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考前1000题(10)

教育学考前1000题(10)

教育学考前1000题(10)
教育学考前1000题(10)

教育学考前1000题(10)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法制

B.充足的教育经费保障

C.开放

D.创新

2.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A.晏阳初

B.梁漱溟

C.黄炎培

D.陶行知

3.强调在教育内容中应大力安排古典文化作品的教育流派是()

A.实用主义

B.永恒主义

C.自然主义

D.结构主义

4.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雄辩术原理》

5.“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这句话反映了()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

B.现代社会

C.封建社会

D.古代社会

6.在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时,()提出“庶-富-教”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7.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

8.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来自()。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9.下列观点不能体现教育平等观念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10.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倡问难与距师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的教育家是()

A.墨翟

B.孟轲

C.王充

D.韩愈

11..关于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确的是()

A.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B.择校问题无关教育公平,他是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内的必然体现

C.教育质量的提升要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

D.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现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里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3.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

A.遗传性

B.自然性

C.目的性

D.获得性

14.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

B.归纳法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1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6.“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17.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A.阶级性

B.等级性

C.传统性

D.垄断性

18.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的是()

A.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B.教育公平

C.慕课

D.普及义务教育

19.“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0.“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社会发展功能

D.隐性功能

21.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校舍、教师、学生

B.设施、师资、教材

C.教师、学生、教材

D.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

22.教育要传授受教育者“何以为生”的本领,这属于教育的()

A.个体享用功能

B.个体谋生功能

C.个体社会化功能

D.个体职业意识功能

2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是()

A.文化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

D.制度教育学

24.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25.第一个提出义务教育的是()

A.马丁·路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26.下列不属于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的是()。

A.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B.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C.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D.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疾,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8.“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教育准备生活说

B.教育适应生活说

C.教育超越生活说

D.教育改造生活说

29.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A.自然性与社会性

B.受动性与能动性

C.共性与个性

D.方向性与现实性

30.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31.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是()

A.素质教育

B.愉快教育

C.生本教育

D.生存教育

32.主张“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观点的当代教育思潮是()

A.继续教育

B.终身教育

C.生涯教育

D.补偿教育

33.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完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34.“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思想的提出始于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3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法定学校系统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36.()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A.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B.使人的生存和发展充满内在的活力

C.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D.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37.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性质目的完全不同

B.共性与个性相互包含

C.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对立关系是主要,包含关系是次要

D.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包含关系是主要,对立关系是次要

38.体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1951年学制

39.“教育不应在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推崇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40.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整体性

B.基础性

C.内化性

D.综合性

41.“青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

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

42.()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A.在职教育

B.教学实践

C.校本培训

D.教学反思

43.只有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课程。这种主张认为,课程的本质是()

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学科

44.某小学根据当地太极拳具有悠久历史的现实,在该校开设了太极拳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45.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

A.1918年出版的《课程》

B.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1918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46.以下不属于拓展型课程的是()

A.文学修养

B.环境保护

C.艺术鉴赏

D.大学英语

47.“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

B.胡塞尔

C.惠勒

D.杰特

48.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49.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50.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方式

B.课堂教学

C.追求教学环节的最优化

D.学会教学、学会学习

51.主要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是()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52.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价值趋向出现的变化是()

A.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B.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C.由关注个体走向关注整体

D.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53.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从权威地位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重要性被削弱

B.教师专业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支持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C.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的意义来源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教材内容

D.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改革的主体是教育专家,与中小学教师无关

54.某校教师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从事人文社会类的课程教学,这类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导课程,能够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他所教的这类课程我们叫作()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相关课程

55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

A.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B.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C.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

D.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

56.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课程与教学不可分割

B.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的

C.教学包括课程

D.教学总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

57.要精心上课,处理好()的关系,及时把握和运用生成性课程资源,防止机械照搬教案。

A.学生与教材

B.备课与上课

C.学校与教师

D.预设与生成

58.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等步骤。

A.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B.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C.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D.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59.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60.我国学校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时间是()年。

A.1862

B.1903

C.1935

D.1949

61.不属于平时考查的方式有()

A.口头提问

B.单元测验

C.考试

D.检查书面作业

62.下列哪个教学原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匹配()

A.温故知新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63.在现行的学生学业评价中,()占主流地位。

A.测验法

B.行动观察法

C.实验法

D.评定法

64.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表现在()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B.直观性很强

C.提高了教学效率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

65.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

A.自动教学器

B.电视、电影

C.程序教学器

D.计算机辅助教学

66.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在于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67.老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不妥当的是()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要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性记忆的练习

68.探究式教学依据的理论是()

A.建构主义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暗示原理

D.巩固性学习理论

69.学习完面积的大小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所占面积的大小。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践探究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物演示法

D.实验教学法

70.教学被视为“遗憾”的艺术,教师要学会反思,反思是一种()

A.教学策略

B.思考方式

C.生活方式

D.教学方式

71.关于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属于()

A.政治教育

B.私德教育

C.思想教育

D.公德教育

72.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了德育的()

A.享用功能

B.社会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发展性功能

73.关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理解错误的是()

A.道德发展是整个认识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成熟就是道德认识发展的过程

B.社会发展对道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人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

C.前习俗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

D.后习俗水平又称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

74.()是学校的细胞,即使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A.学生社团

B.课外活动

C.校园文化

D.班级

7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76.除了街道、胡同与邻里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外,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还有社区、各种校外教育机构和()

A.学校

B.大众传播媒介

C.家庭

D.社会生活

77.学校为提升升学率,取消文化娱乐等活动,这侵犯了学生的()时间。

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D.素质教育

78..下列关于家庭教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

B.家庭教育的内容较之学校教育更生活化

C.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

D.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都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79.在课外、校外教育中,教师处于()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80.在测量调查中,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这一测量属于()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81.教育理论研究要求人们在全面了解已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预见现实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这说明教育理论研究具有()

A.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B.继承性和超前性

C.概括性和间接性

D.复杂性和抽象性

82.当今,在教学中提倡反思性教学,是古代先贤()行为在当代的延伸。

A.诲人不倦

B.反躬自省

C.教学相长

D.为人师表

83.“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是()的术语。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84.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B.探讨因果关系

C.严格控制自变量

D.简便易行

85.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有()

A.教育学、心理学

B.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

C.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

D.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和各科教学法

86.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最重要的工作是()

A.选题

B.写出论证报告

C.文献检索

D.制定课题计划

87.要想了解家长对小学生参加劳动所持的态度,最适宜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调查法

88.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89.教育研究首先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A.伦理原则

B.匿名原则

C.保密原则

D.自愿原则

90.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造成学生的被动

91.一个学生因上课迟到而被教师拒之门外(教室),教师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申诉权

92.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传授文化,而且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93.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则或原则,下列不属于教育公平内容的是( )。

A.起点公平

B.过程公平

C.资源公平

D.结果公平

94.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 )。

A.支架式教学

B.非指导性教学

C.情境教学

D.暗示教学

95.互派留学生体现的教育文化功能是()

A.传承功能

B.选择功能

C.创新功能

D.交流融合功能

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的面貌出现的教育目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97.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叫做()

A、意外事故

B、学校事故

C、学生事故

D、教育事故

9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立德树人,把______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民主法制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99.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______减负。()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100.学校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受理老师申诉的机关是()。

A、当地人民政府

B、当地人民法院

C、当地人民检察院

D、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感谢小伙伴们一直以来的陪伴~ 励志麻雀,陪你到老师!】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 育。 3制度化的教育:是从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 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它是人类教育的高 级形态。 4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5显性教育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6隐性教育功能: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7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 8价值性教育目的: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实现要 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9操作性教育目的: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 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 标。 10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1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 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 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13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1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 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16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17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2020年《高等教育学》考试398题QI[含参考答案]

2020年《高等教育学》考试398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高等教育评价应该以()为基础。 A.分数 B.调查 C.事实判断 D.价值判断 正确答案:C 知识点:教育评价的分类 2.依据实验控制程度,实验法不包括()。 A.前实验 B.准实验 C.真实验 D.小样本实验 正确答案:D 知识点: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博洛尼亚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由()参加的大学全体会议。 A.全体学生 B.全体教师 C.全体管理者 D.学生代表与教师代表 正确答案:A 知识点: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与管理 4.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校是()。 A.耶鲁大学 B.麻省理工学院 C.哈佛大学 D.普林斯顿大学 正确答案:C 知识点:俄罗斯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5.教育目的所依据的“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二是受教育者的()现实及其趋势。

B.身心素质 C.个体发展 D.文化涵养 正确答案:B 知识点:高等教育的目的的性质 6.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研究活动,即()的功能衍生出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 A.创造或创新知识 B.传递文化 C.继承文化 D.保存文化 正确答案:A 知识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7.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思想和实践正式形成的标志是()的办学思想思想及其实践。 A.斯坦福大学 B.柏林大学 C.北京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正确答案:D 知识点:大学职能的演变 8.()在我国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既保证了国家重点部门所需的人才,又改变了旧中国毕业即失业的局面。 A.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统一分配制度 D.双轨制 正确答案:C 知识点:我国高等学校的就业制度 9.面对社会改革开放的环境变化,高校仍显得反应迟滞,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我国开始试行()的高校毕业生分配政策。 A.集中使用,重点配备 B.面向基层,充实和加强第一线 C.统筹安排,合理实用 D.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最新教育学考前1000题(2)

教育学考前1000题(2) 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大教学论》 B.《学记》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2.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A.“六三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4.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差异。这种教育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5.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6.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那种因素的教育意义?()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7.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 )。 A.《论语》 B.《存学篇》 C.《师说》 D.《学记》 8.( )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 (附答案)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1

《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 2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共1000题)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共1000题) 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C. 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D. 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正确答案】:A 2、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B. 昆曲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最早被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D. 韩国江陵端午祭和我国的端午节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确答案】:C 3、人体必需的六类营养素中有三大热能营养素,在体内经过氧化可能产生能量,下列不属于热能营养素的是()。 A. 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 C. 脂肪 D. 蛋白质 【正确答案】:B 4、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饮茶的习惯,国内较早关于茶叶的研究来自唐代陆羽的《茶经》,茶叶按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以下属于半发酵茶的是()。 A. 西湖龙井茶 B. 庐山云雾茶 C. 福建安溪铁观音 D. 安徽祁门红茶 【正确答案】:C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奋斗的结果。我国民主党派是()。 A. 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工人阶级政党 B.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执政党 C.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参政党 D. 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 【正确答案】:C 6、下列()表述符合公示催告程序的法律规定。 A. 公示催告程序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 B. 公示催告程序仅适用于各种票据的公示催告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

教育学考前1000题(7)答案 1.2015年,我国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A)。 A.注册制度 B.考核制度 C.淘汰制度 D.培训制度 【解析】《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多样化。“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所体现的教师职业角色是(B )。 A.传道者 B.示范者 C.教育工作实施者 D.教育活动组织者 3.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体现的课程组织形式是(B )。 A.逻辑组织 B.直线式组织 C.心理组织 D.纵向组织 4.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教育家是(C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5.教育公平的重点是( D ) ①机会公平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④扶持困难群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6.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 C )。 A.专业教师的出现 B.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C.学校的出现 D.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 )。 A.长期性 B.示范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8.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主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中国教育家是(B )。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胡适 D.郭秉义 9.“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B )。 A.表现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教育学题库(含答案)

一、解释概念术语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育人科学。 2、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4、狭义的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 7、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8、人的社会化:指通过教育活动使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 9、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发展。其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上适当超前,其二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上适当超前。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一方面随社会的演变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教育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与先前时代的教育有历史继承关系,与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教育有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关系;二是指教育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不平衡性。 11、人(儿童)的发展:是指一个人(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随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智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12、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人(儿童)在身心发展的一定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3、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5、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 16、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17、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为促使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8、德育: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过关必做1000题(含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章节精练(含历年真题) 第一章投资管理基础 单选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陈小姐将1万元用于投资某项目,该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为10%,项目投资期限为3年,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假设该投资人将每年获得的利息继续投资,则该投资人三年投资期满将获得的本利和为()元。[2016年4月真题] A.13310 B.13000 C.13210 D.13500 【答案】A 【解析】根据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该投资人三年投资期满将获得的本利和为:FV=PV×(1+i)n=10000×(1+10%)3=13310(元)。 2.1年和2年期的即期利率分别为s1=3%和s2=4%,根据无套利原则及复利计息的方法,第2年的远期利率为()。[2016年4月真题] A.2% B.3.5% C.4% D.5.01% 【答案】D 【解析】将1元存在2年期的账户,第2年末它将增加至(1+s2)2;将1元存储于1年期账户,同时1年后将收益(1+s1)以预定利率f贷出,第2年收到的货币数量为(1+s1)(1+f)。根据无套利原则,存在(1+s2)2=(1+s1)(1+f),则f=(1.04)2/1.03-1=0.0501=5.01%。 3.证券X的期望收益率为12%,标准差为20%,证券Y的期望收益率为15%,标准差为27%,如果这两个证券在组合的比重相同,则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2016年4月真题] A.13.5% B.15.5% C.27.0% D.12.0% 【答案】A 【解析】根据公式,可知该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E(r p)=w x E(r x)+w y E(r y)=12%×50%+15%×50%=13.5%。 4.用复利计算第n期期末终值的计算公式为()。[2015年12月真题] A.PV=FV×(1+i)n B.FV=PV×(1+i)n C.PV=FV×(1+i×n) D.FV=PV×(1+i×n) 【答案】B 【解析】第n期期末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FV=PV×(1+i)n。式中:FV表示终值,即在第n年年末的货币终值;n表示年限;i表示年利率;PV表示本金或现值。 5.每一计息期的利息额相等的利息计算方法为()。[2015年12月真题] A.有时单利有时复利 B.单利 C.可能单利也可能复利

教育学高分过关1000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 A.直观性 参考答案: 专家点评: 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学的( B. 巩固性 C. 启发性 D. 循序渐进 C 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 )原则。 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 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2.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 皮亚杰 C. 杜威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 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 3. 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参考答案: 专家点评: D. 瓦?根舍因 B. D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 。朱熹注: 荀子 C. 墨子 D. 孔子 ,重视因材施教。因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二、 多项选择题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 A.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参考答案:ABCD E 专家点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 点。这种观点 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 (上帝或上天)所创造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 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 非科学的。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主要代表人 物有利托尔 诺、斯宾塞、沛西?能等。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 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 该学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 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的辩证统一, 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 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 论基础是恩格斯的着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三、 填空题 1.“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非制度化教育 专家点评: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每一个 人应该能够 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如果离开这个教育体系, 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 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 教育理念。 2 .我国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 设在闾里的塾校,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 成: ” “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 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B. 生物起源说 C. E. 以上几种都是 () 心理起源说 育家孟禄。 所推崇的理想。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

公共知识综合测试1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 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 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 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 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 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 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 D. 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3. 人民法院是()。 A. 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家行政机关 C. 国家审判机关 D. 公安机关 4.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民族区域自治 B. 单一制 C. 联邦制 D. 邦联制 5.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A. 集体负责制 B. 双重从属制 C. 主席负责制 D. 合议制 6. 凡属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进行解释。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各级人民法院 7. 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A. 分散性 B. 统一性 C. 多样性 D. 程序性 8.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 违法行为发生地 9. 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 特定的民事纠纷 B. 特定的行政纠纷 C. 特定的经济纠纷 D. 特定的刑事纠纷 10.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11. 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A. 拘役 B. 拘留 C. 拘传 D. 逮捕 12. 代理人应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A. 被代理人 B. 自己 C. 代理人所在机构 D. 被告 13.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 ()。 A. 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B. 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C. 使用权利 D. 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14.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A. 指示 B. 请示 C. 批复 D. 命令 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

2018年心理学知识竞赛试题库1000题及答案

2018年心理学知识竞赛试题库1000题及答案 1.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来缓解焦 虑,这种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C) A 补偿 B 分离 C 幻想 D 升华 2.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D) A 家庭 B 职业 C 信仰 D 文化 3.妄自尊大并总是需要得到别人注意和赞美,这些特点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 的表现(A) A自恋型 B反社会型C偏执型 D控制型 4.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D) A恐怖症B一般性焦虑障碍C抑郁症 D强迫症 5.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 理现象称作(C) A刻板印象 B社会吸引 C从众 D服从 6.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下列 不是产生诱因的是(D) 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B.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 C.优势地位的丧失 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D)。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定性 8.考试焦虑主要属于(A)方面的问题。 A.情绪 B.气质 C.性格 D.行为 9.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D) A.兴趣 B.性格 C.知识水准 D.价值观念 10.下列陈述不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是 (A) A.避免类似情境 B.总结经验教训 C.调节抱负水平 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1.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 不值得爱的是(C) A.自卑者 B.自负的人 C.完美主义者 D.偏执者 12.“走极端、以偏概全、消极思维、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责、自我 评价过低”主要描述的是(A) A.抑郁症 B.自负 C.躁狂症 D.强迫症

教育学考前1000题(8)答案

教育学考前1000题(8) 1.《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体现了( C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2.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 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 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 来投奔, 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孔子的观点反映了( C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3.“教育:从摇篮到坟墓。”这是(D)的典型观点。 A.成人教育 B.业余教育 C.在职教育 D.终身教育 4.下列称号与人物之间对应错误的是( C ) A.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 B.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 C ) A.《学记》 B.《大学》 6.“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于 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社会学和历史性 7.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B )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8.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 育家是(D) A.卢梭 B.夸美纽斯 9.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把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的思想,下列选项中表达了这一思想的 是(B) A.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C.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15年之久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是( C ) 10.主持“教学与发展”实验研 究 A.凯洛夫 B.巴班斯基 C.赞可夫 D.卡普捷列夫 11.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 B ) A.康德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D ) 12.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 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 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13..下列不符合教育原理的选项是( B )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 成评价项目的(D) A.20%~30% B.50%~60% C.60%~70% D.80%~90% 15.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A )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A.培根 B.卢梭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

教育学考前1000 题(7)答案 1.2015 年,我国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 A )。 A. 注册制度 B.考核制度 C. 淘汰制度 D. 培训制度 【解析】《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每 5 年注册一次, 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2.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多样化。“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所体现的教师职业角色是( B )。 A. 传道者 B. 示范者 C. 教育工作实施者 D. 教育活动组织者 3. 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体现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B )。 A. 逻辑组织 B. 直线式组织 C. 心理组织 D. 纵向组织 4. 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教育家是(C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赫尔巴特 5. 教育公平的重点是( D )①机会公平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④扶持困难群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解析】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6. 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C )。 A. 专业教师的出现 B.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C. 学校的出现 D.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7.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 )。 A. 长期性 B. 示范性 C. 主体性 D. 创造性 8.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主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中国教育家是( B )。 A. 叶圣陶 B. 陶行知 C. 胡适 D. 郭秉义 9 . “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 B )。

教育学考前1000题

教育学考前1000题(10)

教育学考前1000题(10)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法制 B.充足的教育经费保障 C.开放 D.创新 2.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A.晏阳初 B.梁漱溟 C.黄炎培 D.陶行知 3.强调在教育内容中应大力安排古典文化作品的教育流派是() A.实用主义 B.永恒主义 C.自然主义 D.结构主义 4.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雄辩术原理》 5.“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这句话反映了()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 B.现代社会 C.封建社会 D.古代社会 6.在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时,()提出“庶-富-教”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7.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 8.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来自()。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9.下列观点不能体现教育平等观念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10.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倡问难与距师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的教育家是() A.墨翟 B.孟轲 C.王充 D.韩愈 11..关于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确的是() A.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B.择校问题无关教育公平,他是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内的必然体现 C.教育质量的提升要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 D.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现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里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3.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 A.遗传性 B.自然性 C.目的性 D.获得性 14.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 B.归纳法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1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6.“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出自() A.《大学》

教育学常考简答题汇总

教育学常考简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等;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影响; (6)学校外部各文化形态的影响。 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8、简述运用说服法的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9、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考前1000题(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有答案

考前1000题(心理、教育心理学)(有答案) 1.下列情况发生了学习得就是(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桑代克认为动物得学习就是由于在反复得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得(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3.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得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B)。 A.概念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上位学习 4.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得这种行消失了。根据加涅得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得学习就是(D)。 A.言语信息得学习 B.智慧技能得学习 C.认知策略得学习 D.态度得学习 5.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得习惯属于()。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6.“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得提出者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桑代克 D.奥苏贝尔 7.根据学习对学习者得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有意义学习,这就是()得学习观。 A.人本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学派 D.行为主义 8.当学生取得好得成绩后,老师与家长给予表扬与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得(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9.瞧见路上得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就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0.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得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她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得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1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得心理学家就是()。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12.()即学习者根据一定得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得学习行为。 A.自我强化 B.外部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3.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得实质就是()。 A.探究学习 B.有意义得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得接受学习

教育学-第九章

教育学第九章德育 本章重点: 1.德育目标、内容 2.德育过程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规律 4.榜样法的概念与要求 5.认知模式的理论假设与实施要求 、德育的概念: 社会要求、德育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 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吗? 二、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 三、德育的性质: 社会性 历史性 阶级性和民族性 四、德育的意义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战略意义):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可塑性强但辨别能力弱 3、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五、德育目标 1、概念: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 准;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2、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与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 形成发展的规律与心理特征 3、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4、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5、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六、德育内容 1、概念: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 总和。 2、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10 填空] 3、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辅导 生活辅导 择业指导【07填空,10选择】七、德育过程 1、概念:施教传道+受教修养;个体社会化+社会规范个体化(内化) 2、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的; 品德形成过程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的; 教育者的德育活动应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 3、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组合方式) 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社会代表者;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对象;主体性 德育内容: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 德育方法:活动方式(手段、方法)的总和 4、德育过程的矛盾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者一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一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 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08填空】 5、德育过程的规律 1、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10填空】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07、09填空】 2、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06填空】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4、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09简答】 八、德育原则 1、概念: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