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教程:绘画的构图

美术教程:绘画的构图

美术教程:绘画的构图
美术教程:绘画的构图

美术教程:绘画的构图

一、构图的释义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

也能够简单的称它为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所以,统

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

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

很大。从实际来说,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

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

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所以,凡

符合这种审美观点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

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

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

与均衡比较来说,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所以,对称虽是构图

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使用中机会比较少,使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

感觉。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

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来说。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

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表现

三角形状,像个品字。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巨大

的品字状或三角形,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什么是“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若是竖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

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中国画界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

所谓,并不是单一,或,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也是能够

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能够使用。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

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对于摄影师来说。

如能把均衡与对比使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领了。

2、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但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能够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二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三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在一副作品中,能够使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使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

学构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4.学构图 教学目标: 1.感受绘画构图之美,懂得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和学习绘画构图知识。 3.发展探究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一般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同时也包括线条、明暗,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织形式。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中间太小中间太大偏上偏下偏左偏右 适中 偏左上角偏右上角偏左下角偏右下角太分散太紧凑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

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静物写生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西平宋集张湾小学 张华美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composition in painting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幼儿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出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初一美术(第六、七、周)教学目的:通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方法,加强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作业要求: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结构。 教学重点: 1、观察、分析、概括物体的形体 2、用线条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来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节按中学美术常规进行。总结上一节课--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1、分析物体的结构,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1)体的形成:演示。 (2)体的构成结构:分析几何形体的长、宽、高。

(3)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用几何形体加以概括。 2、讲解和演示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1、作业要求: (1)临摹课本第二页学生的作品。 (2)学习作品中用线表现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3、辅导要点: (1)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所临摹作品。 (2)要求学生按方法步骤临摹。 (3)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 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临摹掌握了一些表现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准备。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1分钟)上一节课通过临摹,学习了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这一节课进行实物写生。写生一组静物,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 演示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1、用辅助线定出物体的大体轮廓,找出对应的中轴线。 2、勾出物体结构的轮廓线,比较各部份比例关系。 3、从形体结构出发,进一步画出具体形象结构特征。 4、用肯定的线条深入描绘。

第2课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第二课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本课版面导览示意:

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选材上新颖独特,从古至今,很多艺术家通过对劳动的体验与感受,绘制了大量反映劳动场面的艺术作品,记录了劳动者的艰辛、欢乐与坚强,歌颂劳动光荣。通过欣赏画家笔下的劳动者形象,让学习者更加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者是推进世界前进的力量,体会到艺术家们对劳动的体验和感受,领略到劳动者的艰辛、

欢乐与坚强。教材提供的图片具有“古今中外结合”的特点,有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中国古代的画像砖,现代版画家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农民画家刘荣红的《播种》。给学习者提供了不同时期各种绘画类型的作品,开拓了学习者的视野。本教材亦体现了美术文化的内涵、人文意识的培养。大量的讴歌劳动者的画面,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空间,特别是从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更是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感动;简短而又深刻的文字简介给学生提供了欣赏的方向。具有可选性的教学建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体验去选择教学侧重点,当然,能收集一些课外的表现劳动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能用美术专业术语描述劳动者劳动时的动作、心情,及画面中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状态,教学会更生动、更丰富。 1、感受外国画家反映的劳动场面的艺术品: 《伏尔加河纤夫》(作于1870-1873)作者是列宾,他是俄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主要的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横幅的画面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货船,在酷日下向前挣扎,荒芜的沙滩上只有半埋在沙里的几个破筐,纤夫们的步子那样沉重,人们仿佛听到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从远处传来。引导学生欣赏画家如何通过这幅画表现沙皇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野蛮剥削,同时也表现了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坚强的力量。 《拾穗者》的作者是法国的米勒,在这幅画中,米勒采用横向构

绘画的构图教案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 图”的含义,构图就是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构图是绘画中的艺术语言,是检验画面效果的具体依据。 构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较复杂,而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 3、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构图法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要采用对比法、展示法和 小组讨论法等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曾画过好多画,有时我们觉得画画不是太大就是 太小,有时感觉所体现的景物整体情况不是太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就是你们还没学过构图的原因,在画画时不懂得如何布局画面,画面上众多物体不懂得经营位置,所以就画不出很好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绘画的构图。 2、板书:绘画的构图 3、教师:同学们,先来了解一下教材中有关对构图的定义,请先大体浏览教材中图 片内容,一会儿我抽问大家感知情况。 4、同学们们讨论后,教师提问小结……

下面总结一下构图中的形与线,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 归纳为三角形、圆形、S、V、X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三角形: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自由引导人民》等。 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代表作有《枫丹白露的黄昏》。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的构图形式。 代 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V形:具有活泼、富有动感的、还给人以晃动感觉的构图形式。代表作有《希阿岛的 屠杀》。 X形:这是一种既有稳定感,又有放射感的构图形式。代表作有《林间小路》。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在平时的绘画中要活学活用,在实际 绘画中,恰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5、教师:通过刚才大家对构图的认知,同学们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观看多 媒体,加深构图的理解…… 6、教师课堂总结并板书 (1)构图中的“形”与“线”:圆形、三角形、S、V、X等类型。 (2)构图法则:对比——点线、明暗、心理差异 均衡——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 节奏——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7、课堂练习: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知识创作一幅绘画,要求快速、简洁、具有明显 构图意识。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是让同学们明白了构图的真正含义,同学们在讨论和讲授以及课件展示中,学到了构图的知识,并能开始运用所学创作作品,不足之处是

绘画基础入门教程:绘画的构图

绘画基础入门教程:绘画的构图 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在学画画之初就掌握很多的绘画基础知识,一 遍尽快提升自己的画画水平。但是,有鉴于学画画是一门长期性、繁 杂性的学科,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前提下,务必要掌握准确的绘画基 础知识,才能够将自己的水平持续提升。首先,绘画的构图便是必须 要了解透彻的绘画基础知识学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此,我爱画 画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相关绘画的构图。这其中包括:构图的含义、构图的原则、构图的特殊性三个方面。 一、构图的释义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 也能够简单的称它为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所以,统 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 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 很大。从实际来说,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 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 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所以,凡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 计及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图”的含义,构图就是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构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较复杂,而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 3、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构图法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要采用对比法、展示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曾画过好多画,有时我们觉得画面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有时感觉所体现的景物整体情况不是太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就是你们还没学过构图的原因,在画画时不懂得如何布局画面,

画面上众多物体不懂得经营位置,所以就画不出很好的作品。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绘画的构图。 2、板书:绘画的构图 3、利用微课展示讲解构图常用的几种方式: 下面总结一下构图中的形与线,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归纳为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睡莲》。 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代表作有《椅中圣母》。 三角形: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舞女》《自由引导人民》等。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在平时的绘画中要活学活用,在实际绘画中,恰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构图讲解,加深学生对构图的理解。 4、教师课堂总结并板书 (1)构图中的“形”与“线”: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 (2)构图法则:对比——点线、明暗、心理差异 均衡——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 节奏——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风景写生》 课时:3-4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第1 课时)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第2-4 课时) 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绘画中几种常见的构图具体方法分析

绘画中几种常见的构图具体方法分析 横三角形构图 横构图的作品具有平稳、沉着等特点,特别是正三角形的构图。具体方法有以下4种。 1.要发挥好三角形构图的优势,做好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定位,把所见物体灵活地安排在三个点上。 有些同学在横构图的作品中自认为它容易把握,所以总是随随便便安排物体。其实不然,三点定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定不好位置,会出现画面一头重一头轻不稳定的效果。 提醒一点,三点之中最上方的点是主要物体摆放的位置,其他两点分别摆放第一次要物体与第二次要物体,第三次要物体与第四……摆放不能超过这三点给人的视觉效果。 2.大关系的处理。大关系是指物体与物体,或与衬布之间整体的颜色间相互作用形成各要素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也为你未来的色调走向做出了铺垫。平常我们在创作或教学中,对大关系切不可忽视,因为一旦忽视,有可能一种完美漂亮的颜色关系就没有了。 3.画好主要物体至关重要。这里有几条建议考生需要关注。(1)形的漂亮是第一位的,没有形的漂亮,对于主要物体刻画难度就会进一步加深,不管是画陶罐还是花瓶都要一样重视。(2)大关系出来后,对于受光面的细节与被光面的特点要注意概括,切忌处处平平而画。(3)注意高光与口子的刻画,这是主要物体的点睛之处,必须画好。注意高光的形状与口子的厚重感,色泽既要漂亮又要彰显

物体的特点。 4.整体调整。这一步很重要,要进一步落实前后关系,协调颜色各要素,做到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使画面颜色既漂亮又耐看,画面效果大气而优美。 竖“C”形和“S”形构图 竖构图的作品具有纵深感强、有活力等特点。基本的表现形式有“C”形和“S”形。方法有以下四种。 1.发挥好“C”形与“S”形构图的长处。因为这两个字母本身就具有延伸的效果,如处理得好很容易增加空间感。因此,要合理安排好“C”形与“S”形中主要点的位置摆放。 “C”形有三个点,“S”形有四个点,主体物往往在中间点的位置,前面的点往往是第一次要物体的摆放位置,最后面的点帮助你加强画面空间层次的推移。值得一提的是,竖构图的画面容易表现纵深感,因此,主要物体不宜画得太大,太大会挡住空间的延伸。这一点与横构图有所区别,因为横向的构图画好物体比画好空间重要,这点在一些高分卷里表现很明显。 2.大关系的确定,也就是大空间关系的定位。这一步不要求过于塑造,只要把画面的纵深感画出来即可。笔者以为前实后虚是处理空间最好的表现手段,即加强前面的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衬布的对比;减弱后面的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衬布的对比。请注意,这里讲的是一种客观的对比,而不是要求刻意去表现什么,或者说把前面的物体画得过于清楚或详细,这是不科学的。 3.画好主要物体。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色彩要画到位,二是把它画到正确的位置。提醒一点,色彩塑造形体并不是要求十全十美,笔者以为最多达到

幼儿园美术:绘画的构图

幼儿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美术教案 / 幼教美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绘画的构图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出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 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 初一美术(第六、七、周)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方法,加强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作业要求: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结构。 教学重点: 1、观察、分析、概括物体的形体 2、用线条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来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1分钟) 按中学美术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2分钟) 总结上一节课--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三、讲授新知识:(15分钟) 1、分析物体的结构,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1)体的形成:演示。 (2)体的构成结构:分析几何形体的长、宽、高。 (3)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用几何形体加以概括。 2、讲解和演示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 四、学生实践,教师视导:(22分钟) 1、作业要求: (1)临摹课本第二页学生的作品。 (2)学习作品中用线表现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3、辅导要点:

美术教案-绘画的构图

美术教案-绘画的构图 出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 初一美术(第六、七、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方法,加强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作业要求: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结构。 教学重点: 1、观察、分析、概括物体的形体 2、用线条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来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1分钟) 按中学美术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2分钟) 总结上一节课--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三、讲授新知识:(15分钟) 1、分析物体的结构,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1)体的形成:演示。 (2)体的构成结构:分析几何形体的长、宽、高。 (3)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用几何形体加以概括。 2、讲解和演示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 四、学生实践,教师视导:(22分钟) 1、作业要求: (1)临摹课本第二页学生的作品。 (2)学习作品中用线表现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3、辅导要点: (1)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所临摹作品。 (2)要求学生按方法步骤临摹。 (3)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 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临摹掌握了一些表现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准备。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2分钟) 上一节课通过临摹,学习了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这一节课进行实物写生。 三、讲授新课:(15分钟) 写生一组静物,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 演示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1、用辅助线定出物体的大体轮廓,找出对应的中轴线。 2、勾出物体结构的轮廓线,比较各部份比例关系。 3、从形体结构出发,进一步画出具体形象结构特征。 4、用肯定的线条深入描绘。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20分钟)

绘画基础教程:绘画的构图

绘画基础教程:绘画的构图 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在学画画之初就掌握很多的绘画基础知识,一 遍尽快提升自己的画画水平。但是,有鉴于学画画是一门长期性、繁 杂性的学科,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前提下,务必要掌握准确的绘画基 础知识,才能够将自己的水平持续提升。首先,绘画的构图便是必须 要了解透彻的绘画基础知识学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此,我爱画 画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相关绘画的构图。这其中包括:构图的含义、构图的原则、构图的特殊性三个方面。 一、构图的释义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 也能够简单的称它为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所以,统 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 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 很大。从实际来说,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 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 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所以,凡

第2课快乐绘图——绘图工具的使用教学设计

第2课快乐绘图——绘图工具的使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2课“快乐绘图——绘图工具的使用”是紧接着第1课的学习内容,通过Flash 绘画工具箱中的多种绘图工具绘制图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绘画工具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学习使用“线条”、“椭圆”、“矩形”等工具绘制出规则图,利用“颜料桶”、“填充变形”、“箭头”等工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达到学会使用绘图工具来绘制美丽图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Flash工作界面后利用绘图工具创作作品。Flash绘图工具种类比较多,学生初次接触这些绘图工具,可以结合Windows“画图”软件的使用来进行学习。本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绘图工具进行绘制美丽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色彩的搭配,作品的构图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 目标维度行为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线条”工具绘图。 (2)学会使用“椭圆”、“矩形”等工具。(3)学会使用“箭头”工具。 (4)学会组合对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构图、审美及编辑能力。 (2)教师示范讲解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培养探索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通过描绘美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热爱美、感受美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种绘图工具的综合使用。 难点:(1)矢量图形与位图之间的区别。 (2)用“箭头”工具绘制不规则图形。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内容并不复杂,许多绘图工具在“画图”软件中都出现过,所以要求学生通过与“画图”软件的对比,尽可能掌握较多的绘图工具,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对一些“画图”软件所没有的功能,要重点进行讲解,或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或分组讨论它们之间的异同,强化认识。而对学生来说,用“箭头”工具进行变形是有一定困难的。教

绘画构图教案

素描静物----------构图 一.课题:素描静物-------构图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的 通过静物写生练习,了解静物构图组合的一般要求,构图种类、构图原则,逐步掌握素描的表现方法,提高构图和造型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五.1、教学重点:,重点了解三角形构图的艺术特点素描的构图原理。2、教学难点:静物组合的原则; 六.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学生参与、相结合 九.教具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静物、 2、学生准备:教材、纸、笔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描静物写生主要是训练我们的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对初学者来说,一方面通过由简到繁的静物组合写生,掌握构图规律,做到画面对象大小比例安排得当,视点高低适宜;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布置静物作画,从中学习构图的基本知识(如统一和变化;对比和调和;对称和均衡:比例和节奏;静感和动感等等),逐步掌握构图能力,静物的形体结构实际上仍是不同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它比石膏几何形体更不规则、更复杂。这样我们在静物写生中,更应该强调对形体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理解。 (二)构图 构图,则是指画面的结构。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的静物配置,通过构图能动地表现于画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技能训练。 作为画面的构图安排与静物的摆放原则是一致的,如果说有些不同的话,那就是在面对特定角度的静物进行写生时,可根据需要对画面中出现的个别物体作适当的移位处理,以符合整体画面的构图形式的美感规则。此外,主体物忌放在画面的正中心位置,因为这样会给人呆板、僵死的感觉,向中心线以外略偏移一些才会让人感觉舒服。画面中的静物应尽量避免出现在同一条线上或等距离位置上,而应错落有致、聚散有法。“疏可跑马,密不通风”,

美术教程:绘画的构图

美术教程:绘画的构图 一、构图的释义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 也能够简单的称它为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所以,统 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 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 很大。从实际来说,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 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 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所以,凡 符合这种审美观点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 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 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 与均衡比较来说,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所以,对称虽是构图

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使用中机会比较少,使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 感觉。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 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来说。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 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表现 三角形状,像个品字。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巨大 的品字状或三角形,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什么是“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若是竖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 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中国画界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 所谓,并不是单一,或,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也是能够 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能够使用。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 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对于摄影师来说。 如能把均衡与对比使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领了。 2、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但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能够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二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三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小学美术绘画构图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绘画构图能力的培养 雷鸿雁2015-01-14分类:教学反思 分享到: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发育完全,有许多学生易出现构图失误。一张纸往往只画不足一半的面积,而留出大量的空白,他们作画不会考虑构图,经常把物象画得很小,或者偏在一角上。甚至有的学生不是把物体画的靠左就是靠右,造成画面构图不美,长久下去,必然影响小学生绘画能力的发展。这对表现学生自我和作业内容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样的作业当然也好不到哪儿去。长此以往,他们就没有成功感,就会失去对美术科的兴趣。由于年龄特征,小学低年级也不适合专门集中讲解构图基础知识,那么又该如何把构图知识传授给学生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中综合诸多因素,采取得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 培养儿童的绘画构图能力,教师不宜急于求成,不能期望值过高,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多在8——9岁之间,正处于涂鸦期向概念期过渡的时期,据此要进 行想象画,创造画等训练,同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形,发展其把物体形状概括成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简单形状的能力。这一时期的每次绘画教学都应强调把物体形状画大,不要怕画乱,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手控能力及大胆作画的良好素质。在二年级,为帮助学生克服构图上机械,刻板,拼凑等弊病,可安排一些构图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画面上各物体间的联系。如画房子,除引导学生画好房子,找出房子特征外,还要要求学生想到房子的前后左右要添加些什么,以使学生的画面由平面的向立体的构图转化。 二、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指导绘画构图 有些学生画画时总怕画不好,放不开,主要原因是因为作画不够大胆,主观上认为画小点比较容易,从而导致构图不美。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鼓励他们大胆轻松地作画,并纠正构图上的错误。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三册要求学生画大街上行驶着的汽车的情景,有些同学总是画的很小、画面构图非常小气,从进校的第一节美术课就要求学生把作业纸画满,并把这一条作为绘画常规来要求。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比较简单直观的构图意识──要把作业纸画满,主体物象就要画大些,背景就要画得丰富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提高了画面的整体效果。例如在《画蜗牛》这一作业中,我对学生的作业要求是:①在16开作业纸上画5─8只蜗牛,每只蜗牛画得稍大一些; ②注意蜗牛的方向、疏密、色彩等关系;③尽量把背景想象得丰富一些,画得复杂一点。结果全部作业都收到了预想的效果:都把作业纸画满了,主体物也没偏在一角上,画面充实,色彩丰富,

第二课水彩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

第二课水彩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 (第五单元) 水彩画创作的方法与步骤包括如何进行构图,如何进行人物及景物的选择,画素描稿,画色彩稿和落幅创作等五个大的方面。 一、构图 构图是画家在创作中对构思、主题、形象进行表现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水彩画创作中把构成画面所需的形象与素材进行整体布局和统筹安排的艺术,是创作中将画面各部分通过组合、配置、对比和在有限的平面框架对所要表现的物体、空间进行组织并构成画面的特殊形式,是体现水彩画家创作意图和创作思想的手段。总而言之,构图是指如何把人、景、物等最合理地安排在画幅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表现创作意图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构图通常被称为“章法”、“布局”,亦称“经营位置”、“置布势”、“结体”和“锁笔”等等。在水彩画创作中,水彩画家利用视觉要素在水彩纸上按照一定的空间把物体组织起来,将诉诸视觉的点、线、面、水、色、形态、明暗、光影等进行有序的组合。水彩画家借助于水彩的语言通过主题展示给观众,因此,在水彩画的创作中,创作主题和思想及其表现手段要比构图更先考虑。 构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作品全部绘画语言的组织方式。构图以将容通过形式结构的布置而得到恰当表现为原则的,只有主题和形式得到统一时,才能产生更加完美的构图。构图的任务在于尽最大的可能阐明画家的构思,正如米勒所说的那样:构图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图161)。 构图有一定的规律。即把画家所要表现的主题以及与主题有关联的所有物体、道具和空间放置在一起而产生某种艺术形式,这里包含着阐明、强调、浓缩、隔离、增添、删减、后加、利用、选择以及抵制等理念,而且还包括了概念、主观意识等,这是构图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画家在确定了一个主题之后,首先必须研究有关如何表达这个主题和突出这个主题的问题。深入探求一个主题,意味着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它——主体的确定、主体的大小、主体的角度、主体如何说明主题、其他客体如何来为主体服务、明暗布局如何、色彩布局如何等,意味着采取何种表达形式更能表现主题这些关键因素。 图161《舞蹈演员》(水彩)汪晓曙图162《一个世纪始与末的对话》汪 晓曙 画家对构图原理的探讨往往是从有关的秩序这个角度来进行的,认为画面构成有一种秩序。古代希腊人认为黄金长方形(黄金分割)代表着数字规律的美,把黄金率定为一切构图的基本法则。认为美与和

新苏少版(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1)教案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1. 教学路径 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工笔画的绘画工具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白描碧桃图

碧桃图 扇面陈之佛 寒雀图北宋崔白 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 2. 课时建议 本课设计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工笔花P8~9鸟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教

师演示工笔花鸟画步骤。第二课时为临摹、创作及评价。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临摹练习中鼓励学生体验宋人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形式

摘要:简要论述中西方构图思想和审美的差异,以及绘画中构图的形式和原则。 关键词:构图形式 绘画中的造型专业术语“构图”一词简洁的意思指的便是画面的组织关系也就是画面的布局。创作一幅作品从构思到收集材料再到最后的画面,起笔的第一步面临的便是构图的考究。所以我们必须在深入理解构图的含义和审美的基础上才能够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一幅成功的作品在构图上处理的是否得当,决定了这幅作品能否突出主题,分清主次,增强画面的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 一、中西方构图的文化差异 (一)、西方构图的文化 西方绘画构图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焦点透视”比较合服人的视觉真实性,讲究理性和科学。它将美学的艺术性和理性的科学性加以结合,运用人的肉眼所观察到的视觉消失点为依据,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运用焦点透视的绘画注重在于平面上营造出立体三维的视觉效果,以求达到与肉眼所观察到的几近逼真的效果。 运用线性透视学来辅助绘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15世纪意大利画家L.B.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对透视学最有贡献。德国画家A.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到艺术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即是焦点透视的典范之作,画面中所有消失的线性方向全部汇集于视线的消失点,视线的消失点就是焦点。 西方绘画同样讲究三角构图的方法,三角形构图是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 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二)、中国构图的文化 中国画的构图在清朝前期最显著的构图原理是运用“散点透视“的画法。清朝尤其在乾隆年间,宫廷画受西方画师郎世宁的影响,逐渐将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运用到中国画。散点透视法的创作方法即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故而,只有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数十米、百米以上的长卷,(如清明上河图)而如采用西画中“焦点透视法”就无法达到。到了宋代,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已形 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直到今天,中国画仍然保持着使用散点透视的作画方法。 二、构图形式和原则 (一)、水平构图 水平构图主要是由横向的水平线构成的基本画面格式。例如浩瀚的大海、辽阔的草原。水平构图往往能够给人安静、平稳、舒畅的视觉感受。水平构图适用于表现广阔无垠、平坦开阔的视觉景物。它将画面水平分为几部分,西方常采用的水平分割方法叫做“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法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黄金比例≈1.618:1其性质是与它的倒数比值正好相差1。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绘画构图初步|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 《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 ----沧州市运河区新世纪小学王毅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通过欣赏、观察、评析,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构图方法。 过程和方法: 学习和掌握多种构图方法,并进行创作,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S形构图、平形式构图、梯形构图等多种构图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创意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辅导,如画面的表现效果.......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讲述创作意图,以表扬、鼓励为主,通过相互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学情分析:

高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课程应侧重于感受性、游戏性、体验性,不宜讲授过于繁杂的理论知识,应该以探究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前面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构图的形式和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主要停留在对画面形象的关注,对构图的重要性和作用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针对这种状况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构图,更重要的是通过赏评活动和探究评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构图形式、理解构图的作用,进而在今后的美术学习和生活中合理运用构图。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差异,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分层次的要求,对兴趣较淡薄、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引导学会分析作品构图形式,对兴趣浓厚、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不仅要会分析构图形式更要理解构图的作用,为今后运用到绘画练习和生活摄影中奠定理论基础。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法、游戏法。 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鼓励引导学生要主动的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 五、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和体验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 学会用多种构图方法,大胆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七、教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学构图》精品教案

《学构图》精品教案 学情分析: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应以构图的形式与基本法则为中心,在学习构图的知识过程中,使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构图的形式美感,这将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照片与绘画作品,初步了解构图的概念形式与法则,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形式与法则进行构图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知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在体验构图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和认识构图的知识,学会利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如何巧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教学方法: 运用分析法、观察讨论交流法及操作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当我们看到一堆凌乱的物体时,大家如何把它们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重点。出示课题《学构图》生:观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师:当我们需要把一些静物摆放在一起进行写生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摆放,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把这些物体合理、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画面(构图含义)。可以说,一幅作品的好坏决定了这幅作品的成功与失败。生:了解设么事构图及重要性。 2.教师出示图片:

(1)师:两幅图片有何感受?有何不同?学生讨论:第一幅画面上的水果都在一条直线上,缺少变化。第二幅画面上的说过有了变化,但是位置过于平均。 (2)出示解决方法:a.调整重心求得变化;b.聚散分明求得变化;c.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师:出示第三幅图片,提问与前两幅有何不同? 生:画面统一,有变化,而且出现了我们以前所学到的聚与散,主与次的关系。 小结:在组织画面时,要遵循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构图原则。强调聚散、主次之分。 (3)根据图3找出之间关系,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物体之间形成一个什么形状,引出构图的种类。生:讨论分析图3整体成什么形状。生:三角形。 (4)出示图片,了解构图的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构图有:三角构图,s型构图,圆形构图,对角线构图等等。生:欣赏,讨论各种构图的特点。 小结:构图的形式不同,创作出的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从大家现阶段的表现及接受能力上来看,今后创作还应以三角构图为主要表现对象。 (5)欣赏三角构图作品: 师:在欣赏过程中,大家分析下画面中的主体是什么?在何位置?次体是什么?在什么位置?生:交流、讨论。 三.小游戏:拼拼摆摆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静物图片及静物实体,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分两组进行构图训练。生:交流、讨论,进行尝试。师:在学生进行训练时,教师可进行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