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简况

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简况

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简况
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简况

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简况

一、美国知识产权法律构架和立法程序

美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基础来自于《宪法》第一条第八节第八款和第十八款。这是一个授权性的条款,即:“(国会有权)(8),通过保障作者和发明人对其作品和发明的有期限的排他权,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和)(18)制定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以行使上述权力”。这一条款为专利和版权的宪法条款,而商标权的宪法基础则体现在有关贸易条款中。商标立法以各州法为主,直至1946年才制定了联邦商标法。因此,美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中,《专利法》、《著作权法》为联邦立法,《商标法》则主要以州立法为主,联邦法与州法并存。这也是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的一个特点。

同世界其他国家基本一致,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范围也是根据智力劳动成果的不同型态和不同权益而确定。除商业秘密(Trade secrets)之外,其中的区分是根据某种知识、标识或象征符号在一定期间内授与专属的使用权为立法的主要内容。当然,对于某一特定产品而言,可能同时受到不同型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美国知识产权法保护的范围有以下几类:

(一)版权及邻接权(Copy right and neigh boring rights)

美国的《版权法》最早制定于1790年,当时的保护范围只限于书籍、地图和期刊。1909年才扩大为所有作品。1976年美国制定了第三部《版权法》,即现行版权法,197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次修改,几乎每年修改1—2次。

本世纪初,由于美国不满意《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另组织一些国家成立了《世界版权公约》,以对抗《伯尔尼公约》。当时的美国,是一个盗版王国,大量盗版欧洲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因此建立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版权制度。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版权登记制度。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于1988年加入《伯尔尼公约》。美国加入国际公约的程序是先修改国内法,再批准加入公约,这也是美国内法多次修改的原因之一。由于信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版权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不论是国际公约还是国内立法,都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以适应这一技术发展。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通过了两个新的版权公约,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1998年美国参、众两院审议通过了《数字化千年之禧的版权法案》。从内容上讲,这一法案已超过了两个新国际版权公约的保护力度,这将是美国对1976年版权法的又一次重大修改。

(二)专利(Patents)

美国最早的《专利法》制定于1790年。1793年、1836年、1870年和1952年又分别重新制定。现行的《专利法》为1952年颁布,到目前为止也修改了多次,但总的来讲修改不甚频繁。美国专利法保护的范围为发明(实用)专利和工业设计专利两种。其授权条件和程序与世界各国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三)商标(Fade marks)

美国现行商标法颁布于1946年。美国商标法制定时间如此晚(较之其他法律)的原因,是因为宪法中没有直接的依据。1988年,美国对商标法做了重大修改,允许申请人基于使用的意图而申请商标。商标的种类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商标不仅包括文字及其图形的组合,即平面商标,也包括立体商标等。在美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中,商标也可从保护力度的强弱分为四类,即任意性或奇异性标记;指示性标记;描述性标记和通用性标记。

美国在商标保护方面的一个重大特点是除联邦法外,还用州法,即各州也有各自的商标法。其法律保护的力度也因联邦法和州法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讲,未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注册的商标,只受使用所在州的法律保护,一旦受到侵权也得不到法定赔偿。

(四)商业秘密(Trade secrets)

商业秘密保护主要体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美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起源于侵权法,规定了五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即:假冒、虚假广告、毁人商誉、商标淡化和盗用他人商业秘密。美国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只有一民间组织(美国统一法律协会)制定过一部《统一商业秘密保护法》,供各州立法时参考和示范,没有约束力。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有34个州批准了此法。应当注意的是,美国于1996年制定《商业间谍法》,主要规定盗窃商业信息的刑事责任问题,其处罚力度之强,为各知识产权法之最。

(五)其他知识产权主要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Layout designs of integrated circuits)和育种权(Breeders rights)。

上述七大类知识产权基本构成了美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基本框架。但是,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有这7个法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判例法国家,其法律体系非常复杂。有两个基本点是应当特别注意的:一是联邦法与州法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各州的普通法,一般由判例形成,而联邦法主要是制定法,辅之以普通法。比如说在版权方面,现行《版权法》不保护口述作品,但并不表示口述作品在美国得不到法律保护,而是由州法予以保护。从总体上讲,联邦法优于州法。二是制定法与判例的关系。在美国,判例是重要的法律渊源。与成文法有关的判例有两个作用,第一是解释法律,第二是创制法律。如1976年以前,美国版权法中无合理使用,但判例中有。再如专利法中的公开使用、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等等,也是在判例中体现的。

在立法程序上,美国宪法的制定者由于担心政府权力过于集中,设计了一个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结构,再加上监督和平衡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系统,使美国的立法程序体现了通过分权达到权力平衡与稳定的原则。每一立法建议必须由国会参众两院就同一形式的议案表决通过,并经总统签署后方可成为法律。每个议员都有权提出数目不限的各类立法议案,立法议案的请求来自于个人选民、选民团体、工商领袖、商业组织、立法游说者、政治团体及其他利益集团。

立法有四种基本形式:(1)议案(Bills),用来制定实体法;(2)共同决议(joint resolutions),用来解决一件单独的特别问题,例如紧急情况下的立法;(3)同意决议(concurrent

resolutions),解决国会内部事务;(4)决议(resolutions),用来影响或表达两院中某一院的意见。第(3)、(4)两类立法不需总统签署,亦无正式法律效力。每个议案提交到国会后,便被转到负责有关问题的专门委员会,由其交至负责具体工作的专门小组讨论。其中一个重要程序就是听证。专家、提交此议案的议员、政府主管机构或有兴趣的社会公众,以及利益集团均可要求参加听证会,阐明观点,影响立法。

近年来,美国知识产权立法非常活跃,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企业团体强烈影响。由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直接涉及企业利益,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界在知识产权的立法活动中异常活跃,特别是以版权为基础的产业,如电影业、出版业、音乐、艺术、电脑软件业等,与国会及行政机关建立了相当密切的关系,争取改进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以利于产业发展的整体利益。1995年一1996年间我国两次被列入美国综合贸易法案“特殊301条款”的重点国家,并引发了激烈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其背后的始作佣者即为这些企业及其利益代表者(有关的知识产权协会组织)。当然,这些产业在美国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成长迅速,因此其要求也自然受到立法者的重视。二是产业界和政府立场的协调。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意义,在美国企业、立法与行政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三角关系,美国的立法与行政机关是企业利益的忠实代言人,三者在根本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立法和国际贸易中的协调立场活动也非常频繁。三是立法效率不断提高。一般涉及知识产权的法案在审议表决中都是相当顺利的。四是立法数量增大,保护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自1992年1月1日至1993年7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共有33个法案、修正案及决议与知识产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二、美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最新发展

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孙远钊教授介绍,美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立法方面有一系列重大进展。这些进展主要表现在:

(一)专利方面

1997年专利综合法(草案)(S.507,The Omnibus Patents Act of 1997)。这一法案主要规定了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利商标局机构改革,将由政府部门改为企业化管理,成为公司;二是在先公告制;三是专利保护期的延长;四是规定在先使用权;五是专利再审制度改革。

2.专利保护范围扩大,投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作为专利保护。这是一个判例决定的(State Street Bark & Trust Co.V.Signature Financial Group,Inc).

(二)商标方面

1.1996年联邦商标淡化法(Federal Trademark Dilution Act,Pub,L.No 104—98,109 stat.985(1996)),规定了驰名商标的保护,商标使用原则,以及混淆、抵毁商标的处理等内容。

2.重要案例。①以颜色作为商标保护的标的必须证明该颜色是代表或指证其产品的唯一来源(瑞士军刀案);②“国际互联网络网域名称”可以构成商标淡化的标的。③“讽刺

幽默”作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构成对商标的抵毁。

(三)商业秘密保护方面。1996年联邦经济间谍法(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 of 1996)。据介绍这是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为严厉的法律,主要规定有关的刑事责任。到目前为止,已有7个案例,其中2个涉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企业,1个涉及我国内地企业。如美国必治妥制药厂对台湾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案,就在美台之间闹的沸沸扬扬。

(四)版权方面

1.反电子盗窃法(No Electronic Theft(NET)Act of 1997)。

2.千禧年数字化著作权法(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of 1998)。这部法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和作用:一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与邻接权公约的施行法;二是互联网络著作侵权责任的限制;三是著作权保护期的延长。

3.①“过渡性拷贝”(Transient copy)是否也算“复制”案例。②平行进口问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已判定,凡是在美国境内生产、制造或出版的著作权,经出口后偏离制造商原定的渠道再进口回销到美国国内,其著作权即告“穷竭”或“耗尽”(exhausted),不再受到美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4.数据库保护方面,美国众议院已提出《信息汇集反仿冒法(草案)》(Collections of Information Antipiracy Act)。

(五)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美国参议院已提出1998年技术转让商业化法。此外,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二章之二也提出了一个修正草案,这是关于技术转让合同(授权合同)方面的内容。体系

三、美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和司法

(一)美国专利商标局(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PTO)。隶属于联邦商务部之下。主要职责是负责美国国内执行商标和专利有关的各项法律。其中包括接受专利和商标的申请,对专利申请的审核、授权以及专利文献的管理。同时也承担其他经国会或有关单位授权其管理的事项。如1984年半导体芯片保护法的施行等。据了解,由于专利、商标申请量的持续增长,该局为美国联邦政府中唯一能够经费自理并有节余的单位,为此也是国会立法议案(草案)提出要对其进行机构改革的动因之一。

(二)版权办公室(Copyright office),隶属于国会图书馆。主要职能是负责执行著作权法及半导体芯片保护法,并对国会、法院及行政部门就版权的法规和政策提供咨询。具体内容为版权的申请、登记和审核,版权办公室只对申请登记的作品进行形式审查后发注册证书。版权登记不是获得版权的条件和依据,但在侵权诉讼中有一定意义。一是在司法诉讼中可做为有效证据,法院予以认可,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可以否定其权利;二是权利人有权依据注册证书要求法定赔偿金和律师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申请版权登记的作品增长迅速。1990年为68万5千件版权申请,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00万件。这对于该局有限的人力而言,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和挑战。

(三)其他行政管理机关:

1.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负责知识产权方面的对外贸易谈判和“特殊301条款”的执行。

2.商务部国际贸易局(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和科技局(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3.版权税审查庭(Copyright Royalty Tribunal)主要负责分发自有线电视的强制授权和卫星传送的电视讯号所征收的权利金。

4.海关。负责知识产权产品的进出口审查。

(四)法院系统。美国的法院分为联邦法院系统和州法院系统。一般民、刑事案件只能由州法院审理,属于联邦法律的问题,只能由联邦法院审理。在联邦法院系统,最高法院下设13个上诉法院,其中1—11号为区域性法院,12号为华盛顿特区上诉法院,第13号为专业性巡回上诉法院。这13个上诉法院又各自管辖着若干个联邦地方法院。共约90多个。

在联邦法院系统的诉讼程序上,一般案件先由联邦地方法院一审,上诉到巡回上诉法院,也还可以上诉至最高法院。巡回上诉法院只进行法律审,不进行事实审。而最高法院只进行有选择性的案件审理。对若干重大有争议和影响的案件,当事人不上诉,最高法院也有权审理。在区域上,巡回上诉法院的判例只对本巡回区有约束力,其他区仅可参考。比如第2和第9巡回上诉法院在版权方面的判决影响较大,因为第2巡回上诉法院在纽约,第9巡回上诉法院在加州,这两个地方为高技术和版权产业密集区,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较多。华盛顿的巡回上诉法院在专利方面的判例则至关重要,该法院设立于1982年,主要审理有关专利案件。

四、知识产权保护的民间组织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经济、科技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提高,产业界也充分意识到法律保护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以及美国法律在制定程序上给公众(包括企业和企业组织)提供资料或出面指证的权利。因此,围绕着不同的知识产权主题,形成了诸多的民间组织。同时,美国的法律服务行业,如律师事务所也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作为其重要业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非常活跃。据美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介绍,该委员会会员律师达5万多人,每年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活动。

美国有关知识产权的主要民间组织有:

(一)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IPA)。成立于1984年,主要代表以版权为基础的产业。IIPA 是企业组织中的组织,即社团的社团,由八个产业组织组成。这八个产业组织分别是:美国出版商协会(AAP)、美国电影市场协会(AFMA)、商业软件联盟(BSA)、电脑与商业装备制造商协会(CBEBA)、信息技术协会(ITAA)、美国电影协会(MPAA)、全国音乐出版商协会(NMPA)和美国录音产业协会(RIAA)。IIPA的会员代表为1350家生产享有版权

作品的企业,估占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以上。因此,该联盟名为“国际”,实际是美国国内的民间组织,是美国最大的一个知识产权联盟组织。

IIPA的运作方式包括:打入政府部门,担任相关政策顾问委员会成员;收集各国有关知识产权资料;委托专家调查,提供报告和数据;汇集资料,向美国贸易代表(USTR)提出书面报告和建议“301”条款名单;适时发布新闻资料;随着注意政府新法案,及时提供建议或反对意见;向国会作证,代表产业界利益提出主张;透过本身及会员关系进行游说工作;取得政府部门信任,保持畅通联系。

IIPA自1990年以来,每年发布一个年度报告。1998年5月发表了“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将美国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和整体版权产业,前者主要指创作享有版权作品并以此作品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后者包括版权产品销售商及依靠此产品而经营的产业。这一报告将对美国今后的知识产权立法产生一定影响。

(二)商业软件联盟(BSA)。成立于1988年,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软件产业的持续增长,通过全球计划消减软件盗版侵害,并通过政策措施、法律执行和宣传等三种方式,使软件用户了解和遵守版权法。商业软件联盟原由8家软件公司组成,包括Microsoft、Novell、Lotus 等大公司,近年来又有多家公司加入,成员已超过10余家。商业软件联盟成员企业的软件产品大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近年来美国软件产业一枝独秀,发展最快,也使得BSA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意见和建议也越来越多为国会和行政部门所重视。

商业软件联盟在保护软件著作权方面,主要通过法律执行、热线、稽查、公共政策和大众宣传等5种手段来进行,效果较好,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国际反仿冒阵线(IACC)。国际反仿冒阵线(IACC)成立于1978年,由约120家仿冒侵权的受害厂家组成。会员销售额约5千亿美元,占美国GNP的10%,IACC成立的目的在于联合有关厂商共同合作打击假冒侵权行为,通过推动立法,执行法律、防范措施及技术的应用,保护知识产权。IACC成立后,一直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首要目标,设有台湾、韩国及泰国等任务小组,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侵权状况特别重视,每年提出年度报告。在过去的十几年里,IACC推动通过了海关扣押及没收仿冒品的立法,草拟了商标仿冒法,促成了1988年美国综合贸易法的修正,等等。但IACC的会员人数、组织、资源和影响力,尚无法与IIPA、BSA等相比。

与上述民间组织职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还有制药公会(PMA)、商标协会(USTA/INTA)和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等。

(摘自1998年科技部赴美知识产权培训班总结报告/又皮)

编后语:

·100多年前,美国一位专利商标局局长曾向总统建议撤消专利商标局,理由是该发明的都已经发明完了,技术的进步已到了尽头。然而,100年后的今天,美国专利申请量每年都高达几十万件,并且在不断增长。有的大企业每年申请专利几千件。技术的创新和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类智力创造的无限性。

·70年代以来,美国朝野上下深刻地检讨了其经济衰退的原因,认为技术优势的丧失是一大原因。而恢复并保持其技术优势,必须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以法律手段激励创新。近二十年来,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不懈努力。今天,软件等知识产权产业迅猛发展并雄居世界霸主地位,高科技发展已成为美国人的骄傲,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至关重要性。

·1996年美国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版权产业年产值达2784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65%,知识产权(技术)出口601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汽车出口的总值。1997年美国知识产权产业的出口跃居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以知识产权为主的电脑软件信息业成为美国经济最活跃、最重要部分,给美国政府带来了巨额的财富,美国政府实际上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

·80年代以来,美国的各个知识产权法不断修改,修改速度之快已令人怀疑其法律的稳定性和立法者的预见力。然而事实证明,这许多的修改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做为上层建筑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必须适应这一发展,不断加以调整,才能真正发挥其促进和规范的作用。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先进技术的国家,美国的每一次立法变化,都会给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波动,起示范的作用,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和研究。也可以说美国知识产权立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趋势。

·美国的企业,尤其是跨国经营的高技术公司,如IBM、微软等公司无一不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生命线。这些企业将知识产权的获得、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的运用以及知识产权侵害的防止与诉讼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全面地贯穿在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活动中,并形成制度化。这些高科技企业一般设有知识产权部,有很强的法律专业人员参与管理,负责各类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取得知识产权、宣传法律、调查执行情况等业务。美国企业的新员工受聘时与公司签订有关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保护的协议是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步。这一协议旨在明确公司与员工之间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关系,同时也对保护公司的秘密信息、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作出要求,以保护本公司利益,并避免与其他公司在法律上出现冲突。

美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的企业认真研究借鉴,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提高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水平。知识产权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的重要财富,对知识产权有效的行使和保护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纽带,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如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充实队伍、让法律顾问更多地介入其管理决策中;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规章制度,如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中可以试行知识产权与技术秘密保护协议制度。

2010年美国值得关注的5大知识产权案

2010年美国值得关注的5大知识产权案 2010年对于美国知识产权法律来说是重要的一年。法院正在审理的5起案件,将有可能造成美国的专利和商标法的重大变化,其涉及到数千亿美元,并且有可能引起互联网新用途革命。 一、Bilski诉Kappos案 在Bilski诉Kappos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正考察可授予专利主题的范围,该案的结果有可能成为里程碑似的裁决。 根据法官在口头辩论阶段的问题,很多专家相信法院将会判决Bernard Bilski的发明——在商品交易中使用保值合同以限制价格波动的方法——不具有可专利性。虽然还不清楚法院会在何种程度上判决。 法院有可能狭隘的认定Bilski的发明只是一个抽象的想法,因此在长久以来制定的法律标准下是不具备可专利性的。或者法院可以解释的更为宽泛,审查发明是否需要满足“machine or transformation test”(机器-或-转变)的检验。这一判断方法近期被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通常称为专利法院)在Bilski案中所重新引用。根据此检验,过程或方法如果能获得专利则它或能捆绑于特定的设备或器械,或能将某一特定的对象转换为另一不同的状态或东西。 如果最高法院支持“机器-或-转变”检验,对于这一检验的解释将改变专利法。依据过程或者方法“捆绑于特定的设备或器械”的严格程度,则会有一大部分的发明被认定为不可专利。很多现存的商业方法专利、医学诊断专利、法律方法专利,甚至软件专利都将被推翻。 一位芝加哥的专利诉讼律师Jeffrey H. Dean说:“大家都急切等待着最高法院对Bilski案的判决,因为它将影响到很多专利,包括国内很大数量的专利。” 二、Ariad Pharmaceuticals公司诉礼来公司(Eli Lilly)案 Ariad Pharmaceuticals公司诉礼来公司(Eli Lilly)案中的问题看上去相当的复杂。为获得专利,是否必须由发明家提供一份令人满意的有关其发明的“书面描述”?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联邦巡回法院对此做肯定回答,这将极大的伤害那些有重要新发现的发明家。 美国专利法第112节规定,为了获得专利,申请者必须披露如何制作和使用这一发明。但是法院还未将这一规定解释为需强加一项单独的“书面描述”。 一些专家认为,提供“书面描述”这一新的非固定的标准会使很多发明家无法完全达到此要求。尤其是那些创造突破性发明的大学、刚成立的公司和小发明家都将处于困境中。这些主体缺乏资金搜索和描述发明潜在的用途,因此,要求他们符合独立的“书面描述”标准将缩小他们本应获得的专利保护。 相反,很多大公司——尤其是大型制药公司——会从这一条款中获益。这将使他们能自由地开发他人重要发明中的很多部分。 2009年4月,美国联邦巡回法院3人审判组认定需出具一份单独的书面描述。这一问题在2009年12月提交给全席审判庭前被重新讨论。很多观察家希望法院在现任首席法官Paul R. Michel5月底退休前对这一案件作出裁决。 三、Costco Wholesale公司诉欧米茄公司(Omega SA)案

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和中国的外贸发展

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和中国的外贸发展 摘要利用非关税壁垒限制商品流通,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凭借科技优势,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设置贸易壁垒的势头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本文探讨了知识产权壁垒的基本特点及其采取的习惯做法,以及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并从我国的立场出发,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壁垒、进口限制、不公平贸易、我国外贸发展、应对措施

引言 (4) 1、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主要表现形式 (5) 1.1由专利权和标识性权利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5) 1.2知识产权的滥用 (6) 1.3贸易的“内部化”和选择性投资 (6) 1.4对平行进口的严格限制 (7) 1.5特别立法措施 (7) 1.6其他措施 (8) 2、我国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 (8) 2.1我国外贸发展迅速,势头良好 (9) 2.2我国外贸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9) 3、我国成为遭遇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原因分析 (10) 4、关于知识产权壁垒的对策建议 (10) 结束语 (13) 参考资料 (14) 英文摘要 (15)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科技进步、鼓励创新与垄断智力成果之间折衷调和的产物,本质上是为了不让竞争对手使用自己的技术或销售自己的产品而拥有的一种垄断性权利。但这种“法定垄断权”的目的是通过对相关权利人的法定保护,鼓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将知识产权与壁垒联系起来。而当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应用到跨国生产经营当中时,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就与进出口贸易联系起来了,于是成为各国重要的贸易政策之一。当知识产权固有的垄断性超出了合理的范畴.扭曲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时,就成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贸易总额连年增长,贸易地位持续上升,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增长迅速,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挤压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市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国内的就业形势。为了要阻挡中国产品的涌入促进本国产品的输出,保护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增加国内就业岗位,当传统的反倾销和贸易壁垒保障措施等为国人熟知以后,他们开始诉诸于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国际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壁垒。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纷纷被许多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以不同方式用作保护本国市场的屏障和侵占他国市场的贸易大棒,知识产权壁垒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也将是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贸易争端中的一大难题。据有关统计,中国2/3的出口企业、1/3的出口产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其中80%与知识产权有关。

《知识产权管理》复习大纲共8页word资料

《知识产权管理》复习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知识产权管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知识产权在创作、运用、保护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掌握知识产权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区别;重点理解并掌握知识产权在信息利用、品牌管理、人事管理和价值实现等方面的作用和内容;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产权理论分析实际案例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知识产权管理》朱雪忠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析、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知识产权管理基础知识概述 掌握:知识产权概念;知识产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竞争优势的概

念;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知识产权管理者与新进入者的威胁;知识产权管理与替代品的威胁;知识产权管理与买方议价能力;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间竞争。 熟悉:知识产权特征;知识产权分类;各类知识产权的概述;知识产权管理的种类;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和手段;知识产权管理的原则和功能。 第二章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掌握: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类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管理过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项任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措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分类;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管理。 熟悉: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主要职责与内设机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主要职责与内设机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的主要职责与内设机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知识产权专门法及其法规;我国加入或签署的主要知识产权国际条约; 第三章知识产权的取得 掌握:知识产权取得中的注意事项;企业专利申请流程;商标法禁用构成要素;商标标志的类型及选择;企业商标权的取得方式;企业商标注册应注意的问题;著作权的产生与取得方式;软件著作权的申请。

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

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 来源:作者:郑成思日期:10-05-31 (一)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WTO中的知识产权协议比WTO中的货物贸易总协议及服务贸易总协议更典型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以及缺点。我国加入WTO以来,由于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作为武器对我打压,国内只有较少的企业懂得别人可以用做武器的,我们同样可以用得更好(如山东的海信、广东的华为);更多的企业乃至学者则重新开始了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国是否合适的讨论。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商标法》并未引起太大争议,制定《专利法》则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甚至有人认为,《专利法》对发展中国家的好处等于零。今天,关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利弊之争让人再次听到同样的声音。 把仅仅适合多数发达国家乃至个别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强加给全世界,是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发展中国家的抗争,在制度总体层面从未奏效过。我们在经济实力尚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的今天,是接受对我确有弊端的制度,然后研究如何趋利避害?还是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站出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再度发起一次类似1967年或1985年那样的战役?或干脆力促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从TRIPS协议(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退到对发展中国家较为公平的水平?这是涉及确定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问题。 一些人在抱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太高”时,经常提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似,而当时美、日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比我们现在低得多。这种对比,如果用以反诘日、美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合理指责是可以的,如果用来支持其要求降低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水平,或批评我国不应依照世贸组织的要求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就是没有历史地看问题。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基本没有开始。我们今天如果坚持按照认为合理的水平保护知识产权,而不愿考虑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以及相应国际条约要求的话,从一国的视角看,这种坚持可能是合理的,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看,却只能导致在竞争中“自我淘汰”的结果。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创新,不鼓励模仿与复制,反对仿、靠、冒、盗。这种制度利弊几何,还会长期争论下去。我们认为,知识产权制度绝非无弊端,只要其利大于弊,或通过“趋利避害”可使最终结果利大于弊,就不应否定它。至少现在如果让科技、文化领域的创作者们再回到过去“吃大锅饭”的时代,恐怕并无响应者。至于创作者与使用者权利义务平衡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完善“权利限制”去逐步解决;知识产权制度中对我们自己的长项(如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化)保护不够,也可以通过逐步增加相关的受保护客体去解决。一些关于制止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的规范并不在单行知识产权法中,而在诸如《合同法》“技术合同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技术合同纠纷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等法律文件中。 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之前的一二百年中,以其传统民事法律中的《物权法》(即有形财产法)与货物买卖《合同法》为重点。其原因是,在工业经济中,机器、土地、房产等有形资产的投入起关键作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发达国家及一批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韩国、菲律宾、印度等),在民事立法领域逐步转变为以《知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为重点。这并不是说人们不再靠有形财产为生,也不是说传统的《物权

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复习题(含答案)

(法学)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知识产权管理概述 一、广义的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 范围涵盖了知识产权各个方面,内容为知识产权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作用于在系统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提高效率;目的在于加速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保证知识产权成果更加有效地为人类服务。而知识产权管理包括上述各个方 面的操作原则、规定、程序和方法,以及对各种关系和矛盾进行系统性地协调。因而,根据上述对知识产权管理特点、范 围、内容等的归纳,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管理是一种对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进行全面系统地协调的活动。 二、知识产权管理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知识产权管理,是综合战略制定、制度设计、流程监控、人员管理培训、创新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系统工程。知 识产权管理在整个知识产权工作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的总要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知识产权管理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保障; 2、知识产权管理是普及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基本前提; 3、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是我国企业在WTO框架下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4、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够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5、知识产权管理能够促进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促进科学技术的更大发展; 6、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够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三、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 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国家级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地方级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交通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家电行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事业单位知 识产权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知识产权管理的客体可以分为八个方面: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商标、地理标记、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 布图设计、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和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按照这种知识产权种类及保护客体的划分,知识产 权管理主要体现为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著作权管理、商业秘密管理、域名管理等。 四、论述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 可以分为九个方面: 一、知识产权法制管理;首先,加强知识产权法制管理为知识经济所需的知识进入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知识 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加强知识产权法制管理为知识经济所需知识的创造提供了利益机制,有助于知识的更新和创造, 以保证知识经济更高、更快、可持续的发展。 二、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政策是实施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国家以行政的方式来调整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矛盾与问题,并 通过必要的指导和干预从宏观上调控和管理社会活动,调整社会关系。政策主要有指导、调节、规范的作用。 三、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的本质属性在于创新,一切知识产权的本质都是创新的结果。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 战略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和营造创新文化,把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保护、人才培养、制度完善、能力 建设置于创新文化的氛围。 四、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应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提高社会知识产权创造、实施和 保护能力为核心,从改善和加强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入手,以解决全局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问题为 重点,为促进知识产权战略的运行发挥主导作用。 五、知识产权经济管理,必须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关注知识产权与知识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探讨知识产权与知识 管理的相互关系。在WTO机制下,分析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与管理,并重视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与增值管理。 六、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既要体现各种新技术在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开发与应用,又要在平衡公共利益的 基础上,推动技术保护措施进入法律保护框架。 七、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知识产权信息是知识产权政务活动与法律活动的必然产物,也是知识产权政务公开的坚实基础。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知识产权法试卷 ( 课程代码00226)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l709 年由英国议会通过的 A .《垄断法规》 B .《安娜法令》 C .《版权法令》 D. 《作者权法》 2.下列概念中,与著作权主体具有相同内涵和外延的是 A .著作权人 B. 作者 C .自然人 D. 法人和其他组织 3.由法人主持,代表法人意志创作,由法人承担责任的作品,视为作者的是 A .具体创作作品的自然人 B .法人和具体创作作品的自然人 C .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 D .法人 4.张某于2010 年6 月1 日创作完成长篇小说《阳光》,一直没有发表。2012 年3 月2 日,张某不幸去世。张某的同事于2012 年4 月1 日将该小说以张某的名义发表,张某的继 承人认为张某的同事侵犯了张某的 A .姓名权 B .署名权 C .肖像权 D .发表权 5.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 A .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B. 经合作者同意可以单独行使著作权 C .未经合作者同意不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D .经过出版社批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6·TYU各选项中,属于“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造的作品”的是 A·录音制品 B .科幻片《星际迷航》 C .由邓小平生平图片构成的幻灯片 D .电视剧剧本 7.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编写了一本教材,该教材的署名权属于 A·该教师 B .该教师所在的学校

上传 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近几十年来,美国根据国家利益和企业竞争的需要,对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传统知识产权法律不断地进行修改与完善,扩大了保护范围,加强了保护力度。目前,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美国主要的知识产权法规包括: 在专利法方面,1996年美国国会修改了《专利法》,1999年又颁布了《美国发明人保护法》,确立了专利先发明制度和1年的宽限期保护制度以及早期公开制度。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美国发明法案》,修改了美国现行专利法。此次美国专利法 改革提案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即:(1)实体方面:将先发明制改为先申请制、取消现有技术的地域限制、调整宽限期的适用范围、调整最佳实施方式的公开要求、取消在国外完成的发明作为现有技术的限制、调整关于先用权的规定。(2)修改专利授权后的重审程序:取消双方再审程序,设立授权后重审程序和双方重审程序。(3)修改专利申请授权程序:调整发明人宣誓或声明的有关要求、允许发明人的受让人提交专利申请,以及允许第三方在专利审查期间提交现有技术等。(4)美国商标与专利局被赋予更大的财政自主权和设立卫星局。(5)优先审查及对小型实体的扶持措施:对国家有重要意义的专利要有限审查;对小型实体的收费应适当减免。(6)专利诉讼及其管辖争议较大,此次修改未太多涉及,只是涉及了故意侵权的判定条件,错误标识的处罚,取消各州法院对专利、植物品种保护或版权的法律诉讼的管辖权,赋予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专利或植物保护的上诉的独有管辖权等。 在商标法方面,早在1870年美国就制定了联邦商标法,现行商标法是颁布于1946 年的兰哈姆法,规定了商标使用在先原则,即商标的先使用者获得商标法律的保护。如果能够提供使用在先的证据,商标即使没有注册,只要处于使用状态同样可获得法律保护。此外,美国商品的外形、声音、颜色、味觉均可申请注册商标,并分成商品商标、服务商标、证书商标和集体标志4大类。对侵害商标专用权行为,不但要赔偿有形损失,而且还要赔偿无形资产损失。1996年,美国开始实施《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对著名商标又进行了更为 严格的保护,规定了著名商标的保护和使用的原则,以及混淆、抵毁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内容,解决了与互联网域名有关的商标淡化问题。

中美知识产权战略比较研究、

中美知识产权战略比较研究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间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科学技术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确切提出其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强化,知识产权水平不断提升,更好的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振兴本国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手段。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及其背后主权国家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维护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的总要手段。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强国;创新型国家;比较研究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is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the competi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compet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key of the competition in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essentially the competi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Now many countries have exact puts forward its strateg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and strengthened constantl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make it as the revive their economies,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 of hand. At present,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has become a general means to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sovereign states behind the competition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maintain 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s. Therefor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constantly to strengthen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strategy. 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wer;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 comparative study 一、知识产权战略产生的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间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科学技术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确切提出其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强化,知识产权水平不断提升,更好的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振兴本国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手段。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及其背后主权国家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维护国家安全

知识产权法全文word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著作权 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二节著作权归属 第三节权利的保护期 第四节权利的限制 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第一节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二节表演 第三节录音录像 第四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章著作权

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对经济的贡 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6-19大中小 编者按:2015年3月,美国民间智库DNP Analytics发布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报告指出,2000-2012年期间,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为30,375美元,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12.2倍;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创造价值增加值为248,254美元,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2倍;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出口额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3.5倍。此外,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工资为58,832美元,比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高出50%。该报告对于我国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动制造产业智能升级,具有借鉴意义。 2015年3月,美国民间智库DNP Analytics发布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该报告是继2012年美国发布《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2013年欧盟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欧盟经济和就业的贡献》报告后,第三份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贡献的视角,评估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总体影响的报告。报告定位于当前世界各国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力量这一时代背景下,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美国制造部门,运用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和数据,评估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并为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的观点提供了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有力证据。 一、报告内容简述 该报告以2000-2012年官方数据为基础,通过将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与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评估了美国制造部门研发投入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认定 报告将研发投入作为衡量知识产权密集度的指标,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定义为平均每人每年的研发投入高于美国制造部门所有产业均值的产业,其中不同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度计算为产业年均研发投入除

知识产权体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29490-2013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将于3月1日起实施。、 目录 1前言 2引言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 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 5管理职责 ? 6资源管理 ?7 基础管理 ? 8实施和运行 ? 9审核和改进 1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 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 2引言 0.1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 战略导向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 领导重视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C)全员参与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0.4 影响因素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 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练习试题及答案(4)

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练习试题及答案(4) 1.以下使用作品的行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且不必支付报酬的有:[] A.将少数民族文字作品翻译成汉字出版发行 B.将他人已出版的教材复制后卖给学生 C.为介绍某一作品而适当引用 D.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义演,表演已发表作品,向公众收取的全部费用均用作捐款,未向演员支付报酬 答案:C 2.甲公司在其一种商品上使用的商标,用了漫画家杨某的一幅漫画的图案,既没有征得杨某的同意,又未向其支付报酬。2003年5月12日,甲公司就该商品的商标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2003年5月30日,商标局经初步审定后,公告该商标。至2003年8月30日,无人提出异议,商标局遂于2003年9月1日核准注册,发给甲公司以商标注册证,并予以公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商标局的注册程序违反了商标法的规定 B.若商标局驳回甲公司的申请,不予公告其商标并书面通知甲公司,甲公司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C.甲公司对前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D.杨某可以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三年内,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答案:B 3.2004年5月3日,中国公民贾某以其发明的新型坐便器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月3日,美国公民史密斯也向专利局提出了主要特征基本一致的坐便器的专利申请,并声明其在2004年1月3日已向美国专利部门提出过相同的申请,之后在8月4日向专利局提交了其在美国的专利申请的副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专利局经过实质审查认为该坐便器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专利权应授予先提出申请的贾某 B.史密斯的专利申请日为2004年1月3日 C.史密斯应在1个月内提交首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权副本 D.史密斯享有优先权 答案:AC 4.甲、乙两企业都以生产灯具为主,甲企业在2001年申请注册了“阳光”商标,其灯具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阳光”也成为该地灯具业小有名气的商标。2004年,甲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需要进行业务调整,于是与乙企业洽谈转让“阳光”商标事宜。其法律顾问提出的法律意见中符合《商标法》规定的是:[] A.甲、乙应签订书面转让协议 B.双方应共同向商标局提交转让申请书,否则该商标将有可能被商标局撤销 C.转让申请经商标局核准,乙即可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 D.甲应该将其在一系列灯具上注册的商标一并转让给乙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一、中美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已有悠久的历史,当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立足本国国情、面对诸多挑战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当代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向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不断接近的过程。 第一,专利权制度。在中国,“专利”一词最早出现在《国语》中。中国古代知识产权制度的萌芽是以专利权制度和著作权制度为先导的。在 2000 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专利”一词。但是,这种“专利”并不是法律含义上的专利。1859 年,太平天国领导人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对发明实行专利保护。1881 年,我国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郑观应曾经就机器织布技术向清朝光绪皇帝申请专利。1882 年皇帝批准该局可以享有十年专利,这是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专利。1898 年,在“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签发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专利法。辛亥革命后,于 1944 年,国民政府又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专利法》,该法在 1949 年才施行。新中国成立后,在 1950 年,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同年,又颁布了《发明审查委员会规程》。1954 年,又颁布了《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条例》。1963 年国务院颁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文革期间这些制度基本处于虚无状态。 第二,著作权制度。著作权最早体现在《见闻后录》、《农书》等书中,当时五代后唐长兴二年,经宰相冯道、李愚等建议,朝廷命田敏在国子监主持校正《九经》,并且“刻板印卖”。到了 11 世纪,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业的发展,从此批量复制作品成为可能。由此引发刻板印书的泛滥,更有一些人公然将先哲文章摘抄录用。于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宋朝时就开始出现保护复制作品的制度,对于民间以获利为目的的擅自翻版的行为,处以“追版劈毁,断罪施刑”的处罚。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将著作权

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简况

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简况 一、美国知识产权法律构架和立法程序 美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基础来自于《宪法》第一条第八节第八款和第十八款。这是一个授权性的条款,即:“(国会有权)(8),通过保障作者和发明人对其作品和发明的有期限的排他权,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和)(18)制定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以行使上述权力”。这一条款为专利和版权的宪法条款,而商标权的宪法基础则体现在有关贸易条款中。商标立法以各州法为主,直至1946年才制定了联邦商标法。因此,美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中,《专利法》、《著作权法》为联邦立法,《商标法》则主要以州立法为主,联邦法与州法并存。这也是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的一个特点。 同世界其他国家基本一致,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范围也是根据智力劳动成果的不同型态和不同权益而确定。除商业秘密(Trade secrets)之外,其中的区分是根据某种知识、标识或象征符号在一定期间内授与专属的使用权为立法的主要内容。当然,对于某一特定产品而言,可能同时受到不同型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美国知识产权法保护的范围有以下几类: (一)版权及邻接权(Copy right and neigh boring rights) 美国的《版权法》最早制定于1790年,当时的保护范围只限于书籍、地图和期刊。1909年才扩大为所有作品。1976年美国制定了第三部《版权法》,即现行版权法,197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次修改,几乎每年修改1—2次。 本世纪初,由于美国不满意《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另组织一些国家成立了《世界版权公约》,以对抗《伯尔尼公约》。当时的美国,是一个盗版王国,大量盗版欧洲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因此建立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版权制度。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版权登记制度。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于1988年加入《伯尔尼公约》。美国加入国际公约的程序是先修改国内法,再批准加入公约,这也是美国内法多次修改的原因之一。由于信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版权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不论是国际公约还是国内立法,都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以适应这一技术发展。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通过了两个新的版权公约,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1998年美国参、众两院审议通过了《数字化千年之禧的版权法案》。从内容上讲,这一法案已超过了两个新国际版权公约的保护力度,这将是美国对1976年版权法的又一次重大修改。 (二)专利(Patents) 美国最早的《专利法》制定于1790年。1793年、1836年、1870年和1952年又分别重新制定。现行的《专利法》为1952年颁布,到目前为止也修改了多次,但总的来讲修改不甚频繁。美国专利法保护的范围为发明(实用)专利和工业设计专利两种。其授权条件和程序与世界各国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关于知识产权的发言稿篇

2017关于知识产权的发言稿2篇 【篇一】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对于取得好成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拿一个文凭,那么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十分枯燥,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就会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我比较熟悉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在学习知识产权法的时候,将其与民法通则进行比较,发现其有不少相通相近的地方。知识产权的客体虽然是无形的,但他的财产关系处理上基本与普通财产关系没有本质的区别。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表,使用其作品;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有参加创作而在他人的作品上署名;使用他人作品未支付报酬;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作品;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制作的录音录象制品;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未经表演者许可现场直播其表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著作权的行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为了报道事实新闻;为了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国家机关为了执行公务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而少量引用他人作品;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已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下列图形和文字不得用作商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近似的;同外国的国家名称, 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近似的;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名称相同或近似的;同" 红十字","红新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近似的。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直接表明商品的

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带有民族歧视的;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 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 有效。商标权的内容,商标注册适用先原则,即不管实际使用在先与否,商标专有使用权只授予先注册者;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同时申请,则适用先使用原则,即授予最先使用者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 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的行为;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美国知识产权法的域外保护分析

摘要:美国作为知识产权大国,其知识产权制度诞生于1790年,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商业秘密保护法等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同时美国还对知识产权的域外保护有特殊的立法。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知识产权法的域外保护制度,即美国的“301条款”与“337条款”的主要内容、目的、调查程序与特点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同时更好地应对美国对我国发起的知识产权攻击。 关键词:美国知识产权法、301条款、337条款 一、概述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纠纷越来越多,每次几乎都是因为美国认为“中国未能对美国的版权、发明、品牌和商业秘密给予应有的保护”。这其中除了因为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外,中美知识产权法也确实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同时更好地应对美国对我国发起的知识产权攻击,有必要对美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律体系进行全面研究,尤其是美国知识产权法的域外保护制度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 美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诞生于1790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商业秘密保护法。这几种法律的产生、历史沿革与发展进程各不相同。近几十年来,美国根据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传统知识产权法不断进行修改与完善,扩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人的保护力度。目前,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除商业秘密主要仍由各州法律保护外,对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的保护目前都由联邦法律来规范。虽然各州也都有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立法,但在州法与联邦法律有冲突时,联邦法律将优先适用。因此,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基本上是联邦层面的统一立法。 上述美国知识产权法通过对美国国内的侵权主体进行规范从而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权利。随着美国作为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的不断巩固,为保护美国公司在与外国公司竞争中的利益,美国行政和司法系统开始扩大其知识产权法的适用范围,对其知识产权在国外得到的保护进行监控,并试图干预发生在美国境外的某些商业活动或行为。其行事依据在1986年《美国对外关系法第三次重述》中有充分体现。该重述第401条列举了三种管辖权:立法管辖权、司法管辖权和执行管辖权。其中立法管辖权是指通过国会立法、总统的行政行为或命令、行政法规或法院的判决使其法律适用于某些行为、关系、个人身份、或个人物质利益。而第402条进一步列举了可以行使这种立法管辖权的情形,包括(1)当某行为发生在其境内,或尽管发生在境外但却对其境内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实质性影响时;(2)当行为人是其国民而无论该行为发生于其境内或境外时;(3)当行为人是非国民,其行为发生在境外但却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或其他的国家利益时。该条对美国知识产权法的域外适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域外适用一般是指一国制定的法律不仅仅在其领域内有效,而且在其领域外也发生效力。一般各国进行域外管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属地原则、属人原则、影响原则和合理原则。综上所述,作为对各州普通法的总结,《美国对外关系法第三次重述》对上述四种原则都予以承认,尤其采纳了影响原则。而第403条则是对合理原则的阐述,要求只有当行使域外管辖不是不合理的时候才可以行使域外管辖,并列举了衡量不合理的因素,诸如行为与行为影响地之间的联系、管辖国与行为人之间的联系、行为特点与对该行为进行规范的重要性等。 美国知识产权法的域外保护并非直接将其本国法律适用于外国公司和个人,而是在基于上述域外管辖条款的基础上通过立法规定,当发现外国法律没有对美国的知识产权提供符合美国利益的保护时要求外国政府进行改进;当发现外国公司及其产品在对美国进口或过境贸易中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时对其实施制裁。前者属于“泉源治理”,后者属于“截流控制”,其主要内容体现在著名的“301条款”和“337条款”中。但是这种“域外保护”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相悖,常常引起其他国家与美国之间的法律对抗与管辖冲突。例如,一个发生在美国境外的商业行为按照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可能侵犯了美国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但是按照行为地国家的法律却可能是合法的。此时外国政府很难接受美国法院或行政机构借此提出对该国或该国的公司实行域外管辖,但是美国又利用其经济地位单方面迫使其他国家接受其知识产权制度,因此,域外保护成为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极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二、301条款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