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人教版《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人教版《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人教版《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人教版《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导语:教案设计要以学生为目标,尽可能使学生可以高效率地接受,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人教版《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了解“爱情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2、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爱情。

【学习重、难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只有懂得爱情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 ),苏联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曾获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探讨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在学校集体中和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农村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校内领导等问题。他在著作中,宣传苏维埃人道主义教育学思想,他的著作富有生动的教育实例,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

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 余本,代表作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和青年

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等。

2、题目解读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女儿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写给她的三封信之一。在信中,作者怀着激动和欣喜的感情,站在平等的对话者的角度,一反严肃的说教,用神话故事对女儿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忐忑( ) ( ) 繁衍( ) 幼稚( ) 迷惑( ) 惩罚( ) 一抔黄土( ) 刹那间( ) 宿愿( ) 伫立( ) 怒不可遏( )

2、解释下列词语:

忐忑:

忐忑: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化为乌有:

3、请你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回答“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

合作探究】

4、这种“美和力量”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几次同样的“美和力量”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呢?

5、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是‘无与伦比的美',这第

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请思考这两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

6、上帝三次看到爱情,他在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

7、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但你看第三次是“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大家议论一下这些个问题。

【精读精练】

亲爱的女儿:

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今天你整整十四岁了。你正跨越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名成年女性了。你问我:“爸爸,什么是爱情?”

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得益发欢快。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千百万女性,尤其那些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什么

是爱情?对此各有各的理解。每个男青年,当他们已萌发成年男人的气质时,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现在,亲爱的女儿,我给你的信再不是从前那种信了。我的宿愿是把生活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这就是爱情,亲爱的女儿。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同样,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

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8、“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作者为什么“心情非常激动”?

9、“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得益发欢快。”一句表明父亲对女儿的成长一直怎样?以后会怎样?

10、请你谈谈对父亲写信告诉女儿怎样对待爱情这件事的看法。

11、请写出两句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主题阅读】

叶落心底风,在湖面滑过,在叶间穿过,引起湖面的一阵涟漪,引起叶子的一阵哆嗦。一片叶子飞旋着,最终落在石椅上。我拿起它一看,是片憔悴的心形树叶,上面有很多很多大小不等的洞孔,宛如天空里的星月。“现在不是落叶的季节,你过早凋零了。”我喃喃自语,分明有一丝莫名的感伤从心头掠过。

“在看什么,这么专注?”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扭过头一看,是位精神矍铄、爽朗的老者,蛮有仙风道骨的味道,极像那种练太极拳的老翁。

“能让我看看吗?”老人笑着问。我没有理由拒绝,把树叶递过去。

“噢,是片叶子。看得那么专注,看到什么了?”老人打趣地问我。可对于他的友好态度,我却无动于衷。

“一颗心,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处在“心灵冬季”的我脱口而出。

老人不笑了,怔怔地问:“你几岁了?”

“17 岁!”我说。

又让我惊讶了。老人默默注视了我一会儿,用浑厚而舒缓的声音问我:“想听听我在这片叶子看到了什么吗?”他并不等我表态,又接着说:“它们在春风中发芽,在阳光下成长。从冰雪消融到现在的春意盎然经受了虫咬和风雪侵袭,导致你所看到的千疮百孔。你再抬头看看,这棵树上比这片树叶更沧桑的有的是,但为什么惟独这片树叶落下,其他的树叶却仍坚强地挂在枝上?”他用善意的目光询问着我。

但我却答不出一个所以然。

“我告诉你,树上的那些叶子完全是对阳光、对泥土、对雨露充满了热爱!”他顿了顿,又说,“对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之下,这片树叶已对生命失去了热望,也就过早凋零了!”

我整个人一颤,这片树叶,难道就是我吗?它在不该有落叶的日子里凋零了,而我也不该在应绽放的季节枯萎。是否我太冷漠了?太悲观了?是否我该像树上的那些叶子,坚强地承受一切磨难,克服自己的脆弱,热爱人生惟一的一次生命?

我忽然转过头问:“你在点化我,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我记得。”

“点化?”老人又开始笑了,“算是吧!”他话锋一转,又说,

“热爱生活,生命才真正的辉煌。在人生的搏击中,谁都无权过早地退场!”

“没有谁会永远幸运,也没有谁会永远不幸,在人生这条路上,机会均等。”尔后,我又问,“对不对?”老人笑了,笑出了声,然后又说:“看来你还挺容易‘通'的嘛!

是啊,只有胸中有朝阳,才能孕育出五彩的人生。人可以活得平凡、默默无闻,但是不能活得平庸,活得沉沦,活得虚伪

“17 岁的男孩就该有个17 岁的太阳,莫让年华虚度,也不要让冷漠锁住你的心!”老人最后说,“这片树叶就当做一个纪念吧。很晚了,该回家了!”

望了望手心中的那片树叶,我笑了笑…… 一种生活的勇气涌上心

头。

12、“我”和老人对落叶的看法是什么?

13、题目“叶落心底”的意义是

14、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语言生动形象,

描写细腻别致。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加以分析。

16、文中有不少富有哲理的话语,请你选择一处摘录下

来,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悟。

【拓展提升】

17、案例:某中学一女孩收到了男孩的一封信,眼前就立刻浮现出男孩的笑容,眼神,还有男孩运动时矫健的身姿……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她陶醉。其实,就像她关注他一样,他也早就开始默默地关注她了……

请问:他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吗?为什么?【课外收集和练笔】

1、积累有关爱情的成语、诗词、名言警句、谚语等。

2、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如《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爱情天梯》等等。

3、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致女儿的信教案新人教版

《致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l.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理清文章的脉络。 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展开思考。 三、新课讲授: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明确: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明确: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明确: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明确: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四、课外拓展: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长武县洪家中心校许蕾 课题名称:圆的周长 科目: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40分钟 学习内容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掌握长(正)方形周长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通过圆的周长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 有一定的分析和思维能力。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他们易接受新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认知活动中喜欢直观形象的操作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愿意参与分组讨论学习。 任务分析: 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想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再接着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

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 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 蒙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流渡中学严庄坤 一、教材分析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历来是文学家、艺术家赞咏的主题。可当今青少年往往泛爱成灾,成了教育的一大难题。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理智的看待爱情呢?请让我们来学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二、教学目标: l.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三、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讨论、研讨、搜集资料和相关的阅读促进理解与体悟。 六、教具教时: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阅读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林觉民的《与妻书》;回顾我们所讲过的李商隐、纳兰容若等的爱情故事等。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李莫愁问“敢问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随”?同学们,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 .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三)、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家,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一年后”,“五十年后”,“三年后”人物的眼神的,这美和力量分别指什么? (3)你认为作者最终告诉女儿爱情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老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3、拓展延伸,加深对课文理解,并培养正确爱情观: (1)播放有关的婚礼影象片段后讨论: 在教堂教父会对结婚的双方问类似这样的话:“无论对方是健康或残疾,无论对方年轻或苍老,无论对方富裕或贫穷,你都愿意嫁给对方(娶对方)为妻(为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8课 致女儿的信》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致女儿的信》同步练习卷一.课前预习 1.(3分)字形与字音练习。 繁(yǎn)/一抔./(tǎn)忑./怒不可(è)/ 无与(lún)比/化为(wū)有/刹.那间/(bó)然大怒。2.(3分)《致女儿的信》是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写给他14岁的女儿的信,在信中作者给女儿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上帝的态度由到,再到。上帝态度的前后对比,意味着。 二、课内达标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你正在跨越 ..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名成年女性了。(跨过) B.我的宿愿是把生活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 ..给你。(遗传) C.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 ....!(一无所有) D.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 ....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西。(无可比拟) 4.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答题。 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①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②这种美对上帝迷惑不解,惊皇不已。 (1)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改为。 (2)第②旬中有一处语病,请改正。 (3)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改为。 5.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跳得益发欢快。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千百万女性,那些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什么是爱情?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教案

8致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关键: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查找资料。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如《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

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内容(媒体辅助教学):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6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1)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 山东省诸城市舜王初中丁志美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童话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2、理解本文构思精妙的方法。 3、正确理解爱情,做一个真正的人。 检查预习: 1、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https://www.doczj.com/doc/7e15097471.html,/view/39195.htm 2、重点字词: 一抔黄土(póu)一幢(zhuàng)忐忑(tǎn tè)繁衍(yǎn )曙光(shǔ)怒不可遏(è)伫立(zhù)麦穗(suì)怒不可遏:愤怒得抑制不住。忐忑:心神不定。 宿愿:一向怀有的愿望。伫立:长时间站着。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诵诗词: 爱情,是人类神圣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古代神话中有众多的爱情传说,现实社会中也有传颂至今的真爱故事,文人墨客们更是写了数不胜数的文学作品歌颂爱情。请看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播放幻灯片,大屏幕显示)https://www.doczj.com/doc/7e15097471.html,/u27/v_NTIyNjk4NTc.html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的一首词,我们能感受到他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今天我们学习的《致女儿的信》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关于爱情的一封信,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二、整体感知,讲故事: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中讲述的故事。(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理清层次:(幻灯片展示) 1—4段,交待女儿的问题,表明我的态度。 5—24段,引用祖母的故事,阐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25段,告诉女儿如何对待爱情。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致女儿的信》拓展阅读(3篇)

第8课《致女儿的信》拓展阅读(3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他女儿的另外两封信 1.第四封信 亲爱的女儿: 青少年时代是你们生命中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心灵上的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进入棺木之前,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思想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但是,如果一个年轻人缺乏意志,随波逐流,如果在他的感情中没有人类的智慧和勇敢,什么幸福他也得不到,相反,他会遇到巨大的灾难。如果一个人易性冲动和缺乏思考能力,又热切地追求一时的快乐和追求强烈的快感──这就意味着,他正处在可怕的危险之中。一朵鲜花,一眼看上去,好像是美丽迷人的,但是它蕴藏着一种毒素。缺乏理智的性欲,这是巨大的邪恶。它潜藏在生活之中,有时你也会碰上──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地承认这一点。年轻小伙子要求姑娘满足他的欲望,好像他不是有意干坏事,他像是真的爱这个姑娘,这样他的罪过就更加严重了。但糟糕的是在思想道德上,他对待爱情的理解还不成熟。按他的体质发育来讲,他已经可以做一个父亲了,但是其道德思想上的发展还仅是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子并不是怀有恶意,然而是可怕的。事情所以可怕就在于:他的身体虽已发育成熟,但还缺乏社会阅历,可是就做“父亲”了。我用引号把“父亲”二字括起来并不是偶然的,我是想强调我使用这个词是附有条件的,因为通常这个词是含有另一种更崇高的思想的。 产生祸害的原因是由于他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不成熟,没有培养出一种情操,他易动感情和无知,由于这一切而发生了下流行为,没有向着人类真正爱情迈开一步。我的女儿,你要想一想我的意见:那些追求性爱,而且在思想上也不想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小伙子是无知的;随意在“不负责任”的感情的海浪中嬉戏的姑娘,也是无知的。她一千次地用众所周知的那句话为自己的无知作辩解:“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就是爱他,就是这样。”如果小伙子由于自己的无知而给别人带来了灾难,归根到底是给社会造成了灾难。如果他不明白,不懂得给他本人也带来了损害,那么你们──姑娘们的无知首先给自己带来了灾难。你的本性可以使你成为聪明的、勇敢的、深思的、谨慎的、严格要求自己的、有判断能力的人。只有当你的本性在你身上表现出来的时候,那时你才能成为真正的妇女。我常劝告姑娘们,要慎重、再慎重地选择配偶──不要害怕,可怕的是在对待这一问题上所表现出的轻率思想。 我相信,如果女人在爱情上是主宰者的话,那么姑娘的心灵上就会产生智慧和勇敢,在精神心理和道德审美关系上将会出现全面的协调一致。 2.第五封信 亲爱的女儿: 我想再重复一遍:女人在爱情上是主宰者。她是教育男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强大力量。我一千次地确信,女人的勇敢和勇气可以创造男人的精神财富、高尚的思想、美好的心灵、忠诚和信任。你问我,怎样才能成为爱情的主宰者呢?怎样才能在爱情中表现出智慧和勇敢精神呢?这种力量的源泉在哪里呢? 女孩、姑娘、孩子的母亲应当吸取这一真理,即爱情是一种责任,首先是尽责任,然后才能获得快乐,包括爱情生活的幸福。而爱情的幸福在于对一个人负有很大责任。我认为教育的重要规律在于:在学校和家庭里要充满一个人为他人的幸福、快乐、命运和生活而负责的精神。要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和领会到:他的每一步、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他身边的人──同志、父母、教师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中引起反响。只有当他不给别人带来灾难,不欺负和扰乱别人时才能成为一个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的人。不能使一个刚进入校门的小孩子、

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给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 2.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学会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的叙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爱情教育,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致女儿的信》(“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2 “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3 看第15自然段第四行。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这个字应该读zhuang。一…幢?!那么有没有一个dòng字呢,有的,但是写法不一样。”“那是一个木字旁,再加一个东。 4 第八段第二行‘在他们目光接触的……’”应该读cha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刹车’的‘刹’便读sha。但在这儿读…刹(cha)那间?。 二.整体把握 1 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是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一样!这点我印象特别深。” 2 可以请学生同意这种说法的举手,然后问在14岁时有没有想过爱情?) 3 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说过什么是“爱情”吗?(问过父母吗?) 4 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爸妈妈呢?” 5 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像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总结:刚才几位同学的父母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相比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第一,在表述形式上,你们家长都给你们讲道理,而苏霍姆林斯基是用讲童话的形式。第二,你们父母都讲每人的爱情不一样,但是既然是都是爱情就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讲的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情感。现在我们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 6 下面同学们把课文快速看一下,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不懂的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感想,或者提出问题,老师一会儿也给同学们谈谈我的体会。” 1> ‘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每个人都会死,但在生的时候有过爱情,爱情就会通过你的生命延续。 有了爱情两个人才能走到一起,这样才能够延续后代,这也是生命的一种继承。” 爱情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不仅是精神的东西,它有着生物性的基础,也包含了人的自然结合,包括人类的生生不息。有了爱情,才有相爱的人之间的结合,才有了后代。但是我们今天谈论爱情更多地是赞美精

九年级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繁衍刹那间迷惑不解勃然大怒无与伦比怒不可遏曙光伫立凝视繁殖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导入新课: 19 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 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 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 14 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

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介绍作者: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 —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 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 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 部专著,600 多篇论文,约1200 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 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 《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第二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第8课致女儿的信(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案)

第8课致女儿的信(人教版九年级上教 案) 第8课致女儿的信教学内容本文在第43—48页。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历来是文学家、艺术家赞咏的主题。如何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讲述爱情呢?作为父亲,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人们一张优秀的答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忐忑、繁衍、怒不可遏等词语。2.熟悉神话故事的情节,能够体会其内涵。3.理解作家以讲述自己幼时听过的神话故事代替正式的说教对女儿解释爱情的用意。◇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关于爱情的名言和故事,能够理解爱情的深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能够体会到人间的真情至性。2.理解幸福需要智慧的真谛。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读懂神话故事,理解“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三者的关系。◆难点理解爱情的甜蜜、美好与理智、慎重的关系。◇教学突破设置情境,合理想象,以父母和孩子为角色,写作一段关于爱情的对话。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关于爱情的名言警句和有意义的故事。2.事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另外两封信,对他的观点有全面的了解。◆学

生准备1.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2.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3.可以向身边的长辈询问他们的爱情观是什么。教学步骤(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列举爱情名言,进入新课学习。 1.列举爱情名言,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2.引导学生把握神话故事的主体结构2.通过阅读神话,整体感知,把握关键和关键情节。情节。3.通过启发,帮助学生理解神话的主旨3.通过教师提示,理解神话的主旨,初和爱情的真谛。步体会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三者的关系。4.通过语言,勾勒父亲形象,引导学生4.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浓烈、平等的父展开关于爱情是什么的讨论。爱。一、由爱情名言进入新课的学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列举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集体讨论,归纳出爱情的一些内涵,如:信任、理解、忠诚、热情等。1.列举自己查找到的名言警句,如:童稚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爱。”成熟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弗罗2.询问学生,父母长辈有没有和他们交流过爱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去体会作家是如何向十四岁的女儿解释爱情的。2.和家长交流爱情的话题,但大多围绕早恋的问题。大方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也可以质疑。二、阅读

致女儿的信 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 【课文标题】 《致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说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 【教学过程】 1、导入(开门见山,直接提问。大概1-2分钟。)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吗?”(点一两个同学谈谈看法,借以查看他们此时的爱情观正确与否。)“如果你们有情感上的困惑,会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吗,父母又是怎么和你们交流的呢?”(此情况下学生也许会小声议论,但基于大部分中国式家庭的教育,也许他们会回答“不会”。)“有一个14岁的小女孩,跟大家差不多是同龄了,她就向自己的父亲提出了这个敏感的问题,那么,她的父亲是怎么回答的呢?真正的爱情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检查预习,认识作者,积累字词。(大概6分钟左右) ⑴.关于作者,你都知道哪些?谁来给大家介绍下?(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如不够全面加以补充,反之则略。)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教育家。其中《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69)《帕甫雷什中学》(1969)《和青年校长的谈话》(1973)《公民的诞生》(1974)等,已有中译本。 ⑵.字词积累(板书生字词,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注音释义,同时请三个同学在黑板上做题,随后对正,巩固。) 繁衍yǎn忐忑tǎntè一抔黄土póu无与伦比lún 怒不可遏è伫立zhù幢zhuàng麦穗suì 忐忑:心神不定。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抵制。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3、师生共同用情读文,整体感知文意。(大概8分钟左右) ⑴“请同学们快速通读全文,然后与同桌交流读完后最大的感受,并给文章分段。” 大概三分钟后请一个同学来谈感受,根据回答适当点拨,明确两点:人类爱情的伟大;父亲教育方式的高超。 另请一位同学划分段落,视回答情况进行指正,补充: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简单板书) ⑵刚刚有同学降到自己很少和父母沟通情感问题,那么大家看看文中的父亲和我们的父母有什么不同,他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回答,并根据情况给予提示“文中哪些句子表明了父亲的态度”,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三段,表明了“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那又是用什么方式解答“我”的问题呢?很容易明确是讲故事的方式。这样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也便于女儿的理解、接受。 4、解读文意(爱情部分即文章主题5~25段)(大概18分钟左右) ⑴要求学生回顾故事部分并填表格(学生阅读时在黑板上画出表格)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内容】: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 A ()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 图形/统计与概率)”领 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 习 (),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

《致女儿的信》的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的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的教学设计范文 《致女儿的信》的教学设计1 【特殊教学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与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文坛泰斗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着名学者傅雷的家书(节选)一起构成“感受精英思想”主题单元,编者意图在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品读,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毫无疑问,《致女儿的信》“承担”了这系列思想风采中的爱情教育的“使命”。 文章主题深刻。文章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爱情是一种生命体验,“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这无疑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提供了感性材料。 文章写法独特。书信对“爱情是什么”没有作枯燥的理论上的阐述,而是以一个童话故事为基本框架,通过上帝三次视察人间诠释了爱的伟大:爱情的力量征服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人类主宰了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作为书信体,文章有很多细腻的抒情与描写。行文意味深长而又文采斐然。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风险”。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各种传媒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瑕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初涉“爱河”,苏霍姆林斯基对年轻人的“不设防”和宽容稍有不逊便会演变成“鼓吹”与“教唆”。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定位难度。本文是篇思想、艺术价值都很高的经典美文,爱情又是学生较为敏感的话题,就主题纠缠过多,又很容易把它上成一堂以“爱情”为主题的班会课,而忽视它的语言特质和艺术价值。 【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致女儿的信》寓意深刻,文字却浅显易懂,可以一个课时学完。依据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课堂理念,每堂课直奔语言,把握几个要点就行。 本人选择了三点作为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忐忑、繁衍、化为乌有、无与伦比、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体悟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的哲思(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为避免“主题至上”对语言特质的干扰,我确定了以“说听读写”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写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书信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2.掌握书信的书写方式和信封和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学会写书信。 3.把握书信语言的特点,正确的表情达意。 4.坚持运用书信的形式与人交往,书信练笔。 【教学重点】 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学会写书信。 【教学难点】 把握书信语言的特点,正确的表情达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能在一起上课,老师很高兴。大家说,我们能成为朋友吗?说起朋友,如果他们远在他方,你会用什么方式和他们联系呢?(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加QQ好友) 师:的确,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联系方式。我也有许多朋友,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的学生朋友,我们除用这些以外,还经常用写信进行交流呢。因为信件接收到以后就会留下永远的纪念。没事的时候,翻阅信件,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师生之间、朋友之间浓浓的情谊,真是一种享受。而且有时候有些话不方便说,比如和好朋友吵架了,要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呀,这就更需要用信件来帮忙了。所以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写书信。 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写信) 例文导学 师:写信一点儿也不难,想跟对方说什么就说什么,一一写清楚、写明白就行了。当然,写信和平时的作文是有所不同的。怎么不同呢?下面咱们一起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 例信全文(略) 阅读思考: 1.结合本文及以前接触过的书信,说说书信的基本格式。 2.这篇书信回答了女儿提出的什么问题? 3.谈谈这篇书信的语言特点。 合作交流:针对上面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1.书信的基本格式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及日期六个部分,有时也可部分省略。 2.这篇书信回答了女儿“什么是爱情”这一问题。 3.这篇书信语言亲切自然,饱含真情实感,如涓涓细流,缓缓而来,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对女儿的爱。(板书:格式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三、要点点拨。 1.书信格式顺口溜 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 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2.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致女儿的信》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8 致女儿的信 【语言基础练习】 1、请你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繁衍. ⑵刹. 那间 ⑶麦穗. ⑷忐. 忑. ⑸怒不可è ⑹无与l ún 比 ⑺伫立n íng 视 ⑻sh ǔ 光 2、请你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千百万女性,尤其那些14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 的心在思考着。 忐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 ! 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 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西。 无与伦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上帝怒不可遏.... 。 怒不可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句子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⑴做一个幸福的人,( )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⑵从人本身来说,( )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⑶( )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 A .只有 只能 如果 B .只能 只有 如果 C .只要 只有 如果 D .只有 只要 如果 4、根据你平时在课内外的知识积累,填写下列空白。 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________、_________,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________,_________”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这是爱情的俗语。到底什么是爱情?我们已从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中得到了启示。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⑴千百万女性,尤其那些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什么是爱情?对此各有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萌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请结合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品析】 阅读课文《给女儿的信》(节选),完成7——9题。给女儿的信(节选) 苏霍姆林斯基 这就是爱情,亲爱的女儿。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能够爱。同样,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一种生物罢了。 你可以把早恋比喻成没有成熟的果实来品味其味道。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移秀兰 溱潼中心小学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