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

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官磊

适应专业:社会工作与管理及服务等相关专业

南洋职业学院

2012年9月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30020

(二)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

(三)开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

(四)课程性质: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容、理论与方法。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全面研究和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围、分类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五)教学目的

首先,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如: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变迁以及与此有关的家庭社会工作、家庭治疗法等基本畴。

其次,掌握家庭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家庭社会学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显示生活中所遇到的婚姻、家庭问题。

再次,能够运用婚姻与家庭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存在的各类婚姻、家庭现象,如:家庭关系、家庭管理、家庭危机等,并从家庭社会工作角度,给出辅导的一般性建议。

(六)教学容

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部分,主要了解婚姻的涵义、形式、及锁具有的社会意义,家庭的概述和家庭的变迁历史以及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第二部分为中篇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与方法部分,主要描述了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为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就儿童、青少年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对的危机处理和辅导特殊家庭。本课程旨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考与解决家庭个案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72学时

学分数:4学分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八)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上篇总论

第一章婚姻概述

教学要点:

1、婚姻的涵义、形式

2、结婚习俗及其社会学涵义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婚姻的涵义

一、什么是婚姻

第二节婚姻的形式

一、婚姻的形式

第三节结婚习俗及其社会学涵义

一、结婚的习俗

二、结婚的社会学涵义

第二章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教学要点:

1、家庭的涵义和特征

2、家庭结构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一、社会变迁与家庭进化论

二、现代化对家庭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的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一、我国传统的婚姻家庭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婚姻家庭的变化

三、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四、我国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家庭变迁的方向预测

一、悲观主义的家庭解体消亡论

二、乐观主义的家庭强化论

第四章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

教学要点:

1、国外婚姻家庭的研究

2、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简史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国外婚姻家庭研究简述

第二节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简史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概况

二、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家庭问题研究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第五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容

教学要点:

1、家庭社会工作的概论

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容

3、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四、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价值观

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容

一、欧美国家家庭社会工作的容

二、港台地区的家庭社会工作容

三、中国地的家庭社会工作容

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一、个案工作法

二、团体工作方法

三、社区工作方法

四、家庭治疗

中篇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第六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教学要点: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2、家庭系统理论

3、结构功能理论

4、社会冲突理论

5、符号互动理论

6、社会交换理论

7、社会支持理论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三、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二、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第三节结构功能理论

第四节社会冲突理论

第五节符号互动理论

第六节社会交换理论

第七节社会支持理论

第七章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上)教学要点:

1、家庭治疗

2、结构式家庭治疗

3、萨提亚家庭治疗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家庭治疗简介

一、家庭治疗发展简史

二、家庭治疗的概念

三、家庭治疗师的角色和价值规

四、家庭治疗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结构式家庭治疗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基本理论观点

二、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家庭问题

三、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过程

四、常用的家庭治疗技巧

五、治疗师的角色

第三节萨提亚家庭治疗法

一、基本理念

二、家庭沟通与影响家庭沟通的因素

三、治疗方法与技巧

四、治疗师的角色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色

第八章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下)教学要点:

1、德国系统式家庭治疗

2、现代家庭治疗的其他模式简介

3、后现代学派对家庭治疗的发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德国系统式家庭治疗

一、系统式家庭治疗概述

二、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治疗技术

三、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特色

第二节现代家庭治疗的其他模式简介

一、鲍温家庭系统理论

二、行为主义家庭治疗法

三、心理动力性家庭治疗法

四、功能性家庭治疗

五、策略性家庭治疗

第三节后现代学派对家庭治疗的发展

一、后现代学派对现代主义家庭治疗理念的颠覆

二、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治疗策略

下篇家庭社会工作实务

第九章家庭过程

教学要点:

1、择偶、结婚

2、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

3、中年家庭、老年家庭与“空巢家庭”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择偶

一、关于择偶的理论—选择谁做配偶?

二、现代人的择偶动机和标准

三、择偶与约会

四、恋爱

第二节结婚

一、婚前准备

二、结婚

第三节我国一般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

第四节中年家庭

一、中年家庭结构

二、中年家庭所面临的婚姻问题

三、中年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调适

第五节老年家庭与“空巢家庭”

一、老年婚姻家庭

二、“空巢家庭”及辅导

第十章家庭关系及其调适

教学要点:

1、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2、其它亲属关系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夫妻关系

一、夫妻关系的实质

二、现代夫妻关系的特征

三、夫妻关系与家庭沟通

第二节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二、亲子关系的特点

三、亲子关系问题

四、亲子关系调适

第三节其它亲属关系

一、婆媳关系

二、祖关系

三、其它可能的关系:兄弟姐妹、姑嫂等关系第十一章家庭危机及其应对

教学要点:

1、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2、婚外恋、家庭暴力

3、离婚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一、婚姻压力

二、婚姻冲突与危机

三、预防危机—婚前准备

四、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调适

第二节婚外恋

一、婚外恋概述

二、婚外恋事件的辅导

第三节家庭暴力

一、家庭压力

二、家庭暴力的界定及特征

三、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四、家庭暴力的防治及辅导

第四节离婚及辅导

一、离婚与离婚率

二、离婚的原因分析

三、离婚的影响和辅导

第十二章特殊家庭及其辅导

教学要点:

1、单亲家庭、“丁克家庭”

2、再婚家庭、同居家庭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单亲家庭

一、单亲家庭:形成原因及结构

二、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

三、单亲家庭的调适与辅导

第二节“丁克家庭”

一、“丁克家庭”的界定

二、我国“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原因

三、“丁克家庭”的辅导

第三节再婚家庭

一、再婚与再婚家庭

二、再婚家庭的辅导

第四节同居家庭

一、同居及同居家庭:现状与成因

二、同居家庭面临的问题

三、同居家庭的辅导

第十三章婚姻家庭法

教学要点:

1、婚姻家庭法的涵义及特征

2、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历史、现行、未来展望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婚姻家庭法的涵义及特征

一、婚姻家庭法的涵义

二、婚姻家庭法的特征

三、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四、婚姻家庭法与家庭伦理道德、家庭习俗第二节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历史

一、中国近代以前的婚姻家庭立法

二、中国近代的婚姻家庭法

三、建国后中国地婚姻家庭法的变革

第三节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的基本容第四节21世纪中国婚姻法展望

一、填补立法空白

二、充实与健全现行的婚姻法

考核要求:

1、婚姻的概述

1.1婚姻的涵义

识记:

(1)婚姻的定义

(2)婚姻的基本构成要素

理解:

(1)婚姻的传统意义

(2)人类学对婚姻的界定

(3)我国现行法律对婚姻的界定

1.2婚姻的基本形式

理解:

(1)婚姻形式的历史变迁

(2)婚姻形式的多样性所具有的意义

1.3婚姻习俗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识记:

(1)婚姻习俗的定义

(2)“六礼”

理解及应用:

(1)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及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结婚习俗,而各种习俗都有的独特的社会学意义。

2、家庭概述

2.1家庭的涵义及特征

识记:

(1)家庭的涵义及特征

2.2家庭结构的涵义、家庭结构分类及家庭结构分类的意义

识记:

(1)家庭结构

(2)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理解及应用:

(1)考察家庭结构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2.3家庭关系的涵义,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的关系

识记:

(1)家庭关系

2.4家庭功能的涵义、家庭功能的容及家庭的正、负功能

识记:

(1)家庭功能

(2)家庭的正、负功能

理解及应用:

(1)如何理解家庭所具有的负功能

3、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

3.1家庭变迁与家庭进化论,现代化对家庭变迁的影响

识记:

(1)家庭变迁

(2)家庭进化论

3.2 中国的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识记:

(1)我国传统婚姻的特征

(2)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特点

理解及应用:

(1)当代中国社会的家庭功能变化的具体表现

(2)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

3.3我国未来家庭发展的趋势

理解:

(1)我国未来家庭发展的趋势表现的几大方面

3.4家庭变迁的方向

理解及应用:

(1)悲观主义的家庭解体消亡论

(2)乐观主义的家庭强化论

(3)乐观主义的家庭强化论的依据

4、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和发展

4.1国外家庭社会学研究发展简史

识记:

(1)亚当斯的关于西方家庭研究史的4个划分时期

(2)克里斯坦森的关于婚姻家庭研究历史划分法

理解:

(1)不同的家庭史研究时期所关注的问题和重点

(2)不同学科所关注的婚姻家庭的领域

4.2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简史

识记:

(1)80年代以来我国婚姻家庭研究的主要议题

理解:

(1)中国婚姻家庭的历史分期

5、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容

5.1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发展历史、特点,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价值观识记:

(1)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

(2)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3)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价值观

理解及应用:

(1)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5.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容

识记:

(1)欧美国家家庭社会工作的容

(2)港台地区地区的家庭社会工作容

(3)中国大陆的家庭社会工作容

5.3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识记:

(1)家庭个案社会工作

(2)团体社会工作

(3)社区工作

(4)家庭治疗的基本涵义

6、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6.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容及所具有的社会工作意义

识记: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涵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基本容

理解:

(1)家庭生命周期

(2)杜瓦尔的关系生命周期的八阶段划分法

6.2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在社会工作的应用

识记:

(1)家庭系统理论的涵义、基本假设及其理论观点

(2)家庭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的应用

理解:

(1)家庭系统理论

(2)家庭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

(3)边界、沟通方式和家庭结构等三个概念的容

6.3结构功能论、社会冲突论、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社会支持理论在家庭社会学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意义

识记:

(1)结构功能论、社会冲突论、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社会支持理论的基本容

理解:

(1)结构功能论的基本假设

(2)家庭是一个具有冲突关系的系统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说

(4)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

(5)社会支持理论的三个主要取向

7、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上)

7.1家庭治疗的知识简介

识记:

(1)家庭治疗的概念、特点、原则

(2)家庭治疗师的角色和价值规

理解:

(1)家庭治疗的发展简史

(2)家庭治疗的概念、特点、原则

(3)家庭治疗师的角色

(4)家庭治疗的一般程序

7.2结构式家庭治疗

识记:

(1)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观点

(2)常见的不良结构及问题

理解及应用:

(1)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过程

7.3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

理解:

(1)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基本理念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中心概念“沟通过程”

8、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下)

8.1德国系统式家庭治疗

识记:

(1)德国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技术

理解:

(1)系统式家庭治疗对象

(2)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特色

8.2 现代家庭治疗的其它模式简介

理解:

(1)鲍温家庭系统理论

(2)行为主义家庭治疗法

(3)心理动力性家庭治疗法

(4)功能性家庭治疗

(5)策略性家庭治疗

8.3后现代学派对家庭治疗的发展

理解及应用:

(1)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扩展,个案辅导和家庭治疗的模式都受了很大影响。

9、家庭过程

9.1择偶理论、择偶动机及标准

识记:

(1)择偶理论

理解:

(1)择偶的动机的标准

(2)恋爱的发展阶段

9.2结婚涵义、结婚准备

理解:

(1)结婚准备的事务性

9.3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

理解及应用:

(1)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

9.4 中老年家庭结构

理解:

(1)老年家庭的婚姻生活状况及家庭结构

(2)中年家庭所面临的婚姻问题

10、家庭关系及其调适

10.1夫妻关系的实质、特征,夫妻关系调适

理解:

(1)夫妻关系属于一种契约关系。

(2)现代夫妻关系的特征

理解及应用:

(1)夫妻沟通及夫妻关系调适

10.2亲子关系的发展过程、特点,亲子关系调适理解:

(1)亲子关系概念

(2)亲子关系特点

(3)亲子关系问题

应用:

(1)亲子关系调适

10.3婆媳关系、祖关系等其它亲属关系

理解及应用:

(1)婆媳关系、祖关系的调适

11、家庭管理

11.1家庭管理的含义、意义及原则

识记:

(1)家庭管理的含义

(2)家庭管理的原则

理解:

(1)家庭管理的原则

11.2家庭经济管理

识记:

(1)家庭经济管理的含义

理解:

(1)家庭经济管理的主要容

(2)家庭收入、家庭消费、家庭经济模式、家庭经济计划、家庭投资管理应用:

(1)搞好家庭经济应把握的原则

11.3家庭生活管理

理解:

(1)家庭生活管理的容

11.4家庭关系的管理与家庭教育

理解:

(1)家庭关系管理的基本容

12、家庭危机及其应对

12.1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识记:

(1)婚姻问题

(2)婚姻压力的涵义

理解:

(1)婚姻问题是指由于种种压力因素导致的影响夫妻婚姻质量的问题(2)婚姻准备与预防危机

12.2婚外恋

理解:

(1)婚外恋的群体特征、成因

应用:

(1)婚外恋的辅导

12.3家庭暴力的界定、分类、特点,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及辅导

识记:

(1)家庭暴力的界定

(2)家庭暴力的特点及危害性

理解:

(1)家庭暴力的涵义

(2)家庭暴力的特点

(3)家庭暴力危害性

理解及应用:

(1)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家庭暴力的防治及辅导12.4离婚及辅导

识记:

(1)离婚、离婚率的含义

理解:

(1)离婚的原因

13、特殊家庭及其辅导

13.1单亲家庭及辅导

理解:

(1)单亲家庭的结构及成因

(2)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

13.2“丁克家庭”及辅导

理解:

(1)“丁克家庭”的界定

(2)我国“丁克家庭”产生的原因

应用:

(1)“丁克家庭”的辅导

14、婚姻家庭法

14.1婚姻家庭法的涵义及特征

识记:

(1)婚姻家庭法的涵义

(2)婚姻家庭法的特征

理解:

(1)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的地位

(2)婚姻家庭法与家庭伦理道德、家庭习俗的关系14.2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历史

理解:

(1)中国近代以前的婚姻家庭立法的基本容

(2)中国封建主义婚姻立法的特征

(3)中国近代婚姻立法

(4)建国后中国大陆婚姻家庭法的变革

14.3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的基本容

识记:

(1)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的基本容

理解:

(1)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的更改

(2)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的进步意义

14.4 21世纪中国婚姻法的展望

理解:

(1)填补立法空白

(2)充实与健全现行的婚姻法

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家庭社会工作》,邓伟志,中国社会科学,2001

2、《家庭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文霞、朱冬亮合著,社会科学文献,2005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Social Work Practice 课程代码:B3052023 学分:3 总学时数:48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学习的目的 课程性质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以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具体介绍了在介入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是从事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的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社会工作人员只有运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方法来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社会福利资源的最大化,从而为案主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课程学习目的 了解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树立利他主义的价值观,重点掌握在助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在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及方法发展的历史,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工作实务按其工作对象可划分为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三个不同的层次。 2.理解: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些理论如系统论、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3.掌握:系统论的主要概念如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医学模式、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的具体内容,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在整个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成案主变化过程的程序是怎样的,同时还要意识到为案主提供咨询也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 苏某,农村户口,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家人对他宠爱有加。初中毕业之后苏某就进入社会,在外面闯荡了几年。20岁时和本村茹某结婚,因未到结婚年龄,所以先在村里举行仪式,两年之后领结婚证。苏某婚后两年,妻子茹某生了一对双胞胎,一儿一女女。苏某婚后主要在村附近的小工厂上班,妻子茹某无业在家,主要负责养育孩子,照顾老人。可是苏某对养育孩子没有兴趣,下班回到家看电视,和别人玩牌,从来不主动看管孩子,一遇到孩子哭叫,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妻子和其因为此种事情争吵过多次,可是苏某没有丝毫改变,并且妻子发现最近苏某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 【问题】 1.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你,请对苏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认为该如何进行介入,请列出简要的介入策略。 3.在为苏某一家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些什么? 【问题解析要点】 1.从案例的情况来看,苏某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个人方面:家里唯一的儿子且从小受宠,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 (2)家庭方面:结婚年龄过早,和妻子容易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夫妻感情略有摩擦;在对待孩子教养方面,缺乏教养孩子的能力和技巧。 (3)生活方面:个人能力较差,工作一般,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力较大。 2.对于苏某可以采取如下的介入策略: (1)对苏某进行心理辅导。苏某结婚年龄过早,所以导致苏某对象子的降生完全没有做好角色转换,所以苏某还沉浸在个人的自由享受上,没有担负其照顾孩子的责任。所以,对苏某要进行心理调适,并且协助他进行角色转换。 (2)对苏某和妻子进行联合辅导,让两人在交谈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夫妻关系。 (3)组织村里的年轻夫妻组成亲子教育小组,邀请苏某一家参加。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中邀请教育专家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技巧等进行介绍,让苏某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3.在为苏某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处理好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态度,尊重服务对象自己的选择。 (2)家庭社会工作者要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掌握家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3)以开放的态度倾听家庭成员的观点和理由。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一、案例 这就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包括:41岁的父亲、31岁的继母、16岁的女儿小佳与与小佳同父异母的7岁的妹妹。 正在读高一的小佳,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差,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与自虐倾向。小佳原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加上父亲有“婚外情”并生有一私生女,最终父母在一年前离异。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与曾经的“婚外情女主角”结婚。此后小佳与父亲、继母与一直没有曝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面对背叛母亲的父亲、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继母与与自己抢夺父爱的妹妹,作为曾经的宠儿,小佳无法适应与接受家庭如此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稳定,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还伴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经常用小刀将自己割伤,她曾坦言“在瞧着血液从身体中流出的时候,内心的恨、愤怒、嫉妒才会暂时得到缓解。”她一直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现在的家人,甚至拳脚相向。 在原有的家庭中,父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归家,即便回家也很少与母亲及小佳交流。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父亲仅仅以满足女儿在物质上要求为目标。在当前的家庭里,父亲对女儿小佳深感愧疚,更加想要弥补她,但也只就是在物质上的“宠爱”,感情上的溺爱与骄纵。可面对小佳的变化尤其就是其自虐倾向,父亲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就是好。 继母在现在的家庭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经常成为小佳攻击的对象。虽然她已尽力的满足小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但却发现很难与小佳进行良好沟通与友好相处。 二、对问题的界定 该重组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情绪问题。小佳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冲动时有自我伤害行为,有轻微暴力倾向。 (二)小佳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差,表现差。 (三)亲子关系问题。小佳与父亲、继母之间沟通不良,冲突不断。父亲与继母都想对小佳好,但都仅仅就是对其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其精神与内心的情感需要。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年近三十岁。丈夫长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经常抽烟喝酒,并且有赌博的爱好。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包揽了家中种地、养猪、养牛所有的农活,但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家中最后的收入并不多。另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丽芬的公公在她丈夫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婆婆独自一人把儿子拉扯大,而且只有这一个儿子。丽芬和她的丈夫也只有一个女儿,平时都是由丽芬照顾着,所以母女的关系特别好,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因为生活负担重,并且与丈夫感情淡薄,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 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 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二、案主的问题与情景 (由此结构图可以看出,丽芬家属于主干家庭) 首先,丽芬虽是一名已婚妇女,但婚后却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受经济条件所困,丈夫外出打工,她不得不与丈夫分居两地。而丈夫又存在许多陋习,虽说外出打工是为了弥补家中经济困难问题,可是抽烟喝酒赌博的所有花销,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减少负担,反而为丽芬增加了负担。 其次,丽芬在家中承担着家庭里的所有重担,但只因为没有为家中添一个男丁,所以婆婆和丈夫都对丽芬冷眼看待,丈夫甚至对丽芬使用暴力,使丽芬心理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再次,丽芬所处的环境是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像丽芬这样挨打,甚至是无法生男孩的妇女,都会做出负面的评价;虽然丽芬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到村子里的妇联与派出所,但均没有起作用,反而在与外部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负面的经验,加深了自己无论在家庭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无力感和自卑感。 最后,对于丽芬来说,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离婚,然后独自生活,因为从丽芬的身上能看到许多资源优势,比如说丽芬能够吃苦耐劳,她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能够将家里的一切打理的仅仅有条,相对有一定的能力,并且丽芬懂法,相对于那些其他面对丈夫打骂默不出声的妇女来说,丽芬懂得如果维权。但离婚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境况对于丽芬来说,困难重重,并且对女儿的成长不利,所以仍然需要慎重考虑,这些所有的原因使得丽芬无法抉

家庭社会工作 整理版三大理论

1、评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社会工作意义P96-100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目前在学术界被广泛传播和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重视家庭发展中的阶段性、家庭生活中的转折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家庭任务和家庭规范、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的认知及其适应性调整的重要性等。 在该理论看来,对于整个家庭发展而言,家庭生活各阶段是前后延续的,其间有一种转折和衔接,后面阶段将受到前面阶段的影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别的发展任务,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将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家庭生活;阶段之间的转折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焦虑的时期,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 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家庭社会工作者进行家庭评估,以便确诊个案家庭在哪种发展阶段以及这种发展阶段所可能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非传统的家庭(如单亲家庭)而言,这种作用尤其明显。 此外,对于一些有残障成员的家庭而言,家里如果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子女,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始终处于养育期,父母扮演照顾子女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对这种家庭的介入,必须根据其特殊性的发展需求,寻求社会福利系统的介入,协助其满足家庭发展阶段的需要。 2、评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点P164 萨提亚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家庭治疗模式的核心内容同样集中在人性论。自我价值观、人的需要、家庭规则以及沟通形式等 (1)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处理的是家庭中的沟通“过程”,而又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家庭自己去寻求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式,所以适用性广。 (3)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是“经验式”的。 (4)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中,改变涉及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 (5)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基本信念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注重滋润和关注,因此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治疗的过程就是正面的经验,所以较少遭遇家庭的抗拒和不配合。 另外,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还有注重情绪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师的导演作用和经验等特征,因此,萨提亚的治疗法被有些学者归为“经验-人本主义”取向的 论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特点及局限性P176 特点:(1)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重视增强家庭改变时的自由和能力,不强迫家庭改变,又重视治疗师的干预作用; (2)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反对对家庭的强迫和建议,尊重家庭充分的选择自由和治疗师的

家庭社会工作

集美大学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E07027 2.课程中文名称: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 3.课程总学时:32 ,其中:讲课:28 ,实验:4 ,上机:,实习:,课外:。 4.课程学分:2 5.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6.开课单位:政法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 7.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8.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 9.课程负责人:姚进忠 (注:课程编号、学时、学分、类型等均必须与2012版培养方案一致)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婚姻与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婚姻与家庭向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与家庭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婚姻关系、家庭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学生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帮助家庭提高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对社会危机的反应机制,解决婚姻和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婚姻和家庭中的个体的潜能,使家庭健康成长。 教学要求: 1、了解和掌握几种代表性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2、理论联系实践,掌握解决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理论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家庭概述 1.1家庭的涵义 1.2社会学对家庭的考察 1.3社会工作中的家庭 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提问、讨论、点评,讲授,PPT课件 2学时 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家庭的涵义;社会学对家庭考察的几个角度;社会工作实务是如何看待家庭的。 第二章家庭过程 1.1择偶 1.2结婚

395#——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模拟题个别名词解释自由发挥1 一、名词解释 1、婚姻指一男一女建立起来的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标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关系。 2、家庭结构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右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 3、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4、次系统 5、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错误的给出正确说法。 1、无论在何种婚姻形式中,婚外性生活都是被严格限制的。错 2、符号互动理论中的“符号”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媒介工具,它只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凝聚。错 3、家庭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消除个人的明显外在症状。错 4、家庭暴力经常是突发性的,没有任何预兆的。错 5、亲子关系最全面,最深刻,维持的时间也最长,是家庭关系的枢纽。错 三、简答题 1、21世纪中国婚姻法会呈现哪些方面的发展趋势?填补立法空白,充实和健全现行的婚姻法 2、简述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假设。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 3、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家庭问题有哪些?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越俎代庖;混沌一片; 4、再婚家庭经常会面临哪些方面的危机?再婚夫妇结合在一起后,如何面对各自的原来的前夫(妻),如何进一步相互接纳;继子(女)对继父(母)是否能够很快接纳;继子(女)对其亲生父母是否仍然感情深厚;继父(母)对前妻(夫)所生子女是否接纳,一旦继母再婚后又有其亲生子女,继父将如何处理;当自己子女又有了继父与继母,作为亲生父母感受如何;继母再嫁后所带的子女是否能够和丈夫前妻所生子女融洽相处;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青少年社会工作 课程编码:B0531121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课程总学时:36学时 课程总学分:2学分 理论学时:18学时 实践学时:18学时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实务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青少年的特点和需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内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青少年社会问题和具体的服务。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满足青少年需要,解决青少年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教学内容】 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的历史;青少年的权利;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要素;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 【教学要求】 掌握青少年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了解“青少年”的历史、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要素;理解青少年的权利。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的权利。 第二章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 【教学内容】 青少年生理发展特征;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几个特别要素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发展;自我意识;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的成长矛盾和发展任务。

掌握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理解青少年的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发展、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了解青少年的成长矛盾和发展任务。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生理发展特征;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 第三章青少年发展的理论 【教学内容】 生理学相关理论;心理学相关理论;社会学相关理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生理学相关理论;理解社会学相关理论;掌握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教学重难点】 心理学相关理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教学内容】 青少年个案工作;青少年小组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 【教学要求】 掌握青少年个案工作、青少年小组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的含义、程序、模式、技巧;了解青少年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目标;理解青少年个案工作、青少年小组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的原则。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个案工作、青少年小组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的程序、模式和技巧。 第五章青少年社会问题 【教学内容】 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主要问题;青少年问题的表现;各国青少年生存发展问题的概括。 【教学要求】 掌握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主要问题和表现;了解各国青少年生存发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主要问题;青少年问题的表现。 第六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上) 【教学内容】 学校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就业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流动青少年人口社会工作服务;婚恋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单亲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 单亲家庭小组报告 案例介绍: 小冬的父母在结婚三年后有了小冬,两人事业有成,家庭和谐,本应该是美好的幸福生活的开始。但是随着两人事业不断的发展,夫妻两人都常常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和有时间去面对面地交流,更不要说陪伴小冬成长的时间了,不时还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和小冬学习的事情而发生争执。最后小冬的父母因关系不和而离异,法院将15岁的儿子小冬判给了母亲。小冬知道父母离异的消息后很伤心,起初不太愿意去接受这个事实,而且家庭的不完整,让小冬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导致他性格大变,变得抑郁寡欢,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小冬父母离异的事情在班里传开了,导致小冬在学校受到了同学们的歧视,被同学嘲笑为“没有爸爸的孩子”。离异后的母亲继续日常的忙碌工作,而且经常晚归,所以母子见面聊天的时间很少。然而父亲也忙于工作,原本每月要和父亲见两次面的计划也因为父亲忙于工作而取消了。小冬已经快有两个月没有见过父亲了,就连平常和母亲一起吃饭的时间也不多。小冬对此感到很失落,很不开心,但是却没有人可以诉说。而且小冬现在15岁,正值叛逆期,所以常常也会因为一些小事和母亲顶嘴。最近一次,小冬因为学习的事情和母亲大吵一架,母子进入冷战。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来到了社工机构求助。 问题评估 个人层面:小冬未能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而且父母的离异让他感到家庭不完整,自己好像是被遗弃的小孩一样,然而情绪低落,而且小冬正处于叛逆期,脾气暴躁,比较叛逆,同时也抱怨母亲没有时间陪伴自己。 家庭层面:父母的离异是这个家庭的转折期,家庭结构由父母双亲变成了母亲单亲,小冬不但不适应单亲家庭的生活,而且十分渴望家庭的重聚。由于父母都忙于工作而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小冬,导致小冬缺乏家庭温暖。而且和母亲单独生活后,也常因为生活和学习的事情和母亲吵架,导致母子关系不好。 学校及同辈层面:受到父母离异事情的影响,小冬变得沉默寡言,也无心学习,所以导致成绩下降。而且因为父母离异的事情在班里传开了,小冬在学校受

家庭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家庭社会工作 实验题目个案家庭社工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2010131166 姓名陈滨滨 班级社工102 学期2012-2013-2

一、案主背景: 张某,女,今年15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初一下半学期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门。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二、个案分析: 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性格问题:案主性格孤僻,性格十分内向,喜欢独处。 (2)人际沟通问题:与人交际能力差,自我封闭,不喜欢与别人交流。 (3)自我认同问题:对自己极度不自信,心理自卑。 (4)家庭问题:案主父母教育不当,其母亲经常责骂她,使案主更加自卑。

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工作 课程编码:B0541055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 课程总学时:36 课程总学分:2 理论学时:18 实践学时:18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和方法在农村社区中的应用。《农村社会工作》力求协助学生认识农村社区、掌握农村工作方法、技巧,促进专业学习和专业思考,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和从事农村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农村社会工作概述 【教学内容】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农村社会工作的功能,农村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农村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农村社会工作的功能。 【教学重难点】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 第二章农村社会工作的历史脉络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现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现代农村社会工作;理解和掌握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重难点】

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第三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现实处境 【教学内容】 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村的政治环境,农村的文化环境。 【教学要求】 了解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村的政治环境,农村的文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农村的文化环境。 第四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 【教学内容】 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教学要求】 了解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含义;理解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概念;掌握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农村社会工作切入点。 【教学重难点】 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农村社会工作切入点。 第五章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 从农民的现实生活认识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要求】 了解农民的现实生活;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第六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组织架构 【教学内容】 政府的主要农村工作,群团组织与农村社会工作,民间组织与农村社会工作,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政府的主要农村工作;理解和掌握政府、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政府、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关系。 第七章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1、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变迁、人类关系中的问题解决、人的解放和赋权以改善人的福祉。社会工作使用人的行为和社会系统的理论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处实施干预。人权和社会公正原则是最基本的。(转引自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伦理守则) 2、社会工作专业的使命:改善人类福祉,帮助所有人满足基本的人类需求,尤其关注那些脆弱的、受压迫的、生活在贫困中的人群的需求和增权。 3、社会工作的学科特点:人们满足基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的获得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学认为这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所致,社会学认为是社会结构及其对个人的影响所致。社会工作从人与环境的接点、相互作用寻找答案,社会功能过程(social functioning)的差异是其原因。 4、社会功能过程:社会功能过程与实现个人一般的社会角色、在最接近的环境中的角色、与自我相关的角色联系在一起。这些功能包括: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满足依赖自己的人的基本需要、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人的需要包括:物质方面(食物、居所、安全、健康护理和保护),个人实现(教育、娱乐、价值、审美、成就)、情绪需要(归属感、相互关照、伙伴关系)、充分的自我概念(自信、自尊和认同)。(Barker,1995) 5、社会工作是综合性的应用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都为其提供背景信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接受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训练,能够进行研究设计、开展数据分析、分析和评价理论基础、撰写研究报告、了解相关的技术进展。 6、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对特定人群的需要做出反应,在广泛的领域提供服务,这些服务被集中成一个一个的专业实务领域: 1)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者在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医院、监狱等机构中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健康照顾服务:社会工作者与医疗及其他健康服务专业人士合作,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于健康照顾领域,解决与疾病有关、或由疾病引发的社会和环境压力,这些压力导致社会功能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失败。 3)学校社会工作:在学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改善学生受教育的环境。社会工作者承担经纪人角色,促进利用资源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校管理者发现问题和找到问题解决方法、协助制定政策;改善父母、社区对教育的反应;在立法机构与社会机构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社会结构变迁。 4)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国家关于社会保障的立法为基础,社会工作者是针对无家可归者、老年人、残疾人、穷人等群体的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维持服务、社会功能重建服务、政策和服务项目倡导等。 5)家庭和儿童福利服务:社会工作者在家庭和儿童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和婚姻咨询,帮助应对家庭暴力、离婚、强奸等问题,开展儿童福利服务。 6)犯罪矫正和预防:社会工作者在司法领域开展违法犯罪行为矫正和犯罪预防。社会工作的重点不是惩罚犯罪,而是帮助犯错误的人建立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模式,从而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7)职业(工业)社会工作:在工作场所对雇员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帮助解决情绪问题、社会关系冲突和其他的个人问题。雇主和工会常常出于人道主义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发起社会工作服务。 8)社会工作与戒毒:酒精、大麻、鸦片等上瘾现象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很大危害,社会工作者参与戒毒工作,帮助成瘾者家庭改善家庭关系、支持成瘾者戒毒,帮助成瘾者解决人格和情绪上的问题、社会关系上的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可以被各种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聘用为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受聘于政府机构开展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实务,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供专业服务。 临终关怀:全面评估家庭和个人、提供一些干预服务,帮助个人和家庭面对死亡情境。在临终关怀过程中要关注疾病体验的不同方面,包括身体的、情绪的、信仰的和一些实际的内容;提供的服务是一个包括死亡过程、死亡体验、丧失、对活着的人的后续服务的连续体。 1、普遍存在的、被大家接受的关于死亡的错误看法

家庭社会工作整理版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婚姻:指一男一女间建立起来的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标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关系。 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结构:就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一般而言,家庭结构具有两个层面:一是指具体的人员构成,二是指家人间的互动和关系的整体模式。 主干家庭:即有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 家庭社会工作:是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结合我国家庭工作现实,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来源于一般的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功能。家庭系统虽小,但功能却很复杂,,自成一体,同时也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的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家庭生命周期:表示的就是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自身的控制调节机制,以便使家庭沿着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保持正常的运作方式。这种控制调节系统包括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两部分。 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他们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结构功能理论:按照帕森斯的观点,家庭的中心特点是均衡,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功能在于重新确立被外部世界打乱了的和谐均衡状态。

社区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

《社区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080213 英文名:Social work of Community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前置课: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 后置课:家庭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会问题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学分:3学分 课时:54课时(其中课程实习21课时) 主讲教师:许爱花等 选定教材:周沛.社区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课程概述: 社区工作是现代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和主要方法之一。本课程从纵横两个方面介绍社区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和价值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介绍社区研究、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的意义和基本原则。针对我国正全面推进社区自治和社区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立足于中国本土性社区工作的历史和社区建设的现实进程,借鉴西方专业社区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当代社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模式、内容、方法、过程和发展趋势作出回答。分析了社区工作的主体即社区工作者的角色、素质和构成。介绍社区照顾与社会保障这两个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重点与运作过程,对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工作原则和方法分别详尽分析。本大纲适用于本科社会工作专业。 教学目的: 通过《社区社会工作》课程的学习,了解社区,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界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掌握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和专业方法,重点把握社区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阶段与方法;明确社区组织、发展的功能和目标、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我国社区服务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模式,了解社区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社区照顾、社区保障的意义。理解专业社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角色和素质。 教学方法: 本课程授课内容采用多媒体授课。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专业理论和专业价值观,另一部分是实施专业过程的方法技能。作为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但去“想”,而且要把社会工作服务社会与人群、创造和谐与美好社会的理想付诸“行动”。因此,它就不止于“纸上谈兵”,而是努力通过实干,达到人人共享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福利的理想目标。社区社会工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到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开展实习,使学生亲身实践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原则。其形式是集中式实习,将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知识与技巧整合、内化到工作者的工

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就是指帮助求助的家庭发展,并运用自身的及社会的资源,增强家庭日常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和解决家庭问题。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又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要素 1、为家庭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 2、社会工作的对象——家庭 3、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二、家庭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重点) (一)把握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家庭变动 1、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简单化与多样化 2、家庭功能重心的转移 3、家庭关系感情化、平等化趋向 4、家庭支持网络的变化 5、社会转型期的婚姻家庭问题 (二)认识中国家庭工作的体系 1、正是的家庭工作机构:妇联、工会、社区居委会、村委会 2、非正式的家庭工作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任务与内容 (一)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

(二)提供心理及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 (三)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就爱听整体素质 二、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重点) (一)政府体制内的家庭社会工作内容 1、家庭救助 2、家庭生活服务 3、婚姻调解 4、家庭生活教育 5、城乡社区针对家庭开展的教育与培训 6、有关家庭的主体活动 (二)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 1、城乡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 2、家庭心理辅导 3、家庭能力建设 一、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重点) (一)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 (二)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 (三)社区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 (四)社会工作行政方法应用于家庭 二、家庭治疗 (一)概念与流派 1、鲍恩的家庭治疗 2、结构理论的家庭治疗 3、沟通与策略取向的家庭治疗

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大纲 课程目标: 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社会工作实务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下的理论模式,从而对社会工作实务进行理性的反思和对话,提升社会工作研究生的理论敏感度。具体目标: 掌握西方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发展过程,以及背后的理论范式的转移,从而反思批判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的局限和贡献; 区分社会问题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实物流派,从而反思批判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专业技术和整合可能; 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核心模式和特定时空的处境化互动,尤其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现行体制的融合与碰撞,创造性推动社会工作策略与中国社会的协同转型。 课程纲要: 第一讲社会工作理论概述 1.理论的属性及其和实践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工作理论 3.社会工作理论分类:类型学框架VS.实务领域框架 4.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科学主义范式VS.建构主义范式第二讲生态系统视角下的问题解决模式:社会工作新主流框架 1.一般系统理论 2.生态主义演变 3.生态系统框架 4.问题解决模式 5.生命模式:生态系统框架的运用1 6.家庭治疗:生态系统框架的运用2 第三讲优势视角、能力建设和增能框架:一个有希望的生活世界 1.优势视角 2.增能概念 3.抗逆力模式:优势视角的运用1 4.能力建设模式:优势视角的运用2 5.社区资产建设:优势视角的运用3 第四讲行为主义和准行为主义理论:证据为本的干预模式 1.行为主义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认知行为理论 4.认知行为治疗 5.理性情绪模式 6.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 第五讲精神分析和心理社会模式:病态模式的治疗实践 1.弗洛伊德的创造 2.自我心理学阶段:埃里克森的贡献 3.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比昂、温妮科特的贡献 4.自身客体理论:海因茨.科胡特 5.约翰.鲍尔比和大卫.豪的依附理论

家庭社会工作 (2)

家庭社会工作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 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二、家庭的特征: 1.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家庭成员之间互动频繁,具有直接性、面对面的 特点,并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因素;当家庭中出现矛盾时,不能武断地 以道德或法律来评判孰是孰非,更不应简单地以对某一方当事人的批评 或解散家庭来解决家庭危机。 2.家庭是一个靠某种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连接纽带一般是婚姻和 血缘,但也有收养关系、同居关系等。血缘关系最稳定。作为系统,家 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家庭成员之间联系紧密,每个人的情绪 和行为都与他人息息相关,在受他人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他人。协助家 庭良性运转是社会工作者的根本目标。 3.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有、共 享:家庭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是着眼于调整家庭的结构、协调家庭成员 间的关系、促进家庭的良性沟通。 4.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家庭有着巨大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起基础是相对稳固的。 5.家庭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二、家庭的意义: 1.社会方面: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是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是高效的社会组织化单位、是文化传承的中国要途径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2.个人方面:家庭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报账和激励是不可或缺的;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个人基本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的来源。生活在家庭中是使人达到身心健康,获得人生意义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3.资源角度: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是人在困难时候的依赖,可以提供个人面对裱画时的应变能力。家庭成员间具有利他性关系,家庭需要责任来维系。家庭是利他性的资源提供。增加家庭资源,宣传、倡导并协助家庭成员运用家庭的资源、承担对家庭的责任,是家庭社会工作应有之意。 三、家庭治疗的概念 1.涵义: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夫妻治疗是家庭治疗中的一个特殊形式;但在婚姻治疗中,避免偏向夫妻任何一方,避免替夫妻作重大决定,避免因为同情弱者一方面一味地指责一方,用情感代替理性。 2.特点: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作为治疗单位: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都是与其家庭、与家庭其他成员互动的结果;个人问题可能是家庭系统运转不良造成的,个人行为问题和心理困扰背后可能是整个家庭存在着的问题和困扰。正视和解决家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把整个家庭系统作为工作对象,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从对整个家庭关系的调整,达到对个人的辅导和治疗。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30020 (二)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 (三)开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 (四)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内容、理论与方法。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全面研究和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范围、分类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五)教学目的首先,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如: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变迁以及与此有关的家庭社会工作、家庭治疗法等基本范畴。其次,掌握家庭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家庭社会学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显示生活中所遇到的婚姻、家庭问题。再次,能够运用婚姻与家庭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存在的各类婚姻、家庭现象,如:家庭

关系、家庭管理、家庭危机等,并从家庭社会工作角度,给出辅导的一般性建议。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部分,主要了解婚姻的涵义、形式、及锁具有的社会意义,家庭的概述和家庭的变迁历史以及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第二部分为中篇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与方法部分,主要描述了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为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就儿童、青少年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对的危机处理和辅导特殊家庭。本课程旨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考与解决家庭个案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4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婚姻概述22第二章家庭概述44第三章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66第四章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22第五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内容66第六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66第七章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上)66第八章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下)66第九章家庭过程88第章家庭关系及其调适44第一章家庭危机及其应付88第二章特殊家庭及其辅导66第三章婚姻家庭法66总复习22合计7272 (八)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

家庭社会工作

浅谈家庭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社工的介入 社会工作系08709141 吴江涛 摘要: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担负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儿童社会化、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安全感等。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家庭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保障和激励,不管是对于儿童还是对于成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家庭文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家庭在起演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作为社工,尤其是家庭社工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家庭、家庭文化、家庭问题、影响、社工介入 一、研究的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归宿。家庭作为个人进入社会的最初场所,提供了儿童社会化的基本方面,对于孩子的未来起着基础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感觉到,家庭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如个人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等。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建设好自己的家庭文化。恶劣的家庭文化对于个人的成长势必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家庭暴力。同时,家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教化和教育功能。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它不但是社会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单位,而且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但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正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 二、研究的目的: 家庭文化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但关系到几代人之间的感情问题,影响着家庭的和睦,而且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文化不仅影响着所有的家庭成员,也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增强抵御不良社会影响的能力,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融入程度,增加他们个人自我成长。作为社会工作者,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家庭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家庭文化的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进而实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三、研究的意义: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通过个案、小组、社区以及家庭治疗的方法,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它强调以个人的问题为出发点,从而引申出家庭的问题,并从家庭的角度去观察个人、理解个人。由于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社会化及互动最多最亲密的系统,因此对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的影响极大。而家庭中单个的家庭成员需要帮助,那么,整个家庭乃至家族都是家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有利于个人问题的解决,还能够帮助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从而实现家庭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含义解释: 家庭: 对于家庭这个概念,说法众说纷纭。有些是注重家庭的生物学属性;有些则是强调家庭的社会属性。还有的学者则试图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对家庭进行界定。参考家庭与社会工作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