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导游词(by Joy)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导游词(by Joy)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导游词(by Joy)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导游词(by Joy)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接下来,咱们将前往的是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大家都知道,自贡被称为“盐之都”。自贡的井盐生产历史相当悠久,大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自贡的得名也与盐分不开,自贡、自贡,就是根据自贡两口盐井——自流井和贡井而来。

俗话说:“盐乃百味之祖。”可见这盐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前往的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建于1959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科史博物馆之一。博物馆主要收藏、研究、陈列中国盐业历史文物和资料。在这里,我们将了解我们每天所吃的盐是怎么来的。

好的,咱们马上就要到达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了。请大家待会下车观赏时将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要遗留在车里,并关好车窗,司机王师傅会将车门关闭。我们大概会在博物馆里游览四十分钟左右。请大家一定记住我们的车牌号2201。四十分钟后我们会在车里集合,到时可不要上错车了。请大家跟我下车,不要走散了。现在参观的人比较多,大家一定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

好了,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了,是不是特别的古色古香呢。其实这座建筑物名为“西秦会馆”,建于清代。是由来自陕西的盐商出资修建的,专门用来联络感情和开会的地方。可见,这古人早知道开“老乡会”。会馆占地3千多平方米,历史16年,耗

资白银五万余两,可见工程之浩大,盐商之富有了。

请大家随我进来,小心门槛。现在正对着我们站着的地方叫献技楼,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戏楼。盐商们再这里聚会时,常常会在休闲时刻请来戏班唱戏。大家看到楼上两边的看台了吗?那就是供盐商看戏的地方,而我们所站得地方则是供平民百姓看戏的。让我们想象一下,戏台上依依呀呀的唱着各种经典的戏曲曲目;盐商坐在看台上喝茶,嗑瓜子,吃糕点,跟着曲调摇头晃脑;院坝里站着的民众也相互议论,交头接耳,是不是非常热闹呢?看来,古人的娱乐生活也相当不错啊!

好了,接下来我们将从左边的石梯上去,开始我们的“盐文化”之旅了。我们将看到井盐生产的历史资料及各种工具的,请大家随我一起来吧······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导游词3篇讲课稿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导游词3篇 自贡恐龙博物馆在世界上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恐龙化石埋藏遗址博物馆。下面是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去自贡游玩。我们首先去了自贡恐龙博物馆。我虽然已经在几年前去过了,可是我还是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这里。一进博物馆,就看见了几具恐龙化石,它们已经有几千万年的历史了。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恐龙化石的发掘现场。只见在一块地面上有许许多多的化石,有的已经完全挖掘出来了,有的半边埋藏在土里、半边露了出来,还有的完全埋在土里边。我想知道这么多的化石是怎么形成的。我看了看介绍才知道的:恐龙是生活在2。13亿年前的中生代的大型爬行动物,当时霸占了整个地球。 它们在地球上繁盛了近2亿年,而人类从诞生到现在不过200万年。它们统治地球的时间可是人类的100倍哦。而我们人类的祖先则是很弱小的。当时,海里、河里、陆地、天空中,都有它们的庞大的身躯。恐龙分为食草类和食肉类。食草类非常庞大,而食肉类却比较小。也分为鸟臀类和蜥臀类。鸟臀类的恐龙分为鸟龙、角龙、剑龙、甲龙。而蜥臀类的恐龙分为兽龙、原雷龙、雷龙。下面我就介绍几种恐龙吧:霸王龙是历史上最大的食肉恐龙。腕龙属于雷龙,是最大的恐龙之一。剑龙和刺龙总是批着盔甲,威风凛凛的。三角龙是角龙的代表,它有三只长长的角,有的角超过1米长......恐龙家族还有许多成员,我可说不完。好了,现在我言归正转来说说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在6500万年前,因为种种原因(有很多种说法)恐龙灭绝了。它们的尸骨被泥土掩埋了起来。渐渐地,它们的肉体腐烂,而比较坚硬的骨头保留了下来。 又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地壳变动最终和石头融为一体,保留了下来。形成了今天的化石。接着,我们来到了已经复原了的化石展厅,这里的化石已经按恐龙骨骼已经按原来的样子拼接好了。在这里我看到了亚洲第一大恐龙,也看到了很小的恐龙。在楼上,我看见了和恐龙同一时代的动植物的化石。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观后感资料讲解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 馆观后感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观后感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科技史专业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市中区龙凤山下的釜溪河畔。1959年建。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这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是研究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艺术的实物标本。 千年盐都: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其美丽的缩影。它以其瑰丽的建筑和丰富的内涵,四十一年来迎送了数不清的中外观众和佳宾。建馆以来,该馆还多次对馆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和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王爷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使这两座清代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为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一道亮丽的丰采! 场馆诞生:1959年,由邓小平同志倡议在西秦会馆内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从零开始,经过41年来的努力,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执着的追求中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国唯一的盐业历史博物馆。 建立初期: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整整比祖国晚10年诞生,但 它的命运却和共和国紧紧相连。建馆之初,馆里仅有10来名干部、 职工和亟待修缮的西秦会馆,没有基本陈列,缺乏藏品、经费和专 业人才。博物馆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起步。首先从基础开始,组织 了西秦会馆的维修和盐史文物的抢救。老一辈职工一次次地深入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厂,依靠全市各盐业单位的支持,依靠老盐工们的热情帮助,开展了盐业史文物的征集,很快就征集、收藏了以自贡盐业钻治井工具为代表的一批盐业史文物和地方文物。 遭受摧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盐业历史陈列全面闭馆,博物馆事业备受摧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全馆职工以布置“红海洋”为名,巧妙地覆盖和保护了西秦会馆内的大量木雕石刻。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博物馆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振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博物馆事业出现了生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走上了振兴之路。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全馆职工信心百倍地投入了《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陈列的设计、制作和展出。1981年展出后,该馆又不断修改和完善,先后经过3次较大的调整,特别是1986年的更新改造,终于以它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飨世人。在300余米的展线内,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以自贡为中心的井盐业在钻井、采卤、天然气开采和制盐等方面的恢宏画卷,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钻井技术上的杰出贡献、卓越成就和伟大创造力;增加了陈列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科学性,深受观众的好评,为专业博物馆办好陈列走出了一条新路。 馆藏文物:岩口簿:盐史文物主要是反映井盐钻井、采卤、输卤、制盐的生产工具和设备,盐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契约、帐册和当时采用传统方式钻井的原始记录——岩口簿等。 治井工具:在井盐生产工具和设备中,大量地是井盐钻治井工具。共珍藏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井盐凿治井工具130余种,约400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北京博物馆导游词

北京博物馆导游词 【篇一:北京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故宫午门前)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 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 家宫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 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 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 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 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 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 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 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 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 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 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 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 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 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 字来命名也就顺理 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 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 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 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 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 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

自贡恐龙博物馆简介

自贡恐龙博物馆简介 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东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专门性恐龙博物馆。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5-1.3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国《全球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占地6.6万平方米,陈列面积3600平方米,分为三层。陈列以大山铺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及出土的恐龙化石为主。展览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与恐龙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生物进化、化石、地质年代、恐龙的演化与分类等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大山铺的各类恐龙化石,第三部分是恐龙埋葬遗址。这里向人们展现了大面积的发掘现场。 自贡恐龙博物馆特色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由若干座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功能有别的石砌体建筑构成,好似一块块大砂岩状体错落有致的散布在一片亚热带植物群之中。其中一座中空的椭圆球形石砌体,坐落在一片绿色环状草坪之中,远看像一个硕大的恐龙头,又好似一个巨大恐龙蛋,这就是大型石雕:"史前魂"。博物馆主馆建筑粗犷朴实,简练浑厚,气势雄伟,其造型呈岩窟状,远望如一堆黄色巨石,与周围中生代残存植物相映生辉,给人一种远古洪荒的印象。 馆藏恐龙及鱼类、两栖类、龟鳖类、蛇颈龙类、鳄类等个体200多具。其中恐龙种类包括原蜥脚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和剑龙类等,数量占全川总数的1/2,占全国总数1/6,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恐龙冢穴,在国际上与之齐名的也仅有美国犹他州国立恐龙纪念馆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立恐龙公园。 这里的化石不是一个种类单一或单调的脊椎动物化石群,而是一个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的至少由5个纲、11个目、16个科、40余个属种组成的门类齐全的脊椎动物群组合。目前,共有古脊椎动物36属47种,其中恐龙21属26种。几乎囊括了侏罗纪早、中、晚期的所有恐龙类别。 自贡恐龙博物馆温馨提示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无休闭馆日。每天8:30至17:30均可参观(17:00停止售票) 门票价格:42元/位。 减免门票入园规定 1、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半价。 2、18周岁以上学生(不包括成人教育):22元/人。 3、1.2米以下儿童:免费。 4、老年人:60周岁至69岁半价;70周岁以上免票。 5、残疾人、现役军人:免费。 特别提示:享受免票及半价观众需出示本人有效的相关证件。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简介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心,建于1959年,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目前仍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科技史专业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市中区龙凤山下的釜溪河畔。1959年建。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这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是研究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艺术的实物标本。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特色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整整比祖国晚10年诞生,但它的命运却和共和国紧紧相连。建馆之初,馆里仅有10来名干部、职工和亟待修缮的西秦会馆,没有基本陈列,缺乏藏品、经费和专业人才。博物馆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起步。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探秘(下) 文/李忠东,图/缪自平 大约在2亿年前三叠系,自贡地区正处于由海而陆的转换时期。大量的盐卤、岩盐、天然气被理藏于此,是四川盆地三叠系岩盐和卤水矿床的典型代表地区。 2000年前,生活于此的先民偶然发现了2亿前“埋藏”于此的盐卤,然后便开始了对这种稀缺物质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凿井取卤,从大口径盐井到卓筒井,最终穿越千米岩层,创造了世界钻井的最高成就。不仅如此,采盐业的发展与繁荣,还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最终孕育了自贡这座城市,以及这里根植于盐卤的独特文化。 [自贡第一口盐井——富世井] 位于自贡市富顺县的富世井,被认为是自贡历史上的第一口盐井,标志着自贡井盐业的开端。这口井的发现者是一种叫梅泽的獠族人。据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梅泽“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年),人们在梅泽发盐泉地方,今富顺县城关镇开凿了这口盐井。 到了南北朝时期,富世井在蜀中已经闻名遐迩,以产量高、盐质好而富甲一方,并促使政府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以“富世盐井”为中心设置了“富世县”,这是四川省内第一个因盐设置的县。隋唐时期“富世盐井”曾创下日产6100多公斤的纪录,一口井的赋税居然占到蜀内盐井年税总额的两成有余。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世”讳,改“富世县”为“富义县”,“富世盐井”亦再改为“富义盐井”。到了宋代,改为“富顺县”。明正德末至嘉靖初年,随着盐卤资源的枯竭,这口连续生产超过千年的古盐井最终废弃。但因“富世盐井”而起的“富顺县(富世县)”却历经1446年而不变,成为自贡盐业史上及自贡置市史上的传奇。 [卓筒井——井盐开采的一次革命]

内蒙古博物馆导游词.doc

内蒙古博物馆导游词 内蒙古博物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院,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去参观,导游要做好博物馆景点的解说,让游客了解博物馆的特色。下面是带来的内蒙古博物馆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内蒙古博物馆导游词篇一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景点是内蒙古博物馆。现在在我们车行前方出现的一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顶楼塑有奔腾的骏马的白色建筑,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了。内蒙古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5月1日,内部分为四大展厅,在这里您除了可以领略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外,还可以看到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体会与恐龙近距离接触的震撼!现在就请您随同我一起进馆参观。 我们现在参观的第一展厅为古生物厅。生命是地球上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地球约有45亿年的历史,而在它形成初期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原始海洋大约在39亿年前出现,当时地球表面火山喷发频繁,地壳发生褶皱,有的隆起形成高原和山峰,有的收缩下陷形成洼地和山谷。我们现在所处的呼和浩特位于阴山脚下,其实这是经历了地壳的几次变迁而形成的地貌,当年这里曾经是著名的阴山海峡,由此您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内蒙古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了。 大约在32亿年以前,生命在原始海洋里诞生,也在其中发展和演化。人们按照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化的顺序,一般将地球历史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和新生代。

元古代——低等藻类时代。大量出土的化石资料证明,在距今十八亿年至六亿年的震旦纪,内蒙古阴山地区曾是汹涌的海洋,繁盛着低等植物蓝、绿藻。这一时期出土的藻类化石,是内蒙古迄今为止知道的最早的生命遗物。 古生代——从无脊椎动物(三叶虫时代)到脊椎动物(鱼类时代)。古生代的内蒙古是海洋占有时的时代。那时,南部有"鄂尔多斯海",东部、东北部有"蒙古——兴安海"。陈列的三叶虫、珊瑚等无脊椎动物化石,是当时海洋世界的主人。同时大量裸厥厥类植物化石表明,在古生代晚期陆地面积不断扩大,使内蒙古出现了原始森林。 中生代——恐龙时代。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的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内蒙古在中生代时期曾是恐龙等爬行类生息的乐园。恐龙可分为两大类:蜥臀类和鸟臀类。这是根据恐龙的腰带(骨盆)构造不同而划分的。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恐龙似乎都是一些庞然大物,但您现在看到的鹦鹉嘴龙是一类身体较小的恐龙,有的甚至只有猫那么大。它的脚似鸟脚,靠两足行走。头既短又重,嘴弯曲成钩状,象鹦鹉的嘴,所以叫鹦鹉嘴龙。它主要生活在山地,以植物和一些昆虫为食。 接下来大家所看到的就是非常著名的剑龙了。剑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背部有这些大型骨板的分布,您能猜出这是做什么用的吗?有科学家认为它起的是调节体温的作用。剑龙是一种典型的食草恐龙,它的身躯相当于现在的大象,但是它只有一个小的可怜的脑袋,脑容量比小狗还要小,因此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很苯的恐龙。

介绍江苏何园的导游词范文4篇

介绍江苏何园的导游词范文4篇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del of tour guide words in Hey uan, Jiangsu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介绍江苏何园的导游词范文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江苏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介绍江苏何园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1:扬州何园英文导游词文档 3、篇章3:2:扬州何园英文导游词文档 4、篇章4:3:扬州何园英文导游词文档 篇章1:介绍江苏何园的导游词范文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

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江苏何园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5篇介绍江苏何园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扬州何园的"小翰林",今天,我带大家参观何园!! 我们现在将要参观的这座园林,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建造于1883年,也就是清光绪九年,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因为建筑手法独特多样,艺术风格上南北兼容、中西合璧,成为扬州园林的经典代表,被誉为中国晚清第一名园。 其实,何园最早不叫何园,而叫寄啸山庄,因为园主人姓何,人们都习惯叫它何园。何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上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关系十分密切: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皇帝老师孙家鼐(nai)是同乡加儿女亲家,进退与共;与光绪皇帝另一位更有名气的老师翁同龢(he)以及清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也有姻亲关系。何园主人何芷舠少年得志,官运亨通,暗地里也捎带着经营盐业,拥有巨额财富。何芷舠四十

自贡恐龙博物馆导游词

自贡恐龙博物馆导游词 我们来到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恐龙群中。突然,时间和空间好像在这里发生了倒转,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亿六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看,迎面走来的是三条悠闲漫步的蜀龙,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它们是三口之家。瞧,前面的恐龙爸爸在昂首取食,恐龙妈妈口渴了,在低头饮水,小恐龙睁大双眼,正紧跟在后,深怕走丢了。蜀龙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的主要成员,是由原始向进步逐渐过渡的蜥脚类恐龙,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价值。大家看,蜀龙的尾端所具有的防御性武器“尾锤”。尾锤蜥脚类恐龙是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蜥脚类恐龙毫无防御能力的错误认识。大家可能会问:这三条蜀龙怎么姓李呢?原来是恐龙专家为了纪念修建都江堰水利专家李冰,而用了李氏为这种恐龙取名。 我们刚送走蜀龙一家,又迎来了大山铺恐龙王国中的“巨人”——长20米,重40吨的天府峨眉龙。人们可以想象这类恐龙活着时,是何等的威武高大啊!用天府之国的峨眉山作它的名字,非常贴切。你看,它正伸着特长的脖子千什么呢?我想,是在取食高大乔木顶端的嫩枝嫩叶,不,它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好像在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因为,你们没有看见它还带着一个小宝宝吗? 咦,这具背上长着许多骨板的奇特恐龙叫什么龙?剑龙。对,它就是的身披剑板的太白华阳龙。太白华阳龙的名字是诗仙——李太

白与四川的古称——华阳组合而成。这具太白华阳龙骨架太珍贵了。它是目前世界上己发现的生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剑龙标本。这一发现为剑龙起源于东亚的理论提供了实物依据。它可是我馆的镇馆之宝呢。 看着眼前一具具栩栩如生的恐龙骨架,我们的思绪好像来到亿万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太白华阳龙缓慢地走在丛林中,一边走,一边寻找着柔软的叶子吃,终于吃饱了,正准备就地躺下休息。突然,随着旁边一声恐龙的巨吼,一个血腥场面在我们眼前呈现,一条名叫建设气龙的食肉恐龙正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匕首状的牙齿,挥动着带利爪的前肢,扑向毫无准备的太白华阳龙。太白华阳龙从梦中惊醒,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它也毫不示弱,它在发出惊叫声的同时,竖起它那17对剑板和尾巴上两对锋利的尾刺,使出全身力量,勇敢地进行自卫反击。一场殊死搏斗开始了……这时,树林里又响起了急促的跑步声,噢,旁边一条1.4米长的多齿盐都龙显然也受到了威胁,它则利用腿长善跑的优势,瞪着惊慌的双眼,逃之夭夭。 这场群龙搏斗的结果怎样?还是请大家按各自心愿去编撰吧!顺着空中传来翼龙的吱叫声,请大家抬头往上看,那就是恐龙的近亲,正在展翅滑翔的长头狭鼻翼龙,它正扇动着由身体侧面皮膜形成的双翼,为捕食而盘旋在水面上空。这时,突然湖面水花四溅,恐龙的远亲蛇颈龙正捕咬着一米长的鳞齿鱼……在湖岩另一边,扁头中国短头鲵正在不停的进食,它是幸运生存到最后的原始迷齿两栖类动物;岸上的乌龟们正爬来爬去……在这约700平方米的展厅里,向我们描绘

自贡市盐业世家有两个李姓

自贡市盐业世家有两个李姓,一个是东汉开国功臣李通的后代,于1349年,迁来四川,李家入川始祖李元庆字子先,河南光州固始县人.这支李家创建的资本集团[李四友堂].创始人是李维基,以四兄弟维均,维基,维坼,维墀的名义创建的.当时大哥维均已过世.[李四友堂]建在现在的{光大街,双牌坊,}原豆油厂,双牌坊大宅子所在的园内占地约7亩.据说是四川数一数二的建筑.老四大家族是指王,李,颜,胡.而以王,李为首,所谓民间流传河东王,河西李.你不姓王.不姓李,老子不怕你,.就是指的这两家.老四大家族的财富任何一家都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翁.就王,老两个资本集团,最鼎盛时应有数百万银俩以上.可见在中国有些地方民营资本已经相达到规模.[而李家总祠堂在大湾井现在的大湾井小学].还不得不说一下,这四家都是亲戚,都相互连:姻姻.据说每年李家都有一次在一起吃饭纪祖等活动。,而另一个李家是清初,从原籍江西入川.以挖耳井起家创办了[李陶淑堂]也是盐业世家.我由于生在重庆,我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们应该都是生在自贡,再加上我父亲是党员,从来不说以前的事,我只知道我老家是自贡,爷爷是工商业主.所以对李家以前的事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直到我看了一本名叫[自流井盐业世家]的书,上面有一编[李四友堂兴亡录}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才知道我们老家在自贡双版坊大宅子里.才知道我也是四友堂的后人.我爷爷的爷爷还当过四友堂的第二代总办,就是书中说的李祥奄.我伯爷爷和叔爷爷也当过四友堂总办就是书中说的李星桥和1948年主持分家的李云桥.我们是身家辈.父是乃家辈.我的看了书中文章的来源,几乎每家都有做善事,如修路,修桥,捐款等唯有李家没有,这肯定不是事实.但是每个盐业世家的文章都有后人写的东西仅仅李家没有.还有自贡盐商最值得歌颂和有趣的就是和清朝打盐税官司,书中说四大家族都参与了.也肯定要参与.但只写了王家和颜家的细节,而李家只字未提.所以希望网友能提供一些李家以前的书中没提的事.还有书中一些观点本人是不敢苟同的,不是每一个李家有钱的商人都娶小老妾,比如我亲爷是拿钱捐了官的,但没有娶一个小妾.而且各我祖母很相爱,实际上家里是我姐母说了也不是每一个有钱的商人都腐化.比如听老人们说,王家一个很有钱的,名字我回自贡打听,是非常节约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从来不吃活鱼,老了以后身体差了,后人为了哄他吃鱼,把鱼打死了给他看,他看是死鱼他才吃.当然这本书总的还是写得很好.我把此书的一篇[李四友堂兴亡录]转发出来,希望李家的后代看看我们共同的祖先是如何奋斗,进取.他们也曾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待古代人们生活的模样和文化。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参考!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西安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XX。有一句话这么说,“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文物甲天下”。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具有“古都名珠,华夏宝库”之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的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作为国家715重点工程而建,由张锦秋女士设计,是一座仿唐建筑,再现了大唐时期恢弘大气的时代特征。在建筑布局上,体现了“中央殿堂、四隅重楼、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特点,整体给人以古朴凝重、典雅大气之美。 陕西历史博物馆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大部分。馆藏各类文物37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59件,国宝级文物18组,主要有青铜器、历代陶俑、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四大主题。 我们今日参观的是它的基本陈列。基本陈列以时间为序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展段。系统地展示了陕西自蓝田猿人到鸦片战争的发展历程。

进入序言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唐代的走狮和一组黄河、黄土高原的巨型雕塑。眼前这座走狮,既有东方的雄浑厚重,又有西方的瑰丽神奇之美,堪称东方第一狮。衬托狮子背景的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土高原则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它们是陕西人和陕西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个序言大厅以无言之序实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古代史陈列的第一个展段—史前史。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它是1964年科学工作者在蓝田公主岭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距今约有115万年,蓝田猿人是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人类就是由此蹒跚站立起来,书写了属于人类的文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距今约50006000年,人类进入了仰韶文化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最为典型和较完整的一处遗址,半坡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器,这些器皿的形状、色彩和用途各异,著名的有人面鱼纹盆、尖底瓶等。人面鱼纹盆是半坡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史前史展段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以农兴国、以礼定邦的周文化展段,这里的周包括周民族、周方国和西周王朝。 周人的先祖姓姬,名弃,他曾在关中大地上教民稼穑,数艺五谷,开创了中国的原始农业。公元1046年,西周定都陕西,由此开创了陕西作为中国14个王朝都城的序幕。周人依托富饶的关中平原和改良的政治制度创造了奴隶社会最鼎盛的时代。琳琅满目的青铜器是这

自贡盐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自贡盐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摘要:盐文化历史悠久的自贡,拥有丰富且高品质的盐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展盐文化主题旅游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贡开展盐文化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相应的梳理与总结,希望能为自贡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贡盐文化旅游SWOT 基金项目: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自贡盐文化营销策略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YWHY08-09) 自贡,一座具有近二千年井盐生产历史的城市。因盐而兴,因盐而名。悠久的盐文化成就了这座城市的精神与灵魂。得天独厚的盐卤资源,丰富的井盐文化遗存,独特的井盐文化内涵,构成了自贡旅游业的永恒主题。本文将就自贡开展盐文化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剖析,以期能对自贡盐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自贡盐文化旅游现状 自贡是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而著称。近2000年的井盐生产历史为自贡积淀了丰厚的盐文化底蕴,在城市建筑、名胜古迹、地方戏曲、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方面,都留下了鲜明的盐文化特色。自贡盐文化旅游特指以自贡当地井盐文化、井盐资源为依托开展的主题旅游活动。主要包括反映井盐生产的遗址和现场、盐商大院和会馆、井盐运输和贸易的古镇古街、独具盐业经济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等内容。自贡拥有众多独特的盐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发展盐文化旅游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在多年的发展下,盐文化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千年盐都”的旅游形象在2O世纪8O年代开始树立,目前已开发形成以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燊海井为龙头的盐文化旅游产品和以多品种盐系列为主的盐文化旅游商品,年接待游人约20万人次[1]。2008年自贡全年旅游人次758.52万人次,同比增长2%,旅游收入50.38亿元,同比增长9.6%;200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5.68亿元,增长30.4%。2010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自贡盐文化旅游市场亮点纷呈,旅游经济同比再创新高。假日期间彩灯公园接待游人12.6万人次,同比增长14.55%,盐业历史博物馆接待游人0.42 万人次,同比增长16.67%,燊海公园接待游人0.46万人次,自流井老街接待游人1.67万人次,与去年同期比较基本持平。灿烂的井盐文化成为了自贡旅游最具特色、价值最高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自贡盐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由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四大因子组成,广泛运用于市场营销管理学当中的一种进行竞争对手情况分析的方法。笔者将参照此模型就自贡开展盐文化旅游中所出现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一一进行阐析。 (一)优势 1.盐文化历史悠久,旅游与盐文化结合较好 俗话说:“天下井盐在四川,四川井盐在自贡。”素以井盐业闻名于世的自贡,是全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之一。早在东汉章帝年间(76-88年)自贡地区就开始了井盐生产,距近已有1900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精选.doc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精选 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参考!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1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市内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 大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大多为汉唐文物,对于看惯了明清文物的爱好者来说,是一大特色。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五祀卫鼎。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 青铜器 已登录注册的有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

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受、西周牛尊、它较、战国鸟盖部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唐代墓葬壁画 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是反映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 历代陶俑 已注册的有20xx多件。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 历代陶瓷器 已注册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历代建材 已注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竹节熏炉汉唐铜镜 已注册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样,图案精美。有些还铸刻着吉祥语

何园导游词【精选】

何园导游词【精选】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何园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去参观游览的是何园。 何园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是清光绪年间任过湖北汉黄德道台何芷舠辞官归隐后建造,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因主人附庸风雅,从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取意,为“寄啸山庄”。但人们习惯因园主人姓何而称何园。 何园一改我国私家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把住宅融入叠石理水的花园之中,力求人居环境的最大美化,被我国文史专家罗哲文题为“晚清第一园”,它也是扬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官邸园林。 何园大体上分为东园、西园、园居、片石山房和祠堂五个部分。我们的参观路线是从东门进,南门出,整个行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请大家跟着我参观游览。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东园部分,东园入口是一座玉带小桥,不仅玲珑可爱,还使全园充满水的灵性。何园的三个花园全部有真水,这可能和主人的名字有很大关系。 我们迎面看到的就是牡丹厅,牡丹是何园的园花。请大家向西屋山墙顶上看,那是砖雕“风吹牡丹”,是晚清扬州砖雕中的精品,牡丹

厅也因此而得名。 东园中央的点石是一峰太湖石,点石的北面是贴壁假山。过去大户人家的围墙都很高,不高没有气派,也不安全。但高高的围墙会挡住视线,让人拘束。于是对高墙进行装饰的贴壁假山在中国的私家园林中得到普遍运用,增加景色,丰富视野。 各位游客,请跟着我往前走。现在我们到了东园最精致的建筑群船厅了。厅是船形,汉白玉砌为船舷,四面玻璃透明无碍,人在厅中,犹如置身甲板。厅外地面用瓦片、鹅卵石铺成水波纹,给人以水意。而环顾四周,竟无一滴真水,船厅成为我国园林中旱园水意的经典之作。何园主人一生与船有着紧密联系,何家祖居安徽古雷池,因三面临水而改叫望江,主人为民为官为商,几乎天天与船打交道,楹联中的“船为家”就点出了主人有水就有我家的豪情。船厅周边的铺地,分别是“松鹤延年”的寿字、“如意莲子”的福字、“九鹿藏松”的禄字,都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装饰图案。 下面我们登上一段小山道,去看一看读书楼。读书楼是何家大公子何声灏读书的地方。里面有当时大公子乡试试卷的复印件,以及当年考上全国第九名的喜报。何家先后出现祖孙两翰林,兄弟两博士,父女两画家,姐弟两院士,他们的故事分别陈列在玉绣楼的史料陈列馆里,大家到时再去参观浏览。 出了读书楼,我们现在走的是何园的复道回廊。说到廊,大家都知道最有名的是全长700多米的颐和园长廊,而何园的复道回廊总长度是它的两倍,达到1500余米。跟颐和园的湖廊不同,何园是楼廊,

自贡博物馆考察报告

自贡博物馆考察报告 自贡,这块“富庶甲于蜀中”的川南精华之地,享“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之美誉,闻名于中外。自贡是一座有着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和繁荣、民主、文明的大城市,山水环绕,风景秀丽,古代文明奇迹和现代建设的胜景珠联璧合,在1986年12月29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盐,恐龙,彩灯是自贡的三大法宝,盐文化,恐龙文化,彩灯文化在自贡历史上都有着重要位置,自贡市人民政府为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认识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为盐,恐龙,彩灯修建了博物馆,也就构成了自贡三大博物馆。我们以学习为目的去考察了自贡三大博物馆,在三大博物馆里我们了解认识到盐,恐龙,彩灯在自贡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它们给自贡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带来巨大的贡献,是自贡成名的一个标签。 西方博物馆,一般划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类。而我们国家博物馆在1988年前都是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是按照这三类博物馆来分别统计公布发展数字的。在现阶段,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

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四种类型是很适合的。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恐龙博物馆、彩灯博物馆这三大博物馆进行分类,盐业历史博物馆属于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比如西秦会馆建筑,古代盐手工生产工具;恐龙博物馆属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比如恐龙化石遗址;彩灯博物馆属于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比如陈列展示各种彩灯。四种类型博物馆自贡就占据三种,可以说自贡有着丰富的多彩的历史文化。 一、自贡恐龙博物馆 (一)、自贡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 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早在1915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地质学家乔治·劳德伯博士在这里发现食肉性恐龙化石。1934年,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入川考察,在距荣县东约公里的西瓜山发现了著名的“荣县峨眉龙”。1979年古脊椎研究所的董枝明为完成中英联合发掘恐龙化石的考察选点任务,带队入川考察。他们同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同志商量之后,调查了大山铺化石点。于是,恐龙公墓发掘出来。1984年,国家投资数千万元,在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发掘现场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恐龙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 当我们走进恐龙博物馆的时候,引入眼帘的是恐龙博物馆的建筑,深被它的宏伟所震撼。整个建筑远眺如同一座巨型龙宫,“龙宫”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观后感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科技史专业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市中区龙凤山下的釜溪河畔。1959年建。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这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是研究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艺术的实物标本。 千年盐都: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其美丽的缩影。它以其瑰丽的建筑和丰富的内涵,四十一年来迎送了数不清的中外观众和佳宾。建馆以来,该馆还多次对馆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和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王爷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使这两座清代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为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一道亮丽的丰采! 场馆诞生:1959年,由邓小平同志倡议在西秦会馆内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从零开始,经过41年来的努力,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执着的追求中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国唯一的盐业历史博物馆。 建立初期: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整整比祖国晚10年诞生,但它的命运却和共和国紧紧相连。建馆之初,馆里仅有10来名干部、职工和亟待修缮 的西秦会馆,没有基本陈列,缺乏藏品、经费和专业人才。博物馆 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起步。首先从基础开始,组织了西秦会馆的维 修和盐史文物的抢救。老一辈职工一次次地深入盐厂,依靠全市各 盐业单位的支持,依靠老盐工们的热情帮助,开展了盐业史文物的 征集,很快就征集、收藏了以自贡盐业钻治井工具为代表的一批盐 业史文物和地方文物。 遭受摧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盐业历史陈列全面闭馆,博物 馆事业备受摧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全馆职工以布置“红海

博物馆导游词

博物馆 我们要去参观的是博物馆最精华的部分三大珍品馆,西汉古尸专题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最后的是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汉时期的丝织品。丝绸、丝绣、距今2300多年了也是在其他博物馆看不到的。向大家介绍一下博物馆的概况,建于1958年,到现在呢有5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几十的年的发展中我们馆内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达到了600余件。这个数量也很多省会博物馆都是比不上的。那么在2008年荆州博物馆被国务院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现在咱们湖北省内的一级博物馆也只有3家,其余的2家都在武汉,一个是武汉市博物馆,还有一个是湖北省博物馆。 第一个要参观的是凤凰山168号汉墓展,168号汉墓呢就是西汉古尸墓葬的编号,这具西汉古尸是1975年6月8日出土于我们楚国故都纪南城,纪南城在荆州城北5公里,它就是当时楚国的首都。大家刚才在青铜器馆看到纪南城的模型,我们整个就是文物是从纪南城把古尸的葬具啊、随葬品全部都是拿到博物馆进行展出。首先大家看到的就是里面的2层套棺,因为它的葬具是一裹2棺,外面还有一层大的。它的套棺就是一层套一层,大的套小的,男尸刚出土的时候就是躺在前面小的内棺里面,棺木都是上等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的。楠木的防虫防腐的效果非常的好。所有大家看在地底下埋藏了2100多年也是保存非常完整。这些棺木呢在外面经过专门的脱水处理之后就在这边直接展出了,大家在上楼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右手边最外面的一层椁室,这2层棺就是放在椁室里面的。椁室也是大块楠木做成的,每一块重达千斤。咱们现在上楼来参观一下裹室的内部结构,大家往这边走,往下面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裹室的内部结构了,大家可以看到它里面呢是分为3个部分,棺室、头箱和边箱。棺室就是把刚刚大家看到的大小2个套棺放在里面的,头箱和边箱是放它的随葬品,它的随葬品数量达到了563件,种类非常的多,漆器、陶器、吃的用的一应俱全。而且大家可以看到他的椁室内部居然还有门和窗户的设计。这门窗啊是为了方便墓主人的灵魂可以自由出入的。整个椁室的内部格局大家可以看像不像我们现在的居住2室一厅的格局。就像他在阴间住的房子一样。那么墓主人究竟是个什么人呢,我们到这边来看一下他的随葬品。了解一下他的姓名、身份。首先大家看到的是一枚玉印,这枚印章是在他的嘴里发现的,也就是含在嘴里下葬的,它是汉白玉雕刻而成,印章上面刻有他的名字叫做遂字,也就是现在隧道的“隧”不要豹尔旁。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为遂先生,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呢,在墓葬里面有确切文字的出土,也就是这块竹牍。竹牍是墓葬里面唯一的一个文字记载。它是当时墓主人下葬的时候,地方的官员写给地府官员的一封信,在信里面他说到什么呢,大家看一下上面的标牌,第2行内容为13年5月庚辰,他下葬于汉文帝13年5月13日,江陵城敢告地下城,江陵的地方官请求地下官员,他说了什么呢?西乡市阳里有一位5大夫,交代了这个墓主人的籍贯和爵位。那么5大夫这个级别他是多大的官呢,汉代官它是分为20级爵。他相当于第9级,也就是中等地位的官员,我大家比喻一下,大家就非常清楚了。这个级别就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干部,也就是荆州市的副市长这个级别。到这边呢大家可以来看下有一双麻家袜,这个是原件,保存完好的麻家袜,距今2170多年了,是墓中保存非常完好的,是墓主人身前穿过的,在这个袜子上面发现有磨损的痕迹,这个补丁是他生前补的,但是这个补丁呢可能并不是说是他穿破了之后去补的,可能是他爱惜吧,买了新袜子之后就在容易磨破的地方给他加厚一层,就像我们现在西服的胳膊肘后面打一个补丁是一样的。在这边大家看到的是墓中随葬的漆木器,漆器在当时可以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那么像这种漆木器都是木头制作在外面用生漆经过100多层工序给刷上去。漆器呢在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在当时呢也是只有像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又钱人才会去使用,像这个耳杯是古人喝酒的酒杯,非常的大因为古人一般喝的是米酒、黄酒度数不高。像这边的是装酒水的啊装食物的啊,还有到这边的展柜里面大家可以来看一下,这边就是先前提到的男奴有28人啊女奴18人啊,就是这些木俑和木马。并不是真人到了汉代渐渐的取消了真人的陪葬。一般都是木俑或者是陶俑去陪葬的,虽然是木俑也反映了墓主人的生活非常的富裕的生活。有牛车船只,牛车在当时身份的象征,一般人不可能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