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

病种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ICD 编码:I69.300)。

一、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3.病期诊断标准: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1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1个月以上。

4.中医证类诊断:

(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5.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

(1)风痰阻络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

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3)阴虚风动证:

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舌强言赛, 烦躁失眠, 眩晕耳呜, 手足心热, 舌质红绛或暗纤、少苔或无苔, 脉细弦或细弦数。

二、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和脑梗死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四、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五、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X线片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DSA或CTA等)、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 聚体、双下肢血管B超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后遗症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一)针灸治疗:

1、应用时机:一般在脑梗死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可给予针灸治疗。

2、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症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

(1)醒脑开窍针刺法:

以醒神开窍,活络通脉为主。主穴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

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主穴:取双侧内关、人中、三阴交;

副穴:取患侧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 根据合并症的不同, 配以不同的穴位,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哑门;手指握固加八邪、后溪;足内翻加丘墟、照海。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中极、关元等,局部施灸、按摩、热敷。

操作: 主穴: 先刺双侧内关, 直刺0.5~1.0 寸, 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 施手法1min, 继刺人中, 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 30.~ 5寸, 采用雀啄手法泻法, 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再刺三阴交, 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 进针0.5~1.0寸, 采用提插补法, 针感到足趾, 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

运动, 以患肢抽动3 次为度。副穴: 极泉, 原穴沿经下移两寸的心经上取穴直刺0. 5~0. 8 寸, 采用提插泻法, 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 直刺0. 5~

0. 8 寸,用提插泻法,以手动3 次为度;委中穴,仰卧直腿取穴, 进针1. 0~

1. 5 寸,用提插泻法, 以下肢抽动3 次为度。

(2)放血疗法:血压高不稳定,采用耳尖放血疗法;睡眠不佳,舌底瘀阻明显者,采用舌底放血疗法.

(3)穴位埋线疗法:对于病程长,不能坚持针灸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

(4)针刺拮抗肌:

选穴:采用拮抗肌侧选穴法,即上肢选用伸肌侧腧穴,选用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选用屈肌侧腧穴,选用阴陵泉、三阴交、委中、承山。垂足取解溪、丘墟。

操作方法:针刺时患者取功能位(或仰卧位),患侧下肢腘窝处垫高10cm左右;上肢置体旁,尽量伸直,掌心向床面。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或带电针,以患者耐受为度。每天治疗一次。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

烙灸器具:回医烙灸器( 回医特制医用器具,本实验用平头火针代替),选用贺氏平头火针:规格:1.1×50mm。

烙灸的操作:每周一烙灸第一组穴位,周五烙灸第二组穴位。所有穴位常规消毒,选用贺氏平头火针,左手持夹有棉球的海绵钳,沾取95%的酒精,点燃,右手持针,将针的中下1/3烧红,烧至通红迅速烙于穴位上,不刺入皮肤,迅速离开皮肤,每穴烙灸 3-5 次,使局部发红为度。疗程:每周治疗两次,每周一烙灸第一组穴位,周五烙灸第二组穴位,四周为一个疗程。

(二)辨证使用中药汤剂、中成药:

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1、风痰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法半夏12g、橘红12g、枳壳12g、川芎10g、红花10g、远志12g、石菖蒲12g、茯神15g、党参15g、丹参15g、炙甘草10g。

方义:方中用法半夏、橘红、茯苓、枳实化痰祛湿,丹参、川芎、红花活血行瘀;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党参、甘草补气健脾以增强运化之力,有助于祛除痰湿之邪。诸药合用,标本兼治,痰浊化,瘀血散,脉络通则诸症除。随症加减:舌苔黄腻或痰多色黄者,加全瓜蒌15g、浙贝母10g、天竺黄6g以清化痰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加赤芍12g以活血通络;头晕、头痛,加天麻12g、菊花10g、夏枯草15g以清利头目;大便不通,加生大黄6~10g;小便不利,加白茅根30~60g;睡眠不佳,加合欢皮12g,神曲15g;心烦易怒者,加黄连6g、生山栀12g以清心除烦。

中成药:配合口服院内制剂中风康复胶囊5粒,1日3次;

可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血塞通或血栓通)、丹参注射液(或丹参粉针)、川芎嗪注射液、苦蝶子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

2、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气,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12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2g,川芎6g,地龙10g。方义: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亦为佐药。

随症加减: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但开始可先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加桑枝15g、桂枝12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川牛膝12g、杜仲12g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6g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12g、郁金12g、远志12等以化痰开窍;口眼?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12g、天竺黄6g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9g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5g、白术12g以补气健脾;腰酸者,加肉苁蓉20g、熟地15g、续断12g;若见心悸胸闷,脉沉缓或结,可合用生脉散,加党参15g,麦冬9g,五味子9g以补益心气;动则气短,乏力便溏,肢体松懈瘫软,加党参15g、白

术12g以益气健脾;肢体痉挛,加木瓜15g,伸筋草12g以柔肝缓急;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青紫,加莪术10g,水蛭6g,鸡血藤30g以破血通络。

中成药: 口服院内制剂中风康复水丸6g,1日3次;兼风痰者,加用院内制剂中风康复胶囊5粒,1日3次,口服。

可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血塞通或血栓通)、丹参注射液(或丹参粉针)、川芎嗪注射液、苦蝶子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3、阴虚风动证:

治法:育阴熄风,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

方药:镇肝熄风加减。

组成:怀牛膝30、生赭石(轧细)30g(先煎),生龙骨(捣碎)15~30g(先煎)、生牡蛎(捣碎)15~30g(先煎)、生龟板(捣碎)15~30g、白芍15g、玄参15g、天冬12g,川楝子10g、生麦芽15g、茵陈10g,甘草6g。

方义:方中怀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为君。代赭石之质重沉降,镇肝降逆,合牛膝以引气血下行,急治其标;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共为臣药。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晶,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性,以上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碍胃为使。

随症加减:口干加石斛12g,麦冬12g以滋阴润燥;大便干燥加肉苁蓉20g,火麻仁15g以润肠通便;心烦失眠者加黄连6g,山栀12g,夜交藤15g,珍珠母先煎30g以清心除烦。

中成药:院内制剂口服中风康复水丸6g,1日3次。

生脉注射液,每次20ml~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每日1次。

(三)康复治疗

具体内容为: 良姿位摆放、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训练、翻身训练、坐

位平衡训练、立体平衡训练、床上移动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心理疏导/心理干预。

(四)中药薰洗:

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瘫侧手部或同时见到瘫侧手、足部的肿胀,可予“复元通络液”局部熏洗患肢,每日1次或隔日1次。川乌9g,草乌9g,当归15g,川芎15g,红花9g,桑枝30g,用水煎汤熏洗或泡洗肿胀的肢体。

(五)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神经肌肉电刺激、经颅磁、蜡疗、痉挛肌治疗等。

(六)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可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七、护理

1、体位的选择

注意患者良肢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

神志清楚无吞咽障碍者,应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有吞咽障碍者体位应取45°半卧位,以茶匙喂食糊状为妥,喂食中呛咳时应拍背。

3、口腔护理

可用镊子夹棉球蘸湿淡盐水为病人擦洗口腔及唇部,还可用小纱布蘸湿温开水敷盖于口腔。对有假牙的病人,睡前及饭后将假牙取下,用牙刷将假牙刷洗干净,放在清水杯中浸泡。

4、皮肤护理

每隔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可应用气垫床。定时检查骨突部位是否有发红、发紫、水泡等现象,尤其是尾骶部,髂骨,大粗隆及足跟、内外踝、肩胛骨等处。卧床病人早晚要洗脸,定期擦净,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床单以免发生褥疮。发现皮肤有发红现象,应增加按摩次数,并使受压部位皮肤悬空,也可使用复元通络擦剂(草红花、川乌、当归、川芎)按摩受压骨突部,以活血通络,促进气血流通。

八、效果评估

(一)疗效观察性指标

1. 主要效应指标:

①.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②.运动功能评价:MAS(Motor Assessment Scale)量表。

③.认知功能评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

以上评价均采用统一的评价表格,每项评定项目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进行一次。为排除干扰因素,治疗前后的评定在一天的同一时间由同一人进行,测定需做3次,然后求其平均值。

(二)安全性观察指标

实验室指标:包括肝功能(ALT、AST);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潜血。(三)主要症状评价: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详见附表一)。

①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②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四)住院费用:单病种次均费用;单病种日均费用;单病种治疗费用比;单病种药物费用比;单病种中药费用占药物费用比;单病种中医特色疗法费用比;单病种耗材费用比;单病种检查费用比。

(五)患者满意度评估

(六)临床路径阶段性总体评估

1. 中医特色评估:中药饮片使用率;中成药使用率;特色疗法使用率;辨证施治率;中医药治疗的比例提高情况

2. 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本病种住院或门诊患者总人数;进入路径的患者人数;出现变异的患者人数;完成路径的患者人数。

(七)发生下列情况时退出路径:

1.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

用增加,严重者可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4.进入路径的患者虽然经过急性期抢救已病情平稳,进入恢复期,但仍然存在意识障碍者,病情较重,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二级预防方案。

十、难点解决措施: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

1.开展脑梗死重症患者的监测与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

以往的临床研究均侧重于选择轻中度病情的脑梗死患者,但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医药的介入将在对患者整体调节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控制病情进展。因此,提高中医脑病专科对脑梗死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将从整体上提高脑梗死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建议在重点专科协作组内重点开展脑梗死重症患者的监测与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

2.开展脑卒中二级预防方案的研究。

针对目前存在的脑卒中患者用药较多、中西药物混用的现状,进一步规范防治方案,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的合理使用中药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方案。并在重点专科协作组中进行临床观察。针对中风病伴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开展健康宣教、康复保健指导。针对中风病伴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开展健康宣教、康复保健指导。

3.开展脑梗死康复技术及康复方案的研究。

挖掘整理与脑卒中康复相关的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正确运用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技术与方法,优化康复方案,在重点专科协作组内开展临床验证研究。

4.引进中风单元疗法和现代康复疗法相关技术。

附:

(一)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基本恢复:≥ 81%,6分以下

显著进步:56%~80%

进步:36%~55%

稍进步:11%~35%

无变化:<11%

恶化:(包括死亡)负值

2.疗效评定说明

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法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二)评价方法

患者进入路径第1天、28天分别评定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 AD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1. 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表。(表1)

评分:评分是各项最高分相加而成。中医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主要症状疗效率= (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100%诊断分级:1~13分为轻型;

14~26分为普通型;

27~39分为重型;

40分以上为极重。

评分:最高分45,最低分0,轻型0~15,中型16~30,重型31~45 观察医师签名:___ _ 日期:___ _

3.Barthel AD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表3)

注:

ADL能力缺陷程度;02~0分: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分:严重功能缺陷;507~0分:中度功能缺陷;75~90分:轻度功能缺陷;100分:自理;

ADL自理程度:03~5分:基本完全辅助;35~80分:轮椅生活部分辅助;

80分:轮椅自理水平;801~00分:ADL大部分自理100分:ADL完全自理

观察医师签名:___ _ 日期:___ _

附件1

编号□□□中医临床路径(含诊疗方案)费用评估表

病种名称中风病科室名称针灸科医院名称宁夏中医医院

病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1. 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中药制剂

3. 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熏蒸、药浴、中医诊疗设备等。

4.项目3—8指单病种次均费用所占比例。

附件2

编号□□□

中医临床路径(含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

病种名称中风病科室名称针灸科医院名称宁夏中医医院

病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治疗方法指本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等。

3.治疗效果中三项指标依据各病种临床路径中出院标准/出路径标准进行具体填写。

附件3

编号□□□

中医临床路径(含诊疗方案)中医特色评估表

病种名称中风病科室名称针灸科医院名称宁夏中医医院

病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中医药治疗比例提高情况是指和去年同期中医药治疗情况比较。

附件4

编号□□□

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

病种名称中风病科室名称针灸科医院名称宁夏中医医院

病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附件5

编号□□□

中医临床路径(含诊疗方案)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病种名称面瘫病科室名称针灸科医院名称宁夏中医医院

病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治疗费用合理与否是指过高或过低。

3.治疗疗程满意与否是指时间过长或过短。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 (l)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1)痰蒙清窍证: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2)痰热内闭证: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4)风火上扰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5)风痰阻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舌苔白腻,脉浮数。 (6)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7)阴虚风动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额红,潮热,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中医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方案: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脑梗塞临床路径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路径(第一天): 一、急性脑梗塞非溶栓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 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局灶症状和体征者,伴或不伴 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 2.头颅CT排除肿瘤脑内出血改变。 3.临床排除糖尿病、中毒等全身性疾病或颅内炎症、变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 损害。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根据病情选择运 动处方。 2.调控血压。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病。 5.防治并发症。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吸氧。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ICD10:I63.9)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第一诊断不符合或患者及家人不配合而要求转诊者及溶栓治疗者不入本 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C-PR; (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MRA或DSA。 (七)选择治疗及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根据病情决定)。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康复治疗。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最新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O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 周至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痰蒙清窍证 痰热内闭证 元气败脱证 风火上扰证 风痰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163 )的患者。 2. 病期属于急性期。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脑梗死临床路径2016

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易栓检查、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 (2)TCD发泡试验。 (3)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 (4)头颅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灌注加权成像(PWI)等。 (5)头颈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七)选择用药。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1.溶栓治疗:可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 2.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抗凝、降纤、扩容、神经保护、中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降低颅内压:可选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高渗盐水和白蛋白等。 5.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控制癫痫发作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作者:————————————————————————————————日期: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恢复期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 痰瘀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脑梗死)的患者。 2、病期属于恢复期。 3、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功能检查、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试验、电解质、传染性疾病筛查、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心电图、胸部X线片、颈动静脉彩超、头颅CT或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MRA、DSA 或CTA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双下肢血管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瘀阻络证:化痰通络 (2)、痰热腑实证:化痰通腑 (3)、阴虚风动证:滋阴熄风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它中医特色治疗 (1)、针刺治疗 (2)、推拿治疗 (3)、熏洗疗法 (4)、诊疗设备 4、饮食疗法 5、康复训练 6、西药治疗 7、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无需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二级预防方案。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严重者可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和侧支循环药物: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合订本

(合订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二零一○年 总目录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 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39 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45 精神科中医临床路径...................................................57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69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89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137 内分秘科中医临床路径................................................145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67 外科中医临床路径......................................................193 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229 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265 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287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293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313 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347 传染科中医临床路径...................................................365 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377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407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449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491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511)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1、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出血。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痰热内闭证 元气败脱证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脑出血)的患者。 2、适合内科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即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无合并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 3、继发于脑梗死的出血,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肿瘤性出血,血液病、淀粉样脑血管病、感染性动脉炎、动脉炎引起大动脉炎、药物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头颅CT、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传染性疾病筛查、高同型半胱氨酸、心电图、心电监测、颈动静脉彩超、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眼底检查、头颅MRA、DSA或CTA、腹部彩超,超声心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热内闭证: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2)、元气败脱证: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3)、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平肝潜阳,熄风清热。 (4)、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清热化痰,熄风通腑。 (5)、气虚血瘀证:补益元气,活血通络。 (6)、阴虚风动证: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它中医特色治疗 (1)、针灸治疗 (2)、推拿治疗 (3)、中药熏洗 (4)、设备治疗 4、西药治疗 5、康复训练 6、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平稳,主要症状如神昏、肢体无力、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有所改善。 2、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完全控制,或脑血肿绝大部分吸收。 3、无需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推荐)中风病(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中风病(急性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脑血管学分会。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 证候诊断:参照诊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诊疗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902)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心电图。 (5)胸部DR片、腹部B超。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 。 (8)头颅影像学检查(CT)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I、心脏彩超检查、双下肢血管B超、血粘度检测、肿瘤三项检测等。 (七)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脏腑:醒神开窍为主,按照阳闭、阴闭分证论治,及时扶正固脱。 (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中医特色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1)针灸治疗--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2)中医推拿治疗,(3)中药熏洗疗法,(4)穴位注射治疗,(5)穴位贴敷治疗,(6)中药盐包外敷治疗,(7)耳穴压豆。 4.西医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血压血糖的调控、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的预防和治疗,及合并感染、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5.护理:辨证施护。 (八)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病程进入恢复期。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2015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161.902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饶明俐主编,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 ?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协作组制定的“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临床常见证候: 痰热内闭证 元气败脱证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气虚血瘀证 阴虚风动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协作组制定的“出血性中风(脑 出血)中医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ZYYXH/T121-2008)。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出血性中风(脑出血)。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的患者。 2. 适合内科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即壳核出血w 30ml,丘脑出血w 15ml, 小脑出血w 10ml或直径w 3ml,无合并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 3. 继发于脑梗死的出血,颅内- 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肿瘤性出血,血液病、淀粉样脑血管病、感染性动脉性、动脉炎引起大动脉炎、药的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 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 .必需检查的项目 (1)头颅CT; (2)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4)凝血功能检查; (5)血压、心电图; 6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 (7)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必要时加做颅外段)。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眼底检查、头颅MRA DSA或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l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头颅CT证实颅内无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 (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维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 (3)不能经口喂食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避免吸入性肺炎; (4)控制血压; (5)降低颅内压。存在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时,采取降颅压措施,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严重时可考虑去骨瓣减压; (6)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以上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 (7)防治应激性溃疡; (8)早期康复治疗。 2.特殊治疗: (1)溶栓治疗(发病3-6小时之内); (2)抗凝治疗; (3)抗血小板治疗; (4)降纤治疗; (5)神经保护治疗; (6)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3脑梗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常规; (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血脂、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TCD、头颅MRI。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时,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4.溶栓治疗:尿激酶等。 5.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肝素等。 6.抗血小板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7.缓泻药。 8.防治应激性溃疡: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9.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10.中药治疗。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监测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脑梗死病情危重者需转入lCU,转入相应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梗死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88 康复科 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为:I63)或脑出血(ICD-10编码为:I6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2.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风痰瘀阻证 气虚血瘀证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且伴有运动性失语的住院患者。 2.由脑肿瘤、脑外伤等非脑卒中疾病引起的运动性失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有昏迷、脑疝、并发心肌梗塞、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认知功

能障碍等情况者不能进入临床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言语功能评定(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头颅CT或MRI、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凝血功能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甲状腺功能、胸部正侧位片、TCD、颈动脉和双下肢血管彩超、头颅MRA、DSA或CTA、动态心电图、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P300)、功能核磁共振(fMRI)、全腹B超等。 (八)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方法 (1)针刺治疗 体针 头针 舌针 (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穴位注射 推拿疗法 (3)运动康复 (4)物理因子疗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2)气虚血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3)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 3.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语言听理解、口语表达功能有所改善。 2.日常交流能力改善。

中风病(急性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急性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 63.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印发。(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脑血管学分会。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 周至6 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上。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4. 证候诊断:参照诊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诊疗方案。(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 63.902)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凝血功能检查。(4)心电图。 (5)胸部DR 片、腹部B 超。(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 超)。 (8)头颅影像学检查(CT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I 、心脏彩超检查、双下肢血管B 超、血粘度检测、肿瘤三项检测等。 (七)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脏腑:醒神开窍为主,按照阳闭、阴闭分证论治,及时扶正固脱。(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 阴等法。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中医特色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脑梗塞临床路径

脑梗塞的临床路径 一、脑梗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梗塞(ICD10:I63)。 (2)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01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的诊治重在根据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型分期,综合全身状态,实施个体化治疗。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一)一般性诊断 1、临床特点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动态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TIA 发作。 (2)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3)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2、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血糖等。 (2)影像学检查: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脑梗死的范

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陈旧和新鲜梗死灶等,帮助临床判断组织缺血后是否可逆、血管状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帮助选择溶栓患者、评估继发出血的危险程度。

①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②头颅磁共振(MRI) 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二、临床分型(OCSP 分型) OCSP 临床分型标准: 1、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表现为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MCA)综合征的表现: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障碍等);同向偏盲;对侧三个部位(面、上肢与下肢)较严重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多为MCA 近段主干,少数为颈内动脉虹吸段闭塞引起的大片脑梗死。 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有以上三联征中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损较TACI 局限。提示是MCA 远段主干、各级分支或ACA 及分支闭塞引起的中、小梗死。 3、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椎-基动脉综合征:可表现为同侧脑神经瘫痪及对侧感觉运动障碍;双侧感觉运动障碍;双眼协同活动及小脑功能障碍,无长束征或视野缺损等。为椎-基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死。 4、腔隙性梗死(LACI):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脑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手笨拙-构音不良综合征等。大多是基底节或脑桥小穿通支病变引起的小腔隙灶。

中风病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塞)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塞(ICD-10 编码:I63.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010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中风病(脑梗塞)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肝阳暴亢证 风痰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塞)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O80和脑梗塞(ICD-10 编码:I63 。902)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DSA 或CTA 等)、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 超或TCD)、C 反应蛋白、超声心动图、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 聚体、双下肢血管 B 超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 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1)肝阳暴亢证:平肝潜阳,通经活络。 (2)风痰阻络证:熄风化痰,通经活络。 (3)痰热腑实证:泄热通腑,化痰通络。 (4)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5)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2.针灸治疗 3.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4.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穴位注射等。 6.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 7.康复训练: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 8.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1.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有所改善。2.没有需要住院治 疗的并发症。3.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二级预防方案。

中风病临床路径

中风临床路径 ( 2010 年版) 、中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中风(TCD编码:BNG080 )。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年2 月第一版)进行。 (1)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 岁以上。 (2)主要表现为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具备2 个主症,或1 个主症、2 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12 月第1 版)进行诊断。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头颅CT或MRI 明确出血或梗死病灶。

3.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 周至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医内科学》及《新针灸学》。 1.急性期(发病2 周内) (1)西医治疗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抗脑水肿、降颅内压。 ③血压调控。 ④溶栓治疗 ⑤抗血小板制剂。 ⑥抗凝治疗。 ⑦神经保护剂 ⑧强化降脂制剂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 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抗脑水肿、降颅内压。 ③血压调控。 ④神经保护剂。

⑤微创血肿清除术。 (2)中医治疗 ①朱琏针灸治疗方案。 ②中药辩证施治。 ③其它中医外治综合疗法。 (3)康复治疗 2.恢复期(发病2 周至6 个月) (1)西医治疗 脑梗死 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血压调控。 ③抗血小板制剂。 ④抗凝治疗。 ⑤降脂,稳定斑块。 ⑥神经保护剂。 脑出血 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血压调控 ③神经保护剂。 (2)中医治疗①朱琏针灸治疗方案。 ②中药辩证施治。③其它中医外治综合疗法。(3)康复治疗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3)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9) 痴呆(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路径 (14)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17) 肝豆状核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21)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 (25) 假性延髓麻痹中医临床路径 (34)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 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 。 效评定标准》 (试行,1995 年) 《中国急性缺(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 。 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方案” 。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痰蒙清窍证 痰热内闭证元气 败脱证风火上扰 证风痰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阴虚 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ZYYXH/T22-2008)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方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的患者。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血压、心电图。 (5)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 (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 (8)头颅影像学检查(CT 或M RI) 。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 RA、DSA 或C TA、C 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 聚体、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脏腑:醒神开窍为主,按照阳闭、阴闭分证论治,及时扶正固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