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论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论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论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论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自从党的“十四大”并确立并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性的突破性阶段。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给我国的经济的告诉发展开辟了更为宏伟的蓝图,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每年递增的势头。为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以后政府的重点职能和管理方式也必须要随之改变。其中,最主要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加强立法,健全经济法制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同时辅之以法加以保驾护航。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稳步、高速发展,逐步转变过去国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模式,实行以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的新的经济管理模式。一、市场经济更需要法制护航现代市场经济在某种上来说就是法制经济,也就是对法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反映了经济发展要求与现行法制的某些不相适应性。这样,多种经济立法就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国家立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经济司法部门,就必须经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实行有效的法律调整。作为当务之急,政府法制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第一,将国家关于建立、完善和管理市场经济的重大方针政策和经济行政措施法律化、制度化,保证市场经济正当运行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持续性。第二,通过立法,调整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重要的经济关系。第三,制定并逐步完善市场运行规则,切实为企业平等、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以法律做后盾,正确引导市场自我调整机制的健康发展和运行。第四,切实贯彻实施对市场经济各种主题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保障各种经济主题积极参与管理和竞争,实行优胜劣汰。第五,用法律来调整和推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把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推向市场,让其参与竞争,使其更充分地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六,加紧对消费者利益实行立法保护,以法的形式规定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产品质量和信誉,力求更多更广泛地打入国际市场,加强它们在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划清法制经济与权利经济的界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要使市场经济真正健康、稳步、高速地发展,就必须加强法制,充分发挥法制的积极作用,逐步扼制、清楚“人治”经济的消极因素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残渣。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封建因素和资产阶级自由化腐朽观念的影响,我国在经济领域内仍然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人治”经济即权利经济。要使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健全经济法制,首先必须消除权利经济的干扰。因为权利是处在各个层次中最上层、最有影响力的一环,若不清除和扼制“人治法权”的干扰,摆脱“权大于法”的丑恶现象,法制也将成为一纸空文,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将无所适从。权力经济和法制经济是根本对立的,相互排斥、互不相容。权力经济是“人治经济”,是无规则的,是非程序性经济,是违反社会和经济发展现象的。它排斥公平与平等,用权力造成的隶属关系来强行推行的经济,而法制经济则是规范化的程序性的,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运行方式。它通过完善的法律手段去保障和维护正当的经济秩序,保障各种经济主体的公平、平等的权利。权力经济还一贯保护特权,以不平等的身份去敢于经济。当前,虽然法制经济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但在很多领域里仍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人治”经济。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危害性不可低估。比如一些身居重要职位的人,利用手中的职权,不懂装懂,往往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背离。甚至于一些人利用手中的职权,偷机钻营、谋取私利,以强权作后盾,以表面现象作幌子,给本地区甚至整个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就需要以强有力的法制为武器,同各类腐败现象做斗争。用法制手段来限制行政机关对经济过多参与。要想做到这一点,不但立法要完备,还要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能因地位的高低,势力的雄孤而有所偏袒或动摇。对于高层领导层中出现的观念更应分清施肥,对发法者应依法执行,不可手软。严禁这类人用“治外法权”的权力经济去冲击法制经济的发展和正当运行。“徒法不足以自行,非善法也!”所以,我们必须要秉公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三、完善经济立法,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在市场经济确立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少有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权,也缺乏自己真正的自主决策权和自由经营权,企业基本上是在经济中运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有行政手段加以调整,风险也由国家来承担。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机制的出台和发展,就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其中有一个很基本的问

题就是“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各类经济实体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虽然我国经济组织件的竞争其基本性质和根本利益相一直,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也不可避免地要实行优胜劣汰,以求刺激经济的发汗。随着企业风险的加大和责任的自我承担,就需要竞争参与者用各种合法手段和途径尽量减少、避免竞争带来的风险。比如在期货交易中,有些生产者和经营者就是通过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的手段来减少和避免风险的承担。但有些竞争参与者也会通过非法的手段和途径去逃避风险,获取利润,这就会不免引起一股浊流对市场造成冲击和侵蚀。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不正当竞争”。1993年9月2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实施,为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提供了法律上强有力的保障。该法作出了一系列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市场正规发展的规定,从法律上根本确认了一切参与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最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严禁以任何不正当的手段参与竞争,损害他方的利益。《反不正当竞争法》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一部很好的法律。它将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指定出来后,若不加以认真地贯彻实施,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市场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就是“保证产品质量”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大潮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种种违法乱纪现象,从而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使用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就需要以强有力的法制手段调整山品经营。生产者的违法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真正实行产品质量法规的种种规定,使使用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可靠的保障。如“包修、包退、包换”的产品质量“三包”制度,就是保护使用者消费者权益的产品质量制度。如有违反,就会依法追究生产经营者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也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很好的法律保障,依据法律武器,也使司法机关有据可查,有章可寻。四、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对教育领域的冲击时常经济的实行,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的开放搞活,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也逐渐以不同的方式投入了竞争的行列。为使参与竞争的经济主体在智慧、技术方面得到有力的支持,国家已允许更多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从事第二事业。多渠道智力的渗入,给企业注入了突飞猛进的活力,增前了竞争力,在经济实力的增长面前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股股不正当的博览,而且大有向广面发展的势头。对教育领域的最大冲击,就是对师资力量和教师队伍的影响,特别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情绪已不稳定和不连续。随着政策放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下海”的热潮:或停薪留职,或干脆辞职。为长远之计,我们不得不为这个问题引起重视。一个有才能的教授,的确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应想想,失去了一个教授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坏处。他辞职或停薪留职会误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这种看不见的财富比起下海多带来的效益,谁优谁劣?我们自然心中有数。前二年不就有关于“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争论吗?随着《教师法》的颁布实施,对师资不稳定和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等有了较大改善,对教师从事第二事业和停薪留职与停职等做了适当的限制,我国教育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五、加强工业产权立法在工业产权方面,我国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对《专利法》和《商标法》的修改,更加完善了工业产权保护制度。但是,在这些方面也存在些不足,主要是对侵权行为处罚条款尚欠完备和力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较轻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自我调节的深入,工业产权方面的纠纷日益增多和复杂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侵权行为的增加。对于市场,目前还有很多人缺乏必要的了解。一提起市场经济,就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是自由发展,无所制约的经济。其实,市场经济并非资本注意固有的东西,也表示资本注意的专利,这种市场经济是不分民族和国界的,也是没有阶级性的。只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具体实施市场经济时无可避免地为其注入了阶级性。我们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市场经济。很多人对市场经济与竞争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误解,如认为自由竞争是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可以不择手段等。从而使市场竞争蒙受了不白之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侵权行为。这其中虽不乏明知故犯者,但更多的是因误解而犯了错误。为了有效地抵制、防止、惩罚各种侵权现象,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工业产权立法,增大法制工作力度。六、惩治腐败与健全制度当前,腐败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腐败现象的蔓延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其深度与广度已超过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尽管各地纷纷报道破获多少大案要案,惩办了多少腐败分子,

但我们认为,评估反腐斗争的成果和标准,不仅仅在于数字,而是要看是否有效地遏止了腐败的势头和建立起了相应的制度。(一)腐败与市场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人们必然会提出,腐败与市场经济有什么关系?腐败是否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我们认为,从世界和中国历史与现状看,腐败与市场经济的确存在着某种联系,尤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腐败就更容易滋生。这是因为,第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企一家,企业没有自身独立的利益追求,也就不存在权钱交易的基础。但市场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追逐利益是市场主体的主要动机和目的,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才得以充分发挥,经济才能得到高速有效的发展。因此,追逐利益本身并没有错,但追逐利益必须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当利益的追逐者与能够为获取利益提供便利条件的政府权力行使者勾结在一起时,腐败就有了产生的条件。尤其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权力还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序内掌握着经济命运。由于制度不严,权力制约不够,市场主体与政府机关很容易结为一体,从而为滋生腐败提供温床。第二,市场经济使商品丰富,消费提高,这是市场经济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激发起个别人对金钱的贪婪,在长期消费水准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贪婪会相当强烈。当然,对金钱的贪婪不仅仅是由于消费的刺激所致,还包括制度不严,监督不够。凡此种种,都说明,市场经济与腐败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承认这种联系,无损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不承认这种联系,却会使我们丧失对新形势的判断力和对反腐斗争的清醒认识。(二)防治腐败必须靠健全的制度国外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新加坡、香港、韩国以至我国台湾地区等在其经济发展时期,都曾有过严重的腐败现象。但是前行者的新加坡,他们在反腐斗争中已经取得显著成就,完全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后进者的韩国也正在取得节节胜利。至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十九世纪也曾有过"赃物归胜利所有",合法进行权钱交易的时期。但通过一系列法制建设,腐败现象早已被控制。很显然,所有这些例子都说明,腐败的产生是不可能避免的,反腐败胜利也不是说腐败从此绝迹,反腐败斗争的胜利指的是腐败现象的蔓延之势已被遏止,并被各种已经建立的法律制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以内。要走到这一步,"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有打击和控制腐败的自觉和决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我们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检讨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有四点需要注意:1.加强制度建设对腐败分子必须下决心惩治,但严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如上所述,为什么那么多腐败分子眼看着身边的腐败者陷入泥潭,但仍循路追随?为什么权钱交易防不胜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问题。小平同志早已指出,制度问题更重要。制度好可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③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建设,也就是法律建设。制度建设中目前最值得注意的是政务公开制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就不易产生腐败。这几年来有些地方提倡过"二公开一监督"之类的制度,行之有效,但之所以不能持之以恒,就是没有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2.改革监督体制纵观中外历史,由于监察工作的特殊性,监督部门的体制与一般国家行政机关体制有别,主要特点是:一是权力集中,不以级别分配权力,即使级别不高的工作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也享有必要的调查、职证权,可以直接向高层次的领导人员发问调查,后者必须合作;需要立案,逮捕的,除本机关的审批程序外,不受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管辖。二是一般都实行垂直领导,以避免干扰。三是监督机关的工作人员素质高,社会地位高,待遇高,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引以为荣,无后顾之忧,敢于执法。目前我国监察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已十分明显,只要这种体制不作改变,反腐败就难以取得实效。因此,用法律形式将改革后的新监督体制固定下来是十分必要的。3.舆论监督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作用,揭露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使每个敢冒被严惩风险的贪官污吏时刻处于严密的舆论监督下,文革时期形成的所谓报刊点名必须经过上级批准之类的程序应该废止,代之以如果舆论报道失实应追究报道者法律责任的制度。制定新闻法是当务之急。4.建立权力制约机制消除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权力制约机制。在加强司法机关独立的审判检察职能时,还必须加强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和制约,重视对监督者的监督,避免出现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七、市场呼唤法制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冲击着我国的各个生活、生产领域。为使市场更加健康、稳定、持续、高速发展,就有必要为这制定出一系列很好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这就为法制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使我国经济立法更趋完善,不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

且在立法时要其具有较高水准的连续性、完善性、科学性、严密性和一定程度上的超前性。参考文献:[1]刘伟、梁钧平著《冲突与和谐的集合:经济与伦理》,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2]张维迎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3]邱伟光《学校诚信道德建设的问题和方法》,《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2期。[4]黄庭钧、黄全权《打造个人信用的大厦:上海的实践》,《新华文摘》2002年第2期。[5]《中国入世议定书》,《今晚报》,2002年1月16日(6]《思想道德同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法律案例评析》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崔敏:《关于司法改革的若干思考》,载于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9]廉雅荣、薛瑞麟:《俄罗斯的司法改革》,载于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10]何德荣、宋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法院司法体制》,载于《法律适用》2000年第1期。[11]薛阿平、姚旭斌:《从监督走向制约》,载于《法学》1999年第9期。论市场经济对法制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变化

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变 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35年,是经济结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不断调整的35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35年。“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根本动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中国经济的起飞始于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既是改革的起点,也是发展的起点。农村经济改革持续几年后,国家推动城市经济改革,进而深化国企改革,带动相关改革比如价格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等的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以开放促进改革,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之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还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速融入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放对加快改革和发展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改革开放35年来,生产力和市场活力得到极大释放,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升到世界前列,商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在一、二产业大发展的同时,改革开放也推动了第三产业迅速成长,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如果要买生活用品,小区里就有便利店,走几分钟还可以去沃尔玛,逛商场可以去崇光百货,懒得出门在网上买也行,哪像以前,只能去王府井百货买。”家住北京市宣武门地区的付老伯说。 老百姓购物方式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前,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网点少,货品单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发生巨大变化,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 今天,我国已成为货物出口额世界第一、进口额世界第二的贸易大国;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这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35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35年。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来自墨西哥的客商阿莱克斯正与相熟的老板用中文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经济方面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其综合国力的极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反应了社会现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规模。经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地位,国家甚至可以靠经济上的繁荣与强大悄无声息地在各领域的国际交锋中取胜。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发展的“奇迹”。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不但使我国富了起来,而且使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18年为止,已经走过了整整四十年,已是“不惑”之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上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更加坚信,中国梦必将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得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四十年以来的变化足以证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1978年中国GDP为3645亿元,同期美国为2.36万亿美元,中国仅为美国的四十六分之一;到了2016年,美国GDP为185619亿美元,中国GDP为113916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上升了八倍,但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升了两百多倍,堪称火箭式发展,中国从原本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有1.8%到现在对全世界经济贡献超过20%,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在不断缩小。除此之外,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分析,1978年中国钢材生产量是3000万吨,2015年,中国的钢材生产量是112349.6万吨,是1978年的三十多倍,中国的工业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中国在高铁制造、船舶制造、重工设备制造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消费品市场,以华为、海尔、格力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世界霸主,向全世界销售中国的产品。强大的工业也让中国国防力量有了飞速的进步,今天的中国形成了空天一体,核常兼备,攻防完善的强大国防体系,中国国防装备成为让世界忌惮的强大力量。 直白的数据给我们提供了事实基础来看待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现象。然而,国家经济的巨大变化不可能只体现在数字上—数字只是一种具化形式而已,真正受到影响的首先应是国民的生活。四十年前,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相信各位同学一定从父辈那里看到过粮票、布票,或者至少听到过这种说法。四十年前,商品种类少,就算手中有钱却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货物,往往一件衣服需要穿好几年,人民生活在温饱边缘徘徊。那个年代,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活跃的经济。听爷爷辈的人说,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才30块,而这些钱要被用来养活一家五六口人。渐渐地,在马克思主义引导下,老百姓开始有钱了,粮仓里开始有余粮了,生活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今天,我们的周边尽是经济腾飞的体现—大商场、私家车、电影院、剧院等等,中国的新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已经变为“把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三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必要条件,就不能为我国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好的借鉴,就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年至200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至1978年年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率的9.2%与8.5%还略高。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由于搞活了经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也更加丰富了,大家心目中的“三大件”早已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不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已是住房,汽车,电脑等;又如,由于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人们就业方式也多样化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追求,私企,外企,自主创业,个人择业等成了许多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再如,个人财产性收入增多,投资理财成为热门话题,国债、基金、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成为很多人的投资手段。 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又极大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乂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3)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6)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口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讨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理论和制度中看出:首先,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H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o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o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乂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 小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对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快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这期间,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30多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接口不平衡 (见稿纸内容) 2.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如沿海与内地 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1 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2 经济增长波动: 经济增长波动状况:1956~1978年。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波动之剧烈在世界经济史上罕见。这个阶段包括1956~1958、1958~1966、1966~1970、1970~1973、1973~1975、1975~1978年等6个周期。22年中6个周期,平均每个周期3.7年。 在这6个周期中,有3个属于经济增长绝对下降的古典周期,即1958~1966年周期,1966~1970年周期,1975~1978年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1960、1961、1962、1967、1968、1976年等6年均属负增长。各个周期的波幅很大,分别达到17.5个百分点,46.7个百分点,30.5个百分点,5.4 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14.4个百分点。各周期内平均增长率,即波位分别是13.25%,3.975%,7.225%,6.1%,4.7%,5.6%,各个周期的波位相差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经济波动的剧烈。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状况是:波动周期短,波动幅度大,波位低。波动类型属大起大落型。 3 经济增长质量: 1957~1978年,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很差。 这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效率低下。1952年~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0.32%,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5.3 %。(注:郭庆、胡鞍钢:《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第30页。)。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30.15%、7.15%。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0.16%。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7%。(注: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工业,按净产值计算的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年~1978年平均增长3.4%。其中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2.6%。1966~1978年间,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1.5% 国民经济的另一重要部门——农业,由于人口的膨胀,土地资源的紧缺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按净产值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1978年仅为1957年的94. 8%,年均每年下降0.2%。由于增长效率低,到1978年,全社会每个就业人口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32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34%。 这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差还表现为经济效益低下。每100 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1957~1978年为19元。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一五”时期(1953~1957)为32元,“二五”时期(1958~1962)只有0.9元,“三五”时期(1966~1970)22. 4 元,“四五”时期(1971~1975)为15.8元。平均每增加100元的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一五”时期为312元,1957~1978年则为526元。从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益看,资金使用效果也不大相同。如每吨标准煤所生产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1 086元,“二五”、1963~1965年、“三五”、“四五”、“五五”、“六五”各个时期分别为504元、695元、737 元、579元、547元、767元。它们在504元至767元之间,远远低于1957 年以前的时期,也低于1978年以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固定资产形成率、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与 经验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论文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指导老师徐大兵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班 姓名钟家荣 学号 201430280329 2015年 11月 1 日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始于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大包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终,党的十四大还是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在其文章《改革向何处去:论十年转轨》中写到:“总的来说,大多数观察家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转轨道路是成功的.而俄罗斯的转轨是失败的,其它转轨国家处于两者之间。”而中国创造“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终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1949年到1953年,我国顺利度过过渡时期,进入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持续到了1978年。计划经济即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不可否认的是,在建国初期,这种经济体制对于迅速整顿战争后经济创伤,集中人力物力完成重点工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的弊病则越来越明显。从长期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被严重压制,城乡壁垒森严,工人农民等身份界定极为严格,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都极低。同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现象即为“全能政治”。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政治权利的无孔不入,渗透到方方面面。因此,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下,甚至出现了诸如“大炼钢铁”,“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一幕幕闹剧和悲剧。 一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经济已至崩溃边缘,社会经济事业百废待兴。正如此后邓小平访美时同卡特总统所说的:“中国已经失去了至少三十年的发展机会,不能再等了。”所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1、“大包干”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大包干”即“包干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包干到户即根据双方签订的有关权利、责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文化,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终于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和我国内外交困的局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使我国以更加开放、宽广的胸怀迎接全世界。我们也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华民族必将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之后,华国锋担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工作的最高领导职务。但是,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好既要清除“文化大革命”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历史低位的问题。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也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邓小平同志开展了对“两个凡是”的批评,此外,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分子也纷纷发表讲话或撰写文章,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 改革开放至今施行的科学方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水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国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

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加快了创新体制的建设,加大了对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平,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是无穷的,它为我国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掌握了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方法,在以后的实践中一定会为经济的发展披荆斩棘、开船导航。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对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通过实行这一发展新方针,我们逐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农具,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分别比1978年提高、和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2007年提高到%。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经过30年的大发展,我国人均GDP成倍增加,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1987年的1112元后,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到2007年又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对比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对比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全球公认。在一个10多亿人口的大国,在人均资源和资本积累都不是很丰富的条件下,实现持续了近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壮丽一页。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命运,改革开放也让百年中国告别积贫积弱,重拾历史荣光和大国自信。 一、GDP增长显著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GDP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增长较为迅速。1978-2016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7%,远超同一时期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的增长率。在同一时段,美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2.7%,加拿大为2.5%,英国为2.3%,日本为2.2%,法国为1.9%,德国为1.8%,意大利为1.4%,尽管都实现了正增长,但增长率都大大低于中国。 与金砖国家比较,中国的表现也是最优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速最快。相比南非、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也都实现了较为持续的经济增长,但与中国相比,则大为逊色。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的表现与其他四个国家就实现了显著的“分流”,即中国持续快速增长,而其他国家增速较缓慢,甚至还出现了停滞。其GDP总量的差距巨大。2017年,中国的

GDP总量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差不多是其他四国总和6.5万亿的两倍(印度2.6万亿多;巴西2万亿多;俄罗斯1.5万亿多;南非不到3500亿)。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高GDP增长率也堪称奇迹。世界经济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能够达到如此高的长时期的经济增长。之前的40年间,即1938-1978年,日本的增速达到5.4%。从1945年算起,日本的增速达到7.6%。巴西在20世纪初期经济增速也是较快的。20世纪的最初38年,达到3.8%,接下来的40年,达到6.1%。但之后速度降低较快。从18世纪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显著。1700-1900年的200年间,美国的增速都是世界第一,平均增速达到3.7%。1820-1870年这5 0年间,增速超过了4 %。在美国之前,或者与美国几乎同步,英国、德国、法国经济也取得了增长,但是在1870年以前增速都不是很显著,基本上不超过2%。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帝国主义侵略让中国的经济衰落到谷底,1850-1870年经济出现负增长。中国经济的显著变化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的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当然,更大的变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东方巨龙,正在获得新生。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正日益缩小。 二、人均GDP排位上升 当然,总量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也是第二的水平。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实现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是不容易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1976年至1999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但中小企业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必须在同等条件下与外来企业竞争。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中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 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些人员有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一般定期来做帐。有些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