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萨特

浅谈萨特

浅谈萨特
浅谈萨特

浅谈萨特的存在主义

作为一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初学者,我来谈论萨特显得小心翼翼。但我之所以鼓起勇气来写这篇文章,皆因萨特的哲学观对我的冲击甚大,给予我一个新的视角看待世界,是我从所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桎梏中走出来。

我对萨特的初步了解,是在我上学期的美学课上老师提到过。美学与哲学的联系颇大。我对美学的兴趣唤起了我对哲学的喜爱。又因为我比较喜欢法国文化和法国文学,我就去图书馆找萨特的书,但遗憾的是我空手而归,也不了了之了。但庆幸的是,在西方哲学课上,我又邂逅了这位曾经令我迷恋的哲学家。我十分兴奋,便开始了对其的初步了解。

我还是从萨特的童年开始吧。萨特的童年对他日后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他的很多有关自己生平的许多资料甚少涉及其少年及成年生活,而经常谈到他的童年。他曾经说过:“我憎恨我的童年,憎恨由它而来的一切……”。萨特憎恨他的童年首先是因为他认为“人的童年造成了不可超越的偏见”,对他的性格、气质、倾向,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而萨特又有一种摆脱自身的强烈愿望,重新造就自己。

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的一个小资家庭。由于年少丧父,从来没有人来管束过他,萨特从来没有感到要服从于谁,也产生了孤独感。他说过:“我不是任何人的儿子,我是我自身的原因”。1917年萨特早年的另一件重大事件发生了,他母亲改嫁。他认为母亲绝不是因为爱情嫁给这个陌生人的,并与这个陌生人格格不入,丝毫没有交流思想感情的可能性。他后来的迁居更加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可以看出,萨特是一个天才,但他的敏感使他体验到了许多同龄孩子感受不到的感情。他孤独,却找不到思想交流的对象,又希望摆脱自我,证明自己的存在。

萨特的哲学思想深受笛卡尔、黑格尔、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影响,但由于对他们缺乏了解,我也只能苟且跳开他们来分析了。好吧,现在我来进入正题。

谈到萨特,我们的意识中的第一反应就是他的经典著作《存在与虚无》,但为了更直白地了解萨特,我先从他的剧作品入手。他的剧作的影响超过他的小说,是他的思想在二战之后迅速传遍整个欧洲的原因。萨特多称他的戏剧为“处境剧”,人在一个特定的处境中是自由的,然后通过自己选择自己,最终形成一种自我的结局和自我性格。这正好体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他的《苍蝇》正是一部体现“处境和自由”的剧本。剧中萨特用希腊神话以古喻今。阿伽门农与克吕泰涅斯特拉之子3岁就被逐出阿尔戈斯城。他的母亲与情夫埃奎斯托斯合谋杀害阿伽门农夺位。十几年后,饱有阅历的俄瑞斯忒斯回乡,看见城立飞满苍蝇。苍蝇是上帝派来的,象征着整个城市都承担着悔恨。俄瑞斯忒斯复仇之心渐起。此时神王朱庇特指出他是“无关的清白”,警告他不要触动城邦的秩序和人们心灵的平静,否则会引起大灾难。然而俄瑞斯忒斯没有服从朱庇特的旨意,突然感觉世界在他周围重新组合,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一条属于他的路,而他就应该沿着这条道路成为一个“人”。于是他走上了这条义无反顾的行动的道路,杀死了他的母亲和埃奎斯托斯,最后在城民的声讨中离开了阿尔戈斯城。

俄瑞斯忒斯就是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他是用于把内心的想法介入到行动中去的英雄。

塔原本是个有教养的贵族,但决心去复仇,并承担自己行动的一切后果。他清醒地认识到神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人应该创造自己的存在。这正是萨特存在主义观的体现。

萨特把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偶然的,命中注定的,不与自身和外物发生关系,是一种作为物的存在,即“本质先于存在”。它是一具空壳。而自为的存在是对存在的否定,是虚无,即“存在先于本质”。实际上自为的存在就是意识,它呈现一种虚无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本来混沌的自在存在被打开。自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和否定性,它不断追求存在并超越存在。自为的存在时在自在的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此同时,自在的存在没有自为的存在,它就是荒谬和没有意义的。

对于人的存在而言,说他存在先于本质实际上是说人是自由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自由,这个自由是绝对的,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也是不可剥夺的。人在不断的自由选择之中形成人的本质,而在每一个存在被行动决定的瞬间,人的存在就是客观独立的。此时的存在就是人行动之后的结果,它真真切切的摆在人的面前,在那个瞬间,是无法以意志为转移的。基于此,甚至可以说存在主义消除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状态,主观与客观总是此消彼长的交互存在着。主观意识指导选择和行动并形成客观存在的状态,同时体现人的价值和意义;但人面临无处不在的选择,人的本质便永远不能被决定,它被悬在了未来的行动之中。就此点而言,存在主义是一种乐观主义的、人本主义的行动哲学,它主张以行动来标榜人性的价值。既然一切只有在投向未来之后才能显露价值,那也就没有恒定而绝对正确的清规戒律,也没有绝对的真理或谬误、成功或失败。存在主义的行动哲学便不受任何僵化的社会制度和道德准则的束缚,人可以自由的选择去实现自己想要的本质。但对于行为的最终结果,人必须全然负责,因为正是行为决定了你的本质,对于这样事实确凿的本质,你无可逃避,也无可辩驳。

存在主义的确可以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奋斗的法宝。因为我们无需过多关注我们现在的状况,而应该放眼于我们通过拼搏和选择得到的未来,并对我们所做的负责任。未来才是我们的价值。

然而,现代人却恰恰缺乏这种存在主义精神。他们或是名利双收,但没有对社会负责,甚至对社会产生危害;或是安逸于现状,不思进取,走向堕落。因此在现在的中国,存在主义有了不少现实意义。存在主义中的某些价值观念,它所提倡的自由、行动、责任、生命价值,是当代年轻人,迫切需要的品性。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内容梗概 叙述者(我)安东纳洛根丁从中欧、北非和远东旅行回来,想在布城完成关于某侯爵的研究工作,并试图以日记的方式精确地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他曾想学顽童打水漂,可捡起的石头让他感到厌恶。厌恶感不时地出现在日记之中:他发现自己有了某种变化,对朋友自学者的手、对电话机旁的小雕像、乃至从别人胡子上散发出来的香水味都感到恶心。外来的感受,伴随着内心的空虚,加之脑海中无法名状的体积庞大而乏味的观念都令他烦躁,迷惑、孤独。日记中记载了日常生活的细屑琐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于敏感甚至病态的直觉体验。他看着在荒凉的街道上前进的老太婆,再也分辨不出将来和现在,而时间正继续,将来在实现,日子永无休止地单调地出现增加、又不可复归。他想着被研究者――侯爵,思考着存在和虚无。通过和自学者谈话,知道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曾当过战俘,后来参加了法国社会党并且无比地快乐,而他认为自己不是人道主义者,面对这位盲目的人道主义者,他想呕吐。厌恶之感到来了,又觉得它存在了,而且自玩打水漂的那天开始,厌恶就没有离开过,他想到自己永生永世也是多余的,他思考着荒谬,找到了存在的关键,厌恶的关键。在他最恐怖、最感厌恶的时候,他寄希望于安妮,并乘火车去巴黎见安妮,她说:我只需要你

存在和你没有改变。而他也许只有一种欲望,那就是默默无言地望着她,在沉默中完成安妮在我面前的重要性。安妮和他的情形极其相似,孤独,也有着恶心感,他们探讨着独特的境遇。之后,安妮去英国,洛根丁回到布城。他懂得了人总是输的,孤独而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现在明白了安妮的回来使他的一切希望化为乌有。在布城的最后一天,他走遍全城找寻自学者,发现自学者是个同性恋。洛根丁可怜自己,又有被遗忘的感觉。他与老板娘告别,离开布城,想通过写书来毫不厌恶地回忆一生,通过他的过去,评定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研究综述 萨特对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厌恶》(即《恶心》)是萨特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我国自80年代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关注着这部作品,从不同侧面解读这部哲理小说。有关《厌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厌恶》的主题 如何评价萨特与他的文学创作曾在评论界引发过争论。《厌恶》采用日记体,它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我这一视角,观察外界的点滴变化,剖析内心的情绪波澜,把握思想意识的流动,洛根丁只是一名普通资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篇一: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

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摘要: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文学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它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萨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萨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萨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萨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文学 摘要 沙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沙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沙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沙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沙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

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沙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沙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沙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沙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的痛苦状况继续下去。 《禁闭》最终展示了沙特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这一观点:不管一个人的现实处境多么痛苦,但他的精神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本来的自由意志去作出决定,去行动,而不应该像《禁闭》里的人一样,放弃选择自由的权利,坐以待毙,把自己关在不是地狱却比地狱更加痛苦,更加受折磨的地方——心灵的地狱。此外,《戏剧》这一戏剧还体现出沙特存在主义剧作的一些突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浅谈萨特

浅谈萨特的存在主义 作为一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初学者,我来谈论萨特显得小心翼翼。但我之所以鼓起勇气来写这篇文章,皆因萨特的哲学观对我的冲击甚大,给予我一个新的视角看待世界,是我从所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桎梏中走出来。 我对萨特的初步了解,是在我上学期的美学课上老师提到过。美学与哲学的联系颇大。我对美学的兴趣唤起了我对哲学的喜爱。又因为我比较喜欢法国文化和法国文学,我就去图书馆找萨特的书,但遗憾的是我空手而归,也不了了之了。但庆幸的是,在西方哲学课上,我又邂逅了这位曾经令我迷恋的哲学家。我十分兴奋,便开始了对其的初步了解。 我还是从萨特的童年开始吧。萨特的童年对他日后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他的很多有关自己生平的许多资料甚少涉及其少年及成年生活,而经常谈到他的童年。他曾经说过:“我憎恨我的童年,憎恨由它而来的一切……”。萨特憎恨他的童年首先是因为他认为“人的童年造成了不可超越的偏见”,对他的性格、气质、倾向,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而萨特又有一种摆脱自身的强烈愿望,重新造就自己。 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的一个小资家庭。由于年少丧父,从来没有人来管束过他,萨特从来没有感到要服从于谁,也产生了孤独感。他说过:“我不是任何人的儿子,我是我自身的原因”。1917年萨特早年的另一件重大事件发生了,他母亲改嫁。他认为母亲绝不是因为爱情嫁给这个陌生人的,并与这个陌生人格格不入,丝毫没有交流思想感情的可能性。他后来的迁居更加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可以看出,萨特是一个天才,但他的敏感使他体验到了许多同龄孩子感受不到的感情。他孤独,却找不到思想交流的对象,又希望摆脱自我,证明自己的存在。 萨特的哲学思想深受笛卡尔、黑格尔、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影响,但由于对他们缺乏了解,我也只能苟且跳开他们来分析了。好吧,现在我来进入正题。 谈到萨特,我们的意识中的第一反应就是他的经典著作《存在与虚无》,但为了更直白地了解萨特,我先从他的剧作品入手。他的剧作的影响超过他的小说,是他的思想在二战之后迅速传遍整个欧洲的原因。萨特多称他的戏剧为“处境剧”,人在一个特定的处境中是自由的,然后通过自己选择自己,最终形成一种自我的结局和自我性格。这正好体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他的《苍蝇》正是一部体现“处境和自由”的剧本。剧中萨特用希腊神话以古喻今。阿伽门农与克吕泰涅斯特拉之子3岁就被逐出阿尔戈斯城。他的母亲与情夫埃奎斯托斯合谋杀害阿伽门农夺位。十几年后,饱有阅历的俄瑞斯忒斯回乡,看见城立飞满苍蝇。苍蝇是上帝派来的,象征着整个城市都承担着悔恨。俄瑞斯忒斯复仇之心渐起。此时神王朱庇特指出他是“无关的清白”,警告他不要触动城邦的秩序和人们心灵的平静,否则会引起大灾难。然而俄瑞斯忒斯没有服从朱庇特的旨意,突然感觉世界在他周围重新组合,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一条属于他的路,而他就应该沿着这条道路成为一个“人”。于是他走上了这条义无反顾的行动的道路,杀死了他的母亲和埃奎斯托斯,最后在城民的声讨中离开了阿尔戈斯城。 俄瑞斯忒斯就是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他是用于把内心的想法介入到行动中去的英雄。

论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及对当下的启示(一)

论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及对当下的启示(一) 【摘要】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对作家的责任问题争论不休,这时重读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可以使我们明白,美感与意义不是对立的,甚至说,意义应当是而且可以成为美感的一部分。【关键词】萨特;文学介入;意义;美感 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幼年丧父,随同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查尔斯·施韦泽是个颇有学识的教师,受他的影响,萨特从小就读了大量的书。早年,萨特受存在主义的影响较大,提出了现象学的本体论。二战以后,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政治思想发生了左倾,提出了“存在主义与自由”的口号。萨特的文论著作不多,他的文艺思想基本都是散见于哲学著作中,但就是这些零散的文艺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他著名的文艺主张“文学介入说”对于长久以来的关于文艺的责任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战以前,萨特所谓的“自由”是个人的“绝对自由”,“战前,我把自己仅仅看作一个个体,我完全看不到我个人的存在与我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之间有什么联系。”受二战及战后社会状况的影响,“文学介入说”是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政治介入”,即要求作家要投身于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对各种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甚至说“文学并不是一首能和一切政权都合得来的无害的、随和的歌曲,它本身就提出了政治问题。”六十年代以后,“文学介入说”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慢慢转到社会、人生等更广泛、更普遍的意义上。这个时候他所谓的“介入”是通过文学创作“对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否定,是通过把现实虚无化而摆脱现实的一种活动。”从此以后萨特的“介入”逐渐摆脱了政治色彩,从狭义的公开“介入”直接转向了在坚持艺术独立品格的基础上的潜在“介入”。 对于“文学介入”的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作家的责任感———文学必须介入 萨特反对机械模仿现实,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尤其是在对战争的思考中,他提出了“文艺应当介入生活”的战斗口号,正如他在《纽约先驱者论坛报》上所说,“作家的责任及其对读者的特殊使命就是揭露不公正”。萨特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必须介入,而不是局限于个人绝对自由的小圈子。他的“介入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真正的作家不应回避社会问题,而应当面对现实,勇敢的揭露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作家与小说家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从这个(介入)观点来表现为人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揭示人所处的环境,人所面临的危险以及改变的可能性。”例如他的剧本《毕恭毕敬的妓女》,在剧中揭露了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无情的抨击了美国民主的虚伪性和欺诈性。其次,作家还必须以一颗宽广的胸怀去关照时代、关照人类的自由。“我们不是在追求不朽的过程中使自己永存的……而是我们将在我们的时代中满怀激情的战斗,因为我们将满怀激情地热爱我们的时代,因为我们甘愿承受与时代同归于尽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提倡“介入文学”使当代的作家都能自觉地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为实现人类的自由而斗争。他甚至说“有朝一日笔杆子被迫搁置,那个时候作家就有必要拿起武器”。我国的当代文学家张承志在《清洁的精神》中说:“我一直在想,文明的战争结束时,失败者的废墟上应当有拼死的知识的分子。”虽然面对的时代不同,但是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的观点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这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文学的责任,而且涉及到了作家与作品的境界问题。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萨特的“文学介入,归根结底就是承担全世界,承担整体……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其中有人,然后从虚无的观点解释它”,把人看作宇宙整体中的一员来关照,可以说是与中国哲学中的天地境界、宇宙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合。 萨特的“文学介入说”明确的提出了作家的责任问题,呼吁作家为被压迫阶级谴责暴力,用作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这不仅在当时具有启示意义,即使在当今,仍然具有鲜明的警示作用。尤其是在提倡个性主义的今天,作家因其特殊的身份,在创作过程中须有一定的担当,而不

浅议萨特的自在与自为

浅议萨特的自在与自为 摘要: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存在先于本质是其自由哲学的核心,自在的存在是其存在的前提,但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面临的终究问题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存在与虚无,自在的存在与自由的存在,自由与选择终将是萨特哲学的矛盾体所在。本文试图在介绍萨特的自在与自为之时,再深一步的说明作为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道路。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自为与自在 萨特是20世纪伟大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对20世纪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难以估计的影响。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受到了他之前很多哲学家的影响,后来研究者将萨特的哲学称为一种杂乱的堆砌,但显然这么界定是不对的,因为与其说萨特直接是对一些思想的继承,还不如说是他对前面这些哲学家思想的一种“扬弃”,是一种批判性的、选择性的继承。他的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为性,追求人的自由,是20世纪非理性主义的思想代表。 萨特的哲学始终处于存在主义的浪尖上,阐释着人类的存在和自由,他认为存在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存在先于本质”是他的一句哲学名言,所以,要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前提就是要先明白他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的理论。 一、萨特存在主义的继承,即虚无的存在传统。 一种思想的出现并不会使凭空的想象臆造,它必然的是要建立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之上而成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更是如此。 以往哲学深受宗教影响,觉得是“本质先于存在”,在莱布尼茨和笛卡尔时期,把人都视为“上帝”或“单子”的创造物,即使是在具有主观性的单子中,即在一个单纯的实体中,一个单子对另一个单子所发生的理想的影响,它也只是通过上帝为中介,才能产生它的效果,是对上帝的一种妥协、退让。因为在上帝的观念中,一个单子有理由要求上帝在万物发端之际规范其他单子时注意到它。因为一个单子既然不能对另一个单子的内部发生一种物理的影响,那就只有靠这种办法,一个单子才能为另一个单子所依赖。即使到了18世纪,虽然上帝被禁

关于萨特及其作品研究综述

关于萨特及其作品研究综述 【摘要】让·保罗·萨特(1905~1980),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涉及小说、戏剧、评论、哲学等多种形式,其中,自由是他反复弹奏的主旋律———自由并非人的理想,而是人无法逃逸的宿命;并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自由在于选择的自由。萨特的文论思想及其哲学理论对东西方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对有关其本人及作品研究情况进行一定概括综述。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自由选择 前言 在西方文化领域中,萨特是以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出现的。他不仅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象征,而且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可以说,萨特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影响,首先是通过他的小说和戏剧。这种以文学戏剧形式出现的萨特存在主义,要远远比他的晦涩的哲学著作的影响直接得多,具体得多。1964年,他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索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1]但后来萨特发表声明,表示拒绝接受“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一 在我国,对于萨特的研究起始于作品的译介,据不完全统计,从建国至2007年,国内以萨特命名的研究论文约有数千篇,其中能在中国知网上查到的有600多篇[1]。近年来,研究萨特的博硕士论文约有上百篇,能够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检索到的共37篇。国内研究萨特的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 70、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同时,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范围大致相同,在于关于萨特的个体研究、自由观文艺思想研究和戏剧理论研究问题等几个方面。 对萨特较有力度的个体研究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篇文章中:杨昌龙的《论萨特的文学主张》,主要以萨特的《什么是文学?》为切入口,探讨了萨特的“创作引导论”和“召唤自由论”,提出前者是他的“文学介入论”的具体化,后者则是前者的深入化。[11]他的另一篇文章《解读萨特》,一改“过去那种笼统界定和简单结论”的批评研究方式,对于萨特从“绝对自由论”到“相对自由论”的人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作了分析,论证了萨特自由选择中的“人道主义向度”的确存性。[12]萨特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哲理的形象化,郑克鲁的《萨特小说创作的特点》专门探讨了萨特的创作在故事、人物和表现手法上为形象化阐释其哲学观点而形成的相应特征。[13此外,针对萨特的个体性研究,在新时期80年代就已涉及到“文学的哲学倾向”[15]、“伦理学的方法论特征”[16]、“非理性倾向”[17]和“自由形象说”[18]等命题。《法国研究》1985年第二期还开设过“萨特哲学专栏”。进入90年代后的研究,除上述论点之外,还涉及到“创作中的悲观主义”[19]、“价值论批判”[20]、“人生哲学”[21]、“创作中的共时性”[22]和“文学与政治的处境”[23]等。也有比较性的研究,探讨了普鲁斯特和萨特的“意识魅力和时空光彩”[24]。1995年8月11~17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和九江师专在庐山举行了“萨特与二十世纪”的学术研讨会,就如何认识萨特其人,如何理解和评价其存在主义文学,如何对待其存在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中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二 萨特首先是哲学家,他师承了海德格尔的学说,但成就与影响远远超过了那位德国的先行者,而成为了存在主义哲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方法论若干问题》,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材料。其中“自由”和“自由选择”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要义,在新时期初期,国人刚刚从政治运动的思想桎梏中摆脱出来,萨特的自由观迎合了人们改变命运、自我设计的心理需要,学界也将萨特的这一思想作为研究重点。哲学论文《评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存在主义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影响,是跟萨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萨特用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戏剧——表达观念,并因此而成就存在主义思想的特殊形态(1);二是同代及后来文学家们与萨特之间向背离合,种种关系强化了存在主义对世界文学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2);三是萨特本人的文学思想及理论批评,这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从这几个方面,就能看出萨特的文学观;而这文学观的理论根基,又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一 其实萨特并没有给自己戴上存在主义的桂冠,但也无法拒绝存在主义思想家的称谓,因为他的思想的确是从“存在”问题起始的,而且所有问题的根由都可以归结到一个著名的判断:“存在先于本质”。 这句话表达怎样的意思呢?从存在主义思想的渊源看,仍是对西方哲学里“本质主义”的抗拒。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一贯把理念和本质放在第一位:世界是理念的仿制和流溢,人是本质的附庸和显现。“我是人”;“人”是概念和本质,而“我”自身以及“是”的状态,是无关紧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主义哲学就是要凸显并研究这个被遮蔽了的“是”,或者说“存在者”如何去“是”。在这一语境中,“存在”与“本质”是对立的;二者之间自古以来的关系也应颠倒过来。就是说,不是本质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本质”。 然而,这个判断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谁先谁后的问题,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人的意识及其可能,不如说,是人的存在及其意识创造出人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本质”——如果有的话——是存在所要求或建构出来的。正如现象学史家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指出:“对萨特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质’也即人的本性乃是人自由行动的结果。因此他使用‘本质’

萨特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着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本体论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本体论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他十分关注本体论。为了分析萨特哲学的基础及出发点,必须了解他的哲学本体论。本文从“出发点”和“存在观”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标签:萨特;存在;本体论 一、“反思前的我思”是哲学的出发点 萨特所谓“反思前的我思”是接受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并加以修改以后提出来的。萨特既讨厌唯物主义,又不原意承担唯心主义的罪名,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反思前的我思”范畴。借此与笛卡尔的“我思”相区别。为了达到他“超越以往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克服意识和物,主体和客体相分裂的“二元论”这一目的,萨特把传统的意识范畴大大地扩展了。他认为,除了笛卡尔开创的“反思”意识以外,还有“前反思的意识”,并且只有这种意识才是“现象学”的基本材料,也才是哲学的真正的出发点。 萨特在接受了笛卡尔的“我思”的基本命题以后又进一步发现:我们仅仅把“我思”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还是不够的。萨特认为,在进行反思以前,必须假定有非反思的意识,也就是“反思前的我思”。他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使反思成为可能的,正是非反思前的意识;成为笛卡尔的‘我思’条件的,有一个反思前的我思”。例如,当我不加思考、不加理解地数放在桌子上的苹果时,我并不意识到“我”;但当我思考和理解我数苹果的行为时,“我”便显现出来了。再如,当我观看一场话剧时,我被话剧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所吸引,这时并没有“自我”出现;但是,当我把话剧吸引这一行为意识当作一个对象进行反思时,“自我”就出现了。在这两个事例中,前一个过程就是非反思,也就是反思前的我思;后一个过程就是反思,即我思想前的思想。萨特认为,在“反思前”的意识中,“自我”并不是意识的对象,因此,“自我”并不出现,只是在“反思”意识中,“自我”才作为意识的对象出现。这就是说,在意识之前,有一个孤立的,不能被反思的,超出自我意识存在的意识,这就是意识的最初的起点。 萨特自信地认为,他的“反思前的我思”的高明之处仍在于它既避免了贝克莱式的唯心论,又克服了笛卡尔式的二元论。萨特从大量的前反思意识的材料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意识是有意向性的,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识总是指向不是自身的、“超越的”对象。这里所说的“超越”并不是超出人的经验世界或界限,而是指超出意识本身。因此,一方面意识的对象和意识不可分,另一方面,对象又是“超越”的,对象并不存在与意识之中,或者说,意识总是指向超出意识自身之外的而又是意识所缺乏的某物。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萨特肯定了对象具有独立于意识的存在,这是萨特哲学的独特之处。萨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反思前的我思”,目的还在于要以次为出发点,对“超越的‘有’”,即外部世界的存在作出“本体论的证明”。 从表面上看,萨特承认对象是独立于意识的存在,似乎他由此而走上了唯物主

萨特《墙》有感

世界荒诞人生无价值 今夜将是晴朗而寒冷的。 阴暗潮湿的封闭的地下室,三个孤独等待死亡的囚犯,一个等待观望“活生生被死折磨殆尽的肉体”的心理医生,萨特用极为犀利的笔调勾勒出他们临刑前夜的内心活动和心理表现;他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将当时社会无序混乱的状态以及罪犯处决前恐惧不安的心理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存在主义的戏谑滋味贯穿其中,世界之荒诞、人生之痛苦、选择之无奈都在三个踉跄而狼狈的人身上凸显出来,同样,在不以为然中埋下了“荒诞”的结局。 是的,今夜注定是晴朗而寒冷的。 还记得初次接触萨特的时候,带着爱情的懵懂开始赞叹他和波伏娃的爱情,即使我排斥也厌恶他所谓的契约关系,所有都沉浸在“我们不是两个,我们是一个’我们’”中不能自拔。后来通过读他的传记,也渐渐理解了他们之间的契约婚姻。他向往自由,“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也就是这种自由,给了萨特继《恶心》之后又一发挥的绝大空间——《墙》中涵盖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人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我们感到痛苦;可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他人即地域;世界是荒诞的。 墙是生死之隔 三人虽同处于一个牢房中,面临着相同的死亡命运,但彼此之间又是隔开的。伊比埃塔讨厌汤姆,反感他战栗的不停的说话方式;他不怜悯余安,并不喜欢这个小家伙;他更厌恶道貌岸然的比利时医生。他内心孤立的存活着,他和他们中间隔着一道“墙”,因为只有他在死亡面前选择了“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即使自己和另外两个同伴一样成了“没有血的灵魂”,一样的紧张焦虑。汤姆其实一样孤独;余安蜷缩在一旁,恐惧与紧张使他的脸变形扭曲,就算这样,他仍拒绝关心安慰——他们各自心中都有一道因为死亡而形成的墙。而将死的他们与活生生的肉体、可以继续存在的肉体相比,“墙”仍然存在,坚不可摧。墙的生存这头住着不属于他们三人的群体,嬉笑怒骂,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由行动着虐人的把戏,另一头,却是随着钟摆聆听即将开向自己枪声的死犯,上演着慌乱。 世界是荒诞的 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世界的荒诞性:伊比埃塔宁死不屈,他坚定的选择死亡,“我能够出卖葛里斯来保全我的性命,但我拒绝这么做”,“我要死的有骨气”,他决定牺牲自己,保护格里。为了戏弄敌人,他胡诌战友躲在墓地里,他想看“他们是怎么赶紧站起来,扣上皮带,发布命令。”他坐在那里想象着“这些穿着制服的家伙则在那些坟墓之间忙来忙去”的可笑情景。然而嘲弄的臆想竟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荒谬存在——格里因为与堂兄争吵确确实实转移到了墓地——他被本来要“保护”他的战友出卖,并不幸被击毙。伊比埃塔苟活下来,成了自我意义上的“叛徒”,整个斗争过程一下子没了意义,变得不可理喻。偶然性的打击也使他昏倒在地,他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旋转起来”,恢复感觉时,他发现自己坐在地上,“大笑不止,笑得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这令人意外的结局依然表现了世界是如此荒诞,一切都在偶然之中——当伊比埃塔艰涩而牵强的洞穿死亡的意义后意外获得了一个生的机会但他固执的又重新选择死亡,并且用欢笑着愚弄施暴者的心理编造了一个喻意深远的谎言之后,荒诞爆发了,他被荒诞的变数愚弄,他哭泣,哭的大笑不止——即使从开始就预料到了悲剧结局,荒诞性亦是如此——我感到不可捉摸。 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的状态为孤独、烦恼、痛苦、畏惧、绝望以及死亡,人活在世界上必然是痛苦的。 小说将人的恐惧感渲染到了极致。余安还是个孩子,他实在接受不了死亡的现实,他尖声喊叫,面部扭曲,浑身瘫软,惊恐万状,“他的样子像一个年老的男妓,即使他被释放,他永远也不可能再变得年轻”;死亡在伊比埃塔和汤姆面前照样不会转移:汤姆话语不止,小便失禁,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噩梦:“我竟看见了自己的尸体。。。但是,看见我的尸体的,却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的眼睛。”,他的思想也被死亡钳制——思绪丢失,不知去向,“我必须做到再进行思索,思索在那之后我再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见任何东西,而世界仍然为活着的人们继续存在”;伊比埃塔,在冰冷的地牢里汗流浃背,自己却浑然不知,而且在肯定自己非死不可之后,“就再没有一件东西是自然的了,这堆炭屑、这条长凳、这彼德罗的那张狗嘴,没有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