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三个阶段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三个阶段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三个阶段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三个阶段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三个阶段

吴新宇

**吴新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 王珍:《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第183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227页。

【内容提要】宗教批判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必然环节,而唯物 史观赋予了宗教批判新的内涵。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形成与发展分为三 个阶段:第一,马克思宗教批判旨在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肯定宗教批判是对现实批判的胚芽,批判基督教国家和市民社会犹太精 神的宗教异化;第二,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得宗教批判深化为意识形态批 判,宗教作为意识形态是生产的特殊方式,具有非独立性和虚假性;第 三,对资本主义“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拜物教展开批判,表现为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批判。

【关键词】马克思 宗教批判 意识形态批判 拜物教批判宗教批判是马克思走向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创立唯物史观的一 个必然环节,是其他批判的前提,正如美国学者罗兰?斯特龙伯格所评论 的,“马克思激进事业的起点是无神论,而不是社会主义”①。在19世纪三 四十年代的德国,有实践意义的首先是宗教和政治,“政治在当时是一个荆 棘丛生的领域,所以主要的斗争就转为反宗教的斗争”②。宗教批判是一切 96

马克思论宗教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 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第375页 ……由此可以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他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侯,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活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侯,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6—97页要知道,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6页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 “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 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要求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宗教批判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宗教批判 ——《资本论》的三重拜物教批判 王文扬 2012-12-10 17:43:40 来源:《现代哲学》2011年05期内容摘要:马克思宣告宗教批判已经终结,继而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即转向对现实的批判。本文旨在探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如何一以贯之地推进其宗教批判思路,分别从三个层面考察宗教批判“道成肉身”转化成了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由此揭开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实质的神秘面纱。以宗教批判为线索来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资本主义批判的内在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和其与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教之关系所作出的批判性反驳,此外,对于研究改革开放视域下中国社会意识变迁之哲学基础亦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宗教批判拜物教资本主义 作者简介:王文扬(1981-),男,浙江台州人,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哲学、中西方道德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作者得出结论说:“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1]以此与其过去的哲学信仰作一了结。现在,马克思把研究重心转向了政治经济学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之上,就宗教本身而言,在之后这一长段时期之内,主要是被马克思当作意识的产物和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而一并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而就此后所谓成熟阶段的马克思来谈论宗教批判,表面上看似乎有隔靴搔痒之嫌,但其真正意义在于:此阶段系马克思在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解剖学的经济批判中,一方面来实质地推进理论的、天国的宗教批判所要求的现实的、尘世的社会批判,另一方面则是用宗教批判中所抽离出来的宗教异化之理论结构来帮助呈

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作用

【内容提要】关于马克思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三个直接来源”外,对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的清理与批判,同样构成马克思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的命题,表达了对宗教的批判在马克思理论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宗教批判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形成。【关键词】马克思理论/宗教批判理论/人的解放理论【正文】中图分类号:B5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34(2004)01-0070-04 列宁在论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资源时曾有如下重要判断,认为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以基督教为主导的西方宗教文化在马克思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亦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以致马克思断言“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本文拟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一、宗教批判是马克思前期理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基督教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宗教的学说和观点比任何其他理论都更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的文化,在西方,包括马克思的时代,无论你是不是一个基督教徒,无论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你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基督教的事件、基督教的语言、基督教的观念以及基督教的情感。无论是马克思当时,还是当代世界,宗教观念都不仅是历史性的东西,而且同样是现实性的东西。因此,马克思理论这样一个对改变西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不可能回避基督教的影响,相反必然是对宗教的存在做出直接回应、而且是正面开战的理论。深入研究马克思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在其理论形成的最初阶段,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具有重要作用,按马克思自己的理解就是,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另一方面,正因为宗教是具有一般意义的文化前提性存在,所以,宗教思想不仅曾经是西欧封建文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的某种内在的“宿命”。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论经常包含着与宗教有关的内容,其中或是对宗教的肯定或是对宗教的批判;即便是对宗教的批判,资产阶级的理论也在科学性、革命性和彻底性上表现出局限。如以反宗教起家的费尔巴哈哲学,最后也以建立某种新宗教为归宿。所以,马克思的理论在对资产阶级的理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它们其中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情结,包括其中的反宗教理论进行批判。批判黑格尔、谢林、费尔巴哈都必然涉及到他们的宗教观念。马克思在进行他的宗教批判的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关系:“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为,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P1-2) “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P1),“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P2)。这可以表明马克思所提出的宗教批判在他的全部理论中的地位。在马克思之前进行这一批判并获得重大成就的是费尔巴哈,但是,费尔巴哈的批判并不彻底。反宗教斗争的任务最终是由马克思自己完成的。[!--empirenews.page--] 从《论犹太人问题》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到《费尔巴哈提纲》,我们可以看到对宗教的批判在马克思的理论创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对宗教的批判就成为对这个世界的总批判。这个总批判是其他批判的前提和萌芽。马克思的这一总批判,一方面是对作为一般意义的宗教理论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部分的宗教理论的批判。德国曾经经历过深刻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本质是使宗教资产阶级化,完成宗教在资本主义社会继续存在的历史改装。这一历史改装,并不仅仅是宗教实现“时代化”,同时也是宗教理念的深化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达到新的“历史水平”,成为更深刻地禁锢人的精神枷锁。“路德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的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P10)资产阶级

浅析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文学情感

浅析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文学情感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对马克思的宗教观研究当中,我们确实没有关注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常是与其文学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以文学的爱恨情感来痛斥教会等组织的黑暗; 以文学的审美情感来贬斥宗教意识形态的虚假,以文学的激情来冲破宗教历史唯心主义的藩篱,由此构成了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内涵,具体论述如下。 一 马克思所生活的欧洲,基督教在帮助贫苦民众、关爱弱势群体、解救社会灾难乃至普及教育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没有基督教的历史,欧洲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然则,基督教作为宗教与其宗教组织并不是一回事,教会等机构的社会职责并一定是代表最需要帮助的民众的,信徒的具体实践与基督教的教义并不是永远统一的。由此,教会及其机构常存在着腐败甚至是反动的情况,这在政治黑暗、经济落后和法制腐败的国家尤为严重。马克思所生活的19 世纪的德国就是如此,德国自16 世纪宗教改革以来

便染上了基督教病症,这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尖锐批判的: “德国的革命的过去就是理论性的,这就是宗教改革。……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宗教改革之前,官方德国是罗马最忠顺的奴仆。革命之前,德国则是小于罗马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土容克和庸人的忠顺奴仆。……德国可以比作染上了基督教病症而且日渐衰弱的偶像崇拜者。”可见,当时德国的教会实际上已经成了官方的思想统治的武器,成了奴役民众的精神枷锁。宗教改革之前德国受制于罗马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改革之后路德新教蜕变为削减人民革命行动的精神鸦片,农民战争因遭遇神学而失败,如此等等,马克思对德国的宗教势力和教会组织等充满了无比的痛恨,对它们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以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来批判教会的反动本质和歌颂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这也是马克思运用文学情感来进行宗教批判的常有方式。在《反宗教运动———海德公园的示威》一文中,他详细记录了1855 年 6 月25 日爆发于伦敦海德公园的示威游行,事因是为了抵制《啤酒法案》和《禁止星期天贸易法案》,体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