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学生姓名XX

班级1001班

专业名称食品生物技术

系部名称制药工程系

指导教师XX

提交日期2012/10/18

答辩日期2012/10/30

XXXXXXXXXX学院

2012年10 月

目录

摘要---------------------------------------------------3 第一节绪论---------------------------------------------4 第二节维生素C的基本性质及生理功能/4

1、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4

2、维生素C的不稳定性-------------------------------6

3、维生素C,维持身体健康---------------------------6

4、维生素C的功效-----------------------------------7 第三节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9

第四节合成工艺及检测/10

1、维生素C的合成工艺------------------------------10

2、维生素C的检测-------------------------------13 第五节维生素C的应用/14

1、大剂量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疾病--------------------14

2、维生素C与免疫----------------------------------14

3、维生素C与心脏病--------------------------------15

4、维生素C与癌症、肿瘤----------------------------16

5、维生素C与尼古丁--------------------------------18

6、维生素C与口臭----------------------------------18

7、维生素C与食物工业------------------------------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摘要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够治疗坏血病并且具有酸性,所以称作抗坏血酸。在柠檬汁、绿色植物及番茄中含量很高。抗坏血酸是单斜片晶或针晶,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脱氢坏血酸,脱氢坏血酸仍具有维生素C的作用。在碱性溶液中,脱氢坏血酸分子中的内酯环容易被水解成二酮古洛酸。维生素C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维生素C不仅能预防和减轻感冒症状,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脏病发生。本文根据大量的的试验及参考文献论述了维生素C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在维生素C盛产的现状衍生出的

维生素C相关新品种。

关键词:维生素C,预防疾病,抵抗力

第一节绪论

绪论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抗坏血酸,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3大物质不同,在天然食物中仅占极少比例,但又为人体所必需。有些维生素如 B6.K等能由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合成量可满足动物的需要。动物细胞可将色氨酸转变成烟酸(一种B族维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维生素C除灵长类(包括人类)及豚鼠以外,其他动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数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不必由体外供给。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酶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维生素C的基本性质及生理功能

1、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

1.1、物理性质

Vc 的分子模型

外观:无色晶体

熔点:190 - 192℃

沸点:(无)

紫外线吸收最大值:245nm

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荧光波长:无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

比旋度:+20.5°至+21.5°

1.2、化学性质

英文名称:Ascorbic Acid[1]

别名:抗坏血酸

CAS号:50-81-7

EINECS号:200-066-2

分子式:C6H8O6

InChI编码:InChI=1/C6H8O6/c7-1-2⑻5-3⑼4⑽6⑾12-5/h2,5,7-10H,1H2/t2-,5+/m0/s1

分子量:176.13

IUPAC名: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

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

检验维生素C

C6H8O6(维生素C、抗坏血酸)+I2(碘)=C6H6O6(脱氢抗坏血酸)+2HI(碘化氢)

五元环上羟基脱氢。

2、维生素C的不稳定性

维生素C易被破坏,维生素C是一种极其娇嫩的水溶性维生素,它的性质非常不稳定,一不注意很容易因为氧化而被破坏掉。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自我合成,必须靠进食供给,所以日常食用烹饪时一定要谨慎。维生素C怕遇水、热、光、氧和烟等物质,所以浸水、加热烹调处理或者摆在店头让太阳直照,都会大幅度破坏维生素C,而且每抽一根烟也会消耗体内25毫克的维生素C,并且吃上100mg的油炸食物也会消耗25mg的Vc。

3、维生素C,维持身体健康

维生素C不足不只是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还与病毒抑制因子的产生有关,因而维生素C对预防及治疗感冒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还有让胆固醇值下降的作用,保持女性排卵的退性作用。对抗精神压力有极大作用,因而白领阶层女性易适当补充维生素C。此外维生素C对于美容、抗过敏、抗组织胺均有一定作用。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食物——柠檬。一个柠檬只有250毫克的维生素C,补充500毫克的维生素C,一天必须吃20个这样酸的水果才行。适量补充维生素C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维生素c的作用很多,维生素C有分解皮肤中黑色素,预防色素沉着,防治黄褐斑、雀

斑发生,使皮肤保持洁白细嫩的功能,并有促进伤口愈合、强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因此,应多吃含维生素C 丰富的食物,如山楂、鲜枣、柠檬、橘子、猕猴桃、芒果、柚子、草莓、西红柿、雪里蕻、白菜、苦瓜、菜花等。这些食物既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还含有大量的水分,是人体最佳的皮肤滋润佳品。这些食物既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还含有大量的水分,是人体最佳的皮肤滋润佳品。此外,新鲜蔬菜和水果也是多种维生素C的来源,对调节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机体代谢,保护皮肤细胞和皮肤弹性都有益处。

4、维生素C的功效

5.1、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5.2、治疗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5.3、预防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维生素C 略带酸性,作为微量营养素被摄入体内,经体内溶解、消化,其酸碱性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过份在意它的酸碱性。维生素C有助巩固细胞组织,有助

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强健骨骼及牙齿,还可预防牙龈出血,长期服用对牙齿、牙龈无害而且有益。

5.4、预防动脉硬化:可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5.5、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5.6、治疗贫血: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5.7、防癌: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V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VC含量几乎为零。

5.8、保护作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谷胱甘肽和酶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由于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靠肝脏来合成维生素C,所以并不存在缺乏的问题;但是人类、灵长类、土拨鼠等少数动物却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摄取。

5.9、酶: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短肽,在体内有氧化还原作用。它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氧化型和还原型,还原型对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V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本身被氧化,而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酶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有些酶需要有自由的巯基(-SH)才能保持活性。VC能够使双硫键(-S-S)还原为-SH,从而提高相关酶的活性,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从以上可知,只要VC充足,则VC、谷胱甘肽、-SH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

5.10、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白细胞含有丰富的V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VC急剧减少。V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

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

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

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5.11、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人体受到异常的刺激,如剧痛、寒冷、缺氧、精神强刺激,会引发抵御异常刺激的紧张状态。该状态伴有一系列身体,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转化而来,在此过程需要VC的参与。

第三节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

婴幼儿 30毫克

3~10岁 35毫克

10~18岁 40毫克

成人 60毫克

孕妇 80毫克

哺乳期 100毫克[4]

制定维生素C的供给量,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即可以治疗和预防维生素C缺乏症、补偿肌体每天代谢消耗及保持肌体适宜贮备。成年男子平均体池量1.2~2.2克,平均代谢损耗率为3%~4%,每天摄入60毫克维生素C,即可保持适宜体池,并在完全停止摄入维生素C 时可提供数周边缘安全性。

吸烟者对维生素C需要量比不吸烟者高40%,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和避孕药以及心里紧张和高温环境,都可能使肌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

1996年国际生命科学会(ILSI)根据今年来维生素C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提出维生素C供给应为200毫克/天,安全摄入量上限为1000毫克/天。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推荐成人维生素C RNI为100毫克,安全摄入量上限为1000毫克/天。

维生素C在人体内停留4个小时,所以每天至少补充两次[7]。

第四节合成工艺及检测

1、维生素C的合成工艺

维生素C的合成常通过化学或微生物方法获得,下面介绍主要的维生素C合成法。

1.1、莱氏法

1933年瑞士化学家莱齐特因等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维生素C取得成功,也称莱氏法。该法是最早生产维生素C的方法,也是国外采用的方法。工艺路线如图8-1所示。

图8-1 莱氏法合成维生素C的工艺路线

工艺流程如下:

(1)菌种的获得以D-葡萄糖为原料,加氢催化生成D-山梨醇,再加入醋酸菌如A cetobacter suboxyclans、A.raucons、A.aceti、A.Xylinoides等将山梨醇氧化成山梨糖,常使用的是A.suboxyclan和A.melangenum,这是该工艺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2)第一步发酵

a. 在进行发酵时采用的条件是温度为26~30℃,最适pH值为4.4~6.8。

b.培养基的成分:

0.5%酵母浸膏为主要营养源,山梨醇浓度为19.8%,通气量比1:1.8,30℃培养30~40h,收率可达97.6%。可采用流加山梨醇的方式发酵;有机氮提供氮源。

发酵结束后经低温灭菌,得到无菌的发酵液用于第二步发酵。

(3)第二步发酵

将氧化葡萄杆菌或假单胞杆菌经过二级种子扩大培养转移至含有上述发酵液的培养基中,于发酵罐28~34℃培养60~72h,发酵液转化,精制,获得维生素C。

注意在发酵过程需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山梨醇中的金属离子去掉,因为Ni2+,Cu2+阻止菌的发育,Fe抑制发酵。

该法生产的维生素C产品质量好、收率高,达60%,而且生产原料易获得,中间产物化学性质稳定,一直是国外生产维生素C的重要方法。此法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如生产工序繁多、劳动强度大、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等[6]。

1.2、二步发酵法

二步发酵工艺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制药厂于1975年合作发明的,此法进一步发展了维生素C的生产,是目前唯一成功应用于维生素C工业生产的微生物转化法。工第一步:

第二步:

图8-2 二步发酵法合成维生素C的工艺路线

艺路线如图8-2所示。

生产过程如下:

(1)第一步发酵以D-葡萄糖为原料,加氢催化生成D-山梨醇,再加入假单孢杆菌氧化获得L-山梨糖。

(2)第二步发酵 L-山梨糖通过小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大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等伴生菌混合发酵得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

(3)提取采用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从发酵液中直接提取2-酮基-L-古龙酸,用甲醇-硫酸溶液洗脱,将洗脱液直接内酯化、烯醇化为维生素C。

(4)精制将上述维生素C通过活性炭脱色,于结晶罐内加入晶种结晶,冷乙醇洗涤,低温干燥,即可获得精品维生素C。

在生产中,第一步要严格控制反应过程的pH为8.0~8.5,避免葡萄糖的C-2位差向异构物被还原成甘露醇。整个发菌期间,要保持葡萄糖酸杆菌数量的一定,小菌将L-山梨糖转化为2-KLG,而大菌本身不产酸,是搭配菌,其作用仅是通过刺激小菌的生长而促进小菌产酸。2-酮基-L-古龙酸首先在甲酯中用浓硫酸催化酯化成2-酮基-L-古龙酸甲酯,再加入碳酸氢钠转化成维生素C盐,经离子交换树脂酸化,在50~55℃下减压烘干即得粗品。

目前我国采用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5]。

1.3、新二步发酵法

该法在工艺程序,原料方面都有所简化,收率高,应用前途广,但存在中间产物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进一步完善。工艺路线如图8-3。

图8-3 新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的工艺路线

[5]

1.4、一步发酵法

该法发展了新二步发酵法。通过一个基因工程菌将葡萄糖直接氧化生成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技术路线简单。目前人们已经分离了棒状杆菌2,5-DKG还原酶基因并将该基因重组到欧文氏菌,从而使生产工艺简化为一步。随着重组技术的发展,一步发酵法将成为工业化生产VC的一条新途径。工艺路线如图8-4。

图8-4 一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的工艺路线

在上述几种方法中,目前二步发酵法是我国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工艺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发展,新二步发酵法和一步发酵法将是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工艺方法[6]。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2、维生素C的检测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碘量法、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粉光光度法等,而这些方法都有所用实际不问,操作程序复杂,费时等缺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VC含量效果无明显差异且操作简单。维生素C的不稳定性源于其氧化还原性,环境因子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2.1、原理

在中性和微酸性环境中,VC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同时VC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因此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VC的酸性溶液时当溶液由无色转为微红色时即为滴定终点。从消耗的2,6—二氯酚靛酚的量可以计算VC的含量。

2.2、试剂

1%草酸,2%草酸,0.001mol/L 2,6—二氯酚靛酚

2.3、步骤

2.3.1、称4.0g新鲜样品——加5ml 2%草酸研磨——过滤到50ml容量瓶中——残渣用2%草酸提取——用1%草酸定容。

2.3.2、吸取10ml滤液于三角瓶中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记录所用滴定液体积。

2.3.3、对照:于另一容量瓶内加35ml 2%草酸用1%草酸定容,取10ml进行滴定,记录体积。

2.4、结果处理

VC含量(ug/100gFW)=100*(V1-V2)K V/W V3

式中,W:样品重 V1:滴定样品用滴定液ml数 V2:滴定对照用滴定液ml 数 V3:滤液ml数 V:提取液总体积 K:1ml滴定液氧化VC毫克数。

第五节维生素C的应用

1、大剂量的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疾病

1970年代,鲍林提出了维生素C优化补充理论:大剂量的补充维生素C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能预防疾病。他说,每日常规基础量的维生素C太少了。这位具有独创精神的科学家,固执地认为自己发现了维生素C的伟大之处:大剂量的维生素C具有抵御病毒、抑制肿瘤和增强抵抗力的功效。他认为,每天六十毫克基础量的维生素C,只能维持机体普通需要,没有增强免疫抵抗力,预防疾病的效果,要激发人体的免疫力,让免疫系统发挥最大效应,每天要摄取500~1000毫克高级量的维生素C!20世纪70~90年代,科学家们共进行了38项研究,根据其中37项都证明了高级量的维生素C能抵御普通感冒。

研究人士宣称,这是因为500~1000毫克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有效促进抗体合成,激活白细胞,全面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此外,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据称,当人患伤风感冒时,中性包细胞会释放大量自由基及其他氧化物质,从而引起各种感冒症状,而维生素C 则能阻止这些有毒物质从白细胞逸出。当人感冒时,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浓度大幅度降低,这是,每天1000毫克甚至6000毫克大剂量的补充,就能维持白细胞内维生素C的浓度,减轻症状。

虽然大剂量的补充维生素C可以预防疾病,但近年来根据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会给人带来不良反应。且人的机体具有高度适应性和依从性,在连续高剂量使用维生素C后,会逐渐适应这种新的内环境,而一旦突然停药,内环境突然改变,3天后就可能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轻者晨起有牙龈出血,重则皮下出血甚至瘀斑。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诱发尿路结石,又发动脉硬化。此外,有专家认为,过量维生素C不但不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反而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2]。

2、维生素C与免疫

维生素C也是抗氧化维生素,每当维生素C日摄入量不足时,白细胞(人体血液中的抗战勇士)内维生素C含量也会随之减少,而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有赖于维生素C,维生素C缺乏,白细胞的杀菌能力夜壶随之减弱。维生素C还能促进吞噬细胞趋化作用,增强细胞免疫。

维生素C是T淋巴细胞发挥功能所必须的物质,缺乏时,T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减少,不能发挥作用。维生素C还能促进维生素E的再利用,持续发挥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加强人体免疫细胞吞噬细胞、病毒的功能,所以强调膳食中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这有助于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2]。

3、维生素C与心脏病

维生素C可能对若干慢性疾病有保护作用。然而,从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来看,维生素C 与心血管病或癌症的关系,并非始终如一。为了评估血浆维生素C的水平与所有原因(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Khaw等,对19496名45~79岁成人,进行了4年的前瞻性调查。(Lancet 2001,357∶657)

纳入的研究对象填写一份健康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表,并接受身体检查。研究者随访4年,追踪死亡原因。这些人按性别特异的血浆维生素C5分位值加以划分。研究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维生素C与其它危险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血浆维生素C浓度,与男女两性所有原因(包括心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的死亡率呈负相关。位于维生素C最高5分位组的死亡危险,为最低5分位组的一半(P<0.0001)。整个维生素C浓度分布,与死亡率连续相关。血浆维生素C浓度每上升20μmol/L(约相当于每天增加水果或蔬菜摄入量50克),所有原因死亡危险下降约20%(P< 0.0001),且不受年龄、收缩压、血胆固醇、吸烟习惯、糖尿病和补充剂应用等的影响。在男性中,维生素C水平与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在女性则不然。

最新的研究结果提示,口服维生素C是一种预防心脏病发生的好方法。尽管从理论上讲,维生素C具有的抗氧化作用使其能够预防心脏病损伤的发生,但是对维生素C作用的多项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片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共调查了8万多名不同职业的女性的生活嗜好及用药情况,调查受试者补充维生素的情况及其饮食状态,随后对受试者追踪随访16年,在不干涉受试者生活习性的前提下,搜集并分析他们心脏病的发病情况[2]。

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有1356人发生了心脏病。在分析了受试者的年龄、吸烟状况和其他影响因素之后,研究人员发现,随着维生素C摄入量的增加,受试者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

降低。与不服用维生素C片的受试者相比,服用维生素C的受试者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降低了28%。但若只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而不服用维生素C片,对心脏病的预防作用有限。研究者指出,口服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心脏病[2]。

4、维生素C与癌症、肿瘤

维生素C有抗氧化和解毒作用。有些致癌化学前提物质只有被氧化后才会转化为致癌物质,维生素C可以阻断这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和加快致癌物质的分解[2]。

亚硝酸盐这类无机物本身并不具备致癌性,而当他进入消化道中,特别是与含胺类食物同食摄入消化道时,便可形成致癌性极强的亚硝胺。但如果预先摄入维生素C,再将亚硝酸盐引入胃中,便不会产生致癌的亚硝胺。亚硝胺是胃癌、肺癌与食道癌的重要发病原因,火腿、香肠、牛乳、咖啡、啤酒和鱼等许多食物中都含有胺类物质,水中或某些食物中少量的亚硝酸或其盐类与胺相互反应,也可形成高致癌性的亚硝胺。而且大气污染或吸烟时的烟雾接触气管、食管或肺部时也可形成亚硝酸盐,再进一步与体内的胺结合形成亚硝胺。而维生素C能阻断体内亚硝胺合成。每日坚持口服900毫克维生素C,体内亚硝胺水平明显降低。但如果突然停服维生素C,2天过后,体内亚硝胺水平又可明显提高[2]。

维生素C具有阻断外来致癌物质在肝内生成作用。有些化学物质只有在肝脏中被氧化后才会转化为真正的致癌物,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这可能是其阻断致癌物在肝中产生机制之一[2]。

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抗辐射功能,促进干扰素合成以对抗癌细胞及致癌物质[2]。

全世界专家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每天吃新鲜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胃癌、食管癌、口腔癌、咽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还有些研究指出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和肺癌。

在美国,30年代胃癌在死亡病因中占第一位,近年来胃癌下降到第七位,研究人员意识到,这种超常的健康趋势并不是归功于任何医疗措施,事实上是由于食物有了冰箱冷藏,加以空运发达,人们能够吃到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吃盐腌或渍的食物相对的减少的缘故。日本北部胃癌发病率始终很高,那里人们喜欢用盐腌渍的食品,喜欢大酱、腌菜和咸鱼。虽有冰箱,但饮食习惯没有改变。另外,伊朗部分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也很高,没有什么其他解释,只是因为人们营养太差,能进的水果与蔬菜很少,维生素C摄入量严重不足。专

家们早已证明维生素A与肺癌的密切关系,现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水平降低,对肺癌有着更为重要的联系。此外,多项研究分别证实,摄入维生素C不足,与子宫颈癌、直肠癌的多发,均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C能阻断致癌物亚硝酸铵的形成。盐腌、渍和熏制食品含亚硝酸盐(咸肉、香肠之类也一样),亚硝酸盐与胺在胃中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酸铵。不少亚硝酸盐也来自新鲜食物,它们开始是以硝酸盐形式存在,那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唾液中的细菌使自然硝酸盐变成一回亚硝酸盐,在胃酸作用下,亚硝酸盐会合成亚硝酸铵。这些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在你胃中进行除非你吃了含维生素C的食物。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将亚硝酸物与胺放在一起,同时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动物实验显示:小鼠喂以亚硝酸盐和胺后得了肿瘤,而在食物内加入维生素C,显示出肿瘤被抑制。这是因为亚硝酸物首先与维生素C反应,导致没有足够的亚硝酸物与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在进食的时间时里,维生素C与亚硝酸物反应最佳,因为这时胃的酸度正好发挥维生素C催化剂作用。上述情况同样发生在胃里,蔬菜中虽天然地含有亚硝酸盐,但同时也含有足够的维生素C。因此,你不必为食用蔬菜担心,问题是要注意蔬菜的保存和烹调,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临床研究发现,各类晚期癌症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10-30克,能明显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制造大量免疫球蛋白,可以使抗癌的淋巴细胞高效率地发挥作用(但大量的维生素C有使吞噬细胞降低吞噬能力的作用)。英国科学家们也观察到,人们白细胞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年龄成反比。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也许,这也是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差、癌症易于在老年人向上发生的因素之一)。若给老年人每天补充维生素C80毫克,9个月之后,其白细胞维生素C含量可恢复到年轻人水平。还有人认为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的高低,与老年人的寿命长短成正比例。一美国医生说,他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高的人寿命长。虽说这类研究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佐证,但癌症患者体内维生素C的水平无一例外都很低。两者联系起来考察,无疑向我们提示着维生素C不容忽视的作用。此外,专家们认为维生素C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某些化学物质氧化为致癌物;能阻断致癌物的活化;英国的研究人员测定补充维生素C(1000毫克,每日4次,为期一周)前后受试者胃液中诱变剂的活力,发现补充后活力降低近半。

5、维生素C与尼古丁

法国一家医院研究发现,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有效抑制尼古丁依赖者的吸烟欲望,甚至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戒除烟瘾。据报道,该院戒烟专科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减少吸烟成瘾者吸烟的次数,那些接受戒烟治疗的人在使用其他烟草替代品的同时,如果每天服用两次维生素C,有助于他们顺利实现戒烟。据悉,该院将把维生素C正式作为戒烟治疗的辅助药品[2]。

6、维生素C与口臭

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加强口腔清洁、防止细菌在口腔内的滋生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调理体内环境、不充实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来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引发口腔异味的根源。含服维生素C片,可以增加口腔局部维生素C的浓度,改善口腔局部循环,有助于口腔粘膜炎症的修复,促进溃疡的愈合,同时可维护牙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完整性,增加局部免疫力,对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2]。

7、维生素C与食物工业

1942年夏,首次宣布一次科学发展,并曾引起各方异常的重视。这种发展说明,

经过研究后已可制造一种新型干食物,也就是脱水水果和蔬菜。这种感食物尅保留一切生食物的营养价值——特别是预防坏血病的维生素——这在科学上尚属首次。这种脱水食物实际上非常重要。现在脱水白菜或马铃薯可以压成非常紧密适宜的形式,安全的输送到新鲜蔬菜送达不到的沙漠地区去。到达后经过泡制、烧煮后与新鲜蔬菜无异,且一无丧失的保留其一切营养价值[1]。

英国在1939年后逐渐制成的一些新产品,是经过大规模研究而获得的结果。研究工作在英国机密院的指导下,由科学工业研究部及医学研究会等两个政府机构合理办理。科学工业研究部领导下的剑桥低温研究站,负责研究使用的工业设备,而医学研究会领导下的剑桥营养学实验,则负责保证所选定的制造过程必须不致损失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1]。

参考文献

[1]张鸿钧,孙岩森,维生素的理论与实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

[2]李晓萍,肖家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

[4]张奔腾,维生素使用手册,北京出版社,2006

[5]宋文新,邵庆均.维生素C二步发酵合成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8,19

[6]燕方龙. 维生素C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医药综述,2007,10

[7]蔡东联,耿珊珊,维生素健康第一要素,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

致谢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两次春去春又来,岁月稍纵即逝。此时,回头想想这段短暂的求学路,时而喜悦,时而惆怅。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原本天真幼稚的我如今已蜕变成一个睿智、沉稳的青年,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有幸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是他们教我如何品味人生,让我懂得如何更好的生活!人生处处是驿站,已是挥手作别之时,在此,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献上我最诚挚的谢意!

在这两年里,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学会了和老师、同学、朋友和谐相处,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承担责任。如果说,三年前,大学毕业的我已经长大了。那么,三年后的我,开始慢慢成熟了。不经意的三年时间,我经历许多,忘不了第一次发放问卷时的战战兢兢;忘不了第一次发表文章时的万分欣喜;忘不了外出调研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忘不了同学友情的万分宝贵……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在此,感谢生活,使我成熟;感谢挫折,使我坚强。

现在,我手中所拿着这本“毕业论文”,可以说,她就是我两年学习的“总结报告”。在这里,我需要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常年在老家过着清苦的日子,但对我,从来都是无怨无悔、一如既往的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年前,我曾发出“社会学,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三年后,我只想说:社会学,我要飞得更高!最后感谢张立永老师的一路指导。

维生素C基本知识

维生素C基本知识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够治疗坏血病并且具有酸性,所以称作抗坏血酸。在柠檬汁、绿色植物及番茄中含量很高。抗坏血酸是单斜片晶或针晶,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脱氢坏血酸,脱氢坏血酸仍具有维生素C的作用。在碱性溶液中,脱氢坏血酸分子中的内酯环容易被水解成二酮古洛酸。维生素C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维生素C不仅能预防和减轻感冒症状,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脏病发生。 一、绪论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抗坏血酸,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3大物质不同,在天然食物中仅占极少比例,但又为人体所必需。有些维生素如 B6.K等能由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合成量可满足动物的需要。动物细胞可将色氨酸转变成烟酸(一种B族维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维生素C除灵长类(包括人类)及豚鼠以外,其他动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数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不必由体外供给。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酶的组成部分。 二、维生素C的基本性质及生理功能 1、维生素C的不稳定性 维生素C易被破坏,维生素C是一种极其娇嫩的水溶性维生素,它的性质非常不稳定,一不注意很容易因为氧化而被破坏掉。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自我合成,必须靠进食供给,所以日常食用烹饪时一定要谨慎。维生素C怕遇水、热、光、氧和烟等物质,所以浸水、加热烹调处理或者摆在店头让太阳直照,都会大幅度破坏维生素C,而且每抽一根烟也会消耗体内25毫克的维生素C,并且吃上100mg的油炸食物也会消耗25mg的Vc。 2、维生素C,维持身体健康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生理功能简述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生理功能简述 叶酸由蝶酸(pteroicacid)和谷氨酸结合构成,在植物绿叶中含量丰富故名。在动物组织中以肝脏含叶酸最丰富。 食物中的叶酸多以含5分子或7分子谷氨酸的结合型存在,在肠道中受消化酶的作用水解为游离型而被吸收。若缺乏此种消化酶则可因吸收障碍而致叶酸缺乏。 叶酸在体内必须转变成四氢叶酸(FH4或THFA)才有生理活性。小肠粘膜、肝及骨髓等组织含有叶酸还原酶,在NADPH和维生素C的参与下,可催化此种转变。 四氢叶酸参与体内“一碳基团”的转移,是一碳基团转移酶系统的辅酶。因此,四氢叶酸在体内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上起重要作用。例如N5,N10-甲炔四氢叶酸(N5,N0=CH??FH4)和N10-甲酰四氢叶酸(N10-CHO.FH4)可参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其中甲炔基(=CH-)和甲酰基(-CHO)分别成为嘌呤碱中第8位和第2位上两个碳原子的来源。在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转变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的过程中,N5,10-甲烯四氢叶酸(N5,N10-CH2-FH4)可供给甲烯基(-CH2-)而形成胸腺嘧啶中的甲基。 由此可见,叶酸与核苷酸的合成有密切关系,当体内缺乏叶酸时,“一碳基团”的转移发生障碍,核苷酸特别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减少,

以致骨髓中幼红细胞DNA的合成受到影响,细胞分裂增殖的速度明显下降。此时血红蛋白的合成虽也有所减弱,但影响较小。幼红细胞可因分裂障碍而使细胞增大,形成巨幼红细胞(megaloblast)。由这种巨幼红细胞产生的成熟红细胞,其平均体积也较正常大,可在周围血液中见到,所以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属于巨幼细胞性大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macrocyticanemia)。因白细胞分裂增殖同样需要叶酸,故叶酸缺乏时,尚可见周围血液中粒细胞减少,且粒细胞的体积也偏大,核分叶增多。 人类肠道细菌能合成叶酸,故一般不发生缺乏症,但当吸收不良、代谢失常或组织需要过多,以及长期使用肠道抑考试,大收集整理菌药物或叶酸拮抗药等状况下,则可造成叶酸缺乏。叶酸拮抗药种类很多,其中氨蝶呤(aminopterin)及氨甲蝶呤(methotrexate简写MTX)在结构上与叶酸相似,都是叶酸还原酶的强抑制剂,常用作抗癌药。?? 维生素B12结构复杂,因其分子中含有金属钴和许多酰氨基,故又称为钴胺素。 维生素B12分子中的钴(可以是一价、二价或三价的)能与-CN、-OH、-CH3或5-脱氧腺苷等基团相连,分别称为氰钴胺、羟钴胺、甲基钴胺和5-脱氧腺苷钴胺,后者又称为辅酶B12。其实,甲基钴胺也是维生素B12 的辅酶形式。维生素B12的两种辅酶形式一甲基钴胺和5-脱氧腺苷钴胺在代谢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维生素C的作用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主要生理功能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药物作用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通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维生素C和坏血病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渊源。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到坏血病的人。他描述当时士兵牙床溃烂、牙齿脱落。。。;早期的海上旅行引起了人们对坏血病的重视,船队离开港口3—4个月,船员往往会因此患上坏血病,人们开始发现这是由于海上旅行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缘故。1932年英国军医从柠檬汁中离析出具有抗坏血病的晶状物质,1933年瑞士科学家合成了维生素C,又叫做抗坏血酸。近代研究表明VC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

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更为紧凑了。如何更好、更健康的饮食,大家都意识到。但是对于维生素,对于平常人即使熟悉却又是陌生的。若是进补不当,反而对于人体是一种伤害。如何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健康,让我们不得不对各种维生素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沈阳军区疾病控制中心多动症抽动症治疗基地的专家夏主任为我们介绍下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维生素A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①合成视紫红质。维生素A是视色素的组成成分,对维持正常视觉功能有重要作用。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A,会造成视紫红质合成减少,对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终将导致夜盲症。 ②维持上皮组织健全。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系统的上皮组织最易受到影响,可使角膜及结膜干燥,引起眼干燥症,甚至发生角膜软化、穿孔,导致失明;出现皮肤干燥、角化和毛囊丘疹,头发干燥、无光泽而且容易脱落。 ③促进生长发育。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食欲减退,骨骼生长不良,生长发育受阻,睾丸发生退行性变化。 维生素D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维生素D中重要的有维生素D2 (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麦角或酵母中所含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2。维生素D3则是人和动物皮肤中所含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产物,是人体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①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能够参与调节钙磷代谢,可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肾脏对钙的再吸收,从而使血钙浓度增加,有利于骨骼中钙的沉积。对于正在生长中的新骨,可促进其钙盐沉积,对于已成熟的骨组织可使其钙盐溶解入血。这两种相反的作用有利于钙盐在新老骨组织间的平衡,以满足骨骼生长的需要。当维生素D缺乏时,儿童会患维生素D缺乏病,成年人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 临床应用本品在新鲜菜蔬和水果如橘、橙、番茄、菠菜、枣等均含丰富。临 床上用的是合成品。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糖的代谢及氧化还原过程,能促使组织产生细胞间质(缺乏时可引起坏血病),减少毛细 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 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具 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 用。 1.血管性偏头 痛运用维生素C治疗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可使头痛症状很快 消失,总有效率为96%。随访1~2年,均未见1例复发。方法:先嘱患者取侧卧位,在颞部常规消毒后,用2ml注射器及5号针头,吸入维生素C注射液2ml(内含维生素C0.2g)注入和髎穴,避 开血管,斜刺或平刺0.3~0.5寸,针刺有麻胀及触电感,回抽无 血可缓缓注药,双侧和髎穴各注入1~2ml,1/d,1周为1个疗程。病程短而病情轻者发病前期及间歇期均可注射。一般用药1 个疗程获愈,未愈者,应在下次复发前期行第2个疗程治疗。注 入药液后,少数患者可有胀感加重,甚至心慌、恶心、头昏等症状,拔针后平卧休息15~30min,上述症状即可自行消 失。 2.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 维生素C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使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总有效率为86%。疗效与对照组用泼尼松治疗相似。方法:①维生素C1.5~2.0g/d,分3次口服。待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再持续服用60d;②维生素C1.5g;口服,2/d,温开 水送服。作者认为,维生素C仅适应于轻、中型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患者,对于重症患者,宜以优先使用泼尼松为佳。胡咸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抗坏血酸在大多的生物体可借由新陈代谢制造出来,但是人类是最显著的例外。最广为人知的是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 维生素C的药效基团是抗坏血酸离子。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因为它能够保护身体免于氧化剂的威胁,维生素C同时也是一种辅酶。 但是由于维生素C是一种必需营养素,它的用途与每天建议使用量经常被讨论。当它作为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成为一种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酸度调节剂。多个E字首的数字(E number)收录维生素C,不同的数字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像是E300是抗坏血酸,E301为抗坏血酸钠盐,E302为抗坏血酸钙盐,E303为抗坏血酸钾盐,E304为酯类抗坏血酸棕榈和抗坏血酸 [1] 基本知识: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所有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在贮藏,加工和烹调时,容易被破坏。它还易被氧化和分解。 水溶性;大多数动物体内可自行合成维生素c,但是人类、猿猴、天竺鼠等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在胶原质的形成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胶原质对于人体的组织细胞、牙龈、血管、骨骼、牙齿的发育和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帮助人体内铁的吸收;计量单位是毫克(mg);在紧张状态时,会加速维生素C的消耗; 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60mg(妊娠、哺乳期需要更多的量-70-95mg); 常被推荐为预防婴儿猝死症(SIDS)的物质;抽烟者和老人需要更多的维生素C。(一支香烟 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2u;CAS号:50-81-7;酸性,在溶液中会氧化分解。 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 192℃;沸点:(无);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 VC[维生素C简称]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推荐摄入量:每日60毫克;最高摄入量:引起腹泻之量; 对生物以及人体有意义的"维生素C"是纯的左式右旋光(光学异构)抗坏血酸;相对的"左旋光"异构物在生物体内毫无用处。这两种是同分异构物。但是一般广告经常以左旋C称呼,

简述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天然维生素 E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维生素 E ,又名抗不育维生素或生育酚 ,是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及其能够或多或少显示 d -α- 生育酚生物活性的衍生物的总称。1922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Evans 等人发现了维生素 E ,后经多年研究 ,直到 1936 年 H. M. Evans 分离出维生素 E的结晶 ,并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式为 C29H50O2。 天然维生素 E是色满的衍生物 ,其主要的八种异构体是: α- 生育酚、β- 生育酚、γ- 生育酚、δ- 生育酚、α- 生育三烯酚、β- 生育三酚、γ- 生育三烯酚、δ- 生育三烯酚。生育酚是淡黄色的油状液体 ,由于带较长的侧链 ,因而是油溶性的 ,不溶于水 ,酸碱氢化过程及高温均不会破坏维生素 E。 天然维生素 E抗油脂氧化的功能,维生素 E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 ,紫外线照射也可使其分解。它可以保护其他易被氧化的物质使其不被破坏 ,所以它是极有效的抗氧化剂。不仅可以防止油脂的自动氧化 ,对光氧化也有较好的延缓作用。其中各种生育酚的抗氧化功能在一般情况下为:α>β>γ>δ;生育三烯酚大于相应的生育酚。在抗氧化方面 ,维生素 E与硒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弥补效应。维生素 C 和柠檬酸等对维生素 E也有增效作用。 与BHT 和 BHA 相比 ,维生素 E 不易挥发;与TBHQ相比 ,维生素 E不会产生臭味;与磷脂相比维生素 E高温时不变色。因此 ,维生素 E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 ,广泛用于乳脂、人造奶油、起酥油、粉末油脂、乳化剂、水产品、冷冻食品、软罐头食品等的生产中。 抗不育作用,天然维生素 E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就是抗不育症 ,这也是生育酚得名的原由。抗不育功能主要是由于维生素 E 的营养作用 ,使人体生理机能活化 ,增强黄体激素的分泌 ,从而促使受精作用的完成所致。在临床上可以防止早产、流产 ,对不妊症患者基础体温的改善 ,更年期综合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抗氧化作用,为了防止大量胆固醇在血管中堆积 ,我们需摄取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植物油脂(因不饱和脂肪酸或其代谢产物会与胆固醇结合成酯 ,从血管壁清除带走) ,但是不饱和脂肪酸 PUFA 易氧化 ,生成脂褐质。这些脂褐质不仅存在于体表 ,引起皮肤衰老 ,而且在心脏、肝脏、脑细胞中都有大量存积 ,且随着年龄增大愈积愈多 ,以致引起老年人神经官能不全 ,记忆力和智力障碍及帕金森症等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过氧化脂质还可使血管壁发生纤维性变 ,最终导致动脉硬化 ,进一步又导致高血压、心肌梗塞、脑软化、脑出血等疾病。因此 ,在大量摄取必需脂肪酸 ,以防止胆固醇过多的同时 ,应有维生素 E 配合保护。维生素 E能通过自身被氧化成生育醌 ,从而将ROO-转变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 ROOH ,中断脂类过氧化的连锁反应 ,有效抑制脂类的过氧化作用 ,保护细胞免受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生的毒性物质的伤害 ,在防止衰老、肿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目前 ,市场上出现了多种以抗氧化剂命名的化妆品 ,还有不少化妆品中注明含有天然抗氧化剂或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功能。最近 ,从美国流入我国的Aloe - vera Vitamine E皮肤油 ,其主要成分就是维生素 E。天然维生素 E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也离不开它的抗氧化作用。因为维生素 E 是一种很好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可以清除自由基 ,阻断脂质过氧化链反应 ,对雀斑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维生素 E还可以调节体内激素分泌的不平衡 ,能有效地防治粉刺。有报道称维生素 E对治疗皮肤病有显著疗效 ,如:红斑狼疮、皮

维生素C的神话

维生素C的神话(2014-04-22 17:20:03)转载▼ 分类:科普文章 在西方大航海时代,水手们长年累月在海上颠簸,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很容易得一种被叫做“坏血病”的疾病:齿龈肿胀、出血,皮下淤点,关节疼痛,伤口无法愈合,牙齿松动、脱落,最终导致死亡。在1500年到1800年间,大约有2百万名水手死于坏血病。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坏血病的病因,以为坏血病是因为消化不良、食物腐败、生活环境恶劣、过度劳累等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不过,在长期摸索中,人们也知道吃柠檬、酸橙等柑橘类水果能治疗坏血病,把原因归于它们含酸性物质,所以认为只要是酸性物质就都能治疗坏血病。 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詹姆斯·林德做了历史上第一次对照临床试验:他把12名得了坏血病的水手平均分成6组,其中一组每天吃两个橙子一个柠檬,其他组分别服用苹果汁、稀硫酸、醋、海水、大麦水。到第6天,船上水果吃完了,但是吃橙子和柠檬的那两个水手,一个已经完全康复,一个接近康复,而其他组只有喝苹果汁的那组有所好转。 林德的实验证明了柑橘类水果能够治疗坏血病。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海军首先要求船上都必须储备新鲜柠檬,从此坏血病在英国海军中绝迹,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纷纷效仿。不过,一直到1932年,这种能治疗坏血病的神奇酸性物质才被提取出来,命名为抗坏血酸,后来也叫做维生素C。人们也因此知道,坏血病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缺乏维生素C。合成胶原蛋白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而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一旦缺乏维生素C,没法合成胶原蛋白,结缔组织变弱,就出现了坏血病的各种症状。维生素C还有其他的重要功能,例如它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同时在免疫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你可能觉得奇怪,既然维生素C这么重要,为什么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绝大多数动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C,人和类人猿是少数的例外,这是因为与合成维生素有关的一种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变成了没有功能的假基因,人和类人猿就没法自身合成维生素C了。我们的祖先以水果为食,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不能自己合成维生素C不会对生存产生影响,这个突变就被保留了下来。只有在人类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之后,维生素C缺乏才成了一个问题。 多种水果、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肉类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但是一旦加热、烹饪,维生素C就会遭到破坏、丧失。所以要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的最好方法是生吃水果、蔬菜。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没法储存,所以每天都必须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推荐量是男人每天90毫克,女人每天75毫克,大致相当于一、两个橙子的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维生素C缺乏症已经很罕见了,因为这要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不到10毫克,持续好几星期才会出现。某些特定的人群比较容易出现维生素C摄入不足(虽然不缺乏维生素C但达不到推荐量),比如吸烟的人,他们体内维生素C含量比不吸烟的人低,每天应比不吸烟者多摄入35毫克维生素C才能满足需求。 在1933年维生素C就被成功地人工合成了,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和天然维生素C的活性是一样的,而且成本极其低廉。维生素C因此成了使用最广的维生素,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加到各种食品当中,有的是作为营养素添加,有的是作为抗氧化剂添加。保健品商还想为维生素C找新的用途,比如宣称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能够预防、治疗感冒乃至癌症。这个说法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在几十年前最早提出的,虽然鲍林并

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

医药导报 Herald of Medicine 1999年第2期No.21999 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 于继鸣 卢玉琼 摘 要 结合近年文献资料,报道大剂量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关键词 维生素C,大剂量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维生素C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临床研究证明该药对以下病症有确切疗效,现概述如下: 1 胆道蛔虫性胆绞痛 陈颖华[1]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该病48例患者,并设对照组作比较。方法:治疗组用维生素C 3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im,6h后重复1次;对照组为对症治疗。结果:两组24h疼痛缓解率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另有报道用50%葡萄糖注射液与2.5g维生素C混合,im,待疼痛有所缓解后,再进行输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机制可能为:解除胆道及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从而有利于驱虫及止痛。 2 亚硝酸中毒 王才林[2]对误食含亚硝酸盐的面条中毒的43人,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成功。方法:催吐洗胃,用维生素C 5~10g,隔4~6h静脉注射一次,轻者用2次后症状消失;12例重症者于8~12h后神志转清,紫绀消失,体征平稳,24h内维生素C用量20~30g,住院2d痊愈出院。机制:维生素C为还原剂,可使Fe3+还原为Fe2+,恢复低铁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变为还原型,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巯基免受毒物的破坏,恢复酶的活性,参与其解毒作用,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疗效突出。 3 婴幼儿哮喘 有人[3]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常规+维生素C、常规+维生素E三组。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解痉等措施。治疗前及恢复期抽血测SOD及LPO含量,观察各组临床表现。治疗组用维生素C 500mg/kg加入100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qd,疗程6~10d。维生素E 100mg/kg,po,tid,疗程同上。结果:咳嗽、喘息、哮鸣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日四项指标中,除咳嗽持续时间三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三项指标加维生素C、加维生素E组与常规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喘息和哮鸣音持续时间平均缩短

维生素C

漳州师范学院 材料化学期末论文 题目:维生素C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姓名:刘军 系别: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学号:100604243 指导老师:林德娟教授 2012年11月18日

维生素C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十分感兴趣。认为它对生命活动过程的许多方面有重要影响。所以长期以来, 除用维生素C 防治坏血病外, 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把大剂量维生素C作为治疗、辅助治疗及日常保健的重要药物。本文从维生素C的发展历史、合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介绍维生素C。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关键词:维生素C 坏血病 L-抗坏血酸 1.前言 1.1 维生素C简介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 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维生素C是不饱和多羟基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抗坏血酸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柠檬果实和一些绿色植物(如青辣椒、菠菜等)中含量特别丰富。抗坏血酸在机体同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已知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代谢反应都需要抗坏血酸的参与。抗坏血酸是一种不饱和的多羟基内酯化合物,稍有酸味的糖类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故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有很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

并有氧化剂存在时,易被氧化而破坏。还原型和氧化型抗坏血酸可以互相转变,在生物组织中自成一氧化还原系统。 1.2 维生素C的发展历史 坏血病,是几百年前人类就知道的疾病,但是由于以前人类对它发生的原因不了解,当时被称作不治之症,且死亡率很高。一直到1911年,人类才确定它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产生的。在18世纪,坏血病在远洋航行的水手中非常普遍(他们远离陆地,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流行在长期困战的陆军士兵中、长期缺乏食物的社区、被围困的城市、监狱犯人和劳工营中。 坏血病开始的时候症状是四肢无力,精神消退,烦躁不安,做任何工作都易疲惫,皮肤易红肿。病人会觉得肌肉疼痛,精神抑郁。然后他的脸部肿胀,牙龈出血,牙齿脱落,口臭。皮肤下大片出血(看来像是严重的打伤)。最后是严重疲惫﹑腹泻呼吸困难,骨折,肝肾衰竭而致死亡。早年航海人员因坏血病死亡的灾难不可枚举,因为他们在航行时的食物是面饼、鱼和咸肉,只含有很少的维生素C。 1920-1930年代,有机化学家群起研究维他命,试探在食物中分析维他命并确定它们的化学成份。1928年匈牙利生化学家Albert Szent-Gyorgyi在英国化学家Frederick GowlandHopkins的实验室中成功地从牛的副肾腺中分离出1克纯粹的维他命C。他也因为维生素C 和人体内氧化反应的研究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28年他发表论文,确定维生素C的化学分子式是C6H8O6,所以称之为Hexuronic acid。1929年他到美国Rochester,Minnesota的Mayo医院做研究,附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简介: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够治疗坏血病并且具有酸性,所以称作抗坏血酸。在柠檬汁、绿色植物及番茄中含量很高。 抗坏血酸是单斜片晶或针晶,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脱氢坏血酸,脱氢坏血酸仍具有维生素C的作用。在碱性溶液中,脱氢坏血酸分子中的内酯环容易被水解成二酮古洛酸。 这种化合物在动物体内不能变成内酯型结构。在人体内最后生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成的硫酸酯,从尿中排出。因此,二酮古洛酸不再具有生理活性。 1907年挪威化学家霍尔斯特在柠檬汁中发现,1934年才获得纯品,现已可人工合成。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一种维生素,由于它容易被氧化,在食物贮藏或烹调过程中,甚至切碎新鲜蔬菜时维生素C都能被破坏。微量的铜、铁离子可加快破坏的速度。 因此,只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或生拌菜才是维生素C的丰富来源。它是无色晶体,熔点190~19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化学性质较活泼,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所以炒菜不可用铜锅和加热过久。 植物及绝大多数动物均可在自身体内合成维生素C。可是人、灵长类及豚鼠则因缺乏将L-古洛酸转变成为维生素C的酶类,不能合成维生素C,故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如果在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发生坏血病。这时由于细胞间质生成障碍而出现出血,牙齿松动、伤口不易愈合,易骨折等症状。由于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半衰期较长(大约16天),所以食用不含维生素C的食物3~4个月后才会出现坏血病。 因为维生素C易被氧化还原,故一般认为其天然作用应与此特性有关。维生素C与胶原的正常合成、体内酪氨酸代谢及铁的吸收有直接关系。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完成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脑力好转,智力提高。据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研究,服大剂量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 但有人提出,有亚铁离子(Fe2+)存在时维生素C可促进自由基的生成,因而认为应用大量是不安全的。 维生素C每天的需求量: 中国营养师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成年人为100mg/日,最多摄入量为1000mg/日,即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1000mg/日。即半个番石榴,75克辣椒,90克花茎甘蓝,2个猕猴桃,150克草莓,1个柚子,半个番木瓜,125克茴香,150克菜花或200毫升橙汁。 功效:维生素C能够捕获自由基,在此能预防像癌症、动脉硬化、风湿病等疾病。此外,它还能增强免疫和,对皮肤、牙龈和神经也有好处。 副作用:迄今,维生素C被认为没有害处,因为肾脏能够把多余的维生素C排泄掉,美国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体内有大量维生素C循环不利伤口愈合。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超过1000毫克会导致腹泻、肾结石的不育症,甚至还会引起基因缺损。 维生素C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据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维生素C的用量日趋增大,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愈来愈多。 腹泻——每日服用1~4克维生素C,即可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胃出血——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C,会发生恶心、呕吐等现象。同时,由于胃酸分泌增多,能促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还可酿成胃黏膜充血、水肿,而导致胃出血。 结石——大量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被肝脏代谢分解,最终产物为草酸,草酸从尿排泄成为草酸盐;有人研究发现,每日口服4克维生素C,在24小时内,尿中草酸盐的含量会由58毫克激增至620毫克。若继续服用,草酸盐不断增加,极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

维生素C在临床上的应用

维生素C在临床上的应用 摘要: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种基本药物之一;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物化学反应,能够保持人体细胞及血管基质的完整性。近来,人们认识到维生素C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此外,维生素C也已应用于抗感染、过敏性反应等临床辅助治疗。 关键词:维生素C;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炎症;防癌抗癌 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它于1928年首先由Szent - Gyorgyi分离得到, Haworth和Hirst在 1933年测定了它的结构, 1937年由于他们对维生素C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自从人们发现维生素C具有防治感冒功能以来, 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自此以后, 国内外研究人员又对其进行了不懈探索, 发现维生素C还有更多的功效。以下介绍维生素C在临床疾病上的一些应用。 1 维生素C治疗心血管疾病 维生素C在体内能抗自由基氧化,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血输出量,促进心肌糖原转化,对心肌缺血和损伤有预防和修复作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部分研究显示维生素C能减少主要冠脉事件。王鲁莎等[2]选取 198名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维生素C (10 g/d × 5 d)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再罐注后心肌酶变化 ,发现维生素C 10 g治疗组各种心肌酶峰值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 ,提示维生素C可干预各种心肌酶生成与释放 ,减少缺血、再罐注对心肌的损伤 ,提示在已发生冠脉事件的患者中维生素C有积极疗效。 2 感染及炎症 李志惠等[3]用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剂量维生素C粉针和头孢曲松钠对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上均优于单用头孢曲松钠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大剂量维生素C是两者疗效差异的关键,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李柏松等也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治疗组在改善呼吸急促、肺部啰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疗程短。维生素C本身的抗氧化自由基作用,在抑制细胞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同时对于新生儿,维生素C为水溶性,安全性高,可随尿液排出体外。 3 维生素C的防癌抗癌作用 ⑴流行病学表明维生素C可降低肿瘤发病率 最初的流行病学观察发现 ,进食含丰富维生素类物质的食物,人群肿瘤的发病率降低。有人给 12735人在食物中添维生素C及维生素E,连续应用2年,然后通过8年的随访发现服用维生素组肿瘤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5]。在荷兰,给120852名55~69岁人员食物中添加维生素C,经 6.3年随访,结果可明显降低膀胱癌的发病率[6]。 ⑵异议——维生素C对防癌无明显的作用 也有一派意见认为维生素C对防癌无明显的作用。Vojdani等[7 ]研究日服500~5000 mg 的维生素C对DNA加和物,NK细胞活性及凋亡,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论是服用后既不诱导突变的形成,对 NK细胞活性、凋亡及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周期也无影响Proteggente 等[8]观察 VitC 及 VitC 与铁联合应用时对DNA 损伤作用 ,一组每天给维生素C260mg,一组每天给维生素C260mg及铁14mg,服用6周,观察8周,未见自由基氧化引起的DNA 损伤。

维生素C

摘要:维生素C是一种已糖醛基酸,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C开始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有生理作用)。如果进一步水解则生成2,3-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根据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关键词:维生素C,质量控制,含量测定 1.简述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英文名称:Vitamin C ,Ascorbic Acid 1.1性质 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2u;CAS号:50-81-7;酸性,在溶液中会氧化分解。 1.1.1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 192℃;沸点:(无);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 1.1.2维生素性质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推荐摄入量:每日60毫克;最高摄入量:引起腹泻之量; 缺乏症状:坏血病;过量症状:腹泻;主要食物来源:柑桔类水果、蔬菜等 1.2维生素C主要生理功能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2.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

2.1 药理毒理维生素C为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与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需。 2.2 药代动力学胃肠道吸收,主要在空肠。蛋白结合率低。以腺体组织、白细胞、肝、眼球晶体中含量较高。人体摄入维生素C每日推荐需要量时,体内约贮存1500mg,如每日摄入200mg维生素C时,体内贮量约2500mg。肝内代谢,极少量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肾排泄。当血浆浓度大于14μg/ml时,尿内排出量增多。可经血液透析清除。 2.3 适应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 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 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 4.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3.维生素C系列产品的开发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厂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附加值的VC衍生物,如瑞士罗氏公司除了生产VC、VC粉、脂肪包膜VC外,还有一定生产规模的VC钠(L-抗坏血酸钠)、VC钙(L-抗坏血酸钙)、VC多磷酸酯、VC棕榈酸酯、VC磷酸酯镁、VC硬脂酸酯、VC-葡萄糖化合物等品种,这些产品的售价远远高于VC。我国也有厂家在研究,但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规模上仅是刚刚起步。 《中国药典》2005版收录了以下复方制剂: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颗粒、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C颗粒、维生素C钙、维生素C钠、维生素C片。 由于VC在生产片剂时常用湿法制粒,需经过制软材、制粒、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如与水份、高温接触时间较长,会加速VC的氧化。而将普通VC原料用不同的辅料进行微囊包衣处理,制成含量不同的可直接压片的颗粒VC,即提高了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附加值。目前VC的复方制剂已发展了水溶性、脂溶性、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类等多种品种。 4.维生素C的鉴别 4.1与硝酸银反应。维生素C分子中有烯二醇基,具有强还原性,可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 4.2与2,6-二氯靛酚反应。2,6-二氯靛酚反应为一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玫瑰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与维生素C作用后生成还原型无色的酚亚胺。 4.3与其他氧化剂反应。维生素C可被亚蓝基、高锰酸钾、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磷钼酸等氧化剂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抗坏血酸可使其试剂褪色,产生沉淀或呈现颜色。

养生堂天然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效

维生素C可能是人们最早认识的一种维生素,也是目前最常用的维生素之一。长期以来,营养专家普遍认为维生素C是一种最简便有效的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物质。 缺乏维生素的部分表现 ①早期有乏力、食欲差、体重减轻、性情暴躁、下肢肌肉或关节疼痛、牙 龈肿胀等;②毛囊周围充血、溢血、紫斑,继之毛囊肿胀与肥厚,使皮肤更显粗糙; ③牙龈肿胀、发红、疼痛和出血; ④常伴有贫血、浮肿、伤口愈合缓慢而易继发感染。 养生堂天然维生素C的益处 (1)提高免疫力:参与免疫蛋白的合成,促进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活力,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缺乏维生素C时,人体对病原体侵袭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在患病时,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也会以倍数增加。》》》》更多健康知识:https://www.doczj.com/doc/7017931518.html, 千叶草保健品商城 (2)缓解疲劳,减轻压力:作为重要的抗压力营养素,维生素C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而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以供人体紧急之需。人在压力大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需求量会相应变大,因此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3)有助于预防白内障、色斑与癌症:维生素C的抗氧化特性可以减少紫外线和氧对眼睛晶状体的损害。如果维生素C摄入不足,易于引起晶状体变性从而导致白内障;此外,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还有助于淡化色斑和预防癌症。 (4)保护肝脏:维生素C能缓和某些化学物质和药物的毒性。在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今天,维生素C还有助于保护肝脏免受毒素的侵害。 (5)预防坏血病: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牙龈出血等毛细血管脆弱的现象,预防坏血病。 (6)保持皮肤弹性:维生素C能帮助伤口愈合,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使皮肤光滑有弹性,是卓越的皮肤滋补品。

维生素E有哪些生理功能

维生素E有哪些生理功能? (院系:软件与微电子学号:2010303300姓名:方权) 维生素E(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还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烧伤、冻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近来还发现维生素E 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稍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果蔬、坚果、瘦肉、乳类、蛋类、压榨植物油等。果蔬包括猕猴桃、菠菜、卷心菜、菜塞花、羽衣甘蓝、莴苣、甘薯、山药。坚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压榨植物油包括向日葵籽、芝麻、玉米、橄榄、花生、山茶等。此外,红花、大豆、棉籽、小麦胚芽、鱼肝油都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含量最为丰富的是小麦胚芽。 别名:生育酚; 维他命E; 生育酚(维生素E); 天然维生素E英文别名:[1]CAS NO. 1406-66-2EINECS 218-197-9 维生素E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人们发现,Evans和他的同事在研究生殖过程中发现,酸败的猪油可以引起大鼠的不孕症。在1936年分离出结晶体,1938年被瑞士化学家人工合成. 一、维生素E的性质、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E的化学性质Evans最初从麦胚油中分离出的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混合物,1933年同Karrer首次阐明其结构并成功地进行了化学合成。在这之后,经众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分别从自然界中发现了生育酚的δ-、ε-、δ-和ε-等存在形式,并分析了其结构组成。随后,红Green和Pennock等人研究证实,ε-、δ-和ε-形式实为生育酚的同族体,属于三烯酚类。 迄今为止,公认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α-、β-、γ-和δ-生育酚和α-、β-、γ-和δ-三烯生育酚,这样共有8种同族体,它们统称维生素E,均有维生素E生理活性。结构上支链无双键的为生育酚,有双键的为三烯生育酚。按环上甲基数量及位置的不同。分别有α-、β-、γ-和δ-等不同存在形式。 α-生育酚在5,7,8位上有3个甲基,β-生育酸在5,8位上有2个甲基,γ-生育酚在7, 8位上有2个甲基,而δ-生育酚只在8位上有1个甲基。α-生育酚是己知生物活性最大的一种生育酚,其他几种生育酚的活性只有它的1%~50%左右,如β-型为10~50%,γ-型为10%,δ-型仅为1%。 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均是浅黄色的粘性油状物,不溶于水,可溶于醇和油脂中。它们对酸和热较稳定,但暴露在氧、紫外线、碱或盐等环境中极易被氧化而破坏。在正常烹调温度下维生素E的损失不大,但在长期高温或酸败的油中维生素E会被大量甚至完全破坏掉。 维生素E的吸收与代谢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必须借助于胆汁才能从渍脂溶液或含水乳浊液中吸收。吸收发生于小肠中,有少数的维生素E进入静脉中,但大多数是穿过肠壁进入淋巴中。被吸收的维生素E以生育酚形式主义附着在脂蛋白上,由血液输送至身体各组织器官。正常成人血浆中的生育酚含量为0.5~1.2mg/mL,若低于0.5mg/mL 即被认为是摄入量不足. 维生素E在血浆中的主要形式是α-生育酚,占生育酚总量的80%~85%,其余的大多是γ-生育酚.维生素E在机体大部分组织中均有存在.但经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为主要贮存处,

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

《保健食品》电子教材 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 一、概述 维生素K是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又叫凝血维生素。有K1、K2、K3、K4等几种形式,其中K1、K2是天然存在的,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维生素K是黄色晶体,熔点为52℃~54℃,通常呈油状液体或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油脂及醚等有机溶剂。所有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都较稳定,能耐酸、耐热,正常烹调中只有很少损失,但对光敏感,也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 二、生理功能 1.进血液凝固,所以维生素K也称凝血维生素。 维生素是凝血因子γ-羧化酶的辅酶。而其它凝血因子7、9、10的合成也依赖于维生素K 。人体缺少它,凝血时间延长,严重者会流血不止,甚至死亡。对女性来说可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可以考虑多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2.维生素K还参与骨骼代谢。 原因是维生素K参与合成BGP(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BGP能调节骨骼中磷酸钙的合成。特别对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骨密度和维生素K呈正相关。经常摄入大量含维生素K的绿色蔬菜的妇女能有效降低骨折的危险性。 3.与心血管健康有关 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是血管钙化的强抑制剂,维生素K缺乏可以使γ-羧基谷氨酸蛋白质低羧基化从而影响血管钙化过程。研究显示膳食摄入维生素K2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三、营养不良 正常成人肠道微生物能合成VK,很少缺乏 导致VK缺乏主要疾病“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疾病,如吐血、肠子、脐带及包皮等部位出血; 成人不正常凝血,导致流鼻血、尿血、胃出血及瘀血等症状; 低凝血酶原症,症状为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皮下出血; 四、需要量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K参考摄入量(μg/d)

浅谈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浅谈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摘要: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在动物机体内的生理功能有很多,如抗氧化,抗应激等等。本文就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生理生化功能;维生素不足及过量对猪性能的一些影响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维生素C;生理功能;生产性能 1、维生素C的概述 1.1 维生素C的概述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自然界主要存在于一些青绿饲料中,猪体内能自身合成,一般不会缺乏。但随着养猪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稍有应激因素影响,体内维生素C就明显不足,甚至还会出现缺乏症。因此,在现代养猪实践中,人为添加维生素C,已成为养猪者的基本 常识。 1.2 维生素C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自然界具有生物活性的是L—抗坏血酸,结构如右图。 分子式为C6H8O6,相对分子质量为176.1 ;为白色结晶或结 晶性粉末,无臭,有酸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甘油, 不溶于乙醚和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熔点为190℃~192℃; 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遇空气、热、光、碱性物质、铜和铁 可加快其氧化。[1] 2、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不足及过量 2.1 维生素C在机体内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在机体内的生理功能很多,下面就几种常见的一些生理功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维生素C是一种活性很强的还原剂,既可作为供氢体,又可作为受氢体,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能使巯基酶分子中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从而使这些酶具有催化活性;在谷胱甘肽还原酶催化下,抗坏血酸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或使过氧化脂还原,消除其对组织细胞的破坏作用;抗坏血酸在红细胞中可直接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抗坏血酸和A TP与铁共同形成一种活性复合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