;检 查外观,作出验收记录,双方签字确认。

3.3.2、供应商应保证货物到达用户所在地完好无损,如有缺漏、损坏,由供应商负责调换、 补齐或赔偿。 3.3.3、供应商应提供完备的技术资料、装箱单和合格证等,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安 装调试。 验收合格条件如下: 3.3.3.1设备品种、规格、数量、技术参数以及商品品牌、生产厂家等与采购合同一致, 性能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3.3.3.2经具有合法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防护检测合格。 3.3.3.3供应商提供的货物未达到竞争性谈判规定要求,且对采购人造成损失的,由供应商 承担一切责任,并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3.3.3.4采购人需要厂家对成交供应商交付的产品(包括质量、技术参数等)进行确认的, 厂家应予以配合,并出具书面意见。 三、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1、产品质量保证期 1.1、自完工之日起,提供防护门(含电动门及手动门)不少于1年,整体工程不少于1年的 免费质保期(若供应商有更优惠的质保期,请在响应文件中明确应答)。 1.2、采购货物属于国家规定“三包”范围的,其产品质量保证期不得低于“三包”规定。 1.3、采购货物由产品生产厂家(指产品生产厂家或其负责销售、售后服务机构,以下同)负 责标准售后服务,应当在响应文件中予以明确说明,并提供相关文件。 2、售后服务内容 供应商和厂家在质量保证期内应当为采购人提供以下技术支持服务: 2.1、质量保证期内服务要求 2.1.1电话咨询 成交供应商和厂家应当为用户提供技术援助电话,解答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用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1.2现场响应 用户遇到使用及技术问题,电话咨询不能解决的,成交供应商或厂家应在4小时内采取相应响应措施;无法在8小时内解决的,应在24小时内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支持。 2.1.3技术升级

机械性能检验报告记录

机械性能检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泰安兴润检测有限公司 机械性能检验报告 委托单位济宁恒兴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报告编号20130705-2 工程名称古城煤矿干燥工程干燥棚工程试验编号/ 样品名称H型钢、钢管、槽钢工程部位钢柱、钢梁 生产厂家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江天型 钢有限公司 材料规格H194*150*6*9、∮140*6、[14# 检验依据GB/T228-87、GB/T700-88 送样日期2013年07月01日检验地点肥城市龙山路001号检验日期2013年07月5日实验室地址:肥城市龙山路001号注册商标/ 编号试样名称材质及规格 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延伸率 收缩 率 冲击值 弯曲试验 Mpa Mpa % % J/㎝2 1 拉伸试样H194*150*6*9 255 455 25 2 拉伸试样Q235—B 260 445 24 3 冷弯试样合格 4 冷弯试样合格 5 拉伸试样∮140*6255 430 25 6 拉伸试样Q235—B 250 445 24 7 冷弯试样合格 8 冷弯试样合格 9 拉伸试样[14#250 455 25 10 拉伸试样Q235—B 260 440 24 11 冷弯试样合格 12 冷弯试样合格 13 拉伸试样 14 拉伸试样 15 冷弯试样 16 冷弯试样 综合结论该样品按GB/T228-87、GB/T700-88标准,所检项目合格 检测说明试件来源:委托委托人:济宁恒兴金属结构有限公司(仅对来样负责)见证人:济宁市兴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放射安全防护工作汇报

放射安全防护工作汇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辐射安全防护管理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从做好放射源安全管理着手,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落实辐射防护措施,加强辐射监测,辐射防护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现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医院,是一所于XX年9月建立的由个人筹资48万元合伙经营的综合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位于×城××××大道××号,现有业务用房×××平方米,职工××人,设置病床××张。 放射科设置于医院综合业务楼二楼右侧,从事放射工作用房三间,共计70平方米,分别设有照射诊断室(40平方米)、工作人员操作室和值班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主管技师1,技士2人;主要设备和设施有:北京万东frk302-1·200ma·x光诊断机1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cr1台,阅片灯箱1个,微机1台、打印机1台。 二、防护设施

(一)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厘米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800×20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毫米不锈钢铅门,放射操作人员出入门为木铅门。 (二)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1件、大号铅围脖1条、大号铅手套1双、中号铅眼镜1架。 (三)辐射监测设备:oslnlight个人胸章剂量计5个、辐射监测仪1台。 三、管理措施 (一)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同志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二)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放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 情况报告 ok3w_ads(“s004”); ok3w_ads(“s005”); 篇一: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我院于**年**月向西安市卫生局申请办理了《放射诊疗许可证》,依法在许可范围内开展放射诊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医院成立了专门的防护诊疗管理委员会,以**为组长,***为副组长,建立健全的各项防护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质量和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定期组织放射事件应急演练,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我院现在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有X射线机一台,2011年到2013年完成X射线诊断10280人次,我院的放射科、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机房门口均设置醒目规范的电离辐射安全 警示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委托上级主管部门对放射治疗设备核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每年进行一次状态和防护检测,确保在设备性能核放射防护合 格的情况下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我院现有放射工作人员5名,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到依法执业。2011年元月止2014年5月我院工作人员参加了西安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我们严格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要求建立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计量检测,执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严格按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在岗期和离岗期的健康检查,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西安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放射防护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防护设施: 一、环境安全防护放射室墙壁屏厚度为30cm,钡沙砖混墙,辐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500×20mm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mm不锈钢铅门。 二、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一件,大号铅围脖一条。 三、管理措施 1、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王荣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的副院长张峰涛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成员刘战荣为成员的放射性 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储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2、建立和完善放射和防护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X线机操作规则》、《放射防护制度》、《放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等。 四、日常管理 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2013年10月参加了市环保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安全知识培训。 2、定期检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检测仪器设备。 篇二:2014年度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情况汇报 2014年度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情况汇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1、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本制度适用于门诊部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监测工作。 2.2 指定专人负责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2.3门诊部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期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2.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原预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

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2.5正常使用中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2.6门诊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2.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 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放射科主任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辖区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记录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目录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电焊机) (1)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砂轮切割机) (2)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金属切割机) (3)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液压冲孔机) (4)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弯管机) (5)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空气压缩机) (6)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冲击钻) (7)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电锤钻) (8)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充电式手电钻) (9)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手枪电钻) (10)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手提电钻) (11)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鼓风机(抽风机)) (12)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真空泵) (13)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搅拌机) (14)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砂浆机) (15)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钢筋弯曲机) (16)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钢筋调直机) (17)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钢筋切断机) (18)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道路切割机) (19)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路面磨光机) (20)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蛙式打夯机) (21)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振捣棒、振捣器) (22)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抽水泵) (23)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真空滤油机) (24)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SF6气体抽真空充气装置) (25)

常规机械设备检验报告(电焊机) 设备名称电焊机自编号UN1 生产厂家型号规格 检验日期年月日有效期年月日 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检验标准检验结果(打√)备注是否 无此 项 设备外观 设备外观完整、完好√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完好√ 驱动装置 动力源系统运行正常√漏油/漏电情况没有出现√ 变速装置变速传动情况性能良好√制动装置制动情况性能良好√ 润滑、冷却 系统 设备润滑、冷却情况良好√ 电气(压力)系统 仪器仪表运转正常√ 电压(压力)输出输出正常√ 电气(压力)元件没有老化、损坏√ 机械系统 设备金属结构完好√ 设备的传动机构完好√ 设备使用设备性能满足使用要求√设备操作灵活、可靠√ 绝缘性能(用电设备)绝缘电阻符合规范要求√接地装置符合规范要求√ 检验结论:经检验、鉴定,各机件运转正常,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并符合工程施工使用要求。 检验单位(盖章): 检验人:检验负责人:

放射防护状况评估自查报告

*********医院二O一O年度放射防护状况评估自查报告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等相关部门要求,严格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等法律法规要求,我院认真组织全院相关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主要是医院放射防护小组及应急机构,设备科,肿瘤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等开展了自查工作,以提高我院各放射工作科室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隐患。自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及执行情况;②放射诊疗设备的常规检测及场所及四周的放射防护测量;③放射源的安全防护及安全保卫情况;④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健康体检及定期培训情况; ⑤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等。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结构方面: 医院对放射防护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医院放射管理委员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全院相关科室进行放射防护检查、监督,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处理放射意外和事故。 放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任组长,领导全院各部门相关的放射工作。 医院放射管理委员会 主任:*** 组员:*** *** *** *** *** 放射管理专责小组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要任务是对全院放射安全及防护工作进行直接管理、监督、执行,负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个人剂量管理,培训管理;放射诊疗设备的定期检测,场地的定期监测。各相关科室均派人员兼职本科室的辐射安全专责工作。

放射管理专责小组 组长:*** 组员:*** 各相关科室还设有放射防护人员,对各自科室进行日常放射防护检查和补充。 放射防护小组及专责小组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对相关科室进行放射防护检查,排查放射防护隐患,解决放射防护问题及放射源安全保卫工作。对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放射防护所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设施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我院目前实际开放床位数约1020张,在岗医务人员1359人,其中放射工作人员75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13人,中级职称医师9,初级职称的医师有19人,中级职称的技师有1人,初级职称的技师有16,护理人员9人,专职工程师3人;74参加了放射工作人员培训,75人进行了定期健康体检。 我院目前拥有放射诊疗设备共18台,其中SPECT机1台,直线加速器1台,后装治疗机1台,X刀1台,CR机1台,床边X光机4台,乳腺摄片机1台,CT机2台,DSA机2台,牙科全景机1台,DR机1台,普通X光机1台,数字胃肠机1台。 二、管理制度项目方面: 1.进一步细化、规范和完善了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各相关规章制度等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2.放射源及射线装置的监测、管理及安全保卫方面制度基本健全,执行情况良好; 3.场所管理:各科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场所管理的规程及制度,执行情况很好; 4.监测管理:已经大致完善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5.应急管理:已经严格按照应急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相关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 检测报告 (第1页,共6页) 评价项目:X射线机放射防护检测 委托单位:xxxxxx镇卫生院 检测类别:常规检测 x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位地址:xxx市xxx路xxxx号 电话:xxxxxxxxx 邮编:xxxxxx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2页共6页 说明 1.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出。 2.本检测报告只对被检机器现场放射防护负责。 3.检测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其结果只向委托单位和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本报告未经许可请勿复印。 5.本报告一式三份,一份存档,两份交委托单位。 6.本报告涂改无效。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4页共6页 检测结果 一、设备基本情况 二、放射工作场所基本情况 三、机房周围环境 北↑ 备注:X射线机房位于医院东侧,为一层建筑,其环境平面图如上。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5页共6页 四、检测结果(见下表) 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结果(μSv/h) 检测结果 解释与说明: 1.仪器探测限:FD-3013H型智能化x-γ辐射仪:周围剂量当量率探测限为μSv/h;

2.本底在机房走廊外,距地面米处测定为~μSv/h,机房周围防护检测结果均未扣除本底; 3.检测仪器经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6页共6页 检测报告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规定自起施行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规定自 起施行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2002年1月4日卫生部令第18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放射防护器材,是指对电离辐射进行屏蔽防护的材料以及用屏蔽材料制成的各种防护器械、装置、部件、用品、制品和设施。 本办法所称含放射性产品,是指含放射性物料、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伴生X射线电器产品和卫生部确定的其他含放射性产品。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以及进口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条例》及本办法。

第四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检测 第五条生产单位首次生产放射防护器材或者含放射性产品的,应当进行检测。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重新检测: (一)已连续生产两年的产品; (二)进口的每批产品; (三)停产逾一年再投产的产品; (四)设计、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比有改变的产品。

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符合有关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不得生产、销售、进口与使用。 第六条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和卫生要求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除具备基本的内容外,还应当有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 第七条经检测符合有关标准及卫生要求的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由检测机构出具卫生部统一印制的《检测报告单》一式四份,交送检单位两份,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一份,存档一份。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监督检查结果或者检测机构报送的《检测报告单》发布公告。 第八条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在出厂及销售时,应当附有产品标签、说明书等资料。进口产品应当使用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应当标明下列内容:

机械性能,金相检验报告

唐山中铁亨通道岔有限公司检验报告 (2017)检字第01号 产品名称: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AT尖轨) 产品图号:SC(07)330-104、105 制造单位:唐山中铁亨通道岔有限公司道岔车间 检验类别: 成品全检+淬火试样抽检 检验单位:唐山中铁亨通道岔有限公司质检部 报告日期:2017年5月24日

检验报告首页 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尖轨检验记录表直线尖轨 J-1705017-LZ 未注明单位为毫米

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尖轨检验记录表曲线尖轨 J-1705018-LQ未注明单位为毫米

37 跟端成型段轨头宽 71±0、5 71、1 √ 38 跟端成型段轨底宽 150 150、3 √ 39 跟端成型段轨底厚 12±0、5 12、2 √ 40 跟端成型段轨头高 48、5±0、5 48、7 √ 41 跟端成型段轨腰厚 16、5 17 √ 42 轨头端面对称度 0、5 B 0、3 √ 43 轨底端面对称度 1、0 0、4 √ 44 跟端端面垂直度 ≤1、0 0、75 √ 45 夹板安装面高度 ±0、5 无超差 √ 46 与基本轨密贴面内倾偏差 1:80,不应外倾 B 无超差 √ 47 跟端锻压过度段形状特征 轨头、轨腰、轨底相对于垂直 轴偏移量均应均匀过渡,各相交面应圆顺平滑。 B 无超差 √ 48 跟端锻压段非加工表面质量 无裂纹、折叠、横向划痕,结疤、压痕,纵向划痕≤0、5 A 无超差 √ 49 淬火外观缺陷 淬火钢轨件不得有烧伤,裂纹 及深度大于 0、5mm 得伤痕等有害缺陷。 A 无超差 √ 50 轨顶面表面硬度 298-401 HBW A 350-390 √ 51 跟端过渡段轨头表面硬度 U75V :320-390 H BW 340-380 √ 注:A 类项点合格率应为100%,B 类项点合格率应为90% ,C 类项点合格率应为80%。 综合判定 A 类项点共6项,合格6项,合格率100%, B 类项点共54项,合格54项,合格率100%,C类项点共0项,综合判定合格。 1、60AT 淬火尖轨 1、1 洛氏硬度、淬火层形状及深度 分别对淬火后得尖轨30mm 断面、50mm 断面、跟端过渡段进行试验,结果如图所示。 30mm 断面,a=30m m

机械性能报告范文

机械性能报告范文 机械性能检验报告 客户图号DrawingNo.批次BatchNo.样品状态SampleStatus实验室环境LabEnvironment 样品名称SampleName热处理炉号HeatNo.送样日期SampleReceive 检测日期SampleComplete Page:MechanicalPropertyTestReport 委托编号ReportNo:项目名称Project规格型号PartNo.送样单位RequestDept.样品数量SampleQty. 12.7X2.1X540 客户名称Customer材质Material供应商Supplier 经手人Requestor /SGCC /26毛坯 焊管/10.8.210.8.2 10 检测项目及结论TestItem&TestConclusion 序号No.123123123 断后伸长率 ℅ 抗拉强度

Mpa ≥315 屈服强度 Mpa ≥195 检测项目TestItems 单位Unit第一文库网标准(要求)范围 Spec. 检测结果TestResults 39039539539539539517.4 结果判定ResultsJudge OKOKOKOKOKOKOKOKOK 说明(Remark): 1、报告只对来样负责,有异议请在十个工作日内提出。 Reportisonlyresponsibleofthesampletested.Anydissentpleasefo rwardwithin10days. 2、无主检、审核签字无效,部分复印无效。 Reportonlyvalidwithsignature.Nopartialcopyingallowed. 检测标准TestStandard检测设备TestEquipment备注Remark GB/T228-2002万能材料试验机 ≥1516.816.6

辐射安全和防护评估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瑞尔口腔诊所有限公司2017年度评估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的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针对2017年医用射线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了年度评估,具体评估如下: 我诊所现有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2台,其中口内压片机一台,口腔CT机一台,放射科工作人员1人,使用本单位X射线设备。 现对2017年度具体辐射安全工作和防护状况评估和报告如下: 一、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放射科有X线机房一间,机房配置有辐射防护门、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防护设施。机房及其附属防护设施,经检测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标准,并经平顶山市监测站环境影响评价,同意在医院内使用。 2017年,辐射安全和防护情况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和记录。检查每月一次。辐射防护情况自查后,在《辐射防护工作定期检查记录》上记录。每月自查的内容包括:X射线装置的使用、运行、故障、停用、检修和完好情况;机房防护门、防护窗完好情况;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完好情况;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完好情况;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执行情况等。2017年,每月辐射防护工作自查结果良好,射线装置未发生故障,使用正常;辐射防护用品完好,正常使用。2017年度内,未发现射线装置故障现象。 二、辐射安全防护制度

诊所的辐射管理制度包括: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放射工作岗位职责,X光机的操作流程,放射诊疗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防护人员培训计划,放射性监测方案,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 2017年在医院放射防护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县环保局及卫生监督所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医院相关辐射管理制度健全。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科室兼职辐射防护人员进行自查,每月一次,同时接受卫生监督所等相关部门以及医院职能部门的日常检查。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方面,日常工作时,要求检查病人时隔室操作,禁止直接暴露在照射野内,辐射工作人员均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对个人年接受外照射的剂量进行准确监控。 在辐射对健康潜在影响的告知方面,在放射科机房门前张贴关于X线辐射相关方面的警示及安装红色警示灯。 (三)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情况; 我院暂无工作人员变动,对工作人员均采取持证上岗,加强了从事射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四)场所辐射环境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监测数据; 我院使用Ss-x9010Dpro-3DEX光设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个人防护,配有个人防护辐射监测仪,定时向南京瑞森辐射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有检测记录。同时对我院机房进行了环境辐射剂量监测,并发放了检测报告书。 (五)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