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劲肋设计资料

加劲肋设计资料

柱间支撑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使用规范、规程及参考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使用规范、规程及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T18-2001 7.《泵送砼施工技术规范》………………………………JGJ/T10—95 8.《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 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1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4.《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0.《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21.《建筑施工安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的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的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一下内容: 1. 编制说明 2. 编制依据 3. 工程概况(包括对工程特点的分析) 4. 施工准备 5. 施工方案的选择 6. 施工进度计划 7. 各项资源(工、料、机) 8. 施工平面图设计(包括总平面图和重点项目的布置详图等) 9. 施工管理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10. 季节性施工的技术组织保证措施(包括缺水风沙、高原、严寒、台风、潮汐等特殊地区的施工) 11.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措施 12. 安全事故的组织保证措施(包括技术安全和生产安全) 13.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14. 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①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即施工方案。②施工进度计划。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④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暂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前两项指导施工,后两项则是施工准备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变更; 2、施工现场情况; 3、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房屋建筑强制性条文、建筑质量管理条例等; 4、企业内部管理、规定等。 其中国家规范要列出明细,将本工程所涉及到的规范全部写进去。 如果你是写专门分项工程(如支模架),就只写支模架所涉及到的规范就可以了。 给你列几个常用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施工组织设计如何编制 编制说明 1.1工程性质及建设目的意义 本工程属xx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建病房医技大楼,其建设目的在于改善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于加劲肋设置的讨论

互动空间 w w https://www.doczj.com/doc/7c16192392.html,协办 关于加劲肋设置的讨论 1 问题的提出 何杰 梁、柱腹板加劲肋在什么情况下需设置?《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简称“门规”)中的规定比较含糊,只指明在有集中力作用的位置应设置,但是如果腹板高厚比超过《钢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7-2003) (简称“钢规”)限值时,应按“钢规”设置吗?若按“钢规”,势必增加用钢量。只要满足“门规”规定,就可以不用设置腹板加劲肋吗? zc1985 梁腹板高厚比不满足“钢规”时,可设置横向加劲肋,而不必加厚腹板,当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011-2001)(简称“抗震规范”)要求时,可否按“钢规”使用横向加劲肋,而不加厚腹板。 2 “门规”与“钢规”的区别 w anyeqing2003 “门规”与“钢规”的要求是有差别的。“钢规”中梁高厚比超过80235Πf y 时就要设横向加劲肋,而“门规”则仅要求 高厚比不超过250235Πf y 。见过许多门式刚架结构都没有设横向加劲肋。如果设的话,用钢量将会增加很多。 DX M200100Π2004210210 按“门规”61111条,腹板高厚比较大时可不设加劲肋,这一点与“钢规”是不同的。设计时应首先判断结构形式是否符合“门规”的规定。如属于门式刚架则只需满足“门规”61111条即可,不必按“钢规”设计。 AQ 轻钢设计不设置加劲肋是考虑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注意变截面时满足楔率的有关要求。“钢规”只要通过第41411条验算即可,第413条的规定是不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xxy “门规”第61111条第二款最后一段话和第61112条第三款有涉及,但没明确未考虑腹板屈曲后抗剪强度时设置加劲肋。关于这点,可参考陈绍蕃教授的《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中第八章第四节。依个人理解,除柱边的梁加腋端之外,梁跨中部分弯矩较大,剪力较小,可按无拉力场设计,无需设置加劲肋。笔者曾根据承受M和V的梁段推导出保证腹板局部稳定而不设置横向加劲肋的最大高厚比:在平均剪应力Π屈服强度为011时,为170;在平均剪应力Π屈服强度为014时,为110。 redw ei1979 考虑腹板局部稳定,对于无吊车或具有轻中级吊车的门式刚架可以按照“门规”考虑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不设横向加劲肋,但对于不能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有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刚架则必须设横向加劲肋。还有所有的吊车梁都必须设置横向加劲来保证腹板局部稳定,因为它们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其实按照“钢规”的要求H型或工字型截面梁是要设置横向加劲肋,而“门规”的规定只是一个特例。所以所有不能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的H型或工字型截面梁都必须设置加劲肋。 集中荷载作用处和梁端部设置支承加劲肋是考虑局部压应力大而采取的构造措施,与腹板局部稳定没有关系。DY G ANG JIEG OU 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动力荷载的组合梁宜考虑腹板的屈曲后强度,按“钢规”41411条款的规定计算其抗弯和抗剪承载力;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吊车梁及类似构件或其他不考虑屈曲后强度的组合梁,则按本规范41312条的规定配置加劲肋。门式刚架屋面梁是考虑利用钢材屈曲后的强度的,它要符合“门规”61111的规定,但这一条宽厚比的限值250 235Πf y是考虑加工制作水平的因素。 sumingzhou “门规”要求板件宽厚比h 0Πt w≤250235Πf y,是考虑到加工(焊接变形)和安装(吊装)要求。除集中荷载处和刚架转折处须设置横向加劲肋外(局部压应力较大),其他部位在超过“钢规”宽厚比要求时可以不设,计算时需考虑局部屈曲,利用屈曲后强度。但在宽厚比很大时,由于长板剪切屈曲应力较低,设置加劲肋可能会更省材料。 okok “门规”涵盖的工程,自己有明确规定的,不必执行“钢规”规定,也不必在梁柱全长范围内设置加劲肋。 规范间的关系:专门规范(如“门规”、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 G J99-98)、地方规范(如上海规范、广东规范等),在其适用范围内,与“钢规”有不同时,以专门规范、地方规范为难。专门规范、地方规范无规定的,以“钢规”范为准。 3 腹板高厚比不满足“抗震规范”可否通过设置加劲肋满足dyguoguo1978 要知道怎样设置加劲肋首先应该知道加劲肋的作用: 1)在集中荷载较大处设置加劲肋,可将集中荷载逐步均匀地传递到腹板上。 2)横向加劲肋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因剪切应力引起的腹 411 Industrial C onstruction V ol137,N o15,2007工业建筑 2007年第37卷第5期

梁的加劲肋设置内容概括

梁腹板加劲肋设置内容概括: 一、加劲肋的选择 根据腹板高厚比范围确定采用何种加劲肋, 1、 y w f t h 235 80 0≤,腹板本身能保证,设构造加劲肋; 2、 y w f t h 235 80 0>,按规定间距设置横向加劲肋; 3、 y w f t h 2351700>且翼缘扭转受约束或者y w f t h 235 150 0>但翼缘扭转未受约束时,设置横向+纵向加劲肋; 4、任何情况下,均应保证y w f t h 235 250 0≤ 二、加劲肋位置要求 1、横向加劲肋:应尽量成对布置在腹板两侧 尺寸:mm h b s 40300+≥ 15 s s b t ≥ 间距:{}002,5.0h h a ∈ 2、纵向加劲肋:布置在腹板受压区 尺寸: 85.00 ≤h a 时,满足305.1w y t h I ≥ 位置:距受压边距离0151~41h h ??? ? ?≈ 3、短加劲肋: 尺寸:()s s b b 0.1~7.01≈ 15 1 1s s b t ≥ 间距: 1175.0h a ≥ 三、支座处支承加劲肋计算内容 1、肋板稳定性:按支反力R 作用下,计算长度为0h ,有效面积为肋板横截面及两侧各

y w f t 235 15范围的腹板组成的十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2、刨平顶紧时,肋板顶面承压强度:ce ce ce f A R ≤=σ(此种处理方法多用) 焊缝连接时,验算焊缝应力。 3、肋板与腹板连接焊缝验算 四、设置加劲肋厚腹板区格安全验算 1、仅配置横向加劲肋的腹板: 0.1,2 2≤+??? ? ??+???? ??cr c c cr cr σ σττσσ 2、求弯矩单独作用下的临界应力cr σ: 1)求通用高厚比b λ: 梁受压翼缘扭转受约束时:235 177 2y w c b f t h = λ 梁受压翼缘扭转不受约束时:235 153 2y w c b f t h =λ 2)求cr σ 当85.0≤b λ时,f cr =σ 当25.185.0≤b λ<时,()[]f b cr 85.075.01--=λσ 当25.1>b λ时,21.1b cr f λ σ= 2、求剪力单独作用下的临界应力cr τ: 1)求通用高厚比s λ: 当 0.10 ≤h a 时:() 23534.5441200y w s f a h t h += λ 当0.10 >h a 时:() 235 434.541200y w s f a h t h += λ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 (1)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点、建设期限、分批交付使用的条件、合同条件; (2)本地区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情况; (3)施工力量,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等资源供应情况; (4)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等。 2.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1)根据工程情况,结合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施工方法等条件,全面部署施工任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定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 (2)对拟建工程可能采用的几个施工方案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评价,选择最佳方案。 3.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反映了最佳施工方案在时间上的安排,采用计划的形式,使工期、成本、资源等方面,通过计算和调整达到优化配置,符合项目目标的要求; (2)使工序有序地进行,使工期、成本、资源等通过优化调整达到既定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人力和时间安排计划、资源需求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 4.施工平面图 施工平面图是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它把投人的各种资源、材料、构件、机械、道路、水电供应网络、生产、生活活动场地及各种临时工程设施合理地布置在施工现场,使整个现场能有组织地进行文明施工。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用以衡量组织施工的水平,它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技术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价。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及其内容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广度、深度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1)施工组织总设计;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称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设计)。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如一个工厂、一个机场、一个道路工程(包括桥梁)、一个居住小区等)而编制的。它是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战略部署,是指导全局性施工的技术和经济纲要。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1.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 2.施工部署及其核心工程的施工方案; 3.全场性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4.施工总进度计划; 5.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 6.全场性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施工工期、劳动生产率、项目施工质量、项目施工成本、项目施工安全、机械化程度、预制化程度、暂设工程等)。 (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如一栋楼房、一个烟囱、一段道路、一座桥等)为对象编制的,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指导下,由直接组织施工的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进行编制,用以直接指导单位工程的施工活动,是施工单位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季、月、旬施工计划的依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不同,其编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对于简单的工程,一般只编制施工方案,并附以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2.施工方案的选择; 3.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4.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5.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 6.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7.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施工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成果书资料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 设计成果书 班级学号: 052411133 专业:工程造价 姓名:郭肖林 起迄日期: 2013.12.30—2014.01.03 地点: 8#309 指导教师:张静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商品住宅楼,位于郑州市文化路,总建筑面积为4680m2,共计5层,高16.2m,平面位置见附图。 该工程为砖混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埋深为1.5m。主体5层混合结构,每层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内外墙交接处与外墙转角处设抗震构造柱,卫生间、厨房、大梁及楼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其余楼盖和层面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多孔板。 室内地面为水泥砂浆地面,室内装修采用混凝土砂浆抹灰,仿瓷涂料罩面,外墙采用干粘石。屋面工程采用加气混凝土块保温层,改性沥青卷材防水,上铺架空隔热层。 设备安装及水、电、暖工程等配合土建施工。 二、施工地址及环境条件 地形平坦,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以下 2.0m,地下水对建筑物无侵蚀作用,场地内地基承载力为150KN/m2,本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28cm,雨季为7、8、9三个月,冬季为12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施工期间主导风向偏南。 三、工期 本工程定于10月3日开工,要求在4月3日竣工,限定总工期6个月。 四、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1、预应力空心楼板由工厂预制后汽车运至现场,门窗由工厂加工制作,然后由汽车运至现场。 2、现场水、电供应均取自城市管网。 3、各种施工机械、运输机具供应根据工程情况调配。 第二节施工方案 一、施工布置 二、施工原则 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紧,并按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将工期划分为基础、主体结构、内外装修、屋面工程四个阶段。 基础工程:土方、挖土完成后,浇混凝土垫层,做混凝土基础及回填土。 主体结构:更紧密的砖墙、脚手架、现浇圈梁、单梁、楼板、楼梯及预应力空心楼板等工序组织施工并注意其施工用量和工期。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1楼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三、施工准备情况 四、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五、施工总体布署 六、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七、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的特殊措施 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九、质量保证措施 十、工期保证措施 十一、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十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十三、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主要周转材料,劳动力安排一览表 十四、施工进度计划表 十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的综合楼,工程地点位于扬州旅游用品公司内,现场已具备开工条件。 1、平面布置 本工程为框架三层结构,图纸****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设计编号为01230。工程(1)-(8)轴为48.24米,(A)-(H)轴为34.24米,檐口高度为11.7米,山尖高度为13.7米,建筑面积为4973M2,室内外高差为200。 2、建筑设计 主要分部分项做法如下: (1)墙基防潮:在地圈梁上口-0.06米处设20厚1:2水泥砂浆掺5%避水浆找平。(2)地面做法:素土夯实,然后填100厚碎砖石夯实后做60厚 C10砼,在做好防水层后施工水磨石地面。 (3)楼面做法:楼面为普通砼楼面,厕所间为地砖地面,标高低于室内地坪20。 (4)外墙面做法:混合砂浆粉刷,刷外墙涂料,主要色彩为淡蓝色,装饰柱、上下窗台及窗梃为白色,女儿墙为深蓝色。 (5)内墙面做法:主要为1:1:6混合砂浆粉刷,1:3水泥砂浆踢脚线,厕所间内墙为2000高白瓷砖,15厚1:2.5水泥砂浆护角线。 (6)平顶做法:水泥砂浆粉刷。 (7)门窗做法:门为三合板门,窗为铝合金窗。 (8)楼梯做法:水泥砂浆踏步,铁栏杆木扶手。 (9)室外散水做法:普通砼散水宽800。

施工组织设计材料

施工组织设计材料

确保施工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保证本工程进度计划的措施 1、建立工期保证控制机构 一旦中标,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包括相关人员都对实现计划工期负有责任。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落实专人负责对措施的检查落实。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每周五将组织一次专门例会,对工程上一周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及时弥补;同时,对未来一周的工作计划进行部署。 2、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本公司从投标阶段已经落实项目部为本次工程的实施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一旦公司中标,项目部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深入理解图纸,编制详细的放样计划及重点部位的施工构造处理措施,确定关键节点,进行施工技术准备,特别加强施工的放样力量。进场后,立即以投标文件为依据,并根据业主工程部和监理单位的指令编制更为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完整的施工依据。 3、制定进度目标,完善控制措施 依照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业主对工期的要求,首先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总体进度控制点,拟定工程总流程,进而确定总进度目标,并按照此进度目标,确定各控制阶段的进度计划。在阶段进度计划的基础上,综合协调、平衡各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计划。经过对工程进度从整体到局部的逐步分解和细化,建立一整套的工程进度目标控制体系。 依靠目标控制体系,使进度管理形成从上至下的层层管理,由下而上的级级配合保证,从而使进度管理更科学化、更合理,确保工程的进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目标体系是动态的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的计划由不同的主体制定和完善;制定施工总体计划,阶段计划和分部分项计划由指定施工班组后,交由建设单位备案。进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现场施工、技术设计相关联的动态变化而变化。 4、目标控制的具体措施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定期召集相关供货商召开进度协调会,制定出阶段进度计划,并由各专业班组负责人签字确认;充分利用进度控制目标体系,落实各层次进度控制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编制月进度和周进度施工计划,明确每段时间应完成的任务;做好施工中的调度,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监控,实现动态平衡;针对发生的延误和脱节情况,及时召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找出关键原因,拿出解决方案和计划;要求每周上报劳动力人数、机械使用情况,与其应完成的进度相比较;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技术负责人监督检查工作进度。利用图表,对实际进度和计划的差别进行比较,及时掌握超前或拖后的情况。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制度 一,为了使施工组织设计达到编制合理性,针对性强,更好的指导施工,特作如下规定: 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由项目经理签字,项目部盖章后报公司审查。 2,公司总工负责对照施工图纸和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公司的质量安全施工标准进行审核。对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缺项和措施不力等列出,退回作内容补充后批准上报给监理审查通过。 3,公司技术部门负责报上级,邀请有关专家对项目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方案进行评审论证。 4,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必须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5,由公司技术部门委派一人按照参与项目组成一个技术管理小组,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 6,根据专家论证的结论,精心组织安排严格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二,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变更 由于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有重大变更,实施单位要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并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三,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 1,经过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应进行交底。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介绍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各项管理

措施、平面布置等。 2,交底手续应表明时间、地点、交底人签字,保存记录并归档。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和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贯彻的原则是:统筹规划,科学地组织施工,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充分利用空间,争取缩短时间,推广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制定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用少量的人力、财力取得优良的工程质量和最佳的经济效果。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深度和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结构特点和技术繁简程度及施工条件,编制深度不同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中型以上建设项目和建筑群体应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小型项目和一般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大面积加固工程、重要的扩建、改建工程,应视工程繁简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 (3)工业设备安装和机械化施工,应单独编制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4)较大规模的拆除工程,疑难结构的拆除分项工程,必须编制施工方案。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1)贯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根据合同精神和计划要求,

xxxx 学习资料大全施工组织设计范本1

一、工程概况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北校区图书馆建设工程。 本工程参建单位如下:建设单位:湖北合加环境设备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勘察单位: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湖北大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武汉锴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建筑物高度最高为3.9 米,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 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屋面防水二级,建筑设计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1.设计概况 1.1基础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墙下条形混凝土基础,砼厚度为300mm, 其强度等级为C25,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90KPa独本工程士0.000以下采用MU15灰砂砖砌体,M7.5的水泥砂浆砌筑。 1.2主体结构 主体结构为砖混;砼强度等级为C25,Z、L 钢筋采用HPB235、 HRB335楼面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1.3砌体工程 士0.000以上采用MU15灰砂砖砌体,M7.5的混合砂浆砌筑。 1.4装饰与屋面工程 1.4.1外墙1 采用桑德灰陶土砖面砖,外墙2 采用暖灰色石材墙面,外墙3 采用白色外墙氟碳漆。内墙设计为混合砂浆内墙外刷乳胶 漆; 1.4.2地面为陶瓷地砖地面。 1.4.3顶棚均为混合砂浆外刷乳胶漆。 1.4.4屋面为不上人屋面、有保温层的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 1.5 门窗: 门采用断热型材蓝灰色铝合金门连窗,中空净片玻璃6+9+6 90 系列、室内门采用实木木门,窗材料采用断热型材蓝灰色铝合金窗,中空净

片玻璃6+9+6 90 系列。 二、编制依据 根据GB/TI 19002 ISO9002-1994 《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以及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三、质量及检验评定标准 (一)本工程应达到合格标准。 (二)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如下: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2000-02 4.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 CECS4—0 92) 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三)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 GBJ50026-93)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4.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9) 5.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6.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 7.砖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初中美术教案设计《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教案设计 初中美术《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手法、展示分类,并且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为学校的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展示设计的作品,来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展示设计的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二、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首先了解学生对展示设计的认识。 出示两幅商业展示图片。 教师:当你看到这两张商业展示的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出课题: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二) 发展阶段 一、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1、视觉元素的运用: (1)直线的运用。 (2)曲线的运用。 (3)圆形的运用。 (4)三角形的运用。 (5)举行的运用。 三、形式法则的形影: (1)比例与尺度。 (2)对比与统一。 (3)节奏与韵律。 三、展示设计手法 1、拟人手法 (1)联想手法:采用联想展示手法,进行陈列布置。

(2)夸张手法:采用符合生活逻辑和哲理的夸张手法,揭示展览内容、事物的本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3)幽默诙谐手法:运用富有趣味和引人发笑的展示手法。 (4)场景展示手法:采用具有典型生活情景的场景,配上人形模特儿和使用的物品,会创造出真实的气氛。 四、抽象手法 (1)对比手法:采用各种形式的对比,如色彩冷暖的对比、图像圆方的对比、线条曲直的对比、空间大小的对比、质感肌理的对比、光线强弱的对比等,来突出主体展品或主要内容, (2)重复手法:将某种实物展品或某张照片重复几次展出,令人印象深刻,容易牢记。(3)蒙太奇手法:借用电影艺术手法,打破时空界限,在有限的空间或版面上,可以展示更多的内容,使观众了解更多、更全面的情况。可以采用散点式构图陈列展品,还可以配合图表来说明问题。 (4)象征手法:运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色彩、动植物形象等,作为背景或点题的处理,容易取得很好的展示效果。 (5)并列手法:在内容较多而且地位又同等重要的时候,往往采用并列展示的手法,以表示不分主次、地位平等。 (6)错视手法:利用透视扩展本来狭小的空间,利用错视对空间形态、图形、线段进行矫正,或引起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新感受。 一、展示设计的分类 1、博物馆设计。 2、大型博览会设计。 3、商业展览设计。 4、商业环境设计。 5、庆典礼仪环境设计。 二、学生思考并讨论设计方案 1、如果让你为学校的校庆活动设计展示方案,大家应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 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学生表述自己的展示设计方案。 三、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评价 1、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展示设计。

钢结构加劲肋小结

钢结构加劲肋小结 陈绍蕃《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第三版7.4.1介绍了钢结构的加劲肋设计:加劲肋是保障板件不失稳的一项重要手段。加劲肋的具体作用是在板件屈曲时保持挺直,从而对板件提供一条支撑边。加劲肋必须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截面积,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均匀受压的板设置纵向加劲肋,位置设置在板宽度的中央,或者把板宽度分成三个或者更多的等分。受弯的板在受压区设置纵向加劲肋,并偏向应力较大的一边。受剪构件,可以设置纵向或者横向加劲肋。 加劲肋的设置类型(纵向、横向以及短加劲肋)和设置位置,是与板的屈曲破坏模式息息相关的:对于均匀受压板,屈曲失稳形态为沿着纵向形成一个或者若干个半波,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失稳形态,设置纵向加劲肋当然效果做好,纵向加劲肋穿过失稳半波,加劲效果最好,而假横向加劲肋,则几乎没有效果。 受弯的板件(不均匀压力作用)板件一端受压一端受拉,失稳波形为在受压区附近的鼓曲变形,下图所示 所以需要将纵向加劲肋加在受压区并靠向压应力较大的一边。 受剪板件的屈曲失稳波形为斜向45°左右的鼓曲变形, 这样的变形,纵向或者横向加劲肋都会提高屈曲临界应力。

综上,加劲的设置位置,都是在受压区,是为了提高受压板件的屈曲临界应力,抑制屈曲变形。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3.6中,对于加劲肋的外伸宽度和厚度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在具体的钢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画如下图所示的节点: 这样的节点,需要如何套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3.6条的板厚要求?15-15剖面的14mm厚的板子,与翼缘焊接区域长度为179mm,自由悬挑部分长度为110mm,如果按照 4.3.6条厚度的要求,板要做成(179+110)/15=20mm厚,还是做成179/15=12mm厚? 15-15剖面的14mm厚的板子,支撑条件为一边全部简支,一边完全自由,另外两边有一部分简支一部分自由的板件,受力方式可以转化为在翼缘受集中压力和弯矩的剪弯构件,所以厚度的限制,应该取与翼缘焊接部分的长度179mm,板厚最少要做到12mm是比较合理的!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2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3 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4 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标投标文件; 5 工程设计文件; 6 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7 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8 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2 施工组织总设计 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 2.各种勘察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建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布署和拟建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及有关参数 6.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概况应包括项目主要情况和项目主要施工条件等。 2.1.2 项目主要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名称、性质、地理位置和建设规模; (2)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和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 (3)项目设计概况; (4)项目承包范围及主要分包工程范围; (5)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对项目施工的重点要求; (6)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内容包括:

1)基本情况 2)合同情况 3)建筑设计 4)建设地点的特征 5)施工条件 工程概况可附图进一步说明: ①周边环境条件图。主要说明周围建筑物与拟建建筑的尺寸关系、标高、周 围道路、电源、水源、雨污水管道及走向、围墙位置等;城市市政管网系统工程等 ②工程平面图。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尺寸、功能及维护结构等;是合理布置施 工总平面的要素 ③工程结构剖面图。以此了解工程结构高度、楼层结构高度、楼层标高、基 础高度及地板厚度等,是施工的依据 2.1.3 项目主要施工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项目建设地点气象状况: 海拔、日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极端最高温度、最大冻结深度、年平均温度、室外风速、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年降水量、风力、雷暴日数采暖期度日数等) 2 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状况: 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土的冻结深度等的地质情况 3 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2.2 总体施工部署 2.2.1 施工组织总设计应对项目总体施工做出宏观部署: (1)确定项目施工总目标,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目标; (2)根据项目施工总目标的要求,确定项目分阶段(期)交付的计划; (3)确定项目分阶段(期)施工的合理顺序及空间组织。 2.2.2 对于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应进行简要分析。 2.2.3 总承包单位应明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并宜采用框图的形式表示。 2.2.4 对于项目施工中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应做出部署。 2001年建设部令109号《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越范围应用限制使用的技术,不得应用禁止使用的技术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生姓名李外 学科(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建筑施工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巩玉发 2016年12 月5 日填

选题报告须知 一、选题原则 (一)博士生: 1、应选择学科前沿,对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较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也可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或较大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课题。 2、课题具有很大的难度,便于作者做出创新性成果。 3、要有先进的科学实验或运算手段验证理论作保证。 4、要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5、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要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有全面的了解,写出文献综述。 (二)硕士生: 1、应选择有较大的科学研究意义或有一定理论意义的课题,也可以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有较大实用价值或一定价值的课题。 2、课题要具有先进性,便于作者提出新见解。 3、课题要有一定的份量和难度,同时要考虑在一年内完成。 4、要对实验条件,计算手段有恰当的估计。 5、要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6、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写出文献综述。 二、基本要求 1、查阅文献资料一般要:博士生中外文献限于近5年内50篇以上;硕士生30篇以上。 2、博士生通过选题报告后与论文答辩申请相隔期为1.5年,硕士生为1年。博士生要在省级以上科技情报所进行查新。 3、书写格式: (1)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 (2)综述(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已进行的工作及自己要进行的研究) (3)课题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 (4)课题研究方案 (5)实验、试验设想 (6)所阅读的文献、资料 (7)论文工作安排

选题报告

钢箱梁开口加劲肋设计探讨_图文.

邓娟红,等:钢箱梁开口加劲肋设计探讨钢箱梁开口加劲肋设计探讨 邓娟红宋一凡陈至辰 (长安大学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4 摘要结合钢箱梁设计工程实践,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7.0对钢箱梁顶板、底板开口加劲肋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分析,模型采用Shell63单元离散,通过计算给出了开口加劲肋的间距、高度对钢箱直粱桥和钢箱弯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达到加劲肋优化设计的目的,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口加劲肋钢箱梁直箱梁弯箱梁 DESIGN RESEARCH oN oPEN STIFFENER FoR STEEL BoX GIRDER Deng JuanhOng SOng Yifan Chen Zhichen (Chang 7an University,Major Laboratory for Highway Bridge and Tunne“n Shaanxi Xi’an 710064 ABSlRACT(n the basis of steel box girder design engineering practice,it is conducted a fuU calculation and a analysis of the stiffeners for steel box girder r∞f and fl∞r using ANSYS 7.0.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pparent reguladty between the height and space of the stiffeners and the stressed peI’formance of the straight steel box girder and th e curved box girder bridge.Thus it offers an e“ective method for the optimum design of stiffener. KEY WoRDS open stiffener steel box girder straight box girder curved box girder 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和城市高架桥、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要点精华资料DOC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要点精华资料 1、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工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的人员数量及安全资格培训持证上岗情况。应满足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的要求,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一般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应有三个层次 2、审查其组织机构是否健全,人员配备是否合理,持证上岗情况,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有上岗证等。 3、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有了安全工作组织管理体系,还必须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齐全、细致并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牢牢掌握,主要有: ①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 ②安全工作交底和检查制度; ③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④安全工作奖惩制度; ⑤建立安全生产情况网络信息和台帐制度; ⑥安全生产管理的逐级报告制度; ⑦施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⑧各种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⑨建立不同工种工程的特有的规章制度,例如对模板、脚手架要有使用材料安全检查的报废制度等。 3、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和电器设备等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①审查上述设备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可行; ②审查方案、措施的符合性,看方案、措施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标准条文的规定;

③审查方案、措施的可行性,看方案、措施是否针对施工现场的实施条件而编制,当施工现场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时,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有效的措施,并确保其可操作性; ④审查方案、措施的保证性,看方案、措施是否可以确保安装、拆卸、运输和使用过程的生产安全,对于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进行,有关专业安装人员是否持有上岗资格证书,并将安装单位资质证书和操作人员上岗证书复印件一并归档保存。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情况 ①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制定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包单位服从总包单位的管理; ②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组织”,该组织是指施工单位内部专门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机构,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就能够迅速有效地投入抢救工作; ③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是否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④是否有定期组织演练的计划,对于不同的预案,要有计划地组织救援人员培训,定期进行演练,以使配备的应急救援物质、人员符合实战需要。 6、冬期、雨期等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制定情况 审查其是否有冬期、雨期等节性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可行,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满足季节性施工要求,保证质量和安全。 7、施工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办公、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的设置以及施工现场场地、道路、排污、排水、防火措施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①首先审查其中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施工,布置位置是否严格执行有关安全防火的规定;

13.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五单元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第五单元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手法、展示分类,并且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为学校的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展示设计的作品,来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展示设计的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二、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首先了解学生对展示设计的认识。 出示两幅商业展示图片。 教师:当你看到这两张商业展示的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出课题: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二)发展阶段 一、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1、视觉元素的运用: (1)直线的运用。 (2)曲线的运用。

(3)圆形的运用。 (4)三角形的运用。 (5)举行的运用。 2、形式法则的形影: (1)比例与尺度。 (2)对比与统一。 (3)节奏与韵律。 三、展示设计手法 1、拟人手法 (1)联想手法:采用联想展示手法,进行陈列布置。 (2)夸张手法:采用符合生活逻辑和哲理的夸张手法,揭示展览内容、事物的本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3)幽默诙谐手法:运用富有趣味和引人发笑的展示手法。 (4)场景展示手法:采用具有典型生活情景的场景,配上人形模特儿和使用的物品,会创造出真实的气氛。 2、抽象手法 (1)对比手法:采用各种形式的对比,如色彩冷暖的对比、图像圆方的对比、线条曲直的对比、空间大小的对比、质感肌理的对比、光线强弱的对比等,来突出主体展品或主要内容, (2)重复手法:将某种实物展品或某张照片重复几次展出,令人印象深刻,简易牢记。

跨度2.1m,间距0.5m加劲肋计算

------------------------------------------------------------------- 计算项目: 跨度2.1m,间距0.5m加劲肋计算 ------------------------------------------------------------------- [ 基本信息 ] 左支座简支右支座简支 跨号跨长(m) 截面名称 1 2.100 焊接正T形截面:xh=T16(型号) xh=T16 t=6 d=6 b=180 h=86 [ 计算结果 ] 跨号: 1 左中右 上部弯矩(kN-m): 0.0000 0.0000 0.0000 下部弯矩(kN-m): 0.0000 2.3411 0.0000 剪力(kN ): 4.4593 0.0000 -4.4593 [容许安全系数] 侧向稳定性安全系数: 1.00000 抗弯强度安全系数: 1.00000 抗剪强度安全系数: 1.00000 [最小安全系数] 跨号侧向稳定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安全状态 1 4.221 1.316 9.660 安全 [各跨截面几何特性] 跨号面积惯性矩Ix 抵抗矩WxA 抵抗矩WxB 回转半径ix 惯性矩Iy 抵抗矩 WyA 抵抗矩WyB 回转半径iy 面积矩Sx γx1 γx2 (cm2) (cm4) (cm3) (cm3) (cm) (cm4) (cm3) (cm3) (cm) (cm3) 1 15.60 87.37 53.83 12.5 2 2.37 291.74 141.00 141.00 4.32 14.60 1.05 1.20 注:WxA—截面上部对x轴的抵抗矩; WxB—截面下部对x轴的抵抗矩。 WyA—截面左侧对y轴的抵抗矩。 WyB—截面右侧对y轴的抵抗矩。 γx1—截面上部的塑性发展系数。 γx2—截面下部的塑性发展系数。 [各跨材料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