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自己,沉着应答,你一定能愉快地完成这次测试之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次测试吧 .祝你成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

25 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4 分,满分 24 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

1.计算 (a 3 ) 2 的结果是( ) A . a 5

B . a 6

C . a 8

D . a 9

x 1

2.不等式组 0 的解集是(

x 2 1

A . x

1

B . x 3

C . 1 x 3

D . 3 x 1

3.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x 1 3x 1 0 时,如果设 x 1 y ,将原方程化为关于

y 的整式方程,那么这

x

x 1

x

个整式方程是(

A . y 2 y 3 0

B . y 2 3y 1 0

C . 3y 2

y 1 0

D . 3y 2

y 1 0

4.抛物线 y 2( x m)2 n ( m , n 是常数)的顶点坐标是(

A . (m , n)

B . ( m , n)

C . (m , n)

D . ( m , n)

5.下列正多边形中,中心角等于内角的是( )

A .正六边形

B .正五边形

C .正四边形 C .正三边形

A

B

6.如图 1,已知 AB ∥ CD ∥ EF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D

BC

BC

DF

A .

CE

B .

CE AD C D

DF

F

CD

BC

D . CD AD

E

C .

EF BE

EF

AF

图 1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满分 48 分) 【请将结果直线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 _______

7.分母有理化: . 5

8.方程

x 1 1 的根是

9.如果关于 x 的方程 x 2

x k

0 ( k 为常数)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

k ______

10.已知函数 f ( x)

1 1 ,那么 f (3) .

x

11.反比例函数 y

2 _______象限.

图像的两支分别在第

x

12.将抛物线y x2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得以新的抛物线,那么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13.如果从小明等 6 名学生中任选 1 名作为“世博会”志愿者,那么小明被选中的概率是.14.某商品的原价为100 元,如果经过两次降价,且每次降价的百分率都是m ,那么该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元(结果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A

15.如图 2,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中线,设向量,

AB a BC b

如果用向量 a , b 表示向量 AD ,那么 AD =_______

16.在圆O中,弦AB的长为6,它所对应的弦心距为4,那么半径OA.B

D C

17.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互相平分,交点为O .在不添加任何辅图 2

助线的前提下,要使四边形ABCD 成为矩形,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Rt△ABC中,BAC 90°, AB 3, M 为边 BC 上的点,联A

结 AM (如图 3 所示).如果将△ABM沿直线AM翻折后,点B恰好

落在边 AC 的中点处,那么点M 到 AC 的距离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 题,满分78 分)B

19.(本题满分 10 分)M

计算:2a

2( a1)2a21.

图 3

C a1a2a1

20.(本题满分10 分)

y,①

1

解方程组:

2

.②

2x xy 20

21.(本题满分 10 分,每小题满分各 5 分)

如图 4,在梯形ABCD中,AD∥BC,AB DC8, B60°,BC 12,联结 AC .(1)求tan ACB的值;

(2)若M、N分别是AB、DC的中点,联结MN,求线段MN的长.

22.(本题满分 10 分,第( 1)小题满分 2 分,第( 2)小题满分 3 分,第( 3)小题满分 2 分,第( 4)小题满分 3分)

为了了解某校初中男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在该校六年级至九年级共四个年级的男生中,分别抽取部分学生进

行“引体向上”测试.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情况如表一所示;各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所有被测

试人数的百分率如图 5 所示(其中六年级相关数据未标出).

次数012345678910

人数11223422201

表一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直接写出结果):

( 1)六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所有被测试人数的百分率是;

八年级

( 2)在所有被测试者中,九年级的人数是;九年级

25%

( 3)在所有被测试者中,“ 引体向上”次数不小于 6 的人数所占的百分率是;30%

( 4)在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中,众数是.

七年级

25%六年级

图 5

23.(本题满分 12 分,每小题满分各 6 分)

已知线段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联结 AB、DC , E 为 OB 的中点, F 为

A D

OC 的中点,联结EF (如图6所示).

( 1)添加条件A D ,OEF OFE ,O

求证:AB DC.

F

( 2)分别将“A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 BACD”B E

C 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图 6

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 1 是命题,命题 2 是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24.(本题满分 12 分,每小题满分各 4 分)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 O 为原点,点 A 的坐标为 (10), ,点 C 的坐标为 (0,4) ,直线 CM ∥ x 轴(如图 7 所示).点

B 与点 A 关于原点对称,直线

y x b ( b 为常数)经过点

B ,且与直线 CM 相交于点 D ,联结 OD .

( 1)求 b 的值和点 D 的坐标;

y x b

( 2)设点 P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 若 △POD 是等腰三

y

角形,求点 P 的坐标;

PD 为半径的圆 P 与

D

M

( 3)在( 2)的条件下,如果以 4

C

圆O 外切,

求圆 O 的半径.

3

2

B 1

A

x

1 O

1

图 7

25.(本题满分 14 分,第( 1)小题满分 4 分,第( 2)小题满分 5 分,第( 3)小题满分 5 分)

已知ABC90°, AB 2, BC3, AD∥ BC, P BD

上的动点,点 Q 在射线

AB

上,且满足

为线段

PQ AD PC (如图 8 所示).

AB

( 1)当AD 2 ,且点Q与点 B 重合时(如图9 所示),求线段PC的长;

( 2)在图 8 中,联结AP.当

AD 3

Q

在线段

AB

上时,设点、

Q

之间的距离为x ,

S△APQ

y

,,且点

2B S△PBC

其中 S△APQ表示△ APQ 的面积, S△PBC表示△PBC的面积,求y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 3)当AD AB ,且点Q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0 所示),求QPC 的大小.

A D A D A D

P P

P

Q

B

C

B C( Q)C

图 8图 9图 10

Q

九年级上数学摸底试卷答案

说明:

1. 解答只列出试题的一种或几种解法.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所列解法不同,可参照解答中评分标准相应评分; 2. 第一、二大题若无特别说明,每题评分只有满分或零分;

3. 第三大题中各题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对这一步应得分数;

4. 评阅试卷,要坚持每题评阅到底,不能因考生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本题的评阅.如果考生的解答在

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后继部分而未改变本题的内容和难度,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原则上不超过后继部分应得分数的一半;

5. 评分时,给分或扣分均以

1 分为基本单位.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题,满分 24 分)

1. B ; 2. C ;

3. A; 4. B;

5. C;

6.A .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12 题,满分 48 分)

5

x

2 ;

7. 5 ;

8.

9. 4 ;

10. 2;

11.一、三 ; 12. y

x 2 1;

13.1

14. 100(1

m) 2

15. a

1

b ;

6 ABC 90 2 .

2

16. 5 ; 17. AC

BD (或

等);

18.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7 题,满分 78 分)

2( a 1)

1 ( a 1)(a 1)

···················( 7 分)

19. 解:原式=

a 1 a 1

(a 1)

2

2

a 1

1 a ······································( 1 分)

a 1

1 a ········································( 1 分)

1

a 1. ·········································( 1 分)

= 20. 解:由方程①得 y

x 1 , ③ ····························( 1 分)

将③代入②,得 2x 2

x( x 1) 2 0 , ···················( 1 分)

整理,得 x 2 x 2 0 , ·····························( 2 分)

解得 x 1 2, x 2 1 , ·································( 3 分)

分别将 x 1

2, x 2

1 代入③,得 y 1 3, y

2 0 , ··············( 2 分)

x 1

, x 2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2

1 ················( 1 分)

y 1

; y 2 0.

3

21. 解:(1) 过点 A 作 AE BC ,垂足为 E . ·······················( 1 分)

在 Rt △ ABE 中,∵ B 60 , AB 8 ,

∴ BE AB cosB 8 cos60 4, ······················( 1 分) AE

AB sin B 8 sin 60

4 3 . ······················( 1 分)

∵ BC

12 ,∴ EC 8 .

·······························( 1 分)

在 Rt △ AEC 中, tan

ACB

AE 4 3

3

EC

8

. ····················( 1 分)

2

( 2) 在梯形 ABCD 中,∵ AB DC , B 60 ,

DCB

B 60 . ······································( 1 分) 过点 D 作 DF B

C ,垂足为 F ,∵ DFC AEC 90 ,∴ AE//DF . ∵ A

D // BC ,∴四边形 AEFD 是平行四边形.∴ AD EF . ··········( 1 分) 在 Rt △ DCF 中, FC DC cos DCF 8 cos60 4 , ········( 1 分) ∴ EF EC FC 4.∴ AD 4 .

∵ M 、 N 分 是 AB 、DC 的中点,∴

AD BC

4 12 8 . ·····( 2 分)

MN

2

2

22.( 1)

20% ; ············································( 2 分)

( 2) 6 ;············································( 3 分) ( 3) 35% ;········································( 2 分)

( 4) 5. ··········································( 3 分)

23.( 1) 明:

OEF OFE ,

∴ OE OF . ···································( 1 分) ∵ E OB 的中点, F OC 的中点, ∴ OB 2OE , OC 2OF . ·······················( 1 分) ∴ OB OC . ···································( 1 分)

∵ A D , AOB DOC ,

∴△ AOB ≌△ DOC . ····························( 2 分)

AB DC . ·································( 1 分) ( 2) 真; ···········································( 3 分)假. ·············································( 3 分)

24. 解:(1) ∵点 A 的坐

(10), ,点 B 与点 A 关于原点 称,

∴点 B 的坐 (

1,0) . ·······························( 1 分)

∵直 y

x b 点 B ,∴

1 b 0 ,得 b 1. ············( 1 分)

∵点 C 的坐 (0,4) ,直 CM // x ,∴ 点 D 的坐 (x ,4) .

···( 1 分)

∵直 y x 1 与直 CM 相交于点 D ,∴ x

3.∴ D 的坐 (3,4) .?( 1 分)

( 2) ∵ D 的坐 (3,4) ,∴ OD

5. ························( 1 分)

当 PD OD 5 ,点 P 的坐 (6,0) ;

····················( 1 分) 当 PO OD 5 ,点 P 的坐 (5,0) ,

····················( 1 分)

当 PO PD , 点 P 的坐 ( x ,0) ( x 0) ,

x

(x 3) 2 4 2

x

25

P

( 25 0)

. ·······( 1 分)

,得

,∴点

的坐

6 ,

6

25, .

上所述,所求点

P 的坐 是 (6,0) 、 (5,0) 或

(

0)

6

( 3) 当以 PD 半径的

P 与 O 外切 ,

若点 P 的坐

∴ O 的半径 r 若点 P 的坐

(6,0) , P 的半径 PD 5 , 心距 PO

6 ,

1. ···································( 2 分) (5,0) , P 的半径 PD 2 5 , 心距 PO

5 ,

∴ O 的半径 r

5 2 5 .

····························( 2 分)

上所述,所求

O 的半径等于 1或5 2 5 .

25. 解:(1) ∵ AD // BC , ∴ ADB

DBC . DBC

ABD

∵ AD AB

2

ABD ADB

.∴

,∴

ABC 90

.∴

PBC 45

. ·······················( 1 分)

∵ PQ

AD

,AD

AB ,点 Q 与点 B 重合,∴ PB

PQ PC .

PC

AB

∴ PCB PBC 45 . ······························( 1 分)

BPC 90

. ·······································( 1 分)

在 Rt △ BPC 中, PC

BC cosC

3 cos45

3

2

分)

. ··········( 1

2

(2)过点 P 作 PE BC ,PF

AB ,垂足分别为 E 、F . ········( 1 分)

∴ PFB FBE BEP

90 .∴四边形 FBEP 是矩形.

∴ PF//BC ,PE

BF .

∵ AD//BC ,∴ PF// AD .∴

PF

AD .

BF

AB

AD

3 , AB 2,∴

PF

3

. ······················( 1 分)

2

PE

4

2

x

3

∵ AQ

AB QB

2

x , BC 3 ,∴ △

, △

PF

PE 2

2

S

S

APQ

PBC

2

x

,即 y

2 x . ·······················( 2 分)

4

4

函数的定义域是

0 ≤ x ≤ 7

. ·····························( 1 分)

8

(3) 过点 P 作 PM BC , PN AB ,垂足分别为

M 、 N .

易得四边形 PNBM 为矩形,∴ PN // BC , PM BN , MPN

90 .

∵ AD // BC ,∴ PN // AD .∴ PN

AD

.∴

PN

AD

. ·······( 1

分)

BN

AB

PM AB

PQ

AD

,∴

PN

PQ

. ···························( 1

分)

PC

AB PM PC

又∵ PMC PNQ 90 ,∴ Rt △ PCM ∽ Rt △ PQN . ·······( 1 分) ∴ CPM QPN . ··································( 1 分)

∵ MPN 90 ,∴

CPM QPM QPN QPM MPN 90 ,

QPC

90 . ······································( 1 分)

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九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30 分) 1、 16 的值等于( ) A 、 4 B 、 4 C 、 2 D 、2 2、下列事件中,是确定事件的是 ( ) . A. 打雷后会下雨 B. 明天是睛天 C. 1 小时等于 60 分钟 D.下雨后有彩虹 3、如图所示的 Rt ⊿ ABC 绕直角边 AB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A C B A B C D 4、二次函数 y=kx 2 -6x+3 的图像与 X 轴有交点,则 K 值的取值范围是( ) A.K ﹤3 B.K ﹤3 且 K ≠0C.K ≤3 D.K ≤3 且 K ≠0 5、已知⊙ O 1 ,与⊙ O 2 的半径分别为 2 和 3,若两圆相交. 则两圆的圆心距 m 满足( ) A. m 5 B . m 1 C. m 5 D . 1 m 5 6、如图,已知 □ ABCD 的对角线 BD=4cm ,将 □ ABCD 绕其 A D 对称中心 O 旋转 180°,则点 D 所转过的路径长为 ( ) O A . 4πcm B . 3πcm C . 2πcm D . πcm B (第 6题) C 7、若△ ABC ∽△ DEF ,△ DEF 与△ ABC 的相似比为 1∶ 2,则△ ABC 与△ DEF 的周长比为 ( ) D C A.1:2 B.1:4 C.2:1 D.4:1 8、如图,在菱形 3 , BE=2, ABCD 中, DE ⊥ AB , cos A 则 tan ∠DBE 的值是 ( ) 5 A B E 1 5 5 第8题图 B .2 A . C . D . 2 2 5 9、菱形 ABCD 的边长是 5,两条对角线交于 O 点,且 AO 、BO 的长分别是关于 x 的方程: x 2 (2m 1)x m 2 3 0 的根,则 m 的值为( ) A 、- 3 B 、 5 C 、5 或- 3 D 、-5 或 3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以及和三角形一边平行的判定定理,并会灵活应用; 2.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重心,并能从相似的角度去进行相关的证明. 【要点梳理】 要点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 l 1∥l 2∥l 3,直线a 、b 分别与l 1、l 2、l 3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则有 (1) AB DE BC EF =(2)AB DE AC DF =(3)BC EF AC DE = 成立. l 3 l 2 l 1 b l 3 l 2 l 1 l 3 l 2 l 1 要点诠释:当两线段的比是1时,即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见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特殊情况,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推广.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的性质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要点诠释: 这条定理也可以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有时也把他叫做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课程名称: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394497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判定方法(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点诠释: 要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只需找到这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即可,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若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判定方法(二):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 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 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个角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 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4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判定:1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5 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的一半. 中点四边形:依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中点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原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四边形 相等菱形 互相垂直矩形 相等且互相垂直正方形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 2.1 极差: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极差.计算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一般说,极差越小,则说明数据的波动幅度越小. 2.2 方差 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2. 巧用方差公式: 1、基本公式:S2=n1[(X1-X—)2+(X2-X—)2+……+(Xn-X—)2] 2、简化公式:S2=n1[(X12+X22+……+Xn2)-nX—2] 也可写成:S2=n1(X12+X22+……+Xn2)-X—2 3、简化②:S2=n1[(X’12+X’22+……+X’n2)-nX—2] 也可写成: S2=n1(X’12+X’22+……+X’n2)-X—2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记作S. 意义: 1、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通常研究的是这组数据 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的情况. 2、方差较大的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波动较小. 3、方差大,标准差就大,方差小,标准差就小.因此标准差同样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 注意:对两组数据来说,极差大的那一组不一定方差大,反过来,方差大的极差也不一定大. 第三章二次根式 3.1 二次根式 定义: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 有意义条件:当a≧0时,有意义;当a≦0时,无意义. 性质:

(完整版)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20201018211140)

第一章 教学内容:证明(二) 重点: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证明 难点:证明逆命题的真假,角平分线的证明及其对逆命题的理解易错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定理及逆定理的判别第二章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黄金分割点的理解,用配方法解方程 易错点:利用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解方程 第三章 教学内容:证明(三) 重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证明 易错点:各定理之间的判别 第四章 教学内容:视图与投影 重点:某物体的三视图与投影 难点: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 易错点:三视图的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第五章 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猜想,证明与拓展 易错点:主要区别反比例函数与x 轴和与y 轴无限靠近第六章 教学内容:频率与概率 定义和命题:频率与概率的概念 难点:理解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易错点:频率是样本中才出现的,概率是整体中出项的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定理2: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两组对边分 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定义:有一个角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定理1:矩形的4 个角都是直角。定理2:矩 形的对角线相等。

最新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年初三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涂黑.) 1.下列运算结果等于1的是 ( ▲ ) A .-2+1 B .-12 C .-(-1) D . ―||―1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 A .(a 3)2=a 5 B .(-2x 2)3=-8x 6 C .a 3·(-a )2=-a 5 D . (-x )2÷x =-x 3.在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实根之和为5的方程是 ( ▲ ) A .x 2-7x +5=0 B .x 2+5x -3=0 C .x 2-5x +8=0 D .x 2 -5x -2=0 4.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15位同学参加世博知识竞赛预赛,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若取前8位同学进入决赛,某人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后,还需知道这15位同学的分数的哪个统计量,就能判断他能不能进入决赛 ( ▲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最高分数 D .平均数 5.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 ▲ ) A .了解在校中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 .了解无锡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 .调查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D .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同班同学进行医学检查 6.如图是由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俯视图为 ( ▲ ) 7.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8.对于锐角α,sin A 的值不可能...为 ( ▲ ) A . 22 B .33 C .55 D .35 5 9.用一个半径为10cm 半圆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则该圆锥的高为( ▲ ) A .53cm B .52cm C .5cm D .7.5cm 10、如图,直线l 交y 轴于点C ,与双曲线y =k x (k <0)交于A 、B 两点,P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与A 、B 重合),Q 为线段BC 上的 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A 、P 、Q 分别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F ,连结OA 、OP 、OQ ,设△AO D 的面积为S 1、△POE 的面积为S 2、△QOF 的面积为S 3,则有( ▲ ) A .S 1<S 2<S 3 B .S 3<S 1<S 2 C .S 3<S 2<S 1 D .S 1、S 2、S 3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第6题) A . B . C . D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推论: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1.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矩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矩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5.菱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菱形的判定定理: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7.正方形的性质定理: 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8.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1.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数学学科试题及答案 数 学 试 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2)1(-的立方根是( ) A .-1 B .0 C .1 D .±1 2. 下列标志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中国移动 中国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方正集团 A . B . C . D . 3.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7 22 B .2-2 C .??51.5 D .sin45° 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左视图 俯视图 A . B . C . D . 考号 姓名 考场 班级 学校 乡镇

5.若代数式 2 ) 3(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且x ≠3 C .x >-1 D .x >-1且x ≠3 6.观察图3中尺规作图痕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PQ 为∠APB 的平分线 B .PA =PB C .点A ,B 到PQ 的距离不相等 D .∠APQ =∠BPQ 7.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连接AE ,∠E =36°,则∠ADC 的度数是( ) A .44° B .54° C .72° D .53° 8. 若不等式组? ? ?->-≥+2210 x x a x 无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9. 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长AB 为5,宽BC 为4,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 AE ⊥EF ,EF 交CD 于点F ,设BE =x ,FC =y ,则点E 从点B 运动到点C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图3 B E

初三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初三下学期数学第7章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初三下学期数学第7章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7.1正切1、定义域:{x|x∈R且x≠(π/2)+kπ,k∈Z} 2、值域:实数集R 3、奇偶性:奇函数4、单调性:在区间(-π/2+kπ,π/2+kπ),(k∈Z)上是增函数5、周期性:最小正周期π(可用T=π/|ω|来求) 7.2正弦、余弦(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一边,解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解三角形(3)运用a:b:c=sinA:sinB:sinC解决角之间的转换关系 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2、如下图,在Rt△ABC中,∠C 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7.4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1)反正弦:在闭区间上符合条件sinx=a(-1≤a≤1)的角x,叫做实数a的反正弦,记作arcsina,即x=arcsina,其中x∈,且a=sinx;注意arcsina表示一个角,这个角的正弦值为a,且这个角在内(-1≤a≤1)。7.5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函数(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0,设BC=a,CA=b,AB=c,锐角A的四个三角函数是:(1)正弦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ABC,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A的正弦。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距离某建筑物6米的点A处测得广告牌B点、C点的仰角分别为60°和45°,则广告牌的高度BC为____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 2.如图,一艘核潜艇在海面下500米A点处测得俯角为30°正前方的海底有黑匣子信号发出,继续在同一深度直线航行4000米后再次在B点处测得俯角为60°正前方的海底有黑匣子信号发出,求海底黑匣子C点处距离海面的深度?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模拟试题苏教版.docx

2019-2020 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模拟试题苏教版 一.:(本大共 10 小,每 3 分,共30 分 . ) 1、- 5 的是??????????????????????????(▲ ) A. 5B.- 5C 1 D 1.5.-5 2、下列算正确的是?????????????????????????(▲ ) A.x2+x3=x6 B . 2 x+3y= 5xy C .( x3) 2=x6 D .x6÷x3=x2 3、下列形中,中心称形有????????????????????(▲ ) A. 4 个B. 3 个C. 2 个D. 1 个 4、若x= 2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8=0的一个解, m的是??(▲ ) A.- 6 B . 6C.5 D . 2 5、已知点(2 , 3) 在反比例函数 y = k+1的像上, k 的是???????(▲ ) A x A. 7 B.- 7 C. 5 D.- 5 6、某小区20 家庭的日用量(位:千瓦)如下: 日用量(位:千瓦) 4567810 数136541 20 家庭日用量的众数、中位数分是??????????????(▲ ) A. 6,6.5B. 6,7C. 6,7.5D. 7, 7.5 7、如, 4 的等△ABC中,DE中位,四形BCED的面(▲)A.23 B.33 C.43 D.63 8、在△中,∠ = 90°,= 3cm,= 4cm,若⊙ ,⊙B的半径分1cm, 4cm, ABC C AC BC A ⊙ A,⊙ B 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切 B. 内切 C. 相交 D. 外离 9、如, Rt △ABC中,∠ACB=90°,AC=BC=2,若把 Rt △ABCAB所在直旋一 周,所得的几何体的表面??????????????????(▲ ) A.πB. 2 πC. 2πD. 2 2π 10、如,△ABC在直角坐系中,AB= AC, A(0,22) ,C(1 ,0) ,D射AO上一点, 一点 P 从 A 出,运路径A→D→ C,点 P在 AD上的运速度是在 CD上的3倍,要使整个运最少,点D的坐??????????(▲ ) A.(0 , 2 )B.(0 ,2C.2D y2 )(0 ,). (0 ,) A 23A4 D E D ? B C B O C x (第 7 题图) (第 10 题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数学学科试题及答案 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2)1 (-的立方根是() A.-1 B.0 C.1 D.±1 2. 下列标志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中国移动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方正集团 A.B.C.D.3.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7 22B.2-2C.?? 51.5D.sin45° 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左视图 俯视图 A.B. C.D.

5.若代数式 2 ) 3(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且x ≠3 C .x >-1 D .x >-1且x ≠3 6.观察图3中尺规作图痕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PQ 为∠APB 的平分线 B .PA =PB C .点A ,B 到PQ 的距离不相等 D .∠APQ =∠BPQ 7.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连接AE ,∠E =36°,则∠ADC 的度数是( ) A .44° B .54° C .72° D .53° 8. 若不等式组? ? ?->-≥+2210 x x a x 无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9. 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长AB 为5,宽BC 为4,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 AE ⊥EF ,EF 交CD 于点F ,设BE =x ,FC =y ,则点E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能表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图3 B E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推论: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1.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矩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矩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5.菱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菱形的判定定理: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7.正方形的性质定理: 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8.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完整word版)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A 、 B 、 C 、 D 、 初 三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元二次方程2 x -9=0的根是( ) A.x =3 B.x 3 C. 3.321-==x x D. 1x 3 2x 3 2.二次函数2 x y =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A.32 +=x y B.32 -=x y C.2 )3(+=x y D.2 )3(-=x y 3.有一个盛水的容器.现匀速地向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 的任何时刻,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图中PQ 为一线段,这个容器的形状 是 ( ) 4.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A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 、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 、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5.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象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a >0,②b >0,③ c >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Q (m,n ),点Q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M(x,y),则点M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7.将分别标有数字1,4,8的三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随机地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不放回),再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能组成两位数恰好是“18”的概率为( )。A. 1/2 B.1/4 C.1/6 D.1/8 8.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a-1)x 与反比例函数y=x a 5的图象的大致位置不可能是( ) 9. 已知112233(,),(,),(,)x y x y x y 是反比例函数4 y x -=的图象上三点,且1230x x x <<<,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30y y y <<< B. 1230y y y >>> C. 1320y y y <<< D. 1320y y y >>> 10.把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C 折到AB 的中点M ,折痕EF 的长 等于( ) D C E M

2017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2017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导读:本文2017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对称轴在y轴左; 因为若对称轴在左边则对称轴小于0,也就是- b/2a0, 所以b/2a要小于0,所以a、b要异号可简单记忆为左同右异,即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 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_______Δ= b^2-4ac0时,函数在x= -b/2a处取得最小值f(-b/2a)=4ac-b2/4a;在{x|x-b/2a}上是增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函数的值域是{y|y≥4ac-b^2/4a}相反不变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这时,函数是偶函数,解析式变形为y=ax^2+c(a≠0)特殊值的形式7.特殊值的形式①当x=1时y=a+b+c②当x=-1时y=a-b+c③当x=2时y=4a+2b+c④当x=-2时y=4a-2b+c二次函数的性质8.定义域:R值域:(对应解析式,且只讨论a大于0的情况,a小于0的情况请读者自行推断)①[(4ac-b^2)/4a,正无穷);②[t,正无穷)奇偶性:当b=0时为偶函数,当b≠0时为非奇非偶函数。周期性:无解析式:①y=ax^2+bx+c[一般式]⑴a≠0⑵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a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b-√Δ]/2a,0)和([-b+√Δ]/2a,0);Δ=0,图象与x轴交于一点:(-b/2a,0);Δ0 且X≧(X1+X2)/2时,Y随X的

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分,共计30分.) 1.下面的图形中,既就是轴对称图形又就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就是() A. B. C. D. 2.下列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就是() ①3x2+x=20,②2x2﹣3xy+4=0,③x2﹣=4,④x2=0,⑤x2﹣+3=0. A.①②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3.在抛物线y=2x2﹣3x+1上的点就是() A.(0,﹣1) B. C.(﹣1,5) D.(3,4) 4.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个数就是() A.0个 B.1个 C.2个 D.互相重合的两个 5.若(2,5)、(4,5)就是抛物线y=ax2+bx+c上的两个点,则它的对称轴就是() A.x=﹣ B.x=1 C.x=2 D.x=3 6.把一个正方形绕对角线的交点旋转到与原来重合,至少需转动() A.45° B.60° C.90° D.180° 7.如果代数式x2+4x+4的值就是16,则x的值一定就是() A.﹣2 B.2,﹣2 C.2,﹣6 D.30,﹣34 8.二次函数y=﹣2x2+4x+1的图象如何平移可得到y=﹣2x2的图象() A.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 C.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D.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9.如图,△ABC内接于⊙O,∠ACB=35°,则∠OAB的度数就是()

A.70° B.65° C.60° D.55° 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与y=﹣mx2+2x+2(m就是常数,且m≠0)的图象可能就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0分,共计30分.) 11.已知y=﹣2,当x时,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 12.已知直线y=2x﹣1与抛物线y=5x2+k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k=. 13.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x2+x化成y=a(x﹣h)2+k的形式就是. 1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2+5x+m2+2m﹣3=0有一个根为0,则m=. 15.已知方程x2﹣7x+12=0的两根恰好就是Rt△ABC的两条边的长,则Rt△ABC的第三边长为.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经过原点O,并且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已知B(8,0),C(0,6),则⊙A的半径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A .221 x x + B .02=++c bx ax C .()()121=+-x x D .05232 2 =--y xy x 2.化简 1 321 21++ -的结果为( ) A 、23+ B 、23- C 、322+ D 、223+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60x kx --=的一个根为3x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4.要使二次根式1-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 x <1 (C ) x ≥1 (D )x ≤1 5.有6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它们的背面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如图 2),从中任意一张是数字3的概率是( ) A 、61 B 、31 C 、21 D 、3 2 6.已知x 、y 是实数,3x +4 +y 2 -6y +9=0,则xy 的值是( ) A .4 B .-4 C .94 D .-94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5cm 和4cm ,圆心距为7cm ,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内切 C .外切 D .外离 9.如图3,⊙O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OM长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10.已知:如图4, ⊙O 的两条弦AE 、BC 相交于点D,连接AC 、BE. 若∠ACB =6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O B =60° B . ∠ADB =60° C .∠AEB =60° D .∠AEB =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方程 x 2 =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五角星的顶点是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这个 五角星可以由一 个基本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中心O 至少经过____________次旋转而得到, 每一次旋转_______度. 13.若实数a 、b 满足1 112 2+-+-= a a a b ,则a+b 的值为 ________. 14.圆和圆有不同的位置关系.与下图不同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只填一种) 15.若关于x 方程kx 2–6x+1=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6,在Rt △ABC 中,∠C=90°,CA=CB=2。分别以A 、B 、C 为圆心,以2 1AC 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17.已知:如图7,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4,若以AB 为直径的⊙O 与BC 相交于点D ,DE ∥AB ,DE 与AC 相交于点E ,则DE=____________。 18. 如图,是一个半径为6cm ,面积为π12cm 2的扇形纸片,现需要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纸片,使两张纸片刚好能组合成圆锥体,则R 等于 cm 三.解答题 19.(6 分)计算:÷ (6分)解方程:2(x+2)2=x 2 -4 图2 O A B M 图3 图4 图5 图7 图 6 12题图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决定对称轴位置的因素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因为若对称轴在左边则对称轴小于0,也就是- b/2a当a与b异号时(即ab0, 所以b/2a要小于0,所以a、b要异号 可简单记忆为左同右异,即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 与b异号时(即ab事实上,b有其自身的几何意义: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处的该抛物线切线的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斜率k的值。可通过对二次函数求导得到。 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因素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 -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 -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_______ Δ= b -4ac当a>0时,函数在x= -b/2a处取得最小值f(-b/2a)=4ac-b/4a;在{x|x{x|x>-b/2a}上是增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函数的值域是{y|y≥4ac-b /4a}相反不变 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这时,函数是偶函数,解析式变形为y=ax +c(a≠0)

特殊值的形式 7.特殊值的形式 ①当x=1时y=a+b+c ②当x=-1时y=a-b+c ③当x=2时y=4a+2b+c ④当x=-2时y=4a-2b+c 二次函数的性质 8.定义域:R 值域:(对应解析式,且只讨论a大于0的情况,a小于0的情况请读者自行推断)①[(4ac-b )/4a, 正无穷);②[t,正无穷) 奇偶性:当b=0时为偶函数,当b≠0时为非奇非偶函数。 周期性:无 解析式: ①y=ax +bx+c[一般式] ⑴a≠0 ⑵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a⑶极值点:(-b/2a,(4ac-b )/4a); ⑷Δ=b -4ac, Δ>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 ([-b-√Δ]/2a,0)和([-b+√Δ]/2a,0); Δ=0,图象与x轴交于一点: (-b/2a,0); Δ②y=a(x-h) +k[顶点式] 此时,对应极值点为(h,k),其中h=-b/2a,k=(4ac-b )/4a;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圆》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圆》教案 宿城区埠子中学蔡志慧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定义(圆的描述概念和圆的集合概念); 2、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会利用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定点和圆的位 置关系; 4、初步会运用圆的定义证明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 教学重点:确定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以及圆的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观察图形,议一议: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能否做成正方形或三角形?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 1、圆的描述定义: 把一条线段OP(用你手边的圆珠笔代替)的一个端点O固定,使线段OP绕点O在平面内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P所形成的图形 是______。其中,定点O叫______,线段OP叫______。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______,读作______。 2、思考: 确定一个圆的两个要素是_______和________,以定点A为圆心作圆,能作______个圆;以定长r为半径作圆,能作______个圆;以定点A 为圆心、定长r为半径作圆,能且只能作_______个圆。 二、观察、思考与小结: 1、请你在圆上任取3个点,分别量出这三个点到圆心的距离,你发现了 什么? 小结:(1)圆上各点到圆心(定点)的距离都______定长______; 反之,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______上。 (2)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把圆看成是一个集合。 圆的集合定义: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在圆内任取3个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圆内的点到圆心(定点)的距离都______定长______;反之,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都在______。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圆外任取3个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圆外的点到圆心(定点)的距离都______定长______;反之,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都在______。 (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 点P在圆内_____________; 点P在圆上_____________; 点P在圆外_____________。 三、尝试与交流 1, 已知⊙O的面积为25π,判断点P与⊙O的位置关系. (1)若PO=5.5,则点P在; (2)若PO=4,则点P在; (3)若PO= ,则点P在圆上 2画一画 作图说明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 1. 给定一个A点,请作出到点A的距离等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 再给定一个B点,使线段AB=3cm,请作出到点B的距离等于2cm的 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3. 请作出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等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4. 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小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5. 到点A的距离小于等于2cm,且到点B的距离都大于等于2cm的所有点 组成的图形.

(完整版)九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九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32︱的值是( ) A .-3 B . 3 C .9 D .-9 2.函数y = x -2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2 C .x >2且x ≠0 D .x ≥2且x ≠0 3.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有( ) A .6块 B .5块 C .4块 D .3块 4.在等腰△ABC 中,一腰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 于点G ,若已知AB =10,△GBC 的周长为17,则底BC 的长为( ) A .10 B .9 C .7 D .5 5.若α、β是方程x 2-4x -5=0的两个实数根,则α2+β2的值为( ) A .30 B .26 C .10 D .6 6.某校九(3)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如图2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 D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7.如图3,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AB ⊥A C ,若AB =8,AC =12, 则BD 的长是( ) A .16 B .18 C .20 D .22 8.如图4,小“鱼”与大“鱼”是位似图形,已知小“鱼”上一个“顶点”的坐标为(a ,b ),那么大“鱼”上对应“顶点”的坐标为( ) A .(-a ,-2b ) B .(-2a ,-b ) C .(-2a ,-2b ) D .(-b ,-2a )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图1 足球 30% 篮球 25% 排球 20% 乒乓球 25% 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