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疾病分型、治法及用药总结

中医内科疾病分型、治法及用药总结

中医内科疾病分型、治法及用药总结
中医内科疾病分型、治法及用药总结

感冒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咳嗽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风热犯肺证--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

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泄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哮病

发作期

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加减

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喘证

实喘

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

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肺痈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加减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用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加减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肺痨

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加减

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肺胀

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

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胁痛

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一贯煎加减

阳黄

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减

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胆腑郁热证--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加减

疫毒炽盛证(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

阴黄

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加减

脾虚血亏证--健脾温中,补养气血----黄芪建中汤加减

积聚

聚证

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

积证

气滞血阻证--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瘀血内结证--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合六君子汤加减正虚瘀结证--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臌胀

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水湿困脾证--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加减

水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瘀结水留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

阳虚水盛证--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阴虚水停证--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头痛

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加减

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加减

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加减

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减

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肾精亏虚--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加减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加减

眩晕

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

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加减

痰湿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

中风

中经络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养血祛风通络----大秦艽汤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养肝肾,潜阳熄风----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中腑脏

阳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羊钩藤汤加减

阴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加减

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阴阳欲绝----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瘿病

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

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

肝火旺盛--清肝泄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

心肝阴虚--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

疟疾

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

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瘴疟

热瘴--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加减

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加减

胃痛

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加味

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

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所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脾胃湿热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

痞满

实痞

饮食内停证--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加减

痰湿中阻证--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汤加减

脾胃湿热证--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肝胃不和证--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虚痞

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加减----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香橼

呕吐

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加减

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加减

虚证

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

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加减----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噎膈

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加减

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加减

津亏热结证--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加减

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合右归丸加减

呃逆

胃中寒冷证--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加减

胃火上逆证--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加竹茹、柿蒂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加丁香、柿蒂

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止呃----理中丸加吴茱萸、丁香

胃阴不足证--生津养胃止呃----益胃汤加枇杷叶、柿蒂

腹痛

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

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

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加减

泄泻

寒湿困脾证--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伤脾证--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加减

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

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

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

湿热痢--清热导滞,调气行血--芍药汤加减

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阴虚痢--坚阴泄热,扶正止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连理汤加减

便秘

实秘

肠胃积热证--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加减

气机郁滞证--顺气导滞----六磨汤加减

阴寒积滞证--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加减

虚秘

脾肺气虚证--益气润肠----黄芪汤加减

血液亏虚证--养血润燥----润肠丸加减

阴津不足证--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

阳虚寒凝证--温阳通便----济川煎加减

郁证

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气郁化火证--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

痰气郁结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心神失养证--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

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

心肾阴虚证--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肝阴亏虚证--滋养肝肾----滋水清肝饮

血症

鼻衄

热邪犯肺证--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肝火上炎证--清肝胃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气血亏虚证--补气摄血----归脾汤

齿衄

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燥热伤肺证--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肝火犯肺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阴虚肺热证--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

吐血

胃热壅盛证----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气虚血溢证--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便血

肠道湿热证--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气虚不摄证--益气摄血----归脾汤

脾胃虚寒证--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尿血

下焦热盛证--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肾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证--补脾摄血----归脾汤

肾气不固证--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紫斑

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阴盛火旺证--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

气不摄血证--补气摄血----归脾汤

饮证

痰饮

脾阳虚弱证--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饮留胃肠证--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悬饮

邪犯胸肺证--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加减

饮停胸胁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加减或控涎丹络气不和证--理气和络----香附旋复花汤加减

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溢饮

--发表化饮--小青龙汤加减

支饮

寒饮伏肺证--宣肺化饮----小青龙汤加减

脾肾阳虚证--温脾补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消渴

上消

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中消

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中气亏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下消

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加减

自汗盗汗

肺卫不固证--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营卫不和证--调和营卫----桂枝汤

心血不足证--补心养血----归脾汤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邪热郁蒸证--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清骨散

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归脾汤

气虚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阳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元----金匮肾气丸

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散

湿郁发热证--利湿清热----三仁汤

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厥证

气厥

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五磨饮子

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血厥

实证--开窍,活血,顺气,降逆----清开灵注射液、通瘀煎

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痰厥

--行气豁痰----导痰汤

虚劳

气虚

肺气虚证--补益肺气----补肺汤

心气虚证--益气养心----七福饮

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

肾气虚证--益气补肾----大补元煎

血虚

心血虚证--养血宁心----养心汤

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

阴虚

肺阴虚证--养阴润肺----沙参麦冬汤

心阴虚证--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

脾胃阴虚证--养阴和胃----益胃汤

肝阴虚证--滋养肝阴----补肝汤

肾阴虚证--滋补肾阴----左归丸

阳虚

心阳虚证--益气温阳----保元汤

脾阳虚证--温中健脾----附子理中汤

肾阳虚证--温补肾阳----右归丸

肥胖

胃热滞脾--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小承气汤合保和丸加减

痰湿内盛--燥湿化痰,理气消痞----导痰汤加减

脾虚不运--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利水化饮----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水肿

阳水

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湿毒侵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阴水

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

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淋证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加减

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加减

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

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加减

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加减

癃闭

膀胱湿热证--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八正散加减

肺热壅盛证--清泻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加减

肝郁气滞证--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加减

尿道阻塞证--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加减。

脾气不升证--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肾阳衰惫证--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加减

阳痿

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赞育丸加减

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

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逍遥散加减

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加减

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加减

遗精

君相火旺证--清心泄肝----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加减

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劳伤心脾证--调补心脾,益气摄精----妙香散加减

肾气不固证--补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加减

心悸

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

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

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胸痹

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气滞心胸证--疏调气机,和血舒脉----柴胡疏肝散加减

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阴寒凝心证--辛温散寒,振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心气不足证--益气通脉,鼓动心阳----生脉散合保元汤加减

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加减复脉汤

心阳虚衰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

不寐

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热,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味

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味

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

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癫狂

痰气郁结证--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心脾两虚证--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送服越鞠丸

痰火扰神证--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加减

痰结血瘀证--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

心肾失调证--育阴潜阳,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丹

痫病

风痰闭窍证--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当归龙荟丸合涤痰汤

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

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天王补心丹

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加味

痴呆

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加减

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

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加减

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

痹证

风寒湿痹

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

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加减

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加减

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痰瘀痹阻证--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加减

肝肾两虚证--培补肝肾,舒筋止痛----补血荣筋丸加减

痉证

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加减

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熄风镇痉----羚角钩藤汤加减

阳明热盛证--清泄胃热,存阴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加减

痰浊阻滞证--祛风豁痰开窍,熄风镇痉----祛风导痰汤加减

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熄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痿证

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加减

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四妙丸合加味二妙散

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为主方

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颤证

风阳内动证--镇肝熄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痰热风动证--清热化痰,平肝熄风----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气血亏虚证--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荣汤加减

髓海不足证--益肾填精补髓,育阴熄风----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阳气虚衰证--补肾助阳,温煦筋脉----真武汤加味

腰痛

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加味

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加味

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减

肾虚腰痛

肾阴虚--滋补肾阴,濡养筋脉----左归丸加减

肾阳虚--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加减

常见病穴位处方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理疗处方 一、腰痛 1.普通针刺治疗 主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随证配穴:风寒湿阻滞证配关元、腰阳关;气滞血瘀证者配血海;肝肾亏虚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 随症配穴:大腿、小腿的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悬钟;后外侧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依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留针:留针40分钟,TDP照射。 二、颈椎病 (一)针灸疗法 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体针选穴: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加减:风寒畀阻者加风门、风府祛风通络;劳损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肝肾亏虚加肝俞、肾腧、足三里补益肝肾、生血养筋;根据压痛点所在取肩井、天宗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加曲池、合谷、外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头晕、头痛、目眩者加百会、风池、太阳祛风醒脑、明目止痛;恶心、呕吐加天突、内关调理胃肠。操作:大椎穴直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肩背、上肢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 三、膝关节炎 (一)普通针刺治疗: 主穴:内外膝眼,梁丘, 阳陵泉,阴陵泉, (二)中药熏洗治疗 方药组成:苍术15g、赤芍15g、防己15g、羌活15g、木瓜15g、桑枝15g、地龙15g、细辛15g、威灵仙15g、三七15g、苏木15g、川乌15g、土虫15g、薏苡仁30g、鸡血藤30g 每日两次,五日一疗程。 四、中风(一)针灸治疗 1.中经络 治则:调神通经、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水沟或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加减: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镇肝潜阳;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化痰熄风;痰热腑室加曲池、内庭、丰隆清热豁痰;气虚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解表达邪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二、咳嗽-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理:痰、火。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三、哮证-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 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为主, 虚喘治在肺肾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为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腑。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禀赋不足,酒色劳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病理:痨虫。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祛邪与扶正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瘀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 辩证:标本虚实病情轻重 病位:肺-脾肾-心 八、肺痿(咳吐浊唾涎沫、气短)—补肺生津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 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九、心悸首辩证:虚实。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十、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 “补,通”标实尤重活血通脉、补虚尤重补益心气 病因:寒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无药食不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及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真心痛 病机:本虚标实病位:心,其本在肾 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十二、头痛首辨外感、内伤。 外感所致属实,治疗以祛邪活络为主,内伤所致多虚,治疗以补虚为要 病因:外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久病、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位:清窍、外感手足三阳内伤肝脾肾。 病理:痰湿、风火、血瘀。 十三、眩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病因:情志、饮食、年高肾亏、病后体虚、跌仆损伤、瘀血内阻。(无外感) 病机: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 病位:清窍,病变脏腑:肝脾肾。 病理:风、火、痰、瘀。虚 首辨:脏腑。 十四、中风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情志、气虚邪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产生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虚(血虚、阴虚),致痹阻或血溢之外,脑之神明失用 病位:心脑,与肝脾肾相关。 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首辨:中经络、中脏腑。 十四(2)、瘿病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 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特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 病位:肝脾,与心有关。 辩证:在气在血火旺与阴伤及病情的轻重 十五、癫狂 初期: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 后期: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整阴阳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不足。 病机: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心肝,涉及脾胃,久伤肾。 病理:气、痰、火、瘀。 十六、痫病-豁痰顺气 病因:先天因素、七情失调、脏腑失调、脑部外伤 病机: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盛,神机受累,元神失控。病位:脑-五脏关联主责心肝久则首伤心脾继肝肾。 病理:风火痰瘀,痰为重要。首辨:病情轻重。 病理基础:肝脾肾损伤 十七、痴呆-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标, 补虚扶正、充髓养脑治其本。 病因:年迈体虚、情志、饮食、久病耗损。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病位:脑,与心肝脾肾有关。 本虚:阴精、气血亏虚, 标实:气、火、痰、瘀。首辨先天后天。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十八、胃痛-理气和胃止痛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 病理: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十九、痞满-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2

第二章心系病证 第一节心悸 1?心虚胆怯证 症状一一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如恐人将捕之,多梦易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 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丹加减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 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2.心血不足证 症状一一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 ,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一一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一一归脾汤加减本方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重在益气,意在生血, 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之证 加减一一热病后期损及心阴一合生脉散 备选方一一炙甘草汤:适用于气阴两虚者,症见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 烦,舌淡红少津,脉细数。 3?阴虚火旺证 症状一一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一一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之证 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亢盛,惊悸怔忡,心烦神乱,失眠多梦等 4.心阳不振证 症状一一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一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前方温补心阳,安神定悸。适用于心悸不安、自汗盗汗等症 后方益心气,温心阳,适用于心悸气短、形寒肢冷等症 加减--- 大汗出一黄芪、煅龙牡、山萸肉、浮小麦;或用独参汤 心阳不振,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低下)一炙麻黄、补故脂、细辛,重用桂枝,或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 5.水饮凌心证 症状一一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恶心呕吐,流涎,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 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一一苓桂术甘汤加减本方通阳利水,适用于痰饮为患,胸胁支满 心悸目眩等症 加减一一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尿少浮肿) —用真武汤加猪苓、泽泻、五加皮、葶苈子、防己 6.瘀阻心脉证 症状一一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 涩,或结或代。 治法一一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一一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前方养血活血,理气通脉止痛,适用于心悸伴阵发性心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等症后方温通心阳,镇心安神,用于胸闷不舒,少寐多梦等症 7.痰火扰心证 症状一一心悸时作时止,受惊易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痰多、胸闷、食少、泛恶,口干 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本方清心降火,化痰安中,用于痰热内扰, 心悸时作,胸闷烦躁,尿赤便秘,失眠多梦等症 第二节

(整理)常见病西医处方1

常见病西医处方1 上呼吸道感染服药处方: 利巴韦林颗粒50mg*9包用法:1包.3次/日 阿莫西林颗粒0.125*9包用法:1包.3次/日 自研药末处方: 罗红霉素片50mg*3# 扑尔敏片4mg*2# 维生素C片0.1*6# 病毒唑片0.1*3# 葡萄糖酸钙片0.5*2#共研末混匀,均分6包用法:1包.2次/日 输液处方: 生理盐水100ml 头孢曲松针1.0 利巴韦林针0.1用法:混合静滴.皮试( ) @ 5%葡萄糖液100ml 维生素C针1.0 维生素B6针0.1 用法:混合静滴 随证加减: 咳嗽 非那根糖浆100ml*1瓶用法:3ml.3次/日 发热 泰诺林15ml*1瓶用法:1.5ml .发热时服 小儿腹泻(轻中度等渗脱水) 生理盐水 100ml氨苄西林针1.0利巴韦林针0.15 用法:混合静滴.皮试( ) @ 5%葡萄糖液100ml 维生素B6针0.1 西米替丁针0.2 10%氯化钾针2ml(用法:混合静滴) @ 5%葡萄糖液100ml 10%氯化钠针3ml 10%氯化钾针2ml(用法:混合静滴) @ 5%葡萄糖液100ml 10%葡萄糖酸钙针10ml 10%氯化钠针2ml

(用法:混合静滴) 妈咪爱1.0*6支用法:1支.2次/日 蒙脱石散3.0*3包用法:1/2包.3次/日 以上两药间隔2小时后服用 口服补液盐14.75*2包用法:1包兑水700ml.随时口服常见病西医处方 分享 快速分享 分享请输入您要分享的视频或网页地址 热门分享hot我的分享好友分享搜索搜索 <<返回前一页 <<上一篇下一篇>> 梦入轮回分享逸·清风的日志全科西药处方 2月8日 05:46 可以直接搬了… 作者 逸·清风 全科西药处方分享 首次分享者:帽子^@^s男孩已被分享202次评论(0) 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慢性咽炎: 1. COsmz 2片3/日安定1片3/日维生素B12 2片 3/日氟美松1片 3/日利咽解毒冲剂1袋 3/日。 2. 中耳炎 利福平滴眼液+阿米卡星0.25+2毫克地塞米松滴耳。滴耳前用双氧水彻底清洗耳道。并在以后每次滴耳之前都要清洗一下。一般3天治好,最多不超过一周。 3 .说一个治疗小儿鹅口疮的外用方法 先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用医用棉签外涂患处(涂抹面积要大点),让后再用紫药水涂患处(只涂抹白斑处即可) 小儿口服用药比较麻烦,容易哭闹,拒服用药 用这个方法,简单,痛苦小,而且效果很好,不妨一试 4.我见过一个成人腮腺炎,用抗生素加抗病毒药一周无效,最后用新鲜马齿笕外敷三天即愈 5 .治疗一般性尿道炎:氟哌酸4粒,苏打4粒,三次可愈。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银)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 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女,69岁,素有"脑动脉硬化"病史,近半年逐渐出现善忘,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有时痛哭不自止,有时大笑不能自控,近3天终日不语,不思饮食。症见体胖,口流涎沫,舌淡、苔白腻脉滑。 第1题: 其辨病辨证为 A.癫证、痰气郁结 B.癫证、心脾两虚 C.痴呆、髓海空虚 D.痴呆、脾肾两虚 E.痴呆、痰浊蒙窍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2题: 治法为 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C.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D.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E.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3题: 首选方剂为 A.温胆汤加减 B.涤痰汤加减 C.还少丹加减 D.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 E.七福饮加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4题: 若病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则应 A.改用温胆汤 B.改用龙胆泻肝汤 C.改用黄连温胆汤 D.改制南星为胆南星加瓜蒌、栀子、天竺黄等 E.加黄柏、栀子、龙胆草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若病人兼眩晕、嗜睡、肢体麻木阵作,脉弦滑应 A.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B.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C.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D.加龙骨、牡蛎、地龙 E.加地龙、桃仁、红花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患者,女,52岁,近因操劳过度出现,心前区疼痛,症见心痛阵发,心胸憋闷,失眠心烦,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而时有间歇。第6题: 辨证为 A.心血瘀阻 B.气阴两虚 C.心肾阴虚 D.心肾阳虚 E.痰浊闭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 治法为 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B.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中华中医药学会工作总结精选

中华中医药学会工作总结 20××年度,我会在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民政部等上级单位的关怀、指导下,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带领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会工作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和××全会及中国科协×大会议精神,围绕中医药行业中心工作,结合学会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紧密团结依靠广大会员,树立以 人为本的科学工作作风,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以促进学术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得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综合情况 20××年,共举办全国性学术活动83次,交流论文8000余篇;开展继续教育项目66项,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举办科普讲座及科普展览56次,受众达8万余人;表彰先进集体163个,奖励中医药科技人员979名;总会直接发展会员835名;20××年筹措经费724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学科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学会从分会管理建设入手,认真执行《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约束、管理分会的行为。

根据中医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逐步调整分会设置,加强分会管理,强化分会职能,突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使各分会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医药 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20××年组织实施了中医内科分会、中药炮制分会等9个分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在20××年度,先后组织筹备成立了中医血栓病 分会、中医继续教育分会和中医肾病分会,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学术交流 ⒈重要学术活动 学会进一步明确学术交流的创新导向,先后组织了"纪念'衡阳会议'××周年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峰会"、"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论坛"等重要的会议,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力,树立了学会的形象,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发挥了重要作用。 ⒉国内学术会议 20××年学会在国内举办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 交流大会"、"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暨外治特色技术演示大会"等60次学术会议。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学科发展和不同学科间的的交叉与融合。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 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 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 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 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 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 方 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 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痴呆和癫证的鉴别 癫狂的基本病机 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 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 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中医内科学试题库第二章心系病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一、填空题: 1?心悸的病位主要在 -------- ,由于 ---------- 或 ---------- ,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 2 ?心悸以 -------- 居多,亦由虚致实,虚实夹杂。 3. --------- 为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主方。 4. 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 ------- ,其病位以 --------- 为主,然其发病多与 ---------- 脏功能失调有关。 5 ?胸痹心痛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 ------- 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 血阴阳的亏虚,其中又以 ------- 最为常见。 6 ?《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 --------- ,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7?痴呆的治疗首当分清 -------- ,其实证类型以 ---------- 为基本病因。 8?痫病系指脏腑受伤, -------- ,元神失控所致的一种 ----------- 疾病。 9 .痫病源于《内经》而称“ ------- ”,属“巅疾”范畴。 10 .痰火扰神型痫病选方为 ------- 。 11 .控制 ------- 是防止痫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12 ?痫病发作期尤要注意 ------- ,保护舌头。 13 ?癫病除药物治疗外, ------- 亦格外重要。 14?狂病以动而多怒、 --------- 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主证 ?( ) A. 心悸气短 B.善惊易恐 C.头晕目眩 D.神疲乏力 2 .归脾汤治心悸哪一型最适宜 ?( ) A. 心虚胆怯 B.心脾两虚 C ?心阳不足 D ?阴虚火旺 3 ?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首选何方 ?( ) A. 桃仁红花煎 B.血府逐瘀汤 C.丹参饮 D.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属心悸何型 ?( ) A.心脾两虚 B.阴虚火旺 C.心虚胆怯 D.痰火扰心 5 ?下列除哪项以外,皆是导致胸痹心痛的原因 ?( ) A.寒邪内侵 B.情志失调 C.年老体虚 D.肝阳上亢 6 ?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多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 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不促,属胸痹心痛何仲类型 ? ---------- ( ) A.寒凝心脉 B.痰浊闭阻 C.瘀血痹阻 D.心阳不振 7?瘀血痹阻型胸痹的主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9?痴呆患者若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瘦质红,少苔,脉沉弦数者,选用何 C. 知柏地黄丸合还少丹 D.知柏地黄丸合七福饮 10 ?患者头晕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舌瘦舌淡,苔薄 白,脉沉细弱,可选何方治之 ?( ) A.七福饮 B.洗心汤 C.转呆丹 D.还少丹 11 .痫病的病理以下列哪些最为重要 ?( ) A.脏腑失调 B.气机逆乱 C.痰邪作祟 D.风阳内动 A.心胸疼痛剧烈,痛有定处 C.感寒受热则痛剧 8?下列哪项是寒凝心脉的主要指征 B. 伴有胸闷 D.舌质暗红脉弦涩 ?( ) 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C. 胸疼灼热,烦闷不适 B.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D. 胸中闷痛,心悸不A.知柏地黄丸合转呆定智汤 B. 知柏地黄丸合转呆丹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内科病症 一、感冒: (一)含义:感受触冒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和时行病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二)病因病机 1.病因:以风邪为主因 (1)六淫风邪常兼夹它邪致病:寒、热、暑湿、湿、燥; (2)时行病毒; (3)生活起居失当; (4)正气虚馁,卫外不固。 2.病机 (1)发病:卫气之强弱及感邪的轻重 (2)病位:主要在肺卫。 (3)病性:一般以实证居多,若素体正虚,又感外邪,为本虚表实证。 (4)病势:邪袭肺卫,多以表证为主,很少发生传变。 (5)病机转化:初起多见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外邪束表犯肺,肺卫功能失调。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三)分类及用药 1.风寒感冒:包括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 (1)风寒表实证 证候特点:轻者仅见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重者可伴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脉浮而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常用中成药: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伤风停胶囊、表实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丸、都梁丸、小儿清感灵片等。 正柴胡饮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或3g (无糖型),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2)风寒表虚证 证候特点:恶风发热,汗出,头痛,或有项强,咳喘,咳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缓。证机概要:风寒袭表,营卫失和,肺气不利。 治法: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代表方剂:桂枝汤。 常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虚感冒颗粒,等等。 桂枝合剂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2.风热感冒:包括风热犯表证及暑湿伤表证。 (1)风热犯表证 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加减葳汤第二、咳嗽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 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内伤咳嗽 杏苏散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第四、喘证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 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第五、肺痈 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 或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第六、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可另服琼玉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试卷1 (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脉象细弱。上述症状属什么证型 (分数:2.00) A.心血不足证√ B.心阳不振证 C.心虚胆怯证 D.水饮凌心证 解析:解析:上述临床表现的病机为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属心悸之心血不足证。故A为正确选项。 2.患者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此证属于 (分数:2.00) A.瘀阻心脉证 B.心虚胆怯证 C.心阳不振证 D.水饮凌心证√ 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心悸水饮凌心证,病机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故D为正确选项。 3.心悸者应该首先分辨 (分数:2.00) A.阴阳气血 B.外感与内伤 C.属实属虚√ D.以上均不对 解析:解析:心悸应首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故C为正确选项。 4.痰浊闭阻所致胸痹,其治疗方法是 (分数:2.00) A.祛痰降逆,理气宣痹 B.燥湿化痰,理气通络 C.豁痰理气,化瘀通络 D.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解析:解析:胸痹之痰浊闭阻证,病机为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所以治当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故D为正确选项。 5.《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强调下列哪种治法为主 (分数:2.00) A.宣痹通阳√ B.温阳散寒 C.益气温阳 D.活血化瘀 解析:解析: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正式提出“胸痹”名称,并进行了专门论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在治疗上,以宣痹通阳为主。故A为正确选项。 6.下列哪项为寒凝心脉型胸痹的主要特征 (分数:2.00)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 基本病机:外邪袭表,肺卫失和。 病位:主要在肺卫。 实证:1-4 1. 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秋燥证---润燥疏表---温燥--桑杏汤加减,凉燥--杏散加减。 正虚邪实证: 5、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饮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 6、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A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散B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5. 肺气亏虚---补肺益气,止咳化痰---补肺汤 三、哮病 基本病机:诱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失养】引触伏痰、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甚则累及于心。 A. 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化痰清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B. 缓解期1. 肺脾气虚---补肺固卫,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味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基本病机:肺气升降出纳失常。实证:邪气壅塞、肺气不利虚证:肺不主气,肾失摄纳。 病位: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A.实喘1、风寒壅肺---祛风散寒,宣肺平喘---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泻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B.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敛肺平喘---补肺汤

中医内科学--第二章 心系病证(试题库)

第二章心系病证 一、填空题: 1.心悸的病位主要在————,由于————或————,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 2.心悸以————居多,亦由虚致实,虚实夹杂。 3.————为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主方。 4.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其病位以————为主,然其发病多与————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5.胸痹心痛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的亏虚,其中又以————最为常见。 6.《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7.痴呆的治疗首当分清————,其实证类型以————为基本病因。 8.痫病系指脏腑受伤,————,元神失控所致的一种————疾病。 9.痫病源于《内经》而称“————”,属“巅疾”范畴。 10.痰火扰神型痫病选方为————。 11.控制————是防止痫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12.痫病发作期尤要注意————,保护舌头。 13.癫病除药物治疗外,————亦格外重要。 14.狂病以动而多怒、————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主证?( ) A.心悸气短 B.善惊易恐 C.头晕目眩 D.神疲乏力 2.归脾汤治心悸哪一型最适宜?( ) A.心虚胆怯 B.心脾两虚 C.心阳不足 D.阴虚火旺 3.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首选何方? ( ) A.桃仁红花煎 B.血府逐瘀汤 C.丹参饮 D.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属心悸何型? ( ) A.心脾两虚 B.阴虚火旺 C.心虚胆怯 D.痰火扰心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卫生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卫生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开展卫生院文化建设 (一)价值观念体系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二)、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三)、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四、医院宗旨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五、医院精神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 六、精神要求: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爱心点燃生命的太阳,集中集体智慧,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七、行为规范体系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我们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守则》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二)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二)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某女,21岁,某卫校实习生,在观看手术过程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发凉,平卧后,十余分钟苏醒。查体无异常,应首先考虑的病证为 A.癫痫 B.中风脱证 C.郁证 D.眩晕 E.厥证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2题: 某男,30岁,反复出现右上肢抽搐,发作时神志清醒,右上肢自觉阵阵发紧,见手指抽动,历时30~60秒钟不等,发作后无任何不适,首先考虑为 A.厥证 B.癫病 C.狂病 D.痹证 E.痫病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3题: 隋唐以后内伤杂病中"厥"的概念是 A.四肢逆冷 B.四肢抽搐 C.不知人事 D.突然发生的神志改变 E.以上皆非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4题: 癫病之心脾两虚证,若神气恍惚、心悸易惊较重最宜加何药 A.酸枣仁、柏子仁等 B.龙齿、磁石等 C.朱砂安神丸 D.天王补心丹 E.以上皆非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 瘀血胸痹疼痛的特点为 A.闷重而痛轻,兼胸胁胀痛 B.胸痛如绞,遇寒则发,得冷加剧 C.胸部窒闷而痛,伴唾痰涎 D.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多发 E.以上皆非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6题: 胸痹隐痛时作时止,纠缠不休,动则多发,口干苔少属 A.气滞 B.痰浊 C.血瘀 D.心阳不振 E.气阴两虚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7题: "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证,性所凭也"出自何书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证》 D.《类证治裁》 E.《医林改错》

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

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中医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中医主治医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刘慧,男,1968年10月出生,本科文化,于1989年获中医师职称,1997年12月21日获中医主治医师,XX年获得医师资格,1990年参加社区医疗工作,现任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院长。 自XX年1月被聘任为保合少卫生院院长以来,紧紧围绕卫生院中医药工作重点,认真学习和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有关医药法规,不断加强自身医德修养,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为宗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自任职以来,始终坚持工作质量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加强对医疗质量的控制把关,工作学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以医疗法规为准则,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决纠正和杜绝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使本人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达到了副主任医师的水平。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与任务指标,认真做好门诊日志登记,认真对待处方的书写、审核、保存工作,严格遵守处方调配制度,严

格把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剂量、规格等注意事项、严格规范中医理疗技术操作,近三年来,诊治患者45000余人次,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为患者提供了快捷、准确、优良、价廉的诊疗服务。同时,积极主动地向患者宣 传中医药保键知识,提供技术指导、咨询以及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熟练掌握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医疗技术,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简单、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视患者如同亲人,施医术妙手回春”是我们行医的宗旨。同时,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各项活动,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学术新动向,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利用中医药专业知识为患者服务 随着医药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医师职能的转变,积极参加临床医学咨询和新中医疗法的研究工作,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新动向,及时向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医疗信息资料,并与有关临床医护人员共同探讨最佳治疗方案,促进合理用药,同时开展新医药咨询监测工作,使诊断、用药更科学、更合理,以适应患者的需要;在学术方面,能够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吸取他人之长。丰富个人知识,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先后温习了《黄帝内经》、《金贵要略》、《伤寒论》、《温病学》、《针灸甲乙经》等医学专著及文献,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 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 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 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七、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八、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4、水饮凌心;震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