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6: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76: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76: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76: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卷首语】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被事物表面的现象蒙蔽,一定要有跳出思维定式,跨越过程,直接看到结果的大智慧。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容易犯这个错误。如,有时大肆购买喜欢的衣物鞋子,以至于很多衣物淘汰时,还从未穿过;点菜时,看到喜欢的一个不能放过,最后往往不是吃撑肚子,就是剩下大半桌;对孩子的需求,一律满足,把孩子养得像公主王子一样“尊贵”……此时看似我们“得到”了很多,但是按照老子的教诲,我们又将失去什么呢?

【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

您知道吗?凡是经过我们手的,都是我们的福报!因此,此时就是在以自己的福报交换享受!

同样,不要觉得浪费自己的东西才是消耗福报。凡是经过我们手的东西,浪费了,都是浪费自己的福报。如我们在公司用完了电脑不关,不会扣掉工资,但是福报就会被扣掉。如朋友请吃饭,我们浪费了一大半。那么浪费了谁的福报?还是自己的福报。再如,公司派我们去做一件事情,费用可以报销。本来只花费了100元,却申报了1000元。那么浪费了谁的福报?还是自己的福报。

福报是自己培的,也是自己损的——过渡享受,占别人便宜,都是损自己福报的方式。

老天待人永远是公平的,用无形的福报换有形的享受容易,但用有形的享受换无形的福报却绝无可能。所以,当我们得意于“得到”了很多的时候,却恰好是失去更多的时候。

【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就是在告诫我们要懂得“含而不露”的道理,这既是培福积福的诀窍,同样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准则。

中国有一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我们过渡彰显自身的优势,就会像鱼跳出深潭一样,把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因此,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就是告诫我们对财富、对享受、对情绪情感、对身体都要守这个“啬”字——其实质就是指“简朴”。

当前,国家在反贪反腐,主流媒体在推崇极简生活方式,这正是中国领导人传承传统道德文化的表现。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响应国家的号召,做一个当下最时髦的极简生活方式的人吧:

(一)“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愿望上。

(二)“精神极简”——了解、选择、专注于一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充分学习、提高;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三)“物质极简”——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减少浪费和使用一次性用品。

(四)“信息极简”——不关注与己无关的娱乐、社会新闻,精简信息输入源头。

(五)“表达极简”——写东西、说话,尽可能简单、直接、清楚。

(六)“工作极简”——一次只专注做一件事,不拖延,高效率。

(七)“生活极简”——饮食简单,着装简单,多锻炼,不做无效社交……

做一个极简之人的方式有很多,好处就更多,但关键是行动起来。祝福大家拥有一个极简的生活和丰富的心灵,成为一个大智慧者!

作者:欣心

注:以上部分文字摘自赵妙果老师的《道德经学用》以及《道德经悟道心得》两书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版.pdf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 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 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 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 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 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 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 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 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 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 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爱整洁

1.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三、反馈检测 1、游戏。比赛穿衣、系鞋带。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看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 (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 1

“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 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三宝之光

亲爱的家人: 您好!谢谢您的每月一信,谢谢您参与2016年11月的网络读书会,《道德经学用每月一信 网络读书会》是一项社会公益祈福共修活动,我们为地球母亲的安平泰祈福;为社会和谐祈福;为家庭和谐祈福;为身心和谐、快乐幸福祈福!您的每月一信能够让自己感动吗?凡能 够感动自己的正能量分享,也能感动这个世界——感动,就是我们在收获上天赐予我们的祝 福能量。 十一月是收获月,我们走进十一月: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用不断地学习收获着太多太多的喜悦。小时候,我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当我们含糊不清地喊出第一声“妈妈”、“爸爸”时,我们收获了语言;当我们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收获了人生道路的起点。当然,我们那张笨拙的小嘴不知学了多少次;我们两条稚 嫩的小腿,不知摔了多少跤……从此,我们可以说出我们的心声,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感受。 人生旅途中,我们在收获了快乐、富有后,还要在下一个时间继续播种“三宝”,继续用“三宝”来灌溉心田。我们的生命就是因为有新的更高层面的力量不断注入,而年轻,而健康,而热 血沸腾,而幸福天长地久! 但是,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心理:想着不付出或付出很少,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总是期 待着“天上掉下馅饼”,那可能吗?即使天上能掉下馅饼,会一直“掉”吗?“守株待兔”的故事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想有所收获,那就得去默默地耕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千 古真理。 我们坚信“笨鸟先飞早入林”,只有先飞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坚信凡只想索求的付出, 最终不会有结果,也不会有收获!因为付出本不一定全是回报!有能力付出的人,是世界上 最有福报的人! 现在,让我们进入【收获月的祈祷文】。 我们行走在三宝之光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收获着生命之神不尽的恩典,满揣着她的礼 物与祝福启程。 我明白,有时付出也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绝对不会有收获,人生路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绝望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所以,有时的付出不一定有 收获,但不断地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所以,有时放弃也是大智慧。 我明白,人应当以信仰来敬畏“天”、服从“天”,以智慧来认识“道”、顺应“道”。天道是一个 伟大的组合!困境之中,心灵向上天祈祷,祈求上天之福佑;行动之前,研究自然之道,感 悟自然规律之特征,按“道”的规律去趋利避害。 我明白,满怀慈爱者,无所畏惧故勇敢;节俭之道,可以令人回到生命之源不衰歇;不敢为 天下先,并非孱(chán)弱无能,它有不争而胜的创造潜力。人若舍弃“慈、俭、不争”这三宝,则必死无疑!三宝中,以慈爱最重要。有了它,战则胜,守则固,天必将卫护他。修三宝,就是修最高等的风水。 我明白,能够把自己放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在下面,不用急,只要有生长的力量,下面的总会跑到上面来。修炼百分之百的信任、无条件的爱、全然的喜悦,这是一条通达大 安心、大自在的幸福路。

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品德经中,老子以觉悟者的姿势,想咱们论述了很多宇宙人生小道理。如下便是好范文网小编给你做的对于品德经进修心患上领会收拾整顿,但愿对于你有效。 品德经进修心患上领会篇一 《品德经》正在中国简直是众所周知,两千多年来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惟以及糊口。念书该当与时俱进,不时汲取新颖养分,但异样也不克不及保持对于传世典范以及传统文明的进修。读高中的时分,我已经大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述,但只是博古通今,似懂非懂,厥后跟着糊口经历的丰厚,渐渐的领会多了一些。 在我眼里,《品德经》是一部充溢了西方聪慧的哲学著述,对于中国社会以及文明发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古代社会异样也具备很好的指点意思。实在,咱们良多常说的典故以及词语就根源于《品德经》,如有为而治、上善若水、年夜象有形等等。固然,固然它只要短短的五千言,可是思惟十分深入,要把它完整读懂也没有是件简单的事,明天我次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患上:懦弱胜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另有如今盛行的摄生之道等等,年夜到管理国度、办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以及团体糊口,都离没有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事理——便是说事物发生以后,要用品德往培育它,用实践举动往撑持它,而且按照情势往开展它。老子正在《品德经》中付与“道”以致高的位置,“道”的位置之以是无量无尽,便是由于它的赋性是懦弱。假如把它使用到咱们的糊口中,便是懦弱胜坚强。 懦弱与坚强是一对于冲突体,那末懦弱是若何打败坚强的呢?它需求忍受以及抑制,需求闭门不出、委曲求全,需求年复一年的支出。“积习沉舟”的事理大师都晓得,水是至柔的工具,可是它却包含了无量的力气。海纳百川,有收留乃年夜;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实在,恰是由于懦弱,它才包含着无量的后劲,才干够永久充溢生机。就像懦弱的小草,正在暴风骤雨中随风飘飖,却永久没有会折中断,而矮小健壮的树木,却很简单被微风摧折。 汗青上也有良多的故事阐明了这个事理。刘邦由于有懦弱的性情,到处胆小如鼠,每一次浩劫临头都转危为安,项羽固然勇猛善战,惋惜他谦虚谨慎,到头来却声名狼藉,乌江自刎。另有勾践“发愤图强”、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阐明了这个事理。弓满易折,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如何面对挫折 赵妙果老师与《道德经学用》41章分享

如何面对挫折 赵妙果老师与《道德经学用》第41章的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去享受老子关于宇宙规律之爱对我们的祝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mèi),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eì)。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白若辱,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具有上德且知行合一者为“上士”。上士一旦有机会接触到大道,就会如饥似渴,勤勤恳恳,自强不息;坚信不疑,依法修行。具有小德且闻一善言心便喜,见一利欲心便乱者为“中士”。中士是道与非道之间的徘徊者,他们大多接触到大道后,或热血沸腾,或将信将疑。具有失德且嚣张无礼者为“下士”。下士听到大道之理,会憋不住要大笑,这种嘲笑,是把大道之理视为异端邪说的讥笑——这实在是一种愚痴的表现!这些人听闻大道要是不笑,那么道也就不是道了。 以下是老子对从事于道者的忠告: “明道若昧”是指光而不耀者。大道光明,精通大道者却外似愚昧,藏智敛慧,浑然无迹。 “进道若退”是指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进道之人是知止、知反、知退的勤而行之者;是真正孜孜不倦,以寻求大道之光的人;当他走向大道深处时,常人却误以为他在后退。 “夷道若纇”又好比若冬涉川——平滑的冰面比起伏的路面还要难行,更需谨慎而行之;过程中的种种挫折不是障碍,而是夷道的一部分,好比考试不是对针好学生的障碍,而是用来淘汰不用心学习者。 “上德若谷”是指上德之人,心德广大,如空谷一般,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广德若不足”是指德行广大,虽辽阔无边,包容一切,但广德者始终不自以为有德。 “建德若偷”是指德已厚,而不自以为厚;功已深,而不自以为深;兢兢业业,始终以圣贤之任为己任,以天地之心为己心;“偷”者,薄也。 “质真若渝”是指质朴纯真的德行,柔和而表现为平淡,出色而表现为普普通通的浅显。质真者,不矜其真,故渝也。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

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课程改革以后,这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去除学科偏见,落实改革目标,丰富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必要的。然而该课程改革不久,现成的资源有限,尚在探索研究中,相关文献、著作稀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势在必行。 一、立足课堂,用好课本 教科书的编排符合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评价的取向,都围绕着教科书的内容。教师钻研课本,开发利用教科书,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落实教材编排目的。《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编排往往立足多门学科,排版设计新颖生动,活动组织多种多样,高屋建瓴,对教学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为例,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 而优美的汉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四个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字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教材内容涉及语文、美术、历史等学科知识,设立阅读角和活动园两种板块。阅读角紧扣主题进行知识讲解,图文并茂,还附有相关提问,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动园穿插其中,设计了在田字格中工整写汉字、制作以“寻汉字之源,赞汉字之美”为主题的板报、查找记录一个古老的详细文字、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的字帖或自己的书法作品、以“趣味汉字”为主题开展竞赛活动、搜集汉字故事与同学交流分享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体会,互动交流,给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起了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此外,课堂中的随机生成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学生的灵光一闪,大胆发言,小组内争辩讨论、解决问题,正是教师培养其创造性、协作性等能力,引导其价值取向观的时刻。 二、学科联动,家校配合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学内容联动多门学科,注重活动体验,其课程资源开发范围也十分广泛。 学科联动以绘本资源为切入点,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对图文的敏感性,对绘本的接触和学习较多,在一二年级的教科书中,根据其年龄心理特征,采用了大量的插图和绘本,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顺应学生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从学生熟悉事物入手,便于学生接受理解。以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为例,教材中的四幅图旨在说明小声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此时即可引出绘本《好安静的书》作为补充课程资源,学生通过学习绘本,自主思考总结,从而内化自省,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此外,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绘本,在创作过程中动手又动脑,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开发与利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下《我们爱整洁》知识讲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下《我们爱整洁》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爱整洁的观念,养成良好的整洁习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整洁形象获得自尊自信,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镜子 教师准备:一张衣服干净、整齐,很有精神男孩照片;几张不整洁、不卫生的小朋友的卡通图片;与家长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好”、绘本《皮皮的故事》;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保持整洁有办法”、“这样是爱整洁吗”。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2.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 3.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唤醒思考 导语:同学们,大家好。请你们看一张图片(出示PPT:男孩照片)。 出示任务:认真观察一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对他有什么印象?你想说什么? 学生交流:衣服干净、整齐,很有精神…… 小结:对,他很整洁。整洁,顾名思义就是整齐、清洁。(板书:整齐清洁)保持手、脸、口腔、头发等部位的清洁,衣服穿戴整齐,扣齐纽扣。看来,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所穿的服装观察一个人是否整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板书课题) 二、照照镜子,加深认知 导语:同学们,老师昨天让每一个同学带一面小镜子,你们都带了吗?请大家拿出来。(出示PPT:镜子) 出示任务: 1.拿出小镜子,我们都看看镜子里的自己什么样?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2.同桌同学两人一组互相“照镜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别人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为将帅者不逞武;善战者不发怒:善胜者不硬拼;善用人者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争的品德,这叫做用人的力量,这叫做自古以来最高的准则。 【神奇生命】 1、生命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要懂得转圆,留了余地,才可能转圆。 2、做领导的人,是让自己成为环境,引领大家做人做事,把舞台让给大家绽放。而不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不是让事把自己做死了! 3、有能力还能尊重别人、有能力还受欢迎的人叫本事;有能力处处让人看不顺眼,那铁定会闯祸。 4、生气是下下策,生气产生的黑色毒素,登陆在人体哪里,哪里就产生不舒服,不生气命才大。 5、如果我们思想有病,那我们将收获病痛、失败、挫折。

爱与感恩的思维是一种高频率的光能振动,能改变体内细胞原子活动而引发化学变化。 6、如果我们的健康发生问题,您可以先构建一条健康程序,并将它印在您的心灵中,直到被您的血液吸收为止。 7、大自然的启示是:应该生发的时候就生发,应该静默的时候就静默,自己还给它个自己! 8、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秋天低垂的谷穗告诉我们,应该学会谦虚,过分张场昂首是不成熟的表现。 9、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0、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为就是无执著;无执著就是没有任何愿与事违。 11、生活时常和我们开玩笑,您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您越远;您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得不到回报的付出,要懂得适可而止。 12、常常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帮助的手,您便可立地成佛,与上帝同在。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校的老师利用放假的机会,集中充电,学习了《道德经》的后半部。 我们知道《道德经》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经》,下部《德经》。下面我就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谈认识。 上部主要讲道,道就是天道,就是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下部则主要讲人之道,也就是人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在下部德经上。鲁迅云:“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对待老子这部经典里的思想我们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对我们的当政者的执政,个人的修养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都有很高的指导及教育意义。 下面我就我们这三天来学的德经谈谈自己的看法。第六十三章说:“天下之难,比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四章中说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就是说要想完成一件事必须从容易的地方做起,从细小处开始。从基础做起。就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来说,我们的备学生,备教材,备多媒体;关心学生的心里、

生活、学习。对其嘘寒向暖,万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你看似无为,其实达到了无不为。比如这次家长会的成功,收学费的成功,无不是从做小事而最终做成了大事。(我们班43人,除一人免费外,其余全部缴齐) 第四十章中谈到:“上士闻道,勤而创之;中士闻道,先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意思是说“上士听了道,勤奋的实行;中士听了道,半信半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道由于其玄妙,不被一般人所理解,所以不被嘲笑,反而就不够格称为道。结合我们目前的教学情况:目前的道到就是课改。课改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小孩要哄,老头要请”就是这个道理。课改不就是想办法哄着学生学习吗?我们的课改,到**,**,**,**,推进改革。校长就是要让我们知道,课改道路上并不是我们汇贤一家孤军奋战,还有许多兄弟学校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学习老子就是说两千年前的老子早给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指明了道路,我们要见定课改信念。目前我们的班级学生自治,学生对子互学。教师的前置研究、学生展示、学生上课、给学生过生日,给学生出书。无不是遵循教学教育的道。按这个德办事,事实我们走对了。这几年我们汇贤人就做了一件事:课改、课改、还是课改。 当然,老子还有其他的思想,比如做人要谦卑、以德抱怨、反对暴政、人贵有自知之明、勤政爱民、不扰民、不争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

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到宠爱或受到屈辱,以至于感到惊喜或惊恐。重视大患(即“宠”与“辱”)以至于如同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

什么叫宠辱若惊?由于得宠者地位卑下,因此得到宠爱就会为之惊喜,失去宠爱就会感到惊恐。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人之所以有大患(即宠辱),是因为人患得患失而心中只有自己。如果人达到不患得患失、心中没有自己(即无身)的境界,那么人还有什么忧患呢? 所以,崇尚把自身献给天下者,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情愿把自身献给天下者,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评析]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

道德经-德经第48-50章

《道德经》选段讲解 第48—50章 封开县渔涝中学莫胜慈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讲授,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通过诵读欣赏,让学生领略道德经经典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积累国学经典写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人为善、讲究诚信,善于保护自己的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这三段选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与人为善》动画片,引入今天要学习的篇章:48章至50章 二、正课 (一)诵读 1、在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一起诵读课文内容第48章至第50章; (教师留意学生诵读中的朗读错误的字,读完后提醒学生注意。)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2、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明确字音 3、再听范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4、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5、读完之后,抽几个学生朗诵。 讨论:录音里的方式大家喜欢吗? (二)理解大意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大家现在能理解这三段话的意思吗?在这几段话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呢? 展示译文,对照自己的理解。 2、学生诵读译文内容

3、这三段文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做人要与人为善,讲究诚信、保护自己等 (1)探讨与人为善的内涵 与人为善是一种仁爱的美德。对人对事光明正大,不以自己度人,不以偏见对人;长思人之长,反思之过。对生机有困难者,应同情其遭遇;对因感情失落而悲观者给与关爱,尽心尽力扶助其走出困境。 与人为善也是一种奉献和责任。应像是夜路上的灯光,引领人前进,也应如雨露阳光对大地的情怀。对失误者,启发其感悟,抛弃邪恶,走向光明,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纵然有些情景是阴暗的、困惑的,但你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赤诚爱心,总能驱散乌云见彩虹。 (2)探讨讲求诚信的内涵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就是内诚于、童叟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用。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就是说:“人在理智的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是孔子得意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头杀猪给你吃。”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她连忙制止道:“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说谎。”于是曾参坚持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一诺千斤,诚实守信。 (3)探讨善于保护生命的内涵 这是说,个体生命生存于人世间始终处在一些或显现、或潜伏的危机和威胁包围之中,故而说,维持和保全生命不是一件容易事。上述两段引文其实深刻蕴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其一、彻底流露了对人类的当下生存状况的不安和忧虑;其二、充分表达了对生命的超越性和无限性的向往和渴望。 《道德经》认为,人类应该善于保全自己的生命、学会作"善摄生者"。"善养生者"就是指能够自觉避开各种威胁,即便是遇到威险,也会最终逢凶化吉,渡过难关,保全生命,维持个体的生命存在。这是因为,"善养生者"本身没有那些可以被外来力量所控制、伤害、以及能够被置于死地的弱点。"《道德经》致

山谷与人生——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山谷与人生——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卷首语】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用简洁精炼的方式,来教导人们向自然学习;老子用自然的演绎力和联想力,希望人们要主动地与自然接触,向谷神学习,就是向山谷精神学习——山谷精神的灵魂是空,空的灵魂是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取之不尽的。当我们读到山谷精神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登山过程中,所看到山的整体,看到山峰与山谷,因为山谷的存在,才使得山峰显得更加雄伟。 【山谷的虚空意味着什么】 幸福人生如同老子所说的俊美山峰,人人向往,人人喜欢,但是俊美的山峰美在哪呢?美在山谷提供了一个“空”的意境,离开了山谷的虚空,就没有山峰和整个山的美丽。 这里一个关键是老子通过山谷的“空”,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人生哲理呢? 山谷的“空”意味着广阔,意味着有发展的余地,意味着不可穷尽。在具体生活中,我们落实“空”的智慧,就是要修炼一颗无我的心,学会放空自己,驱除欲望的枷锁,化除生活中许许多多不愉快的事情,让心灵更加自由与开放——自由与开放意味着面对无限和无限变化的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喜欢虚空,大家更愿意追求充满,追求看得见的东西。追求权力,追求名利,追求自我标榜,追求虚荣。因此,无法摆脱你争我斗、尔虞我诈的怪圈……这些都是社会动乱的根源,都是人类无法超越厄运的根源。 山谷的虚空是什么?是心善,是言善,是行善;是对人厚道,是不与人为了一句话而斤斤计较。 山谷的虚空是什么?是没有口舌,没有妄语,没有争斗是非,没有自以为是,没有自称为王。 山谷的虚空是什么?是清新,是法喜,是陶醉,是向往。 我们可以推想一下,我们具有这样像山谷一样的虚空胸怀吗?我们希望人生像山峰一样俊美吗?如果我们读懂了老子的山谷精神,那么一个人的福报也就快要到了,人生山峰和山谷精神就会更加稳定和常在。因为每个人生的山峰都伴随着山谷的存在,而且山谷恰恰是人生山峰存在的基础和背景。 离开山谷的人生山峰是不存在的,离开人生山峰的山谷也是不存在的。 【山谷的精神与人的心量】 我们用山谷精神,来观察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用山谷精神来观察日常生活中人和事。 如果遇到别人因为一句话就让我们不高兴;因为一件事就让我们不满意,就生气啦,发火啦。生气是什么概念?发火是什么概念?生气会在人体内产生一种灰色的气体,毒害我们健康的肾上腺素;发火会烧掉我们做的功德,会烧坏我们免疫系统。 所以,我们能不能把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那些小事不要放在心上?我们一丝毫怨恨心都没有,我们的心是平静的、宁静的、、广大的、包容的,这就是山谷精神,这就是大道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xx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创造性融合,对小学生而言,这个名字比较枯燥,但是结合课程资源学习之后,我们发现这门课程不仅非常重要,而且课程之中还有诸多独具匠心的亮点,只要我们重视并深入发掘,就可以让教学发挥出最佳的优势。 一、教材是教学的根本 现在很多专职从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因为教学时间比较长,对整个课本的内容和框架都已经很熟悉,所以对教材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其实,教材不仅仅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科书,更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仅涵盖了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还妥善处理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等多个层面的广度与深度。教材几乎每年都会略有调整,它把一些前沿的内容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融进学科之中,兼顾学科与学生两方面的需求。认真研读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才可以正确传递课本的思想和理念,以课本为依托进行扩展,才便于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把学生引入更加开阔的时空进行学习并不断进步。 例如“大家排排队”这节课中,课本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排队的说教,而是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自觉排队”这一公共礼仪。课本里面有几个小问题:“排队过安检的话可能要错过火车了,我该怎么办?”“好朋友让我直接站在他前面,这样做可以吗?”“排队时想上厕所怎么办?”这些小问题设置得非常巧妙。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学生遵照课本内容来你问我答,而是巧妙地把道德?c法治、教育与生活链接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如果前面是一条亮起红灯的斑马线,你还会冲过去吗?”把小学生放置于真实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智慧,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需要他们将理性的头脑带入生活和实践。 二、有效开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他们对很多知识的理解不够到位,还有一些真实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案例,却因忽视一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意义。教师在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