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谨慎性原则要求

谨慎性原则要求

谨慎性原则要求
谨慎性原则要求

问题:

谨慎性原则要求()。

[a]从会计确认方面来说,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

[b]从会计计量方面来说,要求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数额

[c]从会计报告方面来说,要求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带给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个性是应报告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

答案:d

【相关阅读】

谨慎性原则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的依据

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和应用,其最根本的依据是不确定性。那里的不确定性,除了企业经济活动具有的内在的不确定性,即各种风险外,还包括会计核算上的不确定性。会计核算本身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性。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需并且合理的,但仍然具有其不确定性。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恒定这一前提条件,但实际是不可能到达的。其次,在会计实务中也有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要超多运用会计估计,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和未来的预期依据就务必做些假定。例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就有其不确定性,在实务中实际上是假定它是合理而且确定的,并据此计提折旧。而谨慎性原则,则是处理这些不确定性的一种约束因素。

应用谨慎性原则的第二个依据是,为了抵消企业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的过分乐观,谨慎的倾向是必要的。这种观念能够追溯至19世纪。当时的会计人员采用稳健主义的观念,是

因为业主及经理们对自我的企业总是持乐观态度,并有可能将这种乐观态度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迫于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的要求,为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人员采用稳健主义来抵消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乐观情绪。一般来说,会计人员能够得到的会计信息比其能够传递给报表使用者的信息要多得多,因此,会计人员应试图权衡这些信息和其中的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恰当的估价来带给信息,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全面地预计到企业面临的风险,减少盲目的乐观。

谨慎性原则的再一个依据是,对于企业来说,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比低估它们更加危险,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不实、虚盈实亏,使企业做出错误而不是稳健的经营决策,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以后的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缩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从这个角度看,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资本维持,即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相对于货币资本维护,谨慎性原则更强调实物资本维护,即只有在企业消耗掉的实物资产能够得到补偿后,才能确认收益,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应以重置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来计量。这种概念强调应维护的是企业的实际生产潜力,因此,谨慎性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潜力有着重要的现实好处。

二、谨慎性原则的缺陷

作为一种对于不确定性的约束因素,谨慎性原则缺乏严格的理论依据。首先,它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对于其具体应用范围、方法、计量并没有必须的标准,它本身也由此而具有不确定的特性,所以它只是处理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的一种并不太好的方法,在最坏的状况下,它会导致会计数据失真。

其次,谨慎性原则的另一论据是会计人员应对可能的风险做出恰当的估价来带给信息,使报表使用者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风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风险做出决定和估计,但会计人员的职责应是客观反映,这种主观决定不应由会计人员来承担,会计人员应做的是带给适当的信息,由报表使用者来做出他们自我对风险的决定和估计。由此可见,谨慎性原则的理论依据并非无懈可击。然而,处于各种原因,谨慎性原则的观点长期以来一向都在影响着会计实务,会计上的许多处理方法都渗入了谨慎性原则的概念,有的甚至以谨慎性原则作为论证。虽然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应用,但仍有很多缺陷,受到很多的指责:

(1)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可能的状况下,少计资产、收入,多计成本、费用,由此可能会引起下期的利润偏高。前期的稳健可能会导致后期的不稳健,这是谨慎性原则自身很难解决的矛盾。

(2)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会计的真实客观性有必须的影响。客观性要求对于经济业务的核算应当不偏不依,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资料,而不受主观意念的支配。如若不一样的会计人员独立地对同一个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得到实质上相同的

结果,则其所做的会计处理能够认为是客观的、可检验的。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可能的风险做出估计并计量,则难免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念,不一样的会计人员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这样就削弱了核算的真实。客观性。

(3)谨慎性原则影响了经济信息的充分反映。会计核算应充分反映会计主体的重要经济信息,而不应隐瞒或掩饰任何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事项。谨慎性原则要求确认可能的费用与损失,却无视可能的收入与利润,虽说是处于稳健的思考,但终究没有做到充分反映。

(4)谨慎性原则中的某些处理方法,对会计的一贯性与可比性也有影响。如用于存货与短期投资期末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于期末价值是成本与市价两个计价基础交替使用,在计量上是没有一致性的,从而也影响到其可比性。

由此能够看出,谨慎性原则有可能对很多其他的会计原则构成威胁,从而影响会计报表和数据的有用性,甚至会成为建立秘密准备的理论依据,因此,谨慎性原则应恰当运用。如果滥用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将按照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

谨慎性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方面谨慎稳健的资料。

(1)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确认中,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合理稳妥的基础上。例如,《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中规定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体现了谨慎性。如果企业的某项支出不具有未来的经济利益或者某项资产其内涵的未来经济利益已不复存在,将不会给企业带来净现金流人,就不应将其确认为资产,以避免虚计资产。对于不贴合资产定义的各项财产,《制度》规定都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方面避免了夸大资产,另一方面确认了可能的损失。

相对于资产确认的严格而言:负债确认则宽松的多,例如或有事项的确认。根据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是企业承担的金额能可靠计量的现时义务,并且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时,企业就应将其确认为负债。那里的很可能是指发生的可能性为大于50%但小于等于95%。而与此相对应的,如果该负债预期可获得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那里的基本确定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这种资产与负债明显的不对等确认,正是谨慎性原则多计负债、少计资产的明显体现。

在权益确认中,也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例如,对于企业或者以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理解的非现金资产的捐赠,由于它在价值的确定上一般是公允价值,而公允价值往往并不准确,这就导致这些资本公积人账价值的不确定性。出于谨慎性原则的思考,应将其先计人理解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在相关资产尚未被处置、其价值未随着处置而被实现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以避免虚增资本。

(2)在会计计量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很广泛,在进行会计估计时要思考的因素之一就是谨慎性。它要求在合理的前提下,应充分思考风险因素,对资产、权益、利润的计量不应高估,不应少计负债或费用。例如,很多资产期末计价所使用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就历来被认为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最典型的表现,其应用的依据也主要是为了满足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以存货为例,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到了成本以下,此时将期末存货价值抑低为可变现净值,同时将跌价损失汁人当期费用,也就是将市价下降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计入本期,一方面避免了高估资产,另一方面确认计量了可能的费用或损失。反之,如果市价上升,企业可能会获得额外的利益,但此时存货仍按较低的成本计价,即可能实现的收入或利润不予确认。可见,无论市价升降,该方法都满足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加速折旧法是另一个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计量方法。一般认为,使用加速折旧法的主要理由有:①使用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折旧费用和修理维护费用,应各年大体相同,固定资产使用早期,性能较好,维护修理费用少,因而应多提折旧;②固定资产使用早期生产潜力强,企业受益大,因而应多提折旧,以与收入恰当配比;③除了有形损耗外,还要思考无形损耗,采用加速折旧可减少由于旧技术淘汰而提前报废时产生的损失;④资产一旦投入使用,便成了旧货,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早期多提折旧可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更接近市价。以上4个理由中,后两个在必须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实际上是提前确认了固定资产处置时可能发生的损失。采用加速折旧法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以后年度收入的不确定性,因为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更有把握,晚期收入相对风险更大,出于谨慎性原则的思考,为了减少风险,应将大部分成本分配于早期。

(3)在会计报告中,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对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进行披露,还要充分揭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对于那些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风险,依据谨慎性原则,应在会计报告中适当披露。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或有负债的披露。或有负债是一种最终结果需视某种事项是否发生而定的债务,由于它是一种潜在义务或者是一种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以不能被确认为负债。对企业而言,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是存在着发生的风险的,基于谨慎性的思考,应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相反,或有资产则一般不应披露,这正是谨慎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综上所述,虽然谨慎性原则有其理论及实务上的缺陷,但针对当前很多企业存在的资产不实、虚盈实亏、虚增利润、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为了维护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的权

益,为了使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经营小而在的风险而不致做出盲目乐观的决策,为丁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潜力、恰当、合理地应用谨慎性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利弊及其正确运用(一)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利弊及其正确运用(一) 摘要]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能避免虚增资产和浮夸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色彩,使得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本文从会计的定义和职能的角度来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利弊,并对其正确运用提出了几点意见。关键词]谨慎性原则盈余管理利益相关者会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披露。因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规定更加明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新制度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然而,谨慎性原则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其如何正确运用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的思想萌生历史悠久。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查特费尔德在其《会计思想史》中称谨慎性原则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上千份芝诺纸草会计档案中。后来,在中世纪的庄园会计中,英国最大庄园的账目每年均要经庄园主和他的家族议会检查,而且常常是由选定的审计官员进行的。会计账目的记录使审计人员和管家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对立,这种会计代理产生受托责任,并为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那时“谨慎性原则的学说来自面临审计的庄园管家进行自保的对策”。那时的谨慎性原则就是要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进入19世纪,股份公司异军突起,受托责任盛行。英国接连发生了几起银行破产和公司舞弊事件,因此,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会计处理中的不确定事项增多,会计风险加大,会计人员出于谨慎,在会计处理中往往低估资产和收益,高估负债和费用。“为了避免法律风险,防止从资本中分配红利,会计师们倾向于采用另一个极端的办法,即故意低估资产价值和利润,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更加受到尊重”,此时的谨慎性原则是为了抵制高估资产价值和低估负债。进入20世纪,谨慎性原则更加盛行,但对谨慎性原则的普遍关注是在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反思中人们认为,在大危机之前虚夸利润的会计报告的泛滥,导致各方面对经济的“盲目”乐观,是引发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谨慎性原则得以重用,其地位得到最终确立。 具体地说,谨慎性原则(Prudence)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谨慎性原则可以体现在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它要求:会计确认标准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权利和利润;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 谨慎性原则是在保守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因为保守主义的信条是: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但避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算足可能的损失,无视可能的收益。其极端是一贯地、蓄意地、一概地多计费用和损失,少计资产和利润。甚至建立秘密准备,人为操纵利润。造成信息误导。 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依据有二:1.会计环境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会计要素的精确确认和计量,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估计和判断;2.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有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如何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杨杰 今年,通过我局“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杜绝虚假新闻对于网络媒体的重大意义,只有根据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才能成为一个合格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共同特点。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准绳。它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更是新闻工作者诚信度的试金石。当前我们正处于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随时能上网、人人可发言”的优势是任何一个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在这里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得到飞速传播和放大,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更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网上虚假新闻的传播主要表现为论坛、博客等互动环节的不实信息,很多新闻工作者为了“抢先求快”对信息不核实、不求证便发稿,之后很多网络媒体再进行转载,于是假的就变成了真的,这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作为一名编辑,在转载新闻时要注意尽量从合法稿源中找,一些小网站的新闻要经过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转载,对于论坛、博客、播客等互动环节的消息更要慎之又慎。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职业素质和文化身心等综合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

备辨别批判错误言论和观点的能力,发挥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的纽带作用,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还新闻的本来面目、同假新闻做坚决的斗争”是每一个正直的、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网络媒体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此外,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要为新闻的正常运转加班加点、要为采访四处奔波,因此要爱岗敬业,耽于安逸、不愿付出的人,是不可能做好新闻工作的。只有不断加强新闻业务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才能成长为业务好、政治强、道德高的合格人才。

使用公允价值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使用公允价值应遵循谨 慎性原则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专访云南财经大学教授朱锦余 “从已披露的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可以看出,重大遗漏、大股东占用资金、虚假陈述仍然为主要财务舞弊手段,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尤其突出。”近日,云南财经大学朱锦余教授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2009年发生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数量相比2008年明显减少,但公允价值的应用在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条件下会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稳定性。因此,朱锦余建议上市公司在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时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 公允价值增强报表信息的相关性 《中国会计报》: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称“新准则”)实施3年后,对上市公司财报有何影响如何看待公允价值的运用朱锦余:新准则在财务报告的格式和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取消了利润分配表,并调整了报表具体列示项目,使得财务报表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合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得以重新确立,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观念,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强化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且新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的原则,使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内涵和外延大大延伸。 新准则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和现值等计量属性,使得会计信息兼具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时,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做了较详细的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大大降低了管理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损益的可能性。 新准则中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将“全面收益表”和“利润分配表”合二为一,将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和内部结转情况单独列示,使得投资者能够全面地掌握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效性、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允价值的运用有很多的积极作用,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使得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更加相关和可靠,计价模式也更加一致,从而增强了报表信息的相关性。 ?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可能再次成为会计造假工具,进而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例如,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在过去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而新准则中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 建议外部监管机构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审查,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应用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修正。同时,上市公司在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时也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保持财报的稳定性。 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增加从长远看未必是利好 《中国会计报》:如何看待2009年保险公司业绩大增朱锦余:保险公司2009年财务报表相继出炉,报表显示出的业绩均有大幅上涨(见表1)。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新闻真实性

浅谈新闻真实性 内容提要:新闻真实是新闻的本质性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们的主观认识的产物,与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有关。新闻的真实性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克服影响新闻真实性实现的障碍,最大程度的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闻;真实;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把新闻的真实性当作一个理论问题来看待,理论研究的文章大量出现,而且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然而,在众多专家学者对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虚假新闻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虚假新闻的大量出现并非由于新闻工作者不知道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忽视或者放弃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致出现了当前新闻真实性理论研究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理论层面的研究与新闻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因此,新闻真实性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阐述的层面上,而应该转向关注理论研究如何指导实践,如何规范媒体工作等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上来。新闻界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方面,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对学生进行新闻真实性教育,培养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和新闻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在新闻媒体内部,建设和完善新闻工作制度,通过各种职业培训、奖惩的方式,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希望,有了学界与业界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和即将踏上这一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我国的新闻真实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地解决。 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众多问题表现出来,而“诚信”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词。无论是食品、药品需要用良心来生产,新闻报道也同样需要良心和诚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一旦失实,必定会给受众生活和社会带来大大小小的影响。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一)客观真实 所谓客观真实,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而所谓“客观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新闻真实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真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最新推荐】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有哪些要求?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1、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 3、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4、谨慎性的应用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否则,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制度中的体现 ★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应用很多,首先,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10年中最短者;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所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最后、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后进先出法,物价下跌时选择先进先出法。[1]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班级:会本1102班 学号:11501740226 姓名:谭彬田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较早的得到了各国会计界的认可。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谨慎性原则应用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谨慎性原则,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本文就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做了一些分析。 Summary: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rudent accounting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the enterprise, has been recognized earlier n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based on a better job in accounting principle of prudence, to avoid weaknesses, play to their maximum effect. In this paper,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of accounting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应用会计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念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针对在会计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会计要素的确认的精确性受到影响,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在不同的处理方法的程序可能选择的情况下,不影响合理选择,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我们都应该用相关的准则进行充分的记录和确认,而对没有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应当按照相关的准则少计或不计,以免使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失真,从而造成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乐观预测或者盲目决策。其本质就是资本保持资本维持。由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取得的收入和收益。就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 二、我国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我国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间摸爬滚打起来的,国外是市场经济,国内是计划经济,当年我们是在两个的夹缝中实践。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果是确定了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再慢慢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过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已成为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市场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目前会计环境中还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并且经营风险较大,所以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在当前,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已经趋于明朗。我国目前要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不能照搬,要坚持本国特色。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强调突出谨慎性原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主要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呈阶段性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现阶段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运用可以归纳如下方面: (一)从资产方面来看。谨慎性原则要求充分预计可能的损失和费用,避免虚计资产价值。(二)从负债方面来看。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与计量负债时,应避免延缓确认负债和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一节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一)确有其事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三)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四)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二)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第二节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二、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三、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第三节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一、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二、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新闻写作的谋篇布局,即消息或通讯的结构设计、段落安排,实际上体现着写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此时此刻,要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这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均属想当然,无可非议地在严禁之列。 四、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一)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二)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三)要注意核对数字。 五、描写要有分寸感 我国新闻界最常见的是滥用溢美之辞,描写时夸大、渲染、拔高。

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理论的基础,随考的不多,但基本概念要熟练掌握哦! 真题链接: 05年辨析题: 新闻报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而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现象不是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 06年论述题: 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新闻报道中失实现象的种类并分析其原因。 09年简答: 如果新闻记者总是担心新闻失实而犯了诽谤罪,那他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新闻自由和监督政府权,甚至在恐惧中丢失自己的权利。 一、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含义 (一)含义(06简述、李P172) 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准确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具有两重含义的。 第一重含义:每个单篇的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符合新闻事实。就是要求单篇新闻报道做到准确。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首先,所报道的具体事实要准确无误,五个“W”要完全真实可靠,不可虚构、捏造。其次,所涉及的概括事实也必须真实,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被概括的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第二重含义:要求每个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连续不断地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一幅现实社会的真实图画,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即要求整个新闻报道做到全面的反映,能真正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 这两种真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割裂,也不能混同。前者为狭义真实,即单篇报道的真实;后者为广义真实,即整个新闻报道达到的真实。每一个单篇报道都达到狭义真实是新闻报道在总体上达到广义真实的前提,没有狭义真实,就没有广义真实但是,所有的单篇报道都达到了狭义真实,并不等于就做到了广义真实。仅有事实准确还不够,因为它可能是片面的,而不能给人们展示整个社会的真实画面。广义真实要求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否则人们仍然有理由批评报道不真实。 (二)关于新闻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1、“本质真实”论

谨慎性原则浅析

谨慎性原则浅析——原理及应用

研究目的 通过对会计工作的谨慎性原则的历史起源、具体内涵和实际应用的了解,加深我们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事务中的必要性以及它的利弊的认识。进而以学习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为契机,郑重承诺: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一、谨慎性原则的原理及发展 谨慎性原则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被会计人员所认同接受,逐渐成为一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会计核算原则。 从中世纪开始的受托观的谨慎性原则是由于9世纪会计受托责任的盛行,会计人员面对着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普遍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中世纪财产托管人减轻责任的谨慎方式逐渐为会计界所认

同,进而形成了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 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的表述很多,其中最典型定义是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它意味着会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以减轻受托责任。这种观点本身缺乏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它只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对谨慎性进行定义,强调蓄意地、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招致了对谨慎性的诸多批评。谨慎性原则的批评者认为,谨慎性的蓄意低估,会形成大量的“秘密准备”,有违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公允表达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由规范研究逐渐向实证研究转移,大量的会计实证研究的文献涌现出来。作为谨慎性原则的研究也逐渐转向实证研究为主,要对谨慎性原则进行实证分析就必须有相应的定义来界定它、量化它,因此从实证研究中涌现出谨慎性的大量定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Feltham和Ohlson在1995年提出的定义,该定义指出:如果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在时点π+1的期望值与企业股权在时点π+1的账面价值之差在π趋于无穷大时的情况下大于0,则认为企业会计是谨慎的;另一个是Basu在1997年提出的定义,该定义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是: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好消息(利得)的确认比对坏消息(损失)的确认要求有更加严格的证据。 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实证研究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定义抓住了谨慎性的实质,前者反映的是谨慎性低估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特征,可以称之为“资产负债表导向的谨慎性原则”;后者反映的是谨

谨慎性要求在或有事项会计处理中的体现

天津工业大学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 题目:谨慎性要求在或有事项中的体现 姓名:肖鸿 班级:会计1305 学号:131063022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面临的诸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票据贴现、债务担保等“或有事项”越来越多,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财政部在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该准则在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或有事项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此,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正确运用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该准则在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谨慎原则”。本文拟对“谨慎原则”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或有事项谨慎性确认计量披露 一、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事项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①或有事项是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②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③或有事项的结果须由未来事项决定。 二、谨慎性原则 会计谨慎性原则,也称审慎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只有在会计环境中遵守谨慎性原则,才能保证即使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只要针对会计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就可以有效的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最好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如此可以保证会计报表上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以便于报表更好的被使用。谨慎性原则可以体现在确认、计量、披露等诸方面。它要求:会计确认标准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权利和利润;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确认中的应用 在相关的准则中有规定,若和或有事项有关系的义务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就可以把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 ①如果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换句话说就是,这项义务需要企业进行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例如某公司的一个驾驶员由于违章造成了交通事故,那该公司就需要承担必要的赔偿,这就是现时义务; ②该义务的履行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是指在履行或有事项的现时义务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这种可能性至少会有一半的发生几率,但也并不是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③应该可靠地计量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的金额。这是指被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的金额应该进行合理的估计,因为或有事项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所以在或有事项中产生的现时义务的金额也很难进行准确的估计。 但是如果没有对现时义务的金额进行合理可靠的计量,就不能把其确认为负债、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在会计报表项目中进行确认。 四、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 现时义务是与或有事项对应的,它可能造成经济利益的流出,并且流出的金额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义务金额不能被完全的确定下来,只能是估计数。必须指出的是,义务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和合理估计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 此外,同样出于谨慎性方面考虑,如果在或有事项的计量方面,一部分或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试论述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试述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学习中心:石油管道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函授11 会计学 学生姓名:万宝芳学号:11323322010 指导教师:陈茉职称:工程师 导师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13 年01月30 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发给学员万宝芳1.设计(论文)题目:试述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2012 年9 月20 日至2013 年2 月 1 日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 1、论文的撰写要严格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及写作格式进行。 2、论文主题要符合一般的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论文应该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3、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论证论点。 4、尽可能多的搜集资料,可登陆中国会计天空、中华财会网校等网站进行资料搜集,亦可查阅会计研究、财会研究、审计研究等杂志。 5、论文要求条理清楚、文笔流畅、表达准确。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 5.文献查阅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参考文献的书写按照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6.发出日期:2012 年9 月日 7.学员完成日期:2013 年 2 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陈茉 学生签名:万宝芳

摘要 谨慎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为此,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用,局限性

1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一讲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 ?在新闻写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对记者来说,是第一位的要求。学习新闻写作要从这个起点开始。 第一节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一、什么是真实性? 真实性,指的就是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二、新闻为什么必须讲真实性? 1、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整个新闻学安身立命的“铁则”! 2、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世界各国都把新闻的真实性放在至 关重要的位置。 三、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具体要求是什么?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必须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所谓基本要素就是5个W和一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及如何。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及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一阵阵冷雨落在黄继光的脖子上。敌人的机枪仍然嘶叫。他从极度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呼吸都会引起胸膛的剧烈的疼痛……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后面坑道里参谋长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动在鼓舞着他……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 当特别快车从土坡和茂林背后风驰电掣般窜出来时,他惊呆了……他绝没有想到,开车十年,铁轨不知越过万千次的他,竟会面对面与一列车遭遇……焦灼、紧张、懊丧似无数钢针刺着他的心,要是有一米的宽裕,或者再有一秒的延拓 就好了,他可以避开撞击,可以将客车到出来。可是,环境对他是那么苛刻和险恶。他一跃而起,大把大把地朝左猛打方向盘……他知道,只有将车头顺着火车前进方向,偏转过去,避免垂直相撞,才能将撞击烈度减到最小........................

谨慎性原则理论分析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披露。因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 谨慎性原则(Prudence)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谨慎性原则是在保守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因为保守主义的信条是: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但避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算足可能的损失,无视可能的收益。其极端是一贯地、蓄意地、一概地多计费用和损失,少计资产和利润。甚至建立秘密准备,人为操纵利润。造成信息误导。 长期以来,会计理论界对谨慎性原则的作用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谨慎性原则的支持者认为谨慎性原则的存在是由于会计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既是会计处理过程的要求,又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因此,美国的斯特林说它是”会计计价最古老的,也许是最深得人心的一项原则”,我国的会计学者阎光华先生认为“它在西方会计学中,是一项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的重大会计惯例,是最古老的会计信条之一”。而谨慎性原则的反对者则认为,谨慎性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相矛盾,而且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因此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企业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集合,其间存在多方面、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往往不一致。在企业,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主要有如下的职能:第一,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第二,会计信息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第三,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总的来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但会计并不是一个硬性的系统,它无处不充满着专业判断。也就是说,它允许企业在不伤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前提下,选择对企业更加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估计,以达到双赢的局面,甚至是帕雷托最优状态。笔者正是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利与弊。

如何使新闻具有真实性

如何使新闻具有真实性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信息,通过广播、电台收听信息,通过电视机来观看信息,通过电脑来查阅信息,我们通过交流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这些被我们用各种途径互相传播的信息称之为新闻。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大事小情,通过媒介便可以足不出户的纵观世界各地的新闻。也正是如此,新闻工作者们更应该以新闻的真实性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要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 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所应用的客观性事实材料需要完全符合新闻事实,它能够赋予新闻鲜活的生命力。新闻工作者无论在何时都应该把“真实性”放在首要位置 [1],新闻报道没有了真实性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真实性的新闻报道也就没有了意义。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单单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更主要的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正确导向。只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才能指引社会舆论走向正确的道路,才能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需求。所以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做到以正确的观念引导读者,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任务的最基本原则。 二、如何使新闻具有真实性 1、准确新闻语言。新闻语言,是指通过媒介传播的,能够给读者带来近期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信息。新闻语言具有简洁明了、准确无误、通俗易懂、反映客观事实等特点。由此可知,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中最为基础的要求是保证新闻语言的准确应用。新闻工作者需要完全遵守写作要求,把“准确性”当成写作中的首要标准[2],在写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模棱两可的语言。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模棱两可的语言是介于真与假之间的语言,容易造成读者对客观事实的曲解,应该尽量减少使用。 2、准确新闻来源。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稿件时,新闻来源都不能是随意虚构的。准确的新闻来源会使新闻稿件更具真实性,没有准确来源的新闻稿件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所以,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要格外注意新闻的来源,并且新闻来源要明确指出,从而保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新闻写作真实性

新闻写作真实性 摘要 当今社会由于一些媒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虚假新闻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本文针对虚假新闻泛滥成灾出现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强调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同时作为新闻线索提供者、新闻编写者,以及新闻把关人应积极维护新闻写作的真实。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新闻失实新闻工作者 目录 第一章新闻写作真实性的含义 (6) (一)事实真实是新闻的本源 (6) (二)真实性事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 (7) (三)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的被报道出来 (7) 第二章新闻失实现象的原因及危害 (7) (一)导致新闻失实现象的原因 (8) 1.政治原因的影响 (8) 2.经济原因的影响 (9) 3.社会原因的影响 (9) 4.新闻报道者故意原因的影响 (9) 5.新闻报道者非故意原因的影响…………………………………………………

10 (二) 新闻失实的危害…………………………………………………………………… 10 第三章维护新闻真实,防止新闻失实际 (10) (一)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11 (二)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11 (三)加强受众对媒体以及新闻工作者的监督………………………………………… 11 (四)加强新闻工作的规章管理制度…………………………………………………… 11 (五)加强法制教育,尽快出台有关新闻造假的相关法律………………………… 12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们都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利益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改变,新闻事业也与其他行业一样,不断蓬勃发展。但是就在这发展的社会下,纵观国内外传媒,利用虚假新闻制造卖点,新闻严重失实,使得新

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毕业论文 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2 研究目的 (2)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2) 第2章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论 (3) 2.1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4) 2.2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目的 (4) 第3章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5) 3.1 无形资产的确认 (5) 3.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6) 3.3 加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6) 3.4 谨慎核算存货实际成本 (6) 3.5 谨慎处理债权债务重组 (7) 3.6 谨慎处理融资租赁业务 (7) 3.7 谨慎处理暂时性差异 (7) 3.8 谨慎处理和披露或有事项 (8) 第4章企业会计使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8) 4.1 在会计准则谨慎性的应用上缺乏客观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8) 4.2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8) 4.3 谨慎性原则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 (9) 第5章对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9) 5.1 明确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10) 5.1.1 提高公司企业的经济效益 (10) 5.1.2 优化公司企业的财务状况 (10) 5.1.3 实现公司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10) 5.2 健全企业的会计管理结构,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 (10) 5.3 转变态度,建立战略化的会计管理思想 (10) 5.4 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 (11) 第6章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进步,国内众多中小型企业随之面临着大量发展机会,同时也需要接受更强挑战,在今天,市场经济持续进步,社会对于中小企业会计实务建设的需求和需要也随之增强。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长期关注的重心,同时也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重视。然而,尽管在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中,还是需要企业加强会计实务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近些年来的会计实务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会计实务管理方面并不规范,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关数据表明,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情况,而在中小企业的内部人员管理和规范中,也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利用法律规范的缺口偷漏税款,获取不当利益,制造虚假业绩等等不良的情况。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本篇论文从会计谨慎原则相关理论入手,根据会计准则提出的谨慎性原则,明确国内中小企业在这一方面的不足之处,经过深入探讨,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字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

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1?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合理估计不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实施谨慎性所谓目的在于避免虚夸资产和收益。抑制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髙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谨慎性原则在金融企业会计的应用突出表现在汁提各种财产减值准备、关注和反映或有负债、固泄资产的加速折旧等,要充分发挥谨慎性原则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而的工作1给予企业会il?核算自主权,是落实谨慎性原则的前提。我国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是在93年出台并实施的,当时我国正处于由汁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财务会计制度不 可避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如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固左资产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等都有国家统一制左,金融企业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左一方面使得金融企业提供的会il?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一圧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坏账准备和固左资产的折旧,无形之中削弱了企业应付风险的 能力。这些规定越多,使得金融企业在全而走向市场,不断提髙市场竞争能力等方而越来越不适应。一是更加注重资产质量。 为了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以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2001年版的《金融企业会讣制度》对于待摊费用、开办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的会计处理规泄与以往相比明显地体现岀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该制度借鉴了第36号国际会汁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121号准则公告关于资产减值的规泄,要求金融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汁提减值准备,要求金融企业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左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二是收入的确认更加稳健。 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贷款的核算区分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英第八十五条规泄“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以上尚未收回的,英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其第十三条规徒“从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首先应冲减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则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 一)在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应用 金融企业的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谨慎性原则要求,定期或者至少于年度终了时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融企业除了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讣提减值准备外,最主要是各项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金融匚具确认和讣量》准则规定:金融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发生减值时,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讣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汁入、"|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讣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并计入当期损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