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7种。除1990年前已被世界公认的5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外,近年又发现了已型和庚型肝炎。它们分别出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病毒(HEv)、己型肝炎病毒(HF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肝炎病毒均已有确定的方法检测;已型肝炎病毒尚不能检测,临床上在排除其他6种肝炎病毒后才可作诊断。

上述各型病毒的主要病变都在肝脏,都具有相类似的临床表现,也都具有传染性强、病程较长及危害性大的共性。可是在病原学、血清学、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等方面又有明显不同。根据所感染病毒的不同,分别称之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己型肝炎及庚型肝炎;根据病情的缓急,病毒性肝炎又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前面所述7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颇相类似,从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对每一病例很难区别是哪种肝炎。根据7种病毒性肝炎在临床表现上的共性,常用于诊断的临床类型有:

(1)急性黄疸型肝炎

该病程经过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3个阶段。

①黄疸前期。起病急,多有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少数患者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有的还有关节痛、皮疹、心律失常,本期末黄疸开始出现。本期持续时间约5—7天。

②黄疸期。发热减退,但巩膜、皮肤之黄疸及尿色加深,部分患者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等表现。肝大,有压痛及叩击疼,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本期持续约2—6周。

③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逐渐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多1-3个月后可康复。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远较急性黄疸型肝炎多见,起病较缓,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一般症状较轻,部分病例症状不明显,可在健康检查中发现肝大及肝功能异常,病程约3个月。部分患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3)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又分为轻度型、中度型、重度型3种。

①轻度型。相当于原慢性迁延性肝炎或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但肝功能指标仅l-2项轻度异常。

②中度型。相当于原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症状介于轻度型与重型之间。

③重度型。相当于原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有较明显的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肝脾大而排除其他原因者,白蛋白明显降低、胆红素明显升高(>85.5微摩/升)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40%-60%)者。

(4)鱼症肝炎

重症肝炎又分为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急性坏死型肝炎。急性重症肝炎起病后10天之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烦躁、行为反常、性格改变、昏迷、抽搐等。肝浊音区迅速缩小,中毒性肠麻痹,黄疸迅速加深,腹水,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到40%以下。后期出现脑水肿、脑癌、谷丙转氨酶下降与胆红素上升呈酶胆分离现象,还可见血胆固醇降低,病程一般为7-14天。亚急性重症肝炎即亚急性肝坏死,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后10天以上出现与急性重症肝炎相似而稍轻的临床表现,病程可长达数月,存活者有近l/3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症肝炎,且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病史、体征及严重肝功能损害。

(5)淤胆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已往称为毛细胆管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特点是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皮肤瘙痒,大便呈陶土色,

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且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肝大明显,碱性磷酸酶、转肤酶、胆固醇明显升高,且具黄疸三分离特征,即黄疸明显而消化道症状较轻,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不明显,并排除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

(6)肝炎后肝硬化

如果慢性肝炎病人具有腹壁静脉曲张,腹水,脾大;影像学检查食道静脉曲张、门静脉及脾静脉明显增宽等门静脉高压证据;腹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更有意义,尚需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根据肝脏炎症是否活动可区分为:

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伴有食道静脉曲张及腹水等门静脉高压表现,肝功能明显异常。

②静止性肝硬化。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肝活检提示肝组织有假小叶形成,其周围炎症细胞较少,间质及实质界限清楚,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均正常。

原文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6b11565275.html,/html/201207/4386.html

病毒性肝炎复习题 (2)

选择题(病毒性肝炎) A型题(最佳选择题。先列出题干,继以列出5个答案:A、B、C、 D、E。按题干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病毒的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 2. 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最有价值的指标是:A·谷丙转氨 酶B·谷草转氨酶C·白蛋白D·球蛋白E·凝血酶原活动度 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B·粪口途径C·注射途径D·母婴传播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途径 4. 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A·丙种球蛋白B·乙肝疫苗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乙肝疫苗十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十丙种球蛋白 5. 某医务工作者在给一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小心刺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为重要:A·立即酒精消毒B·接种乙肝疫苗C·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E·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IgM 6. 当患者血清中只有抗-HBs、抗-HBc、抗-HBe阳性时应考虑: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重型肝炎D·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E·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 7. 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A·谷丙转氨酶>10OOU/LB·肝性脑病C·深度黄疸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鼓肠

10. 下述哪项不是HBV的结构成分:. A·HBsAg B·HBcAg C·HBeAg D·HBV-DNAE·HBV-DNAp 12. HBV感染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是: A·HBsAg B·抗-HB C·HBeAg D·抗-HBeE·抗-HBc 13. 针对HBV的特异性抗体申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抗HBx E·抗PreS1 14. 代表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是: A·抗HBs B·抗HBe C·HBeAg D·HBsAg E·抗PreS2 15. HBeAg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是因 为:A·HBeAg是HBV的核心成分B·它与DNAp和HBVDNA密切相关C·仅见于HBsAg时阳性血清中D·在血清中持续时间较HBsAg为E·HBeAg阳性者容易转为慢性 16. 下述抗HBe阳性时的临床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A·急性自限性肝炎时,与抗HBs同时出现,表现HBV复制减少B·说明HBV前C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 C·抗HBe长期存在时,提示HBV-DNA己和宿主DNA整合D·表示HBV复制程度低于HBeAg阳性时E·代表对HBV感染有免疫保护力 17. 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意义,哪项是正确的: A·抗 HAV-IgM可长期存在B·抗HAV-IgM阳性时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C·HBsAg阳性说明患者有传染性D·抗HCV阳性为既往感染 E·抗HBe是保护性抗体 : 1

2016病毒性肝炎试题

2. 1 病毒性肝炎章节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关于肝炎病毒哪项是正确的: ( ) A.HDV是一种RNA病毒 B.HBV正链有四个开放读码区 C.HCV传播方式与HEV相似 D.HEV含双股RNA E.HAV-IgM型抗体可长期存在2、关于HBsAg和抗-HBs,那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感染HBV后最早1-2周,最迟11-12周血中首先出现HBsAg。B.急性感染时HBsAg多持续1-6周,最长可达20周。C.慢性和无症状携带者HBsAg可持续多年。 D.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出现于HBcAg阴转后。 E.除血液外,HBsAg还存在于各种体液和分泌液中(唾液、尿液、精液)。3、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鼓肠、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E.发热4、干扰素治疗可以用于:( )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丙型肝炎C.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 D.慢性乙型肝炎 E.急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5、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甲型肝炎少见为慢性病程 B.乙型肝炎易呈慢性过程 C.丁型肝炎少见慢性病程 D.丙型肝炎易呈慢性过程 E.戊型肝炎多呈急性过程6、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是否存在HBV复制, 可测: ( ) A.抗-前S2抗体 B.HBsAg C.HBV-DNA D.抗-HBe E.抗-HBcIgG 7、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抗-HEVIgM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B.HBsAg和HDAg均呈阳性, 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C.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D.单项抗-HBs高浓度阳性时, 可排除乙肝 E.抗-HAVIgG阳性时可诊断为甲肝病毒感染8、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是否存在HBV复制, 可测: ( ) A.抗-前S2抗体 B.HBsAg C.HBV-DNA D.抗-HBe E.抗-HBcIgG 9、关于重型肝炎的治疗,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并发肝肾综合征者应尽早行血液透析治疗 B.应给予高蛋白饮食 C.肝移植后不会出现病毒性肝炎复发 D.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持久 3. 4. 2 E.胆系感染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0、在血液中代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者是:( ) A. 小球形颗粒 B.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C. 丝状颗粒 D. 管状颗粒E. 核状颗粒11、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 ) A.抗HEV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B.抗HAV-IgG阳性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 C.抗HBs是保护性抗体D.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E.HBsAg和HDAg均呈阳性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和乙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12、下列指标表示复制, 但除外: ( ) A.HBV-DNA B.HBeAg C.DNA-P D.HBsAg E.e抗原13、下列试验中, 哪项不是反应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 ) A.ALT B.胆红素 C.白蛋白 D.谷草转氨酶E.凝血酶原活动度14、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那一个说法是错误的?A.临床符合急性肝炎。 B.有肝掌、蜘蛛痣、腹水、脾大。 C.血清HCV RNA阳性。 D.肝内HCV RNA阳性。 E.或抗-HCV阳性。15、HBV在机体内复制指标阳性的是: ( ) A.抗PreS2 B.HBsAg C.HBeAg D.抗HBe E.抗HBc-IgG 16、下列实验室指标中,哪项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最小:( ) A.胆红素> 171μmol/L B.凝血酶原活动度<40% C.血清白蛋白<32g/L D.丙氨酸转氨酶>500u/L E.胆碱酯酶<2500u/L 17、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 ) A.明显低钾低钠血症 B.低蛋白饮食 C.消化道大出血 D.合并感染 E.大量放腹水18、Dane颗粒核心部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A.HBV-DNA B.DNA-P C. HBV-DNA+ DNA-P D.抗HBc E.HBsAg 19、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 ( )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20、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项是正确: ( ) A.重叠感染HDV等其他肝炎病毒可顿挫病情 B.重型肝炎时凝血酶原活动度应>40% C.急性淤胆肝炎易转化为胆汁性肝硬化D.慢性肝炎无肝外器官的损害 E.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21、下面哪一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简述

一、概述1、概念: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2、发病学二、病因及传染途径三、基本病变:1、肝细胞变性、坏死:(1)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2)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3)点状坏死(4)溶解坏死2、炎细胞浸润3、间质反应性增生及肝细胞再生:(1)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2)间叶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增生(3)肝细胞再生四、临床病理类型及特点:(一)急性(普通型)肝炎1、病变:广泛的肝细胞变性,以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最为普遍。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有散在的点状坏死。2、临床病理联系:肝大、肝区疼痛或压痛的原因。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等升高,肝功能异常。黄疸。3、结局(二)慢性(普通型)肝炎:桥接坏死、碎片状坏死;间质胶原纤维增生。轻度慢性(普通型)肝炎中度慢性(普通型)肝炎重度慢性(普通型)肝炎(三)重型病毒性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1)病变: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轻,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有的区域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故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2)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出血倾向;肝功能衰竭。2、亚急性重型肝炎:(1)病变:既有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肉眼观,肝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隔,呈黄绿色(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可见小岛屿状再生结节。(2)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五、发病机制:1、肝细胞损伤的机制:2、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1)T细胞功能正常,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时受感染及免疫损伤的肝细胞多而重,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2)T细胞功能正常,病毒量较少,毒力较弱则发生急性普通型肝炎;(3)T细胞功能正常,病毒量甚少,毒力很弱则表现为轻型或亚临床型肝炎;(4)细胞功能不足,免疫反应仅能清除部分病毒和损伤部分受感染的肝细胞,未清除的病毒可继续繁殖并感染,反复发生部分肝细胞损伤,结果表现为慢性肝炎;(5)机体免疫功能缺陷,T细胞呈免疫耐受状态,此时病毒与宿主共生。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感染的肝细胞也不受免疫损伤,此时则表现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有5种类型:甲型肝炎人群感染率80%:乙型肝炎感染约1,2亿,占总人口8%-9%:丙型肝炎感染者3千余万;丁型肝炎人群感染率约1%;、戊型肝炎人群感染率约17%; 病因及发病机制 ㈠甲型肝炎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起病前2周到ALT高峰期后1周为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输血后引起甲肝较为罕见。 HA V→经口→胃肠道→血流(病毒血症)→肝脏复制→经胆汁排入肠道→经粪便排出。 免疫介导肝损,(NK细胞)(CD8+T细胞),HA V感染时肝细胞损伤也可能与凋亡有关。㈡乙型肝炎 传染源----急性、慢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现已证实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出HBV。 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均易感。 HBV→经皮肤黏膜→血流→肝脏(及其他器官)复制→血流→免疫系统(T/B淋巴细胞)→细胞/体液免疫→病毒清除。 ㈢丙型肝炎 易感人群----凡未感染过HCV者均易感。高危人群:经常使用血制品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和静脉药瘾者等 急性HCV感染:可能是HCV直接致病作用。 慢性HCV感染:病毒的细胞毒作用。免疫介导,肝内以CD8+浸润为主。 ㈣丁型肝炎 易感人群-----共同感染:指HBV和HDV同时感染,感染对象是正常人群或未受HBV 感染的人群。 重叠感染:指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感染HDV,感染对象是已受HBV感染的人群。 CD8+ T细胞攻击,宿主免疫在肝细胞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㈤戊型肝炎 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动物(家猪、羊和野鼠等)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并可能作为HEV的贮存宿主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经胃肠道以外的传播途径,以输血或注射的方式传播的可能性较少。 HEV在体内的定位以及感染过程尚未完全弄清,HEV→经口→胃肠道→血流(病毒血症)→肝脏复制→排入血液和胆汁→经粪便排出。细胞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NK细胞。 ㈥其他肝炎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与HCV相似,经血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日常密切接触途径,性接触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考核试题科室: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 5 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 。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 )类. A. 甲类和乙类 B. 甲类和丙类 C. 甲类、乙类和丙类 D.乙类和丙类 3。传染病防治法新增传染病达到()种 种 B. 35种种种 4.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 A. 1 B.2 C.3 D.n 5.传染病防治法从()年实施。 年1月1日年10月1日年1月1日年12月1日

6. 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小时 7.发现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进行网络直报。 小时 B。 10小时 C。 24小时小时 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年。 年 B. 15 年年年 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 A.鼠疫和霍乱 B.炭疽 C. 艾滋病 D.梅毒 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淋病 C.麻疹 D.狂犬病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遵循() A 分级负责 B.属地管理 C.异地管理 D.户籍管理 2。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为()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教育机构 3。传染病信息报告报告人包括() A.患者 B.传染病防治执行职务的人员 C.乡村医生D个体开业医生 4。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有() A.甲型H1N1流感 B. 手足口病 C.细菌性痢疾 D.流行性腮腺炎 5.传染病信息报告需要分型报告的疾病有() A.炭疽 B.病毒性肝炎 C.梅毒 D.疟疾E、肺结核 6。发现以下()疾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病理学专科单元试题 (3)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肝细胞桥接坏死 2.肝硬化 3.假小叶 4.碎片状坏死 二、填空题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有三个特点,即_____、_____、_____。 2.胃溃疡底部大致有四层结构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胃溃疡底部斑痕组织内的小动脉可形成_____,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溃疡不易愈合。 4.胃溃疡底部出现_____,这种变化可能是患者产生疼痛症状的原因之一。 5.胃溃疡病的结局与并合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6.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_____为主的炎症性疾病。 7.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变性可以表现为肝细胞_____和_____。 8.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坏死通常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 9.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为既有_____,又有_____。 10.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结缔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使_____和_____逐渐被改建,使肝_____而形成肝硬化。 11.假小叶病变特点: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_____、_____或_____。 12.肝硬化的两个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______和_____。 22.门脉高压症的四个临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3.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慢性浅表性胃炎肉眼所见主要是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口腔念珠菌病 B、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疱疹性直肠炎 E、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灭螺 B、普治 C、灭螺和普治 D、粪便和水源管理 E、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A、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氯喹0.3g,每周1次 C、哌喹0.6g,2~4周1次 D、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内毒素 B、肠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弧菌属 E、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显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潜伏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迟发型变态反应 D、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继发感染 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血涂片 B、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骨髓涂片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毒性肝炎教案教学文案

病毒性肝炎教案

病毒性肝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3、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时 2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任务2:分析案例中患者,能正确接待患者 任务3: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任务4: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难点: 1.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教材《内科护理学》、《内科学》、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教学总计(时间: 90分钟) 【步骤一】内容引入,案例导入(时间: 5分钟) 演示病例1:患者男性, 24岁,发热、尿黄、皮肤巩膜黄染 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受凉后发热,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伴尿黄,渐呈浓茶样。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1.5cm,质软,压痛。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TB84μmol/L,DB 60μmol/L,ALT>200u/L。入院诊断:急性肝炎(典型)。 【步骤一】简述讲授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原学(时间: 10 分钟) 教师:1. 讲授:自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我国乙肝感染率已经由过去10%下降到7.4%,按我国人口13亿计算感染人群下降率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崔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发病人数众多,仍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学习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概述:

病毒性肝炎培训试卷

病毒性肝炎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日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肝炎中不属于病毒性肝炎的是:() A、甲肝 B、乙肝 C、丙肝 D、酒精性肝炎 2、近几年,我国乙肝发病率大约为:() A、1% B、3% C、8% D、18% 3、目前,我国丙肝发病率大约为:() A、1% B、3% C、8% D、18% 4、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传播 A、血液传播 B、空气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共用餐具 5、在中国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母婴传播 B、血液制品传播 C、医源性传播 6、下列行为,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的是() A、理发店剃刀 B、性传播 C、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 D、共用餐具 7、下列预防乙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B、不使用公共剃刀; C、接种乙肝疫苗; D、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说话 8、近年来,通过()方法多数丙肝可以治愈,多数乙肝病人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A、降酶 B、保肝 C、对症治疗 D、抗病毒治疗 9、用于乙肝治疗的药物主要是()。 A、乙肝免疫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D、抗生素 10、HA V随粪便排出体外最主要的时间是() A. 感染后1周内 B. 发病2周后 C. 发病前后2周内 D. 恢复期 E. 发病后1个月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42分) 1.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平均;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平均约;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平均。 2、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哪些途径传播,、,和。 4. 人类感染丁型肝炎病毒,需要与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其方式有2种,即和。 5. 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期和期的患者。 三、简单题:(8分)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答案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本节主要介绍前三种。 病原学 (1)甲型肝炎病毒(HAV):为RNA病毒。HAV能感染人的血清型只有1个,故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产生IgM型和IgG型抗体。HA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80℃5分钟或100℃1分钟可完全灭活。 (2)乙型肝炎病毒(HBV):为DNA病毒。HBV的抵抗力很强,100℃10分钟或65℃10小时可使HBV传染性消失。 (3)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对有机溶剂敏感,如10%氯仿可杀灭HCV。血清经100℃5分钟或60℃10小时或1/1000福尔马林37℃6小时熏蒸均可使HCV 传染性消失。 流行病学 (1)甲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②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③易感人群:抗HAV阴性者。 (2)乙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②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和血液、体液传播。③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 (3)丙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②传播途径:输

血及血制品,注射,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生活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③易感人群:人类对HCV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具有共同性,临床上分为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再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型肝炎(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瘀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1.急性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甲肝不转为慢性。 (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主要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甲肝多起病较急,发热伴畏寒,乙肝、丙肝起病较缓。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和叩痛。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一般起病较缓,症状较轻。 2.慢性肝炎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 凡ALB≤32g/L,TBil>正常上限5倍,PTA60%~40%,CHE<4500U/L,四项中有一项

(整理)病理学知识点

第五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重要知识点 1.出血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 2.充血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3.病理性充血的类型 4.淤血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后果 5.心衰细胞的概念 6.肺褐色硬化的概念 7.淤血性肝硬化的概念 8.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概念 9.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 10.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的概念 11.血栓的结局 12.血栓对机体的有利及不利方面 13.栓塞及栓子的概念 14.栓子运行的途径 15.栓塞的类型 16.梗死的概念、原因、条件 17.梗死的形态特征 18.出血性梗死形成条件 重要名词解释 1.充血 2.淤血 3.血栓形成 4.血栓 5.栓塞 6.梗死 7.出血性梗死 8.贫血性梗死 9.出血重要问答题 1.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镜下病变特点 3.列出血栓形成的条件,简述血栓的类型及构成 4.血栓的结局有哪些,血栓形成对机体有那些影响 5.简述栓子的运行途径 6.简述栓子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7.类出梗死的原因 8.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疾病 重要知识点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2.胃溃疡的病理变化、结局、并发症 3.病毒性肝炎的概念及类型 4.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5.急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6.三种慢性肝炎病变比较 7.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镜下特点 8.肝硬化的概念 9...门脉性肝硬化的概念、最常见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

10.食管癌的类型及扩散 11.胃溃疡及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鉴别 12.Krukenberg瘤的概念 13.原发性肝癌的概念 重要名词解释 1. 2.胃炎2.慢性浅表性胃炎 3.慢性萎缩性胃炎 4.病毒性肝炎 5.肝硬化 6.食道癌 7.胃癌 8.原发性肝癌9.大肠癌 重要问答题 1. 2.列出胃溃疡的合并症 3.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基本病变 4. 5.列出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变化 6.列出我国肝硬化得分型 7. 8.列出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肉眼及镜下病变特点 9. 10.门脉性肝硬化形成的假小叶有何特点 11.试分析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 12.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3. 14.简述肝硬化时主要的侧枝循环和合并症 15. 16.简述早期食管癌病变特点 17.列出中晚期食管癌的肉眼分型 18.简述早期胃癌病变特点并列出分型 19. 20.简述晚期胃癌病变特点并列出分型 21.简述胃溃疡及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区别 22. 23.列出原发性肝癌的肉眼及镜下分型 24.列出大肠癌的肉眼分型 25.简述胃癌的扩散途径 26.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简述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简述 一、概述 1、概念: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2、发病学 二、病因及传染途径 三、基本病变: 1、肝细胞变性、坏死: (1)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2)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 (3)点状坏死 (4)溶解坏死 2、炎细胞浸润 3、间质反应性增生及肝细胞再生: (1)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 (2)间叶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增生 (3)肝细胞再生 四、临床病理类型及特点: (一)急性(普通型)肝炎 1、病变:广泛的肝细胞变性,以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最为普遍。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有散在的点状坏死。 2、临床病理联系:肝大、肝区疼痛或压痛的原因。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等升高,肝功能异常。黄疸。 3、结局 (二)慢性(普通型)肝炎:桥接坏死、碎片状坏死;间质胶原纤维增生。 轻度慢性(普通型)肝炎 中度慢性(普通型)肝炎 重度慢性(普通型)肝炎 (三)重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1)病变: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轻,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有的区域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故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 (2)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出血倾向;肝功能衰竭。 2、亚急性重型肝炎: (1)病变:既有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肉眼观,肝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隔,呈黄绿色(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可见小岛屿状再生结节。 (2)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五、发病机制: 1、肝细胞损伤的机制: 2、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1)T细胞功能正常,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时受感染及免疫损伤的肝细胞多而重,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 (2)T细胞功能正常,病毒量较少,毒力较弱则发生急性普通型肝炎;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测试题

病毒性肝炎习题一 选择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先列出题干,继以列出5个答案:A、B、C、D、E。按题干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病毒的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2.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谷丙转氨酶 B·谷草转氨酶 C·白蛋白 D·球蛋白 E·凝血酶原活动度 3.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 B·粪口途径 C·注射途径 D·母婴传播 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途径 4.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 A·丙种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乙肝疫苗十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乙肝疫苗十丙种球蛋白 5.某医务工作者在给一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小心刺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为重要: A·立即酒精消毒

B·接种乙肝疫苗 C·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 E·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IgM 6.当患者血清中只有抗-HBs、抗-HBc、抗-HBe阳性时应考虑: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重型肝炎 D·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E·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 7.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谷丙转氨酶>10OOU/L B·肝性脑病 C·深度黄疸 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鼓肠 8.关于HBV-DNA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HBV-DNA是单链环状DNA B·HBV-DNA是双链线状DNA C·游离型HBV-DNA是指血清中除HBV颗粒以外形式存在的游离HBV-DNA D·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的HBV-DNA称整合型HBV-DNA E·和HBsAg一样,HBV-DNA阳性只代表有HBV感染,与病毒的复制无关9.有关HAV感染与基因变异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1.A·HAV可分为4个基因型 2.B·与基因型相对应也有4个血清型 3.C·HAV感染后可刺激抗体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 4.D·IgM抗体仅存在于感染后6个月之内是近期感染标志 5.E·IgG抗体可保存多年,是过去感染的标志 10.下述哪项不是HBV的结构成分: 1.A·HBsAg 2.B·HBcAg 3.C·HBeAg 4.D·HBV-DNA 5.E·HBV-DNAp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流腮题库和答案

选择题A 1. 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 病毒的是()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丁型肝炎 E 戊型肝炎 2. 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 谷丙转氨酶 B 谷草转氨酶 C 白蛋白 D 球蛋白 E 凝血酶原活动度 3. 对HBeAg 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A 丙种球蛋白B 乙肝疫苗C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 乙肝疫苗十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 乙肝疫苗十丙种球蛋白 4.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输血或血制品途径 B 消化道传播 C 注射途径 D 母婴传播 E 性接触传播 5. 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A 明显低钾、低钠血 B 低蛋白饮食 C 消化道大出血 D 合并感染 E 使用大量的镇静剂 6. 肝炎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 A 肝细胞变性坏死 B 汇管区炎细胞浸润 C 纤维组织增生 D 假小叶形成 E 肝细胞再生 7. 有关肝炎病

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意义,哪项是正确的() A 抗HAV-IgM 可长期存在 B 抗HAV-IgM 阳性时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CHBsAg 阳性说明患者有传染性D 抗HCV 阳性为既往感染E 抗HBe 是保护性抗体 8. 一小学三年级10 天内有5 个学生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巩膜黄染、ALT增高、HBsAg(-)、抗HAVIgG(-)。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乙型肝炎 B 急性丁型肝炎 C 急性甲型肝炎 D 急性戊型肝炎 E 急性丙型肝炎 选择题B A 无传染性 B 具有免疫力 C 病毒无复制 D 注射过乙肝疫苗 E 传染性强 1. HBsAg (+),抗HBc(+),HBV-DNA (-),说明此病人() 2. HBsAg(+),HBeAg (+),抗HBcIgM(+), 说明此病人()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3. HDV 常与哪型肝炎病毒合并存在() 4. 输血后肝炎多与哪种病毒相关() A 乙肝表明抗原 B 乙肝表面抗体 C 乙型肝炎e 抗原 D 乙型肝炎e 抗体 E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5. 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构成Dane 颗粒的核心部分,不游离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定义: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 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病原学】 【一】甲型肝炎病毒 HAV。嗜肝RNA病毒,有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实心颗粒为完整的HAV,有传染性;空心颗粒为未成熟的不含RNA的颗粒,具有抗原性但无传染性。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宗颗粒①大球形颗粒,为完整的HBV颗粒,又名Dane颗粒,内含HBsAg和环状双股DNA及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的主体②小球形颗粒③管型颗粒。后两种颗粒由HBsAg组成,不含核酸无感染性。一般情况下,血清中小球形颗粒最多,Dane颗粒最少。HBV基因组中4个开放阅读框(ORF)均位于长链,分别是S区,C区、P区、X区。S区又分为前S1,前S2及S三个编码区,分别编码前S1蛋白,前S2蛋白及HBsAg。C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编码HBeAg和HBcAg。P区是最长的读码框,编码多种功能蛋白,参与HBV复制。X基因编码X蛋白,其具有反之激活的作用。HBsAg阳性表示现症感染,阴性表示无HBV感染;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c IgM (6-18month)阳性提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急性感染标志物),IgG出现较迟,但可保持多年。HBeAg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其为复制活跃和传染性的标记,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 乙肝两对半及意义(P25): ①、HBsAg即乙肝表面抗原:感染后最早出现,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②、HBsAb即乙肝表面抗体:表面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③、HBeAg即乙肝e抗原: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如果HBeAg 持续存在提示急性HBV感染趋向慢性,在慢性HBV感染时其存在提示患者处于高感染低应答期;④、HBeAb即乙肝e抗体:发生血清转换时出现,提示机体由免疫耐受转为免疫激活,此时常有病变活动的激化。HBeAb转阳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低。部分病人仍有病毒复制,肝炎活动,称为HBeAg阴性慢性肝炎;⑤、HBcAb即乙肝核心抗体:HBV 感染者都可以检查出HBcAb,HBcAb阳性提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 【注】大三阳指HBsAg(+)HBeAg(+)HBcAb(+),提示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有很强的传染性;小三阳指HBsAg(+)HBeAb(+)HBcAb(+),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通常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对E抗原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三】丙型肝炎病毒。属RNA病毒,其基因组中5'非编码区最保守,在设计用于诊断HCV 感染的PCR引物时,此区段是首选部位。HCV RNA阳性时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四】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但其核内的RNA无需HBV的辅助能自行复制,大部分情况是在HBV基础上引起重叠感染。抗HDV不是保护性抗体。 【五】戊型肝炎病毒,RNA病毒,抗HEV IgM阳性时近期HEV感染的标志。 【流行病学】一、甲肝无病毒携带状态,吃出来的肝炎,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二、乙肝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等,易感人群为抗HBs阴性者。 三、丙型主要通过肠道外传播:输血及血制品、注射针刺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和血液透析、生活密切接触、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群对其普遍易感。 四、丁型肝炎,人群普遍易感。 五、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均由于粪便污染水源所致,隐形感染多见。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

1、假小叶:肝硬化时镜下可见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2、肉芽组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肉芽组织是由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及一定数量的炎性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的 3、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1)肉眼①大红肾;②蚤咬肾。2)光镜①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②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③电镜:基膜和上皮细胞间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沉积物。 4、结核结节: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外同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增生的纤维性细胞构成。 5、肺肉质变:嗜中性粒细胞渗出减少,释放出的蛋白酶不足以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渗出物,由肉芽组织以机化取代,肉眼观肺部变成褐色肉样组织 6、纤维素性炎: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称为纤维素性炎 7、原发性颗粒样固缩肾:镜下:肾入球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性,肾小管萎缩消失。相对正常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的肾小球和间质增生的纤维组织收缩,使肾表面凹陷。肉眼:双侧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细颗粒8、肿瘤:机体局部组织的正常细胞受到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细胞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9、癌前病变:一些疾病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潜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10、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 1)肝细胞变性: 细胞水肿、嗜酸性变2)肝细胞的坏死:嗜酸性的坏死、溶解性的坏死、点状坏死、碎片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 3)炎细胞的侵润: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在肝小叶和汇管区 4)肝细胞再生:再生的细胞体积较大,核大深染 5)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11、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基本病理改变:纤维素渗出性炎 1)、充血水肿期(1-2天)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大量浆液性渗出物,少量RBC 中性粒、巨噬细胞渗出物中可检出肺炎球菌。肉眼:肺叶肿胀,重量↑,暗红色切面可挤出带泡沫的血性浆液 2)、红色肝样变期(3-4天)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充满大量纤维素及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素连接成网、渗出物中检出多量肺炎球菌。肉眼:肺叶肿胀、暗红色、质实如肝切面粗糙颗粒状 3)、灰色肝样变期(5-6天)镜下: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闭塞、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少见、相邻肺泡纤维素经肺泡间孔相互连接现象更多见肺炎球菌不易检出。肉眼:肺叶肿胀、充血消退、灰白色、切面干燥、颗粒状、质实如肝。4)、溶解消散期(7-10天) 镜下: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纤维蛋白网减少、肺泡壁毛细血管由贫血状态恢复正常。肉眼:肺叶体积逐渐恢复正常,质地变软、切压时可挤出脓性混浊液。 12、渗出性炎症的分类:浆液性炎、化脓性炎、纤维素性炎、出血性炎 13、胃溃疡的病理变化、并发症? 肉眼: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胃小弯近幽门部(胃窦部)单个、圆或椭圆(D<2.0cm;十二指肠溃疡一般直径1cm 内)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常深达浆膜层阶梯状,边缘粘膜皱壁呈放射状向溃疡中心集中 光镜:a 渗出层:白细胞、纤维素,b 坏死层:无结构的坏死物组成,c 肉芽组织层:新生Cap、成纤维细胞,d 瘢痕层:胶原纤维、纤维细胞增殖性小动脉炎神经纤维小球状增生 并发症:1)出血:最常见2)穿孔:最危险3)幽门狭窄4)癌变 14、风湿病的分期? 1).变质渗出期(1个月):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少量浆液和炎细胞 2).增生期(肉芽肿期):(2—3月左右)Aschoff 小体(风湿小体)有病理诊断意义 3).癍痕期(2—3个月):纤维素样坏死→吸收风湿细胞成纤维细胞风湿小体、纤维化、梭形小斑痕 15、肺淤血:原因左心衰竭。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胞壁变厚和纤维化,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水肿液及心力衰竭细胞。(左心衰引起慢性肺淤血时,在肺泡腔内可见许多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肉眼:质地变硬,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16、肝淤血:原因:右心衰竭。镜下:小叶中央V及其附近的肝窦充血、中央区肝细胞受压萎缩甚坏死消失、小叶周边的肝C脂肪变性。肉眼(尸检):体积增大,暗红色,重量增加,切面呈红(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的花纹状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肝”。17、肝原发综合征对原发肺结核有诊断 意义,组成:肺的原发病灶了、淋巴管 炎、肺门淋巴结节 18、缓进型高血压的分期及特点?(一) 功能障碍期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 血压升高,但有波动,全身细、小动脉 和心、肾、脑等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二)动脉系统病变期1.细动脉由于持 续痉挛、缺氧,使内膜通透性增高,血 浆蛋白不断渗入内皮下间隙,并凝固成 均质的玻璃样物质,这种玻璃样变性使 管壁增厚、变硬、变脆、管腔狭窄。2. 小动脉可发生内膜纤维组织及弹力纤维 增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结 果也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三)内脏病变期1.心脏血压长期升 高,左心室因负荷增加而代偿性肥大, 心脏重量增加,左心室壁明显肥厚,早 期心腔无明显扩张,称为向心性肥大。 晚期代偿失调,出现肌源性扩张而致左 心衰竭。这种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 变称高血压性心脏病。2.肾脏由于:① 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肾小 球因缺血而发生坏死、纤维化和玻璃样 变。②相对正常的肾单位代偿性肥大。 ③肾间质纤维化和淋巴细胞浸润等,使 两侧肾脏对称性缩小,重量减轻,表面 有弥漫分布的细小颗粒,称为原发性固 缩肾。晚期随着纤维化肾单位的增多, 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减少,可出现肾功能 衰竭,严重者可致尿毒症。3.脑(1)脑 软化(2)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最严重 的并发症。(3)脑水肿 1、假小叶:肝硬化时镜下可见正常肝小 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 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 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2、肉芽组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 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肉芽组织是由 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及一定数量的炎 性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的 3、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变化:1)肉眼①大红肾;②蚤咬肾。 2)光镜①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增 生,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②免疫 荧光检查显示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 毛细血管壁;③电镜:基膜和上皮细胞 间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沉积物。 4、结核结节: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 细胞、外同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 增生的纤维性细胞构成。 5、肺肉质变:嗜中性粒细胞渗出减少, 释放出的蛋白酶不足以溶解和消除肺泡 腔内的纤维素渗出物,由肉芽组织以机 化取代,肉眼观肺部变成褐色肉样组织 6、纤维素性炎: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 继而形成纤维蛋白,称为纤维素性炎 7、原发性颗粒样固缩肾:镜下:肾入球 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性,肾小管萎缩消失。相对正常的肾小 球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间质纤维 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的肾 小球和间质增生的纤维组织收缩,使肾 表面凹陷。肉眼:双侧肾脏体积缩小, 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细颗粒 10、肿瘤:机体局部组织的正常细胞受 到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细胞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 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 现为局部肿块。 11、癌前病变:一些疾病虽然本身不是 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潜 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10、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 6)肝细胞变性: 细胞水肿、嗜酸性变 7)肝细胞的坏死:嗜酸性的坏死、溶解 性的坏死、点状坏死、碎片坏死、桥接 坏死、大片坏死 8)炎细胞的侵润: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在肝小叶和汇管区 9)肝细胞再生:再生的细胞体积较大, 核大深染 10)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11、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基本病理改变:纤维素渗出性炎 5)、充血水肿期(1-2天)镜下:肺泡壁毛 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大量浆液性 渗出物,少量RBC 中性粒、巨噬细胞渗 出物中可检出肺炎球菌。肉眼:肺叶肿 胀,重量↑,暗红色切面可挤出带泡沫 的血性浆液 6)、红色肝样变期(3-4天)镜下:肺泡壁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充满大量纤 维素及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巨噬 细胞、纤维素连接成网、渗出物中检出 多量肺炎球菌。肉眼:肺叶肿胀、暗红 色、质实如肝切面粗糙颗粒状 7)、灰色肝样变期(5-6天)镜下:肺泡腔 内大量纤维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闭 塞、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 细胞少见、相邻肺泡纤维素经肺泡间孔 相互连接现象更多见肺炎球菌不易检 出。肉眼:肺叶肿胀、充血消退、灰白 色、切面干燥、颗粒状、质实如肝。 8)、溶解消散期(7-10天) 镜下:中性粒 细胞大多变性坏死、纤维蛋白网减少、 肺泡壁毛细血管由贫血状态恢复正常。 肉眼:肺叶体积逐渐恢复正常,质地变 软、切压时可挤出脓性混浊液。 12、渗出性炎症的分类:浆液性炎、化 脓性炎、纤维素性炎、出血性炎 13、胃溃疡的病理变化、并发症? 肉眼: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胃小弯近 幽门部(胃窦部)单个、圆或椭圆 (D<2.0cm;十二指肠溃疡一般直径1cm 内)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 常深达浆膜层阶梯状,边缘粘膜皱壁呈 放射状向溃疡中心集中 光镜:a 渗出层:白细胞、纤维素,b 坏 死层:无结构的坏死物组成,c 肉芽组织 层:新生Cap、成纤维细胞,d 瘢痕层: 胶原纤维、纤维细胞增殖性小动脉炎神 经纤维小球状增生 并发症:1)出血:最常见2)穿孔: 最危险3)幽门狭窄4)癌变 14、风湿病的分期? 4).变质渗出期(1个月):粘液样变性, 纤维素样坏死,少量浆液和炎细胞 5).增生期(肉芽肿期):(2—3月左右) Aschoff 小体(风湿小体)有病理诊断 意义 6).癍痕期(2—3个月):纤维素样坏 死→吸收风湿细胞成纤维细胞风湿小 体、纤维化、梭形小斑痕 15、肺淤血:原因左心衰竭。镜下:肺 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胞壁变厚和 纤维化,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水肿液及 心力衰竭细胞。(左心衰引起慢性肺淤血 时,在肺泡腔内可见许多含有含铁血黄 素的巨噬细胞)肉眼:质地变硬,呈棕 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16、肝淤血:原因:右心衰竭。镜下: 小叶中央V及其附近的肝窦充血、中央 区肝细胞受压萎缩甚坏死消失、小叶周 边的肝C脂肪变性。肉眼(尸检):体 积增大,暗红色,重量增加,切面呈红 (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的花纹 状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 肝”。 17、肝原发综合征对原发肺结核有诊断 意义,组成:肺的原发病灶了、淋巴管 炎、肺门淋巴结节 18、缓进型高血压的分期及特点?(一) 功能障碍期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 血压升高,但有波动,全身细、小动脉 和心、肾、脑等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二)动脉系统病变期1.细动脉由于持 续痉挛、缺氧,使内膜通透性增高,血 浆蛋白不断渗入内皮下间隙,并凝固成 均质的玻璃样物质,这种玻璃样变性使 管壁增厚、变硬、变脆、管腔狭窄。2. 小动脉可发生内膜纤维组织及弹力纤维 增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结 果也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三)内脏病变期1.心脏血压长期升 高,左心室因负荷增加而代偿性肥大, 心脏重量增加,左心室壁明显肥厚,早 期心腔无明显扩张,称为向心性肥大。 晚期代偿失调,出现肌源性扩张而致左 心衰竭。这种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 变称高血压性心脏病。2.肾脏由于:① 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肾小 球因缺血而发生坏死、纤维化和玻璃样 变。②相对正常的肾单位代偿性肥大。 ③肾间质纤维化和淋巴细胞浸润等,使 两侧肾脏对称性缩小,重量减轻,表面 有弥漫分布的细小颗粒,称为原发性固 缩肾。晚期随着纤维化肾单位的增多, 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减少,可出现肾功能 衰竭,严重者可致尿毒症。3.脑(1)脑 软化(2)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最严重 的并发症。(3)脑水肿 1、假小叶:肝硬化时镜下可见正常肝小 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 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 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2、肉芽组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 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肉芽组织是由 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及一定数量的炎 性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的 3、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变化:1)肉眼①大红肾;②蚤咬肾。 2)光镜①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增 生,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②免疫 荧光检查显示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 毛细血管壁;③电镜:基膜和上皮细胞 间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沉积物。 4、结核结节: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 细胞、外同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 增生的纤维性细胞构成。 5、肺肉质变:嗜中性粒细胞渗出减少, 释放出的蛋白酶不足以溶解和消除肺泡 腔内的纤维素渗出物,由肉芽组织以机 化取代,肉眼观肺部变成褐色肉样组织 6、纤维素性炎: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 继而形成纤维蛋白,称为纤维素性炎 7、原发性颗粒样固缩肾:镜下:肾入球 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性,肾小管萎缩消失。相对正常的肾小 球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间质纤维 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的肾 小球和间质增生的纤维组织收缩,使肾 表面凹陷。肉眼:双侧肾脏体积缩小, 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细颗粒 12、肿瘤:机体局部组织的正常细胞受 到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细胞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 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 现为局部肿块。 13、癌前病变:一些疾病虽然本身不是 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潜 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10、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 11)肝细胞变性: 细胞水肿、嗜酸性变 12)肝细胞的坏死:嗜酸性的坏死、溶 解性的坏死、点状坏死、碎片坏死、桥 接坏死、大片坏死 13)炎细胞的侵润: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在肝小叶和汇管区 14)肝细胞再生:再生的细胞体积较大, 核大深染 15)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11、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基本病理改变:纤维素渗出性炎 9)、充血水肿期(1-2天)镜下:肺泡壁毛 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大量浆液性 渗出物,少量RBC 中性粒、巨噬细胞渗 出物中可检出肺炎球菌。肉眼:肺叶肿 胀,重量↑,暗红色切面可挤出带泡沫 的血性浆液 10)、红色肝样变期(3-4天)镜下:肺泡 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充满大量 纤维素及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巨 噬细胞、纤维素连接成网、渗出物中检 出多量肺炎球菌。肉眼:肺叶肿胀、暗 红色、质实如肝切面粗糙颗粒状 11)、灰色肝样变期(5-6天)镜下:肺泡 腔内大量纤维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闭 塞、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 细胞少见、相邻肺泡纤维素经肺泡间孔 相互连接现象更多见肺炎球菌不易检 出。肉眼:肺叶肿胀、充血消退、灰白 色、切面干燥、颗粒状、质实如肝。 12)、溶解消散期(7-10天) 镜下:中性 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纤维蛋白网减少、 肺泡壁毛细血管由贫血状态恢复正常。 肉眼:肺叶体积逐渐恢复正常,质地变 软、切压时可挤出脓性混浊液。 12、渗出性炎症的分类:浆液性炎、化 脓性炎、纤维素性炎、出血性炎 13、胃溃疡的病理变化、并发症? 肉眼: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胃小弯近 幽门部(胃窦部)单个、圆或椭圆 (D<2.0cm;十二指肠溃疡一般直径1cm 内)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 常深达浆膜层阶梯状,边缘粘膜皱壁呈 放射状向溃疡中心集中 光镜:a 渗出层:白细胞、纤维素,b 坏 死层:无结构的坏死物组成,c 肉芽组织 层:新生Cap、成纤维细胞,d 瘢痕层: 胶原纤维、纤维细胞增殖性小动脉炎神 经纤维小球状增生 并发症:1)出血:最常见2)穿孔: 最危险3)幽门狭窄4)癌变 14、风湿病的分期? 7).变质渗出期(1个月):粘液样变性, 纤维素样坏死,少量浆液和炎细胞 8).增生期(肉芽肿期):(2—3月左右) Aschoff 小体(风湿小体)有病理诊断 意义 9).癍痕期(2—3个月):纤维素样坏 死→吸收风湿细胞成纤维细胞风湿小 体、纤维化、梭形小斑痕 15、肺淤血:原因左心衰竭。镜下:肺 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胞壁变厚和 纤维化,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水肿液及 心力衰竭细胞。(左心衰引起慢性肺淤血 时,在肺泡腔内可见许多含有含铁血黄 素的巨噬细胞)肉眼:质地变硬,呈棕 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16、肝淤血:原因:右心衰竭。镜下: 小叶中央V及其附近的肝窦充血、中央 区肝细胞受压萎缩甚坏死消失、小叶周 边的肝C脂肪变性。肉眼(尸检):体 积增大,暗红色,重量增加,切面呈红 (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的花纹 状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 肝”。 17、肝原发综合征对原发肺结核有诊断 意义,组成:肺的原发病灶了、淋巴管 炎、肺门淋巴结节 18、缓进型高血压的分期及特点?(一) 功能障碍期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 血压升高,但有波动,全身细、小动脉 和心、肾、脑等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二)动脉系统病变期1.细动脉由于持 续痉挛、缺氧,使内膜通透性增高,血 浆蛋白不断渗入内皮下间隙,并凝固成 均质的玻璃样物质,这种玻璃样变性使 管壁增厚、变硬、变脆、管腔狭窄。2. 小动脉可发生内膜纤维组织及弹力纤维 增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结 果也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三)内脏病变期1.心脏血压长期升 高,左心室因负荷增加而代偿性肥大, 心脏重量增加,左心室壁明显肥厚,早 期心腔无明显扩张,称为向心性肥大。 晚期代偿失调,出现肌源性扩张而致左 心衰竭。这种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 变称高血压性心脏病。2.肾脏由于:① 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肾小 球因缺血而发生坏死、纤维化和玻璃样 变。②相对正常的肾单位代偿性肥大。 ③肾间质纤维化和淋巴细胞浸润等,使 两侧肾脏对称性缩小,重量减轻,表面 有弥漫分布的细小颗粒,称为原发性固 缩肾。晚期随着纤维化肾单位的增多, 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减少,可出现肾功能 衰竭,严重者可致尿毒症。3.脑(1)脑 软化(2)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最严重 的并发症。(3)脑水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