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杠杆热处理工艺卡片

杠杆热处理工艺卡片

热处理工艺规范(最新)

华尔泰经贸有限公司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随着铸造件产品种类增多,对外业务增大,方便更好的管理铸造件产品,特制定本规定,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目的: 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 2范围 3术语 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 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 4 职责

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 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 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 5.2 对特别 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 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6 不合格品的处置 6.1热处理试样检验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6.2技术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7 附表 7.1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正火、退火加热温度表7.2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退火工艺 7.3铸钢件直接调质工艺 7.4铸钢件经预备热处理后的调质工艺 7.5低合金铸钢件正火、回火工艺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精品

工艺曲线图: 注意事项: 1. 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的温差应小于 50℃; 2. 保温厚度以40~60mm 为宜; 3. 升、降温时,300℃以下可不控温; 4. 焊后热处理必须在焊接完毕后24h 内进行。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焊接施工工艺卡 企业名称: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设计卡编号:APCC-GD-WPS-001 产品名称:P91中大口径管焊接工艺卡 所依据的工艺评定报告编号:APCC-PQR-115 焊接位置:2G 、5G 、6G 自动化程度:手工焊 母 材 坡 口 简 类号 B 级号 Ⅲ 与 类号 B 级号 Ⅲ 钢号 SA335-P91 与 母材厚度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70mm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δ≤h ≤δ+4mm 管子直径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φ406 其 他: / 坡口检查 √外观检查VT √着色PT 磁粉MT 装配点焊 √手工焊Ds 氩弧焊Ws 二氧化碳气体焊Rb 焊材要求 √焊丝清洁 √焊条烘焙 焊剂温度 焊前预热: 火焰预热 √电阻预热 预热温度:150~200℃ 层间温度:200~300℃ 焊嘴尺寸: M10×L65×φ6 钨极型号/尺寸: Wce-20,φ2.5 焊接技术: 导电嘴与工件距离: / 清理方法: 机械法清理 无摆动或摆动焊: 略摆动 焊接方向: 由左至右、由下至上 工 艺 参 数 层 道 次 焊接方法 焊材 极 性 焊接参数 焊剂或 气体 保护气体流量L/Min 背面保护气体流 量L/Min 气体后拖 保护时间S 牌号 规 格 (mm ) 电流(A ) A 电压 (V ) 焊速 mm/Min 150~250 200~300 ≤300℃ 温度(℃) 时间 6(h ) 80~100℃/2 ≤90℃/h ≤90℃/h 750~770℃

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

湖南科技大学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变速箱零件名称变速箱下盖共 3 页第 1 页材料牌号HT200 毛坯种类金属型铸件毛坯外形尺寸754×400×186 每毛坯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注 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 间 工 段 设备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单件 01 铸造金属型铸造毛坯 02 回火热处理 03 探伤检验 04 表面喷丸处理 10 粗铣以顶面为粗基准,粗铣箱体结合面X7010 面铣刀、游标卡尺 20 粗铣以箱体结合面为基准,粗铣顶面X7010面铣刀、游标卡尺 30 钻孔结合上下箱体,钻、铰出两个定位孔2-φ12H8组合钻床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40 粗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粗铣前后端面及凸台组合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 50 粗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粗铣右端面组合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 60 半精铣以顶面为基准,半精铣箱体结合面X7010 面铣刀、游标卡尺 70 半精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半精铣前后端面至图纸要求组合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 80 半精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半精铣右端面至图纸要求组合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 90 半精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半精铣顶面至图纸要求X7010 面铣刀、游标卡尺100 半精铣结合上下箱体,铣结合面凹槽至图纸要求X7010 立铣刀、游标卡尺110 精铣以顶面为基准,精铣箱体结合面至图纸要求X7010 面铣刀、游标卡尺 120 钻顶面孔 以结合面为基准,用心轴穿过φ110,钻14-φ18组装孔;钻顶 面螺纹孔4-M12-6H;钻两肋板中间凸台M20×1.5螺纹孔 组合钻床麻花钻、卡尺、塞规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1 / 26

调整杠杆说明书(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135调速器调速杠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2010级机械X班 学生姓名张XX 指导老师赵XX 2013 年 6 月 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兹发给2010级机械X班班学生张XX 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 1.设计题目:“135调速器调速杠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应完成的项目: (1)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Q=2000台/年,n=1件/台,每日1班 (2)零件图1张,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崇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吕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符炜.实用切削加工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本设计任务书于2013年6月3日发出,应于2013年6月14日前完成,然后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发2013 年 6 月 3 日

课程设计评语: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6)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8)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2) 四、工序设计 (14)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8) 六夹具设计 (32) 七、总结 (34) 八、参考文献 (35)

杠杆自动车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 说明书 杠杆(CA1340自动车床)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院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08机制2Z 姓 名:朱健 学 号:08321220 指导教师姓名: 范真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2011年 12 月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杠杆(CA1340自动车床)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内容: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夹具装配图 1张 6.夹具零件图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录目 第1章课程设计 (1) 1.1零件分析 (1) 1.1.1、零件的作用 (1)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1.1.3、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 (2) 1.2毛坯的设计 (2) 1.2.1选择毛坯 (2) 1.2.2确定毛坯尺寸 (3) 1.3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31.3.1基面的选择 (3) 1.3.2、粗基准的选择 (3) 1.3.3、精基准的选择 (3) 1.3.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 1.3.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4) 1.4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的选择 (6) 1.4.1、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不同的机床 (6) 1.4.2、刀具选择 (7) 1.4.3、选择量具 (7) 1.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81.5.1、切削用量确定 (8) 1.5.2、基本时间的确定 (9) 1.6夹具设计 (18) 1.6.1、提出问题 (18)

杠杆CA1340自动车床_课程设计说明书_毛坯图_夹具设计_工序卡_工艺卡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1340自动车床杠杆,它位于自动车床的自动机构中,与灵活器配合使用,起制动的作用。经查资料得知,此零件用于机床当中,并且还承受着冲击载荷,因此就要求该零件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杠杆的左,右端面及上下端面精度要求并不太高,其粗糙度在Ra3.2以上,故可用铣削加工。Φ20H7mm的孔的粗糙度为Ra1.6,所以采用钻-扩-粗铰-精铰的工艺过程在钻床上加工。由于端面为平面,可防止钻头钻偏以保证加工精度。该零件除了内孔之外,其他加工表面精度要求均不高,因此以车床和铣床的粗加工就可达到要求。 1.3、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 杠杆共有四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以Φ8H7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两个Φ8H7mm的孔,粗糙度为Ra1.6;尺寸为26mm且与两个孔Φ8H7mm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尺寸为30mm且与两个孔Φ8H7mm相垂直的两个平面,粗糙度为Ra6.3;还有有一M4的螺纹孔,其孔轴线与Φ8H7mm的孔轴线垂直。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两个Φ8H7mm的孔和尺寸为26mm且与两个孔Φ8H7mm相垂直的两个平面。 2、以Φ20H7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Φ20H7mm的孔及其倒角,粗糙度为Ra1.6;两个与Φ20H7mm 孔垂直的两个平面,粗糙度为Ra3.2;一个中心轴线与Φ20H7mm孔中心轴线平行且相距11.5mm 的圆弧油槽;还有一个与Φ20H7mm的孔轴线成45°的油孔Φ3mm,并锪沉头孔。其中,Φ20H7mm 孔及两端面为主要加工面,并且Φ20H7mm的孔粗糙度为Ra1.6、两平面的粗糙度为Ra3.2。 3、以Φ8H8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Φ8H8mm的孔;以Φ8H8mm的孔轴线为轴线的Φ20mm的圆;M5的螺纹孔的轴线与Φ8H8mm的孔轴线相互垂直;还有一个是与Φ8H8mm的孔轴线相互垂直的下端面,其粗糙度为Ra6.3。其中,下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 4、以M10mm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10的螺纹孔及与其轴线相互垂直的左右端面,其中左端面的粗糙度为Ra6.3。其中左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 第2章毛坯的设计 2.1、选择毛坯 该零件材料为球墨铸铁QT50-1.5、考虑到零件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在工作过程中受力不大及没有经常承受交变载荷,因此,应该选用铸件。由于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重量在12kg 以下,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应选用铸件,从而使零件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经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1和表2-3确定毛坯的公差等级CT7级,尺寸公差为1.2mm。由表2-4可查得加工余量为2.0mm。这从提高生产效 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2.2、确定毛坯尺寸 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得的余量值即可

T12钢热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T12钢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院(系):冶金材料系 专业年级:材料1201 负责人:陈博 唐磊,杨亚西, 合作者:谭平,潘佳伟,多杰仁青 指导老师:罗珍 2013年12月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冶金材料系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学生姓名陈博,杨亚西,唐磊,谭平,多杰仁青,潘佳伟 课程设计题目T12 设计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碳素工具钢的性能及其热处理工艺流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础技能训练。 2.课程设计的任务分组(碳素工具钢T12) ①:锉刀的热处理工艺(唐磊) ②:热处理后的组织金相分析(陈博) ③:淬火(潘佳伟) ④:回火(多杰仁青) ⑤:局部淬火(谭平) ⑥:缺陷分析(杨亚西) 3.课程设计的内容: T12钢热处理工艺设计流程 4参考文献: 【1】詹艳然,吴乐尧,王仲仁.金属体积成形过程中温度场的分析.塑性工程学报,2001,8(4) 【2】叶卫平,张覃轶.热处理实用数据速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9---60 【3】许天己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4"~136 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周周一~周二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设计理论学习 周三~周五分组进行典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设计第二周周一~周三撰写设计说明书 周四~周五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日

热处理工艺卡 热处理工艺卡材料牌 号 T12 零件重 量 锉刀400g 工艺路 线 热轧钢板冲压下料——退火——校直——铣或刨侧 面——粗磨——半精磨——剁齿——淬火加回火。 技术条件检验方法 硬度HRC60-62,HB≤207 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金相组 织 珠光体,马氏体和 渗碳体 金相观察 力学性 能 硬度:退火,≤ 207HB,压痕直径≥ 4.20mm;淬火:≥ 62HRC 布氏法,洛氏法 工 序号工序名称设备 装炉方式 及数量 加热温 度℃ 保温 时min 冷却 介 质 温 度 ℃ 冷却时间 min 1 预热加热炉- 550-65 加热 时间 的5-6 倍 - - - 2 球化退火退火炉- 760-77 0 2-4h 空 气 550 -60 4h 3 淬火保护气 氛炉- 770-78 - 水150 -20 10 4 低温回火回火炉- 160-18 0 0.75- 1h 空 气 150 60 编制人陈博编制日期2013.12.11 审核日期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 工序卡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填写说明

(1)过程卡和工序卡的总页数; (2)当前页页序; (3)按零件图填写; (4)按设计任务书填写,包括了备品率和废品率; (5)按零件图填写; (6)填写“铸件”、“锻件”、“圆钢”、“板钢”等;(7)每毛坯可加工同一零件的数量; (8)工序号,可依自然数连续或不连续编号; (9)工序名称如“钻××孔”、“粗铣××面”、“攻××螺纹”等; (10)填写设备名称如“立钻”; (11)填写设备型号如“Z5125A”; (12)填写该工序所需设备数量; (13)基本时间t m和辅助时间t a之和,也称为操作时间。基本时间取自工序卡。辅助时间按工序卡所表明的工序操作动作,查各动作的时间定额标准并累加得到(未见占基本时间百分比数据); (14)工时定额t t按公式t t=(t m+t a)[1+(α+β)﹪]计算。其中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按它们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α+β)﹪)查表得到,不计准备和终结时间; (15)设备负荷率=(13)×(4)÷(251天×8小时×60分×(12)); (16)根据需要填写。

机械加工工序卡填写说明 卡相应内容的说明; (2)采用的切削液名称,如“水”、“水溶液”、“乳化液”等; (7)工序简图。要求:①主要简图是零件在机床上装夹位置的主视图,应有零件的外形轮廓,与本工序无关的结构要素不表示。②完整表示工序定位基准、夹压力方向和作用面、夹压方式(机械夹紧、液压夹紧、气动夹紧、电磁夹紧),也可规定夹压位置。③用特粗线条表示出加工面,注明工序尺寸及公差、加工面的相对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④表示工序同时装夹零件的数目和排列方式。⑤若绘制简图的位置不够,可另页绘制(该页上保留工序卡表头,其它位置绘简图),顺序在本工序卡片之后,有页码。 (8)若需要专用夹具,填写夹具名称,如“钻夹具”。否则不填; (9)本工序工序内容序号,依自然数连续编号;要技术要求,如热处理的硬度和变形要求、电镀的镀层厚度。设计或工艺要求加工面配做配钻时,要在配做配钻前该面的最后工序另起一行注明,如“××孔与××件配钻”; (11)填写设备型号如“Z5125A”; (12)专用的填写编号,由于没有编号规则,可填写刀辅具名称,并示以“专用”含义,如“成形铣刀”。标准的填写名称、规格,如“锥柄钻头Φ14.3×200”、“45°车刀”; (13)填写量检具名称,如“孔位检具”、“卡规”等,已有“专用”含义。标准的填写名称、规格、精度,如“卡尺 0~125,0.02”、“杠杆表0~0.8,0.01”。 (14)、(15)、(16)、(17)切削用量三要素,由分析计算或查表得到。 (18)工件切削部分的长度; (19)直接改变加工对象几何状况或材料性质的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用相应加工方法基本时间计算公式计算。切削加工时,

42CrMo热处理生产工艺卡

42CrMo热处理生产工艺卡 一、钢管规格、钢级、工艺、订单号及执行标准 219*23 42CrMo 淬火+回火 rzg-0517 XTG-RZ-C-067-2014 单支交货长度5300mm 二、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准备→淬火炉→淬火机→回火炉→定径机→冷床→矫直机→冷床→标记→取样。三、热处理生产工艺 控制参数 一、淬火炉 淬火炉加热段温度℃880±14℃ 淬火炉均热段温度℃870±14℃ 布料方式连续布料 步进时间97秒(加热时间80分钟) 二、淬火机床 淬火方式外淋水关闭,采用内喷浸入式 浸入水量开启3台水泵 内喷水量开启2台水泵(1台低频 1台工频) 淬火时间(48s)45秒(淬后管温50-70度) 喷嘴规格D160mm 拖轮转速40rpm 翻料延时5s 浸入延时8s 淬火高度250mm 三、回火炉 回火炉加热段温度℃565±7℃ 回火炉均热段温度℃560±7℃ 回火炉保温段温度℃560±7℃ 布料方式连续布料 步进时间97秒(加热时间121分钟) 注意事项: 1、淬火炉和回火炉各区炉温按中限控制,特别注意回火温度实时调整,保证炉温均匀一致。 2、淬火后钢管内外表温控制在50-70℃,测试管温全长一致性。 3、淬火后钢管应及时回火,严禁淬水后停留时间超过15分钟。 4、调快定径机后冷床速度,保证矫直前钢管温度≥400℃,钢管矫后冷床来回转动。 5、取样前平头50mm,每批截取220mm管环试样,委托拉伸、化学成分、冲击(纵向、常温、U口)、交货硬度、晶粒度、非金属夹杂。每批取2个试样,取样位置为不同的支头尾。 6、取样时应注意交货长度要求,严禁取短尺事故发生。 编制:审阅:批准:

杠杆(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粗铣Φ10孔上端面夹具设计

Xxxxxxx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 题目:杠杆(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粗铣Φ10孔上端面夹具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大学中进行的第二次的课程设计,每次课程设计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次设计的是端盖,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端盖。了解了端盖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Abstrac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course design is we learned universit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 course, course and the most specialized technical after. This is our university in the second course design, each course design of graduation design has a lot of help This design is cover, have part drawing, casting chart, each one, mechanical drawings machining process card and with the design fixtures corresponding that procedure process card every one. First w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parts, the title of the parts are cov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cover, next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and parts drawing parts on each end of the roughness of blank size and determined mechanical machining allowance. Then we can decide according to the locating datum, pure benchmark crude benchmark, and finally determined after worked out the process, formulate the roadmap cover the workpiece clamping fixture, draw assembly drawings.

杠杆CA1340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CA1340自动车床零件名称杠杆共 12页第1 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 1 铣端面QT45-5 毛坏种类毛坏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24.42×97×34 1 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工件数 万能铣床X61W 1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专用铣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分 准终单件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设备主轴转速 切削速 度 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速度 工步工时 (min)r/min m/min mm/齿mm m/min 机动辅助 1 粗铣Φ20H7mm孔的左端面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 d=125mm 100 39.27 0.1025 3 0.205 0.18 2 半精铣Φ20H7mm孔的左端面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125 49 0.082 1 0.205 0.18 3 精铣Φ20H7mm孔的左端面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125 49 0.066 0.5 0.166 0.22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

标记处 数 更改文件 号 签 字 日 期 标 记 处 数 更改文件 号 签 字 日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CA1340自动车床零件名称杠杆共 12页第2 页 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 2 铣端面QT45-5 毛坏种类毛坏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 铸件124.42×97×34 1 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工件数 万能铣床X61W 1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专用铣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分 准终单件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设备主轴转速 切削速 度 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速度 工步工时 (min)r/min m/min mm/齿mm m/min 机动辅助 1 粗铣Φ20H7mm孔的右端面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 d=125mm 100 39.27 0.1025 3 0.205 0.18 2 半精铣Φ20H7mm孔的右端面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125 49 0.082 1 0.205 0.18 3 精铣Φ20H7mm孔的右端面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125 49 0.066 0.5 0.166 0.22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

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课件资料

材料牌号HT200 毛坯种类金属型铸件毛坯外形尺寸754×400×186 每毛坯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注 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 间 工 段 设备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单件 01 铸造金属型铸造毛坯 02 回火热处理 03 探伤检验 04 表面喷丸处理 10 粗铣以顶面为粗基准,粗铣箱体结合面X7010 面铣刀、游标卡尺 20 粗铣以箱体结合面为基准,粗铣顶面X7010面铣刀、游标卡尺 30 钻孔结合上下箱体,钻、铰出两个定位孔2-φ12H8组合钻床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40 粗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粗铣前后端面及凸台组合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 50 粗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粗铣右端面组合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 60 半精铣以顶面为基准,半精铣箱体结合面X7010 面铣刀、游标卡尺 70 半精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半精铣前后端面至图纸要求组合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 80 半精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半精铣右端面至图纸要求组合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 90 半精铣以结合面为基准两销定位,半精铣顶面至图纸要求X7010 面铣刀、游标卡尺100 半精铣结合上下箱体,铣结合面凹槽至图纸要求X7010 立铣刀、游标卡尺110 精铣以顶面为基准,精铣箱体结合面至图纸要求X7010 面铣刀、游标卡尺 120 钻顶面孔 以结合面为基准,用心轴穿过φ110,钻14-φ18组装孔;钻顶 面螺纹孔4-M12-6H;钻两肋板中间凸台M20×1.5螺纹孔 组合钻床麻花钻、卡尺、塞规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通用热处理工艺卡

通用热处理工艺卡 零件名称:凹模 热处理工艺卡片 处理前要求:要求工件洁净,形状无突变,并且对厚度小的地方采用石棉防护。 零件号: 材料:9Mn2V 工序号: 装炉方法及数量:根据热处理过程中相应炉型的有效加热范围和装炉时工件之间的间隔距离计算出相应热处理设备的装入量,工件在热处理设备中需要垫具保证其受热均匀,通过所选夹具装炉。在中温箱式电阻炉中的装炉量为10~12;在油淬真空炉中的装炉量为5 热处理技术要求: 硬度:整体硬度为61—63HRC 硬化层深度: mm 允许变形量:0.5mm 热处理工艺曲线: 图2 9Mn2V 球化退火工艺 时间(t/h ) 温度(T /℃) O 760~780℃ 保温0.5h 油淬 空冷 图3 9Mn2V 淬火工艺 曲线 温度(T /℃) 时间(t/h ) ≤550℃ 空冷 680~690℃ 750~760℃ 等温4h 保温4h O 冷却≤30℃/h 冷却≤30℃/h

工 步号名称设备 工 装、 夹具 加热保温冷却零件图 : 温度 /℃ 时间 /min 温度 /℃ 时间 /min 介质 温度 /℃ 1 退火RX3- —15 —9 750~ 760℃240 680~ 690℃ 240 空气以≤ 30℃ /h冷 却至 550 空冷 2 淬火FH· H— 20 760~ 780℃ 60 760~ 780℃ 30 油淬冷至 油温 空冷 3 回火RX3- —15 —9 150~ 180℃ 60 150~ 180℃ 180 空气 出炉 空冷 备注: 拟定者:日期:审核者: 时间(t/h) O 150~180℃ 空冷 图4 9Mn2V回火工艺 保温3h 温 度 ( T / ℃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

1

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填写说明 (1)过程卡和工序卡的总页数; (2)当前页页序; (3)按零件图填写; (4)按设计任务书填写,包括了备品率和废品率; (5)按零件图填写; (6)填写“铸件”、“锻件”、“圆钢”、“板钢”等; (7)每毛坯可加工同一零件的数量; (8)工序号,可依自然数连续或不连续编号; (9)工序名称如“钻××孔”、“粗铣××面”、“攻××螺纹”等; (10)填写设备名称如“立钻”; (11)填写设备型号如“Z5125A”; (12)填写该工序所需设备数量; m a 本时间取自工序卡。辅助时间按工序卡所表明的工序操作动作,查各动作的时间定额标准并累加得到(未见占基本时间百分比数据); (14)工时定额t t按公式t t=(t m+t a)[1+(α+β)﹪]计算。其中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按它们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α+β)﹪)查表得到,不计准备和终结时间; (15)设备负荷率=(13)×(4)÷(251天×8小时×60分×(12)); (16)根据需要填写。 3

1

2

机械加工工序卡填写说明 (1)、(3)、(4)、(5)、(6)、(11)同于对工艺过程卡相应内容的说明; (2)采用的切削液名称,如“水”、“水溶液”、“乳化液”等; (7)工序简图。要求:①主要简图是零件在机床上装夹位置的主视图,应有零件的外形轮廓,与本工序无关的结构要素不表示。②完整表示工序定位基准、夹压力方向和作用面、夹压方式(机械夹紧、液压夹紧、气动夹紧、电磁夹紧),也可规定夹压位置。③用特粗线条表示出加工面,注明工序尺寸及公差、加工面的相对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④表示工序同时装夹零件的数目和排列方式。⑤若绘制简图的位置不够,可另页绘制(该页上保留工序卡表头,其它位置绘简图),顺序在本工序卡片之后,有页码。 (8)若需要专用夹具,填写夹具名称,如“钻夹具”。否则不填; (9)本工序工序内容序号,依自然数连续编号; (10)工序加工内容和主要技术要求。外协序只写工序名称和主要技术要求,如热处理的硬度和变形要求、电镀的镀层厚度。设计或工艺要求加工面配做配钻时,要在配做配钻前该面的最后工序另起一行注明,如“××孔与××件配钻”; (11)填写设备型号如“Z5125A”; (12)专用的填写编号,由于没有编号规则,可填写刀辅具名称,并示以“专用”含义,如“成形铣刀”。标准的填写名称、规格,如“锥柄钻头Φ14.3×200”、“45°车刀”; (13)填写量检具名称,如“孔位检具”、“卡规”等,已有“专用”含义。标准的填写名称、规格、精度,如“卡尺0~125,0.02”、“杠杆表0~0.8,0.01”。 (14)、(15)、(16)、(17)切削用量三要素,由分析计算或查表得到。 (18)工件切削部分的长度; (19)直接改变加工对象几何状况或材料性质的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用相应加工方法基本时间计算公式计算。切削加工时,不仅与切削长度、走刀次数和切削用量有关,还与切入量、切出量、刀具尺寸等有关。 3

热处理工艺评定方案.doc

热处理工艺评定方案 方案编号: 热处理工艺卡号工件图号 工件名称焊接法兰执行标准API 6A:2010 工件材料牌号材料标准号ASTM A29 工件尺寸 (mm) Φ253× 72/ Φ 138~Φ 128× 55 厚度( mm) 热处理类型□退火正火□正火 +回火□淬火 +回火□固溶 热处理设备名称: 热处理设备热处理炉的类型:箱式炉□井式炉□台车炉□电加热带式□其它 设备编号: 热处理 温度-时间 工艺曲线图 热处理工艺规范 正火 进炉温度℃≤ 300 均热温度℃900± 10 保温时间 h 3 冷却方式空冷冷却时间 min —— 淬火 进炉温度℃≤ 500 均热温度℃880± 10 保温时间 h 3 冷却方式水冷冷却时间 min 30 回火 进炉温度℃≤ 300 均热温度℃680± 10 保温时间 h 冷却方式空冷冷却时间 min —— 材料工件材料牌号:材料标准号:ASTM A29 材料炉号:

化学成分 (%) 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 无损检测 说明 热处理操作人 试验执行人评定结果性资料工件尺寸 (mm):Φ253× 72/Φ 138~Φ128× 55厚度(mm): 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其它性能技术要求 C Si Mn P S Cr Mo V ~~- ≤≤~~≤ 执行标准API 6A:2010 抗拉强度 Rm 屈服强度 Rp 断面收缩率冲击吸收功 伸长率 A(%)HBW (Mpa) (Mpa) Z( %)J ≥ 655 ≥ 517 ≥ 17 ≥ 35 ≥ 27 197~ 235 取样方向:纵向□横向□切向 执行标准N/A 取样部位N/A 检测方法UT MT □PT □其它 检测标准 UT: ASTM A388 评定等级API 6A MT: ASTM E709 试验温度 拉伸试样尺寸∮±室温 (℃) 试验温度 冲击试样尺寸55×10×10 -60 (℃) 金相试样尺寸N/A 热处理工艺卡 热处理过程记录 热处理参数曲线圆盘纸 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硬度检测报告 超声波 / 磁粉探伤报告

40Cr连杆正火-调质热处理工艺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40Cr连杆正火-调质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103 学号:100208091 学生姓名:董国建 指导教师:商剑 起止时间:2013-7-1~2013-7-12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1连杆热处理工艺概述 (1) 2 连杆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2) 2.1连杆的服役条件和失效形式 (2) 2.2 连杆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2) 2.3连杆材料选择 (3) 2.4 40Cr的化学成分 (4) 2.5 40Cr的C曲线 (4) 2.5 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5) 2.6 40Cr连杆的正火、调质热处理工艺 (5) 2.7 40Cr连杆的正火、调质热处理工艺理论 (7) 2.8 40Cr连杆热处理的设备、仪表和工夹具选择 (8) 2.9 40Cr连杆的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11) 2.10 40Cr连杆的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12) 3 热处理工艺卡 (13) 3.1 40Cr连杆正火工艺卡 (13) 3.2 40Cr连杆淬火工艺卡 (14) 3.1 40Cr连杆回火工艺卡 (15) 4 参考文献 (16)

1连杆热处理工艺概述 汽车连杆是发动机中一个重要的连接零件,在工作时它承受冲击性的、周期变化的拉应力和装配时的预应力,要求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冲击韧性和抗疲劳性能。40Cr屈服强度及淬透性均比40钢高,临界淬透直径:油中约为15-40 mm, 水中约为28-60 mm。断面尺寸在<50mm时,油淬无自由铁素体析,故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当含水碳量下限时,经淬火和回火后,除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外,还有良好的韧性,水淬时,形状复杂的零件容易形成开裂,在450-680mm回火时,有第二类回火脆性倾向,但可随着截面尺寸的减少而减弱,白点敏感性较大,所以锻后宜缓冷,冷变塑性中等,冷顶锻前最予以球化处理,正火或调质后,可削性很好,正火后可削性也较好。

热处理工艺设计

50CrVA钢调速弹簧的 热处理工艺设计 1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意义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2热处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①普通热处理工艺设计 ②特殊热处理工艺设计 ③制定热处理工艺参数 ④选择热处理设备 ⑤设计热处理工艺所需的挂具、装具或夹具 ⑥分析热处理工序中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⑦填写工艺卡片 350CrVA调速弹簧的技术要求及选材 3.1 技术要求 50CrVA钢喷油泵调速弹簧技术要求如下: 硬度:HRC46~51 3.2 零件图 喷油泵调速弹簧的零件如图3.1所示。

图3.1 喷油泵调速弹簧 3.3 材料的选择 3.3.1零件用途 喷油泵调速弹簧,利用弹簧的受力形变和恢复来调节气门的开合,从而调节喷油泵的喷油速度与喷油量。 3.3.2工作条件 (1)喷油泵调速弹簧工作时,要承受高应力。 (2)喷油泵调速弹簧要承受高频率往复运动。 (3)喷油泵调速弹簧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 3.3.3性能要求 弹簧的性能要求为如下几个方面:

力学性能:由于弹簧是在弹性范围内工作,不允许有永久变形。要求弹簧材料有良好的微塑性变形能力,即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要高。 理化性能方面:喷油泵调速弹簧的工况很复杂,要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因此要求弹簧材料有良好的耐热性,即有高的蠕变极限、蠕变速率较小和较低的应力松弛率。 工艺性能方面:尺寸较小的弹簧热处理时变形大、难以校正和保证弹簧产品质量,宜选用已强化的弹簧材料,冷成型后不经淬火、回火,只须进行低温退火。这样更能保证大批量小弹簧的产品质量和成本低廉。 3.3.4材料选择 选用50CrVA钢热轧弹簧钢丝卷制。由于50CrVA钢中含有铬能够提高淬透性并且可降低锰引起过热的敏感性,铬熔于铁素体中使弹性极限提高。钒可以细化组织,减少过热敏感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可用作特别重要的承受高应力的各种尺寸的螺旋弹簧,也可也用作在300°C以下工作的重要弹簧,如各种阀门弹簧,喷油嘴弹簧。 3.3.550CrVA钢化学成分及合金元素作用 表3.1 50CrVA钢的化学成分[1](GB/T3077-1990)ω/% C Si Mn Cr V Ni P S 0.44~0.54 0.17~0.37 0.50~0.80 0.80~1.10 0.10~0.20 ≤0.35 ≤0.035 ≤0.030 50CrVA钢的化学成分示于表3.1 化学元素作用: ① C :保证形成碳化物所需要的碳和保证淬火马氏体能够获得的硬度 ② Cr:提高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是刚在高温时仍具高强度和高硬度,增加钢的耐磨性,增高钢的淬火温度。 ③ Si: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抗回火性,对钢的综合机械性能,还能增高淬火温度,阻碍碳元素溶于钢中。 ④ Mn: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有脱氧及脱硫的功效(形成MnS),防止热脆,故Mn能改善钢的锻造性和韧性,可增进刚的硬化深度,降低钢的下临界点,增加奥氏体冷却时的过冷度,细化珠光体组织以改善机械性能。 ⑤ V:可以细化组织,减少过热敏感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冲击韧性。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片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HK-KIH201455 零件图号4059 资料编号227 产品名称分度齿盘零件名称分度齿盘座共 1 页第 1 页材料牌号405514 毛坯种类45钢毛坯外形尺寸Φ250*60mm 每毛坯件数 1 每台件数 工序号工名 序称 工序内容 车 间 工 段 设备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单件 1 粗铣两端面 1 立式铣床立式铣床、专用夹具 2 粗精铣顶面、底面、内阶梯面、外阶梯端面 2 数控铣床数控铣床、专用夹具 3 粗镗内环6-φ35通孔、10-M6均布孔、6-M6-7H均布孔 1 坐标镗床卧式镗床、专用夹具 4 钻顶面2-φ8锥销孔 1 摇臂钻床摇臂钻床、专用夹具 5 攻内外阶梯面10-M6均布孔、6-M6-7H均布孔、4-M6-7H孔螺纹 1 组合机床组合机床、专用夹具 6 各锐边倒角 2 卧式车床普通车床、专用夹具 8 清洗 3 清洗台自来水、专用防锈液 9 检验 3 检验平台通用量具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 2016/6/17 2016/6/25 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4059

产品名称分度齿盘零件名称分度齿盘座共 1 页第 1 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 1 01 粗铣毛坯上下端面45钢 毛坯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45号钢Φ255*65mm 1 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 立式铣床 1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普通夹具无 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分) 准终单件 125*0.02游标卡尺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r/min m/min mm/r mm 机动辅助 1 粗铣顶面立式铣床、游标卡尺710 186 1 3 1 0.7 0.2 2 粗铣底面立式铣床、游标卡尺710 186 1 3 1 0.7 0.2 3 设计(日期) 校对(日 期) 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4059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 输出轴

中北大学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输出轴零件名称输出轴共10 页第 1 页材料牌号ZG45 毛坯种类铸铁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 1 每台件数备注 工序号工名 序称 工序内容 车 间 工 段 设备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单件 1 锻造锻造毛胚 2 热处理退火(消除内应力) 3 车粗车左端面钻中心孔,车各圆柱面留半精车、精车余量CA6140三爪卡盘 4 车粗、精车右端面CA6140三爪卡盘 5 车粗车φ176外圆柱面倒角CA6140三爪卡盘 6 热处理调质 7 车半精车左端各圆柱面到要求 CA6140三爪卡盘 8 车精车左端台阶到要求并倒角CA6140三爪卡盘 9 车钻φ50的底孔,扩φ80、φ104孔留镗孔余量CA6140三爪卡盘 10 镗镗φ80孔到要求,倒角CA6140三爪卡盘 11 车倒角CA6140三爪卡盘 12 铣铣φ50钻、扩、铰φ20到要求YB-211专用夹具 13 铣铣键槽C5116分度头 14 去毛刺去除全部毛刺钳工台 15 终检按零件图样要求全面检查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胡坤玮 标 记 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粗和半精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输出轴零件名称输出轴共10 页第 2 页 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 10 粗半精车ZG45 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 铸铁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 CA6140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01 粗铣N面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分) 准终单件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r/min m/min mm/r mm 机动辅助 1 装夹 2 粗车左端面CA6140110 45.6 0.65 1.5 1 0.13 3 打中心孔CA6140110 45.6 1.3 1.5 1 0.13 4 粗车Φ75、Φ65、Φ60、Φ55CA6140110 45.60.6 5 1.5 1 0.13 5 6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胡坤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