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ection制作剖面

section制作剖面

section制作剖面
section制作剖面

切剖面图过程

完成剖面图所需的步骤:

1、必需完成地形线赋高程。

2、读取地形数据。

3、读取钻孔数据。

4、读取槽探数据。

5、读取地质信息。

6、图切剖面。

1、首先用Section打开工程文件,把所有文件设为编辑状态,然后对地形等高线文件进行高程赋值——新建线属性高程字段(原MapGis需要这样做,用Section剖面图菜单下的自动赋高程不需新建此字段(拖动操作))。

2、把等高线和地质区文件设为当前编辑文件状态:即点击勾选文件名前的复选框!

3、选择菜单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现有3种方式,此选拉线读取),沿着勘探线从开始处拉线到末端出现设置基本数据对话框(如下图),这里要注意地形图比例尺和剖面图比例尺,默认是1:5000和1:2000。如果不是这个比例尺,改成你需要的比例尺。最低表标高默认为-1,表示由软件自动计算最低标高。也自己看情况调整,这里随便填了300(米)。

4、点确定后,就可以拉直线了,点鼠标左键,不要松开鼠标

左键,移到你要的地方后(可用滚轮放大缩小),松开鼠标左键。会弹出存储数据成功对话框。点确定后,会在地形图上出现一条红色的剖面线。

5、选择读取钻孔数据后,在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会在左侧出现钻孔数据输入对话框。孔深单位为实际的米m。

6、点存储,就会存储这个钻孔的数据,如果你还有钻孔,就继续在另外一个钻孔位置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了,就点退出。

7、输入探槽数据。选择读取探槽数据,在探槽起点的地方点击一下,会出现探槽数据输入对话框,输入数据后,点存储,如果还有探槽,就再到另外一条探槽起点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探槽了,就点退出。槽探长度单位为实际的米m。

8、选择读取地质信息后,会在底部自动打开一个地质信息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依次修改地层产状,地层花纹,颜色,界线,接触关系和接触产状。自己根据顺序(双击可看见区闪烁)修改就是。这里具体就不修改,然后点存储-退出。

9、最后,选择菜单剖面图-图切剖面后,剖面图就出来了,这时会出现保存路径设置对话框,设置好后点确定。剖面图画好了!!

10、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画出的剖面图进行添加数据和修饰图面了。

单孔多孔干扰孔与混合抽水

79.什么是单孔、多孔、干扰孔和混合抽水? 作者:宣传教育中心来源:来源:宣传教育中心 2004-3-12 14:13:15 单孔抽水,没有观测孔而只有一个抽水孔的抽水试验。它只能用经验公式及试算法求影响斗径,故测定的渗透系数精度较差。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初步阶段,单孔抽水常用来了解和对比不同地段含水层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在钻探成本较高的基岩地区,仅需实际测定单孔涌水量时也采用单孔抽水。 多孔抽水,是由一个抽水孔和若干个观测孔组成的抽水试验。它能比较精确地测定渗透系数、影响斗径和下降漏斗形状,还能确定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多孔抽水时观测孔一般以抽水孔为中心呈放射线排列。当含水层透水性均匀时,一般以单排在抽水孔的一侧垂直于流向排列。当含水层透水性复杂及成果要求高时,除垂直水流方向外,还需在抽水孔的上游和下游沿平行水流方向布置观测孔。 干扰孔抽水,也称孔群抽水,即二个或二个以上抽水孔同时抽水,各孔的水位和流量有明显的相互影响,故称干扰孔抽水。它的目的不仅为了测定渗透系数,主要是取得在相互影响条件下,孔群的总涌水量或井群降漏斗中水位降深值的资料。孔群抽水一般用于拟作井群供水或井群降低地下水位的地段。目前我国还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矿区,用大型孔群抽水,形成大型降落漏斗,用以测定水流的主要补给、排泄方向和预测矿井涌水量等。 混合抽水,是从两个或更多含水层同时抽水。一次混合抽水只能得到各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但配合使用“钻孔流速仪”或进行多次混合抽水(如首先抽第一层水,然后继续钻进打穿第二含水层再进行第一和第二含水层的混合抽水,……),就可以测得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混合抽水可以省去分层止水工作,钻孔结构比较简单,节省费用和时间。 采用主孔抽水、带有多个观测孔的群孔抽水试验,包括非稳定流和稳定流抽水实验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地形 地质剖面图判读

(安徽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考前三个月选择题地形 地质剖面图判读型 读“印度半岛东西向自然带剖面图”,完成1~3题。 1.图中自然带①②③类型可能依次为( ) A.热带雨林自然带、热带季雨林自然带、热带草原自然带 B.热带雨林自然带、热带草原自然带、热带季雨林自然带 C.热带草原自然带、热带雨林自然带、热带季雨林自然带 D.热带季雨林自然带、热带草原自然带、热带雨林自然带 2.据图分析甲地自然带形成的原因为( ) A.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B.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受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的影响,降水较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3.图中①自然带分布规律反映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1.A 2.B 3.D 解析第1题,①低纬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位于西高止山西侧迎风坡降水比较多,形成了热带雨林自然带。②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热带季雨林自然带。③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自然带。第2题,③地位于西高止山东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自然带。第3题,①自然带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表现。 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4~5题。 4.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 )

答案 B 解析A为中国,B为俄罗斯,C为德国,D为美国。只有俄罗斯东西经度跨度最大。 5.对上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 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C.②~⑤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答案 B 解析甲地形区是东欧平原,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多的地区;②属于内流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北美洲。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6~8题。 6.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 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7.图示区域的地壳( )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8.关于图示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域广大,水资源丰富 B.太阳能丰富,风浪巨大 C.蒸发旺盛,海陆间水循环活跃 D.狭长海域,重要能源通道 答案 6.A 7.A 8.D 解析第6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①类岩石为玄武岩,玄武岩是由岩浆喷发,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由于冷却速度较快,把大气中的空气分子一起凝固在岩石中,之后气体挥发,气孔被保留在岩石内部。玄武岩喷出地表,必然会受到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第7题,从图中的断裂,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第8题,红海轮廓狭长,水域面积狭窄,风浪小,且位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周围河川径流注入少,海陆间水循环不活跃。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地处世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石油运输航线的必经之地,成为重要能源通道。

切剖面图过程

切剖面图过程 完成剖面图所需的步骤: 1、必需完成地形线赋高程。 2、读取地形数据。 3、读取钻孔数据。 4、读取槽探数据。 5、读取地质信息。 6、图切剖面。 1、首先用Section打开工程文件,把所有文件设为编辑状态,然后对地形等高线文件进行 高程赋值——新建线属性高程字段(原MapGis需要这样做,用Section剖面图菜单下的自动赋高程不需新建此字段(拖动操作))。 2、把等高线和地质区文件设为当前编辑文件状态:即点击勾选文件名前的复选框! 3、选择菜单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现有3种方式,此选拉线读取),沿着勘探线从开始处拉线到末端出现设置基本数据对话框(如下图),这里要注意地形图比例尺和剖面图比例尺,默认是1:5000和1:2000。如果不是这个比例尺,改成你需要的比例尺。最低表标高默认为-1,表示由软件自动计算最低标高。也自己看情况调整,这里随便填了300(米)。 4、点确定后,就可 以拉直线了,点鼠标 左键,不要松开鼠标左键,移到你要的地方后(可用滚轮放大缩小),松开鼠标左键。会弹出存储数据成功对话框。点确定后,会在地形图上出现一条红色的剖面线。 5、选择读取钻孔数据后,在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会在左侧出现钻孔数据输入对话框。孔深单位为实际的米m。 6、点存储,就会存储这个钻孔的数据,如果你还有钻孔,就继续在另外一个钻孔位置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了,就点退出。 7、输入探槽数据。选择读取探槽数据,在探槽起点的地方点击一下,会出现探槽数据输入对话框,输入数据后,点存储,如果还有探槽,就再到另外一条探槽起点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探槽了,就点退出。槽探长度单位为实际的米m。 8、选择读取地质信息后,会在底部自动打开一个地质信息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依次修改地层产状,地层花纹,颜色,界线,接触关系和接触产状。自己根据顺序(双击可看见区闪烁)修改就是。这里具体就不修改,然后点存储-退出。 9、最后,选择菜单剖面图-图切剖面后,剖面图就出来了,这时会出现保存路径设置对话框,设置好后点确定。剖面图画好了!! 10、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画出的剖面图进行添加数据和修饰图面了。 大致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辅助工具Ⅰ包含以下功能命令: 角度花纹填充:可以选择区或者选择线以CAD或者MapGis图库进行角度渐变填充图案,如果不适合可以选区或者选择线删除填充图案。 导入导出功能:把当前的点、线、面文件属性导出到EXCEL表格或txt文件;导入属性;以及参数与属性之间的转换;连接属性(xls & WB);DBF转表格WB。

正确判读地质剖面图

正确判读地质剖面图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彭岳 地质剖面图在高中阶段通常用来分析判断岩石的类型、新 老关系、地质作用、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例如:读右地质 剖面图1,回答:(1)岩石的类型,①为__________,②为 __________,⑥为__________;(2)①②③④⑤岩层由老到新 的排列顺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发生的主 要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外 力作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要正确的分析和解答上述问题:首先,要区分三大类型岩 石的成因及特征、相互转化关系。①岩浆岩是由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侵入地壳的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一般喷出岩受到的压力小,挥发性气体容易逸出,冷却快,结晶不充分,具有气孔构造,颗粒小;侵入岩受压力大,冷却慢,结晶充分,颗粒大,具有斑晶构造等。②沉积岩是由出露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重新固结而成的。一般常含化石,老的岩层在下(含的化石简单),新的岩层在上(含的化石复杂),具有层理构造。③变质岩是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重新结晶,发生变质作用而成的。一般在炽热的岩浆周围,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板岩变质成页岩等,并常具有片理或片麻构造等特点。 ④在相互转化时,记住“三个都可以、一个只能由”,即:每一种类型已经形成的岩石,都可以直接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都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沉积岩;都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新的变质岩;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不能由其它已经形成的岩石转化而成。 第二,要弄清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①内力作用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地震、变质作用等。地壳运动又以水平运动为主,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一般表现为背斜(岩层上拱,中心老、两翼新)成山、向斜(岩层下凹,中心新、两翼老)成谷。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也可形成谷地;向斜中心受挤压,岩层紧密,不易被侵蚀也可形成山岭。垂直运动为辅,常表现为岩层隆起或岩层相对上升(地垒)后易被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岩层下凹或岩层相对下降(地堑)后易被外力沉积、固结成岩等。②外力作用主要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力、流水、海浪、冰川等的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也各具特色,如冰蚀峡湾、U 型谷、角峰,冰积丘陵、冰积垄;水蚀V型谷,山麓洪积扇、河口三角洲;风蚀蘑菇,新月型沙丘、黄土地貌等。 第三,要会分析不同地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常见的为:①背斜由于岩层上拱,地下水不易下渗,比较安全稳定,底部利于开挖隧道;而向斜岩层下凹,容易渗水,开挖后岩石破碎、易崩塌,底部不宜开挖隧道。②背斜由于顶部封闭,油气不易挥发,为储油构造,易于找油;而向斜顶部敞开,利于地下水汇集,为储水构造,易于找水。③断层线上由于岩层断裂错动,地质基础不稳,容易渗水,易被侵蚀,故不宜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如修筑水库、桥梁等;但容易出露地下水,形成泉,发育河流,利于找水。 至此,我们可以迁移和运用上述知识原理,作出如下分析并得出正确答案: (1)①应为炽热岩浆入侵冷却凝固而成的岩浆岩(或侵入岩),②同③④⑤一起表现出明显的层理特征,应为沉积岩,⑥受炽热岩浆的影响,应是发生变质形成的变质岩; (2)①②③④⑤岩层的形成过程,我们不妨做下面假设,如下图所示情形一、情形二和情形三等。认真提取图上信息可知,①已经侵入到②或③所在的岩层,因此①必然发生在

mapgis制作钻孔勘探线剖面图详细步骤讲解

Section制作勘探线剖面图 1.数据准备:section v4.3、mapgis6.7软件,mapgis地质图(地质图 层、界限、矿体界限、产状完整)、等高线文件、勘探线文件、钻孔文件等。 2.首先,使所有文件都处于编辑状态,保持等高线文件处于正在编 辑状态下,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选线读取(在此处选择之前设计好的勘探线),选高程,然后确定。 3.其次,保持地质区(弧段)图层文件处于正在编辑状态下,在section 中点击剖面图——剖面信息——读取地质信息,在下方弹出的表中,修改地层产状和接触产状为我们实际的数值,修改地层花纹和接触关系等,点存储按钮(注意:千万不要点退出按钮,关掉该表)。 4.然后,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剖面信息——设计钻孔按钮, 在之前已经设置好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鼠标左键,在弹出的界面中修改钻孔名称、孔深、方位角、倾角等信息,点击存储按钮,然后点退出按钮。 5.最后,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图切剖面按钮,在弹出的对话 框中设置文件的保存位置,然后点确定。至此,初步的勘探线剖面图算是制作完成。 6.利用section平面投影功能给勘探线剖面探槽上样 详细步骤如下:

先上一张我上完探槽样的勘探线剖面图 思路:利用section平面投影功能生成探槽的平面投影,然后再将样品投影到地形线上。 步骤: 1)、用section图切剖面如下图 2)、在平面掠影表里输入数据 平面工程表里的数据如下(这里因为勘探线方向为130°,和探槽方向一致,故探槽的方位输成90°,有夹角的情况下,输入夹角度数)。

注意地形线粘贴在平面图上方,别太远,槽头位置要对齐。 5)、将平面投影数据表样品起终点坐标复制到探槽样轨投影表中计算表内计算得出探槽样品在地形线上的投影坐标 思路:通过将平面投影表中探槽样品的起终点坐标投影到探槽地形线上从而得到探槽样 品在地形线上的投影坐标。 ①计算样品起点坐标在探槽地形线上投影的坐标 A.将探槽平面投影样品数据表内K:L两列样品起点坐标数据复制到探槽投影表中计算 表A:D列

柱状图作图标准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表1 XX 地区实测剖面地层-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探 格栏宽度如下:①?⑥一 5 mm;⑦一8 mm;⑧一15 mm;⑨一35 mm;⑩一15 mm; ( 11) — 75 mm; ( 12) —10 mm; ( 13) —10 mm; ( 14) —10 mm; ( 15) — 30 mm; ( 16) — 5 ?12 mm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年代 地层 岩石 地JZ- 段 ㈢ (JI ■1. ⑤ ? £5} J25 V' 沉积构适 11 1 沉积相 基准面变化 鄴性简述及古生物化石或组合 離相卄相扣陆濟每次深树卞海 .<

探注:①?⑨栏和图表总宽度为刚性规定,其余各栏可视各剖面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探岩性柱中的1、2、3、……等分别表示岩石的粒度(碎屑岩类)及沉积能量(碳酸盐岩),其编号与表2中的编号相对应。

表2 各种岩类花纹的长度及层高 ①岩性描述中只笼统为”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等同按12.0mm;后生白云岩则参见各类灰岩长度; ②各类变质岩则参照其原岩的长度; ③花纹长度具有粒度含义,实为刚性规定;层高(层距)视为弹性规定课时实际情况略加增减; ④岩石花纹及其基本线宽、花纹中的粒径等,按本指南所示,不足者,以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 及图式(SY/T 5615-)加以补充,其次以国家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报批稿)GB 958-99之规定, 仍有不足者,则按GB 958-99之花纹设计规定自行设计。 碎屑颗粒大小分类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1)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① 根据岩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 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上图中沉积 岩I 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1【。 ②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 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上图中岩浆岩的形成 时间晚于沉积岩I 和沉积岩II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且多是在岩浆活 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2)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断 ① 根据岩层是否连续判断褶皱或断层。 ② 根据岩层弯曲形状或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如上图中屮处的地质构造为背 斜。 ③ 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块山、断层 谷、陡崖等。 (3) 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 ① 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曲老到新连续排列, 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 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 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上图中屮处岩层弯曲说明其受到了水平挤压作 用。 ③ 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 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层剥蚀完毕;也可能是 一、专题讲解 图例 口沉积 卅I 旦沉积洱 Il EZI 花岗岩 ≡侵蚀面

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④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 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乂经历了沉积作用。 如上图屮处上部岩层的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1的覆盖说明乂经历了沉积作用。 ⑤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乂发生了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上图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 二.同步训练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广2题。 图例 口 砂岩 目 页岩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 2 C. 3 D. 4 [解析]1.B 2. B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屮。所以B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中、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Ir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山老到新。完成3~4题。 石灰岩 浸蚀Ia

Section图切剖面

目录 准备工作 (2) 一、软件界面 (2) 1)控制栏 (2) 2)初始参数设置 (3) 二、设置图签数据 (3) 三、设置剖面参数 (3) 四、设置文件状态 (3) 第一节 等高线赋值 (5) 第二节 读取地形数据 (7) 第三节 读取钻孔数据 (8) 第四节 读取探槽数据 (9) 第五节 读取地质信息 (10) 第六节 图切剖面 (11) 第七节 增加设计钻孔和探槽 (12) 第八节 增加完工钻孔和读取平面数据 (12) 1)连接数据源 (12) 2)读取完工钻孔数据 (12) 3)读取平面数据 (13) 第九节 修饰剖面图 (14) 1)选线充填线 (14) 2)选区充填线 (14) 3)按照趋势画线 (14) 第十节 辅助功能 (16) 一、图形裁剪 (16) 二、表格数据投影、属性数据交换 (16) 1)选择图元及对齐点图元 (16) 2)点位置转属性 (16) 3)导出属性数据 (16) 4)连接属性 (17) 5)导入属性数据 (17) 6)表格数据投影 (17) 三、画平行垂直线 (18) 四、参数与属性互转 (19) 结语 (21)

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Section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MapGis是一个功能比较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今天,我们讲的这个软件——Section,是在此基础上二次发开的小软件。他丰富了MapGis的功能,简化了操作步骤,使大家能在日常工作中节省时间,事半功倍,提高了工作效率。 Section于2008年开始编写,作者:童茜辉——剖面图&辅助工具等功能),张运香——柱状图、数据库等功能),10月份在华夏土地网发布。发布至今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欢迎,现在至少有2万用户正在使用。最新的版本为 Section2010[华夏土地网-新年版],软件还在改进更新,主要涉及到的功能为剖面图、柱状图、辅助功能,如数据投影、属性数据与Excel之间的交换等等。由于Section功能繁多,不能一 一讲解,本课题主要讲解图切剖面功能,在讲题中涉及软件的其他功能的均以紫罗兰罗兰色色标注。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再讲未涉及的功能。 完成图切剖面依次所需的步骤: 1、首先必需完成地形线赋高程。 2、读取地形数据。 3、读取钻孔数据。 4、读取槽探数据。 5、读取地质信息。 6、图切剖面。 7、增添其他信息及图面内容的修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专题训练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庐山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死火山 2.九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 869.8 m。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 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 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 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 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4.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 C.“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 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五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② 6.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③—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 A.a B.b C.f D.g 8.在图示岩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 A.a、b B.b、c C.c、d D.f、g 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 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

section切剖面

Section软件简介 本系统是在Windows XP系统和MapGis6.7(B20051118)基础上,以Microsoft VC++ 6.0为编程语言,MapGis 6.7 SDK为开发平台进行开发的地质图件制作软件。系统基于MapGis输入编辑子系统强大的图形编辑能力,添加专业的地质图件制作工具,大大提高了地质图件的制作效率,能够很完美的转换CAD数据格式为MapGis格式。地质数据采集系统采用Microsoft Access的MDB格式,自动计算绘制符合行业标准的MapGis格式地质图件。 本软件完全免费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是本软件的缺陷造成你的损失,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一旦开始使用,视为你同意。 本软件可以自由复制传播,但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操作演示请切换到“操作视频”帮助页面,网上下载高清有声视频。 现Section版本具有的主要功能模块: 1、绘制剖面图功能; 2、绘制柱状图功能; 3、辅助工具Ⅰ和辅助工具Ⅱ(CAD转MapGis文件); 4、其他功能(暂时未归类功能)。 Section快捷键对照表 Ctrl+A 选择相同图元功能 B 选择区 Ctrl +C 复制图元功能 C 选择点 Ctrl +V 粘贴图元功能N 选择弧段 Ctrl +X 剪切图元功能V 选择线 Ctrl +Z 后悔操作X 选择子图 Shift+Z 选多类型图元功能Z 选择文本 Shift +C 超级拷贝功能 E 扩展工具箱 Shift +V 超级粘贴功能T 系统工具箱 F2 正交功能Del 删除选择图元 Tab 全屏功能空格键捕捉功能 →向右移动选择图元↑向上移动选择图元 ←向左移动选择图元↓向下移动选择图元 Y 捕捉点图元U 捕捉节点及端点 I(i)捕捉交叉点O 捕捉垂点 P 捕捉最近点[ 捕捉中点 鼠标中键按住可以移动图形鼠标滚轮放大缩小功能 双击鼠标中键复原窗口功能 双击鼠标右 键 取消所有操作,回到初始状态 (以上快捷键不区分大小写),其它快捷键与mapgis相同。 在编辑视图中,如果状态为准备状态,按住Ctrl右击,将弹出常用图元编辑快捷菜单;按住Shift右击,将弹出扩展功能快捷菜单。 安装与卸载 一、系统要求

Mapgis切剖面图

一、矢量化地形图高程的自动赋值 1、打开并进入工程文件编辑后,将无关紧要的要素关闭,仅留矢量化后的地形线。 2、点击线编辑→参数编辑→编辑线属性结构→输入中文“高程” →回车→选字段类型为“双精度” →回车→填写字段长段(用8就可以)→填写小数点位(用2就可以)→最后点击“OK”,地形线属性结构即为“高程”。 3、矢量化后的地形图自动高程赋值 在矢量化后的地形图中找出两个较接近的控制点高程,并计算出每条线的高程增量及当前线的高程值后,点击矢量化→高程自动赋值→然后以当前线为基线拉直线后按左健确定,自动跳出高程赋值栏图标→在图标栏中顺序填上当前高程、高程增量、高程域名(填写“高程”二字),再点击确定后,被直线所截取等高线变成黄色即赋值成功。按上述方法将所有地形线予以赋值后才可进行图切剖面步骤(注意:在截取地形线时,同一等高线不能有交叉截取,只能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顺序进行,否则所赋高程值将出现错误。如从山顶往下截取时,高程增量应用负值,高程值即从大到小自动赋值)。 二、图切剖面步骤 1、打开经高程赋值后的地形图,关闭其他不必要的图层,在图中截取需做图切剖面的位置A-A’点,并读取要切剖面起、止坐标的X、Y值记下后退出编辑。 2、重新启动MAPGIS进入主菜单后→点击空间分析→点击DTM分析(进入数字地面模型子系统-三角剖分显示窗口)→点击文件→打开数据文件→线数据文件(即经过高程自动赋值的地形线文件.WL)。 3、点击处理点线→再点击“高程点/线珊格化”,弹出高程点/线珊格化参数设置,此处只设定DX:和DY:其值可设定为1或2后点击确定(系统将自动保存为GRD文件)→关闭(值得注意的是此操作在MAPGIS67可执行狗的破解版中在处理GRD 文件时常显示内存不足,而在MAPGIS65完全破解版中处理GRD文件却不会存在此问题,我都在65破解版中处理)。 4、系统回到原来界面,点击文件→装入三角剖分文件(系统将自动弹出3步骤所保存的GRD 文件)→选定后点击“打开”将显示三角剖分数据图。 5、再点击文件→添加线数据文件→线数据文件(将剖面线上的地质内容线文件.WL加入其中)→点击“模型应用” →“高程剖面分析” →“交互造线”(点击造交互线后,将会出现一支笔,此时按剖面的大致方向点击大概起点位置将弹出一个“二维分量编辑框”,在框中输入剖面的起点坐标后点击确定→再在剖面方向的止点位置随意点击,又弹出编辑框,再输入剖面的止点坐标后点确定键→按右健出现系统提示窗,提示“是否保存鼠标输入的线数据”,按“是”输入“文件名”保存后再出现剖面线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 此处缩放比例X、Y选1,剖面插值步距值一般也用1→点击“与线求交”按健→关闭→文件→存点、线文件。 6、进入MAPGIS编辑系统,打开所存点线文件后对线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改后即能显示所切剖面。 7、最后按所切剖面进行各地质要素必要的编辑工作后,即可形成一张完整的图切剖面图。

高考地理课时练习: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课时达标(十七) 一、选择题 干热岩是温度高于200 ℃、深埋在地下3~10千米处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①、乙B.②、丙 C.③、沉积岩D.④、甲 2.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该区域()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 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 3.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1.A 2.C 3.B解析第1题,依据“三进一出是岩浆”,可判断甲为岩浆,则乙为岩浆岩。材料提及干热岩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则干热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岩浆冷凝,即图中①,故A正确。第2题,侵入岩是岩浆上升冷凝而成,在地壳活动频繁区域易出现岩浆活动;青藏高原南部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断裂带多,易于形成岩浆活动,故该处干热岩资源丰富。第3题,依据“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形成可燃冰,可判断海沟处最易形成可燃冰,故B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拉张褶皱、拉张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B.拉张褶皱、拉张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 D.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5.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板岩、片麻岩B.板岩、大理岩 C.石英岩、大理岩D.石英岩、片麻岩 4.D 5.C解析第4题,图示地区下部的石灰岩属沉积岩层,应该先经过沉积过程;下部的岩层发生弯曲,说明又经过了挤压褶皱;由岩层错位切断了褶皱可知,该处断裂出现在褶皱之后;下部弯曲岩层的表层有侵蚀面,说明又经历了抬升侵蚀;上部出现了新的沉积岩,说明又经过了下沉沉积;由岩浆岩穿过沉积岩层喷出地表,说明又经历了岩浆侵入与喷出,故D正确。第5题,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结合沉积岩的分布可知,该处的变质岩应该是沉积岩变质形成,选项中只有石英岩、大理岩符合条件,故C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 6.岩层及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②③①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 7.导致图中背斜谷进一步扩展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D.褶皱变形

section技巧大全

section切剖面图过程 完成剖面图所需的步骤:1、必需完成地形线赋高程。2、读取地形数据。3、读取钻孔数据。4、读取槽探数据。5、读取地质信息。 6、图切剖面。 1、首先用Section打开工程文件,把所有文件设为编辑状态,然后对地形等高线文件进行高程赋值——新建线属性高程字段(原MapGis需要这样做,用Section 剖面图菜单下的自动赋高程不需新建此字段(拖动操作))。 2、把等高线和地质区文件设为当前编辑文件状态:即点击勾选文件名前的复选框! 3、选择菜单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现有3种方式,此选拉线读取),沿着勘探线从开始处拉线到末端出现设置基本数据对话框(如下图),这里要注意地形图比例尺和剖面图比例尺,默认是1:5000和1:2000。如果不是这个比例尺,改成你需要的比例尺。最低标高默认为-1,表示由软件自动计算最低标高。也自己看情况调整。 4、点确定后,就可以拉直线了,点鼠标左键,不要松开鼠标左键,移到你要的地方后(可用滚轮放大缩小),松开鼠标左键。会弹出存储数据成功对话框。点确定后,会在地形图上出现一条红色的剖面线。 5、选择读取钻孔数据后,在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会在左侧出现钻孔数据输入对话框。孔深单位为实际的米。 6、点存储,就会存储这个钻孔的数据,如果你还有钻孔,就继续在另外一个钻孔位置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了,就点退出。 7、输入探槽数据。选择读取探槽数据,在探槽起点的地方点击一下,会出现探槽数据输入对话框,输入数据后,点存储,如果还有探槽,就再到另外一条探槽起点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探槽了,就点退出。槽探长度单位为实际的米。8、选择读取地质信息后,会在底部自动打开一个地质信息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依次修改地层产状,地层花纹,颜色,界线,接触关系和接触产状。自己根据顺序(双击可看见区闪烁)修改就是。这里具体就不修改,然后点存储-退出。9、最后,选择菜单剖面图-图切剖面后,剖面图就出来了,这时会出现保存路径设置对话框,设置好后点确定。剖面图画好了!!10、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画出的剖面图进行添加数据和修饰图面了。大致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后的版本部分菜单名称会有所改变,但基本过程不变) 辅助工具Ⅰ 辅助工具Ⅰ包含以下功能命令:文字对齐方式:对点图元进行左对齐、右对齐、上对齐、下对齐,水平平均分配、垂直平均分配以及高(宽)度自动相等e.g.。导入导出功能:把当前的点、线、面文件属性导出到EXCEL表格或者txt文件;导入属性;以及参数与属性之间的转换;连接属性(xls&WB);DBF 转表格WB。表格数据投影:投影EXCEL表的坐标数据到MapGis中,可以投影选中的部分数据,亦可以投影表格的全部数据。距离角度量算:即显图上距离,总长度,直线角度。距离角度修改:线按长度、角度修改。面积量算:量算面积。超级拷贝/粘贴:可以在不同工程之间、不同文件中、异步文件中,不同位置可以自由复制粘贴。角度阵列复制:角度阵列复制点、线、区(区功能暂未完成)。插入/保存图签:插入系统图签和自定义图签。保存自定义图签。Excel与Mapgis互转:Excel的线和数据转到MapGis

剖面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明确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掌握剖面图的画法、标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形体剖面图的画法、标注(动画演示,讲练结合) 三、教学方法:演示教学,讲练结合,多媒体导学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新课导入: 根据正投影的特点,当形体内部构造较复杂,无法用正投影表示清楚,这时用什么方法解决?(用图片演示) 课程讲授:1、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假想用一个垂直于投射方向的的平面,在形体的适当部位剖切开,并移去剖切平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将剩余的部分投影到与剖切平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图为剖面图。(动画演示)

P V 钢筋混凝土杯口基础剖 面图形成: 剖切面平行于正立面 钢筋混凝土杯口基础剖面 图形成: 剖切面平行于侧平面 Q W 2、剖面图的表示 1、剖切符号:剖切位置线——一组不穿越图形的粗实线,长度为6mm~10mm 投射方向线——一组垂直于剖切位置线的粗实线,长度为4mm~6mm 剖切符号的编号——宜采用阿拉伯数字,并水平地注写在投射方向线的端部。 2、剖面图中的图线和线型: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部分的轮廓线,用粗实线表示。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用中实线表示。

形体被剖切后,剖面图上仍可能有不可见的虚线存在,为了是图形清晰,对于已经表 示清楚的部分,虚线可以省略不画,但如果少量的虚线可以减少投影图,又不影响剖 面图的清晰时,也可以画出虚线。 3、剖面图中的剖面图例 剖面图中被剖切到的部分(断面),按规定应画出它的组成材料的剖面图例,以区分 剖切到的和没有剖切到的部分及形体的材料情况。 各种材料图例的画法必须遵照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的规定绘制。 在没有注明是何种材料时,断面轮廓线范围内用等间距的45°倾斜细实线表示。 列出常见的几种图例

(完整版)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新龙软教程3

3柱状图 内容包括钻探柱状、测井柱状、综合柱状、测井曲线和简易水文情况、变径及封孔情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相关参数等。 3.1.单孔柱状图 第一步:配置数据库 数据库配置的目的是为了使数据库正确连接,为下面提取数据做好准备。(注意:配置数据库无需每次都配置,如果用同一个数据库只需配置一次)。 单击菜单中“数据库”→“地质数据库配置”命令,进入3-1所示对话框界面。 图3-1 (1)选择可输入服务器名称 服务器名称选择为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名称,点击选择无需手动输入。 (2)输入登录服务器的信息 登录服务器两种选择方式,一种使用Windows NT集成方式,使用此种方式登录服务器只能读取数据,不能进入数据库修改数据;另一种指定的用户名称和密码,此种方法即可以读取数据又可以进入数据库修改数据,在数据库默认安装没有设定密码的情况下,选空白密码选项。

(3)在服务器上选择数据库 数据库选择要使用的数据库,若在列表中没有可以手动输入。 (4)测试连接 最后单击测试连接安钮,弹出测试连接成功对话框,单击[确定],数据库配置完毕。 第二步:绘制单孔柱状图 (一)单孔柱状图 选择菜单中“柱状图”→“单孔柱状图”→“单孔柱状图”弹出如图3-2所示对话框。 图3-2 (1)选择数据库 此项不可省略它是提取数据的过程。 (2)选择钻孔名称 此项可用于定位钻孔,选择钻孔。 (3)选择模板 绘制的柱状图,根据选择的模板样式成图。 (4)测斜资料注记方式

根据数据库中录入方式选择,数据库中按度录入,则选“按度注记”;否则选“按度分秒注记”。 (5)注记类型 在地层、煤层、标志层中有“注记代码”和“注记名称”两种方式,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钻探、综合柱状同一煤层注记可选择分层注记或累加注记两种方式;测井柱状中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只绘制煤层或煤层、岩性全部绘制也可像钻探、综合柱状一样选择同一煤层注记情况。 (6)柱状分隔线 柱状分隔线是指柱状两边平行的线段与柱状部分的距离。 下面两项是对柱状中注记的精确位数的设置、字体大小的设置;岩性注记在柱状中位置的设置。 所有的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柱状会根据事前做好的模板样式自动绘制出来。 (二)缩短层间距 为了图纸的美观和节约图纸的原则,在自动生成的柱状图上某些地层不需要按实际比例绘制时就需要用此命令适当的缩短地层的间距。 单击“柱状图”→“单孔柱状图”→“缩短层间距”命令后选择需要缩短地层的顶板和底板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需要缩短的距离即可,如图3-3缩短层间距前。 图 3-3缩短层间距前 当确定后系统将自动把整张柱状图按输入的尺寸缩短。如图3-4缩短层间后。

用Section切剖面图 - 副本

用Section切剖面图 一、自动赋高程: 1、单独打开地形等高线文件,并把其设为当前编辑文件; 2、执行菜单“剖面图\自动赋高程”; 3、在起点点鼠标左键不要松开鼠标,移鼠标到终点,松开鼠标左键(拖动操作); 4、弹开高程参数设置对话框,输入起始高程和高程增量,设置完数据后,点确定。(这里需注意的地方,如果地形是从高到低,那么设置为减少,如果是低到高,那么设置为增加。) 5、点确定 ..后,赋了高程的线将变为蓝色。 6、查看线的高程属性,有几种方法: A)执行菜单“剖面图\查看已赋属性线”或“恢复线颜色”。图中所有已赋高程值的线在刷新后,变成蓝色显示;这样就明显看出那些线是赋了高程值的,但不显示数值。 B)按住Ctrl然后鼠标指向地形线,将会显示线的高程数据 ....,没有赋值的线不显示任何内容。 C)执行菜单“剖面图\查看属性数据”。此命令可查看点线区的属性数据。选择线文件的高程字段,返回即可查看线的高程值。建议此功能不常用时关闭。仍然执行此功能,不选择任何选项即可关闭。 优点:等高线赋值比起用MapGis的原始方法赋值,不需要事先人工建立线的高程字段,省时省事。 二、读取地形数据: 注意问题: 1、读取地形数据有3种方法。直接画线;定点;选(折)线读取。 2、剖面方位为0~180度,当剖面方位为180度时会自动调整为0度。 3、设置基本数据时,请注意设置地形比例尺和剖面比例尺,不然会出现剖面变形。 操作步骤:

1、执行菜单“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或者定点读取数据)”。 2、三种方法如下: A)拉线读取:在勘探线起点处点鼠标左键,按住左键不放,移到鼠标到勘探线终点处,松开鼠标左键==> 弹出选择属性字段对话框,用默认高程,确定后弹出存储地形数据成功的提示。此时会在地形线上出现红线,这就是你将画剖面的线。 B)定点读取:在弹出的定点读取地形数据对话框中,点击起点拾取点按钮,然后在图上点勘探线起点处,返回对话框后,再点击终点拾取点按钮,然后在图上点勘探线终点后返回对话框,点应用后(弹出选择属性字段对话框)……,会在地形线上出现红线。 C)选(折)线读取:点击所需的(折)线即可读取数据。……(步骤同上) 3、出现设置基本数据对话框,(图签设置请看对话框右上侧说明)设置基本数据后,点确定。[未先设置图签则会在选择读取方法后弹出,否则不会弹出] 4、这时候会在地形线图上出现一条红线,就是你将画剖面的线。 三、读取钻孔、探槽数据: 注意问题: 1、如果前面有输入钻孔或探槽数据,再增加钻孔或探槽时,会出现询问是否清除已存在的钻孔/探槽数据对话框。 2、对于探槽与剖面线与相交的现象,需要先量取与剖面线相交的探槽长度(转换成实际长度),并且在读取数据的时候点击相交处,输入此相交段的长度(实际值)。 读取钻孔数据操作步骤: 1、执行菜单“剖面图\剖面信息\读取钻孔数据”。 在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会在左上角弹出钻孔数据输入悬浮对话框。 坐标会自动读取。孔深单位为实际孔深米。倾角90°即为直孔,非直孔者需填写倾角和方位角。 2、点存储,就会存储这个钻孔的数据,如果还有其他钻孔需要输入,就继续在另外一个钻孔位置处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在完成所有钻孔数据读取后,就点退出。

2021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达标15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达标15岩石 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最为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图1示意风化坑剖面,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2题。 1.岩石按成因分类,庙湾岛的风化坑属于图2所示的( A) A.①类岩石B.②类岩石 C.③类岩石D.④类岩石 2.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A.物理风化B.化学风化 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庙湾岛上的风化坑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而侵入型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表冷凝形成的。依据图2判断,①为侵入型岩浆岩,②为喷出型岩浆岩,③为沉积岩,④为变质岩。第2题,根据风化坑的概念可知,其是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再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化学元素及矿物类型的转化可以判断,该风化坑的形成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 安徽天柱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左图为天柱山主峰“天都峰”景观,为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右图中相对应的是( B) A.a和6 B.b和3 C.c和5 D.d和1 4.有关左图中“天都峰”景观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①受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而形成②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③受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④经历了地壳的上升运动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④ 解析第3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再结合右图中“变质作用”这一信息,可确定d为变质岩;箭头“三进一出”的为岩浆,由此得出a为岩浆;4、6、7为重熔再生作用;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确定b为岩浆岩;3为内力作用;剩下c为沉积岩,2、5为外力作用,故B正确。第4题,出露地表呈现山岭的“天都峰”是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形成。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其出露地表,后在外力作用下,受风化作用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故C正确。 浮来山又被称为浮来峰、飞来峰,有人用推覆构造来解释其成因。推覆构造是一种岩层位移很大的断层构造,其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的岩块之上。读推覆构造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C)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 6.据材料推断浮来山的形成过程是( B) A.外力侵蚀—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 B.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