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南北朝历史笔记

魏晋南北朝历史笔记

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征与历史地位
一、魏晋南北朝上下界
①189-589 董卓之乱—隋文帝平陈
②190-589 汉献帝建安元年—隋的统一
③220-581 曹魏建立—北周被隋代替

二、历史特征
1、时代特点:
处于秦汉与隋唐之间的低谷,生产力的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体现了在曲折动荡中艰难、缓慢发展的历史发展规律,宏观上使秦汉古老文明重焕生机,也为其后昌盛的隋唐盛世做了铺垫。

2、历史特点:
①政治上,是继秦汉帝国之后,我国出现的一个政权分裂、社会动荡以及战争频繁的历史时期。

社会动荡:
a、汉末丧乱(189董卓之乱—208赤壁之战) 大小割据政权的混战
b、八王之乱(291—306)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c、永嘉之乱与“五胡乱华”(307永嘉五年—313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长期民族仇杀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
d、侯景之乱(548—562) 南朝政治盛衰的分界战,造成了南弱北强的局面

分裂中的统一:
a、两晋统一:唯一一次全国统一
b、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c、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39—533) 民族大融合,为北魏汉化与封建化创造了条件
d、隋的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②民族关系上,是民族大融合和民族大迁徙的重要历史时期,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波澜,在民族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北方民族:
五胡、乌桓、高车等
迁徙原因:汉末中原战乱人口减少,三国统治者将周边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以补充兵源与劳动力;少数民族利用中原战乱,举族迁徙。
结果: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受到魏晋王朝的压迫、剥削,十六国建立后民族仇杀严重,导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错复杂。

南方民族:
越、蛮、俚、溪、僚
南朝之后与汉族逐渐融合
③经济上,是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孕育期。

自然经济为主体:
a、背景:中国商品经济成熟较早→引起春秋战国大变革;
秦汉的统一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b、原因:战乱破坏了地区间贸易,破坏了城镇,减少了人口;
(董卓之后)货币信誉的丧失使实物交易重新盛行,至魏文帝废除货币交易(第一个政府下令废除商品货币的法令,此后为铜钱谷帛兼行交易)

经济中心南移:
a、背景:秦汉以前江南经济无足轻重;
东汉时期经济有了初步发展和零星、局部的开发。
b、原因:三国时期江南经济进入了全面持续开发阶段;
东吴是江南第一个独立政权,采取了许

多措施发展经济;
社会生活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与先进技术。

④社会阶层结构上,具有特权利益的门阀士族已经形成,门阀制度和门阀政治成为这一时期最具特点的时代特征。

a、官僚特权阶层的发展演变:
秦汉军功官僚地主——两汉豪强地主——东汉世族地主——魏晋门阀地主

b、门阀士族地主的特点:
以往的特权阶层有的特权未得到法律保障,而门阀士族地主有政治、经济、法律体制的保障,具有法律化、法典化的特征。

c、门阀制度:以区别士庶为核心的封建等级制度。
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在魏晋时期的特殊表现形式及制度化。

⑤思想上,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时期,人们冲破了两汉以来儒学定于一学的思想束缚,思想文化领域色彩斑斓,纷繁复杂。

宗教:传统文化步伐加快,各学说既有冲突区别,又走向融合,一个以儒学为主体,佛道教为两翼的传统文化格局初步形成。

a、各种思想:
儒家伦理济世;玄学宇宙本源;佛家思辨哲学;道家养生之学。
b、成就:
儒释道三教合一;
以玄学为主体的儒学大大超过两汉经学;
以范缜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思想;
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化;
原始道教改造发展,形成了较完备的神学理论。
文学:
代表:魏——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艺术风格
两晋南北朝——田园诗、山水诗、宫体诗
都为唐以后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学:后代史学中的一些体例已基本具备
纪传、编年、方志、谱学、人物传记、宗教题材等。

艺术:三大石窟——莫高窟(前秦)、云冈石窟(北魏)、龙门石窟(北魏——五代)
书法——东晋二王
绘画——东晋顾恺之

科技:数学——(南朝)祖冲之圆周率
化学——葛洪炼丹
农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地理——(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制图六体”

三、历史地位
1、传统观点:是政治大分裂,经济大衰退,民族残杀大混乱,门阀士族垄断一切而居于支配地位,佛道等宗教极度盛行,成为毒害人民的精神鸦片。

2、《中国南北朝历史》(序论P57):
①民族上,整个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全部过程中,是一个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国民族历史的民族融合的伟大时代;
②思想上,是一个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和吸取多民族文化传统和外来思想而加以改造、融铸的伟大时代;
③文化上,是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与文化向江南地区与边远落后地区迅速传播的伟大时代;
④历史上,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大放异彩的伟大时代。

3、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结语:
就东晋的历史结果来看,历史运动的胜利者,不是哪一个胡族,也不是建立在东晋南朝的门阀士族,留下来的真正有价值的历史遗产,是江南的土地开发和文化创造,是北方的民族进步与民族融合,这些才是人民的业绩和历史的核心。










第二节 文献资料与出土资料
一、正史
1、二十四史
二志:《三国志》、《旧五代史志》
二史:《南史》、《北史》
八书:《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

2、《三国志》
作者:(西晋)陈寿
卷数:65(魏30吴20蜀15)
编排:只有魏有本纪、列传以显示其正统;无志
特点:取材谨慎,叙事简洁
注解:裴松之(裴注)
a、拾遗补阙、增广异闻、纠正错误、评论得失
b、特点:对引用的原文不加删改,史料完整;所注字数比正文还多

3、《晋书》
作者:(唐)房玄龄
卷数:130(本纪10,列传70,志20,载记30)
特点: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正史;
b、出自于多人之手,体例难以整齐划一,前后矛盾;
c、资料丰富,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三国志》无志的缺憾;
d、列传大多是类传;
e、创造了“载记”,专记十六国少数民族历史,是研究十六国历史的重要史料。

4、《宋书》
作者:(南朝梁)沈约
卷数:100(本纪10,列传60,志30)
特点:a、八志是重点(律例、天文、礼、乐、百官、符瑞、五行、州郡)往往追溯到上古夏商周,而魏晋以来记载更详细
b、在处理原文资料时,不做删改,原文照录。

5、《南齐书》
作者:(南朝梁)萧子显
卷数:59(本纪8,列传40,志11)
特点:a、史料价值较高,出现前类似的齐史已有若干,史料充实,且萧子显为萧齐宗室,对齐历史有更多了解;
b、具有特色的志;
c、具有继承和创新的合传;
d、为统治者隐晦虚美之处较多(缺点)

6、《梁书》
作者:(唐)姚思廉
卷数:56(本纪6,列传50)
特点:对海外诸国、少数民族记载较多,反映了齐、梁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频繁;

7、《陈书》
作者:(唐)姚思廉
卷数:36(本纪6,列传30)
特点:a、是研究南朝陈的基本史料,在二十四史中最少;
b、《宋书》、《南齐书》为骈体文,文字优美但格式僵化,《梁书》、《陈书》为散文,文字流畅简洁。

8、《魏书》
作者:(北齐)魏收
卷数:130(本纪14,列传96,志20)
特点:a、记载了北魏与东魏(386—550),以东魏为正统;
b、借修史之机徇个人私情,隐晦实情,曲笔

回护较多,对北齐代东魏过程隐晦,被称为“秽史”,声誉不佳,但史料价值值得肯定;
c、具有开创性的内容:在本纪之前的《序论》记载了传说中的鲜卑拓跋族的28个祖先带领族人创业的历程(记载可靠);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断代史;独创《释老志》记载佛教东传历史,两教在该时期流传与发展,是研究该时期宗教的最重要资料;独创《官氏志》记载北魏的职官制度,以及鲜卑、拓跋族的氏族制度,部族发展历史;
d、保留了一些珍贵史料,如《食货志》中的均田法令。

9、《北齐书》
作者:(唐)李百药
卷数:50(本纪8,列传42)
特点:a、史料价值较高,李德林曾为北齐官,记载较可信,叙事简洁,可补充《魏书》一些不足;
b、北宋以后渐散佚,仅存18卷原文,其余为后人取李延寿《北史》相同篇目取代,辑补之中产生了一些错误。

10、《周书》
作者:(唐)令狐德棻
卷数:50(本纪8,列传42)
特点:a、记载西魏与北周的历史;
b、保存了一些史料;
c、北宋以后渐散佚,5卷全缺。

11、《南史》、《北史》
作者:(唐)李延寿
卷数:南史80(本纪10,列传70);北史100(本纪12,列传88)
特点:a、《南史》记载南朝至隋前历史(420—589),《北史》记载了北朝与隋的历史(386—隋灭);
b、与从前各国史的不同:
消除了偏见,适应了民族融合的客观现实;
增强了历史的延续性;
删削补充史料基本得当,结构布局大致合理;
直笔书史。
c、缺陷:个别地方删削过大,对南朝职官制度有减音删字之处。

12、《隋书》、《五代史志》
作者:(唐)魏征、长孙无忌
卷数:85(本纪5,列传50,志30)
特点:《经籍志》列举了至唐初的文献目录;
《食货志》记载了货币制度;
《百官志》记载了职官制度。

二、其它资料
1、《华阳国志》
作者:(东晋)常璩
卷数:12
特点:a、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地方志;
b、系统记载了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在东晋以前的情况;
c、分卷:巴志、蜀志、汉中志、南中志(1—4)
以编年体形式记载了几个政权割据中国西南的历史(5—9)
贤士烈女传(10—12)

2、《建康实录》
作者:(唐)许嵩
卷数:20
特点:a、通贯六朝,多为编年体,齐梁为纪传体;
b、是研究六朝尤其南京地理沿革、风俗历史等的重要材料。

3、《资治通鉴》
作者:(北宋)司马光
卷数:294(记载魏晋南北朝史B.C.196—A.D.589,共115卷,62—177卷)
特点:a、记载公元前403—959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

著;
b、其指导思想是综合正史,述之于世,另有《通鉴考异》记载正史中存异之处。
作用:a、以年、月、日记事,对于查证事件的时间有重要作用;
b、超出魏晋南北朝历史之处并不多,是研究该段的历史的标志之作。

4、《通典》
作者:(唐)杜佑
卷数:200(“九典”: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
特点:a、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史,记述了自先秦至唐中叶历代典章制度的变迁;
b、史料来源于正史,又有超出的部分;
c、十分重视“礼”;
d、开辟了新的体例:政书。

5、《唐六典》
作者:(唐)李隆基御撰,李林甫注
卷数:30
特点:a、记载唐代职官制度;
b、注里保留了先秦以来职官制度的史料,其中有许多魏晋南北朝的史料。

6、《世说新语》
作者:(南朝宋)刘义庆
卷数:3
特点:a、是“杂史体”史书,或认为是笔记小说集;
b、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封建贵族、士大夫的轶闻趣事,涉及社会、政治、宗教、思想等多方面,语言精练,文学性很高。

7、《颜氏家训》
作者:(北齐)颜之推
卷数:7(20篇)
特点:a、以家训形式记载颜之推个人经历以告诫教育子弟;
b、共20篇分类,教子、治家、勉学、涉务、止足、养生等,涉及魏晋南北朝社会思想、风俗、宗教、政治等方面,许多超出了正史。

8、《水经注》
作者:(北魏)郦道元
卷数:40
特点:a、是地理学的名著,以河流流向为基础叙述自然、人文地理,山川风貌、风土资源、名胜古迹、远古故事传说、历史地理;
b、记载河流1252条,字数是原《水经》20倍,取代了《水经》,引用了430多种当时资料。

9、《洛阳伽蓝记》
作者:(北齐)杨衒之
卷数:5
特点:a、以记载寺院为内容(尤其北魏洛阳佛教寺庙)的地理名作;
b、是杂史体史书,记载内容广泛。

10、《齐民要术》
作者:(北魏)贾思勰
卷数:10
特点:a、是著名的综合性农书,记载了民众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技术知识;
b、1—5卷记载粮食、果蔬、桑蚕、油料等的栽培,饲养技术与生产工具等,第6卷记载禽、畜类饲养知识;7—10卷记载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储藏。

11、《文选》
作者:(南朝梁)萧统
卷数:30
特点:a、按不同文学体裁汇聚了许多从两汉至萧梁的古典文学作品,编辑成卷;
b、标准上“文质并重”;
c、保留了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材料。

12、《全上古三代秦汉魏晋六朝文》
作者:(清)严可均
卷数:746(隋以前、南北朝为下限)
特点:a、收录隋以

前文人的文学作品的文选性质著作;
b、按朝代划分,分各文体,多超正史。

三、有关出土资料
1、长沙走马楼吴简
出土状况:1996年长沙五一广场附近发掘10万片;
内容:(吴孙权嘉禾年间232—238)官府文书、户籍、账簿、券书、名刺等,涉及东吴初年的经济、政治、职官、户籍制度和历史地理。
整理状况:《嘉禾吏民田家莂》1999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2003

2、敦煌文书
出土状况:1900年
内容:a、有关中国中古时期(魏—唐)的重要历史文书,多有关隋唐;
b、(西凉)建初十二年(416)户籍,(西魏)大统十三年(547)户籍,涉及均田制、租调制、兵役制等。
研究状况:《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日)池田温

3、墓志碑刻
(清)王昶《金石萃编》160卷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130卷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汉魏——隋 609种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四、文献与出土资料的重要意义
史料与史学:还原史实,推究历史发展规律。











第三节 名家名著
一、史学名家
1、一代宗师陈寅恪
代表作:a、《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内容:隋唐各项制度——政治、经济。官职等
制度渊源体系——北魏北齐(隋唐)/西魏北周/粱陈
北魏北齐体系——上承汉魏晋,下启隋唐
b、《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与上合称“二稿”)
c、《金明馆从稿初编》、《金明馆从稿二编》(合称“二编”)
d、《陈寅恪集》(14册)

2、新中国成立前的名家唐长嬬
代表作:a、《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b、《魏晋南北朝史论续编》
c、《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d、《山居存稿》
e、《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专著)
主要观点:中国封建分期魏晋说;中国的社会制度发展具有“亚洲型”特点

3、周一良
代表作:a、《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b、《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
c、《魏晋南北朝史论札记》
d、《世界通史》

4、新中国成立后的名家高敏
代表作:a、《秦汉史论集》
b、《秦汉史探讨》
c、《云梦秦简初探》(我国第一部关于云梦秦简论文)(与上二都为论文集)
d、《魏晋南北朝经济史》(2卷)
e、《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
f、《魏晋南北朝兵制史》
g、《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
h、《魏晋南北朝发微》

5、田余庆
代表作:a、《东晋门阀政治》
b、《秦汉魏晋史探微》
主要观点:门阀政治是皇权

政治与世家大族政治的共同体;门阀政治只存在于东晋一朝

6、万绳楠
代表作:a、《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b、《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行政体制
第一节 三公九卿制的衰微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
①日益衰微;
②三省六部制初步形成。

二、相权的低落
1、相国
①丞相的职责:“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丞相的变化:a、(西汉哀帝)大司徒→(东汉光武)司徒;
b、(东汉末)董卓称相国→(东汉献帝)曹操称丞相;
c、魏晋南北朝时有时无,凡有必为权臣专权。

2、三公
①三公的变化:a、(东汉以来)太尉、司徒、司空
b、(建安与魏)曹操废三公,曹丕即位后恢复,但又在三公上设太傅和太保;
c、(两晋南北朝)司马炎为优待拥立自己之人而设“公”
魏晋南北朝时三公虽无权,但可作为顾问、咨询机构(多为老臣,可牵制专制皇权)
②三公的机构:三公府
③低落的原因:a、皇帝为提高皇权而有意为之;
b、相权与九卿权力低落都与当时政治体制格局和趋势有关。

三、九卿制度的衰微
1、九卿:国家最高的行政职权部门(秦汉以来名称有变但职能基本未变)
名称的变化:a、(秦)奉常——九卿之首,主管文化、教育、祭祀等;(两汉)太常;
下设太史令,记载历史、皇帝起居等;太学的祭酒、博士等。
b、(秦)郎中令——负责颁爵、授勋等;(两汉)光禄勋;
下设谏官(称大夫),作为皇帝的顾问、应对;
郎官,是后备的官员;
皇帝的卫队,羽林军,期门军;
卫尉,负责保卫皇宫。
c、太仆——负责皇帝御用马车,全国畜牧业等;
下设牧师园令、丞。
d、廷尉——负责司法、刑律等;
下设廷尉正、廷尉监、廷尉平(“廷尉三官”)协助制订解释律法。
e、典客——少数民族与对外事物
下设译者、行人等。
f、(秦)治粟内史——主管全国农业与财政收入;(西汉)大司农;
下设太仓令;平准令;均输令。
g、宗正卿——负责皇室宗亲、外戚等事务
下设公主家令。
h、少府——负责全国工商业与宫廷内侍;
下设尚书,在后宫为皇帝收发文书;
2、地位的变化:
①尚书:东汉以后走向外朝,开始掌握实权


a、(东汉)吏部——负责官吏与人才选拔,侵夺光禄勋职权;
b、(东汉)客曹——侵夺客典职权;
→越俎代庖甚至完全替代,使九卿许多部门无所事事,退化萎缩,魏晋后日益低落。
②外寺与内台:魏晋时称九卿为外寺,尚书为内台,西晋起部分官僚呼吁机构改革;
一派认为应顺应形势,废九卿,含入尚书省;另一派认为尚书不应掌握行政,应退回内朝;
这两种都未被采纳,采取了“双轨制”:
a、九卿制度自秦汉以来沿袭已久,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不宜立即废除;
b、魏晋南北朝门阀子弟不学无术,却可沿袭长辈功业担任显要清闲之职,九卿可用于安置门阀子弟。
③部分变化:a、萧梁“十二卿”增加太傅、大匠、大舟;
b、北魏孝文帝至北齐在九卿中设正卿副手,称“少卿”。

3、魏晋南北朝九卿制的时代特点:
①三省制初步形成后九卿地位日益衰落,除太常与廷尉之外皆存废无常,九卿的机构与官员始终不稳定;
②“内台”与“外寺”并存,职权混淆,但随着尚书省掌管行政权力格局的初步形成,九卿职能日益退化。

→九卿地位的衰微不仅是九卿职能转化,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行政机构自身变化的结果。






















第二节 三省制的初步形成
一、三省制形成的过程
1、权力的变化
(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南北朝)政归门下→(隋以后)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二、中央行政机关——尚书省
1、形成过程
①尚书是君主的内侍机构,名义上“文属少府”;
②从内侍机构发展为办公机构;
③从君主办公机构发展为国家行政机构。

2、第一阶段(战国——西汉)内侍机构
①战国:主管大臣奏章、地方言事文书等;
②秦:尚书地位较低,至汉武帝起逐步提高;
③西汉:a、汉武帝时天下多事,文书很多,尚书不仅收发而且审阅,提议;
b、成帝时下令设曹,有了固定的机构与人员,开始向办公机构转变。
→但此时尚书职权也很有限,只能接纳与审议奏章,不能发布政令。

第二阶段(东汉)办公机构“出纳王命,敷奏万机”
①可以由尚书直接发布政令交九卿执行,超越三公;
②尚书的形成:a、仍属少府,而少府却可听命于尚书;
b、包含六曹
→职位虽低,却可指挥九卿,向行政机构过渡。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①原因:国家本身机构的变化:曹魏以后设中书省取代了原先尚书省,成为办公机构,将尚书台彻底推向了外朝,行政权

力更大,机构更完善。
②机构:曹魏:a、尚书令、尚书仆射、左右丞;
b、部曹:吏部——官吏考课;五兵——军政;客——对外关系;
度支——国家财政;左民——户口、户籍、民政;
c、郎曹:吏部——吏部郎、考功郎、定课郎、比部郎
度支——度支郎、库部郎、仓部郎、全部郎
d、郎曹下设机构
西晋:a、部曹:少客曹、多殿中曹、田曹(6)
b、六曹与尚书令、尚书仆射合称“八座”
→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令与仆射可称为宰相。
南朝:萧梁以后正式称省;
北朝:a、前期也设尚书省,但由于其“胡汉杂糅”,作用不大;
b、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后才正式成为全国行政机构,北齐略同于北魏,北周官制复古,仿周礼,未设尚书省。
③特点:a、尚书省内部层次不稳定、不完善,仍处于不断规范之中。
b、与此同时出现了中书、门下省,决策职能渐移;中书门下成为政令决策与审核机构,尚书省被彻底推向外朝。
三、中央决策机构——中书省
1、形成:为便于皇帝后宫享乐与处理政务兼顾而设置。

2、变化:①西汉:与尚书省都掌管奏章文书(尚书为士人,中书为宦人)
②后因宦官权力甚至超过了尚书,汉成帝废中书,直至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设“秘书令”改用士人;
③曹丕继位后改称秘书为“中书”,审理奏章,草拟诏令,掌管军国机密(取代尚书省);
④西晋起中书职权日益扩大;
⑤南朝时中书监、令不掌实权,权落于中书舍人;
a、中书监、令、侍郎等仍为士族,而中书舍人多为提拔的寒门子弟(宋、齐尤甚);
b、至梁、陈,中书舍人权力仍然很大,寒门子弟多受提拔而掌机要;
⑥北朝前期胡汉杂糅,后期日渐显赫,但门下权力更重;
a、北魏前期设中书学作为贵族子弟教育机构,由中书省负责,未掌机要;
b、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中书省权力恢复,号称“西台”;
c、北齐中书省掌诏令。
→变化特点:
a、魏晋草拟、发布政令,夺尚书之权;
b、南朝中书舍人权重,中书监、令削权

四、中央审议机构——门下省
1、形成:起源于秦汉时期
2、侍中:在门下省形成过程中最具影响
①秦代职能:侍奉于宫中,传递文书,隶属于丞相;
②西汉职能:服饰天子生活;顾问应对;
③东汉职能:a、可代替皇帝批阅文书,职能进一步扩大;
b、东汉明帝正式成立侍中寺;
c、献帝时侍中寺已有了定额,职能也相对固定。
④曹魏职能:除侍中外设黄门侍郎作为副长官,共掌顾问应对与

尚书奏事;
⑤两晋职能:a、侍中寺于两晋正式改称门下省;
b、两晋起划分为两个部门:门下省;散骑省(隶属于门下)。
⑥南朝职能:a、组织机构上散骑省改称集书省,不隶属于门下,设官与职权不变;
b、东晋以后皇帝诏令应由门下审核后传达成为制度。
⑦北朝职能:顾问应对、议政、谏政;平省尚书奏事;审核诏令;门下省居于宰辅之位,北朝后期侍中称宰相,黄门侍郎称“小宰相”,权力超过了中书省。

五、三省制初步形成的意义
三省的初步形成是国家组织机构的重要进步,日渐成熟;形成了三省的分职,并立与相互制约;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更好运转和维护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统治。
最终形成形式为“中书省出命,门下省封驳,尚书省奉行”的决策、审议、执行职能清晰的官僚机构。



第三节 地方行政制度
一、概况
1、都督制(南朝)——传统的州郡县三级制之上又出现了都督区作为军事区划,俨然凌驾于州之上,成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2、侨州郡县(南朝)
3、总管制(北朝)
4、行台制(北朝)

二、州郡县三级制
1、变化:①秦:郡县两级制
②汉:州(监察区);郡县(行政区)
郡县两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在秦汉行之有效,但在汉末不能维持;
原因:a、东汉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郡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元,在制止和镇压农民起义方面力不从心:
→郡控制的地区相对较小,力量不足;
汉武帝以后,为了督促地方官镇压农民起义,制订了《沉命法》,在东汉沿袭,使各郡县为逃避责任而将发生的农民起义相互推诿或者隐瞒不报,使起义在两 郡结合部蔓延;
b、东汉灵帝时,中央派员担任州牧,掌握一州军事行政;
→对秦时郡县两级制破坏;开了魏晋时州、郡、县三级制的先河。
③三国:州、郡、县三级制
原因:战争频繁,为增强地方军事力量,有关“州”的设置推广全国,州长官改称刺史,三级行政制度最终形成。

2、州
职责:掌管该州行政、军事权力;重要州的刺史兼任都督,权力更大;
特殊权力:a、自辟僚属(隋文帝时废除,地方僚属由中央任命);
b、可以察举州里的秀才。
设置双头郡太守的原因:
a、双头郡太守一般设在边远荒郡,土地荒芜,民众较少,合两郡为一个郡;
b、沿江地区为了加强防御,合并两个郡的力量为一个郡。

3、郡
外郡长官称“守”,京郡掌管称“尹”

4、县
地方称县令、县长,侯国称相。

二、州郡县的大量增殖
州郡设置很多,管辖地区很少,极不合理;开皇三年,取消了郡,重设州县两级制。

三、都督

、总管与行台
1、形成:开始因为军事目的而设,后来掌握了军政权力。
2、都督
①形成:a、东汉时只是临时性的称号,未成制度;
b、东汉末社会矛盾激烈,地方行政体制变化;
c、三国战乱,州郡兵力不能抵抗别国进攻,于是在交战区设立了大于州的军区以适应战争,形成都督制与都督区;
②发展:西晋设8个都督区,都督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级别、职能有了明确规定。
西晋分封诸王多任都督,权力很大,西晋武帝令都督、刺史分掌军、政,但为时很短,至西晋惠帝时又恢复;
③分类:a、特大型都督区:扬州、荆州
b、一般都督区:江州、徐州、豫州、益州、广州
c、郡级都督区:会稽、沔北、沔中
d、新设都督区:江淮流域设置

3、总管
①都督制的发展:孝文帝迁都洛阳前设军镇驻军事要地;迁都后也效仿东晋南朝设都督。
②十大都督区:关右、青齐、淮南、冀定、恒州
③总管的产生:北周前期的变异

4、行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