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测仪表校验、检验规程

电测仪表校验、检验规程

电测仪表校验、检验规程
电测仪表校验、检验规程

一、交直流指示仪表校准规范

检修性质:周期检定

1、目的:

1、规范检修人员作业行为,确保检修人员及设备运行安全。使指示仪检定检

修后符合校准规范规定要求。

2、本检修程序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直流和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的日常维护检修检定工作。

3 、概述:

仪表是由测量机构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的,当被测量通过测量线路变成测量机构所能接受的量时,该量驱动测量机构运动,从而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4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我厂《电气检修规程》、《电力生产安全规程》、《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G124—1993》。电测仪表《ZLZY15/JL -063》校验规范等。

5、技术要求

1、仪表应有保证其正确使用的标志,且不应有可以引起测量错误和影响

准确度的缺

陷。检查外壳及玻璃上是否完整,嵌接是否良好。

2

X--X。

γ=-----------×100%

Xn

式中:X-仪表的指示值:

X-被测量的实际值:

Xn-被检表测量范围上限。

3、升降变差

仪表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X01-X02|

γ=------------------×100%

Xn

式中:X01和X02分别为某点被测量的上升和下降的实际值,Xn为被检表测量范围上限。

4、偏离零位:

对在标度尺上有零分度线的仪表,应进行断电时回零试验。在测量范围上限通电30s,立即减小被测量至零,断电15s内,用标度尺长度的

百分数表示,指示器偏离零分度线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50%。

5、位置影响:

对有位置标志的仪表,当其自标准位置向任意方向倾斜5·或规定值,而对无位置标志的仪表应倾斜90·为水平或垂直位置,其允许改变量前者不超过表1 规定的基本误差限的50%,后者不超过100%。

6、绝缘电阻试验:

仪表的所有线路与试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15---35℃和相对湿度不超过75%时,在施加约500V直流电压1min后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低干5MR

7、阻尼:

过冲:对全偏转角小于180·的仪表,其过冲不得超过标度尺长度的20%,其他仪表不得超过25%.

响应时间:对仪表突然施加能使其指示器指在标度尺2/3处的被测量,在4S之后其指示器偏离最终静止位置不超过标度尺全长的%。

8、功率表的功率因数影响:

对等级指数等于或大于的仪表,功率因数影响应在滞后状态下试验,对等级指数小于和等于的仪表,应在滞后和超前两种状态下试验,由此引起的仪表指示值的改变量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100%。

6:对检定装置的要求:

1:检定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检表充许误差限的1/3----1/5。

2:检定装置的相对灵敏度或标准表的分辨力应为该装置误差限的1/4---1/10。3:电源在半分钟内稳定度应不低于被检表误差限的1/10。

4:调节器应保证由零调至被检表上限,且平稳而连续地调至仪表的任何一个分度线,其调节细度应不低于被检表充许误差限的1/10。

5:检定装置应有良好的屏蔽和接地,以避免外界干扰。

7、检定项目:

新生产的和使用中的仪表周期检定时应做:

1:外观检查

2:基本误差检定

3:升降变差的检定(仅对可动部分为轴承,轴尖支撑)

4:偏离零位

修理后的仪表除做上述项目外,根据修理部位还要做下述项目:

1:位置影响

2:功率因数影响

3:电压试验

4:绝缘电阻

5:阻尼

8、检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1:根据被检表的功能、准确度、量限及频率应分别检定其基本误差。

2:多量限仪表,可以只对其中某个量限(称全检量限)的有效范围内带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而对其余量限只检测量上限和可以判定为最大误差的带数字分度线。

3:检定带有外附专用分流器及附加电阻的仪表可按多量限仪表的检定方法检定。

4:检定带“定值分流器”和“定值附加电阻”的仪表,应将仪表和附件分别检定,仪表不应超过允许误差。

5:仪表置于检定环境条件中,应有足够时间(通常为2h),以消除温度梯度。

9、电流表、电压表的检定:

1:调整被检表零位,并接入测量回路;

2:缓慢地增加电流或电压,使指示器顺序地指在每个数字分度线上,并记录实际值;

3:增加电流或电压至量限的上限以上,立刻缓慢地减少,使指示器顺序地指在分度线上,并记录实际值。

10、检定功率表的程序:

1:调整被检表零位,并接入测量回路;

2:根据监视表的指示,调整电压使其接近额定电压(允许偏差±2%)。而后调整电流使其约为额定值;

3:调节移相器使其达到cosφ=1或额定的cosφ,而后将电流减小到最小宜; 4:缓慢地增加电流,使指示器顺序地指在每个数字分度线上,并记录实际值; 5:增加电流至量限的上限以上,立刻缓慢地减少,使指示器顺序地指在分度线上,

并记录实际值。

11、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1:仪表的检定数据应记入原始记录,并保存3年。

2:找出仪表示值与各次测量实际值之间的最大差值(绝对误差)作为仪表的最大基本误差,表示方法见式(1)。

3:取电流方向不变,被检表某一量限各分度线两次测量结果上升与下降的差值中最大的一个作为仪表的最大变差,表示方法见式(2)。

4:计算后的位数应比计算前的位数多保留一位,以待修约处理。

5:修约后的小数位数及末位数应和被检表的分辨力及检定设备的不确定度相一致。

6:仪表的基本误差,升降变差的数据修约要采用四舍六入偶数法则。

7:判断仪表是否超差,应以修约后的数据为依据。

8:对全部检定项目都符合要求的仪表,判定为合格。

9:经检定为合格工作表,可发给检定合格证,并注明有效期。

10:精度等级等于和小于的仪表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其余仪表根据使用条件和使用时间的不同,检定周期一般为1----3年。

12、日常点检维护检修:

1:查看仪表是否有检定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2:指示是否正常,指针是否有卡滞、抖动及摆动过大现象。

3:数显仪表是否有缺笔及温度漂移现象。

4:对现场拆回仪表进行清扫擦拭。

5:外观检查、检查机械平衡情况及指示不回零。

6:对有机表壳表盖进行防静电处里。

7:修理后的功率表要检查端子极性和两元件的对称性。

8:查看安装位置的外磁场,电场,环境温度对仪表有无干扰影响。

9:有功功率表在cosΦ=1和cosΦ=两种情况下检定。

10:无功功率表要在sinΦ=1和sinΦ=两种情况下检定。

11:对仪表二次回路进行绝缘检查,端子排紧固。

二、交流感应系电能表校准规范

检修性质:周期检定

1.目的:

1.规范检修人员作业行为,确保检修人员及设备运行安全.使电能表检定检修后符合校准规范规定要求。

2、本检修程序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额定频率为50Hz的感应系交流有功和无功电能表的日常维护检修检定。

3 、概述

电能表是用于测量并记录电能数量的仪表、它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

电能数量的累积值。

4、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我厂《电气检修规程》、《电力生产安全规程》、《交流电能表校准规范》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G307---88》。电能表《ZLZY15/JL-064》校验规范等。

5、技术要求

1,标志:

受检电能表上的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2,基本误差:

安装式有功和无功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而其余电流线路无电流。角φ是指在同一组元件的电压与电流间的相

位差。C0sφ适用于有功电能表和余弦式无功电能表,sinφ适用于,

正弦式无功电能表。

携带式单相电能表和平衡负载时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

注:周期检定时允许将cosφ=和sinφ=改为cosφ=和sinφ=。

3、起动: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cosφ=(对有功电能表)或sinφ=(对无功

电能表)的条件下,负载电流不超过表规定时,电能表转盘应连续转

动。

4、潜动:

当电流线路无负载电流而电压线路加80%--110%额定电压(对三相

电能表加对称的三相额定电压)时,安装式电能表的转盘转动不超过

一转。

5、工频耐压:

电能表应承受频率为50H正弦波交流电压(有效值)历时1min的试验。

1;所有线路对金属外壳或外露金属部分的试验的电压为2kv(经周期

检修的电度表为),工作电压不高于40v的辅助线路对外壳间的试验电

压为500v。

2;电流线路与电压线路间,不同相别的电流线路间的试验电压为600v。

6、检定条件

确定基本误差时应遵守的条件

3:无可察觉到的振动和震动。

4;检定三相电能表时,三相电流、电压系统应基本对称,条件不超过表

条件下,电压线路加额定电压1h,电流线路通标定电流30min(—级电能表)或15min—级电能表),开始按负载电流逐次减小的顺序测定基本误差。

7、检定项目

1:工频耐压试验;

2:直观检查;

3:潜动试验;

4:起动试验;

5:校核常数;

6:基本误差测定;

8、检定方法

1:工频耐压试验

对修理后的电能表应进行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加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电压电流线路、辅助线路端钮与外壳的接地螺钉之间,并将端钮盒

内的接线螺钉拧到固定最大直径导线的位置,盖好端钮盒盖。

试验电压应在5—10s内由零升到规定值,并保持1min绝缘不被击穿,随后试验电压以同样速度降到零。

耐压试验中,如出现电晕,噪声和转盘抖动现象,不能认为绝缘己被击穿。

2:直观检查:发现下列缺陷及时修理

外部检查

铭牌明显偏斜,标志不完整,字迹不清楚。

字轮式计度器上的数字约有1/5高度被字窗遮盖

表壳损坏,玻璃窗模糊,固定不牢或破裂。

端钮盒国定不牢或损坏,盒盖止没有接线图,固定表盖的螺丝和端钮盒

内的螺丝不完好或缺少;

没有指示转盘转动的标记,当电度表加额定电压和10%标定电流及功

率因数为1.0时转盘不转动或明显跳动.;

没有供计读转数的色标或色标位置(当防潜针距防潜钩最近时,色标应

在正前正)或长度(它应为转盘周长的4%~6%);

内部检查

各部紧固螺丝松动或缺少必要的垫圈;

转盘和制动磁铁磁极等处有铁粉或杂物;

导线固定或焊接不牢,导线上的绝缘老化;

目测检查满载、轻载和相位角调整装置及平衡调整装置处在极限位置,

没有调整余量;各制动磁铁磁极端面,显著地与转盘平面不平行,且对

转盘中心的距离有显著差别;

转盘大约不在制动磁铁和驱动元仵的工作气隙中间;

表盖密封不良,蜗轮与蜗杆不在齿高的1/2~1/3处啮含;

3:潜动试验

修理后的电度表加110%额定电压,重绕电压、电流线圈的电度表还应加80%额定电压(经互感器或万用互感器接入式的电度表,在周期

检定时,电流回路可连成通路而不通负载电流;在功率因数为1.0的

条件下,通1/5允许起动电流值,试验电压可提高到115%额定电压),

转盘的转动不得超过1转。

4:起动试验

电度表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和功率因数为1.0的条件下,负载电流升到表中的规定值后,转盘应连续转动且在时限tQ内不少于1转。

60×1000

tQ=1.4×---------------------------- (min)

CpQ

C-电度表常数【r/hWh(kvarh)】;

PQ-起动功率(W)。

对单相电度表,PQ=UxgIQ;对三相四线电度表,PQ=3UxgIQ;对三相三

线电度表,PQ=。其中,Uxg为相电压(V);Ux为线电压(V);IQ为允

许的

起动电流(A)

5:校核常数;

计读转数法、恒定负载法、走字试验法。

走字试验法:

检定规格相同的电能表,可在测定基本误差后校核常数。为此选用误差较稳定(在试验期间误差的变化应不超过1/5基本误差限)而

常数已知的两只电能表作为参照表。各表的同相电流线路串联而电压

线路并联,加额定最大负载。当计度器末位改变不少于10(—)或5

(对—级表)个数字时,参照表与其他表的示数(通电前后示值之差)

应符合下式要求:

Di-D0

γ=-----------------×100+γ0≤倍基本误差限

D0

D0------两只参照表示数的平均值;

γ0------两只参照表相对误差的平均值(%)

Di--------第i只被检电能表的示数。(i=1,2,…,n)

9、检定结果处理

电度表相对误差的未位教,应化整为化整间距的整教倍(测量数据化整方

法,见附表)

符合本规程各项要求的电度表,发给“检定合格证”;周期检定合格的则在铭牌上加注检定标记。

检定周期

使用中的电度表,其检定(或轮换) 周期应遵守下表:

10、维护检修

1 日常维护检修检定:

有无检定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电能表铭牌标志清晰、相符,计度器安装不应偏斜。

铝盘转动方向应与标志方向一致。

计度器拆卸清洗装配完毕时应加润滑油。

拆卸清洗上下轴承及铝盘、并加润滑油,检查钢针、宝石、钢珠,必要时进行更换。

接线端钮盒内螺丝因完好并且有接线图。

装配时上下轴承螺丝、调配螺钉及磁钢固定螺丝应拧紧。

检查表内制动磁铁及相位调整装置上是否有铁屑、纤维物。

计度器安装因与蜗杆咬合适、当约为1/3左右。

计度器为字轮式、若遇两位以上字轮转动时应停止检定。

检查全载、轻载和相位调整平衡调整装置是否有调整余量。

用于测量容性负载的无功电能表因标明"用于容性负载"的标记。

电能表检定时因通电预热十五分钟以上。

检查防潜装置是否合适,铝盘转动有无忽快忽慢现象。

电能表须进行起动、潜动及工频耐压试验。

三相电能表还因进行分组和组合检定。

电能表在调整完毕后应进行走字试验,用负荷与时间来核算计度器

传动比。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因根据精度合理预置脉冲数。

电能表基本误差以相对误差表示,数据处理,记录填写。

对二次回路进行老化绝缘检查,端子排紧固,确保线路完好。

三、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校准规范

检修性质:周期检定

1.适用范围:

适用于DTS343/DSS333(液晶显示型)

2.原理及特点:

DTS343型三相四线/DSS333型三相三线(液晶显示型)三相电子式电能表,适用于三相交流有功电能计量,由电流互感器,电能计量专用芯片,CPU,不宜挥发数据存储器,液晶显示器构成,符合国家标准GB/T17215-1998。可计量正反向有功电量,带RS485通讯接口,带电量脉冲接口,逆相序,断零线电表均能正常工作。电能表能被设置为反向计入正相或正,反向分开计。

3.

本表为液晶屏显示,中间六位为数据显示,各

显示间隔可通过通讯设置。亮;

出方式,脉冲:(100±2)ms,允许输出:最大电流20mA,电压:DC(5—24)V 5.用RS—485通信接口进行抄表与参数设置时,注意以下几点:

5.1 设置参数时,请只设于本表有关的项目。

5.2 电能表的波特率可以设置为600bps、1200 bps、2400bps、4800bps。通信时,必须使计算机和电能表的波特率一致。

掉电后重新上电,波特率保持掉电前设定的值。

RS—485通信时,同一总线上所连电能表最多不能超过64台,最远传输距离为.

辅助端子标签

6.设置电能表通信地址

设置电能表通信地址时,必须短路辅助端子6,7两端。在同一总线上所设通信地址不能重复。

7.电能表的精度检验

电能表误差是通过硬件调整的,不能通过通信调校。电量脉冲可通过面板发光二极管脉冲指示采样或通过辅助端子无源空接点输出光电隔离脉冲接口引出。8.断相纪录(DSS333型无此功能)

当三相中某一相电压中断时,电能表将纪录该相的断相累计时长,该断相累计时长最大误差为1分钟。断相纪录通过通信接口抄读。

9.使用注意事项:

接入电能表的导线截面积应满足负载电流要求,避免因接触不良或太细而引起发热损坏电能表。

安装时,各线须接好拧紧。电源进出线不可接反。

电能表应安装在通风干燥处。

电能表的工作环境应有避雷措施。

四、电量变送器的校准规范

检修性质:周期检定

1.概述

电量变送器是将被测电量变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直流输出信号的测量装置。被测电量可以是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能和频率等。由于输出的直流信号可与系统远动装置、电子计算机和测量显示仪表的输入匹配,组成自动化测量和监控系统,因而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根据被测电量的不同,常用的电量变送器有交流电压变送器、交流电流变送器、频率变送器、有功功率变送器、无功功率变送器、功率总加器及电能变送器等。

2.电量变送器的检定项目

电量变送器的试验项目在国标和校准规范上的规定是不尽相同的。这是由于校准规范用来规范检定方法的它以服务于使用为目的。对于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变送器,周检时应进行精心调整,使其能同时满足国家标准和《电测量变送器校准规范》的要求。

(1)周期检定项目:

1)绝缘电阻测定;

2)外观检查;

3)基本误差的测定;

4)输出纹波含量的测定。

(2)选作项目主要适用对象是新购、维修的变送器。它主要包括:

1)工频耐压试验;

2)响应时间的测定;

3)改变量的测定:

a.由自热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所有变送器);

b.由不平衡电流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多元件有功和无功功率

变送器);

c.由功率因数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有功和无功功率变送器);

d.由输入电压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电压、电流变送器之外的

所有变送器);

e.由输入电流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相位角和功率因数变送

器);

f.由测量线路之间相互影响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三相有功和

无功功率变送器,用两个测量元件测量三相四线不平衡功率的带有

三个电流线路的变送器,或称两个半元件变送器除外);

g.由输入量的频率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除频率变送器之外的

所有变送器);

h.由输入量波形畸变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所有变送器);

i.由输出负载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由模拟输出的变送器);

j.由辅助电源电压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所有变送器);

k.由辅助电源频率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所有变送器);

l.由环境温度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所有变送器);

m.由外磁场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适用于所有变送器);

3.电量变送器的检定方法

检定方法分类:

电量变送器的检定方法通常可分为比较测量法和微差测量法两种。

(一)比较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以下简称比较法)是采用与被检变送器量程相同或相近的仪表或装置作为标准,将二者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的一种试验方法。

针对通用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

(一)工频耐压试验

(1)试验装置应有足够的容量。检测方法是:首先将试验装置的无负载电压调到规定值的50%,然后接上被测变送器。当观测到的电压降小于该电压的10%时,则认为试验装置的容量是足够的。

(2)试验电压施加点如下(不参加试验的线路应与参考接地点连接);

1)连接在一起的所有测量线路与参考接地点之间;

2)辅助线路与参考接地点之间;

3)连接在一起的输入电压线路与连接在一起的输入电流线路之间;

4)不同的输入电流线路之间;

(3)试验电压应平稳地上升到规定值,保持1min,然后平稳地下降到零。

在耐压试验中应不出现击穿和飞弧

(二)绝缘电阻测定

在连接在一起的所有线路(输入线路和辅助线路)与参考接地点之间测量

绝缘电阻,测量应在施加500V直流电压后1min进行。

(三)外观检查

应检查变送器下列标志清晰完备:

(1)外壳上的标志和符号。应在变送器外壳的一个外部表面上(或明显处)带有一下标志。标志应清楚易读并不能涂掉。

1)制造厂名或商标;

2)制造厂的型式名称;

3)顺序号或日期;

4)等级值;

5)被测量种类和线路数;

6)被测量的较低和较高标称值;

7)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如使用互感器时。

8)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电压)值的范围和输出负载;

9)测量范围的极限;

10)有关装置的顺序号;

11)试验电压;

12)辅助电源值(如有关时);

13)接线和接线端的识别:接线端应有说明接线方法的清楚的标志。(四)基本误差的测定

基本误差的测定应在调整前和调整后分别进行。检定证书上的数据应以调整后试验的结果为准。

(1)用比较法测定误差的程序

1)按比较法试验的接线图接线。

2)在每一个试验点,施加激励是标准表读数等于其标准值,记录输出回路直流电压读数Ux或直流毫安表读数Ix。基本误差按下式计算:

Ux-Us

-----------×100%

Uf

Ix-Is

-----------×100%

If

式中Us、Uf ——输出电压标准值和输出电压基准值,V;

Is、If ——输出电流标准值和输出电流基准值,mA

(五)响应时间的测定

(1)在测定响应时间之前,变送器应置于参比条件下,辅助线路至少应按预处理时间通电,辅助电源取自被测量切不能隔离者除

外。

(2)用开关突然改变激励,分别使变送器产生一个上升的输入阶跃和一个下降的输入阶跃。记录从施加输入阶跃到输出量达到稳

定范围所经历的时间,取二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响应时间。(五)改变量的测定(1)测定改变量的通用方法。通用方法适用于下列改变量的测定:

1)由输入电压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

2)由输入电流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

3)由输入量的频率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

4)由输出负载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

5)由辅助电源电压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

6)由辅助电源频率引起的改变量的测定。

测定步骤:

1)保持影响量为参比条件,施加激励使被测量等于其较高标称值(对所有变送器)和中心值(仅对频率、相位角、功率因数变

送器),记录用出电压指示值Ur或输出电流指示值Ir;

2)调节影响量到标称使用范围的下限,施加与步骤1﹞相同的激励,记录输出电压指示值Ux或输出电流指示值Ix;

3)调节影响量到标称使用范围的上限,施加与步骤1)相同的激励,记录输出电压指示值Uy或输出电流指示值Ix;

4)由影响量引起的改变量按下式计算:

(Ux-Ur)/Uf×100%

(Uy-Ur)/Uf×100%

(Ix-Ir)/Uf×100%

(Iy-Ir)/If×100%

式中 Uf-------输出电压基准值,V;

If--------输出电流基准值,A。

(六)电量变送器的误差计算及调整

电测量变送器的误差是用引用误差来表示的,基准值等于输出量程或输出量程的一半,要得到其引用误差则必须通过试验测定△X。

引用误差:引用误差的表示为

Yf=△X/Xf

式中 Xf--基准值,也称为引用值。

基准值可以是仪表的量程、测量范围上限或其他值,这个值都在产品标准或校准规范中给出。

(七)电量变送器的数据处理和检定周期

一数据修约基本原则

检定变送器时,测得的数据和经过计算后得到的数据,在填入检定证时都应进行修约;判断变送器是否合格应根据修约后的数据。拟修约的数字应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二电量变送器的检定周期

变送器的周期检定尽可能与该变送器所连接的一次设备的检修配合进行。电力系统主要测点所使用的变送器以及其他有重要用途的变送器每年至少检定一次;其他用途的变送器至少每三年检定一次。

宽频锁相的一种实现方法-电测与仪表

宽频锁相的一种实现方法 徐罗那,杜海江,杨博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将PWM整流器用于小型风力发电机时,宽频率范围锁相技术是其关键环节。针对此需求,本文将基于二阶广义积分(SOGI)锁相环与过零测频功能结合,并根据频率变化和频率适应范围实时调整PI参数,使相位跟踪快速准确。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在输入信号频率、幅值和谐波等多扰动源工况下都能准确实现相位和频率跟踪。 关键词:宽频锁相;二阶广义积分;过零法测频;PI调节 A New Method of Broadband Phase Lock Link XU Luo-na, DU Hai-jiang, Yang Bo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When the PWM rectifier is used in small wind turbines, phase lock link (PLL) of wide frequency range is the key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is requirement,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make fast and accurate phase tracking, which including 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 (SOGI), zero-crossing frequency measuring block are combined together, and adjustable PI parameters in real time based on the frequency change and frequency adapt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hieve accurate phase and frequency tracking of the input signal, which includes dynamic change of input signal frequency, amplitude and harmonic disturbances. Key words:broadband PLL,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zero-crossing frequency measuring,PI adjustment 1. 概述 锁相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在交流功率控制中的基础技术,将PWM整流器用于小型风力发电机时,由于风机发电的电压相位变化范围较宽,因此采用宽频率锁相技术实现锁相功能至关重要。传统的锁相技术主要应用于频率变化范围较小的情况,例如电力系统中的并网环节,电网电压正常频率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0Hz,通过反馈调节控制产生扰动修正量,锁相环容易获得电网电压的相位信息[1]。在频率变化范围很宽的情况下,常规处理手段一般加入速度及位置传感器产生相位信息。 锁相环一般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2-3],文献[2]提出通过改进压控振荡器扩大锁相频率范围,但采用硬件锁相电路,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对于单相锁相环系统而言,可模拟三相系统产生正交信号进而利用同步坐标变换获取直轴和交轴分量进行反馈相 位跟踪。众多锁相方案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构造正交信号的鉴相技术不同,常用的获取正交信号的方法,如单相增强型锁相环(EPLL)[3]、基于Hilbert变换的PLL[4]、基于Park逆变换的PLL[5]等,这些方法抗扰动性有待提高,且结构比较复杂。文献[1,3,6,7]提出的基于二阶广义积分(SOGI)产生正交信号,该方法对输入信号存在的谐波分量有抑制作用,结构简单,且能够适应信号源的频率小范围变化。 传统SOGI方法在输入信号频率宽范围波动时会失效,如果用锁相输出的频率作反馈容易引起振荡,因此利用SOGI实现宽频锁相技术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参考频率测量方法。目前,参考频率测量的方法主要有脉冲计数法、过零检测法[8],最小二乘法[9]、牛顿法[10],以及傅里叶变换法[11]、卡尔曼滤波法[12]等,为增强抗干扰性,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小论文)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以3KW的家用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例,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并网逆变器,进行控制策略的研究。在MATLAB/SIMULIINK环境下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选用电流滞环比较控制、无差拍控制、数字PID控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三种控制策略都能得到符合并网要求的输出电流,其中无差拍控制得到的电流波形最佳。 【关键词】光伏并网,最大功率点跟踪,逆变控制,MA TLAB 1绪论 自世界上第一座光伏电站建立以来的40多年间,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4年,全球的光伏装机总容量超过了160GW,我国的光伏装机总量也达到了28GW。不过,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的背后,隐藏着光伏并网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3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例,对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传统的逆变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逆变效果。 2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 如图2.1所示,本文采用的是双级式的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整个系统由光伏电池、DC/DC变换环节、DC/AC逆变环节和滤波器组成。光伏电池输出的电能进入DC/DC变换环节进行升压,同时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稳定的直流电压由DC/AC逆变成交流电流,经过LC滤波器后并入电网。 Grid 图2.1 双级式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3MPPT算法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是指在温度、光照发生变化时,系统仍能使光伏电池的保持最大功率输出。目前,常用的MPPT控制算法有恒定电压法、电导增量法、扰动观察法[1-2]和模糊控制[3]等。 本文采用的MPPT算法是一种改进的电导增量法,电导增量法的控制原理是:通过比较光伏阵列的瞬时导抗与导抗变化量的方法来实现对最大功率的跟踪;理论依据是光伏电池 dP dU=,的P-V特性曲线是一条单峰的曲线,在最大功率点处功率对电压导数为0,即/0 dP dU的符号来确定增大或减小电压。这种判断方法需要多判断一次dU的符通过判断/ ?作为判断式,避免了分母为0的情况,号,增加了工作量。针对此问题,本文以dP dU 简化了控制过程,使算法更为简单。算法的仿真模型如图3.1所示。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电力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保证。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计量装置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装置,同时它也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电能计量装置的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的电能计量装置,主要是包括电流、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等这些设备组成。在过去的电能计量中,所有的电能数据都是通过安装在用户上的电能表的数据来反映的,但是对于电压互感器等这些设备的使用较为稀少,甚至忽视。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及国家对于电力行业的改革和要求的提出,使得电能计量装置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的突显出来,因此应该加强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研究,特别是误差的研究。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分析;电压互感器 中图分类号:TM93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电能计量装置是一个综合性的装置,该装置主要是用来对电能等数据的检测和显示。在过去的电力系统中,主要的电能计量装置就是电能表,所有的电能数据都是通过电能表的读数反映出来的。但是,如今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对电力改革的需要,使得过去的单一的电能表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应该加强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研究。电能计量装置存在误差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研究目的不是消除误差,而是如何将误差减少到最小的范围。结合我国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现状,笔者同时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进行分析,希望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分析

电测仪表实验室制度

电测仪表实验室制度 电测仪表专业 实验室制度 批准: 审核: 初审: 编制: 设备管理部 2011年01月05日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数据的完整、准确、正确性~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校准和维护实施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3.职责 3.1 设备管理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的归口管理。 3.2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及保养。 4.工作程序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购臵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购臵前~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零购计划~计划应包含设备名称、规格、精度、数量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报设备管理部审核~并经主管副厂长批准。购臵计划实施由物资供应部负责。所采购的设备应确保满足检测任务所需要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 4.1 购入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物资供应部验证合格后准予入库。

按购臵计划购入的设备发放前通知设备管理部建立台帐。使用前应组织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发放。校准验收中发现不合格时退回物资供应部并由物资供应部按有关程序处理。 上级直接拨入的设备~由使用部门通知设备管理部~建立台帐。 设备管理部应建立全厂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总台帐~各单位应建立本单位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台帐~电气仪表专业应建立全厂电测仪表的总台帐。 每年12月30日前~设备管理部应对全厂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证其设备配备的合理性和维护使用的正确性~并做好记录。 4.2 年度检定计划的编制 4.2.1 具有计量器具的各单位依据台帐~每年12月20日前编制本单位下年度检定计划~并报设备管理部统计。 4.2.2 设备管理部汇总各单位检定计划~依据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总台帐~编制全厂总的检定计划~并于下年1月10日前报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批准。 4.2.3 批准后的检定计划由设备管理部监督各单位按期完成。 4.3 检定单位 执行检定的单位应是国家承认的省市技术监督部门或 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授权的单位。 4.4 检定 4.4.1 全厂具有相应等级的电测计量器具的检定资格。 4.4.2 全厂电测计量器具由电气仪表专业检定室按照检定规程定期检定。由检定室按年度检定计划~下发技术监督预备通知单~各单位按通知单要求进行送检。 4.4.3 送检、强检计量器具 4.4.3.1 需送法定计量单位检定的计量器具~由生产部负责下发送检通知单。并监督按期送检。

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电测与仪表

高电压精密电压互感器的研制 郑立群1,徐人恒2 (1.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哈尔滨150028; 2.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哈尔滨150028) 摘要:研制了一种高电压精密电压互感器,可以用于高电压电压互感器误差校验及高电压的扩大量限高精度测量,文章具体阐述了精密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原理,误差分析,提出了降低误差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精密电压互感器;感应分压器;误差;分数匝误差补偿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 voltage precise voltage transformer Zheng Liqun1, Xu Renheng2 (Harb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Instrumentation, Harbin 150028, China. 2. Harb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Instrumentation, Harbin 150028, China) Abstract: A high voltage precise voltage transformer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be used for error calibration of high voltage transformer and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expanding measuring range.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structure principle of precision voltage transformer, error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error. Keywords: precise voltage transformer, induction voltage divider, error, fraction turn error compensation 0 引言 精密电压互感器一般作为标准电压互感器 用于电压互感器误差校验,电压互感器误差试验 通常采用比较法,即将被试电压互感器与标准电 压互感器同时连接在互感器校验仪上进行试验, 校验电压互感器的比值差和相角差。本文研制了 一种具有两种量限的串级式结构精密电压互感 器,可用于35V 和66V电压 等级的电力电压互感器误差校验,或用于扩大测量仪表的量限供高电压精密测量。作为标准电压互感器使用,可实现一机多用,减少标准电压互感器数量。 1 精密电压互感器技术参数 精密电压互感器具有两个量限, 即 3503V 和66V两个电压等级, 精密电压互感器技术数据如下: 额定一次电压: 35 及66 V; 额定二次电压:V和1003V;额 定输出功率:5 V A;额定频率:50 Hz或60 Hz; 准确级:0.05级;功率因数:cos 1.0 φ=。 2 精密电压互感器的结构 高电压精密电压互感器采用串级式绝缘结 构,以串级式电压互感器作为主互感器,串级式 电压互感器器身部分包括铁心、一次绕组及两个 二次绕组。铁心采用优质冷轧硅钢片叠装成单相 双柱式结构,一次绕组采用层式结构分成匝数相 等的两部分,绕成圆筒式阶梯型结构,分别套装 在铁心的上下两铁心柱上[1-2]。器身上铁心柱套 装有一次绕组一段和上平衡绕组,下铁心柱套有 一次绕组另一段、两个二次绕组和下平衡绕组, 两个二次绕组分别带有中间抽头。上、下铁心柱 的两段一次绕组及平衡绕组(两个平衡绕组绕向 相反)各自分别串联连接,一次绕组的中点与铁 心相连接,铁心带有一半的一次电压,由于电压 等级较高,为使电压互感器达到多量限的要求, 采取从二次绕组抽头的方式实现。为达到误差精

2020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指南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指南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 中国为您准备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指南,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数据采集及其应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 据采集系统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它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 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首先研究了用在军事上的测试系统,目标是测试中不依靠相关的测试文件,由非成熟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测试任务是由测试设备高速自动控制完成的。由于该种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大概在60年代后期, 国内外就有成套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系统多属于专用的系统。20世纪 70年代后期,随着微型机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仪表同计算机溶 为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从70年代起,数据采集系统发展过程中逐 渐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一类是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得到了 很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通用的数据采集与自动测试系统。该阶段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以仪表仪器和采集器、通用接口总线和计算机组成。这类系统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在工业生产现场也有一

定的应用。第二类以数据采集卡、标准总线和计算机构成,这一类在工业现场应用较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数据采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计算机、单片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用软件管理,是系统的成本减低,体积变小,功能成倍增加,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加强。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数据采集系 统已成功的运用到军事、航空电子设备及宇航技术、工业等领域。由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高性能、高可靠的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 尽管现在以微机为核心的可编程数据采集与处理采集技术的发 展方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只需要一块数据采集卡,把它插在微机的扩展槽内并辅以应用软件,就能实现数据采集功能,但这并不会对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产生影响。相较于数据采集卡成本和功能的限制,单片机具多功能、高效率、高性能、低电压、低功耗等优点,而双单片机又具有精度较高、转换速度快、能够对多点同时进行采集,因此能够开发出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电路结构简单的、可靠性高的数据采集系统。这就使得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琳,商周,王学伟.数据采集的发展及应用.电测与仪表,xx,No.464 [2]林祝亮,武林,杨金华.基于双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设计.仪器仪表学报,xx,No.6

电测量仪表自动校验检定系统开发应用

电测量仪表自动校验检定系统开发应用 发表时间:2019-08-15T15:34:14.6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王军 [导读] 电测量仪表检定装置自动校验检定系统由标准表、计算机、被校验对象(仪表、校验仪、测量装置等)及系统程控软件等构成。青海黄河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通过对电测量仪表检定装置的自动检定及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及编辑软件实现对电测量仪表(交直流电流、电压、功率)检定装置的自动检定及管理。快速准确的实现对电测量仪表检定装置的自动检定,保证了量值传递的统一、准确、可靠,从而保证供电局和电厂运行仪表测量和保护的准确,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关键词:电测量仪表;自动校验检定系统;开发应用 1、系统概述 电测量仪表检定装置自动校验检定系统由标准表、计算机、被校验对象(仪表、校验仪、测量装置等)及系统程控软件等构成。包括了底层接口控制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综合查询模块、用户操作及管理模块等部分。 1)具有友好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对各种管理及控制功能进行简便的操作。 2)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串行端口,调整与标准表或被检装置通讯的串行端口。 3)实现标准表和被检装置的全自动控制。 4)实现被检装置的全自动校验检定、全量程线性连续测量及对标准表和被检装置进行数据采集。 5)实现数据库管理,保存被检装置和标准表的基本信息,对各种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并自动存档、自动生成和填写各种检定表格。 6)具有备份和查询功能,对保存的数据、表格进行备份,可通过日期、证书编号、设备编号等进行查询。 7)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修约快速正确。 2、系统方案设计 2.1系统结构 电测量仪表检定装置自动校验检定系统构成见如图1。 图1 系统框图 2.2系统硬件 2.2.1系统功能 交直流电测仪表检定/校验装置中的标准表: (1)(0.02)级2003型三相多功能标准表和(0.01级)RD-33-233三相多功能标准表量程:三相(单):电压0~750V;电流0~120A。测量功能:可同时测量三(单)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相位、频率等。 (2)9080A型交直流标准表量程(单相)交直流:电压0~750V,电流0~50A。 测量功能:交直流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等。 准确度等级:0.01级。 可见,该系统可对等级数≧0.05级的电测量仪表检定装置进行检定校验。系统通过RS-232串行接口实现软硬件信息交换,所以要求被检装置须具有RS-232串行接口。 2.2.2系统连接 由于该电测量仪表检定装置自动校验检定系统,主要是针对在实验室内进行校验检测,因此,计算机与各仪表间通讯距离一般都在10米以内,这样就无须考虑长距离传输数据所带来的各种影响,直接采用RS-232串行通讯电缆将计算机与各仪表联系起来即可。2.3系统软件 2.3.1软件层次结构 电测量仪表检定装置自动校验检定系统软件采用三层结构。 1)表示层是软件的用户接口部分。担负着用户与应用程序间的对话功能。它用于对标准表、被检装置发出控制命令;收集标准表、被检装置、键盘等输入的数据;并显示必要的数据。 2)功能层相当于应用的主体,它将具体的处理逻辑编入程序中。按照设置好的检定点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检定;以及用设定好的公式对数据进行计算。 3)数据层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 三层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合理的划分三层结构的功能,使之在逻辑上保持相对独立,从而使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更清晰,能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更灵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平台和硬件系统,当被检装置的类型逐渐增加,只需修改表示层的程序,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3)充分利用功能层将表示层和数据层有效的隔离,为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使整个系统的管理也更加合理。

开题报告-进度计划

---------------------------------------------------------------范文最新推荐------------------------------------------------------ 开题报告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是开题报告中根据选题所确立的元素,以下便是含有进度计划的开题报告。 办公楼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 目的: 意义: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大学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彻底的,综合的考查,也是对我们在学期间的最后一次大练兵。通过这次设计,熟悉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全过程,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集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 毕业设计对于培养我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积极、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也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必要的准备。 相关研究动态:办公楼建筑的发展趋势:围绕着绿色生态和节能的主题,建筑形态会更加多样化,功能构成会更加丰富,更加强调人性化和令人身心愉悦的空间环境创造。政府行政办公楼与其他办公楼一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适应性、灵活性、高效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充分展示建筑功能与建筑形象的亲和力与开放性,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创造亲切宜人的建筑形象和舒适自然的办公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主义、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 1 / 16

现代化、功能复合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理念将是今后现代办公楼的发展趋势。 课题的主要内容(观点)、创新之处: 课题项目:邵阳市财政局办公楼设计,主体采用框架结构,房屋总层数5-6层,底层层高4.5m,其它各层层高3.6m,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2m 主要内容: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地理位置、朝向、体型等因素的要求,完成建筑总平面图设计、建筑方案、结构方案等的确定。 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 研究方法:建筑物所在地区-邵阳市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按第一组地区考虑可以;拟建场地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平坦,Ⅱ类建筑场地,建筑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1、建筑抗震采用7度设防,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采用D值法。 3、荷载作用下采用迭代法计算,活荷载作用下也采用迭代法计算,恒载和活载共同作用采用组合法计算。 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本设计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烈度为7级,属三级框架丙类建筑。在设计中,遵循先建筑、后结构、再基础的设计过程。建筑设计以建筑设计方案为基础,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要求、建筑物重要性等级、地质条件、抗震设防要求、

《电测与仪表》稿件编排规范细则

《电测与仪表》稿件编排规范细节 一.文章编排规范 1.题名:论文文题通栏居中,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 中文:二号黑体,副标题前加破折号后位于正标题下方缩进,题目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 英文:小三号粗体,题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都大写的专业名词除外。 例:C ity planni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social economy in china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论文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诺签署顺序列举于题名下方通栏居中。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首字母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名字不缩写。如:Z hang Y ing (张颖) W ang X ilian (王锡联) Z huge H ua (诸葛华) Fanxu Litai(范徐丽泰) 来自多个单位的作者通过姓名右上角数字在篇首作者署名下方列出各自所属单位; 英文:英文姓名位于英文文题下方,作者英文姓名姓首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W ang Hanqing”。 作者单位标识与中文标识方法一致。 注:汇款后一定要保证投稿系统中题目和作者顺序的正确,正式的录用通知在系统中自动生成后打印盖章邮寄。 3.摘要:论文中英文摘要通栏排于作者姓名下方,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织摘要。论文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和被动式。中英文摘要中尽量不出现插图、表格、数学公式, 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不分段。 中文:“摘要”黑体居左,接冒号后接摘要文字。 英文:“Abstract”一词粗体居左,接冒号后接英文摘要文字。中文文章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内容必须一致。 4.关键词:一篇文章的中英文关键词为3至8个,置于摘要段之后,论文关键词排通栏。 中英文关键词必须对应一致。 中文:中文“关键词”三字黑体居左,接冒号后接关键词。中文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 英文:“Keywords”一词粗体居左,接冒号后接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除了个别缩写词外,统一小写,不同英文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隔。 5.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文章一般标注一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注两个或三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例: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规范共设置以下五种: A——基础性理论与应用研究 B——应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扎记(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政策性评论、标准技术规范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作为标志,如:文献标识码:A 6.基金项目:该文是否为受基金项目资助?如是,请在单位介绍信中填写相关资讯,基金项目及其编号排于篇首页左下方页脚,与正文用横线分隔。不同基金项目中间用“;”分隔,项目名称后必须有项目编号,编号用括号括起。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3B) 7.正文:文中章节编号以0(引言)开始。标题格式如:0 引言1?????一级标题 1.1?????二级标题 1.1.1?????三级标题。

组态软件中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甄宣鑫 所在 院系 物理与电子科 学学院 所在 班级 1005 指导 教师 李艳生 学生学号2010112030507 专业 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 开题 时间 2014年2月 17日 导师 职称 实验师 论文 题目 组态软件中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文献综述: 组态软件,一般是指一种面向过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的软件平台,通常也称作人机交互界面(HMI),而更广义上的说法,组态是关键,主要指一种软件工程思想。对于前者,是目前讨论最多也是运用得最多的,在工业控制领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结构。而后者我们说它是一种思想也毫不为过,因为这种思想的提出能够真正的解决软件开发周期长、维护费用高、软件自定义等问题。它让软件的开发工作单独的交给专业人员,而软件真正功能的实现和运用,则只需要用户(操作员)选择并组装好即可。这样的组态软件其实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组态环境,另一部分作为运行环境。 在组态环境中,将向用户提供功能丰富的组件以及多种配置操作,由用户自由的定制出需要的应用,经过特定的操作后(如编译或串行化),再由用户选择将该应用发布到其需要的目标生产环境上。而目标生产环境就是组态软件的运行环境,在该环境下软件可以按照预先的设计和配置情况来进行工作。 这两部分环境的工作其实是无所谓轻重的,它们要彼此相互依存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两者的区别之处主要是功能划分上的不同。组态环境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组件的功能的描述、图形表示、人机交互(用户对软件进行配置)等。而运行环境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前者发布的软件进行解析、重新构造、呈现、运行、交互(人机、设备)等。 目前组态软件在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发展,正如之前提到的,在工业控制领域,组态软件率先被提出来,而现如今,这个领域也是组态软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国内外的硬件,软件厂商都有成熟的产品用于实际的生产环境。在其他领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就远没有像工控领域那样成熟,不过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优秀的东西总是会被模仿,学习,发展。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也趋于成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注意到可以把组态软件应用到其他领域中去。

电测仪表校验规程

电测仪表校验规程 一、交直流指示仪表校准规范 检修性质:周期检定 1、目的: 1.规范检修人员作业行为,确保检修人员及设备运行安全.使指示仪检定检修后符合校准规范规定要求。 2、本检修程序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直流和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的日常维护检修检定工作。 3 、概述: 仪表是由测量机构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的,当被测量通过测量线路变成测量机构所能接受的量时,该量驱动测量机构运动,从而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4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我厂《电气检修规程》、《电力生产安全规程》、《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G124—1993》。电测仪表《ZLZY15/JL -063》校验规范等。 5、技术要求 1、仪表应有保证其正确使用的标志,且不应有可以引起测量错误和影响 准确度的缺 陷。检查外壳及玻璃上是否完整,嵌接是否良好。 2 X--X。 γ=-----------3100% Xn 式中:X-仪表的指示值: X-被测量的实际值: Xn-被检表测量范围上限。 3、升降变差 仪表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X01-X02| γ=------------------3100% Xn 式中:X01和X02分别为某点被测量的上升和下降的实际值,Xn为被检

表测量范围上限。 4、偏离零位: 对在标度尺上有零分度线的仪表,应进行断电时回零试验。在测量范围上限通电30s,立即减小被测量至零,断电15s内,用标度尺长度的 百分数表示,指示器偏离零分度线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50%。 5、位置影响: 对有位置标志的仪表,当其自标准位置向任意方向倾斜52或规定值,而对无位置标志的仪表应倾斜902为水平或垂直位置,其允许改变量前者不超过表1 规定的基本误差限的50%,后者不超过100%。 6、绝缘电阻试验: 仪表的所有线路与试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15---35℃和相对湿度不超过75%时,在施加约500V直流电压1min后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低干5MR 7、阻尼: 过冲:对全偏转角小于1802的仪表,其过冲不得超过标度尺长度的20%,其他仪表不得超过25%. 响应时间:对仪表突然施加能使其指示器指在标度尺2/3处的被测量,在4S之后其指示器偏离最终静止位置不超过标度尺全长的1.5%. 8、功率表的功率因数影响: 对等级指数等于或大于0.5的仪表,功率因数影响应在滞后状态下试验,对等级指数小于和等于0.3的仪表,应在滞后和超前两种状态下试验,由此引起的仪表指示值的改变量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100%. 6:对检定装置的要求: 1:检定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检表充许误差限的1/3----1/5。 2:检定装置的相对灵敏度或标准表的分辨力应为该装置误差限的1/4---1/10。3:电源在半分钟内稳定度应不低于被检表误差限的1/10。 4:调节器应保证由零调至被检表上限,且平稳而连续地调至仪表的任何一个分度线,其调节细度应不低于被检表充许误差限的1/10。 5:检定装置应有良好的屏蔽和接地,以避免外界干扰。 7、检定项目: 新生产的和使用中的仪表周期检定时应做: 1:外观检查 2:基本误差检定 3:升降变差的检定(仅对可动部分为轴承,轴尖支撑) 4:偏离零位 修理后的仪表除做上述项目外,根据修理部位还要做下述项目: 1:位置影响 2:功率因数影响 3:电压试验 4:绝缘电阻 5:阻尼 8、检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1:根据被检表的功能、准确度、量限及频率应分别检定其基本误差。 2:多量限仪表,可以只对其中某个量限(称全检量限)的有效范围内带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而对其余量限只检测量上限和可以判定为最大误差的带数字分

电气类中文核心-2017版(附影响因子)

工程科技-电力工业-核心期刊 1变压器Transformer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601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544 2电测与仪表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971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676 3电池Battery Bimonthly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612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461 4电瓷避雷器Insulators and Surge Arresters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981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935 5电镀与环保Electroplating & Pollution Control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476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284 6电镀与精饰Plating & Finishing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616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357 7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1.000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721 8电工技术学报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3.318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2.523 9电机与控制学报 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1.529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925 10电机与控制应用 Electric Machines & Control Application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760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547 11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959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796 12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611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334 13电力建设

XX期刊电气范文中国电气期刊有那些

XX期刊电气范文中国电气期刊有那些 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电力系统自动化 3.电工技术学报 4.电网技术 5.电池 6.电源技术 7.高电压技术 8.电工电能新技术 9.中国电力 10.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11. 电力自动化设备

1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13. 电力电子技术 14. 高压电器 15. 微特电机 16. 电化学 17. 电机与控制学报 18.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19. 变压器 20.电工技术杂志 21. 电气传动 22.磁性材料及器件

23.电机与控制应用 24.华东电力 25.绝缘材料 26. 低压电器 27.电瓷避雷器 电工技术核心期刊(电气类)排名 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电工技术学报 3.电力系统自动化 4.电网技术 5.高电压技术

6.电池 7.电源技术 8.电化学 9.电工电能新技术 10.中国电力 11.高压电器 12.继电器 13.电力电子技术 14.变压器 15.电工技术杂志 16.电气传动

17.中小型电机 18.低压电器 19.电力自动化设备 20.蓄电池 21.微电机 22.微特电机 23.电机与控制学报 2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5.电气自动化 26.电测与仪表 27.大电机技术

28.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目前处于停刊状态,最后一期是xx年12月, xx年开始该刊已不再发行。 《电力设备》杂志是经国网公司以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的国家级电力科技期刊。(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20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 9226/TM )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ICONDA国际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文摘(CSTA)英文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五家发电集团和中国电力设备进出口公司、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中国华电工程(集团)公司共同协办,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电气仪表检验规程

嫩江尼尔基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电厂技术标准 电测仪表检修规程 标准代码 QJ/NEJ/FDC-B02-2009 2009–12–31 发布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电力企业相关行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和东北电网:公司有关专业标准和规程、结合尼尔基发电厂实际情况,并参考生产厂家的技术资料和借鉴相关发电厂的检修试验经验编写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检修维护部提出。 本规程由尼尔基发电厂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编审人员 批准人: 审定人: 审核人: 校核人: 吴兴波 编制人: 宋飞飞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标准 (1) 3检修的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 (1) 4检修工艺 (7) 5测量用互感器及计量仪表的检验 (24) 6测温表头校验检修的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 (3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4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42)

电气测量仪表检修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测仪表检修的周期、项目、质量标准和检修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尼尔基发电厂电工系统,电测量指标仪表的检验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尼尔基发电厂电工系统,测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检验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从事仪表电测计量检修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领导应熟悉并执行本标准,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应了解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标准 SD110-83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 JJG-313-83测量用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314-83测量用互感器检定规程。 3检修的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 3.1尼尔基发电厂的电测量指示仪表的检修周期,应按“表1”的规定执行。 表1 电测量指示仪表的检修周期规定 3.2检定条件、设备及要求 3.2.1检定设备主要有: 3.2.1.1多功能标准器式三用表校验仪 3.2.1.2调节设备 3.2.2对检定设备的要求

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与探讨-电测与仪表

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与探讨 薛阳1,张蓬鹤1,王雅涛1,何胜宗2,彭泽亚2,武慧薇2(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92; 2.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 摘要:智能电能表批量上线之前如何评价其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阐述了产品典型失效特征以及当前用于考核电能表的可靠性特征指标的不足之处。从电能表的环境剖面和任务剖面入手,探讨分析了当前的验收检验项目,以及电能表的主要缺陷和敏感应力。提出了一种电能表的可靠性评价建议方案,实际评价案例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评价效果,也为可靠性量化评价作了铺垫。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价;可靠性;缺陷 中图分类号:TP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Study and Exploration o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for Smart Electricity Energy Meters XUE Yang1, ZHANG Peng-he1, WANG Ya-Tao1, HE Sheng-zong2, PENG Ze-ya2, WU Hui-wei2 (1.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192, China. 2. The Fifth Electron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10, China) Abstract: How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mart electricity energy meters before batch instal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ypical failure features and the shortage of the reliability characteristic index used by electricity energy meters were expatiated. Starting from the environment plane and task plane, the check and test items, main defects and sensitive stresses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 recommended reliability assessment scheme for electricity energy meter was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of an actual assessment case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heme, which put a road for quantized reliability assessment. Keywords: smart electricity energy meter, reliability assessment, reliability, defect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电能表大批量上线,其可靠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引起了电力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在批量上线之前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可靠性评价验收,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国家电网于2009年颁布了Q/GDW364[1]等一系列智能电能表规范,涵盖了技术指标、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运行质量管理要求。这些标准对于提高和完善电能表的标准体系和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2],然而,依据这些规范进行层层检测验收,还不足以有效地剔除潜在缺陷的产品,电能表的可靠性评价和验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JB/T 50070-2002[3]规定了电能表的可靠性要求和考核方法,该方法模拟现场使用条件,与现场存在一定的对应性,但该标准是从传统机械式电能表移植到电子式电能表,而且可靠性验证的单台样品试验时间长、试验成本高,试验可执行性差,不适用于当前大批量采购、验收工作。 IEC 62059系列标准对交流电测量设备的可信性进行了定义,并给出了其可靠性加速试验和部分耐久性试验的方法。其中,IEC62059-31-1[4]提供了一种利用恒定加速应力(高温和潮湿条件)对测量设备进行可靠性寿命估计的试验方法,并给出了温度、湿度的应力寿命模型,同时还考虑了电压、电流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因素。利用该方法,使单台样品试验时间从几千小时下降到几百小时,缩短了可靠性评价的时间。IEC62059-32-1[5]给出了高温条件下考查测量设备计量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文献[6-8]是在IEC 62059-31-1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或者改进的电能表可靠性的预计和验证试验方法。 然而,在实际环境中,电能表所面临的环境条件是多变的,恒定高温、潮湿以及高温条件下暴露出的产品问题,不能够覆盖所有故障类型。因此,一种有效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仍然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结合电子产品可靠性工程经验,分析智能电能表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各阶段存在的可靠性问题,探讨了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价的考虑要素,提出了一种电能表的可靠性评价建议方案,并用实际案例进行了简单阐述。 1 可靠性基本概念 1.1可靠性特征指标 产品的可靠性可以用可靠度来定量表述,它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满足特定功能的概率。根据Q/GDW364-2009,电能表产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