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

1.系统目的、用途、功能

该系统目的是运用两个无线收发模块实现向计算机传输信息的功能。在该系统中,用一块单片机来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另一块单片机来控制信号接收模块并将信息通过USART口传输给计算机。

该系统可方便的实现无线通信,功能扩展之后还可在计算机之间实现无线通信。

在该系统中,用两个NewMsg RF905C 模块实现无线通信,然后通过USART口将信息在计算机上显示。

2.软件设计思想、流程图

模块采用了NRF2401芯片进行无线传输,一次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总共为28字节,由于加入了包的校验机制,占用了第1,2字节,故只有后26字节可用,其格式为:1字节的“标识字节”+25字节的“数据段”,标志字节用来表示数据段中的数据的有效数,数据段用来存放用户的数据。注意:标识字节一定要正确表示后25字节数据的有效字节,否则在PC上的应用程序就不能正确标识出有效数据。

以下发送的原理示意图:

以下是接收的示意图:

3.详细软件功能

以下是主机完成一次发送的步骤:

(1)在主机发送一个包前,先在“序号字节”标识好该次包顺序n,再在“标志字节”中写入0X22标志DATA

包,最后在后26字节中打包好数据,最终发送出去,

等待Twait时间接收从机的ACK包

(2)若在Twait时间内等待到了ACK包,并校验ACK包中的“标志字节”是0X11和“标志字节”是步骤(1)

中写入的顺序号n,则说明从机已经正确接收到了本

次数据;若在Twait时间内没接收到ACK包,则说明

可能是从机没收到本次数据包或是ACK包丢失,则重

新进行步骤(1),总共尝试10次。

(3)完成一次发送后,把“标志字节”自加1,为下一个包做准备

以下是从机完成一次接收的步骤:

(1)从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检验“标志字节”中是0X22,说明是DATA包,则接收,否则丢弃该包。

(2)从机检验“序号字节”,并以该“序号字节”的值作为即将发送的ACK包的“序号字节”的值

(3)从机制作ACK包,并发送。完成一次接收

4.硬件设计思想、流程图

用一个Atmega16控制一片NewMsg-RF905C模块发送数据,另一个Atmega16控制另一片与电脑连接的NewMsg-RF905C模块接受数据并显示在电脑上。

连电脑方

检测方

5.详细硬件功能

一、模块介绍

(尺寸:44mm X 20mm 板厚:1.2mm) (1) 433Mhz 开放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

(2) 最高工作速率50kbps,高效GFSK调制,抗干扰能力强,内置硬件CRC 检错,特别适合工业控制场合

(3) 最大发射功率:+27dBm,模块在以最大功率发射信号时瞬间电流 <= 500mA

(4) 低功耗3.3 - 3.6V 工作,推荐使用3.6V, 但供电电压不得超过3.6V. 3.6V供电工作时,开阔地视距无干扰可通信2000米.

(5) 模块在收发模式切换时间 < 2ms

(6) 模块可软件设地址,只有收到本机地址时才会输出数据(提供中断指示),可直接接各种单片机使用,软件编程非常方便

(7) TX Mode: 在+27dBm情况下,电流为500mA; RX Mode: 12.5mA

(8) 标准DIP间距接口,接口完全兼容RF905B和RF905SE模块,可以和RF905B、RF905SE、RFC-30模块互相通信。

(9)NewMsg-RFDemo1100 快速开发系统,含开发板

二、接口电路

说明:

(1) VCC脚接电压范围为 3.3V~3.6V之间,不能在这个区间之外,

超过3.6V将会烧毁模块。推荐电压3.6V。

(2) 除电源VCC和接地端,其余脚都可以直接和普通的51系列的5V单片机IO口直接相连,无需电平转换。当然对3V左右的单片机更加适用了。注意本规则对于别的类型5V单片机不适用,由于有些类型单片机IO口驱动电流 > 10mA,所以需要串联电阻或者加电平转换芯片。

(3) 硬件上面没有SPI的单片机也可以控制本模块,用普通单片机IO口模拟SPI不需要单片机SPI模块介入,只需添加代码模拟SPI时序即可。

(4) 13脚、14脚为接地脚,需要和母板的逻辑地连接起来

(5) 排针间距为100mil,标准DIP插针,如果需要其他封装接口,比如密脚插针,或者其他形式的接口,可以联系我们定做。(6) 与51系列单片机P0口连接时候,需要加10K的上拉电阻,与其余口连接不需要。

(7) 其他系列的单片机,如果是5V的,请参考该系列单片机IO 口输出电流大小,如果超过10mA,需要串联电阻分压,否则容易烧毁模块! 如果是3.3V的,可以直接和RF905模块的IO口线连接。

三、模块结构和引脚说明

NewMsg_RF905C模块是使用Nordic公司的nRF905芯片加功放电路等开发而成。

NewMsg RF905C 模块具有接口电路完全兼容RF905SE、RF905B模块的特点,只是在供电电压方面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供电电压:

3.3V-3.6V,推荐3.6V);RF905C可以和本公司研发的RF905SE、RF905B、RFC-30模块互相通信。

快速参考数据

6.设计所需资源

NewMsg-RF905C模块两片

Atmega16两片

USART串口数据线一根。

声音信息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声源定位)

摘要 关键词:声源定位;传感器阵列;无线数传;串行通信接口 声源定位就是利用声波的传输特性,来确定发声对象的空间位置的技术。被动声源定位一般采用声传感器阵列来探测声信号达到各阵元的时间差,由此推算出声源距坐标基点的距离和方向角。本文介绍了声源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传感器阵列与微机无线通信的实现,设计了传声器阵列模块(包括时延差计算系统)、无线传输模块及微机通信模块,并完成了相关的电路设计和连接。

ABSTRACT Keyword: Acoustic Emission Source Location;sensors’ array;wireless transmission;serial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Acoustic Emission Source Location (AESL) is a technology which uses th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 sound wave to locate the space position of acoustic emission source. Passive AESL generally uses acoustic sensors’array to detect the time difference of acoustic signal arrive each array element, then calculate the distance and direction angle from acoustic emission source to origin of coordinat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al theor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AESL system, then realiz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coustic sensors’array and the microcomputer. Acoustic sensors’array module (including the time difference computing system),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microcomputer communication module are designed. The circuit designing and connecting have also been accomplished.

无线微波图象传输系统

无线微波图象传输系统 说 明 书

西安神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系统概述:……………………………………………………3页二.系统组成及设备介绍:………………………………………3页1发送端设备介绍:………………………………………………4页2接收端设备介绍:………………………………………………5页3SM2000L系列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的综合指标:…………………6页三.安装调试:……………………………………………………6页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6页2施工安装:……………………………………………………9页 3注意事项:…………………………………………………9页

一.系统概述: 西安神明电子SM2000L系列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是专门针对远距离或不具备有线传输条件的环境而设计的高性能高质量的无线图像、伴音传输系统。本系统的调制和解调性能稳定,传输图像色彩鲜艳、清晰,伴音宏亮、逼真,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无失真的实时传送高质量的图像,并且安装方便、调试简单。广泛用于公安、安防、武警、消防、部队、金融、、油田、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森林防火、广播电视系统和大型企业等领域。 SM2000L系列型包括SM2000L型,SM2000S型。三大型的主要区别在功率和传输距离上。工作频段950MHZ——2000MHZ,可以同步传输一路图像信号和一路声音信号。信号传输连续,无延时,无失真。实际传输距离,在无遮挡条件下最远可达50余公里。 中继传输:利用中继传输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图像和指令的越障碍传输问题,扩大传输距离。 指令传输: 利用SM2000L系列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和无线遥控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合的远距离监控需要。 二.系统组成及设备介绍: SM2000L系列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可以单独成为系统进行图像和声音的远距离无线传输。也可以配套本公司的SM2000YT型和SM2000YR型无线遥控系统进行远距离的监看和控制。 SM2000L系列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由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两部分组成。采用点对点的传输方式。 发送端设备:影音信号源(例如:VCD、DVD、摄像头、监听器)、图像发射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 班级:11 学制: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总体设计 (2) 1.1设计技术背景 (2) 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 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 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 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 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 1.2.4 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 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

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 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 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 3系统软硬件设计 (8) 3.1 硬件设计 (8) 3.1.1 概述 (8) 3.1.2 电路原理 (9) 3.1.3 SPI接口配置 (9) 3.2 软件设计 (12) 3.2.1 概述 (12) 3.2.2 发射程序 (13) 3.2.3 接收程序 (17) 4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Abstract (23)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 引言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比如智能化小区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可以说,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

MSM6948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MSM6948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广泛应用的大量VHF/UHF电台多为模拟话音电台,通信手段仍以短波、超短波话音通信为主,不能适应当前数字化数据传输的要求,限制了现在众多的电台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案,利用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MS M6948做成的MODEM与电台的话音接口连接,同时还可与主控计算机或其他具有标准RS-232接口的数据设备相连,从而实现数据通过现有的电台进行无线传输,有效地利用了现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 系统总体框图及其原理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作为数据的双向传输系统,每一方都必须具有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因此通信双方的结构是等价的。它们都是由RS-232电平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无线调制解调器和超短波电台组成的。计算机发送数据时,首先由RS-232电平转换电路将计算机串口发送数据的RS-232电平转换为单片机所能接收的TTL电平,单片机接收到数据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数字信号送入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进行调制,调制后的模拟信号送往超短波电台的发送语音通道,并由超短波电台发射出去。接收方的超短波电台收到发射方的发射信号后,电台内的鉴频输出端将输出恢复后的模拟信号,此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芯片,解调出数字信号,将此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收到的数字信号依次经RS-232电平转换电路将TTL电平转换为计算机串口所需的RS-232电平,并由计算机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图1 系统框图 硬件电路设计 在硬件电路中,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可升级能力。在本系统中,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AT90系列单片机AT90S8515。无线调制解调器采用OKI公司的MSM6948芯片,RS-232电平转换电路采用MAX232。由于M AX232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AT90S8515及MSM6948的特性以及具体的电路实现方法。 AT90S8515的特点 ATMEL 公司的90系列单片机是增强RISC内载FLASH的单片机,具有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AT90S8515内含8K字节F LASH存储器和512字节SRAM,在一般情况下无需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它还具有高保密性,程序存储器FLASH 具有多重密码锁死(LOCK)功能,绝不可能泄密。在对程序存储器FLASH编程方面,可通过SPI串行接口或一般的编程器进行重新编程,因而可对用AT90S8515组成的系统进行在系统编程 (ISP-In System Programming),给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升级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 MSM6848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MSM6948采用MSK调制方式、单5V供电、片内开关电容滤波、低功耗CMOS技术,具有内部晶振电路、传输速度为1200bps,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xxx 摘要:介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AT89C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与无线数字电台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关键字:无线数据传输,A T89C51单片机,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采集,信号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nents, AT89C51 Serial port works and wireless digital radio interface wi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in general, is to capture the scene through the sensor signal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by analog / digital converter ADC sampling, quantization, encoding, in order to digital signals into data memory, or sent to the microprocessor, or send the data wirelessly to the receiver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kind of a use of wireless means, to collect the data sent by the stations to the master control st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AT89C51 Microcontroller,A / D converter,ADC sampling,Collection,Signal

嵌入式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措施

嵌入式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方案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S3C2440A 的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 S3C2440A 进行核心控制,通过USB2.0 控制器CY7C68013A 实现USB2.0 接口,通过nRF2401 实现无线数据收发。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方案。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也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嵌入式技术全面展开,目前已成为通信和消费类产品的共同发展方向。在通信领域,数字技术正在全面取代模拟技术。毫无疑问,模拟图像采集系统必将被数字图像采集系统所代替,其中的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在技术进步推动信息传递日趋无线化的背景下,无线图像传输也就成为了图像传输的前沿领域。对于边远的和可移动的系统,无线网络接入传输数据方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采用nRF2401 作为传输手段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该系统由无线照相机和图片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具有视频图像采集、压缩、传输和存储等功能。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整个图像传输系统包括无线照相机和图片接收器两大部分。无线照相机主要由CMOS 摄像头、JPEG压缩编码和无线发射部分组成,图像采集部分用嵌入式处理器控制CMOS 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并进行JPEG 压缩,再利用nRF2401 来传送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图片接收器接受完图片信息后,通过软件将图片文件存储在硬盘中,并将其显示在LCD 上。整个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的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结构图 3 无线照相机的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样本

科信学院 CDIO二级项目 设计说明书 ( / 第一学期) 题目 :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贾少瑞 设计周数 : 1 周 设计成绩 : 1月8日

目录 1、引言 (2) 2、设计要求 (2) 3、概述 (2) 4、 CDIO设计目的 (3) 4.1 总体设计目的 (3) 4.2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3) 5、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4) 5.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4) 5.1.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重要器件介绍 (4) 5.1.2 无线传输系统电路图 (6) 5.1.3发射模块图 (8) 5.1.4接收模块图 (8) 5.1.5发射模块电路图 (9) 5.1.6接收模块电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无线遥控开关的特点 (10) 7、设计总结 (11) 8、参考文献 (13)

1、引言 近十几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而无线通信技术又有着集成化、低功耗、易操作的发展趋势。当前一些只由微控制器和集成射频芯片构成的无线通信模块不断推出这 种微功率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工业、民用等领域得到应用广泛。无线射频技术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已经得到业界 的高度重视。该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 2、设计要求 利用315M无线发射头和315M无线接收头, 以及编解码芯片PT2262和PT2272设计实现一个无线遥控电器控制器能对电器( 电扇、电灯、电机等) 进行遥控控制其开和关, 每组要求设置的地址码不同, 进行 遥控式互不干扰。 3、概述 无线遥控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时至今日无线遥控器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 极大的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遥控器也扩展到了许多种类简单来说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短距离小功率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张军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陈昂学号20091526102 专业通信工程(无线移动通信方向) 班级2009级无线移动通信1班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完成时间2013年4月20日

中短距离小功率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设计 摘要 移动互联网的井喷式繁荣,移动互联设备(MID)层出不穷的涌现,电池技术瓶颈的限制已难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物联网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广泛的网络节点能量供给等都要求更为先进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中短距离中小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的发展。两者共同昭示着无线电能传输光明的未来。 本文对无线电能传输(WPT)做出了简要但系统的介绍,并对其中的微波输能技术(MPT)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中短距离中小功率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模型,即为MPT-MDSP式系统的模型。这种系统是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发射部分用声表面波射频发生电路将DC转变成RF并通过特制天线辐射出去,接收部分再通过接收天线接收RF能量,用整流电路将RF转变成DC,供应用电设备。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WPT)/微波输能 (MPT) /天线

MIDDLE DISTANCE & SMALL POWER WIRELESS POWER TRANSPOTAION SYSTEM ABSTRACT The Wireless Power Transportation (WPT) shows a outstanding necessity in our today`s daily life .For one thing The Mobile Internet device (MID) comes out one after another because of The prosperity of Mobile Internet.The limitations of the technology bottleneck in battery capacity can not fit people`s requirement in these devises .For another the booming of Internet of Things brings large quantity of net nodes .These nodes cannot be charged easily.However,WPT will be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Especially,the Middle Distance & Small Power Wireless Power Transportation System(WPT-MDSP) will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se scopes. In this paper ,I made a brief but clear introduction of the WPT,and a thorough discussion in Microwave Power Transportation (MPT) ,which was used to leed to the applied system WPT-MDSP .This system contains two parts,the eradiation part and the Receive part .The first part works for changing Direct-current(DC)into R adiofrequency (RF),the other does the converse work.Both of them are designed for exclusive use. They works together to charg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Power Transportation (WPT)/ Microwave Power Transportation (MPT)/Antenna

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无线图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辽宁建材 2008年第5期 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无线图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居住环境,对家庭及住宅小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被引入家庭及住宅小区,并迅速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见增高,体现在希望住宅不仅更便利、舒适而且更安全。监控系统作为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智能家居中。 无线监控系统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无线宽带通讯技术、图像解压缩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红外图像采集技术、工业数据采集等诸多学科的技术。与传统的有线监控系统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势:系统的组建比较简单,可省去布线的麻烦;具有可移动性,并且不受地点限制,可随意摆放在家里任何一个角落;在拆迁时直接取下布置的无线监控产品就可以带走了。 目前,无线图像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居监控、交通监控、110报警中心对城市重要现场监控、公安通讯指挥车的重要现场监控、收费站监控系统、油田及矿山的重要现场监控、重要仓库,码头、森林防火监控、银行监控联网等领域。 2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无线传输技术林立,都在争取成为市场标准。每个技术都有其立足的特点:有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等特殊要求的;有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的;还有符合某些单一应用的特别要求的。 (1)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离无线接口,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但蓝牙技术遭遇最大的障碍是过于昂贵。突出表现在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问题等等。 (2)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 IrDA的主要优点是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因而红外通信成本低廉。并且还具有移动通信所需的体积小、功能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度较小,传输上安全性高。IrDA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 (3)Wi-Fi无线保真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虽然由Wi-Fi技术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数据安全性能比蓝牙差一些,传输质量也有待改进,但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11mbps,符合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4)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它此前被称作“HomeRFLite”或“FireFly”无线技术,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与蓝牙、红外、GSM/GPRS和无线局域网等无线系统相比较,ZigBee技术的主要包括数据传输速率低、功耗低、成本低、时延短、安全、网络容量大、优良的网络拓扑能力、有效范围小、工作频段灵活等特点。 赵强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本文结合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图像监控解决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的方法及过程。 [关键词]ZigBee;智能家居;图像监控;无线通信;微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TU8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42(2008)05-0028-03 [收稿日期]2008-05-14 28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课程设计开题报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 2016 届) 学生姓名 专业信息安全 学号 指导教师冯军 2016年 1 月 6 日

四、我的设计 基于S9018的调频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接收电路的音频放大电路采用 LM386,采用STM32F030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滤波-匹配滤波-同步-帧同步-解校验-串口发送等操作,采用STM32F030对串口接收来的数据进行加校验-组帧-加扩展头-发送等操作,在PC机上实现基于串口的数据接收和发送界面及功能。具体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发射高频电路:

本设计采用S9018高频三极管组成LC振荡器并对调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在该电路中电容C6、C2、C3、L2、L1和高频三极管Q1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信号,作为发射机的载波与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调制;C4,C5和L2谐振频率就是调频发射机的发射频率,调制信号经过三极管放大再经过C1耦合到天线上发射出去;R3和R2为基极偏置电阻,稳定基极电压作用,给三极管提供一定的基极电流,使Q1工作在放大区。 接收高频电路: 本设计采用S9018高频三极管采用共基放大电路设计方法,该方法电压放大倍数大,其输入信号Vi 由E极输入,输出信号V o 由C 极输出。输入与输出信号与共集极放大器模式一样,不会发生相位颠倒的情形。即输出与输电压同相,同时其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共基极放大电路特别突出的优点在于晶体管的截止频率,较之共射电路晶体管的截止频率提高了(1+β)倍,因此该电路有更高的工作频率,适用于宽频带放大电路、高频谐振放大器等适合该信号传输实现。 音频放大电路: 本设计采用LM386音频放大器(由于该仿真软件未能找到LM386所以用LM344代替,具体引脚以LM386为准)LM386引脚图已在上面介绍,引脚2为反相输入端,3为同相

无线图传方案上课讲义

应急指挥无线视频图像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 北京通创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3) 二.系统建设目的和意义 (4) 三.系统应用优势 (4) 四.系统技术及产品优势 (5) 五.设计依据 (6) 六. 方案设计及系统介绍 (7) 七. 系统功能 (10) 八. 技术指标 (11) 九.设备介绍 (12) 十. 配置清单 (16)

一.概述 现代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外来人口流动性激剧加大,各类案情不断增多,各类灾情越来越重,恐怖事件有上升的趋势,对于突发情况处置必须了解现场情况,适时掌握现场图像动态,进行有效指挥处置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而在这方面各城市皆存在一定的薄弱和不足,特别是在应急监控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控制。如不抓紧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稳定、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必须抓紧实施应急无线图像传输联动系统建设,以此扩大指挥监控范围,提高对各种案情、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和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发展。 应急无线图像传输联动系统主要是从提高公安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总体控制能力出发,建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能够准确、迅速、有效进行各类重特大案情案件、突发事件现场和重大警卫保障及现场图像传输控制的综合管理控制体系,提高安全系统人员的科技管控水平。

二.系统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急无线图像传输联动系统,是通过在城市各区县联合布网方式,对城市所辖区域内的案情事件、突发事件等进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移动监控,为实现突发案灾现场图像、语音、数据远程传输而建设的一个综合性、多功能、能够准确、迅速、有效进行各类重特大案件、案情事故、突发事件现场和重大保障路线沿途及现场图像、语音传输的综合管理控制体系,从而大大提高公共安全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提高安全系统人员的科技管理控制水平。 本系统利用先进的时分多载波调制技术(TDD-OFDM)实现无线传输、网络互联和系统控制等,通过动态时隙分配和动态功率控制技术在一个连续8MHz带宽内以同频组网方式实现多个基站与多辆应急通信指挥车之间的双向音视频传输,只用一个连续8MHz 频率实现多基站多终端组网,频谱利用率高,节省带宽。一方面将应急无线监控终端安装在应急通信指挥车上,实现多辆应急通信指挥车同时将多路现场图像、语音信息,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传输或网络传输方式上传至基站或指挥中心;同时基站或指挥中心的图像和语音可下传到各辆应急通信指挥车上;多辆应急通信指挥车、基站、指挥中心共享一个连续8MHz带宽形成一个同频网络。 本系统拟在指挥监控中心和分中心各建立一个基站,形成主基站和从基站协同覆盖的方式,应急通信指挥车可以在主从基站之间来回穿梭,选择一个信号强度和质量最好的基站进行双向通信,以实现应急通信指挥车和指挥中心之间的双向音视频传输。领导在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做出指挥决策。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在所辖各区县建立各区域分指挥监控中心,每个分中心既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子系统,又可以同总中心和其他县区分中心互联互通,组成一个完整的警用应急无线图像传输联动系统网络。 本系统中多基站、多终端同频图像组网传输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和高清晰度视频编解码技术,以及第四代移动无线传输技术,图像采用H.264压缩格式,开创性地实现了在非视距和移动接收时多基站协同覆盖和同频组网。本系统在城区、山地、建筑物内外等不能通视及有阻挡的环境中,能够高效率实现图像、语音信息的稳定

无线传输系统分析方案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 1.系统目的、用途、功能 该系统目的是运用两个无线收发模块实现向计算机传输信息的功能。在该系统中,用一块单片机来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另一块单片机来控制信号接收模块并将信息通过USART口传输给计算机。 该系统可方便的实现无线通信,功能扩展之后还可在计算机之间实现无线通信。 在该系统中,用两个NewMsg RF905C 模块实现无线通信,然后通过USART口将信息在计算机上显示。 2.软件设计思想、流程图 模块采用了NRF2401芯片进行无线传输,一次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总共为28字节,由于加入了包的校验机制,占用了第1,2字节,故只有后26字节可用,其格式为:1字节的“标识字节”+25字节的“数据段”,标志字节用来表示数据段中的数据的有效数,数据段用来存放用户的数据。注意:标识字节一定要正确表示后25字节数据的有效字节,否则在PC上的应用程序就不能正确标识出有效数据。 以下发送的原理示意图:

以下是接收的示意图:

3.详细软件功能 以下是主机完成一次发送的步骤: (1)在主机发送一个包前,先在“序号字节”标识好该次包顺序n,再在“标志字节”中写入0X22标志 DATA包,最后在后26字节中打包好数据,最终发 送出去,等待Twait时间接收从机的ACK包(2)若在Twait时间内等待到了ACK包,并校验ACK包中的“标志字节”是0X11和“标志字节”是步骤 <1)中写入的顺序号n,则说明从机已经正确接收到 了本次数据;若在Twait时间内没接收到ACK包, 则说明可能是从机没收到本次数据包或是ACK包丢 失,则重新进行步骤<1),总共尝试10次。 (3)完成一次发送后,把“标志字节”自加1,为下一个包做准备 以下是从机完成一次接收的步骤: (1)从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检验“标志字节”中是0X22,说明是DATA包,则接收,否则丢弃该包。 (2)从机检验“序号字节”,并以该“序号字节”的值作为即将发送的ACK包的“序号字节”的值

短距离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短距离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摘要]在一般意义上,只要通信收发双方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并且传输距离限制在较短的范围内,通常是几十米以内,就可以称为短距离无线通信。PT2262是红外遥控编码器,PT2272是其接收解码器,两者常常配对使用,现已用于汽车门控、遥控门锁、门禁管理、数字通信等领域,也可用于传送数字信息。从PT2262、PT2272发射和接收的信号特征入手,利用AT89C51单片机控制,实现短距离无线传输,从而使其应用于数字通信、智能化控制等领域。 [关键词]无线通信;PT2262/PT2272;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TN702 [文献标志码] A

Automatic timing device design [Abstract]In general sense, as long as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via radio waves, and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limited in a shorter range, is usually dozens of meters, can be referred to as the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encoder is PT2262 and PT2272 as its receiver decoder, both matching use, often has been used in car door control, remote control door lock, the entrance guard management,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fields, can also be used to transmit digital information. From PT2262 and PT2272 of the transmit and receive signal characteristic, by using AT89C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realizes the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transmission, so that its applications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other fields. [Key words]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PT2262/PT2272;single-chip 目录 任务书 --------------------------------------------------------------------------------------------------------------- 1 摘要 ------------------------------------------------------------------------------------------------------------------ 2

课程设计报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2016 年 1 月 11 日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设计并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了解无线数据传输涉及到的基本设计与实现方法。 关键词: 一.项目的意义与目的 随着科技、接入技术、软件应用的发展,以及应用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高数据速率低成本访问的实现,对运营商和消费者来说,无线数据传输的新产品、新技术将会更具吸引力。据专业人士分析,在近五年内,无线数据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为那些有能力回应市场需求,以及有实力把新服务、新产品以光速推向市场的运营商们提供了企业创收和占领市场的契机。 到目前为止无线数据传输已经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 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及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二.设计要求和指标 根据需求,论证出系统的总体指标完成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无线收发机模块、数据传输协议模块、数据传输界面模块。 无线收发机模块 该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88-108MHz 收发机使用分立器件,调频方式,面包板实现, 数据传输协议模块 数据传输协议使用 CRC16 校验,面向字符的组帧协议,SLIP 串行通信协议等 式 ARQ 差错控制协议。 传输协议和串口控制用 arm cortex-m0 微处理器完成。 数据传输界面模块 通过 UART 口与计算机相连。 使用 C 编写传输收发界面。 三.方案设计和论证 基于S9018的调频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接收电路的音频放大电路采用 LM386,采用STM32F030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滤波-匹配滤波-同步-帧同步-解校验-串口发送等操作,采用 STM32F030对串口接收来的数据进行加校验-组帧-加扩展头-发送等操作,在PC机上实现基于串口的数据接收和发送界面及功能。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作者:高涵,窦振中 单片机收发程序清单: static char code codebuf[]=//要发送的字符 "This program is a demo of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quomodo \n";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INBUF_LEN 30 //数据长度 unsigned char inbuf1[INBUF_LEN]; sbit P2_0=P2^0; bit read_flag; unsigned char checksum,count3; unsigned char t; void Receive_prepare(); void Send_prepare(); void delay(); /**************************************** TMOD{GATE1 C/~T M1 M0 GATE0 C/~T M1 M0} TCON{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 IE {EA - ET2 ES ET1 EX1 ET0 EX0} ****************************************/ void init_serialcomm(void) { SCON = 0x50; //SCON: serail mode 1, 8-bit UART, enable ucvr TMOD |= 0x20; //TMOD: timer 1, mode 2, 8-bit reload PCON |= 0x80; //SMOD=1; TH1 = 0xFA; //Baud:9600 fosc=11.0592MHz IE |= 0x90; //Enable Serial Interrupt TR1 = 1; // timer 1 run // TI=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