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肠传输试验

结肠传输试验

结肠传输试验
结肠传输试验

结肠传输试验

一、定义:通过口服的方法向胃肠道中投入标志物,然后定时观察和计算标志物在结肠中运行、分布的情况,借以观察结肠的传输情况,则称为结肠传输试验。

二、历史回顾:1969年Hinton首先使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结肠传输时间,利用不透X线标志物在腹平片的消失情况进行观察、计算。1978年Martelli提出了正常人大肠运动的一些参数,指出5天排出标志物小于80%为结肠传输异常。1981年Arhan提出了结肠分段通过时间的测量方法。尽管前人对胃肠通过时间的测定方法很多,但效果不理想,仍以Hinton法测定结肠传输时间、Arhan法测定结肠分段通过时间简单易行,被广泛应用。

三、检查前准备:大多数文献中提到检查前48h-72小时内不得行钡剂或碘剂胃肠道造影,也不得服用其他重金属药物。凡近期曾服用上述药物者,必须经摄片证实确已全部排空方能开始结

肠运输试验。不使用任何影响消化功能及胃肠道动力的药物、泻剂、润肠剂,不清洁灌肠,直至检查结束。检查期间要求受式者保持正常的起居和生活规律,膳食合理,情绪稳定。外地患者应缓行结肠运输试验,避免因“水土不服”影响检查结果。

在汪志杰的《结肠运输试验应用常规》一文中提到除上述检查前的准备外,还要求受检者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要求:

(1)保证每日摄入主食量不少于200g,应适当摄入麦片、黑面包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及玉米、小米、薯类、南瓜等杂粮。(2)保证每日摄入各类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不少于500g,不过量摄入水果。

(3)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包括牛奶、豆浆、汤等),总量不少于2000ml,其中包括晨起后即饮温热淡盐水500ml。

2、运动和保健要求:

(1)保证每天适当体育活动,或大步快走不少于30min,至少要微微出汗。

(2)保证每日早晚各按摩腹部1次,每次10分钟,逆时针方向。

按上述这些要求,对便秘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可使相当一部分便秘患者恢复正常排便,排除了那些由于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精神情绪以及滥用泻剂引起的对药物的依赖性导致的便秘,可以更准确的筛查出真正存在结肠运输缓慢及出口梗阻的患者。

四、检查方法:

结肠传输试验的检查方法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各地区、各医院所应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仍然为Hinton法,现介绍如下:

检查当日早8:00一次性吞服含有20粒不透X线的标志物胶囊1颗,于服标志物后第24h、48h、72h摄腹部平片。一般要求卧位拍摄。该方法简单易行。

但结肠传输试验属于对结肠功能的检查,功能是会变的,而且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会有一些偶然的结果出现在结肠传输试验中,因而后人对检查方法进行了改进,对于上述检查结果显示为重度结肠慢运输(120h≥15粒或144h≥4粒)需行结肠切除术者,最好应用3粒(胶囊)法运输试验进行重复检查,在得到验证后再考虑手术。方法为每套3枚胶囊,分别含环形、柱形和条形不透光标记物20粒,即M1、M2、M3,首日晨8:00服M1,24 h摄腹部平片后服M2,48h摄腹部平片后服M3,此后摄72h, 96h和120h腹平片。

五、诊断标准:

1978年Martelli提出了正常人大肠运动的一些参数,指出5天排出标志物小于80%为结肠传输异常。我国是8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这项工作的,1990年李实忠等人提出由于膳食结构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欧人相比肠道通过时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中国人正常的全肠道通过时间为3.1天,一般取近似值3天(72h)。因此我国目前的诊断标准依各时相标记物剩余数确定如下:

正常:72h≤4粒;

结肠慢运输:96h≥4粒,且运输指数≤0.4;

再分3度:轻度:96h≥4粒;

中度:120h≥4粒或96h≥15粒;

重度:144h≥4粒或120h≥15粒;

慢运输倾向:结果介于正常和轻度慢运输之间,即:72h≥5粒至96h≤3粒;

出口梗阻:72h≥10粒,且连续2天运输指数>0.6,最后1天

≥0.75;

混合型:慢运输与出口梗阻同时出现,运输指数=0.5。

对于3粒(胶囊)法结肠传输试验:3种标记物运输结果基本一致者说明受试期间结肠功能稳定,结果可信;2种标记物运行

一致.另1种标记物运输差异在临近1个等级之内,以近似的2种

标记物为准; 2种标记物运行一致.另1种标记物运输差异达2个

等级或3种标记物结果各相差1个等级说明结肠功能不稳定,结

果不可靠。

运输指数(Transit Index,TI)的计算:通常计算72 h TI TI = SRM(/ RCM + LCM + SRM)

RCM:右半结肠区标志物数;LCM:左半结肠区标志物数;SRM:乙状结肠直肠区标志物数;TI 反映乙状结肠、直肠部位

留存标志物与结肠其他部位留存标志物的比例。TI = 0 ~ 1,

肠疾病患者的护理题库4-0-8

肠疾病患者的护理题 库4-0-8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25岁,饭后出现急性上腹痛2小时,恶心、无呕吐,来急诊就诊。查体发现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结肠充气试验阳性。目前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A.禁食 B.胃肠减压 C.半卧位 D.休息 E.药物止痛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25岁,饭后出现急性上腹痛2小时,恶心、无呕吐,来急诊就诊。查体发现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结肠充气试验阳性。针对该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A.应用抗生素 B.补液 C.阑尾切除术 D.应用解痉药止痛 E.注射吗啡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70岁,有长期便秘史,突然腹痛、腹胀2天,未吐,少量黏液便1次,未排气,2年前曾有类似发作,查体可见全腹高度膨胀,左下腹可见巨大肠型,有轻度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下列针对病人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A.禁食 B.胃肠减压 C.应用抗生素 D.补液 E.立即手术治疗 出处:山东11选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05401603.html,;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70岁,有长期便秘史,突然腹痛、腹胀2天,未吐,少量黏液便1次,未排气,2年前曾有类似发作,查体可见全腹高度膨胀,左下腹可见巨大肠型,有轻度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为明确诊断,该病人还应做的检查是() A.A.B超 B.腹部立位X线平片 C.结肠镜 D.直肠指诊 E.CT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70岁,有长期便秘史,突然腹痛、腹胀2天,未吐,少量黏液便1次,未排气,2年前曾有类似发作,查体可见全腹高度膨胀,左下腹可见巨大肠型,有轻度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在护理该病人时,最重要的观察内容是() A.A.腹痛 B.腹胀 C.肠绞窄征象 D.呕吐 E.排便

结肠传输试验1

结肠传输试验 一、定义:通过口服的方法向胃肠道中投入标志物,然后定时观察和计算标志物在结肠中运行、分布的情况,借以观察结肠的传输情况,则称为结肠传输试验。 二、历史回顾:1969年Hinton首先使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结肠传输时间,利用不透X线标志物在腹平片的消失情况进行观察、计算。1978年Martelli提出了正常人大肠运动的一些参数,指出5天排出标志物小于80%为结肠传输异常。1981年Arhan提出了结肠分段通过时间的测量方法。尽管前人对胃肠通过时间的测定方法很多,但效果不理想,仍以Hinton法测定结肠传输时间、Arhan法测定结肠分段通过时间简单易行,被广泛应用。 三、检查前准备:大多数文献中提到检查前48h-72小时内不得行钡剂或碘剂胃肠道造影,也不得服用其他重金属药物。凡近期曾服用上述药物者,必须经摄片证实确已全部排空方能开始结 肠运输试验。不使用任何影响消化功能及胃肠道动力的药物、泻剂、润肠剂,不清洁灌肠,直至检查结束。检查期间要求受式者保持正常的起居和生活规律,膳食合理,情绪稳定。外地患者应缓行结肠运输试验,避免因“水土不服”影响检查结果。 在汪志杰的《结肠运输试验应用常规》一文中提到除上述检查前的准备外,还要求受检者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要求: (1)保证每日摄入主食量不少于200g,应适当摄入麦片、黑面包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及玉米、小米、薯类、南瓜等杂粮。(2)保证每日摄入各类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不少于500g,不过量摄入水果。 (3)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包括牛奶、豆浆、汤等),总量不少于2000ml,其中包括晨起后即饮温热淡盐水500ml。 2、运动和保健要求: (1)保证每天适当体育活动,或大步快走不少于30min,至少要微微出汗。 (2)保证每日早晚各按摩腹部1次,每次10分钟,逆时针方向。 按上述这些要求,对便秘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可使相当一部分便秘患者恢复正常排便,排除了那些由于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精神情绪以及滥用泻剂引起的对药物的依赖性导致的便秘,可以更准确的筛查出真正存在结肠运输缓慢及出口梗阻的患者。 四、检查方法: 结肠传输试验的检查方法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各地区、各医院所应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仍然为Hinton法,现介绍如下: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病因和诊断参考模板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有关CSTC肠神经递质变化的研究有较多报道,人们都基于一种认识,即CSTC一定与某些肠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探索这些递质异常变化有可能揭示CSTC的发病机制。最早引起人们关注的是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和P物质(substance P, SP)。VIP也是ENS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SP是重要的兴奋性递质。研究发现CSTC结肠SP含量明显降低, SP免疫反应性降低,可能是结肠动力减弱的原因之一[6]。但出乎意料的是多数研究发现抑制性的神经递质VIP含量降低[6, 7]。有人推测VI P含量降低与结肠传输减慢的结果并不矛盾。在结肠巨大迁移性收缩向下传播时,必需伴随有远侧肠管的松弛,肠内容物才会向下移动,称之为上行性兴奋,下行性抑制,VIP含量降低可能是损害了下行性抑制从而导致巨大迁移性收缩传播障碍。后来相继有生长抑素、5-羟色胺、ATP、神经肽YY、胃动素等多种肠神经递质异常的报道,但很多结果存在一定争议。比较受到关注的是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作用。NO是ENS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之一。NO在体内必须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作用才能生成。多数研究发现肌间丛和粘膜下丛NOS免疫反应性均明显升高[8],这至少部分地证实了NOS在CSTC发病中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神经丛内大量的NOS神经元释放NO导致结肠推进性收缩受抑制。 有关胃肠神经递质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只发现部分神经肽可能与CSTC的发病有关,其内在的协调机制却远未阐明。某些神经肽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如VIP、SOM能促进神经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增加神经细胞的存活率; 而5-羟色胺等能影响神经元中表型标记物的合成,继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这样看来,CSTC患者肠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不但影响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也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发育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出现结 肠动力减弱。 三、Cajal间质细胞与CSTC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在胃肠动力调控中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CC是胃肠道慢波的起搏细胞(pacemaker cells)并参与慢波的传播,对肠神经系统非肾上腺非胆碱能神经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9]。ICC在CSTC发病中的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Lyford[10]报道STC病人整个结肠ICC明显减少,我们观察了CSTC乙状结肠ICC的分布也证实了这一结论[11, 12]。c-kit信号途径对ICC的表型稳定至关重要,阻断c-kit通路可能导致ICC表型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功能[13]。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CSTC结肠c-kit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提示ICC在其发病中有重要作用[14]。CSTC结肠多种神经递质异常,如VIP、SP、NOS等,也有报道S-100蛋白、神经细丝免疫反应异常等。目前的问题是怎样能将这些异常发现整合到一起,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病理生理过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更深入地探索C STC患者结肠ICC减少的机制以及与肠神经递质异常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 泻剂与CSTC 几乎所有的CSTC患者都有长期服用泻剂的病史,常用的泻剂包括大黄、酚酞、番泻叶等刺激性泻剂。目前发现的CSTC一些病理改变究竟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于服用泻剂,存在争议。 有人用番泻苷和蒽醌喂养大鼠6月,发现降结肠的收缩频率和幅度有降低的趋势。但Fioramonti测定了饲以番泻苷6月的大鼠结肠肌电,未发现异常肌电。我们给大鼠饲以大黄或酚酞1~3月,模仿CSTC患者服用泻剂的特点,不断增加泻剂用量以保持半数动物有下泻作用,结果发现大鼠肠道传输明显减慢,结肠慢波频率减慢[1 5]。 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可能对ENS造成一定的损害。Dufour报道服用番泻苷4月小鼠的结肠超微结构未见异常变化,而服用1,8二羟基蒽醌则出现了结肠肌间丛轴突空泡变性明显,溶酶体样物质增多。有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蒽醌对大鼠结肠壁内神经肽的影响,发现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层VIP、SOM含量下降,而SP无明显改变。我们的研究发现大鼠饲以大黄或酚酞3月,其结肠ENS组织形态和一些主要的神经递质(VIP,SP,NOS等)存在异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与临床思维.(精选)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与临床思维 一、概述 急腹症是临床上一组常见病。病种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病因复杂是其特点。临床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错误治疗。 如何搞好急腹症学教学(或继续医学教育)、培养科学性临床思维、克服思维偏差、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临床课题。 二、急腹症的概念及分类 急腹症: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腹部脏器的急性疾病和表现以急性腹部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它是以急性腹痛为特征,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急性全身症状。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病因复杂的特点。 1.按学科分类(四类): 内科急腹症 外科急腹症 妇产科急腹症 儿科急腹症 2.按病变性质分类(六类): 炎症性急腹症 破裂或穿孔性急腹症 梗阻或绞窄性急腹症 出血性急腹症 损伤性急腹症 引起急腹症或急性腹部症状的其它疾病 (非真性急腹症)

三.腹痛的分类与临床特点 腹痛:是指腹部神经受到局部或全身理化因素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保护性防御反应的警戒信号。 1.按神经支配、传导途径不同分类: 躯体性腹痛(又称体干性腹痛、体性痛):腹部脊神经受刺激 内脏性腹痛:内脏神经受刺激 感应性腹痛(又称牵涉痛、放射痛):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这种现象称为感应性腹痛。这一感觉过敏或疼痛区称为海德氏带(H e a d’s Z o n e s)。 躯体性腹痛的特点: ①痛阈较低、痛觉敏感 ②疼痛常伴有腹膜刺激症 ③定位明确 ④植物神经反射缺如或少见 体格检查特点是肌紧张、反跳痛。 内脏性腹痛的特点: ①痛阈较高,对针刺、切割不敏感,对炎 症、缺血、牵拉敏感 ②疼痛范围广泛而弥散,定位含糊 ③疼痛性质和程度与脏器结构有关 ④疼痛部位与脏器胚胎起源有关 ⑤常伴有植物神经反射,体格检查特点为压 痛或深压痛。 2.按引起的病变部位不同分为:

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X诊断与应用(附75例分析)(一)

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X诊断与应用(附75例分析)(一) 作者:张宏灿杨运遥李红蕊李宁宁牛国昌【摘要】目的探讨便秘的病因,通过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检查,评价影像学对便秘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临床诊断便秘的患者同时进行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结果结肠运输试验异常者66例,排便造影异常者56例。结论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最佳的诊断便秘病因的检查方法,通过动态静态结合观察结肠的运输动力及排便的生理过程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二者的结合应用,将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结肠运输试验排粪造影便秘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顽固性便秘患者亦有增多趋势,但其确切病因仍不甚清楚。并且该类患者的临床及病生改变均较复杂,诊断、治疗又尚无成熟经验。本文通过对75例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便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的客观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女性64例,男性11例年龄24~81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排便困难,慢性便秘,粘液血便,肛门坠胀,排便时会阴及腰骶疼痛,排便不尽,病史长短不一,0.5~38年,多数病人需要外力帮助解便,其中56例长期服用泄药,18例用手按压会阴,15例间断灌肠。 1.2检查方法 1.2.1结肠运输试验检查前3天禁用任何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一般在自然排便后进行。每位患者口服1枚装有20粒不透X射线的标志物胶囊后,分别于第1至5天拍腹部平片,观察标记物在腹部分布情况。 1.2.2排便造影采用德国西门子1000mAX光胃肠机,检查前一天服用泻药清洁肠道,次日上午检查前2-3h口服钡剂(150ml),检查时用硫酸钡配置浓度约75%钡液150ml注入直肠内,然后用注射枪再次注入钡糊250-300ml嘱患者标准侧坐位于特制排便桶上,透视下连续点片,摄取静息相、提肛相、力排相及各个时期力排进程影像。 1.3测量指标与诊断标准 1.3.1结肠运输试验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 根据结肠的走向,观察标志物每天在结肠各区的分布情况,记录各区标志物数量,进行比较。结肠运输试验诊断标准为72h排出标志物16粒以上为正常1]。异常情况分3型:结肠型,即标志物在结肠停留时间超过72h。结肠直肠混合型,即标志物在结肠各部位及乙直肠停留时间超过72h。乙直肠型,即标志物停留于乙直肠时间超过72h。 1.3.2排粪造影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 1.3. 2.1肛直角肛管轴线与直肠下段轴线相交所形成的背侧夹角,排便时,腹肌、膈肌收缩,腹内压增高,肛门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放松,肛直角增大,促使直肠排空。诊断标准: 静息像=116.17±12.44,力排像=137.44±11.15,增大21.27为正常;异常分Ⅲ度,Ⅰ度:增大<21.27;Ⅱ度:不增大;Ⅲ度:变小。 1.3. 2.2耻骨直肠肌压迹深度静息像时,耻骨直肠肌呈收缩状态,形成一浅压迹,深度约0.5cm;力排像时,耻骨直肠肌松弛,压迹变浅或消失,同时肛直角增大,以利排便。诊断标准:静息像压迹约=0.5cm;力排像压迹<0.5cm,如果力排压迹≥0.5cm,结合肛直角不增大或变小,可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 1.3. 2.3IT线与A点的垂直连线坐骨结节下缘最低点的水平切线(IT线)与肛直肠交界处的中点(A点)间的垂直连线,而(A点)代表盆底水平,力排时,通过会阴下降的变化,了解盆底抵抗功能诊断标准:静息像与力排像间下降 3.0cm;异常情况下降>3.0cm,即可诊断会阴下降综合征,诊断分Ⅲ度:Ⅰ度:3.1~ 4.5cm;Ⅱ度:4.6~6.0cm;Ⅲ度:>6.0cm。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 作者:杨向东岳朝驰陈小朝赵向东 【关键词】便秘史;泻药排便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其特点是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便次减少,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症状顽固,内科治疗困难。本世纪初Arbuthnot Lane 观察到对部分严重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施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有一定的效果,但文献中报道的疗效有所差别,且有一定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STC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的深入研究,运用结肠次全切术治疗STC取得较好的疗效。 1 结肠次全切的适应证 临床资料表明,STC患者在确定诊断前常有多年的便秘史,靠泻药排便,用药量越来越多。刺激性泻药可导致肠壁神经丛受损,尤其以结肠为突出,从而使结肠的推进性集团蠕动减少,造成粪便在结肠内滞留,进一步加重便秘。因此,STC患者单纯用调节饮食和泻药治疗的远期疗效不好。可以通过详细采集病史、肛门指检、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全面了解胃肠道的运动功能情况,了解是否并存出口梗阻型便秘,并对盆底神经肌肉功能状态作出全面评价。在STC确诊后先用结肠壁活组织病理检查或电生理等检查,根据肠壁肌、肌间神经、ICC及神经递质的改变程度及功能状态

筛选出那些不适合与保守治疗的病人,直接给予手术治疗,以减少忍受病痛的时间和医疗费用[1]。在决定手术前必须明确:便秘症状是由结肠张力低,运动弛缓所致而无其它肠管运动失调的因素参与,且直肠和肛管无异常。Rex[2]等认为STC的手术指征为:①有确切的结肠无张力的证据。②无出口梗阻。③肛管有足够的张力。④临床上无明显的焦虑、忧郁及精神异常。⑤无弥漫性肠道运动失调的临床症状证据。⑥临床症状很大程度上受工作或生活方式的影响。为了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江从庆等[3]认为结肠次全切的适应证有: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慢传输便秘或以慢传输便秘为主要症状的混合型便秘;②患者有强烈的手术愿望;③长期保守治疗或针对出口梗阻便秘的手术治疗不明显; ④无严重的精神症状。徐慧民等[4]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有确切慢传输的病史,大便次数每3天少于1 次。②排除器质性病变。③病史超过半年,保守治疗无效。④无精神因素。⑤单纯性结肠慢传输性便底抬高术)。⑥不合并全消化或小肠动力减弱。在临床上应掌握好结肠次全切除术的适应证,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2 结肠次全切的疗效评价 目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方式有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结肠部分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切除虽能使STC症状消失,但易遗留顽固性腹泻;部分结肠切除横结肠直肠吻合术后便秘症状缓解率低,长期效果较差,易致复发。次全结肠切除升结肠(或盲肠)直肠吻合术既保留了回盲部的功能,又较好的缓解了便秘是治疗STC的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对结肠传输试验证明标

第八版外科学问答题(普通外科部分)

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有哪些? 答:1.因气管、食管或喉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者 2.胸骨后甲状腺肿 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者 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甲亢临床表现: 答:a.甲状腺肿大,性性急燥,容易激动,两手颤动, b.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进但却消瘦,体重减轻, c.心悸,脉快有力内分泌紊乱,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萎缩,其中脉率增快及脉压增大最为重要,常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 甲亢的手术治疗指征: 答:①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 ②中、重度原发性甲亢 ③腺体较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等类型甲亢 ④抗甲状腺药物或131I治疗后复发者或坚持长期用药有困难者 ⑤妊娠早、中期的甲亢病人具有上述指症 甲状腺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答:1.术后呼吸困难 2喉返神经损伤 3.喉上神经损伤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5.甲状腺危象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 答:(1)乳腺癌根治术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4)全乳房切除术 (5)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乳腺癌TNM分期 T:原发肿瘤,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 剖腹探查的指征:(手术探查指征) (1)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 (2)肠蠕动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者 (3)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 (4)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 (5)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者(6)胃肠出血者

腹膜炎临床表现 答:症状:急性腹痛。恶心、呕吐 体温增高、脉搏加快感染中毒症状 视诊: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触诊:腹膜刺激征(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尤以原发病灶部位最为明显;板状腹(胃肠或胆囊穿孔所引起的强烈的腹肌紧张) 叩诊:叩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直肠指诊: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表示盆腔已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脓肿 胃溃疡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手术适应症:(1)分型:Ⅰ型:最常见,50%-60%,低胃酸,位于胃小弯角切迹附近。 Ⅱ型:20%,高胃酸,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 Ⅲ型:20%,高胃酸,位于幽门管或幽门前。Ⅳ型:5%,低胃酸,位于胃上部1/3,胃小弯接近贲门处 (2)临床表现: a.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多位于胃窦小侧 b.主要症状是腹痛,但节律性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明显。进餐0.5-1H开始,持续1-2H后消失,进食不能缓解,痛点常在上腹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或略偏左,抗酸治疗缓解后常复发。 c.年龄较大的患者,呈不规则持续痛 (3)手术指征: 1.内科治疗8-12w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复发者。 2.发生溃疡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等。 3.溃疡巨大或高位溃疡。 4.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5.溃疡不能除外恶变或已恶变者。 绞窄性肠梗阻特点 答:(1)腹痛急骤,初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 (2)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后不改善; (3)有腹膜炎; (4)腹胀不对称,有局部隆起; (5)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呕吐物为血性; (6)X线检查见孤立扩大的肠袢;(7)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改善。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要点? 答:病史:①有溃疡病史 好发部位:胃十二指肠壁近幽门处 临床表现:②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迅速发展成全腹疼痛 ③伴休克或恶心呕吐 ④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⑤WBC升高、X线膈下游离气体、腹穿有食物残渣。 ⑥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液含胆汁或食物残渣。 肠梗阻临床表现: 答:(1)局部表现: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全身表现:体液丧失、感染和中毒、休克、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 视诊:可见腹胀,肠型和蠕动波; 触诊:单纯性有轻压痛,绞窄性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叩诊:绞窄型可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机械性梗阻时,肠鸣音亢进,有起过水声或金属声.麻痹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肠梗阻术中如何判断肠管生机: 答:①坏死肠管肠壁黑色、塌陷; ②失去张力和蠕动能力,对刺激无反应; ③终末小动脉无搏动。 急性阑尾炎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答:(1)诊断:转移性右下腹痛, 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 (2)鉴别诊断: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②右侧输尿管结石 ③妇产科急腹症 ④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⑤其它。 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答:(1)腹腔脓肿:治疗不及时所致,腹胀,压痛性肿块,感染全身中毒症状 (2)内、外瘘形成

医考各种实验阳性提示的意义

医考各种实验阳性提示的意义 1、亚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提示大肠杆菌阳性 2、抗人蛋白(coombs)实验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过敏性紫癜 4、显微镜凝集溶解实验(显凝实验或凝溶实验)阳性—钩端螺旋体 5、肥达实验阳性—伤寒 6、动力试验和制动试验阳性—霍乱 7、挖空细胞—尖锐湿疣 8、蜂窝状、泡沫状—动脉瘤性骨囊肿 9、Cadman三角、“日光照射”征象—骨肉瘤 10、骨疣—骨软骨瘤 11、肘后三角关系异常—肘关节脱位 12、骨盆分离试验和挤压试验阳性—骨盆骨折 13、方肩畸形、搭肩试验、杜加征阳性—肩关节脱位 14、磨砂玻璃状—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15、腓肠肌压痛阳性—钩端螺旋体 16、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肱骨外上髁炎 17、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阳性—腰椎间盘突出 18、“4”字试验阳性—髋关节脱位 19、尺神经损伤引起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夹纸试验(Froment)阳性—拇内收肌瘫痪、肱骨外上髁炎

20、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神经根型劲椎病(劲椎病中发病率最高) 21、方形手—骨关节炎,手指天鹅颈、纽扣花—类风湿性关节炎 22、拾物试验阳性—腰椎结核 23、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溃疡性结肠炎 24、回盲部粘膜粗乱,充盈不佳,呈“跳跃征”—肠结核 25、有“铺路石样”“卵石样”—克罗恩病 26、氰化物中毒—苦杏仁味;有机磷中毒—蒜臭味;一氧化碳中毒—口唇樱桃红;苯丙酮尿症(酮中毒)—烂苹果味。 27、腰大肌试验阳性—阑尾位置较深;闭孔内肌试验阳性—阑尾位置较低;结肠充气试验阳性—阑尾有炎症。 28、过氧化酶(POX)阳性—急粒方面(M3);糖原(PAS)强阳性—急淋;NSE(+),NaF(+)—急单。 29、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重症肌无力。

肠道传输功能检查

肠道传输功能检查(bowel transit study) 肠道传输功能检查(bowel transit study) 肠道运输功能检查主要是向胃肠道中投入标志物,通过观察标志物在胃肠道中的代谢、运行和分布情况,来推测胃肠道内容物的运行速度,从而借以判断消化道的转运功能。常用的标志物主要有三种,即:①分解代谢类(如乳糖、大杨酰偶磺胺吡啶等);②不透X线类。 ③放射性核素类(如锝99、磺131、铟111等)。分解代谢类和不透X线类标志物主要分别用于检测小肠及结肠运输功能,而核素类标志物可用于小肠及结肠运输功能检查。平时提及的肠道运输功能检查,主要指的是结肠运输功能检查。该检查中,因核素标志物检查法需特殊设备,且患者暴露于核素,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不透X线标志物检查法,以其简单、方便、病人无痛苦、无需特殊设备、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 1、小肠运输试验 (1)机制 测定小肠运输功能的方法有多种,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呼出气体氢浓度测定法。其机制为:受试者口服乳果糖后,经过小肠运输至结肠,结肠中的乳酸杆菌可分解乳果糖产生氢气,并通过血液循环自肺排出,通过测定口服乳果糖后至出现呼出气中氢浓度升高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小肠运输功能。该方法简便、无创性,易为病人所接受。但影响因素较多,如胃排空异常、腹泻、肠道菌群失调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2)方法检查前1个月内不给高纤维饮食,检查前禁食15h。试验开始给12g乳果糖(溶于120ml水中)口服。于服乳果糖前及后3h内,每隔15min收集呼气末肺气,测量其中的氢含量。检查过程中病人取坐位,禁食、水和吸烟。用氢气色谱分析仪测定氢溶度,以兆比率(ppm,即10-6)的氢浓度的气体作为标准。当呼氢超过20ppm时,即认为受试者有氢呼出。在此20ppm的基线上连续二次呼氢超过5ppm时,即认为是禁食状态下呼氢的浓度指标。此时间即为口-盲运输时间。

肛肠科 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便秘》(ZY/T001.1-94)和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制定。 长期缺乏便意,便次减少,干燥如栗,依赖泻药且用量逐渐增大;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RomeⅢ国际标准》(2006年)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和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07年)。 (1)包括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至少25%的排便需努挣;至少25%的排便为硬粪块;至少25%的排便有不完全排空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手助排便;每周排便少于3次。(2)不用泻药软粪便少见。(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诊断前至少6个月中最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5)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口服72 h后排出少于20%,弥漫分布于全结肠或聚集在左侧结肠及乙状结肠直肠区。 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常规治疗无效。 (二)证候诊断 1.肠胃积热证:大便干结如栗,便时肛门疼痛,小便短赤,腹部胀满或痛,口干口臭,心烦不寐,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肝脾不调证:大便干结,欲便不下或便而不爽,胸脘痞闷,嗳气频作,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肛门坠胀,舌淡红苔薄腻,脉弦。 3.肺脾气虚证:虽有便意但无力排出,大便或质软,临厕努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神疲,面色白,舌淡苔薄,脉弱。 4.肝肾阴虚证:大便干结如栗,咽干少津,腰膝酸软,面色潮红,舌偏红少苔,上有裂纹,脉细数。 5.脾肾阳虚证:粪蓄肠间,便出艰难,长期依赖泻剂,面色晄白,腹胀喜按,纳呆食少,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腻,脉沉迟。 二、治疗方案

普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21含答案

普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21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甲亢有多种类型,外科临床上多见的是 A.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B.高功能腺瘤 C.Grave's病 D.甲状腺癌并发甲亢 E.桥本病并发甲亢 答案:C 临床上甲亢有很多种类型,与外科相关的有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并发的甲亢以及高功能腺瘤。各类型发生率不一样,外科临床上以Grave's病最为常见。 2. 下列疾病中,可导致摄取碘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的是 A.突眼性甲状腺肿 B.桥本甲状腺炎 C.结节性甲状腺肿 D.甲状腺高功能腺瘤 E.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答案:B 突眼性甲状腺肿、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不同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基础代谢率和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增高,而结节性甲状腺肿无继发甲亢及癌瘤时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基础代谢率可降低,碘的摄取量减少。

3. 下列关于乳腺淋巴液引流错误的是 A.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引流至腋窝淋巴结 B.上部淋巴液直接穿过胸大肌的淋巴管流入锁骨下淋巴结 C.内侧淋巴液经肋间淋巴管流向锁骨下淋巴结 D.经两侧乳房间皮下的一些交通淋巴管,一侧乳房淋巴液可流向对侧 E.乳房深部淋巴网可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通向肝 答案:C 乳房内侧淋巴液,经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而不是锁骨下淋巴结,故答案C错误。 4. 确诊乳房深部脓肿的根据是 A.有波动感 B.寒战高热 C.乳房胀痛 D.穿刺有脓 E.白细胞数明显增高 答案:D 选项A、B、C、E都支持乳房深部脓肿的诊断,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 5. 乳癌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 A.肿物压迫引起 B.癌肿位置深,侵及Cooper韧带所致 C.癌细胞侵及或堵塞乳房表浅淋巴管导致淋巴水肿所致 D.肿物与乳房皮肤粘连所致 E.肿瘤周围的炎性改变引起

肠道运输功能检查

肠道运输功能检查(bowel transit study) 肠道运输功能检查主要是向胃肠道中投入标志物,通过观察标志物在胃肠道中的代谢、运行和分布情况,来推测胃肠道内容物的运行速度,从而借以判断消化道的转运功能。常用的标志物主要有三种,即:①分解代谢类(如乳糖、大杨酰偶磺胺吡啶等);②不透X线类。 ③放射性核素类(如锝99、磺131、铟111等)。分解代谢类和不透X线类标志物主要分别用于检测小肠及结肠运输功能,而核素类标志物可用于小肠及结肠运输功能检查。平时提及的肠道运输功能检查,主要指的是结肠运输功能检查。该检查中,因核素标志物检查法需特殊设备,且患者暴露于核素,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不透X线标志物检查法,以其简单、方便、病人无痛苦、无需特殊设备、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 1、小肠运输试验 (1)机制 测定小肠运输功能的方法有多种,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呼出气体氢浓度测定法。其机制为:受试者口服乳果糖后,经过小肠运输至结肠,结肠中的乳酸杆菌可分解乳果糖产生氢气,并通过血液循环自肺排出,通过测定口服乳果糖后至出现呼出气中氢浓度升高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小肠运输功能。该方法简便、无创性,易为病人所接受。但影响因素较多,如胃排空异常、腹泻、肠道菌群失调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2)方法检查前1个月内不给高纤维饮食,检查前禁食15h。试验开始给12g乳果糖(溶于120ml水中)口服。于服乳果糖前及后3h内,每隔15min收集呼气末肺气,测量其中的氢含量。检查过程中病人取坐位,禁食、水和吸烟。用氢气色谱分析仪测定氢溶度,以兆比率(ppm,即10-6)的氢浓度的气体作为标准。当呼氢超过20ppm时,即认为受试者有氢呼出。在此20ppm的基线上连续二次呼氢超过5ppm时,即认为是禁食状态下呼氢的浓度指标。此时间即为口-盲运输时间。 (3)正常参考值48min±13min。 (4)小肠运输试验的临床意义 部分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病人合并有小肠运输迟缓。有人认为便秘是一个全肠道受累的问题。但是这种小肠运动缓慢空间是便秘本身的原因,还是对肠道远端(结肠)部分功能障碍的一种抑制反射的结果,尚不清楚。亦有人认为对结肠慢运输便秘功能检查,排除有无小肠运输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 慢传输性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主要是由于结肠内容物传输缓慢所引起的便秘,症状为大便次数减少,便意消失,伴腹胀。病因不清,症状顽固,多发于育龄期妇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症状逐渐加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功能性便秘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15%,而其中慢传输型便秘占45.5%[1]。本文将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做一综述。 内科治疗 1、容积性通便剂:又称为膨松剂,主要为含纤维素和欧车前的各种制剂、小麦麸皮、玉米麸皮、魔芋、琼脂、甲基纤维素、车前子制剂等。吸水后增加容积,轻度刺激肠蠕动;抵达结肠后被肠道内细菌酵解,增加肠内渗透压和阻止肠内水分被吸收,增强导泻的作用[2]。服后1d至数天即起作用,无全身作用,可长期使用,尤在低纤维膳食、妊娠期、撤退刺激性泻剂时应用为宜。 2、渗透性泻药:主要有盐类和糖类渗透性泻药。口服盐类渗透性泻药后,肠内形成高渗环境,能吸收大量水分并阻止肠道吸收水分使肠中容积增大,如口服时同时多量饮水,可迅速增加容积,加强对肠粘膜产生刺激,增强肠管蠕动,促使排便。但临床上多用于肠道检查前的清肠准备。过量或反复服用盐类泻剂,可引起高镁血症、高钠血症以及高磷血症。如有粪便嵌塞、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时,应避免长期使用。糖类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由于在肠腔内被细菌酵解成单糖,增加渗透压,而山梨醇本身呈高渗状态,能携带大量水分,引起腹泻,也常有增加产气和腹胀等不良反应。聚乙二醇(PEG)由氧化乙烯聚合而成,不被酶解或细菌分解,其相对分子质量增至3000以上时肠道内吸收量几乎为零,不被肠内细菌代谢,其氢键之间能携带水分,增加容积,软化粪便。与乳果糖、山梨醇等相比,较少引起腹胀和腹痛。 3、刺激性泻药:包括含蒽醌类泻药(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等)、果导、蓖麻油和比沙可利等,这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刺激结肠粘膜、肌间神经丛、平滑肌,增进肠蠕动和粘液分泌,促进排便。连续应用这些刺激性泻药可引起水泻和腹痛,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这一类药物很少作为临床试验的观察药,但如仍不排便时,常用于临时加用的通便药物,以比较2组在试验期间加用药物的次数和数量(例如选比沙可利)。滥用刺激性药物,容易依赖和耐药,引起“泻剂结肠”。不主张将其作为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药物。但必要时可间断使用,帮助清除远端结肠的积粪。临床上常用于肠道检查前的清肠准备。 4、润滑性通便药:如液体石腊、甘油和多库醋钠等。液体石腊有软化粪便作用,适用于避免排便用力的患者,例如年老体弱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瘤、以及痔、疝、肛瘘等便秘患者,但易发生脂质吸人性肺炎和肛周渗漏。长期使用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影响胡萝卜素、钙、磷吸收。甘油制剂如开塞露对通便疗效是基于其刺激和软化粪便,尤其对感觉阈值增高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有效。多库醋钠(辛丁酸磺酸钠)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该药本身不吸收,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增加后者在胃肠道吸收,因而可增强药效,但也增强不良反应,宜短期(1-2周)用于排便无力如肛门直肠疾患或该部位术后的患者。 外科治疗 对于STC患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一般认为只有在内科治疗无效,患者便秘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患者强烈要求手术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陈斌等[3]对13例STC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大便1~3次/d,成形。6例短期内大便次数增多,4~8次/d,对症治疗2~3个月后大便成形,便次减少。随访3~5月,大多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全结肠切除后83.3%(25/30)患者在术后半年大便次数正常,主要原因

最新外科学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 45 岁男性患者,摔伤后左肘部疼痛、肿胀、畸形2 小时。跌倒后左手掌着地。查体:肘后肿胀,肘后=角关系存在.上臂明显缩短畸形。因病人不合作,未能进行神经及血管功能检查。 试提出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为排除合并损伤需要着重进行哪些物理检查? 答案:病人存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鉴别要点:①肘关节脱位:肘后三角关系发生改变, 弹性固定;②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多为肘关 节着地,肘后方可扪及骨折断端。进一步检查:①前臂桡神经功能及正中神经功能检查,需作 伸腕检查桡神经是否损伤,对掌检查正中神经 是否损伤;②桡动脉和尺动脉检查:了解肱动 脉是否发生危象。观察前臂血循环、桡动脉搏动,了解有无桡动脉损伤。 【病例分析】 1.35 岁男性患者,人院前4 小时自3m 高处摔下,臀部着地,伤后胸背部痛。查体:胸背部明 显肿胀、压痛,后突畸形,双下肢肌力O 级, 为软瘫,无感觉存在,损伤平面下无反射,X 线显示T11爆裂骨折,局部后突角为31°问:患者目前脊髓损伤程度?还需要哪些检查?主要治 疗方案是? 答案:分析该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无感觉、运动 及反射存在,说明仍处于脊髓休克期,不能判 断脊髓损伤程度,只有待休克期过后才能确定。 还需行CT 扫描和(或)MRI 检查,确定椎管骨折 块侵占情况及脊髓损伤情况。在此过程中因损 伤未超过8 小时,可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患 者为不稳定性脊柱骨折,需手术治疗稳定脊柱。 如推管存在压迫,当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时需 间接或直接减压、融合固定。如确定为完全性 脊髓损伤,目的是稳定脊柱、减压已无很大意 义。脊髓休克未过,不能正确判断脊髓损伤程 度时,手术方案按不全损伤处理。 2.40 岁女性患者,骑车时摔倒,前额着地, 伤后上肢肌力为0~Ⅱ级,下肢肌力为Ⅳ级,括 约肌功能正常。X 线检查无骨折,可见颈椎明 显退变,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还需要什么辅助 检查? 答案:颈椎过伸性颈髓损伤,脊髓中央管损伤。 还要行颈椎MRI 检查明确是否有脊髓受压,如 有则需手术减压治疗。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哪 些? 中示该诊断。 【病例分析】 男性,40 岁,腰背痛3 年,与气候无关,休息 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劳累时加重,弯腰活动受 限,腰部过伸或轻叩时疼痛减轻。检查:腰部 两侧相当于棘突两旁骶棘肌处轻度肌张力增强 及压痛,下肢无异常。试述诊断及治疗。 答案:男性病人,40 岁,腰背痛休息时症状减 轻或消失,劳累时加重,腰部过伸或轻叩时疼 痛减轻,腰部两侧相当于棘突两旁骶棘肌处轻 度肌张力增强及压痛,故诊断为腰部慢性损伤 的可能性较大。治疗:①制动:适当休息,使 用腰围;②理疗、按摩;③局部注射肾上腺皮 质激素;④非甾体抗炎药;⑤手术治疗;⑥防 治结合:定时改变姿势,训练腰部肌力量,注 意搬抬时的姿势。 【病例分析】 1. 12 岁女病人,发热(体温38—39℃)四天, 伴有咳嗽、全腹疼痛。检查右下肺有湿罗音, 全腹轻度腹胀,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 精品文档

结肠运输试验应用常规

结肠运输试验应用常规上海建工医院放射科200083汪志杰 结肠运输试验是检查结肠传输功能的主要方法,在便秘的病因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检查简便易行,但要使之成为临床可信赖的检查也并非易事。十几年来,笔者经手结肠运输试验600余例,经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常规,分受检者和医师两个方面共8条注意事项。现介绍于后,供讨论和参考。 1对受检者的要求 胃肠道分泌的多与少、张力的高与低、蠕动的强与弱、动力和排空的快与慢等都会因某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而相互转换。可见,进行功能性检查必须使受检者在检查期间始终处于相对合理和稳定的环境之中并尽力排除一切外来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受检者肠道功能的本来面貌。具体要求如下。 1.1药物限制 (1)吞服标记物胶囊前72h内不得行钡剂或碘剂胃肠道造影,也不得服用其他重金属药物。凡近期曾服用上述药物者,必须经摄片证实确已全部排空方能开始结肠运输试验。 (2)吞服标记物胶囊前48h内不得服用泻剂、润肠通便药及其他具有通便功能的饮料,如肠清茶、减肥茶等。 (3)吞服标记物胶囊前24h内①不使用开塞露;②不使用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及平滑肌功能的药物;③不使用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④不清洁灌肠。 上述规定之目的是为了防止肠道内的钡剂、碘剂或重金属药物与标记物混淆、重叠,影响标记物的显示和计数;防止残留于体内的少量药物影响肠道的张力、蠕动、传输及排粪功能,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前24h内不得清洁灌肠则是因为灌肠后的肠管处于空虚状态,标记物在空虚的肠道内运行不符合人的正常生理。 1.2饮食限制 (1)保证每日摄入主食量不少于200g,应适当摄入麦片、黑面包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及玉米、小米、薯类、南瓜等杂粮。 (2)保证每日摄入各类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不少于500g,不过量摄入水果。 (3)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包括牛奶、豆浆、汤水等),总量不少于2000m L,其中包括晨起后即饮温热淡盐水500m L。 便意的有无和强弱与直肠的感觉阈、顺应性及粪便充盈量密切相关。一般说,直肠内粪便愈多,便意愈强。因减肥、或因惧怕不能排便、乃至各种原因节食者,因摄入主副食总量过少导致粪便量不足,不能引发便意;粪便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越长,粪便就越干硬。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不仅主食量少,而且以精白米、精白面为主。过于精细的膳食缺乏食物类纤维,不能有效地刺激肠管蠕动;又因食物精细被过度吸收,形成的粪便少,都有碍粪便排出。 摄入足够的水份是保持粪便松软、易于排出的必要条件。晨起即饮温热的淡盐水,一可利用“胃-结肠反射”诱导排便;二可利用盐水中较高的晶体渗透压保留肠道内的水分,湿润粪便;三可洗涤已排空的胃肠道,补充夜间代谢丢失的水分,有利于健康。 1.3运动和保健 (1)保证每天适当体育活动,或大步快走不少于30m i n,至少要微微出汗。 (2)保证每天早、晚各按摩腹部一次,每次10 m i n,方向为右下+右上+左上+左下+中下。 生命在于运动。说起来人人皆懂,但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这样:有些人出门就乘车,上下楼乘电梯,上班时坐,回家再坐;更有甚者玩麻将、打扑克从晚打到天亮,再从天明睡到天黑,长此以往,毫无节制。如此生活岂有不便秘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作运输试验又怎能真实地反映结肠运输功能?除确属年老体弱或行动不便者外,每天都应保持适度运动。 1.4其他 (1)生活规律,按时起居、按时就餐、按时入厕,最好是早餐前后入厕。 (2)精神松弛、心态平静,不紧张、不消沉。 (3)注意冷暖及饮食卫生,防止出现呕吐和腹泻。 富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精神情绪是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结肠运输试验才能相对真实地反映人体的功能状况。检查期间受检者应避免夜班或熬夜,呕吐或腹泻也有可能造成假阴性。 以上共4条11点。所有这些都应向受检者逐一交待清楚、说明道理,而不是发送一张通知单完事。只要受检者确能做到,3粒(胶囊)法结肠运输试验中不同形状标记物的传输结果应大体相似,短期内重复检查的结果也应基本吻合。

普通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普通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普通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颈部大静脉损伤出现严重的空气栓塞时的紧急处理是 A.结扎血管 B.吻合血管 C.右心室穿刺 D.损伤部位局部加压 E.气管插管 正确答案:C 2.下列不属于颈部动脉损伤并发症的是 A.假性动脉瘤 B.皮下血肿 C.纵隔血肿 D.呼吸困难 E.空气栓塞 正确答案:E 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感染途径中,错误的是 A.病原菌由外界直接进入腹腔 B.空腔脏器穿孔 C.腹腔器官炎症蔓延扩散 D.腹壁血栓性静脉炎 E.经血运 正确答案:D 4.甲状腺癌的常见病理类型不包括 A.乳头状腺癌 B.滤泡状腺癌 C.未分化癌 D.鳞癌 E.髓样癌 正确答案:D 5.关于甲亢术后并发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呼吸困难和窒息多由于排痰不畅 B.喉返神经损伤可引起饮水呛咳 C.喉上神经损伤可引起声音嘶哑 D.甲状腺危象可出现高热、脉快 E.手足抽搐是由于损伤了颈交感神经 正确答案:D 6.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B.0~50岁妇女多见

C.常见于两侧乳房 D.乳房疼痛多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加重 E.可见腺体组织的增生、萎缩、化生等病变 正确答案:E 7.临床上最常见的肠套叠类型是 A.空肠套入回肠 B.回肠套入回肠 C.回肠套入结肠 D.盲肠套入回肠 E.结肠套入结肠 正确答案:C 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主要位于 A.大、中动脉 B.中小静脉 C.中小动静脉,而以动脉为主 D.中小动静脉,而以静脉为主 E.小动脉,而不发生于静脉 正确答案:C 9.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部位的准确方法是 A.肢体位置试验 B.静脉注射硫酸镁10m 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 D.行交感神经阻滞 E.行动脉造影 正确答案:E 10.腹股沟直疝和斜疝的共同点是 A.都不易嵌顿 B都应手术治疗 C.疝环都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D.疝囊均通过腹股沟管 E.腹股沟管的外环口均扩大 正确答案:B 11.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手术指征中,错误的是 A.弥漫性腹膜炎无局限趋势 B.观察12小时症状,体征加重 C.中毒症状明显,有休克表现 D.非手术治疗无效 E.原发性腹膜炎 正确答案:E 12.下列关于动脉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搏动性肿块和舒张期杂音 B.手术是动脉瘤最有效的治疗方 C.在我国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D.穿刺对于动脉瘤的诊断没有帮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