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郑州二模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郑州二模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郑州二模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郑州二模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B(A.曲解文意。“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错误,根据文意,现代诗学给了“天机”“灵气”新的术语,而非“不认同这种看法”。C.观点混淆。“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是作者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

D.逻辑关系紊乱。“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错误,根据原文,应该是先“冲破意识的‘防卫’”,再出现“神思恍惚的审视”。)

2.(3分)B(材料与观点不契合。“这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错误,根据文意,论证的应是“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

3.(3分)D(文内文外关联错误。“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错误,刘克庄的话重在揭示实现“不求工而自工”的条件,即要有“大气魄、大能量”;而本文论述的重点是“无意于佳”为何能得到佳作,即揭示原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D(表述绝对,缺少限定条件“从临床经验来说”。)

5.(3分)A(“都是该病毒的传染源,都会在人群中把该病毒传染给他人”说法绝对,原文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力会较弱,多是在和病人接触较多的情况下发生的”。)

6.(6分)①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讲卫生,勤洗手;②尽量不外出,不聚集;③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④外出戴口罩,与人保持安全距离;⑤避免直接接触不锈钢的电梯按钮、门把手、公交地铁扶手等,直接接触后要及时用肥皂或75%酒精洗手;⑥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不当言论。(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五点及以上给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C(“暗示劳动使他领悟了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无中生有。)

8.(6分)①白露时节的自然风景是美好的,充满缓慢、宁静、从容的诗意;/②秋至白露让人联想到人到中年所拥有的从容状态,充满生活的诗意;③白露让所有辛劳和忙碌的人们获得沉醉、超逸、旷远的诗意;④白露让人们领悟到慢慢欣赏才能收获诗意的人生道理;/⑤曹操、曹丕等文人墨客逢白露节气而生诗情,留下许多关于白露节气的诗句;⑥白露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一个该忙的已忙过、该有的终将有的节气,它呈现了中国文化中崇尚的一种心态修为: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不必着急强求,人生终有忙碌后的收获。(“节气”“生活”“文化”三方面“诗意的存在”各2分,每方面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6分)①句式整散结合,排比、对偶等句式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古典雅致;②多用四字短语,表意凝练,内涵丰富,使文章语言典雅;③运用叠词写风,使语言更显形象雅致;④多处引用或化用诗文,引人联想,增加文采,更显典雅秀丽;⑤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本文语言更加生动秀丽;⑥文章大量使用具有古典韵味的意象,所用的词语大多清新优美,文学色彩浓郁,使作品语言呈现典雅秀丽之风。(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其中构成语言特点的方式1分,分析该方式的作用效果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标点为: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11.(3分)A(儒学和墨学并称为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

12.(3分)B[“认为晁错的做法是正确的”有误。原文“前日晁错是也”意为“前些时候晁错(引起的叛乱)就是这样”,是说晁错的做法不当。]

13.(10分)

(1)他家境贫困,借贷也借不到,就向北游历燕、赵、中山等国,都没人厚待他(都没有得到优厚的待遇),客居生活很艰难。

[5分;“假贷”(借贷)、“北游”(向北游历、游学)两处各1分,大意3分。](2)起初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不给我吃穿,宾客不让我进门;如今我担任齐国相国,各位中有的人到千里以外去迎接我。

[5分;“内”(通“纳”,进门/使动,使……进门)、“相”(担任相国)、“或”(有的人)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D(“下楚台”蕴含着诗人落寞失意的情感,“独登台”蕴含的情感除了落寞失意,还有老弱多病的愁苦、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5.(6分)①诗歌颔联写诗人欲饮酒以自宽,但冷酒入愁肠难辞一醉;想佳节登高赏菊,但天气温暖菊花未开不得观赏。(3分,答出一句意思给1分,答出两句意思给3分,意思对即可)②表现诗人遭逢人生失意,漂泊异乡,遇佳节难以排遣的凄凉悲哀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2)赢得仓皇北顾气吞万里如虎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操耍,操作、舞动、施展;操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或工作。两者相比,“操耍”更能体现皮影艺人操作皮影的高超水平。表现,表示出来;呈现,显出,露出。联系文段,“飞天入地、隐身变形”等在皮影戏中只能是“表现”。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皮影戏和“百戏”中的其他戏种不属于“同类事物”,所以用“独领风骚”更好。当选,选举时被选上;入选,中选。“当选”“入选”都有选上的意思,而“入选”还有入围之意,用它更合适。)

18.(3分)B(根据前文的主语及主干句内容可以排除A、C两项,后文只是列举了一些流派的名字并没有强调其特色,从而排除D项。)

19.(3分)D(A项语序错误,关联词语“不仅”应放在主语“它”的后面;B项语序错误,关联词语“不仅”应放在主语“它”的后面;C项暗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20.(3分)示例:①记忆力往往是个重要指标②记忆力属于天赋/超强记忆力可遇不可求③弥补记性差/提升记忆力

(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1.(5分)

示例一:①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彰显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②武汉疫情肆虐,是年轻的“逆行者”千里驰援,是青年突击队奋战抗“疫”一线。他们争分夺秒,日夜鏖战,火神

山医院超快速度建成,彰显了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

示例二:①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中国速度让世人惊叹。②十天能做成什么一批批千里驰援的建设者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十天能建成可容纳千张病床的医院并交付使用。勤劳无畏的中国人创造“中国速度”,“中国速度”彰显中国实力,让世人惊叹。

示例三:①众志成城就能创造奇迹。②武汉疫情肆虐,一批批建设者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同心协力,英勇奋战,共克时艰,仅用十天时间就建成了容纳千人的火神山医院。这项建筑奇迹的创造再次展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怀和力量。

(5分,其中观点2分,围绕观点进行论述3分;三个角度,任选一个均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四、写作(60分)

22.参照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主父偃,是齐国临菑人。(起初)研究(战国时代的)纵横家的学说,后来才开始学习《周易》、《春秋》、诸子百家的学说。齐国许多读书人都一起排斥他,他在齐国无容身之地。他家境贫困,借贷也借不到,就向北游历燕、赵、中山等国,都没人能够厚待他,客居生活很艰难。于是向西进入函谷关。他带的资财都花光了,留在长安已经很久,众公卿的宾客们大都厌恶他,于是他向皇上上书。早晨进呈奏书,傍晚时皇上就召他入宫觐见,任命他担任郎中,一年当中四次晋升主父偃。主父偃向皇上劝说道:“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强弱的形势很容易控制。如今的诸侯有的拥有相连的几十座城池,土地方圆千里,(天下形势)宽缓时,则会骄横奢侈,容易做出淫乱的事情;(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如果用法律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反叛的苗头就会萌生,前些时候晁错(引起的叛乱)就是这样。如今诸侯的子弟有十几个之多,却只有嫡长子能继立为君,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无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彰显。希望陛下命令诸侯要广布恩德把他的土地分予子弟,封他们为侯。那些诸侯子弟人人喜偿所愿,皇上既有施恩赐惠之名,也事实上分割了诸侯王的国土,没有削减他们的封地,却逐渐削弱了他们的势力。”于是,皇上听从了他的计策。在尊立卫子夫当皇后,和揭发燕王刘定国的阴私劣迹,主父偃是有功的。大臣们都畏惧主父偃的利口,贿赂和赠送给他的钱财累计有千金之多。有人劝说主父偃说:“您太专横跋扈了。”主父偃说:“我从束发游学以来已四十余年,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实现,父母不把我当儿子看,兄弟们不肯收留我,宾客抛弃我,我困厄的时日已很久了。况且大丈夫如果活着不能享受列鼎而食的尊荣,那就甘受极刑而死的耻辱。我已到日暮途远之时,因此做事倒行逆施,强蛮横暴。”元朔二年,主父偃(向皇上)讲了齐王在宫内纵欲放荡,行为邪僻的事,皇上任命他为齐相。主父偃到了齐国,把他的兄弟和宾客都召来,散发五百金给他们,数落他们说:“起初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不给我吃穿,宾客不让我进门;如今我担任齐国相国,诸君中有的人到千里以外去迎接我。我同诸君绝交了,请不要再进我主父偃的家门!”于是主父偃派人用齐王与其姐姐乱伦的事来触动齐王,齐王认为终难解脱罪责,害怕像燕王那样被论罪处死,就自杀了。赵王害怕主父偃成为赵国的祸患,告发他接受诸侯的贿赂。等到齐王自杀,皇上闻讯大怒,认为是主父偃威逼他的国王使其自杀的,就召回他交给官吏审问。皇上不想诛杀主父偃,公孙弘就说:“齐王自杀,没有后代,封国被废除变成了郡县,归入朝廷,主父偃本是(这事的)罪魁,陛下不杀主父偃,无法向天下人交待。”于是就把主父偃灭族了。

2017届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7届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5.,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2分) 7.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怅然若失之感 B.岁月沧桑之慨 C.忘我陶醉之情 D.思乡念家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0.不能表现桃花源人长期“与外人间隔”的一项是(4分) A.见到渔人非常惊讶。 B.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桃花源后没再出去过。 C.对汉朝、魏朝和晋朝一无所知。 D.不希望渔人把桃花源的存在告知世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管仲弃酒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 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 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 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情”是幸福之本 乐黛云 ①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幸福。 ②幸福需要各种条件,如和平、温饱、健康等,这些都是幸福的基本条件,但拥有了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感到幸福。别人可以认为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不是真正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又何尝一样呢?农民家庭“阖家团圆瓜棚坐,闲对风月笑呵呵”应是幸福的吧;今天的一些“空巢家庭”,儿女东零西散,父母独守“空巢”,但想到孩子学有所成,都有可期许的未来,安知父母心中不感到幸福呢! ③回顾我自己曾有过的一些难忘的幸福时刻,也不尽是产生于所谓“金榜题名”之类的时节,倒反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年月。 ④当然,幸福的源泉并不止此。中国古人尝言:“乐莫乐兮新相知”,又说:“知音其难哉”。如果真有一个忠心耿耿、始终相信你的品质、懂得你的弱点、蔑视任何谣言、传闻、曲解和误导,随时向你进忠言的朋友,那无疑是难得的幸福。 ⑤幸福确实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它的根本是情,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对事冷漠,对人无情的人会有真正的幸福。 14.下列观点属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

高二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衡阳县一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学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分值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周汝昌 1.晚清有一个叫陈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2.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3.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别号“雨村”。甄士隐,名“费”。《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在曹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利用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这是独特的汉语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4.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一部中国文学史。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5.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 6.《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写到宝玉与众清客穿过“曲径通幽处”,见到园中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下。贾政欲因水取名为“泻玉”,但宝玉认为“泻”字不雅,提议名为“沁芳”。“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的取义当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莺莺上场时那段唱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芳”即“落花”,“沁”即“浸于水”,正是《西厢记》“花落水流红”的“浓缩”和“重铸”——它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丰台区2012年初三统一练习(二) 语文试卷2012.5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订正(dīng)氛围(fēn)强人所难(qiǎng) B.干涸(hé)巢穴(xué)断壁残垣(huán) C.暂时(zàn)恣意(zì)茅塞顿开(sè) D.赈灾(zhèn)惘然(wǎng)锐不可当(dǎng)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临(频,濒) 判断:“濒”有“接近”的意思,而“频”有“屡次”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频”。 B.完归赵(壁,璧) 判断:“壁”有“墙”的意思,而“璧”是“美玉的通称”,所以横线处应填“璧”。 C. 诀(密,秘) 判断:“密”有“关系近”的意思,而“秘”有“不公开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密”。 D.明秋毫(查,察) 判断:“查”有“检查”的意思,而“察”有“仔细看”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查”。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入春以来,国内各大景区竞相“抬门槛”,5A级景区门票集体跨入百元时代。门票价格过高,抑制了百姓消费,打压了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发挥景区的综合效益,单靠涨价恐怕是不行的。 A.不仅而且因此 B.既又但是 C.不仅而且但是 D.既又因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他担任校刊主编的时候,对所有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 B.世间万物永远在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 C.能否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D.布鲁诺宁愿被教会处以火刑,也不改捍卫科学真理的执着。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回到古镇,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虽然我们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又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有时它还带来果实醇厚的芳香,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最令人迷醉的还是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那就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更像一曲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故乡的血脉么? A.选段中,将风拟人化,写出风的调皮可爱,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 B.选段中,把“古镇”比作“画廊”,写出了古朴的小镇在烟雨轻笼下的诗意之美。 C.选段中,用“国画小品”“美丽小诗”“江南丝竹”构成排比,写出了小桥如诗如画的美。 D.选段中最后一句,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面对“流水”而引发的思考。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诗人好事,真如俗语所谓挖空心思了。 ①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②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③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④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子曰:“岁寒,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论语子罕》)(1分) (2)纷纷暮雪下辕门,口口口口口口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3)《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4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C.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一5题。 人生需要用一颗善感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人生如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欣赏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份美好。落月晚霞需要去欣赏,霜林秋叶需要去欣赏,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去欣赏,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互相欣赏。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则是一种不幸与悲哀。欣赏别人的潇洒tìtǎng( ) ,进而提高自己的风度;欣赏别人的高谈阔论,进而提高自己的口才;欣赏别人的作品,进而tuòkuān ()自己的视野;,。所以欣赏是一种提高,是一种互补,是提升自身修养的最佳捷径。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tìtǎng( ) tuòkuān()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

2019年深圳市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深圳市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2019.4 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代阅读史上,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它动摇了“唯一标准答案”的僵化思想,对我国阅读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然而,众多匪夷所思的“多元解读”也随之出现,这类荒腔走板的解读,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之中。 这些混乱认识与理论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 “接受美学”是西方读者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流派,它认为“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国内有人把它形象地推进一步: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但是,他们忘记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用都无异于一块石头,然而要用的时候,石头不可能当斧头,废纸更不能当作品。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它的附属功能是不能混淆的。 其实,西方“读者中心论”也强调在以读者的接受来阐释作品时,要避免纯主观的、任意理解的心理主义陷阱。毕竟,读者接受有时代局限性和主观任意性。没有接受,作品不能最后“现实化”;但单个读者的接受理解还不能等于作品的全部,只有代代相承的接受链才有望接近作品本身。既然如此,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也正因如此,任何接受都可能是对另一接受的局限的弥补;同时,任何接受都有提高、修正之必要,更不用说要对错误接受予以纠正。

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闵行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晴》)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__________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2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此首小令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之情。 B.作者以与爱人分离的女子的口吻来写。 C.“杨花雪”一词语出苏轼《少年游》。 D.“人去也”一声长叹,包含离别伤痛。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橘逾淮为枳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8.“过王而行”中的“过”与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过.故人庄 C.过.目成诵 D.以.其境过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0.《说文解字》中,“辞”:从“舌”,从“辛”,诉讼辩词。晏婴在辩论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他“习辞”的特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少有至行.,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 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①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冲每闻征书至,

二模语文试题

(一)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1、根据上文,说说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文中两位名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1、根据上文,说说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我行我素,不卑不亢。从他洋洋自得的叙述口吻,“背着手”“撞”的动作描写,与歌德鲜明地对比中可以看出。 2、文中两位名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贝多芬,因为他不向权贵弯腰,不卑不亢,很有骨气。 (二)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而这是不错的:这个主题的确是一个神明。“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1)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下泪。”当主题接着过渡到人声上去时,先由低音表现,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1、文段中多次出现“欢乐”,在贝多芬的意念中,“欢乐”指的是什么? 2、文中划线处(1)描写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划线处(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这两个句子的内涵? 1、文段中多次出现“欢乐”,在贝多芬的意念中,“欢乐”指的是什么? 对人类的爱,对上帝的敬畏之心,是“神明”的化身。 2、文中划线处(1)描写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描写细腻、传神,极富抒情色彩。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听觉通过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触觉表达出来,使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音乐给人的作用,给痛苦者以慰藉。 3、你如何理解划线处(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这两个句子的内涵? “‘欢乐’抓住了生命”是指《欢乐颂》的音乐感,感动了听众、读者。“这是一种征服,

2019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共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归雁入胡天。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曹刘。▲。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此之谓大丈夫。 (6)《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蜷.曲(ju?n)熟稔.(rěn)祈.愿(qí)惩.恶扬善(ch?ng) B.雏.形(chú)亘.古(ɡènɡ)嗔.怒(chēn)心无旁鹜.(wù) C.回溯.(shuò)戏谑.(xuè)慰藉.(jí)通宵.达旦(xiāo) D.缄.默(jiān)羸.弱(léi)懊.悔(ào)风雪载.途(zài)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的,古人叫作“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合乎人道,也是顺乎自然的。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锻炼锻造扰攘繁杂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 获得幸福的故事。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 秋时期的305首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 发下垂。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二阅读(57分) (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7分)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

2017南京盐城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南京盐城二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二十四节气的▲与时令奇异吻合,名称具有东方田园美与古典诗意美。如“惊蛰”,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在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睁开惺忪的双眼,▲地向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历代诗人也以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并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 A.气候不谋而合不可思议 B.气候不约而同不可理喻 C.物候不约而同不可思议 D.物候不谋而合不可理喻 1.C。注意比较不同语素的差异,“气候”应该是与气象有关,“物候”则是 生物学现象,从语境看,讲的不是天气,而是生物的变化。 “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这两个成语结构相同,意义相近,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其区别有二,一是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相同,“不约而同”侧重动作;二是语法功能不同,“不谋而合”一般作谓语,“不约而同”多作状语。 有趣的是,2016届南京盐城一模的第一题词语辨析也涉及了“不可理喻”,当时是与“捉摸不透”比较。此外,文科附加题的第一题文学常识也重复了2014届的文科附加题对“二程”的考查,难道是为了向过往的经典试卷致敬吗?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 功构建,标志着中国量子科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 B.二次元电影《你的名字》火遍全国,浪漫唯美的故事、让人有截屏冲动的精美画面,广大网友如痴如醉,带给人前所未有的体验。 C.成都市区金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确定了古蜀文明考古学意义上的“宝墩、三星堆、金沙三部曲”,从而解决了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D.2017 年《社会蓝皮书》披露,我国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大约 66.72%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去一年“一本书都没有读”。 2.A(B“广大网友”一句偷换主语;C“确定了”后面宾语残缺,“解决了”与“来龙去脉”搭配不当;D“大约”与“左右”重复赘余)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心澄如镜,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谦逊的心态。 C.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D.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3.D(可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A选项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陶渊明的《移居二首》,指遇到非常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阅读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与含义,遇到不同 的观点大家共同讨论分析。与语境相符。 B选项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原意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 地为它输送活水。”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展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9.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大兴区2011年初三质量检测(二) 语文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脊.梁(jǐ)脂.肪(zhǐ)惩.恶扬善(chěng) B.符.合(fú)翘.首(qiáo)瞥.见(piē)贻.笑大方(yí) C.处.理(chù)脑髓.(suí)自诩.(xǔ)惊涛骇.浪(hài) D.滑稽.(jī)剔.除(tì)憎.恶(zèng)锐不可当.(dāng)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渊博.博.学 解说:两个“博”字意思相同,都是“(量)多;丰富”的意思。 B.无端.端.正 解说:两个“端”字意思不同,“无端”的“端”是“原因”的意思;“端正”的“端” 是“正”的意思。 C.焕然一.新一.筹莫展 解说:两个“一”字意思相同,都是“一个”的意思。 D.举.一反三举.世闻名 解说:两个“举”字意思不同,“举一反三”的“举”是“提出”的意思;“举世闻名” 的“举”是“全”意思。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震时的汶川灾区,可以用来形容;三年后的汶川,一座座充满明清风韵的藏羌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用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②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前途,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前途。所以,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A.断壁残垣细致虽然/但是 B.流离失所精致虽然/但是C.流离失所细致不但/而且 D.断壁残垣精致不但/而且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 2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⑴-⑷题。(共 8 分)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唐宋,盛于清代,元代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通常用驴皮或者牛皮jīnɡ diāo xì zhuó,粉彩饰色,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颇具乡土气息。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声腔不同而多种多样。 皮影戏不比端庄典雅的京剧,① ;也不比宛转悠扬的越剧,② 。但它却是各阶层 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清末民初,皮影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造型制作、 演技唱腔等方面,都达到了巅峰。当时,豪门望族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为荣,③ 。每每 表演开始时,台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幕布上大片的山水花鸟竟是活的,云能飘、水能 流、鸟能叫,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更新奇的是,人物

能吸烟,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猴子能吃桃,咬下的半块桃子清晰可见。2011 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濒临灭绝的皮影戏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⑴根据文中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四字词语写在田字格内。(2 分) ⑵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①雍容华美②粗犷高亢 B. ①朴实无华②婀娜情长 C.①雍容华美②婀娜情长 D.①朴实无华②粗犷高亢 ⑶根据语意,横线③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达官显贵也纷纷热衷于私养影班。 B.私养影班,成为达官显贵的时尚。 C.皮影戏班在民间乡镇也比比皆是。 D.民间乡镇,皮影戏班也比比皆是。 ⑷下列对联表现皮影艺术的一项是(2 分) A.六朝纸鹤随风舞,双手银线把情牵。 B.车水马龙光树影,衣冠人物皮成形。 C.千种声响惊宾客,万般变化绝古今。 D.双手剪出龙飞凤,一帖更见日月明。 2.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过程中,同学们抄录了下面几则革命英烈的家书,准备将其刊登在班级板报的专栏中。(共 6 分) 【英烈家书】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① 母亲

深圳市宝安区二模语文试卷

宝安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题共5题,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脊.椎jí黝.黑yǒu 诓.骗kuāng长吁.短叹xū B 嫉.妒jí抽搐.chù混淆.xiáo 怏.怏不乐yàng C克.扣kē慰藉.jia栈.桥zhàn 秩.序井然chì D 瞋.视chēn 媲.美pì执拗.niù繁弦.管急xuún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的运用错误 ..的一项 A肖基国长相酷似奥巴马,他以惟妙惟肖 ....的模仿表演迅速走红。 B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 C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疫苗的安全 问题让广大婴幼儿家长忧心忡忡 ....。 D他说话语无伦次 ....,我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校六十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初三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 级参赛者的人数较少。 B今年是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佳士得拍卖行将于5月在伦敦拍卖4本17世纪 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C万家乐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多次获得“全国服 售后服务行业十佳单位”。 D强台风正面袭击我市,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啦啦的下了起来,一小时后, 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4.请选出下列排序最佳的一项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1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2舞者伴随着唢呐、洞箫、锣鼓的节奏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3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4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5舞蹈具有原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 ○1○2○5○3○4 B ○2○5○3○4○1 C ○5○3○2○1○4 D ○5○2○3○4○1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即使时间所剩无几,也要一起努力到底。”这是条件关系复句。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 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着水泡。”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在此次活动中,福永红树湾国际家具村推出了七大主题活动。”其中“在此次活 动中”作状语。 二、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昌平区2019- 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练习 语文试卷 2019.5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共3分) 《自叙帖》《玄秘塔碑》 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___①___(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这幅作品结构(布局)___②___,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___ ③___,书风狂放烂漫。 2.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 材料一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______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______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五大部分,满分100分,共10页,23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在试卷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

20200418合肥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于中西文学理论的两个不同范畴。二者的义理和内涵之隔表现在许多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神思的心理特征是虚静,想象的心理特征是记忆;神思的思维特征是超越时空,想象的思维特征是化解、综合。 然而,神思与想象也有融合、融通的地方。无论如何,神思和想象在中西方各自的语境中都是直觉思维,赞美神思或想象,就是赞美直觉,肯定直觉在文学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重大意义。这是神思和想象之融的一个重要体现。 神思与想象之融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们都是虚构。中西文学理论分别肯定了神思或想象的虚构性。陆机说:“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文赋》)神思的开展是“离方遁圆”的,即离开事物本身去描述这个事物。这个物象是方的,作家不要直接说它是方的,应该离开它的方的形状去说它是方的。同样,那个物象是圆的,也不要直接说它是圆的,应该离开它的圆的形状去说它是圆的。这就是离形得似,也就是陆机所说的“穷形尽相”。刘勰也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文心雕龙·神思》)所谓“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就是虚构,通过作家的虚构,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文学艺术形象和意象的创造都是“刻镂无形”的结果。“离方遁圆”“刻镂无形”能够创造出无数艺术形象、艺术意象,保证文学艺术创作生生不息。 西方对想象的认识一直纠缠着幻想的问题。幻想就是虚构。究竟幻想和想象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西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黑格尔强调,“不要把想象和纯然被动的幻想混为一事”。即幻想和想象可能是一回事,可能不是一回事,不是一回事的是“纯然被动的幻想”,那种幻想不具有创造性,而想象则具有创造性。克罗齐则不同,他似乎认为幻想是高于想象的,“幻想是创造者,而想象则不是”。无论想象是幻想也好,不是幻想也好,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它们都是超越现实的加工创造,且不管它们对现实的改造是剪裁现实本身、添油加醋,或依据现实的逻辑凭虚构象,都带有虚构的成分,对文学艺术创作的作用都非同小可。 神思和想象之融还表现在情感特征方面,这在中西文学理论中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这

2017年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庄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试题 语文 命题:陈芳明审题:柳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愤懑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腐、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于是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把广袤的竹林作为托身、浪迹之所。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