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提高扩展内容

第15章连接设计

1.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教材15. 4节简单介绍过盈连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鉴于此连接在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特作如下扩展,供读者参考。

1. 1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

过盈连接是利用连接零件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连接的。这种连接也叫干涉配合连接((((((紧配合连接或。(((((

过盈连接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在冲击载荷下能可黑地工作、对轴削弱少。其主要缺点为配合面的尺寸精度高、装拆困难。过盈连接主要用于轴与毂的连接、轮圈与轮芯的连接以及滚动轴承与轴或座孔的连接等。本节仅介绍圆柱面的过盈连接。

1.2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设讣讣算

(1)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

1)过盈连接的丄作原理

过盈连接是将外径为dd的被包容件压入内径为的包容件中(图1. la)。由于配

合BA

直径间有的过盈量,在装配后的配合面上,便产生了一定的径向压力。当连

接,A, ,B

承受轴向力F(图1. lb)或转矩T(图1. lc)时,配合面上便产生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矩以抵抗和传递外载荷。

d-

a)圆柱面过盈连接b)受轴向力的过盈连接

c)受转矩的过盈连接

图1.1圆柱面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

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有压入法和温差法。((((((

压入法是利用压力机将被包容件直接压入包容件中。由于过盈量的存在,在压

d-

入过程中,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峰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擦伤或压平,因而降低了

连接的紧固性。在被包容件和包容件上分别制出如图1.2所示的导锥,并对配合表面适当加润滑剂,可以减轻上述擦伤。

温差法是加热包容件或(和)冷却被包容件,使之既便于装配,乂可减少或避免损伤配合表面,而在常温下即达到牢固的连接。加热是利用电加热,冷却采用液态空气(沸

00点为-副194C)或固态二氧化碳(乂名干冰,沸点为-79C)。

温差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固持力,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大的连接;冷却法则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小时。

过盈连接的应用实例见图1. 3及1. 4o

山于过盈连接拆装会使配合面受到严重损伤,半装配过盈量很大时,装好后再拆开就更加困难。因此,为了保证多次装拆后的配合仍能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可采用液压拆卸,即在配合面间注入高压油,以涨大包容件的内径,缩小被包容件的外径,从而使连接便于拆开,并减小配合面的擦伤。但采用这种方法时,需在包容件

和(或)被包容件上制出油孔和油沟,如图1.4所示。

丿―M

d

图1.2过盈装配的导向结构图1.3曲轴过盈连接组装件

图1.4轴与轴承、齿轮的过盈连接

及拆开时用的注油螺口管道

(2)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过盈连接讣算的假设条件是:连接零件中的应力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即轴向应力,,0),应变均在弹性范围内;材料的弹性模量为常量;连接部分为两个等长的厚壁 Z 筒,配合面上的压力为均匀分布。

主要用以承受轴向力或传递转矩,或者同时兼有以上两种作用(个别情况过盈连接也用以承受弯矩)。由前述工作原理可知,为了保证过盈连接的工作能力,强度计算须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已知载荷的条件下,计算配合面间所需产生的压力和产生这个压力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另一方面是在选定的标准过盈配合下,校核连接的诸零件(如轮圈与轮芯、轮毂与轴等)在最大过盈量时的强度。如采用胀缩法装配时,还应算出加热及冷却的温度。此外,须算出装拆时所需的压入力及压出力。必要时还应算出包容件外径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的缩小量。现分述于后。

1)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应力P

过盈连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应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类型不同而异的。

A.传递轴向力F当连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1.1b),应保证连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

F轴向摩擦阻力,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f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d,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配合长度为1,则

F,, dlpf f

F,F因需保证,故f

Fp, (1.1) ,dlf

B.传递转矩T当连接传递转矩T时(图1.1c),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M 矩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f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配合尺寸同前,则

d Mdlpf,, f2

M,T因需保证,故得f

T2p, (1.2) 2, dlf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山实验测定。表1.1给出了儿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1. 1摩擦系数f值

压入法胀缩法

连接零件材无润滑有润滑连接零件材结合方式,润滑f料时f时f料

钢,铸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0.11 0. 08 0. 125

矿物油

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0.10 0. 07 0. 18

甘油,结合面排油干

净钢,钢钢,优质结在电炉中加热包容0. 11 0. 08 0. 14 0构钢件至300C 钢,青铜0. 15, 0. 03,在电炉中加热包容0.2 0件至300C以后,结0. 20 0. 06 合面脱脂

钢,铸铁0. 12, 0. 05,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0.1

矿物油0. 15 0. 10

铸铁,铸铁0. 15, 0. 15,钢,铝镁合无润滑0. 10,

金 0. 25 0. 10 0. 15

C.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

2T2, ,2F, ,,d,, (1. 3) p,, dlf

,2)过盈连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min

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P时的过盈量为

3,,pd(C/E, C/E), 10 1122

则由式(1. 3)可知,过盈连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为

,,CC312,,,, pd, , 10 (1. 4) min,, EE12,,

,两式中:、一一分别为过盈连接的过盈量和最小过盈量,单位为;,,mmin P一一配合面间的径向压力,由式(1.1)~(1.3)计算,单位为MPa;

d——配合的公称直径,单位为mm;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为MPa; EE21

22d, dlC,,,——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11122d,dl

22d, d2C,,,——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12222d,d2

、一一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单位为mm; ddl2

、一一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对于钢,;对于铸铁,,,,,0.321

高频连接器设计必看

电缆的阻抗 本文准备解释清楚传输线和电缆感应的一些细节,只是此课题的摘要介绍。如果您希望很好地使用传输线,比如同轴电缆什么的,就是时候买一本相关课题的书籍。什么是理想的书籍取决于您物理学或机电工程,当然还少不了数学方面的底蕴。 什么是电缆的阻抗,什么时候用到它? 首先要知道的是某个导体在射频频率下的工作特性和低频下大相径庭。当导体的长度接近承载信号的1/10波长的时候,good o1风格的电路分析法则就不能在使用了。这时该轮到电缆阻抗和传输线理论粉墨登场了。传输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源阻抗必须和负载阻抗相同,以使功率转移达到最大化,并使目的设备端的信号反射最小化。在现实中这通常意味源阻抗和电缆阻抗相同,而且在电缆终端的接收设备的阻抗也相同。 电缆阻抗是如何定义的? 电缆的特性阻抗是电缆中传送波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之比。(伏特/米)/(安培/米)=欧姆 欧姆定律表明,如果在一对端子上施加电压(E),此电路中测量到电流(I),则可以用下列等式确定阻抗的大小,这个公式总是成立: Z = E / I 无论是直流或者是交流的情况下,这个关系都保持成立。 特性阻抗一般写作Z0(Z零)。如果电缆承载的是射频信号,并非正弦波,Z0还是等于电缆上的电压和导线中的电流比。所以特性阻抗由下面的公式定义: Z0 = E / I 电压和电流是有电缆中的感抗和容抗共同决定的。所以特性阻抗公式可以被写成后面这个形式: 其中 R=该导体材质(在直流情况下)一个单位长度的电阻率,欧姆 G=单位长度的旁路电导系数(绝缘层的导电系数),欧姆 j=只是个符号,指明本项有一个+90'的相位角(虚数) π=3.1416 L=单位长度电缆的电感量 c=单位长度电缆的电容量 注:线圈的感抗等于XL=2πfL,电容的容抗等于XC=1/2πfL。从公式看出,特性阻抗正比于电缆的感抗和容抗的平方根。 对于电缆一般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来说,和2πfc相比,G微不足道可以忽略。在低频情况,和R 相比2πfL微不足道可以忽略,所以在低频时,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 注:原文这里是Zo = sqrt ( R / (j * 2 * pi * f * L)) 应该是有个笔误。阻抗不应该是反比于感抗.实际上低频时应该是电阻和容抗占主导地位。 如果电容不跟随频率变化,则Z0和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在接近直流的状态下有一个-45'的相位角,当频率增加相位角逐渐减少到0'。 当频率上升时,聚氯乙烯和橡胶材料会稍微降低电容,但聚乙烯,聚丙烯,特氟纶(聚四氟乙烯)的变化不大。 当频率提高到一定程度(f足够大),公式中包含f的两项变的很大,这时候R和G可能可以被忽略。等式成为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 1.确定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f=πdlpf

因需保证F f ≥F,故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 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 擦阻力矩M f 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πdlpf·d/2 因需保证M f ≥T.故得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 压入法胀缩法 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 材料 结合方式,润滑 f 钢—铸钢0.11 0.08 钢—钢油压扩孔,压力 油为矿物油 0.125 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 油为甘油,结合 面排油干净 0.18 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 容件至300℃ 0.14 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 容件至300℃以 后,结合面脱脂 0.2 钢—铸铁0.120.15 0.050.10 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 油为矿物油 0.1 铸铁—铸钢0.150..25 0.150.10 钢—铝镁无润滑0.100.15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书

提高扩展内容 第15章连接设计 1.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教材节简单介绍过盈连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鉴于此连接在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特作如下扩展,供读者参考。 1.1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 过盈连接是利用连接零件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连接的。这种连接也叫干涉配合 .. ....连接 或紧配合 ..。 ...连接 过盈连接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在冲击载荷下能可靠地工作、对轴削弱少。其主要缺点为配合面的尺寸精度高、装拆困难。过盈连接主要用于轴与毂的连接、轮圈与轮芯的连接以及滚动轴承与轴或座孔的连接等。本节仅介绍圆柱面的过盈连接。 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1)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 1)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 过盈连接是将外径为 d的被包容件压入内径为A d的包容件中(图)。由于配合直径 B 间有B ?的过盈量,在装配后的配合面上,便产生了一定的径向压力。当连接承受A? + 轴向力F(图)或转矩T(图)时,配合面上便产生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矩以抵抗和传递外载荷。 a) 圆柱面过盈连接b) 受轴向力的过盈连接

c) 受转矩的过盈连接 图圆柱面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 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有压入法 ...。 ...和温差法 压入法是利用压力机将被包容件直接压入包容件中。由于过盈量的存在,在压入过程中,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峰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擦伤或压平,因而降低了连接的紧固性。在被包容件和包容件上分别制出如图所示的导锥,并对配合表面适当加润滑剂,可以减轻上述擦伤。 温差法是加热包容件或(和)冷却被包容件,使之既便于装配,又可减少或避免损伤配合表面,而在常温下即达到牢固的连接。加热是利用电加热,冷却采用液态空气(沸点为-副1940C)或固态二氧化碳(又名干冰,沸点为-790C)。 温差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固持力,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大的连接;冷却法则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小时。 过盈连接的应用实例见图及。 由于过盈连接拆装会使配合面受到严重损伤,当装配过盈量很大时,装好后再拆开就更加困难。因此,为了保证多次装拆后的配合仍能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可采用液压拆卸,即在配合面间注入高压油,以涨大包容件的内径,缩小被包容件的外径,从而使连接便于拆开,并减小配合面的擦伤。但采用这种方法时,需在包容件和(或)被包容件上制出油孔和油沟,如图所示。 图过盈装配的导向结构图曲轴过盈连接组装件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轴与轴套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prlf P=2 应为“—”i2?1?p i2222??r2r?rr?r2231122??? 2222EE)(ErrE(r?r?)211321225?10?Mpa, u1=u2=0.3, l=150mm, =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f=0.15 带入公式得: Pi= 12.3954Mpa 510?(17.524t) P=1.7524=17874.48kgf N5?10?Mpa, u1=u2=0.3, l=190mm=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 f=0.15 带入公式得: Pi= 12.3954Mpa 510?(22.196t) N=22639.92kgf P= 2.2196 B87C机头衬套压入力: δ=0.078,r1=14.415,r2=25.38,r3=44.5,L=115,f=0.15 代入公式得:22.6T/26.7T——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 FT160A架体横臂压入力: δ=0.05,r1=0,r2=17,r3=25,L=37,f=0.15 代入公式得:4.9T/5.8T——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

过盈联接p1;.确定压力F)传递轴向力1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受 : 图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 转矩的过盈联接,则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πdlpf F f≥F,故因需保证F f [7-8] 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T 当联接传递转矩2)传递转矩T 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的作用下,在转矩T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擦阻力矩M f①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配合尺寸同前,则 =πdlpf·d/2M f M≥T.故得因需保证f

SMA射频同轴连接器设计和计算

SMA直角转接器的设计 陈肇扬,王新恩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几年来对SMA直角转接器的研制情况总结,阐述其设计原理,提出过渡模式,总结出一个经验公式,并简单地介绍一下一些特殊工艺及性能特征。 一、前言 在微波同轴连接器系列中,直角转接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件,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引进设备的日益增多,对微波同轴元器件提出高精度、小型化的要求。近几年来我们开始研制SMA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系列,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个品种、规格、本文主要是介绍SMA直角转接器的研制情况,阐述它的设计原理、设想它的过渡模式,总结出一个经验公式,并简要地介绍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工艺及SMA直角转接器的主要性能特征。 二、设计原理 众所周知,当微波讯号,从同轴线传输到直角转弯处时,从场论的观点来看,必定产生畸变,这主要是因为直角转弯处可以看成为由二段同轴线直角相交而成,它的电力线分布如图1所示。显然,在直角转弯处,场是不均匀的。而我们的目的是,当TEM波传输到直角转弯处时,具有低的输入反射,要求不产生高次谐波。但在这样的过渡段中,传输的波已不再是纯的TEM波,可能激发出高阶模。储藏了电抗性能量,在直角转弯处呈现一个电抗。在设计过程中,要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可能使直角转接器的性能变坏。 图 1 当然,若用耦合波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的。那就必须找到一个适当的分布函数,使它仅仅在要求的给定频率范围之中,反射系数总小于某一个给定的极大值。但是,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即使寻找出这个分布函数,要加工出符合这个分布函数边界条件的零件是很不容易的事。因此,我们认为,用寻找适当的分布函数方法来解决直角过渡问题似乎太烦杂,也没有必要。我们觉得,用物理概念来解决似乎比较方便一点。即只要找出一个适当的方法,以补偿过渡段中不可避免存在的不连续电容所引起的电抗,达到整个传输段在要求的给定频率范围之内,反射系数总小于某一个给定的极大值。根据这个设想,我们拟就高阻抗补偿模式来解决直角过渡问题。它的原理就象串联一个电感,以补偿不连 续电容,达到减少反射系数的目的,使研制出的SMA直角转接器符合设计的要求。 169

波分计算公式

1再生段光衰耗、色散、光信噪比、Q值、BER值、DGD 值计算说明 1.1衰耗受限计算 采用最坏值法设计: L=(Ps-Pr-C)/a 式中: Ps:为光放大器(OAU板)单信道的最小输出功率,单位为dBm。光功率放大器OAU 单信道输出功率取为+1dBm。 Pr:为单信道接收端的最小允许输入功率,单位为dBm。 C:所有光连接器的衰减和,每个光连接器的衰减为0.5dB。 a:为光纤损耗系数(dB/km),包含了光纤衰减、光纤熔接衰减和光纤富裕度,默认值取0.275dB/km 。 衰耗受限距离计算: 对于发端配置OAU(+1dB输出)、收端配置OAU(-32dB接收)的33dB的光中继段:L=(Ps-Pr-C)/a=[1-(-32)-2×0.5]/0.275=116km 注:DWDM系统是OSNR受限系统,以上数据仅表明光放大器的在此距离内是不受限的。 本次工程站间距离及衰减已经过测试,指标值标注在传输系统配置图中。 1.2色散受限距离计算 DCM的补偿方法详见3.1色散容限配置部分。 1.3级联光放大器时的光信噪比OSNR计算 (1)、单个放大器产生的ASE噪声功率: 一个光放大器产生的自发辐射噪声功率PASEˊ为 PASEˊ=2Nsp(G-1)hv·△v(mw) 式中:Nsp是放大器自发辐射因子 v是光中心频率 h是普朗克常数

G 是放大器的增益(倍数) △v 是光接收机的带宽(取0.1nm)。 进而可以推导出,一个光放大器产生的以dBm 计的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PASE = -58 + NFi + Gi (dBm ) (1) 其中:NFi 为光放大器噪声系数(dB ); Gi 为光放大器的增益(dB )。 (2)、复用通路光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噪比 ①、 系统模型 包括N 个级联光放大器的WDM 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G 3G i 图中:L1、L2、… Ln -1分别是第1、2、… n -1个区段的衰减(dB); G1、G2、 … Gn 分别是第1、2、… n 个光放大器的增益(dB)。 ②、 各光放大器产生的ASE 噪声功率 利用已经推导出的公式,首先分别计算出每个光放大器产生的ASE 噪声功率PASEi (dBm)。 ③、 计算N 个光放大器在光接收机输入端产生的ASE 累积噪声功率PASE 每个光放大器产生的ASE 噪声功率PASE ,都既要经过其后面的光纤区段衰减,又要经过其后面的光放大器的放大;然后才能到达光接收机的输入端Rn 点。 因此,系统中N 个光放大器在光接收机输入端Rn 点的累积噪声功率为: PASE ˊ= EDFA1产生的累积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 EDFA2产生的累积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 …… + EDFAn -1产生的累积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 EDFAn 产生的累积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 10E[0.1(PASE1-L1+G2-……-Ln-1+Gn )]+ 10E[0.1(PASE2-L2+ G3-……-Ln-1+Gn)] + …… + 10E[0.1(PASEn -1-Ln-1+Gn)] + 10E[0.1(PASEn)] (mw) (2) 为了便于光信噪比的计算,需把以上计算结果换算成dBm 形式: PASE = 10㏒PASE ˊ (dBm) ④、计算光接收机输入端Rn 点的光信号功率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轴与轴套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 P=2i p lf r 2π 应为“—” 2 2 112122221 22 2223122 23 2 )()(1 2E E r r E r r r r E r r r p i μμδ - +-++-+= δ=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510Mpa, u1=u2=0.3, l=150mm , f=0.15 带入公式得: Pi= 12.3954Mpa P=1.75245 10?N =17874.48kgf (17.524t) δ=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510Mpa, u1=u2=0.3, l=190mm , f=0.15 带入公式得: Pi= 12.3954Mpa P= 2.21965 10?N =22639.92kgf (22.196t) B87C 机头衬套压入力: δ=0.078,r1=14.415,r2=25.38,r3=44.5,L=115,f=0.15 代入公式得:22.6T/26.7T ——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 FT160A 架体横臂压入力: δ=0.05,r1=0,r2=17,r3=25,L=37,f=0.15 代入公式得:4.9T/5.8T ——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

过盈联接 1.确定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最全的电机功率计算[1]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是:单相、P=I×220×Cosφ·η;三相、 P=I×1.73×380×Cosφ·η(单相电机功率因数和效率均取0.75,三相电机取各0.85)。 关于功率的问题,功率实际上就好比一个人力气,最大能出多少力,只要是在他的力气范围内进行。不存在你说的现象,比如吸尘器不做工时电流小功率就低,做工时负荷大,电流也就跟着大。空转与非空转主要是表现为他们的使用效率上,空转效率低,就是常说的无功损耗,因为空转照样用电,没有效益。 公式:P=U×I 直观的方法是直接通电,启动后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的读数,根据公式:用测量的电流读数×电机用的电压数=功率数(即电动机的功率)。 说的是直流电动机吧。换向器也称整流子,在直流电动机和交流串激电动机中广泛使用。由于大功率整流元件的广泛使用,直流发电机已基本不用这种整流方式了。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磁场方向是固定的,转子也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磁场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才能连续旋转。但转子在转过180度以后,其线圈上固定方向电流产生的固定磁场也转过了180度,与固定磁场成异性相吸关系,使转子旋转趋于停止。这时,由于换向器也转过了180度,而电刷的位置和电压极性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使进入转子的电流方向改变,从而改变转子的磁场方向,维持转子持续旋转。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17 15:30 交流串激电动机由于定子与转子电压、电流方向同时改变,其工作、换向原理与直流电机相同。 精华知识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电机连轴器怎么拆 [ 标签:电机,联轴器 ] 我有一个75KW的电机,用几年了,连接器拆不下来,请高手们指点一下 颓废的风回答:3 人气:3 解决时间:2010-02-28 17:07 精华知识 可以用锤子在联轴器的外壁(紧贴电动机轴)轻轻敲打,要多打,均匀的打。然后用拉吗拉着,等拉吗上紧了,再用锤子击打拉吗丝杆头,打两下以后,再紧拉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 1.确定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1)传递轴向力F 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πdlpf f因需保证F≥F,故f [7-8] 2)传递转矩T 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 数为f M =πdlpf·d/2f因需保证M ≥T.故得f [7-9] ①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 压入法胀缩法 联接零件材有润滑时联接零件材无润滑时f 结合方式,润滑 f 料 f 料 油压扩孔,压力油钢—铸钢 0.11 0.08 0.125 为矿物油 油压扩孔,压力油钢—结构钢 0.10 0.07 为甘油,结合面排0.18 油干净钢—钢钢—优质结在电炉中加热包0.11 0.08 0.14 构钢 容件至300℃ 在电炉中加热包钢—青铜 0.15?0.20 0.03?0.06 容件至300℃以0.2 后,结合面脱脂 油压扩孔,压力油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0.1 为矿物油 钢—铝镁合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无润滑 0.10?0.15 金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

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

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 文章介绍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方法之一,快速简便的获得阻抗值,方便采购与检验等环节。 标签:同轴连接器;射频转接器;特性阻抗;阻抗匹配 1 前言 微波技术在新世纪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作为微波技术的重要器件射频同轴连接器显得至关重要,选择匹配的连接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而作为选择连接器的重要因素,阻抗匹配显得很重要,了解和掌握阻抗的计算方法可以一定程度的保证器件选择、产品进货检验等。 2 射频同轴连接器简介 用于射频同轴馈线系统的连接器通称为射频同轴连接器。 射频同轴连接器按连接方式分类为:螺纹式连接器,卡口式连接器,推入式连接器,推入锁紧式连接器。 常用的射频同轴连接器有SMA型、SMB型、SSMB型、N型、BNC型、TNC型等。 射频同轴连接器电气性能方面包括特性阻抗、耐压、最高工作频率等因素,特性阻抗是连接器与传输系统及电缆的阻抗匹配,是选择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主要指标,阻抗不匹配会导致系统性能的很大下降。通过计算的阻抗来选择匹配的连接器,方便采购、检验及设计。利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尺寸计算其阻抗值的方法,快速简便。 3 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特性阻抗主要依据其外导体的内直径和内导体的外直径以及和填充的介质共同决定的。如图1所示 3.3 实例2 BNC 型连接器的特性阻抗: BNC 型连接器使用于低功率,按特性阻抗分为50Ω和75Ω两种。不同于其它类型连接器的特点是50Ω与75Ω的内导体与外导体的尺寸一样,构成特性阻抗不同的区别在是否填充介质,也就是说有一种阻抗的连接器的填充是空气。75Ω特性阻抗的连接器没有填充介质,即空气介质(εr=1)。50Ω特性阻抗的在

过盈连接设计计算

过盈连接计算 如图所示为一过盈连接的缸套,其材料为45钢,结构尺寸如图所示,试计算内缸套压出力。 解: 1)确定最大径向压力P max 首先按所选的标准过盈配合种类查算出最大过盈量,由图知,缸套的配合为 H7/p6,查机械设计手册,其孔公差为520265+φ,轴公差为8856265+ +φ,此标准配合产 生的最大过盈量m μδ880-88max ==。 因采用压入法装配,考虑配合表面微观峰尖被檫去)R 0.8(R 2u z2z1+=,故装配后可能产生的最大径向力P max 按以下公式计算。 3 2211Z2Z1max max 10)E C E C d() R (R 8.0-?++=δP (1) 式(1)中,max δ为最大过盈量; z1R 、z2R 分别为被包容件及包容件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十点高度,由于缸套表面粗糙度为12.5,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z1R =z2R =50m μ; d 为配合的公称直径,mm ;

C 1为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121 22 121--μd d d d C +=; C 2为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22222 222-μ++=d d d d C ; 1E 、2E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1d 、2d 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 ; 1μ、2μ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对于45钢,3.0=μ。 结合图尺寸,可计算刚性系数: 9.8250.3-240-265240265--222 21212 121≈+=+=μd d d d C 8.4020.3265-300265300-222 222222222≈++=++=μd d d d C 则,最大径向压力为: a 0.3481010 2.18.402102.19.82426550500.8-8810)E C E C d() R (R 8.0-3553 2211Z2Z1max max MP P ≈??+??+?=?++=)()(δ 再有手册查取包容件缸套材料为45钢的屈服极限a 28021MP S S ==σσ。根据不出现塑性变形的检验公式: 对被包容内表层:12 212max 2d -S d d p σ≤ (2) 对包容内表层:244 22 22max 3d -S d d d p σ+≤ (3) 因此,对于被包容件内表层: a 25.1692802652240-2652d -2 2 212212MP d d S ≈??=σ 对于包容件内表层: 32.385MPa 2802563003265-3003d -4422244 22 22≈?+?=+S d d d σ 因25.169MPa a 0.348max <<=MP p ,即内缸套强度足够;同理, 32.385MPa a 0.348max <<=MP p ,即外缸套强度足够。

射频同轴连接器设计和计算

毫米波同轴连接器的结构与特性 刘洪扬 【摘要】随着毫米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发展,迫切需要研制毫米波同轴连接器已势在必行。本文对国外自70年代中期发展的3.5mm连接器直到90年代初发展到1.0mm连接器的产品结构、设计要点和产品性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指出了在我国发展毫米波同轴连接器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毫米波连接器结构性能 一、前言 同轴线和同轴连接器是应用较早的一种元件。早期认为它的应用范围适合分米直到10厘米波段(即300MHz~3GHz),当波长再短时会出现传输功率容量小,衰减大,制造困难等一系列的缺点。因此,早期在厘米波段中同轴线几乎完全被波导所代替。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同轴系统被认为是不能应用到毫米波系统上。这主要还是同轴电缆插入损耗大,当工作频率升高以后有高次杂模出现,使其无法传播电磁信号。另一方面在一对同轴连接器接头处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波辐射,会造成很大的电磁干扰。正因为这些原因,就使得同轴线及其连接器无法广泛应用到毫米波频段。很长一个时期内毫米波主要靠波导来传输。但是波导频带较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在所给定的频带内,在其边缘还会出现重叠的现象。由于同轴系统能够传输从直流到超高频频谱的电磁波信号,并且同轴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同轴器件组装的系统具有不受物理位置限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又一直吸引着各国的同轴器件专家们去克服同轴系统存在的这些固有的困难。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90年代初,同轴连接器的性能没有重要的改进。SMA是当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小型同轴连接器,工作频率到22GHz、60~70年代重点是发展精密同轴连接器,如14、7、3.5(mm)精密连接器。精密同轴连接器的研制成功是同轴连接器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它使同轴线电压驻波比的测量精度由百分之几提高到千分之几。这对毫米波连接器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各种新型微波器件的出现,很多电子系统的传输功率不再像电子管时代那样高,再加上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近十几年来,毫米波同轴连接器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毫米波连接器通常是指工作频率在30GHz以上(波长10mm以下)的同轴连接器。在70年代中期由美国Hewlett-Packard公司和Amphenol公司推出的3.5mm同轴连接器是最早的一种毫米波同轴连接器,它的工作频率达33GHz。以后很多公司都又相继开发出很多新型毫米波同轴连接器,详见表1。进入90年代,Hewlett-Packard公司宣布他们研制成1.0mm 同轴连接器,最高工作频率达110GHz。它是当前毫米波连接器中最小的一种,内导体直径大致为0.43mm(50Ω时),要保证较高的尺寸精度,这么小的尺寸在机械加工中已有很大的困难。 295

压入力计算

8 计算与校核 [21] 8.1过盈配合装配压入力的计算 在立式轴承压装机邀标文件的技术要求中明确指出锥轴承外圈与轴承孔配合为过渡配合,故采用过盈配合装配压入力的计算方法。方法如下: 过盈配合装配压入力的计算方法 μπf f f L d p P max = 其中:P —压入力,N max f p —结合表面承受的最大单位压力,2/mm N f d —结合直径,mm f L —结合长度,mm μ—摩擦系数 结合表面最大单位压力计算公式: ) (max max i i a a f f E C E C d p += δ 其中: max δ —最大过盈量,mm a C 、i C —系数; a E 、i E —包容件和被包容件的材料弹性模量,2/mm N 系数a C 、i C 计算方法如下: ν+-+= 2222f a f a a d d d d C ν--+= 2222i f i f i d d d d C a d 、i d 分别为包容件外径和被包容件内径(实心轴i d =0),mm

ν—泊松系数 压装机所需的压力一般为压入力的3~3.5倍 表8.1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数表 摩擦系数μ 材料 无润滑有润滑 钢-钢0.07~0.16 0.05~0.13 钢-铸钢0.11 0.07 钢-结构钢0.10 0.08 钢-优质结构钢0.11 0.07 钢-青铜0.15~0.20 0.03~0.06 钢-铸铁0.12~0.15 0.05~0.10 铸铁-铸铁0.15~0.25 0.05~0.10 表8.2常用材料弹性模量、泊松系数 材料弹性模量E 泊松系数ν碳钢196~216 0.24~0.28 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186~206 0.25~0.30 灰铸铁78.5~157 0.23~0.27 铜及其合金72.6~128 0.31~0.42 铝合金70 0.33 轴承为标准件,采用轴承钢GCr15;压头的材料选用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T10A,其密度是7.85g/cm3,特点是容易锻造、加工性能良好、价格便宜,能够承受冲击、硬度高,应用于不受剧烈冲击的高硬度耐磨工具,如车刀、刨刀、冲头、丝锥、钻头、手锯条。 依据公式分别计算八、九档箱中壳的中间轴、二轴轴承外圈的压入力。

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

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 时间:2013-06-01 00:00:00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7期作者:岳磊 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 时间:2013-06-01 00:00:00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7期作者:岳磊 摘要:文章介绍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方法之一,快速简便的获得阻抗值,方便采购与检验等环节。 关键词:同轴连接器;射频转接器;特性阻抗;阻抗匹配 1 前言 微波技术在新世纪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作为微波技术的重要器件射频同轴连接器显得至关重要,选择匹配的连接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而作为选择连接器的重要因素,阻抗匹配显得很重要,了解和掌握阻抗的计算方法可以一定程度的保证器件选择、产品进货检验等。 2 射频同轴连接器简介 用于射频同轴馈线系统的连接器通称为射频同轴连接器。 射频同轴连接器按连接方式分类为:螺纹式连接器,卡口式连接器,推入式连接器,推入锁紧式连接器。 常用的射频同轴连接器有SMA型、SMB型、SSMB型、N型、BNC型、TNC型等。 射频同轴连接器电气性能方面包括特性阻抗、耐压、最高工作频率等因素,特性阻抗是连接器与传输系统及电缆的阻抗匹配,是选择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主要指标,阻抗不匹配会导致系统性能的很大下降。通过计算的阻抗来选择匹配的连接器,方便采购、检验及设计。利用射频同轴连接器

的结构尺寸计算其阻抗值的方法,快速简便。 3 射频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计算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特性阻抗主要依据其外导体的内直径和内导体的外直径以及和填充的介质共同决定的。如图1所示 3.3 实例2 BNC 型连接器的特性阻抗: BNC 型连接器使用于低功率,按特性阻抗分为50Ω和75Ω两种。不同于其它类型连接器的特点是50Ω与75Ω的内导体与外导体的尺寸一样,构成特性阻抗不同的区别在是否填充介质,也就是说有一种阻抗的连接器的填充是空气。75Ω特性阻抗的连接器没有填充介质,即空气介质(ε r=1)。50Ω特性阻抗的在内外导体之间填充的是常见的聚四氟乙烯介质,εr大约在2.2-2.4之间。BNC 型连接器外导体的内直径的标称值是6.5mm,内导体的外直径是2.06-2.21mm。同样对于外导体内直径的标称值由于机加工过程所造成的±0.05mm的误差范围,这样就可以算出在有无介质条件下的BNC 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特性阻抗。下面是有填充介质时的特性阻抗。 75Ω(填充介质为空气,εr=1):内导体外直径为2.06mm,外导体内直径为6.45是阻抗为68.4;当两者分别是2.21mm和6.55mm时结果为65.1 50Ω(填充介质为空气,εr=2.2):内导体外直径为2.06mm,外导体内直径为6.45是阻抗为46.2;当两者分别是2.21mm和6.55mm时结果为43.9 我们再来计算一例: 3.4 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3.4.1 内导体外直径

光纤连接器3D计算公式

FIBRE OPTIC CONNECTOR ENDFACE GEOMETRY The endface geometry of a PC polished connector has long been kn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a singlemode connection.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PC polish design is to insure core to core contact between mating connector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time, temperature, vibration and pressu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be controll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are: 1. Radius of curvature 2. Fibre Height 3. Apex Offset 1. Radius of curvature The endface of ferrules are domed to insure that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mating connectors is at the centre of the ferrule where the fibre core will be located. The radius of this dome is called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Acceptable radius of curvatures for 2.5mm ferrules is in the range 10mm to 25mm. If the radius is too low, there will be a smaller contact area thus putti ng more force on the fibre during mating. If the radius is too high, physical contact between the too fibres may not be achieved because there will be a larger contact area resulting in less ferrule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is performed over a 250 micron fitting area, by calculating the best fitting sphere over this area. 2. Fibre Height (Spherical)

连接器端子保持力设计考量要素及测量方法

連接器端子保持力設計要素及測量方法 CPU socket 作用于主板與CPU 連接, Socket 與主板需焊接起來, 使其導通. 為使socket 塑膠件不會脫離主板(因PCB 之翹曲變化使端子從Housing 抽屜槽中脫落), 故需要socket 中的端子與塑膠體有一個干涉力, 使得已焊接好的socket 中的端子不會讓塑膠零件脫離出去, 這個力我們稱為端子保持力. 端子保持力有以下作用: 1. 固持端子于Housing 中,防止脫落焊接時. 2. 提供Conn,整体保持力. 3. 檢驗端子壓狀況及隔欄強度狀況(耐電壓性能). 怎樣來實現段在保持力 端子保持力一般體現為端子與塑膠體的相互干涉產生的力:如端子上設有倒 刺等. 以下為端子保持力產生的結構種類如下圖: SLOT 1產品 使用倒刺方式干涉產 生端子保持力 REAR SOCKET 產品 將端子軋入塑膠件以摩擦 力產生保持力 REAR SOCKET 1. 端子保持力設計計算 端子保持力計算公式如下: SOLT 1 F F F F F

我們可以把端子看成是一個軸的簡化模型,而Housing 之抽屜槽就是一個孔的簡化模型.而干涉力(保持力)的產生來源于軸與孔之過盈配合(即端子之倒刺尺寸與Housing 抽屜槽尺寸之干涉配合).公式中的”I ”就是端子與塑膠的干涉體積.Ks 為端子的彈性模量,而Kn 為塑膠的彈性模量. 根據以下公式可以得到Ks & Kn 值: 其中: 金屬的彈性模量遠小於塑膠的彈性模量,故當Es>>Eh 時,Ks>>Kn,所以在公式1中可以看出: Eh>>Es 時可以忽略軸彈性模量值Es,故,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塑膠的彈性模量對端子保持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端子的彈性模量由於比較小,所以相對來說對端子的保持影響較小. 在連接器設計時,考量端子保持了設計,我們要選用彈性模量大的塑膠材料. 軸 孔 (1) …2 …3 Eh: 孔彈性模量 Es: 軸彈性模量 I: 干涉量 μ: 摩擦系數 μh ,μs : 泊松比

射频同轴连接器基本知识

射频同轴连接器基本知识 1、单位换算和一些常数: 1.1 1GHz=103MHz =106KHz =109Hz 1.2 1Kg = 9.8N 1.3 1in = 25.4mm 1.4 1bf.in = 0.112985N.m 1.5 1标准大气压= 101325 Pa 1.6 电磁波真空中的速度Co=3×108m/s 1.7 空气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空=1 1.8 聚四氟乙烯的相对介电常数:国内用εr= 2.05IEC常用εr=2.01 1.9 空气介质的导磁率μ空= 1 1.10 常用铅黄铜(Hpb59-1)的密度= 8.4g/cm3 2、请写出下面名词的定义: 2.1电接触——各个导电件处于紧密地机械接触状态,对两个方向的电流能提供低电阻通路; 2.2接触件——元件内的导电体,它与对应的导电件相插合提供电通路(提供电接触): 2.3弹性接触件——能对插合的零件产生压力具有弹性的接触件; 2.4连接器——通常装接在电缆或设备上,供传输线系统电连接可分离元件(转接器除外) 2.5转接器——连接两根带有不能直接插合连接器传输线的两端口装置;

2.6无极性连接器——能与本身等同的连接器相插合的连接器; 2.7类型——表征连接器对的与结构和尺寸有关的具体插合面和锁紧机构的术语; 2.8品种——表示同一类型的具体型式、形状以及组合。例如:自由端连接器和固定连接器,直式连接器和直角连接器,同类型内直角和直角转换器; 2.9规格——表示品种在特定细节方面的变化,如电缆入口处尺寸的变化; 2.10等级——连接器在机械和电气精密度方面特别是在规定的反射系数方面的水平。 3、产品基本知识和性能: 3.1请分别写出7/16型、N型和SMA型连接器的连接螺纹,并解释螺纹标识中每个字母及数学所表示的含义(对于公制螺纹请说明是粗牙普通螺纹还是细牙普通螺纹) 7/16型——M29×1.5表示标称直径为29mm(1.141in),螺距为1.5mm(0.059in)的公制螺纹,该螺纹为细牙普通螺纹。 N型——5/8-24UNEF-2,表示该螺纹标称直径为5/8英寸,每英寸牙数为24,UNEF表示为超细压螺纹系列。2为精度等级,A为外螺纹,B为内螺纹。 SMA型——1/4-36UNS-2,表示该螺纹标称直径为1/4英寸,每英寸牙数为36,UNS表示为特种螺纹系列。2为精度等级,A为外螺纹,B为内螺纹。 3.2请分别写出7/16型、N型、SMA型三种产品的工作频率范围、并写出他们所有用到的特性阻抗和工作温度范围: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提高扩展内容 第15章连接设计 1.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教材15. 4节简单介绍过盈连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鉴于此连接在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特作如下扩展,供读者参考。 1. 1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 过盈连接是利用连接零件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连接的。这种连接也叫干涉配合连接((((((紧配合连接或。((((( 过盈连接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在冲击载荷下能可黑地工作、对轴削弱少。其主要缺点为配合面的尺寸精度高、装拆困难。过盈连接主要用于轴与毂的连接、轮圈与轮芯的连接以及滚动轴承与轴或座孔的连接等。本节仅介绍圆柱面的过盈连接。 1.2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设讣讣算 (1)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 1)过盈连接的丄作原理 过盈连接是将外径为dd的被包容件压入内径为的包容件中(图1. la)。由于配 合BA 直径间有的过盈量,在装配后的配合面上,便产生了一定的径向压力。当连 接,A, ,B 承受轴向力F(图1. lb)或转矩T(图1. lc)时,配合面上便产生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矩以抵抗和传递外载荷。

d- a)圆柱面过盈连接b)受轴向力的过盈连接 c)受转矩的过盈连接 图1.1圆柱面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 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有压入法和温差法。(((((( 压入法是利用压力机将被包容件直接压入包容件中。由于过盈量的存在,在压

d- 入过程中,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峰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擦伤或压平,因而降低了

连接的紧固性。在被包容件和包容件上分别制出如图1.2所示的导锥,并对配合表面适当加润滑剂,可以减轻上述擦伤。 温差法是加热包容件或(和)冷却被包容件,使之既便于装配,乂可减少或避免损伤配合表面,而在常温下即达到牢固的连接。加热是利用电加热,冷却采用液态空气(沸 00点为-副194C)或固态二氧化碳(乂名干冰,沸点为-79C)。 温差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固持力,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大的连接;冷却法则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小时。 过盈连接的应用实例见图1. 3及1. 4o 山于过盈连接拆装会使配合面受到严重损伤,半装配过盈量很大时,装好后再拆开就更加困难。因此,为了保证多次装拆后的配合仍能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可采用液压拆卸,即在配合面间注入高压油,以涨大包容件的内径,缩小被包容件的外径,从而使连接便于拆开,并减小配合面的擦伤。但采用这种方法时,需在包容件 和(或)被包容件上制出油孔和油沟,如图1.4所示。 丿―M d 图1.2过盈装配的导向结构图1.3曲轴过盈连接组装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