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改造策略与改造目标 (2)

第三章改造用地布局 (4)

第四章改造用地设施配建 (8)

第五章改造用地道路规划 (9)

第六章改造用地设计指引 (10)

第七章改造用地强度控制 (12)

第八章改造时序与实施措施 (13)

第九章附则 (15)

附表:各改造单元设施配建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要求,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为总体目标,编制本规划,以积极有效地推动惠城-仲恺区域“三旧”用地的科学改造,实现城市功能更新、土地集约高使用、人居环境优化。

第二条规划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惠州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试行办法》

4.《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5.《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6.《惠州市惠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7.规划范围的已编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8.《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

9.《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9]122号)

10.国家、省及地方的其他有关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

第三条规划年限

根据“粤府办[2009]122号”文件,本规划期限为2010-2015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2年、规划期末为2015年。为有序推进“三旧”改造,维持土地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并持续性地引导控制城市环境改善和土地集约使用,本规划远期展望到2020年。

第四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惠城区行政辖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范围,即原惠城区行政辖区范围,总规划面积1410.0平方公里。

第二章改造策略与改造目标第五条发展策略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充分有序的利用当前旧改的优惠政策,在明确市场化改造主

体的同时,尤其需要强调政府主导的中心地位,包括:整体统筹规划,以政府战略引导改造意愿;强化组织领导,以政府参与维护主体利益;市场主体运作,以政府投入作为有益补充。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统筹部署,明确“三旧”改造各类对象的改造规模,做好近期

与远期、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相结合,控制好旧工业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年度投放量,协调与城中村改造的关系,使“三旧”改造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3.细分差异,分类改造。在明确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三种旧城镇功能地区改造规模

与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各类旧改地区的城市功能更新要求和发展方向,细分差异,将旧城镇区分为CBD核心区、历史风貌区、综合旧城区、交通枢纽区、交通沿线区、建制镇镇区以及其他零散区等7种类型,将旧厂房区分为中心外围区、景观轴线区、园区集中区、外城零散区4种类型,将旧村庄区分为城中村、城边村、城外村3种类型,制定分类改造指引。

4.系统规划,弹性导控。按照“规划先行,成片改造;塑造功能,公共优先;成熟一片,

改造一片;公众参与,各方共赢”的原则,建立三层次的系统规划体系:以专项规划为指导,明确“三旧”改造地区的基本改造要求;改变以单个地块寻求经济平衡的思路,划分改造单元,建立“单元平衡、区域平衡”的理念,通过单元整体改造、新区地块与旧改地块的联动开发和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运营等弹性改造模式,实现改造资金的平衡,并加强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编制“三旧”地块层面的改造详细规划,切实指导和控制地块改造。

第六条改造重点

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改造策略,明确惠州中心城区“三旧”改造的重点地区,引导市、区、镇(办)各级政府的配套政策与改造资金投放,增强对项目主体的改造意愿的空间导向,实现并切实提高“三旧”改造的空间实效。规划惠州中心城区确立“七片四线”的“三旧”改造重点,其中:

“七片”为七个重点改造片区,包括:江北南区东片、江东水口西片、桥东东平片区、河南岸片区、火车西站片区、下角旧城片区以及陈江中心片区等。这七个片区是规划范围内“三旧”改造地块最为集中的地区;同时,这些重点片区也是惠州中心城区最核心的城市功能节点地区,当前正面临设施陈旧、配套不足、功能需要提升优化等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通过“三旧”改造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新设施、新功能的优化配置提供空间。

“四线”为中心城区4条重点改造轴线,包括:仲恺大道沿线、惠南大道沿线、惠州大道沿线、东江两岸沿线等。这4条改造轴线中,其中3条惠州中心城区最重要的对外拓展轴线,也是联系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区的进出门户,对于引导城市有序拓展、组织城市功能递进更新、展示惠州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东江两岸沿线则是惠州市中心城区最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重点加强东江沿线的“三旧”改造是塑造惠州城市特色、维育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第七条 总体改造目标

1. 以加快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为总体要求,通过“三旧”改造更新,激活新的经

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改善旧城区及村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配套,保护历史文脉,促进旧城复兴,塑造惠州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区域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 规划到2015年规划期末,完成“三旧”改造土地面积3438.95公顷。到2020远景年

完成“三旧”改造土地面积6676.17公顷。 第八条 分类改造目标

1. “旧城镇”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改造中心城区和各镇、办镇区(街区)的旧商铺、旧

厂房和旧民宅,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加居住和城市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保护完善历史风貌街区和风景景观地区,美化重要地区的城市景观风貌,使惠州城市风貌更加迷人、城市景观更加秀美、城镇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土地利用效益有明显提升,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2. “旧厂房”改造的主要目标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安排,

引导旧厂房拆迁并转、退二进三,满足城市居住与综合服务功能的用地空间需求;以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搭建中小企业产业与技术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载体,推动城市

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培育;推动零散工业企业迁转入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提升,建设节约集约生态化、集群式的现代化工业厂区;整治重要交通沿线工业企业景观风貌,塑造现代化、清洁型、富有活力的区域性产业基地名城形象。

3. “旧村庄”改造的主要目标是:依据城市功能更新要求和城市空间拓展需要,推动城

中村向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转变;引导城边村集体物业改造,推动农民公寓建设;整治城外村村容村貌,建设与城市功能扩张相适应的,功能配套、祥和安康的社会主义“示范村居”。在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实现村庄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使用,提高村民设施享用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第九条 分区改造目标

按照规划区的“三旧”改造总体目标,针对各片区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城市功能更新的规划安排,将总体目标分解至各行政片区,以此作为各镇、办推进各片区“三旧”改造的总纲领。

第三章 改造用地布局

第十条 改造用地总体布局

根据城乡规划的城市用地功能安排,全部“三旧”改造用地将主要调整居住用地、绿地和公共服务用地,三项功能占地面积约4722.20公顷,占全部旧改用地总规模的70.73%,充分反映了“旧改”满足了城市功能更新、建设惠民之州的发展要求。同时,旧改用地中还有383.73公顷用地属于生态返还用地,也是落实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体现。全部旧改用地中,仅有623.15公顷用于工业及仓储用地,且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外围,体现了集中园区建设、满足内城“退二进三”的发展要求。

第十一条旧城镇改造用地布局

旧城镇改造用地功能调整也以居住、绿地、公共服务三项用地为主,三项功能占地规模为1289.42公顷,占旧城镇改造用地总规模的79%,与内城区和各城镇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一致。绿地用地功能主要沿滨江、滨湖、重要城市交通轴线以及大型居住区内布置。耕地、林地、园地等生态用地返还主要布置于广惠高速公路的小金口出入口附近。少量工业用地主要布置于小金口、马安东部以及火车西站工业区。

第十二条旧厂房改造用地布局

旧厂房总体改造用地规模1452.20公顷。这些旧厂房多数位于内城区的边缘或者城市主要联系轴带的两侧,这些地区都是城市核心功能拓展的主要地区,因此绝大多数旧厂用地改造成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等。这三类功能用地规模达到1011.40公顷,占旧厂总体改造规模的69.65%。这些功能更新要求是中心城区生活、生产服务功能生长升级的需要。旧厂改造用地中有132.86公顷用地或因工业地块面积较小,或因局部用地满足城市整体功能优化需要调整为绿地、道路等功能,而需要进行建设功能的完善整治。

第十三条旧村庄改造用地布局

旧村庄总体改造用地规模3601.46公顷,其中有1004.37公顷改造为各类城市居住用地,占旧村庄总体改造规模的27.89%,反映了农村居民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相应有780.51公顷调整为绿地、473.54公顷调整为公共设施用地、206.20公顷调整为道路广场用地,都为城市综合功能的跃迁提供了空间。而为适应工业园区化的逐步外迁,有364.62公顷用地用于发展集约型工业生产功能,主要集中分布于东江科技新城、小金口北部生产基地、三栋数码工业园二期扩园部分等。同时有219.23公顷旧村庄用地保留为村居建设用地,但要求结合城市功能的综合发展要求和宜居环境的建设要求进行完善整治。

依据改造前后的用地性质变化和建筑构筑物的变化差异,规划按照三种类型推进中心城区内的“三旧”改造:

1.拆除搬迁:对零散分布的“三旧”项目以及部分沿主要道路、滨江地区、西湖景区周

边分布的“三旧”项目因复耕还林、保育生态环境、创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滨水公共绿带、满足道路加宽改扩建等原因,要求拆除已建项目的,采用拆除搬迁的改造方法。规划中心城区需要拆除搬迁的“三旧”改造用地规模约2331.82公顷,占“三旧”

改造总体规模的34.93%。

2.拆除更新:对处于城市功能快速更新地区或城市中心区外围拓展方向的“三旧”项目,

因其现有功能与城市发展要求不相吻合或者现行粗放土地利用方式无法满足城市土

地集约利用要求,要求进行拆除,重新按照现代城市运营方式安排建设新的城市功能。

规划中心城区需要拆除更新的“三旧”改造用地规模约3623.38公顷,占“三旧”改造总体规模的54.27%。

3.完善整治:对属于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三旧”项目或处于城市远郊地区、对城

市功能格局影响很小的“三旧”项目,要采取保留整治的方式予以改造。要求对现有整体空间格局、主要建筑予以保护、保留,对影响整体空间环境、不属于历史文化风貌类的建筑可以采取拆除;同时可以通过公共设施供给、内部道路网络梳理、小型绿地空间营造、建筑立面整饰等措施优化布局格局与空间环境。规划中心城区需要保留整治的“三旧”改造用地规模约720.97公顷,占“三旧”改造总体规模的10.80%。

第十五条改造用地兼容许可

为充分适应市场要求,充分尊重和引导项目主体的改造意愿,允许按照以下总体原则对旧改地块的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与意愿改造土地使用性质进行兼容调整:

1.旧城镇用地兼容许可:按照退二进三的功能更新要求,鼓励规划工业用地向居住、公

共服务、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方向兼容,禁止规划的居住、公共服务、绿地、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向工业用地逆向兼容;允许规划居住用地向公共服务、绿地、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方向兼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商住)用地向居住用地兼容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鼓励四类居住用地向二类居住用地兼容,禁止规划的一、二类居住用地向四类居住用地兼容;允许规划的各类建

设用地向道路、广场、社会停车场库、市政公共设施、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兼容,禁

止用地道路、广场、社会停车场库、市政公共设施、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向各类用地逆向兼容。

2.旧厂房用地兼容许可:中心外围区允许规划居住用地向公共服务、绿地、道路广场、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方向兼容,对向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兼容的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景观轴线区鼓励规划用地向商住、公共服务、公共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兼容,禁止规划用地向市政设施、工业用地转换,规划用地向居住用地兼容的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园区集中区规划公共绿地、市政公用设施、道路广场用地禁止调整兼容,规划工业用地与公共服务、居住用地互相兼容的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外城零散区禁止规划返耕复绿用地重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范畴,规划用地性质兼容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3.旧村庄用地兼容许可:城中村:鼓励四类居住用地向二类居住用地兼容,禁止规划的

一、二类居住用地向四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兼容;允许规划居住用地向公共服务、

绿地、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方向兼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商住)用地向居住用地兼容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城边村:规划用地向公共服务、绿地、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方向兼容的予以允许;规划用地向工业用地兼容的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鼓励四类居住用地向二类居住用地兼

容,二类居住用地向四类居住用地兼容的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城外村:禁止规划返耕复绿用地重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范畴;鼓励四类居住用地向二类居住用地兼容,二类居住用地向四类居住用地兼容、居住用地向工业用地兼容、工业用地向商住用地兼容的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第十六条改造单元划分

避免项目单一改造的旧改模式,积极有效推动功能质同地区的共同改造。通过改造空间规模的适度扩大,兼顾项目改造与用地权属的紧密结合,以便有效吸纳改造主体投入旧改活动;同时,也以扩大的改造空间范围进行改造成本与投入的经济核算,为开发强度平衡、公共设施配建和空间环境优化提供回旋空间,从而真正保障城市整体功能的优化。

1.改造单元按照以下原则划分:(1)整体性原则:保证改造单元内地块功能的相近性和

用地的完整性;(2)合理性原则:改造单元规模划分大小合理、方便操作;(3)易用性原则: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易于使用;(4)战略性原则:要与城市的长远功

能更新与战略布局相结合,满足单元整体功能的培育要求。

2.改造单元按照以下依据进行划分:结合改造地块、行政区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的

界线、市政道路围合或与河流山体等自然边界来划分,改造单元相对完整;兼顾不同

建设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三环、四环为界线,将按照内-中-外三种不同建设强度考虑改造单元划分规模的大小等级;同时,根据独立镇的不同特征划分改造单元。

3.(1)以三环路、四环路为界将规划区由内至外划分为内、中、外三大片区,分别用A、

B、C编号。另外,独立镇用D编号。(2)依据主要干道、自然要素、行政界线将三

个片区分别进行组团细分,并用阿拉伯数字按顺时针方向对各细分组团进行编码。细分片区编码采用二级编码方式,在片区的基础上增加细分片区编码,即由片区编码——细分组团编码组成。A片区分为:江北南片、水口片、桥东、河南岸、下埔、麦地、鹅岭、下角八个组团。B片区分为:白石、江北西区、江北东区、水口北片、马安片、金山湖、古塘坳、惠环、火车西站、梅湖十个组团。C片区分为:小金、汝湖、水口、马安、三栋、仲恺六个组团。D片区分为:沥林、潼湖、横沥、芦洲四个组团。

4.以道路网络和自然要素为界,划分改造单元。改造单元大小以保证设施完整性为前提,

取居住小区规模为基准,控制在30公顷左右,最小不得低于3公顷,局部地区往上

可以达到居住区规模(1km2左右)。改造单元用阿拉伯数字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的顺序对改造单元进行编码。改造单元编码采用三级编码方式,在细分组团的基础上增加改造单元编码,即由片区编码——细分组团编码——改造单元编码组成。规划范围内共化分26组团、312个改造单元。

第四章改造用地设施配建

第十七条旧改设施配建要求

“三旧”改造用地中有965.72公顷用地调整为公共设施建设用地,有63.36公顷用地调整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有9.18公顷调整为广场用地、有24.06公顷调整为公共停车场用地、有103.22公顷调整为社区公共设施用地,各类设施用地共计1165.54公顷。这些“三旧”改造用地中已经在相关的城乡规划中落实了各类设施的建设用地范围及功能类型,属于“三旧”改造项目的配建设施,要求予以严格落实。

对于成片改造的“三旧”改造项目除需要落实规划已明确功能类型和用地范围的配建设施外,还需要按照《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相关要求,配套建设其他尚未明确用地范围的各类设施。

第十八条配套设施配建模式

配建设施建设可分为政府开发型设施、捆绑开发型设施及政府补贴、捆绑开发型设施等三类。区域性大型设施一般为政府开发型设施,社区级设施一般为捆绑开发型设施,部分跨社区

共享设施及开发经济效益不容许的情况下,采取政府补贴、捆绑开发途径。“捆绑开发”是实行整体开发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和公共空间环境的最佳机会。

第十九条设施配建规划协调

本次改造规划涉及大量权属单位,按已有规划要求,部分权属用地将被改造为配建设施用地,如何协调公共利益和开发主体利益是改造成败的重要因素。根据权属单位与已有规划的各类矛盾,规划要求:

1.设施建设需占用小部分权属单位用地,而不影响权属单位用地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建

议由权属单位提供设施建设用地,以奖励容积率的方式对权属单位增加部分容积率。

2.建设设施为可附建设施,将由权属单位提供建筑空间,对权属单位进行相应的容积率

补偿。

3.建设设施为该地区稀缺设施,其建设占用权属单位用地使得权属单位用地功能无法正

常发挥,建议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以相类似地区的用地对权属单位进行补偿,其拆迁费用由政府进行补偿,同时补贴因拆迁造成企业停产、停业的经济损失及临时安置补助费。

4.建设设施其建设占用权属单位用地使得权属单位用地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且可在周边

寻找相关用地进行调整而不影响各项功能使用的,可以通过调整规划进行协调,保证权属单位的用地完整性。

第五章改造用地道路规划

第二十条规划原则

协调“三旧”改造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各镇区规划以及相关控规中道路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改造项目,保障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的落实,提高改造用地交通的通达性;做好改造用地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衔接,优化步行环境,从而更好的为改造用地服务。

第二十一条规划目标

1.落实主次干道,完善支路系统:规划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镇总体规划路网,对于与

规划主干路网相冲突的地块,规定必须严格落实规划路网,留出交通通道,保证城市

主干路网的形成与畅通。现状交通不成系统,道路不完善地区,应通过改造增加支路,建立地区交通网络,形成区域交通的微循环。

2.增加交通设施,解决现状问题:旧城区、大型居住区、中心城区,需增加停车场、公

交站场等交通设施,结合道路设置公交停靠站,为保障区域市民出行提供必须的交通服务。对于交通复杂地段,改造需结合道路改造进行,留出道路拓展,交通导向和立交设立的空间。

3.提供公共空间,优化步行环境:对于中心商业区、交通集散点等人流汇集的城市重点

地段,改造鼓励设立人流集散和活动的公共空间,同时结合道路连接各个公共空间营造优美的步行环境。

第二十二条道路交通改造规划

规划结合“三旧”用地的分布,根据惠州整体发展情况和近期道路改善计划,提出重点建设改造路段,改善城市特别是城市旧区交通状况。

第二十三条道路设施改造规划

规划根据《惠城区城区加油站规划(2006-2010)》、《惠州市区(惠城中心区)停车场改造专项规划》结合控规要求落实加油站及社会公共停车场。本规划的公交枢纽站与公交首末站以《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为依据布置。在麦地、南坛、桥东、桥西、下角和江北等交通繁忙、人流密集的区域,应重点考虑广场、绿地和人行步道的修建,同时为改善行人过街条件,消除人车冲突和减少交通事故,鼓励修建更多的过街设施。

第六章改造用地设计指引

第二十四条景观风貌结构

依托“三旧”改造项目,对城市主要发展轴线,地标节点、开放空间进行预留与控制,协调和塑造城市风貌,促进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体系和城市特色风貌的形成。规划根据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状况,控制“两轴、两带、九节点、多组团”的空间景观结构。

第二十五条景观轴带指引

根据“南进北拓、东西伸延”的城市发展战略和“两江四岸”景观建设的部署,规划控制两条主要城市发展轴线和两个城市中心重要景观带。

1.南北发展轴——位于城市中部的惠南大道和惠州大道北段是惠州南北发展的主要轴

线,北接广惠高速小金出入口,南至惠阳大亚湾,连接惠州政治、经济、文化、产业等多个重要功能组团,也是惠州市主要的城镇建设风貌展示轴线。沿线旧改项目倾向于简洁、明快和韵律感,体现现代城市风貌。注意与沿线不同组团的主要功能结合,在各组团的核心地区着重表现不同功能的建筑特色和空间形象,景观组织注意不同功能区之间的过渡和协调。道路两侧绿化带应予以保证,并作为重要景观要素加以考虑。

2.东西发展轴——惠州大道南段和仲恺大道是惠州东西两个方向的重要发展轴线,为重

要的产业布局发展轴。沿线旧改建设应突出强调其作为产业发展脊梁和城市发展主轴的功能定位,塑造现代、整洁的现代工业景观风貌,展示核心聚焦、节点突出、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城市形象。

3.东江、西枝江两条滨水景观带——按照《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东江、西枝

江为滨江文化休闲主轴,是惠州集生态、景观、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重要绿色发展轴。

旧改项目应有利于《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景观及旅游线路规划(2006-2020)》所确立

的自然生态岸线、城市新区沿江岸线和旧城区沿江岸线三类景观岸线的形成。分别体现自然生态为主题的都市休闲旅游景观,时代特征鲜明的现代都市新城滨水景观和综合反映沿江文化,重点表现民居街巷、旧时水上生活、商贸文化以及近代桥东、桥西发展史特色的历史风貌景观。注重滨水公共空间的塑造,沿江天际线的统一和与对岸景观协调。

第二十六条景观节点指引

围绕区域核心和组团中心,在城市主要道路的对景处,营建富有识别性和地域特点的节点,空间规划控制九个主要城市节点。

第二十七条

景观风貌分区

规划划分十四个主要城市风貌组团

第七章改造用地强度控制

第二十八条改造强度控制原则

1.分类引导原则

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的区位与现状建设强度存在差异,未来用地功能更新二次使用收入也有所不同,制约改造用地的开发强度设定。三大类旧改用地中,又各有差异,影响用地的改造方向与改造成本之分。规划需要针对各类旧改用地的差异,结合城乡规划要求予以分类制定改造强度。

2.区位优先原则

“三旧”用地建设强度指标应根据“三旧”用地所处区位条件,综合考虑区域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城市服务功能的聚集程度进行确定,以引导形成公共中心及周边用地高强度开发、外围递减的合理形态。

3.景观美化原则

“三旧”用地建设强度指标应保护建设用地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形成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城市形态。

4.规划衔接原则

“三旧”用地建设强度指标应尊重所在区域已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如对已编规划指标有调整的应通过法定程序进行申报。

第二十九条改造强度分类控制

针对三类用地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强度指引,以形成经济可行与规划合理的控制指标。

1.旧城镇改造强度分类控制指引

应在现状及周边地区容量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容量级别来确定具体指标。改造项目建筑容积率以现状容积率指标为基础,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前提下,宜使开发建设获取合适的经济效益。依据《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参考相关城市标准,对居住建筑及商住区建筑、工业建筑等的容积率相关规定如下:旧城镇居住用地容积率控制上限指标最高为3.5,建筑密度控制上限指标在20%-35%之间;旧城镇商业用地容积率控制上限指标最高为5,建筑密度控制上限指标在40%-50%之间;工业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不低于0.8,建筑密度控制上限指标在30%-50%之间。城市中心区域的商业区和商住区的单位建筑的容积率可适当提高,各地区强度指引见下表,具体指标按有关旧城区改造规划执行。

2.旧厂房改造强度分类控制指引

旧厂房改造后仍做工业用途的项目,厂房应向多层、高层方向发展,尽量减少低层厂房,根据《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多层厂房容积率一般不高低于0.8。旧厂房改造后作为居住或商业用途的项目,则应依据《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进行确定。对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鼓励工业自行改造提高开发强度。

3.旧村庄改造强度分类控制指引

如果属于城中村改造且还为居住用地的,参考“拆一补一”的补偿方式,在平衡经济利益的原则下,综合考虑土地成本和拆迁成本。根据区位情况,城中村改造后的容积率可为原有村居容积率的2~2.5倍,城边村控制在1~1.2倍,城外村按村庄建设指引要求控制,如果改造后为商业用地的则应依据《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进行确定。

第三十条分区强度控制指引

在《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规划依据《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和城市建设现状,结合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判断,提出了城市土地使用强度的五级标准。规划以总体规划分级为基础,总结城市强度分布的特征,结合现实新的发展情况和已编规划,对总体规划强度分区进行修订,并制订分区强度指引。

对影响城市开发建设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区位条件、经济状况、设施配套、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和城市形态塑造等进行综合分析,对规划区域建设强度进行分区归类,确定不同城市区域“三旧”改造地块的不同开发强度,作为“三旧”用地确定改造地块开发强度的指引。本次“三旧”改造地块分为高强度区、中高强度区、中等强度区、中低强度区和低强度区等五种。

第八章改造时序与实施措施第三十一条改造时序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年-2015年。近期为2010-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规划远景期为2016年-2020年。

第三十二条分期目标

1.近期改造目标(2010—2012)

近期“三旧”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三旧”改造示范性项目,加强“三旧”改造的社会影响力;加速退二进三近城,调整优化用地结构,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建设关键区位的典型改造项目,优化重点城市节点景观与旧区人居环境。完成旧改用地总规模1377.81公顷。

按照上述近期“三旧”改造的重点地区包括:桥东旧城区、古塘坳、仲恺大道沿线、南部新城、水口西区、惠博大道沿线、江南下角、江北南区南片、金山湖地区、潼湖三和地区、沥林镇区等。

2.中期改造目标(2013—2015)

中期“三旧”改造的主要目标是:稳步推动“三旧”改造顺利进行,打造土地集约使用典范城市;初步实现城区产业转型,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有较大改善;改善旧城区环境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形成特色鲜明的宜居城区。完成旧改用地总规模2061.14公顷。

按照上述目标,中期“三旧”改造的重点地区包括:桥东东平、河南岸、江南梅湖地区、火车西站、江北南区北片、惠民大道沿线、惠州大道沿线、陈江仲恺地区、沥林镇区外围、潼湖镇区等。

3.远景改造目标(2016—2020)

远期“三旧”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实现城市更新计划,促进城市内涵式科学发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居住环境和谐、景观特色鲜明的宜居宜业城市。完成旧改用地总规模3237.22公顷。

按照上述目标,远期“三旧”改造的重点地区包括:东江科技新城、汝湖东江地区、小金口北部片区、马安、三栋、芦洲、横沥、潼湖、沥林等外围地区。

第三十三条政策措施

1.完善项目审查程序,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完善项目审查认定机制:属近期建设项目库内的项目,由实施单位向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申报确认后,报惠城区政府和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审定后,报市三旧办审定;非近期建设项目库内项目,需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改造项目预案进行初审后加具意见,报惠城区政府和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审核后,再报市三旧办审定后。改造项目预案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公示,同意后由有关部门召开评审会议进行评估,后报市三旧领导小组审定。

明确项目审查评估内容:“三旧”项目评估认定应包括以下内容:是否属于本专项规划的改造范围,能否达到改造标准;改造必要性;项目可行性;旧厂房改造项目应重点评估产业主题;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

设定改造项目准入门槛:在明确“三旧”改造各类对象的总体改造规模的基础上,既要保证改造需求最为迫切的对象得到更新,释放一定的潜力以满足城市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要控制好“三旧”改造的节奏,避免出现一窝峰遍地开花的情况,要做好近期与远期、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相结合,使“三旧”改造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为避免单个项目的独立开发,扩大改造建设的空间回旋余地,更好的优化改善城市功能环境,要设定改造项目的最低规模标准,对拆除改造的地块面积必须要求在3公顷以上,低于3公顷的要求通过联合开发的方式推动规模改造。对旧工业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项目要适当予以控制,要优先安排满足严重缺乏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项目改造,其次再考虑作为房地产开发满足居住需求项目的改造。

建立项目动态更新机制:将年度改造计划中的项目列入项目库,各区应对2010-2012年需要打包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甄别、科学选择;对于2013-2015年的上报项目库确需要增加或调整项目的,对年度改造计划中每年每季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入库但还未启动改造的责令退出,并重新论证新的改造项目作补充,通过动态的管理做到论证一批、淘汰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

2.拟定分区改造指引,明确各级政府职责

市“三旧”改造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的“三旧”改造工作和解决“三旧”改造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审定各镇街2010-2015年“三旧”改造规模和年度“三旧”改造规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改造单元的规划编制,并依据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和有关城乡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组织改造单元规划的审查、审定。各镇街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镇街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人员由镇街结合实际,从镇街各职能部门抽调,实行集中专职办公,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镇、街的主要工作是:协助上级部门做好“三旧”改造项目的申报、预审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和项目主体按照分区改造指引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造项目的实施。

3.建立多元改造机制,拓宽旧改融资渠道

结合“三旧”改造类型,匹配相应的改造主体,形成城市政府、村民集体(村民个体)、开发商三大改造主体相互搭配的多元改造模式,减轻政府财政投入压力。为更加有效的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三旧”改造,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通过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利用银行融资平台筹措资金、加大公共财政旧改支持力度等。

4.加强改造规划管理,制定规划衔接机制

要以规划为抓手,通过加强“三旧”改造的规划管理工作,强化各级政府在“三旧”改造中的主导地位,从总体上把握中心城区“三旧”改造的规划建设要求,引导“三旧”存量土地资源的空间投放、年度总量控制和项目主体的开发意向,保障“三旧”改造平稳有序进行。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集和附件两部分。附件部分包括说明书、专家审查意见等。经批准后,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十五条本规划报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行生效,规划有效期至2015年12

月31日。

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法定文件

项目名称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编号 组织编制(甲方)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局 承担设计(乙方)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27952120-8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登记甲级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81102) 董事长张春杰(高级规划师) 院长宋波(高级规划师) 副院长黄皓(高级规划师) 总规划师张留昆(高级规划师) 副总规划师董金莲(高级规划师) 主管所长钟凯(规划师) 审定黄皓(高级规划师) 审核董金莲(高级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曾明(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何晓雯(规划师)谢玉昆((规划师) 冯先锋(工程师)叶亮(工程师) 曾海航(工程师)阳素攀(工程师)

法定文本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一条规划目的 (2) 第二条规划依据 (2) 第三条规划原则 (3) 第四条规划范围 (3) 第五条使用原则 (3) 第二章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4) 第六条发展目标 (4) 第七条功能定位 (4) 第八条发展策略 (4) 第九条用地布局 (5) 第三章地块编码与控制原则 (6) 第十条地块划分与地块编码 (6) 第十一条控制单元与控制原则 (6) 第四章建设用地性质 (7) 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性质的确定 (7) 第十三条土地使用性质兼容性 (8) 第十四条土地混合使用的管制 (8) 第五章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9) 第十五条开发建设规模 (9) 第十六条建设用地使用强度规定 (9) 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10) 第十七条公共设施配置 (10)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11) 第十八条道路交通规划 (11) 第十九条道路交叉口规划 (12) 第二十条交通设施规划 (13) 第二十一条公共交通规划 (13) 第二十二条慢行交通规划 (14) 第八章绿地系统规划 (14)

旧住宅改造案例分析

m 住宅改造应以人为本 关键字:旧住宅,改造,以人为本,和谐改造 刖言: 上海旧住宅有各种难处, 是全国出了名的。上海是个大都市,可很多居民居住的房屋小 得挤的无法想象。 不过,近年来上海旧房改造工程搞得轰轰烈烈。上海市各级政府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 对市内各式旧住宅进行改造。其初衷定是好的。然而在改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居 民需要改造什么?怎样的改造方式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对比一个正在改造中的小区和一个已经完成改造的小区, 由于改造进度与改造方式等的不同, 两个小区的居民对“旧住宅改造”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小区改造过程与结果的比较分析, 求合理的解决途径。 案例调研: 上海旧住宅区改造 虽然这两个小区离得很近,但 找出旧住宅区改造的问题症结, 寻 59 — 79号)、鞍山四村三区(80- 116号) 小区简介: 这两个小区同属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分属不同的居委会。它们在 1999年改造前 鞍山四村二区( -I ■ Uli

的历史沿革大体上是一样的。 鞍山四村始建于1954 年,建于著名的上海“两万户”建成之后, 为三层砖木结构。当时 国家正处于解放后经济恢复期,当时的上海居民普遍居住在石库门之类的旧式里弄里,非常拥挤,公共设施条件也相当差。而鞍山四村之类工人新村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 件。但小区设计标准低、间距宽、占地广。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进步,居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上 海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也要求政府对这片小区进行改建。改建主要在原本三层的砖木结构房屋 上加建了两层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并在小区内加建了一些公共设施,在小区外加建了菜场。 户型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另外也加建了一些混合结构的住房,为四至六层。 1999 年,上海市开始大规模的“平改坡”旧房改建工程,改造重点为环境改造、房屋 改造及配套设施改造。据居民讲,由于二区内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改建难度较大,第一次 大规模改建中并没有进行到这里。而三区则从房屋,到环境,再到配套设施良都进行了良好 的整改。 调研情况: 1. 居民和社会结构 两个小区的居民大都为中低收入者,上海本地人占大多数,年龄成份偏老龄化。这两个 小区建造得比较早,有些居民从小区建成起就居住在这里,更有许多居民就出生在这里。尤 其在一到三层,有很多“看着小区成长起来”的居民。 这里的住房条件不大好,年青一代有能力的都搬了出去。致使这里老龄化程度重。 三区也是同样。黄昏时分,小区活动广场和公共绿地里,随处可见散步锻炼、下棋聊天 的老人。他们在小区里的生活自由而安全。 2. 小区住房的户型、面积 两个小区在“平改坡”改造前,都为不成套的住宅,为上海典型的“新工房”。两户为一个单位,共用一间厨房(8.5m2)、一个卫生间(1.2 m)。每户拥有一间卧室,有大小间之 别(大间20.4m2, 小间15.3m2)。 三区在改造后大部分房屋成了外楼梯连廊式。 而二区正在改建的住宅将要改为“独门不独户”的住宅。 3. 改造重点和方式 三区改造重点:建造独门独户,独立卫生间和厨房,平改坡,外楼梯。 三区从2000 年起进行旧房改造,历时两年多,对小区内几十幢工房进行了

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

项目认知: 老旧居住小区是指建设年代久远至今仍在居住使用建设称准不高、使用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齐、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缺乏物业服务不能满足人们正常或较高生活需求的居住小区。 当前我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多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维护保留,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居住区,通常采取维护的方式,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加强,对外观进行修缮恢复,维持小区原貌。二是修缮升级,对于城市较多数的普通老旧居住小区,这些小区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多为上世纪单位集资建房,其结构较为稳固,还可以继续居住,只是外观落伍、小区配套设施不齐全,特别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私家车的增多,老小区停车紧张,对于这样的小区通常采取修缮升级的方式,对外立面进行出新,对小区配套设施进行加强。三是雨污分流,在老小区中,由于雨污分流工作没有做到位,从而使得小区环境受到影响,此项也属于修缮升级。四是拆迁重建,对于年代更为久远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结构不很稳固,环境较为脏差,已经不适于居住,但是地理区位又相对较好,相比于改造,重建的价值更大,所以通常采取拆迁重建的方式,合理规划增加建筑面积,原地安置原住户居民。目前,大多数城市小区改造还是以修缮升级为主。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和稳步推进。因此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既要扎实做好前期科学规划,保留城市文脉,明确改造标准和对象范围,又要探索一条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改造模式,并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服务基层治理。 在前期规划环节,老旧小区改造要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历史文化记忆是城市的灵魂,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气质。要以城市发展的全局视角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用科学规划描绘城市的“成长坐标”,用匠心建设塑造城市的“骨肉之躯”,用高效管理打通城市的“血脉之源”,为城市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设计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整治提升工作,为确保如期全面完成改造整治提升目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业主自治,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属地负责,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陈

旧村改造项目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 法定代表人 双方经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就合作投资(以下统称项目用地)旧城镇改造项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供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作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以下简称为本项目); 2、项目基本情况: (1)地理位臵:; (2)面积约为㎡; (3)土地登记权利人:,国土证号(国土证面积㎡),最终改造面积以国土局信息科出的红线图内红线面积为准.; 3、项目用地现状: (1)厂房用地㎡,办公用地:㎡ (2)出租、使用情况:上述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由甲方实际管理并占有、享有土地权益。; 第二条投资额和投资方式 1、本项目预算投资总额:人民币大写:元(小写:¥元)。 2、各方投资分别: (1)甲方投资人民币大写:元(小写¥);乙方投

资人民币大写元(小写:¥)。 (2)本次投资交付日期为:年月日,逾期出资按每月%支付违约金。 3、投资方式:以项目用地为基础进行三旧改造,开发商品房销售。 4、履约保证金:甲方向乙方支付履约保证金共计人民币:(大写)叁佰万元整(¥3,000,000元),于本协议签订后的个工作日内汇入乙方指定的银行帐户。 5、乙方承诺自项目审批手续完成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将上述退还予甲方(不计任何利息)。 第三条利润分配 1、甲、乙双方约定本项目建成后,利润分配实行税后分利的原则,即依法缴纳各项应缴纳的税务费用后,按下述例分配:甲方:%;乙方:%。 2、甲方向乙方承诺,乙方在本项目建成之后可获得不低于人民币大写:叁仟万元(小写:¥30,000,000元)的税后净利润。 第四条合作方式 1、双方协议以的合作方式开展本项目 (1)甲乙双方共同合作实施三旧改造计划,双方按照合作协议履行义务、享有权益。 (2)以甲方名义进行三旧改造项目,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开发建设,乙方负责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双方按照委托开发协议享有权益,履行义务。 (3)甲乙双方以联合建房方式实施三旧改造计划,双方按照联合建房协议履行义务、享有权益。 (4)双方商定的其他方式:。 2、乙方负责制定本项目的改造实施方案,该方案应当符合城中

佛山三旧改造模式总结

佛山“三旧改造模式”总结 模式一: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 案例1:祖庙东华里改造——既拆除也保留,构建城市文化精髓的综合社区2007年,政府出台祖庙东华里片区控制性规划等规划文件,由香港瑞安公司投资改造。政府主导征地拆迁和规划、文物保护等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和维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维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通过引入市场资金实现该片区的整体更新改造。 2008年初,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这一世纪大工程涉及3万多居民、900多亩土地。拆迁共涉及9635户,其中直管公房2145户、私人住宅6043户,整个工程拆迁面积90万平方米,其中需要保留的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近10万平方米。 按照设想,岭南天地将延续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用现代化的手法保护和改造片区内的22幢文物建筑及众多优秀历史建筑,同时佛山岭南天地还将充分挖掘佛山粤剧之乡、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美食之乡等文化特色,引入各类文化设施及现代化设施,使其成为佛山展示城市文化精髓的综合社区,推动佛山文化名城的建设。 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定位为:融合岭南民俗文化、禅城时代特色和现代商业文明,辐射珠三角,影响华南地区的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街区,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 案例2:澜石改造片区——“智能社区”、“节能社区”和“环保社区” 前不久召开的禅城区二届六次全会透露,禅城全力推进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的澜石片区改造。该片区改造面积超过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成为佛山史上最大旧改项目,将建设成为东平河北岸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智能社区”、“节能社区”和“环保社区”。澜石改造片区总面积为2176亩,实际改造面积1875亩,涉及户数3518户,需拆迁物业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私人物业约42万平方米。 案例3:佛山国际家具博览城——全国最大、最具规模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家居博览航空母舰 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600亩,投资总额高达90亿元,将建成全国最大、最具规模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家居博览航空母舰,也是禅城区首个大型家具卖场。家居博览城将以租赁管理的运作模式为主营项目,其功能包括主行业商品的展示、咨询、设计、销售、出口、物流、仓储等各个功能,配套商场、酒店、休闲娱乐、餐饮、公寓、仓库、空中停车场等商贸设施。经营面积将达200万平方米,对产业经营的规模效应影响深远,使禅城区乃至佛山市的家具、陶瓷、卫浴洁具、床上用品、家用电器、家居饰品等产品有了一个向全国、港澳台及国际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和窗口。 案例4:南海中盈广场——拆迁重建,构建大型综合商业中心 新都会及中盈广场项目是大沥镇政府通过整合土地、提升产业发展、打造大沥镇地标式建筑的项目,也是大沥发展总部经济的里程碑。新都会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期

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设计

XX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市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原则,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后期管理机制,为广大市民营造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二、组织保障 市政府成立XX市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房产局局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住建局、规划局、发改委、公管局、公安局及城区各街道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房产局,由市房产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治理日常事务。市区街道要相应安排专人负责老旧小区整治工作,与市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工作衔接。 三、改造目标

总体目标:力争在五年时间,完成市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实现物业管理基本覆盖,逐步建立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长效机制。 具体目标:在完善老旧小区硬件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完善物业管理,实现“路平、灯亮、草绿、水畅、卫生、安全”目标。 四、申报条件 市辖区围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老旧小区,可以进行申报环境整治工作: (1)未列入近五年旧城改造和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计划; (2)已成立业主委员会; (3)有物业公司进驻服务; (4)物业费收缴率达50%以上; (5)经书面征求业主意见,有超过2/3以上的业主同意。 整治前,由市房产局指导街道成立业委会、引进物业公司等物业管理日常工作,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小区进行立项整治。 五、工作原则 (1)坚持整治与管理结合原则 在完善硬件配套设施的同时,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建管并举,做到物业管理建立一个、综合整治推进一个,避免重复施工影响居民生活。

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一、总则 1.0.1 为规范深圳市城中村(旧村)(以下统称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规范和标准,遵照《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关于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制定本技术规定。 1.0.2城中村改造模式分为综合整治和全面改造两大类型。 开展全面改造的城中村,必须按照本技术规定编制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开展综合整治的城中村,另行编制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1.0.3 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是指以经批准的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其它上层次规划及《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为依据,对规划编制区内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目标、模式、功能定位、土地利用、建设强度、绿地系统、道路交通、公共与市政配套设施等控制要求作出的规划。 1.0.4 专项规划编制区,是根据城中村改造工作和相关规划要求,结合城中村的特点和改造需要划定的开展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的区域。 专项规划编制区应当包括全部由该村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则上特区内以原行政村为单元,特区外以原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为单元)的村民及受继单位保留使用的非农建设用地内的建成区域,并结合周边地块特点和规划路网结构,按照有利于整体开发制度和实施规划管理的原则划定。在需要进行成片改造或对多个改造项目实施整体协调的地区,也可将多个城中村及相关邻接地块整体划定为一个规划编制区。 1.0.5按照城中村的区位、规模、建设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差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分为A、B 两类,不同的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在内容和深度上各有侧重。 A类:特区外规模较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专项规划以法定图则深度为主。

三旧改造方案

三旧改造方案 篇一:东莞市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方案(5141字)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及《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完成全省节约集约用地和“三旧”(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改造试点市的“先行先试”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快推进“三旧”改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旧”是以往粗放用地方式的历史产物,也是在新增建设用地 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拓展用地空间的重要资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三旧”改造作为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 20XX)》、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和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工作来部署,明确各市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执行主体,各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从20XX年起,各市人民政府须每年向省人民政府专题报告“三旧”改造工作情况;对推进“三旧”改造工作规范认真、成效显著的地级市,省人民政府将给予表扬,并在分配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予以倾斜。省即将出台的“三旧”改造政策,规定各类历史用地手续工作须在三年内完成。 国家和省赋予我市“三旧”改造“先行先试”的政策探索任务,为我市实事求是解决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提供了政策机遇。开展“三旧”改造是解决当前我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实现保增长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是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措施。通过“三旧”改造,我市可以拓展约30万亩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同时将有利于“三来一补”

(推荐)旧村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DOC 30页)

南胡旧村改造项目 总 体 策 划 方 案

一、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概述 济南市总体规划是以“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为城市发展战略,实施沿经十路、沿小清河、沿黄河、沿铁路线“四沿”带动战略,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人居环境奖”。 在东部城区,形成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新城区。重点加快高新开发区建设,形成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开发唐冶片区,高标准建设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形成服务于东部城区的地区中心。 以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加快奥体中心、政务中心建设,带动周边开发,配套完善服务设施,建成以行政办公、文化、体育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并以此带动新区开发和老城提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塑造现代化省会城市新形象。 二项目所在区域在城市中的地位分析 1.项目概况及地块价值研究 1.1项目概况 济南高新区南胡旧村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南胡旧村改造工程)位于济南东部新城高新开发区,凤凰路西,旅游路路北,体育场南路以南。本项目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块地块组成,共390.7亩地。其中六、七、八地块为旧村安置和保障用地,一、二、三、四、五地块为开发用地。该小区地理优越、交通方便。旅游路及规划中的凤凰路从门前经过。其中六、七、八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176.6亩,规划建筑面积22.94万平方米,小区内部包括11-24层的高层住宅及地下停车场、辅助商业用房、幼儿园、会所等,小区建成后将成为济南市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典范。 本项目各地块用地性质及可规划面积见下表:

佛山市南海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

佛山市南海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7——2015) 佛山市规划局南海分局 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8.01

规划编制单位: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资格证书:城规证甲级041123号 工程代号: GH2007102 院长:朱墨(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总工:冯萍(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所长:温卫华(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审定:冯萍(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审核:李汉飞(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校对:王成志(规划师) 项目负责:卞芸芸(规划师、规划硕士) 主要设计人员:卞芸芸(规划师、规划硕士) 潘健超(规划助理) 李丽丽(助理规划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 南海三旧改造面临的形势 (1) 1.2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 1.3 规划编制区 (3) 1.4 规划期限 (3)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改造策略 (4) 2.1 规划目标 (4) 2.2 改造策略 (5) 第三章总体部署 (7) 3.1 规划依据 (7) 3.2 总体部署 (7) 第四章改造规划引导 (10) 4.1 改造范围 (10) 4.2 改造的模式引导 (14) 4.2.1 整体拆除改造模式 (14) 4.2.1.1 界定 (14) 4.2.1.2 适用对象 (14) 4.2.2 局部拆除改造模式 (14) 4.2.2.1 界定 (14) 4.2.2.2 适用对象 (15) 4.2.3 保留整治模式 (15) 4.2.3.1 界定 (15) 4.2.3.2 适用对象 (15) 4.3 改造模式的选择 (15) 4.3.1整体拆除改造项目 (16) 4.3.2局部拆除改造项目 (16) 4.3.3保留整治项目 (19)

仲恺高新区LED产业园简介

园区简介: 惠州仲恺LED产业园坐落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新扩展区东南部的陈江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东部,占地622公顷,与未来的核心区接邻。园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配套设施完善,规划合理,布局科学,交通便利,物流发达。集聚了一大批LED 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是惠州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洼地。 现期规划: 惠州仲恺LED产业园秉“尊重生态本底,保障城市安全。顺应产业发展,优先用地构成。构建片区特色,提升土地价值。合理处置旧村,保护发展空间。结合基本农田,合理安排时序”五大原则规划建设。规划用地面积622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572公顷,占92%。非建设用地50公顷,占8%。绿地总面积7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17%。公共绿地面积48公顷,人均9.65平方米,中心公园约13.6公顷。体现了新时代高新技术与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和谐的工业园区的景观风貌。园区空间结构按“一心二轴、二带七片”布局。交通外部便捷,内部畅通。主干道四横三纵,次干道六横四纵,新华大道建设在即,区内设置有两处分离式立交。并结合地铁站,设置一处公交首末站。园区公共服务设施总面积约24.04万平方米,有OOXX,配套齐全。园区内现在XXX企业,即将XX企业等入驻。产值。利税。计划居住人口

5.59万人,其中就业人口4.9万人。同时,为了提高LED产业的集群集聚效应,高新区已出台《仲恺高新区LED产业扶持优惠政策》等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从技术、人才、财政、土地、资金等各个方面惠及园区内LED企业。 未来展望: 惠州仲恺LED产业园将以上游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关联型、友好型企业集聚发展,完善生产与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成为珠三角东岸重要的LED产业示范区。到2015 年,力争把园区打造成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配套能力强、区域特色明显的国内一流LED产业基地。培育和发展一批产值超100亿元、超50 亿元、超10 亿元,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到2020年,LED产业园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惠州仲恺LED产业园的未来愿景是成为“体现活力、组织高效、代表仲恺创智新形象”的新时期专业化高新产业园区。

惠州市惠城区旧村庄更新改造实施办法

惠州市惠城区旧村庄更新改造实施办法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依法规范惠城区范围内的旧村庄更新改造活动,促进城乡建设协调有序发展,优化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省政府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粤府〔20XX〕78号)和《关于提升“三旧”改造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粤府〔20XX〕96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提升“三旧”改造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国土资三旧发〔20XX〕3号)和《关于印发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字〔2018〕3号),以及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惠府〔20XX〕98号)、《惠州市“三旧”改造用地协议出让缴交土地出让金办法》(惠府办〔20XX〕36号)和《惠州市“三旧”改造实施办法》(惠府办〔2018〕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赁。 ⅹⅹ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惠城区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惠城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旧村庄的更新改造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旧村庄更新改造应当有利于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及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规划先行、严格管理、稳步推进、市场化运作、依法有序建设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先规划后实施,严格规划管控。同时,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与村民小组)和村民群众的改造意愿。 第四条成立惠城区“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组织领导惠城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三旧”改造工作。由区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国土工作的区领导担任副组长,区国土、规划建设、发改、财政、审计、法制、农业、林业、水务、环保、土地盘整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暂设在区国土分局),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以及改造计划编制、主体资格认定、业务培训指导、资料备案管理等日常工作。

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20)

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20) (文本) 佛山市人民政府 2009.12

前言 一、工作背景 建设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佛山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瓶颈。未来,在保持经济增速的同时应坚守耕地保有量,促使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为佛山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三旧”改造应充分支撑这四个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佛山又好又快的发展。 1.土地粗放发展与低效利用,制约佛山城市可持续发展。佛山2007年土地开发强度已达32.8%,至2020年的市域建设用地总面积将达到1357平方公里,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急需改造低效土地,提高单位土地产出,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产业亟需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发展转型。佛山现状的制造业还有大量的规模小、低效、能耗大的企业,第三产业水平较低,需要通过改造升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广佛之间产业要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佛山需要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业优化提升和发展模式向轻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资金技术型转变,如由原来的陶瓷“制造基地”走向“总部基地”。 3.城乡环境有待改善,创建宜居城乡环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改

变城乡二元结构、拉近城乡差距的主要手段。佛山现状城区内公共开放空间较缺乏,服务设施滞后。农村建设水平与城市差距较大,城乡整体人居环境较差。在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下,佛山必须提高环境建设水平,改善城乡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在此土地紧缺和新增用地量无法满足粗放型发展的需求下,佛山各区开始积极探索通过“三旧”改造,挖潜城市存量建设用地,解决土地制约问题。2007年6月,佛山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决定》和三个相关的配套文件,有效指导“三旧”改造的工作推进。在2008年9月,针对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经验,又出台了《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补充意见》,在“三旧”改造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政策探索,同时各区也相应编制了“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年2月,由佛山市规划局牵头组织《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12)》编制,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工作。在经过多次的与各区、市三旧办和市领导的交流和汇报后形成专家评审稿,9月10日本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9月17日根据专家评审会意见修改完善后,征求五区人民政府以及各相关单位意见。9月28日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与策略专业技术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20)》,并于10月12日通过了佛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惠州规划局-仲恺地区分区规划

仲恺地区分区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为实现仲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有效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 划(2004-2020)》,《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惠州市城市总体 规划(2006—2020)》(报批稿),《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惠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以及国家、广东省和惠州市有关法规规 范和相关规划,编制《惠州市仲恺地区分区规划(2007—2020)》。 第1.2条本次规划区范围:西、南部以四环路为界,北部以红花湖景区边界线为界,东部边界为自然山体和西坑工业区,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6.21平方公里。 第1.3条本规划期限为: 2007-2020年。 第1.4条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册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规划文本和图册是本片区开发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规划说明书是规划思想的具体阐述及对规划文本和规划 图册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第1.5条本规划是仲恺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的编制依据。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开发空 间利用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1.6条本规划批准生效后,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任意更改。本规划由惠州市规划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1.7条本规划由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自批准之日起开始实施。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第2.1条规划目标 以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孵化基地、现代服务业为支柱,以仲恺大道商业化改造和园区整 合为契机,把仲恺地区打造成“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创业氛围 十分浓厚,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并实现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的产业新城和绿色园区”。 1.产业新城

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后的物业管理---副本

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现状及思考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福泽于民、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两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我区多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提升了城市功能、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治安状况。但是改造后的成果维护却一直是个难题。在已改造的老旧小区中,有物业管理的为数很少,多数小区无物业管理。如何不让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昙花一现”,是老旧小区改造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物业管理。 一、老旧小区改造的基本情况 牡丹办今年共改造老旧小区23个,改造建筑面积为40万平米,63栋楼,334个单元,5589户。现已拆除了160处违建、15个自行车棚、145个配建棚厦。指导各改造小区成立了21个业主委员会。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楼顶、地面、墙面明显改观,增设了各类健身器材和休闲设施,居民和业主普遍感到满意,改造成效十分显著。 二、老旧小区改造后在物业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牡丹办老旧小区改造后在开展物业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开展常规性物业管理条件先天不足。老旧小区虽

然经过了改造,但老由于建设时间早、建设主体多元化,小区的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以及各项生活配套设施存在较多缺陷,与开展常规性的物业管理要求有较大差距。如许多老住宅小区经过整治后治安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建造历史的原因,小区进出口较多,交通通道、夹杂其中,造成进出口设置过多,管理成本提高,封闭管理难度较大,如扬帆小区,总建筑面积为6.54万平米,6栋居民楼,东西南北有6个大门供居民和各种车辆出入。平安二道街紧邻小区北侧,小区4号楼各单元门邻平安二道街,整个结构看上去小区不象小区、邻街又不全象邻街,管理起来十分麻烦。 (二)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造血”功能不足,物业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实现。老旧小区由于自身功能不完善,严重影响物业公司的自我平衡与发展。 1、物业管理用房配置严重不足。虽然在老小区改造整治过程中,街道和社区积极争取规划调整、审批新建搭建经营用房。但仍有许多小区因本身地理位置、可占用空间不多等原因,新建搭建物业经营用房的余地不大,导致一些小区的物业管理及经营用房落实难度较大。如交通局小区,建筑面积只有0.49万平米,本不太宽敞的院内正中间又有一个诺大的供热站用房,居民活动的空间已很狭窄,根本无处建物业用房。 2、小区停车条件差,物业公司通过收取停车费增加企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市铜山区老旧小区 综合整治工程三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案 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日月年201710

专业资料. 施工案审批表

专业资料.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依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的改造施工图 2、编制原则 格遵守、地的技术规、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相结合。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简介: 工程名称:市铜山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三标段工程地点:市铜山区 设计单位: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了居民停车便,休闲娱乐便服务,为小区居民提供

更好的生活环境,对小区进行地面、路面、花园、道板砖、外墙涂料、屋面渗水等部分工程设施进行改造。 第三章施工部署 1、项目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模式 我们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及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项目部将成为一支充满活力、具有多专业、全面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见项专业资料. 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安全部门主要负责人:文组长—(负责协调工作)(技术总部署)家彪副组长— 安全员—传明(现场施工总指挥)、项目管理模式:2本公司将按照多年来积累的成功项目管理经验来运行 和管理本专业资料. 项目,形成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进度、质量控制为主要容,以科学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 为规本项目管理工作,项目部格执行集团颁发的《质量手册》、《管理制度》,同时现场场区管理格遵守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管理的有关规定。

广东三旧改造项目合作前期框架协议

广东三旧改造项目合作前期框架协议 要点 甲方提供三旧”改造建设用地给乙方拆除重建,乙方负责规划、建设(作为申报建设项目主体) 约定尽职调查、排他期。注意本协议仅为框架协议,未约定具体资金投入、利益分配,需要根 据双方下一步的具体协议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 拆除重建类旧改项目 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指定邮寄地址: 指定电话: 指定电子邮箱: 指定联系人及手机: 乙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指定邮寄地址: 指定电话: 指定电子邮箱: 指定联系人及手机: 甲方双方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广东省 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与《关于提升三旧”改造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粤府〔2016〕96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拆除重建类旧改项目合作事宜约定如下合同条款,以资共同遵守: 第1条旧改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位置、范围 本项目名称暂定为_______ 拆除重建类旧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位 于 _____ 省市_____________ 区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范围详见附件一《项目用地红线范围

图》。 1.2项目地块面积 本项目用地面积约平方米。其中国有建设用地约平方米,建设用地 约平方米,农用地约平方米,宅基地约平方米,其他用地约平方米。其中,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约平方米。 1.3项目用地性质 本项目土地目前为甲方原村集体用地(具体土地权属有待政府相关部门确认),包含甲方自有物业,原出租、转让给第三方使用但其尚未完善国土用地手续的土地。 1.4项目规划情况 本项目规划以政府用地规划审核为准,根据已知的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项目规划为,用地面积约为平方米。项目建设的用地规划用途、项目容积率、公共用 地贡献率、项目的公共配套面积、项目用地面积等各项规划技术指标最终以政府主管部门核 发的用地规划批复文件为准。 1.5项目地块用地时间情况 用地行为发生在1986年12月31日之前的集体建设用地约平方米;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之间的约平方米;用地行为发生在1999年1 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约平方米。 1.6项目地块地上建筑物情况 合法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其中商服用地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工业用地建筑面 积约平方米,居住用地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其他用地建筑面积约平方米;不合法建筑面积约方米,其中商服用地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工业用地建 筑面积约平方米,居住用地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其他用地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1.7项目地块土地权利人情况 甲方持有的土地共块,分别为,共计平方米,约占目标地 块的%,甲方持有土地证件扫描件见附件。除此以外还存在以下土地权利 人:。 项目地块上盖物业主情况:。 项目地块上盖物租赁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2条合作开发方式 2.1项目合作开发方式 本项目合作开发方式为甲方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三旧”改造建设用地给乙方拆除重建。 乙方负责依据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三旧”改造单元规划,负责编制项目

惠州仲恺高新区黄屋村古村落简介

惠州仲恺高新区黄屋村古村落简介 黄屋村位于潼湖镇南部,南濒潼湖湿地,下辖黄屋和翟屋两个小组,现有村民1600多人。总面积706.51公顷,其中,村庄面积351.15亩,耕地面积1578亩(水田657.45亩,旱地187.35亩),鱼塘1300亩,园地1000亩,山林地3935亩,海拔9.7米。属丘陵地带,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日潮热,主要植被为松树和桉树,野生动物有山羊和野猪,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花生、黄豆、甘蔗、荔枝、龙眼、香蕉,养殖鸡、鸭、鹅。于2012年评为“广东省古村落”,2014年获得仲恺高新区卫生先进村。 一、村落概况 黄屋古村坐落在潼湖镇的南面中部位臵,据《黄氏族谱》记载,于八百年前,老祖宗从福建等地迁徙,历尽艰难险阻,开枝散叶,至明朝嘉靖年间,因家族人丁渐旺,由东莞邑江边、小铁岗。祖公黄以兴(三郎太祖)(公元约1308—1312年)带着黄盛(明末约1522年)迁往惠阳潼湖黄屋村定居,至今为全黄姓宗族村落。旧族谱文革时已毁,96年重修了族谱。 村落为船形构造,旧围村民居住整体呈长方形建筑布臵,井字形的巷道,周围建筑的墙体用青砖、灰岩材料砌成,前后相连,围成一体。巷道和门框用石块、人工水磨加工砌

铺而成,手艺精致。现村内仍保留有明清时期民居500多间,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但少部分已损坏,古石巷道2000多米。文革时期,墙体上的壁画、诗词、对联等多数被毁,只有少数一些木雕、石雕建筑工艺品和牌匾得以保留。 二、文化遗产 黄屋村敦伦书室建于清末,保存较为完整。位于村里坐北向南的角落,面积170平方米,三间二进,面阔11.17米,进深15.29米。为两层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前不开门而在书室南侧中部开一小门,门楣饰三瓣花朵形,上有灰塑横匾。二楼为阳台,栏杆石砌,装饰绿琉璃瓶式矮柱,六檩悬山卷棚顶,梁架抬梁穿斗混合式,碌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后檐与天井两廊房前檐连为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天井左侧建有建有石砌阶级上楼。二进为硬山顶,阴阳瓦,内部砖柱承重,金字梁架,前檐又与天进两廊后檐相接为勾连搭。书室内部门楣、窗楣、栏杆上装饰带有西式风格,较有特点,对研究清末民初时期民间书室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革命斗争年代,书室曾是东江纵队的秘密联络点。1945—1948年,在书室任教的教师—黄卓如,他边教书边做地下组织工作,宣传抗日游击战争。书室也曾是抗洪指挥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国家领导人赵紫阳,与1962年曾到黄屋村视察民情。在书室设臵指挥部,指导土地下放包产责任制和水利防洪建设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方案设计

徐州市铜山区老旧小区 综合整治工程三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1日

施工方案审批表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依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的改造施工图 2、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简介: 工程名称:徐州市铜山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三标段 工程地点:徐州市铜山区 设计单位: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了居民停车方便,休闲娱乐方便服务,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对小区进行地面、路面、花园、道板砖、外墙涂料、屋面渗水等部分工程设施进行改造。 第三章施工部署 1、项目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模式 我们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及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项目部将成

为一支充满活力、具有多专业、全面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见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安全部门主要负责人: 组长—李文(负责协调工作) 副组长—李家彪(技术总部署) 安全员—胡传明(现场施工总指挥) 2、项目管理模式:

本公司将按照多年来积累的成功项目管理经验来运行和管理本项目,形成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进度、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 为规范本项目管理工作,项目部严格执行集团颁发的《质量手册》、《管理制度》,同时现场场区管理严格遵守西安市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 2、实施目标 工期目标: 为使本工程早日竣工,为业主提供服务,项目部应在人员组织、施工工艺、材料供应等方面进行精心布置。 确保合格,争创优质工程 现场管理目标: 为保持施工现场周围清洁的环境,我们将设专人打扫清洁等措施,做到物流有序、施工顺畅文明施工。确保现场管理达到文明施工样板现场。 安全目标: 完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发生,工伤频率控制在2﹪以下。 服务目标: 服务周到、业主满意、重视建议、信守合同,认真协调与有关单位的关系,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和现场管理的控制与监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