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一、名词解释

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良种: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杂交种品种: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物群体。

群体品种: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由授粉品种、自花授粉植物的杂交合成群体、多系品种

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有性繁殖: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而形成种子(孢子体)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玉米品种分类:玉米的生育期受有效积温影响较大,按玉米品种全生育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将其划分为极早熟(1800—2000℃)、早熟(2000—2200℃)、中熟(2200—2400℃)、晚熟(2400—2600℃)和极晚熟(2600—2800℃)五种类型。

单交种:用两个自交系杂交生产的杂交种

双交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配制的杂交种

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

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

葫芦科蔬菜为雌雄同株异花的异花授粉作物

二、论述:

1、简述品种审定的申报程序

省级:

申请者提出申请(签名盖章)申请者所在单位审查、核实(加盖公章)主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单位推荐(签章)报送品种审定委员会

向国家级申报的品种须有育种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品种最适宜种植的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签署意见

2、简述品种区域试验的任务

①进一步客观地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主要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性状鉴定,并分析其增产效果和增产效益,以确定其利用价值

②确定各地区最适宜推广的主要优良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

③为优良品种划分最适宜的推广区域,做到因地制宜种植良种,恰当地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④生产试验是在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新品种通过区域试验,好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增加生产者对良种的感性认识,以便进一步推广。

⑤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3个月内,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

3、简述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区别

①品种审定的新品种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新引进的品种,具品种权的新品种既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所形成的品种。

②品种审定的品种是对比对照品种有优良的经济性状的新培育的品种和引进品种。品种保

护是对国家保护名录之内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具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授予品种权,品种来源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通过审定的新品种,一定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但是通过品种保护审查程序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有的可以通过品种审定推广应用,但是有的因其经济形状的缘故不能在生产中推广,但是可以作为育种科研的繁殖材料。

③我国品种保护的受理、审查和授权集中在国家一级进行,由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构负责。而品种审定采用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二者批准授权依据不同的法规条例。新品种保护证书是授予育种家一种财产独占权,品种审定证书是该品种进入市场的推广许可证。

4、简述栽培品种的DUS 三性

植物品种一般有三个基本需求或属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 三性。特异性是指本品种具有1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一致性是指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稳定性是指繁殖或再生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

5、简述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点

有性繁殖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方式,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基因型和表型的一致性;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异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个体内的杂合性和个体间基因型与表型的不一致性;植株个体后代性状的多样性;异花授粉植物易近交退化

常异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主要性状多处于同质纯合状态;近交后代退化现象不显著

自:水稻;大、小麦;豆类----雌雄同花

异:雌雄同株---玉米、桑、瓜类

雌雄异株---大麻、银杏、菠菜

常:棉花,高粱,甘蓝型、芥菜型油菜

6、种子生产的主要生态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种子生产中的生态条件主要是指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群落等。

生态条件对种子生产的影响:

1. 影响种子生产的气候条件,主要有无霜期、日照、温度、年降雨量和雨季分布等。

2. 土壤的理化性质、pH 、含盐量等,都会对制种植物产生影响。

3. 生物群落对制种植物的影响主要是传粉昆虫的种类、数量等,会影响虫媒花植物的制种产量和质量。

7、简述小麦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小麦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第1年 第3年 第3年 第4年 第5-7年 第8年

单株选择 株行比较 分系比较 混系繁殖 原种繁殖 生产应用 原种圃种子田生产田 株行圃 株系圃 原种圃 种子田 生产田

三年三圃制经过选株(穗)、选行和选系3次选择,最后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年三圃制繁育原种。

1、单株(穗)选择单株(穗)选择是原种生产的基础,可以在同品种的原种圃、决选的株(穗)系圃、种子繁殖田或专门设置的稀条播种植的选择圃里进行单株(穗)选择。

2、株(穗)行圃经室内考种入选的单株(穗)的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按单株(穗)分行种植种成株(穗)行圃。

3、株(穗)系圃经室内考种当选的株(穗)行种子,按株(穗)行分别种植,建立株(穗)系圃。当选株(穗)系分区核产,产量不应低于邻近对照。对田间入选的株(穗)系材料和对照,分别脱粒、称重,取样进行考种,考察粒型、粒色、籽粒饱满度和粒质4个项目,须从严掌握,并增加千粒重和容重的测定,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决定取舍。

4、原种圃将上年当选株(穗)系的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进行扩大繁殖。分别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进行纯度鉴定,严格去除杂株、弱株,并携出田外,收获的种子即为原种。

8、简述小麦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1、育种家种子品种通过审定时,由育种者直接生产和掌握的原始种子,世代最低,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遗传性稳定,纯度100%。其种子生产由育种者负责,通过育种家种子圃,采用单粒点播、分株鉴定、整株去杂、混合收获规程。

2、原原种由育种家种子繁殖而来,或由育种者的保种圃繁殖而来,纯度100%,比育种家种子第一个世代,质量和纯度与育种家种子相同。其生产由育种者负责,在育种单位或特约原种场进行。

3、原种由原原种繁殖的第一代种子,遗传性状与原原种相同,质量和纯度仅次于原原种。原种的种植由原种场负责,在原种圃精量稀播,四周设保护区和走道。

4、良种由原种繁殖的第一代种子,遗传性状与原种相同,种子质量和纯度仅次于原种。

9、简述杂交水稻三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三系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总称。

杂交水稻三系的相互关系: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获得不育系种子,保持系自交仍是保持系。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种子,恢复系自交仍是恢复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每年需要繁殖不育系。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置杂交种,才能应用于生产。

10、简述玉米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以及生物类型

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取决于基因型,同时因光照、温度、栽培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品种叶片数多,生育期长,反之越短。一般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总叶片数分别为23-24,19-22,17-18.日照较长,温度低,肥水充足时,生育期较长,反之,则较短。根据玉米器官的出现顺序,可把生育期划分为苗期,蕙期和花粒期。玉米栽培品种: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爆裂型、甜质型、糯质型、甜粉型、中间型,有稃型

11、简述玉米杂交种亲本种子的繁殖与提纯技术

繁殖技术:

(一)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

(二)“二圃制”生产自交系原种

提纯技术:

1.穗行鉴定提纯法——对混杂较轻(杂株率在10%以下)的自交系效果较好。

2.穗行测交提纯法——对生产上使用多年、混杂较重(杂株率在10%以上)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提纯的有效方法。

3.穗行半分提纯法——适用于混杂较轻的自交系提纯,因为只作一次典型性鉴定,而且不经过配合力测定,效果不够理想,而且种子繁殖数量有限。

12、简述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1)安全隔离

(2)规格播种

(3)去杂去劣(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抽雄散粉前)

(4)花期调控

①花期预测的方法:a、叶片检查法 b、幼穗检查法

②花期调节的方法:

a、苗期:如果由于墒情不好等原因,迟播亲本出苗较晚,出现父母本生长快慢不一致时,可采用“促慢控快”法,对生长慢的亲本采取早间苗、早施肥、早松土等措施,促其生长;对生长较快的亲本则采取晚间苗、晚施肥、晚松土的控制措施。

b、拔节孕穗期:对发育慢的亲本,一方面偏施肥浇水,同时可喷20mg/L的“九二0”和1%的尿素混合液,每667m2喷100-200kg;或者每667m2喷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00kg,可提前花期2-3d。每667m2喷4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100kg,可使雌穗花丝提前抽出,而对雄穗抽雄散粉影响不大。

C、抽雄开花期:如父本已抽雄,则在母本雌穗刚露出时,提前对母本去雄,或带顶叶去雄,母本吐丝可提前1-2d;如父本已散粉,母本雌穗苞叶过长,在花丝已抽出1-2cm时,可剪短苞叶(以不伤雌穗顶端为宜),使花丝早露;如母本花丝过长、过早,则可将花丝剪短至3cm左右,以便接受花粉。

(5)母本去雄

(6)重视父本作用

(7)人工授粉

13、简述油菜3种类型与芸苔属植物几个种的亲缘关系

白菜型油菜为基本种(染色体数2n=20,染色体组为AA),其余两种类型均为复合体,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油菜经杂交、自交和自然选择后进化而来。芥菜型油菜系由白菜型原始种和黑芥(B,2n=8)自然杂交后异源多倍化而来(AABB,2n=36):甘蓝型油菜系由白菜型原始种与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的野生甘蓝(CC,2n=18)自然杂交后异源多倍化而来(AACC,2n=38)。三种类型油菜与芸苔属植物几个钟的亲缘关系,可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

14、简述油菜三系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原因:1、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自然变异及亲本自身的分离

防止措施:1、苗床去劣 2、苗期去杂去劣3、初花期摘除主花序4、利用蜜蜂传粉

15、棉花杂交制种技术中去杂去劣的要点是什么

开花前:根据父、母本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典型性,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去杂去劣工作,以确保亲本的遗传纯度。以后随时发现拔除。

开花期间:每天下午在母本行进行人工去雄。当花冠露出苞叶时即可去雄。去雄时拇指和食指捏住花蕾,撕下花冠和雄蕊管,注意不要损伤柱头和子房。去掉的蓓蕾带到田外以免第二次散粉,将去雄后的蓓蕾作标记,以便于次日容易发现进行授粉。每天上午8时前后花蕾陆续开放,这时从父本行中采集花粉给去雄母本花粉授粉。授粉时花粉要均匀地涂抹在柱头上。为了保证杂交种的饱满度和播种品质,正常年份应在8月15日前结束授粉工作,并将母本行中剩余的蓓蕾全部摘除。

收获前:要对母本行进行一次去杂去劣工作,以保证杂交种的遗传纯度。

收获时:先收父本行,然后采收母本行,以防父本行的棉花混入母本行。要按级收花,分晒、分轧、分藏,由专人保管,以免发生机械混杂。

16、茎尖培养生产无毒马铃薯的原理是什么,主要技术环节有哪些?

原理:1、病原菌在植株体内分布不均匀 2、分生组织缺乏维管束系统 3、植株分生组织代谢活力最强 4、生长素的作用 5、培养基及培养过程的影响

技术环节:1、茎尖组织培养 2、脱毒试管苗快繁 3、脱毒微型薯块快繁 4、微型薯贮藏17、如何防止马铃薯生产中的病毒再侵染

1、及时拔除病株

2、割秧早收,减轻种薯带菌

3、因地制宜,避蚜生产种薯

4、防蚜灭蚜18、茎尖培养生产无毒甘薯的主要技术环节有哪些

方法:1、选择优良品种 2、茎尖组织培养 3、病毒检测 4、生产性能鉴定 5、高级脱毒试管苗繁殖 6、脱毒原原种薯(苗)繁殖 7、脱毒原种薯(苗)的快繁 8、良种繁育

19.种子认证程序(P240 考选择、填空)

(一)植物材料

(二)申请

(三)田间检验

(四)收获

(五)处理

(六)扦样

(七)种子检验

(八)种子标签

(九)认证种子的销售

第三章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种子生产:采用最新技术繁育优良品种和杂交亲本的原种,保持和提高它们的种性;按照良种生产技术规程,迅速地生产市场需要的、质量合格的、生产上作为播种材料大量使用的、种植者自己不能留种或留种效果不好的种子、种苗和无性播种材料。

品种更换:指用新品种淘汰旧品种。

品种更新:用同一品种高纯度、活力种子替代该品种退化种子。

育种家种子: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最初的一批种子可用于繁殖原种的种子

原种:指用育种家种子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第一至三代种子;我国规定的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良种:指常规种子按原种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第一至二代种子,以及达到杂交种良种质量标准的杂交种1代种子。

品种混杂退化:品种纯度降低,典型性下降,种性变劣等现象。

生物学混杂:指异品种、异亲本的花粉侵入和参与杂交,导致产生新的杂种和分离群体,是一种生物学的行为及产生的后果。

2. 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哪些?1人工去雄2利用理化因素杀雄制种3自交不亲和性利用4标志性状的利用5雄性不育性利用

3. 杂交制种技术包括哪些?1选地隔离2制种田的规格和种子播种3精细管理4花期预测5去杂去劣6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7分收分藏

4. 杂交制种过程中一般采用的隔离方式有哪些?1人工套袋,设置网罩2空间隔离3自然屏障隔离4时间隔离5高杆作物隔离

5. 杂交制种过程中对母本去雄有什么要求?及时彻底干净。及时指母本雄穗抽出散粉前就拔除;彻底指全田一株不漏;干净指拔除母本的整个雄穗,不留残枝

6. 杂交制种过程中人工辅助授粉有什么意义?人工辅助授粉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加制种产量的措施,一般可增产10%以上。尤其是在花期不能良好相遇、父本严重缺苗或因气候反常而造成花粉不足时,必须进行辅助授粉。

7. 引起植物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油哪些?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残存异

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和基因突变4选择不当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8. 防杂保纯的基本措施有哪些?坚持“防杂重于除杂,保纯重于提纯”的原则1在技术上要针对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2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的种子生产队伍。3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要求为专门的,生态条件好,栽培水平高 4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使种子工作有健全的组织保证

9. “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的一般程序?经过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系比较、混系繁殖过程,每个环节分别在不同的圃中进行

10. 既注重植株典型性的选择,又进行配合力测定的杂交种亲本提纯方法是什么?穗行测定

填空题举例

1. 杂交制种应注意选地隔离,规格播种,精细管理,严格去杂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

2. 品种混杂退化的最主要危害是产量和品质下降。

3. 杂交制种田人工辅助授粉的作用是提高父本花粉利用率和提高授粉、结实率。

4. 杂交制种田父母本行比确定的原则是:在保证父本花粉充足供应的前提下,——————。

5. 在种子生产时,由于隔离条件限制及去杂去劣不及时、不严格、不彻底导致异品种花粉传入引起天然杂交,使品

种纯度降低的现象称为____

6. 在种子生产时,杂交种亲本繁殖和制种田周围一定距离内,不种植相同作物其它品种的隔离方式是____

7. 玉米自交系提纯生产时既依据自交系典型性

选择,又依据配合力选择的生产方法是_穗行测角提纯法_。

1.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答:1. 利用人工去雄杂交制种(玉米、棉花、烟草等):存在问题:大面积制种时工作量相当大;要求去雄及时、严格、彻底。

2. 利用雄性不育性制种:受细胞核内雄性不育基因的主导控制,并受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互作控制,是可以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性。此类雄性不育性是通过“三系”配套的方式加以利用的。

3.利用理化因素杀雄制种(水稻、小麦等):利用雌、雄性器官对理化因素反应敏感性的差异,通过理化处理母本植株,使其有选择的杀死雄性器官而不影响雌性器官发育,以代替人工去雄。

化学杀雄--选用化学药剂,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喷洒于母本上,直接杀死或抑制雄性器官,造成生理不育以达到杀雄目的。

优点:方法简便;亲本选配自由;雄性不育不能遗传。

问题:喷药时间要求严格;残毒问题;杀雄剂成本。杀雄效果易受天气及植株发育状况影响。

4.利用标志性状制种:即用某一对基因控制的显性或隐性性状作为标志,区别真假杂种,用父母本天然杂交不去雄授粉的方法获得杂种。

5.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自交不亲和:是指同一植株上功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自交不结实或结实极少的特性。常见的植物类型有十字花科、豆科、蔷薇科。

“三圃制”原种生产的一般程序。

3. 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防杂保纯的基本措施?

答:(一)主要原因有5点: 1. 机械混杂

2. 生物学混杂:异交和常异交作物上比较普遍且严重。发生生物学混杂后可能导致性状分离,因而出现各种类型变异株。

3. 残存异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和基因突变

(1)残存异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品种的纯是相对的,难免会有些杂合的残存异质基因的存在(特别是那些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可能完全纯合。这些基因的分离重组,会导致出现变异类型,使群体失去原品种的种性和典型性。(2)基因突变:自然条件下的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但广泛存在,且多数突变对作物不利。这些突变会通过自身的繁殖与生物学混杂的方式,增加群体的变异类型和数量,导致混杂退化。

4. 选择不当--在种子生产过程中,没能按品种的典型性进行选择,则会导致群体杂株越来越多。

5. 不良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不良的环境和低劣的栽培技术极易造成数量性状的不良变异和退化。(二)防杂保纯基本措施:

(应该坚持的原则:防杂重于除杂,保纯重于提纯。)

1.加强种子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的种子生产队伍。

2.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要有专门的、生态条件较好的、栽培水平较高的生产基地。

3.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使种子工作有健全的组织保证。

4.在技术上要针对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建立严格的种子生产规则,防止人为的机械混杂。(2)严防生物学混杂:合理隔离、严格去杂去劣(3)有计划地进行种子更新:每隔一定时间(一般3~5年)用原种代替生产上已

混杂退化的种子。减少品种的繁殖世代,是延长品种寿命,保持品种优良种性一项根本措施。

(4)改善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如在冷凉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生产马铃薯种薯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侵染,减轻种薯退化。

4. 杂交制种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 选地隔离

(1)空间隔离--指在亲本繁殖区和杂交制种区周围一定距离内,不允许种植相同作物的其它品种。不同作物隔离距离:

异花和常异花授粉作物隔离距离>自花授粉作物借昆虫传粉的作物隔离距离>借用风力传粉的作物亲本繁殖区隔离距离>杂交种制种区(2)自然屏障隔离--利用山岭、树林、江河、水库、高地等自然屏障进行隔离。

(3)时间隔离――在满足生育期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播种期使隔离区内的花期与其周围同类作物生产田的花期错开,从而避免外来花粉污染。隔离时间长短主要由该作物的花期长短来决定。一般春播玉米要求播期差40天以上,夏播玉米30天以上。

(4)高秆作物隔离――在隔离区一定范围内种植高粱、玉米、向日葵、麻类等高秆作物起到隔离外来花粉的作用。一般要求高秆作物应提前早播20d以上,以保证制种田花期到来时有足够的高度;同时,高秆作物隔离带应有一定宽度。

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制种田往往同时采用几钟隔离方法。 2. 制种田的规格和播种(1)确定父母本行比:

行比:是指制种田中父本行与母本行的比例关系。

确定父母本行比原则:在保证父本花粉充足供应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母本行的比例。(2)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

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指标:母本开花,父本散粉。解决花期相遇的最主要的办法:采用分期播种父母本。确定父母本播种期的原则:“宁可母等父,不可父等母”。确定播种差期准确度:叶片检查法(叶龄)、镜检幼穗法。

(3)提高播种质量--尽可能一次播种保证全苗。一般制种田不补苗。基本要求:严格分清父本行、母本行,不能错行、并行、串行和漏行。 3. 精细管理 4. 花期预测 5. 去杂去劣

做到:及早、从严、彻底、干净。

(1)苗期:根据幼苗芽鞘及叶片的颜色和形状、幼苗长相等进行综合鉴定,去掉杂株、劣株和可疑株。(2)拔节期:结合叶型、株行,去掉明显的优势株。

(3)抽穗开花期:该期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阶段。要做到干净、彻底、及时,避免杂株散粉造成生物学混杂。(4)成熟期:根据穗行、果型、粒型、粒色等特性进行。

6. 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

(1)母本去雄--在母本雄蕊(穗)散粉之前将母本雄蕊(穗)及时、干净、彻底地拔除,使母本能更好地接受特定父本的花粉,形成高纯度的杂交种子。去雄时期:一般在吐丝前开始,母本吐丝时每天坚持进行,风雨无阻,每天上午9~10点前结束。直到最后只剩下5%左右植株尚未抽出时,可一次拔完;对于母本中的弱小株可进行清理。(2)人工辅助授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要考虑父本散粉的高峰期、花粉的生活力和雌蕊柱头接受花粉的能力。授粉通常在每天露水干后进行(上午7~10时)。 7. 分收分藏

制种田种子成熟后应及时收获,要把父、母本分收、分运、分脱、分晒、分藏,严防混杂。一般先收父本,后收母本。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基本概念 1.种子生产:就是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结合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变异特点,使用科学的种子生产技术, 在保持优良种性不变、维持较长经济寿命的条件下,迅速扩大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种子。 2.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一致性和稳定性, 并有适当名称的植物品种。 3.纯系学说:认为同一纯合亲本自体受精而得到的后代,或由长期连续近交得到的动物或植物的高度自交系,具 有相同的基因型,它的每一个基因座都是纯合的,所以不会发生分离。 4.遗传漂移,是指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5.良种:是指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是经过审定定名品种的复合一定质量等级标准的种子。 6.三系杂交稻: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系)、保持系(B系)和恢复系(R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 7.二系杂交稻:是指基于光(温)敏不育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光(温)敏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完全不育,可用作 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它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种子。 8.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是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 成。 9.杂交种品种:亦称杂交组合,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 体。 10.纯系学说:纯系,是指从1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一的。 一、简述新品种合理利用的意义和措施。 意义;尽量保持其纯度,延长其寿命,使之持续地发挥作用。 措施;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原种生产基地和大田用种基地。 二、两系法杂交水稻(与三系法比)优势: 配组自由,选育优良组合的几率增大;一系两用,长日高温下(夏季)可制种,短日低温条件下(春、秋)繁殖,能简化程序,降低成本;由于光温敏不育性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无关,可克服三系法不育系中细胞质的负效应;能紧跟常规稻的选育步伐,开辟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新领域,实现更高产目标。 三、花期相遇的判断标准:母本比父本早1-2d始穗。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或迟2-3d内。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 或迟3-5天,盛花期只有部分相遇。 不遇: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或迟6天以上,盛花期基本不遇。 母多早熟,幼穗分化历程短,父多中晚熟幼穗分化历程长。一至三期父早一,四至六期父母齐,七至八期母略早四、花期调节的方法 促慢控快:是促进生长发育,提早抽穗和缩短开花历期;延缓生长发育,推迟抽穗和延长开花历期。(氮控钾促、干控水促、喷施“九二0”、喷洒化学药品,借父传粉、密度调节、秧龄调节、拔苞拔穗法) 五、三系不育系的分类 孢子体不育:野败型、冈型、D型和矮败型,花粉败育较早(单核后期),典败为主 配子体不育:红莲型败育较晚(二核期),园败为主;BT型和滇型败育最晚(二核后期或三核初期),染败为 主 六、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 2)三圃制和二圃制原种生产技术: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行圃)、分系比较(株系圃)、混系繁殖(原种圃)的三圃制繁育原种。 3)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 七、简述两系法杂交小麦制种技术。 ⑵制杂交种:①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②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 ③父母本行比④安全隔离⑤去杂:⑥人工辅助授粉⑦田间管理:母氮早施、少施磷钾 八、杂交种子生产的技术途径:人工去雄、利用理化因素杀雄制种、标志基因利用、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利

浙大建筑毕业设计选题

题目01: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月牙楼可持续改造设计(指导教师:龚敏; 学生容量:4 人) 1. 项目简介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月牙楼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内,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本可持续改造设计包含5000 平方米建筑系馆建筑性能评价、建筑空间改善以及月牙楼约10000 平方米建筑的空间绿色改造。 2. 设计要求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月牙楼竣工于2004 年,包含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工造设计等科创设计大类专业的教室、办公室、研究中心、图书资料室、报告厅以及相关辅助教学空间。为配合教学科研等发展需要,其各功能空间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整合,以绿色、可持续设计方法满足学科特性、设计创意的要求。 3. 出图要求 A3文本,内容要求: 1)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彩图: A.)总平面布置图(含内部、周边的交通网络及环境 绿化),注明边界尺寸、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位置、室外空间环境、 道路宽度尺寸 B.)内部交通流线图、室内外空间改造分析图、环境 改造分析图,功能分区图等 C.)鸟瞰图(反映建筑整体改造效果) D.)彩色效果图室外与室内(室外至少 1 张,室内主

要公共空间至少1 张) 3)cad 图 A.)各层平面图,主要立面(至少2 张),主要剖面 (至少2 张) 4)设计说明书 可持续设计理念和体现设计理念的构思、手法和特点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说明(包括总体布局、建筑改造外形、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的衔接、区域消防、停车、绿色设计等方面的考虑) 题目 02:宜昌市梅子娅旅游酒店规划设计任务书(指导老师:田轶 威;学生容量 5 人) <, /o:p>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宜昌市梅子娅旅游酒店 2.业主:湖北宜昌市建委 3.工程地址:梅子娅水库预留地块 4.投资来源:国有 5.用地面积:整个备选用地整体范围约为8万M2,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度工作 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未知作者:学会编辑 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伟丰主持.董丹申、黎冰、周家伟、王靖华等院领导班子成员和院级总师出席大会,全院近600位员工参 加大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中国设计大师、原浙大设计院院长沈济黄、原浙大设计院副院长潘维贤、严家禧等老领导参加. 大会首先由董丹申院长代表院党政领导班子作工作报告,他从(1)深化改革,管理效能展现新面貌、(2)探索人力资源改革,人才建设 取得新发展、(3)生产经营开拓新局面,设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4)推进海外交流合作,国际化设计构建新平台、(5)推动协同创新,科研发展取得新突破、(6)发挥资源优势,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7)加强和改进党委工作,体制建设呈现新气象等七个方面回 顾了2014年所取得的成绩;之后还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诸如 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与需求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经营上依托浙江大 学的资源整合还不够、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行政管理的执行力还 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各级技术岗位的质量责任体系需进一步确立等. 董院长提出了2015年的重点工作和任务:(1)探索“浙大设计 集团”的运行模式,拓展人人争创业的空间平台、(2)加强信息平 台的建设,进一步推进财务、人事、经营、生产、质量、科研各项工 作的精细化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3)进一步理顺产学 研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共建与管理工作、(4)深入探索项目负责人 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所涉及的各项制度的建立、(5)推动各专业 自身发展与技术建设、(6)持续做好校内项目的服务工作、(7) 深入有序推动媒体的宣传工作、(8)推进协同设计系统的运行和 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覆盖扩延、(9)做好规划等资质的升级、新增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燃烧学》习题集与解答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燃烧? 答:燃烧标准化学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这些特征。 答:燃烧的本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它的特征是:放热、发光、发烟并伴有火焰。 3、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方法? 答: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原始燃烧的三要素,要发生燃烧,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提出一下防火和灭火的方法: 防火方法: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清除点火源 灭火方法:a、隔离法;b、窒息法;c、冷却法;d、抑制法 4、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力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 答:我国目前能源环境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虽然在生产方面,自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水平低下,仅为每人每年0.9吨标准煤,而1 吨标准煤的能量大概可以把400吨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 二、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 从目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 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耗能。我国农村人口多,

种子生产学试题+-+判断题1

()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错) ()“博优1025”的定名中“博”表示母本不育系博A,“1025”表示父本恢复系,“优”表示杂交水稻品种。(对) ()玉米属须根系是自花授粉作。(错) ()玉米、棉花是异花授粉作物。错 ()高粱是最先采用三系制种的作物。对 ()高粱的花序为复穗状花序。对 ()杂交水稻制种田间人工辅助授粉期间,应在晴天早上对父母本植株赶露水,以提高穗层温度,降低湿度,达到促进开花的目的。(错)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收获时,若发现田间仍有未彻底清除的杂株,杂交水稻不需制种,可利于良种加速繁殖,还能降低成本。(错) ()光温敏核不育系是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因此,育性受细胞质基因影响很大。(错) ()播始历期是指父母本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对)。 ()玉米制种中如果发现母本发育慢,可提早对母本带叶去雄。(对) ()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的理想花期应当保证盛花相逢。(对) ()制种田父母本行向一般要与开花期的风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对)()水稻属短日照作物。(对) ()自花授粉作物不会发生天然杂交。(错) ()玉米制种田播种时,母本应一次播完,父本可根据情况分期播种。(对)()不育系比保持系柱头外露率高,保持系比不育系结实率高。(对) ()下午4-5点给父本喷冷水可使父本延迟开花。(对) ()玉米制种时如果发现父本发育快,可对父本用尿素水灌根或喷叶,父本花期可延迟。(错) ()霜冻对玉米苗期的伤害比对成熟前伤害严重。(错)

()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的理想花期应当保证盛花相逢。(对) ()幼穗发育第六期如果发现父母本花期不遇,可排水控制发育快的一方。(错)()杂交水稻的三系是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总称。(对) ()玉米播种父母本播期确定的三种方法中,叶差法是一个综合指标,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较稳定的植物性标志对 ()霜冻对玉米苗期的伤害比对成熟前的伤害严重错 ()大豆、茄子属于自花授粉作物。对A 茄子 B 大豆 C 向日葵 D菠菜()大豆、向日葵属于自花授粉作物。错 ()玉米、菠菜是异花授粉作物。对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收割时,发现母本行内有杂株,将杂株拨除,就可保证杂交种纯度。(错) ()播始历期是指父母本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错 ()超前去雄也称摸苞去雄,即在雄穗抽出前带1-2叶去雄对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时的杂穗率不得超过0.1%。错 ()高粱的开花顺序为自上而下。错 ()可以采用一次超量繁殖、低温长期保存的方法防止高粱品种混杂退化。对()父母本行向一般要与开花期的风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对) ()在杂交水稻制种时,如果采用时间隔离,则制种田应与周围非父本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错开15天。错 ()在杂交水稻制种时,如果采用时间隔离,则制种田应与周围非父本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错开20天。对 ()繁殖不育系要力争高产量,更重视质量,是种子纯度大99.5%以上。对()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错 ()自花授粉作物不会发生天然杂交错 ()按植物学分类,棉花中品质最好强度最高的品种是海岛棉。对

浙大建筑构造00-05年真题整理版带答案解析

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构造部分 2000 一名词解释: 1勒脚及其作用:墙角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外墙的墙角称勒角。P19 2圈梁及其作用:圈梁是沿砌体房屋外墙四周及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水平梁。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P23 3隔断及其作用: 4刚性防水屋面及其优缺点:刚性防水屋面只指用细石混凝土作防水层的屋面,因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教低,故叫刚性防水屋面。主要优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缺点是易开裂,对气温变化和屋面基层的变形的适应较差。P124 二问答题 1简述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坚固实用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美观大方 三做一楼梯剖面图。某中学教学楼层高为3.4米,楼梯间宽度为3.6米。进深为8.5米,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45米。试设计一双折式梯段的楼梯。要求在梯段休息平台下做出入口,并保证平台梁第净高大于

等与2100mm. 2001 图为某单元式错层住宅底层平面及其剖面示意图。该住宅层高2.8米,室内外高差为600。采用砖混结构,墙厚240,楼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底层地面结构层作法自定。卧室地面采用木装修面层,阳台面层为防滑地砖,阳台栏杆采用漏空栏杆。 1请作出勒脚详图A-A,(自室外地面至窗台) 2请作出阳台详图B-B,(自1.200标高为中心,上下各取约1米)3请通过计算确定楼梯踏步尺寸(宽和高)和楼梯开间、进深的最经济尺寸,并作出楼梯间的标准层(二层)平面图1:50。图中应注出必要的尺寸和平台标高。 2002 图为某办公楼局部平面,剖面示意图。该办公室采用砖混结构。所有墙厚都为240。楼面、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找坡采用材料垫坡。防水方式自定。所有房间地面面层采用木装修,外廊面层及栏杆做法自定。 1请做(1)剖面详细图 2请做(2)剖面详细图 3请做(3)剖面详细图(范围:以4.200标高为中心,上下各约1.2米) 注:以上所有详土中均应注明各部位材料做法及有关尺寸。 2003

燃烧学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2分/个) 1、不属于常用防止脱火的措施的为:D A喉口加装收缩段,但喉口直径不变B加稳焰器C使用冷却装置D利用钝体 2、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B A液体燃烧的过程包括雾化、受热蒸发、扩散混合、着火燃烧B油滴燃烧属于预混燃烧 C提高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有利于强化油雾燃烧 D异相燃烧是指不同相的物质之间发生的 3、碳的()反应是自我促进的,而()反应是自我抑制。A A氧化/气化 B气化/氧化 C还原/氧化D氧化/还原 4、已知燃料成分,下列量可以确定的是:D A着火温度B理论发热温度C理论燃烧温度D实际燃烧温度 5、影响碳球燃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D A碳球表面二氧化碳浓度B碳球燃尽时间C碳球直径D碳球表面氧气浓度分 6、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不包括:D A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气体的化学反应速度 B能减少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的燃烧 C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D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理论发热温度 7、能用来描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相似的准则数是:C A普朗特数,雷诺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B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 C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D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雷诺数 8、依靠传热与传质进行火焰传播的是:C A爆震B爆炸C正常传播D爆燃 9、对于影响自燃着火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散热系数减少有利于着火B燃料活性强易着火 C系统初始温度升高容易着火D产热散热相等有利于着火 10、静止空气中球形碳粒燃烧,当温度为900℃时:B A只存在二次反应B一次反应,二次反应并存C只存在一次反应D以上都不对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5分/个) 1、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由几步反应所完成,故可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物浓度关系。 答:错。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是由几步反应所完成的,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非表示整个化学反应的真实过程,故无法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系 2、家用煤球炉在800多摄氏度能稳定燃烧,而大型煤粉炉要在1300℃以上才能稳定燃烧,因此,由细小煤粉反应活性好的理论可以得知:因此家用煤球炉比大型煤粉炉更实用。 答:停留时间是影响燃烧热工况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停留时间越长,燃烧热工况越好。家用煤球炉中,煤的停留时间可以达到几个小时,而大型煤粉炉中,煤粉颗粒在炉膛内却只能停留2到5秒,因此家用煤球炉在较低温度下即可以维持燃烧稳定,而大型煤粉炉却需要较高炉膛温度来维持燃烧稳定。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 A. 遗传 B. 变异 C. 选择 D. 漂变 2.作物育种的实质: ( ) A. 遗传 B. 作物的进化 C. 选择 D. 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 B. 生物学 C. 植物学 D. 生物进化论 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 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 B. 地理型 C. 地域型 D. 生态型 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 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 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 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 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 二、填空: 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 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 四、名词解释 1.作物育种; 2.作物育种学; 3.品种。 五、问答题 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2. 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种子生产学复习题说课讲解

一、名词解释: 1、品种(cultivation):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并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特点: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的时效性;地区的适应性。 2、品种混杂(cultivar complexity):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3、品种退化(cultivar degeneration):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4、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5、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6、自花授粉(self 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7、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8、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作物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1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1、无融合生殖apomixis: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类型: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配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12、无性系clone: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代通常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13、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14、基因频率genotype: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5、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6、遗传平衡定律(law of genetic equilibrium):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7、常规品种(conventional cultivar):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18、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19、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yivar):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9、显性假说 dominance hypothesis 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19、超显性假说:superdominance hyprothesis 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0、纯系:指从一个基因型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即由纯合的个体自花授粉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21、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无性繁殖产生的群体。 22、自交不亲和性:self incompatibility 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 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

建筑学资料

2018级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以综合性一流大学背景下特质化的建筑学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全面提升学生研究性设计能力为重点,积极培养建筑学综合性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求是创新精神的专业拔尖和领军高层次人才。 毕业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培养热爱建筑事业、关怀人类生存环境与社会整体利益,培养扎实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实践和创新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以及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能力。掌握建筑设计相关的原理与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历史、结构、构造、材料、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受到严格的建筑设计专业技术训练,具有对各类建筑功能、造型、空间组织、技术经济、环境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优选和评价的能力,以及创作出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方案的能力。本专业兼设景观学专业方向,学生可选择修读相应模块课程。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图示、媒体、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有独立思考勇于突破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3.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了解与建筑、规划或景观有关的经济知识、社会文化风俗、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体系的基本知识、建筑构造或景观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常用建筑材料与新材料的性能以及建筑物理声、光、热或植物与景观种植的有关知识; 5.具有一定的项目前期策划、建筑或景观设计方案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具有建筑或景观美学方面的修养。 专业主干课程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力学与结构Ⅰ 建筑力学与结构Ⅱ 建筑力学与结构Ⅲ 建筑力学与结构Ⅳ 建筑设计(甲 )Ⅰ 建筑设计(甲)Ⅱ 建筑设计(甲)Ⅲ 建筑设计(甲)Ⅳ 建筑设计基础Ⅰ 建筑设计基础Ⅱ 建筑史Ⅰ 建筑史Ⅱ 专题化设计Ⅰ 专题化设计Ⅱ 推荐学制 5年 最低毕业学分 190+6.5+8 授予学位 建筑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建筑类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54.0+6.5学分 (1)思政类 14+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 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春夏) 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 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

(精选)种子生产学复习资料(农大)

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能源系动力工程领域(代码:430107)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主动迎接国际性竞争,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多样性、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力工程学科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的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掌握动力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宽厚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方法和手段,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训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二、学制:2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五、培养环节要求 1、专业实践要求: 在学期间保证半年(应届一年)实践教学,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2、读书报告要求: 读书报告要求: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 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题报告要求对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在入学后第一学年末完成。 4、专业外语要求: 5、发表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法研究、工程软件或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

最新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重点必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 1.种子 2.纯系: 3.顶交种 4杂交种品种 5.播始历期 6.种子认证 二、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 1、水稻三系配套杂交育种使用的三系分别。、、是:。、、 2、栽培品种的三性分别是: 3 、一般情况下,品种群体内包含有、、产生的 后代个体的基因型是,群体是。 4 、玉米一生生活周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 5 、自交系的杂穗率指的杂穗占的百分比。 6 、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多纯合的______。 7、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和。 8、根据种子质量级别分类,我国将种子划分为、和。 9 、棉花品种的混杂退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品种保留有较多的。 10、异花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一般大于。 1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的基本程序是、、、。 12 、依据生育期长短分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计12分) ()1、繁殖不育系要力争高产量,更重视质量,是种子纯度大99.5%以上。()2、秋马铃薯当地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5℃以下为播种适期。 ()3、玉米属须根系是自花授粉作。 ()4、杂交水稻的三系是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总称。 ()5、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 ()6、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时的杂穗率不得超过0.1%。 ()7、按植物学分类,棉花中品质最好强度最高的品种是海岛棉。 ()8、水稻杂交制种中喷施“920”一般可使亲本推迟抽穗2-3天。

() 9、不同性状代码数不一定是连续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根据种子质量可将种子分为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10(、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中,若缺苗补种,父本行可补种或移栽。)11(所以花期调节的措施主要针对母两系杂交小麦要求母本要整齐一致,12、()本。四、问答题(计38分) 1.纯系学说对种子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6分) 2.防止棉花混杂退化的措施。(3分) 3.杂交水稻的三系及其相互关系(6分) 4.简述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实施步骤。(4分) 5.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4分) 6.白菜田间管理(5分) 7.栽培品种按品种遗传组成分类及含义。(4分) 8.栽培品种DUS三性及判别标准。(6分) 五、论述题(计23分) 1.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11分) 2.以小麦为例试述常规种各原种生产技术(利用育种家种子、三圃制、株系循环法)的程序及特点。(12分)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 种子: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植物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能作为繁殖后代用1.的都称为种子,亦称为“农业种子”。 纯系: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即自交系品种(小麦、 2.水稻、玉米自交系等)。 3.顶交种: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产生。 4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5.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 6.种子认证: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 三、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 3、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性。 4、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3、自交、姊妹交、杂交、杂合的、异质的。 4、完整生育期。 精品文档.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快题相关资料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快题相关资料 第一:城乡规划学学术型硕士方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 第二:学术型硕士考试要求: 初试笔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或241德③730规划学基础或355建筑学基础④50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或501建筑设计快题(6小时)学术型硕士复试笔试科目:城市与区域规划 复试面试科目:本专业综合知识,学院统一测试英语听力 第五:城乡规划学导师: 华晨李王鸣胡晓鸣徐延安谢良葵王东辉楼宇红连铭张汛瀚顾哲汪均如高俊魏薇郑卫曹康邓竹葛丹东陈钢董文丽魏芳秦洛峰高裕江魏薇杨建军王纪武陈秋晓王伟武饶传坤祁巍峰王微波李咏华丁旭傅舒兰 第六:学术型最近5年招生人数: 2015年:12人2014年:8人2013年:11人2012年:8人2011年:10人 第八:理论考试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 730规划学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第3版,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主编,建工版;《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建工版;《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55建筑学基础: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东南大学潘古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外国建筑史》(第三版)陈志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末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建筑构造设计基础》刘昭如编,科学出版社;《建筑构造》(下册)刘建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同初试基础课。 历年考研理论真题:

730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规划学基础 一、概念与简答题(共65分) 1、城乡规划区(6分) 2、城市空间形态(5分) 3、解释城乡规划中紫线,蓝线和绿线的含义(8分) 4、简述勒,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理论要点(8分) 5、简述曹魏邺城在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方面的革新(6分) 6、简述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6分) 7、近代城市外国独占城市规划与建设有哪些特征(6分) 8、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7分) 9、雷德伯恩体系(7分) 10、试述1960年代后西方大城市内部主要问题及其更新改造的规划方式(6分) 二、详答题(共85分) 1、谈谈你对旧城道路系统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改善措施建议(20分) 2、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作用和布局要求(15分) 3、试解释”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涵义,并结合释义,对比分析“朝”与“市”在中国古代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20分) 4、“新城市主义”及其主要规划思想(15分) 5、试论统筹城乡的城乡规划途径(15分)

(完整版)种子学教学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调控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操作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内容,熟悉操作规程,能独立解决种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种子的涵义,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种子的涵义,了解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难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区别 第二章种子的形成与植物学分类 1、教学内容 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熟悉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了解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有个充分的认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皮上的构造及其与胚珠类型的关系;种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态结构;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难点: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双受精过程及意义;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 1、教学内容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种子水分;种子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其他化学成份;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一、名词解释 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良种: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杂交种品种: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物群体。 群体品种: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由授粉品种、自花授粉植物的杂交合成群体、多系品种 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有性繁殖: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而形成种子(孢子体)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玉米品种分类:玉米的生育期受有效积温影响较大,按玉米品种全生育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将其划分为极早熟(1800—2000℃)、早熟(2000—2200℃)、中熟(2200—2400℃)、晚熟(2400—2600℃)和极晚熟(2600—2800℃)五种类型。 单交种:用两个自交系杂交生产的杂交种 双交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配制的杂交种 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 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 葫芦科蔬菜为雌雄同株异花的异花授粉作物 二、论述: 1、简述品种审定的申报程序 省级: 申请者提出申请(签名盖章)申请者所在单位审查、核实(加盖公章)主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单位推荐(签章)报送品种审定委员会 向国家级申报的品种须有育种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品种最适宜种植的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签署意见 2、简述品种区域试验的任务 ①进一步客观地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主要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性状鉴定,并分析其增产效果和增产效益,以确定其利用价值 ②确定各地区最适宜推广的主要优良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 ③为优良品种划分最适宜的推广区域,做到因地制宜种植良种,恰当地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④生产试验是在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新品种通过区域试验,好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增加生产者对良种的感性认识,以便进一步推广。 ⑤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3个月内,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 3、简述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区别 ①品种审定的新品种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新引进的品种,具品种权的新品种既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所形成的品种。 ②品种审定的品种是对比对照品种有优良的经济性状的新培育的品种和引进品种。品种保

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高等燃烧学复习题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 第一章 1、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机理与化学反应速率。涉及基元反应、链式反应、总包反应及异相反应中有固体参与的表面反应等,分子碰撞理论与链式反应理论是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 2、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理想掺混、温度均匀的化学反应系统。 3、单相化学反应速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参与反应的初始反应物或反应产物的浓度变化量。 4、异相化学反应速率: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 5、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由阿累尼乌斯定律: 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加快。 6、等温条件下压力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n p w ∝,即等温条件下系统压力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其反应级数n 成指数关系。 用摩尔分数表示的反应速率:1-n p w ∝,即以摩尔分数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压力的n-1次方成正比。 7、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其本身在反应前后的组成、数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的一种物质。催化剂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 8、链式反应分为不分支链式反应和分支链式反应(会爆炸);为何要研究分支链式反应? 分支链式反应开始阶段反应速率很小,经过一段孕育期后,当活化中心浓度迅速增大时,反应速率也猛烈上升,一直到活化中心浓度的最大值,形成分支反应的爆炸现象。 这种分支链式反应的爆炸现象与热爆炸有本质区别,热爆炸是由于温度的升高使活化分子增多;链式爆炸是活性中间反应产物迅速繁殖的结果,这种爆炸即使在等温线也会发生。P23 9、抑制链式反应的措施: (1)增加反应容器的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 (2)提高反应系统中的气体压力; (3)在系统中引入易于和活性中心起作用的抑制剂。 10、燃烧产生的三种NO 类型、阶段、条件: (1)火焰后区域内分子氮的氧化形成的NO ,即热力NO ; (2)在火焰锋面内形成的NO ,称为快速NO ; (3)燃料中含有的氮被氧化而生成的NO ,称为燃料NO 。 2)(ln RT E dT k d =

种子生产学资料

《种子生产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 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2、品种(cultivation): 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并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特点: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的时效性;地区的适应性。 3、品种混杂(cultivar complexity): 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4、品种退化(cultivar degeneration): 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5、种子生产学: 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6、自花授粉(self pollination): 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7、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 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8、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 作物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9、种胚(embryo): 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 10、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1、无融合生殖apomixis: 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类型: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配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12、无性系clone: 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