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实行后,你应该知道的 (2)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实行后,你应该知道的 (2)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实行后,你应该知道的 (2)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实行后,你应该知道的 (2)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实行后,你应该知道的1、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明确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五项主要内容。

一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二是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使企业相关信息透明化。建立公平规范的抽查制度,克服检查的随意性,提高政府管理的公平性和效能。

三是按照方便注册和规范有序的原则,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由地方政府具体规定。

四是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注重运用信息公示和共享等手段,将企业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等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予以公示。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录”,向社会公布,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成本”。

五是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成本。在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行由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的制度。

为积极稳妥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国务院于2014年2月7日印发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决定推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创新公司登记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强化市场主体责任,促进形成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2、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措施将于何时起开始实施?《公司法》作出了那些相应的修改?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公司法》将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公司法》的修改,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这次修改共涉及《公司法》的12个条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方面。

第一,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应当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

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第二,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比例。

第三,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

3、什么是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注册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的全体股东(发起人)认缴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出资总额(认购的股本总额)。注册资本是股东按照约定向公司转移财产(货币或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而形成的。股东出资缴付到位,就可以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享有管理权、决策权、收益权。注册资本对公司而言至关重要。所以,资本制度是公司制度的核心,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公司登记制度的核心。

认缴登记制是相对实缴登记制而言的。2006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实缴登记制。即在公司设立之前,股东的所有出资必须完全缴付到位。公司登记机关通过审核《验资报告》,确认出资完全缴付到位,才能核发营业执照,公司成立。实缴登记制的好处是便于监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通过营业执照向交易方传达公司资本实力的信息,弊端是公司设立成本太高,且易导致资本闲置。

2006年《公司法》经修订实施后,我国适当放松了注册资本缴付要求。法律规定首次出资额只要不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即可(公司成立时缴付到位并进行验资),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这实际上是实缴登记制与认缴登记制的折衷。

将于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的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就是在公司设立时,由公司股东(发起人)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进行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4、对于投资者而言,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有哪些好处?

此次推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公司、公司股东(发起人)在注册资本管理方面增加了一系列权利,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现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投资主体松绑,释放其投资创业活力。

一是去掉了台阶。由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理论上说可以“一元钱办公司”。

二是敞开了大门。由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理论上说可以“零首付”。例如设立一个注册资本100万元的公司,按照原法律规定股东首期至少要缴付20万元到公司账户。改革后,股东可以根据需要缴付5万元或者1万元,甚至于暂不缴付,利于有创业愿望的投资者以最小的风险尽早开始创业试验。

三是松开了手脚。原法律限定了货币出资比例(股东以货币形式出资的总额至少应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0%)。改革后,由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对于高科技、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创新型企业可以灵活出资,提高知识产权、实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形式的出资比例,克服货币资金不足的困难。

四是摘下了紧箍咒。原法律规定,公司全体股东的出资最晚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也就是说,只要到了规定缴资期限,无论股东资金状况及公司是否需要,都必须确保出资缴付到位,否则属违法行为。改革后,由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出资期限,不再限制两年内出资到位,可以是三年、五年、十年,分次分批,从而可以提高公司股东(发起人)的资金使用效率。

五是大幅降低公司设立成本。改革后,在公司登记注册环节,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也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对于创业者而言,意味着注册公司成本大幅降低。

5、改革后,国家对所有公司都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了吗?

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方向。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国家对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劳务派遣企业、典当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27个行业,暂按现行规定执行,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些特定行业由于行业自身和政府管理的特殊性,对其实缴注册资本的要求较高,特别是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普遍对金融机构实施审慎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具备相当数量的实缴资本,以维护金融稳定。

6、实施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后,公司股东(发起人)无需对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了吗?

否。“认缴”不等于“不缴”,最终还是要缴,是按照股东间达成的契约来缴。如果股东只认缴,不实缴,公司就是空壳。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并没有改变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规定,也没有改变承担责任的形式。股东(发起人)要按照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认缴出资额、约定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向公司缴付出资,股东(发起人)未按约定实际缴付出资的,要根据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股东(发起人)没有按约定缴付出资,已按时缴足出资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该股东的责任。如果公司发生债务纠纷或依法解散清算,没有缴足出资的股东(发起人)应先缴足出资。因此,这就要求公司的股东(发起人)在认缴出资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所具有的投资能力,理性地作出认缴承诺,并践诺守信。

7、什么是公司章程?公司章程为什么至关重要?

设立公司应当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的最基本条件和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法定记载事项包括公司名称和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等等。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成立及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公司成立的基础,也是公司赖以生存的灵魂。首先,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经营、管理、决策、分配、清算的契约集合。章程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成员有约束力的内部规范,对加入公司从而自愿服从这些规则的成员有效。公司股东、经营管理人员、员工等相关各方依章程享有各项权利,并承担各项义务。符合公司章程的行为受法律保护,违反章程的行为,就要受到干预和制裁。公司章程是股东共同一致的意思表示,载明了公司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公司的“宪法”。其次,公司章程也是公司向第三者表明信用和相对人了解公司组织和财产状况的重要法律文件。公司章程向外公开申明的内容,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第三人与公司进行经济交往提供了条件和资信依据,便于相对人了解公司的组织和财产状况,便于公司与第三人间的经济交往。第三,公司章程也是对政府作出的书面保证,是国家对公司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

随着公司法律制度的不断进步,公司章程的法定色彩将淡化,而契约色彩将强化。也就是说,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都可以记载于公司章程。所以,公司章程越来越重要,制定公司章程要认真谨慎。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第八条:删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法释〔2011〕3号,以下简称《规定(三)》)第十二条第一项,并将该条修改为“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四)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五)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公司注册资金认缴制解读

股东(发起人)要按照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认缴出资额、约定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向公司缴付出资,股东(发起人)未按约定实际缴付出资的,要根据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股东(发起人)没有按约定缴付出资,已按时缴足出资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该股东的责任。如果公司发生债务纠纷或依法解散清算,没有缴足出资的股东(发起人)应先缴足出资。 这就要求公司的股东(发起人)在认缴出资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投资能力,理性地做出认缴承诺。 具体规定 新《公司法》第七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只是删除了原来“实收资本”这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公司注册资本并没有取消,删除的只是“实收”资本这一在“时间上”的概念或含义。 新《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中的第二款规定:(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删除的内容只是原规定的”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第二十六条又强调:“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修改了原来规定的:“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

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并删除了原来《公司法》在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的条款。据此表明,公司章程作为企业“宪法”的地位又一次凸显出来,另一方面行政机关过去“怀疑”或“假想敌”的观念也开始改变,认同公司章程的规定与记载,并以公司章程的记载作为监督监管执法的依据,这是社会或者说市场经济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新《公司法》第二十六条还强调:“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删除了原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的内容。 比如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要求,修改后的新《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的第二款规定“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第八十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十三条则强调:“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

注册资本没有实缴的注意

注册资本没有实缴的注意啦,各地税务已跟进!出事的企业问题都出在这 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颁布实施,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 缴登记制度,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 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在注册登记时,总以为反正不需要实 缴资本,注册资本高一点更好,注册资本金额大能够显得公司有实力。 而2014年税务总局出台的《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 又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注册资本认缴制下的复杂情形。随意的“注册资本”背后 其实隐藏着无法扣除费用的税务风险,并引发一定的税务问题,下面跟大家分析 一下。 一、投资未完全到位,利息不能税前扣除 在企业注册资本尚未缴足的情况下,企业取得借款资金进行经营活动发生的 利息费用,面临不可以足额进行税前扣除的风险。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 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312号)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 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 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 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据上述规定,企业存在实缴资本额低于应缴资本额的情形利用借贷资金进行经营活动产生利息费用支出的,实缴资本额与应缴资本额的差额部分对应的利息费用支出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所规定的“合理的”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另外,如果企业向关联企业借款,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2:1的债资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而在注册资本尚未缴足的情况下,依2:1的债资比例计算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的金额自然会减少,纳税调增的风险会增大。当然,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除外。 简单说来,就是假如公司注册资本一个亿,约定2016年12月31日缴纳完毕,但是你们公司一直没有实际缴纳的话,你们公司如果在2017年借款1000万,这1000万的利息是不可以所得税前扣除的! 二、认缴后未(全部)实缴出资,股权转让个税会有大麻烦! 认缴后未(全部)实缴出资情况下的股权转让所得税问题,主要是个人股东的个人所得税,法人股东除涉及关联企业股权转让外,企业所得税方面一般不存在问题。 股权转让所得税问题其实就是股权转让收入和股权原值的确定问题。 (一)股权转让收入如何确定 政策依据:

项目资本金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项目资本金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国家计委投资所副研究员吴亚平 为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国务院以国发[1996]35号文发出通知,要求从1996年开始,各种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下称项目资本金制度),只有先落实资本金,才能建设实施。从几年来的实际执行情况看,项目资本金制度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善投资宏观调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项目资本金制度出台的背景 项目资本金制度出台,具有十分明确的历史背景,主要在于二个方面:一是抑制投资膨胀,从而抑制通货膨胀;二是杜绝长期以来存在的无本或少本投资现象,从而力图在投资建设领域建立风险约束责任机制。 “八五”中后期的1993年、1994年和1995年等几年,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投资膨胀现象,个别年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50%。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尽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后果也十分严重,不仅使得很多项目(几乎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尤其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大中型项目)超概算,更导致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为有效抑制这种过高的投资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必须从投资项目的资金源头上着手降低或减少资金来源,其主要措施包括二条:其一,严格限制各商业银行贷款总规模(即对银行贷款总规模实行严格计划管理,各银行均不得超计划规模放贷),防止银行资金过多流向投资建设领域;其二,也是更直接和有效的措施,就是对各类经营性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凡资本金不落实或达不到要求的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在实行“拨改贷”和经营性基本建设基金制度时期(大约从1985年到1992年),我国从各部门到各地区产生了大量的无本或少本经营的企业。这些企业债务负担沉重,效益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先天不足,缺少资本金。实际上当时与经济过热问题并存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很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债务过高。为了减少高度负债企业的数量,必须从企业的源头,即项目开始就使企业具备一定比例的资本金。这就是项目资本金出台的第二个背景。

认缴体制下的风险

注册资本认缴制下,90%的股东不知道认缴的法律风险!!! (2015-01-08 08:48:10) 转载▼ 标签: 杂谈 ba【导读】: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公司法》,推进了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进程,将过去实施多年的注册资本“实缴”改为“认缴”,公司设立从此没有注册资本这一门槛。对于新的制度,有些人误认为,公司股东(发起人)从此无需对注册资本承担责任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认缴”不等于“不缴”,最终还是要缴。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并没有改变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规定,也没有改变承担责任的形式。 股东(发起人)要按照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认缴出资额、约定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向公司缴付出资,股东(发起人)未按约定实际缴付出资的,要根据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股东(发起人)没有按约定缴付出资,已按时缴足出资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该股东的责任。如果公司发生债务纠纷或依法解散清算,没有缴足出资的股东(发起人)应先缴足出资。 这就要求公司的股东(发起人)在认缴出资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投资能力,理性地做出认缴承诺。 具体规定 新《公司法》第七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只是删除了原来“实收资本”这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公司注册资本并没有取消,删除的只是“实收”资本这一在“时间上”的概念或含义。 新《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中的第二款规定:(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删除的内容只是原规定的”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第二十六条又强调:“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修改了原来规定的:“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并删除了原来《公司法》在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股

资本金支付管理办法(试行)

资本金支付管理办法 (试行) 一、范围 本办法所称的资本金仅指**投资公司按照已签署生效的投资协议、增资扩股协议以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文件(或同类文件)的相关规定向被投资项目/企业支付的自有资金。 本办法规定了投资公司对外投资项目资本金支付审批流程。 本办法适用于投资公司境内、境外所有投资项目/企业的资本金支付事项。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三、职责 3.1投资部 投资部是投资项目/企业资本金支付的经办部门。具体负责: 1.按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完成与资本金相关的审批文件; 2.根据投资协议、增资扩股协议以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文件(或同类文件)中约定的资本金使用计划填写《付款通知单》,并附上与资本金支付相关的审批资料复印件,经部门负责人、董事长签署后提交给公司计划财务部,申请付款。 3.2 计划财务部 计划财务部负责具体办理资本金支付事项。对投资部提交的资本金支付单据进行复核,对满足以下必要条件的及时办理支付手续。 1.《付款通知单》已签署完毕; 2.是否符合投资协议、增资扩股协议以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文件(或同类文件)的相关规定;是否符合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公司本部相关规定; 3.各项内部审批文件是否完备; 4.支付方式是否符合规定。 四、资本金支付的审批程序及支付流程 4.1 审批程序

4.1.1对外股权投资项目需取得公司就决策机构的内部的批准文件:股权投资不论金额大小均应经投资公司办公会研究,报董事会审批。对于资本金分笔注入的投资项目,须在首次注资前取得董事会对注资总额的批复,后续注资时无需再进行报批。 4.1.2 由投资公司自主开发且须注入资本金的投资项目,需取得上级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若由上级主管单位交由投资公司实施的投资项目,需提供项目转让协议或同类法律文件。 4.1.3 无论是一次性注入资本金,还是按照出资计划分笔注入资本金,每次注资均需履行投资公司签报手续,取得经董事长签署同意的签报文件。 4.2 支付流程 投资部按照相关协议规定及项目公司对资本金支付要求,填写《付款通知单》,并附上4.1条审批流程所规定的证明文件(复印件),经部门负责人、项目分管领导、董事长签批后,交计划财务总具体办理资金划拨手续。 五、附则 本办法由投资部负责解释。 ***************** 投资公司投资部 2015-11-20

出资证明书实缴认缴

出资证明书实缴认缴

出资证明书实缴认缴 【篇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改为认缴制后如何证明 已出资。】 一、问题: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改为认缴制后,如何确认股东已履行出资义务? 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南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2013年12月25日)第8条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2014年2月7日)第2条1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除特定企业实行实缴制外,实行认缴制,即不再需要提交验资证明,也不再受首次最低出资额及出资期限的限制,公司股东可就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工商行政部门也只登记认缴的注册资金额。 既然不再需要第三方会计事务所提供验资证明,如何证明公司股东已履行出资义务呢?若无法证明按认缴注册资金数额进行出资,一旦发生纠纷,公司债权人主张要求公司股东补足出资,以抵偿债务,该如何处理? 第一、认真做好财务记账工作。股东应按自己的认缴出资额以及规定的出资时间进行出资,以货币出资的,每次出资须足额进入公司账户,做好财务进账及资料保存工作;若以非货币出资的,最好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计价,并同时做好财产转移手续,以证明出资。 第二、由公司出具出资证明书。通常公司各股东间在出资问题上都存在着相互制衡的关系,一方的不实出资将直接影响到自己及公司的利益,因此,当股东按实出资后且其他股东无异议情况下,可由公司根据《公司法》第31条的规定出具出资证明书,以证明出资的真实性。

第三、做好年报工作,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2014年2月7日)第2条2款的规定,先前的企业年检制度已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企业应当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企业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司股东(发起人)缴纳出资情况、资产状况等,企业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内容进行抽查。因此,企业应按要求做好年度报告工作,一方面证明股东已尽出资等义务,另一方面也避免因不实虚报而被纳入黑名单。 2014年5月25日 【篇二:个人出资证明书范本】 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正本)(副本)编号:公司名称:公司成立日期:公司注册资本:股东名称:营业执照注册号(或身份证号):出资金额:出资日期:西安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核发日期:说明:1、本出资证明书仅证明股东已缴纳出资,不得转让或作其他用途。 2、本出资证明书骑缝章处加盖西安有限责任公司公章后方为有效。编号: 公司名称:公司成立日期:公司注册资本:骑股东名称:营业执照注册号(或身份证号):缝出资金额:出资日期:章西安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核发日期: 说明:1、本出资证明书仅证明股东已缴纳出资,不得转让或作其他用途。、本出资证明书骑缝章处加盖西安有限责任公司公章后方为有效。2有限公司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doc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 1、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总额或者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即公司注册资本)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应当将股东认缴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情况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司股东(发起人)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2、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3、2014年公司注册新政策规定注册公司流程及费用: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4、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劳务派遣企业、典当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问题,另行研究决定。在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未修改前,暂按现行规定执行。 5、已经实行申报(认缴)出资登记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项目资本金制度

项目资本金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投资主体不明确,项目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意识没有建立,造成投资规模过大、重复建设严重、投资效益低下。为此,为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有效的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务院以国发[1996]35号文件,决定从1996年开始,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试行资本金制度的范围是什么 试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主要是对各种经营性质项目,包括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集体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个体和私营企业的经营性投资项目可参照国发[1996]3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公益性投资项目不实行资本金制度。外商投资项目(包括外商投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项目)按现行有关法规执行。如何界定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 界定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应以是否或即将领取营业执照,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标准。如果事业单位已经实行企业化管理,已经核定资本,并计算盈亏,则这种事业单位也就应作为经营性项目来处理。

界定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还应以投资目的和投资项目的实际功能来划分。凡是为了取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入,并且该项目确实具有收入功能和效用,即为经营性项目,反之,则为非经营性项目。 界定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除具有企业经营行为的项目应确定为经营性项目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项目应按其建设是否以经营收入为目的来界定,如以社会公益服务为目的但附有经营收入的,仍应界定为非经营性项目。 什么是投资项目资本金如何计算资本金投资额 投资项目资本金,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项目法人不承担这部分。 资金的任何利息和债务;投资者可按其出资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权益,也可转让其出资,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作为计算资本金基数的总投资,是指投资项目的资产投资与铺底流动资金之和,具体核定时以经批准的动态概算为依据。哪些可以作为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出资 投资项目资本金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对作为资本金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必须经过有资格的资产

什么是注册资金认缴制

什么是注册资金认缴制 公司法改革了之后,传遍了认缴制注册公司,但是现在的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什么是注册资金认缴制。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什么是注册资金认缴制,欢迎大家阅读! 一、关于认缴制,实缴制 《公司法》在2013年做了改革,以前的注册资本是实缴登记制,现在是认缴登记制。 实缴登记制,即公司成立,股东缴纳注册资本时,需出具验资报告,且实缴的注册资本不能低于全部注册资本的20%,剩余的注册资本,必须在两年之内全部缴清,同时要求股东货币出资比例,不能低于股东全部注册资本的30%。 认缴登记制,即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只登记公司所有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强制要求提交验资报告,取消实际缴付出资20%、剩下的两年之内必须缴清,也取消货币出资不能低于30%的规定,关于出资的时间,让股东在章程中约定,理论上写100年也是可以的。 二、注册资本越大越好? 注册资本跟公司实力、资信状况无关。 认缴登记制,不意味着注册资本可以任意写,也不意味着认缴注册资本不用缴,只是由原来法律规定的限定两年之内缴清,变为股东在章程里自由约定何时缴付,可以约定十年,也可以约定二十年,甚至更长的100年。但并不意味着免除缴清注册资本的责任。 认缴注册资本的补齐义务本,也应按应认缴的注册资本进行补齐。 三、注册资本改革认缴制对创业者有什么好处 放宽注册资本条件

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制,认缴制打破了束缚在创业者身上的枷锁,让小成本真正成为现实。 简化年检公示 认缴制中的年报公示制度解放了企业年检,对企业来说,不用每年年检往工商部门跑了,既减轻了负担又节省了时间。同时信息公式制度,人人可查,大大加强了投资者对企业信任。 提高办事效率 实现注册登记申请、年度报告电子化,无纸化。这也是信息化社会的一大趋势,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时代也将很快到来。 信用体系xx 认缴制的出台推动了企业信用体系的初步建立,信息网上公示后,企业对大众来说不再神秘,一举一动都在市场的监督下,以市场监督企业的目的得以实现。 四、认缴注册资本越大,股东的责任越大 股东是以认缴的注册资本的额度为限,来承担公司的债务和责任。 如果公司的注册资本越大,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相应的越多,股东以认缴的额度去承担公司债务和责任。 【拓展阅读】在注册公司填写注册资本时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对于新设公司的创业者,是一项重大利好。 但是认缴不等于不缴,只是说创业初期可以暂时缓缴,认缴制没有改变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相关规定。有的老板说” 我先填它个一个亿! 但是要知道,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而需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债务有一个多亿然而公司资产不足以偿还,那么股东有义务按照承诺的注册资本清偿剩余债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实行后,你应该知道的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实行后,你应该知道的1、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明确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五项主要内容。 一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二是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使企业相关信息透明化。建立公平规范的抽查制度,克服检查的随意性,提高政府管理的公平性和效能。 三是按照方便注册和规范有序的原则,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由地方政府具体规定。 四是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注重运用信息公示和共享等手段,将企业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等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予以公示。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录”,向社会公布,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成本”。 五是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成本。在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行由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的制度。 为积极稳妥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国务院于2014年2月7日印发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决定推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创新公司登记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强化市场主体责任,促进形成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2、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措施将于何时起开始实施?《公司法》作出了那些相应的修改?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公司法》将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公司法》的修改,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这次修改共涉及《公司法》的12个条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方面。 第一,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应当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

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和实缴的区别

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和实缴的区别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本文由【创业天地】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如果有疑问可以咨询【创业天地】小编: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作为一项全新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在新《公司法》中予以建立,按照该项制度规定,公司股东或发起人在公司章程中可自主约定自己所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内容,公司在申请注册登记时,先拟定并承诺注册资金为多少,但并不一定真的将该资金缴纳到企业银行账户,更不需要专门的验资证明该资金实际是否到位。 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时,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须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工商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认缴登记制的设立,对于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降低准入门槛,优化经营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转变监管方式,强化信用监管,促进协同监管,提高监管效能,通过加强市场主体信息公示,进一步扩大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共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依照国务院推出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规定,除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劳务派遣企业、典当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实行注册资

本实缴登记制外,其他有限公司均采取注册资本认缴制度。 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 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属于原《公司法》第26条规定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是多少,该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上就必须有相应数额的资金,工商登记的注册资本和股东实缴的总资本相符。 注册资本实缴制的弊端 1、实缴制需要占用企业的资金,降低了企业资本的营运效率。现实中,因为该项制度的束缚,无形中产生了大量抽逃资金以及由代理公司虚假出资而虚假注册的情形,虽然公司登记的注册金额表面上看较为充足但公司本身却往往已无相应资产,一旦产生纠纷,债权人却又因举证能力限制致使权利无法保护。 2、工商行政机关监管不力等因素,此时,注册资金实缴制度不但成为空设,而且无形中成为股东规避责任的一种手段。因此,该项制度的建立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创业的激情,而且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正如此,国务院推出了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 如您想了解更多,欢迎致电【创业天地】,我们将给您提供一个更加详细的资讯。 本文由:https://www.doczj.com/doc/7a18741950.html, 提供! 来源页:https://www.doczj.com/doc/7a18741950.html,/zhishi

公司资本金制度

公司资本金制度 资本金(Capital)是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用来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承担民事责任的资金。资本金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本钱。资本金制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企业以和投资人个人财产相区别的、属企业自身所有的企业财产来承担企业自身的民事责任;如果把资金比作身体中的血液,那么资本金制度就是人体的心脏。 从古至今,凡是经营必须投入资金,这是亘古不易的一条真理。在经营的过程中,经营者必然会和周围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发生各种联系或交易,也就必然会承担各种责任;承担责任的各种方式中,经济责任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在最开始的自然经营形势中,经营者个人的财产和其经营的事业或项目的财产是无法隔离的,所以在最初的经营活动中,个人是最常见的经营主体,独自享受经营的成果,当然也独自承担经营的全部风险和责任。 之后随生产发展和市场的扩大,经营所需投入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大,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必须集合多个经营者的资金或技术才能开展经营;经营者也就开始寻求一种能够把多个经营者的资金或技术联合在一起的机制。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多种联合多个经营者的机制,例如家庭、合伙、协会、行会、商社等;据说罗马时代就有很多的协会或行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经营。这些联合机制到今天都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合法的企业组织形式,我国也不例外,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都是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私营企业)非常常见的经营组织模式。这种小规模的经营组织模式一直持续到欧洲中世纪的后期,以家庭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还成为欧洲无限公司的前身。 中世纪后期欧洲大陆地中海沿岸各城市之间商业开始再次繁荣,海上贸易兴盛起来。海上贸易由于海洋浩瀚无垠,交通不便,既需要巨额资本,又存在很大风险;风浪袭击、海盗抢劫等,使联合超越家庭规模的多个经营者成为一种必然。经营者们就开始以入股共有等方式合伙经营。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的推动,大规模经营需要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多,参与出资的个人也越来越多,风险也越来越大。为此,欧洲商人开始将由多个投资人投入资金设立的商事组织看做和人一样,有自身的拟制的虚拟生命,这就是法人制度;十四世纪开始,在欧洲出现了特许公司(chartered company)。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就是典型的法人。 之后,欧洲传统以人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人合组织)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于是开始出现法人以自身名义承担责任,而不需要其出资人像原有模式一样以全部个人财产承担责任;出资人在投入事先确认的资金后,无论设立的法人发生了多大的损失,都由该法人自己承担而出资人仅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这种新的法人就是有限责任公司(资合组织)。

房地产开发项资本金监督管理制度

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监督管理制度 一、责任单位 岳阳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 二、责任人 主任、分管副主任、承办岗位工作人员 三、权力行使依据 (一)《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48号) (二)《湖南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7号)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通知》(岳政发[2005]8号) (四)《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岳办发[2008]13号) 四、工作(适用)范围 城区范围内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 五、申报条件 (一)在城区规划范围内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二)已取得国土使用权证、规划工程许可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六、申报材料 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2、法人授权委托证明书; 3、代理人身份证吗;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施工进度表; 6、工程预算书;

7、项目工程资金支付情况; 8、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开户证明; 9、商品房建筑面积测绘报告; 10、项目小区平面图。 七、办理程序和时限 项目资本金实行专户储存,项目资本金按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分期解控。缴存期工作时限为3个工作日;解控期工作时限为5个工作。 八、监督检查 房地产开发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与规划、建设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解决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九、责任追究 按照岳阳市房地产管理局《有错与无为问责实施细则》(岳房发[2005]27号)执行。 十、岗位风险表现 (一)未按法定要求核算缴存金额。(★★★★) (二)未及时与银行联系查验资金到位情况。(★★★★) (三)进行现场核查,未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证件。(★★★★) 十一、风险防范措施 (一)严格按照《湖南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办法》、《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办理; (二)加强业务培训与考核,通过考核学习,从而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落实首办责任制; (三)设立监督岗位,加强监督管理。 十二、项目资本金监督管理流程图

认缴制度仍旧是法定资本制度

认缴制度仍旧是法定资本制度,只不过是自由度和灵活度更高的法定资本制度。很早之前就有理论学家提出这样的观点:“无论是法定资本制还是授权资本制,无论是分期缴纳还是全额缴纳,都不影响股东在设立公司时承诺的出资义务。我国新公司法规定分期缴纳资本,并没有改变法定资本制,也没有放松对股东出资义务的管制”。 (一)设立阶段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公司在设立阶段,主要通过保证股东的出资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为确保公司资产的确定性,《公司法》对认缴制和认购制进行限制,对股东出资方式、出资责任以及出资形式等做出了规定。例如,公司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股东按照章程规定按时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否则除向公司承担补缴纳责任外还应当对其他股东承担未能及时缴纳的违约责任。公司法第三十条还规定非货币出资的股东在出资不足时的补缴制度以及其他未经审查义务股东的连带责任。这些法律规定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律规定不能细致地考虑到方方面面,这些程序性的保护措施看上去似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缺少具备验资资质的专业验资机构,而且在取消货币出资比例等新形势下,还是会发生出资不实的现象,不能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二)运营阶段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公司在运营中,最容易发生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公司在运营期间进行大量的商业活动,资本的输入输出也更加频繁,此时公司与债权人更容易发生债权债务纠纷,因此债权人保护的关键在于此阶段制度设计是否合理。由于公司资产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对于债权的实现提出了挑战,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不变原则这两项原则就是为了确保债权得以实现。另外公司法还对股东进行一些限制性和禁止性的规定,如抽逃出资、股权回购,制定相对严格的减资程序等。除了上述的保障措施,我国还引进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明确规定了对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股东为了逃避债务,构成对公司债权人利益损害的,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并不符合民法上债权的相对性的要求,其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却能使公司债权人的权益得到实质性的保护。现行法律对人格否认制度的界定存在争议,其认定标准还相对比较模糊。另由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刺破了公司面纱,直索股东责任的特殊性,司法实践中往往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 (三)清算阶段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一旦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就意味着法人主体资格的丧失。所以公司的清算阶段是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公司法在公司的最后阶段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债权人利益实现保障的:公司终止而导致清算程序时必须履行的程序和赋予债权人的特别权;赋予公司合并、减资中异议债权人的请求权;公司分立后对前债务负有连带责任制度;公司在解散事由出现后清算期限的限制以及逾期不清算从而赋予债权人申请权和对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损害赔偿请求权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虽然在制度上赋予了债权人很多的权利,但在实际清算过程中由于清算组成人员结构的单一性,没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缺乏专业的中立机构和人员参与,导致债权人的知情权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债权的实现。清算的组成人员一般是公司股东,股东作为利益相关者,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可能公平合理地进行清算。 认缴制取消了对出资时间和出资比例的限制,股东只需要作出出资承诺,而不必实缴资本,政策的放宽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活力,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认缴制度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活跃市场经济的同时,也会对债权人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新《公司法》将原先法定的公司资本改为章定,工商局由原先的监督行政机关开始逐步向服务型机关转变。从注册资本作为债权担保角度看,这就意味着公司章程载明的注册资本已经失去了财产担保意义,担保功能受到极大的限缩。公司只需向工商行政机关进行公示即可对公司资本进行处置。公司资本

什么是认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什么是认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什么是认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就是允许自主约定注册资本总额,允许自主约定首次出资比例,允许自主约定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允许自主约定出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实行年度报告制度,不再执行企业年度检验制度。 一、什么是认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认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就是: 1、允许自主约定注册资本总额,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理论上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可以申办“一元钱公司”。 2、允许自主约定首次出资比例,取消首期出资额至少需达到认缴注册资本总额20%的规定,理论上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均可以“零首付”。 3、允许自主约定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 4、允许自主约定出资期限,不再规定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缴纳出资的期限。 5、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6、实行年度报告制度。不再执行企业年度检验制度,实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二、认缴制可以随意填写注册资金吗? 注册资本虚高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自由的前提是自律,强制性监管的放松意味着企业和投资者自己要承担更多的注意义务。因为自己认识不够引起的风险,可是要自己承担的。 认缴制没有改变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规定 认缴不等于不缴,早晚都还是要缴,注册资本在法律上可不是一个空洞的数字。 《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规定:如果公司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未缴足出资的股东和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和以前的实缴制度正好是相反的,认缴制度是国务院结合当下的市场环境对注册公司的相关制度作出的改革。以前我们在注册公司的时候,对于首次出资额度都是有所限制的,但是,现在注册资本由于实行的是认缴制度,所以说,在理论上是实现了零首付创办公司的。 摘要: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就是允许自主约定注册资本总额,允许

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的十大问题

1、什么是注册资本认缴制? 注册资本认缴是指投资人可以自己决定注册资本的缴纳期限和缴纳方式;简单点说,就是注册公司的时候可以不实际缴纳注册资本,也可以成立公司了。 2、注册一家认缴的公司多少钱? 现在注册公司的成不都不会太高,儿本上儿千块钱就能搞定。 3、注册资本认缴制什么情况下才需要缴纳注册资本? (1) 、但凡公司都有公司章程,公司章程里面有缴纳注册资本的时间约定,按照章程中的约定时间缴纳; (2) 、公司有债务,公司的资产无法偿还债务,需要投资人缴纳未缴纳的注册资本来偿还债务。 (3) 、要办理后置许可证,按规定需要缴纳注册资本,并出具验资报告的。(房地产开发资质、建筑施工资质等各种资质) (4) 、特定的一些招投标,合作方需要查验企业的实际缴纳的注册资本情况的; 4、股东如何缴纳注册资本,还需要验资报告吗 不需要,只需要从股东的账户中向公司账户中转账,凭相关的银行凭证修改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 5、如果章程中规定的注册资本缴纳期限到了,但是无法缴纳注册资本怎么办? 修改章程中的注册资本缴纳期限。 6、注册资本认缴制了,是不是可以随意报个注册资本? 理论上是的。但是注册资本越高,意味着股东将来需要承担的风险越高,且需缴纳的注册资本印花税会更高;注册资本太低,你的合作伙伴的风险就高,他对你的认同感也相当低,可能影响交易。所以企帮帮建议注册资金和自己实际经营相匹配。 7、如何增加注册资本和减少注册资本? 增资很简单,直接修改公司章程里面的注册资本就可以;减资有点麻烦,因为意味着股东的责任减少,所以要登报公告,通知债权人。 8、公司注销时需要缴纳未缴纳的注册资本吗?

注册资本金认缴制度下的股东抽逃出资问题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下的股东抽逃出资法律问题 在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修订后,除法律明确规定的27类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企业外,公司注册资本金由实缴制变为认缴制。此后,《公司法解释三》也对抽逃出资的形式进行了修订。减少了一种情形,即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的这种情况不再属于抽逃出资的情形。根据该法第十二条,以下情形仍然属于股东抽逃出资的情形。(一)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二)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那么,实施的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度的情况下,股东抽逃出资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认缴并非不缴纳,只是缴纳的期限放宽,但是认缴多少,依然承担多少责任。根据公司资本制度中的资本充实原则,公司在其存续过程中,应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因为资本是公司对外交往的一般担保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公司拥有足够的现实财产,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股东有限责任给债权人带来的交易风险。因此,此种情况下,股东抽逃出资仍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方面 公司股东一旦出现抽逃出资的问题,就违反了资本充实原则。对内,对于其他股东和公司,违反公司内部约定,属于一种违约行为,依法应当承担返还本息的法律责任并且限制甚至去除其股东权利,而对于外部债权人,其抽逃出资的行为,会给债权人带来交易风险,因为一旦公司没有充足的资本,在对外交易中其没有足够的清偿能力,严重侵犯公司债权人利益。实务中,往往因为公司股东抽逃出资导致公司在对外欠款中没有清偿能力,这时,债权人可以根据我国公司法解释三第14条的规定,请求判令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而其他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 除此之外,如股东抽逃出资,其面临其股东资格收到限制甚至被取消公司股东责任。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十六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 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 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时,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 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 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股东抽逃出资的行政责任方面 根据《公司法》200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 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股东除 补足抽逃的出资外,还会被行政机关处以5%-15%的罚款。 三、股东抽逃出资的刑事责任方面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 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 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 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