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套练习册答案——六三制-人教版数学三上

配套练习册答案——六三制-人教版数学三上

配套练习册答案——六三制-人教版数学三上
配套练习册答案——六三制-人教版数学三上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 年级:三 姓名:妙召 肥城市边院镇过村小学 2012.02

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 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出示第2页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活动三: 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小组交流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9 一、口算(10分) 15×8=120 630-70= 560 18×40=720 75÷25=3 84÷12=723×6=138 80÷20=4 0×130= 0 121÷11= 11 98×20=1960 600×3=1800 84÷6=14 350÷50=7 72÷12= 6 13×50= 650 54+38=92 720÷90=8 25×8=200 400+350=750 810÷30= 27 二、填空(30分)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5/8 2/3 2.①12平方分米=( 1200)平方厘米 ②8千米=( 8000)米 ③500毫米=( 5)分米 ④3千克=( 3000)克 ⑤6000平方分米=( 60)平方米 5 3.在( )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大楼高30( 米) ②轮船载重30( 吨) ③小红身高140( 厘米) ④轮船每小时行30( 千米) ⑤小明每小时走10( 千米) ⑥一块菜地有300( 平方米) 4.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①60×( 4)<258 ②46×( 4)<217 ③(4)×24<100 ④( 5)×53<302 ⑤75×( 8 )<620 ⑥100×( 8)<900 5.在○里填上“>”、“<”或“=” ①300厘米○3米②800克○8千克 = < <<>

⑤小红买了20个本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占总数的( ). 三、计算(30分) 1.笔算(6分) ①3942÷73 = 54②1009÷43=23……20③312×57=17784 2.脱式计算(12分) ①190+360÷24×8 ②(140+60)×(26-8) =190+15×8 =200×18 =190+120 =3600 =310 ③78×7+828÷18 ④(359-42)×53+64 =546+46 =317×53+64 =592 =16801+64 =16865 3.列式计算(12分) ①24乘126与74的和,积是多少? 24×(126+74) =24×200 =4800 ②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差是多少? 184-210÷6 = 184-35 = 149 ③94除2538的商加上826,和是多少? 2538÷94+826 = 27+826 = 853 四、应用题(30分) 1.植树队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4人,要植1554棵树,平均每人植多少棵? 1554÷3÷14 = 518÷14 = 37(棵) 答:平均每人植37棵。

三年级数学大全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大全及答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应用题(含答 案)】 xt>1. 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 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书本第6页第6题】 2 米 = 20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2.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 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 12时能到达吗?(书本第10页第6题) 12时- 8时 =4(小时)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3.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600千克 的机器,超载了吗?(书本第12页第2题) 2吨 = 2000千克 答:没有超重。 4. 有5台机器,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 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书本第13页第3题) 2吨=200千克一台装: 600+400+800=1800(千克)另一台装: 1000+700 = 1700(千克) 答:一台装1800千克,另一台装1700千克就可以一次性运走。 5、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 一共要多少钱? (书本第17页第2题) 85+48= 133(元) 答: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 【人教版】 6、有公鸡59只,母鸡77只,小鸡85只,(1)公鸡和母鸡一共 有多少只?(书本第17页第3题) 59+77 = 136(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有136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问题: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59+77+85 = 221(只)答: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221只.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做分子,分母乘分母做分母,能约分先约分。分子和整数与分母约分,因倍关系的先约分。 (2)列乘法算式的原理:“1”是已知量,求“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比较: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 (5)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法1:画图(基本方法)。 法2:分数除以整数: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法3:a÷b=a×1/b(b≠0) (6)列除法算式的原理:“1”是未知量,已知“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1”是多少用除法。 (7)商与被除数大小的比较:

(8)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1、找“1”(“的”前面是“1”) 2、判断“1”是已知量,用乘法。“1”是未知量,用除法。 3、实量×对应的分率,实量÷对应的分率。(“的”后面是对应的分率) 第三单元:比 (9)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10)求比值的方法:前项÷后项 (11)化简比的方法: 1、依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化简整数比:找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前项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化简分数比:找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前项后项同时乘最小公倍数,再化简整数比。 化简小数比: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化简整数比。 (12)按比例分配:找总量,找出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甲:乙=a:b,甲是乙的a/b,乙是甲的b/a,甲是全部的a/a+b,乙是全部的b/a+b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年级数学聪明题含答案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棵桃树。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盆菊花。20÷1×1=20盆 6.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7、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千米。 1×2×2=4千米 8.小明、小华捉完鱼。小明说:“如果你把你捉的鱼给我1条,我的鱼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给你1条,咱们就一样多了。“请算出两个各捉了()条鱼。 小明比小华多1×2=2(条)。如果小华给小明1条鱼,那么小明比小华多2+1×2=4(条),这时小华有鱼4÷(2-1)=4(条)。原来小华有鱼4+1=5(条),原来小明有鱼5+2=7(条)。 9.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2,6,2,12,2,(),()。 24,2。 10.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2,3,4,5,8,7,(),()。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16,9。 1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4,3,8,5,12,7,()。 答案:奇数项构成数列1,3,5,7,…,每一项比前一项多2;偶数项构成数列4,8,12,…,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所以应填:16。

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人教版) 一、单选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 20分) 1.一把直尺的厚度大约是2(C) A:分米B:厘米C:毫米D:千米 2.下列图形中,(B)不是四边形。 A:长方形B:三角形C:正方形D:平行四边形 3.下面算式正确的是(D) A:56÷6=8……8B:8-8×0=0C:250×4=100D:4×205=820 4.小雯每天回学校要走957米,小刚每天回学校要走1205米, 小刚每天回学校比小雯多走(A)米。 A:248B:258C:358D:2162 5.下面图形中,(B)是平行四边形。 A:B:C:D: 6.估计478+379的计算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B:它们的和比700小一些; C:478不到500,379不到400,它们的和肯定不到900;D:以 上说法都不对。 7.一个纸箱可以装9瓶柚子蜜,50瓶柚子蜜至少需要(B)个纸箱。 A:5B:6C:4D:7 8.一只身长5厘米的蚱蜢一次可跳跃的距离是它身长的75倍, 那么蚱蜢一次可跳跃的距离是(A)。

A:375厘米B:80厘米C:70厘米D:75厘米 9.一个生日蛋糕,小华吃了蛋糕的,妈妈吃了蛋糕的,爸爸跟妈妈吃得同样多,三人一共吃了这个生日蛋糕的(C)。 A:B:C:D: 10.在16届广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3(D)09的成绩获得110米栏冠军,并连续三次获得亚运会此项目的金牌。 A:日B:时C:分D:秒 二、填空题(共20分) 11.先根据分数涂色,再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4分) <> 1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分) 4000米=(4)千米7分=(420)秒 7吨=(7000)千克50厘米=(5)分米 13.在□里填上“>”“<”或“=”。(2分) 3时=180分30毫米<6厘米 14.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2分) (1)广州地铁三号线提速后,每小时大约可行驶120(千米)。 (2)世界上最大动物是蓝鲸,一头成年蓝鲸的体重可达到80(吨)。 15.开学初,欣欣带50元来到购书中心帮同学买练习册,买1本《同步训练与过关测试》要8元,欣欣带的钱最多可以买(6)本,还 剩(2)元。(2分) 16.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6厘米,25厘米和2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65)厘米。(2分)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8页)整册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的热极 ——认识正、负数 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正、复数的意义。 课时计划:3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2.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提供了其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学习正、负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用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4.《我学会了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安排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此

【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草地上;白兔和花兔共17只;白兔和黑兔共25只;黑兔和花兔共18只;三种兔子各多少只?(两种方法会其中一种即可) 白+黑+花(17+25+18)÷2=30(只) 黑:30-17=13(只) 花:30-25=5(只) 白:30-18=12(只)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65+60)×2=250(cm) 250+45×2=340(cm) 答:它的周长是340cm. 一、我会填。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右面是()。 2、我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小时。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一棵大树高6 () 4、 2平方米=()平方分米 4平方千米=()公顷 5、比较大小。 3.12厘米○3.13厘米 6. ▲=●+●+●;▲+●=40 则●=();▲=() 二、我会判断。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小明说“我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3角是0.33元。() 三、我会选。 1、下午面对太阳;你的影子在()方。 ① 西 ② 南 ③ 东 ④ 北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①8 ②16 ③32 3、三(1)班有40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23名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有()人。 ①8 ②15 ③17 4、下面的年份中;()是闰年。 ①2007年 ②2000年 ③2009年 5、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 ①3:40 ②14:40 ③15:40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0÷9= 900÷9= 320÷8= 40×11= 50×20=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整理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分数的乘法 分数分类 分1.有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 数2.无单位(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谁的几分之几是谁 (单位一)×(分数)=(结果) 找单位一的捷径: 在一个问题中,如果有1个“的”是一个无单位分数,那“的”的前面就是单位一;如果有“占”或“比”,那“占”或“比”的后面就是单位一。 发现: 当一个分数乘1时,结果是它本身;乘真分数时,结果小于它本身;乘大于1的假分数时,结果大于它本身。 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 1.第二单元目标 分数除法⑴分数除法①运算意义 ②计算方法 ③分数混合运算

⑵解决问题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②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③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分数除法样式: ⑴分数除以整数2∕3÷5 ⑵一个数除以分数3∕4÷3/5 3.解决分数除法的方法: ⑴画图分析 ⑵算式 4.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 5.一个数越除以真分数,结果越大。 6.算分数除法时,一定要记住:路程÷时间﹦速度 7.单位“1”不知道的情况下用除法,知道时用乘法。 8.⑴分数(看) ⑵单位“1”(找) ⑶单位“1”是否知道(问) ⑷到底用乘法还是用除法(选) ⑸列式(列) 第三单元知识整理——比 比的认识 1,“:”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

2,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按比例分配 把总数乘份数分之几,得数就是相应比的数。 例:明明体重30千克。 明明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其他物质占体重的 水分:30×=30×=24(千克) 其他物质:30×=30×=6(千克)。 六年级上册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圆有无数条直径、半径。 4、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比值就叫圆周率,用字母π(读pai)表示。 5、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6、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d或C=2πr。 6、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就是:S =πr2

三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5分)(小朋友要认真想,细心填哦!) 一、快乐填空。 1.今年的2月份有()天,全年一共有()天。 2.下午3时是()时23时是晚上()时 3 . □47÷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8时=()日 7平方千米=()公顷6年=()个月 3分米7厘米=()米(填小数)9角=()元(填小数)6.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间教室的长大约是8()。 ②我国的土地面积约是960万()。 ③一张单人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④我们的学校约占地2() 7.如右图,全天共开放()小时()分钟。 8.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80 0.68 8.60 6.08 ( )>( )>( )>( ) 9.一匹马换8只猫,1只猫换4只兔,一匹马可以换()只兔。 10.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小小评判家。(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打“×”,共5分。)1.小数都比1小。()2.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3.李小刚的妈妈9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4. 小明班平均每人爱心捐款9元,小明一定捐了9元。() 5. 用7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图,它们的面积都是7平方米。() 三、我的选择不会错!(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年份中,()是闰年。 A.1900年 B.2068年 C.1998年 D.2011年 2.()÷3=103……2,括号里应该填()。 A.309 B.311 C.307 D.308 3.把2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A.18厘米 B.24平方厘米 C.18平方厘米 D.36厘米 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D、不确定 5.下面三个算式的积中,()最接近600。 A.31×19 B.25×20 C.25×303 D.22×35 6.小刚站在操场上,面向西北方,他的背面是()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数学书厚约6( )。 一辆货车载质量为 4( )。 黄河全长约5464( )。一袋面粉重25( )。 明明系上红领巾所需的时间是20( )。 2.5千米+200米=( )米 3500克-500克=( ) 千克 2分+30秒=( )秒 6吨=( )千克 2分米-15厘米=( )厘米 36毫米+64毫米=( ) 厘米 3.实验小学举行“迎新春”联欢会,从晚上7:10开始,进行 了2小时30分钟,到晚上( )结束。 4.爸爸上午8:30上班,11:50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 ) 小时( )分钟。 5..

(1)的数量是的( )倍。 (2)如果的数量是的9倍,有( )个。 (3)如果的数量是的3倍,有( )个。 6.4个17加上3个17的和是( )个17 ,也就是( )。 7.从1里面减去3个18 ,结果是( )。 8.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261看成了216,算得的 差是584,那么正确的差是( )。 9. 红红家到医院有4500米,到邮局有7000米。学校到邮局有 5500米。 (1)医院与邮局的距离是( )米,医院与学校的距离是 ( )米,合( )千米。 (2)红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米。 10.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如果把

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11.三(1)班参加短跑比赛的同学的学号是2、3、7、9、10、 12、18,参加跳远比赛的同学的学号是1、3、6、7、9、10、 11,参加短跑比赛或跳远比赛的一共有( )名同学。12.吴老师的身份证号是422129************,吴老师今年( )岁,吴老师是一位( )老师。(填“男”或“女”)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 分) 1.因为9>6,所以1 9 > 1 6 。( ) 2.52+0,52-0与52×0的计算结果相同。( ) 3.长与宽相等的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4.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 5 ,三(2)班男生也占全班人数的 3 5 , 这说明三(1)班男生人数与三(2)班男生人数同样多。 ( ) 5.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6.3千克的铁比3000克的棉花重。(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 10分) 1.725×8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 ——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谈话:同学们,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两个漂亮的风筝,这两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课件出示信息)谈话: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谈话:你能根据这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全班交流,板书学生所提有价值问题:

(1) 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 (2)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小强遇到困难了,我们都来帮帮他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感悟知识奠定基础。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谈话:求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你会列式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①21+21+21+21+2 1 ②2 1 ×5 ③5×2 1 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谈话:为什么求5个2 1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由此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所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谈话:比较2 1×5这组乘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导出课题:分数乘整数(板书) 【设计意图】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为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服务的,在教学中,从做风筝尾巴要用多少米布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们六年级一班有44人,自上学年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平时学习中主动、努力,每组中的1、2号对后几号的帮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这部分学困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有六个单元,分别是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回顾整理。 百分数(二)、比例、比例尺、所属领域是数与代数。圆柱和圆锥所属领域是空间与图形,统计所属领域是统计与概率。 (二)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重难点:百分数在日常中的应用、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比例应用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会比例应用题。 3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锥、圆柱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统计表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二)数学思考目标

1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做出推断、发展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目标 1经历观察、类比和猜想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型。 2整合学习内容,合拢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4总复习时让生系统、全面地回顾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 重视数学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总结和提升,采用新型的复习方式,注重教师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5改进评估方法 评价形式由生评、自评为主,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 1 ()÷()=()%=():40 2.9份,每份煤重(),每份是这堆煤的()。 3.()比20米多20%,3吨比()千克少40%。 4.9 ÷()= 0.75 =():24 =()% 5.0.75: 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6.()和它的倒数的和是2。 7.走一段路,甲用了15分钟,乙用了20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9.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25% ,剩()米 10.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18.8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 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12. 一个半圆的半径是6dm,它的周长是()dm,面积是()dm2。 二、判断。(10分) 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5%。 ( )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不一定比原数大。 ( ) 3. 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 3.14倍。() 4. 一个真分数乘一个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真分数。() 5. 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 某人栽了101棵树,全部成活,其成活率为101%。() 7.加工97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7%。 ( )

8. 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面积也相等。() 9. 如果a×23 =b×35 (a、b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4. 100克糖水中含糖10克,则水与糖的比是() A、10:1 B、11:1 C、9:1 5. 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cm2。 A、28.26 B、12.56 C、50.24 6. 1000元存入银行3年,到期时取出1045元,则取出的1045元叫() A、本金 B、利息 C、本金和利息 7.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6天完成,甲队的工作效率比乙队快() A、37.5% B、60% C、62.5%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径一定比直径短 B、圆具有对称性 C、圆是曲线图形 9.周长相等时,()的面积最大。 A、圆 B、长方形 C、正方形 10.把30%的百分号去掉,原来的数就()。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11. 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两段相比()。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草地上,白兔和花兔共17只,白兔和黑兔共25只,黑兔和花兔共18只,三种兔子各多少只?(两种方法会其中一种即可) 白+黑+花(17+25+18)÷2=30(只) 黑:30-17=13(只) 花:30-25=5(只) 白:30-18=12(只)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65+60)×2=250(cm) 250+45×2=340(cm) 答:它的周长是340cm. 一、我会填。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右面是()。 2、我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小时。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一棵大树高6 () 4、 2平方米=()平方分米 4平方千米=()公顷 5、比较大小。 3.12厘米○3.13厘米 6. ▲=●+●+●,▲+●=40 则●=(),▲=() 二、我会判断。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小明说“我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3角是0.33元。() 三、我会选。 1、下午面对太阳,你的影子在()方。 ① 西 ② 南 ③ 东 ④ 北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①8 ②16 ③32 3、三(1)班有40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23名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有()人。 ①8 ②15 ③17 4、下面的年份中, ()是闰年。 ①2007年 ②2000年 ③2009年 5、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 ①3:40 ②14:40 ③15:40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0÷9= 900÷9= 320÷8= 40×11= 50×20=

三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参考答案 三年级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两;800。)2,(4;闰或2008、奥运;三;90。) 3,(800;4000;5;7000。)4,(790;785)5,(7∕10;0.7) 6,(1/6;3;1/2;9;) 7,(24;36平方米) 8,(千克;吨;厘米;平方米)9,(A;相等) 二:计算 1:略 2:(5817;89;127;6.9;6.4;6000) 三:填一填,画一画 1:(左;6) 2:略 3:略 四;连一连略 五:第一次1/2;第二次1/4;图略 六:解决问题 1、150人 2、25小时 3、75平方厘米 4、沙和尚10个;猪八戒10个 5、⑴36枝;30个 ⑵不够 6、3辆大卡和2辆小卡 四年级参考答案 一、填空 1、43 2、略 3、24 4、5a-b 5、(11;13;15;17;19)(10;12;14;16;18;20)(11;13;17;19)(10;12;15;14;16;18;20)(15) 6、缩小8倍 7、毫升;升 8、450 ;540 9、6 10、3200;50 ;500 ;25000 二、判断题

××√× 三、选择题 DCCCA 四、计算 1 、略 2、15 ;635 ;230 ;11 3、9800 ;800 ;8364 ;38000 五、画图略 六、解决问题 1、⑴5 ;16;32 ⑵28 ;27 。 ⑶上升 ⑷略 3、895米(6分) 4、9种(6分) 5、44平方米(7分画图2分,解答5分) 附加题 2421538 注意:请各校将四年级参考答案必须发给阅卷老师。因第六大题每小题的分值有变动。 五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1/8 ; 5 ;11。 2、3 ;28.26 3、6 ;36 4、(5,6) 5、1/4 3/4 6、15/16 ;16/31 7、7/20 8、1976年8月6日 9、10 ;16 10、24/132 二、判断题 √×√×× 三、选择题 DBDAC 四、计算 1、略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份) 一、我来填一填。(20分,每空1分) 1.7 4+7 4+ 7 4=( )×( )=( ) 2.18个9 4是( );27的3 2是( )。 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它的20 1 ,5天修这条公路的( ),16天可修这条路的( )。 4.一种电视机的价格降低了3 1,现在的售价是原来的( )。 5.在里填上“>”“<”或“=”。 6 5 ×465 9×3232×9 83×2183 32×2121×31 6.边长是2 1 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7.六(1)班有10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2 ,女生有( )人,男生有( ) 人。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9 1,4天看了全书的( )。 9.一袋大米30 kg,已经吃了它的5 2,吃了( )kg,还剩( )kg 。 10.6×( )=5 4×( )=1。 二、我来判一判。(10分,每空2分) 1.把8 t 煤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 8t 。 ( ) 2.6 1×5和5×6 1表示的意义相同,结果也相同。 ( )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5 2米后,还剩下5 3米。 ( ) 4.60的5 2 相当于80的 103 。 ( ) 5.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三、我来选一选。(10分,每空2分)

1.用5千克棉花的6 1和1千克铁的6 5相比较,结果是( )。 A.5千克棉花的61重 B.1千克铁的6 5 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2.一根绳子剪去它的101,又接上10 1 米,现在这根绳子变长了,则原来这根绳子( )。 A.小于1米 B.大于1米 C.等于1米 D.无法确定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 10 1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101 B.109 C.1011 D.11 1 4.比35的7 2 多10的数是( )。 A.19 B.14 C.20 D.15 5.有两根绳子,第一根用去2 1 米,第二根用去它的2 1,剩下的部分一样长。那么,对于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你的看法是( )。 A.第一根绳子长 B.第二根绳子长 C.无法比较长短 D.相等 四、我来算一算。(35分) 1.直接写得数。(8分,每空1分) 16× 323= 25×7516= 711×229= 913×87= 2411×223= 2.1×73= 1.5×215= 8 1 ×16= 2. 计算下面各题。(18分,每题3分) 18×169×4 6×53×97 158×41×10 9 45×81×16 127×94×83 72×125×3 2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一、请你填一填。(22%) 1. 2011年,共有( 365 )天,这个月是6月,有( 30 )天。 2. 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右面是(南)方,你的后面是(西)方。 3. □5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6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5 )。 4. 一列火车上午7:30从温州出发,当天下午3:30到达杭州,途中用去( 8 )小时。 5. 一台彩电售价1998元,买3台大约要花( 6000 )元。 6. 3平方米=( 300 )平方分米 5公顷=( 500000 )平方米 7. 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 8.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校操场面积为900(平方米 ) 小青的身高132(厘米) 一块橡皮一个面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黑板的周长为9(米) 9. ▲=●+●+●,▲+●=40,则●=( 10 ),▲=(30 )。 二、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10%)

1.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对) 2. 小林的妈妈9月31日从北京回来了。…………………………(对) 3.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对) 4. 小明家客厅面积是30平方分米。………………………………(错) 5. 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1)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错) 三、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8%) 1. 125×80的积的末尾有( D )个0。 A、1 B、2 C、3 D、4 2. 648÷8的商的个位上是( B )。 A、8 B、1 C、9 D、0 3. 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 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 D、甲的面积小,周长也小。 4. 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都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C )

三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31分) 1、10个一千是(),一万有()个百,有()个一。 2、5972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 表示()个(),个位上是()个一。 3、一个数是由3个千,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读作()。 4、在○里填上“﹥”、“﹤”或“﹦”。 1887○1878 72-42○70-49 5千克○5000克7980○8795 46+29○46+23 1700千克○2千克 5、填表。 普通记时法上午9时半晚上8时 24时记时法14:00 6、小刚3分钟跳绳96下,小云2分钟跳绳68下,他们两人()跳得 快一些。 7、找规律填数。 (1)3800、3850、3900、3950、()、() (2)9000、9200、9400、9600、()、() 8、海底世界上午9时开馆,下午4时半闭馆,每天开放()小时()分。 9、一节课40分钟,如果9时下课,这节课是()时()分上课。 10、与3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计5分) 1、用 2、9、 3、0组成的一个最小的四位数是2390。………………()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万位。…………………………………………() 3、一昼夜,时针走24圈。………………………………………………()

4、火车上午10时开出,第二天早上6时到达,经过了20小时。……() 5、1千克棉花比1000克铁轻。…………………………………………()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每题2分,共计10分) 1、做除法计算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 ①比除数大②比除数小③和除数相等④以上说法都不对 2、85÷4的商大约是()。 ①十几②二十几③三十几④四十几 3、用5、6和两个0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 ①2 ②6 ③12 ④18 4、小华和小青家同在学校的西面,小华家离学校400米,小青家离学校900米, 她们两家相距()米。 ①1300 ②500 ③400 ④900 5、把60人分成几组,下面第()种分法得到的组数最少。 ①每3人一组②每4人一组③每5人一组④每6人一组 四、计算。 1、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14分) 48÷2=4000+2000= 2000-800= 1300-600= 66÷3= 2300-2000= 92-35= 66+19= 14×2= 3900-900= 4000克+3000克=()千克70×2= 10000-4000= 1千克-400克=()克 2、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7分)(第2题3分,其余每题2分) 62÷3=★83÷4= 7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