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及MATLAB程序知识讲解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及MATLAB程序知识讲解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及MATLAB程序知识讲解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及MATLAB程序知识讲解

实验二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及M A T L A B程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时域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理解频率域采样定理,掌握频率域采样点数的选取原则

二 实验原理

1 时域采样定理

对模拟信号()a x t 以T 进行时域等间隔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

?()a X j Ω会以采样角频率2()s s T

πΩΩ=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公式为: 1??()[()]()a a a s n X j FT x t X j jn T +∞=-∞

Ω==Ω-Ω∑ 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容易,下面导出另外一个公式。

理想采样信号?()a x

t 和模拟信号()a x t 之间的关系为: ?()()()a a n x

t x t t nT δ+∞

=-∞=-∑ 对上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

?()[()()()()j t j t a a a n n X j x t t nT e dt x t t nT e dt δδ+∞+∞+∞+∞-Ω-Ω-∞-∞=-∞=-∞Ω=-=-∑∑??

在上式的积分号内只有当t nT =时,才有非零值,因此:

?()()jn T a

a n X j x nT e +∞-Ω=-∞Ω=∑

上式中,在数值上()()a x nT x n =,再将T ω=Ω代入,得到:

?()()()jn j a

a T T n X j x n e X e ωωωω+∞-=Ω=Ω=-∞Ω==∑

上式说明采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可用相应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得到,只要将自变量ω用T Ω代替即可。

2 频域采样定理

对信号()x n 的频谱函数()j X e ω在[0,2π]上等间隔采样N 点,得到 2()()j k N

X k X e ωπω== 0,1,2,,1k N =-L

则有: ()[()][()]()N N N i x n IDFT X k x n iN R n +∞=-∞

==+∑

即N 点[()]IDFT X k 得到的序列就是原序列()x n 以N 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

主值序列,

因此,频率域采样要使时域不发生混叠,则频域采样点数N 必须大于等于时域离散信号的长度M (即N M ≥)。在满足频率域采样定理的条件下,()N x n 就是原序列()x n 。如果N M >,则()N x n 比原序列()x n 尾部多N M -个零点,反之,时域发生混叠,()N x n 与()x n 不等。

对比时域采样定理与频域采样定理,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两个定理具有对偶性,即“时域采样,频谱周期延拓;频域采样,时域信号周期延拓”。在数字信号处理中,都必须服从这二个定理。

三 实验内容

1 时域采样定理的验证

给定模拟信号0()sin()()t a x t Ae t u t α-=Ω,式中,A=444.128,α=,

0/rad s Ω=,其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示:

f/Hz |x a (j f )|x a (t)的幅频特性曲线

选取三种采样频率,即1s F kHz =,300Hz ,200Hz ,对()a x t 进行理想采

样,得到采

样序列:0()()sin()()nT a x n x nT Ae nT u nT α-==Ω。观测时间长度为64p T ms =。分别绘出三种采样频率得到的序列的幅频特性曲线图,并进行比较。

2 频域采样定理的验证

给定信号:1013()2714260n n x n n

n others

+≤≤??=-≤≤???,对()x n 的频谱函数()j X e ω在 [0,2π]上分别等间隔采样16点和32点,得到16()X k 和32()X k ,再分别对16()X k 和32()X k 进行IDFT ,得到16()x n 和32()x n 。分别画出()j X e ω、16()X k 和32()X k 的幅度谱,并绘图显示()x n 、16()x n 和32()x n 的波形,进行对比和分析。

四 思考题

如果序列()x n 的长度为M ,希望得到其频谱()j X e ω在[0,2π]上N 点等间隔采样,当N M <时,如何用一次最少点数的DFT 得到该频谱采样?

五 实验报告及要求

1 编写程序,实现上述要求,打印要求显示的图形

2 分析比较实验结果,简述由实验得到的主要结论

3 简要回答思考题

4 附上程序清单和有关曲线

%时域采样

Tp=128/1000;%观测时间128ms

Fs=1000; T=1/Fs; %采样频率1KHz

M=Tp*Fs;%取样点数128点

n=0:M-1;t=n*T;

A=444.128;alph=pi*50*2^0.5;omega=pi*50*2^0.5;

xnt=A*exp(-alph*t).*sin(omega*t);

Xk=T*fft(xnt,M); %M=128点FFT[xnt]

subplot(4,2,1); plot(n,xnt); xlabel('t');ylabel('xa(t)'); title('原信号波形');

k=0:M-1; wk=k/(Tp*Fs); %归一化处理

subplot(4,2,2);plot(wk,abs(Xk));title('T*FT[xa(nT)],Fs=1KHz幅频特性');

xlabel('w/\pi');ylabel('幅度(H1(jf))');

Tp=64/1000;%观测时间64ms

Fs=1000; T=1/Fs; %采样频率1KHz

M=Tp*Fs;%取样点数64点

n=0:M-1;t=n*T;

A=444.128;alph=pi*50*2^0.5;omega=pi*50*2^0.5;

xnt=A*exp(-alph*t).*sin(omega*t);

Xk=T*fft(xnt,M); %M=64点FFT[xnt]

subplot(4,2,3); stem(n,xnt,'.'); xlabel('n');ylabel('xa(nT)'); title('Fs=1KHz采样序列');

k=0:M-1; wk=k/(Tp*Fs);

subplot(4,2,4);plot(wk,abs(Xk));title('T*FT[xa(nT)],Fs=1KHz幅频特性');

xlabel('w/\pi');ylabel('幅度(H1(jf))');

Fs=300;T=1/Fs; M=Tp*Fs;n=0:M-1;t=n*T;

A=444.128;alph=pi*50*2^0.5;omega=pi*50*2^0.5;

xnt=A*exp(-alph*t).*sin(omega*t);

Xk=T*fft(xnt,M);

subplot(4,2,5); stem(n,xnt,'.'); xlabel('n');ylabel('x2(n)'); title('Fs=300Hz采样序列');

k=0:M-1; wk=k/(Tp*Fs);

subplot(4,2,6);plot(wk,abs(Xk));title('T*FT[xa(nT)],Fs=300Hz幅频特性');

xlabel('w/\pi');ylabel('(H2(jf))');

Fs=200;T=1/Fs; M=Tp*Fs;n=0:M-1;t=n*T;

A=444.128;alph=pi*50*2^0.5;omega=pi*50*2^0.5;

xnt=A*exp(-alph*t).*sin(omega*t);

Xk=T*fft(xnt,M);

subplot(4,2,7); stem(n,xnt,'.'); xlabel('n');ylabel('x3(n)'); title('Fs=200Hz采样序列');

k=0:M-1; wk=k/(Tp*Fs);

subplot(4,2,8);plot(wk,abs(Xk));title('T*FT[xa(nT)],Fs=200Hz幅频特性');

xlabel('w/\pi');ylabel('(H3(jf))');

%频域采样

M=27;N=32;n=0:M;

xn=(n>=0&n<=13).*(n+1)+(n>=14&n<=26).*(27-n); %产生x(n)

Xk=fft(xn,1024); %1024点FFT[x(n)]

X32k=fft(xn,32); %32点FFT[x(n)]

x32n=ifft(X32k); %32点IFFT[X32(k)]得到x32(n) X16k=X32k(1:2:N); %隔点抽取X32(k)得到X16(k)

x16n=ifft(X16k,N/2); %16点IFFT[X16(k)]得到x16(n)

k=0:1023;

wk=2*k/1024; %连续频谱图的横坐标取值

subplot(3,2,1); plot(wk,abs(Xk)); title('FT[x(n)]');

xlabel('\omega/\pi');ylabel('|X(e^j^\omega)|');axis([0,1,0,200]);

subplot(3,2,2); stem(n,xn,'.'); title('三角波序列x(n)');

xlabel('n');ylabel('x(n)');axis([0,32,0,20])

k=0:N/2-1; %离散频谱图的横坐标取值

subplot(3,2,3);stem(k,abs(X16k),'.');title('16点频域采样');

xlabel('k');ylabel('|X_1_6(k)|');axis([0,8,0,200])

n1=0:N/2-1;

subplot(3,2,4);stem(n1,x16n,'.');title('16IDFT[X_1_6(k)]');

xlabel('n');ylabel('x_1_6(n)');axis([0,32,0,20])

k=0:N-1; %离散频谱图的横坐标取值

subplot(3,2,5);stem(k,abs(X32k),'.');title('32点频域采样');

xlabel('k');ylabel('|X_3_2(k)|');axis([0,16,0,200])

n1=0:N-1;

subplot(3,2,6);stem(n1,x32n,'.');title('32IDFT[X_3_2(k)]');

xlabel('n');ylabel('x_3_2(n)');axis([0,32,0,20])

MATLAB实验报告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 实 验 报 告 专业及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伟 学号:1107050322 日期 2013年6月20日

实验一 MATLAB 的基本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MATALB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点,熟悉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 2.掌握变量、函数等有关概念,掌握M 文件的创建、保存、打开的方法,初步具备将一般数学问题转化为对应计算机模型处理的能力; 3.掌握二维图形绘制的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实现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二】 MATLAB 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基本掌握以下的基础知识: 一. MATLAB 简介 二. MATLAB 的启动和退出 三. MATLAB 使用界面简介 四. 帮助信息的获取 五. MATLAB 的数值计算功能 六. 程序流程控制 七. M 文件 八. 函数文件 九. MATLAB 的可视化 【三】上机练习 1. 仔细预习第二部分内容,关于MATLAB 的基础知识。 2. 熟悉MATLAB 环境,将第二部分所有的例子在计算机上练习一遍 3. 已知矩阵???? ??????=??????????=123456789,987654321B A 。求A*B ,A .* B ,比较二者结果是否相同。并利用MATLAB 的内部函数求矩阵A 的大小、元素和、长度以 及最大值。 程序代码: >> A=[1 2 3;4 5 6;7 8 9]; >> B=[9 8 7;6 5 4;3 2 1]; >> A*B ans =

30 24 18 84 69 54 138 114 90 >> A.*B ans = 9 16 21 24 25 24 21 16 9 两者结果不同 >> [m,n]=size(A) m = 3 n = 3 >> b=sum(A) b = 12 15 18 >> a=length(A) a = 3 >>max(A) ans =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报告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学校:西南大学 班级:通信工程班 一、实验目的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就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二、实验原理 时域采样定理的要点就是采样频率s Ω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 才 能使采样信号的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 频域采样定理的要点就是: a) 对信号x(n)的频谱函数X(e j ω)在[0,2π]上等间隔采样N 点,得到 2()() , 0,1,2,,1j N k N X k X e k N ωπω===- 则N 点IDFT[()N X k ]得到的序列就就是原序列x(n)以N 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主值区序列,公式为 ()IDFT[()][ ()]()N N N N i x n X k x n iN R n ∞=-∞==+∑ b) 由上式可知,频域采样点数N 必须大于等于时域离散信号的长度M(即N ≥M),才能使时域不产生混叠,则N 点IDFT[()N X k ]得到的序列()N x n 就就是原序列x(n),即()N x n =x(n)。如果N>M,()N x n 比原序列尾部多N-M 个零点;如果N

matlab验证时域采样定理

目录 第1章摘要 (1) 第2章基本原理 (2) 第3章实验步骤.....................................................................5第4章 MATLAB实现编程 (5) 第5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8) 5、1程序分析………………………………………………………………8 5、2信号得波形及幅度频谱 (8) 5、3 结果分析 (9) 第6章总结...........................................................................12参考文献 (13)

第1章摘要 一、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就是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得理论与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就是信号处理得子集. 数字信号处理得目得就是对真实世界得连续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或滤波。因此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之前需要将信号从模拟域转换到数字域,这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实现。而数字信号处理得输出经常也要变换到模拟域,这就是通过数模转换器实现得。 数字信号处理得算法需要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设备具有灵活、精确、抗干扰强、设备尺寸小、造价低、速度快等突出优点,这些都就是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与设备所无法比拟得。 数字信号处理得核心算法就是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就是DFT使信号在数字域与频域都实现了离散化,从而可以用通用计算机处理离散信号。而使数字信号处理从理论走向实用得就是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FT得出现大大减少了DFT得运算量,使实时得数字信号处理成为可能、极大促进了该学科得发展。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数字计算机得飞速发展,加之从60年代末以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得成熟与完善,用数字方法来处理信号,即数字信号处理,已逐渐取代模拟信号处理。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世界得到来,数字信号处理已成为一门极其重要得学科与技术领域. 二、实验目得 本次课程设计应用MATLAB验证时域采样定理。了解MATLAB软件,学习应用MATLAB软件得仿真技术。它主要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得灵活运用,以及一些关键命令得掌握,理解,分析等.初步掌握线性系统得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加深理解时域采样定理得概念,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得方

MATLAB全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Matlab 基础知识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 6月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熟悉Matlab这一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基本操作。 2.掌握Matlab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 3.了解Matlab常用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 4.掌握Matlab工作方式和M文件的相关知识。 5.学会Matlab中矩阵和数组的运算。 二、【实验任务】 P16 第4题 编写函数文件,计算 1! n k k = ∑,并求出当k=20时表达式的值。P27第2题 矩阵A= 123 456 789 ?? ?? ?? ?? ?? ,B= 468 556 322 ?? ?? ?? ?? ?? ,计算A*B,A.*B,并比较两者的区别。 P27第3题 已知矩阵A= 52 91 ?? ?? ?? ,B= 12 92 ?? ?? ?? ,做简单的关系运算A>B,A==B,AB)。 P34 第1题 用 111 1 4357 π =-+-+……公式求π的近似值,直到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6 10为止。 三、【实验程序】 P16 第4题 function sum=jiecheng(n) sum=0; y=1; for k=1:n for i=1:k y=y*i; end sum=sum+y; end sum P27第2题 >>A=[1 2 3;4 5 6;7 8 9] >>B=[4 6 8;5 5 6;3 2 2] >>A*B

P27第3题 >> A=[5 2;9 1];B=[1 2;9 2]; >>A>B >>A==B >>A> (A==B)&(A> (A==B)&(A>B) P34 第1题 t=1; pi=0; n=1; s=1; while abs(t)>=1e-6 pi=pi+t; n=n+2; s=-s; t=s/n; end pi=4*pi; 四、【实验结果】 P16 第4题 P27第2题

实验3-采样的时频域分析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学 号:2010103080 指导教师: 一、实验室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采样的时域及频域分析 三、实验原理: 1、采样的概念:采样是将连续信号变化为离散信号的过程。 1. A 、理想采样:即将被采样信号与周期脉冲信号相乘 B 、实际采样:将被采样信号与周期门信号相乘,当周期门信号的宽度很小,可近似为周期脉冲串。 根据傅里叶变换性质 00 0()() ()() ??()()()()()()(()) FT FT a a T n n FT a a T a T a a n n x t X j T j x t x t T x nT t nT X j X j n ωδωδδδω=+∞ =+∞=-∞ =-∞ ←?→Ω←?→Ω==-←?→Ω=Ω-Ω∑ ∑ 式中T 代表采样间隔,01T Ω= ) (t T δ^ ()T p t ^)t

由上式可知:采样后信号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以0Ω为周期的搬移叠加 结论:时域离散化,频域周期化;频谱周期化可能造成频谱混迭。 C 、低通采样和Nyquist 采样定理 设()()a a x t X j ?Ω且()0,2a M M X j f πΩ=Ω>Ω=当, 即为带限信号。则当采样频率满足2/22s M M f f π≥Ω=时,可以从采样后的 ^ ()()()a a s s n x t x n T t n T δ∞ =-∞ = -∑ 信号无失真地恢复()a x t 。称2M f 为奈奎斯特频率, 12 N M T f =为奈奎斯特间隔。 注意: 实际应用中,被采信号的频谱是未知的,可以在ADC 前加一个滤波器(防混迭滤波器)。 2、低通采样中的临界采样、欠采样、过采样的时域及频域变化情况。 低通采样中的临界采样是指在低通采样时采样频率2s M f f = 低通采样中的欠采样是指在低通采样时采样频率2s M f f ≤ 低通采样中的欠采样是指在低通采样时采样频率2s M f f ≥ 设一带限信号的频谱如下: )() a G j Ω0 m -ΩΩ m Ω

时域抽样与频域抽样

实验三时域抽样与频域抽样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化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和物理概念,掌握时域抽样定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基本内容。 2.加深对时域取样后信号频谱变化的认识。掌握由抽样序列重建原连续信号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理解其工程概念。 3.加深理解频谱离散化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和物理概念,掌握频域抽样定理的基本内容。 二、实验原理 1.时域抽样。 时域抽样定理给出了连续信号抽样过程中信号不失真的约束条件:信号抽样频率f s 大于等于2倍的信号最高频率f m,即f s≥ 2f m。时域抽样先把连续信号x(t)变成适合数字系统处理的离散信号x[k];然后根据抽样后的离散信号x[k]恢复原始连续时间信号x(t)完成信号重建。信号时域抽样(离散化)导致信号频谱的周期化,因此需要足够的抽样频率保证各周期之间不发生混叠;否则频谱的混叠将会造成信号失真,使原始时域信号无法准确恢复。 2.频域抽样。 非周期离散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周期谱,计算机在分析离散信号的频谱时,必须将其连续频谱离散化。频域抽样定理给出了连续频谱抽样过程中信号不失真的约束条件:频域采样点数N 大于等于序列长度M,即N≥M。频域抽样把非周期离散信号x(n)的连续谱X(e jω)变成适合数字系统处理的离散谱X(k);要求可由频域采样序列X(k)变换到时域后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信号x(n)。

三、实验内容 1.已知模拟信号,分别以T s =0.01s 、0.05s 、0.1s 的采样间隔采样得到x (n )。 (1)当T=0.01s 时,采样得到x(n),所用程序为: %产生连续信号x (t ) t=0:0.001:1; x=sin(20*pi*t); subplot(4,1,1) plot(t,x,'r') hold on title('原信号及抽样信号') %信号最高频率fm 为10 Hz %按100 Hz 抽样得到序列 fs=100; n=0:1/fs:1; y=sin(20*pi*n); subplot(4,1,2) stem(n,y) 对应的图形为: ()sin(20),01a x t t t =π≤≤

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仿真课程设计

目录 1、摘要 (1) 2、正文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原理 (2) (1)、MTLAB简介 (2) (2)、连续时间信号 (2) (3)、采样定理 (3) (4)、信号重构 (5) 2.3、信号采样和恢复的程序 (5) (1)设计连续信号 (6) (2)设计连续信号的频谱 (7) (3)设计采样信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计采样信号的频谱图 (9) (5)设计低通滤波器 (10) (6)恢复原信号 (12) 3、总结和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参考文献 (15) 1.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使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采样和重构仿真,了解MATLAB软件,学习使用MATLAB软件的仿真技术。它主要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一些关键命令的掌握,理解,分析等。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加深理解采样和重构的概念,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和掌握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采用和重构的方法。计算在临界采样、过采样、欠采样三种不同条件下重构信号的误差,并由此总结采样频率对信号重构误差的影响。 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 掌握利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增加对仿真软件MATLAB的感性认识,学会该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利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采用和重构的方法,加深理解采样和重构的概念。 3 . 初步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4. 学习MATLAB中信号表示的基本方法及绘图函数的调用,实现对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可视化表示,加深对各种电信号的理解。 5. 加深理解采样对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影响;验证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信号和系统的分析方法。 6. 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信号恢复的必要性;掌握对连续信号在时域的采样和重构的方法。

频域采样定理

频域采样定理 (2)频域采样理论的验证。 给定信号如下: ?? ???≤≤-≤≤+=其它02614271301)(n n n n n x 编写程序分别对频谱函数()FT[()]j X e x n ω=在区间]2,0[π上等间隔采样32 和16点,得到)()(1632k X k X 和: 32232()() , 0,1,2,31j k X k X e k ωπω=== 16216()() , 0,1,2,15 j k X k X e k ωπω=== 再分别对)()(1632k X k X 和进行32点和16点IFFT ,得到)()(1632n x n x 和: 323232()I F F T [()] , 0,1,2,,31 x n X k n == 161616()I F F T [()] , 0,1,2,,15x n X k n == 分别画出()j X e ω、)()(1632k X k X 和的幅度谱,并绘图显示x (n)、)()(1632n x n x 和的波形, 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总结频域采样理论。 提示:频域采样用以下方法容易变程序实现。 ① 直接调用MATLAB 函数fft 计算3232()FFT[()]X k x n =就得到()j X e ω 在]2,0[π的32点频率域采样 ② 抽取32()X k 的偶数点即可得到()j X e ω在]2,0[π的16点频率域采样16()X k ,即1632()(2) , 0,1,2,,15X k X k k == 。 ○ 3 当然也可以按照频域采样理论,先将信号x (n)以16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取其主值区(16点),再对其进行16点DFT(FFT),得到的就是()j X e ω 在]2,0[π的16点频率域采样16()X k 。 2 频域采样理论的验证程序清单 %频域采样理论验证程序exp2b.m M=27;N=32;n=0:M; %产生M 长三角波序列x(n)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二-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

实验二-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 一、实验目的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1、时域采样定理的要点: a)对模拟信号)(t x a 以间隔T 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Ωj X 是原模拟信号频谱()a X j Ω以采样角频率s Ω(T s /2π=Ω)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 b)采样频率s Ω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才能使采样信号的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下面我们导出另外一个公式,以便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 2、频域采样定理的要点: a)对信号x(n)的频谱函数X(ej ω)在[0,2π]上等间隔采样N 点 则N 点IDFT[()N X k ]得到的序列就是原序列x(n)以N 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主值区序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时域采样理论的验证 程序: clear;clc A=444.128;a=50*sqrt(2)*pi;w0=50*sqrt(2)*pi; Tp=50/1000;F1=1000;F2=300;F3=200; T1=1/F1;T2=1/F2;T3=1/F3; n1=0:Tp*F1-1;n2=0:Tp*F2-1;n3=0:Tp*F3-1; x1=A*exp(-a*n1*T1).*sin(w0*n1*T1); x2=A*exp(-a*n2*T2).*sin(w0*n2*T2); x3=A*exp(-a*n3*T3).*sin(w0*n3*T3); f1=fft(x1,length(n1)); f2=fft(x2,length(n2)); % f3=fft(x3,length(n3)); % k1=0:length(f1)-1; fk1=k1/Tp; %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定理验证

实验4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定理验证 一 一、实验目的 1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时域采样定理的要点是: (a)对模拟信号)(t x a 以间隔T 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Ωj X 是原模拟信号频谱()a X j Ω以采样角频率s Ω(T s /2π=Ω)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公 式为: )](?[)(?t x FT j X a a =Ω )(1∑∞ -∞ =Ω-Ω=n s a jn j X T (b )采样频率s Ω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才能使采样信号的 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 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下面我们导出另外一个公式,以便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 理想采样信号)(?t x a 和模拟信号)(t x a 之间的关系为: ∑∞ -∞ =-=n a a nT t t x t x )()()(?δ 对上式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 dt e nT t t x j X t j n a a Ω-∞∞ -∞ -∞ =?∑ -=Ω])()([)(?δ dt e nT t t x t j n a Ω-∞ -∞ =∞ ∞ -∑? -)()( δ= 在上式的积分号内只有当nT t =时,才有非零值,因此: 课程名称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 实 验 报 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 -∞ =Ω-=Ωn nT j a a e nT x j X )()(? 上式中,在数值上)(nT x a =)(n x ,再将T Ω=ω代入,得到: ∑ ∞ -∞ =-=Ωn n j a e n x j X ω)()(? 上式的右边就是序列的傅立叶变换)(ωj e X ,即 T j a e X j X Ω==Ωωω)()(? 上式说明理想采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可用相应的采样序列的傅立叶变换得到,只要将自变 量ω用T Ω代替即可。 频域采样定理的要点是: a) 对信号x(n)的频谱函数X(e j ω )在[0,2π]上等间隔采样N 点,得到 2()() , 0,1,2,,1j N k N X k X e k N ωπω===- 则N 点IDFT[()N X k ]得到的序列就是原序列x(n)以N 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主值区序列,公式为: ()IDFT[()][ ()]()N N N N i x n X k x n iN R n ∞ =-∞ ==+∑ (b)由上式可知,频域采样点数N 必须大于等于时域离散信号的长度M(即N ≥M),才能使时域不产生混叠,则N 点IDFT[()N X k ]得到的序列()N x n 就是原序列x(n),即()N x n =x(n)。如果N>M ,()N x n 比原序列尾部多N-M 个零点;如果N

matlab验证时域采样定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采样定理 实验时间: 201211日年12月 指导老师:应娜 学院:计算机学院 级:班 学号: 姓名: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MATLAB验证低通抽样定理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抽样定理的工作原理。 2、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对抽样定理的验证,加深抽样定理的理解。同时训练应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MATLAB软件,学习应用MATLAB软件的仿真技术。它主要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一些关键命令的掌握,理解,分析等。 4、计算在临界采样、过采样、欠采样三种不同条件下恢复信号的误差,并由此总结采样频率对信号恢复产生误差的影响,从而验证时域采样定理。 三、实验步骤 1、画出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波形及其幅频特性曲线,信号为 f(x)=sin(2*pi*80*t)+ cos(2*pi*30*t); 2、对信号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序列,画出采样频率分别为80Hz,110 Hz,140 Hz时的采样序列波形; 3、对不同采样频率下的采样序列进行频谱分析,绘制其幅频曲线,对比各频率下采样序列和的幅频曲线有无差别。 4、对信号进行谱分析,观察与3中结果有无差别。 5、由采样序列恢复出连续时间信号,画出其时域波形,对比与原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波形。 四、数据分析 (1)部分程序分析: f=[fs0*k2/m2,fs0*k1/m1]; %设置原信号的频率数组 axis([min(t),max(t),min(fx1),max(fx1)]) %画原信号幅度频谱 f1=[fs*k2/m2,fs*k1/m1]; %设置采样信号的频率数组 fz=eval(fy); %获取采样序列 FZ=fz*exp(-j*[1:length(fz)]'*w); %采样信号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TMN=ones(length(n),1)*t-n'*T*ones(1,length(t)); 由采样信号恢复原信号fh=fz*sinc(fs*TMN); %. (2)原信号的波形与幅度频谱:

MATLAB实验报告材料(1-4)

信号与系统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软件并会简单的使用运算和简单二维图的绘制。 2.学会运用MATLAB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 3.观察并熟悉一些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4.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时移、反折和尺度变换。 5.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时间微分、积分运算。 6.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相加、相乘运算。 7.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的奇偶分解。 二、实验任务 将实验书中的例题和解析看懂,并在MATLAB软件中练习例题,最终将作业完成。 三、实验内容 1.MATLAB软件基本运算入门。 1). 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 算数运算 向量运算:1.向量元素要用”[]”括起来,元素之间可用空格、逗号分隔生成行向量,用分号分隔生成列向量。2.x=x0:step:xn.其中x0位初始值,step表示步长或者增量,xn 为结束值。 矩阵运算:1.矩阵”[ ]”括起来;矩阵每一行的各个元素必须用”,”或者空格分开;矩阵的不同行之间必须用分号”;”或者ENTER分开。2.矩阵的加法或者减法运算是将矩阵的对应元素分别进行加法或者减法的运算。3.常用的点运算包括”.*”、”./”、”.\”、”.^”等等。 举例:计算一个函数并绘制出在对应区间上对应的值。

2).MATLAB软件的符号运算:定义符号变量的语句格式为”syms 变量名” 2.MATLAB软件简单二维图形绘制 1).函数y=f(x)关于变量x的曲线绘制用语:>>plot(x,y) 2).输出多个图像表顺序:例如m和n表示在一个窗口中显示m行n列个图像,p表 示第p个区域,表达为subplot(mnp)或者subplot(m,n,p) 3).表示输出表格横轴纵轴表达范围:axis([xmax,xmin,ymax,ymin]) 4).标上横轴纵轴的字母:xlabel(‘x’),ylabel(‘y’) 5).命名图像就在subplot写在同一行或者在下一个subplot前:title(‘……’) 6).输出:grid on 举例1: 举例2: 3.matlab程序流程控制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二: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一、实验目的: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时域采样定理的要点: 1)对模拟信号)(t x a 以间隔T 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 )(?Ωj X 是原模拟信号频谱()a X j Ω以采样角频率s Ω(T s /2π=Ω)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公式为: )](?[)(?t x FT j X a a =Ω )(1∑∞ -∞ =Ω-Ω=n s a jn j X T 2)采样频率s Ω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才能使采样信号的 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 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下面我们导出另外一个公式,以便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 理想采样信号)(?t x a 和模拟信号)(t x a 之间的关系为 ∑∞ -∞=-=n a a nT t t x t x )()()(?δ 对上式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 dt e nT t t x j X t j n a a Ω-∞∞ -∞ -∞=?∑-=Ω])()([)(?δ

dt e nT t t x t j n a Ω-∞ -∞ =∞ ∞ -∑ ? -)()( δ= 在上式的积分号只有当nT t =时,才有非零值,因此 ∑∞ -∞ =Ω-=Ωn nT j a a e nT x j X )()(? 上式中,在数值上)(nT x a =)(n x ,再将T Ω=ω代入,得到: ∑∞ -∞ =-=Ωn n j a e n x j X ω)()(? 上式的右边就是序列的傅立叶变换)(ωj e X ,即 T j a e X j X Ω==Ωωω)()(? 上式说明理想采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可用相应的采样序列的傅立叶变换得到,只 要将自变量ω用T Ω代替即可。 2、频域采样定理的要点: a) 对信号x(n)的频谱函数X(e j ω)在[0,2π]上等间隔采样N 点,得到 2()() , 0,1,2,,1j N k N X k X e k N ωπω===- 则N 点IDFT[()N X k ]得到的序列就是原序列x(n)以N 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主值区序列,公式为: ()IDFT[()][()]()N N N N i x n X k x n iN R n ∞ =-∞==+∑ b) 由上式可知,频域采样点数N 必须大于等于时域离散信号的长度M(即N ≥M),才能使时域不产生混叠,则N 点IDFT[()N X k ]得到的序列()N x n 就是原序列x(n),即()N x n =x(n)。如果N>M ,()N x n 比原序列尾部多N-M 零点;如果N

带通采样定理

3.1.3 带通抽样定理 实际中遇到的许多信号是带通型信号,这种信号的带宽往往远小于信号中心频率。若带通信号的上截止频率为,下截止频率为,这时并不需要抽样频率高于两倍上截止频率,可按照带通抽样定理确定抽样频率。 [定理3-2] 带通抽样定理:一个频带限制在内的时间连续信号,信号带宽,令,这里为不大于的最大正整数。如果抽样频率满足条件 , (3.1-9) 则可以由抽样序列无失真的重建原始信号。 对信号以频率抽样后,得到的采样信号的频谱是的频谱经过周期延拓而成,延拓周期为,如图3-3所示。为了能够由抽样序列无失真的重建原始信号,必须选择合适的延拓周期(也就是选择采样频率),使得位于和的频带分量不会和延拓分量出现混叠,这样使用带通滤波器就可以由采样序列重建原始信号。 由于正负频率分量的对称性,我们仅考虑的频带分量不会出现混叠的条件。 在抽样信号的频谱中,在频带的两边,有着两个延拓频谱分量:和。为了避免混叠,延拓后的频带分量应满足 (3.1-10) (3.1-11) 综合式(3.1-10)和式(3.1-11)并整理得到 (3.1-12) 这里是大于等于零的一个正数。如果取零,则上述条件化为 (3.1-13) 这时实际上是把带通信号看作低通信号进行采样。 取得越大,则符合式(3.1-12)的采样频率会越低。但是有一个上限,因为,而为了避免混叠,延拓周期要大于两倍的信号带宽,即。 因此 (3.1-14) 由于为不大于的最大正整数,因此不大于的最大正整数为,故有 综上所述,要无失真的恢复原始信号,采样频率应满足 , (3.1-15)H f L f H f ),(H L f f )(t x L H f f B -=N B f M H -=/N B f H /s f m f f m f L s H 212≤≤+10-≤≤N m )(t x )(t x s f )(s nT x )(t x s f )(t x ),(H L f f ),(L H f f --),(H L f f ),(H L f f ),(s L s H mf f mf f +-+-))1(,)1((s L s H f m f f m f ++-++-L s L f mf f ≤+-H s H f f m f ≥++-)1(m f f m f L s H 212≤≤+m m H s f f 2≥m m m f f L s 2≤B f s 2≥B f B f f f m L L s L =≤≤222N B f H /B f L /1-N 10-≤≤N m )(t x s f m f f m f L s H 212≤≤+10-≤≤N m

Matlab环境下采样定理的验证

学号1170010 5 天津城建大学 数字信号处理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1月3日

天津城建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11电信1班 班级 编写1.2. 3.4.5.32点和16 点,得到3216()()X k X k 和,再分别对3216()()X k X k 和进行32点和16点IFFT 得到3216()()x n x n 和,分别画出()j X e ω ,3216()()X k X k 和的频谱图,并画出x(n),3216()()x n x n 和的波形,进行对比。 三.课程设计要求 1. 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 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要求见《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工作规范》附表1 3. 课程设计的说明书要求简洁、通顺,计算正确,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4. 运行程序,观察并保存程序运行结果,能够对运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

5.课设说明书要求: 1)说明题目的设计原理和思路、采用方法及程序。 2)详细说明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并给程序加注释。 3)给出程序运行结果,并对其进行说明和分析。 指导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2013年12 月19日

目录 第1章数字信号处理介绍 (1) 1.1 背景知识 (1) 1.2 MATLAB软件介绍 (1) 第2章设计目的及要求 (2) 2.1 设计目的 (2) 2.2 设计要求 (2) 第3章设计原理 (3) 3.1整体设计原理 (3) 3.2时域采样定理 (3) 3.2.1时域采样定理公式的推导 (3) 3 4 4第4 5 5第5 6 8 8 8总结 附录

matlab实验心得体会.doc

matlab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matlab实验心得总结 通过《matlab仿真》实验使我学习掌握了许多知识。首先是对matlab 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次是对matlab的更多操作和命令的使用有了更高的掌握,最重要的事对matlab的处理能力有了一个更高的飞跃尤其是对相关函数的使用及相关问题的处理。 就对matlab相关的命令操作而言,通过这次实验的亲身操作和实践,学习掌握了许多原本不知道的或者不太熟悉的命令。比如说相关m文件的建立,画图用到的标注,配色,坐标控制,同一张图里画几幅不同的图像,相关参数的设置以及相关函数的调用格式等等。就拿建立一个数学方程而言,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达到所需要的要求和结果,而且还可以在不同的窗口建立不同的函数而达到相同的效果,比如说可以再命令窗口和m文件中通过不同的命令设置的到相同的所需的效果图。而自己对于矩阵及闭环传递函数的建立原本所掌握的知识几乎为零,而通过这次实验使我彻底的掌握了相关的命令操作和处理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建立函数和参数来达到目标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编程达到更快更方便,更简洁的效果。就拿可视化编程而言原本根本就只是听说而已罢了,从来就没有亲身去尝试过,然而现在自己却可以和容易的通过搭建不同功能木块来实现相关的函数及功能。这些在原本根本就不敢相信,然而通过《matlab仿真》的学习和实验亲身操作这些原本看似不可能的操作在此就变的轻而易举的事了。

再此我不得不题到的事指导老师教我们怎么去搭建构造相关闭环传递函数的实验,这个实验几乎在我们的这次实验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在后面的几个大一点的实验中几乎都是涉及这个方面的内容,我现在想说的事怎么去搭建相关的函数和功能模块对我们来说几乎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就拿怎么去对模块功能的实现以及分析确实是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同一个模块分析其对应的不同的参数分析图的建立去分析和解释其对应的相关功能和技术指标和性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可能只需要建立相关的模块和功能就说自己掌握了所有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真正的技术和知识是怎么去分析和解释相关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参数才是重中之重。就此而言,我坦诚的说自己所掌握的还是十分的有限的,但是老师给我们介绍的相关方法和技巧还是十分有效果的,如果自己真的想在这方面有什么建树对自己以后的要求还是需要更改的要求的,万不可以就此止步不前,自命不凡,我们还需掌握和了解还有许多许多,我们真正所掌握的只是皮毛,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得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汲取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万不可自以为傲,裹足不前,matlab真的是个非常强大和有用的工具我们真正的能把它学懂学透的话还是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和努力的。然而,不是说兴趣才是最大的老师嘛,我也相信,只要你自己有兴趣,即使它再怎么强大和难搞,我们能做的还是非常多的,关键的就只是在于你自己的态度了。我这里想说的事,matlab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不敢说自己多么喜欢它,但是兴趣确实蛮高的,所以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matlab将成为我非常有用的帮忙工具和好伙伴,也许这要说有点太草率了,但是我觉得对它的评价怎么也不会让每一个接触

实验一 MATLAB验证抽样定理

实验一MATLAB验证抽样定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工作原理。 2、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对时域抽样定理的验证,加深抽样定理的理解。同时训练应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现代通信原理》中有关PCM的章节; 2、复习《现代通信原理》中有关ADPCM的章节;; 3、认真阅读本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 4、预习附录中的杂音计,失真度仪的使用。 三、实验环境 PC电脑,MA TLAB软件 四、实验原理 1、概述 脉冲编码(PCM)技术已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十多年来,由于超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PCM通信设备在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功耗、简化调试以及方便维护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进。目前,数字电话终端机的关键部件,如编译码器(Codec)和话路滤波器等都实现了集成化。本实验是以这些产品编排的PCM编译码系统实验,以期让实验者了解通信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新技术。 PCM数字电话终端机的构成原理如图3-1所示。实验只包括虚线框内的部分,故名PCM 编译码实验。

混合装置 Voice 发滤波器 波器 收滤编 码器 器 码译 分路 路 合发 收 图3-1 PCM 数字电话终端机的结构示意图 ADPCM 是在DPCM 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DPCM 的工作原理请参阅教材有关章节。它在实现上采用预测基数减少量化编码器输入信号多余度,将差值信号编码以提高效率、降低编码信号速率,这广泛应用于语音和图像信号数字化。ADPCM 中的量化器与预测器均采用自适应方式,即量化器与预测器的参数能根据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自适应于最佳式接近于最佳参数状态。通常,人们把低于64Kbps 数码率的语音编码方法称为语音压缩编码技术,语音压缩编码方法很多,ADPCM 是语音压缩编码种复杂程度较低的一种方法。它能在32Kbps 数码率上达到符合64Kbps 数码率的语音质量要求,也就是符合长途电话的质量要求。 2、 实验原理 (1) PCM 编译码原理 PCM 编译码系统由定时部分和PCM 编译码器构成,如图3-2所示 图3-2 PCM 调制原理框图 PCM 主要包括抽样、量化与编码三个过程。抽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 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离散的数字信号;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形成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国际标准化的PCM 码组(电话语音)是用八位码组代表一个抽样值。编码后的PCM 码组,经数字信道传输,在接收端,用二进制码组重建模拟信号,在解调过程中,一般采用抽样保持电路。预滤波是为了把原始语音信号的频带限制在300Hz ~3400Hz 左右,所以预滤波会引入一定的频带失真。 在整个PCM 系统中,重建信号的失真主要来源于量化以及信道传输误码。通常,用信

MATLAB课程设计实验体会

课程设计实验体会 学生姓名:李祥胜 学生学号:20120704 专业班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miss Chen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MATLAB学期实验总结

MATLAB概念及介绍 MATLAB是matrix&laboratory两个词的组合,意为矩阵工厂(矩阵实验室)。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集成环境主要包括五个部分:MATLAB语言、MATLAB工作环境、句柄图形、MATLAB数学函数库和数学建模、小波分析、MATLAB API(App 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MATLAB语言是以数组为基本数据单位,包括控制流程语句、函数、数据结构、输人输出及面向对象等特点的高级语言。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在进入虚拟实验环境后,不需要书写代码,只需使用鼠标拖动库中的功能模块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再按照实验要求修改各元器件的参数。通过虚拟实验环境建立实验仿真电路模型,可使一些枯燥的电路变得有趣味,复杂的波形变得形象生动,使得各种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比较直观地呈现。 1.1、MATLAB语言特点及优势 1.1.1、语言特点 MATLAB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语言,利用其丰富的函数资源,使编程人员从繁琐的程序代码中解放出来。MATLAB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洁。MATLAB用更直观的、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代码,代替了C和FORTRAN语言的冗长代码。MATLAB 给用户带来的是最直观、最简洁的程序开发环境。以下简单介绍一下MATLAB的主要特点。 (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库函数极其丰富。MATLAB程序书写形式自由,利用其丰富的库函数避开繁杂的子程序编程任务,压缩了一切不必要的编程工作。由于库函数都由本领域的专家编写,用户不必担心函数的可靠性。 (2)运算符丰富。由于MATLAB是用C语言编写的,MATLAB提供了和C语言几乎一样多的运算符,灵活使用MATLAB的运算符将使程序变得极为简短,具体运算符见附表。 (3)MATLAB既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如for循环、while循环、break语句和if语句),又有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 (4)语法限制不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例如,在MATLAB里,用户无需对矩阵预定义就可使用。 (5)程序的可移植性很好,基本上不做修改就可以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