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频电视发射天线的制作与使用实践

调频电视发射天线的制作与使用实践

调频电视发射天线的制作与使用实践
调频电视发射天线的制作与使用实践

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技术能手竞赛复习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技术能手竞赛复习大纲及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一、电工基础 1、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磁场、磁路及电磁感应; 3、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4、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5、三相交流电路; 6、单相半波、全波整流,桥式整流,三相半波、三相桥式全波整流; 7、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8、谐振电路; 9、互感耦合电路及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动机; 10、分贝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组成; 2、计算机操作系统; 3、数据库基础知识; 4、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5、互联网络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 三、电波传播知识 1、电场、磁场概念; 2、无线电波及形成; 3、无线电波传播与极化; 4、中、短波、超短波电波传播特点。 四、传输线理论 五、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功率合成与分配原理

六、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理论(取样定理、量化与量化误差、信噪比、量化级数与每个样值的比特数之间的关系等) 第二部分:技术安全(通用) 一、设施安全要求 二、技术安全措施 三、停送电、开关机和巡视设备的安全规定和要求 四、测量和试验工作的安全规定 五、电力电缆和架空线路工作安全规定 六、带电工作的安全规定和要求 七、本单位应急备播方案 第三部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选一) 第一类:调幅广播(中波广播) 一、什么是调幅,乙类板调、PDM、PSM、数字调幅、M2W调制原理 二、发射台的组成:发射机、天线馈线、节目源、供配电、监控系统、冷却系统等 三、乙类板调、PDM、PSM调制、数字调幅DX系列、M2W发射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元器件的作用 四、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停、劣播界限 五、发射机指标调整、测试、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六、发射机输入、输出功率、整机效率、调制信号一周期的平均功率的计算 七、常用天馈线的型号、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 八、了解数字中短波广播(DRM)的技术特征、优点和传输系统基本构成 九、中波同步广播:基本概念、主要技术指标、同步广播发射系统组成 十、数字调幅广播系统优点、制式、发射系统组成 第二类:调频广播 一、调频广播的特点 二、调频制式 三、调频立体声制式 四、调频广播发射机(单声道、立体声)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元器件的作用

DIY制作超远距离无线路由网卡WiFi天线方法大全

初学者型奶粉罐天线 一、选型 先上网收集天线资料,看到很多国外的天线DIYER做出来的WIFI天线真是五花八门!有螺旋天线、有八木天线、有菱形天线、有栅网天线、还有罐头天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经过再三筛选,最终把制作目标锁定在罐头天线上。选择它为DIY对象主要是因为这种天线取材方便、效率高!十分适合初学者制作。 二、制作 圆筒天线之所以取材方便,是由于人人家里必定有铁罐、金属筒之类的东西。 笔者就是随便拿了一个奶粉罐制作的。 下面是参照外国WIFI网站的图片而画的制作图。 各数据如下: 中心频点=2.445G 圆筒直径=127mm 圆筒长度=111mm 振子长度=31mm 振子距圆筒底部边距=37mm

从图片可以看出,馈线的屏蔽网连接金属圆筒,信号通过圆筒反射到振子上,当然振子就是馈线的芯线了,芯线与金属筒是绝缘的,这点必须注意! 在参照外国爱好者制作WIFI天线的同时,笔者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很多爱好者都喜欢在圆筒加装N座或BNC座,然后在馈线的连接处做对应的N头或BNC 头,用于连接。但笔者觉得虽然该方法对使用十分方便,但同时也对信号造成了损耗(估计1-2DBI),尤其在2.4G的频段更加明显!因此,mr7决定把屏蔽网直接焊在圆筒上(焊接前先把外壳打磨光滑),而作为振子的芯线则保留其原来的泡沫绝缘。这样一来把损耗减到最低。有点专线专用的味道了! 建议大家最好在焊接前找根直径稍比馈线粗一点的小铜管和热缩套管,先把铜管套在馈线上,然后跟屏蔽网一起焊牢在金属圆筒的外壳上,然后用热风筒把热缩套管来回吹多次,把馈线固定在铜管上,这样一来可以很好的减低由于调节 天线时给馈线和振子带来的影响!

简析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故障及对策

简析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故障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8-05-02T11:47:38.797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10期作者:蒋晓莉 [导读] 摘要:如今,广播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射天线技术也有了明显提升技术管理趋向标准化。但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在维护技术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相关单位给予关注。接下来,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摘要:如今,广播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射天线技术也有了明显提升,技术管理趋向标准化。但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在维护技术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相关单位给予关注。接下来,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常见故障;对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发射技术趋于成熟,设备装置的引进,管理体制的完善对发射天线技术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发射天线故障与广播电视工作效果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还应需要做好故障问题分析,定期检验、维修、积累经验,才能推动广播电视更好发展。 一、广播电视发射技术工作研究分析 (一)发射技术维护管理分析 伴随着广播电视产业的进步,对发射天线技术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根据现阶段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维护管理效果上,与实际要求目标相差甚远。例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技术维护管理缺少保证、缺少高专业水平的人才支持,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缺少工作自主意识。在实际维护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人员被动工作、缺少创新意识与学习意识。这样一来,导致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管理问题重重,制约着广播电视的有序运行。鉴于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提高人员专业水平与意识认知,调动工作自主性成为当务之急,是确保广播电视传输发射稳定、高效、安全的基础前提。 (二)发射天线技术维修工作分析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结构复杂,涉及的构件较多。在具体维修保护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疏漏或留下安全隐患。加之,维修工作中对于一些突发事故及其问题处理能力不够全面,严重制约着技术维护工作质量与有效性。另一方面,技术维护过于强调发射设备,缺少对辅助构件、装置的检验、维护,一旦某个构件发生故障将联动整体运行。反而加重事故问题严重性。 (三)发射天线技术维修共享性差 现阶段,发射天线技术维护资源较为独立,缺少整合,还应促进交流与合作进而探索更大发展领域。根据当下发展状态分析,广播电视发射台管理系统较为对,缺少技术维修沟通,资源较为封闭、缺少互补性使得两极化的技术维护现状加剧。如果不制定有效方法将制约广播电视产业的科学可持续。所以,还需要有挂单位给予高度关注,扩大技术维护资源、做好整合与管理强化发射台管理系统合作,达到维护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技术维护管理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故障 第一,驻波比浮动问题。驻波比即发射天线电流最大、最小参数比值。比值高表示配比度低,,这和回波消耗有着明显差异。发射台输出口被反射的电波将出现高压,严重影响发射台。因此,还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有效维护方法。 第二,回波损耗。回波损耗即天线的输入端口的阻抗参数和标准阻抗参数不相等状态下,与阻抗偏离造成的能量消耗。其消耗的高低和天线匹配度为反向比,得出的损耗参数高表示天线匹配度高。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输入系统中,回波损耗也是一种常见问题,影响着信号的发送、接收、覆盖等。 三、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故障处理方法 (一)铁塔维护方法 众所周知,电塔的主要功能是安装天线,多在楼顶等高处室外环境下。由于一直在室外环境下,时常由于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由此,对铁塔的定期检修与维护成为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电视铁塔检修与维护时间在6个月;如果在恶劣环境下还需进行协调。特别在冰霜、暴雪、暴雨天气中,应做好铁塔稳固,确保铁塔稳固信号传输正常。另一方面,维护人员在工作中也要注意观察铁塔外层有无锈蚀、变形等,应制定有效处理方法。 (二)天线维护方法 广播电视的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天线,而天线维护成为发生天线技术维护的主要环节,避免故障问题发生。首先,天线稳定检修应借助有关检测工具定期检验与维护,应结合温度环境的不同注意外界环境的影响。维护人员在天线维护时也要检查度与量状态,确保提升检验效果并减少经济投入,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编制科学的范围展开抽样检验。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编制的测验区要有一定调整,可以凸显出天线故障,保证检修后系统的顺利工作。其次,做好设构件维护,例如:天线调节片、桅杆等按时调换。只有保证构件的顺利运行,才能确保整体的稳定运行。 (三)馈管检修方法 馈线包括天线的下引线和系统的干线、支干线、支线、用户线等。有线电视系统中采用的馈线主要有扁馈线、同轴电境和光缆三种。应用最多的是同轴电缆。电缆线外层为铜线绝缘,把铜线转为铜管即为馈管。电缆线和馈线共同传递高频信号,电磁波在电缆线与芯线之间转换,而屏蔽层主要功能为保护,避免外部信号影响且降低有效的信号的中间消耗。广播发送系统常用的馈线有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大功率螺纹电缆等。对于馈管的维护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进行发射机和馈管检修,保证接口位置正常稳定,防止连接时出现火花。第二,做好变阻器和馈管接口位置的检修。检查有无脱落、松动;应保证接口位置稳固。一旦出现松动应在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出现渗水。第三,针对电缆接触状态检修应保证接触稳定。确保馈管稳定、安全运行。 结语: 综合分析,如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信息网络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基于这一背景下,对于发射技术稳定性要

调频广播发射天线应用与发展

调频广播发射天线应用与发展 一调频广播发射天线 但Hr的高度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一是高塔的造价较高,二是不允许引起对其它FM台的同频邻的干扰。应该说,一个调频台们有效辐射功率(ERP)及发射天线的高度(HR)和使用的频率一样、都要得到频率主管部门的批准,或者说,在作调频广播规划时、ERP和Hr两者一起考虑。 调频广播在我国可按电台的要求选用水平极化波、垂直极化波或者园相化波。因为一套调频广播节目所占用的频带相对较窄,调频天线的频带可以做的较宽。所以当一个电台需要播出几套调频节目时、往往通过一个多工器用一副天线完成多套节目的发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一塔多频、或双频供塔。在实现一塔多频的基础上应当对该天馈线系统的带宽及功 率容量提出相应的要求。 二、常用的几种调频天线 调频广播电台可以根据自己的的节目套数带宽、友射机的功率、天线极化方式、塔高及其结构尺寸等条件、以及覆盖范围的要求、选用不同形式的发射天线。目前对小功率的调频台电气性能比较好的、比较常用的天线有以下几种。

1蝙蝠翼天线 蝙蝠翼天线无论在调频台还是电视台都普遍采用这种发射天线、其外形及馈电方式如图1--1所示。它是一种水平极化天线,频带转宽,87---08MHZ风荷载较小、结构比较简单。它是每一层都有4个振子翼相互垂直的安装在桅杆的四周形成两对正交 的对称振子。因此在水平面内它基本做无方向性辐射。由于塔的桅杆直径不大一般在0、1--0,2所以该天线的水平面方向的园度相当好约1-2DB为获得垂直面内较强的方向性、往往系采用多层的蝙蝠翼天线。其层数根据增益需要及桅杆的机械强度等因素确定。中小功率调频台一般用2--4层、多层蝙蝠翼天线的相对增益可按下式估箅: 蝙蝠翼振子的馈电方式有几种图b示是其中的一种、每个振子翼都以一根特性阻杭为75欧的分支电缆馈电、分支电缆的芯线通过一片T型的跳接铜片与振子翼的中心馈电点相接连、电缆馈电头的导体接于桅杆之上。所有的分支电缆的另一端接功率分配器也是通常大家叫的变阻器的输出端口,最后与与主馈线相连。同一层的4个振子翼的恍馈电功率电流幅值、是相等的、但相邻的振子翼的馈电流有90度的相位差即采用90度旋转相位差馈电、这是靠所用的4根分支电缆长度不同彼此相差四分之一拉木那来实现的。采用这种馈电方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实践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实践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都在逐渐提高,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改革,加快了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概况,论述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基本原理以及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特点,通过举例说明了广播电视天线的实际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广播电视天线发射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应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 (2015)140-0089-02 1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行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广播电视的发展实质是技术的革新,尤其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增强了信号的接收。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解决了传统发射设备信号质量差、能耗高、易发生故障等缺点,发射设备也由电子管变为了晶体管,广播电视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如今人们加大了对广播电视的研究,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推动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向固态化、信息化的发展。 2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基本概述想要推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就

需要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核心组成部件就是天线,决定天线工作好坏的参数有输入阻抗、天线主瓣、极化、天线增益等。输入阻抗受到频率的影响,当输入阻抗与馈线阻抗越来越接近时,匹配度就越来越高,传输速度更快。而天线的外形、制作材料、大小、构造等也影响到了天线的增益,这些因素如果设计合理,天线的辐射面就会增大,性能会更好。广播电视发射天线为全向天线,能够使自由空间波与导行波自由转换,使设备能够输出声音、图像信号,将电磁波能量整合到水平方向里,再通过组阵不仅提高了天线的信号,也使得信号具有空间方向性,之后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模型进行计算,使用户得到最佳体验。 3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基本原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发出的信号是电视台先发出中短波,天线将其转变成电磁波传播出去,用户的天线接收此电磁波后就可以通过一系列处理转变为声音或图像。从中可以看出,天线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既要接收中短波又要发射电磁波,并且,天线发射电磁波不用连接发射机,利用馈线与天调网络就能将信号发射出去。天线的主要工作流程就是接收广播、电视台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变为电磁波,通过馈线与天调网络发射电磁波,用户端的天线会接受此信号,将声音、图像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中波信号的发射需要一个天线铁塔,此铁塔底部绝缘,上部为金属,天线的馈线与底部相通,另外还需要铺设地网,目的是减少能量损耗,增大天线覆盖率。地网的铺设应以铁塔为中心,铺设半径1 米、深0.8 米的铜质网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天线、馈线、铜质

广播电视发射台运行维护规

GY/T 179-2001 广播电视发射台运行维护规程 2001-11-09 发布2002-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前言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发射台的任务、维护人员的职责和与有关部门的关系??????????????????2 4 发射台的运行管理?????????????????????????????????5 5 事故???????????????????????????????????????7 6 值班与本台监测??????????????????????????????????10 7 检修与测试????????????????????????????????????15 8 技术管理???????????????????????????????????20 附录A(标准的附录) 广播电视发射机频率容限???????????????????????25 附录B(标准的附录) 广播电视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带宽?????????????26 附录C(标准的附录) 调幅广播发射机和线路放大器运行技术指标等级?????????????27 附录D(标准的附录) 调频广播发射机、差转机运行技术指标等级???????????????29 附录E(标准的附录) 电视发射机、差转机运行技术指标等级?????????????????31 附录F(标准的附录) 广播电视播出质量主观评价方法???????????????????35 附录G(标准的附录) 操作、检查卡片???????????????????????????36 附录H(提示的附录) 设备的一般维护要求?????????????????????????38 GY/T 179-2001 目次 广播电视发射台(以下简称发射台) 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面无线广播的最 后环节。只有各发射台都遵循统一、科学的规定运行和维护,才能有效地按照规划和要求,覆盖或服务 指定的地域,确保受众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为此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结合实际情况和以往的实践经验,规定了发射台的

自制简易电视天线放大器

自制简易电视天线放大器 自制魔术灯 几种用易拉罐电视天线的制作方法 2010-08-01 18:14:49| 分类:无线电爱好| 标签:几种用易拉罐电视天线的制作方法|字号大中小订阅 几种用易拉罐电视天线的制作方法 一、第一种简易天线的制作方法:首先在易拉罐开口的外侧用钉子扎一个孔,穿过一个螺丝,把两个易拉罐分别固定在一个绝缘的板条上(这种板条可以用学生用的塑料尺代替),再取—段300Ω的馈线(长短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两米左右)分别固定在绝缘条上的两个螺丝上,另一头接上匹配器(75—300Ω)。两购个易拉耀之间的距离为60至80毫米。最后找一个漂亮的酒瓶子做为底座,在酒瓶盖上打个孔与绝缘条固定住天 线就做好了。 调试方法: ①可移动天线的位置 ②可以旋转天线调试 ③可以调整天线的夹角。 二、第二种简易天线的制作方法:用6个易拉罐,l根90厘米长的细铜管(或用8号钢丝),5块绝缘板条。 ①把5块绝缘板条,用带帽螺丝连接固定,做成如图的支架(杠架长边42厘米.宽边12厘米,斜边20厘 米)。 ②将3组易拉罐对称平行地用带帽螺丝固定于支架上。AB、CD、EF的间距(指易拉罐)为10厘米;AC、CE、BD、DF的间距为20厘从G、H分别为CE和DF的中点(即10厘米处),将细铜管(或铜丝)弯成环形(直径25厘米),用借帽螺丝固定于G、H扎内,并使铜线环垂直于支架。 ③将扁馈线的两个头连接在CD组易拉罐的带帽螺丝柱上,并用螺帽固定紧。另用两根短导线(普通电源线 即可)将CG、DH连接好井固定紧,即中间一组易拉罐的两个螺丝柱与铜线环的两个头连接通。 ④将一根小木棒置于框架下方正中“O“处,用木螺丝固定紧,并把小木体插入—竹竿中并箍紧。将竹竿竖于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创新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创新 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中无线的发射技术,进而对广播电视中无线的发射技术,提出了几点创新应用措施。从而能够切实地依据我国广播电视业及广大受众的实际需求,不断地创新及优化广播电视中无线的发射技术,以充分发挥及提升广播电视中无线的发射技术各项功能优势,让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可以凭借着最具创新意义的无线发射性技术,实现突破性发展。 标签: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创新分析 广播电视主要利用无线的电波或导线来向广大地区进行图像节目、音响播送等的传播。只进行声音播送的则称之为有声音广播;既可播送声音,又播送图像的则称之为电视广播。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自媒体时代下,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性冲击,我国的广播电视业也深受打击急需寻求新的突破性发展路径。但是,无论自媒体如何引领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人们对于广播电视业的热衷也不曾削减,广播电视一直都是人们所热衷的媒介。那么,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业来说,要想不被自媒体所淘汰,不负众望寻求新的发展性突破,就必须提高对无线发射性技术的重视程度,对该项技术予以深度的分析,研究出其最佳的应用路径,以通过无线发射性技术新的创新发展,来引领我国广播媒体开辟发展蹊径。 一、技术概述 广播电视中无线的发射技术,其具有着便捷性的接收、较为的成本投入、较为简洁化的技术操作、较广大辐射范围等特征。目前,在我国一些较为偏远的乡村地区应用的较为普遍,是偏远地区广播电视主要的应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中无线的发射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可谓是给广大偏远地区人们带来了众多的福利,他们能够在遥远的山区就可观看到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为我国广播电视业服务网全覆盖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重要性较为突出。同时,通过无线发射性技术在我国广播电视业当中有效的应用,还能够极大的减轻广大广播电视人的工作量,可实现人工智能化的广播电视相关信息数据的传输及接收,为广播电视业的全智能化操控及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让我国的广播电视业能够为受众提供最具现代化的服务。 二、技术创新研究 (一)注重感知性无线电高新技术的研发。在广播电视中无线的发射技术,其主要强调的是期间各类频谱性资源的有效性利用。但是,从广播电视中无线的发射技术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无线的电频谱的查找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性,且会对于广播电视相关信息数据的传输产生一定的阻碍性作用,不利于我国广播电视业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那么,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我国广播电视业在进行无线发射性技术实际应用期间,注重感知性无线电高新技术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感知性无线电高新技术的研发,就能够通过感知性无线电技术进行

探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故障及对策

探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故障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9-08-23T15:57:51.82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作者:胡冬明 [导读] 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又与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密切相关,原因在于广播电视中所显示的一切信息均需依靠发射天线技术进行接收和发射,若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发生故障,必然会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及播出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积极探寻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对其进行防范和解决,才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取得健康、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库伦715台,028200) 摘要: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又与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密切相关,原因在于广播电视中所显示的一切信息均需依靠发射天线技术进行接收和发射,若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发生故障,必然会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及播出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积极探寻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对其进行防范和解决,才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取得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常见故障,并探究了几点关于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常见故障维护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发射天线 引言: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指的是利用专业的设备全面接收和覆盖广播电视信号,并采用相关技术将信号转变为文字、声音和图片进行传输,终端接受这些转换信息,并最终显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由这个概念可以看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与广播电视系统顺利、健康运行及广播电视节目的高质量效果均密切相关。然而,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易导致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出现或多或少的故障,从而难以保证信号传输的顺利进行和安全,也极大的影响了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质量和效果,基于此,就需做好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常见故障维护和管理。 1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简述 广播电视的发展繁荣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广播电视领域运用的技术有很多,而发射天线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针对广播电视天线的常见问题及其维护工作开展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借助特定装置接收、覆盖广播电视信号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装置主要包括:发射天线、中部平台、电视塔、调配箱、信号主馈线,底部地网等。信号的发射流程主要为:通过发射天线将高频电流形式传输的信号传输至电视塔中部平台;在平台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信号被传输至铁塔底部地网;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完信号的覆盖,使得相应区域的人们可以观看各种电视节目。发射天线的维护水平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播出效果。 2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常见故障 2.1驻波比浮动 驻波比指的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电流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比值越小表明易形成正确的匹配效果,比值越大则表明难以得到匹配状态,因此,其是反映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传输信号匹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对信号传输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射台输出口发射电波在输出口位置上常会出现较高的电压,高电压又对发射台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易引发驻波比出现浮动故障。 2.2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多因发射天线的输入端口阻抗偏离设计的标准阻抗,也即天线与损耗匹配呈现反比关系(天线匹配度偏离越严重,损耗数据显示值越大),这一故障不仅会导致天线能量发射损失,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天线信号的接收和传输质量,从而影响广播电视节目接收与稳定。 2.3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匹配故障主要是因馈管与阻抗匹配器连接处密封不佳,导致雨水进入馈管所致,该故障不仅会降低天线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和增大其反射功率,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发射机出现损坏。 3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常见故障维护措施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系统主要由天线、馈管、铁塔、阻抗匹配器及调配间等附属器件构成,因此,对其故障的维护也需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3.1发射天线参数控制 为了有效保证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效果,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关参数。常见参数主要包括驻波比、回波损耗、输入阻抗等。首先,驻波比是指发射天线电流最大值、最小值的比例。当驻波比无穷大时为全反射,表示能量完全没有被辐射出去。当驻波比为1时说明馈线、天线的阻抗完全匹配,高频能量完全都被辐射出去。发射天线的反射功率与驻波比呈正比,会干扰发射信号。因此,技术人员要合理控制驻波比。通常驻波比范围在1~1.2之间。其次,回波损耗,又称反射损耗,是指发射天线输入位置阻抗不匹配导致的能量发射损失,当发射天线回波值从零到无穷大时回波损耗较小,匹配度较好;而回波损耗值较大时匹配度较差。输入阻抗是指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输入电流之比,连接好天线、馈线后技术人应该认真检查输入阻抗,确保其与同馈线阻抗相等,从而有效保障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系统的稳定运行。 3.2天线维护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天线装置发射和接收信号,一旦其发生故障,便会对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和播出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天线维护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工作中首要关注的内容之一。维护人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维护,一是要维护天线的稳定性,为实现这一目标,维护人员需采用专用的检测工具对天线进行定期检测,并在检测过程中充分考虑湿度、季节变化对于天线造成的不良影响。二是要制定合理的故障抽样检测标准及安全检测制度,选择的抽样检测对象需具备足够的普适性和代表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 则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无线发射转播台(以下简称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发射台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根据发射台的覆盖范围和影响程度,发射台安全播出保障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保障等级。保障等级越高,对技术系统配置、运行维护、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保障要求越高。有条件的发射台应提升安全播出保障等级。 (一)中央直属发射台、位于省会城市的省直属发射台、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一级保障要求; (二)其他省直属发射台、地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二级保障要求; (三)县级发射台应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县以下转播台宜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四)以下将“三级保障发射台”、“二级保障发射台”、“一级保障发射台”分别简写为三级、二级、一级。 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第四条外部电源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三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如只有一路外电,宜配置自备电源; (二)二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暂时做不到两路外电的,应配置自备电源;

(三)一级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应配置自备电源。 第五条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高、低压供配电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 (二)三级播出负荷供电宜设两个以上独立低压回路,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调频、电视发射台的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宜采用不间断电源UPS 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 (三)二级播出负荷宜设对应于不同外电的变压器,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应采用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 (四)一级播出负荷应设置备用变压器,主备变压器应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应采用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 (五)智能电源设备应实施必要的信息安全防护,禁止通过外部网络进行远程维护。 第二节信号源系统 第六条所播节目均应具备至少两路不同传输路由的信号源;信号来源应安全可靠,且应符合《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D/J 038)的相关规定。

用Multisim设计调频发射机(发射系统)

用Multisim设计调频发射机 目录 摘要 一.设计要求 (2)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3)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3) 1.系统概述 (3) 2.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 (4) 2.1振荡级 (4) 2.1.1调频波的产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振荡电路的选择 2.1.3 参数的计算 2.2缓冲级 (6) 2.2.1 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功率输出级 (10) 2.3.1 元器件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调频发射机总原理电路图 (10) 三 四.Multisim的相关介绍 五.心得体会及建议 (12) 六.附录 (13) 七.参考文献 (15)

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报告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调频发射机也在快速发展,并且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用于演讲、教学、玩具、防盗监控等诸多领域。在生活中,人们通过无线电发射机可以把需要传播出的信息发射出去,接收者可以通过特制的接收机接受信息,最普通的模式是:广播电台通过无线电发射机发射出广播,收听者通过收音机即可接收到电台广播。 本设计为一简单功能的调频发射机,通过该发射机可以把声音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发射出去,该信号频率可调,通过普通收音机接收,只要在频率适合时即可收到发射器发送出的无线电信号,并通过扬声器转换出声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工作原理和非线性电子线路的进一步理解。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调频发射机,通过该发射机可以把声音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发射出去,该信号频率可调,通过普通收音机接收,只要在频率适合时即可收到发射机发送出的无线电信号。 (1).确定电路形式,选择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输入信号能够通过电路进行稳定,调频等; (3).输出为足够大的高频功率,使其能够发射; (4).根据上述要求选定设计方案,画出该系统的系统框图,写出详细的设计过程并利用Multisim软件画出一套完整的设计电路图; (5).列出所有的元件清单并写出参考书目。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该光学天线包括可360°旋转的设置于一伸缩杆顶部的天线传输头外壳,该伸缩杆通过可沿底座表面旋转的转轴链接于底座表面;其中,天线传输头外壳内部远离伸缩杆顶部一侧依次设有消杂光光阑、瞄准器、副镜开孔的卡塞格伦天线、预准直装置和激光发射接受装置;所述激光发射接受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接收器;瞄准器包括三个呈中心对称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内设有激光光强感应器。本技术新型光学天线的激光束采用空间转直角坐标变换初步对准后,利用以探测器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基础,逐一进行对准的方法进行精确对准,可以针对任何变形和信息丢失的波形。 技术要求

1.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包括天线传输头外壳(1),其特征在于:天线传输头外壳(1)可360°旋转的设置于一伸缩杆(2)顶部,该伸缩杆(2)通过可沿底座(4)表面旋转的转轴(3)链接于底座(4)表面;所述天线传输头外壳(1)内部远离伸缩杆(2)顶部一侧依次设有消杂光光阑(7)、瞄准器(8)、卡塞格伦天线(9)、预准直装置(10)和激光发射接受装置(11);所述激光发射接受装置(11)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1-1),半导体激光器(11-1)靠近预准直装置(10)一侧底部设有接收器(11-3),半导体激光器(11-1)与接收器(11-3)之间设有半透半反玻璃(11-2),接收器(11-3)接收到的激光信息输入电脑进行解码分析;所述卡塞格伦天线(9)包括主镜(9-1)和副镜(9-2),其中副镜(9-2)开孔;所述瞄准器(8)包括三个呈中心对称的探测器(8-1),该探测器(8-1)由可在天线传输头外壳(1)径向移动的支撑柱(8-2)和支撑柱(8-2)底部的激光光强感应器(8-3)构成,整个光学天线系统的控制电路设于各部件内部由电脑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传输头外壳(1)前端设有防尘玻璃(6),前端顶部设有遮光檐(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杂光光阑(7)由若干内孔径依次减小的遮光圈构成。 技术说明书 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 背景技术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18T11:25:50.1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黄承坚[导读] 摘要:发射天线是保证广播电视发射信号的重要设备,如何提高发射天线信号发射的稳定性,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广播电视工作人员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海口电视台海南海口 570216 摘要:发射天线是保证广播电视发射信号的重要设备,如何提高发射天线信号发射的稳定性,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广播电视工作人员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原理;功能;应用 1前言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有效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质量。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网络文化信息。 2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工作原理 2.1运行原理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有着非常独特的工作原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掌握更全面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运用技术。此外,如果员工能够针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进行分析就能发现,这一技术是通过天线进行和完成的工作。之所以需要使用天线,是因为广播天线技术本身是一种高有效的信号转换成设备的原理,转化成设备后把电磁波转化为图形有更大的使用价值。 2.2信号接收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重要环节就是信号的接收和发送,但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信号的接送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广播发射天线一系列技术的创新中,从而能够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对不同类型的波段进行隔离的接受和优化。由于广播发射天线的安装位置比较高,所以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使用工作人员一定要考虑到天线的发射范围,从而能够更高的提升实际发射功率。 2.3技术特点 广播电视的发射天线技术有利有弊,通常来说,只要是掌握好技术就能够顺利完成工作,并且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先的判定。广播发射天线技术的特点还表现在传输方向上,具备了不同的输入和输出模式,输出的特性跟信号输出功率还有电磁波稳定性有关。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有一定的技术特性,存在不同类型的失真情况,因此也导致了这项技术的安装需要符合技术自身的特点。 3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各参数的功能 把无线电转换成电磁波的这一过程,称为广播电视天线,广播电视天线其实是一种转换器。如果广播电视天线的参数设置不合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到电视上的图像就会失真,还会出现各种噪音的问题。影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性能的参数主要有:天线极化方式、主瓣、输入阻抗和增益。 3.1天线极化方式 天线极化一般分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极化方式。天线极化是不同时段内电场矢量端点的运行状态,具有提高天线获得增益的作用。在电厂评价中,极化也是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同属于电磁波的范畴,也是电波发射形式的重要因素。 3.2主瓣 发射天线能够检测天线功率发射是否集中,因为它本身就具有检测的功能。主瓣对广播电视运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较大的辐射功率,以宽度的形式表现。 3.3输入阻抗 为了保证系统的电流电压比在正常范围内,广播电视系统中必须要有一个等效阻抗,而发射天线输入阻抗能够实现这一点。 3.4增益 增益的大小对发射天线信号功率的密度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如果发射范围逐渐缩小,表明增益在减少,控制增益能够稳定发射天线的运行。 4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 4.1实际应用情况 实际应用情况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从实际应用情况出发讲解,工作人员在应用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才能够更加实事求是的进行应用管理。工作人员通过分析技术在实际应用情况中的表现,注重实现数字化的信息数据传输,通过实际情况来提升信号的保真性和可靠性,最终能够有效的减少广播信号与电视信号的干扰。 4.2增强稳定性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管理需要重视增强广播电视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增强了技术稳定性能够让广播和电视的各种声音、图像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稳定,其次是工作人员在增强技术稳定性的同时需要让无线信号沿着地面传播,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信号发射的稳定性。在增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稳定性的同时要保证好信号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通过检测设备来监听,合理的应用技术来促进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 4.3创新天线材料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关键是天线材料的创新。随着广播发射天线技术的发展,广播的广播功率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如果想要确保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更加好用,需要在技术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随后在天线材料创新过程中工作人员尽可能避免环境腐蚀的天线,提高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稳定性。在天线的材料创新过程中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的是,天线必须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可避免因腐蚀天线,影响信号的传输,造成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受到不必要的干扰。而且还需要优化天线的性能稳定,在闪电天气确保在正常的同时收到稳定的信号,而不是因为恶劣的天气受到损害。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必须密切计算天线发射范围,重点提高天线发射功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人口密集地区扩大发射范围,使所有家庭都能接收到信号。

广播电视发射塔增挂天线实践

武守民:广播电视发射塔增挂天线实践 科讯网信息中心胡彩莲录入 2010年04月19日 濮阳电视台发射部工程师武守民 讲述在一座设计安装四副广播电视发 射天线的塔上又增加四副发射天线的 工程实践过程,有利于全面推进地面 数字电视广播的实施、推广和应用,可供同行借鉴。 1、基本情况介绍 濮阳电视台于1996年建成228m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是,为热浸锌钢管结构的大型发射塔。该塔156m平台以下为六边形结构,以上的桅杆段为四边形结构。根据当时工作的需要,发射塔桅杆段设计安装四副发射天线,天线布置(桅杆段由下至上)为: (1)标高160.0~176.8m(边宽为4.2m)为调频四层四面双偶极板天线。(2)标高179.8~202.2m(边宽为3.2m)为电视2频道四层四面双偶极板天线。(3)标高204.3~218.3m(边宽为2m)为电视9频道四层四面双偶极板天线。(4)标高219.8~228.0m(边宽为0.7m)为电视19频道六层四面四偶极板天线。 四副天线均为水平极化,其中调频天线是濮阳人民广播电台三套调频节目共用,三副电视发射天线各发射一套模拟电视节目。2006年中央广播电视村村通 工程在全国展开,濮阳电视台承担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中国之声”调频信号的转播任务,发射机功率为1kW。由于电视塔上的原有调频天线已经是三频共用,并且天线及馈管功率容量已满负荷,不能使用四工器的办法供新增加的发射机使用,只好再架设一副天线。广播电视塔的桅杆段按照原来的设计,四副天线已经全部安装到位,无空余桅杆段安装新增加的调频天线,必须另想办法架设。增加新的发射天线,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新增加的天线不能与原有天线发射的信号产生干扰;二是新增天线的重量和风负荷及馈管重量不能超出广播电视塔的设计负荷。 2、增挂天线实践 为了确保广播电视塔的安全,避免发生倒塔事故,一般情况下不要改变广播电视塔的塔架结构,如增加桅杆的高度。虽然采用加高桅杆的办法来增加天线,可以使发射的信号覆盖范围增大,但是由于增加的桅杆部分和加挂的天线位于广播电视塔的最高处,使广播电视塔顶端风负荷增加很多,在遇到强阵风时有可能会发生桅杆段折断的危险。尤其是在加高的桅杆段加挂分米波段的面包板天线时,风负荷增加更大。而加装分米波段的缝隙天线时风阻则会小一些。如果决定用增加桅杆的高度的办法来增挂天线时,最好与广播电视塔的原设计单位联系,请他们核查原设计方案,根据发射塔的设计负荷余量多少来决定能否再增加桅杆高度

《云南省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频率、频道申报登记表》填写说明

附件2 《云南省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频率、 频道申报登记表》填写说明 1、本申报登记表作为向国家广电总局申报领取我省广播电视行业无线发射台(站)《广播电视频率使用许可证(甲类)》的基本依据。请各级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逐项认真填写。 2、本申报登记表针对我省辖区内各级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广播电视卫星上行站、MMDS发射台现状在播的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的使用、审批、管理和播出情况。其中,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包括发射机标称功率100瓦(含)以上的中波、短波、调频、电视发射台(转播台),以及所有功率等级的广播电视卫星上行站、MMDS现状发射台(站)。 3、如果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发射机(现状在播频率、频道)数目较多,可将申报登记表复印后继续填写,申报表纸质文件内容必须与申报表电子文档内容一致。 如果台站在频率、频道的使用、审批、管理和播出中有其他情况需要说明,或者在06~07年我省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建设中实际发射台址与省局项目组下发《各州(市)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建设项目实施技术方案》所规定的发射台址不一致的,必须做详细的情况说明附在申报登记表后(盖章有效),一并上报。 4、方案:请依照所申报技术模式(广播电视业务类型) 填写。如:调频广播请填写FM,地面模拟电视请填写TV,短波广播请填写SW,中波广播请填写MW,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请填写MMDS。 5、州(市)、县:对应填写发射台(站)所在州(市)、县名称。 6、设台单位:对应填写发射台(站)上级主管单位的名称。 7、台名:应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发射台(站)完整的名称。台(站)

名称需按照统一规范填写,即:××州(市)××县(××口岸、乡镇)广播电视(中波广播、短波广播、MMDS、调频广播)发射台(卫星上行站)。例如:迪庆州广播电视发射台、迪庆州维西县广播电视发射台、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口岸广播电视发射台。 8、台址:台站所在的地理位置,应按照所在地的行政区划详细说明。 9、台站坐标:指当前播出节目所使用天线基础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其中“分”、“秒”为60进制。 10、频率、频道:中波广播频率范围为:531~1602kHz;短波广播的频率范围为:3.2~26.1MHz;调频广播频率范围为:87~108MHz;地面模拟电视广播采用无线电波中的VHF和UHF频段,每个电视频道占用8MHz 带宽;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频率范围为:2500~2700MHz。例如:576kHz (中波广播),6937kHz(短波广播),105.8MHz(调频广播),DS-4(地面模拟电视广播)。 11、标称功率:指发射机铭牌或说明书上标称的功率。 12、天线挂放高度:指广播电视天线挂放的中心点距离铁塔基础中心的高度。 13、天馈增益:指天馈系统的设计增益。对于定向天线请填写主向的天馈增益。 14、极化方式:包括“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两种。 15、节目:指该发射机所播出节目的名称(呼号)。如填写“中一电视(广播)”、“中七电视”、“云一电视(广播)”“省民语”、“省交通”、“市一电视(广播)”、“县一电视(广播)”等。 16、是/否现状在播:若发射机目前处于正常的开播状态请填写“是”,否则请填写“否”。 17、审批文号:是该发射台使用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的基本指配、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