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后温江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温江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温江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温江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温江的经济发展

——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例

改革开放后温江的经济发展

——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例

坐落于成都市温江区西南侧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是一座国家级的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园区内主要以现代轻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在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在温江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要分析和研究改革开放后温江的经济发展过程,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是我们重要的研究对象,为此我小组成员分两次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下是我们详细的采访过程。

【采访实录1】

访问时间: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访问地点: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管理委员会

访问目的:了解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的工业发展进程、其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历史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当局长期奉行对大陆的“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并坚称“只有中共彻底放弃马列主义,认同三民主义后,两岸官方才有接触的可能”。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会以少数人的意

志为转移,“官民分离”只是台湾当局的一厢情愿。

1986年历史的一次偶然让国共两方再次坐到谈判桌前,结束了国共长达37年的“三不”历史。1986年5月3日下午3时10分,一架编号“B-198”的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波音747货机,在飞越原定降落的香港启德机场后,突然偏离航线,朝北飞行,稍后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事件发生当天,中国民航致电台湾“华航”,请其尽迅派人员到北京商谈有关飞机、货物和机组成员的处理问题。最终两岸实现了第一次公开接触谈判。而后两岸间又举行了“金门谈判”,进一步达成两岸互相谅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两岸先后成立了“海基会”与“海协会”促进两岸交往与合作。海峡工业园区正是在海峡两岸开始交往与合作这个历史时刻建立起来的。

发展过程: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从1992年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9年历史。在这19年中,海峡科技开发园从一个省级台商开发区成长为了一个国家级海峡开发园。在这19年中,它是怎样一步一步成长的呢?现在让我们一道追溯它的足迹。

第一阶段:建立、招商与升级(1992-1998)

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渐解冻,大陆廉价的劳动力,潜在的广大消费市场等优良的市场因素吸引着台湾企业家到大陆投资建厂。1992年一群台湾客商莅临成都,台湾著名食品企业味全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黄南图先生,率星钻、台隆、和成及宝成等台湾知名企业高层到我省各地考察,其间便提出了一个设想——希望在西部建设一个高标准、台资企业相对集中、政策优惠的工业园区,并表示了对成都

市投资环境的极大兴趣。当时成都市、温江县的决策者们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海峡两岸合作的一次绝好机会,于是积极与台商磋商洽谈。设想很快变成现实。双方于1992年7月签署了合作开发科技园区的合同,园区定址于温江。成立当年即有两家台资企业落户开发区。翌年,经省政府批准,开发区正式成为省级台商投资区。

1993年,国台办经济局有关人士到园区考察,建言正在起步的科技园要“争取成为国家级的开发区”。一石激浪,成都市政府便开始着手“提升档次”行动。此项行动得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前后3次为申报国家级专门发文。此后的5年里,每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上,四川代表团都有海峡两岸科技园的申报提案。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科技园经国台办和科技部正式批准,一下子从省级跃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

第二阶段:建设与投资(1998-2002)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又是西部惟一的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其整体规划自然有些讲究。怎样规划?双方还颇费了番脑筋。最后决定借鉴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和高雄出口加工区的开发模式,由美国麦肯罗技术咨询公司、台湾中兴顾问社和成都市规划设计院按照国际二级工业园区标准联合设计,合理划分了工业生产、综合服务、生活配套等功能区。之后便开始了正式的建设工作。

从1992-2002年,建园10年来,园区投入5亿元,按照“八通一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至2002年已建成主干道20.4公里,排水管网41.2公里,供水管网25.8公里,电力管网10.7公里,通讯管网72公里,还建成了日供水能力2.5万吨的专用自来水厂,日供气能力1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配气站等。日处理能力达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中。

按照城市化标准,2001年投资6000万元,完善了园区主干道蓉台大道延伸段、柳台大道等4.4公里,新增42公里的通讯、电视管网,新建绿地8.5万平方米,改造路灯20.1公里。

在基础设施展开建设的同时,企业也开始了建设和发展。继台湾企业界人士王清连等率先投资科技园,成为园区的第一批客人后,统一、味全、冠昌、中富、顶好等台资企业积极跟进,引领了科技园创业发展。其中,统一企业更是业绩凸显,1993年进驻园区,1994年正式投产,1998年开始盈利。2001年实现产值3.8亿元,税利1400余万元。而2002年1-9月实现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225%。公司已投资2500万美元,拥有6条国际一流的方便面生产线和1条PET、TC共用生产线,其生产的方便面、鲜橙多等方便食品和饮料备受消费者喜爱。

走俏的统一企业产品,需要大量包装制品配套。于是,在统一的“号召”下,台湾制瓶大王冠昌及华昌、中富、宇轩等下游企业纷纷落户园区。无独有偶,锦丰纸业在科技园投资成功,也引来了其合作伙伴飞奇实业的落户。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第三阶段: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2003--)

尽管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在上一阶段以取得了巨大成功,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机械、食品饮料、生物制药、印务包装等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约占园区总产值的70%-80%),但是随着开发区可用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开发区必须依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自生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转型阶段。

2003年,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正式交由温江区负责管理,温江区按照“全域成都”发展理念及“兴三优二”发展思路,以新的产业定位——电子机

械产业为主导,以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为契机,大力实施“两个提升、两个提高”(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提高综合服务效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动园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相融互动中“双重升级”。将温江区建设成为一个科技产业新城。

在这一阶段中,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至2010年园区已形成“八纵十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完善的水、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用地已全面实现“八通一平”。有建成道路86公里(里程数为上一阶段的4.2倍);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6.0万吨(供水能力为上一阶段的2.4倍);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4万吨;22OKV变电站1座,110KV专用变电站2座;天然气公司3家,日输气能力25万立方米(供气能力为上一阶段的2.5倍);水污分排的排水管网全面通达,污水管网服务面积达100%。

尽管转型漫长而痛苦,但开发区仍在这一阶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10年,海峡科技产业开发园共引进项目近600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家,国内知名品牌企业20家,台资公司15家,投资上亿元企业逾百家。转型初步显现成效。

【采访实录2】

关于成都海峡中小企业孵化园和温江区中小企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调查

——专访成都海峡中小企业科技园X先生、Y女士

海峡两岸产业园区历史与现状调查小组

访问时间: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访问地点:成都海峡中小企业科技园孵化楼(成都市温江区蓉台大道520号)

访问目的: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温江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了解海峡中小企业科技园的基本情况、理解海峡两岸产业园区对整个温江乃至成都市的意义。

本次访问在友好、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持续大约半小时,本组记者们在访问结束后还参观、考察了中小企业孵化园,近距离感受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的勃勃生机。以下是本次采访的详细内容:

(1)海峡中小企业科技园历史与现状:

成都海峡中小企业孵化园(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孵化园”)是成都市温江区委,区政府和国家级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专为中小企业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是成都市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的具体实践。

2005年5月20日开工建设,由成都海峡教育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占地面积350亩。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和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管委会联合授予中小企业孵化园“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2008年11月,四川省中小企业局授予中小企业孵化园“四川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2009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认定园区为“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2009年12月园区已经入驻企业123家(含已毕业企业28家),主要是电子、机械、食品、包装、环保等行业企业,总投资金额达5亿元,年产值近3亿元,利税数千万元,园区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达1000余个。

(2)关于产业孵化园的选址:

X先生(以下简称X):我们主要考虑到项目的资金问题。在海峡两岸产业园区开建之初,地价较为便宜;另外,成都周边有“金温江、银郫县”的说法,温江是一块有升值潜力的区域。园区建设过程中,周边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交通发展很快,证明我们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3)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

Y(Y女士,以下简称Y):大学生到产业孵化园里来创业所占比例较少,大约只有一成左右,而且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主要在于社会经验较少、销售渠道狭窄,没有发挥大学生的优势。我们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多参与社会活动,在决定创业之前要先进行一些社会经验的积累,可以参与实习、“先就业、再创业”,人脉关系在创业中是十分重要的。

(4)现阶段“园中园”企业的产业类型

X:目前企业仍处在发展之中,园中企业主要涉及电子通讯、机械生产、食品加工等产业领域,就目前而言,食品加工占百分之三十左右,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比率是比较大的。但根据我们的规划,未来几年电子和机械产品的比率会有所上升。这也符合我们把孵化园越办越大的目标。如果要举几个发展比较好的电子企业的话,我想深圳泰翔公司是做得比较出色的,他们生产联合晶片。

(5)对外招商与融资服务:

X:我们的招商是面向全国的,中小企业在经过一系列政府的检查(如环保检测、卫生检测)后,缴纳一定的租金即可入驻,我们会帮助企业做一些后勤服

务,协调政府和企业间关系。

Y:对于企业融资,我们孵化园内现有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如果企业需要担保服务,我们总公司在评估良好的条件下,会帮助企业获得资金。

(6)盈利模式:

X:现阶段,孵化园还处在亏损的状态,作为全国规模较大的民营的产业孵化园,我们主要的盈利在于土地升值所带来的收益和厂房的租金收益。

(7)发展目标:

X:两年内投入资金5亿元,引进企业配套资金10亿元,引入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力争达产后园内企业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税利2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以上,打造一个产业聚集,配套服务完善的创业天地。争取越做越大!

调查结论:

在本次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温江区原有企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发展不足,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甚至是临近的双流区。随着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的建立,温江成为台商、港商投资的热土,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大潮中寻找机遇。中小企业孵化园为广大的创业者提供了舞台。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孵化园区入驻企业科技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适应变化的水平不够;孵化产业园区规模较小,影响力依然较小;孵化园管理制度、经营制度亟待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我组认为,只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能力,

开发自主品牌,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远见卓识,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成为佼佼者。

在走访、参观园区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温江,尤其是海峡两岸产业科技园区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温江区在产业经济的发展方面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温江的明天更美好!后记: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的变化史既是一部两岸人民携手共进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温江区经济的发展史。历史不止一次向我们证明了海峡两岸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任何妄图将台湾从我国分裂出去的可耻阴谋都不会得逞!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的变化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只有两岸人民携手共进,中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基于以上两篇对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工作人员的采访,我们得出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们由此总结出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一、基本概况

(一)园区概况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位于成都市温江区西南侧,1998年经国台办和科技部批准正式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全国四家之一、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四川省重要的现代轻工业基地和台商投资聚集区,也是成都市重点建设的三家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园区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园区按照国际二类工业区标准设计建设,规划控制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有主导产业区、科教产业区、中心商务区、柳河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配套产业区、天府配套区等功能片区,现建成面积约25平方公里。园区已形成“八纵十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完善的水、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用地已全面实现“八通一平”。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机械、食品饮料、生物制药、印务包装等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共引进项目近600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家,国内知名品牌企业20家,投资上亿元企业逾百家。

目前,园区按照“全域成都”发展理念及“兴三优二”发展思路,以新的产业定位——电子机械产业为主导,以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为契机,大力实施“两个提升、两个提高”(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提高综合服务效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动园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相融互动中“双重升级”,向千亿目标奋斗。一个配套日臻完善,高科技产业不断聚集,人文生态和谐的绿色都市工业新区正在蓬勃而出。

(二)基础设施

园区已形成“八纵十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完善的水、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用地已全面实现“八通一平”。有建成道路86公里;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6.0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4万吨;22OKV 变电站1座,110KV专用变电站2座;天然气公司3家,日输气能力25万立方米;水污分排的排水管网全面通达,污水管网服务面积达100%。

(三)交通网络

园区距火车货运西站10公里,火车客运北站18公里,成都双流国际航空港16公里。有光华大道、芙蓉大道、成温邛高速公路、草金路西延线等4条快速通道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成都外环高速、轻轨4号线、成青旅游快速通道贯穿全境,有绕城高速公路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成渝、成南、成绵、成乐等高速公路与周边地市快速通达,形成了内外衔接、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可以便捷地直飞60余个国内城市和20余个国际城市,将货物快速运达国内主要港口。

(四)综合配套

金融服务环境

成都是我国中西部最大的金融贸易城市,拥有东京三菱银行、英国渣打银行、美国花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香港汇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园区所在地分布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汇丰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大地财产保险公司、正信担保公司、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和平台公司,可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教育环境

温江教育体系十分完善,现有成都七中、树德中学、成都外国语实验学校、

金苹果幼稚园、迪恩捷双语幼儿园、温江中学、温江二中、温江实验学校等30

余所中小学,其中国家级重点中学二所、国家级重点示范性高中一所、成都市示范性中学一所。

科研机构

园区有中科院成都分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四川省食品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成都市二农科所、成都勘测设计院等科研机构20多家。

医疗服务环境

温江现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所,有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永宁分院、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休闲小镇及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等多家医疗机构和教学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人居环境

温江地处国家级温(江)郫(县)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内,生态环境绝佳,13万亩花木基地是成都的天然“氧吧”。现已开发建设和记黄埔彩叠园、万科朗润园、珠江国际、中新公园大道、国色天乡、锦绣森林、芙蓉古城、海峡新城、仁和春天、恒大城、金河谷、边城香格里等知名房地产楼盘30多个。

休闲娱乐环境

成都是我国著名的休闲城市,被誉为我国的“休闲之都”。温江是“川西农家乐”的发源地之一,区内分布有11家星级农家乐餐饮基地以及众多国内知名餐饮连锁机构。同时,温江还拥有国色天香乐园、金马国际体育城、国际乡村度

假区、芙蓉古城、陈家桅杆等20余处旅游休闲度假区。区内及周边区域还分布有成都牧马山国际高尔夫球场、青城山高尔夫球场等娱乐场所以及鱼凫国都、巨龙环岛国际酒店等多家五星级酒店;世界级旅游景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环绕周边,都江堰、青城山近在咫尺。

二、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

温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大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二级标准,为成都地区环境质量最好的区域。

(2)地质、地貌

温江境内地势平坦,无山无丘。地质构造相当稳定,地表为粘土,其下主要为砾石层,承载力20吨/平方米以上,适宜建筑。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相对安全。

(3)水系、水文

温江地处成都上风上水之地,是国家级“温(江)郫(县)都(江堰)”生态示范区。

水质优良。地表水达到环境质量(GB3838—2002)III类标准,无任何污染;地下水按环境分类属II类,水质优良,达到矿泉水标准。

水资源丰富。全区水资源总量6.2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534亿立方米;地下水1.70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42亿立方米。

2、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

园区交通十分便利。园区距火车货运西站10公里,火车客运北站18公里,成都双流国际航空港16公里。有光华大道、芙蓉大道、成温邛高速公路、草金路西延线等4条快速通道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成都外环高速、轻轨4号线、成青旅游快速通道贯穿温江境内,有绕城高速公路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成渝、成南、成绵、成乐等高速公路与周边地市快速通达,形成了内外衔接、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可以便捷地直飞60余个国内城市和20余个国际城市,将货物快速运达国内主要港口。

(2)市场

园区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成都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已基本建成了以全国性市场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商贸市场网络体系。园区食品饮料企业立足成都,面向大西南,市场辐射到川、渝、黔、云、贵、陕、青、藏等众多省份和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是西部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4亿人口市场的制高点,市场辐射能力居西部第一。

(3)政策

温江是成都市确定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县之一。温江区政府颁布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措施的20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吸纳更多企业入驻园区,通过给予高新技术企业各种财政补贴,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换代。同时,温江区政府建立了绿色信贷机制,企业贷款要先看环保“成绩单”,从而使企业向更清洁、更环保的方向转变,兼顾经济效益和环保成效。

园区实行“区区合一”管理模式,由温江区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区长兼常务副主任、区委副书记兼副主任专职负责园区日常事务工作,确保决策高效、

执行有力。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企业交流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四大服务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打造更优投资发展环境,推动园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4)教育科研水平

作为科技园区,拥有数量可观的一批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才是很重要的。成都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科研、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63.1万人,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西部地区第一。园区现已聚集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教育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中科院成都分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等教育科研机构30余家,1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8万余名高校在校生,其中博士生1000余人,研究生5000余人。近万名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温江的教育体系也十分完善,这也更便利地为园区输送大量优秀的人才。

(5)金融服务环境

成都是我国中西部最大的金融贸易城市,拥有东京三菱银行、英国渣打银行、美国花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香港汇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园区所在地分布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汇丰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大地财产保险公司、正信担保公司、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和平台公司,可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有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作保证,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园区。

温江所拥有的这些区位因素最终使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在温江落

户,同时也促成了科技产业开发园美好的前景和蓬勃发展的明天。

三、建立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的积极意义

1998年经国务院台办和国家科技部批准,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正式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上百家海内外知名企业的高新科技产业城,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经济金融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再次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对温江、成都、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们对其积极意义的逐一分析。

(一)对科技高新产业崛起的影响

741余个项目被引进,实际到位的资金高达335.9亿元。在巨大资金的投入和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毫无置疑,他们的入驻对成都高科技多元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整个西部大开发的前奏曲,打破了西部科技产业的闭塞与落后。因地处中国的西南部,成都不比沿海地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能源利用方面不够充分。而海峡两岸科技园的引进使目前园区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产业,现代食品加工产业为主的新型产业。他们的入驻开拓了西南地区中小型企业的视野,给成都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对西南地区集约型经济的实现起到了积极意义。

(二)对经济金融产业发展的影响

自园区内的大量企业进入,其所在地的金融产业日趋繁荣,分布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汇丰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和平台公司。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了推动GPA的有力力量,而金融行业的繁荣与否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园区的建立推动了成都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金融贸易城市的进程,拉近了成都与上海,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距离,为成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道路通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石。为了方便园区内企业的对外运输和贸易,现今园区已形成“八纵十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完善的水、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用地已全面实现“八通一平”。

为了保障园区经济全面、有条不紊地发展,温江区的交通设施也日益完善。政府的种种举措改善了成都西部片区的交通网络结构,而且对温江加速打造金马国际体育城,建设成都西向区域交通枢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实现农民再次就业,改善民生问题的影响如何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始终是党和国家心中的一块巨石。在大量企业入驻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后,温江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96.4%。园区大量企业的入驻给温江区、成都、以及西南地区的失业人员带来巨大的契机和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经过摸底调查、实名登记、与园区企业对接等方式,一大批失业人员重返工作岗位。同时园区内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饮食消费也拉动了温江的经济增长,为个体户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五)对成都文化的影响

成都被誉为我国的“休闲之都”。温江是“川西农家乐”的发源地之一,而海峡两岸科技园的入驻加快了成都的生活节奏,使人们一改往日的悠闲。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提高单位时间效率成为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成都淡定从容的道教文化与积极进取的当代文化相融合,实现了一种和谐

的平衡,使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成为了西部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六)为成都吸收了更多的建设性人才

鉴于园区具有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大量的人才纷纷在温江安家落户。园区现已聚集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等教育科研机构30余家,园区中有1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8万余名高校在校生,近万名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众所周知,人才始终是推动国家经济命脉的核心因素,园区为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使他们有契机展示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园区作为由国台办和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科技开发园区,是成都市重要的现代轻工业基地和台商投资聚集区,也是成都市重点建设的三家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享受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同样存在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由于科技园区建立初始多以政府出资为主,受到政府政策监管束缚,不能完全的以市场化模式运营,有时为迎合响应政策需要,引进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无法开阔眼界,及时地找准市场新动向,开发更具潜力的产业。同时也存在项目审核过于繁琐,管理机制过于臃肿等机制问题,导致园区发展失掉市场的先机,丧失园区的发展前景和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变化

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变 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35年,是经济结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不断调整的35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35年。“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根本动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中国经济的起飞始于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既是改革的起点,也是发展的起点。农村经济改革持续几年后,国家推动城市经济改革,进而深化国企改革,带动相关改革比如价格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等的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以开放促进改革,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之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还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速融入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放对加快改革和发展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改革开放35年来,生产力和市场活力得到极大释放,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升到世界前列,商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在一、二产业大发展的同时,改革开放也推动了第三产业迅速成长,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如果要买生活用品,小区里就有便利店,走几分钟还可以去沃尔玛,逛商场可以去崇光百货,懒得出门在网上买也行,哪像以前,只能去王府井百货买。”家住北京市宣武门地区的付老伯说。 老百姓购物方式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前,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网点少,货品单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发生巨大变化,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 今天,我国已成为货物出口额世界第一、进口额世界第二的贸易大国;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这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35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35年。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来自墨西哥的客商阿莱克斯正与相熟的老板用中文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经济方面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其综合国力的极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反应了社会现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规模。经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地位,国家甚至可以靠经济上的繁荣与强大悄无声息地在各领域的国际交锋中取胜。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发展的“奇迹”。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不但使我国富了起来,而且使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18年为止,已经走过了整整四十年,已是“不惑”之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上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更加坚信,中国梦必将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得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四十年以来的变化足以证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1978年中国GDP为3645亿元,同期美国为2.36万亿美元,中国仅为美国的四十六分之一;到了2016年,美国GDP为185619亿美元,中国GDP为113916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上升了八倍,但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升了两百多倍,堪称火箭式发展,中国从原本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有1.8%到现在对全世界经济贡献超过20%,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在不断缩小。除此之外,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分析,1978年中国钢材生产量是3000万吨,2015年,中国的钢材生产量是112349.6万吨,是1978年的三十多倍,中国的工业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中国在高铁制造、船舶制造、重工设备制造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消费品市场,以华为、海尔、格力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世界霸主,向全世界销售中国的产品。强大的工业也让中国国防力量有了飞速的进步,今天的中国形成了空天一体,核常兼备,攻防完善的强大国防体系,中国国防装备成为让世界忌惮的强大力量。 直白的数据给我们提供了事实基础来看待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现象。然而,国家经济的巨大变化不可能只体现在数字上—数字只是一种具化形式而已,真正受到影响的首先应是国民的生活。四十年前,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相信各位同学一定从父辈那里看到过粮票、布票,或者至少听到过这种说法。四十年前,商品种类少,就算手中有钱却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货物,往往一件衣服需要穿好几年,人民生活在温饱边缘徘徊。那个年代,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活跃的经济。听爷爷辈的人说,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才30块,而这些钱要被用来养活一家五六口人。渐渐地,在马克思主义引导下,老百姓开始有钱了,粮仓里开始有余粮了,生活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今天,我们的周边尽是经济腾飞的体现—大商场、私家车、电影院、剧院等等,中国的新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已经变为“把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三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必要条件,就不能为我国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好的借鉴,就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年至200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至1978年年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率的9.2%与8.5%还略高。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由于搞活了经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也更加丰富了,大家心目中的“三大件”早已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不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已是住房,汽车,电脑等;又如,由于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人们就业方式也多样化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追求,私企,外企,自主创业,个人择业等成了许多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再如,个人财产性收入增多,投资理财成为热门话题,国债、基金、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成为很多人的投资手段。 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又极大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乂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3)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6)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口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讨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理论和制度中看出:首先,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H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o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o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乂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 小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对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快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这期间,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30多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接口不平衡 (见稿纸内容) 2.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如沿海与内地 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1 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2 经济增长波动: 经济增长波动状况:1956~1978年。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波动之剧烈在世界经济史上罕见。这个阶段包括1956~1958、1958~1966、1966~1970、1970~1973、1973~1975、1975~1978年等6个周期。22年中6个周期,平均每个周期3.7年。 在这6个周期中,有3个属于经济增长绝对下降的古典周期,即1958~1966年周期,1966~1970年周期,1975~1978年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1960、1961、1962、1967、1968、1976年等6年均属负增长。各个周期的波幅很大,分别达到17.5个百分点,46.7个百分点,30.5个百分点,5.4 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14.4个百分点。各周期内平均增长率,即波位分别是13.25%,3.975%,7.225%,6.1%,4.7%,5.6%,各个周期的波位相差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经济波动的剧烈。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状况是:波动周期短,波动幅度大,波位低。波动类型属大起大落型。 3 经济增长质量: 1957~1978年,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很差。 这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效率低下。1952年~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0.32%,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5.3 %。(注:郭庆、胡鞍钢:《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第30页。)。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30.15%、7.15%。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0.16%。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7%。(注: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工业,按净产值计算的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年~1978年平均增长3.4%。其中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2.6%。1966~1978年间,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1.5% 国民经济的另一重要部门——农业,由于人口的膨胀,土地资源的紧缺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按净产值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1978年仅为1957年的94. 8%,年均每年下降0.2%。由于增长效率低,到1978年,全社会每个就业人口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32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34%。 这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差还表现为经济效益低下。每100 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1957~1978年为19元。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一五”时期(1953~1957)为32元,“二五”时期(1958~1962)只有0.9元,“三五”时期(1966~1970)22. 4 元,“四五”时期(1971~1975)为15.8元。平均每增加100元的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一五”时期为312元,1957~1978年则为526元。从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益看,资金使用效果也不大相同。如每吨标准煤所生产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1 086元,“二五”、1963~1965年、“三五”、“四五”、“五五”、“六五”各个时期分别为504元、695元、737 元、579元、547元、767元。它们在504元至767元之间,远远低于1957 年以前的时期,也低于1978年以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固定资产形成率、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与 经验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论文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指导老师徐大兵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班 姓名钟家荣 学号 201430280329 2015年 11月 1 日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始于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大包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终,党的十四大还是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在其文章《改革向何处去:论十年转轨》中写到:“总的来说,大多数观察家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转轨道路是成功的.而俄罗斯的转轨是失败的,其它转轨国家处于两者之间。”而中国创造“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终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1949年到1953年,我国顺利度过过渡时期,进入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持续到了1978年。计划经济即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不可否认的是,在建国初期,这种经济体制对于迅速整顿战争后经济创伤,集中人力物力完成重点工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的弊病则越来越明显。从长期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被严重压制,城乡壁垒森严,工人农民等身份界定极为严格,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都极低。同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现象即为“全能政治”。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政治权利的无孔不入,渗透到方方面面。因此,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下,甚至出现了诸如“大炼钢铁”,“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一幕幕闹剧和悲剧。 一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经济已至崩溃边缘,社会经济事业百废待兴。正如此后邓小平访美时同卡特总统所说的:“中国已经失去了至少三十年的发展机会,不能再等了。”所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1、“大包干”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大包干”即“包干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包干到户即根据双方签订的有关权利、责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文化,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终于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和我国内外交困的局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使我国以更加开放、宽广的胸怀迎接全世界。我们也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华民族必将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之后,华国锋担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工作的最高领导职务。但是,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好既要清除“文化大革命”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历史低位的问题。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也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邓小平同志开展了对“两个凡是”的批评,此外,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分子也纷纷发表讲话或撰写文章,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 改革开放至今施行的科学方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水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国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

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加快了创新体制的建设,加大了对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平,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是无穷的,它为我国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掌握了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方法,在以后的实践中一定会为经济的发展披荆斩棘、开船导航。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对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通过实行这一发展新方针,我们逐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农具,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分别比1978年提高、和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2007年提高到%。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经过30年的大发展,我国人均GDP成倍增加,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1987年的1112元后,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到2007年又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对比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对比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全球公认。在一个10多亿人口的大国,在人均资源和资本积累都不是很丰富的条件下,实现持续了近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壮丽一页。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命运,改革开放也让百年中国告别积贫积弱,重拾历史荣光和大国自信。 一、GDP增长显著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GDP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增长较为迅速。1978-2016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7%,远超同一时期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的增长率。在同一时段,美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2.7%,加拿大为2.5%,英国为2.3%,日本为2.2%,法国为1.9%,德国为1.8%,意大利为1.4%,尽管都实现了正增长,但增长率都大大低于中国。 与金砖国家比较,中国的表现也是最优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速最快。相比南非、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也都实现了较为持续的经济增长,但与中国相比,则大为逊色。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的表现与其他四个国家就实现了显著的“分流”,即中国持续快速增长,而其他国家增速较缓慢,甚至还出现了停滞。其GDP总量的差距巨大。2017年,中国的

GDP总量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差不多是其他四国总和6.5万亿的两倍(印度2.6万亿多;巴西2万亿多;俄罗斯1.5万亿多;南非不到3500亿)。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高GDP增长率也堪称奇迹。世界经济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能够达到如此高的长时期的经济增长。之前的40年间,即1938-1978年,日本的增速达到5.4%。从1945年算起,日本的增速达到7.6%。巴西在20世纪初期经济增速也是较快的。20世纪的最初38年,达到3.8%,接下来的40年,达到6.1%。但之后速度降低较快。从18世纪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显著。1700-1900年的200年间,美国的增速都是世界第一,平均增速达到3.7%。1820-1870年这5 0年间,增速超过了4 %。在美国之前,或者与美国几乎同步,英国、德国、法国经济也取得了增长,但是在1870年以前增速都不是很显著,基本上不超过2%。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帝国主义侵略让中国的经济衰落到谷底,1850-1870年经济出现负增长。中国经济的显著变化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的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当然,更大的变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东方巨龙,正在获得新生。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正日益缩小。 二、人均GDP排位上升 当然,总量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也是第二的水平。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实现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是不容易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1976年至1999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但中小企业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必须在同等条件下与外来企业竞争。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中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 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些人员有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一般定期来做帐。有些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