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考编导-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艺考编导-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艺考编导-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艺考编导-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题:中外电影发展概述

影视术语:景别的划分与作用

教学目的:了解电影现状与电影专业术语作用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观摩、写作

教具:投影仪、录像机、DVD机

教学重点:再认识景别

难点:了解的景别作用

教学过程:

一、师生见面(自我介绍、点名)(5分钟)

二、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15分钟)

(教材、作业、考试、要求)

三、简介中外电影发展现状与景别的讲解(30分钟)

中外电影发展现状比较均衡,各个国家都把电影当作本国的形象重视起来。在艺术手法与技术设备的运用方面也同样追求高标准,而且几乎没有大小国家之分。以每年各大电影节获奖情况可以看出,小国家同样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与水平。当然美国好莱坞电影从资金、技术手段、导演及人才的储备方面,还是领先与其他国家很多,这主要是历史与财力的原因造成的。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此种情况会有所改变的。

(一)景别的划分基本标准

常用的“景别”主要有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细分还有大远景、中近景、大特写等景别。我们了解景别的划分目的是要明白它的作用,如何欣赏、如何有效的运用,以此来实现我们的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请看片例)

(二)模仿人的感知——再“理解”景别

影视创作其实就是“模仿人的感知”。比如:我们到一个大型的商厦,首先是看它的全貌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然后进到商厦中看到它的一层全貌,再找你要购物的“化妆品”柜台,再找“护肤霜”专柜,再选定“小护士”品牌的护肤霜。请仔细琢磨一下,到商厦的购物的过程就是一个“景别”变化的过程,其实等于“一个镜头序列”。同样是人们观察事物的过程,所以影视创作其实就是“模仿人的感知”。

(下面我再请一位坐在后面的男同学和我做一个“实验”)

(三)景别的变化与作用

景别的变化是根据影片的创作需要而决定的。但是现在许多影视界的人员还不大明白“景别”的作用,所以就“瞎用”、“滥用”。通过前面的师生课堂做的“实验”,我们又可发现远景、全景主要可以表现空间关系;近景、特写则可以表现局部和细节,中景则可两者兼顾。我们在影视艺术欣赏与影视艺术创作的时候要记住景别的变化与作用。(让学生了解的景别划分与作用)

四、观摩日本影片《砂器》、《追捕》(100分钟)

五、“随堂”撰写一篇500 —1000字的分析文章

(了解学生赏析影片的程度,以利于因材施教。)(50分钟)

注:三、(一)重点、(二、三)是难点]

六、课后作业:“拉片”中国影片《红高粱》

注:“拉片”既要求学生们一段、一段、一个、一个镜头的观看影片。

第二周

课题:分析中国影片《红高粱》

教学目的:认知叙事结构、熟悉民族文化融入电影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结合讨论

教具:投影仪、DVD机

教学重点:叙事结构

难点:民族文化的融入

教学过程:

一、点评上节课,随堂撰写“短文”(10分钟)

(肯定课堂作业的优点、指出不足)

二、简介叙事结构(电影剧作结构)(15分钟)

(一)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的故事表达总要预先有个情节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情节的布局,也就是叙事结构。

(二)叙事结构(剧作构思)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安排结构。

(三)基本叙事(剧作)结构都会有一个开端、展开、高潮、结尾这样一个过程。这四个阶段可以与文学创作相联系,叫做起、转、合。一个剧作的总体结叙事构就是有这四个基本阶段组成的。

(让学生认知叙事结构三个要点)

三、分析影片《红高粱》片头特色(20分钟)

(一)字幕的色彩搭配红黄、红黑,然后黑画面加旁白介绍故事情节,将观众带入影片中。(二)女主人公“九儿”的八个特写镜头,声音是旁白:介绍新娘子将嫁给什麽样的男人和喜庆的吹打乐与嘈杂的贺喜群众声音。这一段采用(声画对位的手法)用画面与声音向观众介绍了人物关系。

(字幕、色彩、黑场、景别、八个特写与声音)

目的:再认知用视听语言的表情达意。

四、分析三个主要段落(155分钟)

(一)“颠轿”一段的叙事结构。

“颠轿”一段的叙事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正常的抬轿行走,后一部分是“颠轿”。这一段的叙事结构采用了前松后紧、先淡后浓的创作手法,取得了先抑后扬的艺术效果。

(教学生以小见大,认知叙事结构“既怎样讲故事”)。

(二)“野合”一段,写实与写意的创作手法。

“野合”一段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九儿”随父亲回娘家的路上,父亲边走边对女儿洞房之夜的“不合礼数的行为”不停唠叨、责怪,女儿厌烦骑驴先走入高粱地。第二部分高粱地中遇“轿把式头”拦截“九儿”,相见、默认、完成“野合”。第三部分“野合”后“九儿”骑驴迎着阳光、面带微笑前行,此时,从郁郁葱葱的高粱地里传出“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的歌声。这一段:第一部分是写实,第二、三部分是写意,将高粱地里的“野合”

升华为“洞房的圣坛”。

(了解人物出场的实与虚,隐喻的作用。)

(三)“祭酒神”一段分析,祭神、民歌、歌词、五行学说。

“祭酒神”一段:“祭神”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种民族、民间的图腾行为。在中国有大家熟悉的祭财神、祭河神、祭山神、祭天神、祭武神(关公)、祭文神(孔子)、祭门神等等。影片《红高粱》中“祭酒神”主要是表现酒作坊的人们一种寄托与向往,同时也是酒作坊的人们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示,还体现一种敬业精神。片中演唱的歌曲是中国民歌的“劳动号子”的调式,营造了一种热情、豪放、威武、雄壮的气氛。歌词更是包括了医术、数术、易术、五行学说的内容,巧妙自然的将中国民族文化与影片情节融合在一起,无形中感动了中外的广大观众。

目的:再认识民族文化与电影的融合

注:一、二、三段重点,第三段是难点。

五、课后作业:“拉片”中国影片《双旗镇刀客》

第三周

课题:分析中国影片《双旗镇刀客》

教学目的:了解武侠片与艺术片的异同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观摩、讲授、讨论

教具:投影仪、放像机

教学重点:电影中声音的基本作用、武侠片的特色

难点:武侠情节与电影艺术融合

教学过程:

一、简介电影中声音的三个组成部分(20分钟)

(一)人声:电影中人所发出的声音,如:独白、旁白、对白、群众话语声等。

(二)音乐:电影中的歌曲、乐曲。

(三)音响:电影中除了人声、音乐其他的声音均可称为音响,主要有环境音响、自然音响。电影中声音的基本作用是参与叙事,与画面配合表情达意。(了解电影中声音的基本作用声)

二、分析影片《双旗镇刀客》‘教材53页’(30分钟)

(一)影片导演简介

中国电影导演成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学,另一种是经过学院的培养。影片《双旗镇刀客》导演何平属于第一种自学成材。主要代表作1988年《川岛芳子》、1993年《炮打双灯》、2003年《天地英雄》。

(二)何平导演的影片特色与艺术追求

影片《双旗镇刀客》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非常独到,何平导演不用多余的人物对话叙事与介绍人物性格,而采用诗意与浪漫的视听语言风格表情达意。首先是二十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电影越来越向市场化的方向迈进,艺术电影的创作也逐渐成为某种很难奢求的东西。尽管这样,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在有志于此的电影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仍然拍摄出一部部艺术电影,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双旗镇刀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拍摄完成的影片。这也成为当时电影界的一个亮点。其次是将武侠影片的创作回归为中国传统武侠的境界。中国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独特处种之一,也是世界电影史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中国的武侠影

片的创作,主要是受千百年来武侠小说的影响。《双旗镇刀客》这部影片就摆脱了当今流行的武侠片以及武侠小说的套路,在提高武侠片的艺术价值审美情趣方面迈出了新步子。

三、武侠片的分类与特点(10分钟)

(一)朴实与真实

(二)猎奇与神秘

(三)武侠片分类与人物特色

1、儒家之侠

2、英雄(革命)之侠

3、道家之侠

4、佛家之侠

5、平民之侠

6、知识之侠

7、痞子之侠8、市井之侠

四、该片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人性的探索。(140分钟)

(一)《双旗镇刀客》的叙事结构很简单,就像较为松散的一篇散文。该片选取“孩哥”到双旗镇娶媳妇的人生历程的一段,将“孩哥”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作为故事讲述,并用开放式结尾,达到散文化影片的艺术追求。尤其对武侠片而言,可称得上一种创新与探索。(二)视听语言的诗意与浪漫的艺术追求

(三)在人物造型的艺术创作方面《双旗镇刀客》做出了大胆的艺术追求。多年来武侠影片的人物造型主要分两大类。

正面人物,形象威武高大,武功超人或者年少聪慧英俊潇洒,有的为国家兴亡出生入死、大义凌然;有的为家乡父老除暴安良;有的为报杀父夺妻之恨而奔波。反面人物,有的为贪图富贵卖主求荣,有的争名夺利背叛师门,尽管他们武功高强,但最后不得善终。该片则打破以往武侠片的直观的英雄性造型的手法,采用朴实中见锋芒的造型手法,表现出人物的双重性格。《双旗镇刀客》在人物造型的艺术创作方面作出了大胆的艺术追求。

该片则打破以往武侠片的直观的英雄性造型的手法,采用朴实中见锋芒的造型手法,表现出人物的双重性格。造型语言运用先抑后扬,先反后正的艺术手法,使这部影片的戏剧冲突更为合理,也更有力量。

(四)美学的艺术追求:何平的《双旗镇刀客》所表现的武侠世界是一个没有英雄的世界:无论是手刃仇敌的“孩哥”,还是傲视江湖的“一刀仙”,他们都不是传统武侠片中的那种神话般的英雄,在他们身上不仅有普通人的血肉和灵性,而且还有现实中所无法逃避的命运劫数。但是。就在这部影片中却充溢着、激荡着一种英雄的魂魄。他在大漠的狂沙中,在长河的激流里,在闪着寒光的刀光剑影下,在刀客死前的微笑中。他们共同营造出一种重信义、任性情、抛富贵、忘生死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创作者襟怀所在,也是影片人文精神所在,美学追求所在。

注:一、二、三重点;四难点

五、课后作业:“拉片”中国影片《我的父亲母亲》

第四周

课题:分析中国影片《我的父亲母亲》

教学目的:熟悉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讨论

教具:放像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再认知色彩

难点:色彩在影片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讲色彩“两要点”及“八种”常用色彩的含义与象征

(一)《色彩——影片成功的情绪元素之一》(50分钟)

电影诞生是从黑、白、灰的单调来反映世界的,尽管如此,观众在欣赏黑白影片时也能聪明的从黑、白、灰的单调中找到蓝天、白绿树、红花。这就是艺术的假定性,马克思说的好:“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色彩的运用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技术角度而言,我们首先要求色彩的准确还原,尤其是接近真实。二是在影片中,追求色彩的再现并非绝对准确还原,而是注重美学上的思考。现实生活中色彩斑斓、绚丽夺目,但是人们对它的选择、喜爱则各有不同。中国人喜欢用黑白来表示悲伤;用红色来表示喜庆;以黄色显示富贵。欧洲人则喜欢用黑、红色装点葬礼;用白色打扮新娘。尽管国度不同、习惯各异,但色彩能够表现人的情感,这一点是共同的。电影艺术家总是把色彩看作有助于深刻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一种手段,是从情绪上、心理上感染观众的一种重要造型因素。

请10位同学谈(色彩的作用与象征性)

(二)“八种”常用色彩的含义与象征

色彩可分两大色调体系:暖色调(黄色为主)

冷色调(蓝色为主)

暖色调:白色、红色、黄色、紫色(中性色彩)

冷色调:黑色、蓝色、绿色、灰色(中性色彩)

(结合影片讲授让大家再认识色彩的作用)

二、分析影片《我的父亲母亲》艺术特色(150分钟)

(一)色彩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运用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在色彩的运用方面独具特色

1、现实时空采用“黑白”色彩,过去时空采用“彩色”色彩,

将色彩与剧情有机结合。(“彩色”表现美好的纯洁爱情的多彩人生,“黑白”色彩表现现实冬天与对先生逝去的哀思。)

2、影片人物造型运用色彩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绝妙的艺术效果。(“招娣”服装色彩的变化与“先生”服装色彩的对比,人物服装色彩与自然景色色彩的对比。)

(二)影片的叙事结构(两部分,四个点)

1、影片的叙事结构由“现实时空与过去时空”两个部分组成。

2、影片的叙事结构由四个点(等、追、找、看)补充完善。

(三)影片艺术特色与风格

影片采用朴实、自然的视“许多如中国民间版画”听叙事手法,诗意、散文化、抒情、浪漫与纪实性巧妙结合的艺术风格。

(四)影片思想内涵

关于“爱情观”对当代人的一种忠告或者挑战。

(强调观摩时注意摄、录等讲过的内容的分析。)

注:一、二为重点,二为难点

三、作业:自愿交一篇分析“一个都不能少”的分析文章。

四、课后作业:“拉片”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

第五周

课题:分析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

教学目的:熟悉韩国影片的崛起与该片的艺术特色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讨论

教具:放像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再认知韩国影片与都市青春题材影片

难点:影片《我的野蛮女友》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有关色彩内容,本节课再强调色彩的作用(10分钟)

二、讲解韩国影片的崛起(50分钟)

韩国电影的起步是近六、七年的事儿。2000年韩国电影第一次以整体的形式到中国,当时在北京电影学院办了一个并不是太多人关注的《韩国电影周》,那时有两部影片令人回味“八月照相馆”与“加油站袭击事件”。而近两年中,韩国电影更是以其逼人的气势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之上,他们获得了电影界的认同,并且在中国各地掀起了一股韩国电影浪潮。韩国电影表现内容城市化,这是我国现代电影题材最薄弱的环节,在爱情电影中轻松并不是容易表现的。韩国偶像爱情剧的风格,将浪漫冲动的爱情与轻松幽默地对白熔于一炉,充满甜蜜温馨的气氛。短短几个月韩国就连续推出了3部票房大片,征服了包括本国观众在内的众多亚洲观众的同时,还闯入了美国人的视野。颠覆男权主义。归根结底,电影首先是视听艺术,极为精致的好看也是韩国电影魅力。

三、影片《我的野蛮女友》的艺术特色(50分钟)

(一)叙事结构与人物状态颇具特色

本篇在叙事结构与状态颇具特色。初看本片采用的是倒叙这种常用的叙事手法。细细品味会发现该片导演对剧中主人公个人生命状态的描写极其细腻、微观而深入,专家称之“状态化叙事”。这种叙事方法常常取代情节化的处理,使原生态的生活流闪现光彩,突出个人化印记。本片的叙事可分为四个段落,在这个段落中体现着叙事状态化的艺术特色。

片头部分大山上的树下(牵牛独白)照相馆牵牛照片叙事

上半部分

餐馆“儿朋友”聚餐地铁车厢初遇旅馆“遇艳”

第一次进监狱餐馆初会醉卧旅馆

教室逃课郊外“论写作”枪战设想

陪葬幻觉地铁助人牵牛装睡

第二次进监狱游乐场过生日遭遇兵哥

下半部分武侠片段车厢内红线高跟鞋

第一次见岳父舞台送花重温中学生

第二次见岳父见她的男友地铁寻找

大山上的孤树列车上分手

尾声牵牛报社送稿大树下的牵挂读信解密团

树下见大叔姑母家重逢

通过四段落我们可以看出,片头与上半部主要谈起因。讲述男主角地铁偶遇醉酒女生,开始

认识、接触、了解,萌生爱意的感觉。此部分用比较夸张的手法给出了柔弱男主角与野蛮女主角的感情的外观。下半部分是变故。

(二)匠心独具的人物视觉形象的塑造

1、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的对比

男主人公牵牛是一个相貌平庸、心地善良、品行憨厚的小伙子。

女主人公是一位容貌秀美、性格任性、泼辣、敢爱、敢恨、敢做、敢当、感情细腻的姑娘。

2、服装的色彩对比

牵牛在重要时刻穿黑色西服一般是白色、奶油黄色为主,而女生则以红色、淡粉色、淡绿色、白色为主。这种极具青春亮丽色彩的包装,为完成人物视觉形象的塑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现代化风格的电影语言运用

1、用视听语言展示城市现代化

如餐馆年轻小伙聚会,镜头用中景表现,然后接特写牵牛举杯喝酒,那个杯子造型令人产生一种想喝酒的欲望,接着遥摄窗外一个身材高挑红衣女青年,切中景牵牛站起来看。几个镜头配合声音,让观众感知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导演通过局部小餐馆,摇摄至窗外,观众看到一个无限大的都市空间整体。

2、视觉语言与剪辑联手表情达意

所谓视觉语言就是用画面说话。如牵牛在地铁站“勇救”女生后,俩人同时进车厢内,镜头的正打反打表现醉酒的女生要吐的情景;表现牵牛看到此景的感受,表现女生让一位男青年给老人让座位;表现老人坐定之后女生要吐,最终还是吐了老人一头。这一段28个镜头,把男、女主人公的性情、心态基本表现出来,同时也把观众吸引进来。

(四)数字技术、电视节目、电视广告片的创作手法与影片视听语言的完美结合。

1、数字技术近年来发展可谓神速,他首先被电视节目制作大量使用,而后影响了电影被其接受。影片《我的野蛮女友》就利用这些技术,取得了轰动效应。如片头部分10个镜头,大远景——铁路、公路(俯拍),叠化为大远景——运行的火车、汽车(俯拍),叠化至山上的大树,大远景——树与人,五个大远景接中景——人的腿,接近景人头,黑场接中景(推)牵牛在照相,转特写“牵牛儿时照片”(拉成全景)接近景“牵牛儿时与母亲照片”(遥、拉至全景)。这10个镜头前7个配以淡淡的音乐和牵牛的独白,接照相馆时,用一声夸张轰响声与画面配合,给人以强烈刺激感觉,再接牵牛独白“自我介绍”配合两张儿时照片。这个片头部分的叠化、黑场,作旧的儿时照片,将照片拉拍、淡淡的音乐、独白的引子,将观众引入本片剧情中。

2、使用的是数字技术,电视节目创作手法(儿时照片拉、摇、拍),形成了片头部分独特、清新、淡雅的视听语言风格。

如:牵牛与女生在小餐馆吃饭一段,两人对话。先用中景摇,介绍餐馆环境及两人坐的位置,然后侧面拍两人对话。下面再接两人面对观众近景,表现两人对话。打破以往正打反打表现人物对话模式,这里又显示出数字技术与电视节目“划像”的创作手法的巧妙。

(五)民族文化精神与影片思想内涵的追求

任何艺术要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保持、展示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最为重要的。韩国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他们的社会习俗与民族特性同中国具有许多相似之处:积极向上、团结友善、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礼貌大方、矜持自重、含蓄儒雅、重信义、讲仁爱等精神与信仰。影片《我的野蛮女友》的导演在弘扬本民族精神方面颇下功夫,而且在叙事的进程之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如尊老爱幼,上半部女生醉酒后在地铁车厢内,让男青年给老人让座就是一例。尽管女生态度不好,男青年还是让出座位,因为他懂得“敬老”是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

注:二、三为重点,三为难点

四、作业:自愿交一篇分析“我的野蛮女友”的分析文章。

五、课后作业:“拉片”中国影片《洗澡》。

第六周

课题:分析中国影片《洗澡》

教学目的:学习影视导演的总体把握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讨论

教具:投影仪、放像机

教学重点:导演对影片的总体把握

难点:通过分析影片再认识导演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有关都市题材内容

(本节课再强调都市题材影片叙事与色彩的作用)(10分钟)

二、影片导演的总体把握几个方面(190分钟)

(一)导演的基本职责

1、剧本、创意、构思、完成。

2、指挥、协调、视听、剪辑。

(二)导演的总体把握的主要几个方面(重点)

1、叙事结构的把握(怎样讲故事?)

2、场面与段落的把握

3、视听语言的把握(如何讲故事?)

4、声音语言的把握

5、人物造型的把握

6、商业性与艺术性的把握

7、思想内涵的把握(讲什麽故事?)

(包括:时代性、趣味性、综合性)

三、影片《洗澡》导演的总体把握

(纪实、再现、写实、写意)

(一)实力强大的演员阵容与完美的人物塑造

《洗澡》这部片子最为本质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感情,那么什么人来扮演这些富有浓厚情感的人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

北京人艺的朱旭、李丁、封顺、濮存昕和影视新锐姜武、何冰这些表演功力深厚的老、中、青艺术家,参加影片的拍摄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刘师傅的扮演者是朱旭老师,他在许多影视片中扮演了令人难忘的角色。

(二)叙事、情节与细节的巧妙安排

《洗澡》这部影片叙事结构可以这样划分:

快餐式洗澡—北京传统式洗澡—陕北缺水的洗澡—清水池中鸳鸯洗澡—青藏高原的圣湖洗澡。

这种叙事方法是一种自然而层层递进方法,先用快餐式洗澡引起观众惊异,随后转入传统的

旧式洗澡堂,再引出陕北缺水以粮换水洗澡,又引出治疗心理障碍的鸳鸯洗澡,最后升华到西藏“圣湖”洗澡。

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个叙事结构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划分是一致的,正是因为叙事的层层递进的手法,才满足了中、外观众的欣赏心理需求。(三)朴实自然的视听语言

电影是靠光波和声波来完成创作的。视觉与听觉语言的使用恰当与否决定着影片的成败。这个道理当前已不是什么新观念,但是在运用视听语言要做到朴实自然也绝非易事。因为近几年不少创作人员过分追求所谓拍摄技巧,把画面拍得让人眼花,其实达到的是哗众取宠的效果。

张杨导演的影片《洗澡》在视听语言的运用可称得上朴实无华、自然典雅。关于拍摄技巧的问题,张杨曾经说:“这不是他的强项”,他自己是学戏剧出身的,考虑的更多的是情节的问题,但是摄影师张健可是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的。我们通过观看影片明显感觉到,《洗澡》是戏剧与电影的有机结合,该片视听语言的运用自然流畅。

(四)影片娱乐性、思想性、严肃性及文化内涵

《洗澡》这部影片娱乐性强,首先片头部分的“快餐式洗澡”,观后令人惊异与认同。其次是影片情节有许多喜剧成份,如:二明“儿童化痴傻”;苗壮正常人的心理障碍,只有在沐浴才能唱好《我的太阳》;张金浩夫妇“感情波折”情节等都具娱乐性。这部影片之所以深受观众的喜爱,其思想内涵也渗透在朴实的情节中。

《洗澡》这部影片还有一个成功的要素,就是影片的思想内容的严肃性,首先是画面内容的严肃性,要拍洗澡最先想到的总是脱光衣服以及怎么脱?显然不能穿着身服来洗澡。

影片快要结束时,澡堂要拆迁,画面斜挂着一块字迹醒目的匾额,上面有四个字《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于老子“道德经”的第八章的第一句,意思是最善的人,品格如水。水善于滋润万物,普度众生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低洼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这个画面其实向人们提出的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社会进入现代化,中国这种传统的美德“上善若水”还要吗?

影片中《我的太阳》这首歌一共出现了七次,苗壮身着西装演唱《我的太阳》这是影片导演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中,试图“国际接轨”、试图“文化输出”。而《洗澡》正是精心策划下满足西方人的东方主义想象的精巧文本,它将澡堂文化为象征东方传统表现得暖气融融,用“水”的隐喻,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安全、温暖、平和、纯净的东方家园。张杨传统而严肃的主旋律化策略与面向西方的东方主义策略,在《洗澡》这部影片中天衣无缝的叠加在一起,创作者通过对主旋律化和东方主义的双重满足,争得了自己的主流定位和利益的回报。注:二、三为重点,三为难点;结合影片《洗澡》让学生再认识导演

四、课后作业:“拉片”澳大利亚影片《鄂鱼邓迪》

第七周

课题:分析澳大利亚影片《鳄鱼邓迪》

教学目的:学习“细节”在影片中的作用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讨论

教具:放像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重新认识情节与细节

难点:细节与影片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导演的总体把握”

(强化、检查学生记忆)(10分钟)

先放《鄂鱼邓迪》结尾部分,问学生注意到什么?

二、讲解情节、细节的关系与作用(190分钟)

(一)情节的概念(重新认知)提问:什么是情节?

情节的基本概念:“事情变化与经过”

影视专业角度:“创作者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过再安排以后的具体题材。又称情节构思。

(二)细节的概念(概念确认)提问:什么是细节?

1、细节的基本概念:细节是文艺作品描绘形象的基本单位。从广义讲,组成情节的每个细小部分,都可称为细节。从狭义讲,从具体、严格意义上说,细节又是特有所指。

情节与细节的关系:主次、从属、辨证。

2、细节的分类:电影创作中任何表现元素都可称为细节。常用的细节有:语言细节、动作细节、物件细节(道具)等。

3、细节的运用应注意两点

(1)独创性。细节的运用一定要考虑创新。

(2)细节在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欣赏、创作中要区分开。

4、细节的定位与作用

(1)细节的定位一定要准确,有利发挥其作用。

细节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时间、地点、条件发生联系。

(2)细节作用于情节结构

(3)细节作用于人物心理

(4)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5)以物拟人、物以人化

(6)细节的时代印记

三、澳大利亚影片《鄂鱼邓迪》的细节分析

《鳄鱼邓迪》这部影片的导演把细节的使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该片中“动作细节”的描写:上半部分邓迪出场一段,先是一把短刀插在柜台的栏板上,接着,一条鳄鱼竟然闯入,女记者“休”吓的一跳,不料鳄鱼竟站了起来,掀掉头上鳄鱼皮,原来是邓迪。这一段短刀飞入吸引观众视线,再加上鳄鱼惊人带出邓迪出场。

又如:物件细节的运用。影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物件是邓迪的那把锋利的短刀。我们看到邓迪出场是“飞刀”先至;在丛林中短刀杀死鳄鱼,表现短刀的坚韧;当从丛林返回途中,邓迪为“休”开启关头时,他用的是那把短刀;邓迪来到美国在街头闲逛,被骑警送回宾馆时也交还他那把刀;夜晚,邓迪与休路遇持弹簧刀抢劫者,是用“刀爷爷”吓走了“刀孙子”;在结尾段落,休来到宾馆找邓迪,知他离去,将邓迪那把落在轿车中的短刀交给看门人,当看门人拔出闪闪发光的刀在欣赏时,周边客人马上避开。这把短刀在影片中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其功能也在变,它既是武器,又是工具,还是凶器。

影片最精彩的段落是结尾,这也是各种细节各显其能的汇集。女记者“休”得知邓迪去了地铁迅速追赶,身穿红色服装的她脱掉高跟鞋狂奔,当她进入地铁站内,在拥挤的人群中看见邓迪,但为人群所隔,无法与他对话,只好朝着远处的邓迪高喊“邓迪!”因离得太远,邓迪根本听不见。有一位离“休”较近的头缠红头饰的大胡子黑人便问:“怎么啦,小姐?”“休”对大胡子说:“我要和那个戴黑帽子的男人说话。”大胡子转过身去,朝着邓迪的方向

喊道:“喂,那个戴黑帽子的,这位小姐要和你说话!”这时,一位头戴橙色安全帽的男人又把话传给邓迪:“喂,那个戴黑帽子的,有位小姐要和你说话!”邓迪不明原由,便问道:“她要干嘛?”戴安全帽男子回问:“她要干嘛?”大胡子回问休:“你要干嘛?”休说:“告诉他,别走,我不和瑞查特结婚了!”大胡子转身重复说:“告诉他,别走,我不和瑞查特结婚了!”戴安全帽男子转告邓迪:“别走,我不和瑞查特结婚了!”邓迪听后反问:“为什么?”戴安全帽男子先自己嘟囔了一句:“我哪知道?”随后又尽义务地问道:“为什么不?”大胡子也问休:“为什么?”“休”回答三个字:“我爱你!”大胡子兴奋地传话说:“我爱你!”戴安全帽的男子传给邓迪:“我爱你!”邓迪闻言,不胜欣喜,告诉戴安全帽的男子说:“告诉她,我出来啦!”戴安全帽的男子告诉大胡子:“她出来啦。”大胡子告诉休:“他出来啦。”休在盼望着邓迪快出来。邓迪在向拥挤的人群说道“对不起”,并从人群头顶上走了出来,他终于和休拥抱在一起。人们欢呼,祝贺他们。影片是以男女主人公拥抱的中景配有人群的欢呼声结束。随着音乐的响起,字幕的出现,观众也开始退场。然而,观众的激动的情绪却还未平静下来。究其原因,是细节的妙用。色彩细节:休红色衣裙;黑人大胡子红色的头饰;橙黄色的安全帽,都在黑压压的人群中是闪光的点。语言细节:所传话语的真情流露;所传话语的人称变化,配合动作细节,构成了结尾精彩的情节。这个情节是带有喜剧因素的构建,同时充分展示了喜剧手法与细节的绝妙结合,达到了绕梁三日的美学效果。

注:二是重点,三是难点

四、课后作业:“拉片”前苏联影片《战地浪漫曲》

第八周

课题:分析前苏联影片《战地浪漫曲》

教学目的:熟悉战争题材影片概况。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设问、观摩、讲解。

教具:放像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认知战争题材影片

难点:战争题材片“年代”的不同变化。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分别设计一个“二战”期间前沿阵地的情景

(要求分别设计情节、细节、画面、声音)(15分钟)

二、观摩《战地浪漫曲》序幕一段

影片“序幕”一段艺术处理的特色。首先“序幕”具有十分浓厚的浪漫色彩。士兵萨沙在战前去向柳芭告别的一场处理的别具一格:萨沙痴情的站在营长帐篷外的战壕里听柳芭的笑声,他时而呆立、随着音乐想象柳芭起舞。这时远处的枪炮声显得那样虚幻。当萨沙向柳芭献上一束花告别后,总攻的声音出现在柳芭的想象中。“序幕”一段好像萨沙的回忆与影片战后真实生活环境完全不相同,这“序幕”是在影片中特殊的含义与特色。

(分析该段情节、细节、画面、声音)(25分钟)

三、该片段落、艺术特色分析(160分钟)

(一)影片“色调”符合情节环境

整部影片色调凝重,符合当年严峻的环境。凝重的色调从“序幕”起一直延续到战后甚至当柳芭在萨沙家迎新年时也不例外。画面上始终没有出现过鲜艳的色彩。如:薇拉在表演时装、

变戏法用手绢都像是蒙上一层灰蒙蒙的色调。影片把战前、战后统一在一个色调之中,从而使人们对战争的后果感受更深。

(二)剧作的成功之处(三次“笑声”与“献花”)

柳芭的“笑声”从剧作上贯穿整部影片,为影片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笑声”配合“献花”三次出现决定了萨沙命运的三次波折。“笑声”与“献花”在三种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发出,都带有特殊环境特色和深刻的内涵。

(三)视觉形象的独到处理——对比

影片编导在视觉形象的处理上运用了匠心独具的对比手法。主要是柳芭本人的形象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时期呈现出强烈的对比。(战争期间的“战地皇后”光彩照人;战后时期生活“潦倒落魄的女人”和被真情唤醒精神复苏后的“精神焕发的女人”。)

(讲“柳芭”战前、战后、中间、结尾)

(四)人物造型的对比

影片塑造了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女性——柳芭和薇拉

柳芭是个容貌美丽、热情奔放、性格开朗,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的女性。

薇拉是个理智型的女性,她不以貌取人,但善解人意。她注重实际,善于分析,她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比较理智地处理问题。

(五)战争题材影片的追求、深层思考与探索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苏联电影在战争题材领域的创作有了新的开拓:视角起了变化、内容进一步深化,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不是正面表现苏联军民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与敌人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事迹,而是以这场战争为背景,反映更为广阔的层面。这类影片着重表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后果,创作者深刻表现了战争在人们精神上留下的影响。尽管这场战争距今已有60多年了,但它给人们留下的心灵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这类战争题材影片虽然没有表现硝烟弥漫的战场,也听不到枪炮声,但它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使人们对战争进行反思。

影片《战地浪漫曲》就是从战后人们生活困难这个角度来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通过男女主人公两次“三角恋爱关系”把战前与战后的年代连接起来。但是影片并非宣扬“三角恋爱”,它只是想表明一种美好的感情使人变得更善良和崇高。影片中男女主人公谁也不想破坏别人的幸福,只是希望他人生活的更美好。影片包含着强烈的道德成分,以善良的心愿对待他人,对他人的不幸不能默然视之。应当关心他人的命运,甚至为了拯救别人而牺牲自己。影片歌颂了这一崇高的精神思想境界,它是从道德探索的角度来探讨战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又通过与战争有联系的事件展示了人物之间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

注:二、三是重点,三(1 —5)是难点

四、课后作业:“拉片”法国影片《女歌星》

第九周

课题:分析法国影片《女歌星》

教学目的:熟悉警匪片和艺术片的结合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观摩、讲解、讨论

教具:放像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认知警匪片的特点

难点:警匪片与艺术结合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该片导演及获奖情况(10分钟)

本片导演让—雅克? 贝内克斯生于1946年10月6日,24岁开始进入电影界,连续当了7年的导演助理,期间也写了几个剧本。1977年独立制作了一部短片《米歇尔先生的狗》受到了“法国电影中心”的高度评价,并在同年的特鲁维尔电影节上获得一等奖。1978年,该片被提名参加凯撒奖的评选。

1980年贝内克斯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女歌星》也震动了法国电影界,从此更受到了影评界的重视。

本片获1982年芝加哥电影节最佳处女奖;葡萄牙菲格拉达福兹电影节大奖;还获1982年凯撒奖的最佳处女作、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效果四项大奖。另外,还代表法国参加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

二、分析《女歌星》创作的几个方面成功之处。(190分钟)

(一)叙事结构的特色

几条交织的叙事线

1、朱尔与辛西娅的爱情

2、台湾唱片商与朱尔

3、警方与黑社会

4、越南女孩与朱尔(阿尔芭、戈洛迪)

(二)摄影与视觉语言

高超的摄影艺术让人感受到《女歌星》这部影片壮美与秀美。

第一是外景的拍摄非常壮观。如:巴黎歌剧院、艾菲尔铁塔、米尔在戈洛迪和阿尔巴为他安排养伤的塔楼、巴黎街道和凯旋门夜景等,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第二是内景的画面表现很有特色。如:朱尔的家在剧情中是用一个废旧车库改造的;再有朱尔好友戈洛迪的住所,是一个废旧厂房改造的,辛西娅的住所,具有艺术家气氛的豪华美感。第三是镜头运动、自然光线、微弱光线以及色彩的有机结合,达到写实与写意诗化的画面效果。

(三)音乐、音响与听觉语言

第一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威金斯? 弗尔南德斯精湛的演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直到影片结束时字幕的出现,人们不知因为歌声还是回味剧情,观众并没意识到影片结束其实是咏叹调的魅力给人以绕梁三日之感。

第二是辛西娅演唱的咏叹调参与了影片剧作。

第三是音响效果的艺术处理。利用声音创造真实环境感。

(充分发挥声音的作用,声音空间,声音叙事)

(四)视听语言的巧妙结合

1、影片开始巴黎歌剧院,镜头从剧场外朱尔的摩托车转到剧场内,镜头缓缓地“摇摄”巴黎歌剧院内楼上楼下和座位上的观众包括朱尔,直到辛西娅出场,摄影随着音乐的节奏,女高音演唱的咏叹调,自然地把观众带入到现场,引入到美妙的歌声中。这是几个镜头拍摄、光线、色彩、推、拉、摇、移等摄影手法运用的娴熟而令人拍案。

2、影片结尾一场,辛西娅独自站在舞台上不自觉地哼唱,画面由大远景缓缓推至全景、中景,以表现歌唱家此时的心情。忽然音乐响起,镜头又是辛西娅的远景然后切到放映室朱尔的近景,再接朱尔下楼走近辛西娅,辛西娅说:“还从来没听过自己的演唱”。朱尔回答:“那就好好听听吧”。两人手拉手在舞台上慢慢走,镜头由中景缓缓地拉至远景,然后摇至舞台全景,随着歌声缓慢拉成远景,然后定格,几秒钟之后字幕慢慢升起,这时人们才知道影片已经结束。这一组镜头的运用非常自然,尤其结尾定格画面后与音乐的结合,给人留下无穷

的回味之感。

(问学生:我们现在电视台播出的文艺晚会,为什么就不能拍出这样的艺术效果呢?)(五)人物形象的塑造

《女歌星》成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导演大胆选用非职业演员而不用大牌明星。让—雅克? 贝内克斯力求寻找符合影片剧情中人物性格和气质的人来担任角色,而不是靠请“大明星”来做招牌,这一点显示出导演的过人之处。

扮演女歌星辛西娅的演员威金斯、费乐南德斯,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位著名的黑人女高音歌唱家;扮演辛西娅歌迷的邮递员朱尔,在现实生活中也正是一位疯狂喜爱音乐的年轻小伙子;而从未上过银幕阿尔巴的小姑娘是一位年仅14岁的中学生,是在一次滑冰时被导演看上的,她甚至不知道拍电影是怎么回事。但是,由于这些人的生活阅历与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和气质极为相近,因而尽管都是“新手”,但一经导演的开导,他们所创造的角色就活灵活现了。

让—雅克? 贝内克斯在继承“新浪潮”和“左岸派”表演观念的基础上,又加入自己的大胆创新与追求。力求寻找符合剧情人物性格和气质的舞台演员(真正女高音歌唱家)及非职业演员来担任影片角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注:二(一)重点;二(二)-----(五)是难点

三、课后作业:“拉片”(北京电影学院第三届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展)部分获奖影片和日本影片《情书》。

第十周

课题:期中考试(随堂、考试)

教学目的: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观摩、写作

教具:放像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讲明考虑目的与要求,并在黑板上写出具体考试内容。

(要求:随堂撰1500字的分析文章,故事梗概200字,可以编、导、摄、录、美、表、剪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05普制三个班所看片目各是:

一班:贾樟柯的影片《三峡好人》

二班:宁浩导演影片《疯狂的石头》

三班:曹振奎(韩国导演)的影片《我的老婆是大姥》

第十一周

课题:分析日本影片《情书》

教学目的:通过对该片分析,认知电影剪辑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观摩、提问、讲解

教具:DVD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认知影片叙事与剪辑手法

难点:叙事结构、情节设计、剪辑与影片结合

教学过程:

一、点评“期中考试”的情况(15分钟)

1、考试结果与开学比较,大部分同学有进步。

2、不少同学有独到见解,这一点大家要发扬。

3、也有少数同学没尽力,希望加紧努力。

二、分析日本影片《情书》(185分钟)

(一)导演简介

岩井俊二生于1963年1月23日,从小爱好广泛,学生时代已经爱上电影、美术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1987年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进入日本的电视行业。此后的几年中,“岩井俊二”一直从事MTV、广告以等电视节目的导演工作,拍摄了大量的MTV和广告,对他日后电影的影像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3年岩井俊二为富士电视台的拍摄了儿童题材的电视短片《烟花》,受到了普遍好评。由于岩井俊二出色的编导才能,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破例把他评为当年的最佳新人电影导演。而1994年岩井俊二的电视短片《爱的捆绑》继续受到好评,被制作成电影发行,还赢取了1995年柏林电影节的NETPAC奖。

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长片电影处女作《情书》。《情书》首先在日本国内引起了空前的轰动,不但成为众多亚洲影迷心中的最爱,更被众多影评人视为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二)关于爱情情节设计

《情书》是岩井俊二指导的第一部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立即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引起轰动。这部清新感人的《情书》已经成为九十年代最为脍炙人口的日本爱情文艺片。《情书》讲述了一个优美伤感的爱情故事:渡边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在一次登山中不幸遇难,渡边博子固守着虚幻的爱情,一次次回忆着美好时光,以致异想天开地给男友中学时曾经呆过的北方学校寄了一封情书,结果无意中认识了和男友同名同姓、和自己面貌酷似的少女藤井树。随着回忆的不断掀开,渡边博子开始怀疑,恋人深爱着的究竟是自己,还是与自己容貌酷似的女藤井树?两个一样美丽的女子,一个爱而未得,一个爱而未知,如果不是因为死亡,便不会共同发现一段关于暗恋的故事的真相。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个人的两段爱情。女主角渡边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像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三)关于影片《情书》剪辑

1、转场(场面转换)特写(局部镜头)转场、(空镜头)转场

2、“越轴”剪辑

3、快速剪辑

4、平行/交叉剪辑

5、问题剪辑

(四)时空组织与结构

1、“现在时”时空组织与结构

2、“过去时”时空组织与结构

〈情书〉的时态分为现在时与过去时,两种时态是交混在一起的——过去由现在带动,而现在又与过去呼应。尽管现在时态在影片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大于过去时态(过去时态直到影片放映到52分46秒才进入),但是与现时相比,过去留给人们更深刻的印象,也更加美好和充满青春的活力。这也许是距离产生美的缘故。

(五)、影片关于“爱情”的思想内涵

电影,作为人类情感表达的形式之一,它可以唤起人们多种多样的情感反应。《情书》在内容、风格、剪辑和结构上作为一部个性化的作者电影,它为那些有类似情感体验或经历的观众提供了回味、反思自己心路历程的契机,同时感叹生命的无奈和温馨。《情书》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昨天尽管有不少缺失和遗憾,但是在今天的回忆里,一切又是那样的温情和美好。

注:二为重点,二(2 ——4)为难点

三、课后作业:“拉片”日本影片《人性的证明》、《生死恋》

第十二周

课题:分析日本影片《人性的证明》

教学目的:认知推理片、言情片独白与旁白的作用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观摩、讲授、讨论

教具:DVD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认知悬念、推理、独白、旁白

难点:推理、独白、旁白,如何在影片中应用

教学过程:

一、讲解悬念、推理基本概念,结合影片《人性的证明》讲解分析(开端、展开部、结尾部)(100分钟)

(一)悬念的基本概念:处理情节结构的手法之一。利用观众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理[挂念],在剧作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未知)

(二)推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逻辑学中指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信息、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等。

(三)结合影片《人性的证明》讲解、分析,(悬念、推理)

该片是1978年由日本推理小说家森村成一的代表作《人性的证明》改编而成。影片导演“佐藤纯弥”把八杉恭子著名的服装设计家这种人的丑恶灵魂,放到侦破一起谋杀案这样特定的环境中加以鞭打。并通过侦破与反侦破的斗争,更形象典型的加以暴露,其寓意是深刻的。影片巧妙的利用一本诗集、一顶草帽、一块金表等细节,把故事的发展一环扣一环的连接起来,利用悬念、推理引人联想参与影片案情的侦破。

(通过片例分析认知悬念与推理)

二、讲解电影独白、旁白基本作用(100分钟)

(一)内心独白: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人物内心独白。它是电影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基本手段之一。它与旁白不同,它只能是“第一人称式”的。

(二)旁白: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解说性、评论性语言。通常是以“第三人称式”形式出现的。

结合日本影片分析《生死恋》,“开端、展开部、结尾部分”为重点,“高潮部分”为难点(即夏子到大宫家和分离的一部分)

(通过分析了解“独白”与“旁白”的不同作用)

(普制2班第一节做个悬念设计小作业)

注:一、二为重点,与影片结合是难点。

三、课后作业:“拉片”美国影片《群鸟》

第十三周

课题:分析美国影片《群鸟》

教学目的:熟悉悬念的常用几种方法。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讨论。

教具:录像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常用悬念手法

难点:悬念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悬念、介绍常用的几种悬念方法(15分钟)

(悬念的基本概念:处理情节结构的手法之一。利用观众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理“挂念”,在剧作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

(“悬念”是未知,“推理”是已知。这两个概念一定要让学生分清楚,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尤其是电视台法制类节目!)

1、滚雪球式的设悬

2、“蒙住”观众

3、让观众着急

4、挖掘戏剧性

二、分析影片《群鸟》(BIRDS)(185分钟)

(一)该片导演简介:影片《群鸟》导演,阿尔费莱德.希区克柯1899年生与伦敦。在他从影年60 的生涯中,一直以拍惊险片为主。希区克柯曾执导过50多部很有价值的影片,其中他赴美执导的《蝴蝶梦》一举荣获了第1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他拍出了五部颇有影响的力作:《眩晕》《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群鸟》和《玛尔尼》。希区克柯是享誉影坛的艺术大师,他能够在类型标准模式的戒律之内,独辟蹊径,创作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使他的作品与同类型作品有所区别,又能深刻的表达自己想要说明的内涵,电影史上称他为“电影形式的伟大发明者之一”。希区克柯的影片具有强烈的个人艺术的风格,但他坚持认为影片首先是商品,他的影片票房收入一再名列前茅,被广大观众赞誉“悬念大师”。希区克柯的影片常把悬念作为一种基本的结构手法,如:让观众知道主人公有危险将要发生的信息之后,制造挫折延长观众期待得到结果的时间,使悬念一再发生作用,直到观众的期待得到结果或毫无结果不了了之。

(二)该片独到的叙事方法

影片《群鸟》叙事方法是独特的悬念叙事结构,先将观众引入歧途,再设重重悬念。希氏名言:“真正的技巧是不露痕迹的”。

(讲解影片中“九次”鸟对人的袭击,谈独特的悬念叙事结构)

(三)该片思想内涵

1、如何对待爱情的考验与磨难?

2、鸟的认知与环境保护;人与鸟“禽兽不如”本性

注:一、二是重点,二(二)、(三)是难点

三、课后作业:观看电视文艺节目、MTV等

第十四周

课题:影视作品中(MTV)的节奏

教学目的:对节奏的重新认识(广义与狭义)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讨论

教具:录像机、投影仪

教学重点:重新认知节奏

难点:节奏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节奏概念的讲解(50分钟)

(一)什么是节奏?(定义)

1、美学定义:节奏是时空运动有序的连续,是有组织的序列。

2、本课主讲教师关于节奏的定义:“强、弱、快、慢”有规律的运动。(广义理解)(二)节奏与生活:现实生活中节奏无处不在。

如:一年四季;一月里的月圆月缺,每个人的呼吸、心跳、走路、说话(语速)都有自己的节奏。

(三)节奏和语言: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节奏。语系不一样其节奏也不同,汉藏与印欧语言节奏就不同。

举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个字一拍,改变节奏就意义不同了。)(英语与汉语对照念:紫罗兰)

(四)节奏的变化:

以音乐为例,同样的音乐(歌曲、乐曲)采用不同的节奏,加快与放慢、加强与减弱可以改变音乐形象。

(五)节奏与影视作品:

在影视作品中:画面的一明一暗、镜头的一长一短、画面内容的一动一静、景别的一远一近等等,产生影片的节奏。

二、结合影视片例,具体分析

(1)“电视广告片”的片例《饕餮之夜》

(2)“翠赶春晓”“锡鼓”等片例

(3)1994年、199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等作品

三、音乐电视(MTV)的赏析认知

(一)音乐电视(MTV)的认知

MTV是音乐电视(Music Television)的英文缩写,它包括乐曲和歌曲,这种“视听”文化形式已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年轻人。其主要原因是观众在欣赏MTV的时候,即可以听到优美的音乐,又可以看到画面所展现的广阔空间,以及多元化的信息,同时还引导欣赏者对音乐与画面结合起来的“声画同步”和“声画对位”所产生更多的遐想,以达到美的享受。

(二)音乐电视(MTV)的欣赏与创作注意几点:

1、创意、

2、旋律、

3、歌词、

4、演唱

5、画面

6、人物造型、

7、剪辑

8、思想内涵。

通过理论讲解,影视作品片例的分析,使学生真正了解到节奏的作用。

注:一、三是重点,二、三是难点

四、课后作业:观看中国影片《老井》

第十六周

课题:动画片的重新认知

教学目的:了解动画片的特点及分类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讨论

教具:DVD、投影仪

教学重点:重新认知动画片

难点:当代动画片特点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节奏”、“音乐电视”的内容。(10分钟)

二、重新认知动画片(美术片片种之一)(30分钟)

(一)电影四大片种:(纪录片、故事片、科幻片、美术片)

1、美术片:动画、剪纸、木偶、水墨画等。

2、美术片的特点:让静止造型运动起来

⑴、夸张、神似、变形、借助。

⑵、幻想、想象、象征、隐喻。

⑶、二维、三维、四维(创作技术手法)

三、分析美国动画片《狮子王》(160分钟)

(一)分别放三个动画影片片段,进行分析、比较。

1、《花木兰》

2、《宝莲灯》

3、《狮子王》

(让学生辨别动画片的异同,创作艺术的精良。)

(二)分析电影化动画片《狮子王》

1、获奖情况:

本片获第67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作曲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大奖。

2、打破童话的动画片模式

1994年,是美国动画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迪斯尼公司推出它的第32部动画《狮子王》。这部动画片一经上映便引起轰动,被誉为“动物化的(哈姆雷特)”。这一次,迪斯尼摒弃了改编童话形式表现为习惯做法,第一次展现成人世界中爱、恨、情、仇的主题以童话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部拍给成年人的动画片,满足了观众求新、求奇的愿望。影片被誉为迪斯尼公司不朽的巅峰之作。

3、拟人化的人物造型

在人物造型方面。每一个人物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片中的三个雄狮(狮王):木法沙、刀疤以及辛巴。不论是从视觉造型上,还是性格特征上,都符合各自身份,被拟人化并且塑造得生动而丰满。首先来看“狮王木法沙”。作为万兽之王的他健壮威猛,成熟稳重,金色的鬃毛,配上浑厚的声音,颇有帝王之风范。他深受臣民的爱戴,对儿子辛巴更是能适时机地教导。而其弟刀疤却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各种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1)莎士比亚的小说(哈姆雷特)“英国”;(2)为辛巴祝福撒糖与盐,美洲印地安人习俗、

欧洲吉普塞人习俗;(3)草裙舞“非洲”(4)少林棍“中国”等。

5、电影化的动画片

《狮子王》的成功因素之多是有目共睹的,动画片的电影化是其中之一。如影片第一段:祝福。天亮了,所有动物要赶到圣岩,向新生的王子辛巴祝福。随着三声呼唤,天,开始渐亮,红日东升,百兽苏醒。每一声呼唤配合一个镜头的变化,画面内容也作调整,然后各种飞禽走兽向一个方向运动,有长颈鹿、大象等。镜头切换到一个瀑布大远景,一群鸟入画,在鸟入画的同时,镜头也转为俯拍大远景,观众看到河流上空鸟的飞行,而且是不同高度的群鸟飞行,画面以暖色调构成一个俯视的透视图。即而又接大象等走兽经过画面。有五颜六色的小鸟落在白色象牙之上。又是一个俯拍结合高速摄影手法,加上情绪由低到高的音乐,镜头和音乐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到由远而近的“圣普岩”上(推镜头)。一头威风凛凛的金黄鬃毛的雄狮屹立在“圣普岩上”,沙祖也随之飞到“圣普岩”,接狮王木法沙微笑的近景,转逆光拍摄全景斑马群,马群由中间分开,阳光显现之处走来大法师拉菲奇。“圣普岩”上的木法沙面带笑容,迎接老前辈、老朋友的到来,镜头全景推至中景拉菲奇与狮王的拥抱。转至王后沙拉碧与王子小辛巴。木法沙入画,暖色调画面,给人温馨和美的家庭之感。

注:二是重点,三是难点

四、课后作业:观看电视广告片与纪录片。

第十七周

课题:分析纪录片《平衡》

教学目的:学习人物类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讨论。

教具:投影仪、放像机

教学重点:本片结构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影片,学习题材的选择及人物形象对纪录片主题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纪录片的认知(10分钟)

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也称新闻纪录片。主要是如实纪录,真人、真事,不经过虚构。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形象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直接反映生活事件。

二、纪录片与专题片的界定(10分钟)

电视专题片应该纪录片的一个分支,现在评论界对此争论不休。电视纪录片是源于电影纪录片,它的本性是纪录真实,纪录片的英文是DOCUMENTARY。专题片的英文是SPECIAL,从英文直译应该是特别的、特殊的,最后的解释才是专门的。如果进行国际纪录片交流,你用英文字幕如果按专题片“SPECIAL”上交很容易被人家当作“特别的、特殊的、另类的”片目对待,如果英文是DOCUMENTARY那一定是按纪录片对待。

所以对于“纪录片”与“专题片”界定的争论,对于电视界是毫无意义的。(英文交流的误解)

这一点请同学务必注意!

三、分析纪录片《平衡》(180分钟)

(一)简介:1998年初至2001年,彭辉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来到中国著名的"生命禁区"------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创作一部反映中国政府打击武装盗猎分子的大型纪录片《平衡》。

影视作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1、影视作品: 是以动态的画面作为存在和传播的基础,作者是借助画面来表情达意的,一切意义和情感都在“真实”的具有动感的画面之中。所以,影视作品又被称为“形象记号”,它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 电视散文: 是运用电视艺术手段把文学散文视像化的一种方式。它特别重视人物内心情感,作者的艺术激情与丰富想象的表达、自然风物与民族风俗习惯的描写,具体事件过程的主观化叙述,既强调文学品格,又强调声画特征,是传统文学作品与现代声画艺术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品种。 时空艺术: 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杂技 正剧: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主张那个对现实和历史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既表现社会生活中令人轻松鼓舞的一面,又表现生活中否定的、令人悲痛的和深思的一面,能够较为全面地表现社会历史生活。在电视剧中,多表现为革命历史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三位一体: 演员一方面运用自身形体、表情、声音作为电视剧的创作材料去创作角色,因而他本人既是创作者,有事创作的工具材料,又是完成了的创作对象。三位一体,构成了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 电视剧: 是电视文艺的主要品种。它是电视艺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用电视文学创作和电视技术制作问手段,靠电视屏幕播放,以镜头语言为主要表现方法,以演员动作、语言表达来表述一定故事情节的视听艺术作品。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渊源于古希腊艺术,描写英雄人物与命运、神力的斗争。在悲剧中,主人公为自己的命运、理想、事业不屑抗争,但仍然遭受来自敌对势力或者不幸命运的打击,最终抗争失败,形成了悲惨的结局。鲁迅对之概括为: 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喜剧的本质在于其可笑性,内容多为以幽默、诙谐、讽刺的艺术手法,肯定、发扬生活中美好、进步的东西,但更侧重于讥讽嘲笑落后与丑恶的事物与现象。鲁迅对之概括为: 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看”。 情景喜剧: 指的是每一两集用单线索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的轻喜剧,它的主要特点是,剧情比较简单,场景不多,人物关系不复杂,故事多发生在居民住宅或者办公室里,同时,在配音中还加上“观众”的掌声和笑声。 题材: 一种是指电视剧本的作者从所接触的大量生活与社会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并在作品中具体所描写的事件与生活现象;另一种是指电视剧表现的生活所属的范围或者性质。 主题: 就是电视剧作者通过剧中的艺术形象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剧作家或者编导经过对题材的发掘,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性;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的集中体现。 情节: 指人物的行动和人物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过程,是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历史,也是一系列事件展开、发展、结束的历史。

电视编导纪录片开题报告-导演工作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纪录片《“满”意—走进赫图阿拉》 ——导演工作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1 年4 月 2 日填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要求 开题报告既是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保证。为了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要求。 一、选择依据 1.设计(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2.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思路或论文写作大纲); 3.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三、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参数); 2.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四、文献查阅 学生至少阅读10篇以上的文献资料,其中近期的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期刊、论文最少5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综合,形成开题报告。必要时应在调研、实验或实习的基础上递交相关的报告。报告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或前期工作基础。 五、其他要求 1.开题报告应在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的前四周内完成: 2.开题报告必须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 3.开题报告不合格或没有做开题报告的同学,须重做或补做合格后,方能继续设计(论文)工作,否则不允许参加答辩; 4.开题报告通过后,不得随意允许更换论文题目或指导教师; 5.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打印并装订成册(部分专业可根据需要手写在统一纸张上,但封面需按统一格式打印)。

浅析编导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

浅析编导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以纪录片《小康之路》为例 姓名: 班级: 学号: 片种类型:“纪实类”纪录片 片长:10分钟

摘要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大,纪录片受到了人们的更多的关注.纪录片作为反映现实的影片,选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能准确抓住观众的需求,社会的脉搏是纪录片的选题是否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纪录片的编导怎样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题材,是对一名编导的考验,本文将结合《小康之路》探讨如何选择更好的选题,在选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部纪录片的构思好坏是这部片子质量高低的关键,如何更好地对片子构思,是每一名编导都要面对的。我作为纪录片《小康之路》的编导通过本文从纪录片前期选题、策划,影片的拍摄方案及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相关阐述,希望通过此文与诸位进行交流。 关键词:纪录片选题构思

Abstract Today China's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fe chang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growing, documentary by the people more attention. Documentary as the reflection of the reality of the film, the topic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w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audience's demand, the pulse of society is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documentary subject. As a documentary director how to choose a suitable theme, is the test of a director,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off road" to explore the topic of how to select the better, in the topic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at the problem. A documentary on the idea of quality is the key to the film quality level, how to better for a film idea is every a director must face. I, as a director of the documentary "off road" through this from the documentary pre topics, planning, film shooting and post production was related in this paper, I hope to communicate through this article and everybody. Keyword:Documentary Shooting angle problem Direction

影视编导专业介绍、就业前景和课程

朔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发展,特别是现在的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从初的广播媒体到电视媒体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越来越多的岗位对影视编导专业需求越来越大,广播电视和影视制作是该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1.文化艺术管理:该专业以艺术文化为主体,辐射社会文化,主要培养能在各级政府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等文化传播部门、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艺术活动团体,以及群众文化、企业文化、文化产业、旅游文化等部门从事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纪):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具有现代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础知识和国际文化传播的基本能力,能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的专门人才。 3.制片管理:本专业主要为全国各级广电集团、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电影制片厂、影视制作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影视艺术创作基础和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影视节目制片人和为其它媒体机构培养从事媒体管理、

朔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受众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能从事影视剧项目运作的宣传策划、组织协调及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人才。 4.媒介经营管理:本专业主要为各类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政府媒介管理部门、图书出版机构和广告公司培养既懂媒介传播业务,又懂媒介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够独立策划和运作媒介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性的高级管理应用性人才。 5.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本专业为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6.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本专业方向主要为电视台和电视传媒机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从事电视新闻采集与制作、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编导、频道与电视栏目策划以及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导专业人才。 7.电视节目制作:本专业为各级电视台、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音像制作机构、电视教学节目制作单位及其他影视创作部门培养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电

历年编导艺考影片真题

历年编导艺考影片真题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 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 二细节分析 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 2006年浙江传媒学院的初试 看片分析1. 电视散文<匆匆> 一:作者是谁?年代?其他作品?主要的视觉特征?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解释相关名词(共40分) 二写800字以上的分析立足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60分) 2006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编导专业笔试(影视作品评析) 电视作品名称:电视散文《小橘灯》 2007年吉林艺术学院广电编导专业影评:《廊桥遗梦》 2007南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二.评论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2007天津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默评: 《小兵张噶》《广岛之恋》《功夫》任选其一500字以上 200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电视作品分析《大国崛起》第一集 2007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作品分析《再说长江》第十三集水火山城 2007年山东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看片分析《故宫》第一集 2007年湖南编导专业考试试题2003年抗击非典的影片《非常抗击》第五集《平民英雄》。分析该片主旨、音乐、表现技法等。 2007年中国戏曲学院影视编导专业考试试题影片分析片子是《马背上的法庭》 2007年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纪录片评论:《我的小学》 2007四川大学金锦城学院影评《黄昏的忏悔》 2007平顶山学院影评:一。评论人物:(五选一) 1.《宝贝计划》中的人字拖 2.《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 3.《亮剑》中的李云龙 影评《红高粱》 2007年济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评:《青花》 2007年临沂师范学院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评论:《阿甘正传》 2007年山东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科理科) 电视作品分析: 《再说长江》《实话实说》 2007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电视分析《实话实说—留守儿童》 2008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内蒙古定向考题 影视评论: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的《拜年》 2008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传播方向考题 二试是影片分析。《站直了别爬下》 2008年天津工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题电视栏目分析《新闻联播》《大家》 2008年上戏戏文考题笔试:影视评论 小品《邻里之间》某年春晚蔡明、郭达、牛群的小品。3小时,1500字

纪录片专业影评怎么写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 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 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

影视编导专业解析

影视编导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创作、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包括电视编辑、文艺编导、新闻编导、影视剧编导、专题片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这些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编导专业划分主要为: 公共管理类:文化管理、制片管理、媒介管理、艺术管理、设计策划与管理 大众传播类:影视传播、戏剧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戏剧文学、广电文学 创作编导类:影视编导、文艺编导、戏剧编导、舞蹈编导、音乐编导、节目制作 公关主持类:涉外文秘、空中乘务、酒店管理、国际文化交流 编导艺术高考考试容 1、考试环节及科目: 一、考试环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术科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笔试满分160分,面试满分140分。) 二、考试科目(1、笔试(满分160分)①科目一: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综合知识30分,命题写作50分,共80分)②科目二:影视作品分析(80分)2、面试(满分140分)①科目一:命题演讲、命题讲故事或根据材料编故事(70分)②科目二:回答考官提问(30分)③科目三:自我介绍(10分)④科目四: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30分)

【2019年艺考必备】考题大全:即兴评述热点、编导故事写作、影评范文

【2019年艺术考题大全】即兴评述热点、编导故事写作、 影评范文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创作、电视剧创作方向)招生考试试题(C卷) 初试 一、成语填空,并解释填空中的字意 示例:好高(骛)远释义:骛:通“务”,追求 1.()由自取。2.风雨如()。 3.素()平生。4.()手称庆。 5.促()谈心。6.入不()出。 9.()性妄为。8.()莫如深。 9.()不安席。 二、诗歌赏析(两首)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西陆: 2.南冠: 3.玄鬓: 4.风多响易沉: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漏断: 2.幽人: 3.省: 4.沙洲: 要求:翻译画线的词句并进行赏析。 三、文言文断句及翻译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选自《古文观止》 四、文艺常识 1.《楚辞》是西汉( )修订的。 2.凌濛初编撰的小说集是( )。 3.方鸿渐是钱钟书( )中的人物。 4.《小二黑结婚》的作者是( )。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 6.但丁的代表作是( )。 7.“豆蔻年华”指的是女性多少岁?( 8.《阴谋与爱情》是( )的作品。 9.“相见时难别亦难”是( )的诗句。 10.“史学双壁”除了《史记》还有( )。 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统考试题 ■笔试(12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分) 1.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电视纪录片编导 个人总结

第一节纪录电影的本性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纪录电影奠基人约翰·格里尔逊在1926年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摩阿娜》时用到的,并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当时,“纪录片”用于指称一战后古典电影时期制作的各种创造性的非叙事电影。格里尔逊还为纪录片作出界定:凡是摄影机就所发生事件在现场拍摄的(不论拍的是新闻片还是特写片,集锦式趣味还是戏剧行趣味,教育影片或是科学影片,正常影片还是特殊影片)那一事实的影片,便都称为纪录片。 纪录片设计的是真实的人物、地方、事件和动作,但问题在于将真实搬上银幕的行动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真实(如摄影机和制作者的存在对事件人物的影响)。显然,真实本身是不可能原封不动地被搬演的,必须加以选择并赋予它某种形态。所以,有关纪录片的争论就集中在电影制作者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他所记录和展现的真实。一般来说,记录片制作者都试图在情绪、感觉和情景方面给给观众造成真正存在的真实感,尽管为达此目的的制作者可能会使用明显的电影技巧甚至先入之见和叙事主线。 后来关于“真实性的程度”的争论就成为了困扰纪录片发展的荆棘。一种说法是将胶片所呈现出来的影像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并作为完成品,因为这才是最直接、未经篡改的真实;另一种说法是将拍摄的原材料提炼和结构成为更具意义和更有连贯性的叙事形式,否则就不会人看它,继而它的真是元素就根本不可能对观众造成任何艺术化的影响。 在斯坦利·卡维尔的《被观看的世界:电影本体论的反思》中指出:正因为电影的物质基础是真实的投射,这一媒介才能够像描述真实一样地描述幻想和神话。真实在所有电影中都扮演着基本的角色,但没有一部电影里真实单单是扮演被记录的角色。当世界将自身展现在胶片上的时候,真实就已然被转换或变形了。这样,在人类经验中,真实本身也就被打上了幻想和神话的烙印。 第二节《北方的纳努克》 罗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认为“纪录片之父”和第一位伟大的写实主义者,他的《北方纳努克》开创了非叙事电影的历史。 弗拉哈迪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采矿工程师家庭,并与土著印第安人结为朋友,早就了他对古朴原始生活的留恋和对奇遇冒险经历的向往。1913年,弗拉哈迪开始拍摄探险纪录片,他被爱斯基摩人在冰天雪地中面对寒冷、接合死亡所表现出的乐天和活力所感动,拍摄了大量的以爱斯基摩人为主人公的镜头,1916年他带回的长达七万尺的胶片素材因火灾被毁,只得重返北方去拍摄,成就了后来誉满全球的《北方的纳努克》。 在《北方纳努克》中,弗拉哈迪积极地鼓励纳努克和他的家人参加影片拍摄,经常告诉他们怎么做,并指导他们在摄影机前表演。银幕上展现的许多内容的确是纳努克一家的典型日常生活,但也不尽然,如弗拉哈迪在影片中表现纳努克捕猎海豹的危险方法,其实在爱斯基摩人能够用皮毛交枪支时就已经被纳努克们摒弃了,弗拉哈迪还让爱斯基摩人穿上他们不再穿着的传统服装,以抹去西方世界的影响。但《北方纳努克》却宣称它的主人公是真实人物,不是虚构人物。这是对这部影片争议最大的地方,真实人物也是叙事中的人物,真实人物也是演员,与扮演虚构人物相反,《纳努克》中的主人公以自身形象出现,其实就是自己

【2019年艺术考题大全】即兴评述热点、编导故事写作、影评范文

【2019年艺术考题大全】即兴评述热点、编导故事写 作、影评范文 艺考时光网提供解析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创作、电视剧创作方向)招生考试试题(C卷) 初试 一、成语填空,并解释填空中的字意 示例:好高(骛)远释义:骛:通“务”,追求 1.()由自取。2.风雨如()。 3.素()平生。4.()手称庆。 5.促()谈心。6.入不()出。 9.()性妄为。8.()莫如深。 9.()不安席。 二、诗歌赏析(两首)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西陆:2.南冠:3.玄鬓:4.风多响易沉: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漏断:2.幽人:3.省:4.沙洲: 要求:翻译画线的词句并进行赏析。 三、文言文断句及翻译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选自《古文观止》 四、文艺常识 1.《楚辞》是西汉( )修订的。 2.凌濛初编撰的小说集是( )。 3.方鸿渐是钱钟书( )中的人物。 4.《小二黑结婚》的作者是( )。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 6.但丁的代表作是( )。 7.“豆蔻年华”指的是女性多少岁?( 8.《阴谋与爱情》是( )的作品。 9.“相见时难别亦难”是( )的诗句。 10.“史学双壁”除了《史记》还有( )。 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统考试题

从影视作品观察分析编导的创作构思

从影视作品观察分析编导的创作构思 大脑保健公选作业 编导的创作构思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必不可少的要件之一,在现代影视作品创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具体来说,编导的创作构思是影视编导对一部影片或电视剧未来银幕形象的思维形式的建构,是对影视作品艺术形象的总体设计,构思是编导创作的起点,也是编导创作的依据,是编导为将确定的电影文学剧本体现为完美的和有一定思想性的银幕形象所做的全面完整的艺术构想和设计。 从内容方面来讲,编导的创作构思主要包括:主题理念的设置和把握、确定人物的形象配置和基调、影视效果形式的配置、叙事风格和节奏的确认、整个影片风格样式的确认。整体把握这几个具体内容,力求做到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才能创作出来最具有时代气息,最成功的影视作品。下面就以去年年末广受好评的一部电视剧《男人帮》作为分析对象,考察编导的创作构思。一、主题理念的设置和把握 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永远也说不完,不管是光棍节、情人节都绕不开爱情,与此相关的影视剧作品也很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人的爱情更是让编导很有话说。当都市人群患上情感空虚症,幸福的爱情,仿佛真的成了奢侈品。《男人帮》以男性的视角切入都市爱情,以轻松的语调讲述严肃的主题,把恒古不变的“爱情话题”升华到新的高度,让都市人在纷杂又干涸的爱情世界中经历一次自然的回归,一次彻底的思辨。导演赵宝刚也表示编导想通过《男人帮》揭开爱情的本质和价值,让女人知道其实在男人的世界里,爱情也是他们的全部。 二、确定人物的形象配置 1、剧情设置:作为自由撰稿人的顾小白与罗书全好哥们,虽然无论从工作到脾气两人都没有半点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俩互相为对方的爱情出谋划策,总是陷入被动和混乱之中。任职于公关公司客户总监的左永邦财貌双全,是典型的中年多金男,用金钱维系着与女人的感情。这三个年龄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品位各异的男人组成“男人帮”,他们在都市里逡巡游览,经历不同的爱情,感受都市的百态人生,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感情教材。 2、人物关系:顾小白,总是在自己笔下剖析爱情的他对于爱情有着自己的期待,在他身边出演的女孩也各有一段动人故事。王珞丹饰演的莫小闵算是第一个顾小白真正爱的人,是一个干练、优雅、会撒娇、耍小脾气。但是最终他和莫小闵在爱情问题上出现分歧时,两人选择和平地分手,之后顾小白又与姚笛饰演的小雪一见倾心,却因为各自的观念不同也产生了分歧。而最后顾小白遇到的竟然是一个比自己大很多并离异的女人珊莉,这次顾小白再也没有让爱情溜走,抛弃世俗的压力跟珊莉终于走到了一起。罗书全,一个憧憬爱情却有些胆怯、善良

影视编导文艺常识

<一>电视节目编导 是指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二>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 一、创作前期的任务 前期编导工作包括几项基本内容: 1、选题:作为编导,题材选择正确是成功的一半。一般选题主要基于这几点:第一,时代要求;第二,观众兴趣;第三,本电视机构的经济技术条件;第四,如在栏目中播出,要考虑栏目定位、对象性和栏目基调。 2、构思、确定拍摄方案:在对所选题材进行了解或前期采访的基础上,编导要对选题作深入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确定主题、表现方式及基本结构,制定拍摄提纲。 3、拍摄前的准备:拍摄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拍摄能否顺利进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筹建电视摄制组,进行合理而严密的分工;(2)对拍摄对象及场地、环境等的了解、勘察。(3)拍摄设备、器材的准备。 二、拍摄采访中的任务 拍摄采访是电视创作中获取影像和声音材料的最重要环节。编导在此期间一要对外联系,落实拍摄地点、时间等具体事项;二要对内统筹安排拍摄进程、采访事宜;三要在拍摄现场进行场面调度、安排或指挥拍摄、指导现场采访。发现问题,及时决断、处理;四,有时编导身兼摄像、切换导演或主持人,这时要注意兼顾全局。 三、编辑制作后期的任务 后期编制是编导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此期间编导的主要工作是:(1)对文字稿的审查、定夺;(2)向剪辑人员阐明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要求;(3)指导电视片的剪辑工作,把握作品画面和声音的表情达意、节奏、风格;(4)特技、字幕等技术手段的使用;(5)认真全面地把关、检查。 <三>广播电视编导业务课程 英文名称:Broadcasting and TV Editor & Director Business 1.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概论 (编导的含义、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编导的地位与作用、编导的具体任务) 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 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 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 广播节目编导

电视纪录片编导的情节和细节意识分析

电视纪录片编导的情节和细节意识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科技大力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国民的 生活质量迅速提升,电视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可少的电器。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 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那么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 纪录片的编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编导情节与细节的控制是影响纪录片播放的重 要因素,因此对纪录片编导情节与细节意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围绕电 视纪录片编导的情节与细节展开探究。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 编导 ; 情节 ; 细节 ; 意识分析 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编导在选择与记录现实情况的时候,一般选择能够表 现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而这些事物本质特征又怎样通过的镜头表现出来,就要 通过编导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过滤,抓取感动人的情节与细节,通过对情节、 细节的展现,来体现编导所要表达的主题。因此,电视纪录片编导的情节与细节 意识是一部电视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编导意识的重要性 在一部电视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编导的地位显然易见,因此编导的意识充 斥在整个制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1 初期选材环节选择、确定题目,然后收集素材是制作电视纪录片的第一 阶段,在这一阶段编导的口味与偏好都将充分体现。因此,编导意识在这一阶段 决定着整个制作过程的基础。 1.2 中期拍摄环节选好题材后,就要进行第二阶段的拍摄。这一阶段是最重 要的,即如何选择拍摄纪录片的角度,编导必须通过反复尝试,并结合自己的经 验来选择最适合的角度,因此这个过程完全依赖于编导的意识,其编导意识左右 着电视纪录片的层次和自身价值。 1.3 末期剪辑环节拍摄完成后就进入到制作纪录片的最后阶段剪辑,即剪辑 制作。在这个阶段中,也是以编导的意识为主导,通过将素材做成故事来编辑。 由于电视纪录片是无剧本的真实拍摄,所以在拍摄过程中,所拍摄的内容也是无 法预料的,因此拍摄的画面与内容往往冗长而杂乱,这就要靠后期剪辑制作发挥 作用,而如何剪辑、如何取舍镜头则取决于编导意识。由此可见,编导意识在这 一阶段也必不可少。 二、编导意识对纪录片情节的影响 纪录片是对社会生活有选择的拍摄与记录,选择最能体现编导意识的内容, 然后对其进行剪辑与组织,实现艺术的表达与创作。而这些有选择的内容,其核 心成分就是纪录片的情节。因为生活本身是发展行进式的,生活本身就拥有许多 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的记录和选择,体现了编导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别 具一格的思考与判断。纪录片情节的发展是不遵循人的主观意愿的。编导展现在 观众眼前的只是经过编导选择后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编导意识的体现。 编导通过对生活中具有戏剧性的情节的记录与拍摄,根据主题表达需要进行重新 排列组合,最终达到编导意识所构想的主要表现内容,即情节。情节是故事,是 纪录片的骨架,细节是亮点,是纪录片的血肉。纪录片的情节是组成叙述框架的 基础单位,没有情节的纪录片是不会吸引观众的,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叙事,展 现生活的本来面貌,在引导观众的同时,还会启发观众进行思考,这就是情节的 魅力。情节是纪录片中最能体现编导意识的元素。因为情节是编导对生活的选择,无论是画面还是声音,都充分体现了编导的主观意识。情节在纪录片中是不能

怎样评纪录片

.怎样评纪录片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020年影视编导专业艺考考试内容

XX影视编导专业艺考考试内容 影视编导是一门与影视有关联的学科。重点是将艺术与技术的创新结合,具有较强策划与制作能力的影视,晚会以及各类综合活动编导人员。那么影视编导专业的艺考内容有哪些呢?下面一起和看看吧!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综合知识 (一)考试目的: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学习广播影视编导专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设立涵盖文学、艺术等文化知识在内的综合知识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常识;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二)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三)考试要求:识记准确、表述清楚、卷面整洁。 (四)考核内容: 1.文学常识: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有: ①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②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③文艺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文学鉴赏等)。 《诗经》、《楚辞》、《左传》、《史记》、“四书五经”、“三曹七子”、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八大家、三言二拍、四大名著、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冰心、丁玲、田汉、钱钟书、茅盾文学奖、新时期文学写作流派更替(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生代写作、80后写作)、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文艺复兴、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海明威、卡夫卡、一千零一夜、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 2.艺术常识:广播影视编导艺术是综合艺术,除了文学因素以外,还吸收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等表现手段。因此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基本常识要有所了解。其中包括: ①音乐(声乐的分类、器乐的形式及其代表作、中外著名演唱家、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世界著名音乐作品、电影音乐等)。 ②舞蹈(舞蹈的种类和特点、国内外著名舞蹈家及其作品、舞蹈常用术语等)。 ③美术(绘画、书法、雕塑摄影等基本常识、代表人物、传世佳作)。

2020编导类艺考影评真题

2020编导类艺考影评真题 艺术高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8编导类艺考影评真题,赶紧收藏 复习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编导类艺考影评真题 1、广西统考:纪录片《印象·丝绸之路》。 2、安徽统考:电影《摔跤吧,爸爸》、《甜蜜蜜》、《疯狂的石头》、《我的父亲母亲》。 3、江苏统考:微电影《功守道》。 4、黑龙江统考:系列纪录片《我从汉朝来》第一集《家的记忆》 5、河南统考:纪录片《常香玉》 6、湖北统考:微电影《心愿》 7、江西统考:纪录片《本草中华》 8、天津统考:电影《战狼2》《狼图腾》《人民的名义》《平凡 世界》选一分析 9、浙江统考:纪录片《西湖》第一集《西湖云水》 10、福建统考:电影《第三十六个故事》 11、甘肃统考:电影《自杀热线》 12、贵州统考:纪录片《我是艺考生》第一季(第一集) 13、辽宁统考:编导类微电影《酸菜》、导演类《醉美人生》 14、湖南联考:纪录片《河西走廊》第一集《使者》 15、山东统考:默评《战狼2》、《卧虎藏龙》、《大圣归来》、《秋菊打官司》

16、山西联考:默评《冈仁波齐》、《摔跤吧,爸爸》、《战狼2》、《芳华》、《烈日灼心》、《寻梦幻游记》、《忠犬八公的故事》、《我的巴比伦》、《建军大业》 17、安徽统考影评:《疯狂的石头》,《摔跤吧!爸爸》,《甜蜜蜜》,《我的父亲母亲》 18、重庆市编导类统考:影视作品分析:纪录片《一带一路》 19、大连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题目:微电影《心旅》写评析文章 20、河北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郑州考点):影视片段分析:《冈仁波齐》 21、河北传媒摄影制作专业默评:《大红灯笼高高挂》、《乘风破浪》、《秋菊打官司》、《战狼2》、《智取威虎山》、《可可 西里》六选一 22、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片《小海鲜》第二集《烹小鲜》 23、湖南工业戏剧影视文学分析:《海豚湾》 24、山西传媒广播电视编导甘肃考题:影片分析《帝企鹅日记》 25、河传传媒学院录音艺术专业考题:微电影《恋慕》 26、南广学院电编笔试影片《生命“摆渡人”》 27、渭南师范2017编导(福州考点) (1)、从下列电影中选择一部进行评论,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黄土地》、《七月与安生》、《路边野餐》、《第三极》、《芙蓉镇》等。 (2)、自选一部2016华语电影,从光线角度进行分析评论。 28、新疆艺术学院编导类专业笔试真题(成都考点):

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

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 基本信息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209045848 条形码:9787209045841包装版本:2 装帧:平装 丛书名:广播影视类艺考专用丛书定价35 元 编辑推荐 电影评论写作,电视作品分析。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电影评论写作。在这部份,首先介绍了影视艺术类专业为什么要考影评以及怎样才能写好影评。又用大量的篇幅对中外电影史和电影视听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认为,这是看懂影片和写好电影评论的基础。写好电影评论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写作方法,我们从影评的种类、写作方法和技巧角度给考生一个正确的指导。电影评论写作最关键的还是具体的实践创作,本书作者根据这两年专业考试的趋向,对今年来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进行模拟性的影评写作,这些文章完全按照专业考试的要求来进行,并且在每篇文章后面都有对这篇影评的点评,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我们希望考生在阅读本书评论例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后面点评的阅读。考生的考场试卷最具有说服力,我们选取了几篇考生的考场试卷,并且附有这份试卷的分数,希望广大同学从这些考生的考场试卷中多多总结。 第二部分是电视片分析。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试中,有的院校采

用电视片分析的方式来对考生进行考核。基于电视片分析写作相对于电影评论来说比较简单,在这个章节中,简单的介绍了电视片分析的写作方法,并附录了一些考生例文和往年试题,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启发。 另外,由于本书的篇幅限制,对电影、电视的基础知识列举的不是很多,在与本书配套使用的《文艺常识》一书中有更详尽的解释,考生可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电影评论写作 第一章影评考试综述 1 影评考试的必要性 2 考试影片的类型 3 写好影评的基础 第二章中外电影史 1 外国电影史 2 中国电影史 3 中国电影导演研究 第三章电影视听语言 1 景别 2 运动镜头 3 拍摄角度 4 电影声音 5 声画组合形式 6 色彩和光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