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之毒

宗教之毒

病态的宗教灵魂
——观《巴黎圣母院》有感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然而在这“美妙的交响乐”背后,在一件神圣的宗教外衣下面,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的狂躁。那些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着无声的哀号。
是雨果让我通过克洛德这扇窗户看穿中世纪天主教的腐败。
一开始,不可否认,克洛德是一个正常的人甚至是优秀的人,出身富贵的他没有不学无术,花天酒地的少爷脾气。取而代之则是一个听话、勤奋、好学的人,他攻读了草药学、膏药学;学会了拉丁文、希腊文、希伯莱文这三座圣堂。十八岁的他修完了四个学院的全部课程。在多少人年少无知中时,他却已成为博古通今的人了。
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活背景,这种社会性才是他的根本属性。据历史记载,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也是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工具。十五世纪以来,天主都会日益腐败,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都贪得无厌,挥霍无度。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它宣扬天主教神学,给封建制度披上神圣的外衣。在中世纪的西欧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因此,从生到死都与天主都会关系密切。在此背景下,克罗德作为一位副主教更是难逃邪恶,腐朽人性折磨。
当人性与神权在他的灵魂第一次交织时,克洛德选择了回避和暴行。爱斯美拉达第一次出现在他眼前,他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面对那无与伦比的美,他的人性,埋藏在心灵最深层的人性被唤醒了。但作这神职人员,他的禁欲主义是虔诚的。他把肉体之爱看作是可耻的,自己一旦放松了对自己性欲的约束,他就把自己视为良心的背叛者,上帝的敌人。尽管如此,现实并非如他所愿,他越对上帝虔诚,他的内心矛盾也就越发激烈。“爱斯美拉达”、“上帝”轮番在他大脑中轰炸的时候,他猛地站起来,默默地在墙上刻出了“ANARKH”(命运),此时他的内心该是多么凄苦无奈。他的内心冲突愈剧烈,他的自然人性愈扭曲,让喜爱变成了兽性,追逐变成了迫害。孚比斯达根导火索更是让他的嫉妒心理到达颠峰,最后甚至站在巴黎圣母院的高塔上,带着狞笑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死去。禁欲让他变成了一头疯狂的野兽,变得丝毫没有了人性!看着爱情消逝面带铮狞的笑脸,他身上宗教恶势力本质便暴露得淋漓尽致!
宗教在社会初期作为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慰藉等功能。而中世纪天主教的封建势力,哪里还有审

判的公正,哪里还有道德底线,哪里还
有人性准则。腐败的都会给予人病态心灵,病态心灵又给予人多少悲剧!
评语:很惊叹你能将克罗德主教的内心世界分析得如此深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