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我们从两个角度界定义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以及后人对它的发展。我们现行党章上规定的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广义上说的。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和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在我国,我们又把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经列宁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称之为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21世纪为什么还要研究19世纪诞生的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理论又是科学信仰。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怎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1、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有重点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2、要认真研读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

3、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特点

(一)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特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实践最丰硕的时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我国理论界从此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理论界最活跃、形成的成功也是最多的一个时期。

2、特点:出现了向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回归的趋势。

以20世纪70、80年代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起点,紧接着就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生产力的标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探讨和较为深入地研究。从90年代开始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世纪之交,理论界又就深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调研。当前伴随着我们党提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继续升温。当前正在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的研究摆在很重要的位置,适应了我国

理论界发展的需要。

3、出现了上述特点的原因:

(1)外部原因。

这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人最初接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经过俄国传入中国的。我们应当充分肯定俄国十月革命后给中国传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性作用。但是,随着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深入,我们逐步发现俄国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某些方面的诠释存在着问题。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的问题》和读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著作中尖锐地指出了这个问题。现在我国理论界对于这个外部原因的共识也越来越多。

(2)自身原因。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不长,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准备也不足,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最主要是受“左”的思想长期影响等等,造成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和错误的认识。“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极其混乱的程度。

(3)现实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实践成了我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实践呼唤着我们要重新学习和不断深化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国外主要是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特点

1、特点:复杂化和泛化

复杂化是指存在着各种各样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流派。诸如有社会党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又可以划分好几个派别:弗洛伊德派、存在主义派、结构主义派、新实证主义派和后现代主义派等)、绿党马克思主义、女权马克思主义,等等。

泛化是指各种派别都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自己的解释。有的甚至摘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段话或一个观点就冠以马克思主义。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马克思主义等等。透过西方国家研究马克思主义出现的复杂化和泛化的特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很大,尽管它还不是主流意识形态,但对于这个事实西方学术界和政界都是承认的。

2、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态度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纷繁复杂现象,我们要冷静观察辩证分析并从中得出客观地结论。不要采取拒之门外或批字当头的简单化态度。我们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即搞“洋教条主义”,不要轻信甚至迷信西方各种思潮。

三、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若干前言问题

(一)马克思的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1、打开社会之谜的钥匙: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

(1)最初的争论发生在20 世纪初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之间,两人围绕着俄国革命后实

行土地国有化会不会导致“亚细亚复辟”发生争论。

(2)第二次争论发生在20 世纪20 、30 年代,由中国大革命失败而引发,从联开始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很快波及中国,并进一步形成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和社会分期的大讨论。郭沫若、杜畏之、季、胡秋原、翦伯赞和邓云特等都参加了论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在探讨亚、非、拉国家社会发展前途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再次被人们提起。经过五十年代的酝酿,至60 、70 年代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以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为中心的大辩论。与此相应,国论坛也进一步深化了30 年代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

(4)20世纪80年代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性质的争论: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具体化、全面化。争论最多的仍然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性质问题,有如下观点:第一种观点“特殊社会形态”说,是80年代初的观点,代表性论者有于可、王敦书、吴大琨、胡钟达等人。第二种观点“封建社会”说,这也是80年代初的观点,代表性论者是郭圣铭、庞卓恒、高仲君等人。第三种观点“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说,代表性论者是家祥。第四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古代世界(前资本主义社会)三种所有制形式中的一种形式”,代表论者是启良。第五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以村社为基础的封建制度”,代表论者是朱。

(5)90年代以来

90 年代以来,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逐渐形成了理论综合的趋势。1999 年,凌云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两种涵义:“第一义:非资本主义的专制制度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第二义:人类社会由原生形态向次生形态过渡阶段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承叔在《打开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一书中,从广义与狭义、普遍性与特殊性角度来分析“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涵,狭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其原始含义,又称为“原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它是以土地公社所有、人们共同耕作为特征的、与最初定居生活相联系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一切文明民族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广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又称“次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指前资本主义时期在落后农业大国中曾经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它是不同于西方奴隶制、农奴制、封建制的独特的生产方式。2002 年9 月,家祥、丰子义在合著的《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中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由于历史材料的原因,这个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形态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涵义并不完全相同。作者分四个时期考察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演变情况,并与此相联系说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逐步完善的过程。

2、社会形态如何划分:关于三形态与五形态的争论

与亚细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应该如何划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传统的“五形态说”不断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对其提出质疑。“六

形态论”、“五形态论”、“四形态论”、“三形态论”都有人主,但是,近年来,“六形态说”和“四形态说”的响应者越来越少,其原因恐怕是由于“六形态说”和“四形态说”并没有最终跳出“五形态说”划分方式,都是从所有制角度来思考问题,争论的结果也往往是无法相互说服。最近,又有人提出了“马克思社会形态两阶段论”,认为马克思的原意是将人类整个社会历史形态在第一阶序中划分为“经济的社会形态”和“非经济的社会形态”这两大阶段,其区别在于是否以物质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容。马克思从其中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再作出第二阶序四种社会形态的划分。目前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比较而言,倾向于“三形态论”或者将“三形态”与“五形态”结合起来说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说明社会形态如何划分的主流思潮。

3、关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争论

(1)马克思有没有“跨越”理论?

一些持肯定观点的论者认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无可怀疑的马克思的理论,他们认为,马克思晚年曾预言落后国家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全部成果”,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可以跳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光辉设想,这一理论“为后来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持否定观点的论者则对上述观点提出疑问,认为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学说,所谓的“跨越”理论实际上是后人加给马克思的。他们首先着重分析了马克思给查利奇的复信草稿及正式复信,认为,正式回信只有短短600 字,而三个回信草稿共15000 多字。在草稿中出现的许多想法和假设,包括“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等关键的话,都没有写进正式回信,即使这样,马克思在回信中还嘱咐查利奇信“不宜公开发表”,这说明关于这一思想马克思还没有思考成熟。其次,马克思在给查利奇的复信草稿中,只有“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表述,从未出现过“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文字。这决不是在咬文嚼字。因为“跨越”和“可以不通过”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2)“卡夫丁峡谷”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卡夫丁峡谷”的含义理解也是千差万别。大多数人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角度来理解“卡夫丁峡谷”,不过具体说法不大相同:一种观点是仅从生产关系角度来分析,认为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即所有制关系和物质变换关系,跨越“卡夫丁峡谷”主要是指跨越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可以跨越,而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可跨越,跨越“卡夫丁峡谷”主要指的是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我们国家现在到底跨越没跨越“卡夫丁峡谷”?

一是认为,中国并没有“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是正处于“卡夫丁峡谷”

之中。如段忠桥在《对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一文中认为,“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二是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如布成良、海涛认为我国目前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是主体,不能因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而认为中国没有走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三是“与跨越无关”说,如徐久刚认为“中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走的一条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发展道路。”我国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因而根本不存在“有没有走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个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经历了比较曲折的过程。建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左”的思想影响,理论界一度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是他们早期不成熟的思想,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放弃了这个思想。更有甚者认为,这个思想有唯心史观之嫌。经过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前进。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或本质规定。这个思想非常深刻,而且涵丰富,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一些学者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特别是“七一”讲话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这是首次将人的全面发展写进我们党的纲领性文献中。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对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之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旨趣。近年来,学者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主要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与途径等问题。

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方面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分别从“人”、“全面”、“实质”入手,界定其涵。从“人”入手界定,主要有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从人的数量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从人的质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进程中质的飞跃。第三,从人的层次上,把人的全面发展划分了两个层次: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第四,从人的特性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某些方面在个人身上的展开程度。从“全面”入手界定。包括八个方面:能力、素质、需要、个性、品质、关系、生态、人格。从“容实质”入手界定。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工作职能的自由转换。第二,依附束缚的完全摆脱第三,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现。第四,全面感觉的丰富而深刻。

2、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个重要任务,其次它是解决在现代化建设中人的精神世界问题的必然,再次它是我们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要求。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的客观依据

马克思的学说,就其实质容和社会功能而言,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也就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4、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首先,从学术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其次,从实践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

(1)两个“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统一。(2)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三个层次的统一。(3)大尺度和小尺度的统一。(4)人的全面发展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6、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1)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来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通过加强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通过发展教育事业,使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4)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5)通过扩大世界交往与社会流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从19世纪50年代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从而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剥削实质和必然被取代的历史趋势。这是马克思作出的划时代的贡献。也是他所以能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根本原因。从《资本论》的发表至今100多年过去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了半个世纪。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关于劳动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了半个世纪的今天,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而使用的劳动概念来说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由于100多年来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特别是先后掀起并完成了科技革命、管理革命和企业革命,使劳动的形态和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等新的劳动形态。这些形态的劳动与生产劳动一样能创造价值,而且在创造的价值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念(体现在十六大报告的第二部分),这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等等。

2、关于劳动价值论

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目前分歧还比较大。比如,今天怎么认识和运用价值、剩余价值、剥削等概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的概念在什么围用,在什么围不用?非劳动收入是不是剥削?按生产要素在财富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制度与西方

经济学中的“要素分配论”有何区别?等等,还未形成共识。因此,在这些问题上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四)生态文明思想

如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我国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在中央组织和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将生态文明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列入了相关的子课题中。

1、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性成果。即,“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一表述既总结了生态文明的实践成就,也概括了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其生态文明理论

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最初,除了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领域没有发言权的“空白论”和“过时论”以及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环境冲突的“灾祸论”等论调,“补充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潮。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异化消费造成的,而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因此,需要用生态学来“补充”马克思主义。这就是生态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整个国际局势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热再度抬头,在回归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西方学者“发现”了一个作为生态学家的马克思,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也开始得以“显露”。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西方引起重视的标志

(1)各种杂志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除了像《每月评论》、《新左派评论》这样的左翼杂志不时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一些杂志还专门出版了这方面的专刊。如《资本主义、自然、社会主义》(1990年创刊)等生态社会主义的专门杂志开始发行。(2)出版了一些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著作。除了在一些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环境社会学的著作中用专门的章节探讨马克思主义与这些学科的关系,还有一批专著问世。如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年)等。

4、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1)马克思的生态学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和革命活动的时代是近代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学也开始了自己的科学步履。比希的农业化学等科学成果都对生态学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些科技成就面前,马克思不仅感到衷心喜悦,而且对它们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他认为,比希的不朽功绩之一是从自然科学观点出发阐明了现代农业的消极方面。在这个基础上,

马克思形成了其生态学尤其是生态农业学思想。通过研究马克思与这些科学家尤其是比希的学术关系,福斯特不仅强烈地意识到了马克思的生态学见解的深度,而且建构起了“马克思的生态学”。

(2)马克思的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物质变换”概念是由比希等人提出来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等科学著作中反复使用了该概念,将劳动看作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这里,物质变换是一个典型的科学的生态学概念,指的是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为基本容的有机联系。马克思用这个科学术语指明了物质的有机发展同无机发展的在关联,指明了社会发展同自然演化的辩证统一,表明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根本性特征在于为个人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服务,并且包含保持和改善人的自然生存条件的容。但是,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的过程造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断裂”,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马克思不仅对这种“断裂”造成的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进行了科学的批判,而且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要对这种物质变换进行科学的调控。据此,福斯特认为,对马克思而言,可持续性问题就是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造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断裂的不断加剧和扩大的态势,因此,马克思关于“物质变换的断裂”的概念是其生态学批评的核心要素。

(3)马克思的生态学的科学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对生态问题和进化问题形成了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于我们今天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福斯特从科技史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的生态学对现代生态学的影响。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概念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成就。1935年,针对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演替”和“机能整体主义”等反唯物主义的思想,英国学者坦斯莱在为《生态学杂志》撰写的题为《植被概念和术语的使用和滥用》的论文中提出了该概念。而坦氏之所以能够在生态学领域中坚持唯物主义并提出这一概念,主要得益于其老师兰基斯特。兰氏是当时最有生态学意识的思想者之一,曾写过一些论述由于人为原因而引起物种灭绝的很有说服力的文章,并且探讨了伦敦的污染问题和其他一些直到20世纪晚期才被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马克思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一直是出入马克思家的一位常客。马克思及其爱女爱琳娜也曾去兰氏在伦敦的住宅拜访过他。兰氏曾说,自己被“《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所吸引,它带给我无比的喜悦,受益匪浅”。显然,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兰基斯特的最重要的共同之处。这样,福斯特就为我们描述了一幅“马克思→兰基斯特→坦斯莱”的学术图谱,从而揭示出了马克思生态学的现代科学影响。

5、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建设的环境代价和成本也日益增大,这样,就需要我们转变自己的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所提出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问题,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因此,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一个具有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来源集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来源集刊) 征订函 尊敬的_____________: 您好!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而编辑出版的国内唯一一份专门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刊物,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其鲜明特色是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的学深度解读、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注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展专题性研究。自2001年创刊以来,该刊荟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中青年学者的力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设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东方社会理论探讨”、“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哲学新书评价”等专栏。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2001年创刊以来按年度出版,目前已出版了9卷,发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论文300余篇,共400多万字,充分反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成果发表的重要平台,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自2007年起,该刊已成为CSSCI来源集刊。 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和学术交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现面向全国高校的相关院系、研究机构、图书馆以及个人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征订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8卷(2002年卷至2009年卷),原价252元,优惠价格为230元,免收邮费。 贵单位如拟订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请填好随信所附订单并加盖公章邮至我处,同时将订购费用汇至我处,我们收到订单和订费后立即邮寄刊物。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5月20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2018年版)

2019年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复习资料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0) ①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③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④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P13) 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5.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P17) ①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③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P22)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7.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P26)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P27)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9.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P27) ①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0.人类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P29)

政治学前沿问题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 刘甲0841071017 【内容提要】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虽然同属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但他们在如何理解全球化背景下革命的新形势和左派所应采取的政治策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拉克劳和墨菲主张“回到领导权斗争”中去,建立多元的激进民主策略,齐泽克则主张“回归”阶级斗争。两者的差异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潜在地反映了后现代政治叙事逻辑的转变。 【关键词】激进民主/对抗/阶级斗争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社会斗争形势的多样化,以拉克劳、墨菲和齐泽克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遭遇了严重的危机。为了化解危机,他们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理论成果来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试图建立符合当今新形势下革命斗争的新策略。虽然同属于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但他们的政治策略却存在着差异。拉克劳和墨菲建立了以领导权为核心的激进的和多元民主的策略,齐泽克则主张从这种激进民主回归阶级斗争。 一、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民主” 拉克劳和墨菲认为随着社会主义斗争形势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斗争形式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以及道路进行重新思考。“现在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是整个社会主义概念,它停留在作为大写革命角色的无产阶级本体论中心之上,作为从一种社会类型到另一种社会类型转变的基本因素,依赖于会导致要素空洞化的完美集体和同质化集体意志的幻想前景。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特征不可改变地消解了那种政治虚构的最后基础。”①在他们看来,要对社会主义概念进行变革,首先必须取消无产阶级在本体论上的中心地位,破除对政治主体的本质主义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多样化和不平衡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工人阶级出现了分化和分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变革中不再具有特权地位,政治斗争并不必然都是阶级斗争。因此,他们认为必须取消无产阶级的中心地位,重新引入领导权的概念。 领导权最初起源于俄国的革命实践。由于俄国资产阶级无力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就必须担负起这一使命。于是在任务的阶级本质与执行它的代表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错位和断裂。这种外在的和偶然性的关系就是领导权关系。它与阶级关系不同,阶级关系是“被领导的任务与它的‘自然的’阶级代表之间的关系”;而领导权关系是“被领导的任务和领导它的阶级之间的关系”。②领导权关系是为了增补阶级关系而存在的,它并不因此而改变任务的阶级本质。但是领导权可以实现任务的转移,重组政治斗争的领域。 拉克劳和墨菲对领导权的概念进行了某种改造。在他们那里,领导权这一概念与社会和主体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可以说,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概念正是他们解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主体的必然性的主要武器。具体说来,正是因为拉克劳和墨菲取消了阶级的主体地位,主体不再是社会关系的本源,而是话语构造的“主体位置”。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作为本源和基础的主体之间固定的关系,而是话语情境下的分散的、去中心化的主体之间松散的联系,不同的主体通过话语实践“连接”起来。这一方面意味着没有中心,各种主体的话语立场之间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话语立场的平等性和去中心性,它们又是可以相互置换,可以不断地重新组合的。因此,拉克劳和墨菲就不再把无产阶级看作领导权力量的核心,在他们看来,由于主体形式的增多及新的对抗形式的出现,就需要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 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4年,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5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者,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 开课单位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研究生处 公共

必修 课程 (7学分) 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外语(英语) 1-2 180 4 考试 培 养 单 位 专业 必修 课程 (12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 72 4 考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 72

4 考试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2 72 4 考试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8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1 36 2 考试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 2 36 2 考试 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3 36 2 考试 《资本论》研究 2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⑤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③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 发展: ①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 ②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 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推荐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刘德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老师和本学科点研究生必须认真对待与搞明白的问题。今天,我借学校论坛的机会,着重讲一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前沿的几个问题,以供老师与同学们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展概况 (一)学科发展现状 中共中央决定: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中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 据了解,全国目前已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2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个,总计4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点9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含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73个,总计168个。 如此庞大的研究队伍,如此众多的招生数量,再加上在各地的宣传部、党校、社科院、军队院校中,还有一支颇为壮大的研究队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成为研究人员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学科之一。 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会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搞得不好,则只能适得其反。 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含量亟待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亟待规范。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生命力所在。 (二)学科建设总体思路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郭建宁教授,就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郭教授认为,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品位,规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已是当务之急。他提出的总体思路主要有以下五点: 1、以历史为线索。即在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从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线索、发展格局、经验教训和当代走势。 2、以实践为基础。即紧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当代特征。 3、以问题为中心。即认真研究与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重大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与文化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等。 4、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新世纪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重大战略思想。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和主旋律,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应当加强研究。 5、以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研究,仅靠单一学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党史与国史、科学社会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相互配合与协同,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总体性和综合性研究,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创新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简介 (一)学术专著 初步查阅,从1990年以来,国内已出版此学科学术专著有100多种。其中,冠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专著,不下50余种。 (二)学术论文 初步查阅,从1990年以来,国内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在1200篇以上。其中,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的相关杂志转载的,至少在100篇以上。 (三)学术会议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研究 1. 吴建国《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南京 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2. 闫顺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06年02期 3. 曹立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04 期 4. 乔世波《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理论前沿, 2006年16期 5. 闫顺利《辩证视域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5期 6. 屠文淑《马克思主义发展之路理论彻底性与科学性的统》,宁波大学学报(人 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文小勇石颖《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的革命性变革》,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 报, 2005年02期 8. 伍志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科学性和综合性》,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年05期 9. 裴小革《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科学性》,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年 02期 10. 郑忆石《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论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天 府新论,2004年04期 11. 曾世宏徐元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量决定与度量的科学性》,理论探

讨, 2003年01期 12. 张森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党政论坛, 2004 年09期 13.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4. 周中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5. 吴建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科学性维护》,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6. 林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及其统一》,菏泽师范专科 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17. 李胜清《科学意识形态的科学性辨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年05期 18. 胡贵勇王婷婷《论“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科学性》,遵 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9. 陈根发《论日本法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因素及其科学性》,云南大学学报(法 学版), 2003年03期 20. 孙素岚杨孟著《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 发展》,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1. 黄楠森《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5期 22. 张西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不可否定》,求是,2001年05期 23. 闫晓勇《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由之路》甘肃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101 新课号:PHI-0-10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 2 学分:2 先修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一、基本目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精神实质,学习、借鉴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发掘马克思哲学源头,重新理解马克思,真正看清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思想底蕴、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现代意义;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全球化与中国化的时代潮头,为建构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哲学奠基。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规律、历史经验。 第一阶段,即“第一个五十年”,大体是1844—18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为教学内容的第一篇或第一单元,包括四个时期:第一,青年马克思哲学创新铺垫期,——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三大理想、三大转变;第二,1843—1848年,早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关键期;第三,1848—1871年,中年马克思哲学创新深化;第四,1872—1883年,晚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升华期、恩格期著作,尤其是晚年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后期书信,应结合以马克思为主的哲学创新来理解。 第二阶段,即“第二个五十年”,约1895—194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次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主要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东西两大潮头,重点突出列宁哲学三部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论、《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列宁最后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观;对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新的反思。 第三阶段,即“第三个五十年”,约1945—19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再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流形态;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曲折的历史教训;世界之交,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新走向与新问题。 三、教学方式 四个要点:“问题引入,原著铺路,还原历史,面对当代”。“问题引入”,就是开门见山地提出当代现实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尖锐问题,以及同学们先入为主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迷惑,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和本来面目究意是什么样”的问题,激发大家在课内、课外自己读原著。“还原历史”,我们力图突破原来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简单化的理解,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面对当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出哲学奠基。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卷本),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入学考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大纲

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入学考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大纲参考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田克勤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 考试内容考试范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国家统一的战略构想;国际战略与对外交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想。 试卷内容结构试卷由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三个部分组成。 考试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简要回答,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阅读理解材料、运用理论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等考核。 试卷难易结构试卷总体按照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够取得及格以上成绩的难易程度出题,其中较难的题目约占20%。 试卷题型结构三类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试卷分值结构试卷分值:150分。 分值结构: 1.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占40%。 2.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占40%。 3.材料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占20%。 评分标准和要求1.简答题要求紧扣题意,要点回答。 2.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充分论述,合乎逻辑。

3.材料分析题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紧扣题意,合乎逻辑,充分论述。 备注考试时间:3小时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20多年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属于思想解放后提出问题的阶段,主要是围绕真理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等问题进行的,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找到了突破口,扩展了视野,确定了基本的问题域。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属于问题走向凝练,逐渐形成鲜明的理论增长点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人学、社会发展哲学等都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本文旨在对第三阶段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做一个宏观的描述,并试图揭明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预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 文革时期全民学哲学、全民研究哲学的狂热使得哲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矫枉过正式地倍受冷落。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与品位;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也呼唤着哲学的出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动向,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世纪之初的中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哲学研究并非一如既往的贫困,而是进入了初步繁荣的阶段。我们可以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初步繁荣的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 从研究格局来看。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多元、分散的格局。以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少数几个重点大学,论题也比较集中,往往形成全国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态势。目前这种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群体来看,出现了高等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专科性院校、军队院校) 、各级社会科学院、党校,甚至还有民间学术组织的多层次体系。高等学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力量,其目前格局可以成为全国研究格局的说明和缩影。就高校而言,一是从地理格局上比以往更趋分散。全国不同高校已经拥有7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成为各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很多大学之间的水平已在伯仲之间,以往一两所大学号令天下的时代结束了。二是理工科院校异军突起。在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权主要把握在综合性大学或文科型院校手中,理工科院校更多是上好哲学公共课。现在许多理工科院校已经成长为足以与老牌院校抗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例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三是许多大学都形成了自己比较集中的兴趣点和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围绕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的研究、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价值与文化的研究、复旦大学的西方马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导 一、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 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义。 3、恩格斯提出的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区别:唯物辩证法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而上学是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1、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014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第一次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 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 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 第二次思考题 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 第三次思考题 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 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 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次思考题 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2.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 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 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 二、简述或论述题 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 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 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 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7.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8.试述马克思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9.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超全的概括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 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七: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将他所犯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八: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