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精品教育文档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精品教育文档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精品教育文档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精品教育文档

XX数学活动生活化”勺实践与思考

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勺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勺重要和有趣”勺发展目标。在内容上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勺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勺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勺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勺某些简单问题。” 对照新纲要勺要求,纵观我们勺课堂教学,会发现我们勺数学教育单纯地以课堂教学为主,严重脱离幼儿勺生活实际,无意识地拉开了数学与生活勺距离。因此,如何拉近数学和生活勺关系?如何使抽象勺数学转化为生活中有趣、易于理解勺事物呢?如何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呢?如何使幼儿掌握基本勺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活动勺兴趣?这些都值得我们对数学教育作出不断勺思考和探索。

一、问题勺提出:为什么要提出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一)适合幼儿学习勺需要

1. 有利于理解规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勺学科,它勺许多知识都是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勺。对于幼儿来说,过多勺机械记忆会使幼儿厌倦,会使幼儿思维禁锢。将数学内容还原于生活,有助于幼儿探究和寻找规律,并且能将抽象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2.有利于发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勺体操。”幼儿勺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勺循循善诱和精心启发。因此,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创设良好勺生活情境,不断启发幼儿勺思维,激发幼儿思维勺热情。

3.有利于提高生活能力

让幼儿学习生活勺目勺是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让幼儿学习生活中勺数学,或者说是可以应用于生活勺数学。尽量避免数学与生活勺严重脱节,为学习而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幼儿勺生活能力。

(二)适应教学改革勺需要

传统的教育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主,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融入生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二、基本的策略:如何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融合(一)向课前延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因此,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需要教师巧妙地抓住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境,将幼儿在生活中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感知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1. 感受“身边数学”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无数有趣的数学现象,它们时刻伴随在幼儿左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注意到或接触到了这些问题或现象,但此时幼儿往往处于无注意状态,他们可能不会对这些问题或现象寻根究底。教师要敏锐地感知幼儿的关注点,把教育自然地渗透在幼儿的生活实际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案例一:幼儿早入园后,老师请个别幼儿来数数来园幼儿的人数,再请另一位小朋友点数幼儿的牌数,然后请两位幼儿各报自己点数后的数,大家共同检验是否正确,并将两种不同的点数方法加以比较,看看哪种方法更有效。这种随机性的教育,既让幼儿练习了点数、对应、比较,又使教师了解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

案例二:教师在玩具的框上和玩具厨里摆放玩具框的位子上各做了一个标记,幼儿在收放玩具时,教师引导他们认识不同的标记,学习对应摆放不同的玩具。这种渗透性的教育,培养了幼儿注意发现、获得、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寻找“数学原型”

活动之前我们让幼儿寻找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内容,让幼儿通过收集资源、自主调查等活动,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初步探索数学的动力和体验。这就需要将数学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案例:数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图形》,目的是让幼儿掌握多种图形的特征。我们在活动之前要求幼儿收集各种形状的物体。幼儿对收集活动兴趣浓厚,他们纷纷动手,收集到了牙膏盒、酸奶盒等感性材料。而课前的感性认识减少了幼儿对新知的陌生感。他们学得兴趣盎然,非常快乐。

3. 酝酿“数学情感”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求知,在知中体验快乐。

案例:春天,花坛里盛开的鲜花,吸引来了两只蝴蝶,也吸引了午餐后散步的孩子们,孩子们可高兴了。老师问道:“来了几只蝴蝶啊?”咦“?现在飞走了几只?”又来了两只,现在几只?”…像这样,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二)在课上体验——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概括的,因此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有难度的。要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生活有机地融合起来,创设幼儿熟悉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分解、还原到幼儿的生活中,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情境

《纲要》用“身边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生“活经验”等词句明确了数学内容应取材于现实生活,适应幼儿的实际水平。我们把数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和游戏情境,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与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由境生情,由情促学,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体现了一个数学内容就是一个情境、一个事件、一个情节的展开,把教材变成幼儿可操作、可感知、可表现的实践活动。

案例一:“搬家”的数学内容是6 以内的数物匹配,模拟的生活情境是和妈妈一起搬运物品,整理归放同类物品。

案例二:“做客”的数学内容是感知8 以内的数量,设计的游戏情境是到小狗家做客,送礼物、品尝食品。

2. 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提炼数学

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作为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生活资源,设计幼儿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形式,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案例:集体活动“树叶宝宝找家”。老师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草地上,幼儿园的草地上到处是被秋风吹落的树叶,有红的枫树叶;有黄的桃树叶、柳树叶;还有绿的樟树

叶?…老师先让每位幼儿捡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然后引导幼儿相互说说自己捡到的树叶,比比自己的树叶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随后教师请幼儿个别交流,可以从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等多个方面交流,满足幼儿捡树叶的兴趣。捡树叶回到活动室后,先统计幼儿捡的树叶数量,然后分类,再统计每种树叶的个数,最后做“找朋友”的音乐游戏。音乐一停止,树叶娃娃都回到树妈妈的身旁,红树叶找红树妈妈,黄树叶找黄树妈妈,绿树叶找绿树妈妈……

3. 亲自动手操作材料体验生活

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包含在生活中的数学内容,幼儿手脑并用,主动学习,既亲近了具有抽象性的数学,也易于理解数学。

案例:开展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时,可以创设“娃娃家”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分发碗、勺,整理物品等活动,理解“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数学概念,发展幼儿分类和比较等数学能力。在提供物品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样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样多的物品,逐渐提高要求。整个活动虽然时间较长,但幼儿的情绪高涨,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体现了教师和幼儿“玩数学” 而非“教数学”。

(三)向课后延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

维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1.在操作中巩固数学知识

引导幼儿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促使幼儿在实践中熟悉数学知识和技能。

案例:在数学活动《时钟》开展后,为了让幼儿对抽象的时间概念有具体的感知,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要求幼儿在表中记录自己从放学到上床睡觉之间各项活动的具体时间。平时幼儿没有过多关注这个时间段的活动,没有意识到自己吃饭时间用了20分钟,看电视时间用了50 分钟,太长了,要保护自己的眼睛。

通过生活中的调查,幼儿能够正确感受时间概念,并培养了合理的时间观念,使他

们懂得要珍惜时间。

2.在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所学要为自己所用,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许多与生活亲密接触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数学能力。

案例一:在中班主题活动“在马路上”中,我们带领幼儿来到马路边,运用数学的方法对“车”进行排序、分类、统计、计数等,使幼儿对事物的探索由直接感知转为表象,从而构建初步的数学知识。

案例二:在大班主题“逛超市”活动中,我们利用数学中的计数、分类、统计,帮助超市营业员摆放、整理、清点物品;在“超市”游戏中,引导幼儿对商品进行逐级分类、归类摆放;最后在真实的逛超市活动中巩固和运用10 以内数的不同组成方式。

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教师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张雪门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点,认为“生活就是教育”,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在科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科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呢?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 科学的内容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对象,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能关注幼儿身边的事,切合幼儿实际探索的需要,使幼儿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还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自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背景。例如:在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

幼儿园所在的一条街,河旁的小水管、垃圾箱等,让孩子感受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发现街道上飘散着一些包装袋和生活垃圾,有的孩子说:应该在街道两旁写个牌子“不乱扔垃圾”!有的孩子甚至气愤地说:“太脏了,我们要保护环境!”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教室真的动手做起了环保宣传牌。我们还设计了“垃圾分类”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一起回收家中的废旧电池,动手“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收集无毒无害的塑料管、碎布、易拉罐、可乐瓶、果冻盒、纸盒等废旧物制作游戏材料又如:活动“小小美食家”就来源于幼儿餐后水果时,吃到酸酸的番茄都皱起眉头时有趣的表情,其实各种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食品,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如果我们让幼儿置身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学习,幼儿的眼界将更加开阔,他们对现代科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将理解得更深。 二、活动形式生活化 习惯的幼儿科学活动,教师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反复地观察和讲解,做到先声夺人,幼儿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而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势就在于幼儿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不受时间、空间、常规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说、随心所欲地做、随心所欲地想,过程组织生活化的策略就是密切幼儿生活,以触动幼儿的内心体验为核心,从创设情景中入手,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搭建幼儿内心体验的新平台,以深刻体验为基础,丰富幼儿的经验。在每

论文:浅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

论文:浅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 内容摘要:幼儿园的数学内容虽然都很浅显,但是要做到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智力发展水平,必须考虑幼儿年龄小、知识少,抽象概括能力弱,思维的特点,设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教学内容形式为主。 关键词:合理安排、激发兴趣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里所说的数指的就是数学。可见学习数学对一个人的前程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教给幼儿一些数学初步的简单的知识,可以促使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那么,幼儿园这一块应如何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呢?我就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经验,总结有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合理安排数学活动内容 幼儿园的数学内容虽然都很简单、浅显,但是要做到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智力发展水平,必须考虑到幼儿园的幼儿年龄小、知识少,抽象概括能力弱的思维特点,设计应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内容形式为主;因此,幼儿园数学教学计划、内容的选择、深浅度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时,需要将一项内容要求分解为若干相互衔接,由浅入深的具体内容,然后将这些具体内容分配到各个教育活动中。 二、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但是数学学科具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学习内容比较单调枯燥,思维训练需要比较严格。但是幼儿年

龄小,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颜色、形状,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学习轻松愉快,饶有兴趣。 幼儿最喜爱游戏,这一方面是由于游戏的特点所导致的,另一方面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如果教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初步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印象深刻,而且有利于智力的发展。所以在各类游戏中,都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三、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活动 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过程中实现增进知识和发展幼儿智力。因此,游戏在数学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幼儿巩固数学初步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而且促使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模仿和想像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必然会接触到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数数和计算动作(如跳跃、爬钻、玩球、攀登等)的次数,复习和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加深对数的含义的了解,提高计算兴趣。 游戏也能够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某些方法,领悟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所以说游戏对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的知识。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展,不只是让幼儿学习数学为入小学做准

谈谈幼儿园生活化教育——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1 精选文档 谈谈幼儿园生活化教育——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课程专家虞永平教授曾指出:“生活化不是将生活本身 原封不动的当作幼儿园课程,更不是将成人认为重要的知识体系原 封不动的当作课程。将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还原为与幼 儿生活有关的、感性的、需要幼儿动用各种感官来学习的活动体系,这就是课程的生活化。”[1]真正生活化的教育应该是最来自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的,最立足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儿获得 有益经验的,最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综合活 动应该是最生活化的。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2]到陶行知的“生活即 教育”[3],再到今天举国上下的课程改革,生活化教育的意义已越来越明晰。我园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自己的园本特色: 案例(一):“买菜” “叔叔,豆芽多少钱一斤?”“阿姨,西红柿怎么卖?”“我要买黄瓜!”“我要买青菜!”“阿姨,我要买营养最丰富的菜。”“我最喜欢吃 螃蟹了。叔叔,1块钱能买几个螃蟹啊?”“我钱很少的,你能不能少要一点啊?”“阿姨,这是什么东西啊?好不好吃啊?”……来到菜场,可把孩子们忙坏了,他们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争先恐后地选购自 己想要的东西。最后大家满载而归。“我买了三样菜,妈妈给我的钱 全用光了。”“我也买了三样菜,我还有钱。”“螃蟹太贵了,买不到。我买了菠菜和西红柿,很有营养的!”“我买了奶奶最爱吃的豆腐!”… 到菜场买菜是个十分开心的体验过程,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更多 的蔬菜,而且对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学会了理财;能够克服“买什么”“怎么买”“钱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促进了幼儿交际交 往能力的发展,语言得到了锻炼,情感获得了满足。这个活动是幼 儿的一种真实生活的体现,没有很刻意的课的模式,幼儿能获得哪 些方面的发展已不言而喻,幼儿的生活情趣和快乐更是可见一斑。 案例(二):“找春天” 页1

科研论文:浅谈让数学活动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科研论文:浅谈让数学活动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科研论:浅谈让数学活动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摘要:“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我们知道越是幼儿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他们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幼儿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意义。因此,把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让数学活动走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期的孩子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等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明明一个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我们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有老师的讲解、有幼儿的分组操作,这样基本上就应该水到渠成学会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有的孩子就是不感兴趣,就是没学会,你再怎么给他讲解、灌输都没有用……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数学应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其实我们有时候的这种数学教育往往脱离了幼儿的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我们知道越是幼儿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他们学习的依

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幼儿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意义。这时,幼儿学习的速度不仅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因此,我觉得把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让数学活动走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期的孩子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乏味而枯燥的阿拉伯数字对于幼儿说,难以产生兴趣,而直观形象的实际操作是他们感知数的主要方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与量的关系,能增强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更能愉悦他们的身心并产生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幼儿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我们老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数学素材。如马路上的红绿灯,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红、黄、绿的颜色,还可以认识数字的倒数问题;小区里的门牌号不仅让幼儿认识数字排列的规律还能认识相邻数;公园里各种各样的树木还能让幼儿了解、比较高矮、粗细以及排列规律……这些皆可作为幼儿的学习素材。所以,我们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们身边的“生活现象”,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让幼儿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记得有一次吃点心时,我给孩子们分发的是各种各样的动物饼干,孩子们拿在手

浅议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

浅议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 导读:数学不是脱离幼儿生活的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把幼儿学数学纳入到幼儿自然的整体学习之中,将数学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中学数学,是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所倡导的。 以往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基本遵循这样一种模式:教师制订计划――设计集体教学方案――准备教学具――展开教学。这种一相情愿、按部就班、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枯燥教学,让幼儿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数学成了强加给幼儿的概念、记忆不完的知识和索然无味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即“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依据这一理念,我们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生

活化、游戏化的探索研究,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变通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数学教育 1、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我们的周围,每样物品都以它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数学素材。如玩具的类别、大小、形状、空间位置;还有餐具数量的多少、大小匹配;包括在园区内的绿化设施,树木的高矮、粗细、排列规律……这些皆可作为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素材。吃饭时可以通过观察碗筷、盘子的形状,迁移几何图形的认识;收集玩具时引导幼儿在归类摆放中初步感知集合、分类知识;走楼梯时,数一数有多少台阶、观察栏杆的颜色交替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现象向幼儿渗透数学教学内容,能使幼儿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是那么地自然、轻松和有趣;利用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引导幼儿在有意无意间以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多种数学信息,可以消除幼儿对数学的陌生感,唤起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018880889.html,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 作者:徐丽敏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3期 摘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将学习活动游戏化、生活化。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习得经验,对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育;思维能力;游戏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19-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提出了四方面的目標:(1)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1]。由此可见,数学教育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幼儿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培养和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其他领域的的深入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呢?如何转变教师教育方式和教学策略?如何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1.更新教育观念 1.1 以幼儿为主体,重视幼儿思维发展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然而,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化”倾向依然比较严重。在数学教育方面尤为明显。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集体教学比较多,即使辅助小组、游戏、区角操作学习,幼儿也是在教师的高控指导下认识、学习算术。由单纯的认知、算术培养的则是计算器型幼儿,既不利于幼儿的兴趣培养,又极大地束缚和禁锢了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 幼儿现阶段的数学思维是指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感知生活经验,发展形象思维,进而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变被动接受式教学为让幼儿主动操作,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快乐,获得直接经验,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1.2 教学目标与幼儿兴趣特点相结合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下面我分享一些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 现今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的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静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多翻阅报刊杂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到兄弟园参观学习、多利用网络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等。 二、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

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如:教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或比较时,用笔测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从杯子比笔矮,瓶子比笔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 三、教师应为幼儿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 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数学教学应以幼儿园各科教学相互整合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去,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如:在“神奇的10元”教学中,老师首先和幼儿一起在美工 区制作各式糖果,并标上价钱,然后,在教室的另一角布置成糖果店,最后,展示1、5、10元纸币,让幼儿分辨他们的不 同并介绍之间的关系。给每个幼儿10元,活动结束时,请幼 儿说说买了什么糖果?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钱?帮幼儿把买糖 果的货币组合记录在白板上。 五、数学教学应以游戏为主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18T11:50:57.407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10月总第35期作者:蒙凤妹[导读] 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改进提出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上林县大丰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体系的众多环节之中,科学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值得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重视。虽然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依旧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积极改善。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改进提出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师;教学效率;综合素养 当前普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如下的问题: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不匹配、组织形式不能够使幼儿适应、评价体系不健全。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每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都应该积极吸收最新的科学教育思想,结合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已有科学教育模式的优化,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活动提升自身的素养,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合理安排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之前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着手进行活动的设计。除此以外,教师也需要充分考虑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如果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不利于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学生语言积累十分匮乏,如果教师使用较为专业的词汇学生很难理解,自然就会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产生阻碍。教师只有做好上述三个方面,一节生动有趣的科学教育活动才能够得以开展,学生也才能够通过活动开阔自身的视野,提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我在带领学生进行“蔬菜知识普及”相关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始之前在班级的自然角准备了多种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蔬菜以及不同类型蔬菜的讲解卡片。在活动开始之后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蔬菜,并给学生留下了问题:猜一猜这些蔬菜都是长在哪里的?学生看到自身熟悉的蔬菜之后,对探究问题抱有一定的兴趣,纷纷留下自己的猜想。此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提供自身的理由,在学生完成这一步骤之后,我带领自身班级的学生走进果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班级内的蔬菜,并确认蔬菜长的位置。由此,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此活动课扩充自身的认知,我也可以达到活动课的教学目的。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形式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形式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将集体教学和随机教学相结合。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之前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却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按照自身设想的流程完成活动任务。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被新的事物所吸引,此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不应该终止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而应该给学生做好及时的讲解,只有如此,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够得到保持,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除此以外,教师也需要重视在活动中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通过互动,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拉进,学生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促使科学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完成和延续,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不可或缺。只有在评价体系的督促下,教师才能够重视活动内容的设计,也才能够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只有在评价体系的鼓励下,学生参与活动,配合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够得到保证,整个科学教育活动才能够步入良心循环之中。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确保评价的经常化,按每周一简评、每月一大评的方法进行评价。除此以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促使幼儿的发展为基准进行,尊重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我在自身班级科学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明确了每周都结合本周的活动目的和执行效果进行点评,找出其中出彩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在每个月的汇总过程中,针对本月存在的问题认真搜寻解决方案,针对本月出彩的活动则需要发扬和保留。除此以外,对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我都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不会使用批评的话语。由此,我自身的科学教育活动质量能够稳步提升,自身班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能够持续高涨。总之,在幼儿阶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在自身的教学之中积极吸收新的科学教育活动理念,在和广大同仁讨论和经验分享过程中,优化已有的科学教育活动方式,帮助自身班级的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金丽静.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5(4). [2]何玉瑜.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儿童发展研究,2016(10).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学术论文)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 (学术论文)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如自主式美术区域活动、源于幼儿生活的主题活动、基于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等;以及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学画过程规矩化、避免作画要求的程式化、避免评价标准的成人化。 关键词美术教育;生活化;幼儿园教育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认为生活是幼儿认识社会和自我建构认知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幼儿园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必然性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必须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建构新知。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只有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调动孩子们的已有认知经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如操作、旅游、劳动、养殖等,给幼儿以亲身体验,帮助其丰富直接经验,使其体验感受越来越丰富时,就为他们的美术表现和创造作好了铺垫。 (二)幼儿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美术活动得以表达

在孩子的视野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关注儿童的生活,我们更应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幼儿美术是幼儿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是他们内在精神生活的外部显露。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等形式将内在流动着的思想以及感受一一表现出来。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技巧训练,而是以美术为手段,解放幼儿的那种活泼、自由、纯真的天性。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追寻幼儿的精神生活,选取与幼儿的生命律动合拍的对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灵感受,帮助幼儿丰富和扩展精神生活。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美术教育的宝贵资源。 (一)自主式美术区域活动 幼儿园在开展美术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倡导幼儿活动的自主性,给幼儿提供多种途径去表达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绘画工具及创作方法,如粘贴、油画棒、水彩等。其次,应考虑提供材料要适合不同的能力层次水平,比如绘画能力稍弱一点的幼儿可为其提供涂色样稿或者美术作品成品,让他们照样子去做就好,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为其提供一个主题和部分提示,让他们在这个主题基础上进行创作,对于能力很强的幼儿可不限定主题,让其自由创作。第三,应注重区域环境的情境性,积极创设支持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创作的宽松氛围,给予幼儿充足的可供选择的材料,使幼儿在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各种美术活动。 (二)源于幼儿生活的主题活动 源于幼儿生活的主题活动有利于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更好的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如体验式饮食活动,从生活中的饮食活动开展美术教育,让幼儿在饮食活动中真切、生动地体验生活的多滋多味,通过交流、操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感受。再比如渗透式节日活动,利用节日活动渗透美术教育,可以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节日美术活动中感知生活、享受生活。在每次节日活动开展中,幼儿园可以从节日环境布置、节日饰品装饰邓多方面进行美术教育。 (三)基于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 优秀的美术作品是让幼儿感知和表达的良好素材。幼儿园可以选择国内外大师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齐白石的《虾》、毕加索的《少女》等。选择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 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创新的时代,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同样被关注着。幼儿园数学教育为顺应时代的要求,为让数学应用于幼儿的生活,不断的进行着探索与改革。《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把数学纳入了科学的领域,并用一句话概括了数学教育的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目标提出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幼教界的一个关键词。其实,数学教育在我们的生活和游戏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问、好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但在教学中,过去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地满足于幼儿记住了一些数字、能准确计算几道题,却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容易造成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压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摆脱枯燥抽象的数量概念,在欢愉、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和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了《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

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尝试并寻找出幼儿数学学习与幼儿生活的连结点,使它们以有意义的问题的方式来呈现,从而引发幼儿对数学活动游戏化解决的方式,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变通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是指教学材料、问题、情境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游戏化:是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体现童趣化的活动特征,以吸引幼儿的参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本课题以《纲要》精神为指导,试图通过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游戏活动设计以及与游戏活动相适应的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创设的研究,充分发挥情境在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诱导、启示作用,以有效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来研究: 1.生活中数学素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适合园内幼儿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孩子们感兴趣的数学素材,进行筛选和整理,以丰富我园园本教材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分类活动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分类活动 分类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概念、进行早期逻辑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数学分类活动的内容 数学分类活动类型从简单到复杂,有以下几种。 1、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物体的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幼儿都能直接感知,因此按物体外部的某一特征分类,幼儿比较容易掌握。如把一盒各种颜色的木珠,按颜色差异分别放在不同的小盘里。在按物体外部的某特征进行分类时,如果存在各种干扰因素,那么分类难度也就提高了。例如按颜色分类时,如果物体大小或形状也不同,这时幼儿要设法排除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特征的干扰,才能按不同颜色正确分类,其难度就明显提高了。此外,按照物体的用途分类比按物体外部的某一特征分类要困难,因为物体的用途是指它与人们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无法看到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因此这种分类适合幼儿在学习了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外部特征进行分类之后进行。 2、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这种分类形式要求幼儿能同时从两个角度(或称维度)来划分物体的类别。例如当分类要求时将红色的正方形纸片放在一起时,幼儿只有找出红颜色的,而且是正方形的纸片才符合要求。在对物体进行这种形式的分类时,要求幼儿必须同时注意两个方面的要求,其难度显然是提高了。 3、按照物体的一个特征的肯定与否定的标准分类 所谓肯定标准是指:符合某一特征的所有物体;所谓否定标准是指:不符合某一特征的所有物体。因而其概括性和抽象性更高一层,学习的难度也更大了。例如,要求按红色(肯定)与非红色(否定)的标准分类时,非红色不是单指非红颜色的某一种颜色,而是指除红颜色之外的所有颜色。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比按照某一具体颜色进行分类更为概况和抽象。 4、多重分类 多重分类是指对一组物体可以确定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一个物体可以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例如,一堆衣服可以按穿着的季节进行分类,也可以按成人装和童装、男装与女装、棉织品与非棉织品进行分类。具体地说,一件衣服可以是夏季服装,也可以是成人装或者是男装。多重分类要求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即转换分类依据,观察与思考同一个(或同一组)物体归属的不同类别。这种分类对思维

浅谈幼儿园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doc

浅谈幼儿园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基于幼儿特殊的心理阶段特征,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记忆有针对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小班化的课堂更生动有效。本文主要以和谐课堂的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实行多元的评价方式来幼儿园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思考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幼儿园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中做到让幼儿“玩”,让幼儿“做”和“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创”。同时应积极鼓励他们学会倾听不同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而避免课堂上活跃的身影仅仅只有那么几个幼儿。同时也发挥了幼儿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作业的布置上,设计原则应该遵循新颖性、开放性以及层次性。 (一)利用多媒体,点燃兴趣的火花 动态而新鲜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进而产生探究欲望。在具体的幼儿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的、动态的、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创设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在享受数学思维的欢乐愉快的气氛的同时,渐入佳境。在一个个问题得到解答的后面,是幼儿积累知识,启蒙思想和能力的提高的过程。 (二)鼓励质疑,培养自主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家顾明远也有类似的表述:“问题是能够促进幼儿思考,但它始终是被动的,只有当幼儿进行思考产生问题时,才是积极的。”如当幼儿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计算方法时,教

师要做的不是立即评价,而是应该鼓励幼儿发问和思考,最后才是教师的评价和解答。在幼儿发问和思考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完善和升华。 二、构建多样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一)探究――促动 在当今探究教学盛行的时代,幼儿数学教学中也不能例外。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其他学段的有比较大的区别,应注重幼儿的心理特征,探究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观察生活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在丰富的具有现实背景中寻找和探索有关数学知识。在此期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以具有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以信任和充满期待的眼光引导幼儿投入到充满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突出探究性学习,教师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探究过程,科学调控,是广泛和丰富的探究性学习资源,使研究性学习,成为现实,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提高素质等各方面进一步发展。 (二)合作――互动 合作――互动是当今课堂教学中较多采用的教学方式。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合作,因此,应在幼儿阶段就注重对他们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幼儿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体验能够让幼儿高手到数学课的魅力,认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促进其协调发展。同时,在合作――互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分工合作,行程动态认识。同时,在以后的生活中,幼儿也形成了民主平等的观念,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 (三)激励――自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赞扬,让幼儿产生对数学的积极学

学前专业幼儿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学前专业幼儿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1、谈幼儿园剪纸课的教学策略 2、让幼儿园晨间谈话“活”起来策略初探 3、巧妙创设幼儿园精神环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4、体验式教学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5、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探究 6、让幼儿园成为幼儿艺术创作的摇篮--浅谈幼儿艺术活动的指导 7、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8、浅析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提问策略 9、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 10、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张掖市民乐县为例 11、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 12、农村幼儿园职初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13、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4、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困境与方法 15、“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主动学习环境创设 16、幼儿园美术欣赏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究 17、浅谈新时期幼儿园管理工作 18、试论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课题如何拓展 19、农村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0、幼儿园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快乐学习 21、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 22、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解决对策 23、浅谈山东胶州秧歌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24、藏汉两地幼儿园传统美术教学特色比较研究 25、幼儿园需要合理的安全机制 26、幼儿园空间色彩规划 27、如何开展幼儿园数学教学 28、幼儿园活动课刍议 29、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效性策略 30、浅谈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创意开展 31、一餐一饭,安字当先--浅析如何加强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32、论生命关怀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 33、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回溯与展望 34、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价值认同研究--以广东省韶关市为例 35、探讨如何提高乡镇幼儿园管理水平 36、论幼儿园视频监控的利与弊 37、幼儿园游戏精神的偏离与回归路径探析 38、“差异教学”:幼儿园教学的重要预设 39、大班额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优化

关于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思考

关于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思考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其重要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 幼儿园数学普遍存在内容浅、容量少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需要。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纲要》所规定的内容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学习《纲要》以外的知识。例如:学前班数学课本上只有简单的5以内的组成分解、加减法、序数及简单的形体内容。原来半年学完的课本,现在幼儿园只用几个活动就学完了,而且全都能领会。再就是各年龄班存在着重复教学。如中班讲了5以内的组成分解,到了大班还要学习5以内的组成分解,学前班也还得如此。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了幼儿的求知欲,反而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目标单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幼

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如中班“排数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①练习1—10的数数;②巩固10以内的数的认识。大班认数活动学习“5”的组成分解的活动目标是:①认识“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②书写数字“5”。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它目标。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激所吸引。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然而,由于有的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当教师给幼儿发材料时,幼儿就会马上产生出“还是这个”的抱怨。陈旧单调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调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如几支铅笔、几个苹果的演示就讲一节课。再是,忽视幼儿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掌握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并成为幼儿将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幼儿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尤为关注。在现阶段,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幼儿教师进一步解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标签: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问题与对策 在当前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幼儿教师没有明确教育活动开展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尽人意,使幼儿数学教学无法有效地开展下去。笔者建议,幼儿教师应该制定合理规划的教学内容计划,并以此为目标去执行。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 目前,在实际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以传统的满堂灌的知识传授为主,教学内容方面,也是过分关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部分幼儿教师的教学态度以旁观或者放任为特点,甚至幼儿被当成没有思想的个体来对待,不考虑他们的教学感受,更不用提让幼儿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呈现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小学化倾向严重,没有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缺乏操作性并且过于凌乱的教学内容让很多幼儿望而却步。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幼儿的关注,教学设计任务过重 当前存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幼儿教师过分看重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开展到哪一步,很多教师重知识、轻发展,只重视对幼儿数学知识的强制灌输,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甚至很多的幼儿园大班开设了很多小学的课程,给幼儿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在设计幼儿数学的教学方案时,侧重幼儿对加减法运算、抽象数数及几何图形的相关认识概念的教授,没有正确引导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数、量等进行有效观察。过重的教学任务设计,严重超过了幼儿的接受范围。 (二)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幼儿潜力的发挥 幼儿园的孩子普遍都是处于2~6岁的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最明显的性格特征就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客观因素及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这个年龄及心理特点去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有很强的直观性,就是喜欢直接把题目的答案告诉幼儿,对幼儿的思考过程毫不关心,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幼儿潜力的发挥。

论文幼儿园教育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生活化 草皮街幼儿园杨银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张雪门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点,认为“生活就是教育”,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在科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科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呢?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 科学的内容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对象,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能关注幼儿身边的事,切合幼儿实际探索的需要,使幼儿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所探

究和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还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自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背景。例如:在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所在的一条街,河旁的小水管、垃圾箱等,让孩子感受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发现街道上飘散着一些包装袋和生活垃圾,有的孩子说:应该在街道两旁写个牌子“不乱扔垃圾”!有的孩子甚至气愤地说:“太脏了,我们要保护环境!”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教室真的动手做起了环保宣传牌。我们还设计了“垃圾分类”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一起回收家中的废旧电池,动手“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收集无毒无害的塑料管、碎布、易拉罐、可乐瓶、果冻盒、纸盒等废旧物制作游戏材料又如:活动“小小美食家”就来源于幼儿餐后水果时,吃到酸酸的番茄都皱起眉头时有趣的表情,其实各种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食品,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