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南大学804有机化学(含实验)03-10.12年

江南大学804有机化学(含实验)03-10.12年

江南大学804有机化学(含实验)03-10.12年
江南大学804有机化学(含实验)03-10.12年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化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化学》第四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非酶促褐变 非酶促褐变也叫非氧化褐变,是由非氧化反应引起的褐变现象,包括焦糖化反应扣美拉德反应。 2、持水力 描述由分子(通常是以低浓度存在的大分子)构成的基体通过物理方式截留大量水而阻止水渗出的能力。 3、液晶 液晶即液晶介晶相,这是一种性质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介晶相,这些介晶相由液晶组成。4、酯酶 将酯水解成醇和酸的一类酶。 5、沉淀色料 由染料和基质构成,可以分散于油相,染料和基质的结合可通过吸附、共沉淀或化学反应来完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5空格,每空格1分,共35分) 1、在稀水溶液中,一些离子具有静结构破坏效应,此时溶液具有比纯水较好的 流动性,而一些离子具有静结构形成效应,此时溶液具有比纯水较差的流动性。2、三位网状凝胶结构是由高聚物分子通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 力、离子桥联、缠结、、、或形成连接区,网空中充满了液相。 3、纤维素分子是线性分子易形成纤维束。 4、由于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具有形成热凝胶的性质,因此在 油炸食品中加入,具有阻油的能力。 5、一般动物脂肪中,含有大量的C16 和C18 脂肪酸,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最多的是 和油酸和亚油酸,也含有一定量的完全饱和的三酰基甘油。6、乳状液的稳定性可用 ES 和ESI 两种方法来表示, 后者的定义是乳状液浊度达到初始值一半所需要的时

间。 7、干蛋白质与风味物质的结合主要通过范德华力、氢键和静电相 互作用。对于液态和高水分物质,蛋白质结合风味物质的机制主要包括与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小区或空穴的相互作用。 8、导致蔬菜和水果中色素变化的3个关键性的酶是脂肪氧合酶、叶绿素酶和多酚 氧化酶、和。 9、多份氧化酶催化两类不同的反应羟基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和。 10、水溶液中的花色苷在不同pH时可能有4种结构:醌型碱、 2-苯基苯丙并哔喃阳离子、醇型假碱、查尔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DE值? 答:DE 值即葡萄糖当量,是指还原糖(按葡萄糖计)在玉米糖浆中所占的百分数(按干物质计)。这是衡量淀粉转化成 D-葡萄糖的程度.DE<20的水解产品成为麦芽糊精,DE为20-60的水解产品为玉米糖浆。 2、乳化剂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有哪些? 答:(1) 控制脂肪球滴聚集,增加乳状液稳定性; (2) 在焙烤食品中减少老化趋势,以增加软度; (3) 与面筋蛋白相互作用强化面团; (4) 控制脂肪结晶,改善以脂类为基质的产品的稠度。 3、反竞争抑制。 答:在酶抑制反应动力学中,抑制剂不能同酶结台,仅能同酶与底物的络台物结台形成一种络台物。反竞争抑制剂对酶催化反应的Vmas和Km都有影响,它以同样的系数(I十[I]/KESI)使VESI和Km减小。 4、乳化剂选择的两种方法。 答:(1) HLB法选择乳化剂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的反应整理

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 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 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 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含有—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 2 Al 3+ + 3H 2↑ 2Al + 2OH - + 2H 2O == 2 AlO 2- + 3H 2↑ (2)Al 2O 3 + 6H + == 2 Al 3+ + 3H 2O Al 2O 3 + 2OH - == 2 AlO 2- + H 2O (3)Al(OH)3 + 3H + == Al 3+ + 3H 2O Al(OH)3 + OH - == AlO 2- + 2H 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 3、NaHS 等等 NaHCO 3 + HCl == NaCl + CO 2↑ + H 2O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NaHS + HCl == NaCl + H 2S ↑ NaHS + NaOH == Na 2S + H 2O (5)弱酸弱碱盐,如CH 3COONH 4、(NH 4)2S 等等 2CH 3COONH 4 + H 2SO 4 == (NH 4)2SO 4 + 2CH 3COOH CH 3COONH 4 + NaOH == CH 3COONa + NH 3↑+ H 2O (NH 4)2S + H 2SO 4 == (NH 4)2SO 4 + H 2S ↑ (NH 4)2S +2NaOH == Na 2S + 2NH 3↑+ 2H 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7)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出版社)课后思考题总结

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出版社)课后思考题总结——网络收集仅供参考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静态法 课内思考题: 1答:分情况,测定过程中溶剂挥发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则不能测;但是对于难溶物的饱和溶液或者恒沸物等可以使用本方法测定。 2答:蒸汽温度越高相对的测量器具温度同样会升高从而改变测量器具的物理特性使测量器具内部金属硬度降低延展性增加等等从而使 测量值改变 燃烧热的测定 1实验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答:内桶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桶作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有少量热量从内桶传到外桶,使得内桶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2水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案:为了减少热损耗,因反应后体 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使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保持较小程度,体系的热损耗也就最少。低1度左右合适,因这个质量的样品燃烧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大概2度左右,这样反应前体系比环境低1 度,反应后体系比环境高1 度,使其温差最小,热损耗最小。 3找找总会有。(1)实验过程中搅拌太慢或太快;(2)引火丝和药片之间的距离; (3)药片没有干燥;(4)搅拌时有摩擦;(5)压片时或松或紧 应从以上方面考虑,实验过程中匀速搅拌,引火丝和药片之间的距离要小于5mm或接触,但不能碰到燃烧皿,记住药片一定要干燥,保证燃烧完全,搅拌式不能有摩擦,而且压片时,压力要适中等等。 T----X图 1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2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 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 什么? 答:因溶液的折射率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同,折射率不同,因此,二者的温度必须一致。 3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 答:如果产生过热现象,会使液相线上移,相区变窄;可通过 加入沸石的方法消除,加入时,应少量多次,防止沸石失效。 成。另外,气相和液相取样量较多,也影响溶液的组成。 4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组成测量:(1)工作曲线;(2)过热现象、分馏效应;(3)取样量。 温度测量:(1)加热速度;(2)温度计校正。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 答:α0=〔α蔗糖〕D 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 t℃L[葡萄糖]∞/100+〔α果糖〕D 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 t℃,[α葡萄糖]D t℃,[α果糖]D 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2×10/100×(52.2-91.9)=-3.94°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1、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 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是否需要零 点校正?为什么? 答:(1)因水是溶剂且为非旋光性物质。 (2)不需,因作lg(αt-α∞)~t 图,不作零点校正,对计算反应速度常数无影响。 2、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 答:因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而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只需测得dC/dt 即可。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BZ振荡 1.影响诱导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诱导期的主要因素有反应温度、酸度和反应物的浓度。温度、酸度、催化剂、离子活性、各离子的浓度2.本实验记录的电势主要代表什么意思?与Nernst方程求得的电位有何不同? 答:本实验记录的电势是Pt丝电极与参比电极(本实验是甘汞电极)间的电势,而Nernst方程求得的电位是电极相对于标准电极的电势,它反映了非标准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的关系。 ()℃ 果糖 ℃ 葡萄糖 〕 α 〕 〔α 蔗糖 t D t D 0[ 100 ] L[ 2 1 + =

江南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的重叠(从电子云的角度讲也可以说是电子云相互交盖的结果)或电子配对的结果,如果两个原子都有未成键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就能配对形成共价键。 1.1)共价键形成的基本要点1.成键电子自旋方向必需相反; 2.) 共价键的饱和性,形成八隅体稳定结构;3.)共价键的方向性——成键时,两个电子的原子的轨道发生重叠,而P电子的原子轨道具有一定的空间取向,只有当它从某一方向互相接近时才能使原子轨道得到最大的重叠,生成的分子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才能形成稳定的分子。 2.由于电子云不完全对称而呈极性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可 用箭头表示这种极性键,也可以用δ+、δ-标出极性共价键的带电情况。例 3.★诱导效应产生的原因: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4.★诱导效应的传递:逐渐减弱,传递不超过五个原子。 5.★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一般以电负性的大小作比较 同族元素来说 F > Cl > Br > I 同周期元素来说 - F > -OR > -NR2 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来说 –C≡CR >–CR=CR2 > -CR2-CR3

(CH3) 3C– > (CH3)2CH– > CH3CH2– > CH3– 7.以I表示诱导效应, -I吸电子诱导效应,+I推电子诱导效应(具有+I效应的原子团主要是烷基,其相对强度如下: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1.构造异构体(Constitutional isomerism):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不同的异构体。这种构造异构体是由于碳架不同引起的,故又称碳架异构。P25表2-1 构象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构造式相同,因构象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构象:指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围绕s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 ) 2.普通命名法: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目表示碳原子数目,正/异/新来区别, 甲烷 衍生命名法: 以甲烷为母体,把其他烷烃都看作甲烷的烷基衍生物,一般选择连接烷基最多的碳原子作为母体甲烷 系统命名法;支链烷烃的命名与普通命名法相同,支链看作是直链烷烃的烷基衍生物 3.★系统命名法:若主链上有几种取代基时,应按“次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

江南大学食品化学考博历年题收集

江南大学食品化学考博历年题收集资料收集食品化学 2004前有1套 2004年 春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秋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2005年 春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秋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2006年 春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秋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2007年 春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秋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2008年春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秋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 2009年 春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停) 秋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2010年春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停) 秋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要 考;2010,3,21) 2004年前春季考博入学考试 1 如何采用食品化学原理解决一个食品加工和储藏中的实际问题。 2 蛋白质的水合作用取决于哪些因素。 3 举出一个食品中重要的含硫糖苷的例子,它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4 写出一种还原性的二糖和一种非还原性二糖的结构。 5 简述食品化学的定义。 6 简述疏水相互作用。

7 用乳糖酶水解牛乳中的乳糖,如果酶制剂中含有蛋白酶活力,那么肉眼可以观察到被处理的牛乳法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8 测定米氏常数方程中的米氏常数有什么实际意义。 9 用反应式表示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反应,并用化学结构式表示两种底物(各举 一例) 10 写出5个影响食品脂类氧化的因素。 11 为什么在面包改良剂中加入大豆粉(含脂类氧化酶) 12写出果胶物质的结构。 13 在矿物质强化方面哪一种元素受到关注,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哪一种化合物 以达到强化此元素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14 在叶绿素酶作用下叶绿素发生什么变化,然而导致植物丧失绿色的原因肯可能是其它的因素,请简述。 15 动物被宰后,体内ATP转化成呈味核苷酸,请描述这个过程(不必写出每种物质的结构式) 16 写出5种食品防腐剂的结构。 17 小麦面粉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是哪四类,哪两类蛋白质的变化影响面筋的结 构和性质。 18 写出甲基纤维素、羧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结构(一个构成单元) 19 写出3种抗抗氧化剂(针对脂类氧化)的结构和两种助氧化剂的名称。 20 写出分子流动性(Nm)决定的5种食品性质。 2004年春季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食品化学(共1页) 注意事项:共20题,每题5分。答题务必简明扼要,并注意书写整洁。 1 写 出纤维素(MC)、羟丙基纤维素(HPMC)和羧甲基纤维素分子片段的结构式。 2 写出β,环糊精的结构式,并简述它在食品中的应用。 3 指出5种有分子流动性(Mm)决定的食品性质。 4 写出食品水分活度的定义,并描述一种测定小试样水分活度的方法。 5 写 出四种影响商品脂肪稠度的因素。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大全)

天堂de 果冻专业贡献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2OH 10. CH 2 = CH 23—CH 2 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22. + HO 2 +H 2O 23. + HO 3H+H 2O 24. +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28. CH 3CH 229. CH 3CH 2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34. 2O 35. 2O -+H 3O + 2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 +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 46.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47.CH 3COOH+CH 3CH 23COOCH 2CH 3 +H 2O 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2OH 49. nOHCH 2CH 22H 2O 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 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53. 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麦芽唐 葡萄糖 54.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55.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56.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3COO-CH +3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2 57.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COOH+ CH-OH C 17H 35COO-CH 2 58. CH 2OH COOH CH 2OH COOH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篇一:南京大学-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就是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磁场下的法拉第转角,计算出介质的费尔德常数。 关键词:法拉第效应;法拉第转角;费尔德常数;旋光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_费尔得定律。 (1) 比例系数V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得(Verdet)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

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很不显著。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V>0),反之叫负旋(V篇二:法拉第效应南京大学 法拉第效应 引言 184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探究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即磁场使介质居于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它可以作为物质结构研究的手段,如根据结构不同的碳氢化合物其法拉第效应的表现不同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导体物理的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载流子得得有效质量、迁移率和提供能带结构的信息;在激光技术中,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特性,制成了光波隔离、光频环形器、调制器等;在磁学测量方面,可以利用法拉第效应测量脉冲磁场。 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费

最新江南大学分析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复试 本人考取2014年江南大学分析化学,由于看网上历年都没有分析化学复试题吗,所以本人愿意提供回忆版愿爱心相传 严格按照大纲复习,不考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等, 1.填空题30分左右:考Cr考的最多,问什么金属硬度最大、什么熔点最高、什么密度 最大,铬酸由哪两种物质制备?Cr的电子结构式。写出个物质,问中心杂化方式和构型2.配平反应方程式5道题10分,规定要分别配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再配平中反应, 这个简单 3.完成反应方程式这个也是五道十分,这个就很难了,我只拿下四分。比如硫化汞和硝 酸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完成它的反应式并配平;硝酸铅的加热分解;还考了Mn 和Bi 的,具体不记得了,反正很难 4.简答题.为什么金刚石比石墨硬;判别哪些是超氧化合物过氧化物氧化物并判别他 们的稳定性(写出超氧根过氧根等的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在算出键级比较);给出两个配合物,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建理论推出它的杂化方式和构型,并比较他们的稳定性;有一个推断题,太难了,完全不会做 5.计算题关于酸碱的计算题最后一页都有各种计算公式提供参考 第一题是考酸碱磷酸加入氢氧化钠求PH 这个简单利用缓冲溶液计算公式就能求出;第二题是沉淀溶解平衡没有告诉PKa1 和PKa2 后面才知道每个人这个题目都给了满分, 第三题是电池电动势的首先要写出电池符号这个题目难度中等第四题是配位化学的题目感觉有点难算下来基本每一章一道计算题 最后一题压轴了,让我大感意外,二十分问你学习了无机化学这们课程对你以后的研究工作有什么帮助对你报考析化学这门专业有什么帮助,它让你可以从性质平衡结构等方面作答 初试 关于初试我想说明几点,历年真题原版多只能搞到2010年的,这点绝对不会错,因为院方不会提供往年真题,这里我收集了些回忆版 2012 今年无名词解释 60分填空题 40分简答 50分计算考的非常基础!无难题!简答题有一题是用2中滴定方法测过氧化氢的含量(应为间接碘量法和高锰酸钾返滴定) 还有一题问相对保留值和分离度哪个可以作为气相色谱准确定量分析?为什么?(分离度) 还有一题是测NaAc的含量时能否先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浓度的盐酸,再用氢氧化钠返滴定过量的盐酸,可不可可以?(明显不行,很简单啊!) 最后一题是问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光源和其他分析方法的区别,为什么不能用其他光源?(锐线光源!峰值吸收转化为积分吸收!) 4道计算分别为络合滴定(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还有分别滴定的判别式),氧化还原滴定(此题用到滴定度与浓度的转化)

江南大学2017食品化学考研复试真题(无答案)

江南大学2017年食品化学研究生复试 一、名词解释 1、离子水合作用: 2、滞后现象: 3、淀粉的糊化: 4、蛋白质变性作用: 5、高铁肌红蛋白: 二、选择题 1、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A)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三级结构是单体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级键维持。 (D)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2、蚱蚕抗菌肽能有效的杀死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但对______无作用。 (A)真核细胞(B)霉菌(C)酵母(D)枯草杆菌 3、多酚类对蛋白质及酶有配合沉淀作用,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反应主要通过_______和氢键作用。 (A)疏水作用(B)范德华力(C)二硫键(D)盐键 4、破损果蔬褐变主要由_______引起。 (A)葡萄糖氧化酶(B)过氧化物酶(C)多酚氧化酶(D)脂肪氧化酶 5、啤酒的冷后混不用_______水解蛋白,防止啤酒浑浊,延长啤酒的货架期。 (A)木瓜蛋白酶(B)菠萝蛋白酶(C)霉菌酸性蛋白酶(D)碱性蛋白酶 6、下列化合物不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______ (A)A(B)B(C)D(D)K 7、维生素D在下面哪个食品中含量最高?_______ (A)蛋黄(B)牛奶(C)鱼肝油(D)奶油 8、溶菌酶可以水解细胞壁肽聚糖的______,导致细菌自溶死亡。 (A)α-1,6-糖苷键(B)α-1,4-糖苷键(C)β-1,6-糖苷键(D)β-1,4-糖苷键 9、抑制剂可分为那两类______。 (A)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B)可逆抑制剂和不可逆抑制剂 (C)竞争性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D)可逆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大全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大全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10. CH 2 = CH 2 + HBr CH 3—CH 2Br 11.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12.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13. nCH 2=CH-CH=CH 2 [CH 2-CH=CH-CH 2] n 14.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1. + Br 2 Br + HBr 22. + HO -NO 2 NO 2 +H 2O 23. + HO -SO 3H SO 3H+H 2O

南京大学物化上册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或 式中p ,V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K 及mol 。 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 3 · mol -1。 R =8.314510 J · mol -1 · K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2. 气体混合物 (1) 组成 摩尔分数 y B (或x B ) = 体积分数 式中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表示在一定T ,p 下纯气体A 的摩 尔体积。为在一定T ,p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2) 摩尔质量 式中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上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3) 式中pB 为气体B ,在混合的T ,V 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 的分压力。为B 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p 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3. 道尔顿定律 p B = y B p , 适用于任意气体。 适用于理想气体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nRT RT M m pV ==)/(RT n V p pV ==)/(m m /V V n =∑A A B /n n /y B m,B B * =V ?∑*A V y A m ,A ∑A A n A m,* V ∑* A A m ,A V y ∑∑∑===B B B B B B B mix //n M n m M y M ∑=B B m m ∑=B B n n V V p p n n y ///B B B B * ===*B V ∑=B B p p V RT n p /B B =V RT n V /B B =*

食品化学第1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 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考试科目:《食品化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题 (共5题,总分值15分 ) 1. 同质多晶现象(3 分) 2. 淀粉老化(3 分) 3. 水分活度(3 分) 4. 胶凝作用(3 分) 5. 酶促褐变(3 分) 二填空题 (共11题,总分值34分 ) 6. 由淀粉生产高果糖浆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酶。(3 分) 7. 从分子水平上,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四类。(4 分) 8. β-环糊精分子中_________个葡萄糖基的C6上的伯醇羟基都排列有环的外侧,而空穴内壁 则由呈疏水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3 分) 9. “持水力”通常用来描述由分子(通常是以低浓度存在的大分子)构成的基体通过_________ 截留大量水而_________的能力。(2 分)

10. 导致水果和蔬菜中色素变化的3个关键性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_________还会使豆类食品产生不良风味。(4 分) 11. 脂类自动氧化三步自由基反应机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 分) 12. 目前常见得的酶的固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 分) 13. 一般来说,由少数几种紧密相关的三酰基甘油组成的脂肪倾向于快速转变成_________型。 与此相反,不均匀脂肪倾向于较慢转变成稳定型。高度随机分布的脂肪为_________型,它慢慢转变成_________。(3 分) 14. 影响花色苷类色素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 分) 15. 凝胶的_________结构对外界应力具有显著的抵抗作用,使凝胶显示出_________性。凝胶 连续液相中的分子是完全可以移动的,使凝胶的硬度比正常固体小,因此在某些方面呈现_________性质。(2 分) 16. 食品中常见的还原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 分) 三简答题 (共5题,总分值25分 ) 17. 为什么过氧化物酶可以作为果蔬热烫是否充分的指标?(5 分) 18. 请说明果胶酶澄清苹果汁的原理。在某些食品加工中天然果胶酯酶是如何起到保护果蔬质 构的作用的? (5 分) 19. 在食品保藏中BET单层值具有什么意义。(5 分) 20. 还原糖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常见糖中,哪些是还原糖?(5 分) 21. 请简要说明影响脂肪同质多晶晶型形成的因素。(5 分) 四论述题 (共3题,总分值26分 ) 22. 羧甲基纤维素及其作用特点。(8 分) 23. 论述脂肪氧合酶对食品的有益和有害的作用?(9 分)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化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化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水结合 水结合表示水与细胞物质在内的亲水物质的一般倾向。 2、周转率 在酶被完全饱和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被每个酶分子转变成产物的分子数。 3、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分子结构在二级、三级和四级的结构上的重大变化(不涉及主链上肽键的裂变) 4、美拉德反应 食品在油炸、焙烤等加工或贮藏过程中,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同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发生羰氨反应。 5、氢键 是以共价键与一个电负性原子(例如N、O 和S)相结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5空格,每空格1分,共35分) 1、水的结构模型有混合、填隙和连接。主要的结构特征是在短暂 和扭曲的四面体中液态水通过氨键而缔 合。 2、由2—20 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连接的碳水化合物称为低聚糖,超过 20个糖单位则称为多糖。 3、α-氨基酸是由非离子纤维素醚、增稠、表面活性、 和成膜性形成热凝胶以共价键连接构成。 4、三酰基甘油分子高度有序排列,形成三维晶体结构,他们由晶胞组成,通 过3 种不同的堆积方式形成三斜、正交、六万晶系。5、在细胞中未经酶催化改性的蛋白质被称为简单蛋白,而 经酶催化改性或非蛋白组分结合的蛋白质被称为结合蛋白。非蛋白成分被称为辅基。6、蛋白质的凝胶化作用是蛋白质从凝胶状态转变成似凝胶的状态。在适当

的条件下、和二价金属离子参与能促使这样的转变。 7、酯酶的专一性包括四类:酰基甘油专一性、色素位置专一性、 和脂肪酸专一性。其中第一类专一性是指酶优先水解。 8、是植物及动物细胞与组织内的天然有色物质,是指能在其他东西上染色 的物质。 9、肌红蛋白是球蛋白,他的蛋白部分是一条多肽链。4个吡咯通过 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淀粉改性的方法。 答:(1)稳定化:将淀粉经过酯化或醚化引入功能集团,阻止淀粉分子链间的缔合,使淀粉糊形成凝胶的能力降低,也使沉淀不易产生,使淀粉稳定化;(2)交联:将淀粉的羟基与双功能试剂或多功能试剂相互作用,例如淀粉同磷酰氯、乙二酸酐等相互作用得到交联淀粉;(3)变稀:用酸轻度水解使淀粉变稀,得到酸改性或变稀淀粉;(4)预糊化:天然淀粉和改性淀粉都可以制成预糊化淀粉,将淀粉糊料糊化后及尚未老化前,立即进行滚筒干燥,即可得冷水溶的预糊化淀粉。 2、影响食品中脂类氧化速度的因素。 答:(1)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氧化,双键的位置、数量和几何形状都会影响氧化速率,顺式酸比反式酸更容易氧化,共轭双键比非共轭双键活泼;(2)游离脂肪酸与相应的酰基甘油:游离脂肪酸的氧化速度略大于已于甘油酯化的脂肪酸;(3)氧浓度:大量氧存在的情况下氧化速率与氧浓度无关,当氧浓度较低时,氧化速率与氧浓度近似成正比;(4)温度:随着温度的上升,氧化的速率增大;(5)表面积:氧化速率直接与脂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成正比;(6)水分:氧化速率取决于水分活度,低水分含量的干燥食品中(Aw<1),氧化速率非常快,当水分活度增大时,氧化减慢直至最低值,但当水分活度又升高时,氧化速率再次加快;(7)物质分子的定向、物理状态、乳化状态、分子迁移率与玻璃化转变,主氧化剂、辐射能和抗氧化剂的存在等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键的某些部分氨基酸残基周期性(有规则的)空间排列,一次相继的氨基酸残基在多肽链的一个部分采取同一组Φ 和ψ 扭转角时就形成了周期性的结构。一般存在着两种周期性的二级结构,螺旋结构和伸展片状结构,当依次相继的氨基酸残基Φ 和ψ 角按同一组值扭转时,形成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期中α -螺旋是主要的螺旋结构形式,也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BZ振荡反应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BZ振荡反应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案邱金恒 BZ振荡反应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Belousov-Zhabotinsli反应的基本原理。 2. 初步理解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非平衡非线性问题。 二(教学提问 1(什么是非平衡非线性原理,什么是耗散结构, 2(BZ体系由那些物种构成,振荡的控制物种是什么, 3(配制溶液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4(温度与诱导时间的关系如何, 二(实验原理 1(自催化反应 在给定条件下的反应体系,反应开始后逐渐形成并积累了某种产物或中间体,这些产物具有催化功能,使反应经过一段诱导期后出现大大加速的现象,这种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其特征之一是存在着初始的诱导期。 大多数自动氧化过程都存在自催化作用。油脂腐败,橡胶变质以及塑料制品的老化均属于包含链反应的自动氧化过程,反应开始进行很慢,但都被其所产生的自由基所加速。 2(化学振荡 有些自催化反应有可能使反应体系中某些物质的浓度随时间(或空间)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即发生化学振荡,而化学振荡反应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该反应必须是自催化反应。化学振荡现象的发生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1)反应必须是敞开体系且远

离平衡态,即?Grm为较负的值。(2)反应历程中应包含自催化的步骤。(3)体系中必须能有两个准定态存在。 曾经提出过不少模型来研究化学振荡的反应机理,下面介绍洛特卡(Lotka),沃尔特拉(Voltella)的自催化模型。 dA[]k1(1) A+X 2X r=,=k[A][X] ,,,11dt dX[]k2(2) X+Y 2Y r=,=k[X][Y] ,,,22dt dE[]k3(3) Y E r= = k[Y] ,,,33dt 其净反应是A E。对这一组微分方程求解得: ,,, k[X],kln[X]+ k[Y]+ k[A]ln[Y]=常数 2321 这一方程的具体解可用两种方法表示,一种是用[X]和[Y]对t作图,如图1,其浓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另一种是以[X]对[Y],得反应轨迹曲线,如图2,为一封闭椭圆曲线。反应轨迹曲线为封闭曲线,则X和Y的浓度就能沿曲线稳定地周期变化,反应变呈振荡现象。 1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案邱金恒 图1 [X]和[Y]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图2 反应轨迹曲线 中间产物X、Y(它们同时也是反应物)的浓度的周期性变化可解释为:反应开始时其速率可能并不快,但由于反应(1)生成了X,而X又能自催化反应(1),所以X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化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化学》第六章、第八章、第十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是一类分子机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 2、起泡性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并在气-液表面(界面)形成定向分子 吸附层的缘故。 3、主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它是一类能帮助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 4、酶活酶活力的度量单位。 5、花色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5空格,每空格1分,共35分) 1、笼状水合物“主人”物质水通过氢键将“客人”物质以物理方式截 留。 2、双亲分子的特征是在同一个分子中同时存在和。食品体系中这些双亲分子包 括、、、等。 3、环状低聚糖是由通过连接而成的,分别由 单位组成,组成。 4、、、和。 5、米氏方程为,Km的物理意义为,数值上等 于。 6、β-胡萝卜素基本的组成单元是。 7、是唯一能使叶绿素降解的酶,它使从叶绿素及脱酶叶绿素上脱落。 8、按作用机理可将蛋白质分成4类:①、②、 ③、④。 9、水溶液中花色苷在不同pH时可能有4种结构:醌型碱(蓝

色),、、。 10、食品天然色素主要可分为和。 11、淀粉酶所括3个主要类型①、②、 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淀粉糊化。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至53℃以上时,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 2、油炸过程中食品对油的影响。 3、蛋白质的载量。 4、果胶酶分类及特点。 5、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自动氧化与光敏氧化的区别。 自动氧化是油脂氧化酸败的核心,光敏性油脂氧化只是光照加上了自动氧化的速度而已,光照是个促进因素而非必要因素,没有光照自动氧化也在进行。 2、如何用pH-stat 的方法控制蛋白质的水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