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油更换标准

机油更换标准

机油更换标准
机油更换标准

测试标准

1:无沉积环,油性扩散快速,良好。

2:有沉积环,界线不明显,轻微污染。

3:有沉积环,界线明显,油性扩散很慢,建议更换。

4:全黑,无扩散,必须更换机油。

表示机油质量的四个等级:

一级:

油斑的沉积区和扩散区之间无明显界限,整个油斑颜色均匀,油环淡而明亮,油质量良好。

二级:

沉积环色深,扩散环较宽,有明显分界线,油环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油质已污染,机油尚可使用。

三级:

沉积环深黑色,沉积物密集,扩散环窄,油环颜色变深,油质已经劣化。

四级:

只有中心沉积环和油环,没有扩散环,沉积环乌黑沉积物密而厚稠,不易干燥,油环成深黄色和浅褐色,油质已经氧化变质。

试验结果:当斑点试验达到三级就需更换了。一般来说,轿车的机油是较难出现三级这样的状况的,如以出现三级的状况则表示机油品质已经劣化严重,建议车主在沉积环以及扩散环颜色已较深伴,扩散环已变窄的时候更换润滑油。这样能较好地节省费用,也对延长发动机寿命有所帮助。

关于机油斑点测试:

斑点法机油测试是一个已经废止的机油测试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简单直观,且成本较低,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这种测试方法对于一般的车主来说较为容易操作,无需高深的鉴别知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一.设备中使用的润滑油应定期检测 是对设备的润滑故障采取早期预防和对已发生的润滑故障采取科学的处置对策,分析润滑故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润滑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及时换油且应推行定期查,按状态维修或换油的办法,与维修体制一样,变定时为按状态(按质)换油,加强定期的检查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二.油品检测指标的相关说明 1.理化指标检测:比如粘度、水分、酸值、抗乳化、闪点、机杂、腐蚀、抗氧化稳定性等等,与标准对比即可。 [粘度]: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渗入。粘度降低可能是基于低粘度油品,水,冷剂或燃料的渗入;或是油品内高分子聚合物 受剪切力而产生变化。 [闪点]:闪点降低显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释,或是油品过高温度而裂化。 [不溶物]:戊烷不溶物显示油品里固体物质的总含量,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甲苯能溶解大部分的有机物质,故此甲苯不溶物只包含污垢沙粒,磨损金属微粒及未燃烧碳屑。 戊烷与甲苯不溶物的差额代表胶质及氧化物的含量。通常戊烷不溶物超越某一限额 时才量度甲苯不溶物。 [颜色]:在极短时期内油品颜色变深显示油品被污染或开始被氧化。 [水分]:油品中有水显示系统穿漏或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水分会引起腐蚀和氧化,亦会使油品乳化。故此应以离心法,隔滤法或真空处理清除。 [酸性及碱性]:酸碱度(pH)—pH增高代表渗入了碱性油品。pH降低代表油品开始变酸。[总酸值(TAN)]:油品的总酸值是量度因氧化而产生酸性物质的指标。 [总碱值(TBN)]:总碱值增高,可能是被另一种含碱量高的油品污染所造成。总碱值降低,可能是因为高碱度添加剂的损耗,用于中和酸性的燃烧及氧化产物,或被渗入的水分冲走。金属元素分析用于验明污染情况,证实添加剂的含量及显示机件的磨损状 2磨屑检测: 光谱仪,分析油中金属磨粒的化学元素含量,对比使用时间和油中金属含量的增加速度,分析设备摩擦副中的磨损情况。特定是不需要对油样进行预处理,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读数准确。但是在判断磨损类型、预报故障部位等方面存在困难。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

润滑油认证标准精选文档

润滑油认证标准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机油认证常识 API:美国石油协会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ACEA:欧州汽车制造协会 ILSAC:国际润滑油协会 VW :德国大众汽车润滑油认证 MB :德国奔驰汽车润滑油认证 BMW Longlife:德国宝马汽车润滑油认证 EMA5:引擎制造协会 JAMA:日本汽车制造协会 JASO:日本汽车标准组织 API (美国石油协会)等级 SH 1996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300ppm,磷含量 1200ppm,该标准早已废除 SJ 2001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 10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L 2004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 10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M 2005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870ppm,磷含量8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AE-J300(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 30的100℃ cTs运动粘度是 ~ mm/s HTHS≥ 40的100℃ cTs运动粘度是 ~ mm/s ILSAC (国际润滑油协会)环保 GF-3对应SL的标准 GF-4对应SM的标准 VW (德国大众汽车润滑油认证) VW500 适用于1999年8月出厂前VW/AUDI全车系汽油引擎,这个认证已经废弃。 VW502 针对严苛环境设定的规范条件使用 VW503 涵盖502全部要求,可加长换油周期至15000km一换 涵盖503全部要求,加强了多气缸;大排量引擎需求的润滑等级HTHS≥VW504 涵盖全部要求,还加强了节省燃油;清静排气;清洁引擎内部等功效。 汽油引擎部分: :除非车辆本身注明须使用其他规范之机油,否则可适用于1999年8月出厂前VW/AUDI全车系汽油引擎。 :针对严苛环境设定的规范,设用于诸如高气温、潮湿、爬坡及经常在市内走走停停等驾驶环境中使用

设备润滑标准及润滑油选用

设备润滑标准及润滑油选用 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的主要要素之一,合理而完善的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摩擦、降低磨损、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损坏与故障,降低维修费用、降低能源消耗,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的全效益。 1、设备润滑五定内容: 1)定人(定人加油) 确定添加润滑材料的人员,有专人负责设备添油换油工作,有专人负责设备日常维护(每周每班)加油工作,有专人负责润滑部位检查工作。 2)定点(定点加油) 定出设备各部润滑点及各润滑点的加油方法 3)定时(定时换油) 确定加油的时间或周期,按设备使用及负荷情况,定时进行清洗换油,按消耗定额添油,按润滑部位定出每周或每日加油。 4)定质(定质选油) 定出设备各部位用油品种牌号,润滑油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 5)定量(定量用油) 定出各润滑部位用油量及日常维护用油定额,油箱定期添油定额。在确保设备润滑良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节约用油。 2、设备润滑良好标准: 1)润滑系统或润滑装置应完整、齐全、好用、密封良好,不渗漏油、无污染。 2)润滑系统中油压、油温、供油量、油位应符合规定标准,一般油温不超过60℃。

3)设备在运转中,不应有润滑不良而产生的怪声与噪音。 4)润滑系统或润滑附件应清洁,油路、油孔畅通。 3、润滑剂加注量标准 1)单机设备有说明书规定的按说明书规定标准执行。 2)循环润滑系统的油箱位应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油压、流量按说明书规定或实际情况确定。 3)浸油润滑 转数在1500r/min以上,油位在轴承下部滚珠中心至滚珠上缘。 转数在1500r/min以下,油位应在轴承下部滚珠上缘(浸没下部滚珠)4)油浴润滑齿轮浸油深度 A、在单级减速器中,大齿轮浸油深度为1――2齿高。 B、在多级齿速器中,各级大齿轮均应浸入油中,高速级大齿轮浸油深度为0.7个齿高,但一般不应小于10mm,当齿轮圆周速度相当低时(0.5――0.8m/s)浸油深度可增加到高速级齿轮节圆半径的1/6处。 C、涡轮、蜗杆减速器 蜗杆上置式,油面可在一个齿高到涡轮中心线的范围变化,速度高、搅动损失大,浸油深度要浅。速度低时,浸油深度可深一些,并有散热作用。 蜗杆下置式,油面可以保持在蜗杆中心线以下,此时飞溅的油可以通过刮板供给涡轮轴承。 D、滚动轴承脂润滑 周转数在1500转以下的可填满轴承腔的2/3。 周转数在1500-3000之间可填满轴承腔的1/2 周转数在3000转以上时,不超过1/2。 在容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于中低速轴承可以把轴承腔全部空间填满。如果油脂储油室有专门的排油孔的话,加油时一定要打开,使废油及时排出,不必考虑加油数量的多少,直到有新油从排油孔挤出。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免费)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工业润滑油标准

工业用润滑油 工业用油的概念 工业润滑油应用范围很广,基础油的种类也很多,如:纯矿物油,PAO聚ɑ稀烃合成油,聚醚合成油,烷基苯油,可生物降解脂类油。当它们成为某种工业润滑油时,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混合的,例如聚醚合成油和别的工业油混合之后,其性能就会显著下降。 工业应用领域 主要有液压油、齿轮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变压器油、真空泵油、轴承油、金属加工油(液)、防锈油脂、气缸油、热处理油和导热油等。此外,还有润滑油为基础油,并加有稠化剂的润滑脂。工业润滑油的用户是各行各业的企业,一般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不仅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特性,同时更取决于技术服务的好坏。因此,工业润滑油的技术营销更为重要。工业润滑油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其添加剂也不一样。室外用的液压油要有适合当地的温度变化,就不能用室内密闭环境下的液压油。另外象重载齿轮油和成型油使用条件也不同,重载齿轮油含有极压添加剂来确保可以在苛刻环境下使用,成型油,通常是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使用工业润滑油的企业,配置的机械与设备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术交流会更为必要。这也是售前技术服务的主要形式。 工业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粘度,因此,必须优先加以介绍。GB/T3141-94是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448-1992《工业液体润滑剂-ISO 粘度分类》。一般说,在中转速、中载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在高载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在低载荷、高转速和低温的工况下,选用低粘度润滑油;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载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润滑脂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锥入度,以锥入度来划分润滑脂稠度等级。因此,也应该向用户介绍。锥入度是各种润滑脂常用的控制工作稠度的指标,用以表示润滑脂进入摩擦点的性能和润滑脂软硬程度的指标。J一般说,使用润滑脂的轴承所承受的负荷大、转速低时,应该选用锥入度小的润滑脂。反之所承受的负荷小、转速高时,就要选用锥入度大的润滑脂。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负荷、高转速和低温很低时,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时,应选用合成润滑脂。 工业润滑油的类别多,品种繁杂,技术性能各有特点,涉及的技术范围也广泛,而液压油是工业润滑油中用量最多的大品种,试以此品种为例简要说明。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作为能量传递介质的液压油可传递功率,减少摩擦,隔断磨损表面,悬浮污染物,控制元件氧化,并具有冷却作用。各种液压系统具有不同的种类结构和使用条件。为了满足各类系统的要求,液压油必须具备一定的性能,例如,粘度、粘度指数、相对密度、抗磨性、低温性、酸值、闪点、氧化安定性、破乳化性、水解安定性、起泡性、空气释放性、剪切安定性、防锈性和过滤性。按GB11118.1-94液压油依据组成的用途分为下列

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设备的润滑用油管理,防止设备不按规定用油现象,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的润滑管理。 第三条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设备润滑工作负管理责任。 第四条设备管理部及车间管理人员负责设备润滑的管理工作。设备管理部每月组织各单位设备员在设备检查时对各单位设备润滑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查出问题在协同中以整改通知形式下发至车间(部门),车间(部门)负责整改并书面回执。 第五条当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具体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润滑管理,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及时更换润滑油,并做好润滑记录。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在各项检查中对不按规定润滑管理实施的单位,给予单位负责人负激励100元的处罚。 第七条设备必须按规定要求用油、脂,不得滥用和混用,不合格的油、脂不得使用。润滑油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五定”、“三级过滤”,违反者给予责任人降级一个月处分。 (一)“五定”内容: 1、定点:按规定要求的润滑部位加油,不得遗漏。 2、定人:设备日常的加油部位、定期加油部位均由专人负责。 3、定质:按设备的要求选择质量合格的润滑油脂。 4、定时:对设备的润滑部位,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油。 5、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数量,加所选定的润滑油脂。 (二)“三级过滤”内容: 1、领油大桶到小油桶(油箱)。

2、小油桶(油箱)到油壶。 3、油壶到润滑部位。 4、润滑油的过滤网符合下列规定: 注:特殊油品按特殊规定。 第八条润滑油使用种类要求 (1)、一般机泵: 1、润滑油类: 润滑部位:轴承箱 润滑形式:飞溅润滑、油环与油链润滑 执行标准:GB11118.1 泵型:Y、AY、IS、ZA、ZE等一般机泵及减速机 更换时间:一般要求连续使用6个月的润滑油全部更换,连续使用不足6个月的,每年更换1次。大型机组置换后的抗磨液压油 /L-HM46经过滤后并检测合格后可做为一般机泵用油。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 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 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 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 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

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 ≤200mg/L; 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 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 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Array 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 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 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 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但有的电厂使用

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这充分说明油质乳化主要是由机组漏水引起的。所以若机械照搬SH/T 0636-1996换油指标的规定(有一项不合格就换油),既不利于电厂长周期运转,其换油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3.电厂对使用油更换时间的判断 1) 综合判断:酸值连续上升;表面张力显著下降;旋转氧弹显著降低;油泥出现;乳化层牢固;容易起泡;颜色连续升高5个单位等。 2) 考虑换油: a、全酸值超过0.3mgKOH/g b、旋转氧弹在50分钟以下 a、b中有一项不合格则需换油。

空压机润滑油用油更换标准分析

空压机润滑油更换标准分析 一、空压机油选择的标准 1)用油选择:矿物油,半合成油,合成油(合成油主要是PAO系列)都可以; 2)倾点:≤-10℃; 3)闪点:≥180℃; 4)酸值:0.2; 5)性能要求:抗氧化性、抗乳化性要好,残碳少; 6)根据压缩机油的设计类型、环境条件、操作负荷选择空压机油的类型,一般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30℃)下,选用合成油,高速水冷或低压、小压缩比的压缩机可选用低粘度压缩机油。 通常选择标号: 1)空冷活塞式轴输出功率<20KW,选用32、46、100号(环境温度<-10℃可选32)DAA,DAB,DAC空压机油; 2)水冷活塞式选用68或100号油; 3)滴油回转式选100、150、220号油; 4)喷油回转式选32 或者46号油。 5)离心式空压机用的润滑油类似于液压油或者齿轮箱用油。和前面四种空压机油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上述四种空压机油的作用是冷却、密封、润滑和降噪四种作用,而离心机上的润滑油仅仅用来对对轴承进行润滑。 二、压缩机的换油指标是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运行中的压缩机油应定期取样,观察油品颜色和清洁度,定期分析油品粘度、酸值、正戊烷不溶物等理化性能。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换油。 油品已发绿,色号加深4级;②酸值超过0.5mgKOH/g;③粘度变化超过±15%;④正戊烷不溶物超过0.5%。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专用油换油指标为SH/T0538-93。 三、空压机润滑油失效分析 一)润滑油成分分析 1)矿物油基础油成分复杂,有烷烃、环烷烃、芳烃组成,其中烷烃和环烷烃是饱和烃,芳烃是不饱和烃。烷烃的分子结构是链状,粘度指数高,化学性能也稳定,是发动机油最理想的组分。而环烷烃的结构有环状和链状结合而成,粘度指数很低,会使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而且蒸发损失也大,化学性能也不是很稳定,不是发动机油的理想组分。芳烃是不饱和烃,是发动机油最不理想的组分,高温时容易裂解变质。 2)全合成机油和合成机油,指的是机油使用的基础油是全合成或合成基础油,除了基础油,机油中大概还有10%到25%左右的添加剂。 基础油,不饱和烃含量一般只有不到百分0.5%,烷烃含量超过80%,粘度指数都在120以上,具有很好的低温启动性,热及氧化安定性也非常好。粘度指数在120以下,烷烃含量在80%以下的一般加氢油,由于加氢反应的程度浅,一般也不能叫做合成油。 二)润滑油运行环境分析 同时含有少量的氮、硫和氧的化合物。烷烃在100℃以上的温度,特别是有金属接触下,抗氧化性能下降,很容易产生氧化物和脂肪类产物,并进一步缩合成胶质、沥青质等。这些产物与吸入空气中的机械杂质和压缩机内的金属磨屑混在一起,沉积在机头表面上,进一步加热生产积碳。由于螺杆空压机的特殊情况,空压机专用油(矿物油还是合成油)不可避免的出现氧化、积碳现象,油品老化过快。 1)高温:温度是引起油品氧化的主要因素。温度没升高10℃,氧化速度增加一倍,压缩运转时,压缩机有不仅需要吸入压缩腔到分离器与压缩气分离前,润滑油基本以雾状存在,其表面积大大增加,与热的压缩气充分混合,温度迅速上升。 2)高的氧分压:氧分压即气体总压力与气体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之积。润滑油的氧化速

XX海运有限公司润滑油检测须知

发布日期:2020.08.28 润滑油检测须知 编 号: XZ1004 修改号: 2.0 生效日期:2020.09.01 页 次: 1/1 上海XX 海运有限公司 操作维护手册 1 目的 本文件对润滑油的检测内容和周期作出规定,旨在防止由于润滑油质量的下降而引发柴油机故障,保证船舶柴油机的安全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船舶。 3 职责 由船舶轮机长或大管轮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船舶主机采取油样,油样瓶标签应注明船名、机型、润滑油名称和牌号、取样部位、取样时间、与上次化验间隔时间、累计使用时间等。油样送交船舶技术处或经船舶技术处认可的化验单位。化验单位按照国标或部标的试验方法进行各个项目的测定,出具化验数据和处理意见,开具《油品化验报告单》。《油品化验报告单》由船舶技术处负责转交船舶。船舶负责润滑油的日常管理,船舶技术处负责宏观监控并负责具体指导。《油品化验报告单》复印件存船舶技术处。 4 内容 4.1 润滑油常规化验主要项目 4.1.1 系统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开口闪点,总酸值,水份,不溶物。 若需化验总碱度,盐份(氯化物),残碳等项目,应在油样瓶标签上注明。 4.1.2 汽轮机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总酸值,水份,不溶物。 4.1.3 液压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水份,不溶物盐份(氯化物),不溶物。 4.1.4 齿轮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水份,不溶物盐份(氯化物),不溶物。 4.1.5 冷冻机油和压缩机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总酸值,水份,不溶物。 4.1.6 船舶轮机长或轮机员,可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增删化验项目。 4.2 润滑油化验周期 4.2.1 应按照主、副机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化验润滑油或换油; 4.2.2 若发现润滑油有异状,如稀释、严重污染等,须随时取样化验。 4.3小型机械设备因润滑油总量较少,可用定期换油方式代替化验,但换油必须在《轮机日志》上予以记载。 5 记录与归档 XZ1004-01《油品化验报告单》,船舶保存三年。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NAS1683:每100ml内最大颗粒数单位:微米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润滑油简单检测方法

农机使用润滑油质量的好坏,对农机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影响较大。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润滑油,对农机的危害不小,而绝大多数机手没有必需的设备来检验油品的质量,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别人的介绍使用。这些经验往往不十分可靠。现介绍一些润滑油质量的简单检验方法。 一、杂质把润滑油装入试管中,观察有无悬浮的颗粒状杂质。粘度大的润滑油因颜色深,透明度差,悬浮的杂质不易被发现、这时可把这种润滑油用汽油或柴油稀释后再进行观察。 二、粘度将经化验合乎质量标准的润滑油装在试管中,并用软木塞及蜡封口、不要装满,要留5毫米左右高度的空间。把所要检验的润滑油装在另一试管中,所用试管的规格和装油量的多少应与前一试管相同,也用软木塞及蜡封口,同时将两支试管倒置过来,观察气泡的上升速度。如果比标准润滑油中气泡上升速度快,说明这种油的粘度偏低。反之,粘度偏高。 三、润滑性能润滑油润滑性能的好坏与润滑油的粘度有关。通常说没有粘度或粘度降低了,指的是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变差了。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降低以后,附着性或粘着性也相应变坏,这样就不能形成有足够强度的油膜,也就起不到良好的润滑作用。润滑油性能优劣的检验:将沾有润滑油的拇指和食指相互摩擦,如有粘稠的感觉.可以断定这种润滑油还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如有发涩的感觉,可以断定这种润滑油已失去了应有的润滑性能。 四、水分将润滑油装入试管里,观察它的透明度。如果不是清澈透明,而是呈现混浊状,就可以初步判定润滑油中含有水分要想确定油中到底是否含有水分、有两种可靠的方法: 1.将待检油品倒进试管中,油量为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用软木塞及蜡将试管口封死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有气泡出现,同时发出“啪”、“啪”的响声,并且在油面以上的试管壁上凝结有水珠,就可说明油中有水分存在。 2.将无水硫酸钢(白色粉末)放进装有润滑油的试管中,如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这也能证明油中有水分存在。这两种方法不能给出所含水分的多少,只能根据润滑油在加热过程中冒泡的多少和所加硫酸铜的多少凭经验来估计。 润滑油的检测和鉴别方法 取出少量机油盛在无色透明的容器内,观察其颜色。正常的为棕色和蓝黑色。若呈 乳黄色,则表明机油中掺入了柴油或水分,应及时更换。若呈深黑色,则表明机油已经 变质,必须及时更换。 二、油斑法:

空压机润滑油更换标准及使用要求

空压机润滑油更换标准及使用要求 一、空压机油选择的标准 1)用油选择:矿物油,半合成油,合成油(合成油主要是PAO系列)都可 2)倾点:≤-10℃ 3)闪点:≥180℃ 4)酸值:0.2 5)性能要求:抗氧化性、抗乳化性要好,残碳少 6)根据压缩机油的设计类型、环境条件、操作负荷选择空压机油的类型,一般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30℃)下,选用合成油,高速水冷或低压、小压缩比的压缩机可选用低粘度压缩机油。 通常选择标号: 1)空冷活塞式轴输出功率<20KW,选用32、46、100号(环境温度<-10℃可选32)DAA,DAB,DAC空压机油; 2)水冷活塞式选用68或100号油; 3)滴油回转式选100、150、220号油; 4)喷油回转式选32 或者46号油。 5)离心式空压机用的润滑油类似于液压油或者齿轮箱用油。和前面四种空压机油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上述四种空压机油的作用是冷却、密封、润滑和降噪四种作用,而离心机上的润滑油仅仅用来对对轴承进行润滑。 二、压缩机的换油指标是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运行中的压缩机油应定期取样,观察油品颜色和清洁度,定期分析油品粘度、酸值、正戊烷不溶物等理化性能。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换油。 油品已发绿,色号加深4级;②酸值超过0.5mgKOH/g;③粘度变化超过±15%;④正戊烷不溶物超过0.5%。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专用油换油指标为SH/T0538-93 三、空压机润滑油失效分析 一)润滑油成分分析 1)矿物油基础油成分复杂,有烷烃、环烷烃、芳烃组成,其中烷烃和环烷烃是饱和烃,芳烃是不饱和烃。烷烃的分子结构是链状,粘度指数高,化学性能也稳定,是发动机油最理想的组分。而环烷烃的结构有环状和链状结合而成,粘度指数很低,会使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而且蒸发损失也大,化学性能也不是很稳定,不是发动机油的理想组分。芳烃是不饱和烃,是发动机油最不理想的组分,高温时容易裂解变质。 2)全合成机油和合成机油,指的是机油使用的基础油是全合成或合成基础油,除了基础油,机油中大概还有10%到25%左右的添加剂。 基础油,不饱和烃含量一般只有不到百分0.5%,烷烃含量超过80%,粘度指数都在120以上,具有很好的低温启动性,热及氧化安定性也非常好。粘度指数在120以下,烷烃含量在80%以下的一般加氢油,由于加氢反应的程度浅,一般也不能叫做合成油。 二)润滑油运行环境分析 同时含有少量的氮、硫和氧的化合物。烷烃在100℃以上的温度,特别是有金属接触下,抗氧化性能下降,很容易产生氧化物和脂肪类产物,并进一步缩合成胶质、沥青质等。这些产物与吸入空气中的机械杂质和压缩机内的金属磨屑混在一起,沉积在机头表面上,进一步加热生产积碳。由于螺杆空压机的特殊情况,空压机专用油(矿物油还是合成油)不可避免的出现氧化、积碳现象,油品老化过快。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GB/T391-1977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 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 GB8022-19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8926-2012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 GB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 NB/SH/T0059-2010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诺亚克法 NB/SH/T0306-2013润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 NB/SH/T0822-2010润滑油中磷、硫、钙和锌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NB/SH/T0824-2010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NB/SH/T0832-2010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SH/T0024-199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 SH/T0028-1990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 SH/T0061-1991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076-1991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 SH/T0077-1991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102-1992润滑油和液体燃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120-19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 SH/T0123-19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 SH/T0187-1992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法) SH/T0188-1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轴和V形块法) SH/T0189-19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SH/T0191-1992(2000)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法 SH/T0193-2008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 SH/T0196-1992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97-19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润滑油检测项目有:外观、色度、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倾点、酸碱值、中和值、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硫酸灰分、残炭、泡沫性、凝胶指数、过滤性、承受能力、清洁度、液相锈蚀、抗擦伤试验、初馏点、油膜质量、蒸发量、防腐蚀性、硬化实验等等。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标检测中心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提供润滑油检测分析服务,出具国家认可第三方检测报告。可以检测的润滑油产品包括:机油、润滑剂、齿轮油、液压油、白油、润滑脂等。 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根据粘度分类,按粘度等级分类法,中东油王IST润滑油可分为单级粘度和复级粘度两种。单级粘度润滑油是用于发动机在某个温度围运转适用的润滑油。 但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超过其指定的温度围,润滑油将不能提供充分的润滑作用。单级粘度润滑油又分为夏季油(即20、30、40、50)和冬季油(既OW、5W、10W、15W、20W、25W)两种。 复级粘度润滑油适用更大温度围,不仅在低温时有很好的流动性,而且在高温时不会象单级油变的太薄,因此复式粘度的油被大量采用,例如10W/40,作为复式粘度油,W前面的数字越小则表面油品的低温性能越好,而W后面的数字越大则表面油品的高温性能越好。 润滑油分类 润滑油的具体分类为冬季用油6种,夏季用油4种,冬夏通用油16种。 其中: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5、液压油产品主要有哪些?性能特点如何? 答: L-HL液压油抗氧防锈型液压油。L-HM液压油抗磨液压油,在HL基础上改善了抗磨性。L-HG液压油液压导轨油,在HM基础上添加减摩剂改善粘滑性。L-HV液压油低温液压油,在HM基础上改善了低温特性。L-HS液压油低温液压油,比HV有更低的倾点。高压抗磨液压油在HM液压油优等品基础上增强了抗磨性,通过了高压泵台架试验。 6、HM液压油一等品和优等品有何区别? 答:GB11118.1-94将HM油分为一等品和优等品,一等品具有较好的抗磨性、抗氧防锈性和抗乳化性,而优等品是参照美国丹尼森公司HF-0标准制定的,增加了水解安定性、热稳定性、过滤性、剪切安定性等试验,在锈蚀和抗磨性上也提高了苛刻度。 13、液压油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1) 一般对于室固定设备,液压系统压力<7.0MPa、温度50℃以下选用HL油;系统压力7.0-14.0Mpa、温度50℃以下选HL或HM油,温度50-80℃选HM;系统压力>14.0MPa选HM或高压抗磨液压油。 (2) 对于露天寒区或严寒区选HV或HS油。 (3) 对于高温热源附近设备,选抗燃液压油。 (4) 对于环保要求较高的设备(如食品机械),选环境可接受液压油。 (5) 对于要求使用周期长、环境条件恶劣的液压设备选用液压油优等品;对于要求使用周期短、工况缓和的液压设备选用液压油一等品。 (6) 液压及导轨润滑共用一个系统,应选用液压导轨油。 (7) 使用电液脉冲马达的开环数控机床选用数控机床液压油,使用电液伺服机构的闭环系统,选用清净液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检测方法,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检测方法 润滑油检测项目 一般检测常规项目:闪点,倾点,粘度指数,运动粘度40℃,运动粘度100℃,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酸值、破乳化、泡沫、四球试验等。不同的指标对润滑油的 影响是不一样的!润滑油检测项目比较多,找一权威的检测单位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 问问了解一下,最主要的是服务和检测能力是否满足你们的需求。你可以咨询一下深 圳宇冠检测,专门检测润滑油的机构,也比较专业些。您可以和他们的客服中心联系 电话:+86-755-23695858,他们会有专业权威专家帮你检测。 润滑油检测标准 主要分析方法对照 1,运动粘度:国标GB/T265,国际标准ISO 3104,美国ASTM D445,德国DIN51562,日本JIS K2283,英国IP 71,苏联33-66。 2,动力粘度:GB/T265,ISO 3104,ASTM D2983,DIN 51569,IP 230。 3,粘度指数:GB/T2541及GB/T1195,ISO 2909,ASTM D2270,DIN 51564,JIS K2284,IP 226。 4,开口闪点:GB/T267,ISO2592,ASTM D92,DIN 51376,JIS K2274,IP 36,苏联4333-48。 5,闭口闪点:GB/T261,ISO 2719,ASTM D93,DIN 51758,JIS K2265, IP 34,苏联 6356-75。 6,凝点:GB/T510,ISO 3016,ASTM D97,DIN 52597,JIS K2269,IP 15,苏联20287-74。 7,倾点:GB/T3535,ISO 3016,ASTM D97,DIN 51597,JIS K2269,IP 15,苏联20287-74。 8,浊点:GB/T6986,ISO 3105,ASTM D97,DIN 51351,JIS K2266,IP 15,苏联5066-91。 9,酸值(颜色指示剂法):GB/T4945,ISO 6618,ASTM D974,DIN 51558,JIS K2501,IP 139,苏联5985-59。 10,酸值(电位滴定法):GB/T 7304,ASTM D664。

常用润滑油指标

常用润滑油指标:水分纯度粘度闪点破乳化时间等。 黏度是指流体(含气体及液体)在流动时它内部的摩擦力,即流滞阻力 (1)粘度Viscosity 润滑油的粘度可定性地定义为它的流动阻力,它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润滑油粘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摩擦副的运动阻力,而且对润滑油膜的形成及承载能力有决定性作用。这是流体润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1)动力粘度 长、宽、高各为lm的液体,上、下平面发生lm/s相对滑动速度需要的切向力为lN时,该液体的动力粘度为lN?s/ 或lPa?s(帕?秒)。Pa?s是国际单位制(SI)的粘度单位 2)运动粘度 工程中常用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该液体密度ρ的比值表示粘度,称为运动粘度υ, 对于矿物油,密度ρ=850~900kg/ 。在C.G.S制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斯)。 原国标GB443一64曾规定润滑油是按或50℃或l0O℃时运动粘度中心值划分牌号。新国标GB443一84规定采用润滑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中心值作为润滑油的新牌号。润滑油实际运动粘度应在中心粘度值的±10%偏差以内。常用全损耗系统用油(机械油)的新、旧牌号对照见下表。 全损耗系统用油的新、旧牌号及粘度系数范围对照表 名称牌号运动粘度范围( ) 新旧新旧40℃50℃ 全损耗系统用油机械油L-AN5 L-AN7 L-AN10 L-AN15 L-AN22 L-AN32 L-AN46 L-AN68 L-AN100 L-AN150 4号 6号 7号 10号 - 20号 30号 40号 60号 90号 4.14~5.06 6.12~ 7.48 9.00~11.0 13.5~16.5 19.8~24.2 28.8~35.2 41.4~50.6 61.2~74.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