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写作教学诗歌押韵教学案例

诗歌写作教学诗歌押韵教学案例

诗歌写作教学诗歌押韵教学案例
诗歌写作教学诗歌押韵教学案例

趣味语文,快乐学习

——诗歌押韵教学案例

【背景说明】

开学初曾在任教班级作过调查,班中真正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不到20%。原因各种各样,有的认为汉字难记,有的认为先前的语文课索然无味,有的认为写作困难重重,有的认为语文成绩难以提高没有成就感。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知识不断引进学校教育,学科数随之增加,用于母语教学的时间相应减少。汉语本身构造复杂,数量繁多,汉语学习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收效缓慢。而现行急功近利的考试制度和社会风尚无疑对母语学习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母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而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这样的现状下,努力发掘汉语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极为重要。

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母语的快乐,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挖掘汉语自身快乐因子。从学生到老师,我一直忘不了俞平伯先生一段描写书声的文字:“在曲折廓落的游廊间,当北风卷雪渺无片响的时分,忽近处递来琅琅的书声。谛听分明的很,是小孩子。它对于我们十分亲密,因为和从前我们在书屋里所唱出来的正是一个样。这尽可以使我重温久未曾尝的儿时的甜酒……”书声竟使先生无法忘怀,不正与汉语的吟诵中自然流露的音乐性密不可分。正如先生所言他们的读与我们的唱是一样的。我想为何不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体会汉语的音乐美,从而去亲近汉语,喜欢汉语呢?为此我决定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诗歌入手,就押韵教学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欣赏诗歌,在趣味中吸取养料,发掘美点,并达到创作诗歌的目的。

【案例描述】

师: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先秦到清代直至而今,诗人辈出,佳作层出不穷,真可谓源远流长。特别是唐朝,社会上形成了上至帝王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读诗,人人写诗的局面。唐代也就成为了一个盛况空前,后难为继的辉煌时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诗入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一起读诗,品诗,感悟诗歌的音乐美,并动手写写小诗。

一、走进诗歌

师:说说你们所知道的诗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知道的最多?

(话音刚落,满眼全是手,学生们争先恐后,气氛相当热烈.)

生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生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5: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道夜郎西。

生6:孤山寺北贾亭西,睡面初平云脚底。

……

二、了解押韵

师:这些诗歌音调和谐悦耳,流丽婉转,吟咏顺口,便于记忆,是因为与……“押韵”我还未讲晚,下面在有同学喊了出来,于是我顺水推舟,请学生来讲讲押韵知识。

生:指某些句子的末尾用同韵母的字。.

师:基本正确。但押韵不仅仅指韵母,韵母中韵腹相同也可。现在我们来试试看,我们

先从两个字开始.”时光”(uang ang)

生:忧伤(才思敏捷的王杰脱口而出,随后学生的词语如流滔滔江水滚滚而来)

幻想\ 清香\ 安装\故乡\长江\阳光\凝望\苍苍\回荡\肥胖\高昂\失望\沧桑\开朗\高尚\流浪\时光\水缸\内行\狂妄\宽广……

(这时几乎每位同学都发了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看来同学们押韵掌握不错,现在我们增加难度,试试三个字如何?“吹泡泡”

(从学生们专注的眼神,个个跃跃欲试的神情,似乎比较有信心.)

生1:乐淘淘

生2:淘气包

生3:做早操

生4:划竹篙

生5:正乖巧

生6:做广告

生7:怕摔倒

生8:好宝宝\正手巧\志气高\爬树稍

(进入第二阶段,学生开始考虑押韵的同时注意两个短语之间意义的关联性。尤其是最后一位学生断句开始有些儿歌的雏形了。)

接着我开始出四字押韵。就地取材,因为第二天就是中秋,我随口报了一个:中秋情浓。学生随即低头奋笔疾书,几分钟之后,学生们陆续写好了。

生1:中秋情浓\ 月色朦胧\ 翠树重重\ 其乐融融

生2:中秋情浓\ 明月当空\ 大家靠拢\ 其乐无穷

生3:中秋情浓\ 皓月当空\ 月饼做东\ 五味聚中

生4:中秋情浓\ 大家靠拢\ 观看舞龙\ 情趣无穷

生5:中秋情浓\ 大火雄雄\ 警车重重\ 人情更浓

由四字,学生一直写到七字:文明城市人人建

高楼大厦处处见

蓝天碧水天天见

排排飞鸽日日现

小草青青处处见

文明现象天天见

大家不用买保险

三、品读演练:

师:同学们已经从两个字一直压到了七个字。现在我们来写一首有意义的小诗。可以写景,可以状物,可以抒情,可以说理。先请看范文:

①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心头荡漾

②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得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③并不是\ 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索回希望\ 并不是所有的希望都意味着迷惘\ 年轻的心\ 只要坚强,不再流浪只有真诚,不再游荡

读完了范文,师生相互加以点评,学生就开始动笔写了。之后的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外。流淌在学生笔下的文字闪现着智慧的灵光。

四、成果展示:

黑驴

——张菲菲

黑驴的双眼被蒙上了黑布

在它的眼前挂下了黑幕

它只能漫无目标地前进忙碌

不知一天要走多少里路

无题

——胡中晓

东升晨,西落晚。

天空云绸红染缎。

霞云一片满红堂,

不知天光与天晚?

【收获与反思】

课后我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中,这节课学生积极性特高,勤于思考,积极发言。不能不让人叹服:感悟之渠一旦开掘,思考之门一旦开启,学生会如此迸发灵性,创造灵采。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静下心来,好好反思,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回归传统。课程改革以来,特别强调现代意识,积极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探究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注重在课程中传达新思想。对话理论,结构主义,细读式分析,甚至于后现代主义,这些名词一再被人提起,成为语文课改中的时尚词汇。当然,现代教育技术也开始在语文课上遍地开花。传统的语文教学与世界接轨,踏上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征程。而恰恰忘了,母语教学是一种知识能力的传授,更是文化思维方式的渗透。丰富的文化积累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而唐宋诗词无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诗歌中所蕴涵的美更是审美教育重要的资源(音乐美,形式美,意蕴美)。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流行的泛滥,语言的苍白晦暗,古典诗歌早以浓缩成淡淡的身影,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沉淀下去,我们实很有必要去拾起那将为我们淡忘的奇葩。受到这节课的启发,我又上了两节中国文字形式美的课,一节讲中国的造字法,一节上了对联,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门语言艺术。它既有语言声律上的音韵美,又有形式上的对称美,还有联义上的诗意美,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别有风味,汉字是一个浩瀚的海洋,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这样的课,学生兴趣盎然,潜能在课堂上如花绽放。

2、活动意识。母语教学,或者说语言教育,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言语教学,言语是语用主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言语教育的关键,也应当是学习者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实践,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与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实践活动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语文的亲近感,活动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课堂学习的生存状态,即变被动为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能挖掘学生的各色潜能,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校本开发。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从教育科研的神秘殿堂走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全国几千万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的视野里,不再是新鲜事物。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当数校本课程开发。笔者在这节诗歌教学中已深深体会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如果有现成的校本课程,也就不用花几天的时间去准备这么一堂课了。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在必行。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评价者。而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将随着世纪全球对教育,尤其是对课程改革的关注,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儿童诗教案1

当你苦着脸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诵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 3.引导学生练习仿写,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练习仿写,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该怎样面对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小诗他会告诉我们。 出示儿童诗《当你苦着脸》 当你苦着脸,鲜花就垂下花瓣,当你苦着脸,秋千就不再飞荡。当你苦着脸,青草就长刺,会咬人…… 我的小家伙,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而你却苦着一张脸,瞧,春天也布满阴云,瞧,连大树,也垂头丧气走出了花园。 小树们,也跟着大树走了,全部走完…… 怎样才能让它们都回来呢? 小家伙,你对它们笑笑吧,你一笑,所有的花儿又会鲜艳,草儿又会变得柔软,走了的大树也都会跟着回到花园,秋千又会重新飞荡起来。荡着,荡着,荡上蓝天。 二.指导诵读 1. 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诗

3.指生诵读,师生评价. 4.齐读 三.理解感悟 1.一边读一边想:“苦着脸”与“露出笑脸”周围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你觉得是“苦着脸”好,还是“露出笑脸”好,为什么?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四.仿写练习。 当苦着脸----- 你一笑------- 五.欣赏学生佳作 爸爸的海盗船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仿编诗歌或为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仿编诗歌或为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教学过程

我赞美你绵绵的雨, 我赞美你蓝蓝的天。 指迎春花 把我镶满你的皮肤 导我要和你一起盛开 让我的嘴唇长成你的花瓣 让你的枝条长成我蓬松的头发 我呼吸着你的黄色在万物中通体透明 同样写春天,但前一首诗缺少意象,没有诗的味道;第二首诗诗人爱春 天,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找到“迎春花”这个意象,与迎春花融为一体, 来表达热爱春天的心情,诗味足,语言表现力强。 示例2: A. 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使人进步 B.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A 句是将毛泽东的名句改写成的,这不是诗,最多只能是格言。而同样表达此意的, 冰心的《春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 (1)试一试:仿写冰心的这首小诗。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写时要注意,第一句选择某一“事物” 而不是人,第二句写该事物的“缺点”,第三句写这个缺点造成的“危害” 。 井底的蛙,你自鸣得意时,。 池塘的水, ,。

环节 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哪——又有甚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这首诗用拟人的手法, 让露自述, 角度新。 写露珠在草叶尖上、 花心里, 不声不响, 不大引人注意, 但纯洁、 清澈,自生自灭, 在“阳光明媚的清早” 还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 4.想象应该是诗歌走向美感的前提,诗歌要走向美感,除了想象,还必须 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诗歌是情感的音乐, 心灵的舞蹈。 读诗就是沟通情感, 写诗就是重塑情感,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命!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诉真情” ,真、善、美是人们永远歌颂的 主题,借你一双敏锐的慧眼,送你一对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中 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一滴水、一株草、一片树叶、一缕阳光、一根白发?? 让我们带着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尽情挥洒诗兴吧! 环节二 技 法 指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模板 古诗教案设计一、【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是在课堂上 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古诗教 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 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 力感悟古诗,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 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 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 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并尝试背诵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三读”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 想象的能力利用课文插图及多媒体课件,借助想象,加深理 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阅读古诗的兴趣体会 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怀乡思亲、孤独寂寥、壮志难 酬、与友人依依惜别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并描述诗句 所描绘的画面难点:通过反复朗诵,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所 要表达的情感四、【课前准备】六、【教学过程】一、上课导入:1、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2、

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 谁写的吗?你们了解他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感受一下??请看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习古诗 的热情]二、解诗题,知作者1、你知道作者哪些诗或事?从 题目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 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 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2、以前学习诗歌,你有什么好方法呢?板书“读”过渡:你看,这些都离 不开读对于古诗学习,多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仍 然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总结提炼出“读”的重要性,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方法]三、“三读”知诗意1、趣读,体会音韵美要你来读,你怎么读?生:读出223的节奏停顿能不能读得更有趣一些?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节奏呢! 想听吗?你能给它配上动作打出节拍吗?比如,轻叩桌子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形式呢!比如拍手读,你会吗?练习趣读:可以加上诗里的动作读,摇头晃脑的读、还可以和同学合作 读呢!只要想办法,读古诗是多么有趣的事啊!下面你可以 选择刚才你喜欢的方法练一练,也可以自己想出新的办法读 这首诗,尽量要读得有趣一些!下面四人一小组,练习一下 待会老师看看哪组读得最有趣!a自由练习趣读,师巡视指 导b展示汇报: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觉得谁读得有趣,推荐

小学语文全部诗歌教案

小学语文全部诗歌教案 【篇一: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 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 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 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 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 教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舍、朝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舍”。要求:这是教材中要 求掌握的生字,大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字头的写法。教师巡视。(4)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提醒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地名时,教师可适时出示从渭城到安西的地图,引导学生体会渭城至安西的路途遥远。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 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出示背景视频,教师总结诗意并抒情解说,学生回顾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 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

儿童诗歌课程教案设计

儿童诗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正确使用语句创作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体验儿童诗的创作过程,共同交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儿童诗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初步培养审美意识,对生活的热爱,抒发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所以对于写诗并不陌生,只要让学生明白了儿童诗的特点,再引导会改写,能补充诗,并创造意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就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类型的诗,所以对诗并不陌生,在前几学期的学习中经常会联系仿写一些简单的小诗或是诗歌中的一个小节。但是并没有特别系统地学习过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所以用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写。 四、教学过程(课前学生自由诵读) (一)解读儿童诗,把握基本特征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过许多诗歌,最近,我们就刚刚学完两首儿童诗———《我想》《儿童的水墨画》,我也听说,最近,同学们课下也阅读了许多儿童诗歌,谁愿意将自己喜欢的诗歌向大家展示一下?(请两位同学朗诵)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看出,大家很喜欢儿童诗。那么,儿童诗与一般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呢?它有什么特点呢?大家不妨结合自己读诗的感受谈一谈。 (鼓励大家谈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课件出示: 格式自由情感饱满 语言凝练意境优美 想象丰富巧用修辞 格式提醒:可以是像《儿童的水墨画》那样以组诗的形式来写,但要注意围绕一个主题,表现一个中心。 (二)赏析儿童诗,领悟精妙构思 刚才,从同学们的交流看,大家既爱读,又会读,真有一双慧眼啊!其实,儿童诗本来就是专门为我们儿童写的,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诗歌,我们看着倍觉亲切。这些诗,构思精巧、缜密。这些诗,不但大人能写,而且我们儿童也能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儿童诗。板书:学写儿童诗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欣赏一首儿童诗,来学习儿童诗的构思方法。 大海睡着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儿童诗歌教学

儿童诗歌教学.txt26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本文由胡容258897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一、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二、儿童诗的特征(一)饱满的儿童情感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三)新颖巧妙的构思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 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

仿写诗歌教案

《仿写诗歌》写作教案 教学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我们正可以借诗 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2、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教学重点: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 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 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会仿写诗歌。 二、内容新授 1、营造诗的氛围,感受诗的魅力。欣赏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选这一首,一者熟悉,二者这首诗的意象之优美、情感之浓郁、节奏旋律之美妙,可谓诗中上品。通过朗诵,一种氛围自然形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诗歌 上。 2、品味诗歌、领悟方法,学会仿写。 品味诗歌,然后根据平时大家读诗的体会和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诗歌写作指导,共同讨论诗歌写作的特点,即诗歌应饱含感情,注重意象不宜平铺直叙,应有 些比喻象征,还要有韵律到音乐性的效果. 总结写诗应该注意些什么?(多媒体显示) 一、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 二、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 三、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 (1)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或诗句能使人感动,首先在 于它的情感。(多媒体显示)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这些诗句分别抒发的是爱国情、别离情、母子情、兄弟情、爱情、友 情。)这些诗句为什么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关键在于一个“情”字。无情即 无诗,诗是跳出来的心。诗,首先以情动人,写诗,首先要酝酿感情。 (2)写诗只要抓住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 有了感情是否就能写出美妙的诗句呢?(多媒体显示) 春天

诗歌教学设计理念

诗歌教学设计理念: 让诗歌走进课堂是个新的课题,让校园弥漫诗歌是一种书香的氛围,如何走进我也几度思索几度探求。教完一篇课文,让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概述主题,或抒发感想心得,这又谈何容易。我也尝试着去写,但总觉得语言生硬,缺乏感情的流露,我感悟到要写出好的诗句,必须有激情,有心的感悟。象写好的一篇文章,你再仔细观察,没有心灵的感悟也不会写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优秀诗文都是伟大人物心灵活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是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沃土。我除了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学习诗词的韵律章法外,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学生对优美诗句的感悟,点燃他们创作诗歌的激情,今天我讲的《理想中的我》这节课公开课,也是基于这一根本目的。 我们知道,幼儿三岁入园,经过小班、中班、大班三年的幼儿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朦胧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到了小学,特别到了中高年级,他们对理想、对未来更有了清晰的遐想空间,也就是说在他们金色童年中,已经有了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幅美好未来的诗情画意。我就是通过谈理想的诗篇去激发他们用诗歌表达理想,用美的诗句表达向往美好未来的憧憬,点燃起他们诗情画意的激情,让他们用心去感悟,去遐想,去表达。 第二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就应该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东西,诗是最美的语言,提起唐诗总让人齿颊生香,于是我把诗的教学渗进语

文课堂,事实证明,在学生心中都有一种美好的韵律,因此这种教育不是一种高调,而是水到渠成的,当同学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勤奋学习,积极向上,把自己和祖国的建设发展为一体,融入其中,感悟其中的时候,就达到了一个最高的境界,让每一个同学都在创作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洗礼。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案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教给学生写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研读诗歌,鼓励学生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诗歌创作,让学生在美的诗情和美的语言中沉潜,提升学生的 文学素养。 学法 指导 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 新课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五首诗歌,相信同学们对诗歌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余光中的《乡愁》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品读这么优美的诗句,你难道不想一试身手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诗歌吧,相信你一定会诗兴大发。 环节二1.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象美和意境美)示例1: 春天 春天啊,我赞美你: 我赞美你红红的花,

技法指导 我赞美你绿绿的草, 我赞美你绵绵的雨, 我赞美你蓝蓝的天。 迎春花 把我镶满你的皮肤 我要和你一起盛开 让我的嘴唇长成你的花瓣 让你的枝条长成我蓬松的头发 我呼吸着你的黄色在万物中通体透明 同样写春天,但前一首诗缺少意象,没有诗的味道;第二首诗诗人爱春天,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找到“迎春花”这个意象,与迎春花融为一体,来表达热爱春天的心情,诗味足,语言表现力强。 示例2: A.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B.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A句是将毛泽东的名句改写成的,这不是诗,最多只能是格言。而同样表达此意的,冰心的《春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 (1)试一试:仿写冰心的这首小诗。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写时要注意,第一句选择某一“事物”而不是人,第二句写该事物的“缺点”,第三句写这个缺点造成的“危害”。 井底的蛙,你自鸣得意时,。 池塘的水, ,。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模板 鹤山小学信息化教学“三为主四环节”教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主备课人:张杰班级:四年级班等级: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语,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仔细体会两首诗的意境,提高欣赏水平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展开联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

借助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我们一起朗读古诗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2、理解诗句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3、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在花丛中干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4、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总结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我们就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二、学习《游园不值》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2、释诗题齐读诗题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3、抓字眼,明诗意

儿童诗歌100首教学教材

1. 老l ǎo 师sh ī 您n ín 早z ǎo 阳y án ɡ 光ɡu ān ɡ 照zh ào ,花hu ā 儿er 笑xi ào , 高ɡāo 高ɡāo 兴x ìn ɡ 兴x ìn ɡ 上sh àn ɡ 学xu é 校xi ào , 新x īn 的de 一y ì 天ti ān 多du ō 么me 好h ǎo , 见ji àn 到d ào 老l ǎo 师sh ī 问w èn 声sh ēn ɡ 好h ǎo : 老l ǎo 师sh ī ,您n ín 早z ǎo ! 老l ǎo 师sh ī,您n ín 好h ǎo ! 2.蜗w ō 牛ni ú 上sh àn ɡ 学xu é 小xi ǎo 蜗w ō 牛ni ú 儿er 背b ēi 书sh ū 包b āo , 慢m àn 慢m àn 腾t én ɡ 腾t én ɡ 上sh àn ɡ 学xu é 校xi ào 。 东d ōn ɡ 看k àn 看k àn ,西x ī 瞧qi áo 瞧qi áo , 爬p á 到d ào 太t ài 阳y án ɡ 落lu ò , 刚ɡān ɡ 刚ɡān ɡ 到d ào 学xu é 校xi ào 。

往w ǎn ɡ 里l ǐ 看k àn 一y í 看k àn , 已y ǐ 经j īn ɡ 放f àn ɡ 学xu é 了le 。 3.晨ch én 间ji ān 到d ào 校xi ào 礼l ǐ 仪y í 操c āo 背b èi 着zhe 书sh ū 包b āo 上sh àn ɡ 学xu é 校xi ào , 抬t ái 头t óu 挺t ǐn ɡ 胸xi ōn ɡ 精j īn ɡ 神sh én 爽shu ǎn ɡ 。 系j ì 好h ǎo 红h ón ɡ 领l ǐn ɡ 巾j īn , 校xi ào 牌p ái 要y ào 挂ɡu à 好h ǎo , 校xi ào 门m én 口k ǒu ,停t ín ɡ 一y ì 停t ín ɡ , 面mi àn 向xi àn ɡ 老l ǎo 师sh ī 微w ēi 微w ēi 笑xi ào : 举j ǔ 起q ǐ 右y òu 手sh ǒu 行x ín ɡ 队du ì 礼l ǐ , 五w ǔ 指zh ǐ 并b ìn ɡ 拢l ǒn ɡ 要y ào 做zu ò 到d ào 。 老l ǎo 师sh ī,您n ín 好h ǎo ! 4.课k è 间ji ān 礼l ǐ 仪y í 操c āo 同t ón ɡ 学xu é 们men ,要y ào 注zh ù 意y ì ,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设计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 活动名称:爷爷和小树 活动目标: 1、学会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爷爷和小树》。 2、充分理解诗歌内容,体会爷爷和小树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情感。 3、尝试创编故事,并体验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树图片一张、爷爷图片一张、挂图《爷爷和小树》。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作品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谁?(教师出示老爷爷和树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听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听听爷爷和小树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师:这首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幅画,画里面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 师:画里面画了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爷爷在给小树穿衣裳,大热天,小树给爷爷撑开它的绿伞,为爷爷遮挡太阳。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师:下雪了,爷爷给小树穿了什么衣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热天,小树是用什么来给爷爷遮挡太阳的?它问什么这样做? 师:下雪了,爷爷给小树穿上了稻草衣裳,这样小树就不冷了;大热天,小树怕爷爷热,用它的树叶给爷爷遮太阳,爷爷就不热了。爷爷和小树互相帮助,你帮我我帮你,爷爷真好!小树真好! 4、教幼儿朗诵诗歌。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 (2)幼儿观察图片朗诵诗歌。 5、教师引导幼儿编故事。 师:小朋友们想想,爷爷和小树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把它编成一个故事说给老师和小朋友听。

三、活动结束 师:爷爷和小树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小朋友之间也要像爷爷和小树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快快乐乐在一起! 附诗歌: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 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 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诗歌写作课堂实录

尝试诗歌创作—— “我创造我快乐”单元主题教学课堂实录(片段) 滨江中学校何永红陈顺斌蔡志松 一.导入: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我们作为诗性民族中的一员,和诗有着不解之缘。那什么是诗?如何写诗呢?却成了我们一个打不开的谜团,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朋友,对诗充满向往却又常常被它拒之门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诗歌,怎样让诗歌为青春点缀光彩?想学习写诗吗? 生:想!(学生齐声回答) 师:我们学习了《一个少年的笔记》一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作诗的方法? 生: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可以入诗。 生:生活中美好的情感体验可以促发我们作诗。 生:大胆进行联想和想象,物我相融。 生:《三棵老银杏》告诉我们有作诗的念头,就要大胆尝试。 生:《爬山虎的脚》教我们要仔细观察,生动描写…… 生:…… 二.尝试改写现代诗 师:真好!那我们把课文的优美语段改写成诗,谁愿意分享一下? 生:我改写的是《诗的材料》的第三段: 我是一朵荷花 雪白清香 翩翩起舞 宛如天鹅 风儿过了 蜻蜓在耳畔低语 小鱼在脚下倾诉 ……

师:写得真好!掌声送给他!还有吗? 生:我改写的是《我的“长生果”》里的第二段: 像蜂蝶飞过花丛 如泉水流经山泉 忆及少年时代 涌起愉悦之感 那读书生活 似流光溢彩的画页 如跳跃欢快音符的乐章 …… 师:真不错!是啊,其实诗歌并不神秘,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可入诗。就让我们走进现代诗。 三.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师:作诗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 现代诗还有以下三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师:亲爱的同学们,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创作了。 四.怎样写诗 师:诗歌是美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 一个好的想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如: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容《乡愁》)。 师: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

儿童诗歌(拼音版)演示教学

儿童诗歌(拼音版)

1、敕勒歌chìlègē 北朝乐府běicháoyuèfǔ 敕勒川chìlèchuān ,阴山下yīnshānxià,天似穹庐tiānshìqiónglú,笼盖四野lónggàisìyě。天苍苍tiāncāngcāng ,野茫茫yěmángmáng ,风吹草低见牛羊fēngchuīcǎodījiànniúyáng 。 2、咏yǒng 鹅é 骆jià宾bīn 王wáng . 鹅é 鹅é 鹅é,曲qǔ项 xiàng 向xiàng 天tiān 歌gē。白bái 毛máo 浮f ú绿l ǜ水shuǐ,红hóng 掌zhǎng 拨bō清qīng 波bō。 3、咏yǒng 柳liǔ 贺知章hèzhīzhāng . 碧玉妆成一树高bìyùzhuāngchéngyīshùg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wàntiáochuíxiàlǜsīt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búzhīxìyèshuícáichū,二月春风似剪刀èryuèchūnfēngsìjiǎndāo 。 4、登dēng 鹳guàn 雀què楼lóu 王wáng 之zhī涣huàn . 白bái 日r ì依y ī山shān 尽jìn ,黄huáng 河hé入r ù海hǎi 流liú。欲yù穷qióng 千qiān 里l ǐ目mù,更 gèng 上shàng 一y ì层céng 楼lóu 。 5、春chūn 晓xiǎo 孟浩然mènghàorán . 春眠不觉晓chūnmiánbùjuéxiǎo ,处处闻啼鸟chùchùwéntíniǎo 。夜来风雨声yèláifēngyǔshēng ,花落知多少huāluòzhīduōshǎo 。 6、出chū 塞sāi 王昌龄wángchānglíng . 秦时明月汉时关qínshímíngyuèhànshíguān ,万里长征人未还wànlǐchángzhēngrénwèihái 。但使龙城飞将在dàn shǐlóngchéngfēijiāngzài ,不教胡马度阴山bújiāohúmǎdùyīnshān 。 7、鹿l ù 柴chái 王维wángwéi . 空山不见人kōngshānbújiànrén ,但闻人语响dànwénrényǔxiǎng 。返影入深林fǎnyǐngrùshēnlín ,复照青苔上fùzhàoqīngtāishàng 。

诗优秀教学设计

诗优秀教学设计 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诗两首》是外国诗歌,主题是写人生的,与成长有关。虽然从字面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不像一般的诗歌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实际上这两首诗内容比较含蓄。在教学中,学习此诗的难点在于,教师如何依照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体会诗歌的人生哲理,开始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问题。 【教学建议】 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体味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体会选择人生道路的丰富内涵,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初步了解哲理诗的阅读方法,学会用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方法学习诗歌。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作为自读课文,可以几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和理解文章。在教学中可以按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加强诵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促进表达、思维和运用能力的同步提高。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自己喜欢的

理由,以促进学生联系实际,以所学来知道自己的人生。 【教学设计】 〖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生活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今天我们学习《诗两首》,看诗人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是怎样思考的。 〖教学过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整体感知 教师:我们先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现在请大家自己浏览本诗。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学生: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教师:不错,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诗中的假如,对当时的普希金来讲并不是假如,而是真实的压迫和束缚,沙皇打击他,束缚他,压制他。但他并没有屈服。这首诗正是他当时的真实感受的写照。这也是此诗为广大读者所深爱,广为传诵,成为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座右铭的重要原因。你们读了这首诗,能不能感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

七年级语文下册 仿写诗歌(作文教案

仿写诗歌(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我们正可以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2、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教学重点: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会仿写诗歌。 二、内容新授 1、营造诗的氛围,感受诗的魅力。欣赏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选这一首,一者熟悉,二者这首诗的意象之优美、情感之浓郁、节奏旋律之美妙,可谓诗中上品。通过朗诵,一种氛围自然形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诗歌上。 2、品味诗歌、领悟方法,学会仿写。 1/6

品味诗歌,然后根据平时大家读诗的体会和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诗歌写作指导,共同讨论诗歌写作的特点,即诗歌应饱含感情,注重意象不宜平铺直叙,应有些比喻象征,还要有韵律到音乐性的效果. 总结写诗应该注意些什么?(多媒体显示) 一、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 二、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 三、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1)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或诗句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多媒体显示)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这些诗句分别抒发的是爱国情、别离情、母子情、兄弟情、爱情、友情。)这些诗句为什么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关键在于一个“情”字。无情即无诗,诗是跳出来的心。诗,首先以情动人,写诗,首先要酝酿感情。(2)写诗只要抓住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 有了感情是否就能写出美妙的诗句呢?(多媒体显示) 春天 春天啊,我赞美你-我赞美你红红的花, 2/6

《朗诵儿童诗歌》教学设计

《朗诵儿童诗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朗诵的作用,能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朗诵技能对于幼儿教师的作用。 2、掌握朗诵技能技巧的一般内容与要求,能尝试运用朗诵的技巧朗诵1-2首儿童诗歌,使诗歌的表达生动、形象、有节律。 教学重点: 懂得朗诵技能技巧的一般内容与要求。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朗诵的技巧来分析处理儿童诗歌作品,朗诵诗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首儿童诗歌卡片 教学实施策略: 1、让学生通过对比教师与学生朗诵《小熊过桥》这首儿歌,发现教师的朗诵与与学生朗诵的不同,从而认识到朗诵的作用。 2、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朗诵技能技巧的一般要求,并让学生再次朗诵《小熊过桥》,巩固对朗诵技巧的重音、停顿、语音、语速等内容的认知。 3、引导尝试运用朗诵技巧来朗诵儿童诗歌,并要求学生说出运用了什么技巧,进一步检测学生对朗诵技巧的掌握情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起尝试兴趣 1、教师讲述儿童诗歌的概念 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韵体作品的统称。包括儿歌、儿童诗、绕口令、谜语和浅显的古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语言精炼、内容生动、想象丰富,有优美的韵律和节奏,易懂易记,适合幼儿朗诵。 2、学生以自己的朗读经验和对诗歌的理解尝试朗诵。(播放幻灯片2《小熊过桥》的儿歌)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首儿童诗歌《小熊过桥》请同学们尝试朗诵一下:(请2名同学朗诵、全班朗诵一次) 3、教师示范朗诵,请学生对比、评议。 师:请同学们评议一下你们的朗诵和老师的朗诵有什么不同(学生议论,发言) 4、教师小结,导入课题:通过对比老师和同学们的朗诵,大家觉得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老师在朗诵诗运用了朗诵的技巧。这节课,大家将要学习朗诵儿童诗歌技能的技巧。(播放3《教学内容》) 二、教师出示尝试题,学生完成尝试题:朗诵的作用。 1、布置阅读任务:阅读教材P140,与同桌讨论:朗诵有哪些作用结合专业特点说说学会朗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有什么作用。 2、学生讨论,交流,表达。(请3-4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朗诵,就是带角色感的诵读。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作品的再创作。幼儿教师教师掌握朗诵技巧,可以使言语的表达更加清晰、生动,说出来的话幼儿更加容易听懂。 把儿童诗歌朗诵得有声有色,使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形象和画面,有利于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也有利于幼儿学好普通话,更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言语表现力。 三、教师讲解朗诵的技巧,并作朗诵示范。(播放幻灯片4) 1、师:怎样才能把儿童诗歌朗诵得有声有色呢朗诵时语言形式要较为夸张,节律起伏要大,有时还要借助表情和手势等体态来强化表达效果,必要时还要化妆,运用灯光、道具来渲染气氛,增强表演的艺术性。让我们来看看朗诵技巧的一般要求。 2、讲解示范朗诵的技巧及要求,要求学生模仿练习。 (1)读准字音,语言清晰流畅。要咬字,不吃字,读准声韵调。 例:天安门——天门(吃掉安字)大家——大啊(吃掉声母) (2)掌握节奏,重音停顿要适宜。运用重音、停顿和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来表现。 *重音:在中心词上加强、加高、加长,把重音词读的重些、响些。 例: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强调中心词) 小竹.桥,摇摇摇 ...。(重音轻念)

(完整版)儿童诗创作教案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写儿童诗》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 教材分析: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其中提供了两首同龄人的诗《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和感受儿童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儿童诗的平台。对于儿童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这节课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儿童诗的创作,从中领悟出一些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忆儿童诗的特点,模仿说诗句,补充诗句等力求让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自然感知、了解儿童诗的基本特点,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2、把握教材特点树立开放意识 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到了高年级应该让孩子们能独立创作诗,愿意用诗的这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体味,激活想象等形式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体会怎样创作儿童诗,力争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得以充分展示,发挥自身优势,拥有施展才华的充分的空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交流起来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