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解剖

肺解剖

呼吸系统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1.透视(chest fluoroscopy)

2.摄影(chest radiology)

①后前位;②侧位;③仰卧前后位

④前弓位;⑤侧卧位水平方向后前位

胸部站立后前位

正常儿童胸部后前位

胸部仰卧前后位

X射线

胸部前弓位

病变显示

平片右肺尖病变

观察不清

呼吸系统

1.体层摄影(tomography)

2.高千伏摄影(high kV radiography) (≥120kv, 5-7mAs)

(三)造影检查

1.支气管造影(Bronchography)

2.血管造影(肺、支气管动脉造影)

普通摄影与体层摄影的比较

肿块

普通摄影同一病例体层摄影左上肺病变锁骨重叠观察欠佳示左肺尖肿块及其内空洞

普通摄影

高千伏摄影

正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呼吸系统

二、CT检查方法

.普通平扫

2.增强扫描

?利于观察病变血供及与血管的关系

3.高分辨CT扫描

?利于观察细小病变、弥漫病变、支气管扩张等

4.螺旋CT扫描、仿真支气管内窥镜

描普通平扫

仿真支

气管内

窥镜

高分辨CT扫描

螺旋CT增强扫描

呼吸系统

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胸部X线表现

(一)胸廓(the chest wall)

1.软组织(soft tissue)

?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锁骨上皮肤皱褶(skin reflection over the clavicle)?胸大肌(pectoral muscle major)

?女性乳房(female breast)、乳头(nipple)

胸大肌

折胸锁乳头肌

乳房

锁骨上皮肤皱折

肺的生理解剖

肺的生理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和肺泡囊。 呼吸道包括上下气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以环状软骨为界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支气管由肺门进入肺中逐级分支形成支气管树,直径<1mm,壁内无软骨及粘膜下腺体者称为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当其管壁上有肺泡开口时,则称为呼吸细支气管。 呼吸细支气管继续分支为肺泡管和肺泡囊。临床上通常将直径<2mm的小、细支气管统称为小气道,3~5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及分支末端的肺泡组成肺小叶(lobule),肺小叶呈大小不等的锥体形。Ⅰ级呼吸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称为肺腺泡(pulmonary acinus)。 气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均被覆假复层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或柱状上皮,肺泡表面覆盖两种肺泡上皮细胞。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呈扁平状,肺泡表面的90%以上为其覆盖。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组成气血屏障,是气体交换必需经过的结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数量少,能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为一种磷脂蛋白,具有降低肺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直径及小气道通畅、防止肺萎陷的功能。肺泡壁上的肺泡间孔是肺泡内气体、渗出液或细菌向邻近肺泡扩散的通道。 呼吸系统具有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可将吸入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粉尘颗粒或病原微生物粘附在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的黏液层上,随痰排出体外,若被吸入肺泡,则被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吞噬。 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天约有1万升的气体进入呼吸道,肺具有广泛的呼吸面积,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100m2(有3亿~7.5亿个肺泡)。由于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进入呼吸道及肺部引起各种疾病。

大体解剖-肺

肺(lungs)—系统解剖(图文) 肺(lungs)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膈的上方。右肺因受肝位置的影响,较宽短。左肺因受心偏向左侧的影响,较狭长。 肺表面覆以浆膜,为胸膜脏层,光滑湿润,透过脏胸膜可见许多多边形的肺小叶轮廓。幼儿肺呈淡红色,随年龄增长,由于吸入空气中灰尘的不断沉积,颜色逐渐变灰暗甚至蓝黑色。部分可呈棕黑色斑,吸烟者尤甚。肺组织质软而轻,富有弹性,呈海绵状。由于肺内含有大量空气,比重小于1,故能浮于水中。而未经呼吸的肺,肺内不含空气,质实而重,比重大于1,入水则下沉,法医据此特点可判定生前死亡或生后死亡的胎儿。 肺大致呈圆锥形,具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肺尖呈钝圆形,向上经胸廓上口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cm。肺底位于膈上面,称膈面,向上方凹陷,与膈的穹隆相一致。外侧面圆凸而广阔,朝向外侧,邻接肋和肋间隙,又称肋面。内侧面邻贴纵隔,亦称纵隔面。此面中部有一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在一起,构成肺根。肺根内诸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为肺静脉、肺动脉和支气管。自上而下,左肺根内依次为肺动脉、支气管及肺静脉;右肺根内依次为支气管、肺动脉及肺静脉。肺门附近有肺门淋巴结。肺的前缘薄锐,右肺前缘近于垂直,左肺前缘下部有左肺心切迹,心切迹下方的舌状突出部分,称左肺小舌。肺的后缘圆钝。肺的下缘也较薄锐,其位置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左肺被自后上方斜向前下方的斜裂分为上、下二个叶。右肺除有斜裂外,还有一条近于水平方向的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个叶。 二、肺内支气管和肺段 左、右主支气管入肺门后分出肺叶支气管,进入肺叶。肺叶支气管在各肺叶内再分为肺段支气管,并在肺内反复分支,呈树枝状,称支气管树。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一个支气管肺段(bronchopulmonary segments),简称肺段。肺段呈圆锥形,其尖朝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各肺段有其固有位置,相邻肺段间仅以薄层结缔组织隔开。

有关肺部正常解剖的术语

胸部影像征象图解 有关正常解剖的术语 1.肺实质(lung parenchyma):指肺内各级支气管及其终端的肺泡结构,即与肺内空气接触的腔隙和管壁。由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等23级组成。 2.肺间质(lung interstitium):指肺泡间隔、空气腔隙周围及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质,由结缔组织及其中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组成。 3.上呼吸道(upper respiratory airway):即鼻、咽和喉。 4.下呼吸道(lower respiratory airway):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5.小气道(small airway):又称膜性气道(membranous airway),指管径≤2 mm的7~16级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6.大气道(large airway):又称软骨性气道(cartilaginous airway),指管径>2 mm的0~6级气道,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和5~6级小支气管。 7.传导气道(conducting airway):又称导气部(conducting region),即终末细支气管以上属传导气道。 8.呼吸气道(respiratory airway):又称呼吸部(respiratory region),指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的区域。 9.气血屏障(air-blood ):指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的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Ⅰ型肺泡细胞、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等4层构成,厚度约0.5μm。 肺解剖 肺叶------肺段-------小叶 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亚段支气管--小叶支气管-------细支气管------末梢细支气管-----1,2,3级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小管-----肺泡囊------肺泡,大小0.2-0.3mm。 终末细支气管:粘膜层纵行皱襞消失,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外包一层平滑肌。是肺内的导管部的组成成分之一。终末细支气管直径小于1mm,管壁被覆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消失。3~5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他们的分支及其肺泡构成肺小叶(lobule)。呼吸性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以后管壁上有肺泡开口。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也有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在肺泡开口处,单层立方上皮移行为单层扁平上皮,上皮外面有少量环形平滑肌纤维和弹性纤维。 肺泡管:是人体肺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结构,它是指从肺泡囊到呼吸性细支气管的通道,也由肺泡围成。有小团状的平滑肌断面和单层扁平上皮。 肺泡囊:是由相邻几个肺泡围成的空腔具有送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其本质是由多数单元化细胞组成肺泡囊与肺泡管连续,每个肺泡管分支形成2~3个肺泡囊。 肺泡与肺泡间以肺泡小孔(Kohn孔)相互沟通,肺泡与大于末梢细支气管存在通道(Lambert)

肺解剖

肺的CT应用解剖和组织学 第一部分:解剖学 一、气管和支气管 (一)气管为后壁略扁平的圆筒状管道,具有弹性,成人长约11-13cm。上端平第七颈椎上缘连于喉,向下进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相当于第四、五胸椎交界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在气管杈内有一向上凸出的半月状嵴,称为支气管隆嵴。气管可分为颈部和胸部两部分,胸部较长,位于后纵隔内,后面全长均与食管紧密贴邻。 (二)支气管气管在第四、五胸椎交界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夹角65~80度。左主支气管细长(4-5cm),与气管夹角较小,130~140度,约在平第6

胸椎体处进入左肺门;右主支气管短粗(3cm)与气管夹角较大(异物多坠入此内),150~155度,约在第5胸椎体高度进入右肺门。左、右主支气管入肺后经反复分支(23-25级)形成由各级支气管构成的支气管树。 二、肺肺为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右肺宽短,左肺狭长,均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肺尖,从胸廓上口向上伸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约2-3cm,肺底与膈相邻,又称膈面。肺的三面包括内侧面及肋面、膈面。肺的三缘,上述三个面相交而构成的前、后、下三缘。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并由胸膜包成一束称为肺根。 右肺分三叶十段,左肺分二叶八段。

三、胸膜 (一)胸膜与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共同围成密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 (二)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壁胸膜分四部分①胸膜顶②肋胸膜③膈胸膜④纵隔胸膜 四、纵隔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各为纵隔胸膜,上达胸廓入口,下至膈。 五、肺的血管 1:肺动、静脉系统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支气管动、静脉系统胸主动脉——支气管动脉——毛细血管(部分进入肺静脉)——支气管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或上腔静脉。

精选-肺的解剖特点

肺的解剖特点 (一)肺的解剖形态 1.肺的解剖位置: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膈膜之上,上连气道,喉为门户,覆盖着其他脏腑,是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者,故称“华盖”,为五脏之长。 2.肺的形态结构:肺脏为白色分叶质地疏松含气的器官。其“虚如蜂窠”,浮”,“熟而复沉”。故称为清虚之脏。 (二)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盖,即伞。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肺为华盖是指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肺位于胸腔,居五脏的最高位置,有覆盖诸脏的作用,肺又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故称肺为华盖。肺为华盖,说明肺位高居,犹如伞盖保护位居其下的脏腑。所谓“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恰如花开向荣,色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吴克潜《大众医药:卫生门》)。肺为华盖是对肺在五脏中位居最高和保护脏腑、抵御外邪、统领一身之气作用的高度概括。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 2.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娇是娇嫩之意。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塞不通爽矣”(《临证指南医案·卷四》),故称娇脏,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叶娇嫩,不耐邪侵,肺为清虚之脏,不容邪气所干;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累及于肺而为病。故曰:“肺为娇脏,所主皮毛,最易受邪”(《不居集》),“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理虚元鉴》)。 3.肺气与秋气相应: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肺气旺于秋,肺与秋季,西方、燥、金、白色、辛味等有内在的联系:如秋金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又如风寒束表,侵袭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外感表证时,用麻黄、桂枝等辛散解表之药,使肌表之邪从汗而解。 胸腔镜适应那些手术 (一)肺叶切除 1.侧卧位。切口处皮肤暴露范围要适当大些,显露出预置切口。 2.放人胸腔镜:在选定的部位作长1~1.5cm的皮肤切口,用血管钳分开肌肉、肋间肌并刺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进手指探查,无粘连可直接将套管穿刺针刺人胸膜腔,放入开放式套管,自该套管置人胸腔镜,全面检查胸内结构。然后根据手术需要,同法做第2第3个套管切口,在胸腔镜监视下放人无损伤抓钳、电灼剥离器、冲洗吸引管等手术器械。3.分离叶间裂:用电灼分离切开粘连带和胸膜;对叶间裂不全者可用带电凝的剪刀适当分离,找到合适层面后再用内镜缝合切开器(GIA)切开缝合。 4.肺动脉的处理:①经小切口用普通长血管钳分离结扎叶间动脉。②用GIA切断缝合处理动脉。③肺门血管和支气管一同处理。④金属夹处理法。 5.肺静脉的处理:同肺动脉处理。 6.支气管处理:以GIA切断缝合。 7.手术结束。操作器械退出胸膜腔后缝合切口,然后经一个原来的套管将胸腔引流管引出并固定于皮肤上,接水封瓶引流和进行肺的复张。

肺的解剖特点

肺的解剖特点 (一)肺的解剖形态1.肺的解剖位置: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膈膜之上,上连气道,喉为门户,覆盖着其他脏腑,是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者,故称“华盖”,为五脏之长。2.肺的形态结构:肺脏为白色分叶质地疏松含气的器官。其“虚如蜂窠”,浮”,“熟而复沉”。故称为清虚之脏。 (二)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盖,即伞。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肺为华盖是指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肺位于胸腔,居五脏的最高位置,有覆盖诸脏的作用,肺又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故称肺为华盖。肺为华盖,说明肺位高居,犹如伞盖保护位居其下的脏腑。所谓“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恰如花开向荣,色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吴克潜《大众医药:卫生门》)。肺为华盖是对肺在五脏中位居最高和保护脏腑、抵御外邪、统领一身之气作用的高度概括。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2.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娇是娇嫩之意。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塞不通爽矣”(《临证指南医案·卷四》),故称娇脏,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叶娇嫩,不耐邪侵,肺为清虚之脏,不容邪气所干;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累及于肺而为病。故曰:“肺为娇脏,所主皮毛,最易受邪”(《不居集》),“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理虚元鉴》)。3.肺气与秋气相应: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肺气旺于秋,肺与秋季,西方、燥、金、白色、辛味等有内在的联系:如秋金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又如风寒束表,侵袭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外感表证时,用麻黄、桂枝等辛散解表之药,使肌表之邪从汗而解。 胸腔镜适应那些手术 (一)肺叶切除 1.侧卧位。切口处皮肤暴露范围要适当大些,显露出预置切口。 2.放人胸腔镜:在选定的部位作长1~1.5cm的皮肤切口,用血管钳分开肌肉、肋间肌并刺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进手指探查,无粘连可直接将套管穿刺针刺人胸膜腔,放入开放式套管,自该套管置人胸腔镜,全面检查胸内结构。然后根据手术需要,同法做第2第3个套管切口,在胸腔镜监视下放人无损伤抓钳、电灼剥离器、冲洗吸引管等手术器械。3.分离叶间裂:用电灼分离切开粘连带和胸膜;对叶间裂不全者可用带电凝的剪刀适当分离,找到合适层面后再用内镜缝合切开器(GIA)切开缝合。 4.肺动脉的处理:①经小切口用普通长血管钳分离结扎叶间动脉。②用GIA切断缝合处理动脉。③肺门血管和支气管一同处理。④金属夹处理法。 5.肺静脉的处理:同肺动脉处理。 6.支气管处理:以GIA切断缝合。 7.手术结束。操作器械退出胸膜腔后缝合切口,然后经一个原来的套管将胸腔引流管引出并固定于皮肤上,接水封瓶引流和进行肺的复张。

肺部的解剖结构

肺部的解剖结构

呼吸系统正常X线影像表现 胸片是由胸内外组织形成前后重迭的复合影像。必须熟悉X线片上各种影像的正常及其变异,以免误诊。分为胸廓、纵隔障、横膈、胸膜和肺五部分描述。 一、胸廓 由软组织及骨骼构成 (一)软组织(图3-1) 图3-1 胸壁的软组织及骨骼 部分可能诊断错误的情况(附叶间裂的变异) 1.颈肋 2 .胸锁乳突肌3. 第一、二肋骨的伴随阴影4 . 奇叶裂5.肋骨前端骨桥关节形成6.肋骨联合7.叉状肋8.上中叶间裂(水平叶裂)9.(略)10. 下副叶裂11.乳头12 .乳房13.锁骨下动脉14. 肋软骨钙化15. 肋骨沟16.左副中叶裂17.胸大肌18.肩胛骨边缘19.菱形窝

1.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上皮肤皱褶,胸锁乳突肌是从两侧颈部向下方斜行,附着于胸骨柄和锁骨内端,遮盖肺尖内侧形成外缘清楚的密度均匀影。其下端与锁骨上缘的横行皮肤皱褶相连,后者表现为锁骨上缘3~5mm宽的薄层软组织影,系锁骨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投影。 2.胸大肌胸大肌发达者,在两胸中部外带显示扇形淡薄影,下界清楚,密度较浓,由内下向外上斜行,与腋前皱壁相连续,右侧常较明显,勿误为肺内病变。 3.女性乳房和乳头乳房在两肺下野形成下缘清楚、上缘不清、且密度逐渐变淡的半圆形致密影,其下缘向外与腋部皮肤连续。随着乳房形状、大小、下垂与否而有变异。乳头有时在两肺下部大致相当于第五肋间处形成小结节状影,年龄较大的妇女多见,有时亦见于男性,勿误为肺内病变。 (二)骨骼 肋骨:肋骨位于胸椎两侧,后段呈水平向外走行,前段自外上向内下倾斜形成肋弓,后段较前段厚故显影较前段致密。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软骨不显影故胸片上肋骨前端似游离状。20~30岁第一对肋软骨首先钙化,随着年龄增长,其它肋骨也自下而上逐条钙化,表现为不规则的斑片、斑点状致密影,勿误认为肺内病变。肋骨有多种先天性变异,常见的有颈肋,自第七颈椎发出,表现为短小较直的小肋骨,可一侧或两侧。其次叉状肋,肋骨的前端呈叉状,有时叉枝之一粗大,另一短小,甚至仅在肋骨上见一突起,勿误为肺内病变。还有肋骨联合,这种变异往往发生在肋骨后端脊椎旁处,以第五、六肋骨间骨联合为最常见,有时会误认为胸内病变。 锁骨:锁骨内侧端与胸骨柄间形成胸锁关节,正位胸片上两侧胸锁关节距离中线应相等,否则为投照位置不正。锁骨内端下缘有时可见半圆形凹陷,为菱形韧带附着处,勿误为病变。 肩胛骨:肩胛骨内缘如与肺外带重迭,可影响观察肺内病变,亦勿误认为局部胸膜增厚。 胸骨与胸椎:在正位片上大部分与纵隔影重迭,只有胸骨柄的两侧上角和一部分胸椎横突可露于纵隔影之外,勿误为肿大的淋巴结,通过气管气柱影可较清楚地见到1-4胸椎。 二、纵隔 纵隔位于两肺之间,上界胸廓入口,下界横膈,前界胸骨,后界胸椎。它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胸腺、淋巴组织、神经及脂肪等和组织。除气管及支气管可以分辩外,其余结构间无明显对比,只能观察其与肺部邻接的轮廓。 纵隔的分区在判断纵隔肿块的来源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纵隔的分区有几种,我们采用九分区法,即在侧位胸片上,将纵隔按纵的和横的方向划两条线,各分为三个部分共计分为九个区。纵的方向分区:①前纵隔:系胸骨后缘与气管、升主动脉和心脏前缘的间隙,为较透光的倒置狭长的三角形,其中主要有胸腺和前纵隔淋巴结。②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范围。③后纵隔障:食管前缘以后内含食管,降主动脉,胸导管、静脉、交感神经及淋巴结等。横的方向划为自胸骨柄、体交界入至第四胸椎体下缘划水平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