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娃娃鱼(大鲵)常见病的防治

娃娃鱼(大鲵)常见病的防治

娃娃鱼(大鲵)常见病的防治
娃娃鱼(大鲵)常见病的防治

大鲵(Andrias dav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科研及药用价值。近年来,大鲵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名贵水产动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大鲵的人工养殖,但人工养殖的大鲵由于技术不到位常患各种疾病,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中大鲵常见病害有水霉病、肠炎病、烂尾病,“三病”死亡率可达40%~90%,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作者根据多年养殖大鲵的经验,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治疗率达90%以上,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一、大鲵感染水霉、肠炎、烂尾的危害症状

1、水霉病主要症状:观察病鲵可见其头部、躯干部、四肢、尾部有水霉寄生。早期只见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长出的棉絮状菌丝,感染部位肌肉溃烂,严重的出血。四肢感染时会出现菌丝布满整个部位,刮除菌丝后,可见四肢上有许多肉瘤状圆点,并出血,触之病鲵有剧烈痛感。开始感染时急噪不安地全池游动,有的在池中整个身体翻转,最后导致全身感染病菌,引起并发症。病鲵无力地在池中游动,体质消瘦,行动迟钝,投喂饵料时不动不摄食,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2、肠炎病主要症状:病鲵起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严重的不摄食。病鲵发病中期激动不安,在池中乱撞池壁,最后无力地伏于池底,活动减少。观察其粪便不成形,入水不久后即散开,而正常的大鲵粪便入水后半小时后仍呈圆棒状。人工投喂时,大鲵有吐食现象,即使吞下,不久又吐出。后期脱皮严重,皮肤无光泽。观察其泄殖孔呈红色,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水流出,腹部膨胀。解剖病死鲵,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出现糜烂。

3、烂尾病主要症状:大鲵感染烂尾病主要表现为尾部病初充血,随后发炎糜烂,分泌白色黏液,并有臭味。最后尾部肌肉腐烂,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将难以治愈。

二、大鲵感染水霉、肠炎、烂尾的原因

1、水霉病病因: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工搬动、运输或其它机械损伤时,致使大鲵表皮损伤,给水霉菌可乘之机。此外,大鲵在越冬期,机体活动明显减少,从水中带来的一些杂物如藻类等很容易沉积在机体上,容易引发水霉菌在上面繁殖,进而侵入大鲵机体。在用药物对大鲵池消毒时,由于药物浓度配制过高,大鲵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如脱皮、体表分泌白色黏液。如高锰酸钾具有腐蚀作用,浓度过高,会造成大

鲵体表皮肤的损伤而感染水霉。

2、肠炎病病因: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员在投喂饵料时,对饵料常不消毒,如将鱼类、蛙类、虾类等活饵料直接放入大鲵养殖池。由于这些饵料来自富营养化水体,携带致病菌的几率大,大鲵摄食后感染病菌而患病。其次是水体受污染,导致大鲵养殖水的病菌较多。再次是管理不到位,如没有及时对养殖池消毒,对大鲵饵料投喂过多,导致大鲵消化不良。经过研究,大鲵肠炎病的病原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

3、烂尾病病因:发病原因主要是大鲵机体受伤,感染病菌致病。

三、流行情况

水霉病一年四季节均可发生,肠炎病发病季节多在4~9月,此时水温适宜大鲵生长,大鲵摄食饵料多。幼鲵、成鲵、亲鲵都可感染此病。烂尾病主要感染1~2kg的成鲵。

四、综合防治技术

1、养殖池建造技术

⑴ 大鲵养殖池要符合大鲵生物学特性要求,光照要暗,光照控制在300LX;⑵ 养殖池底要光滑,因为大鲵表皮天生很薄,容易造成损伤;⑶ 池子面积在1~2㎡,培育池有一定的高度(80~100㎝),防止

逃逸,一池一尾培育防止撕咬受伤;⑷ 池水排灌方便,有进出水口,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2、做好大鲵池清洁卫生

在大鲵池粗糙的表面与死角,极易藏污纳垢,是水霉等病菌滋生的场所,同时也是清洁的难点,要定期做好全池排污,对于死角要特别仔细。当天投喂的饵料,第二天要检查其摄食情况,及时将池中残饵拣出,防止饵料变质滋生水霉,避免水质污染。

3、加强大鲵的培育

对于成鲵要供应充足的饵料,让其摄食;对于大鲵亲本正处于产后体虚阶段,同时精卵巢也正处于退化与吸收的阶段,要给大鲵亲本大量的营养物质,使其产后迅速恢复健康,增强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根据亲体的摄食强度,除了投喂相应的适口饵料外,还要做到饵料多样化,要在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最大限度地保证其营养物质的供应,为精卵巢的发育准备充足的营养。注意饵料的投喂方法,具体做法是:每尾大鲵每次的投饵料量为其体重的2%~3%为宜,要求每对大鲵称重一次,投喂频率为水温在10℃左右是为每隔7天投饵一次,水温在15℃左右是为每隔四天投饵一次,水温在20℃左右是为每隔二天投饵一次。

4、加强大鲵养殖的日常管理

⑴ 作好大鲵饵料的消毒工作,大鲵饵料一般以鱼虾等为主,对于来自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鱼虾等活饵料,冬季携带水霉菌的几率高。在人工投喂前应作好消毒杀菌工作,方法是用2%~3%食盐水对活饵料浸泡10~15分钟,可有效杀灭一些水霉菌等致病菌,也可以将活饵料切成块,然后消毒后投喂;⑵ 做好通风工作,一般将大鲵饲养房的门窗紧闭,但大鲵主要以肺呼吸,所以要定期开窗,进行气体交换,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排通风机;⑶ 观察大鲵的摄食情况,及时投喂饵料;

⑷ 定期对大鲵池消毒,杀灭水中病原菌。在大鲵运输、搬动、检查性腺发育、副性征等时,操作要细心,防止大鲵机体受伤。在引种放养前,要挑选机体健壮、无病无伤的大鲵,入池时用1%~2%食盐水浸泡大鲵2~3分钟,可取得预防的效果。

5、药物治疗技术

⑴ 水霉病的治疗

① 用毛刷等柔软工具清除大鲵体表上寄生的水霉菌,再将池水放干,让大鲵在无水状态下保持30分钟。② 发现大鲵体表寄生水霉,可用高锰酸钾15ppm的水溶液,用棉球直接轻擦病烂处消毒,反复用3~5次,即可痊愈。对于稚鲵用2%食盐溶液消毒3

分钟,每天一次,连用3天。

⑵ 肠炎病的治疗

发现大鲵患病,要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对所有用具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具体办法是对于能摄食的病鲵,用土霉素一片插入饵料鱼块中投喂,连用一周;对于不摄食的病鲵,要用腹腔注射硫酸庆霉素的办法,剂量为1万单位每公斤病鲵体重,连续注射3天,每天一次。

⑶ 烂尾病的治疗

烂尾病要及时注射抗生素,剂量控制在1万单位每公斤病鲵体重。

6、大鲵用药后的应对管理措施

大鲵患病后,一般停止摄食,活动减少,严重者皮肤分泌油状液体,病情严重时有臭味,如患烂尾病时常分泌一种白色的臭味黏液。有的大鲵用药一段时间后,还是不摄食。因此,要及时做好清洗工作,加入清水,用常流水饲养,做好暂养护理工作。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大鲵消毒后,因高锰酸钾有腐蚀作用,常对大鲵皮肤造成伤害,大鲵常在短时间内脱皮,要及时用捞网将脱皮捞出,做到不交叉感染。对于用药治疗有效果但仍不摄食的大鲵,要从改善饵料上应对,用鱼类投喂时,要将鱼头、鱼大刺、鳍条等去掉后,

切成较小的鱼块,做到让大鲵摄食时适口,饵料除了要进行消毒外,应从小量投喂到逐步加到原来水平,投喂次数也不要过多,一次投喂摄食后,要过几天让其消化一段时间,再继续投喂。

7、给大鲵注射抗生素等药物时的技巧

由于大鲵个体较大,又是软骨动物,活动能力强,具有喜静怕惊,喜暗怕光等特性。因此,在给大鲵注射药物时,除了要保证大鲵的安全外,也要防止大鲵咬伤人。根据经验做法,先将药物配好,吸好药液到注射器后,两人用担架将大鲵从池中捉起,再放入塑料大盆中,此时,辅助人员要防止其爬出盆外,待其安静后,用手帕打湿后,盖到大鲵头部上,可以有效减少其掉头咬人和翻动躯体,最后注射。

禽类常见疾病与防治课件

禽常见疾病与防治 禽流感 一.临床症状: 1.死亡率高,发病快;流行速度快,尤其刮风时;急性死亡的鸡冠鲜红,发病三天后死亡的鸡冠呈紫黑色;采食量下降,饮水量下降,产蛋率下降。 2.温和型禽流感采食饮水正常,只是产蛋率下降;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甩头;精神萎靡不振,头扎翅下并缩头,羽毛松乱。 3.运动失调,小鸡头摆或磕头;肿头肿脸,流泪流涕;拉稀,从蛋清样水样到白色蛋清样,最后变成绿、黄、白样。 4.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蛋白变稀,软壳蛋、褐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增多;发生过禽流感的鸡冠变小,肚子变大,变瘦,这是后遗症。 二.剖检表现 1.成年鸡输卵管内有无色透明的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变成稠豆腐脑样的分泌物,后形成凝块。 2.腺胃与食道交界处粘膜出血,腺胃乳头粘膜出血。 3.成年鸡的卵巢和卵泡萎缩。 4.肌肉出血,腿肌内侧关节周围出血,心肌和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腹肌出血,腺胃和肌胃出血,嗉囊外侧出血,朐骨内侧出血,胰腺有白色或红色小点状坏死。 5.肠道节段性出血,泄殖腔直肠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两个盲肠交界处出血。

6.雏鸡患禽流感后法氏囊大出血。 7.眼睑有点状出血。 愈后不良反应 1.产蛋率上升缓慢; 2.零星死亡; 3.沙壳蛋、畸形蛋、蛋壳不全、无蛋黄、异物蛋等增多,蛋壳颜色不整齐。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及场内鸡舍的消毒。 2.定期的疫苗防疫,定期清除场内蚊蝇及老鼠,防止疾病的传播。 3.尽量减少场内外的人员流动。 4.要以“全进全出”为原则。 5.对死亡的病鸡进行深埋或焚烧,防止病菌的扩散。 6.在发病期间用强效多维加黄芪多糖饮水或拌料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 沙门氏菌病 由家禽的沙门氏菌病引起的白痢、伤寒、副伤寒,危害最严重的是白痢。 白痢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又称为雏白痢:特征为糊肛,慢性的引起瞎眼。 一.临床症状 1.鸡白痢主要症状是糊肛,肛门周围羽毛变湿,有腹臭味; 2.鸡患白痢后翅膀下垂,低头,缩颈,闭眼,呆立,羽毛松乱,怕冷,

初二下学期生物重点复习资料

1一、植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会判断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生殖,也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 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5次蜕皮,不经过蛹期,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5.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幼虫时期。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 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成蛙 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种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卵黄外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2.鸟的生殖过程的行为表现: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基因: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性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行为)等。 3.显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娃娃鱼的作法

娃娃鱼的作法 山水娃娃鱼 娃娃鱼,又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俗称“大山椒鱼”“长寿鱼”!在国内被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被国外称为"水中大熊猫",是一种数量稀少,特别名贵且面临濒危的野生种物,是我国独有的国宝同时也隶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今已实现了人工繁殖和饲养,同时也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娃娃鱼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它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惜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据有关专家分析,娃娃鱼肌肉蛋白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等同类补品。现代医学认为,经常食用大鲵可以聪明益智,延缓衰老、改善人体细胞代谢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对防止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贫血和恶性肿瘤有很好作用。尤其对于长期从事脑力、吸烟、大量饮酒、年老体衰的人群,健体强身有特效。另外食用娃娃鱼对小孩的智力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女性美容护肤养气补血也有良好的功效。 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在历代中草药秘方中多有记载。传统中医认为,大鲵性甘平、味淡、有补气、养血、益智、滋补、

强壮等多种功效。它能促进细胞的DNA生物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据有关文献报道,娃娃鱼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PRLA,它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另据报道,大鲵肝脏含有富的金属硫蛋白(MT),对增强机体防癌、抗癌和抑制各种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民间常以其皮肤研粉拌桐油治疗火烫伤,促进皮肤再生。大鲵的皮肤、分泌的腺体、胃、尾部脂肪也具有多种功效。娃娃鱼的肝具有心明目、清热解毒、、补血益气的功效,娃娃鱼的胃能有效地增强人体胃的机能,对胃病的治疗有特效。大鲵还有超强的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因此民间常用其皮肤研粉拌桐油治疗火烫、烫伤,促进皮肤再生;尤其是对面部的烧烫伤的治疗不留疤痕更显神奇无比,可谓伤科的灵丹妙药。 大鲵的做法多种多样,它的肉也比较劲道结实不容易烂,一般按照当地的口味习惯做成红烧或煲汤就可以,辣的、麻辣的、清炖的,或者切片涮锅、火锅都是可以的,老人小孩都可以食用,营养丰富。 01红烧娃娃鱼

禽类常见疾病与防治

禽常见疾病与防治 禽流感 一。临床症状: 1.死亡率高,发病快;流行速度快,尤其刮风时;急性死亡得鸡冠鲜红,发病三天后死亡得鸡冠呈紫黑色;采食量下降,饮水量下降,产蛋率下降、2、温与型禽流感采食饮水正常,只就是产蛋率下降;典型得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甩头;精神萎靡不振,头扎翅下并缩头,羽毛松乱。 3。运动失调,小鸡头摆或磕头;肿头肿脸,流泪流涕;拉稀,从蛋清样水样到白色蛋清样,最后变成绿、黄、白样。 4.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蛋白变稀,软壳蛋、褐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增多;发生过禽流感得鸡冠变小,肚子变大,变瘦,这就是后遗症。 二。剖检表现 1。成年鸡输卵管内有无色透明得分泌物,随病情得发展,变成稠豆腐脑样得分泌物,后形成凝块。 2、腺胃与食道交界处粘膜出血,腺胃乳头粘膜出血、 3。成年鸡得卵巢与卵泡萎缩。 4.肌肉出血,腿肌内侧关节周围出血,心肌与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腹肌出血,腺胃与肌胃出血,嗉囊外侧出血,朐骨内侧出血,胰腺有白色或红色小点状坏死。 5。肠道节段性出血,泄殖腔直肠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两个盲肠交界处出血。 6。雏鸡患禽流感后法氏囊大出血。

7。眼睑有点状出血。 愈后不良反应 1.产蛋率上升缓慢; 2.零星死亡;3。沙壳蛋、畸形蛋、蛋壳不全、无蛋黄、异物蛋等增多,蛋壳颜色不整齐、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及场内鸡舍得消毒、 2、定期得疫苗防疫,定期清除场内蚊蝇及老鼠,防止疾病得传播。 3、尽量减少场内外得人员流动、 4。要以“全进全出”为原则。 5。对死亡得病鸡进行深埋或焚烧,防止病菌得扩散。 6、在发病期间用强效多维加黄芪多糖饮水或拌料提高机体得抗体水平、 沙门氏菌病 由家禽得沙门氏菌病引起得白痢、伤寒、副伤寒,危害最严重得就是白痢。 白痢 由沙门氏菌引起得败血性传染病,对雏鸡得危害最为严重,又称为雏白痢:特征为糊肛,慢性得引起瞎眼。 一。临床症状 1。鸡白痢主要症状就是糊肛,肛门周围羽毛变湿,有腹臭味; 2、鸡患白痢后翅膀下垂,低头,缩颈,闭眼,呆立,羽毛松乱,怕冷,发出“唧唧唧”得声音、

中国大鲵产业化开发现状与潜力

中国大鲵产业化开发现状与潜力 1.贵定锦江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贵定551300; 2.贵阳学院产学研办公室贵阳550005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动物,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繁衍下来的一个珍稀物种,现为我国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由于其自然栖息地环境遭受严重,以及非法滥捕现象屡禁不止,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加之在自然界中,大鲵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而且受精卵的孵化期长达900小时左右,因此大鲵在自然界繁殖率极低。野生种群已处于濒危状态。开展大鲵的人工驯养繁殖,对实现生态保护和大鲵的种群繁衍显得极为迫切。 近十年来,国内大鲵的驯养繁殖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其中,大鲵苗种繁殖方面,规模从小到大,出现了集约化工厂繁殖与仿生态繁殖并存的格局,我国大鲵人工繁殖种群已有一定规模和数量,有效的保护了物种的灭绝。因为大鲵在科学研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的潜力巨大,其物种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将培育一个较大的市场。 1、大鲵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早在李时珍药典名著《本草纲目》、以及《本草拾遗》等药典中即有:“治痴疾,治斑疾”等记载,表明大鲵入药,在提高人的智力、美容、益肤等方面有显著功效。后经临床观察与不断实践证明,大鲵确有滋阴壮阳、补血行气之功效,对贫血、霍乱、痢疾、麻风、血经等具一定的疗效。民间利用大鲵治疗烧伤、消化不良等的偏方应用甚为广泛。所以大鲵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用动物。 研究发现,大鲵营养价值高,而且全面,它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活性钙等生命必须物质,作为人的营养补给可列为上等珍品佳肴:从保健来看,大鲵含有50多种活性物质,其中突出的是肝脏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硫蛋白,它能清除人体的有害“自由基”,能吸取结合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排除体外,从而起到有效的“排毒”作用,它能有效改善人体的血液微循环,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方面功效;从美容方面来看,大鲵皮肤含有较多的活性胶原蛋白,实验证明它对人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不产生排异性,尤其是排毒功能,可以在美容产品上进行开发,具有独特的竞争力与优势;从医学方面来看,新近发现大鲵的白色分泌物中,含有一种新的抗癌物质,中、美科学家正在联合开发之中;依据中医药学的原理,其药用价值更为广泛。 2、大鲵科学研究价值 与大鲵亲缘关系较近的的物种,国外仅有美国隐鳃鲵和日本山椒鲵呈零星分布,且体重较轻。美国隐鳃鲵分布在美国东部,由于河流淤积、筑坝成湖、捕杀与

娃娃鱼养殖技术大全

娃娃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1、娃娃鱼的习性 娃娃鱼喜清静,怕声惧光,白天常单独栖居于水中洞穴,夜间外出觅食,黎明前又回到原洞穴,早春时白天也觅 食或外出晒太阳。幼娃娃鱼有集聚的习性,常成群于石缝中嬉戏。冬季娃娃鱼藏匿于洞穴中冬眠,每年4-12月 为捕食期。幼娃娃鱼主要捕食无脊椎动物,如虾蟹类和昆虫。成娃娃鱼捕食无脊椎动物。鱼类、蛙类、蛇类和啮 齿类等,偶尔也摄食绿色植物。如果种群密度高且食物缺乏,则有相互残食的现象。娃娃鱼摄食时,水温急升急 降和水质恶化易产生反吐现象。呼吸时,娃娃鱼将头露出水面,一般每10-30分钟进行一次,耗氧量白天为20.3 -32.8毫克/千克?小时,夜间为21.7-36.2毫克/千克?小时。娃娃鱼的自然性比为1:1,生殖方式属卵生,体外 受精,8-9月为生殖旺季,受精卵经30-40天孵出稚娃娃鱼,一般2-3年完成变态,3-5年达到性成熟,但人工 养殖条件下可大大缩短其生长周期。 2、娃娃鱼养殖的建造 (1)场地选择。宜选择阴暗避风。冬暖夏晾、水源丰富、水温较稳定的地方,且水源具清、凉、流的特点,如 山区溪流、水库及地下水等,同时考虑饲料来源方便。最好选在虾蟹

类水生动物资源丰富或肉类加工厂附近。 (2)养殖池建造 分稚娃娃鱼池、幼娃娃鱼池和成鲵池三种,水泥结构,池内四周光滑,防渗防漏防逃,池底需排污孔,进排水系 统要配套。一般稚娃娃鱼池建在室内,面积1-2平方米,壁高60厘米;幼娃娃鱼池面积5-10平方米,壁高60- 80厘米,池内用砖头或石块堆成许多洞穴;成娃娃鱼池面积20-40平方米,壁高1.2米,池内亦需堆建洞穴。 3、娃娃鱼的养殖方法 娃娃鱼的水温16-24℃时摄食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25-28℃摄食明显减少,29℃以上停止摄食。人工养殖可 改变其冬眠的习性,能够全年均匀生长。水质要求PH6.5-7.5,PH >9时可导致毁灭性死亡,溶氧以大于3.5毫克 /升为宜,如总硬度、氯化物、氨氮等指标均需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养殖池要有遮队措施,避免阳光直射,而且 在使用前需用漂白粉等严格消毒。 (1)稚娃娃鱼的养殖。刚孵出的稚娃娃鱼形似蝌蚪,以吸收本身的卵黄物质为主,35-50天后开始可投喂饵料

请问谁可以给我一个禽类疾病常用药一览表

请问谁可以给我一个禽类疾病常用药一览表?

现就各种常见疫病防治的相应临床用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金卵康:特效产品 1、金卵康+荆防败毒散+蛋禽多卵素可治疗不明原因产蛋下降。 2、金卵康+增蛋多维可提高产蛋率。 3、金卵康+吉蛋多可提高蛋个及蛋重。 二、氟苯尼考 主治: 1、猪:胸膜肺炎、喘气病、弓形体、附红细胞体 2、鸭:浆膜炎 3、鸡:大肠杆菌支原体混合感染 好处: 1、氯霉素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使造血功能遭到破坏。使用后会造成鸡出栏不整齐,氟苯尼考可以避免该缺陷。 2、氟苯尼考比甲砜霉素效果好,甲砜霉素效果仅是氟苯尼考效果的45%。 3、氟苯尼考具有长效性,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长达23小时,可集中一天饮水或拌料一次。 缺点:与很多药不能配伍。绝对不能与沙星类(即喹诺酮)同用,否则会失效。 应用注意事项:防疫当天及防疫前后各一天不能用,否则会引起免疫抑制,即不产生免疫反应。 可配伍药物:磺胺类、辛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 三、阿莫西林 主治:猪的大肠杆菌病,用量特别大,属产科用药。鸡的输卵管炎,产科用药。 好处:青霉素不能口服,不耐酸,不耐碱,不耐酶,容易遭到破坏。阿莫西林耐酸耐酶,可口服,可注射。 配伍使用:可配伍药物:如连霉素(辛霉素)、沙星类。与很多药物均可配伍 (1)鸡拉稀:阿莫西林+安普霉素(或辛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甲硝唑等)(2)输卵管炎: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沙星类(注:甲硝唑味道不好,鸡不爱喝,可采用渴饮法, 即先不喂水,等鸡口渴了再用。夏天停水1小时,冬天停水2~3小时。甲硝唑主要治疗厌氧菌感染) 四、丁胺卡那优缺点: 丁胺卡那对大肠菌群效果最好,是抗生素中的新秀,耐药性低。 配伍使用:严重大肠杆菌病,如果确认无其他感染,则用以下配方 丁胺卡那+阿莫西林(或环丙沙星、磷霉素钠中的任一种、两种或三种),这样可以降低毒性。 五、硫酸安普霉素 特点:属于阶段性用药,特别适用于小鸡开口,吸收易受肠道菌群的干扰,菌群越少,吸收越好。所以小鸡、小猪用较好,大猪大鸡最好不用。 六、磷霉素钠 特点:1、作用机理与其他药物不一样,作用靶点不一样,它使细菌结构松散、扁平、象一滩水,使其它药物很容易进入。 2、与丁胺卡那、阿莫西林、沙星类等均可同用,但不能与氟苯尼考联合使用。 3、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

野生动物论文——大鲵的保护

中国大鲵价值与保护现状 学号:201302010527 摘要: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又称它"娃娃鱼"。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由于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以及自身迁移能力不强、繁殖能力低下等原因,野生大鲵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和珠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中国采取的保护措施并不能有效根绝大鲵减少的步伐。 关键词:中国大鲵价值人工养殖 正文: 1、中国大鲵简介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有两种,一种为中国大鲵,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二是日本大鲵,分布主要在日本本州南部及九州部分区域。目前大鲵分布区已呈明显的片断化和岛屿化,主要位于中国大陆第二级阶梯上的一系列大山系,从北面的秦岭,到岷山、大巴山、大娄山、武陵山,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布区。而其他的分布区基本上位于中南部的山区中。近年来分布区的急剧萎缩,大鲵数量下降,资源遭到很大的破坏,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灭绝。如湖南湘西自治州原本10个县产大鲵,但如今5个县大鲵已绝迹。{1}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R,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 2、大鲵濒临灭绝原因 大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主要有: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保健、药用) 大鲵是全身都是宝,是一种集保健、药用、美容为一体的珍贵物种,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软黄金”。 大鲵肉质细嫩、无骨刺、营养价值极高,口感介于鱼肉与蛇肉之间,营养价值远远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被列为珍肴,是一道久负盛名的野味,历史上就把娃娃鱼当作珍馐追捧。 大鲵也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在《本草纲目》里,称大鲵具有提高智力、美容养颜、补血行气、滋阴补肾、防癌、抗癌等功效,对补肾生血、治疗贫血、血经等有显著疗效。 中医认为,大鲵甘、平、淡,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主治神经衰弱、贫血、痢疾、疟疾。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肾虚阴亏、肺痨咯血、久痢脱肛。春、秋捕捉,除内脏,取鲜肉用之,民间用大鲵肉250g 切成块,加少量油盐,炖熟食之,可治贫血痢疾、肺痨。 大鲵肌体内含有70多种天然活性物,能够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生理代谢细胞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大鲵肉含有大量高质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并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高达91.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9%。 大鲵含有的丰富的金属硫蛋白(MT),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从而能起到调节人体微物质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的作用,并可用于老年癌呆和癌症的辅助治疗。大鲵可促进细胞的DHA 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研究表明,大鲵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PRCA,它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可以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大鲵鱼皮中含有41%—61.3%的人体最佳祛皱美容物质——胶原蛋白,能够使人体皮肤保持弹性、润滑细腻、健康白嫩,被称为养颜美白圣品,具有极强的美容功效。 大鲵的皮肤、分泌的腺体、胃、尾部脂肪也具有多种功效。娃娃鱼的肝具有心明目、清热解毒、化解重金属毒素、补血益气的功效,娃娃鱼的胃能有效地增强人体胃的机能,对胃病的治疗有特效。大鲵的软骨中富含硒元素,尾部则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作用。大鲵的皮粉拌桐油可以治疗烧伤、烫伤,尤其是对面部的烧烫伤的治疗不留疤痕更显神奇无比,可谓伤科的灵丹妙药。其皮肤分泌的粘液可预防麻风病等。现在有中俄专家在大鲵体外采用无创提取粘液技术采集粘液,并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酶膜反应技术,用大鲵粘液中制备出的特效生物活性物质大鲵格力素Ⅱ(大鲵低聚糖肽),能在短时间内清除“皮肤杀手”氧

鸟类常见疾病

一、衣原体病 衣原体病是一种能由禽类传染给人的疾病,又称鸟疫、鹦鹉热。病原: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强,55℃经5分钟、37℃经48小时即被灭活。日光照射下最多存活6天,在水中最多存活17天。本衣原体对酸和碱的敏感性较低,但易被季铵化合物和脂溶剂等灭活。一般消毒药如氯化苄烷铵碘酊溶液、70%洒精、3%过氧化氢可在数分钟内破坏其感染性。本病原对煤酚类化合物和石灰具有抵抗力。 流行病学:鹦鹉热衣原体对各种鸟均有致病性,鹦鹉、鸽子最具有易感性。病鸟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由污染的尘埃和散在空气中的液滴经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螨等吸血昆虫也可传染。由于人也可被传染,因此要注意自身的保护。 症状:由于衣原体毒力强弱不同,病鸟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鹦鹉、鸽子等可呈显性感染。患病鹦鹉精神委顿,不食,眼和鼻有脓性分泌物,拉稀,后期脱水、消瘦。幼龄鹦鹉常归于死亡。成年鹦鹉可康复,但长期带菌。病鸽精神不安,眼和鼻有分泌物,厌食,拉稀,成鸽多数可康复而成为带菌者。 防治:要控制传染源。引进的新鸟先要了解当地是否有衣原体病存在,有条件的可做血清学检查。隔离观察2周后方可入群。病鸟粪便、垫料、羽毛要认真处理,笼具应严格消毒,消灭吸血昆虫,严防此病传播。可用四环素(包括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治疗,氯霉素有毒性,不能用。治疗量为每千克饲料加2 ~ 4克。这对隐性感染者效果不大。治疗应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数量少时应考虑淘汰病鸟。 二、新城疫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病原:该病由副粘液病毒属的病毒引起。此病毒对消毒药、日光及高温的抵抗力不强。2%的烧碱、1% ~ 2%的甲醛、1% ~ 2%的来苏尔等消毒剂均可于20分钟内将其杀死。在夏季,阳光直晒下约半小时死亡。加热至70℃经2分钟死亡。在舍内,30℃~ 32℃能存活3周至1个月。 流行病学:家禽易感此病,野生鸟和观赏鸟也易感染此病。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鸟,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都能传染。除经口传染外,带毒的飞沫、尘埃可进入呼吸道而传染。病毒也可以经过眼结膜、泄殖腔和皮肤进入鸟体内。 症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 ~ 5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类型。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症状而迅速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的幼鸟。急性型,病鸟食欲减退,垂头缩颈,翅滂下垂,状似昏睡,咳嗽,呼吸困难,有粘液性鼻漏,常伸头,张口呼吸,鸣叫异常,口角流出多量粘液,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的病鸟还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极高。慢性型,初期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不久后逐渐减轻,但同时出现神经症状,站立不稳,头颈向一侧扭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最终瘫痪,病死率低。 防治:严格饲料管理,保证供给全价饲料。新买入的鸟必须隔离观察2周。 病鸟用过的笼具、用具、水罐和食罐要彻底清洗、消毒。发病鸟要与其他健康鸟隔离治疗,认真处理死鸟。 预防的最好方法是免疫接种。饲料中适量加入些抗生素、维生素A等,避免继发感染其他疾病。饲喂笼养鸟繁殖预混料和“鸟乐”4号也有一定的效果。 三、法氏囊病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腹泻、寒颤、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病变。病原:本病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呼

娃娃鱼治病

人工饲养娃娃鱼(大鲵)(苗种或成鲵)的疾病防治工作,要按“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进行。 每天换水一次(流动活水更好),及时清池排污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人工饲养娃娃鱼(大鲵)疾病的高发季节一般是在6~10月的高温时期,这个期间气温高,因而水温高。水温如果长时间高过28℃,娃娃鱼(大鲵)就不吃东西了,身体饿瘦了,对疾病的抵抗力也降低了,容易生病。所以高温季节采取降温措施预防娃娃鱼(大鲵)(苗种或成鲵)发病,这就是“无病早防”的办法。 人工饲养的娃娃鱼(大鲵),其主要疾病有以下几种: (1)腹胀病(又称腹水病) 症状:个体浮于水面,行动呆滞,不摄食,眼睛变浑,腹部膨胀。解剖检查,发现腹腔积水,肺部发红充血。有时肛门部位还可见粪便粘着。因饵料腐烂,水质恶化生病,故经常换水可预防此病。 治疗:发现后,单独饲养,放浅池水,让其腹部能着底,以免消耗太多体能,另外还要保证水质清新,对于苗种,由于消化功能不强造成此病,停食1-2天。处理得当,眼可复明,腹胀消失,恢复健康。对于成鲵,由于内脏感染产生大量腹水,可用1万单位/公斤体重的剂量卡那霉素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公斤)(20mg=2万单位)、氯霉素、新霉素对此病也均有较好疗效。 (2)脊椎弯曲病 症状:从苗种到成鲵都可发生这病。外观表现为身体呈“S”形弯曲,活力减弱,但仍能少量摄食。解剖检查,除脊椎弯曲外,无明显异常。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种矿物质或因生理病变造成的。苗种阶段发生这病后,大部分未到成鲵阶段就已死亡。成鲵发生这病后,病体极消瘦,但一般不会马上死亡。 治疗:此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很难恢复。投饵要多样化,使娃娃鱼(大鲵)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得到满足。另外,要改良水质,使水体里不含重金属盐类,因为重金属盐类有毒,可刺激大鲵的神经和肌肉收缩,造成弯体病。 (3)腐皮病(又称皮肤溃烂病) 症状:体表有许多油菜籽或绿豆粒大小的白色小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块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严重。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病鲵卧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检查,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胃、肠道充血,心脏失血变淡,肺紫红色。 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0.1克氟哌酸或用0.2克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克强氯精消毒,每天换水,连续消毒3天。对能吃东西的病鲵,按每公斤鲵体重,每天口服环丙沙星100毫克和多种维生素150毫克,连续口服5天。对不能摄食的病鲵,按每公斤鲵体重,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0单位,隔1天后复注1次。注意!庆大霉素不能随意增加用量。

大鲵的生活

大鲵俗称“娃娃鱼”,其经济价值很高,是宴席上的名贵佳肴,在港澳和海外视为珍稀名贵补品,其药用价值更高。 大鲵不但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它对研究地质学、仿生学、动物学、古生物学和动物进化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被称为“活化石”。为此,我国将它列为第二类保护动物。 我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未发现外,其余省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中,尤以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为多。 大鲵体呈扁筒形,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大阔扁,前端有宽大的口裂,上下颚前缘有锐而坚硬的锯状小齿,呈弧形(上颚小齿有二排)。吻端圆,有外鼻孔一对,在上颚正前位,内与口相通,头前侧有一对小眼,无眼睑,位于头背部外侧。头顶面与腹面均有较多的成对疣状物。躯干由胸腹组成,胸部两侧称颈褶,腹两侧有较厚的皮肤皱璧,有圆形的疣粒。后腹部有泄殖孔,后腺部前后两侧有附肢二对,肥厚短而扁平,后肢长于前肢,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端光滑无爪。后肢外缘有膜质的肤褶,趾间有浅蹼,便于游泳。尾较短,为体长的1//3左右,侧扁,上下方有脂肪质的鳍状物,尾端钝圆或椭圆。体表光滑无鳞,皮肤润滑,多皮肤腹,受刺激后能分泌出白浆状粘液,粘性强,在水中呈透明膜状,气味似花椒味。体色多种,随着环境和栖息地不同而不同,一般有暗黑色、红棕色、褐色、黄色、灰色、浅棕色、银白色和金黄色等,皮肤上有各种斑纹。大鲵卵呈圆球形,卵球直径6~7毫米,每个胶体球有特异的卵带连接,每两颗

胶体球之间的卵带长为2~2.5毫米。刚从母体产出时为淡白色,吸水后膨胀、透明。刚孵化出的幼鲵体长2.5~3.1厘米,重约0.3克,在水中向前游动后停下来侧卧于水底,体背部及尾部褐色,体侧有黑色素小斑点。7~8天后颜色变成浅黑色,前肢棒状,开始有指的分化,后肢短棒状,尖端圆球形,半个月左右,全体暗褐色,但腹面仍是黄褐色,前肢分化出四指,后肢已有分叉出现,能保持平衡。少数仍侧卧水底,幼体在水中游动快而活跃有力。

禽类常见疾病与防治

禽常见疾病与防治禽流感 一.临床症状: 1.死亡率高,发病快;流行速度快,尤其刮风时;急性死亡的鸡冠鲜红, 发病三天后死亡的鸡冠呈紫黑色; 采食量下降,饮水量下降,产蛋率下降。 2.温和型禽流感采食饮水正常,只是产蛋率下降;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甩头; 精神萎靡不振,头扎翅下并缩头,羽毛松乱。 3.运动失调,小鸡头摆或磕头; 肿头肿脸,流泪流涕;拉稀,从蛋清样水样到白色蛋清样,最后变成绿、黄、白样。 4.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蛋白变稀,软壳蛋、褐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增多; 发生过禽流感的鸡冠变小,肚子变大,变瘦,这是后遗症。 二. 剖检表现 1.成年鸡输卵管内有无色透明的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变成稠豆腐脑样的分泌物,后形成凝块。 2.腺胃与食道交界处粘膜出血,腺胃乳头粘膜出血。 3.成年鸡的卵巢和卵泡萎缩。 4.肌肉出血,腿肌内侧关节周围出血,心肌和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腹肌出血,腺胃和肌胃出血,嗉囊外侧出血,朐骨内侧出血,胰腺有白色或红色小点状坏死。 5.肠道节段性出血,泄殖腔直肠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两个盲肠交界处出 血。 6.雏鸡患禽流感后法氏囊大出血。

7.眼睑有点状出血。 愈后不良反应 1.产蛋率上升缓慢; 2. 零星死亡; 3. 沙壳蛋、畸形蛋、蛋壳不全、无蛋黄、异物蛋等增多,蛋壳颜色不整齐。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及场内鸡舍的消毒。 2.定期的疫苗防疫,定期清除场内蚊蝇及老鼠,防止疾病的传播。 3.尽量减少场内外的人员流动。 4.要以“全进全出”为原则。 5.对死亡的病鸡进行深埋或焚烧,防止病菌的扩散。 6.在发病期间用强效多维加黄芪多糖饮水或拌料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 沙门氏菌病由家禽的沙门氏菌病引起的白痢、伤寒、副伤寒,危害最严重的 是白痢。 白痢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又称为雏白痢: 特征为糊肛,慢性的引起瞎眼。 一.临床症状 1.鸡白痢主要症状是糊肛,肛门周围羽毛变湿,有腹臭味; 2.鸡患白痢后翅膀下垂,低头,缩颈,闭眼,呆立,羽毛松乱,怕冷,发出“唧唧唧”的声音。 3.食欲不佳,采食量下降,嗉囊内无食。 4.个别鸡会出现瞎眼或瘸腿现象。

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自治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为多。大鲵喜阴怕光,生长速度较慢,在野生条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体重达500克以上,在人工条件下也要至少3年以上达到商品规格。并且,大鲵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因此,养殖很不普遍,仅限于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少数养殖场。但近年来,娃娃鱼的养殖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很有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 一、养殖地的设计与建造 根据娃娃鱼独特的生态习性,在养殖池设计时要考虑适于娃娃鱼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一养殖池结构娃娃鱼养殖地为两种,一种为露天养殖池,一种为人防工程及地下室养殖池。其结构为砖、水泥、石头、混凝土结构。具体结构要求是: 1.池壁结构娃娃鱼养殖池池壁要求是:①截止水,使之不漏水;②安全牢固,能承受池壁四周士的压力及池水中的压力,池壁不沉陷;③要有防逃设施;④价格便宜。 娃娃鱼养殖池壁一般用方块石头、砖或混凝土砌成,水泥嵌缝,池壁要用水泥浆抹平滑或贴瓷砖。 池壁顶端要向他内伸出10厘米,以防娃娃鱼逃跑。

2.池底结构娃娃鱼池底一般先用石块夯实,厚度20~30厘米,再用小石渣填空,**后用混凝土铺平。为了便于排水,池底由四周向中央倾斜,倾斜度为2%左右,再由中心向一边角的排水口倾斜,倾斜度1%~1.5%左右。 3.进水口进水口位置依据进水道,与排水口相对设在池角。进水口要高于池壁,**好高于地中水面60厘米,并且向池内伸出20厘米,进水口材料可用水泥管或混凝土方,也可用铸铁管、塑料管,无论进水口用什么材料,均必须安装控制设施及过滤网。控制设施采用直通截止阀,问及管径大小可根据各类娃娃鱼池口需要水量多少和进水压力而定。幼体池可选100-300毫米,成体池可选用300~500毫米。进水口过滤网材料要选用不锈钢,同目亦要根据娃娃鱼池大小而定。 二养殖地的建造娃娃鱼成体养殖池是娃娃鱼养殖重要环境条件,是娃娃鱼商品化养殖阶段的关键时期。成体阶段,娃娃鱼抗逆力增强,适应能力增加,同时潜逃和同类弱肉强食也达到高峰。因此,成体地要求根据其这一阶段生理的特点。建造5个以上,以便按个体的大小,分开养殖。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成体池可建在室内或人防工程内,也可建在室外。建池面积可达100~2000平方米。池内人工弧度或穴洞面积占成体池面积的2/3,弧度或穴洞大小树成体个体大小而定。室外建池,除了室内成体地要求和设施外,必须要安装遮荫设施。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遮荫物,要求池顶部、四周全部要有遮荫物。 二.成体的养殖

养殖大鲵(娃娃鱼)最常见的疾病治疗

养殖大鲵(娃娃鱼)最常见的疾病的治疗大鲵(娃娃鱼)养殖疾病防治,总原则是:“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具体要做的工作是:每天换水一次,及时清池排污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6~10月高温季节采取降温措施预防大鲵(苗种或成鲵)发病。 人工饲养的大鲵,主要有以下疾病: 一、腹胀病(又称腹水病) 1、症状 个体浮于水面,行动呆滞,不摄食,眼睛变浑,腹部膨胀。解剖检查,发现腹腔积水,肺部发红充血。有时肛门部位还可见粪便粘着。因饵料腐烂,水质恶化生病,故经常换水可预防此病。 2、治疗 发现后,单独饲养,放浅池水,让其腹部能着底,以免消耗太多体能,另外还要保证水质清新,对于苗种,由于消化功能不强造成此病,停食1-2天。处理得当,眼可复明,腹胀消失,恢复健康。对于成鲵,由于内脏感染产生大量腹水,可用1万单位/公斤体重的剂量卡那霉素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 万单位/公斤)、氯霉素、新霉素对此病也均有较好疗效。 二、脊椎弯曲病 1、症状 从苗种到成鲵都可发生这病。外观表现为身体呈“S”形弯曲,活力减弱,但仍能少量摄食。解剖检查,除脊椎弯曲外,无明显异常。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种矿物质或因生理病变造成的。苗种阶段发生这病后,大部分未到成鲵阶段就已死亡。成鲵发生这病后,病体极消瘦,但一般不会马上死亡。 2、治疗 此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很难恢复。投饵要多样化,使大鲵所需的多种矿

物质和维生素能得到满足。另外,要改良水质,使水体里不含重金属盐类,因为重金属盐类有毒,可刺激大鲵的神经和肌肉收缩,造成弯体病。 三、腐皮病(又称皮肤溃烂病) 1、症状 体表有许多油菜籽或绿豆粒大小的白色小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块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严重。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病鲵卧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检查,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胃、肠道充血,心脏失血变淡,肺紫红色。 2、治疗 每立方米水体用0.1克氟哌酸或用0.2克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克强氯精消毒,每天换水,连续消毒3天。对能吃东西的病鲵,按每公斤鲵体重,每天口服环丙沙星100毫克和多种维生素150毫克,连续口服5天。对不能摄食的病鲵,按每公斤鲵体重,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0单位,隔1天后复注1次。注意!庆大霉素不能随意增加用量。对能摄食的病鲵和不能摄食的病鲵,都可采用2~4毫克/升庆大霉素浸泡,每天浸泡4~8小时,泡到病好为止。也可用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浸泡,浓度也是采用2~4毫克/升。新霉素、红霉素、痢特灵对此病也有疗效。对溃疡面大的,用庆大霉素原粉涂抹。 3、预防 大鲵从外地运入,下池前将大鲵用氟哌酸或环丙沙星浸泡消毒20~30分钟,溶液浓度是百万分之零点五的氟哌酸或环丙沙星。对相互撕咬受伤的大鲵,要用双氧水洗伤口,然后用溃疡灵软膏涂抹,放在无水搪瓷盆里,过1~2小时后,可放入池中。用红霉素软膏涂搽也可。 腐皮病主要由喂食不健康的青蛙和泥鳅而引起。因此,在投喂活鲜饵料如青蛙、泥鳅和活鱼时要严格消毒。用溶液浓度是百万分之零点五的环丙沙星浸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

鸡得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 一、概述?鸡常见得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得传染病,细菌性得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 病毒性得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禽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痘等;细菌性得传染病主要有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鸡球虫病、鸡蛔虫病及鸡羽虱等;普通病主要有啄食癖等。 二、病毒性传染病 (一)鸡新城疫?鸡新城疫(NDV),又名亚洲鸡瘟,就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得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神经紊乱、扭颈、严重下痢、粘膜与浆膜出血等症状。该病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就是危害养鸡业得最严重疾病之一,民间俗称“鸡瘟”、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传染源就是病鸡与带毒鸡得粪便及口腔粘液、被病毒污染得饲料、饮水与尘土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易感鸡就是主要得传播方式。空气与饮水传播,人、器械、车辆、饲料、垫料(稻壳等)、种蛋、幼雏、昆虫、鼠类得机械携带,以及带毒得鸽、麻雀得传播对本病都具有重要得流行病学意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不同年龄、品种与性别得鸡均能感染,但幼雏得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大龄鸡、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率也高。某些土种鸡与观赏鸟(如虎皮鹦鹉)对本病有相当抵抗力,常呈

隐性或慢性感染,成为重要得病毒携带者与散播者、此外,人员、野禽、乱屠宰病鸡、死鸡带毒鸡或未经消毒处理得禽产品往往就是造成本病发生得重要因素。 2、临床症状 (1)最急性最急性型常于流行初期发病,病程极短,往往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表现废食,衰竭,不立,冠髯呈紫色,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白色,有得病鸡呼吸困难,多余数日内死亡。 (2)急性体温升高,可达43~44℃;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紧闭目呈昏睡状,翅尾下垂,头下垂或伸入翅下,;鸡冠、肉髯紫红色或紫黑色;呼吸困难,时常张口呼吸,常有“咯咯”喘鸣声;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嗉囊内充满气体或液体;下痢,呈黄绿或黄白色蛋清样稀粪,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味恶臭;产蛋鸡产蛋量减少或停止,并见软蛋增多。病程为3~5天,死亡率高。 (3)亚急性或慢性又称非典型或温与型鸡新城疫。病初与急性相同,微症状较轻,不久就减退,出现神经症状,一肢或四肢麻痹,瘸腿或不能站立,翅膀麻痹下垂。有得运动失调,常伏地转圈。病程可长达1~2个月,除极少数可康复外,极大多数因采食困难等原因终究死亡。?3、剖解变化 病鸡得主要病变为广泛性出血、腺胃乳头或乳头间点状出血,或腺胃与肌胃间,食道与腺胃间有出血斑或出血带,有时形成小得凹陷溃疡;肌胃角质膜下出血或溃疡;十二指肠与整个小肠粘膜呈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出血,病程稍久得常出现溃疡,如枣核状;盲肠、扁桃体

娃娃鱼文化

1.娃娃鱼的介绍 大鲵(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古、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 2.外形特征 大鲵,即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其实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3.娃娃鱼的栖息环境 在两栖动物中,大鲵的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每个洞穴一般仅有一条。洞的深浅不一,洞口比其身体稍大,洞内宽敞,有容其回旋的足够空间,洞底较为平坦或有细沙。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头多向外,便于随时行动,捕食和避敌,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 4.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大鲵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免得天敌发现它。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 5.繁殖方式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6.娃娃鱼的分布范围 大鲵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罗田天堂寨;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地区及铜仁地区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天水[3] 及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南阳内乡宝天曼,山西垣曲县、阳城、沁水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