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山东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二○○八年六月

中英文摘要

第一章电子邮件的发展背景和意义

电子邮件翻译自英文的E-mail,它表示通过电子通讯系统进行信件的书写、发送和接收。30多年前,人们发明了电子邮件这种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这是人类通信历史上的一次革命。电子邮件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70年代的沉寂主要是因为当时使用Arpanet网络的人太少,网络的速度也仅为目前56Kbps标准速度的二十分之一。受网络速度的限制,那时的用户只能发送些简单的信息,根本无法象现在这样发送大量照片;到8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兴起,电子邮件开始在电脑迷以及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开来;到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功能强大的Internet。在Internet众多的服务功能中,电子邮件E-mail就是其强大功能中的一个。自此,电子邮件被广为使用。

今天使用的最多的通讯系统是互联网,同时电子邮件也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您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以非常快速的方式,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络系,这些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象、声音等各种方式。同时,您可以得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这是任何传统的方式也无法相比的。正是由于电子邮件的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无阻,使得电子邮件被广泛地应用,它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现在已经是人人一个电子邮箱甚至有多个电子邮箱。在Internet 上使用最多的服务当属电子邮件服务了。可见,电子邮件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它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生活在这个网络时代的人是不可能没有电子邮箱的。电子邮箱已经由以前科技工作者用于科技信息交流转变到现在大多数人用来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交流工具。同时,电子邮箱的功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只能收发文本到现在的收发多媒体文件。简化邮件的编码,减少编码造成的数据冗余。这些都得宜于与电子邮箱有关的网络协议的发展和有关硬件的改进。

现在我们每天都习惯于通过E-mail进行交流,各大网站也几乎都推出了自己的基于WEB 的免费邮件系统。电子邮件已无可争议的地成为互联网上最受用户欢迎的服务。邮件的安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至今已出现了各种安全保障措施来加强E-mail的安全性。随着电子邮件服务的完善和安全性的不断提高。电子邮件毫无疑问将在人类的通信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同其他的网络服务,电子邮件系统也有其使用的传输协议,包括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Post Office Protocol,邮局协议)和IMAP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al)消息访问协议)等,这些协议应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一些邮件处理软件如OutLook Express和FoxMail等就是按照SMTP和POP3 协议结合Windows Sockets套接字进行设计来收发邮件的。

第二章电子邮件收发原理及相关技术

本章简单介绍了SMTP协议,POP3协议的工作原理。只有较深入的掌握了这两个协议的主

要内容,才能理解基于SMTP,POP3的邮件收发系统是怎样工作。

2.1 SMTP协议简介

2.1.1 SMTP协议原始命令码和工作原理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

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或者说是由它来控制信件传输的一种中转方式。SMTP协议属于

TCP/IP协议族,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通过SMTP协议

所指定的服务器,我们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务器上了,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

SMTP服务器则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用来发送或中转电子邮件。

(1)SMTP协议的通信模型

首先针对用户发出的邮件请求,由发送SMTP建立一条连接到接收SMTP的双工通讯链路,

这里的接收SMTP是相对于发送SMTP而言的,实际上它既可以是最终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中间传

送者。发送SMTP负责向接收SMTP发送SMTP命令,而接收SMTP则负责接收并反馈应答。

图2-1 SMTP协议通信模型示意图

(2)SMTP协议的命令和应答

从前面的通讯模型可以看出SMTP协议在发送SMTP和接收SMTP之间的会话是靠发送SMTP

的SMTP命令和接收SMTP反馈的应答来完成的。在通讯链路建立后,发送SMTP发送MAIL FROM:

命令指令邮件发送者,若接收SMTP此时可以接收邮件则作出OK的应答,然后发送SMTP继续发

出RCPT命令以确认邮件是否收到,如果接收到就作出OK的应答,否则就发出拒绝接收应答,

但这并不会对整个邮件操作造成影响。双方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邮件处理完毕。SMTP协议共

包含10个SMTP命令,列表如下:

-------------------------------------------------------------------------------

表2-1 SMTP命令命令说明

-------------------------------------------------------------------------------

HELLO <domain><CRLF>识别发送方到接收SMTP的一个HELLO命令

MAIL FROM:<reverse-path><CRLF><reverse-path>为发送者地址。此命令告诉接收方一个新邮件发送的开始并对所有的状态和缓冲区进行初始化。此命令开始一个邮件传输处理最终完成将邮件数据传送到一个或多个邮箱中。

RCPT TO:<forward-path><CRLF>标识各个邮件接收者的地址

DATA <CRLF>接收SMTP将把其后的行为看作邮件数据去处理,以<CRLF>.<CRLF>标识数据的结尾。

REST <CRLF>退出/复位当前的邮件传输

NOOP <CRLF>要求接收SMTP仅做OK应答。(用于测试)

QUIT <CRLF>要求接收SMTP返回一个OK应答并关闭传输。

VRFY <string><CRLF>验证指定的邮箱是否存在,由于安全因素,服务器多禁止此命令。

EXPN <string><CRLF>验证给定的邮箱列表是否存在,扩充邮箱列表,也常禁止使用。HELP <CRLF>查询服务器支持什么命令

VRFY <CRLF>用于验证给定的用户邮箱是否存在,以及接收关于该用户的详细信息。EXPN <CRLF>用于扩充邮件列表。

------------------------------------------------------------------------------- 注:<CRLF>为回车、换行,ASCII码分别为13、10(十进制)。

------------------------------------------------------------------------------- MAIL FROM命令中指定的地址是称作envelope from地址,不需要和发送者自己的地址是一致的。RCPT TO 与之等同,指明的接收者地址称为envelope to地址,而与实际的to:行是什么无关。邮件被分为信封部分,信头部分和信体部分envelope from, envelope to 与message from:, message to:完全不相干。evnelope是由服务器主机间SMTP后台提供的,而message from/to是由用户提供的。有无冒号也是区别。

SMTP协议的每一个命令都会返回一个应答码,应答码的每一个数字都是有特定含义的,如第一位数字为2时表示命令成功;为5表失败;3表没有完成。一些较复杂的邮件程序利用该特点,首先检查应答码的首数字,并根据其值来决定下一步的动作。下面将SMTP的应答码列表如下:

----------------------------------------------------------------

表2-2 应答码说明

----------------------------------------------------------------

501 参数格式错误

502 命令不可实现

503 错误的命令序列

504 命令参数不可实现

211 系统状态或系统帮助响应

214 帮助信息

220 <domain>服务就绪

221 <domain>服务关闭

421 <domain>服务未就绪,关闭传输信道

250 要求的邮件操作完成

251 用户非本地,将转发向<forward-path>

450 要求的邮件操作未完成,邮箱不可用(例如,邮箱忙)

550 要求的邮件操作未完成,邮箱不可用(例如,邮箱未找到,或不可访问)

451 放弃要求的操作;处理过程中出错

551 用户非本地,请尝试<forward-path>

452 系统存储不足,要求的操作未执行

552 过量的存储分配,要求的操作未执行

553 邮箱名不可用,要求的操作未执行

354 开始邮件输入,以"."结束

554 操作失败

(3)SMTP协议工作原理

SMTP协议规定的命令是以明文方式进行的。SMTP工作在两种情况下:一是电子邮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二是从某一个服务器传输到另一个服务器。SMTP是个请求/响应协议,命令和响应都是基于ASCII文本,并以CR和LF符结束。响应包括一个表示返回状态的三位数字代码。SMTP服务器在TCP协议25号端口监听连接请求。连接和发送过程如下:

a.建立TCP连接

b.客户端发送HELO命令以标识发件人自己的身份,然后客户端发送MAIL命令服务器端正希望以OK作为响应,表明准备接收。

c.客户端发送RCPT命令,以标识该电子邮件的计划接收人,可以有多个RCPT行。服务器端则表示是否愿意为收件人接受邮件。

d.协商结束,发送邮件,用命令DATA发送。

e.以.表示结束输入内容一起发送出去。

f.结束此次发送,用QUIT命令退出。

2.1.2 SMTP协议的会话流程

在进行程序设计之前有必要弄清SMTP协议的会话流程,其实前面介绍的内容已经可以大致勾勒出用SMTP发送邮件的框架了,对于一次普通的邮件发送,其过程大致为:先建立TCP 连接,随后客户端发出HELLO命令以标识发件人自己的身份,并继续由客户端发送MAIL命令,如服务器应答为"OK",可继续发送RCPT命令来标识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在这里可以有多个RCPT行,而服务器端则表示是否愿意为收件人接受该邮件。在双方协商结束后,用命令DATA 将邮件发送出去,其中对表示结束的"."也一并发送出去。随后结束本次发送过程,以QUIT 命令退出。下面通过一个实例,从langrui@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发送邮件到renping@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来更详细直观地描述此会话流程:

(S;SENDER R:RECIEVOR)

s: 建立连接

R:220 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 Simple Mail Transfer Service Ready

S:HELLO 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 //客户端发出HELLO命令以标识发件人自己的身份

R:250 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

S:MAIL FROM:<langrui@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 //客户端发送MAIL命令

R:250 OK //250 要求的邮件操作完成

S:RCPT TO:<renping@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 //发送RCPT命令来标识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在这里可

以有多个RCPT行

R:250 OK //250 服务器端则表示是否愿意为收件人接受该邮件

S:DATA //命令DATA将邮件发送出去

R:354 Start mail input;end with "<CRLF>.<CRLF>"

S: Blah blah blah...

S: ...等等

S: .

R:250 OK

S:QUIT

R:221 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 Service closing transmission channel

2.2 POP3协议

2.2.1 POP3协议用于电邮接收的工作模式和原理

POP的全称是 Post Office Protocol,即邮局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它使用TCP 的110端口。现在常用的是第三版,所以简称为 POP3。POP3仍采用Client/Server工作模式,Client被称为客户端,Server是服务器端。应用层协议建立在网络层协议之上,相应的软件会调用应用层的相应协议。如当打开Foxmail这个邮件软件收取邮件时,Foxmail这个软件就会调用TCP/IP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协议-POP协议。POP这个应用层的协议会指挥TCP协议,利用IP协议将一封大邮件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在Internet上传送。

(1)POP3标准命令

这个协议只包含12个命令(其中有3个完全可以忽略它们的存在)。这些命令被客户端计算机用来发送给远程服务器。反过来,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计算机两个回应代码。

POP3命令由一个命令和一些参数组成。所有命令以一个CRLF对结束。命令和参数由可打印的ASCII字符组成,它们之间由空格间隔。命令一般是三到四个字母,每个参数却可达40个字符长。

POP3服务器响应由一个状态码和一个可能跟有附加信息的命令组成。不同服务器的回应会有所不同,但开头部分都是一样的所有响应也是由CRLF对结束。现在有两种状态,"确定"("+OK")和"失败"("-ERR")。

------------------------------------------------------------------------

表2-3 POP3标准命令

(2) POP工作原理简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电子邮件软件收取电子邮件的过程,一般我们在电子邮件软件的账号属性上设置一个POP服务器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比如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以及邮箱的账号和密码。当我们按下电子邮件软件中的收取键后,电子邮件软件首先会调用DNS(Domain Name Server)协议对POP服务器进行解析IP地址,当IP地址被解析出来后,邮件程序便开始使用TCP协议连接邮件服务器的110端口,因为POP服务器是比较忙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对要等比较长的时间。当邮件程序成功地连上POP服务器后,其先会使用USER 命令将邮箱的账号传给POP服务器,然后再使用PASS命令将邮箱的账号传给服务器,当完成这一认证过程后,邮件程序使用STAT命令请求服务器返回邮箱的统计资料,比如邮件总数和邮件大小等,然后LIST便会列出服务器里邮件数量。然后邮件程序就会使用RETR命令接收邮件,接收一封后便使用DELE命令将邮件服务器中的邮件置为删除状态。当使用QUIT时,邮件服务器便会将置为删除标志的邮件给删了。通俗地讲,邮件程序从服务器接收邮件,其实就是一个对话过程,POP协议就是用于电子邮件的一门语言。

(3) POP3会话的3个状态

a."确认"状态

首先TCP连接由POP3客户打开,POP3服务器发送一个单行的确认。这个消息可以是由CRLF结束的任何字符。例如,它可以是:

S:+OKPOP3serverready

此时POP3会话就进入了"确认"状态。此时,客户必须向服务器证明它的身份。在此介绍两种可能的处理机制,一种是USER和PASS命令,另一种是在后面要介绍的APOP命令用USER 和PASS命令进行确认过程,客户必须首先发送USER命令,如果POP3服务器以"确认"状态码响应,客户就可以发送PASS命令以完成确认,或者发送QUIT命令终止POP3会话。如果POP3服务器返回"失败"状态码,客户可以再发送确认命令,或者发送QUIT命令。

当客户发送了PASS命令后,服务器根据USER和PASS命令的附加信息决定是否允许访问相应的存储邮件。一旦服务器通过这些数据决定允许客户访问储存邮件,服务器会在邮件上加上排它锁,以防止在进入"更新"状态前对邮件的改变。如果成功获得了排它锁,服务器返回

一个"确认"状态码。会话进入"操作状态",同时没有任何邮件被标记为删除。如果邮件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打开(例如,排它锁不能获得,客户不能访问相应的邮件或者邮件不能进行语法分析),服务器将返回"失败"状态码。在返回"失败"状态码后,服务器会关闭连接。如果服务器没有关闭连接,客户可以重新发送确认命令,重新开始,或者发送QUIT命令。

在服务器打开邮件后,它为每个消息指定一个消息号,并以八进制表示每个消息的长度。第一个消息被指定为1,第二个消息被指定为2,以此类推,第N个消息被指定为N。在POP3命令和响应中,所以的消息号和长度以十进制表示。下面是在"确认"状态中可用的命令:USER username;PASS password; QUIT

b."操作"状态

一旦客户向服务器成功地确认了自己的身份,服务器将锁住并打开相应的邮件,这时POP3会话进入"操作"状态。现在客户可以重复下面的POP3命令,对于每个命令服务器都会返回应答。最后,客户发送QUIT命令,会话进入"更新"状态。下面是在"操作"状态中可用的命令:STAT;LISTmsg;RETRmsg;DELEmsg;NOOP;RSET; TOPmsgn;UIDL[msg]

c."更新"状态

当客户在"操作"状态下发送QUIT命令后,会话进入"更新"状态。(注意:如果客户在"确认"状态下发送QUIT后,会话并不进入"更新"状态。)如果会话因为QUIT命令以外的原因中断,会话并不进入"更新"状态,也不从服务器中删除任何信件。QUIT在"更新"状态有效。;

可选的POP3命令:

APOPnamedigest在"确认"状态有效

TOPmsgn; UIDL[msg]在"操作"状态有效

注:除了STAT,LIST和UIDL的响应外,其它命令的响应均为"+OK"和"-ERR"。响应后的所有文本将被客户略去。

2.2.2 POP3会话流程

S:<等待连接到TCP端口110>

C:<打开连接>

S:+OKPOP3serverready

C:USER username

S:+OK

C:PASS password

S:+OK

C:STAT //请求服务器发回关于邮箱的统计资料,如邮件总数和总字节数

S:+OK2320

C:LIST //返回邮件数量和每个邮件的大小

S:+OK2messages(320octets)

S:1120

S:2200

S:….

C:RETR1 //回由参数标识的邮件的全部文本

S:+OK..

S:<服务器发送信件1>

S:……

C:DELE1

S:+OKmessage1deleted

C:QUIT

S:+OKdeweyPOP3serversigningoff(maildropempty)

C:<关闭连接>

S:<等待下一次连接>

2.3 RFC822简介

电子邮件是全世界通用的。你可以给任何一个人发送电子邮件而不用考虑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哪或他使用的是什么软件作为邮件接受客户端。和其他与Internet相关的事物一样(或者可以说,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事物),电子邮件也是基于一种标准的,而人们把这个特殊的标准称作RFC 822。这个标准早在二十多年前(准确的日期是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三日)就公布于世,在这期间它基本没有改变。在2001年公布的RFC 2822标准取代了RFC 822,但是它的基本内容和RFC 822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做了一些很小的更新和改动。而其他的一些邮件标准,比如RFC 850(在USENET上使用),同样也基于RFC 822标准。(RFC,Request For Comments)

2.4 Winsock简介

许多网络程序都是采用Socket套接字实现的,对于一些标准的网络协议如HTTP、FTP和SMTP等协议的编程也是基于套接字程序的,只是端口号不再是随意设定而要由协议来指定,比如HTTP端口在80、FTP是21,而SMTP则是25。Socket只是提供在指定的端口上同指定的服务器从事网络上的通讯能力,至于客户和服务器之间是如何通讯的则由网络协议来规定,这对于套接字是完全透明的。因此可以由Socket套接字为SMTP提供网络通讯基础,而对于网络通讯连路建立好之后采取什么样的通讯应答则要按SMTP协议的规定去执行了。本科题为方便起见,没有采用编写较复杂的Windows Sockets API进行编程,而是使用经过较好封装的MFC 的CSocket类。

2.5 MFC简介

MFC (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中的各种类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应用程序框架,它的目的就是让程序员在此基础上来建立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这是一种相对SDK

来说更为简单的方法。因为总体上,MFC框架定义了应用程序的轮廓,并提供了用户接口的标准实现方法,程序员所要做的就是通过预定义的接口把具体应用程序特有的东西填入这个轮廓。Microsoft Visual C++提供了相应的工具来完成这个工作:AppWizard可以用来生成初步的框架文件(代码和资源等);资源编辑器用于帮助直观地设计用户接口;ClassWizard 用来协助添加代码到框架文件;最后,编译,则通过类库实现了应用程序特定的逻辑。

MFC封装了Win32 API,OLE API,ODBC API等底层函数的功能,并提供更高一层的接口,简化了Windows编程。同时,MFC支持对底层API的直接调用。

MFC提供了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模式,对程序的控制主要是由MFC框架完成的,而且MFC也完成了大部分的功能,预定义或实现了许多事件和消息处理,等等。框架或者由其本身处理事件,不依赖程序员的代码;或者调用程序员的代码来处理应用程序特定的事件。 MFC是C++类库,程序员就是通过使用、继承和扩展适当的类来实现特定的目的。例如,继承时,应用程序特定的事件由程序员的派生类来处理,不感兴趣的由基类处理。实现这种功能的基础是C++对继承的支持,对虚拟函数的支持,以及MFC实现的消息映射机制。

第三章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本章首先对SMTP协议,POP3协议的工作流程作了详细的分析,然后按照SMTP和POP3 协议结合Windows Sockets套接字进行设计实现代码并封装成CSMTP协议类和CPOP3协议类。最后根据客户端的基本需求设计成客户端邮件收发软件,并以友好的界面形式呈现出来。

3.1 服务器端作用简介

SMTP,POP3采用Client/Server工作模式,Client被称为客户端,一般我们日常使用电脑都是作为客户端,而Server(服务器)则是网管人员进行管理的。SMTP服务器的主要功能就是接收来自客户端的SMTP协议命令,然后对这些命令进行解析,根据不同的命令进行不同的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

图要作说明

图3-1 Client/Server工作模式示意图

以下用简单的流程图来分别示范SMTP,POP3的服务器端与他们对应的客户端的会话:

图3-2 SMTP会话流程示意图

如图示,连接和发送过程如下:

a.建立TCP连接

b.客户端发送HELO命令以标识发件人自己的身份,然后客户端发送MAIL命令服务器端正希望以OK作为响应,表明准备接收。

c.客户端发送RCPT命令,以标识该电子邮件的计划接收人,可以有多个RCPT行。服务器端则表示是否愿意为收件人接受邮件。

d.协商结束,发送邮件,用命令DATA发送。

e.以.表示结束输入内容一起发送出去。

f.结束此次发送,用QUIT命令退出。

图3-2 POP3会话流程示意图

如图示,当邮件程序成功地连上POP服务器后,其先会使用USER命令将邮箱的账号传给POP服务器,然后再使用PASS命令将邮箱的账号传给服务器,当完成这一认证过程后,邮件程序使用STAT命令请求服务器返回邮箱的统计资料,比如邮件总数和邮件大小等,然后LIST便会列出服务器里邮件数量。然后邮件程序就会使用RETR命令接收邮件,也可在接收一封后便使用DELE命令将邮件服务器中的邮件置为删除状态。当使用QUIT时,邮件服务器便会将置为删除标志的邮件给删了。

3.2 客户端程序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客户端的实现。本人选择使用VC++6.0来实现本系统的客户端,VC++6.0是使用面向对象语言C++的开发环境,更有利于集中精力于主要功能的实现。由图3-2,图3-3可以明显看出客户端需完成的任务:

1.发送SMTP命令,处理相应服务器的响应,将邮件按RFC822格式编码并发送。

2.发送POP3命令,处理相应服务器的响应,将邮件按RFC822格式解码并发送。

本系统的现实主要使用了CSMTP,CPOP3,CmailMessage封装类。CSMTP类中的成员函数主

要实现发送SMTP命令并处理SMTP服务器响应 ,CPOP3的成员函数主要实现发送POP3命令并处理POP3服务器响应,CMailMessage实现邮件的编码解码功能。

3.2.1邮件的格式化

由于电子邮件结构上的特殊性,在传输时是不能当作简单的文本来直接处理的,而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对邮件头和邮件体进行格式化处理之后才可以被发送。需要进行格式化的部分主要有: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主题和发送日期等。在RFC(Request For Comments)文档的RFC 822里对邮件的格式化有详尽的说明.在本论文中由CMailMessage类中的成员函数实现邮件的编码解码功能。

BOOL EncodeHeader();

BOOL DecodeHeader();

void EncodeBody();

void DecodeBody();

下面通过VC++6.0按照RFC 822文档规定将格式化邮件的部分编写如下(部分代码):BOOL CMailMessage::EncodeHeader()//此函数为邮件头部编码(此处仅列出了关键部分) {

CString sTo;

CString sDate;

CString sEmail = "";

CString sFriendly = "";

m_tDateTime = m_tDateTime.GetCurrentTime();

// Format: Mon, 01 Jun 98 01:10:30 GMT

m_sHeader.Format( "From: %s\r\n"\

"To: %s\r\n"\

"Date: %s\r\n"\

"Subject: %s\r\n",

…………// Include other extension lines if desired

(LPCTSTR)m_sFrom, //sender

(LPCTSTR)sTo, //recipients

(LPCTSTR)sDate, //日期

(LPCTSTR)m_sSubject);//主题

}

void CMailMessage::EncodeBody() //此函数为邮件体编码(此处仅列出了关键部分)

{

CString sCooked = "";

LPTSTR szBad = "\r\n.\r\n";

LPTSTR szGood = "\r\n..\r\n";

int nPos;

int nBadLength = strlen( szBad );

if( m_sBody.Left( 3 ) == ".\r\n" )

m_sBody = "." + m_sBody;

while( (nPos = m_sBody.Find( szBad )) > -1 )

{ //npos中是结束符所在的位子,即共有多少有意义的字符

sCooked = m_sBody.Mid( 0, nPos );

sCooked += szGood;

m_sBody = sCooked + m_sBody.Right( m_sBody.GetLength() - (nPos + nBadLength) );

} //最后以"\r\n.\r\n"结尾

}

3.2.2 SMTP&POP3协议封装类

很多EMAIL系统都是使用SMTP协议来作为发送协议,而POP3协议来作为接受协议。本节编写了有关于SMTP,POP3协议的C++类,这样的话呢,我们可以在连接的时候使用它。并且,类中实现的一些功能类似于SMTP,POP3协议中的一些命令。以下程序是通过使用MFC中CSocket类中成员函数的使用实现的,它包含在afxsock.h中。

CSMTP class中的关键函数如下:

BOOL Connect(); ////格式化并发送HELLO命令,连接SMTP服务器

BOOL Disconnect(); //断开连接SMTP服务器

virtual BOOL FormatMailMessage( CMailMessage* msg );

// 调用CMailMessage类EncodeHeader()EncodeBody()对邮件格式化BOOL SendMessage( CMailMessage* msg );

// 调用CSMTP类 FormatMailMessage( ) transmit_message( )

BOOL get_response( UINT response_expected ); //判断应答码是否为期望值BOOL transmit_message( CMailMessage* msg );

//发送SMTP命令调用get_response()处理服务器应答码并发送邮件头和邮件体SMTP协议类中部分成员函数的实现如下(此处仅列出了关键部分):

CSMTP::CSMTP( LPCTSTR szSMTPServerName, UINT nPort )

{

………

AfxSocketInit(); // 用AfxSocketInit()函数对套接字进行初始化………;

}

BOOL CSMTP::Connect()

{

………

if( !m_wsSMTPServer.Create() )//用Create()创建套接字对象

{

m_sError = _T( "Unable to create the socket." );

return FALSE;

}

if( !m_wsSMTPServer.Connect( GetServerHostName(), GetPort() ) )

{ //由该套接字通过Connect()建立同邮件服务器的连接。

m_sError = _T( "Unable to connect to server" );

m_wsSMTPServer.Close();

}

if( !get_response( CONNECT_SUCCESS ) )

{

m_sError = _T( "Server didn't respond." );

m_wsSMTPServer.Close();

return FALSE;

}

………

sHello.Format( "HELO %s\r\n", local_host );

m_wsSMTPServer.Send( (LPCTSTR)sHello, sHello.GetLength() );

if( !get_response( GENERIC_SUCCESS ) )

{

m_wsSMTPServer.Close();

return FALSE;

}

m_bConnected = TRUE;

return TRUE;

}

BOOL CSMTP::SendMessage(CMailMessage * msg)

{

………

if( FormatMailMessage( msg ) == FALSE )

{

return FALSE;

}

if( transmit_message( msg ) == FALSE )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BOOL CSMTP::FormatMailMessage( CMailMessage* msg )

{

………

if( msg->EncodeHeader() == FALSE )

{

return FALSE;

}

msg->EncodeBody();

if( msg->m_sBody.Right( 2 ) != "\r\n" )

msg->m_sBody += "\r\n"; //确认最后以\r\n.\r\n结束

return TRUE;

}

BOOL CSMTP::transmit_message(CMailMessage * msg)

{ ………

// Send the MAIL command

sFrom.Format( "MAIL From: <%s>\r\n", (LPCTSTR)msg->m_sFrom );

m_wsSMTPServer.Send( (LPCTSTR)sFrom, sFrom.GetLength() );

if( !get_response( GENERIC_SUCCESS ) )

return FALSE;

// Send RCPT commands (one for each recipient)

for( int i = 0; i < msg->GetNumRecipients(); i++ )

{

msg->GetRecipient( sEmail, sTemp, i );

sTo.Format( "RCPT TO: <%s>\r\n", (LPCTSTR)sEmail );

m_wsSMTPServer.Send( (LPCTSTR)sTo, sTo.GetLength() );

get_response( GENERIC_SUCCESS );

}

// Send the DATA command

sTemp = "DATA\r\n";

m_wsSMTPServer.Send( (LPCTSTR)sTemp, sTemp.GetLength() );

………

// Send the header

m_wsSMTPServer.Send( (LPCTSTR)msg->m_sHeader, msg->m_sHeader.GetLength() );

// Send the body

m_wsSMTPServer.Send( (LPCTSTR)msg->m_sBody, msg->m_sBody.GetLength() );

// Signal end of data"<CRLF>.<CRLF>"

sTemp = "\r\n.\r\n";

m_wsSMTPServer.Send( (LPCTSTR)sTemp, sTemp.GetLength() );

return TRUE;

}

到此为止,已基本在程序中体现出了SMTP协议类的功能,能在Socket套接字所提供的网络通讯能力基础之上实现以SMTP命令和SMTP应答码为基本会话内容的通讯交互过程,从而最终实现SMTP协议对电子邮件的发送。

CPOP3 class中的关键函数如下:

BOOL Disconnect();//发送QUIT 命令

BOOL Connect(); //创建并初始化套节字,发送USER,PASS 命令

BOOL GetMessage( UINT nMsg, CMailMessage* msg); //发送RETR命令,获得邮件int CPOP3::GetNumMessages()//发送STAT获得邮件总数及字节数

BOOL DeleteMessage( UINT nMsg );//发送DELETE命令

BOOL get_response( UINT executed_action );

CPOP3协议类中部分成员函数的实现如下(此处仅列出了关键部分):

CPOP3::CPOP3( LPCTSTR szPOP3ServerName, UINT nPort, LPCTSTR sUsername, LPCTSTR sPassword)

{

………

AfxSocketInit();//在正式使用套接字之前,先用AfxSocketInit()函数对套接字进行初始化

………

}

BOOL CPOP3::Connect()

{ ………

if( !m_wsPOP3Server.Create() ) //用Create()创建套接字对象

{

m_sError = _T( "Unable to create the socket." );

return FALSE;

}

//由该套接字通过Connect()建立同邮件服务器的连接

if( !m_wsPOP3Server.Connect( GetServerHostName(), GetPort() ) )

{

m_sError = _T( "Unable to connect to server" );

m_wsPOP3Server.Close();

return FALSE;

}

………

//命令 USER & PASS对在网络上发送明文用户名和口令给服务器

sUser.Format( "USER %s\r\n", GetUsername());

m_wsPOP3Server.Send( (LPCTSTR)sUser, sUser.GetLength() );

if( !get_response( IDENTIFICATION ) )

{

m_wsPOP3Server.Close();

return FALSE;

}

sPass.Format( "PASS %s\r\n", GetPassword());

m_wsPOP3Server.Send( (LPCTSTR)sPass, sPass.GetLength() );

if( !get_response( AUTHENTIFICATION ) )

{

m_wsPOP3Server.Close();

return FALSE;

}

m_bConnected = TRUE;

return TRUE;

}

BOOL CPOP3::GetMessage( UINT nMsg, CMailMessage* msg)

{

CString sMsg;

CString sRetr;

sRetr.Format("RETR %d\r\n",nMsg);

m_wsPOP3Server.Send( (LPCTSTR)sRetr, sRetr.GetLength() );

while ( sMsg.Find("\r\n.\r\n")<0 )

{

int nChars = m_wsPOP3Server.Receive( response_buf, RESPONSE_BUFFER_SIZE );

if ( nChars == SOCKET_ERROR ) return FALSE;

m_sResponse=response_buf;

sMsg+=m_sResponse.Left( nChars );

}

sMsg=sMsg.Mid(sMsg.Find("\r\n")+2); //first line of output is +OK

sMsg=sMsg.Left(sMsg.GetLength()-3); //last line is always .\r\n

int br=sMsg.Find("\r\n\r\n"); //breakpoint between header and body

msg->m_sHeader=sMsg.Left(br);

msg->m_sBody=sMsg.Mid(br+4);

msg->DecodeHeader();

msg->DecodeBody();

return TRUE;

}

3.2.3 客户端邮件收发系统介绍

(1)客户端邮件收发系统应用界面…

图注

(2)此系统的使用方法:

发送邮件时,先输入SMTP邮件服务器(如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发信人邮箱,收信人邮箱,SMTP服务器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写好信的标题和内容,最后单击发送按钮即可。

收信时,先输入 POP3 邮件服务器(如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POP3服务器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单击接收按钮,第一封信件就会显示出来。

在Messag文本框中输入要阅读的邮件的索引号。然后点击Receive按钮。

在Messag文本框中输入要删除的邮件的索引号。然后点击Delete按钮。

点击Status,将会弹出错误信息对话框。

3.2.4 各功能模块实现方法及流程

根据本人对邮件收发系统的使用需求的理解,将此系统分为接收,发送,编辑,删除四个模块。以下是对他们的实现方法的具体介绍。以下程序是通过使用MFC中CSocket类,自定义的CSMTP类,CPOP3类中成员函数的使用实现的。

a.发送

在正式使用套接字之前,也要先用AfxSocketInit()函数对套接字进行初始化,然后用Create()创建套接字对,这是在CSMTP创建对象时由构造函数自动执行的。并由该套接字通过Connect()建立同邮件服务器的连接。

图3-1 邮件发送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实现此模块所调用的CSMTP中关键函数:

BOOL Connect(); //格式化并发送HELLO命令,连接SMTP服务器

BOOL Disconnect(); //断开连接SMTP服务器

virtual BOOL FormatMailMessage( CMailMessage* msg );

// 调用CMailMessage类EncodeHeader()EncodeBody()对邮件格式化BOOL SendMessage( CMailMessage* msg );

// 调用CSMTP类 FormatMailMessage( ) transmit_message( ) BOOL transmit_message( CMailMessage* msg );

//发送SMTP命令调用get_response()处理服务器应答码并发送邮件头和邮件体

图3-1中的smtp是CSMTP类创建的对象,以下为发送功能的实现代码:

void CMailDlg::OnSend()

{

UpdateData( TRUE );

CSMTP smtp( m_SMTP ); //加载winsock dll版本并为SMTP的对象smtp中成员变量赋值CMailMessage msg;

msg.m_sFrom = m_From;

msg.AddMultipleRecipients( m_To );

msg.m_sSubject = m_Subject;

msg.m_sBody = m_Body;

if( !smtp.Connect() )

亿邮邮件网关使用说明手册(用户)

创造网络通讯新时代 使用说明eYou邮件网关系统 邮件网关用户 使用说明手册 2004.08.31 0

目录 I 用户模块概述 (1) I.1 我的队列 (1) I.2 我的日志 (3) I.2.1 综合年报表 (3) I.2.2 综合月报表 (6) I.3 帐户白名单 (6) I.4 帐户黑名单 (7) II 退出 (8) 亿中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000-T302-040831 1

文档约定 本文档中的特定信息通过特定格式表现,约定如下: 以下划线加粗表示浏览器页面中出现的超级链接。如:文件夹。 以【】封装列表框、单选按钮、输入框和按钮的提示信息。如:【立即发送】。 以“”封装的表示操作过程中出现在页面或终端屏幕上的提示信息,如:“邮件数目统计”。 ?北京亿中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 ? 东方广场东方经贸城W2办公楼510-512室 邮政编码:100738 电话 86-10-85183666 ? 传真 86-10-85182696 亿中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000-T302-040831 2

I用户模块概述 为了减轻管理员的负担和工作压力,eYou邮件网关中还提供了用户操作功能,实现了用户与管理员的互动。使用户能够实时查看自己处于等待队列中的信件,并参与信件的处理过程,并且可以对这些信件进行处理。如图I-1所示页面为邮件网关的用户界面。 登录方法:http://地址/ 用户名:用户的邮箱地址 密码:用户邮箱的密码 图I-1 I.1 我的队列 用户通过“我的队列”可以查看到处于网关拦截队列中的信件的基本信息,包括:发信时间、匹配规则、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信件大小和信件主题等。凡是处于队列中的信件大部分都是符合管理员设置的过滤规则,并且过滤动作为等待的信件或者是通过邮件网关内置的智能反垃圾邮件引擎过滤的信件,还有一些是被系统拒绝的IP地址发来的信件。 在如图I-2所示页面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查看】对应的图标查看信件的内容;通过点击动作下面对应的【删除】图标可以将此封信件删除;点击【投递】对应的图标,此封信件会被正常投递,并且被投递的信件会记录到投递成功的队列里面。 亿中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000-T302-040831 1

中小学德育规程

《中小学德育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第三条 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第四条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 第五条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第六条 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途径等均遵照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施行。 第七条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紧密结合,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形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 第八条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应当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 第九条 德育科研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服务。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十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基本规章,宏观指导全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外教育工作、工读教育工作。 第十一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或确定主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

电子邮件系统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要求详细、准确地搞清楚系统必须“作什么”,是关系到软件开发成败的关键阶段。一般说来,需求分析有8个目标: A0:决定是否建立一个系统; A1:理解最终的软件系统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A2:引出这些问题和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 A3:提供一个与这些问题和系统特征有关的回答问题的基础; A4:决定系统应该做什么; A5:决定系统不应该做什么; A6:确认系统将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并且定义相应的验收标准; A7:提供一个为系统进行开发的基础。 需求分析的这些目标可由3个子阶段完成: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完成A0目标,即要决定是否完成一个系统;需求收集主要完成目标A1~A6;目标A7则由需求规格说明完成。 以下是一个需求分析的规格说明,希望同学们看看别人是如何写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的。这只是给大家的一个参考,不一定完全按照它的规格来写,只是希望同学们能够表述清楚你们要做的系统,以及该系统完成一些什么功能。 林英

系统规格说明 一、系统功能和目标: 随着因特网的不断普及,国内的用户数呈指数级增长。作为因特网最为常用的电子邮件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交换的需要,各行各业都希望有自己的邮件系统。广东传讯网络信息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免费电子邮件系统,用以解决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CHINATION免费电子邮件系统是专为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商、企业集团设计的电子邮件系统。 Chination免费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目标是立足于一个高度集成的、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电子邮件系统。高度集成意味着本系统将把硬盘软件集成在一起。系统是基于LINUX下的,硬盘和软件的集成使得系统具有绝对的安装优势。功能强大意味着系统的实用性,功能的全面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先进意味着将最新版本的LDAP,IMAP,POSTFIX,MYSQL,APACHE和PHP的巧妙结合。 本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1.用户申请注册功能:用户通过申请可以得到一个自己命名的信箱,容量大小为10M。 2.用户忘记密码处理功能:用户忘记密码可以通过注册时设置的密码提示问题来重设密码。3.用户收邮件功能:它包括SMTP收邮件、POP3取邮件和WWW读邮件三种方式。 4.用户发邮件功能:它包括SMTP发邮件、WWW直接发送邮件、暗送邮件、抄送邮件、定时发送邮件。 5.用户信件处理功能:系统初始设置4个文件夹来分类处理信件:收件箱、发件箱、草稿箱和垃圾箱。用户还可以自己建立新的文件夹。信件在各个信箱之间可以相互移动。 6.用户查找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查找功能通过查找信件主题或信件内容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件。 7.用户信箱配置设置:它包括个人资料更改、密码更改、参数设置、POP3服务器设置、过滤器设置、自动转信、定时发信、签名设置。 8.管理员管理用户和信箱邮件功能:包括输入(增删改)、查询、统计、报表。系统性能参数设置。 9.广播功能:它用于公司定期向一定的用户发送信息,由于一般的用户数有一定数量,所以必须用数据库管。 二、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本软件拟决定最终在分布式系统上来运行。硬件方面,由于广东传讯网络信息有限公司是国外多

邮件服务器方案

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小湾建设公司邮件系统解决方案 一、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然而在各式各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中,电子邮件以它使用方便、传输快捷、经济实惠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越来越多的意识超前的现代企业开始注意到采用E-mail来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E-mail逐渐成为塑造企业CI和进行市场营销的最方便有效的工具。对于一家注重自身形象的公司而言,使用自己专用的企业电子邮件系统即公司所有员工的E-mail具有以下形式:name@企业域名。一旦公司拥有了这种性质的E-mail信箱,就表明该公司在Internet上拥有了相对独立的身份,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在商业市场中可信赖的地位。 应用企业电子邮件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经济、快捷。而且一个出色的企业邮局系统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诸多的管理功能,如系统管理、用户管理等,为企业节省许多不必要的资金消耗,如系统每年的托管费用、网络维护费用、聘请资深技术人员管理费用等。因此,收费的企业邮局系统被越来越多的Internet 服务商所关注。 二、需求分析 2.1 服务对象 小湾建设公司的员工及合作单位(如监理、设代等)部分员工。 2.2 项目要求 考虑到小湾建设公司的具体新情况系统初期满足500个邮件账号,系统拓扑

结构采用集中式架构,即webmail、POP3、SMTP、防病毒、防垃圾邮件等功能全部架设于一台服务器上。考虑到系统架构设计上的安全性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配置一台高性能的PC服务器可满足站起来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扩充邮件系统的特点。同时满足企业邮局的大容量、高可靠性、高性能、自动容错以及可扩充性的要求。 2.3 功能需求 ●用户容量要求:可根据企业要求自定义用户容量、最终可支持上万的 用户,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和扩展能力。在未来用户总数增加的情况 下,只要增加相应服务器容量,即可适应。 ●协议兼容性要求:开发的邮件系统符合INTERNET标准的邮件协议, 支持SMTP、POP3、IMAP等标准; ●邮件的发送和转发可靠,用户响应速度快; ●保证系统在大负荷情况下正常稳定运行,而不至于发生意外宕机。 ●基于浏览器的邮件处理功能,使得用户只需一个浏览器即可完成所有 的邮件处理功能; ●为邮箱用户提供个性化签名,邮箱空间提示,密码修改,邮件拒收, 地址簿及邮件过滤器等功能; ●提供基于浏览器的企业邮局管理功能,企业管理员方便地添加、删除 邮箱及设定用户邮箱参数等管理工作。 ●支持邮件夹管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随意创建、删除邮件夹等, 同时,用户可以自行定义条件,将符合指定要求的邮件转移到相应文 件夹中,以方便将来的阅读整理和归类。用户可极其简便地对文件 夹进行清空、更名等操作,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维护自己的邮件夹。支 持中文文件夹。 ●支持自动回复功能: ●系统提供邮件定时发送功能; ●支持密码遗忘找回功能:当用户因某种原因忘记了先前的密码时,可 以使用本项功能找回先前的密码,找回密码系统需要用户身份验证。

企业邮件系统的解决方案措施

方正企业邮件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简述 现在电子邮件已经不仅仅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成为企业节省资源、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一般的电子邮件系统的繁琐安装和复杂的维护管理以及高昂的费用成为企业拥有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的最大阻碍。方正企业邮件系统解决方案采用方正圆明FOUNDMAIL邮件服务器作为核心产品,因其功能全面、性能稳定、管理维护方便简单、性价比高而成为众多企业的明智之选。 方正圆明FOUNDMAIL服务器将先进的软件技术和性能优越的硬件完美结合,能快速响应大量用户的并发请求,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资源的消耗,它是适合众多中大型企业使用的专业电子邮件系统,而且由于FOUNDMAIL安装配置简单,大大降低了众多企业使用电子邮件系统的技术门槛,企业用户可以在最短时间里实现企业信息平台的电子化。 适用对象 中型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 功能概述 基本的电子邮件收发功能,支持SMTP/POP3/IMAP等邮件通信协议,可以使用Outlook Express、Foxmail等邮件客户端进行邮件收发。 支持WebMail,管理员可以在Web形式下对邮件系统进行管理,用户可以在Web形式下管理自己的邮箱,处理自己的邮件。 具备智能垃圾邮件处理功能,FoundMail具有灵活的邮件过滤、中继和拒收规则设定,并有多种转发限制规则让用户定制。 单邮件副本存储技术,不仅提供独特的系统公告邮箱,还大大节约了磁盘空间。 支持安全邮件功能,FoundMail支持POP形式的数字签名和邮件加密功能,保证了邮件信息的安全。 自动数据备份功能,FoundMail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数据备份。

中小学德育纲要

《中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废人、

3-亿邮邮件系统超级管理员使用手册4.1.7

创造网络通讯新时代 2006.10.10

目录 I 管理模块概述 (1) II 管理模块说明 (1) II.1 导游栏 (1) II.2 域管理器 (2) II.2.1 添加域 (2) II.2.2 删除域 (3) II.2.3 域列表 (4) II.2.4 域搜索 (4) II.2.5 域别名 (5) II.2.6 添加域别名 (5) II.2.7 更改大小(域) (5) II.2.8 更改密码(域) (6) II.2.9 限定域访问IP (7) II.3 更改密码 (7) II.4 系统过滤器 (8) II.5 发送通知 (9) II.6 群体信件 (9) II.7 系统状况 (10) II.8 系统设置 (11) II.9 上载信纸 (12) II.10 信纸列表 (13) II.11 模板管理 (13) II.11.1 创建模板 (13) II.11.2 模板列表 (15) II.12 流量统计 (15) II.12.1 日历查询 (15) II.12.2 当日详细查询 (16) II.12.3 日流量统计 (18)

II.12.4 月流量统计 (18) II.12.5 日TOP列表 (19) II.12.6 月TOP列表 (20) II.12.7 自定义时间TOP列表 (20) II.12.8 开销户统计 (21) II.13 服务器监控 (21) II.14 退出 (24)

文档约定 本文档中的特定信息通过特定格式表现,约定如下: 以下划线加粗表示浏览器页面中出现的超级链接。如:文件夹。 以【】封装列表框、单选按钮、输入框和按钮的提示信息。如:【立即发送】。 以“”封装的表示操作过程中出现在页面或终端屏幕上的提示信息,如:“邮件数目统计”。 北京亿中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8号楼9层 邮政编码:100022 电话86-10-58205999 ? 传真86-10-58207500

电子邮件系统使用指南

电子邮件系统使用指南 一、邮箱网址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即可打开邮箱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邮箱登录界面 二、邮箱账号 教职工邮箱账号与系统升级前其已有的邮箱账号、密码相同,未申请过邮箱账号的教职工,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申请。 三、登录邮箱 (1)在邮箱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密码(升级前后,教师用户邮箱账号、密码不变)如图2所示。部分弱密码账号,登录时可能会提示修改密码,请按要求修改密码。如图3所示。 图2 邮箱登录

图3 弱密码修改界面 (2)在登录界面,您可勾选:【记住用户名】、【SSL安全登录】、【全程SSL】三个复选按钮,如图4所示。其中: 【记住用户名】:下次登录时,可不用再输入用户名。 【SSL安全登录】:登录过程是经过SSL安全加密的。 【全程SSL】,则从登录到退出的整个过程都是经过SSL安全加密的。 说明: ①选择全程SSL后,页面响应速度将略显缓慢,属于正常现象; ②全程SSL模式下暂时不能使用明信片、安全锁、邮件传真和个人网盘功能。 图4 复选按钮选择界面 (3)点击登录即可进入邮箱,如图5所示。

图5 邮箱登入界面 四、修改邮箱密码 方法一: 在邮箱首页上方,选择【设置】/【修改密码】选项,在弹出的界面中修改密码,如图6,图7所示。 图6 修改密码选项界面 图7 修改密码界面 方法二: 在邮箱首页上方,选择【设置】/【邮箱设置】,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邮箱密码修改】,在右侧界面中即可修改密码,如图8,图9所示。

图8 邮箱设置界面 图9 密码修改界面 五、绑定手机号码 绑定手机号码后,即可自助重置密码 在进入邮箱的首页,选择【应用中心】选项卡,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密保平台】,如图10所示,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短信验证服务】/【去绑定】,如图11所示,图12所示。 图10 密保平台选项界面

亿邮电子邮件系统v5

亿邮电子邮件系统v5.0 1. 基本功能: 1、用户数800个 2、支持主流厂商的硬件平台,例如ibm、sun、hp、dell等; 3、支持Vmware虚拟机 2、支持SMTP(SMTPS)、POP3(POP3S)、IMAP4、HTTP(HTTPS)等服务协议; 3、支持多域名和分级管理; 4、提供与其它邮件系统兼容和用户信息迁移功能; 5、提供手机短信接口,邮件系统提供邮件到达手机通知(提醒)功能; 6、信件处理速度≥100封/秒; 7、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进行系统配置,在设备、安全性、数据 流量、性能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 8、在原邮件系统(亿邮电子邮件系统)基础上扩容800用户。 2. 系统管理: 1、支持基于Web图形化的配置管理方式; 2、支持系统超级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域管理员、组管理、用户分级(四级)管理(提供截图证 明) 3、提供日志管理功能,底层自动生成索引(底层有独立索引进程控制需提供次独立索引进程证 明),通过搜索功能,快速定位信息,有效加强管理员管理,可按日期查询详细日志包括“接收邮件”,“发送邮件,“失败邮件”,“登录人数”等,可查询用户登录时间、ip及登录方式; 4、可将管理员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选项添加到常用功能框,提升系统后期维护的效率(有截图 证明); 5、支持自我备份功能,可选择对邮件进行恢复或删除操作;(提供截图证明) 6、支持与oa系统实现单点登录,与统一数据库系统实现统一认证等功能,IP访问控制功能, 可设置允许某些IP访问邮件的管理员界面; 7、支持邮件群发功能,管理员或域管理员可以向所有邮件用户或域内所有邮件用户发送群体信 件,通过群发系统追踪用户是否已读信件(提供截图证明);收件箱是否存在,若是不存在系统下次将不会再尝试给该地址发邮件;设定群发信件的退订功能,加强用户对群发信件的自我设置功能;实现自动信件分流功能,设定信件二次投递策略,加强系统群发信件的可达性; 8、支持自定义邮箱的默认容量、网络存储的默认容量且可设置模板功能,方便域及组管理员管 理,可以对用户邮箱空间大小、附件大小、群发信件个数等限制,还可以对用户能否使用smtp、能否向外网发信等进行限制,支持组地址簿功能和邮件列表地址簿等多个地址簿功能; 9、提供修改Web界面、LOGO、界面风格个性化定制的功能(提供截图证明); 10、支持管理员修改和编辑单位自己的信纸功能,管理员可对信纸进行上传、删除、重命名等 操作; 11、提供自由注册、认证注册功能,管理员开、注销、删除用户管理,组(域)用户管理,可以自 动清空单位时间内未登录用户的邮箱,且自动清除该用户,支持批量添加、批量删除、批量修改用户信息的功能; 12、支持多种编码语言,邮件加密传输、数字签名功能; 13、支持邮件内嵌多媒体格式信息的处理,支持动识别HTML格式信件及在线编写HTML 格式 信件功能,具备分析HTML信件语句,防止恶意攻击的功能; 14、支持日程安排功能,并能将个人工作安排共享给特定人员或者公开,提供移动书签功能并 支持从IE的收藏夹导入、导出;

小学德育文献综述

移民区小学德育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移民 “移民”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迁移到外地或外国落户的人”①,显而易见,移民有国内移民与跨国移民之分.然而因对国内移民的研究甚少,所以造成了人们对“移民”即指“跨国移民”的错觉。其实《辞海》对于国内移民早有界定:“在一国内部、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在我国现有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人口迁移有特定的含义,即伴随着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迁移,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流动。”① 2、德育 ⑴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⑵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国内外对移民区小学德育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对道德观念的研究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巴恩斯(E.Barenes)发表的题为《儿童心目中的惩罚》的研究报告,用问卷法研究了关于惩罚观念发展的问题;美国的夏伦勃格(M.Schallengberger)发表了题为《儿童的公正观念》的文章,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报到了关于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研究。本世纪20年代后期,英国心理学家麦考莱(Maoaulay)和瓦金斯(Watins)进行了一项关于环境与儿童道德价值观关系的研究;几年后,哈桑(Hartshorne)、梅(May)以及马勒(Maller)对儿童品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儿童的诚实与欺骗的道德品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 2、对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曾做过不少的研究,并出版过专著《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1930年法文版,1932年英文版)。他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

OA邮件系统方案

深圳市XX 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系统方案建议书 深圳市伟峰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 2009年9 月 版权声明:本文档版权属深圳市伟峰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抄袭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目录 第一章前言 (4) 1.1项目名称 (4) 1.2承接单位、用户单位、服务对象 (4) 1.3编写内容、编写目的、面向读者 (4) 1.4缩略语及名词解释 (4)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总体需求分析 (5) 第三章伟峰邮件系统的优势 (6) 3.1基于IBM L OTUS D OMINO平台 (6) 3.1.1 IBM Lotus Domino是什么? (6) 3.1.2 IBM Lotus Domino邮件系统介绍 (6) 3.1.3 IBM Lotus Domino平台其他特性 (7) 1.单一体系结构的完整解决方案 (7) 2.跨平台性 (7) 3.成熟完善性 (7) 4.高度安全性 (8) 5.企业级信息集成 (8) 6.开发快捷、实施容易 (8) 8.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与快速开发能力 (9) 9.可行性 (9) 3.2伟峰邮件系统介绍 (9) 3.2.1 与OA系统“工作流”集成,便于对客户请求事件跟踪 (10) 3.2.2 与OA系统的“资料库”集成,快速外发资料、不需重新下载 (10) 3.2.3 通过AD目录集成,实现与微软平台的应用系统做集成 (10) 3.2.4 回溯围绕一件事情的往复邮件 (11) 3.2.5 全文检索,检索邮件更便捷 (11) 3.2.6 附件上传下载功能 (11)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各个相邻学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因此,所谓中小学德育衔接,主要是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德育工作,从目标、内容、方法上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使之既要体现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又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充分发挥我校“九年一贯制”教育的优势,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校中小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建校以来,我校初中和小学的学生就一直在同一个校园里学习、生活。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中小学在德育衔接方面也作出过一些大胆尝试,如组织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野外拓展训练(春秋游),共同参观番禺区戒毒所,共同听文明礼仪讲座,联合举办拔河比赛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这也严重困扰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功效。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到外校就读初中,一部分留在我校就读初中。对于留下来的学生,初中部的老师通常把他们跟外面进来的初一新生混在一起,统一进行考试,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学生重新分班。这样我校升入初一的学生就打破了过去的“班级”界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一切又从头开始。于是,“心理适应期”被人为形成。 2.初一年级的老师虽然通过与六年级老师进行座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家访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毕竟所获有限,造成对学生的品行,个性,特长,家庭背景情况的掌握磨合期太长,一般需要一个学期才能基本掌握。从而造成了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情发生。 3.中小学德育处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时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商,常常“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表面看来大家都扎扎实实、热热闹闹,实际上固步自封、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郭校长提出,我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但在具体内容和操作上,中小学也是各行其是,缺少良好习惯培养的序列规划。这对“分阶段推进,螺旋式上升”的实施策略和整体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由于我校对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注意不够,往往是因时因势因地因人而异,缺乏一贯性和一致性,造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出现许多不适现象,诸如学习困难,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不适应,对学校和老师的不适应,对初中教育教学方式的

邮件系统操作手册

一.登入 输入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 出现登入界面,如下图1-1 1-1 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点击确定登入,登入后界面如下1-2 1-2 1.邮件 邮件模块包括便签,草稿,发件箱,垃圾邮件,联系人,任务,日历,收件箱,已发送邮件,已删除邮件和搜索文件夹 1.1便签 功能介绍:“便笺”文件夹是 Microsoft Exchange 邮箱中的默认文件夹之一。此文件夹用于存储文本格式的其他信息。对于使用 Microsoft Office Outlook 创建的便签,Outlook Web Access 提供只读访问权限。 无法在 Outlook Web Access 中修改便签,但可以将其作为电子邮件进行转发。 点击便签按钮,显示如下图1-3 1-3 功能按钮介绍 1.1.1新建: 按钮,图片显示为 点击向下箭头按钮,如下图1-4 点击后出现 1-4

其功能分别为: 邮件:新建邮件 约会:新建约会 会议请求:新建会议 联系人:添加联系人 通讯组列表:查询或添加通讯组 投递到此文件夹中:将便签投递到此文件夹 点击邮件进行新建邮件操作,界面如下图1-5 1-5 按钮描述 发送向收件人发送邮件。 在“草稿”文件夹中保存邮件,但不发送邮件。 向邮件附加文件。有关附加文件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添加附件。 打开通讯簿以查找收件人名称。 在通讯簿或联系人文件夹中检查邮件收件人的名称。有关解析名称的详细信息, 请参阅添加或删除收件人。 将邮件重要性设置为“高”。 将邮件重要性设置为“低”。 在邮件末尾插入签名。有关签名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添加签名。

检查邮件文本的拼写。有关拼写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检查拼写。 “选项” 显示“邮件选项”对话框。有关邮件选项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设置邮件选项。 邮件格式列表将邮件的格式设置为HTML 或纯文本。有关设置格式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设置 邮件和公告格式。 选项:对邮件进行设置,点击选项后界面如下1-6 1-6 可设置邮件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跟踪选项:1,在送达邮件后给出“送达”回执 2,在阅读此邮件后给出“已读”回执 1.1.2 约会 概念:约会是为特定活动在日历上标记的一段时间,如午饭约会或为某个项目预留的时间。约会可以是单次事件,也可以安排定期重复发生,例如用于准备报告的每周约会。您的约会可能包含其他人,但是该约会只在您的日历中显示。如果希望与组织中的其他人共享约会,从而使他们的日历和您自己的日历中都显示该约会 点击约会按钮,显示界面如下1-7 1-7 按钮描述 保存并关闭将约会保存到日历,并关闭约会窗体窗口。 向约会附加文件。有关如何附加文件的详细信息,请参 阅添加附件。 为约会设置重复周期间隔。有关定期项目的详细信息, 请参阅设置定期项目。 对约会进行拼写检查。 邀请其他人加入约会,这样会将约会更改为会议。有关 详细信息,请参阅使用会议。 将约会的重要性设置为“高”。 将约会的重要性设置为“低”。

附项目简介-亿邮电子邮件系统

一、“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主题计划 项目1 新型肥料产业化科技保障建设 本项目通过新型肥料研发条件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新型肥料规模生产技术研发和新型肥料发展后备技术研发,完成包膜控释肥料生产设备放大,实现包膜控释肥料大规模连续化生产。 项目2 重组蛋白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 本项目通过已上市品种百克级批生产规模重组蛋白药物生产工艺的建立,以及临床研究产品(重组蛋白)生产工艺放大研究,实现大剂量重组蛋白药物的产业化,提升企业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培育生物技术大企业,培育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项目3 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 本项目针对常见肿瘤、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研制安全,工艺先进,质量稳定可控,作用机理清楚,疗效优于现行市场药物的创新药物。 项目4 与建筑结合的高可靠、全天候太阳能热水系统 的研发及产业化 本项目重点研制高可靠的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立国际一流水准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基地,提高北京地区的光热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城市的应用,同时降低建筑能耗,支撑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建设。

项目5 纯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研发 本项目通过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解决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能,降低电池综合成本、提高能量密度、减轻电池重量等一系列问题,形成日产3万安时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促进实现2008北京奥运电动车的示范运行。 项目6 热致相分离法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制备技术开发本项目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致相分离法(TIPS法)聚偏氟乙烯(PVDF)膜连续化制备的成套工艺技术,设计并建成一条中试规模(10万平方米/年)的TIPS法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连续生产线,批量生产出高通量、抗污染的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速我国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推广。 项目7 微特电机用高性能、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 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针对钕铁硼磁体应用于永磁电机存在的问题,通过以磁体微观组织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材料优化的研究,使产品结构从中高档向高档转化,进入稀土永磁电机的主流市场。 项目8 SOC设计服务及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通过北京SOC设计服务技术(共性技术)、与整机厂配套的核心SOC 芯片研发(产品技术),促进北京集成电路12英寸先进制造技术,带动北京IC

“以快乐实践为抓手促进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

“以快乐实践为抓手促进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德性培育的内容源于生活,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德性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生活世界中众多鲜活的可感知的事件是陶冶个体德性情感的主要来源。中央8号文件中指出,“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德育过程就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可见,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学会生活。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强迫方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对少年儿童的期望砝码往往压在学业上,甚至出现了以学业好代替一切的现象,使得不少孩子在学业上是个佼佼者,在生活上却是一个失败者:拼命学习,缺乏实践,根本不懂得怎样生活。因此,“快乐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德育”是当前少年儿童在高负荷、高压力近况下最迫切的心愿。 2、课题提出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纲要的颁布,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把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品德学科教学、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社区德育实践活动等进行优化整合,对学校、社区、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使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科学化。以快乐实践促成德育生活化是一种符合人本原理,遵循人的心理认知规律,能让学生感到可信、亲切、

For-Mail系列电子邮件系统

For-Mail系列电子邮件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内的用户数呈指数增长。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交流需要,作为因特网第一应用的电子邮件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邮件系统已难以适应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也往往存在缺陷。时力永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开发了先进易用并适合中国国情的For-Mail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和For-Mail企业版电子邮件系统,以其先进的技术、高可靠性与安全性、高性能与可扩展性、高可用性与多功能,充分满足了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商、ICP、ISP网站和大中小型各行业企事业单位邮件用户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 For-Mail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For-Mail的结构是分布式的(如图)。它可以将软件的不同模块,分别运行在不同机器上来共同完成整个电子邮件系统的功能。每一模块还可再拆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实现负载动态均衡。因此系统可根据需要和用户的使用模式进行定制。这种结构所支持的用户量有比较大的灵活性。系统可分阶段扩展,服务初期,可根据初期目标,由一、二台主机来实现。随着用户量的增加,只需增加主机,在不停顿服务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无缝扩展。这样既可减少初期硬件设备投入,又能避免资源浪费。 For-Mail特性概述(Features) 超大规模能充分适应百万级用户需求,最多可支持千万级,可构建电信级满足关键业务需求的超大规模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 高速度采用多进程/多线程编程、高速缓存、快速队列机制等各种先进的软件技术,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应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同时降低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实现邮箱用户快速收发。高可靠性采用全对称的分布式体系结构,负载动态均衡,系统以非ROOT权限运行,可防止系统因资源耗尽而崩溃。无单点故障。提供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不间断服务。采用直接数据路径策略管理邮件,邮件一经进入系统,就不会丢失。 高安全性采用多级口令保护,低权限运行。防垃圾邮件、登录探查,智能化的反恶意攻击,保证关键性业务的安枕无忧。 可无缝扩展采用全对称的多机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可在用户数、信息流量增加时,不间断服务,通过增加硬件设备,动态无缝扩展系统。 支持Web Mail 用户只需使用浏览器,便可完成所有的邮件操作。既方便了邮箱用户,又为服务商提供了一个可聚集大量用户和访问量的商业运作载体,并可通过多语言个性化页面模板、广告、商标等方式为服务商提供更多价值。 支持最新的HTML规范支持Outlook、Foxmail等客户端邮件软件的Inline方式处理,避免了绝大多数免费信箱丢失HTML格式邮件部分内容的问题。 易管理提供基于Web方式的系统管理, 管理员无需操作系统、数据库专业知识,操作维护简单实用。 标准性支持Email的各种标准协议。 开放性用户可在系统上扩展Mailing List、日历、文档管理、日程安排等多种功能。系统提供和Oracle等高性能关系型数据库的接口,可用大型数据库存放用户数据。 高性能价格比突破了许多商业电子邮件系统依赖于昂贵硬件设备的限制,系统适应高低端服务器,均能提供高性能的大容量邮件服务。 真正支持UMS(选件功能包)提供全面的UMS(Unified Messaging System)解决方案。支持手机、呼机、PDA设备、基于Windows CE的设备(如机顶盒、掌上型电脑)的Email 服务,并提供电话、传真的语音邮件、文字邮件服务接口。 For-Mail功能简介(Functions)

亿邮电子邮件系统与Exchange邮件系统的对比

亿邮电子邮件系统与Exchange 邮件系统的对比 eYou公司专注于邮件系统平台及相关应用的研发,充分利用公司业界领先的技术成果,自主开发千万级大型电子邮件系统平台。 该系统于2000 年初成功投入市场,迅速在全国各级政府,知名企业、电信系统和全国高校得到应用。该系统支持Web界面,完全由我公司自主开发,拥有独立版权,利用我们业界领先的技术手段优化系统,达到高速检索定位,例如在百万级用户情况下,定位用户目录时间小于1s,MTA勺发送信件速度达到400,000封/日的高速收发;系统稳定性上,独创邮件监控机制,及时的硬盘回写,保证信件不会因系统进程问题丢失;系统安全性方面用户密码密文存储,支持SSL连接,保证连接安全性,防止网络窃听;独具特色的垃圾邮件识别器,针对IP 和信件大小进行的垃圾邮件识别,系统自动提醒系统管理员,考虑对进行攻击的IP拒绝服务;此外我们还采用全Web方式量身定做系统管理界面,最大程度上减轻系统维护人员的负担,全中文的Web用户使用界面简洁易用,同时支持SMTP与POP3后发信件,使用户在使用中有多种选择。 一.亿邮电子邮件系统特点: 1、亿邮核心的MTA技术完全自行开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全套邮件底层技术的厂 商。经过大量测试和长期使用,产品已经非常成熟,系统稳定。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已实施了两千多个项目。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都得到了用户的好评。亿邮产品针对大并发采用的是pre fork 技术,相对于单纯的多线程方案有着性能更高,更稳定,更可靠的优势。亿邮的另外一个核心技术是树状的数据分布存储方案,通过Hash方式,能 完美的支持上千万用户的运行。使用Ldap 进行认证,效率高有利于系统的集成和统一认证。完全商业化,产品化的安装实施。支持远程安装,用户自行安装。产品不断发展,系统定期更新、升级,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完善的二次开发接口和通信技术。 2、亿邮公司迄今已有9 年的国内邮件系统解决方案的经验,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子邮件系统的厂商之一,公司技术开发人员主要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清华、南开大学等国际著名学府,拥有雄厚的网络通讯软件产品研发能力。公司管理层均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先后在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出任要职,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敏锐的眼光。 3、亿邮的用户遍布全国,包括: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一一百度,世界上首家以运营模式面向企业用户提供IT应用服务的企业一一中企动力,国网信通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监管委员

Exchange邮件系统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Exchange邮件系统解决方案 一、中小企业邮件市场分析 中小企业邮件市场状况 邮件系统正逐步成为现代企业内外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据统计Internet上有30%的业务是与电子邮件有关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邮件系统,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电子邮件已成为Internet 中最重要的服务,远远超过位列第二的搜索引擎。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一方面,专业邮件系统的拥有者从IT行业的高端 ——ISP/ICP向行业低端的——中小企业普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来提供优质商业服务。拥有企业自己的邮件系统已成为未来不可扭转的必然趋势,一个像“marketing@https://www.doczj.com/doc/694830324.html,”这样的邮件地址除了显示出企业向外的名称、品牌标识外,其中更掩饰不住的是企业运作的高效与市场响应的快速。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多数存在技术力量、储备较弱,规模偏小,抵御系统灾难、风险能力弱等缺点; 同时由于竞争环境和成本压力,中小企业的IT状况也参差不齐。因此,要建立一个方便易用的邮件系统,使其易管理,易操作。 推荐选用exchange邮件系统 现在,许多企业采用 Lotus Note, Exchange 或者 GroupWise 作为公司内部的邮件服务器和 SMTP 网关。一些 ISP 采用

sendmail(一个著名的Unix/Linux 系统上的邮件服务器软件)或者其他的一些基于Unix/Linux 系统的邮件服务器,比如 Qmail 和Postfix 提供邮件服务。 群件系统如 Lotus Notes是非常强大的商业软件。但这些系统包含的协作功能和每客户端的许可证费用使它们的整体成本急剧上升。而事实上,很多使用这些系统的公司仅仅需要其中的邮件服务器功能。 另外,Sendmail,Qmail 等在Unix/Linux 上的邮件服务器软件也是非常优秀的邮件系统。但如果要使用这些邮件服务器系统为企业和 ISP 等提供良好的邮件服务,必须要有专业的 Unix/Linux 系统维护人员进行系统维护。这样势必增加系统的维护费用。 exchange作为微软推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邮件服务器,其易于管理和维护,稳定,高性能,有非常友好的管理界面,在中小企业的邮件服务器软件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中小企业邮件系统要求 中小企业对用于企业的邮件系统有四个基本要求:一是基于自己的域名;二是维护成本低;三是稳定;四是特性强,特性强指希望厂商能提供像防病毒、防垃圾邮件等等功能。 在功能上,中小企业的邮件系统要实现以下功能。 1.利用 WWW 浏览器即可线上处理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在线收信、发信功能,电子邮件的自动转发(Forwarding),电子邮件拒收条件的设定(Filter),可以有效的拒绝各种垃圾信件。自动回信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