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别被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吓坏了

别被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吓坏了

别被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吓坏了
别被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吓坏了

别被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吓坏了

杨女士感冒发烧吃了药,3天还不见好,来专家门诊请我给开点盐水吊吊,快点好起来。我说先不忙开,验一下血常规吧。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白细胞只有3.14×109/L (正常4.0~10.0×109/L),尤其是淋巴细胞比例高达58%(正常20%~40%),还有异型淋巴细胞4%。淋巴细胞比例这么高,还冒出个异型淋巴细胞,她急了,会不会是淋巴癌、白血病啊?我看了却说,不用吊盐水了,回去好好休息,多喝开水。

其实,这不是“白血病”,也不是“淋巴癌”,就是典型的病毒感染后血象。病毒感染时常有白细胞减少正常成人的白细胞计数为(4.0~10.0)×109/L。白细胞中,50%~70%是中性粒细胞,20%~40%是淋巴细胞,3%~8%是单核细胞,还有不超过5%的嗜酸性粒细胞和不超过1%的嗜碱性粒细胞。由于白细胞中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其次是淋巴细胞,因此,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其次受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病毒感染时,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减少,这就使白细胞总数减少了。此时,淋巴细胞比例会有增高,有时单核细胞比例也会有增加。除了病毒感染以外,伤寒、副伤寒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疟疾等原虫感染也会导致中性粒

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同时,还有贫血和血小板数量的减少。

病毒感染时常有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事实上,除了病理性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以外,还会有生理性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病理性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常见于各类病毒感染,如常见的普通感冒、水痘,最近比较高发的流感,以及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等情况。其他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的感染。

当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也会有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常会有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出现,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会有白细胞总数增多;淋巴瘤则会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出现。

病毒感染时可以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是指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在正常人的外周血中也可以见到,但不超过2%。引起前述淋巴细胞增多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往往也会出现超过2%的异型淋巴细胞,尤其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说冠的名是“单核细胞增多”,但其实增多的是异型淋巴细胞,可高达10%以上。某些细菌感染、螺旋体病、立克次体

病、疟原虫感染,药物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放疗等,也可能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有必要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发热,不要轻易“吊盐水”,就诊时听从医嘱,查个血常规。血常规出现上下箭头,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下个“白血病”“淋巴癌”的诊断,或许只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呢。多喝水多休息,过几天症状就会缓解。血常规的恢复可能还需要更长一点时间。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二上午在华山本部、周三下午在华山北院有专家门诊)

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

https://www.doczj.com/doc/7a11788228.html,/bbs/topic/791076?keywords=淋巴细胞 分离淋巴细胞是许多实验最基本的技术,也是关键的技术之一。现在大多数用的密度梯度离心法。一般我用5ml抗凝血就可以得到pbmc大约4-5x106的细胞。现在将我分离淋巴细胞的经验于大家共分享。 我的经验 1,新鲜血(肝素抗凝20u/ml)+1640(无血清)培养液按照1:1 稀释 2. 在10ml玻璃试管中预先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使分离液:1640:新鲜血=1:1:1(最好用玻璃试管,分离液的量可以增加些,我的经验是1:1;1足够了!!) 3.小心的将稀释后的血液加到分离液的上面,开始的加入一定一定要慢,要尽量的贴近液面加。 4. 离心 .转速:1500/分 温度20c -28c 时间:20分钟 no break(就是不要刹车,这个很重要,不然由于急剧的减速度,会把已经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层又弄混了,加速度也最好不要太大) 5。取出试管,看看是不是分为好几层??顺次为血浆---单个核细胞层--分离液--红细胞 6.用毛吸管吸取上面的血浆层,注意无菌,保存好,留着有用!!!! 7.用毛吸管,吸出单个核细胞层(白白的那一层),重悬于(2—5倍体积的不完全培养液中).你会问:混在其中的淋巴细胞分离液怎么办?别着急。还有办法的。 8 离心。转速:2000-2300/分(转速一定要提高,不然淋巴细胞很难与分离液分开!!) 时间:10分钟 温度:4c 9震荡后,用培养液重悬至1ml(为什么?嘿嘿,马上告诉你) 10.细胞计数+洗涤细胞。刚才不是重悬到1ml吗?取一些放于96孔板中留着计数用(100ul足够了),然后细胞悬液在离心机上离心,在离心的同时,计数你得到的pbmc吧。这样是不是很节省时间?? 11.计数细胞:计数细胞用的细胞计数板的结构是四个角有4个大正方形,每个正方形有16个小正方形. a. 取96板中的细胞悬液10ul,用3%冰醋酸稀释到原来的4倍(这样既能溶解红细胞,又保证细胞浓度不是很大,方便计数) b. 从上面的稀释悬液中取9ul于细胞计数板上,开始计数细胞 c.计数原则:对于压线的细胞,只说左边的和上边的。总共数4大正方形 d.计算细胞浓度:4大格细胞的平均数x 104 x 4 得到的就是细胞的浓度 e 细胞总数是:细胞浓度x1ml(现在知道为什么重悬到1ml了吧?) 12.培养:取出离心的细胞,震荡,按照每个孔1-2x106个/ml的浓度,将细胞用10%NCS+1640重悬后加入到24孔板中,然后拿出保存的人血浆,2滴/孔(经验得知这样,淋巴细胞生长情况会更好)。加入rIL-2 25-50u/孔后,放入培养箱. 看了pbmc 的经验很受启发,我不是做pbmc分离的,但曾经用过淋巴细胞分离液,谈几点体会,希望能共同提高! 1、因为吸取上层血浆的时候很容易打乱层次结构,离心后我一般直接用吸管伸入中间层吸出所需细胞,然后再吸血浆,如果与淋巴细胞分离液交界处变混浊,少吸一点就是了,反正血浆多得是 2、吸取细胞的时候尽量不要吸到下层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因为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比重比淋巴细胞大,用离心的方法是不可能去除的 3、重悬细胞的时候不要用含血清的培养基,因会使细胞粘附成团 建议; 不同厂家生产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不同。所以第一步离心的转速也会有所不同。最好是按照说明书摸出最合适的转速,这是分离成败的关键!!!!!!。

淋巴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健康小知识】

淋巴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文章导读 \n \n淋巴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情况。临床上很多检查都需 要检查淋巴细胞,而淋巴细胞的参照值也可能和疾病有关系,如果检查出淋巴细胞偏低的 时候,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淋巴细胞偏低的原因比较复杂,那淋巴细胞偏低到底是怎么 回事呢?\n \n \n \n \n \n \n \xa01.病毒或者细菌感染 \n \n \n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偏低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这种情况不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或者细菌 感染往往是这两种细胞偏高,而不是偏低。结合患者口服抗生素无效,建议患者停用抗生素。从描述看,资料不太明确,不能得出诊断,建议去神经内科查体,排除脑膜炎的可能。\n \n \n \n \n \n \n \xa0 \xa02.意义 \n \n \n一般正常的生理情况,淋巴细胞比率为 20%-40%。淋巴细胞的检测是属于临床化验血液常规的范畴。它是通过对白细胞的检测,并且进行计数和分类,就可对淋巴细胞的形态,比率来进行观察。\n \n \n \n \n \n \n \xa03.其他 \n \n \n淋巴细胞的增加它是主要见于,感染性的疾病。并且主要,是病毒性 的感染,比如,麻疹水痘,或者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的肝炎等。他也可见于百日咳,或 者结核病梅毒的。此外,肿瘤性的疾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或者器官移植后,也可以出现 淋巴细胞的增多。如果淋巴细胞出现减少的情况,那么主要就是由于,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进行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 症的,都可引起淋巴细胞的减少。\n \n \n \n \n

血常规淋巴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常规淋巴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导语:淋巴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主要是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进行血液常规检查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淋巴细胞偏高 淋巴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主要是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进行血液常规检查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淋巴细胞偏高,非常的紧张,不知道严不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淋巴细胞偏高?那么,血常规淋巴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近期如果有感染性疾病,而且是病毒感染。一般是病毒性的感冒引起的,例如水痘、麻疹、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此外,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之后,都会出现淋巴细胞增多的现象。 引起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如总白细胞数目下降、淋巴细胞数目增多。常见于发生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伤寒等,同时也要考虑其他的项目指标。建议发现自己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的朋友要注意近期身体状况的变化,留意验血的指标。 淋巴细胞正常的百分比参考值在20%-40%之间。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当它的绝对值高的时候,就表示人体的免疫力正处于低下的状态,这个时期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人们需要注意增强免疫力功能。 在吃药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药物不能盲目服用,因为在本身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某些过敏性药物,也会导致淋巴细胞增高,所以要遵医嘱,积极预防疾病,避免引起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 上面就是对血常规淋巴细胞偏高病因的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比对,找出病因,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进行治疗。由于淋巴细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西南大学《细胞生物学自主实验》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 析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2010级5班 校区编码:北区 姓名:陈建坤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四日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摘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通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初步了解到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与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该实验采用人工离体培养的方法,采集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加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72±2)恒温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获得大量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最后经过空气干燥法制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关键字】: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人工离体培养 一.引言: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将人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在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主要根据着丝点位置),对染色体进行分组、排队和配对。这对于探索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动物和植物的起源,以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直到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对染色体本身的细致深入研究才成为可能。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人类G显带核型图谱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952年徐道觉用低渗法使细胞膨胀,使染色体充分分散开来。1956年,Tjio等用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固定在分裂中期,增加了细胞分裂相。之后,有科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特选借鉴)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专门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等外来入侵。不过中性粒细胞进行战斗时总是冲在最前面,在人体免疫系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医生来说,看血液化验单不仅仅看白细胞有没有低于正常值,还要关注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以下是unjs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医生主要看三个数据: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而白细胞计数就是常说的血象,后两者则是白细胞的分类。众所周知,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专门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等外来入侵。不过,其实在这些卫兵里,有一队“精兵强将”更需要关注,那就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进行战斗时总是冲在最前面,在人体免疫系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医生来说,看血液化验单不仅仅看白细胞有没有低于正常值,还要关注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专家说,如果白细胞数量高于1万,炎症比较厉害,可以使用消炎药物、打吊瓶,白细胞数量低于4000,说明抵抗力比较低,退烧药等要少用。如果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中

性粒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高的话一般白细胞也高,常见为感染,一般感冒都会导致增高。 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 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 感冒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如果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高,说明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则可能既有病毒感染又有细菌感染。当然,这是基本判断方法,具体情况还需医生确定。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完整版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 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西南大学《细胞生物学自主实验》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 析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2010级5班 校区编码:北区 姓名:陈建坤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四日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摘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通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初步了解到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与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该实验采用人工离体培养的方法,采集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加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72±2)恒温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获得大量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最后经过空气干燥法制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关键字】: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人工离体培养 一.引言: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将人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在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主要根据着丝点位置),对染色体进行分组、排队和配对。这对于探索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动物和植物的起源,以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直到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对染色体本身的细致深入研究才成为可能。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人类G显带核型图谱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952年徐道觉用低渗法使细胞膨胀,使染色体充分分散开来。1956年,Tjio等用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固定在分裂中期,增加了细胞分裂相。之后,有科

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

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 淋巴细胞分离 原理: 外周血各种血细胞的密度不尽相同,利用淋巴细胞分层液(Ficoll)作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比重的细胞群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从而将各种血细胞加以分离。

实验材料: 淋巴细胞分离液 肝素 稀释液(生理盐水) RPMI1640粉末 实验设备:1ml移液器、移液管、 5ml注射器、刻度吸管、EP管、离心机、显微镜 操作流程: 1.在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淋巴细胞分离液。 2.无菌采集静脉血若干毫升,注入盛有肝素的无菌小瓶中,(每1ml全血加 0.1ml 125-250U/ml肝素溶液),加盖后立即轻轻摇匀,使血液抗凝 3.稀释(外周血:稀释液=1:2 取肝素抗凝血与等量生理盐水充分混 匀) 4.用刻度吸管沿倾斜的管壁,把稀释血缓慢叠加于分层液面上,注意保持清 楚的界面(Ficoll:稀释血=1:2) 5.放入离心机1500r/min 离心20min(注:缓慢加速1-4档个3分钟) 6.用吸管插到云雾层,吸取单个核细胞。置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5倍以上 体积的稀释液(生理盐水),1500rpm×10分钟离心,洗涤细胞。 7.重复洗涤一次,1500rpm×10分钟离心。 8.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重悬细胞 9.计数细胞后再调整细胞置所需浓度. 10.取一滴细胞悬液与一滴0.2%台盼兰染液混合,于血球计数板上,计数四个 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 单个核细胞浓度(细胞数/1毫升细胞悬液)= 4个大方格内细胞总数 ──────────×104×2(稀释倍数) 4 11.分离出的淋巴细胞置于培养瓶中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一、实验原理: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大都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在含有PHA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后,原来处于G0期的淋巴细胞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化学物质或辐射作用影响,可以引起淋巴母细胞染色体损伤,致使染色体断裂,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不能随染色体移动进入子细胞核,结果在细胞质中形成微核。本试验是一种体外测试有害因子遗传毒性的方法,通过在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受试物,检测细胞微核情况来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同时也成为检测致突变、致癌、致畸物质对机体遗传效应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验用品 (1)器材:离心管、注射器、培养瓶(10ml)、吸管、离心机、载玻片、冰箱、培养箱、恒温水浴箱。 (2)试剂:Giemsa染液、pH6.8磷酸缓冲液、RPMI1640培养液、PHA溶液、0.075mol/L KCl溶液、甲醇:冰醋酸固定液 (3)材料:人外周血、环磷酰胺溶液。 三、实验步骤 1、按人类外周血染色体培养常规方法采血、接种,按组分别加入受试物(CP终浓度100ug/ml)培养72小时,收获前不用加秋水仙素,收获标本,离心,去上清液。 2、低渗:加入0.075mol/L KCl溶液4m1。混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低渗处理10分钟。低渗时间可根据预实验中细胞完整程度进行调整。 3、预固定:低渗结束后加入甲醇·冰乙酸(3:1)固定液lml,混匀后离心(1000rpm)5分钟。 4、固定:弃上清液,加入5ml固定液,混匀后离心(1000rpm)5分钟。弃上清液,留沉淀物。可按本方法再固定一次。 5、滴片:加入少量固定液混匀成细胞悬液,滴片。 6、染色:用Giemsa染液染色 10分钟。自来水细水冲洗后,晾干。 7、观察与计数:先以低倍镜、高倍镜粗检,选择细胞分散均匀,染色良好的区域,转到油镜下观察转化的淋巴细胞,进行微核的观察和计数。转化淋巴细胞与未转化淋巴细胞比较,前者细胞较大,胞核明显偏离中心,染色质较细致疏松或呈网状、核仁多,胞浆丰富,常见空泡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片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人体的1ml 外周血中一般含有约1-3×106个小淋巴细胞,通常它们都处于间期的GO和G1期。在培养条件下给予药物刺激时,经过53-72小时可在培养物中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供染色体标本制备和分析之用。这种外周血培养方法是在1960年由Moorhead等所建立的。 人体外周血的形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和血小板不能离体培养。血细胞中的小淋巴细胞处于间期的GO和G1期。在培养时给予药物刺激,可转变为淋巴细胞,随后进行有丝分裂。这样经过66-72小时短期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获得大量有丝分裂的细胞。这种微量全血培养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12年,Warfter 最先研究人类染色体。1923年,报道人类染色体的二倍体为48条。 细胞遗传学、组织培养技术为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技术突破主要在于: (1)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PHA的应用:PHA 是从菜豆种子中提取出来的,大量的PHA具有凝血作用。如果适合,可刺激细胞转为母细胞,从而进行有丝分裂。 (2)秋水仙素的应用:秋水仙素可阻断纺缍体截止于中期,使染色体个体大,结构清晰,缩短适度,细胞质粘度降低。 (3)低渗处理(水或0.075mlKcl)使红细胞胀破,白细胞胀大,染色体空间变大,易伸展,便于观察。 1956年,J.H.Tjio A.Levan 培养人胚胎组织细胞,计数人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6条。1960年,Moorhead建立人体外周血培养技术,使染色体的研究跃进一步。1968年,T.U. Casperssan 提出染色体显带技术。 实验试剂 RPMI1640培养基,植物血凝素(PHA),小牛血清,肝素,双抗,秋水仙素,低渗液:0.075Mol/L Kcl,卡诺氏固定液,Giemsa染色液,0.1Mol/L 磷酸缓冲液(pH7.4-7.6)等。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0.1Mol/L 磷酸缓冲液(pH7.4-7.6): A:Na2HPO4?12H2O 28.8克B:Na2HPO4?7H2O 2.164克 KH2PO4 2.67克NaH2PO4?2H2O 0.3克 溶解于1000 ml双蒸水中溶解于1000 ml双蒸水中 实验设备 2ml灭菌注射器,离心机,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除菌滤器,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等。实验材料 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实验七+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实验五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一、实验原理 外周血液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G1期(或Go期),一般情况下是不再分裂的,在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血素(PAH) 时,这种小淋巴细胞受刺激转化成为淋巴母细胞,随后进入有丝分裂。这样经过短期培养,秋水仙素的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本方法已为临床医学、病毒学,药理学、遗传毒理学等方面广泛应用。 二、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微量血液体外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 人的外周血。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用具: 2毫升灭菌注射器,离心管,吸管,试管架,量筒,培养瓶,试剂瓶,酒精灯,烧杯,载玻片,切片盒,天平,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显微镜。 2.器皿的清洗和消毒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均应用肥皂水洗刷,清水冲净,烘干后浸泡在洗液中至少2h,再用流水冲洗,烘干待消毒。 将已洗净、烘干的玻璃器皿装入铝盒或用纸包装,放入干燥消毒箱内;150℃1h。 隔离衣、口罩。橡皮塞,注射用针筒等则用高温高压消毒(15磅15min)。 3.药品 (1) RPMI“1640”培养基:称取“1640”粉末10.5克,用1000ml的双蒸水溶解,如溶液出现混浊或难以溶解时,可用干冰或CO2气体处理,如pH值降至6.0时,则可溶解而透明。每1000ml溶液加NaHCO, 1.0-1.2g,以干冰或CO2气体校正pH至7.0-7.2。立即以5号或6号细菌漏斗过滤灭菌,分装待用。 (2) 肝素:作为抗凝剂使用。称取该粉末160mg(每mg含126U),用40ml的生理盐水溶解,此溶液的浓度为每ml 500U。高压消毒8磅15min。 (3) 秋水仙素:作为有丝分裂的阻止剂,它能改变细胞质的粘度;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称取秋水仙素4mg,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用6号细菌漏斗过滤,然后放入冰箱4℃保存。使用时用1ml注射器吸取该溶液0。05-0.1ml加入5ml的培养物中,其最终浓度为0.4—0.8ug/ml。 (4) 植物凝血素(PHA):是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刺激剂。提取PHA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用四季豆的浸出液;另一种较复杂,最后制品为粉末。如用之得当,二种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盐水浸取法:最好用皮色四季豆,但其它颜色如红斑色、黑色.黄色,白色的四季豆亦可。取豆子20g,用水洗净可能粘附在种子外面的化学药物。先在水中浸过夜(4℃),次日倒去水分,将豆子放入组织搅碎器内,加30ml生理盐水,开动搅碎器使之成为粘糊状,向搅碎器再加70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置冰箱24h。然后以3000转/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5号除菌滤斗过滤,分装小瓶,冰冻保存。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片实验原理

人体的1ml 外周血中一般含有约1-3×106个小淋巴细胞,通常它们都处于间期的GO和G1期。在培养条件下给予药物刺激时,经过53-72小时可在培养物中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供染色体标本制备和分析之用。这种外周血培养方法是在1960年由Moorhead 等所建立的。 人体外周血的形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和血小板不能离体培养。血细胞中的小淋巴细胞处于间期的GO和G1期。在培养时给予药物刺激,可转变为淋巴细胞,随后进行有丝分裂。这样经过66-72小时短期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获得大量有丝分裂的细胞。这种微量全血培养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12年,Warfter 最先研究人类染色体。1923年,报道人类染色体的二倍体为48条。 细胞遗传学、组织培养技术为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技术突破主要在于: (1)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PHA的应用:PHA 是从菜豆种子中提取出来的,大量的PHA具有凝血作用。如果适合,可刺激细胞转为母细胞,从而进行有丝分裂。 (2)秋水仙素的应用:秋水仙素可阻断纺缍体截止于中期,使染色体个体大,结构清晰,缩短适度,细胞质粘度降低。 (3)低渗处理(水或0.075mlKcl)使红细胞胀破,白细胞胀大,染色体空间变大,易伸展,便于观察。 1956年,J.H.Tjio A.Levan 培养人胚胎组织细胞,计数人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6条。1960年,Moorhead建立人体外周血培养技术,使染色体的研究跃进一步。1968年,T.U. Casperssan提出染色体显带技术。 实验试剂 RPMI1640培养基,植物血凝素(PHA),小牛血清,肝素,双抗,秋水仙素,低渗液:0.075Mol/L Kcl,卡诺氏固定液,Giemsa染色液,0.1Mol/L 磷酸缓冲液(pH7.4-7.6)等。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0.1Mol/L 磷酸缓冲液(pH7.4-7.6): A:Na2HPO4?12H2O 28.8克B:Na2HPO4?7H2O 2.164克 KH2PO4 2.67克NaH2PO4?2H2O 0.3克 溶解于1000 ml双蒸水中溶解于1000 ml双蒸水中 实验设备 2ml灭菌注射器,离心机,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除菌滤器,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等。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淋巴遍布全身都是,它也有自己的准确值,偏高或者偏低都是不可以的,都是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所以有的朋友都想知道淋巴细胞值是怎么样的,那么如果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的话会出现什么不适的症状,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该怎么应对这样的不适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只要没有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话,是不必处理的,注意平时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的食物,适当加强锻炼就可以,此外若是出现血小板计数增高的话,只要不超过400,也没有临床意义,不必处理。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原因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Hb)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RBC和Hb可出现分离。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的RBC 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RBC产生,从而使RBC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是贫血诊断的主要指标。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都可发生变化。 2、生理性变化:某些生理上的变化可引起红细胞总数增高,如: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3、病理性降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引起的贫血;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 肝病等造成或伴发的贫血;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等;急性失血,大手术后,慢性失血等都是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的因素。成年男性Hb小于120克/升(女性小于110克/升)为贫血。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克/升;中度,Hb小于90克/升但大于60克/升;重度,Hb小于60克/升但大于30克/升;极重度,Hb小于30克/升。了解了以上关于淋巴细胞的介绍,看完以后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了,如果确定自己的病情要及时就医,越早治疗恢复的越快,所以如果发现淋巴细胞值不正常的话要听取医生的建议,她让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毕竟她们属于专业的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有帮助。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几点体会

RDW 均增大,属不均一性大细胞贫血,红细胞巨幼样变。红细胞指标M CV 、M CH 、H CHC 的测定是进行形态学分类的依据,过去把贫血分为大细胞、正细胞正色素、小细胞低色素、单纯小细胞4个类型,此法忽视了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对指标准确性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红细胞的病理变化。 笔者认为,M CV 及R DW 测定结合了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得到较可靠的初步诊断意见,进而做特殊检查可明确诊断。 M CV 、RDW 对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一种快速、简单、方便、准确的筛选方法。参考文献 [1] 丛玉隆.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 (收稿日期:2010-12-16) v 通讯作者,E -mail:zh anggu oyuan9826@sin https://www.doczj.com/doc/7a11788228.html, 。 #经验交流#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几点体会 马 强,刘青松,蔡 燕,邢 艳,张国元 v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 要:目的 总结该室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成功经验,供同行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接种外周全血,按照常规方法制作染色体标本,进行镜检。结果 该室培养的淋巴细胞数量稳定,染色体核型质量佳。结论 该室制作的染色体标本质量能满足临床染色体核型分析需要。 关键词:染色体; 外周血; 淋巴细胞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1.14.0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1)14-1641-02 染色体检查作为干预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措施,对优生优育工作有着重大意义[1]。然而,染色体制备过程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经验在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获得良好的制片,在笔者及同事的摸索下,本室制作的染色体标本质量稳定,基本满足临床分析需要。笔者就这一过程中的要点与大家分享,以供同行参考。1 淋巴细胞培养 1.1 外周血采集 一般情况下,在采集外周血时,采用5mL 空针吸取0.5mL 左右无菌肝素作为抗凝剂,再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然而,在当今复杂的医疗环境下,这样的操作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符合操作规范的感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室采用动脉血气针(BD 公司生产)抽取2~3mL 外周静脉血,备用。在操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无菌观念,用碘酒和乙醇消毒皮肤,自肘静脉采血,然后要把注射器内的血液充分轻轻混匀,以防止血液凝固,影响细胞培养质量[2]。 1.2 接种 培养基的质量在影响染色体质量方面最为关键,从营养不良的培养基中获得的细胞所制备的染色体质量差,不利于染色体核型分析。本室采用湖南湘雅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品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5mL ),只需将采集的外周血接种适量在培养基中,摇匀后置入CO 2孵箱中培养即可。接种时,若血液过少,获得的淋巴细胞少;而接种过多,淋巴细胞增殖不良,染色体稀少。经过摸索,发现成年人接种血气针采集的血液20~25滴为宜,4岁以下儿童接种15~20滴为宜,新生儿则只需8~10滴。 1.3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阶段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细胞的旺盛生长与培养时间、温度、CO 2浓度等条件。1.3.1 培养时间 经过试验,分别取培养24、(48?2)、(72?2)、(96?2)h 的培养物分离淋巴细胞,制片,核型分析后发现:培养24h 者几乎见不到分裂象;培养(48?2)h 者,每张制片上可见中期分裂象小于10个,且染色体质量差;培养(72?2)h 者,每张制片上分裂象大于200个,染色体质量佳;而培养96h 者,其质量与培养(48?2)h 者相差无几。因此,本室培养细胞的时间控制在72h 左右,制作出的染色体核型佳,有利于 分析。 1.3.2 培养温度与气体 淋巴细胞培养的适宜温度为(36.5?0.5)e ,偏离这一温度范围,细胞的正常代谢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如果温度高于37e ,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如果温度高于40e ,细胞受损,超过43e ,则导致细胞死亡。气体是人体细胞培养生存必需条件之一,所需气体主要有O 2、CO 2。CO 2既是细胞代谢产物,也是细胞生长繁殖所需成分,它在细胞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培养基的pH 值。大多数细胞的适宜pH 为7.2~7.4,培养基的pH 值也应调整到7.2~7.4,偏离这一范围对细胞培养将产生有害的影响。偏酸性时细胞发育不良,偏碱性时细胞会出现轻度固缩[3]。培养箱的温度和CO 2浓度应严格控制在(37?0.5)e 、5%以获得良好的中期分裂象。2 细胞收获 2.1 秋水仙素与作用时间 秋水仙素作为细胞培养中的纺锤体阻断剂,可使分裂象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而获得大量分裂中期染色体以便于核型分析。加入秋水仙素的剂量、作用时间与处于分裂中期细胞数量、染色体长短密切相关。加入的秋水仙素过量、作用时间过长,染色体浓缩,不利于分析;若加入的秋水仙素量不足、作用时间过短,则染色体细长或无染色体,同样不利于核型分析。只有适量的秋水仙素与适量的作用时间,才能获得较好的分裂象。本室加入秋水仙素使最终浓度为0.025%,作用1~1.5h 可获得数量多、浓缩程度适中的染色体。 2.2 离心力 将培养物收集到15mL 的离心管中,通过离心获得需要的细胞。整个过程中,离心力的大小很关键。离心力过大会导致细胞之间粘连过紧,低渗时细胞不能被充分混匀,影响低渗效果。这一步本室选择1900r /min 离心10min 。而低渗过后预固定与固定过程中,去除固定液时由于细胞少,过小的离心力不能将细胞充分沉淀。为了尽可能的获得多的细胞,本室采用2500~3000r/min 离心10min 。此外,在去除上清液的时候不要将上清液吸尽,以免造成细胞丢失。 2.3 低渗 低渗的目的是让水分进入细胞,使细胞肿胀、破裂,是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低渗液渗透压过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与观察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标本制备。 2、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G-带的显示方法及人类染色体G-带在染色体识别中的意义。 3、熟悉人类染色体的镜下检查和核型分析方法。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G带的特征及其 识别。 二、实验原理 所谓外周血培养即是将外周血接种在适当的培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使纺锤体微管解聚,这样细胞停留在中期,可以获得大量的分裂细胞。用低渗盐溶液(一般是0.075mol/L的KCl)处理,使其中的红细胞及分裂相细胞膜和一部分细胞质除去,最后以气干法制片,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养基中进行培养。人类外周血细胞本来是终末分化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但经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或ConA等药物刺激后,转变成可分裂的转化细胞。 染色体显带是将染色体标本经过一定程序处理,并用特定染料染色,使染色体沿其长轴显现明暗或深浅相间的横行带纹――染色体带,这种技术,称为染色体显带技术。通过显带,人们可以准确地识别每一条染色体及染色体上的各个区段,并可发现染色体上较细微的结构变化。 在所有的显带技术中,G显带(G banding)是最常见的显带技术,它是将染色体标本用碱、胰蛋白酶或其它盐溶液处理后,再用Giemsa染液染色,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深浅相间的带纹,称G带(G band)。G显带方法简便,带纹清晰,染色体标本可以长期保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染色体病的诊断和研究。 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数目为46条(23对),1960年的Denver会议和1963年的London会议制定了统一的人类染色体命名体制:按照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和着丝粒指数,将常染色体(22对)按大小用阿拉伯数字标记,顺次排列为1~22号,性染色体用X和Y标记;并按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把人类染色体分为七个组,用大写字母A~G表示。 染色体经显带处理后,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其特定的带纹特征(见下表)。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准确地识别每条染色体,检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 表1 人染色体组型及其特征

淋巴比值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淋巴比值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淋巴比值是我们经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这样的比值出现问题,那就代表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不会很好,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进 淋巴比值是我们经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这样的比值出现问题,那就代表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不会很好,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进行身体治疗,多多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事做起,自己的身体的健康是非常的重要的,以下就是淋巴细胞比值高的问题。 如果是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比例偏高,无论白细胞总数是否升高,都需要首先考虑非细菌性的感染,较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可以不予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正常;但是有一些淋巴细胞异常升高明显的话,那就需要考虑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可以到血液科就诊,必要时做骨髓穿刺活检,甚至流式细胞检查明确诊断。淋巴细胞属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可分为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前者直径在10—15um,占10%,后者直径6—10um,占90%。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近期可能有感染性疾病,而且是病毒感染。一般是病毒性感冒引起。 还有例如:水痘,麻疹、病毒性肝炎、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此外,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可分为原发性升高和继发性升高。原发性升高:多因造血系统或淋巴系统某种内在缺陷导致淋巴细胞恶性增生,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继发性升高: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梅毒螺旋体等感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

微核细胞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在CB法微核试验中指1000个双核细胞中含有微核的细胞数。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作为对职业性放射性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评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亦列为我国慢性放射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正常值范围为0-6‰,均值为1.2‰, 微核 微核(micronucleus, 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合成DNA的能力。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有实验证明,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已经证实,微核率的大小是和作用因子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所以许多人认为可用简易的周期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应用,各种各样工业废物的排出等都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欲了解这些因素对机体潜在的遗传危害,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易行的测试系统来监测环境的变化。只有真核类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它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目前国内外不少部门已把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以及染色体遗传疾病和癌症前期诊断等各个方面。70年代初,Matter和Schmid首先用啮齿类动物骨髓细胞微核率来测定疑有诱变活力的化合物,建立了微核测定法。此后,微核测定逐渐从动物、人扩展到植物领域。人和动物的微核测试多用骨髓和外周血细胞,这需要一定的培养条件与时间,细胞同步化困难,微核率低,一般只在0.2%左右。而植物系统则更直接、更简便。如采用高等植物花粉孢子利用其天然的同步性作微核测试材料,取得较好效果,其中70年代末Te-Hsiu Ma用一种原产于美洲的鸭跖草(Tradescantia paludosa),建立的四分孢子期微核率计数(MCN-in-tetrad)的测试系统是较好的系统之一。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自1983年开始,建立了一套蚕豆根尖微核测试,并首次用于监测水环境污染,经鉴定已列入国家《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微核是细胞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染色体片段不能随有丝分裂进入子细胞,而在细胞浆中形成直径小于主核的,嗜色与主核一致,完全与主核分开的圆形或椭圆形微小核,位于细胞浆中独立于主核的核小体,其染色同主核,但比主核淡,其直径小于主核1/3,主要由外界损害因素(生物、物理、化学)作用细胞后,导致细胞染色体丢失或断裂,从而在胞浆中形成1个或数个小核。

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该怎么办

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该怎么办 一些患者的淋巴细胞出现了问题,那么患者就需要注意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避免因为淋巴细胞减少的问题影响到患者的身体的健康的问题,尤其是患者的淋巴细胞下降的问题,那么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该怎么办?那么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吧。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诊断是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感冒).血常规中白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细胞,是保护我们机体免受外界细菌或者病毒破坏我们身体的,一般感染的时候白细胞都会升高来消灭细菌病毒.白细胞中又分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白细胞数为4.0到10.0*10^9个/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50~0.70,淋巴细胞占 0.20~0.40.有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由于各类白细胞的防御保护作用各不相同,中性粒细胞升高一般代表是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升高代

表是病毒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相应的淋巴细胞下降,表示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而非病毒感染.临床 上查血常规的目的就是指导用药,既然血常规显示是细菌感染,理所当然应该用抗生素杀菌,而不应该再服用抗病毒口服液这一类药.但是是否用抗生素也是要看患者的病情的轻重来定论,如 果感染较轻 我们人体的免疫力强,可以将细菌消灭,那服用一般感冒药 就能痊愈.但是如果感染较严重,比如发烧38.5度以上,咽部红肿,鼻涕和痰为黄脓痰等,这种情况就需要抗生素的帮助了.用 何种抗生素也要看患者平时有无经常使用抗生素来选择低级的 还是高级的.建议去呼吸专科就诊.生活护理:多喝水,多休息, 清淡饮食,防止交叉感染.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患者要注意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方法来保证身体的健康,避免因为上述的问题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避免出这个危险,那么最后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淋巴细胞种类检测的方法和意义

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的标准方法是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目前公认的测定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T 淋巴细胞绝对数目的金标准。它是一种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流式细胞仪是集合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仪器。随着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流式细胞仪成为日益完善的细胞分析和分选的工具。几乎临床医学各学科都涉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的应用,它已成为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们发现HIV病毒感染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的减少而逐渐发展成为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症(AIDS)后,流式细胞术由一种研究性的工具迅速发展成为常规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HIV感染者疾病进程观察、抗HIV病毒治疗时机的确定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的监测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绝对数目的变化对临床均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对艾滋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改善艾滋病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已先后从美国BD公司进口了110台流式细胞仪,目前已配备到全国25个省的疾控中心和医院,专门用于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目前国内三级以上医院的临床实验室绝大多数已开展了流式细胞分析工作。 淋巴细胞各亚群百分比的测定 影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因素有季节、昼夜差、某些并发症和皮质醇类药物等,而性别、成人年龄、紧张、生理性应激和妊娠对CD4

细胞数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由于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受变异影响较绝对计数小,故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有时比绝对数对临床更有意义。随着荧光素种类的丰富,可以同时对样本的多种淋巴细胞亚群和亚类进行测定(表10.4)。 1.实验原理 利用荧光技术,在不同的鼠抗人的抗体上标上荧光素,此荧光抗体就同人淋巴细胞表面的CD分子特异性地结合,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合分析软件的自动分析即可得出各亚群细胞的百分比。 2.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低速离心机(可调速;可放置12mm×75mm小管的转子),移液器及涡旋混合器,烧杯,量筒或移液管,可放置12mm×75mm小管的试管架。 PBS溶液:O.22um滤膜过滤。 蒸馏水:0.22um滤膜过滤。 NaClO3:滤纸过滤,清洗时请用蒸馏水10%稀释次氯酸钠,现配现用。 多聚甲醛:贮存液为4%多聚甲醛溶液,pH7.2~7.4,置于2~8℃保存。使用时,用PBS稀释为1%浓度,0.22/um滤膜过滤后使用,2~8℃保存可用一周。 3.实验步骤 1)取出流式试管进行编号。采抗凝血2~3ml(室温放置不超过6h),颠倒混匀,分别取100ul全血加入每支试管中,不要碰到管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