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4.1 在2个装有50ml三倍浓缩乳糖胆盐培养液的大试管或烧杯内各加入水样100mL。

4.2 在10支装有5mL三倍浓缩乳糖胆盐培养液的试管里各加入水样10mL。

4.3 轻摇试管,使液体充分混匀,置36±1℃培养箱中,培养24h。

4.4 观察每管是否产气,如不产气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若有气体产生则为推测性试验阳性,需做进一步的证实试验。

5 证实试验

5.1 平板分离

自推测性检验阳性管中取一接种环培养液,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培养箱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为黑紫色或红紫色,具有金属光泽。

5.2 复发酵试验

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或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于36±1℃培养箱中,培养24h。5.3 凡乳糖发酵管最终产酸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为大肠菌群阳性。记下证实实验的阳性管数,查最大可能数(MPN)检索表得出10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的MPN值。

总大肠菌群(MPN)检索表

二、大肠菌群膜法测定

1 定义

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为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将带菌滤膜贴在含乳糖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经37℃培养24小时后,呈现深暗红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2 仪器

2.1 滤器

2.2 滤膜,孔径0.45μm。直径根据滤器规格,目前常用的有35mm和27mm两种。

2.3 抽滤设备

2.4 无齿镊子

2.5 其它仪器见《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中第3章。

3 培养基

3.1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3.1.1 成分:蛋白胨10g

酵母浸膏5g

牛肉膏5g

乳糖10g

琼脂10~20g

磷酸氢二钾3.5g

无水亚硫酸钠5g

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20mL

蒸馏水1000mL

3.1.2 储备培养基的制备

将磷酸氢二钾、酵母浸膏、牛肉膏及蛋白胨加到含有9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后调pH值到7.2~7.4,加入琼脂加热溶解,用蒸馏水补足至1000mL,趁热用脱脂棉或绒布过滤,再加入乳糖,混匀后定量分装于烧瓶内,115℃高压灭菌20min,置冷暗处备用。

3.1.3 平皿培养基的制备

将上述培养基加热融化,根据培养基的用量,碱性品红乙醇溶液与培养基按1∶50的比例,用灭菌吸管吸取一定量的碱性品红溶液置于灭菌空试管中。再按1∶200的比例称取所需的无水亚硫酸钠置于另一个灭菌空试管内,加灭菌水少许使其溶解,在沸水浴中煮沸灭菌10min。

用灭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亚硫酸钠溶液,滴加于碱性品红乙醇溶液至深红色退成淡粉红色为止。将此亚硫酸钠与碱性品红的混合液全部加入已融化的储备培养基中,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立即将此种培养基适量倾入灭菌的空平皿内,待其冷却凝固后置冰箱内备用。此培养基于冰箱中保存不宜超过两周,如培养基已由淡红色变成深红色,则不能再用。

3.2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见《游泳池中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测定法》

4 操作步骤

4.1 滤膜灭菌:将滤膜放入含蒸馏水的烧杯中,煮沸灭菌三次,每次15min。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洗涤2~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4.2 滤器灭菌:用121℃高压灭菌20min或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火焰灭菌。

4.3 水样过滤:用无菌镊子夹灭菌滤膜边缘部分,将滤膜粗糙面向上,贴放在滤床上。固定好滤器,打开滤器阀门,在-0.5大气压下抽滤。

4.4 培养:水样滤完后,再抽气约5s,关上滤器阀门,取下滤器。用灭菌镊子夹滤膜边缘部分,移放在乳糖琼脂分离培养基上,滤膜截留细菌面向上,滤膜应与培养基完全贴紧,两者之间不得留有气泡。然后将平皿倒置,放入36±1℃恒温箱内培养18~24h。

4.5 挑取滤膜上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4.6 将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接种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于36±1℃培养48h。产酸产气者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

5 检验结果报告

计算滤膜上生长的证实为大肠菌群的菌落数,再乘以10即为每1000mL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

粪大肠菌群测定复习试题

粪大肠菌群测定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中,对环境质量卫生指标粪大肠菌群项目作出明确规定:Ⅰ类水质标准值为;Ⅱ类水质标准值为;Ⅲ类水质标准值为;Ⅳ类水质标准值为,Ⅴ类水质标准值为。 答:≤200个/L;≤1000个/L;≤2000个/L;≤5000个/L;≤10000个/L。 2.粪大肠菌群是一部分,用粪大肠菌群作为卫生学指标比用 更有。目前,粪大肠菌群被认为是受粪便污染的最实用的。 答: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代表性;指示菌。 3.检测粪大肠菌群时作发酵试验用的培养基,是由、、 、等配制而成的,调节pH为,应在 灭菌。 答:蛋白胨;牛肉浸膏;乳糖;氯化钠;7.2-7.4;115℃;20min。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状况,将灌溉水质按灌溉作物分为三类:水作、旱作和蔬菜。其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标准值定为 。 答:≤10000个/L。 5.为了区别存在于中的大肠菌群和存在于的大肠菌群,可将培养_ __ _____,在此种条件下仍能_____ 并使____________ _,则称为粪大肠菌群。 答:自然环境;温血动物肠道内;温度提高到44℃;生长;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6.进行复发酵试验时,用3mm 或灭菌棒将转接到 培养液中。在培养。培养后观察发酵管 表明确信。

答:接种环;培养物;EC;44±0.5℃水浴下,24±2h;产气;试验阳性。 7.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把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的粪大肠菌群分为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值;二级标准值;三级标准值。而传染病、结核病医院污水的粪大肠菌群三级标准值分别为:、、。 答:500个/L;1000个/L;5000个/L;100个/L;500个/L;1000个/L。8.EC培养液的配比是:胰胨,乳糖,氯化钠,磷酸二氢钾,胆盐三号,磷酸氢二钾,溶解于蒸馏水中。在 15min,灭菌后应为。 答:20g;5g;5g;1.5g;1.5g;4g;1000mL;121℃灭菌;pH;6.9。 二、问答题 1.粪大肠菌群的涵义是什么? 答: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44.5℃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2.控制粪大肠菌群指标值的意义是什么? 答:为了人体健康卫生的要求。 3.粪大肠菌群测定有几种方法?通常用哪种方法? 答:有三种: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延迟培养法。用多管发酵法。 4.简诉测定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的操作步骤? 答:测定分二个步骤进行:量取若干经稀释的水样,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初发酵试验:在37±0.5℃下培养24±2h,产酸和产气的发酵管表明试验阳性,再将表明试验阳性的发酵管中的培养物转接到EC培养液中,进行复发酵试验,在44±0.5℃水浴下培养24±2h,发酵管产气表明确信试验阳性。 5.在何种情况下用多少三倍浓度的培养基接种? 答:接种体积为10ml时,试管内应装入有3倍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ml。 6.什么叫兼性厌氧细菌? 答:氧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均能繁殖的细菌。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述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食科114 姓名:张花 学号: 114031431 组长:张军玲 成员:张花 赵晶郁 朱娟娟 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 摘要 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 关键词大肠杆菌 Petrifilm测试法

1设备和材料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5±0.2℃。 1.4天平:感量0.1g。 1.5均质器 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1.11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 )肉汤。 2.2EC肉汤。 2.3蛋白胨水。 2.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5磷酸盐缓冲液。 2.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 压灭菌15min。 2.71mol/L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

GBT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2 定义 粪大肠菌群 fecal coliforms 系指一群在℃±℃条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粪大肠菌群数为每克(毫升)肥料样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MPN)。 3 设备和材料(内容略) 4 培养基和试剂 培养基:遵照附录A的规定。 革兰氏染色液:遵照附录B的规定(略)。 5 检验步骤 样品稀释 在无菌操作下称取样品g或吸取样品10mL,加入到带玻璃珠的90 mL无菌水中,置于摇床上200 r/min 充分振荡30min,即成10-1稀释液。 用无菌移液管吸取 mL上述稀释液加入到45 mL无菌水中,混匀成10-2稀释液。这样依次稀释,分别得到10-3,10-4等浓度稀释液(每个稀释度须更换无菌移液管)。 乳糖发酵试验 选取三个连续适宜稀释液,分别吸取不同稀释液mL加入到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每一稀释度接种3支发酵管,置℃±℃恒温水浴或隔水式培养箱内,培养24h±2h。如果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酸不产气,则为粪大肠菌群阴性;如果有产酸产气或只产酸的发酵管,则按进行。 分离培养 从产酸产气或只产酸的发酵管中分别挑取发酵液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划线,置36℃±1℃条件下培养18h~24h。 证实试验 从分离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染色反应阳性者为粪大肠菌群阴性;如果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则挑取同样菌落接种在乳糖发酵管中,置℃±℃条件下培养24h ±2h。观察产气情况,不产气为粪大肠菌群阴性;产气为粪大肠菌群阳性。 结果 证实实验为粪大肠菌群阳性的,根据粪大肠菌群阳性发酵管数,查MPN检索表,得出每克(毫升)肥料样品中的粪大肠菌群数。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 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蛋白胨g 猪胆盐g 乳糖g %溴甲酚紫水溶液m L 蒸馏水1000m L

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大肠菌群及检验 一、大肠菌群介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

作中。 二、大肠菌群检验方法:由于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因此大肠菌群的检测一般都是按照它的定义进行。目前国内采用的进出口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两个标准方法在检测程序上略有不同。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具体操作参见GB4789.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等效采用美国FDA的标准方法,用于对出口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本方法采用两步法:推测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LST肉汤。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证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1 卫生学意义 粪大肠菌群测定的卫生学意义:一、与大肠菌群相比,粪大肠菌群在人和动物粪便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在自然界容易死亡。因此,粪大肠菌群的存在表明食品近期内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粪便的污染;二、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三、常用做贝类和贝类养殖用水的卫生指标。 2 检验方法 2.1 术语与定义 一群在44.5℃培养24h-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卫生学概念,又称为耐热大肠菌群,主要是大肠杆菌,但也包括克雷伯氏菌属等。 2.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恒温培养箱:36℃±1℃。 (2)冰箱:2℃~5℃。 (3)恒温水浴箱:46℃±1℃。 (4)天平:感量0.1g。 (5)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6)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7)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8)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 2.3 培养基和试剂 (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肉汤:1)成分:胰蛋白胨或胰酪胨:20.0g;氯化钠:5.0g;乳糖:5.0g;磷酸氢 二钾(K 2HPO 4 ):2.75g;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2.75g;月桂基硫酸钠:0.1g; 蒸馏水:1000mL;pH:6.8±0.2 2)制法:将上述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 pH。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 mL。121 ℃高压灭菌15 min。 (2)EC肉汤(E.coli,BGLB): 1)成分:胰蛋白胨或胰酪胨:20.0 g;3号胆盐或混合胆盐:1.5 g;乳糖: 5.0g;磷酸氢二钾(K 2HPO 4 ):4.0g;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1.5g;氯化钠:5.0g;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法 ——(多管发酵法)一、实验原理 大肠菌群是评价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也是反映水体被生活污水污染的一项重要监测项目。大肠菌群是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为主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生长时,能在48小时内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一升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不超过三个。 多管发酵法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个部分。发酵管内装有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并倒置一德汉氏小套管。乳糖能起选择作用,因为很多细菌不能发酵乳糖,而大肠菌群能发酵乳糖而产酸产气。本实验为精简实验,所以省略了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后两部分,直接通过第一部分初发酵试验的颜色变化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大肠菌群。 初发酵试验 水样接种于发酵管内,37℃下培养,24小时内小套管中有气体形成,并且培养基混浊,颜色改变,说明水中存在大肠菌群,为阳性结果。48小时后仍不产气的为阴性结果。 二、实验器材 1.水样 中心湖的湖水 2.试剂 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发酵管 3.仪器及其它用品 移液枪,16支试管(16支德汉氏小套管) 三、实验步骤 初发酵试验 取16支发酵管,其中10支用移液管加入10ml一倍的乳酸蛋白胨培养液,5支加入5ml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1支加入9ml自然水。然后往16支试管各倒置一支汉氏小套管。完成后包装好,于121℃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min左右。将取回来的中心湖水样稀释20倍。待试管冷却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向装有三倍的乳酸蛋白胨培养液的5支试管加入10ml水样,向装有一倍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5支试管中加入1ml水样,向装有一倍的乳 酸蛋白胨培养液的另5支试管中加入1ml 10-1水样。将各试管充分混均,置于37℃恒温箱中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前期准备 一次性帽子、口罩、脚套 1, 移液管10ml 量筒100ml } 玻璃珠 三角瓶 培养皿 2, 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用于乳糖发酵) 乳糖发酵培养基(用于复发酵) 伊红美蓝培养基(用于分离培养) } 121℃,15min 无菌水 } 121℃,15min 二:实验过程 无菌条件下进行: 10.0g 固体样品/10ml 液体样品 ↓ 三角瓶(带玻璃珠,90ml 无菌水)1:10=10-1 ↓ 200r/min 振荡30min ↓ 吸取10-1—5ml ,加入45ml 无菌水(提前准备)1:100=10-2 ↓ 吸取吸取10-2—5ml ,加入45ml 无菌水(提前准备)1:1000=10-3 ↓ ……依次稀释得到10-4,10-5等浓度稀释液(每个稀释度必须更换无菌移液管) ↓ 选取三个连续适宜稀释液,分别吸取1.0ml 加入到乳糖胆盐发酵管内(装有乳糖胆盐发酵培 养基)(每一稀释度接种3支发酵管) ↓ 培养箱45℃,24h ↓ 结果:产酸,颜色变;产气,导管有气泡 不产酸,不产气,为粪大肠菌群阴性 ↓ 分离培养:从产酸产气或只产酸的发酵管中挑取发酵液在伊红美蓝培养基平板上划线 ↓ 培养箱36℃,18-24h ↓ 证实实验:从平板上挑取可以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 结果:染色反应阳性者为粪大肠菌群阴性 ↓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同样菌落接种在乳糖发酵管中(装有乳糖发酵培养基) ↓ 培养箱44.5℃,24h ↓ 结果,不产气为粪大肠菌群阴性,产气为粪大肠菌群阳性 ↓ 证实为粪大肠菌群阳性的,根据粪大肠菌群阳性发酵管数,查MPN 检索表,得出每克(毫 升)肥料样品中的粪大肠菌群数 }160℃,4h }115℃,15min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4.1 在2个装有50ml三倍浓缩乳糖胆盐培养液的大试管或烧杯内各加入水样100mL。 4.2 在10支装有5mL三倍浓缩乳糖胆盐培养液的试管里各加入水样10mL。 4.3 轻摇试管,使液体充分混匀,置36±1℃培养箱中,培养24h。 4.4 观察每管是否产气,如不产气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若有气体产生则为推测性试验阳性,需做进一步的证实试验。 5 证实试验 5.1 平板分离 自推测性检验阳性管中取一接种环培养液,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培养箱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为黑紫色或红紫色,具有金属光泽。 5.2 复发酵试验 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或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于36±1℃培养箱中,培养24h。5.3 凡乳糖发酵管最终产酸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为大肠菌群阳性。记下证实实验的阳性管数,查最大可能数(MPN)检索表得出10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的MPN值。 总大肠菌群(MPN)检索表 二、大肠菌群膜法测定 1 定义 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为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将带菌滤膜贴在含乳糖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经37℃培养24小时后,呈现深暗红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2 仪器 2.1 滤器 2.2 滤膜,孔径0.45μm。直径根据滤器规格,目前常用的有35mm和27mm两种。 2.3 抽滤设备 2.4 无齿镊子 2.5 其它仪器见《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中第3章。 3 培养基 3.1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3.1.1 成分:蛋白胨10g 酵母浸膏5g 牛肉膏5g 乳糖10g 琼脂10~20g 磷酸氢二钾3.5g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练习题(精)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练习题 1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练习题 备注:每题后面的简单、一般、困难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 一、选择题 1.EC 培养液的配比是:胰胨20g ,乳糖5g ,氯化钠5g ,磷酸二氢钾1.5g ,胆盐三号1.5g ,磷酸氢二钾4g ,溶解于1000mL 蒸馏水中。在( C )℃灭菌15min ,灭菌后pH 为6.9。(一般) A 、37 B 、115 C 、121 D 、165 2.检测粪大肠菌群时作发酵试验用的培养基,是由蛋白胨、牛肉浸膏、乳糖、氯化钠等配制而成的,调节pH 为( B ),应在115℃灭菌20min 。(一般) A 、5.2-5.4 B 、7.2-7.4 C 、9.2-9.4 D 、12.2-12.4 二、判断题 1.粪大肠菌群是总大肠菌群一部分,用粪大肠菌群作为卫生学指标比用总大肠菌群更有代表性。目前,粪大肠菌群被认为是受粪便污染的最实用的指示菌。(√)(一般) 2.为了区别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和存在于温血动物肠道内的大肠菌群,可将培养温度提高到44℃,在此种条件下仍能生长并使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则称为粪大肠菌群。(√)(一般) 3.进行复发酵试验时,用3mm 接种环或灭菌棒将培养物转接到EC 培养液中。在44±0.5℃水浴下培养24±2h 。培养后观察发酵管产气表明确信试验阴性。(×)(困难) 三、问答题 1.简述粪大肠菌群指标的含义及常用测定方法。(一般) 答案:(1)粪大肠菌群是总大肠菌群中的一部分,主要来自粪便,在44.5℃温度下能生长并发酵乳酸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2)粪大肠菌群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为多管发酵法,它是根据统计学理论,估计水体中的大肠杆菌密度和卫生质量的一种方法。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进入无菌室步骤 1.进入无菌室前应打开紫光灯进行灭菌,时间为0。5—1小时。 2.关灯后0?5小时后放可进入。 3.进入更衣间更换衣服,佩带口罩、帽子、鞋套 实验步骤 1,进入无菌室后,先把酒精灯点燃,然后在用酒精棉进行手部消毒。(酒精棉是用75%的酒精加入脱脂棉中制成) 2,准备双料管3根,单料管6根,培养皿7个。 3,直接从原液中吸取10ml放入双料管,(3根每根各10ml) 4,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单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5,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培养皿中(2个培养皿各1ml) 6,再吸取原液1ml放入盐水管中制成-1梯度的样液 7,更换一根吸管,从-1梯度的样液吸取1ml样液放入单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8,再吸取-1梯度样液1ml放入培养皿中(2个培养皿各1ml) 9,再把每个培养皿中到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允(注另作3个培养皿:空气空白,把培养皿打开十分钟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琼脂空白,把培养皿中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盐水空白,吸1ml生理盐水放入培养皿中,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 10,把全部作好的放入培养箱中,温度36C+-1×C,大肠24H+-2H,菌落48H+-2H,(待培养皿中的琼脂凝固后反转过来放入培养箱中) 11,梯度:-1梯度为1ml原液加入9ml生理盐水配成 -2梯度为1ml-1梯度样液加入9ml生理盐水配成 -3梯度-4梯度配制方法和-1、-2梯度的配制方法一样 12,如果大肠初发酵产生气泡,用接种笔沾一个产气的液在伊红美兰平板上画之字形然后放入培养箱中36C,24H+-2H 。(接种笔在每次使用前必须在酒精灯上消毒。所画之形不能划破伊红美兰琼脂表面) 13,取出后在用接种笔在伊红美兰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入乳糖复发酵管中,然后再培养36C+-1C,24H++-2H。 14,再在伊红美兰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到载玻片上作镜检。(方法见标准) 15,只有镜检成紫红色和乳糖复发酵管产气同时成立的情况下,才能断定这根管是不合格。16,清洗消毒这根试管前必须进行消毒霉菌,121C,0。5小时同时不能放气。

水质 总大肠菌群测定作业指导书

水质 总大肠菌群测定作业指导书 1 含义及执行标准 1.1 含义 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1.2 方法原理 多管发酵技术是以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 ,简称MPN )来表示试验结果的。它是根据统计学理论,通过水样不同稀释浓度多组重复生物培养阳性结果估计水体中被测生物密度的一种方法,具体是通过查MPN 表获得结果的。 1.3 水环境质量标准 表1-1 总大肠菌群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GB/T 14848-93) 表1-2 总大肠菌群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表1-3 总大肠菌群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89) 1.4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1-4 总大肠菌群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52-83) 2 分析方法 2.1 方法名称、方法来源及适用范围

方法名称:多管发酵法 方法来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第五篇第二 章五(一) 方法适用范围:此法适用于各种水样(包括底泥)的总大肠菌群测定。 2.2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 电热干燥箱 恒温培养箱 显微镜 冰箱 采样瓶、三角烧瓶、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等器皿121℃(20min)高压 蒸汽灭菌后于电热干燥箱中烘干。 2.3 标准菌株制备 将标准菌株的母种或稳定工作种接种到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培养对照控制。必须包 括大肠埃希氏菌和山夫登堡沙门氏菌两种对照。接种完后需记录:母种的来源,母种和工作 种的保存方法、保存温度、传代间隔时间、生长培养基及孵育条件,确认试验(存活度、纯 度、关键诊断指标等),母种到工作种的传代代数。 2.4 培养基 2.4.1 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市售乳糖蛋白胨培养基,按铭牌配制,用定量加液器分装每个试管10ml,加塞,在115℃灭菌20min,贮存于暗处备用。 2.4.2 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市售乳糖蛋白胨培养基,按铭牌比例,三倍配制(蒸馏水除外),用定量加液器分装每个试管5ml或每个大试管50mL,加塞,在115℃灭菌20min,贮存于暗处备用。 2.4.3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市售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按铭牌配制,分装于三角烧杯内,加塞,在115℃灭菌20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2.4.4 伊红美蓝培养基:市售伊红美蓝培养基,按铭牌配制,分装于三角烧杯内,加塞,在115℃灭菌20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2.3.5培养基存放于带紫外灯的灭菌物品专用贮藏柜中,当培养基颜色变化,或体积明 显变化时废弃不用。 2.5分析步骤 2.5.1 生活饮用水 ①初发酵实验:在二个装有已灭菌的50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大试管中(内有倒 管),以无菌操作各加入已充分混匀的水样100ml;在10支装有已灭菌的5ml三倍浓缩乳糖 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中(内有倒管),以无菌操作加入充分混匀的水样10ml,混匀后置于 37℃恒温箱培养24h。 ②平板分离:经初发酵试验培养24h后,发酵试管颜色变黄为产酸,小玻璃倒管内有气泡为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步骤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1、半个月前配好初、复发酵所需培养液 2、采样时用500ml 广口玻璃瓶分开采样,牛皮纸封口 3、操作 (1) 培养液 初发酵 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蛋白胨 10 g 牛肉浸膏 3 g 乳糖 5 g 氯化钠 5 g 蒸馏水 1000ml 调节PH 为7.2—7.4(NaOH ) 6%溴甲基紫乙醇溶液 1 ml 充分混匀后 10ml (三倍是5ml )分装于试管中,盖紧塞于蒸气锅中灭菌20min (0.1—0.5kpa ),冷却后于药品储存箱保存。 单月13个地表水(每个水样需10个单倍,5个三倍),2个创业(每个水样需15个单倍)。共190个(1900ml )单倍,65个三倍(325ml )。 双月10个地表水,2个创业。共130个(1600ml )单倍,50个三倍(250ml )。 创业的水一个月采两次水样 复发酵 EC 培养液 胰胨 20 g 乳糖 5 g 胆盐三号 1.5 g 磷酸氢二钾 4 g 磷酸二氢钾 1.5 g 氯化钠 5 g 蒸馏水 1000ml 充分混匀后 10ml 分装于试管中,盖紧塞于蒸气锅中灭菌20min (0.1—0.5kpa ),冷却后于药品储存箱保存。 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蛋白胨 30 g 牛肉浸膏 9 g 乳糖 15 g 氯化钠 15 g 蒸馏水 1000ml 溴甲基紫乙醇溶液 3 ml

(2)做样 初发酵: 地表水15根管为一个水样。5根为一组。第一排为5ml三倍培养液,加10ml水样;第二排为10ml单倍培养液,加1ml水样;第三排为10ml单倍培养液,取1ml水样稀释至10ml后再从中取1ml至装有培养液的试管。 (10、1、0.1的取样量) 创业,每个水样15根单倍。同上逐级稀释,取样量为0.1、0.01、 0.001ml。 将初发酵管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7℃±0.5℃,时间为24h±2h。 观察:产酸产气为阳性,即变色且有气泡产生,可轻击试管查气泡。 复发酵: 呈阳性的试管进行接种后,做复发酵。将阳性的试管中溶液接种(接种环)到EC培养液中,放在45℃±0.5℃的水浴锅中培养24h±2h。水浴锅液面应高于管中液面。 观察:产气(有气泡)则证实为阳性。记录阳性试管数,查表可得MPN值。 结果表示单位为:个/L

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水样的采集 供细菌学检验的水样,必须按一般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采集,并保证再运送、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水样从采集到检验不应超过4h,在0~4℃下保存不应超过24h ,如不能在4h 内分析,应在检验报告上注明保存时间和条件。 1、自来水取样:应在水龙头打开放水5min,再用无菌容器接取水样,待分析。如水样内含有余氯,则采样瓶灭菌后按每500mL水样加3%Na2S2O3.5H2O溶液1mL。 2、江、河、湖、池自然水体取样:可用采样器,采样瓶应先灭菌。采样后,瓶内应留有空隙。如果与其他化验项目联合取样,细菌学分析水样应采在其他样品之前。 (二)初发酵试验 1.水样稀释:制备水样10-1、10-2的稀释液,方法为用无菌移液管吸取水样10mL放于盛有90mL无菌水和若干玻璃珠的锥形瓶中,充分振荡使混合均匀,并使其中的细菌尽量呈单个存在,即为10-1稀释液;再从10-1制备10-2稀释液。以此类推,稀释到所需倍数。 2.接种和培养:以无菌操作于5支三倍浓缩培养基(接种前一定应先检查杜汉氏小管内有无气泡)中各加入水样10mL,5支普通培养基试管中加入水样1mL,5支普通培养基试管中加入10-1稀释液1mL,小心混匀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h 。此即5管法。 3.结果观察:37℃中培养24h后取出观察,观察有无气体(杜汉氏小管内有无气体)和酸产生(培养基有无变色)。在48h之间,培养管内倒置的杜汉氏小管内有任何量的气体积累,或培养基颜色从紫色变为黄色,便可初步断定为阳性反应。 若所测定的15支管中均为阳性反应,说明浓水样污染严重,可将样品进一步稀释后,再按上述方法接种、培养和观察。

ISO4832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测定

BS ISO 4832:2006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大肠菌群计数水 平法--菌落计数技术 序 ISO是国际标准的全球性组织。准备国际标准这项工作通常由ISO技术联盟来完成。每一个团体成员负责各自的学科。与ISO有合作的国际性机构、政府与非政府机构,也有参与这项工作。ISO与国际电子组织(IEC)在电子标准化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国际性标准的起草原则在《ISO/IEC 细则》第三部分中有给出。 起草的国际性标准被技术委员会采用是通过全体成员投票决定的。发布一个国际性标准需要至少75%成员投赞成票。国际性标准ISO 4831 由ISO/IEC 34技术委员会(农产品,小组委员会SC9,微生物)起草的。 这个第三版的ISO 4832取代了ISO 4832:1991和ISO 5541-1:1986。主要的修改内容如下: ——在35℃下培养这个可选择的程序已被删除(见4.2); ——引入使用亮绿乳糖胆汁培养基做确证实验(见5.4和9.4)。 考虑到本标准的上一个版本已被修改,已确认ISO 4832:1991的选择性方法不受影响。 绪论 由于食品与饲料的种类繁多,这个标准不一定适合某一类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有绝对的技术上的理由。否则,要尽可能地完全遵循本标准。 当这个标准下一次回顾时,将会对这个标准的使用做数据统计,特殊产品偏离本标准使用也会做相关统计。 同一类产品的检测方法也有可能不统一,国际性标准和/或国家标准也不一定完全与本标准相符合。希望相关标准做回顾时,会遵循本标准做出相关的修改,以使只有已被证明的技术上的理由才能与本标准偏离。 本标准在技术上的描述没有ISO 4831那样精确,但大部分的微生物检测能根据本标准开展,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含大数量的大肠菌群可使用本标准。此外,

水质大肠菌群(MPN)检索表

水质大肠菌群(MPN)检索表 (总接种量55.5 mL,其中5份10 mL水样,5份1mL水样,5份0.1 mL水样) 接种量,mL MPN/100m L 接种量,mL MPN/100m L 10 1 0.1 10 1 0.1 0 0 0 0 0 0 0 1 2 3 4 5 2 4 5 7 9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3 4 5 4 6 8 10 12 14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2 3 4 5 2 4 6 7 9 1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1 2 3 4 5 6 8 10 12 15 17 0 0 0 0 0 0 2 2 2 2 2 2 1 2 3 4 5 4 6 7 9 11 13 1 1 1 1 1 1 3 3 3 3 3 3 1 2 3 4 5 8 10 12 15 17 19 0 0 0 0 0 0 3 3 3 3 3 3 1 2 3 4 5 6 7 9 11 13 15 1 1 1 1 1 1 4 4 4 4 4 4 1 2 3 4 5 11 13 15 17 19 22 0 0 0 0 4 4 4 4 1 2 3 8 9 11 13 1 1 1 1 5 5 5 5 1 2 3 13 15 17 19 接种量,mL MPN/100m L 接种量,mL MPN/100m L 10 1 0.1 10 1 0.1 0 0 4 4 4 5 15 17 1 1 5 5 4 5 22 24 0 0 0 0 0 0 5 5 5 5 5 5 1 2 3 4 5 9 11 13 15 17 19 2 2 2 2 2 2 1 2 3 4 5 5 7 9 12 14 16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上课讲义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报告题目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作者姓名 班级生科1104班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引言 (2) 1 实验材料 (2) 2 实验步骤 (2) 2.1 (3) 2.2 (4) 2.3 (4) 2.4 (5) 2.5数据分析与结果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结果与分析 (5) 3.1图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错误!未定义书签。总结 .. (6) 参考文献 (10)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指导老师:)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1104班湖北黄石 435002) 摘要:测定青山湖水中的大肠菌群的含量。将待测水分别稀释10倍、100倍、1000倍3种梯度在三倍浓缩培养基 37℃培养24h后挑选出产酸或产气的 菌画线接种到伊红美蓝平板中37℃培养24h,将培养基中表现为阳性的菌 落做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的菌种接种到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37℃培养 24h,挑选大肠杆菌阳性菌。结果稀释10倍的水有3管大肠杆菌阳性菌, 稀释100倍的水有3管,稀释1000倍的有2管,即青山湖水中大肠杆菌 的含量为MPN=11000. 关键词:大肠杆菌、多管发酵法青山湖水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大肠菌检测方法 1.进入无菌室前应打开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为0.5-1小时。 2.关灯后0.5小时后方可进入。 3.进入更衣间更换衣服,佩带口罩、帽子、鞋套 实验步骤 1.进入无菌室后,先把酒精灯点燃,然后在用酒精棉进行手部消毒。(酒精棉是 用75%的酒精加入脱脂棉中制成) 2.准备双料管3根,单料管6根,培养皿7个。 3.直接从原液中吸取10ml放入双料管,(3根每根各10ml) 4.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单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5.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培养皿中(2个培养皿各1ml) 6.再吸取原液1ml放入盐水管中制成-1梯度的样液 7.更换一根吸管,从-1梯度的样液吸取1ml样液放入单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8.再吸取-1梯度样液1ml放入培养皿中(2个培养皿各1ml) 9.再把每个培养皿中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注:另作3个培养皿:空气 空白,把培养皿打开10分钟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琼脂空白,把培养皿中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盐水空白,吸1ml生理盐水放入培养皿中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 10.把全部做好的放入培养箱中,温度36±1℃,大肠24小时±1小时,菌落48 小时±2小时(待培养皿中的琼脂凝固后翻转过来放入培养箱中) 11.梯度:-1梯度为1ml原液加入9ml生理盐水配成 -2梯度为1ml-1梯度样液加入9ml生理盐水配成 -3梯度-4梯度配制方法和-1、-2的配制方法一样 12.如果大肠初发酵产生气泡,用接种笔沾一个产气的液在伊红美兰平板上画之字形然后放入培养箱中36℃,24±2小时。(接种笔在每次使用前必须在酒精灯上消毒。所画之行不能划破伊红美兰琼脂表面) 13.取出后再用接种笔在伊红美兰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入乳糖复发酵管中,然后再培养36±1℃,24±2小时。 14.再在伊红美兰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到载玻片上作镜检。(方法见标准) 15.只有镜检成紫红色和乳糖复发酵管产气同时成立的情况下,才能断定这根管是不合格。 16.清洗消毒这根管前必须进行消毒霉菌,121℃,0.5小时同时不能放气。

水中大肠菌群的培养

实验三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多管发酵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饮用水和水源水大肠菌群的原理和意义。 2.学习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相关性 大肠菌群是评价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也是反映水体被生活污水污染的一项重要监测项目。大肠菌群是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为主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生长时,能在48小时内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一升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不超过三个。大肠杆菌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常因数量较少而难以检出,即使检出结果为阴性,也不能保证无病原微生物存在;同时检出手续也很复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借用检查水体中有无“指示菌”存在及其数量多少来判定水质是否被污染。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国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 2.检测安全 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倍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目前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表达体系,常做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 3.抗逆性 因为水中致病性的治病菌比较少,同时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也是较少的,而大肠菌群与治病菌的抗逆性一样,所以检测大肠杆菌就能反应出水样的质量。 4. 数理统计 通过对某些现象的频率的观察来发现该现象的内在规律性,并作出一定精确程度的判断和预测;将这些研究的某些结果加以归纳整理,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概型,这就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就本次实验来讲,15支培养液中(其中有三类),5支装入的10ml水样,5支装入1ml水样,5支装入0.1ml水样,通过培养后,看各个种类的培养液中显示为阳性(黄色)的有几支,通过这些数据和报告中的表格,可算出每100ml水样中细菌的可能数。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约0.5-0.8μm*1.0-3.0 μm,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排列。约50%的菌株有周生鞭毛,但多数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有菌毛,有的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孢,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培养特性: 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铵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 ℃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15-46 ℃。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有3中菌落形态: 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 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易分散; 2)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 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3)黏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 三、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测定——MPN法检验流程(FDA BAM)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LST肉汤(每管9mlLST肉汤并加有导管),每管接种1mL,如没有产气,则报告为阴性;如有产气,

则分别接种BGLB肉汤管(35 ±℃,48 ± 2h)和EC肉汤(44.5±0.5 ℃(水浴培养)24 ± 2h ~48 ± 2h ),对于接种BGLB肉汤管的查MPN表报告结果,验证是否为大肠菌群;对于接种EC肉汤的产气管接种EMB平板(35℃、18~24h)从EMB平板上挑取5个可疑菌转接到PCA斜面,进行革兰氏染色、IMVC生化鉴定、接种LST复检产气查MPN表报告结果验证是否为大肠杆菌。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流程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前期准备一次性帽子、口罩、脚套 1,移液管{10ml 量筒100ml}160℃,4h 玻璃珠160℃,4h 三角瓶160℃,4h 培养皿160℃,4h 2,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用于乳糖发酵)115℃,15min 乳糖发酵培养基(用于复发酵)115℃,15min 伊红美蓝培养基(用于分离培养)121℃,15min 无菌水121℃,15min 二:实验过程无菌条件下进行: 10.0g固体样品/10ml液体样品 ↓ 三角瓶(带玻璃珠,90ml无菌水)1:10=10-1 ↓ 200r/min振荡30min ↓ 吸取10-1—5ml,加入45ml无菌水(提前准备)1:100=10-2 ↓ 吸取吸取10-2—5ml,加入45ml无菌水(提前准备)1:1000=10-3 ↓ ……依次稀释得到10-4,10-5等浓度稀释液(每个稀释度必须更换无菌移液管) ↓ 选取三个连续适宜稀释液,分别吸取1.0ml加入到乳糖胆盐发酵管内(装有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每一稀释度接种3支发酵管) ↓ 培养箱45℃,24h ↓ 不产酸,不产气,为粪大肠菌群阴性→实验终止→<3 结果:产酸,颜色变;产气,导管有气泡 ↓ 分离培养:从产酸产气或只产酸的发酵管中挑取发酵液在伊红美蓝培养基平板上划线 ↓ 培养箱36℃,18-24h ↓ 证实实验:无菌落→实验终止→<3 有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 染色反应阳性者(紫色)→实验终止→<3 染色反应阴性者(红色)为粪大肠菌群阴性 ↓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同样菌落接种在乳糖发酵管中(装有乳糖发酵培养基) ↓ 培养箱44.5℃,24h ↓ 结果,不产气为粪大肠菌群阴性→实验终止→<3 产气为粪大肠菌群阳性 ↓ 根据粪大肠菌群阳性发酵管数,查MPN检索表,得出每克(毫升)肥料样品中的粪大肠菌群数

水质 细总大肠菌群原始记录

1. 目的 为确定本公司水质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测定使用方法,明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测相关细则,指导人员正确作业,确保检测工作正常开展,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12-2006制订本方法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质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测定。 3. 职责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指导书要求开展检测工作。 4. 检测依据标准及检测方法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12-2006 5. 标准值 表1 二次供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6. 检验仪器及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冰箱、显微镜、PH试纸。 7. 试剂和材料 营养琼脂培养基,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伊红美兰琼脂,革兰氏染色液。 8. 检测程序 8.1 菌落总数:取采集的样品1mL于灭菌平皿内,倾入已融化冷却至45℃的营养琼脂15mL,同时做一个平行样和一个空白对照平皿,并立即摇匀。冷却后,翻转平板,置于35℃~37℃恒温箱中,培养48h。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 8.2 大肠菌群:在5支装有10mL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各加水样10mL;在5支装有10mL单料乳糖蛋白胨的试管各加水样1mL,在5支装有10mL单料乳糖蛋白胨的试管各加稀释后的水样(1:10)1mL。轻摇试管,是液体充分混匀,置35℃~37℃培养箱中24h。观察是否产酸产气,若有,需进一步做证实试验。 8.3 取一环阳性管中的溶液接种到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35℃~37℃培养箱中18h~24h,观察菌落形态,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为黑紫色或红紫色,具有金属光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