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述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论述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论述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论述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论述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论述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安全措施示范文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前言

在经历过合成氨合成工段的仿真实训以后,使得自己

明白了合成氨合成的工艺流程,了解了所涉及到的一些设

备和管道,其中有些高压高温设备或者高压低温的设备。

所用的物料有氢气以及中间产物等都是易燃易爆的高危物

料,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如果生产操作不当或者设备出

现故障,造成大量的这些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

漏,极易引起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和员工的中毒等后果。

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将对合成氨的合成工段所能设计到的

安全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是为了使得人们充分的认识到

合成工段的危险方面,从而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候能够从容

应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事故所给厂子所带来的巨大损失。第1章简述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流程

从甲烷化来的新鲜气(40℃、2.6Mpa、H2/N2=3:1)先经压缩前分离罐(104-F)进合成气压缩机(103-J)低压段,在压缩机的低压缸将新鲜气体压缩到合成所需要的最终压力的二分之一左右,出低压段的新鲜气先经136-C用甲烷化进料气冷却至93.3℃,再经水冷器(116-C)冷却至38℃,最后经氨冷器(129-C)冷却至7℃,后与氢回收来的氢气混合进入中间分离罐(105-F),从中间分离罐出来的氢氮气再进合成气压缩机高压段。

合成回路来的循环气与经高压段压缩后的氢氮气混合进压缩机循环段,从循环段出来的合成气进(124-C)。高压合成气自124-C出来后,分两路继续冷却,第一路串联通过原料气和循环气一级和二级氨冷器117-C和118-C的管侧,冷却介质都是冷冻用液氨,另一路通过就地的MIC-23

节流后,在合成塔进气和循环气换热器120-C的壳侧冷却,两路会合后,又在新鲜气和循环气三级氨冷器119-C 中用三级液氨闪蒸槽112-F来的冷冻用液氨进行冷却,冷却至-23.3℃。冷却后的气体经过水平分布管进入高压氨分离器(106-F),在前几个氨冷器中冷凝下来的循环气中的氨就在106-F中分出,分离出来的液氨送往冷冻中间闪蒸槽。从氨分离器出来后,循环气进入合成塔进气-新鲜气和循环气换热器120-C的管侧,从壳侧的工艺气体中取得热量,然后又进入合成塔进气--出气换热器(121-C)的管侧,再由HCV-11控制进入(105-D),在121-C管侧的出口处分析气体成分。

合成气进气由合成塔105-D的塔底进入,自下而上地进入合成塔,经由MIC-13直接到第一层触媒的入口,用以控制该处的温度,这一近路有一个冷激管线,和两个进层间换热器付线可控制第二、第三层的入口温度必要时可

以分别用MIC-14、15和16进行调节。气体经最底下一层触媒床后,又自下而上地把气体导入内部换热器的管侧,把热量传给进来的气体,再由105-D的顶部出口引出。

合成塔出口气进入合成塔--锅炉给水换热器123-C的管侧,把热量传给锅炉给水,接着又在121-C的壳侧与进塔气换热而进一步被冷却,最后回到103-J高压缸循环段(最后一个叶轮)而完成了整个合成回路。

合成塔出来的气体有一部分是从高压吹出气分离缸108-F经MIC-18调节并用Fl-63指示流量后,送往氢回收装置或送往一段转化炉燃料气系统。从合成回路中排出气是为了控制气体中的甲烷化和氩的浓度,甲烷和氩在系统中积累多了会使氨的合成率降低。吹出气在进入分离罐108-F以前先在氨冷器125-C冷却,由108-F分出的液氨送低压氨分离器107-F回收。

合成塔备有一台开工加热炉(102-B),它是用于开工时

把合成塔引温至反应温度,开工加热炉的原料气流量由FI-62指示,另外,它还设有一低流量报警器FAL-85与FI-62配合使用,MIC-17调节102-B燃料气量。

第2章合成氨合成工段安全技术措施

1.设备安全

从第一章的工艺流程简介中可以看出在整个合成工段所用到的设备有合成氨反应器、炉子、换热器、分离罐和压缩机和大量的运送管线阀门。其中大部分属于压力容器,所以对其压力的监控一定要严格。

1.1 对氨合成反应器的检查

由于合成氨反应是有催化剂的放热反应。所以一定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应该在反应器中安装一些测温自控装置,以便在温度发生异常的时候自动控制温度的上升,在反应器上可以安装一些诸如安全阀、爆破片、排气孔等泄压装置。对反应器应该定时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

1.2 对炉子的检查

炉子主要是用来给反应器初期供热的设备,主要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所以炉子一定要选用防爆型的,并设置列管故障保护设施。设置一定数量的温度和压力检测装置,以便控制输出温度,使得炉子控制在最佳燃烧范围内。定期对炉子的内部和外部进行检查。

1.3 对换热器的检查

换热器是两种温度不同的物质交换温度的场所,所以考虑换热器中所走的物料,选择合适材料和类型的换热器。考虑是否超过换热器的设计温度,设备的冲洗是否适当,维修工作能否安全的进行,两种物料能否在换热器内充分的交换热量等等。

1.4对分离罐的检查

定期对分离罐进行压力测试,所使用的分离罐是否符

合相应的标准。检查压力的释放是否适当,紧急情况下能将容器中的物料隔离吗?分离罐的放空和排污是否有详细的说明。对一些重要的液位进行及时监控,发现异常能够及时处理。

1.5 对压缩机的检查

在选用压缩机的时候,考虑出口压力是否会超过壳体本身的设计压力,出口压力会不会超过下游设备或者管道的设计压力,进压缩机的物料的温度会不会超过壳体的设计温度,对压缩机的机械部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加润滑油,保证其正常运行。在压缩机周围应设置防护罩,避免意外的发生。

1.6 对管线阀门的检查

管线是链接设备之间的主要通道,在对管道的检查中,应考虑内部物料的类型、温度以及压力,是否符合工艺条件。检查管线和阀门是否发生泄漏和破损,设置应有

的放空和排污系统。是否需要安装切断阀,止逆阀等等。对管线阀门进行定期的清理,保证管线阀门的正常运行。

2.工艺操作的安全技术

2.1催化反应的安全技术

氨合成是氢气和氮气按照一定比例,在催化剂的作用在进行的可逆放热的化学反应。在氨合成操作过程中,若是催化剂的选择不正确或者加入不适量,易造成局部反应的剧烈。催化剂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若是反应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发生超温爆炸或者着火事故,还有可能使得催化剂失活,以至于反应目标产物无法产生。原料气中某种能与催化剂反应的杂志含量增加,可能成为爆炸危险物。合成氨是在高压高温下有固相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主要危险性有:由于原料及成品存在易燃、易爆、有毒,在反应中设备和管道容易受到腐蚀,因此要特别防止压缩工段的氢气在高压下发生泄漏,产生爆炸。应

备有充分蒸汽或者惰性气体,以便应急。在开车或者检修设备、管线之前,必须用氮气进行吹扫。

在装卸催化剂的时候,要防止破碎和污染,防止催化剂自然超温烧坏。加热炉是热量的来源,在催化剂重整过程中,加热炉的安全和稳定非常重要,应采用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对于重要工艺参数,相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均采用安全报警,必要时采用联锁保护装置。

2.2 加热操作的安全

在氨合成工段中,炉子是最主要的供热工具,在开车的时候供给反应器热量。是的反应能够正常的运行。当反应器的温度达到380度的时候,就停止给反应器供热,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范围和升温的速度。在反应器有物料进行反应的时候,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应控制反应热量的产生,当温度超过额定值的时候,应该及时移热量。避免发生冲料和爆炸。加热炉的安全要点有:

将炉子门同反应器用砖墙完全隔离,炉膛构造应采用烟道气辐射方式加热,避免火焰之间接触设备,以防止因高温烧穿管道。

炉子内部应该经常清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锅底破裂。

使用天然气燃烧的炉子,点火前应该吹扫炉膛,排除能积存的爆炸性混合气体。

当炉子发生漏料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转移物料并阻止燃料继续进入。

3.电气及静电安全技术

3.1防电气事故安全技术

在合成氨合成工段,存在有压缩机、照明系统、报警系统、以及检测监控系统等都需要电。因为在合成阶段,物料大都是易燃易爆物质,所以要严格控制电器的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和漏电现象

的产生。在每个电器上都应该设置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正确的运行电器,避免过载使用,防止火灾,短路、接触不良、铁芯发热等现象产生。

在电器设备、线路、报警系统监控检测系统中,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检修中,不严格遵守相应的电气设备及系统运行操作中,所以会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由于电气设备或者电气线路安装不符合要求,会直接造成触电事故,由于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会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又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违反操作规程

使用不合格的设备

维修、管理不善

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有采用安全的电压,在

尿素安全生产要点示范文本

尿素安全生产要点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尿素安全生产要点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工艺简述 来自合成氨装置的氨、二氧化碳分别由高压液氨泵和 压缩机升压至26MPa后送入尿素合成塔。于压力 25MPa、温度200℃的条件下进行尿素合成反应。尿素浓 度为36.1%的尿素溶液经压力调节系统减压至1.7MPa,温 度122℃进入分解系统。尿素溶液在分解系统中逐渐提浓 达74%后送至结晶系统,将尿素浓度升至80%,结晶密度 达35%以上后,送入离心机用水除去部分缩二脲成为粉状 尿素进入干燥系统,由热空气(120℃)将粉状尿素干燥并 送至温度135~138℃的熔融槽,粉状尿素熔化后进入固定 式喷头造粒。冷却固化后的粒状尿素由皮带机送至散装 库。

尿素生产所需原料之一氨是有毒和可燃性气体。 2重点部位 2.1合成塔尿素合成塔是一座立式高压容器。它不但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而且入塔物料[氨/二氧化碳=4.0(mol比)水/二氧化碳=0.37(mol比)]的平衡操作也是非常严格的。尿素生产必须采用高温、高压,而在高温、高压下尿素对设备的腐蚀又是十分严重的。为了防止腐蚀,合成塔采用钛衬里,和316L尿素级不锈钢衬里并加氧气(空气)保护。尿素合成塔的运行状况对全工序的正常运行有着主导作用,该部位是正常生产中巡检的重点部位。尿素合成塔检漏孔曾多次发生过泄漏,迫使生产装置停车;合成塔压力控制调节阀阀杆被尿素溶液腐蚀断,导致合成塔压力联锁动作,使生产装置停车也时有发生。 2.2高压液氨泵液氨泵为立式三联柱塞往复泵,是尿素生产装置的重要设备。满负荷(100%)生产中,该泵是

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设计

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引言 (2) 1.1 氨的基本用途 (2) 1.2 合成氨技术的发展趋势 (2) 1.3 合成氨常见工艺方法 (2) 1.3.1 高压法 (2) 1.3.2 中压法 (2) 1.3.3 低压法 (2) 1.4 设计条件 (2) 1.5 物料流程示意图 (2) 2 物料衡算 (2) 2.1 合成塔入口气组成 (2) 2.2 合成塔出口气组成 (2) 2.3 合成率计算 (2) 2.4 氨分离器出口气液组成计算 (2) 2.5 冷交换器分离出的液体组成 (2) 2.6 液氨贮槽驰放气和液相组成的计算 (2) 2.7 液氨贮槽物料衡算 (2) 2.8 合成循环回路总物料衡算 (2) 3 能量衡算 (2) 3.1 合成塔能量衡算 (2) 3.2废热锅炉能量衡算 (2) 3.3 热交换器能量衡算 (2) 3.4 软水预热器能量衡算 (2) 3.5 水冷却器和氨分离器能量衡算 (2) 3.6 循环压缩机能量衡算 (2) 3.7 冷交换器与氨冷器能量衡算 (2) 3.8 合成全系统能量平衡汇总 (2) 4 设备选型及管道计算 (2) 4.1 管道计算 (2) 4.2 设备选型 (2) 结论 (2) 致谢 (2) 参考文献 (2)

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为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工厂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氨合成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分离和再循环、氨的合成、惰性气体排放等基本步 骤,上述基本步骤组合成为氨合成循环反应的工艺流程。其中氨合成工 段是合成氨工艺的中心环节。新鲜原料气的摩尔分数组成如下:H 2 73.25%,N 2 25.59%, CH 4 1.65%,Ar 0.51%合成操作压力为31MPa, 合成塔入口气的组成为NH 3(3.0%),CH 4 +Ar(15.5%),要求合成塔出口气中 氨的摩尔分数达到17%。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了年产五万吨 合成氨厂合成工段的工艺流程,并借助CAD技术绘制了该工艺的管道及 仪表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最后对该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能量衡 算,并根据设计任务及操作温度、压力按相关标准对工艺管道的尺寸和 材质进行了选择。 关键词:物料衡算,氨合成,能量衡算

乙醛

乙醛 【知识要点】 1.乙醛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乙醛的分子式是O H C 42,结构式是,简写为CHO CH 3。 注意 对乙醛的结构简式,醛基要写为—CHO 而不能写成—COH 。 2.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为C 8.20。乙醛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注意 因为乙醛易挥发,易燃烧,故在使用纯净的乙醛或高浓度的乙醛溶液时要注意防火。 3.乙醛的化学性质 从结构上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由于醛基比较活 泼,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例如,乙醛的加成反应(碳氧双键)和氧化反应(醛 基氢),都发生在醛基上。 (1)乙醛的加成反应 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例如,使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说明:①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属于还原反应。 ②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的实例可知,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外延应当扩大了。 (2)乙醛的氧化反应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 注意 ①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②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 H CO O CHO CH 22234452+??→?+点燃

乙醛不仅能被2O 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和新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银氨溶液的制备: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3AgNO 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实验现象 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实验结论 化合态的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 说明: ①上述实验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 +↓=+4 23·NH AgOH O H NH Ag []O H OH NH Ag O H NH AgOH 223232)(·2++=+- + []O H NH Ag NH COO CH OH NH Ag CHO CH 23 4 3233322)(2+↑+↓++→+++- - + 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又叫做银镜反应。 在这个反应里,1mol 的醛基氢原子对应着2mol 的银。 ②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 ③配制银氨溶液是向3AgNO 稀深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沉演恰好溶解为止。滴加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不是银氨溶液。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制备银镜时,玻璃要光滑洁净。玻璃的洗涤一般要先用热的NaOH 溶液洗,再用水洗净。 注意 ①这里所说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是指反应整体中某一方物质的反应。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统一性上看,整个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反应的实质也是电子的转移。 ②结合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醛的还原反应可知,乙醇与乙醛之间能在不同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做本实验要注意: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而且随配随用,不可久置。 此外,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2)(OH Cu 也能使乙醛氧化。 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 的溶液2mL ,滴入2%的4 CuSO 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 溶液0.5mL 加热到沸腾,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 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 说明: ①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就是 ↓=+- + 22)(2OH Cu OH Cu O H O Cu COOH CH OH Cu CHO CH 223232)(2+↓+?→?+? 实验中看到的沉淀是氧化亚铜,由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在这个反应里,1mol 的醛基氢原子可以还原出1mol 的Cu 2O 。

合成氨工艺流程

合成氨工艺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所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燃烧室、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入气柜。 半水煤气由气柜进入电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后依次进入压缩机的Ⅰ、Ⅱ、Ⅲ段,加压到~,送入脱硫塔,用溶液或其他脱硫溶液洗涤,以除去硫化氢,随后,气体经饱和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进入一氧化碳变换炉,用水蒸汽使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为氢。变换后的气体,返回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并经热水塔的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变换器脱硫塔,以除去变换时产生的硫化氢。然后,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水洗法除去大部分二氧化碳。脱碳后的原料进入压缩机Ⅳ、Ⅴ段,升压到压缩机~后,依次进入铜洗塔和碱洗塔,使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进一步降至20(ppm)以下,以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后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的最后一段,升压到~MPa进入滤油器,在此与循环压缩机来的循环气混合,经除油后,进入冷凝塔和氨冷器的管内,再进入冷凝塔的下部,分离出液氨。分离出液氨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塔上部的管间,与管内的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氮氢气合成氨。出合成塔的气体中,约含氨10~20%,经水冷器与氨冷器将氨液化并分离后,其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 原料气的制备:制备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 即造气。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后生成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整个生产过程由煤气发生炉、燃烧室、废热锅炉、气柜等设备组成。 固定床半水煤气制造过程由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空气吹净等5个阶段构成,为了调节氢氮比,在吹风末端要将部分吹风气吹入煤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吹风回收。 吹风阶段:空气从煤气炉的底部吹入,使燃料燃烧,热量贮存于燃料中,为制气阶段碳与水蒸汽的反应提供热量。吹风气经过燃烧室和废热锅炉后放空。上吹制气阶段:从煤气炉的底部通入混有适量空气的水蒸汽,和碳反应生成的半水煤气经过炉的顶部引出。向水蒸汽中加入的空气称为加氮空气。 下吹制气阶段:将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由炉顶送入,生成的半水煤气由炉底引出。二次上吹制气阶段:水蒸汽和加氮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为下一步送入空气创造安全条件。 空气吹净阶段:从炉底部吹入空气,所得吹风气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并将残留的半水煤气加以回收。 以上五个阶段完成了制造半水煤气的主过程,然后重新转入吹风阶段,进入下一个循环。原料气的净化: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本阶段由原料气脱硫、一氧化碳变换、水洗(脱除二氧化碳)、铜洗(脱除一氧化碳)、碱洗(脱除残余二氧化碳)等几个工段构成,主要设备有除尘器、压缩机、脱硫塔、饱和塔、热水塔、一氧化碳变换炉、二氧化碳吸收塔、铜洗塔、碱洗塔等。 脱硫: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存在加剧了管道及设备的腐蚀,而且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必须予以除去。脱硫方法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干法脱硫是用固体硫化剂,当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固体脱硫剂吸附,脱除原料气中的少量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一般先进行湿法脱硫,再采用干法脱硫除去有机物和残余硫化氢。湿法脱硫所用的硫化剂为溶液,当含硫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液体剂吸收,除去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硫化氢。

2020合成氨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合成氨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复审培训的内容和学时安排,以及安全技术考核的方法、内容,复审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节能氨五工艺法(AMV),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工艺过程的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 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AQ/T 3017-2008《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ammonia synthesis process operator 采用合成氨工艺的生产单位中从事安全风险较大的工艺操作从业人员,主要指压缩、氨合成反应、液氨储存岗位作业的人员。 4. 基本条件 4.1 年满18 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4.2 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4.3 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4 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4.5 合成氨工艺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5. 培训大纲 5.1 培训要求 5.1.1 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5.1.2 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 5.1.3 培训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应注重提高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培训。 5.2 培训内容 5.2.1 安全基本知识 5.2.1.1 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2)有关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合成氨安全生产要点实用版

YF-ED-J142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合成氨安全生产要点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合成氨安全生产要点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工艺简述 天然气(主要成份为甲烷)经脱硫后与水 蒸汽混合,先进入一段转化炉,在压力 3.6MPa、温度834℃和镍系催化剂的作用下,大 部分甲烷转化为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然后在二段转化炉引入空气在炉内燃烧继续进 行转化,同时提供氨合成的主要成分氮气。转 化气中的一氧化碳在高、低变换炉中于426℃、 224℃和铁系、铜系催化剂作用下与水蒸汽反应 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在 脱碳塔用苯菲尔溶液吸收,溶液中二氧化碳反

再生释出作为副产品。脱碳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于甲烷化在354℃和镍系催化剂作用下与氢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蒸汽。最后,氮氢混合气用合成气压缩机压缩到24MPa送入合成塔,在540℃和铁系催化剂作用下氮氢气进行合成反应,出塔气经冷却使氨冷凝分出即为合成氨产品。 合成氨生产所用原料(天然气、石脑油、渣油),中间物料(甲烷、氢、一氧化碳)、产品(氨)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2重点部位 2.1转化反应炉该炉是合成氨生产的关键设备。通过它将原料与水蒸汽、空气反应生成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并提供合成反应的主要成分之一氮。

年产4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总论 (5) 1.1 概述 (5) 1.2 氨的性质 (5) 1.2.1 氨的物理性质 (5) 1.2.2氨的化学性质 (6) 1.3 原料气来源 (6) 1.4 文献综述 (6) 1.4.1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 (7) 1.4.2我国合成氨工业的现状 (7) 1.4.3合成氨工业的发展趋势 (7) 1.5 设计任务的项目来源 (8) 第二章流程方案的确定 (9) 2.1生产原理 (9) 2.2各生产方法及特点 (9) 2.3工艺条件的选择 (10) 2.4合成塔进口气的组成 (11) 第三章工艺流程简述 (13) 3.1 合成工段工艺流程简述 (13) 3.2 工艺流程方框图 (14) 第四章工艺计算 (15) 4.1 物料衡算 (15) 4.1.1设计要求 (15) 4.1.2计算物料点流程图 (16) 4.1.3合成塔入口气组分 (16) 4.1.4合成塔出口气组分 (17) 4.1.5合成率 (18)

4.1.6氨分离器气液平衡计算 (18) 4.1.7冷交换器气液平衡计算 (20) 4.1.8液氨贮槽气液平衡计算 (21) 4.1.9合成系统物料计算 (24) 4.1.10合成塔物料计算 (25) 4.1.11水冷器物料计算 (26) 4.1.12氨分离器物料计算 (27) 4.1.13冷交换器物料计算 (27) 4.1.15氨冷器物料计算 (30) 4.1.17液氨贮槽物料计算 (30) 4.2 热量衡算 (30) 4.2.1冷交换器热量计算 (30) 4.2.2 氨冷凝器热量衡算 (33) 4.2.3循环机热量计算 (33) 4.2.4合成塔热量衡算 (35) 4.2.5废热锅炉热量计算 (37) 4.2.6热交换器热量计算 (38) 4.2.7水冷器热量衡算 (39) 第五章设备选型及设计计算 (40) 5.1 合成塔催化剂层设计 (40) 5.2 废热锅炉设备工艺计算 (42) 5.2.1计算条件 (42) 5.2.2管内给热系数的计算 (42) 5.2.3管外给热系数 (46) 5.2.4传热总系数K (46) 5.2.5传热温差 (47) 5.2.6传热面积 (47)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乙醛装车聚合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示范文本

乙醛装车聚合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乙醛装车聚合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乙醛是一种活跃的有机物,在存储、罐装过程中会发 生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快速的放热反应,若处理不当, 会造成爆炸、中毒、冻伤等重大恶性事故。 20xx年12月2日,扬子石化股份公司发生一起乙醛 聚合反应,虽未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但却给我们敲响了 警钟。事后,我们从生产、贮存、装车等环节对乙醛聚合 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根据分析情况,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事故经过

20xx年12月2日16点11分,车号为苏BK5820、容积为22.7m3的乙醛专用槽车,在扬子石化股份公司化工厂醋酸车间乙醛装车平台开始装醛,16点50分,装车结束,共装乙醛15吨。在关闭槽车进料阀后加盲板时,发现槽车温度、压力上升,槽车压力上升至8Pa、温度达70℃左右,伴有“咔嚓”的响声。操作人员武某立即向车间领导汇报,同时将槽车尾气盲板拆除,并将压力卸至6Pa,关闭放空阀,进料阀加盲板。 调查分析 1.在反应器内聚合 20xx年12月2日槽车所装乙醛来自乙醛球罐R-501c 罐,内有190吨乙醛,其中70吨左右是11月29日白班生产的产品。当日,由于反应波动大,分析工曾取原料乙

合成氨生产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合成氨生产安全技术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合成氨生产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氨(NH?)常态下是有特殊气味的强刺激性气体,相对密 度为0.5971(空气=1),易燃,自燃点为65112,能与空 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5.7%~27.4%)。氨气 常温加压即可液化(临界压力11.4MPa,临界温度 132.512),沸点为-33.512、凝固点为-77.712。氨 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 氨主要用途是生产氮肥,还用于生产硝酸、纯碱、化 纤、塑料、橡胶、医药、染料和爆炸晶,液氨可用作制冷 剂。 生产工艺合成氨生产所用原料有固体燃料(煤)、液体 燃料(石油或其产品)、气体燃料(天然气、焦炉气、炼厂 气)。

合成氨的生产分为三部分: 造气——原(燃)料通人空气(氧气)和蒸汽,汽化成为水煤气(半水煤气),该粗原料气由氢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硫化氢、氧气及粉尘组成,原料气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存于气柜; 变换净化——气柜来的原料气通过电除尘器除去粉尘进入气压机加压,经脱硫(脱除硫化氢)、变换(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和二氧化碳)、脱碳(吸收脱除二氧化碳)后,再次加压进入铜洗塔(用醋酸铜氨液)和碱洗塔(用苛性钠溶液)进一步除去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降至十万分之三以下),获得纯氢气和氢气混合气体; 合成——净化后的氢氮混合气(H?:N?=3:1)经压缩机加压至30~32MPa进入合成塔,在铁触媒存在下高温

合成氨要点安全生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23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合成氨要点安全生产(正 式版)

合成氨要点安全生产(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工艺简述 天然气(重要成份为甲烷)经脱硫后与水蒸汽混 淆,先进入一段变动炉,在压力3.6MPa、温度834℃ 和镍系催化剂的感化下,大部分甲烷变动为氢气、一 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然后在二段变动炉引入氛围在炉 内焚烧连续举行变动,同时提供氨合成的重要成分氮 气。变动气中的一氧化碳在高、低变更炉中于 426℃、224℃和铁系、铜系催化剂感化下与水蒸汽反 响天生氢气和二氧化碳。变更气中的二氧化碳在脱碳 塔用苯菲尔溶液吸取,溶液中二氧化碳反复活释出作 为副产物。脱碳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于甲烷化

在354℃和镍系催化剂感化下与氢反响天生甲烷和水蒸汽。末了,氮氢混淆气用合成气压缩机压缩到 24MPa送入合成塔,在540℃和铁系催化剂感化下氮氢气举行合成反响,出塔气经冷却使氨冷凝分出即为合成氨产物。 合成氨临盆所用质料(天然气、石脑油、渣油),中心物料(甲烷、氢、一氧化碳)、产物(氨)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2重点部位 2.1变动反响炉该炉是合成氨临盆的要害设置装备摆设。通过它将质料与水蒸汽、氛围反响天生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并提供合成反响的重要成分之一氮。 在变动反响历程中,如水碳比把持过低会变成转反响管结碳而部分超温烧坏炉管。某厂曾因此使一段

(工艺技术)合成氨工艺简介

合成氨工艺控制方案总结 一合成氨工艺简介 中小型氮肥厂是以煤为主要原料,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法制造合成氨原料气。从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到氨的合成,经过造气、脱硫、变换、碳化、压缩、精炼、合成等工段。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该装置主要的控制回路有:(1)洗涤塔液位; (2)洗涤气流量; (3)合成塔触媒温度; (4)中置锅炉液位; (5)中置锅炉压力; (6)冷凝塔液位; (7)分离器液位; (8)蒸发器液位。 其中触媒温度控制可采用全系数法自适应控制,其他回路采用PID控制。 二主要控制方案 (一)造气工段控制 工艺简介: 固定床间歇气化法生产水煤气过程是以无烟煤为原料,周期循环操作,在每一循环时间里具体分为五个阶段;(1)吹风阶段约37s;(2)上吹阶段约39s;(3)下吹阶段约56s;(4)二上吹阶段约12s;(5)吹净阶段约6s. l、吹风阶段 此阶段是为了提高炉温为制气作准备的。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决定炉温的高低, 时间过长,炉温过高;时间过短,炉温偏低并且都影响发气量,炉温主要由这一阶段控制。般工艺要求此阶段的操作时间约为整个循环周期的18%左右。 2、上吹加氮制气阶段 在此阶段是将水蒸汽和空气同时加入。空气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中的氮气含量,是调节H2/N2的主要手段。但是为了保证造气炉的安全该段时间最多不超过整个循环周期的26%。 3、上吹制气阶段 该阶段与上吹加氯制气总时间为整个循环的32%,随着上吹制气的进行下部炉温逐渐下降,为了保证炉况和提高发气量,在此阶段蒸汽的流量最好能得以控制。 4、下吹制气阶段 为了充分地利用炉顶部高温、提高发气量,下吹制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段时间

醋酸安全生产要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醋酸安全生产要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946-38 醋酸安全生产要点(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工艺简述. 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醋酸的生产方法很多,主要有乙炔水合法、烷烃氧化法、轻油氧化法、甲醇、一氧化碳、低压羰基合成法和乙醛氧化法。这里重点叙述乙醛液相氧化法生产醋酸的工艺,主要由氧化、蒸馏等工序组成。 简要生产过程是乙醛和氧按比例进入第一氧化塔,在65-75℃。0.3MPa和催化剂醋酸锰的作用下,于乙醛的醋酸溶液中进行乙醛氧化反应。氧化液在76-80℃、0.2MPa工艺条件下继续在第二氧化塔进行氧化反应。从第二氧化塔出来的氧化液,在催化剂回收塔回收醋酸锰以后,进高沸塔蒸馏,在塔顶冷凝除去高沸物后,再进低沸塔精馏,在该塔顶脱除低沸物,塔底物料即为产品醋酸。

本装置所用原料乙醛是一级易燃液体,闪点-40℃,系有毒物质。 2重点部位 氧化塔组:氧化塔组包括第一、二氧化塔。易燃的乙醛和纯氧在催化剂醋酸锰的作用下,使乙醛转化成醋酸。乙醛氧化是剧烈的放热过程,原料配比、催化剂量、温度、压力控制不当,将会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过氧醋酸。是一种不稳定、有爆炸性的化合物,在温度90-110℃时便能突然分解爆炸;与可燃物、有机物、酸类接触,经摩擦、撞击也能爆炸或燃烧。国内同类装置就曾有过由于加催化剂开车,而导致氧化塔爆炸的事故。 在反应过程中,温度过高过氧醋酸的分解会聚然进行,而发生爆炸;温度过低过氧醋酸会积累也会发生爆炸。 氧化塔顶的气体中含有部分没有反应的乙醛和氧气,如果这些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也有爆炸的危

合成氨装置安全管理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1522 合成氨装置安全管理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合成氨装置安全管理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加强合成氨生产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公司内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现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领导包保责任制要求如下: 一、合成氨系统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文件要求,我公司合成氨装置造气、气柜、脱硫、氢氮气压缩机、变换、脱碳、液氨库、甲醇、铜洗、氨合成装置做为我公司合成系统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管理。 二、各级管理人员工作要求: 1、公司实行总经理及生产口、技术口等分管领导24小时驻厂驻厂制,由常务总监李淑南、分管技

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

1、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 1)造气工段 造气实质上是碳与氧气和蒸汽的反应,主要过程为吹风和制气。具体分为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和空气吹净五个阶段。原料煤间歇送入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内,先鼓入空气,提高炉温,然后加入水蒸气与加氮空气进行制气。所制的半水煤气进入洗涤塔进行除尘降温,最后送入半水煤气气柜。 造气工艺流程示意图 2)脱硫工段 煤中的硫在造气过程中大多以H2S的形式进入气相,它不仅会腐蚀工艺管道和设备,而且会使变换催化剂和合成催化剂中毒,因此脱硫工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DDS脱硫剂脱出气体中的硫。气柜中的半水煤气经过静电除焦、罗茨风机增压冷却降温后进入半水煤气脱硫塔,脱除硫化氢后经过二次除焦、清洗降温送往压缩机一段入口。脱硫液再生后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流程图 3)变换工段 变换工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半水煤气中的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发生放热反应,生成CO2和H2。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是中变串低变工艺流程。经过两段压缩后的半水煤气进入饱和塔升温增湿,并补充蒸汽后,经水分离器、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升温后进入中变炉回收热量并降温后,进入低变炉,反应后的工艺气体经回收热量和冷却降温后作为变换气送往压缩机三段入口。

变换工艺流程图 4)变换气脱硫与脱碳 经变换后,气体中的有机硫转化为H2S,需要进行二次脱硫,使气体中的硫含量在25mg/m3。脱碳的主要任务是将变换气中的CO2脱除,对气体进行净化,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变压吸附脱碳工艺。来自变换工段压力约为1.3MPa左右的变换气,进入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排到地沟。变换气进入吸附塔进行吸附,吸附后送往精脱硫工段。 被吸附剂吸附的杂质和少量氢氮气在减压和抽真空的状态下,将从吸附塔下端释放出来,这部分气体称为解析气,解析气分两步减压脱附,其中压力较高的部分在顺放阶段经管道进入气柜回收,低于常 压的解吸气经阻火器排入大气。

乙醛装车聚合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乙醛装车聚合事故原因分析和 预防(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乙醛装车聚合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新编 版) 乙醛是一种活跃的有机物,在存储、罐装过程中会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快速的放热反应,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爆炸、中毒、冻伤等重大恶性事故。 2002年12月2日,扬子石化股份公司发生一起乙醛聚合反应,虽未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后,我们从生产、贮存、装车等环节对乙醛聚合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根据分析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事故经过 2002年12月2日16点11分,车号为苏BK5820、容积为22.7m3 的乙醛专用槽车,在扬子石化股份公司化工厂醋酸车间乙醛装车平台开始装醛,16点50分,装车结束,共装乙醛15吨。在关闭

槽车进料阀后加盲板时,发现槽车温度、压力上升,槽车压力上升至8Pa、温度达70℃左右,伴有“咔嚓”的响声。操作人员武某立即向车间领导汇报,同时将槽车尾气盲板拆除,并将压力卸至6Pa,关闭放空阀,进料阀加盲板。 调查分析 1.在反应器内聚合 2002年12月2日槽车所装乙醛来自乙醛球罐R-501c罐,内有190吨乙醛,其中70吨左右是11月29日白班生产的产品。当日,由于反应波动大,分析工曾取原料乙烯分析三次,原料乙烯中氮气含量高达5.7%,对比乙醛装置原料乙烯的规格要求: C2 H4 :≥99.7% C2 H2 :≤30ppm

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方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引言 (3) 1.1 氨的基本用途 (3) 1.2 合成氨技术的发展趋势 (4) 1.3 合成氨常见工艺方法 (4) 1.3.1 高压法 (5) < 1.3.2 中压法 (5) 1.3.3 低压法 (5) 1.4 设计条件 (5) 1.5 物料流程示意图 (6) 2 物料衡算 (8) 2.1 合成塔入口气组成 (8) 2.2 合成塔出口气组成 (8) 2.3 合成率计算 (9) 《 2.4 氨分离器出口气液组成计算 (10) 2.5 冷交换器分离出的液体组成 (13) 2.6 液氨贮槽驰放气和液相组成的计算 (13) 2.7 液氨贮槽物料衡算 (15) 2.8 合成循环回路总物料衡算 (17) 3 能量衡算 (28) 3.1 合成塔能量衡算 (28) 3.2废热锅炉能量衡算 (30) ~ 3.3 热交换器能量衡算 (31) 3.4 软水预热器能量衡算 (32) 3.5 水冷却器和氨分离器能量衡算 (33) 3.6 循环压缩机能量衡算 (35) 3.7 冷交换器与氨冷器能量衡算 (36) 3.8 合成全系统能量平衡汇总 (38) 4 设备选型及管道计算 (40) 4.1 管道计算 (40) , 4.2 设备选型 (42) 结论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为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工厂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氨合成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分离和再循环、氨的合成、惰性气体排放等基本步骤,上述基本步骤组合成为氨合成循环反应的工艺流程。其中氨合成工段是合成氨工艺的中心环节。新鲜原料气的摩尔分数组成如下:H273.25%, N225.59%,CH41.65%,Ar0.51%合成操作压力为31MPa,合成塔入口气的组成为NH3(3.0%>,CH4+Ar(15.5%>,要求合成塔出口气中氨的摩尔分数达到 17%。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了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厂合成工段的 工艺流程,并借助CAD技术绘制了该工艺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最后对该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并根据设计任务及操作温度、压力按相关标准对工艺管道的尺寸和材质进行了选择。 关键词:物料衡算,氨合成,能量衡算 , The Design of 50kt/a Synthetic Ammonia Process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ypes of Ammonia synthesis technology and process,Generally,they includes ammonia synthesis, separation and recycling, inert gases Emissions and other basic steps, Combining the above basic stepsturnning into the ammonia synthesis reaction and recycling process , in which 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is the central part of a synthetic ammonia process. The task of curriculum design is the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of an annual fifty thousand tons synthetic ammonia plant . The composition of fresh feed gas is: H2(73.77%>,N2(24.56%>,CH4(1.27%>,Ar(0.4%>, the temperature is 35℃, the operating pressure is 31MPa, the inlet gas composition of the Reactor is : NH3(3.0%>,CH4+Ar(15.7%>,it Requires the mole fraction of ammonia reacheds to 16.8% of outlet gas of synthesis reactor. 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we designed the 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of an annual fifty thousand tons synthetic ammonia

醋酸安全生产要点(新编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醋酸安全生产要点(新编版)

醋酸安全生产要点(新编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工艺简述. 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醋酸的生产方法很多,主要有乙炔水合法、烷烃氧化法、轻油氧化法、甲醇、一氧化碳、低压羰基合成法和乙醛氧化法。这里重点叙述乙醛液相氧化法生产醋酸的工艺,主要由氧化、蒸馏等工序组成。 简要生产过程是乙醛和氧按比例进入第一氧化塔,在65-75℃。0.3MPa和催化剂醋酸锰的作用下,于乙醛的醋酸溶液中进行乙醛氧化反应。氧化液在76-80℃、0.2MPa工艺条件下继续在第二氧化塔进行氧化反应。从第二氧化塔出来的氧化液,在催化剂回收塔回收醋酸锰以后,进高沸塔蒸馏,在塔顶冷凝除去高沸物后,再进低沸塔精馏,在该塔顶脱除低沸物,塔底物料即为产品醋酸。 本装置所用原料乙醛是一级易燃液体,闪点-40℃,系有毒物质。 2重点部位 氧化塔组:氧化塔组包括第一、二氧化塔。易燃的乙醛和纯氧在

合成氨装置安全管理措施(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氨装置安全管理措施(新版)

合成氨装置安全管理措施(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加强合成氨生产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公司内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现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领导包保责任制要求如下: 一、合成氨系统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文件要求,我公司合成氨装置造气、气柜、脱硫、氢氮气压缩机、变换、脱碳、液氨库、甲醇、铜洗、氨合成装置做为我公司合成系统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管理。 二、各级管理人员工作要求: 1、公司实行总经理及生产口、技术口等分管领导24小时驻厂驻厂制,由常务总监李淑南、分管技术的总经理助理邹侦宝主抓合成氨系统的安全生产。对公司内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实行公司领导包保机制,对承包点实行挂牌管理。公司领导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包括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隐患整改、解决安全生产中凝难问题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