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6套期末试卷汇编

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6套期末试卷汇编

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6套期末试卷汇编
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6套期末试卷汇编

(一)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还寝梦佳期。

2、怪石奔秋涧,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雏凤清于老凤声。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5、新添水槛供垂钓,__________________。

1.不堪盈手赠

2.寒藤挂古松

3.桐花万里丹山路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故着浮槎替入

(一)默写(12分)

1.,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2.桐花万里丹山路,。《韩冬郎……》

3.,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

1.海上生明月

2.雏凤清于老凤声

3.山随平野尽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为人性僻耽佳句

6.

刑天舞干戚

(一)默写(10分)

1、刑天舞干戚,。(《读〈山海经〉》)

2、日光下彻,,。(《小石潭记》)

3、,寒藤挂古松。(《草书屏风》)

4、时人不识凌云木,。(《小松》)

5、怀旧空吟闻笛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10分)

1、猛志固常在;

2、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3、怪石奔秋涧;

4、直待凌云始道高;

5、到乡翻似烂柯人;

(一)默写(10分)

1.桐花万里丹山路,。(《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其一》)

2.,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

3.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4.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5.,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一)默写(10分)(每句2分,错1字1分,扣完为止)

1.赢得生前身后名

2. 锦帽貂裘

3. 此日中流自在行

4. 盖以诱敌

5. 学而不思则罔

1、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过零丁洋》)

(2)山随平野尽,_______。(《渡荆门送别》)

(3)_______ ,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4)怪石奔秋涧,_______。(《草书屏风》)

(5)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6)凄神寒骨,______。(《小石潭记》

【答案】(1)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青”的写法)(2)江入大荒流(3)海上生明月(4)寒藤挂古松(注意“藤”的写法)(5)此夜曲中闻折柳(6)悄怆幽邃(注意“幽邃”的写法)

【解析】(1)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青”的写法)

(2)江入大荒流

(3)海上生明月

(4)寒藤挂古松(注意“藤”的写法)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悄怆幽邃(注意“幽邃”的写法)

(一)默写(10分,每题2分)

1、又送王孙去,。(《赋得古原草送别》)

2、,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山随平野尽,。(《渡荆门送别》)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为人性僻耽佳句,。(《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一)10分

1.萋萋满别情

2.海上生明月

3.江入大荒流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语不惊人死不休。(二)阅读下文,完成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诗中“万籁”是指:(2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点出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B、颔联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竹林、小路、花木、禅房,描绘出一个百花繁盛的美妙环境;

C、颈联写诗人在后禅院所见,表现诗人的赏景之乐;

D、尾联以声衬静,突出山寺的宁静气氛,表现诗人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寂寥之情。

(二)(4分)

6、自然界一切声音(2分,只写声音得1分))

7、D(2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3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诗中下列对“悦”和“空”的词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悦耳空灵 B悦耳空明 C愉悦空明 D愉悦空灵

7.诗人借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氛围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2分)

(二)诗词(3分)

6 C(1分)

7.希望超尘脱俗(或:追求清静隐逸)(2分)

(4分)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万籁”意思是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

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入寺所见。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山寺的美妙、幽深和清寂。

C、颈联诗人想借鸟儿之乐来排遣自己的苦闷。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烘托山寺的宁静气氛。

【答案】(1)各种声音(2)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分析指定诗句的意思,即可作答.“籁“的意思是声音,“万籁“的意思就是各种各样的声音.(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诗句中一个“悦”字,赋予鸟儿以人的灵性,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一个“空”字,增强了画面的静趣.这两句诗进一步衬托出其景之幽静佳绝

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写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已经二十三年了,写出了作者被贬后的愤懑之情。

B. 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

C. 颈联虽然描绘了一派富于生机的景象,却写出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消沉。

D. 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9.C(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8分)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

(2)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人、一桌、—椅、—扇、一抚尺而已。

6、上面文段出自______朝的___________写的《口技》一文。(2分)

7、翻译下列句子。(3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文第(2)节中描写了听众的神态、动作的语句是_______,(1分)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清林嗣环

7、即使一个人有百只手,一只手有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关键字:虽、指)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以听众的反应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或精湛)。(侧面或烘托或衬托1分,技艺高超或精湛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1分)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9。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7.本文选自《》一书。作者是清代的。(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9.文章紧扣一个“”字,依次描写了、、3个情景,表现口技人的。(5分)

10.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课文首尾呼应,强调道具的简单,突出口技人技艺的精妙。

B.课文的第一段是为下文写口技的精彩表演作渲染和铺垫。

C.全文描写动静结合,依次有“动—静—动—静—动”的变化。

D.课文结尾演出和文章都戛然而止,令人遐想,有余音绕梁之效。

(二)7、虞初新志林嗣环(共2分)

8、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关键词:间、力拉,其他意对即可。共2分)

9、善梦中惊醒渐入梦乡失火救火技艺高超(每空1分)

10、C(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1题。(9分)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请写出本单元另一则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个字)(2分)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杂然相许.()寒暑易.节()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1.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结尾借助神力来移山,并非迷信,而是反应人民渴望征服自然,实现理想的愿望。

B、愚公移山虽然受到了智叟、其妻的反对,但他更加渴望得到家人和孀妻弱子、天帝的帮助。

C、以孀妻弱子与智叟相对比,进一步表现了智叟的“固不可彻”。

D、愚公移山遇到了山高、路远、工具简陋等困难;但他相信子孙无穷,总有一天可以将

山移走。

(三)(9分)

8、《列子.汤问》(1分写出《列子》即给分,“汤问”写错不得分)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孟姜女哭长城等(1分,只写人名不得分)

9、赞同变换(2分)

10、苦于大山的阻塞,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2分)

11、B(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

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本文作者是(时期)的(人名)。(2分)

9.文中划线句“且焉置土石”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B.而且把土石运送哪里去呢?

C.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D.况且把土石运送哪里去呢?

10.根据选文内容,北山愚公移山会遇到的困难有(四字概括):(2分)

?山高无比??工具简陋?

(三)课内文言文(6分)

8.战国列子(2分)

9.C(2分)

10.缺乏劳力路途遥远(2分)

(8 分)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杂然相许____②寒暑易节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4)本文结尾写操神之蛇“惧”和天帝“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列子?汤问;列御寇(2)赞同;交换(3)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4)侧面描写,反映愚公移山的坚定不移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解答这类题主要依靠的是平时的积累,非常必要记住关键性的文学常识比如:作者及其朝代,出处,及相关知识.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许,赞同.

②句意:冬夏换季.易,交换.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固:顽固

句意: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山神“惧“和天帝“感”,是文章的侧面描写,还是反映愚公移山的坚定不移;小题的第二问要联系全文考虑:愚公“年且九十”全家移山,并且移山的工程非常大,工具简陋,运土来回的路程遥远,愚公依然选择了移山;面对智叟的嘲讽给予了有力的还击,由此可看出愚公下定决心就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去.此小题前一问要注意侧面描写的作用,后一问注意联系全文提炼观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5分)

愚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上文选自《》,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列御寇。(1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甚矣,汝之不惠。

13、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该段主要写了愚公要移山的原因和决定。

B.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在家中很有号召力。

C. “其妻献疑”从侧面体现了移山困难之大。

D. “跳往助之”符合人物年龄特点,形象鲜明。

(四)5分

11.列子(1分) 12.你太不聪明了(2分) 13.A(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7分)

惊弓之鸟

异日者,更赢①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此孽②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③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④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注释] ①[更赢]人名,猎手。②[孽]受伤。③[故疮]旧疮伤④[惊心未去]惊恐的心理没有消除。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 (2)其飞徐.而鸣悲 ( )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雁被射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12.写出一个与“惊弓之鸟”意义相近的成语:___________。(2分)

9、(1)拉 (2)慢

10、(鸟)听到弓弦的声音,想用力高飞,旧疮伤破裂,使它跌落下来。

11.这鸟受过创伤,心有余悸,受不起惊吓了。

12.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丧家之犬等)

(三)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10分)

越人遇狗

邓牧①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摇尾人②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③。”越人喜,引.而俱归,食以梁肉④,待之以人礼。狗得盛礼,日益倨⑤,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越人曰:“尔饮食之,得兽,狗辄尽啖,将奚⑥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狗怒,啮其首,断领⑦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⑧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注释】①邓牧:,宋元之际的学者。②人:像人一样。③中分:平分。④梁肉:精美的食物。⑤倨:傲慢。⑥奚:何,什么。⑦领:脖子。⑧豢:养。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4分,各2分)

(1)我善.猎()(2)引.而俱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食以梁肉,待之以人礼

13.有人讥笑越人“尔饮食之,得兽,狗辄尽啖,将奚以狗为”,他们这样说,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下列对这则故事寓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应该和狗等动物和谐相处,不能虐待动物。

B、对贪婪残忍的坏人或恶势力,不要姑息纵容。

C、人和贪婪的动物势不两立,要坚决与之斗争。

D、越人不该与狗争食,以至葬送自己的性命。

(三)11、(1)擅长(2)牵拉(4分,每空2分)

12、(人)用精美的食物喂(狗)吃,按照待人的礼数来招待它(指狗)(2分)

13、因为越人对狗“盛礼”狗却傲慢无礼,还将猎来的东西都吃掉,越人没有让狗做狗应干的事(2分)

14、B(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6分)

秦士有好古物者,价虽贵,必购之。一日,有人持败席造门曰:“此孔子杏坛所坐之席也。”秦士大喜,易以附郭①之田。又有携枯竹者曰:“此太王避狄去豳所操之棰②也,先孔子数百年矣。”秦士因倾家资悉与之。又有持朽漆碗者曰:“席杖皆周物,未为古也;此碗乃舜造漆器时作,益又古矣。”秦士遂虚所居之宅以予之。三器得而田宅资用尽去矣。

注释:①负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避狄去豳:太王即周文王的祖父。因受狄人侵扰,太王率部由豳迁于岐。豳Bīn:古国名;棰,木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三器得而田舍资用尽去矣。

13、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人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2分)

A、舜造漆器;

B、孔子杏坛;

C、太王避狄去豳

、、

14、这则故事讽刺了的人。(2分)

(四)(6分)

12、(秦士)得到三样东西却耗尽了田宅和物资。(2分)

13、ACB (2分,任意两项顺序对得1分)

14、盲目好古,却又没有眼光的人。(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8分)

鹿亦有知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11.解释加点字(2分)

伐.薪为生伐是夜鹿去.去

12. 对“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翻译正确的项是()(2分)

A、于是让李氏寻找那只鹿,李氏不和他去。

B、于是向李氏请求要那只鹿,李氏不给他。

C、于是向李氏恳求宽限时间,李氏没有答应他。

D、于是向李氏寻求帮助,李氏想不出办法。

13. 从全文看,“鹿亦有知”表现在(1)(2)

(用原文回答)(2分)

14. 从李氏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2分)

(四)课外文言文(8分)

11.(1)砍伐(2)离开(2分)

12.B(2分)

13.(1)甚驯,见人则呦呦鸣。(2)鹿出,至暮必归。(3)是夜鹿去,遂不归(3点答出其中2点即可)(2分)

14.我们要珍惜、善待自己拥有的一切,否则等到失去后后悔也是徒劳。(2分)

(6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②于车,人心调③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④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子期,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王子期:战国时期驾车能手,即王良。②安:安稳③调:协调④诱道:引导。

(1)下列对句子“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技术已全教给你了,你在运用这技术时就错了。

B.我已经尽力了,你好好驾驭这三匹马就能超过我。

C.技术已全教给你了,你好好驾驭这三匹马就能超过我。

D.我已经尽力了,但你在运用这些技术时就过分了。

(2)赵襄王“三易马而三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2)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3)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患得患失,否则做事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的意思是: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从而知道A项是正确的.

故选:A.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寻找原文中与问题相关的句子,理解.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文章主要讲述赵襄王和王于期赛马的故事,因为赵襄王比赛时,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患得患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所以比赛输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患得患失,否则做事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7分)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以齐国之大具②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③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④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②具:备办。③香居:齐国大夫。④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4、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1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释”的词条有以下各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荆王释先王之礼乐”中“释”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A.放下,放弃 B.消融,融化 C.排解,解除D.指佛教或僧人 E喜悦

16、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齐宣王各是怎样一个人。(2分)

(五)7分

14.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3分)

15.A (2分)

16.齐宣王:能听取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勇于改过。(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6分)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平生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 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13. 选文中有两个段落都写到了“火把”,前一处写“火把’’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____________,后一处写“火把”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山势。(3分) 14. 对于红军战士的笑喊,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

A. 红军战士十分紧张,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以笑喊壮胆。

B.表明红军战士都十分幽默,爱开玩笑。

C.表现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乐观精神。

D.表现红军看到火把奇观后的喜悦心情。

15. 选文中体现山高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山陡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句中的“这里”指的是____,(1分)不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然而最终“横着心躺下去”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一)(16分)

13、夸张(1分)山高路陡(1分)陡峭(1分)

14、C (2分)

15、山高:例如“从山脚向上望……跟星光接起来”(2分)山陡:例如“向下看,……就在脚底下”(2分)

16.一尺来宽的山路(1分)

山路太窄,人很容易翻下悬崖(2分)

路上石头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2分)

红军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顽强精神(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4分)

老山界(节选)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

..①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啦!”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

看,简直是绝壁,火把

..②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⑴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

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5、第⑴段加点的“蜷”在文中的意思是,其表达作用是:。(3分)

16、文中第?-?段中的划线句运用描写,生动地表现了。(3分)

17、选文第(1)段和第(7)段中两次对加点字“火把”的描写,各突出老山界什么特点?(3分)

火把①:

火把②:

18、有人认为第(9)段连用四个问句,表现了红军战士畏难的情绪,必须删去,对此你怎么看?(3分)

19、请仿照第(11)段中的划线句式再续写一句符合文中声音特点的句子。( 2分)

(一)(14分)

15、弯曲身子(1分)写出了夜晚天气的寒冷,体现了红军战士面对寒冷天气

的坚忍,突出了他们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革命主义精神。(2分)

16、语言(1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团结互助、积极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2分)

17、山路的曲折迂回,山势的高耸(2分)山势的陡峭(1分)

18、不可删,连用四个问句,写出了山路路窄石硬(睡觉环境恶劣),与下文红军战士酣然入梦、半夜赏景形成对比,突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英勇乐观的革命(3分)

19、符合声音远近、宏大细切特点的即可。例:像秋叶飘落在地面像狂风掠过松林像浪潮撞击着礁石(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3分)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①1895年11月8日深夜,在德国沃兹堡大学实验室,伦琴教授用一张黑纸把一只真空

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然后离开了实验室。那只放电管的形状像一只梨,是英国的克鲁克斯教授研制的,能产生微弱的阴极射线,可以利用它研究带负电的高速电子流。

②突然,伦琴教授想起他忘了关闭真空放电管的电源,便又回到了实验室。一开门,他吃了一惊:黑暗中,一条板凳正发射着一束绿色的荧光!他切断电源,荧光消失了;再接通电源,荧光又出现了。他划着一根火柴,发现板凳上有一块硬纸板。“难道是真空放电管中的某种未知的射线射到纸板上引起的吗?”

③伦琴教授伸出手掌,在真空放电管前晃了晃,他再吃一惊:离管两米远的一个备用荧光屏上,淡淡的手影中间清晰地显现着他手掌上一节节骨骼的黑影,手动一动,骨影也动一动。

④黑暗中,伦琴大声惊叫:“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⑤但他没有被吓跑。他面对着“魔影”疯狂地寻求事实的真相,十几天没离开实验室。

⑥他发现了一种光,“我也不晓得是什么光……无以名之,就叫它X光吧……”他这样给他的老师写信说。

⑦1901年,由于X光的发现,伦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⑧科学史称这种科学的发现为“偶然的遭遇”。这种偶然不 shèng méi 举: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做青蛙试验,却发现了电流;英国科学家柏琴用化学方法合成奎宁,却发明了合成染料苯胺紫;诺贝尔将棉胶倒进硝化甘油,不期然发明了烈性炸药;荷兰磨眼镜片的学徒泼斯在闲玩时摆弄两块镜片,偶然发明了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本来要寻找某种预期现象,结果出现了完全意外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偶然的遭遇”已经成为科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现象。

⑨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能抓住这种“偶然的遭遇”。

⑩阴极射线管是克鲁克斯发明的,他也曾发现放在抽屉里保存在暗盒中的胶卷莫明其妙地感光报废了。他找到胶片厂商,指斥其产品低劣。他得到了赔偿,却失去了一次伟大的科学发现。不久,伦琴教授发现了X光,克鲁克斯才恍然大悟。

11而且,早在伦琴发现X光的5年前,美国科学家古德斯柏德就在实验室里偶然洗出了○

一张X射线的透视底片。但他却把这归因于照片的冲洗药水或冲洗技术,便把这一“偶然”弃之于垃圾堆中。

12这也就是“看见”和“发现”的区别:你“看见”了,但你没有“发现”;可以使人○

一朝成功的伟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

1

15.根据拼音写汉字:不 shèng méi 举(2分)

16.下列对文章标题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引用伦琴的话为标题,增加了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以此为线索,记叙了伦琴因为偶然的遭遇而发现了X光的事。

C.标题既指伦琴发现X光的经过,也蕴含了文章主旨:抓住偶然遭遇,寻根究底,揭示事

物的真相本质。且题目新颖,能引发读者兴趣。

D. 浅层含义指伦琴因为偶然的遭遇而发现了X光的事,深层含义指要抓住偶然遭遇,寻

根究底,才能揭示事物的真相本质。

17.联系上下文,说说○11段中补充叙述美国科学家古德斯柏德例子的作用。(4分)

18.第○13段的划线句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连用几个比喻,意在表明谬误、愚蠢、怨恨总是与偶然性相伴出现的。

B.连用几个比喻,意在表明偶然性的亲戚是谬误、愚蠢、怨恨。

C.连用几个比喻,意在表明谬误、愚蠢、怨恨一直存在,并统治着世界。

D.连用几个比喻,意在说明偶然性的出现常会因人固有的弱点而被忽略。

(一)《我看见了我的骨头》(13分)

15.不胜枚举(2分)

16.C(4分)

17.答案示例:是想表达并非只有克鲁克斯与发现X光失之交臂(此点考虑与上一段的联系,2分),进一步反映了伦琴能抓住偶然发现的可贵(此点考虑与主体叙事部分的联系,1分)。也为下文的论述提供了事实依据(或引出下文的论述。此点考虑与下文的联系,1分)。(共4分。此题不考核议论文文体知识)

18.D(3分)

(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永远执著的美丽曲志红

①那是我在这次采访中惟一有机会提出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始终不解,像他这样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从小上教会学校的人,为什么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愿选择了艰苦而陌生的农学?

②袁隆平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出了这个大出我意料的答案:“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③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那片花艳果丰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

④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不解之缘。

⑤但当他第一次真的来到农村时,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

⑥现实中农村的落后、贫瘠和疮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定要走到底。”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zhèn hàn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

⑦他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水稻而运转。在他研究开始的最初,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⑧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科学

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可能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但作为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作者,袁隆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⑨或许上天也被这种精诚所感化,自1966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着一个,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项接着一项,30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了“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⑩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 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1)拼音写汉字: zhèn hàn____

(2)第6段“我这个人有点‘痴’”中“痴”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第4段中“美丽的记忆”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5段“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改为陈述句,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不用陈述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第8段划线句“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

(6)袁隆平曾获得无数荣耀,其中包括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请你结合选文,请为他拟一份得该奖时的颁奖词。

【答案】(1)震撼(2)痴,指对自己的目标能够坚持追寻下去(3)六岁时在武汉郊区参观的一个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园艺场(4)这就是我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用反问句更能突出袁隆平看到农村时失望的心理;更衬托出他为了梦想坚守农村的伟大与不平凡(5)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没有阻挡袁隆平对“美丽”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

(6)示例:有个人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从小上教会学校,却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愿选择了艰苦而陌生的农学;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他解决3500 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个人就是﹣﹣﹣袁隆平

【解析】(1)本题是对字音字形的考查,注意书写准确规范和区分形近字即可.正确字形:震撼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下文“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定要走到底

”可以看出痴,指对自己的目标能够坚持追寻下去.

(3)本题的考点是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那是代指下文内容.从提示词“这片”可以看出指代内容在上文,应该是:六岁时在武汉郊区参观的一个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园艺场.

(4)本题是对句式表达的考查,尤其是注意反问句和排比句.解答思路:指出句子表达方式,结合文段分析表达效果,反问句是用反问的形式,起到突出强调感情的作用.“难道

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改为陈述句,应为这就是我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用反问句更能突出袁隆平看到农村时失望的心理;更衬托出他为了梦想坚守农村的伟大与不平凡.

(5)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结合上文“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可能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和下一句“袁隆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没有阻挡袁隆平对“美丽”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6)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从文中概括出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即可.示例:有个人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从小上教会学校,却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愿选择了艰苦而陌生的农学;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他解决3500 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个人就是﹣﹣﹣袁隆平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11分)

滹沱河和我(节选)

①1929年的秋天,我已在村里小学校读一年级。一天,窗户才透亮,我梦醒似的睁开了眼,仿佛被谁猛推一下。我首先感到了一种大到似乎听不见的声音,它应当是声音,但天和地因有它而变得异常地□□了:一切已知的和熟悉的声音都被它吞没了。我问祖母:“这是什么动静?”祖母小声说:“大河发水了。”大河就是滹沱河。我一骨碌从炕上下到地上,衣服也来不及穿,拔腿就朝门外跑,一边跑,一边喊:“为什么不叫醒我?”“它半夜来的,它来时谁也不知道。”这时,我似乎听见全村的几百条狗都在呻吟!我家的两条狗正仰着脖子,但我没有听到叫声,它们的声音被滹沱河吞没了。它们大概也觉得奇怪,开始不叫了,缩着脖子伏在地上,两只耳朵直竖了起来。它们并没有见过滹沱河。那声音,不,那滹沱河一会儿像是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闷雷,像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祖母又一次对我说:“这就是滹沱河。”这时,我虽还没有见到滹沱河,却真的已感到它来了。这一片呻吟般的狗吠声,村里人远远近近的呼唤声,平常谁的声音我都能听出来,此刻全分辨不出来了。还有,这充满整个空间的动荡不安的气氛……这就是滹沱河来了的气势。

②祖母双手伸开,拦着不让我去。她哪里能拦阻住我,我不是个小滹沱河吗?滹沱河的声音越来越大,大水仿佛淹没了我们的村子。我听见有谁立在房顶上闷声闷气地喊:“后生们,快堵水去,带上铁锹,带上四齿铁耙!”我当然是个小后生,照吩咐扛上铁锹,向大门外跑去。人们全都朝大河那里跑,我融入了人流之中……

③前几天,不断下暴雨。今天并没有云,却令人感到是黑沉沉的,而且很低。我不歇气地随着大人们跑着,一过关头(一段古城墙),赫然地望见了滹沱河。它不像水在流动,是一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地蠕动。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弓起了脊背在飞奔。由于飞奔,它们一伸一缩的身躯拉长了多少倍,形成了异常宽广的和谐的节奏。滹沱河分成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下面是凝重的水的大地,上面是飞奔的密密匝匝的一色的野兽,它们仿佛空悬地飞奔在水的大地上。我所听到的那淹没一切的声音,正是这千千万万

匹野兽的狂吼,还有被它们践踏的大地的喘息声。

④姐姐和宝大娘挑野蒜的那片树林子已不见了,引起过我伤感和惶恐的灰灰的沙和石头全都不见了,显然都被滹沱河活活吞没了。我现在才明白姐姐说的岸是什么,岸是河时刻想吞噬的大地,并不安稳。大后生们不准我和别的小后生们走向岸边,但我还是钻过了赤裸的与滹沱河同色的脊梁和腿脚的栅栏,走到河的跟前。我觉得脚下的地似乎不由自主地扑向河,我伸手到混浊的河里,我想摸摸滹沱河,它几乎把我揪到了它的怀抱里,我感触到了它强有力的手掌把我的手紧紧地握了一下。有一个汉子把我提起来,扔到人群的后面。

⑤......

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17、第①段画线句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18、下列句子使用比喻修辞一项是()(2分)

A. 那声音,不,那滹沱河一会儿像是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闷雷,像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

B. 这充满整个空间的动荡不安的气氛……

C. 它不像水在流动,是一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地蠕动。

D. 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弓起了脊背在飞奔。

19、选文,除了第③段正面描写了滹沱河发水时的气势外,在其他语段多采用侧面描写来写出滹沱河发水时的气势,请你对侧面描写的内容加以概括。(4分)

(1)

(2)

20、下面对本部分选文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②段画线句,既写出了去看滹沱河的人很多,也写出了当时人们都和我一样,非常想目睹滹沱河发水的样子。

B. 第③段中的“赫然”一词,既写出了滹沱河突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也写出我看到滹沱河的惊喜和为之震撼的心情。

C. 第④段画线句中,一“提”一“扔”,表明当时情势非常危急,也写出了滹沱河水势之大,令人惊恐。

D. 第⑥段,感叹句独立成段,写出了我被滹沱河深深折服。

(一)11分

17.写出“我”想看到发水时的滹沱河急切、盼望的心情。(2分)

18.D (2分)

19.(4分)

(1)全村几百条狗在河水到来之际发出的呻吟声。(这是从狗的角度)

(2)祖母的小声告诉我发水了,祖母伸出双手,拦着我不让我去看发水。(这是从祖母的角度)

(3)大后生们不让我和小后生们走向岸边,我刚走进,一个大人就把我提起来,扔到了人

上海地区语文初一上复习资料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通假字 1指通豫南。“指”通“直”,直到。 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3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5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人 点评:这个故事从前也和别的普通寓言一般,鲜为人知。自从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个故事后,就变得家喻户晓。通过写智叟的胆小怯弱反衬了愚公的坚持不懈,把“愚”和“智”作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市先生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现实主义诗人,世人称“诗仙” 2、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用料体积小(2)所刻事物繁多(3)刻物情态毕备 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答:(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4、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5、从文中找出船夫不在划船的依据。(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1)文中有“舟尾横卧一楫”句;(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一、听记题(8分)听录音两遍,完成下列题目。 1、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反映迫切问题的重大决策是()(2分) A、建设“平安宁波”,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B、开展缓解中心城区“出行难”、改善交通环境系列行动 C、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D、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出路 2、我市经过多年,慎重考虑,其他同类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车” 的决定。(2分) 3、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顺理成章 B、日趋拥堵 C、园满成功 D、弊大利小 4、不属于 ...整治“三车”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2分) A、我市已成为全省惟一一个没有实行“三车”整治的城市。 B、让车主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协调和兼顾。 C、各级各部门依法操作、有情操作,广大车主积极配合。 D、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积累与运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小说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写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一段生活经历。 C.《夸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经》的一个神话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刘成章带给我们一种来自黄土高原的气势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闲敲棋子落灯花。”(南宋赵师秀《约客》) ⑤《木兰诗》中,表现战事持久、战斗激烈的诗句是“,”。 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林嗣环《口技》) ⑦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原来指的是《》中 的“国风”和屈原的《》。 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 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全卷共四个大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三、现代文阅读(20分);四、写作(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上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课有所倾斜,三篇文言文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语文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简单分析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一、积累与运用(20分)(四)综合性学习。(4分) 我爱我班,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员,这里有优秀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老师们各有千秋,同学们各有专长,组成了我们共同的家——竞技体校初一班 假如班级内开一个“我爱我班”主题班会,请你为这个班会写一个简短的开场白。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爱班的心里话。(不少于50字)。 再如:四、写作(40分) 题目:长大的_____________ 要求:可以选择“烦恼”“滋味”“责任”等词语,主要是利用这个半命题表达你现在对“长大”的真实感觉。请写出真情实感,描画出自己的生活。不少于500字。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对初一班48位学生试卷进行抽样分析,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生字生词(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3分) ②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③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失分比较多。 2.找出下面文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莫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韧改为忍做对的不多,反映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好。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二)(11分)比较《伤仲永》和《与友人书》完成9-11题失分最多。 总体来看,最高分96分与最低分2分,学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平均分与预期值基本一致,区分度好。 最高分96分,最低分2分,平均分61.65分(预期60分左右). 2、知识掌握不全面、记忆不牢固。 例如:(二)诗句默写。(5分)是学生知识不牢造成的。 3、知识理解存在缺陷。 例如:三、现代文阅读(20分) 4、书写的不规范。比较严重的是作文。 5、做题时马虎,不注意审题。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2019·邵阳模拟)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 (2019九下·温岭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dàng________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zhèn________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mèi________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mí________新的经典诗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人生自有诗意,来吧,一起加入我们的诗词狂欢!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3. (6分)按要求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十五从军征》中,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情不自禁地赞扬孙权:“________,________。”是啊,连曹操也不得不感叹“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诅咒.(zhóu)裸露.(loù)害人听闻 B.悖谬.(miù)浸.湿(qìn)抽噎.(yē)伥然凝望 C.描摹.(mó)轻蔑.(miè)惘.然(wǎng)锲而不舍 D.倔.强(jué)惩.戒(ch?ng)执拗.(niù)归然不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轻捷云宵鉴赏人声鼎沸 B.感概绽开争执疲倦不堪 C.悔恨激荡奥秘花团锦簇 D.拼凑企盼寻觅小心冀冀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 ....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 ....,签署了合作协议。 4、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沙尘从内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径河北,到达京津。D.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5、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B.书籍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籍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籍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C.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D.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②。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一班韩志华 一、试卷及命题评 1、指导思想: 整份试卷以新课标为指导,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命题范围、目标要求 整份试卷以七年级上册百分之六十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段理解与阅读,写作与综合探究,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共有三个大题,分别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语段阅读、写作。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卷上的提示语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难度系数:本次抽样的得分率是81.64,基本符合0.8的难度,易于检查学生的整体情况。 5、题型、题量: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两小时内完成。 6、命题自创或使用成题: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含盖了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点滴,便于学生动笔,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7评分标准是否科学: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有“意思相符合即可”,体现了答案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答案。 1、整份试卷的得分率为81.64,基本符合难度系数0.75—0.8左右的要求。 2、得分率较低的是5,11,18小题,说明初一学生在阅读能力特别是整体把握能力及对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欠佳。 二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一)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 题1:根据加点字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考察学生舌前音与舌后音,题4:考察学生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的理解。学生答题错误的关键在于对书中出现过的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到位而造成了选错答案的现象。题6: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运用。题7: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掌握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 包括科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科内阅读由于老师讲过,大部分做的不错,针对课外阅读题由于贴近生活实际和文本,学生便于回答,而且评分尺度较宽,因此得分率较高题17:考察学生对文中侧面衬托儿子孝心的句子的理解。典型错误是学生把本句中的描述对象只放在自己身上,而未提及其他人。答案不完整。。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时解答不全面。好在评分尺度较松,否则本题失分会较多。 第三大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附答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30分)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3分) 走进语文大观园,我见到了鞠躬尽cuì()的邓稼先,目光深邃.()的贝多芬,还欣赏了令人亢.()奋的安塞腰鼓,变huàn()多姿的印度舞蹈,感受了冒着biān ()骨的风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员的伟大精神,领略了有着豪迈而剽.()悍气质的动物——马的风采......这一切让我多么沉迷,多么难忘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两只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 B.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 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 ........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 D.一时间,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参差不齐 ..........的局面。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B.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C.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 D.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4.下列句子没有并举的一项是()(3分) A..“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B.经过这次野餐活动之后,使我和李远之间的友谊加深了。 C.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D.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5.诗文默写。(5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3)《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3分) 一缕微笑就像一缕阳光,可以融化沉重的脸;一次分享就像一次加油,可以激励奋发向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4分)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____________________”楷模。在法布尔笔下,__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_____“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____________,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各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爱慕缈小沉默自吹自擂 B . 添头烟囱欣赏羊羊自得 C . 舞蹈雕像遵重随风飘扬 D . 扩散虚荣腾空不可一世 2. (2分) (2017八下·高台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大家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B . 经过不断试验,反复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 .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 . 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3. (2分) (2017八上·肇源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这一形象,表现了她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 .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C . 在鲁迅的笔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百草园有优美的景色,童年的趣事;三味书屋则有严厉的老师,繁重的学习。两种环境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对三味书屋的厌弃。 D . 《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纵观全词,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想象与夸张并用,情感与景物相生,心胸宽广,气势宏大。 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曲折的情节,如“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仙人降服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B . 《骆驼祥子》除了讲述祥子的辛酸故事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曹先生等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 . 《傅雷家书》中,傅雷在生活上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上,傅雷多次谈及并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俄广阐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末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一张语 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 .............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ǐ)着.落(zhuó) 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éng) C.唱和.(hè)憔悴 ..(qiáo cuì)匿.(nì笑确凿.(záo ) D.踉跄 ..(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cuō)捻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2分) A.判逆花团锦簇恍然大悟人声鼎沸 B.哄托洗耳恭听蛛丝马迹众目睽睽 C.祷告鸦雀无声煞有解事截然不同 D.俯视废寝忘食混为一谈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 ....,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 ....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 ....,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B.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体的标准之一。 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 ......的是()(2分) 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 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B.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班进行了大扫除。劳动委员安排第一二两组同学 打扫了教室,安排第三四两组同学打扫了包干区。 C.陈光标先生为什么要高调行善并决定“裸捐”?是有意炒作自己呢?还是 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慈善事业? D.“遇到危险情况时,”校外安全辅导员告诉我们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定。”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度一度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卷面由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口语交际、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五个板块组成。现对本次学生答题情况逐一进行分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本版块以选择与填空为主要考察方式,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考察,内容涉及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句子排序、诗文默写、综合运用。就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掌握不够仔细牢固,诗文默写相对理想,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够仔细,分辨不够准确,以后应该加强生僻字词的积累,并巩固课内所学生字词,以及对语文常识的记忆,争取在字词方面和语文知识正确率100%。 二、口语交际 主要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满分的同学不多,主要存在三点问题:1. 缺少称谓;2. 阅题不够仔细:应该劝解一方很多同学却在劝解双方,达不到劝解目的;3. 不能熟练运用语气的变化,过于生硬,无法让对方心悦诚服接受自己的意见。 三、文言文阅读 主要考察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狼》两篇古诗文,主要暴露两个问题:1. 对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2. 对文言字词的词性、释义掌握理解不牢,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加强背诵的基础上,注意文言字词的古今差异及灵活运用,理解重点常用字词,必须多次强调反复运用,带领学生归纳。 四、现代文阅读 本次现代文阅读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考察题目,主要考察的方向是文章的整体理解、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修辞方法的运用。从卷面答题情况看,失分比较严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归纳能力较弱,不能准确找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另外对本文中拟人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不深,如19题,对“卧“字表达效果失分最为严重,对20题修辞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答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却对它的表达效果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的引导及答题思路的认识开导,各种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也应多加归纳和体会。 五、作文 本次作文相对简单,写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结构合理,详略得当,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是同学们擅长并经常联系的文体,得分情况较好,二类文数量较多,也有一些一类文,最高分为38分,只有少数同学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一、语言基础和表达(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殷 .红/殷.切接济./济.南斑.羚/斑.驳风雪载.途/三年五载. B.衰.减/蓑.衣追溯./朔.方镂.空/丝缕.伎.俩/技.术 C.磐.石/馨.香藻.井/烦躁.愧怍./作.用惊骇./刻.苦 D.奔丧./丧.命连翘./翘.尾巴积累./劳累.惟妙惟肖./姓肖.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重峦叠嶂转弯抹角天衣无缝物竞天择 B. 荡然无存因地治宜长途跋涉巧妙绝伦 C. 草长鹰飞相安无事穷愁缭倒微不足道 D. 雅俗之别五彩斑澜气息奄奄哀草连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名副其实 ....的世界名帅里皮加盟中超联赛,中国体坛为之一震,对中国足球而言是件好事。 B.在“中国梦”“强军梦”的感召下,他见异思迁 ....,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参军。 C.正是您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才创造了一个永垂不朽 ....的传奇。 D.在越野障碍技巧赛上,摩托车飞跃巨石如履平地 ....。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B.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学习交通法规。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叙事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C.《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D.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密码中的真情(13分) 霍忠义 初入大学时,父亲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借记卡,并存入一学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远行的前夜,父亲特意告诉她卡的密码,并告诫这个密码要铭记在心,万勿随处乱记,否则,密码被人知道就不安全了。 女孩当时意气风发,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父亲的话并未在意。到了学校.要缴 6000元的学费.把卡插入自动提款机,可怎么也想不起了密码。无奈,她只好打电话问父亲.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几遍。为了便于记忆,父亲又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过了一段时间,女孩

上海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卷(含答案)

期末语文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1)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兄子胡儿曰:“______”(《咏雪》) (3)《次北固山下》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大自然是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们取之不尽的食物、清泉、空气等。学习第一单 元后,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所写景物的特点,猜猜诗文描写的季节,填写在横线上。A.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_____ B.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______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_ D.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______ 【知识问答】 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 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9年的九月 份有哪两个节气:______ 、______ 。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3.诗歌赏析。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中“澹澹”的意思是______ 。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4小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钦.佩(qīn)哺.育(pǔ)忏.悔(chàn)气冲斗.牛(dòu) B.契.约(qì)滞.笨(zhì)气氛.(fèn)诲.人不倦(huǐ) C.愧怍.(zuò)矜.持(jīng)炽.热(zhì)忧心忡忡 ..(chōng)D.拖沓.(tà)俯瞰.(kàn)拯.救(zhěng)忍俊不禁.(jīn) 2.下列各组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深恶.痛疾/恶.疾挑拨离间./间.隙 B.差.强人意/差.错揣度./度.量 C.奔.走呼号/奔.波强.词夺理/勉强. D.大腹便.便/便.捷薄.饼/薄.脆 3.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2分) A.蒙眬吞噬心有灵犀千均重负 B.辜负修茸海市蜃楼语无伦次 C.烦燥猥琐悲天悯人色彩斑斓 D.取缔累赘锋芒必露鞠躬尽瘁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成语恰当 ..的一项是(▲)(2分)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知音,是为寂寞。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B.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C.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D.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2分)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____从社会角度看,___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____有可能获得最佳表达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其表达效果等于零。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_____是言语表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A.但是只有才也B.因为只要就也 C.因为只有才却D.但是只要就却 6.下面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答题中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黔之驴》。第1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19题翻译一句话;第2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18题,跟第1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1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三个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4、作文 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二、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期末模拟试卷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7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秩序井然(zhì)深邃(suì) 撺掇(duō) 羁绊(jī) 阴霾(mái)恬静(tián) B.肆无忌惮(dàn) 哽咽(yè) 狭隘(ài) 炽热(zhì) 砭(biān)骨惬意(qiè) C.叱咤风云(zhà) 脑髓(suǐ) 秕谷(bǐ) 讪笑(shàn) 羸(léi)弱战栗(lì) D.当之无愧(kuì) 嫉妒(jí) 澎湃(pài) 哺育(bǔ) 磐(pán)石亢奋(k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3分) A.锋芒毕露妇儒皆知马革裹尸义愤填膺迫不急待尽态极艳 B.慷慨淋漓一拍即合戛然而止浑身解数力挽狂澜眼花缭乱 C.鞠躬尽瘁铤而走险锲而不舍迥然不同聊以自慰怏怏不乐 D.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罄竹难书精疲力竭姗姗来迟忧心忡忡 3.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3分) 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 B.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 C.晦暗(昏暗);略胜一筹( 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 D. 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鲜为人知(鲜:少) 4.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脚时,你说:“喂,怎么走路的,没长眼!”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5.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粗口成脏,话脏嘴贱——寄说话粗鲁者 B、让一让心畅路畅,抢一抢心堵路堵——寄驾车者 C、带走您的垃圾,留下您的品格——清洁寄语 D、先下后上能下能上,一哄而上难上难下——乘车寄语 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里得到的乐趣,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社戏》的体裁和内容与此有相似之处。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C.《伟大的悲剧》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D.《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巧妙,不着痕迹。此诗为诗人出蜀途中所作,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7.下面一段话A、B两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文字写在横线上。(3分)“慈善一日捐”活动6月2日在我市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序幕。A许多市民积极执行我市

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4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

2020年七上期中汇编之课内文言文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初一年级语文期中统考试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 解释文中加点字。 七十而从.心所欲()(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吾日三省吾身”是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4分) 8.顺从 9.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这可以做老师了。 10.忠信习品德 上海市文达学校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综合模拟卷 三、课内文言文(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每小题1分,共4分) ①不亦说.乎说:_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日:__________ ③人不堪.其忧堪:_________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许多语句后来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请从上面的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请在《<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则,并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谈谈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文言 (1)①通“悦”,愉快②每天③忍受④以…为乐 (2)①温习旧的的知识,从中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可以当老师了。 ②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3)温故知新不亦说乎 (4)略 2019-2020学年上海南汇第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课内语段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 解释下列词语。 下车引之引:______________ 入门不顾顾:____________ 10. 翻译划线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