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全球智库报告

2009全球智库报告

2009全球智库报告
2009全球智库报告

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

2009

全球性“通往智库之路”世界领先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

修订

2010.1.31

负责人

James G. McGann, Ph.D.

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

国际关系项目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

“帮助缩小知识与政策间的差距”

研究智库,决策者和民间社会团体所面临的趋势和挑战…维持,加强,并建设世界各地智库的能力…

保持着最大的,最详尽的全球智库数据库…

致谢 (4)

简介 (5)

方法和时间表 (6)

全球趋势与变迁 (10)

全球领先智库提名名单 (19)

2009全球智库排名(除美国) (29)

2009美国智库排名 (31)

全球各地区内智库排名 (33)

全球各专业领域智库排名 (42)

特殊类别排名 (45)

关于作者 (47)

附录 (49)

首先,我想表达我对于所有的学者,智库负责人,新闻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那些愿意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2009年智库排名的来自世界各地区的捐献者(志愿者?)。我还要感谢我的实习研究员,他们在收集和分析此研究项目所收集的数据上给予了一定的帮助。

简介

《2009全球智库排名》是这个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报告的第四版,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的国际关系项目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给全球智库的排名上做出了一些进步。这是第一份根据世界范围内对几百名学者和专家的问卷结果写成的全面且综合的全球顶尖智库排名。智库指数已经被业内人士作为全球思想市场的指南。我为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已经聚集了将近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组成了专家组,由来自不同政治派别和不同学科和部门的专家帮助我们选出并提名2009年的卓越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组的成员应邀提名他们认为因其在重大领域的严谨相关的研究,出版物和程序而应该被认识到的地区性的或全球性的优秀的研究中心。

我常收到来自新闻工作者,学者和政府部门的永无止境的请求,他们要我提供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一流的智库名单,作为回应,我在2006年启动了全球智库排名在这个项目。我最初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是打算确认一些世界上一流的智库,好用一种更系统的方法来回应那些请求。然而在过去的四年里,项目的过程得到了改善,并且参与到此项目的机构和个人的数量都在稳定的增长着。

此排名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公众认识到一些世界一流的公共政策智库,并且突出这些组织对于全世界的政府和公民社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短短四年间,全球智库指数已经成为了一个对于全球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而言非常重要的权威资料来源。去年的报告在《外交政策》和《经济学人》杂志的一月/二月刊中都作为了重要的部分,并且今年的报告将会在联合国发行一份详细的介绍。

在这份报告里的是2009年度全球智库排名的结果。同样的,此报告中也包括了一份关于全球智库将要面临的主流趋势和问题的总结。这些趋势是根据我们每年对智库的调查和同智库及公民社会组织在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员的访谈来确定的。

总体来讲,今年的排名和筛选过程相比之前几年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我们向专家组中增加更多的成员,并且把招聘环节变得更加正式,以此来持续增加参与评选排名的人数,并且开发出一个在线调查工具来提高对过去代表人数不足的地区的外展服务。这些改变使得我们有了更多数量的,更多元化且具有代表性的被提名的智库以及最终入围者。

在今年的筛选过程得到大大改善的同时,我们仍有很多的资格要求。首先最重要的,在世界某些地区的发展水平和资源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些都使得世界前五十名智库的名单对于这些地区仍然不够具有代表性。我们怀疑这跟发展中国家智库数量较少有关,未被充分利用的能力和受限的可利用的资源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智库数量。然而不幸的事实是,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国家都可以很容易的拥有更多的且被资助的智库。此外,这些国家在国际政策上都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而这些国家对于政策,经济,和社会认知的影响都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卓越的智库中反映出来。这意味着,最重要的不是哪个组织出现在了世界前五十名智库的名单上,而是那些成为了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北欧和中欧的顶尖的智库。

尽管我们已经咨询了尽量广的范围,也使用了很严谨又具有包容性的过程,我们仍无法完全消除在选择世界顶尖智库时所有的不公平因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此项研究中的某些参与了提名和选拔的顾问仍存在着个人的,地域性的和思想上的偏见,然而,我们仍有信心建立一个详细客观的选拔标准和一个开放透明的选拔过程,并且,从一些没有被很好的代表的地区参与人数的提升,也帮助减少了在提名和选举过程中发生的严重的问题及偏见。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美国的智库(详见美国50大智库名单)并没有被包括在世界顶尖智库的排名当中,因为我们认为将美国的智库一同包括在内的话会使得最终的排名结果有失偏颇。采用这样的排名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突出那些在其他地区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的智库。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一点是,在这个项目中,没有任何领域的研究,预算,或是工作人员从

数据收集中获益。

尽管有着种种限制,但国际专家组,同行为此设立的提名和选拔的过程都使我们有信心可以创办一份最具权威性的世界上表现最出色的智库名单。

步骤和大事记

2009年,全球通往智库之路计划的提名和选拔的过程根据四年以来参加提名和选择的学者,,智库,和专家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架构调整。这些反思使得我们在步骤上做出了包括创建新的类别(如:科学和技术类智库),建立专家组,开发出在线排名调查问卷,以及拓宽和加深世界各地区的参与度等很多的调整。

在开始2009年的排名之前,我们为了做出一份世界领先智库的工作明细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和智库的名录和数据库,以及各个领域内的专家,我确定了一个由6305家机构组成的,有可能被包括在此项研究中的世界。一旦这个有智库组成的世界建成,一个由30位实习生组成的团队将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更新和确认全部应用网络调查的智库的联络信息以及发送给在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数据库中全部的6305家智库的机构概况调查。

今年最主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建立了专家组用来帮助指导提名和排名的过程。专家组是负责帮助检查和确立选拔的标准,确定提名人选,以及帮助监督排名的过程。为了成立这个专家组,我也呼吁一些独立的对智库角色和功能有深刻了解的人,或是/以及曾经运行过,评估过和成立过智库的人加入到我们的专家组中来。我在此怀着非常愉悦的心情报告,我们已经有298位来自世界各地区的专家帮助我们的专家组。2009年的专家组是由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智库的学者,智库中的管理人员和学者,公私捐赠人,以及政策制定者组成的。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帮助2009年的排名制定一个初始计划,也就是排名和筛选的第一轮。专家组被要求给出下列类别的领先智库提名名单:

1.世界顶尖智库

-全球顶级智库

-顶尖智库(美国及美国以外)

2.各地区内的顶级智库

-美国顶级智库

-北美地区顶级智库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顶级智库

-中东及北非地区顶级智库

-南美洲地区顶级智库(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西欧地区顶级智库

-东欧地区顶级智库

-亚洲顶级智库

3.各研究领域的顶级智库

-最佳国际发展智库

-最佳卫生政策智库

-最佳环境问题智库

-最佳国防和国际事务智库

-最佳国内经济政策智库

-最佳国际经济政策智库

-最佳社会政策智库

-最佳科学与技术智库

4.获得特殊成就的顶级智库

-最具创新政策理念/构想智库

-最佳新智库排名(成立3-5年)

-最佳突出公共政策导向方案智库

-最佳利用媒体交流智库

-公共政策最具影响力智库

一旦初始计划的提名名单完成了,第二轮的提名过程就会开始,一个由政策制定者,捐献者,学者和智库的高级人员组成的更大的,约有500人的团队将会审查提名名单,并对名单上的智库进行排名。在这个阶段里,投票人可以在全部类别的提名候选名单之外另投人选,在此阶段新被提名的智库也将以2-3次一天的更新频率被增加到在线的提名计划中。在此阶段的过程中,提名名单包括了所有被提名2次或以上的智库,并因此得到扩大。第二轮提名排名结束后,提名名单将就此确定下来,并生成最后的智库排名名单。

在第三轮,也就是最后一轮中,大约8500位个人或机构被邀请来参加最后的排名过程。所有已知的智库团队都会被邀请来参加第三阶段的评选,也就是说,会有6305家来自169个不同国家的智库参与其中。超过750位同行和专家参与到了第三阶段的评选中,而在2009年一共有1255位参与到了全部三个排名阶段中。下面是一份参与到评选中的同行和专家的简要说明:

?300个专家小组

?125位新闻记者和学者

?30位现任或前任智库领导人

?15位公私捐赠人

?63位社会团体代表

?100家智库

?35-40家政府间机构

?65家学术机构

在每个阶段的过程中,我都要求这些人根据我们提供的评选标准对智库提名和排位(详见附录中完整的2009年评选标准)。具体来讲,我们的同行和专家们需要将重点主要放在智库们表现最抢眼的地方,比如说研究的严和分析生产谨性和相关性,规模化经营,广泛的民众和财政支持,所贡献的研究以及对公共辩论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分析,以及该智库整体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我同时还要求专家组和每一位参加此过程的人员遵守下列几条简单但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不能提名自己或自己所在的智库

?通过揭示和避免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以坚持专业操守

?在评测组织和提名筛选时使用作为一种工具被提供的评选标准

?要提供组织及其所在国家的正式全称

?在选择和提名时要避免政治上,思想上和原则上的偏见

很显然,在评定这些组织时(尤其是政治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把主观特征抽离出来而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其普遍的具体的特点上。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位参与到评审过程中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评选标准,这份评选标准是为了能够创造出一个普遍客观的有关6305所智库的排名而设计的。

大事记

一年一度的智库排名是一个既费时又费力的过程,大约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提名,排名和筛选过程中的大事记的大纲如下:

更新超过5500家智库的联系信息(五月和六月)

查找新出现的或以前未被确认的智库,在全球范围内有约800家新的智库新被确认

智库的组织文件被发送给6305家智库(五月至六月期间)

呼吁组织为通往智库之路提名的专家组(八月)

298个专家组被提名,除其中五个外其余都同意参加此项目(九月)

400个智库在第一轮专家组提名中被选出来(九月和十月)

第二轮:提名程序对另外的500位个人或机构开放(十一月和十二月)。在所有的类别下均可以对候选名单之外的智库进行提名。有另外的205人参加了第二轮的投票。

第三轮:超过8500人被邀请参加最终2009年通往智库之路名单的筛选。有750人参与到了最终阶段的评选中(十二月及一月初)

总计超过1200家同行机构和专家参与到了提名和排位过程的第一、二、三轮中(2009.09-2010.01)

我想指出在提名和筛选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参与到提名筛选过程中的专家和同行机构是可以分开的对全球顶级智库,各地区顶级智库以及特殊类别进行投票(因此这些排名是互相独立的)。也就是说,专家组可以提名那些在特定地区和研究领域被承认的智库,并且可以提供给我们知情的提名的选择。这些都导致了在各个分类下提供提名的人数的差异。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专家组可能只对他们生活或者工作的地区比较了解,因而限制了对这些特定地区的选择。此外,有的机构可能会在他所在地之外的地区比较出名反而在该地区的排名中成绩靠后,反之亦然。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个类别间的排名可能会不同。我让这些排名分开完成的目标就是确保这些地区排名都可以具有很好的且有意义的代表性。

全球趋势与变迁

“新千年所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世界各地区的公共政策研究组织中存在的知识,信息和联合力量的广袤储备为公众做出一些贡献。”

(智库和政策咨询,麦甘,2007)

考虑到技术的持续发展,在未来可用信息将不可避免的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将呈现压倒性的数量,到时候也就不会惊讶有很多好的想法将淹没在表达者的海洋和无尽的白皮书中。同样的,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过滤出政策理念,以便可以高效的反应和回应动态的政策制定环境显得无比重要。威特和雷尼克定义出了两种在当下信息时代中存在的陷阱:第一种被称作“操作空白”,有很多政策制定者都缺少必要的信息和工具来对当前问题做出反应;第二种是“参与性空白”,描述了个人和私人组织如何发现他们被排除在政策制定过程之外。但是这些空白结构并不能完全展现出全球政策制定者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当政策制定者面临着缺乏用来对重要政策问题做出快速反应的工具时,他们通常的问题不是缺少需要的信息,而是“汹涌而至的信息”妨碍了他们高效率的作出决定。要克服这些障碍,就要知道在哪能找到严谨,可靠,且可获得的信息和分析。

智库,或者说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在国内政策领域通过与各种公共或私人参与者的合作聚合和创造新知识,以此展现他作为信息转换机器和变革的媒介的角色。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将智库描述成“架在只是和力量之间的桥梁”。当然,最好的时候这可以是真的,智库是促进政策问题识别,政策解决方法的设计,政策决定的执行和反馈的过滤器和合成器。数量增长,全球扩张,和智库网络放大了他们研究和开发现如今的全球政策问题的的潜力。

智库是可以产生对国内和国际的政策取向研究,分析和建议的从事政策研究,分析,和参与的机构,它可以依次使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在知晓信息的情况下自由的对公共政策问题做出决定。一方面,智库可以被看作是国内社会政策的主要参与者,确保了多元化,开放,且负责人的政策分析,研究,决策和评价。另一方面,智库也可以被视为有自己的政治议程的特殊利益群体的委婉说法。然而,在这些概括的言论里,形形色色的智库已经遍布全球。

一个国家的智商:欢迎中国智库时代到来

新周刊2009014期封面 我们时代最聪明的大脑,在哪里? 谁为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利用过去、把握现在、铺垫未来? 我们当然首选政府。其次是汇聚集体智慧的群策群议机构。再次是社会各界的意见领袖。 在意见领袖中,智库(Think Tank)是中国长期缺失的一种类型。 身份独立、价值中立、研究专业、决策科学,是智库的立身之本。表面上看,中国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达到2000多家。而在《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中,中国仅有74家智库被认可,而美国有1777个。 豢养型学者、愤青型专家和商业型机构,冒“智库”之名,透支了意见领袖的公信力。而以真正智库为诉求的民间智库,在人才、体制、资金来源和合法性等方面都步履维艰。 中国的决策失误率达到30%,西方发达国家只有5%左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毛昭晖教授语)在公共决策议题上,群策群议是不够的,专业、独立的第三方——智库的重要性因中国人屡屡失策而凸显。 基于政策和舆论的公共需求,基于市场经济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需求,基于正在世界崛起的中国对大策略大思维的未来需求,中国迫切需要智库,需要“独立思想的盒子”提供解决方案。 《新周刊》采访了新近成立的“中国最高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其主办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新周刊》求教于多家全球顶级智库。《新周刊》解读了市长和省长们偏爱“洋顾问”的现象,并调查出“谁是最值得中国公众信赖的意见领袖?”。中国第一家民营智库创办人曹思源、北京奥运会安保方案《鱼钩与长矛》提供人高志凯、从为老板谋到为城市谋的“丙方”王志纲、深圳的“理想主义”智库因特虎,也直面《新周刊》道出中国“智库”的成长命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智库是国家软实力中的硬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智商,替决策挣尊严、替民众挣信心、替国家挣未来。

TTCSP:2019全球智库报告(270页)

TTCSP:2019全球智库报告(270页)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9》在纽约、华盛顿、伦敦、巴黎等全球近150个城市发布。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和哈德逊研究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等数十家国际知名智库的负责人以及TTCSP智库研究项目主任詹姆斯麦甘(James G. McGann)参加华盛顿特区举办的发布会活动,就国际合作、知识和政策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转型时代应对面临的重大政策挑战等话题进行研讨。 《报告》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人工智能(AI)等新兴科技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给全球智库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对智库提出了转型要求。 新兴技术既可能有利于革新和增强世界范围的研究工作,亦可能会边缘化智库的作用,智库面临新兴科技带来的挑战或风险有:AI造成的偏见问题会使智库通过数据驱动型研究来改善全球治理的方式受阻;敏感数据处理不当会使智库名誉受损;新兴技术对工作场所和领导能力多样化的需求在增加等。 因此,《报告》建议:智库必须经历一场商业模式的演变,利用好智库的研究成果;智库在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其他新兴技术工具进行预测分析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其技术能力、多样性以及偏见意识等方面;要注意存在潜在的“AI 歧视”下的利益相关群体,保证更多声音被听到;人工智能没有国界,因此智库间需要合作。 《报告》显示,全球智库整体增长,欧洲和北美仍为全球智库最多聚集地,TTCSP全球智库数据库中列出的所有8248家智库中,美国仍以1871家的数量遥遥领先,是全球拥有智库机构最多的国家。印度智库数量为509家,中国有507家,位居第三。中国多家智库入选全球顶级智库分类排名,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在“亚洲大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智库百强榜单”中,共有27家中国智库上榜。

2019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XX》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 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XX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XX 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相比XX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xxxx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xx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xx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XX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3.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是海外受访者最为熟知的 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被海外受访者接受的比例最高。 4.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当地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海外民众最熟悉的十大中国品牌依次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中兴、海信、tcl、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相较XX年有所提升,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阻碍

《中国智库》十大名师简介

《中国智库》十大名师简介 一、毕研韬 基本信息 男,祖籍山东,传播学者。 现为国际战略传播学会理事长、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海南大学广告系主任、奇正传播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三略研究院传播学研究所所长、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特约记者、Global Voices Online作者、GUI亚洲事务秘书。 教育背景 先后在【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学习。 作品统计 已出版著作10部14卷,并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英国、美国、德国报刊发表各类文章480余篇。 研究兴趣 国际传播、政治传播、文本分析 主讲课程 传播学概论、舆论学原理、国际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传播统计学、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效果研究

二、戴旭 空军某部上校、军事战略专家、军事评论员。 先后在空军地空导弹飞行学院任导航台长、新闻干事。毕业于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和空军政治学院,发表过军事学术专著、政论和军事评论文章百余篇,以见解独到、思想敏锐、观点尖锐、文风犀利、语言生动见长。 三、孙岩 中国东方歌舞团舞蹈艺术部教员,国家一级指导,舞蹈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文化部支部副主任。曾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 四、王金岭 基本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摄影师。 研究方向 有效沟通、国际关系 主讲课程:中国周边安全态势 任职 1、中国太平洋地区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部部长; 2、中国未来研究会大战略研究分会副会长; 3、三略研究院院长; 4、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5、中国智库[网]总编辑; 6、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酒史与酒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级委员; 7、中国台湾新世纪形象学院高级讲师。 五、朱松春 基本信息 毕业于重庆大学,1962年清华大学进修后调中央专委办工作,从事国防尖端事业。70年代作为科技秘书协助国务院领导工作,后调军事科学院任研究员、总工程师。 任职 曾任中国管理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北京科教文研究院院长等职。北京市公安局奥运安全与中国标准化研究中心专家、北京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人文大学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长期参与数十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分析论证工作。 现为北京<三略观察>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三略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国智库网>高级顾问。 科研成果 著有《科学决策全书》、《实用决策科学》、《军事运筹学》、《系统工程与领导》、《系统思维与现代组织管理》等20余部,论文200余篇。 六、李海涛 男,1967年出生,军事学硕士,退役海军大校,<三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西方智库系列谈之一:英国咨询公司

西方智库系列谈之一:英国咨询公司 中国古代的谋略和策划思想虽然有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源,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策划业,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还是比较早的。在美、日、英、德等国,咨询业与策划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群,成为整体的经济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智力方面促进了现代企业的巨大的进步,帮助政府、集团、团体和各种机构,采取更为有效的运作方案。发达国家的策划机构,有的叫咨询公司,有的叫智囊团,有的叫研究所,有的叫“脑库”等等,规模不小,从业人员很多,对国家甚至国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相当大。比如,老牌的工业国英国,策划和咨询业几乎是工业革命同时起步的,英国被认为是咨询业的创始国,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英国的策划咨询业已经形成一个规模比较大、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的体系。 上世纪初,英国已有各种规模的策划咨询机构2000多家,大规模的咨询机构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专业的服务范围十分广泛。从业务性质上看,英国的咨询业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工程咨询,起步很早,适应早期工程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迅速,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工业咨询公司有900多家,涉及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结构工程等近百个专业。近20年来,英国的海外工程咨询发展快速,1978年,英国海外工程额高达340亿英镑,咨询业也相应发展,1989年,仅英国工程师咨询协会所属的159个企业,海外营业额达77.28亿英镑。第二类是技术服务咨询,主要以提供新技术、新知识为业务方向,服务项目包括设计新产品、

对产品进行技术平定、对企业进行新技术改造、培训新技术人才、提供技术咨询等,这一类的咨询公司有1000多家。第三类是管理咨询公司,服务范围很广,涉及组织发展与政策制定、财政管理与行政管理、生产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查与产品营销、提供情报与设计程序、经济与环境的研究等。管理咨询机构有数百家,围绕着英国管理协会开展工作,像英国的“PE”国际咨询公司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 英国咨询机构的发展有三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随着咨询机构的壮大不断地分化出新的咨询机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转换为合伙人,成立新的机构;二是从制造商、承建商企业中分化出技术人员,建立新的咨询机构;三是适应大型化、复杂化工程项目的需要,建立多学科、多个专业协调的大型咨询机构。英国咨询业呈现了自身的特点:第一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因为咨询业的发展早于其他国家,有百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咨询经验,有大批老练的咨询人才,有相当稳定和长久的业务关系,占有有利的咨询业发展条件;第二是组织严密,作风严谨,对行业的管理很严格,咨询人员须由咨询工程师协会审查合格后才能吸收为会员,咨询企业申请入会,须由咨询社审批,个人和企业,未经审批入会,不能开展咨询业务。向海外开展咨询业务,须由海外协作事业部统一管理。咨询组织之间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咨询项目的实施和验收都非常严谨,极力维护客户的利益,注重信誉。第三是行业高尚,社会支持,英国的咨询业很有社会的尊重,从事咨询业的人属于知识行业,很高尚,社会单位对咨询机构很支持,提供条件让咨询企业相互协作,一些大型的咨询工程竣工,有时女王都会参加仪式颁奖。第四是向外拓

国内外知名智库网址及Logo

国际智库 0以下国际智库机构选自中国智库网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content/outins 1布鲁金斯学会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2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实验室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3巴塞罗那国际事务研究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en 4波兰社会与经济研究中心 http://www.case-research.eu/ 5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

http://www.pism.pl/home 6保尔森基金会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7查塔姆学会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8传统基金会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9冲突解决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za/ 10对外关系委员会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11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en/ 12德国外交关系理事会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13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 http://en.diis.dk/ 14德莫斯研究所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15德国发展研究所 http://www.die-gdi.de/en/ 16迪博

http://timbro.se/en 17东南亚研究所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sg/ 18德国全球与地区问题研究所https://www.giga-hamburg.de/en 19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index.php 20菲沙研究所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21非洲建设性解决争端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za/

新媒体智库报告服务订单

新媒体智库报告服务介绍 一、创办背景 据调查反馈,各级党政领导对于网络信息获取的能力仍有待提高。部分党政领导在网络信息获取方面,存在获取渠道单一、分析含量较低、观点模糊等诸多问题。就时政热点解读方面,许多媒体和内参的分析流于表面,研判缺乏专业性和宏观把握能力;不少内参仅是二手材料的汇总,缺乏时政敏感性和专业研究能力。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于2015年12月正式组建,从事网络舆论生态、互联网与国家治理重大课题调研、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应对、政治传播绩效指标体系、国际舆论场、“一带一路”与全球智库等领域研究;整合研究中国互联网和大数据建设,以及世界各国有关互联网的智库研究成果,为中国的产业创新和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为满足我国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决策高层和精英人士对高端报告的需求,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为党政机关与部委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各民主党派、社团组织、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管理层,提供新媒体智库报告服务,该服务为标准化报告服务。 二、主要内容 《新媒体智库报告》主要分为研究版和资讯版。 (一)【研究版】 研究版报告服务为旬报(纸质),全年32份旬报。包括专题研究、智库动态、政情观察和外媒头条等栏目。聚焦国内外最大事件或热点,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改革发展进程、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现象演变过程,挖掘深层次问题,分析原因,预测走向,提供总结性和启发性的观点结论,展现合理性合法性思考方向,为领导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及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参考依据。主要以整篇深度专题报告的形式呈现。 (二)【资讯版】 资讯版报告服务包含研究版报告服务(纸质旬报)及资讯报告(电子)。 资讯报告(电子),每工作日1份(以微信公众号专属会员授权的方式推送,充分发挥微信订阅的便捷性,为各地领导干部提供随时随地查收和阅读的贴心服务),全年240份。栏目包括:【每日热点分析】每日热点信息、重大政策走向分析,全面、新鲜、精致、真实; 【一家之言】国外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敏感问题的报道和分析,独到、深入、综合、犀利;

智库成果如何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智库成果如何评价 作者:胡岩 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意义]近年来,智库评价体系不断出现。成果评价是智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代表性智库评价体系在智库成果上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智库及其研究人员提高自身成果的影响力,也有助于智库评价体系自身的不断完善。[方法/过程]通过对4个代表性智库评价体系有关成果评价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智库成果评价的改进方向。[结果/结论]各代表性智库评价体系在成果类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等问题上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同时在成果评价中又都坚持将影响力作为核心指标。未来的智库成果评价体系应注意进一步区分不同的成果类型,完善针对不同成果类型的指标体系并适当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各项指标的权重,应注意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智库成果评价体系影响力论文著作报告 分类号:C932.2 DOI: 10.19318/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ki.issn.2096-1634.2018.05.04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智库发展迅猛,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影响力也不断提高。同时,各种类型的专门从事智库研究的学术机构也开始出现,其中,有不少机构还构建了自己的智库评价体系,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智库排名。涉及中国智库评价的代表性评价项目有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的《中国智库报告》(简称“上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简称“社科院报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简称“四川报告”)、南京大学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课题组的《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简称“南大报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TTCSP)的《全球智库报告》(简称“宾大报告”),等等。各种评价报告的出现,使人们对中国智库的发展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各个智库的发展也发挥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报告都构建了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流程、方法以及具体结果上也各不相同[1-2]。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评价体系中,尽管对智库的人才、管理、经费等指标都有涉及,但对智库成果的评价却占据着最大的比重。本文对有代表性的几种智库评价报告的成果评价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希望能有助于智库了解各大报告在成果评价方面的指标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各方面发展水平并最终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也希望能够为智库成果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智库建设。 对智库评价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这些研究对当前国内外智库评价的现状[3-4]、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5-6],智库评价的方法流程[7]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加深了人们对智库评价

《全球智库报告》(中文版)发布

《全球智库报告》(中文版)发布我国6家智库位列全球顶尖智库前百位 1月22日,作为中国的唯一授权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全球同步发布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TTCSP)”研究成果《全球智库发展报告2013》(中文版),这是该成果中文版在我国第一次正式发布。同时,我国首份《中国智库报告》出炉,该报告首次公布了全国智库影响力排行榜。 《2013全球智库报告》显示,位居全球顶尖智库前10位的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兰德公司、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根据《2013全球智库报告》,2013年我国共有6家智库位列全球顶尖智库前100名,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列中、印、日、韩地区顶尖智库前20名的我国有7家,分别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防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分别进入社会政策、经济政策、能源政策、环境、外交政策、卫生政策、国防、国际政策等专业研究领域顶尖智库排行。有25家智库进入特殊成就顶尖智库排行。

2009全球智库报告

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 2009 全球性“通往智库之路”世界领先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 修订 2010.1.31 负责人 James G. McGann, Ph.D. 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 国际关系项目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 “帮助缩小知识与政策间的差距” 研究智库,决策者和民间社会团体所面临的趋势和挑战…维持,加强,并建设世界各地智库的能力… 保持着最大的,最详尽的全球智库数据库…

致谢 (4) 简介 (5) 方法和时间表 (6) 全球趋势与变迁 (10) 全球领先智库提名名单 (19) 2009全球智库排名(除美国) (29) 2009美国智库排名 (31) 全球各地区内智库排名 (33) 全球各专业领域智库排名 (42) 特殊类别排名 (45) 关于作者 (47) 附录 (49)

首先,我想表达我对于所有的学者,智库负责人,新闻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那些愿意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2009年智库排名的来自世界各地区的捐献者(志愿者?)。我还要感谢我的实习研究员,他们在收集和分析此研究项目所收集的数据上给予了一定的帮助。

简介 《2009全球智库排名》是这个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报告的第四版,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的国际关系项目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给全球智库的排名上做出了一些进步。这是第一份根据世界范围内对几百名学者和专家的问卷结果写成的全面且综合的全球顶尖智库排名。智库指数已经被业内人士作为全球思想市场的指南。我为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已经聚集了将近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组成了专家组,由来自不同政治派别和不同学科和部门的专家帮助我们选出并提名2009年的卓越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组的成员应邀提名他们认为因其在重大领域的严谨相关的研究,出版物和程序而应该被认识到的地区性的或全球性的优秀的研究中心。 我常收到来自新闻工作者,学者和政府部门的永无止境的请求,他们要我提供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一流的智库名单,作为回应,我在2006年启动了全球智库排名在这个项目。我最初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是打算确认一些世界上一流的智库,好用一种更系统的方法来回应那些请求。然而在过去的四年里,项目的过程得到了改善,并且参与到此项目的机构和个人的数量都在稳定的增长着。 此排名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公众认识到一些世界一流的公共政策智库,并且突出这些组织对于全世界的政府和公民社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短短四年间,全球智库指数已经成为了一个对于全球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而言非常重要的权威资料来源。去年的报告在《外交政策》和《经济学人》杂志的一月/二月刊中都作为了重要的部分,并且今年的报告将会在联合国发行一份详细的介绍。 在这份报告里的是2009年度全球智库排名的结果。同样的,此报告中也包括了一份关于全球智库将要面临的主流趋势和问题的总结。这些趋势是根据我们每年对智库的调查和同智库及公民社会组织在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员的访谈来确定的。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大多智库宣称自己是非盈利组织,而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似乎两者又产生了冲突。其实非盈利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与分红;组织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成私人资产。众多智库不一定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但从价值创造的逻辑角度来说是一样的。因此,本文依然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从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研究中国智库作为组织存在,其价值创造的逻辑。 中国智库的要素组合 关于商业模式的要素组合存在着众多观点,本文将智库商业模式划分为资源、组织、产品和盈利四大要素,以上海社科院2013年的智库排名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知名智库,对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然,其商业模式体现为以某种要素模式为主,模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集。 (一)中国智库的资源模式 1.依附模式 主要指智库依附于某一组织,智库运转的所需的全部资源都由其提供,相应地,智库的产出也由其消费的一种资源模式,主要见于高校、官方智库、一些大型企业的附属研究

机构和政府、事业单位的附属研究部门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依附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直属于国务院,主要为国务院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根据其2012年度的决算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收入的超过60%来自于财政拨款。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由于其官方背景,树立了强大的品牌资源,在人才招揽、政策影响方面都具有长足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是依附模式的主要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设立,在设立之初就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财政拨款依然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根据其2012年的决算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年收入约2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15亿元。 2.优势资源模式 主要指智库率先抢占某些稀缺资源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一些半官方背景的智库和知名的民间智库。 天则经济研究所是我国较为著名的民间智库,由茅于轼、张曙光、盛洪等人于1993年组建。其发起人凭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个人号召力使得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创立之初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资源、人力资源。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冯兴元表示,他加入天则经济研究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茅于轼的号召

全球智库发现系统

全球智库发现系统 汇聚前沿智库成果助力决策咨询参考发挥建言献策研究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访问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一、智库 智库(ThinkTank),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最早出现在二战期间的美国,是指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综合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以及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被称为社会的“第五权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的作用”。2015年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宾夕法尼亚大学2017年初发布的《2017年全球智库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6826家智库,中国以426家位居智库数量最多国家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的智库数量虽多,但由于智库发展的时间较晚,且大多智库从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党校等转型而来,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决策支持信息保障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智库决策研究信息支持的范围、数量、质量,服务内容、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智库决策研究成果的质量。 现代智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知识资源的支撑和保障。在从事智库研究时,我们既要有中国情怀,解决国内具体实际问题,也要有广阔的全球视野,站在人类发展的制高点,深入了解当前国际发展的前沿课题,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开展广泛的国际对话、交流与合作。 二、全球智库发现系统 《全球智库发现系统》由原科技部下属西南信息中心?重庆尚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秉承全球视野、中国情怀的理念,本系统以全球智库机构为目标,汇集全球智库信息,形成以智库机构基本信息、智库动态资讯、全球智库专家、智库研究成果四大信息数据为一体的智库发现系统。本系统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对全球智库数据进行全面获取,深度分析和挖掘数据规律,可视化呈现数据特征,为我国各类智库机构提供智库参考——了解全球智库动态、参考智库成果、借鉴智库研究方法、寻找智库合作专家,从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收录内容 智库机构:包括智库介绍、组织结构、联系方式等信息。 动态资讯:包括机构会议、培训、调研、接访等最新活动信息。 智库专家:包括专家介绍、职务职称、研究领域等信息。 研究成果:包括前沿报告、时事评论、重要书籍、期刊论文、自媒体文章、多媒体资讯等信息。 ?收录数量 智库机构:400家 机构动态:8万条 顶级专家:3万名

调研报告:打造省会城市一流智库的建议

打造省会城市一流智库的建议 去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此,课题组拟就市发展研究中心打造省会城市一流智库建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 一、智库的内涵 智库,即智囊机构、智囊团、智囊集团或思想库、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定义,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 从组织形式和机构属性上看,智库既可以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共研究机构(官方智库),也可以是不具有政府背景或具有准政府背景的私营研究机构(民间智库);既可以是营利性研究机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机构。(弘利教育) 二、省会城市一流智库的定位及标志 打造省会城市一流智库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哈尔滨市发展研究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这将对发展研究中心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具有重大意义。在新常态下,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首席智囊机构审时度势,为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的水平,提出打造省会城市一流智库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发展研究中心将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把研究中心打造成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必不可少,在国内上具有良好学术声誉,对社会各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省

世界著名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概述

世界著名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概述 摘要智库在现代社会对公共决策具有巨大影响作用,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外著名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经验进行分析,其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建设经验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智库;信息资源;建设 智库在现代社会对公共决策具有巨大影响作用,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著名智库信息资源建设运作机制,对构建我国新型智库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外著名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经验进行分析,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世界著名智库概述 现代智库发端于西方社会,是为适应现代社会高度发展和满足现代国家日益复杂的决策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当今“智库”的作用日益突显,在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家政策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排名前列的全球领先智库,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全球智库报告,2015)。其中美国著名智库主要包括:布鲁金斯研究会、外交关系协会、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企业研究所、兰德公司、新经济思维研究所等。欧洲著名智库主要包括: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战略问题学会、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日本著名智库主要包括: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野村研究所等。 美国智库目前在数量、规模及影响力等方面均居世界首位。布鲁金斯学会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对政府和公众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之一。布鲁金斯学会有专门的图书馆,面向学会内部提供关于经济、外交、政府治理等图书、期刊以及电子资源。学会的决策产品主要以出版学术著作、学术刊物以及政策简报的方式展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布鲁金斯学会有一个庞大的信息技术部,其成员为传播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成果和扩大布鲁金斯学会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1]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是瑞典研究和平与安全等重要问题的学术机构。该研究所以其对全球安全问题权威性的评估而享誉世界,它在关键问题上的报告分析具

世界及中国智库的发展情况研究

1一、美国的智库 美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智库,近十年来在全球化发展方向上迅速迈进,其中有不少经验对中国的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根据今年年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09年全球智库报告》统计,全球共有6305家智库,分布于169个国家,其中北美洲有1912家(占比30%),欧洲有1750家(占比28%),亚洲有1183家(占比19%)。 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项目主任詹姆斯·麦根博士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全球范围内的智库数量比十年前有了大幅增加,各类智库在促进国际间交流、搜集信息、制定和分析政策方面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地区性和全球性的政府间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北约等,也都逐渐认识到了智库在政治决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美国智库的发展 与欧洲老牌工业化国家英国相比,美国的智库起步比较晚,但在二战以后,美国智库的发展跃居世界首位。目前美国拥有1815家智库,数倍于英国的智库数量285家。首都华盛顿特区是世界上智库最密集的城市,总共有393家智库。此外,马萨诸塞州、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弗吉尼亚州的智库数量都超过100家。 尽管智库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各个不同政体的国家,却均面临一个共同挑战,即如何保存智库的独立性和真实性,以便给决策者提供客观、科学和专业性意见。他认为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显得尤其突出,由于发展中国家智库资金有限,法律不健全,因此在发展中国家,智库对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还十分有限。 布鲁金斯学会 布鲁金斯学会是多年来全球排名第一的智库,也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智库。1916年,罗伯特·布鲁金斯同其他改革家们一道,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私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研究学院,旨在推动高效治理,并用科学方法研究政策的制定。该学院分别于1922年和1924年成立经济研究所和研究生院,并在1927年将三家机构合并为一:布鲁金斯学会。布鲁金斯的最初资金来源于卡内基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这些支持者们到现在仍然保持着与布鲁金斯的合作关系。 美国智库在发展早期就意识到在政策制定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资金来源上也就有相应的考虑。“布鲁金斯学会每年的预算收入有65%左右是来自民间的捐款,而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只占3%~4%,这有助于学会长期保持无党派的独立立场。”李成说,“布鲁金斯非常注重收支平衡,使资金状况能够适应当前及长期研究项目的经费需求,并通过高效的基金管理运作,以确保各个研究项目的正常进行。”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周宇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简称PIIE)是一家私营的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具备了发达国家规范智库所特有的非官方、非赢利和无党派的性质。另外,该研究所主要致力于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从1981年成立以来,该所陆续吸纳了一批世界级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就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由此确立其在全球智库中的权威地位和声望。 一、机构概况 与美国其他主要智库相比,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最大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即“小而强”。其“小”表现为机构规模小、研究人员少和研究领域狭窄,其“强”表现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美国乃至全球智库中的排名超过了许多资金规模和机构规模远远大于该所的综合性智库,因此,“小而强”构成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主要特点。 从发展历程来看,在美国众多智库中,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属于起步较晚的智库。该所成立于1981年,由彼得?乔治?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和弗雷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共同创立。彼得森先后在美国政界和金融界担任要职,曾出任美国商务部部长、雷曼兄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和黑石集团董事会主席,而弗雷德?伯格斯滕不仅是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而且还曾在卡特政府时期担任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两人的社会影响力对日后该研究所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成立以后,其日常运行由担任所长的弗雷德.伯格斯

《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9)——今日头条版》发布

《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9)——今日头条版》发布 日前,《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9)——今日头条版》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和北京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心特别顾问薛澜教授、北京字节跳动副总裁陈志锋担任本次报告顾问;中心主任朱旭峰教授、北京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袁祥共同担任本次报告的首席专家。 《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是国内智库研究机构首次通过大数据评价方法和社交大数据资源对智库活动进行的综合性评价报告。该系列报告首次发布于2017年,采取每年发布的形式,本次报告为课题组的第四次发布。2020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与北京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利用国内领先的通用信息平台今日头条阅读数据资源,构建“清华大学智库头条指数”(Tsinghua-ByteDance Think Tank Index,TB-TTI),包括“智库头条号指数”和“智库头条引用指数”,以观察中国智库的活动特点。 《报告》指出:在1065家中国智库中,2019年有78家智库通过头条号运营的方式在今日头条平台共发布文章2.2万篇,阅读量达3.97亿次;有886家智库在今日头条平台受到创作者关注,引用文章达79.15万篇,阅读量达109.06亿次。智库大数据评价入选的智库样本分布 “智库头条号指数”综合了机构头条号在当年发文量、阅读数、分享数等八个分项情况。智库头条号表现亮眼的机构有:瞭望智库、中国科学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指数研究院、苏宁金融研究院、全球化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智库头条引用指数”综合了机构在今日头条平台中的引用文章量及其点赞数、分享数等六个分项情况。智库头条引用有较大影响力的机构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防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瞭望智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报告》在分析了智库在头条关键指标、分类趋势、月度趋势等方面表现后指出:智库在今日头条上的活动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智库头条发文量和智库头条引文量都与其文章本身的阅读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智库月度头条引用文章的时序变化与国内重大时事的密切联系 在头条号发文量和篇均阅读量上都表现突出的机构有:瞭望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指数研究院、盘古智库、全球化智库。智库头条号发文数与篇均阅读数的散点图 在引用文章和其篇均阅读量上都表现不俗的机构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瞭望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科院、中国电子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智库头条引用文章数与引用文章篇均阅读数的散点图

亚洲前30所智库排名

Top Thirty Think Tanks in Asia Table 7 亚洲前30所智库排名 表7 1.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China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77年5月。它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about/wygk.htm 2. Jap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JIIA) – Japan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 简介: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成立之初,由日本前首相吉田茂担任会长。该所隶属于日本外务省,是日本研究国际问题的核心机构,其宗旨是通过对国际问题的专门研究,为制定日本外交政策提供建设性意见。 网址:http://www.jiia.or.jp/en/ 3. 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 Indonesia 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 简介: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总部位于雅加达,是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71年,专注于研究印度尼西亚政府在国内以及国际问题上的政策导向。 网址:http://www.csis.or.id/ 4. Centre for Policy Research – India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印度 简介: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于1973年,是一个独立的、无党派的研究机构和智库,是印度社会科学理事会认可的27个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它旨在为重大学术和政策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其杰出之处在于结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思路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政策研究中心在制定政策和指导舆论方面拥有相当的影响力。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5.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Australia 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澳大利亚 简介: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其宗旨在于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为澳大利亚政府提供国际政策制定的新选择,以及促进有关澳大利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定位的讨论。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c10417773.html,/ 6. 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ICIR) – China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

中国顶尖智库排行榜

中国顶尖智库排行榜! 综合影响力前十名 (1)中国社会科学院 (2)北京大学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4)复旦大学 (5)中共中央党校 (6)清华大学 (7)上海社会科学院 (8)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9)中国人民大学 (10)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中国智库决策影响力前五名 (1)中国社会科学院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3)北京大学 (4)中共中央党校 (5)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中国智库学术影响力前五名 (1)中国社会科学院 (2)北京大学 (3)复旦大学 (4)清华大学 (5)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国智库媒体影响力前五名 (1)中国社会科学院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3)北京大学 (4)中共中央党校 (5)复旦大学 中国智库公众影响力前五名 (1)中国社会科学院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3)北京大学 (4)中共中央党校 (5)清华大学 党政军智库系统影响力前五名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中共中央党校 (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4)中国军事科学院 (5)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地方社科院系统影响力前五名 (1)上海社会科学院 (2)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4)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5)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智库系统影响力前五名 (1)北京大学 (2)复旦大学 (3)清华大学 (4)中国人民大学 (5)南京大学 民间智库系统影响力前五名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2)21世纪教育研究院 (3)第一财经研究院 (4)胡润研究院 (5)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中国最具影响力智库二十五强 (1)中国社会科学院 (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4)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5)中共中央党校 (6)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7)上海社会科学院 (8)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9)中国人民大学 (10)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11)中国军事科学院 (12)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1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1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15)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16)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17)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18)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19)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南京大学 (21)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22)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3)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4)第一财经研究院 (25)胡润研究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