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克什米尔藏红花简介

印度克什米尔藏红花简介

印度克什米尔藏红花简介
印度克什米尔藏红花简介

印度藏红花项目情况说明

一.藏红花基本情况介绍说明

藏红花(别名番红花、西红花,英文名saffron),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现在好几万元1斤),藏红花功效:1-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贫血、产后瘀血疗效特好,还可养血活血、排毒养颜;2-对男性可以养血活血、凉血解毒、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这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说明。

中国基本上不生产藏红花,藏红花是明朝时候从印度传到西藏、又从西藏传到了中国内地的。当时人们见它颜色暗红、又是从西藏来的,所以起名叫藏红花,但实际上西藏根本种不了藏红花(藏红花需要有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产量极低),现在世界上藏红花主要产地是伊朗国、印度克什米尔和西班牙,中国只是在浙江有少量种植、全国年总产量不到1万斤,中国藏红花主要还是靠进口。

药材藏红花实际是藏红花的雌花蕊(雄花蕊和藏红花本身都没有什么特殊药效)。藏红花11月初开花,花朵紫粉色、雌花蕊红色、雄花蕊黄色(如下图)。

(藏红花整花)(药材藏红花)

藏红花1朵花只有3条雌花蕊,据统计测算需要大约5万朵花才能生产1斤药材藏红花,1亩地平均产量2斤多点。1克药材藏红花大约有150条雌花蕊。

特别说明:“藏红花”和“红花”根本是两回事,两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

药店里大批量卖的有一种国产药材“红花”(又叫草红花、红蓝花),红花也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治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红花是国产药材、产量大、价格便宜(现在行情2、3百元1斤),而藏红花主是靠进口、产量很少、价格昂贵(现在市场价起码2万多元1斤)。有的药店会用红花假冒藏红花误导欺骗消费者,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不要上当受骗!

(草红花整花)(药材草红花)注:药材藏红花是暗红色,药材草红花是红色发黄。

二.藏红花用法

和人参、冬虫夏草、阿胶一样,藏红花既是名贵中药材、又是名贵保健品,既可以作为中药材按药方使用,更多的是作为保健品日常使用。

作为保健品,藏红花的用法主要有泡茶、泡药酒两种:

1-藏红花泡茶:每天取5-6根藏红花用平常大小的水杯加开水泡茶,水迅速变为漂亮的金黄色(而此时藏红花不变色,花丝变色的就是假藏红花),饮用即可。正品5-6根藏红花可连冲3-4杯而水、花颜色都不变,喝完水后可将杯中藏红花吃掉。

2-藏红花泡酒:白酒1斤、藏红花4克,浸泡一周后可饮用,每次4钱左右。

三.藏红花真假鉴别方法

由于藏红花价格昂贵、货源紧缺,就有人动歪脑筋造假售假,最常见的就是

用国产药材红花(又叫草红花、红蓝花)来假冒,甚至还有人用染色的红萝卜丝、玉米须来假冒的。

真、假藏红花最直观的鉴别方法就是泡水实验(5根左右即可):

(真藏红花)(假藏红花)

如上图:真、假藏红花区别是:

1.真藏红花:①水是清澈纯正金黄色;②花不变色(一直是暗红色)。

2.假藏红花:①水不是清澈纯正金黄色,水色发红,水里有油腻或沉淀物;②花

丝变色、花丝附近水变红。

3.真藏红花可以连冲3-4杯而不变色,假藏红花绝对做不到。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

外国着名作家简介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着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着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夏洛蒂·勃朗诗(1816-1855)英国作家,有着名长篇小说《简·爱》。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着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共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杂文和戏剧等。《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重要作品还有《艰难时世》《双城记》等。狄更斯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风貌。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有《鲁滨孙漂流记》《辛格顿船长》《大疫年日记》等。《鲁滨

泰戈尔诗集 泰戈尔优美诗句40句

泰戈尔诗集泰戈尔优美诗句40句 泰戈尔诗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画像1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2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 3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4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5 你的完美,是一种债,我终身偿还,以唯一的爱。 6 我的存在,是一个永久的惊奇,而这,就是人生。 7 我们辨识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8 上帝对人类说道:我治愈你,所以要伤害你。 我喜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9 你默默微笑着,不对我说一句话,但我感觉,为了这个,我已期待很久了。 10 忧愁在我心中沈寂平静,正如黄昏在寂静的林中。 11 愿我的爱像阳光,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12 把灯笼背在背上的人,有黑影遮住前路。 13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14 有一次,我们梦见彼此竟是陌生人;醒来后,才发现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15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16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天空中的根。 17 当我们爱这个世界时,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18 不要因为你胃口不好,而抱怨你的食物。 19 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藏在你心里呢,花呀。 20 使大地保持著青春不谢的,是大地的热泪。 21 樵夫的斧头向树要柄,树便给了它。 22 白云谦卑地站在天边,晨光给它披上壮丽的光彩。 23 尘土承受屈辱,却以鲜花来回报。 24 不是鎚的敲打,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於完美。 25 采撷花瓣得不著花的美丽。 26 上帝喜爱人间的灯光甚於他自己的大星。 27 生命因为失去爱情而更丰盛。 黑云受到光的接吻时,就变成了天上的花朵。 28 小花睡在尘土里,它寻求蝴蝶走的路。 29 当我们极谦卑时,则几近於伟大。 30 休息隶属於工作,正如眼睑隶属於眼睛。 31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32 今天,大地在阳光下向我低语,像一个织布的女人,用一种已经被遗忘的语言,哼着一些古老的歌曲。 33 乘着第一缕晨光的车辗,我穿过尘世的广漠,在星月争辉的天穹上留下我的踪迹。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南亚+印度

南亚 概述 1.位置: 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喜马拉雅 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经纬度大部分位于70°~90°E, 10°~30°N) 2范围&南亚次大陆: 临海国: 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 【达卡】 内陆国: 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 岛国: 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 与我国相邻国家: 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 南亚次大陆: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 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临海国+内陆国) 3南亚识图要求 1、赤道穿过:马尔代夫,印度洋 2、10°N穿过:印度洋,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北侧海域 3、23°26′N穿过:印度河三角洲,德干高原,恒河三角洲 4、30°N穿过:两个交汇点(中国、印度、尼泊尔的交汇点&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的交汇点) 5、70°E穿过:北部山地,印度河平原,阿拉伯海 6、80°E穿过:印度半岛,科伦坡 7、90°E穿过:不丹,孟加拉国,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4悠久的历史 1.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 2. 从十六世纪起,葡萄牙、英、法等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绝大部分地方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3. 大量矿产品、棉花、黄麻被掠夺 4. 英语为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 5.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6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 中部:略成弧形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是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南部:德干高原,西高止山略高,东高止山略低

藏红花

生命科学学院课程论文( 2014 至2015 学年度一秋季学期) 课程名称:中医与中药 课程编号:09600064x 学生姓名:杨田华 学号:A09120376 班级:制药工程1201 任课教师:高璐 提交日期:年月日评阅日期:年月日成 绩

藏红花 摘要:本品性味甘,寒;能活血祛瘀,通络,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兼有养血作用,主治斑疹血热,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妇女闭经,产后淤血腹痛,跌打肿痛。本品味甘平,具活血化癖、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 关键词:藏红花活血解毒利胆 藏红花的主要成分是苦藏花素(C16H26O7)。着色物质为藏花素(C44H64O26·H2O)。化学成分含番红花甙-1,2,3,4(crocin-1~4)、番红花苦甙(picrocrocin)、番红花酸二甲酯(crocetin dimethyl ester)、α-番红花酸(a-crocetin)番红花醛(safranal)、挥发油等。其柱头含多种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含量约2%,其中分离得番红花甙(crocin)-1、番红花甙-2、番红花甙-3、番红花甙-4、反式和顺式番红花二甲酯(trans-,cis-crocetin dimethyl ester)、α-,β-胡萝卜素、α-番红花酸(α-crocetin)、玉米黄质、番茄红素、番红花苦甙(picrocrocin)。另含挥发油0.4%~1.3%,油中主要含番红花醛(safranal),为番红花苦甙的分解产物,其次含桉油精、蒎烯等;此外含异鼠李素、山柰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药用价值 每2克番红花中,水分占11.9%,含碳水化合物0.7克、磷2.5毫克、钾7.2毫克,能提供13千焦的热量。番红花中含有一种被称做苦藏花素的苦涩物质。其干燥柱头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国外用作镇静、驱风剂。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工业价值 番红花其辛辣的金色柱头很名贵,用于食品调味和上色,又用作染料。《圣经·雅歌》第4章第14节中提到一些香草时包括番红花,带有强烈的独特香气和苦味。古代印度蒸馏番红花柱头得到一种金色水溶性布匹染料。在释迦牟尼去世

泰戈尔诗选练习题资料

泰戈尔诗选 一、填空题 1、《泰戈尔诗选》收入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以及《园丁集》。 2、被称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是《吉檀迦利》。 3、泰戈尔“以我观物”,以爱观物的生存态度使诗集《新月集》中的自然景观带上了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4、《园丁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诗集,泰戈尔用简洁的语言,构造了一个真理的殿堂。 5、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

6、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7、作为泛神论代表作的《吉檀迦利》,描写了诗人对神的赞颂,对神到来的渴望,与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与神合—的狂欢,寄予了诗人对无限世界的向往和沉思。 8、泰戈尔在《新月集》中采用了三重的叙述视角:孩子,母亲,诗人。 9、泰戈尔认为,爱创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爱;而母爱、孩童之爱则是人类最真诚最纯朴的情感。 10、在《吉檀迦利》中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11、泰戈尔用西方现代文明与印度古典哲学精神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的“诗人的宗教”,这种生命哲学的深刻内涵,充分体现在《吉檀迦利》中。 12、为《吉檀迦利》全集定下情感基调的第一首对于“永恒”这—凝重的主题,

泰戈尔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比喻,表现出对神的认知。“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13、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 14、综观泰戈尔的诗歌,清新朴素是其最大的特色,《吉檀迦利》35首中,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夸饰的情感,句句犹如白话,却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15、在《园丁集》中,诗人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诗和言简意赅的哲理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态度,艺术地回答了人应该为什么生活、怎样生活等重大的人生问题。 16、《园丁集》是泰戈尔的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更多地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 17、与泰戈尔的另一部描述人与神之间的精神之爱的作品《吉檀迦利》相比,

7-印度军事战略目标讲稿

印度军事战略 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 印度独立后迄今,其军事战略在保持霸权主义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之下,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紧紧围绕国家的根本战略目标,不断调整军事战略的内容.其军事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推行了三种不同的军事战略。 一、“西攻北进”战略(1947-一1961年) 1947-1961年间,印度执行“西攻北进”军事战略。西攻,是指对巴基斯坦在军事上实行进攻政策.北进是指在对巴基斯坦保持进攻势头的同时,对我国领土推行蚕食的“前进政策”。 自印度独立至五十年代中期,由于印度独立不久,尚未摆脱英国殖民体系。国内阶级斗争、民族矛盾、教派矛盾的角逐加剧。其军队和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英殖民者遗留下来的;国防预算开支很小(整个50年代,其国防开支每年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8%左右),军力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其军事活动主要限于国内。与此同时,因印、巴分治的克什米尔领土归属问题,印度在军事上对巴采取进攻政策,以此来解决两国边境的领土归属间题。于是,印度在1947年10月向巴基斯坦挑起了长达14个月的克什米尔战争。印度抢占2/3的克什米尔领土后,为巩固在克什米尔地区已取得的成果,保持对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和进攻势头。将绝大多数军队部署在印巴边境,对巴形成进攻之态势。五十年代中期以前,中、印两国比较友好.但到五十年代末期之后,印度称霸扩张的野心开始显露,妄图吞并我国整个西藏,策动西藏上层叛乱,企图使西藏脱离中国归印度势力范围,并把其军队推进至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前沿(1959年8月,印宣布“麦线”以南地区由其陆军接管),逐步将军事矛头指向我国,对我国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不断越线大肆入侵,蚕食我国大片领土(蚕食我领土9.245万平方公里)。同时,又对我国另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提出领土要求.印度蚕食我国领土和对我领土的要求,实质上是继承了英帝国主义者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前进政策”的衣钵。 在整个这一时期,印度军事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巩固印度的独立和发展国民经济;针对巴基斯坦适度扩充军事实力(其总兵力由印巴分治时的30万人增加到60万人),以保持对巴的军事优势,不使巴威胁印度的安全;把英殖民军“印度化”,统编全国各土邦王公的部队;注意加强中印边境的军事力量,逐步推行以蚕食中国领土为目的的“前进政策”。 二、“北守西攻”战略(1962--1979年) 这一时期,印度国民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军事实力大大加强,其称霸扩张野心亦日益膨胀。因此,在中印关系上,由于印度全面推行“前进政策”,在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后,利用我国国民经济困难和西藏、新疆地区内部不稳的形势,将我对其在中印边境地区不断北犯一再克臸忍让视为软弱可欺,在美帝国主义和苏联赫鲁晓夫领导集团的怂恿支持下,大肆进行各种反华活动,并于1962年10月20日在中印边境东、西段同时向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入侵.我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了白卫还击作战,使印军惨致.自印军惨败后,其在军事上对我国基本是采取守势,仅将20%的兵力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 印度对巴基斯坦,在军事实力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加之两国积怨太深、矛盾十分尖锐突出.印度视巴基斯坦为其称场南亚最直接的障碍,试欲铲除巴基斯坦而后快.于是,印度自恃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巴基斯坦推行积极进攻性的军事战略,并一再公开声称;“我们对巴的战略应是始终保持一支可靠的军事优势力量〃〃一并在战争中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根据积极进攻战略的要求,印度在I965年9月6日向巴基斯坦发动了第二次武装进攻.1971年11月21日,印军以陆、空军又一次大举人侵东巴基斯坦,12月3日,印又把武装侵略扩大到西巴,对巴基斯坦发动全面进攻。肢解了巴基斯坦,并占领了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大部分地区,使巴基斯坦由一个地区性大国降为小国.第三次印巴战争,果然如印度战略家们一再声称那样,以巴其斯坦的失败和印度获胜而告终.为了巩固对巴作战的胜利成果,进一步对巴施加军事压力,印军将总兵力的40%部署在印巴边境地区.印度在取得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胜利后,于1975年又出兵吞并邻国—锡金,把锡金变为其保护国。印度经过上述军事行动,较为有效地改变了

简析泰戈尔的信仰

简析泰戈尔的思想 [内容简介]本文力图对泰戈尔的信仰作总体的介绍和理解。首先对泰戈尔的信仰体系进行归纳概括,之后考察泰戈尔信仰的来源、性质,最后做出简单评价。 [关键词]泰戈尔 [作者]张绍斌,讲师,1974年出生,天津外国语学院汉学院,邮编300204。 泰戈尔的思想呈现着一种体系性,但是对针对其是如何一种体系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借鉴英国《哲学季刊》总编莱斯利·史蒂文森的方法i,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泰戈尔的思想予以总结:一、关于世界本质和人的一般理论;二、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三、对人类自身弊病的原因分析;四、纠正弊病走向真理的理论指南。 一、关于世界本质和人的一般理论。 泰戈尔思想呈现的体系性,包含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对人的看法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对世界的看法,他大体上继承了《吠陀》和《奥义书》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梵”——也被泰戈尔称为是上帝、无限、永恒精神、永恒真理、善、一、他——出于快乐而创造的,世界万物统一在梵的内部。那么,人从何而来?泰戈尔虽然没有明白的说人是梵的创造,但我们无时不刻地感觉到泰戈尔心目中的人从属于梵的创造。泰戈尔的诸多论述专注于人与梵的关系,亦即“天人关系”。 泰戈尔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正是人的灵魂可以与梵保持神秘的联系。但是他的“灵魂”观念不同于宗教迷信所说的人死之后,有一个脱离了肉体的精神存在,而大致等同于人的精神、心灵、意识。 那么梵是通过怎样的力量来统摄人的?是通过善!泰戈尔赞同《圣经》中耶稣的祷告:“上帝呀,父亲啊!彻底地涤除我们的罪恶吧,把善赐给我们吧!”泰戈尔认为善是上帝的礼赠,是梵放射出的纯净的意识之光。人的灵魂通过善得到滋养,善是灵魂与梵联系的渠道。从人的角度说,善的意识在人对生命有了更真实的认识时产生,即对整个生命领域有了长远的眼光,乐于为了实现更远大的价值而牺牲奉献自己的时候认识了善。善是和彻悟真理、和伟大联系在一起的。 泰戈尔对于人的灵魂是什么也有充分的论述。泰戈尔引用《奥义书》:“认识那个‘一’,即灵魂吧!它是通向永生的桥梁”,并且说“去发现这个‘一’,是人类的最终目标,它就在人的内部,它是人的真理,是他的灵魂,是人打开精神生活天国大门的钥匙。”人的内在灵魂是“知识的统一,爱的统一,意志的各种目的的统一;它的最高享受就是永久的统一遍及无限的宇宙。”泰戈尔说人的灵魂获得平静之后,才能以直接的、没有任何中介的直觉认识那最高的“一”,通过任何的推理和展示都是达不到的。泰戈尔关于灵魂的说法,是和印度教哲学“大我”、“小我”的关系是一致的,大我在身外,小我在身内,认识了自身的小我,就认识了大我,大我小我原是一个。 梵通过善统摄人的灵魂,人的灵魂是怎样的趋向梵呢?认识和谐,付出爱!泰戈尔说:“从本质上说,人既不是自己的奴隶,也不是世界的奴隶,而是一个爱者。他的自由,他的实现,都在于爱,爱是包容一切的另一个名称。通过这一包容一切的力量,通过他对一切的贯通,他就与那无所不在的宇宙精神合而为一。”ii泰戈尔认为人的灵魂的价值、爱的来源不是自身,人在爱中获得自我,获得快乐,认识到最高意义。爱是人类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因为“在爱中,差别感被忘却,人类的灵魂完美的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超越了自身的限制,

泰戈尔经典诗歌8首

泰戈尔经典诗歌8首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是婆罗门种姓,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时代财运亨通,成为柴明达地主。 泰戈尔经典诗歌篇一 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 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 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 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 我沉静地站立着。 我没有走近你。 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 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 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 女人们从河边走来。 你的钏镯丁当,乳沫溢出罐沿。 晨光渐逝而我没有步近你。 ——泰戈尔《我一无所求》 泰戈尔经典诗歌篇二 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 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 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 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 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 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 萧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 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泰戈尔《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泰戈尔经典诗歌篇三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飘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印度军改

据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1月17日报道,印度军事规划人员已对军队重组做好准备,应对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组合威胁;而这是否就是“冷启动”? 报道称,印度总理辛格可能已经在上个月告诉国会,他并不认为中国会对印度实施攻击行为;但印度军方却不愿意冒险。这个世界第二大军队在1月15日举行仪式,庆祝建军64周年;军队正处于其组织结构和战略方面进行重大变革的风口浪尖之上,以应对来自中国及其盟友巴基斯坦的组合威胁。这一变化在超过5年的年度军演之后展开,每年的军演都有印度三大攻击兵种其中的一种和一个沙漠兵团;已经在调整策略上开始运作,进而能使印度出奇不意的攻占巴基斯坦。在这种理念下,与巴基斯坦交界处的防御部队已被重新指定为“关键”部队;并由整合战斗组(IBG)之下的增强型进攻单元进行管理。IBG由师级规模的军力组成,包括装甲、炮兵和在攻击部队之前对巴基斯坦实施快速打击的空军,它位于印度内部深处,调动方便。 报道称,这理应为印度提供所谓的“冷启动”选择,有了这一策略,IBG便可以在48小时内迅速行动。上周,印度陆军总司令辛格(V.K. Singh)将军向新德里电视台(NDTV)播音员解释了这一理念;虽然,他一再避免将其称之为“冷启动”。他说:“我们的目标是使军队更加机动灵活,更加具有致命性,反应更快;同时,组建可以应对未来威胁的网络部队。就此而言,应采取一些特定的步骤。我们寻求的其中之一就是将我们的组织重新组建成集团军,参加战斗。因此,我对此可以确认。确实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我们已经批准了改革;而它们将很快实施。” 报道称,改革研究在辛格的领导下展开,他同时也在指挥东部军队;它是以前军队分布的一部分,这一理念从2010年开始生效。正如《印度时报》指出的一样,诸如“胜利”之类的军演,可以在接到临时通知之后,以娴熟的“闪电战”凶狠打击敌人。根据文章所述,它在本质上是以增强型的两支装甲部队为中心的。然而,在去年11月和12月进行的为期两个月的Sudarshan Shakti军演;不仅将这一理念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向印度的作战理论中增添了一些新的东西。印度军方第一次成功使用其卫星和无人机,向战场指挥官提供了作战区域的实时图像和信息。同时,军方还对传感器和枪炮之间的实时链接进行了测试;这能使指挥官在信息在各平台和作战人员之间共享时迅速做出决定。 报道称,由印度军方最大和最致命性编队——第21军团领导和完成的军演,有超过60,000名士兵和300辆坦克参加,同时集合了所有的因素,包括空军;它们都是在单一平台上完成的。参加作战的空军据报道包括诸如,苏-30MKI、美洲虎、米格-27和米格-21战斗机,以及预警机和直升机。但是,如果“Sudarshan Shakti”军演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印度对巴基斯坦新的作战策略;那么,在过去四年中,印度军队北部和东部司令部悄悄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目标则在于使印方做好对抗中国的准备。如前面所述,两支新的山地军部已在中国边界部署完毕;这使东部司令部如虎添翼,同时可使军方将后备部队重组为更加成熟的编队,以对抗中国。 报道称,现实是,虽然印度有三支针对巴基斯坦的“打击”或进攻性部队;它仍然缺少针对中国的进攻性编队,被军方认为是最大的威胁。一项旨在组建山地攻击部队(因为中国边

藏红花种植技术

藏红花是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该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厘米。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药典描述其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藏红花在我国作为名贵药材,有红色金子和植物软黄金之称,以花丝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目前,中医临床上藏红花常用于温病热入营血,高热神昏,发斑,发疹,藏红花能凉血解毒,可单用,或配清热解毒之品,如大青叶、板蓝根等同用。治麻疹热盛血郁,疹透不快或疹出过密,疹色晦暗不鲜者,常与紫草、赤芍配伍同用。藏红花常与其他活血药配用以增强药力。如治痛经,经闭,配益母草、丹参等同用。治产后恶露不尽,配当归、赤芍等同用。本品活血之中又有散郁开结功能,可用于各种痞结之症。由忧思郁结所致胸部满闷,惊恐恍惚,单用本品冲汤服有效,或配郁金同用。 种植藏红花对我市农田粮食生产不受任何影响,可以实现水稻——经济作物(藏红花)最佳种植制度。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说,更是“种植一亩藏红花,亩产水稻超千斤,亩收现金超万元” 藏红花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和农民种蒜技术相仿,西红花喜温和、凉爽,怕炎热,较耐寒,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土为好,忌积水,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我国一般采用室内采花(无水、无土、无肥、靠球茎自身营养开花)、大田繁殖球茎的方法。在北京以北地区需采用保护地栽培。 藏红花球茎在7~10月摆放于室内,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花。室内花的生长期约60天,11月中旬把球茎移栽到大田,来年5月上旬收获球茎。种植667平方米西红花,一般收干花1千克左右,收获球茎500~1000千克,年创产值1.5万元左右。西红花球茎每年增产2~3倍。第二年以后在球茎上不用投资。是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西藏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撒馥兰、泊夫兰等,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去不少农民种过西藏红花,但因不懂得科学管理,使西藏红花球茎越长越小,花越开越少,亩产量越来越低,大多因无效益而放弃种植。而河南农业大学和有关单位经过十几年的种植实验表明,西藏红花只要科学管理,施足基肥,选种8克以上的球茎(注:8克以下的球茎不开花),采取抹芽技术,适量施用激素,同时增加球茎的种植量,就能保证西藏红花高产、稳产。种植一亩西藏红花,一般亩收干花1--2公斤,收球茎600--1000公斤,西藏红花国内市场价4000--7000元/公斤,国际市场价2000美元/公斤,球茎市场价40--50元/公斤。种一亩西藏红花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第二年以后在球茎上不用投资,效益大增。露地栽培西藏红花在9月份,北方宜早不宜迟。早栽培,早出苗,先发根,后发芽。室内开花的球茎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室内把80%的花采摘后,立即移栽于大田。西藏红花自11月中旬至来年5月上旬在大田生长,时间约半年,在此期间要做好如下工作:要科学供应肥水。栽后20天左右,每亩用人畜粪2000公斤对水浇施,干旱情况下对水多些。来年2月中旬西藏红花返青,每亩施入人畜粪300--400公斤。自3月份起西藏红花生产进入旺盛阶段,每隔10天喷0.2%的磷酸二氢钾一次,连喷2--3次。要合理调控水分。西藏红花

泰戈尔的资料

泰戈尔简介2 泰戈尔,r,(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

一、《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

一、《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相应练习: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 ”著称。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赞颂。三是。 4、冰心原名__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爱的哲学2、泰戈尔 3、母爱与童真大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4、谢婉莹、繁星格、春水体、5、母爱、自然、爱的哲学 二、《童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另有《在人间》、《我的大学》)。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如片断(2)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片断(13)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善良(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等等 阅读感受: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1. 阿廖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被印度占领的中国领土

被印度占领的中国领土 在中国印制的地图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区只标志寥寥无几的城镇地名。不了解情况的中国人如果想去那一带走走,离很远就会被边防军挡住,印度军队就在对面。他们会发现那片地区事实上只在中国地图上属于中国。如果换一张印度地图,那片地区是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还多两倍。目前中印两国的实际领土控制线是中国一直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画在中国地图上、实际却在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万多平方公里。解放军作家金辉对那片土地这样换算: ——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 ——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 ——相当于一个匈牙利、两个丹麦、三个比利时;——相当于六个科威特;——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交的北方四岛; ——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中印有争端的领土12.5万平方公里,都在中国传统的960万平方公里之内,其中印度控制9万多平方公里(大体麦克马洪线以南),并建立了一个它的一级行政单位“邦”,移民数百万,可以说这块相当于浙江省面积的土地已基本上万劫不复。现在需要谈判的,是两国的实际控制线,据说分歧也很大。可以预计,两国的艰苦谈判,讨价还价,只能在几百、充其量几千平方公里归属上进行。类似中俄谈判几十年争回了约300平方公里。 所以说,几百、几千之争,最后划界,政治、军事意义重大,对中国实际领土规模影响甚小。现在国际上评估各国陆地国土面积通常是按各国“实际控制”的面积,我国的这个面积仍约960万,其中土地约930万(世界第二),水域约30万。此外,中国口头上还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其中至少有一半处于列国纷争中。

泰戈尔

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地主家庭。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861年5月7日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的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学识涉猎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老在逝世前孟加拉还是印度的一个省。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让她在文学界上迈出了一大步。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园丁集》《吉檀枷利》《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爱者之赠与歧路》。泰戈尔的诗早在“五·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最初是陈独秀的四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新月集》。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作有剧本《春之循环》《邮局》《红夹竹桃》。此后各种翻译,介绍,和评述泰戈尔的作品不断出现,尤其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前后。自从《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做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思想 泰戈尔的宗教哲学思想深受古代印度吠檀多不二论的影响,集中探讨了“无限”与“有限”的本质、内涵及其关系。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意识、最高真实、最高存在是“梵”亦即“无限”。“无限”涵盖“有限”,统辖“有限”,而“无限”又存在于“有限”之中。他甚至认为:“无限”本身根本没有意义,“无限”只有在“有限”之中才能表现出来,正像歌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印度号称人种博物馆,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 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

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 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 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印度的民族构成与其分布情况: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

印度军队发展概况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吕冰洁——《印度军队的发展概况》 印度的军队发展概况 吕冰洁 3100103857 {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工科1034班} 摘要:印度军队的前身是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的殖民军。他的发展初期最大的特点殖民军性,他的发展对大英帝国的依赖很大。在独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军队的建设过程,也是其摆脱殖民军的性质的过程。事实证明,他们已经开始走上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英印军战后改革蒙巴顿方案 A Brief Survey of Indian Army Lv Bing-jie 3100103857 Abstract:The predecessor of Indian army is a colonization force established by the English colonist in India.After India declared independent,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army can be also saw as the process that they get rid of the effect of colonization.As a consequence,they have been find a promising way of their own. Key words: British Indian army Post War Reforms Mountbatten Plan 引言: 中印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的大国关系之一,对亚太地区的和谐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印关系虽说近年来在和谐互信大方向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两国关系发展方向复杂多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应加强对印度军队力量的深入了解,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认清形势,审时度势,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不受威胁。近年来,有许多关系中印关系的论调,但大多是以政治的视角来探讨,少见以印度国防建设为依据的。本文从作者的视角出发,以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简要介绍了印度现代军队过去的发展及未来走向。 一英殖民时期的“英印军” 一个国家军队,大抵都是从陆军开始发展,然后不断壮大,扩张完备的。印度现代军队的也不例外,现代印度陆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这要从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The East India company)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说起。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他们是英国、法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后,17世纪新兴的殖民国家为了处理在殖民地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这些公司在其政府的支持下,拥有大量资本,大批职员,武装力量和整批船队。”①公司的殖民地区的不断扩张,这些船队和武装力量也随之成为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力量。这样,印度的军队被迫地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到十九世纪,印度已沦为由大英帝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而东印度公司那支雇佣军性质的殖民军日趋正规化,被称为“英印军”。②纵观殖民时期大英帝国在全球的势力,这支“英印军”是英国的一直重要部队。除了维护英的殖民统治外,这支“英印军”还参加 - 1 -

泰戈尔简介以及主要作品

泰戈尔 生平简介简单介绍泰戈尔的生平,给大家一个总体的映象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学法律,兴致索然,改入伦敦大学学英国文学,并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01年在对谛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一九二一年发展成为“国际大学”)。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5年结识甘地。1919年发生阿姆利则惨案,泰戈尔愤而放弃英国政府封他的“爵士”称号。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控诉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深信祖国必将获得民族独立。同年八月七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去世。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作品简介分别从早期,中期,晚期介绍其作品。时代背景,诗人成长印记,作品特点 各阶段创作背景简介 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后,他积极参加反英政治活动,歌颂民族英雄,宣扬爱国主义,提倡印度民族大团结。 ②隐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积极参加民族运动,爱国主义激情

稍有消退,政治内容强的诗歌被带有神秘意味的诗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诗歌的影响,宣扬的是爱与和谐。 ③从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开始直至逝世,他又开始关心政治,积极投入民族解放斗争,作品的内容又充满了政治激情,视野也开阔了,对世界和人类都十分关心。可以说,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既有“菩萨慈眉”,也有“金刚怒目”。他的诗歌受印度古典文学、西方诗歌和孟加拉民间抒情诗歌的影响,多为不押韵、不雕琢的自由诗和散文诗;他的小说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又有创新,特别是把诗情画意融入其中,形成独特风格。 各阶段作品(个别简介) 《素芭》 是对女性,尤其是残疾女性的怜悯是本小说的主题之一。素芭不会说话,因而备受歧视,而且很孤单,出嫁之后即遭抛弃,结局十分悲惨。作者用细腻温柔的笔触描写了素芭的美丽动人,而越是如此,越凸显出了男与女,健全与残疾之间的强烈的不平等。 《戈拉》 表达了印度人民渴望独立与自由的愿望,揭发了殖民主义的罪行,激发起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它还批判了那些崇洋媚外的洋奴和不肯脚踏实地、切实做点工作的知识分子,批判了种族主义、复古主义和歧视妇女的错误思想,而且深刻、全面地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孟加拉社会的风貌。(主人公戈拉和维纳耶是一对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因一次 偶遇结识了梵社成员帕勒席一家。在与帕勒席先生及其女儿们的交往中,戈拉和维纳耶本真的天性和人生道路发生了分歧。维纳耶受到拉丽妲的影响,不顾宗教教派的重重压力和障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