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频器载波频率对电动机振动的影响

变频器载波频率对电动机振动的影响

变频器载波频率对电动机振动的影响
变频器载波频率对电动机振动的影响

电动机的振动原因可分为电磁与机械两种,这里估且不谈机械原因,只就电磁原因作下分析:

(1)由于较低次的高次谐波分量与转子的谐振,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分量增加。

(2)由于高次谐波产生脉动转矩的影响发生振动。

(3)当采用变频器后在相同50Hz频率下工作时振动略大,尤其当工作频率20Hz时振动将增至全振幅为7um,工作频率80Hz-120Hz全振幅将增为6um,且电动机极数小的较极数大的略为严重。

(4)可采用输出AC电抗器减振动。

(5)将v/f给定小些。

(6)采用变频电动机可降低振动。

(7)对高速磨床等可采用低噪声、低振动的专用电动机。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台达变频器、三菱变频器、西门子变频器、安川变频器、艾默生变频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doczj.com/doc/7c17914150.html,/

安川H1000变频器常用参数--行车

安川(H1000)变频器常用参数 1、A1-00语言选择 7 汉语 2、A1-02控制模式选择 2 无PG矢量控制(起升) 0 无PGV/F控制(平移) 3、A1-03初始化 2220 两线制顺控 4、A1-06用途选择 6 起升 7 平移 5、b1-01频率指令选择1 0 操作器 6、b1-02运行指令选择1 1 控制回路端子 7、b1-03停止方法选择 0 减速停车 8、d1-01频率指令1 5HZ 9、d1-02频率指令2 15HZ 10、d1-04频率指令4 35HZ 11、d1-08频率指令4 50HZ 12、E2-01额定电流名牌参数 13、E2-04电机极数名牌参数 14、E2-011电机容量名牌参数 15、H1-01 S1端子 40 正转 16、H1-02 S2端子 41 反转 17、H1-03 S3端子 3 二速 18、H1-04 S4端子 4 三速 19、H1-05 S5端子 5 四速 20、H1-06 S6端子 14 故障复位 21、H2-01 M1-M2端子 5 频率检出2 22、H3-06 A3端子 1F 未使用 23、H3-10 A2端子 1F 未使用 24、L1-01 电机保护 2 变频专用电机 25、L3-04 减速时防止失速 3 有效(带制动电阻器) 26、L4-01 频率检出值 2HZ 27、L4-02 频率检出幅度 0.5HZ 28、L8-55 内置制动单元保护 0 内置 1外置 29、C1-01 加速时间 2S 30、C1-02 减速时间 1.5S 自学习 1、T1-01 自学习模式 0旋转 1静止 2、T1-02---T1-11 自学习参数 监视

怎样解决西门子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怎样解决西门子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变频器的英文译名是VFD(Variable-frequency Drive),这可能是现代科技由中文反向译为英文的为数不多实例之一。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的频率和幅度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传动元件。 1、电动机的效率和温升的问题 变频器在中、韩等亚洲地区受日本厂商影响而曾被称作VVVF(Variable V 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 Inverter)。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运行。拒资料介绍,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正弦波PWM型变频器为例,其低次谐波基本为零,剩下的比载波频率大一倍左右的高次谐波分量为:2u1(u为调制比)。 PWM即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控制模拟电路的控制技术。PWM以其控制简单、灵活、效率高和动态响应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PWM是开关型稳压电源中的术语。这是按稳压的控制方式分类的,除了PWM型,还有PFM型和PWM、PFM混合型。如今的很多微型控制器中都有PWM控制器。 高次谐波会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着的是转子铜(铝)耗。因为异步电动机是各类电动机中应用最广、需要量最大的一种。异步电动机由气隙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从而实现机电能量转换为机械能量的一种交流电机。作电动机运行的异步电机。因其转子绕组电流是感应产生的,又称感应电动机。 是以接近于基波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旋转的,因此,高次谐波电压以较大的转差切割转子导条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转子损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因集肤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铜耗。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如将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 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提供计算机中所有部件所需要的电能。 2、谐波电磁噪声与震动

变频器几个重要参数的设定

变频器几个重要参数的设定: 1 V/f类型的选择V/f类型的选择包括最高频率、基本频率和转矩类型等。最高频率是变频器-电动机系统可以运行的最高频率。由于变频器自身的最高频率可能较高,当电动机容许的最高频率低于变频器的最高频率时,应按电动机及其负载的要求进行设定。基本频率是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恒功率控制和恒转矩控制的分界线,应按电动机的额定电定电压设定。转矩类型指的是负载是恒转矩负载还是变转矩负载。用户根据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中的V/f类型图和负载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种类型。我们根据电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要求,最高频率设定为,基本频率设定为工频50Hz。负载类型:50Hz以下为恒转矩负载,50~为恒功率负载。 2 如何调整启动转矩调整启动转矩是为了改善变频器启动时的低速性能,使电机输出的转矩能满足生产启动的要求。在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转矩的控制较复杂.在低频段,由于电阻、漏电抗的影响不容忽略,若仍保持V/f为常数,则磁通将减小,进而减小了电机的输出转矩。为此,在低频段要对电压进行适当补偿以提升转矩。可是,漏阻抗的影响不仅与频率有关,还和电机电流的大小有关,准确补偿是很困难的。近年来国外开发了一些能自行补偿的变频器,但所需计算量大,硬件、软件都较复杂,因此一般变频器均由用户进行人工设定补偿。针对我们所使用的变频器,转矩提升量设定为1 %~5%之间比较合适。 3 如何设定加、减速时间电机的运行方程式:式中:Tt为电磁转矩;T1为负载转矩电机加速度dw/dt取决于加速转矩(Tt,T1),而变频器在启、制动过程中的频率变化率则由用户设定。若电机转动惯量J、电机负载变化按预先设定的频率变化率升速或减速时,有可能出现加速转矩不够,从而造成电机失速,即电机转速与变频器输出频率不协调,从而造成过电流或过电压。因此,需要根据电机转动惯量和负载合理设定加、减速时间,使变频器的频率变化率能与电机转速变化率相协调。检查此项设定是否合理的方法是按经验选定加、减速时间设定。若在启动过程中出现过流,则可适当延长加速时间;若在制动过程中出现过流,则适当延长减速时间;另一方面,加、减速时间不宜设定太长,时间太长将影响生产效率,特别是频繁启、制动时。我们将加速时间设定为15s,减速时间设定为5s。 4 频率跨跳V/f控制的变频器驱动异步电机时,在某些频率段。电机的电流、转速会发生振荡,严重时系统无法运行,甚至在加速过程中出现过电流保护使得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在电机轻载或转动量较小时更为严重。因此变通变频器均备有频率跨跳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系统出现振荡的频率点,在V/f曲线上设置跨跳点及跨跳点宽度。当电机加速时可以自动跳过这些频率段,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5 过负载率设置该设置用于变频器和电动机过负载保护。当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大于过负载率设置值和电动机额定电流确定的OL设定值时,变频器则以反时限特性进行过负载保护(OL),过负载保护动作时变频器停止输出。 6 电机参数的输入变频器的参数输入项目中有一些是电机基本参数的输入,如电机的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转速、极数等。这些参数的输入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变频器中一些保护功能的正常发挥,一定要根据电机的实际参数正确输入,以确保变频器的正常使用 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在调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参数设定不当,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导致起动、制动的失败,或工作时常跳闸,严重时会烧毁功率模块IGBT或整流桥等器件。变频器的品种不同,参数量亦不同。一般单一功能控制的变频器约50-60个参数值,多功能控制的变频器

变频器载波频率对电动机运行的影响

电动机知识 变频器载波频率对电动机运行的影响 变频器大多是采用PWM调制的形式进行变频器的。也就是说变频器输出的电压其实是一系列的脉冲,脉冲的宽度和间隔均不相等。其大小就取决于调制波和载波的交点,也就是开关频率。开关频率越高,一个周期内脉冲的个数就越多,电流波形的平滑性就越好,但是对其它设备的干扰也越大。载波频率越低或者设臵的不好,电机就会发出难听的噪音。通过调节开关频率可以实现系统的噪音最小,波形的平滑型最好,同时干扰也是最小的。1低压变频器概述对电压≤500V的变频器,当今几乎都采用交—直—交的主电路,其控制方式亦选用正弦脉宽调制即SPWM,它的载波频率是可调的,一般从1-15kHz,可方便地进行人为选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少用户只是按照变频器制造单位原有的设定值,并没有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而造成因载波频率值选择不当,而影响正确,感觉的有效工作状态,因此在变频器使用过程中如何来正确选择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值亦是重要的事。本文就此提供应该从以下诸方面来考虑,并正确选择载波频率值的依据。2 载波频率与功率损耗功率模块IGBT的功率损耗与载波频率有关,且随载波频率的提高、功率损耗增大,这样一则使效率下降,二则是功率模块发热增加,对运行是不利的,当然变频器的工作电压越高,影响功率损耗亦加大。对3 载波频率与环境温度当变频器在使用时载波频率要求较高,而且环境温度亦较高的情况下,对功率模块是非常不利的,这时对不同功率的变频器随着使用的载波频率的高低及环境温度的大小,对变频器的允许恒输出电流要适当的降低,以确保功率模块IGBT安全、可靠、长期地运行。4 载波频率与电动机功率电动机功率大的,相对选用载波频率要

电机常见的振动故障原因

编号:SM-ZD-75861 电机常见的振动故障原因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电机常见的振动故障原因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般来讲,电机振动是由于转动部分不平衡、机械故障或电磁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一、转动部分不平衡主要是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制动轮)不平衡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先找好转子平衡。如果有大型传动轮、制动轮、耦合器、联轴器,应与转子分开单独找好平衡。再有就是转动部分机械松动造成的。如:铁心支架松动,斜键、销钉失效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 二、机械部分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心不正确。这种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是重合一致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转子支点,基础等变形,中心线又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2、与电机相联的齿轮、联轴器有毛病。这种故障主要表

(推荐)变频器常用10个参数--变频器参数设置(精)

关键词:变频器参数设置,电机,节能控制 变频器的设定参数较多,每个参数均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使用中常常遇到因个别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正确的设定。 1.控制方式: 即速度控制、转距控制、PID 控制或其他方式。采取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据控制精度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2.MIN运行频率: 即电机运行的MIN转速,电机在低转速下运行时,其散热性能很差,电机长时间运行在低转速下,会导致电机烧毁。而且低速时,其电缆中的电流也会增大,也会导致电缆发热。 3.MAX运行频率: 一般的变频器MAX频率到60Hz ,有的甚至到400 Hz ,高频率将使电机高速运转,这对普通电机来说,其轴承不能长时间的超额定转速运行,电机的转子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离心力。 4.载波频率: 载波频率设置的越高其高次谐波分量越大,这和电缆的长度,电机发热,电缆发热变频器发热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5.电机参数: 变频器在参数中设定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MAX频率,这些参数可以从电机铭牌中直接得到。 6.跳频:

在某个频率点上,有可能会发生共振现象,特别在整个装置比较高时;在控制压缩机时,要避免压缩机的喘振点。 7.加减速时间 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0 上升到MAX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MAX频率下降到0 所需时间。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 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加减速时间可根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采取按负载和经验先设定较长加减速时间,通过起、停电动机观察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定时间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更佳加减速时间。 8.转矩提升 又叫转矩补偿,是为补偿因电动机定子绕组电阻所引起的低速时转矩降低,而把低频率范围f/V 增大的方法。设定为自动时,可使加速时的电压自动提升以补偿起动转矩,使电动机加速顺利进行。如采用手动补偿时,根据负载特性,尤其是负载的起动特性,通过试验可选出较佳曲线。对于变转矩负载,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低速时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浪费电能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电动机带负载起动时电流大,而转速上不去的现象。 9.电子热过载保护 本功能为保护电动机过热而设置,它是变频器内CPU 根据运转电流值和频率计算出电动机的温升,从而进行过热保护。本功能只适用于“一拖一”场合,而在“一拖多”时,则应在各台电动机上加装热继电器。

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一、一般异步电动机都是按恒频恒压设计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变频调速的要求。 以下为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1、电动机的效率和温升的问题 不论那种形式的变频器,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运行。拒资料介绍,以日前普遍使用的正弦波PWM型变频器为例,其低次谐波基本为零,剩下的比载波频率大一倍右左的高次谐波重量为:2u+1(u为调制比)。 高次谐波会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著的是转子铜(铝)耗。因为异步电动机是以接近于基波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旋转的,因此,高次谐波电压以较大的转差切割转子导条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转子损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因集肤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铜耗。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如将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电源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 2、电动机绝缘强度问题 日前中小型变频器,不少是采纳PWM的操纵方式。他的载波频率约为几千到十几千赫,这就使得电动机定子绕组要承受很高的电压上升率,相当于对电动机施加陡度很大的冲击电压,使电动机的匝间绝缘承受较为严酷的考验。别的,由PWM变频器产生的矩形斩波冲击电压叠加在电动机运行电压上,会对电动机对地绝缘构成威胁,对地绝缘在高压的反复冲击下会加速老化。 3、谐波电磁噪声与震动

一般异步电动机采纳变频器供电时,会使由电磁、机械、通风等因素所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变的更加复杂。变频电源中含有的各次时间谐波与电动机电磁部分的固有空间谐波彼此干涉,形成各种电磁激振力。当电磁力波的频率和电动机机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同意或接近时,将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噪声。由于电动机工作频率范围宽,转速变化范围大,各种电磁力波的频率很难避开电动机的各构件的固有震动频率。 4、电动机对频繁启动、制动的适应能力 由于采纳变频器供电后,电动机可以在很低的频率和电压下以无冲击电流的方式启动,并可利用变频器所供的各种制动方式进行快速制动,为实现频繁启动和制动制造了条件,因而电动机的机械系统和电磁系统处于循环交变力的作用下,给机械结构和绝缘结构带来疲惫和加速老化问题。 5、低转速时的冷却问题 首先,异步电动机的阻抗不尽理想,当电源频率较底时,电源中高次谐波所引起的损耗较大。其次,一般异步电动机再转速降低时,冷却风量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比例减小,致使电动机的低速冷却状况变坏,温升急剧增加,难以实现恒转矩输出。 二、变频电动机的特点 1、电磁设计对一般异步电动机来说,再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性能参数是过载能力、启动性能、效率和功率因数。而变频电动机,由于临界转差率反比于电源频率,可以在临界转差率接近1时直接启动,因此,过载能力和启动性能不在需要过多考虑,而要解决的要害问题是如何改善电动机对非正弦波电源的适应能力。方式一般如下: 1)尽可能的减小定子和转子电阻。减小定子电阻即可降低基波铜耗,以弥补高次谐波引起的铜耗增 2)为按捺电流中的高次谐波,需适当增加电动机的电感。但转子槽漏抗较大其集肤效应也大,高次谐波铜耗也增大。因此,电动机漏抗的大小要兼顾到整个调速范围内阻抗匹配的合理性。 3)变频电动机的主磁路一般设计成不饱和状态,一是考虑高次谐波会加深磁路饱和,

电动机效率与损耗分析

电动机效率与损耗分析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异步电动机输入电功率,输出机械功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恒定损耗和负载损耗。恒定损耗包含风摩耗和铁心损耗,是不随负载大小变化的损耗。负载损耗包含定子绕组损耗、转子绕组损耗和负载附加损耗(或称负载杂散损耗),对绕线转子电机还包含电刷及转子外接电路的电损耗。 恒定损耗是电动机运行时的固有损耗,它与电动机材料、制造工艺、结构设计、转速等参数有关,而与负载大小无关。 1、铁心损耗(含空载杂散损耗),亦简称铁耗,是恒定损耗的一种,由主磁场在电动机铁心中交变所引起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组成。铁心损耗大小取决于铁心材料、频率及磁通密度,近似的表示为: 磁通密度B与输入电压U成正比,对某一台电动机而言,其铁耗近似于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铁耗一般占电动机总损耗的20%~25%。 2、风摩耗也称机械损耗(何不称为“机械损耗”),是另一种恒定损耗,通常包括轴承摩擦损耗及通风系统损耗,对绕线式转子还存在电刷摩擦损耗。 机械损耗一般占总损耗的10%~50%,电动机容量越大,由于通风损耗变大,在总损耗中所占比重 也增大。 3、负载损耗主要是指电动机运行时,定子、转子绕组通过电流而引起的损耗,亦称铜耗。它包括定子铜耗和转子铜耗,其大小取决于负载电流及绕组电阻值。铜耗约占总损耗的20%~70%。 4、杂散损耗(附加损耗)P主要由定子漏磁通和定子、转子的各种高次谐波在导线、铁心及其他金属部件内所引起的损耗。 这些损耗约占总损耗的10%~15%。 §1-2电动机的效率 电动机的效率与损耗相对值(P)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1一ΣP 式中ΣP——电机总损耗 ΣP=(++++P)/Pl P1——电机输入功率 当一台电机效率为0.87时,由上式可见其损耗相对值为0.13,如损耗下降20%,则由上式可求得效率为0.896,即效率提高了2.6个百分点。并由此可见,如一通用系列的效率平均值为0. 87,作为高效率电机系列,其损耗如平均下降20%以上,则系列的平均值也应提高2.6个百分点以上。 §1-3端电压变动时电机的损耗 电机铭牌上电压值是电机设计时的依据,实际运行时电网上电压是波动的,我国规定低压系统中电压允许变化±10%,在一个工厂中电压变动往往超过这一范围,电压变动对电机各部分损耗有什么影响,电压调节在什么范围内变动能够节电,这是值得分析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资料表明,电压低于额定值不超过10%,对一个系统,一个工厂往往是节电的。例如在保证供电电压合格范围内,降低配电压2—3%,无论对住宅、商业、工业负荷都起到节电 的效果。工厂降压运行(-5%左右)同样能够节电,而升压(+5%左右)则增加电能消耗。当然降压范围不能太大,否则引起电动机过负荷能力降低及某些重载负荷过电流等问题。但-5%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电压变化在负载不同时对电机效率影响是不同的。在重载时提高电压在一定范围(从342伏提到380伏)可以提高效率,再提(412伏)则效率反而下降。但轻载时,电压从342伏上升则效率 越来越低,如何调整线路电压及个别调整电机端电压力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变频器对电机与电网的影响

1 引言 变频器的调速性能能够满足各种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的要求,对风机水泵调速调节流量的节能效果很明显,故变频调速已获得广泛应用,但也带来一些特殊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2 采用普通鼠笼电动机 变频调速专用电动机为变频调速而设计,在电机设计中,已考虑了一定的必要的对策措施,问题是原为电网电源供电设计的电机(以下简称普通电机),现在欲用于变频器供电,这就有一些特殊的问题要探讨。 为变频调速而采用普通电动机,可能见之于下列场合:技术改造工程,例如为了节能而对水泵风机调速,电机早已有了。即使是新建工程,如果采取某些措施,也不是非用变频电机不可,何况普通电机价格相对较低,也易于获得需要的一般机械电气性能参数和机械结构型式,最常见的是风机水泵应用。 采用的变频器最常见的是电压源型变频器,其逆变器输出通常都是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方式,输出电压除了正弦形基波外,还有khz数量级(可达几十khz)的高频成分,这类变频器是讨论的重点。偶而可以遇到电流源型变频器,其输出电流是阶梯形波,谐波次数为5,7,11,13……等,本文不多讨论,讨论的内容也不涉及电机的启动和瞬变现象,但内容覆盖了调速范围内各种速度下的性能。

3 电机转矩的降低 普通电机由电压源型变频器供电时,转矩要有所降低。这里的电机转矩降低不是指电机在调速运行时不能够产生原有的额定转矩,因为现代的变频器技术可以克服各种障碍以得到足够的转矩,而是由于谐波引起电机的铁损和铜损增加,若维持额定转矩运行可能就会因温升过高而缩短绝缘寿命。考虑上述各种因素,转矩降低系数的典型值为0.8~1.0。对于恒转矩特性负载(负载要求的转矩不随速度而变)且电机是共轴自冷却风扇时,由于低速时冷却能力明显降低而恒转矩运行表明电流不变,若较长时间运行是肯定不行的(温升过高)。由于离心式风机水泵消耗的功率随转速降低而急骤(约为三次方关系)降低,且所配套的电机功率一般都有一定的裕度,因而电机转矩的降低对风机水泵负载来说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对于恒转矩负载,电机不是共轴的自冷却风扇,而是独立的通风冷却例如强迫通风冷却,这种场合,普通电机是否可行,要看电机功率的原选配是否有约20%的富裕能力,以克服铁损铜损的增加而导致的过高温升问题。 4 电机的绝缘寿命 电压源型变频器的逆变部分通常用快速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如igbt,因而电压上升速度很高,使电机的匝间绝缘承受很大的电压应力,特别是首端线卷的匝间。其所承受的电压应力的强度大小决定于电压脉冲的峰值、电压的上升速度和调制频率、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的电缆特性和长度、电机绕组的设计以及其它的系统参数。

电动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及其影响因素

、什么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是衡量在异步电动机输入的视在功率(即容量等于三倍相电流与相电压的乘积)中,真正消耗的有功功率所占 比重的大小,其值为输入的有功功率P1与视在功率S之比,用cos 9 来表示。cos 9 二P/S 电动机在运行中,功率因数是变化的,其变化大小与负载大小有 关,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绕组的电流基本上是产生旋转磁场的无功电流分量,有功电流分量很小。此时,功率因数很低,约为左右,当电动机带上负载运行时,要输出机械功率,定子绕组电流中的有功电流分量增加,功率因数也随之提高。当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值,一般约为。因此,电动机应避免空载运行,防止“大马拉小车”现象。 二、什么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般用电动机从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称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1 表示。而电动机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输出功率,一般用 P2表示。在额定负载下,P2就是额定功率Pn。 电动机运行时,内部总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这些损耗包括:绕组上的铜(或铝)损耗,铁芯上的铁损耗以及各种机械损耗等。因此输入功率等于损耗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也就是说,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三、什么是电动机的效率

电动机内部功率损耗的大小是用效率来衡量的, 输出功率与输入 功率的比值称为电动机的效率,其代表符号为 n 其中,P —是电动机轴输出功率 U —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压 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流 COS )—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指的是电源给电动机输入的有功功率 P=V3*U*I*COS?( KW 其时,这个问题有些含糊,按说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应该指的是电 源输入的视在功率: S==V3*U*I 这个视在功率包括有功功率 ( 电动机的机械损耗、铜损、铁损等 ) 、无功功率。 效率高,说明损耗小,节约电能。但过高的效率要求,将使电动机的 成本增加。一般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其效率为 75—92%异步电 动机的效率也随着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空载时效率为零,负载增加, 效率随之增大,当负载为额定负载的一1倍时,效率最高, 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效率:n 二P/ (V 3*U*I*COS ?) 2、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指的是电动机轴输出的机械功率 3、

变频器对电机的要求及影响

变频器对电机的要求及影响 1 应用于标准电机 变频器驱动标准电机时,和工频电源比较,损耗将有所增加,低速冷却效果变差,电机温升将增加,因此低速时应降低电机的负载。普通电机的容许负载特性是在额定转速时可100%负载连续运行,在低速100%负载连续运行的场合应考虑使用变频电机。 冲击电压的影响:配线的LC共振等引起的冲击电压将会加在电机的定子绕组上,冲击电压较大时可能会发生损坏电机绝缘的情况。单相变频器驱动时,直流电压约311V,冲击电压在电机端子上的最高值为直流电压的2倍,在绝缘强度上没有问题。但是三相变频器驱动的场合,直流电压约为537V,随着配线长度增加,冲击电压会增大,有可能因为电机绝缘耐压不够而发生损坏绝缘的情况,此时应考虑在变频器输出侧加装输出电抗器。 高速运行:普通电机50Hz以上高死运行时电动势平衡及轴承特性等会改变,请谨慎使用。同时超过电机额定频率运行,电机力矩会下降,此时电机处在恒功率调节状态。 力矩特性:变频器驱动时,力矩特性和工频电源驱动时的特性有所不同,机械负载的力矩特性必须加以确认。 机械震动:西林全系列采用了高载波方式PWM控制,电机震动小,基本上和工频电源相同。但在以下场合会有一定的增大: A、和机械固有震动频率的共振:特别是原来恒速运行的机械改为调速运行时,可 能会发生共振,在电机端设防震橡胶或跳跃频率控制可有效解决此问题。 B、旋转体自身残留的不平衡:50.00Hz以上高速时,要特别注意。 噪音:基本上同工频电源驱动时相同,在低载波运行时可听到电磁声,属于正常现象;但转速高于电机额定转速时,机械噪音、电机风扇噪音较明显。 2 应用于特殊电机 变极电机:因电机的额定电流和标准电机不同,要确认电机的最大电流后再选用变频器。极数的切换务必在变频器停止输出之后进行。运转中进行极数切换,会产生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动作,变频器会故障停机。 水下电机:一般水下电机额定电流比标准电机大,在变频器容量选择时应注意电机额定电流。另外电机和变频器之间配线距离较长时,可能因漏电流过大而引起变频器故障报警,此时应考虑加装变频器输出电抗器;配线距离较长时还会造成电机力矩下降,要配足够粗的电缆。 防爆电机:驱动防爆电机时,电机和变频器配套后的防爆检查是必要的。西林通用型变频器本身是非防爆结构,如果使用同通用型变频器,需要将变频器放在非防爆的地方。带减速机的电机:因润滑方式和厂家的不同,连续使用的速度范围也不同。特别是油润滑时,低速范围连续运转时因油润滑不足有烧毁危险。另外超过50Hz高速时,请咨询电机和减速机厂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机振动测定方法GB 本标准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机振动测定方法 GB 2807-81 本标准适用于轴中心"为45毫米至630毫米,转速为600转/分至3600转/分的单台电机,在稳态运行时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已安装在使用地点的电机,水轮发电机和微型驱动(直流、同步)电机、微型控制电机。 *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1. 测量仪器 1.1 仪器要求:振动速度的测量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频率响应范围应为10赫兹至1000赫兹(或1000赫兹以上)。在此频率范围内的相对灵敏度以80&127;赫兹的相对灵敏度为基准,其他频率的相对灵敏度应在基准灵敏度的+1 0%至-20%的以内。 (2)测量误差应小于±10%。 1.2 仪器的检定:测量仪器应按有关标准规定定期检定。 2.电机的安装要求 2.1 弹性安装 对轴中心高"为400毫米及以下的电机,应采用弹性安装。此时,弹性悬吊系统的拉伸量或弹性支撑系统的压缩量(&)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式中:&--电机安装后弹性系统的实际变形量,毫米;

n--电机的转速,rpm; K--弹性材料线性系数,对乳胶海绵K=0.4; Z--弹性系统被压缩前的自由高度,毫米。 为保证弹性垫受压均匀,被试电机应先置于有足够刚性的过渡板(如硬塑板、层压板)上,然后再置于弹性垫上。电机底脚平面与水平面的轴向倾斜角应不大于5°。弹性支撑系统的总重应不超过电机重量的1/10。 当刚性过渡板会产生附加振动时,允许将电机直接置于弹性垫上。 *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2.2 刚性安装 对轴中心高"超过400毫米的电机,应采用刚性安装,此时安装平台、基础和地基三者应刚性联结,如基础有隔振措施或与地基无刚性联结,则基础和安装平台的总重量应大于被试电机重量的10倍,安装平台和基础应不产生附加振动或电机共振。在安装平台上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小于被测电机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 1982年7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 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一机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起草 最大振动速度有效值的10%。 注:*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3.电机在测定时的运行状态

电动机效率与损耗分析

第一章电动机效率与损耗分析 异步电动机输入电功率,输出机械功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恒定损耗和负载损耗。恒定损耗包含风摩耗和铁心损耗,是不随负载大小变化的损耗。负载损耗包含定子绕组损耗、转子绕组损耗和负载附加损耗(或称负载杂散损耗),对绕线转子电机还包含电刷及转子外接电路的电损耗。 恒定损耗是电动机运行时的固有损耗,它与电动机材料、制造工艺、结构设计、转速等参数有关,而与负载大小无关。 1、铁心损耗(含空载杂散损耗),亦简称铁耗,是恒定损耗的一种,由主磁场在电动机铁心中交变所引起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组成。铁心损耗大小取决于铁心材料、频率及磁通密度,近似的表示为: 磁通密度B与输入电压U成正比,对某一台电动机而言,其铁耗近似于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铁耗一般占电动机总损耗的20%~25%。 2、风摩耗也称机械损耗(何不称为“机械损耗”?),是另一种恒定损耗,通常包括轴承摩擦损耗及通风系统损耗,对绕线式转子还存在电刷摩擦损耗。 机械损耗一般占总损耗的10%~50%,电动机容量越大,由于通风损耗变大,在总损耗中所占比重也增大。 3、负载损耗主要是指电动机运行时,定子、转子绕组通过电流而引起的损耗,亦称铜耗。它包括定子铜耗和转子铜耗,其大小取决于负载电流及绕组电阻值。铜耗约占总损耗的20%~70%。 4、杂散损耗(附加损耗)P主要由定子漏磁通和定子、转子的各种高次谐波在导线、铁心及其他金属部件内所引起的损耗。 这些损耗约占总损耗的10%~15%。 §1-2电动机的效率 电动机的效率与损耗相对值( P)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 1一Σ P 式中Σ P——电机总损耗 Σ P =(++++ P)/Pl P1——电机输入功率 当一台电机效率为0.87时,由上式可见其损耗相对值为0.13,如损耗下降20%,则由上式可求得效率为0.896,即效率提高了2.6个百分点。并由此可见,如一通用系列的效率平均值为0.87,作为高效率电机系列,其损耗如平均下降20%以上,则系列的平均值也应提高2.6个百分点以上。 §1-3 端电压变动时电机的损耗 电机铭牌上电压值是电机设计时的依据,实际运行时电网上电压是波动的,我国规定低压系统中电压允许变化±10%,在一个工厂中电压变动往往超过这一范围,电压变动对电机各部分损耗有什么影响,电压调节在什么范围内变动能够节电,这是值得分析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资料表明,电压低于额定值不超过10%,对一个系统,一个工厂往往是节电的。例如在保证供电电压合格范围内,降低配电压2—3%,无论对住宅、商业、工业负荷都起到节电的效果。工厂降压运行(-5%左右)同样能够节电,而升压(+5%左右)则增加电能消耗。当然降压范围不能太大,否则引起

变频器载波频率的设置及注意事项

变频器载波频率的设置及注意事项 变频器的载波频率,是影响变频器控制性能,长期稳定性及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不同应用场合、负载大小、性能要求等,对载波做合理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一,各型号机器的默认出厂载频 1,SD90出厂载波设置 2,SD90H出厂载波设置 3,SD200/SD300 二,载波频率对温升的影响 1,载波频率对变频器温升的影响:载波频率越高,变频器IGBT温升越大,反之亦然。 2,载波频率对电机温升的影响:载波频率越高,电机温升越低,反之依然。 3,出厂载波频率的设置,是在额定负载下,综合考虑变频器温升,电机温升后的最小载波设置。如果用户设置载波频率过大,会影响变频器长期稳定性。

三,载波频率对电机噪声的影响 1,对于SD90/SD90H机型,提高低频载波频率(F00.16)可以降低电机低频运行下的噪声,但低频运行下的最大力矩输出会有一定的下降。提高高频载波频率(F00.15),可以降低电机高频运行下的噪声。 2,对于SD90/SD90H机型,F07.29为PWM模式,出厂设置为1(2/3相调制切换);修改F07.29=0(3相调制)后,可降低电机在高频运行下的噪声。 3,对于SD200/SD300机型,低频运行下的载频是强制设置的,通过修改F0C.17=0可以使得强制载频无效,此时高低频运行下使用同样载频设置F00.15。 4,对于SD200/SD300机型,F0C.16为PWM模式,出厂设置为1(2/3相调制切换);修改F0C.16=0(3相调制)后,可降低电机在高频运行下的噪声。 四,载波频率与变频器实际输出频率的调整关系 载波频率的出厂值设置,都是根据50Hz标准异步电机的满负荷测试标准来设定的,在实际 应用中变频器的输出最高频率不一定是50Hz。各机型的最高输出频率如下表: 实际使用中,变频器载波频率设置>= 5倍的变频器实际最大输出频率;以SD90H为例,如果

变频器对电机影响及解决办法

变频器对电机影响 一、普通异步电动机都是按恒频恒压设计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变频调速的要求。 以下为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1、电动机的效率和温升的问题 不论那种形式的变频器,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运行。拒资料介绍,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正弦波PWM型变频器为例,其低次谐波基本为零,剩下的比载波频率大一倍左右的高次谐波分量为:2u+1(u为调制比)。 高次谐波会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著的是转子铜(铝)耗。因为异步电动机是以接近于基波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旋转的,因此,高次谐波电压以较大的转差切割转子导条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转子损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因集肤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铜耗。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如将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电源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 2、电动机绝缘强度问题 目前中小型变频器,不少是采用PWM的控制方式。他的载波频率约为几千到十几千赫,这就使得电动机定子绕组要承受很高的电压上升率,相当于对电动机施加陡度很大的冲击电压,使电动机的匝间绝缘承受较为严酷的考验。另外,由PWM变频器产生的矩形斩波冲击电压叠加在电动机运行电压上,会对电动机对地绝缘构成威胁,对地绝缘在高压的反复冲击下会加速老化。 3、谐波电磁噪声与震动 普通异步电动机采用变频器供电时,会使由电磁、机械、通风等因素所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变的更加复杂。变频电源中含有的各次时间谐波与电动机电磁部分的固有空间谐波相互干涉,形成各种电磁激振力。当电磁力波的频率和电动机机体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或接近时,将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噪声。由于电动机工作频率范围宽,转速变化范围大,各种电磁力波的频率很难避开电动机的各构件的固有震动频率。 4、电动机对频繁启动、制动的适应能力 由于采用变频器供电后,电动机可以在很低的频率和电压下以无冲击电流的方式启动,并可利用变频器所供的各种制动方式进行快速制动,为实现频繁启动和制动创造了条件,因

电机振动的原因

电机振动的原因 电机振动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8极以上大极数电机不会因为电机制造质量问题引起振动。振动常见于2--6极电机,GB10068-2000,《旋转电机振动限值及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刚性基础上不同中心高电机的振动限值、测量方法及刚性基础的判定标准,依据此标准可以判断电机是否符合标准。 电动机振动的危害 电动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影响滑动轴承的正常润滑,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使外界粉尘和水分入侵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露电流增大,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事故。另外,电动机产生振动,又容易使冷却器水管振裂,焊接点振开,同时会造成负载机械的损伤,降低工件精度,会造成所有遭到振动的机械部分的疲劳,会使地脚螺丝松动或断掉,电动机又会造成碳刷和滑环的异常磨损,甚至会出现严重刷火而烧毁集电环绝缘,电动机将产生很大噪音,这种情况一般在直流电机中也时有发生。 电动机振动的十个原因 1.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制动轮)不平衡引起的。 2.铁心支架松动,斜键、销钉失效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 3.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心不正确。这种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的。 4.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是重合一致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转子支点,基础等变形,中心线又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5.与电机相联的齿轮、联轴器有故障,齿轮咬合不良,轮齿磨损严重,对轮润滑不良,联轴器歪斜、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间隙过大或磨损严重,都会造成一定的振动。 6.电机本身结构的缺陷,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基础板、地基的某部分乃至整个电机安装基础的刚度不够。 7.安装的问题,电机与基础板之间固定不牢,底脚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基础板之间松动等。 8.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不仅可以造成振动还可使轴瓦的润滑和温度产生异常。 9.电机拖动的负载传导振动,比如说电机拖动的风机、水泵振动,引起电机振动。

变频器对电机的十大保护作用

变频器对电机的十大保护作用 电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电机损坏,不仅损失了金钱,同时对生产进度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变频器的正确使用对保护电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华东五金网经过与多家电机卖家的沟通了解后,将电机中的变频器对电机的保护做了如下归纳: 1、过电压保护: 变频器的输出有电压检测功能,变频器能自动调整输出电压,使电机不承受过电压。即使在输出电压调整失效和输出电压超过正常电压的110%时,变频器也会通过停机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 2.欠电压保护: 当电机的电压低于正常电压的90%时,变频器保护停机。 3.过电流保护: 当电机的电流超过额定值的150%/3秒钟,或额定电流的200%/10微秒,变频器通过停机来保护电机。 4.缺相保护 监测输出电压,当输出缺相时,变频器报警,一段时间后变频器通过停机来保护电机。 5.反相保护: 变频器使电机只能沿一个方向旋转,无法设定旋转方向,除非用户改动电机A、B、C接线的相序,否则没有反相的可能。 6.过负荷保护: 变频器监测电机电流,当电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20%/1分钟

时,变频器通过停机来保护电机。 7.接地保护: 变频器配有专门的接地保护电路,一般由接地保护互感器和继电器构成,当发生一相或两相接地时,变频器报警。当然如果用户要求,我们也可以设计为接地后立即保护停机。 8.短路保护: 变频器输出短路后,必然引起过流,在10微秒内变频器通过停机来保护电机。 9.超频保护: 变频器有最大和最小频率限制功能,使输出频率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由此实现超频保护功能。 10.失速保护: 失速保护一般针对同步电机。对于异步电机,加速过程中的失速必然表现为过电流,变频器通过过电流和过负荷保护实现此项保护功能。减速过程中的失速可通过在调试过程中设定安全的减速时间来避免。

电动机振动标准

1毫米=1000μm(微米)=100丝 一毫米等于100丝啊辅机振动是用转速分类的,一般1500转以上的不大于5丝,1500到1000转的不大于8.25丝,750到1000转的不大于10丝,750转以下的不大于12.5丝。大致如此。 振动的范围是由各厂自己定还是有国标?生产厂家应该是根据国标来做的吧,可是我们厂的标准为什么和二楼的不同呢?我厂的是30005;15008.5;100010;75012 3000rpm的转机振动不超过6丝,0.05mm=50微米 1500rpm的转机振动不超过10丝,0.085mm=85微米 1000rpm的转机振动不超过13丝,0.100mm=100微米 750rpm的转机振动不超过16丝。0.12mm=120微米 我厂的是7500rpm,40um.3000rpm,50um.1500rpm,85um.1000rpm,100um.小于750rpm,120um. 振动的测量一般测量其振动的峰峰值(即是振动的位移量),单位mm(或者是um,1mm=1000um=100丝) 一般,我们编写电厂运行和检修规程时,设备振动标准目前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5011-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06-23发布 1993-10-01实 施)。 1)水泵和一般附属机械见第9.2.13条的表9.2.13“附属机械轴承振动(双振幅)标准”

2)汽轮机发电机组: 9.9.3 汽轮机从开始冲动转子至达到额定转速,一般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8)汽轮机在启动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振动,以及大型机组低于一阶临界转速时轴承双振幅振动值超过0.04mm时,应立即紧急停机,进行连续盘车,测量大轴晃动的变化,并找出原因,禁止 降速暖机。 (9)汽轮发电机组通过临界转速时应平稳迅速,各轴承的振动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一般双振 幅不应超过0.10mm,不得任意硬闯临界转速。 (10)汽轮机稳定在额定转速时,各轴承的振动值不得超过制造厂的规定,主轴承的双振幅值应不大于0.03mm;如机组具备符合要求的测轴颈振动装置,则应以轴振为准,引进型机组的轴振值应不大于制造厂的规定(一般为0.125mm报警,0.254mm跳闸),其它国产机组制造厂无规定时,可参照附录N执行,由于各轴承刚度不一样,各轴承振动与轴振无一定比例关系。 9.9.6 汽轮机超速试验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9)严密监视汽轮机转速及各轴承的振动,当任一轴承的振动值较正常运行值突增0.03mm以上 时,应立即紧急停机。 9.9.7 汽轮机组试运行时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进行超速试验: (2)在额定转速下任一轴承的振动异常时; 9.12.4 汽轮发电机组在带负荷运行时,机组的振动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额定转速为3000 r/min的汽轮发电机组,在带负荷试运行时,各主轴承或轴的双振幅振动 值可按本篇第9.9.3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2)发电机和励磁机轴承的轴向振动以不大于0.05mm为宜,超过此值时应研究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